facebook pixel code

小鄒的娘

日期

#Tag

小蟻團聚-桃園國小

2009年07月11日
公開
46

荒野台北總會 第一團小蟻團 2009年 第5次團集會流程 98年07月11日(星期六) 09:30~09:50 20 事前準備 1.工作人員順流程 2.器材確認 團集會流程表 亂七八糟隊形 09:50~10:00 10 蜂蟻報到 報到、簽到 10:00~10:15 15 始會式 引導小螞蟻到籃球場集合 10:20~11:20 60 黑貓成長營 拜師學藝 11:30~13:00 90 衣料大觀園 1.介紹主講人 10:15~10:25 10 小蟻集結 集合出發看表演 10:25~11:15 50 爺爺一定有辦法(繪本演出) 以「爺爺一定有辦法」繪本,重金禮聘小茉莉說書、拉拉默劇演出方式,講述舊衣再利用的故事,溫馨感人、幽默逗趣... 繪本.小毛毯.外套.背心.領帶手帕.布紐扣.布製小老鼠2隻 11:15~11:20 5 休息 休息、喝水、上廁所 11:20~11:25 5 小蟻集結 集合出發變魔術 11:25~12:25 60 二手襪超級變變變 (小蟻一定有辦法) 誠摯邀約魔幻手作天后-海洋,教導小蟻以二手襪做出不同造型的襪子娃娃,創意無限、拭目以待!! 二手襪、二手裝飾品、二手布料、針線包、文具袋 12:25~13:00 35 小蟻放風吹 小蟻放風 隨意13:00~14:00 60 螞蟻吃飽飽 美味午餐、午休14:10~14:50 40 舊衣物找新主人 市集場地佈置(含2+1攤)15:00~16:15 75 愛心衣起現 1.二手衣物市集 2. 闖攤學藝 14:00~14:10 10 小蟻集結 集合出發聽故事 14:10~14:50 40 貝雷的新衣 (繪本故事) 三顧茅廬請出楊桃樹姊姊說故事,精采絕倫、寓教於樂! 繪本pdf檔單槍、筆電、麥克風 不聽可惜隊形 14:50~15:00 10 小蟻集結 集合出發逛市集 15:00~15:25 25 市集大觀園 遊藝於育成會及小蜂精心設置的市集攤位 15:25~15:30 5 小蟻集結 集合出發作劇團 15:30~16:10 40 襪子劇團創作劇 依小隊,由導引員帶領小蟻自編、自導一齣約5分鐘的襪子娃娃劇(導引員可自備一個劇本,以備不時之需) 劇本、所有自製襪子娃娃 16:10~16:45 35 襪子劇團開麥拉 依小隊,由導引員帶領小蟻演出一齣襪子娃娃劇(育成會可偷看,但別把教室擠破) 16:45~17:00 15 團享&閉會式1.蜂王、蟻王說說話 2.表揚小蜂蟻 2.預告下次團集時間.地點 17:10~17:40 30 1.檢討活動內容2.下次團集會內容討論

永遠的Michael Jackson (我也很憤怒)

2009年07月10日
公開
16

http://www.nownews.com/2009/07/18/91-2480090.htm 他不是一個笑話,也未必會成為神話,他只是一個受害者。 仔細看過他每一段MV及歌詞的內容,才更深了解他想告訴世人的是什麼 (有沒有聽過、看過 BLACK or WHITE 這首歌?) 拿自己做實驗情非得已,過去幾十年許多事實真相都被媒體掩蓋 取而代之的是聳動、煽情、負面的報導 (我亦曾是受騙一族) 媒體對他,極不公平;但,歌迷會還他一個公道。 我想: 一個這麼認真想改變自己,想忘掉童年不愉快回憶的人,值得同情。 一個身心有問題,卻仍關懷社會與世界膚色問題的藝人,值得鼓勵。 Michael 的每一首歌都有涵義,請那些沒全盤了解就妄下斷語的人,給予更多的掌聲,而不是批判。 貓王離我太遙遠,約翰藍儂的批頭年代來不及參與 因此,他們的死對我而言只不過是一則社會新聞,感受不深。 但大六歲的Michael與我算是同個年代 太多屬於他的歌曲一路伴我成長 我年輕歲月裡植入太多他的記憶 一場又一場舞會,隨著他的音樂狂跳 一個又一個的藝人,爭相模仿他的獨特舞步 雖然他的年代似乎已過,但崇拜他的人不減 他的死訊對我而言相當震撼、惋惜! 我寫不出對他的感覺,因他是一個謎樣的人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深感認同http://www.udn.com/2009/7/3/NEWS/READING/X5/4996857.shtml 作者精闢又另類的撰述Michael內心世界 是我們平常人少有的想法 給了我不同的觀點與刺激 向世界獨一無二、永遠的 Michael 致意! (轉載) 翻唱更精彩 之九  麥可傑克森過世了,一個輝煌年代正式的結束。媒體中成篇累牘的各種報導,一定讓覺得" 黑澀會 "、" 棒棒堂 "或是" Super Junior "已經很棒的年輕孩子們難以理解,那樣一個怪人有何值得報章新聞大書特書?  忘掉麥可最不堪聞問的這幾年,他引領的時代風潮毋須蓋棺早已論定,更不必安某浪費唇舌在此多言。  讓我們聽一首他的歌" I'll be there ",這是他 1970 年發行的歌曲,曾是全美排行冠軍。1992 年三月十六日,天后瑪麗亞凱莉應 MTV 音樂頻道之邀,舉辦了一場半小時的不插電演唱會( Unplugged ),預定演唱的都是她出道以來的暢銷曲,直到演出的兩天前,她才決定加入這首翻唱曲目,巧的是她正好出生於" I'll be there "發行的 1970 年。  這場小型演唱會播出後,唱片公司原先只預備發行這場演唱會 EP 專輯,但歌迷對瑪麗亞演唱的這首" I'll be there "反應特別熱烈,讓唱片公司不得不順應民意,於五月廿八日發行單曲唱片,十個禮拜後,這首翻唱曲不負眾望坐上了全美排行冠軍寶座。  七月七日麥可追思會上,瑪麗亞凱莉再度獻唱這首麥可傑克森的歌曲,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了。  聆聽時請參考歌詞: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i17.htm。 溫故知心 讓我們回顧麥可精采的演出吧!  麥可於1958 年出生,1966 年八歲時和兄長以 Jackson 5 為團名開始闖盪歌壇。1971 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直到 80 年代以後,終於大放異彩,成為世界超級巨星。2001 年,為了紀念自己單飛 30 週年,麥可在紐約做了一場特別演出,請各位再度欣賞" Billie Jean"這首名曲的表演片段,看完他的演出,夫復何言?舉手投足都是扣人心弦的舞台魅力,他的辭世何只是流行文化的重大損失。  這段影片安某已掛在《音樂倉庫》的首頁,請務必撥空觀賞-->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htm。

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2009年07月06日
公開
45

很熟悉的角色,打算就讓他繼續以工作為樂生活下去,因為這樣的人不會一篇文章而覺醒,醒了,反而不知道要做什麼?挺可憐的。 ==================================================================== 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文�洪蘭 2009年6月 Cheers 雜誌 一位朋友被總公司調回美國去受訓,回來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臉上有笑容、生活有朝氣,跟他過去總是唉聲嘆氣、皺著眉頭的模樣真是判若兩人。他的改變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於是羅漢請觀音,把他找出來吃飯,拷問他改變的原因。 他說到美國後,公司把他們載到一個山明水秀的深山旅館中,使他們除了吃喝拉撒睡,什麼地方也去不了,只能乖乖去上課。第一天,老師叫他們做五分鐘的自我介紹,他原以為很容易,想不到不到兩分鐘就把學經歷、名片上的頭銜,連家庭成員都講完了,剩下三分鐘無話可講。 老師厲聲問他,「你人生的經歷難道連五分鐘都填不滿?」他悚然而驚,對呀!活了快五十個年頭,怎麼連五分鐘都填不滿?但是卻真的想不起自己做了什麼值得拿出來講的大事。 他生活的重心一直是工作,但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公司的高階主管,做的工作跟他都很相似,有什麼好講?除了工作,其他乏善可陳。所以他跟老師告饒說「真的沒有了」。老師反問他,「你小時候的志願是什麼?」,他想了一下說「籃球國手」,因為他父親有一本珍貴的剪貼本,上面全是民國四十幾年,四國五強籃球賽的剪報。看他父親對籃球神往的樣子,他曾立志做國手,為國爭光。當然,運動員是千中取一,他沒有做成,但是籃球一直是他的最愛,只是工作忙,很久不曾碰球了,兒子履次哀求他去打,都沒空。老師叫他想兒子從一出生,一路成長到現在的影像。他記得兒子剛出生時的樣子、剛入學一年級的樣子,但是很快就變成高中生的樣子了,中間的十年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好像一晃就過了。 最後老師說,「你難道願意死後墓碑上除了年月日什麼都沒有留下?」他再度震驚,因為他已經明瞭他人生是白走的了。 他開始了解他人生的優先順序放的不對,時間不能逆轉,他們這些穿西裝、打領帶、坐冷氣房的有錢人,表面上很有成就,但是名片一拿掉就什麼都不是了。人生的意義在心靈的富足,心靈的富足在對別人的關懷、照顧與奉獻,他在這方面太貧乏了,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照顧好,遑論對社會、對他人。 所以他回國後,開始不把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想辦法跟家人一起進晚餐,飯後還陪他太太散步一小時後再進書房去工作。週末一定陪兒子打籃球,星期天則全家去替他母親買菜、打掃,讓他的弟妹可以休息一下。他說他工作並沒有少做,但生活充實了、家人對他的態度也變好了,的心情也不一樣了。說完,大家都一臉肅然,心中都在檢討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畢業季節,一批批學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但願他們能及早看到人生的目的,為自己和社會留下一些東西,充實的過一生。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挑戰以大眾運輸旅遊台灣

2009年07月04日
公開
53

還記得年輕時,只要假日有空時,我會找個陌生的目的地,以搭公車或火車的方式旅行。不管等車時間多久,遊客多稀少,我仍能自得其樂的邊坐公車邊欣賞沿途風景,毫無壓力地 ~ 自己一個人慢慢遊。 自從有了孩子,這份閒情逸致的玩性漸漸被生活瑣事取代,也因為孩子小,不太敢做沒有把握的冒險。於是,能玩的地方、能走的距離都極有限,除非有人開車載我們,否則僅僅能搭大眾交通在台北縣市進出。我想,如果我能夠靠自己帶著兒子到達遠方,那該有多棒。 還好,孩子日漸長大,帶他旅行的天數可以越來越長,走的地方可以越來越遠了。四月時,我們母子倆到阿里山玩,去程坐小火車,回程搭公車,兩天一夜住宿山上,遊走阿里山森林步道,跟著別人到玉山觀日出,圓滿完成了第一趟的遠行計畫。 六月中旬,托我前同事的福,他開車載著女友及我們母子到北海岸龍洞公園玩,真是個很棒的地方,一直很想再去。可以喔!這次,我要試著搭火車至基隆車站轉基隆客運到達龍洞公園。只要找個週末,查詢好火車及公車時刻表,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附上朋友轉寄的客運及火車時刻參考 火車全票55、半票28 客運全票65、半票33 基隆火車站出發 ~ 龍洞灣公園時刻表 http://www.klbus.com.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42&Itemid=50

(養生觀念) 七樣好東西

2009年07月03日
公開
13

七樣好東西----顛覆根深蒂固的飲食觀念----請參考! 七樣好東西是: 1/. 睡前喝豆漿。 2/. 每天早上兩顆蛋。 3/.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 4/. 綠茶效益勝過水。 5/. 天天來杯咖啡吧。 6/. 將癌細胞改邪歸正的地瓜。 7/.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 1/. 睡前喝豆漿 睡前喝豆漿:豆漿富含100%的優質胺基酸,可製造充分的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消耗體內多餘的醣份和脂肪,所以睡前喝豆漿,有減肥的的效果,這就是「胺基酸減肥法」,又叫「懶人減肥法」。 此外,大豆富含異黃酮素(天然的雌激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心肌梗塞,所以女生得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只有男生的六分之一,異黃酮素並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流失,還可預防與基因遺傳有關的乳癌與腸癌,因此睡前喝上一杯250cc的豆漿,冷熱甜淡隨意,可讓您有一個好睡眠、好體質。 但是現在市面上的黃豆有80%是基因改造的,目前基因改造的食品對人體的影響如何還未可知,如何購買非基因改造豆漿,建議購買統一、味全、光泉、黑松、義美等各品牌,尤其義美豆漿便宜又無防腐劑喔,睡前喝比早上喝的效益更大。另外,早餐以豆漿加熱後打兩個蛋不加糖,可吸收好的蛋白質及好膽固醇。使孩子易長高。 2/. 每天早上兩顆蛋 每天早上兩顆蛋:建議每天第一餐要吃兩顆七分熟的蛋,七分熟的煎蛋最好,蛋黃不要太熟,雞蛋當中含有100%HDL,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膽固醇可分為好的膽固醇(即HDL)與壞的膽固醇(即LDL),好的膽固醇每天攝取0.3gm即可。如果我們一天能夠吃兩個蛋,那就可以幫助人體攝取一日所需的蛋白質需求量,只要我們體內好的膽固醇含量提高,則壞的膽固醇含量相對的就會降低。然買蛋時建議購買「洗選蛋(CAS)」更佳;「阿婆鐵蛋」少吃,因其中蛋白質已變質,含致癌物喔! 好的膽固醇尚有沒有腳的海鮮類,有殼的最好,如蝦、蟹;但是魚皮,魚鰓,內臟及魚標禁吃;唯小卷的內臟可食,因富含防癌成分,小卷吃中間黑色粘多醣比較營養,又海參是海中生物中唯一零蛋白質的食物;再其次好的膽固醇是兩隻腳的雞肉、鴨肉。 3/.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當個「好色之徒」吧,吃水果要選香的,顏色鮮豔的,含有大量松脂,多吃對身體有益。且吃水果比吃蔬菜好,松脂成分可抗壓,如芒果要選土芒果,葡萄要吃紫葡萄,西瓜選無子大紅西瓜,香瓜選綠色的,哈蜜瓜要選肉色的,水果中以榴璉的松脂居第一。然今後別再吃葡萄柚因會抑制肝的解毒! 4/. 綠茶效益勝過水 綠茶效益勝過水:建議喝綠茶來代替水和紅茶,因水帶不走身上不好的物質,紅茶為已發酵的熟茶,因此綠茶優於紅茶,多喝綠茶可以降低巴金森,且綠茶含兒茶素,能保護關節軟骨緩解疼痛。另外,泡過後無味的綠茶包,可用來擦過敏的皮膚跟濕疹唷! 5/. 天天來杯咖啡吧 喝咖啡選阿拉伯豆:每天一杯咖啡,喝咖啡的好處是咖啡可抑制多巴胺L-Dopa,預防老化、巴金森氏症、防癌,咖啡會活化大腦命令四肢時所需要的傳導物,年老以後身手較為協調,壞處是喝咖啡會流失鈣與一些維他命。 懷孕前個月禁喝,因易流產。此外,喝咖啡要選阿拉伯豆,不是爪哇豆,豆子要新鮮,放久了會產生黃麴毒素。建議可買超市雀巢咖啡粉,標示日本原裝,就是 100%阿拉伯豆喔!三合一的亦可。運動前喝咖啡更好。 6/. 將癌細胞改邪歸正的地瓜 地瓜導正病變細胞:地瓜含神經節肝酯,能導正病變細胞;且地瓜可以減肥,因為其澱粉是水溶性纖維,不會囤積在體內。地瓜的甜味是多醣,對人體有益,比吃飯更有飽足感,建議一週可用一餐地瓜代替飯來吃。地瓜愈紅愈甜愈好,烤的比水煮和蒸的好,且烤後連皮一起吃更好,超市有賣烤地瓜,一包100元。 7/.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蜆精蜆湯蜆肉可以保肝,但蜆一定要熟食,禁吃生的,因含細菌;又,蜆蒸過後,吃蜆肉的價值比蜆精蜆湯更高喔!

預約新書:《工作大未來》

2009年07月02日
公開
44

作  者 | 村上龍 譯  者 | 曹姮 江世雄 專家推薦 | 小野 華視總經理、名作家 吳忠泰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名作家 邱文仁 104人力銀行銷總監、名作家 秦夢群 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名作家 張國保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名作家 出 版 日 | 2009/5/11 出 版 社 | 時報文化出版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MSWA0128 ◎各界名人真誠推薦: 紅面棋王周俊勳、名作家蔡詩萍、侯文詠、劉黎兒、游乾桂、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秦夢群、104人力銀行銷總監邱文仁、華視總經理、名作家小野、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暨南大學教授、名作家李家同……等。 ◎教育機關熱烈團購: 教育部技職司訂購作為高中高職生涯研習種子老師的上課教材、96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專員研習用書、全國教師協會訂購當作教學輔助、嘉義市立北興國中等學校團購此書做為重要參考書。 ◎104職涯網專案合作:由此書開始,建立職務及職場戰鬥力介紹。 近年來,名校畢業、熱門科系和大公司都無法和安定保障劃上等號,在這樣的環境裡,什麼樣的人能脫穎而出?除了棋王周俊勳之外,如:台灣之光王建民、超馬英雄林義傑、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許芳宜、曾放棄衛生署穩定工作的造型保養名師牛爾、時薪超過千元的雛雞性別鑑定師吳政憲,甚至於大學學測中拿到作文滿分的中山女高學生王麗雯……等人的成就,都意味著堅持自己興趣所在,終能走出一片天。 這些領域的佼佼者,對教育者和家長來說,別具意義。台灣的教育一向沒有教導孩子思考自己「要什麼」。父母師長總是跟孩子說:「你什麼都不要管,也不用打工、做家事,也不要玩,乖乖唸書就好,考上好學校,自然就會有好工作。」然而,終生雇用的時代已經過去,過去熱門的行業和科系,未來也不見得吃香。孩子、家長與教育者該何去何從? 日本名作家村上龍提出創新觀點,13歲起探索興趣,及早找到就業方向! 村上龍在《工作大未來──從十三歲開始迎向世界》書中強調,13歲是進入未來成人世界的入口,所以應該從13歲起瞭解各種職業,為自己的興趣提早作準備。 「世界上只分成兩種人,從事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工作並藉此生活的人,以及不是那樣過活的人」,書中的職業介紹都是從都是從「喜歡某件事情」出發,再去談可以從哪些工作得到發揮或實踐。這項創新觀點讓本書於日本上市即狂銷熱賣。時報出版推出中文版,蒐羅比對了每則職業台灣現狀的敘述,詳述近600種台日職業現況。書籍出版前獲得《商業週刊》封面故事專題報導,出版後,引起教育界、家長、老師及各媒體的高度關注,教育團體訂購不斷,出版四個月熱銷達六萬冊! 人生的選擇不止一種!人力銀行專家、家長、老師、職場代表真誠推薦 人力銀行專家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建議,如果父母能鼓勵學生及早發掘自我興趣,善用《工作大未來》職涯大百科一書及有效的性向探索工具,把握黃金十年學習顛峰,有朝一日,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周俊勳第二」,邁向工作大未來。 老師 全國教師協會理事長吳忠泰興奮地說,他直接把《工作大未來》影印作為上課教材,學生各自選擇喜歡的職業閱讀,課後回收心得時,大部分的孩子都覺得職業內容跟自己的想像有落差。 家長 名作家蔡詩萍認為,看了這本書能讓孩子、家長和讀者瞭解,人生的選擇不只一種,而是有無限可能;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常玉慧,則用一個母親的角度分享,她讓孩子放棄國立大學,選填私立大學工業設計,因為她觀察女兒從小就非常喜歡美術課。就像《工作大未來》所提,「『喜歡的事物』或許不是尋找來的,而是一種『邂逅』的發生,『喜歡的事物』可能隱藏在電視畫面或書中文字裡,亦或某人說的話當中……」作父母的,應該學著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興趣。 興趣也可以當飯吃!絕無僅有的「職業」夢幻教科書 雖然升學壓力還是主導著大部分的家庭,但是《工作大未來》這本絕無僅有的「職業」夢幻教科書,可以成為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橋樑和話題,父母藉著此書,調整教育態度,而孩子藉著這本書,瞭解真實世界,只要不放棄各種機會,就可以和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相遇!

「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及日劇「風之花園」之觀感

2009年07月01日
公開
13

今天收到朋友轉寄慕景南女士寫的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http://blog.roodo.com/yumanhsu/28981c8d.pdf),看完之後,我很慶幸我的娘家父母以及兄姐都有很好的臨終安寧醫療觀念,也對「不以維生系統插管急救」有所共識。因此,雖然未曾簽下「不急救授權書」這類文件,六年前當父親臨終前,我們並未將他送醫,而是依照母親的指示,讓父親在客廳沙發沉睡三天三夜,這期間完全沒有進食,兄嫂不間斷地播放佛經陪伴他,直到最後斷氣為止。聽姐姐說,父親昏厥初期,原本面容不太開朗,偶爾會皺著眉頭,好像想要表達什麼又無法言語似的。後來聽了佛經音樂,漸漸變得很安詳,完全和睡著了一樣。 斷氣後,我接到通知回家見他,非常詫異竟有如此無憂慮又安詳的遺容,好似睡著的嬰兒般,我第一次發覺到原來父親的眼睫毛這麼濃密啊!看到他最後階段走得這麼安詳,讓我這個完全沒有出力的么女寬心不少,真的要感謝所有陪伴照顧他的家人。雖然時候未到,母親的身體還非常健康,但她也早已知會哥哥她的臨終意願,這在我家並非忌諱的話題。我相信,篤信佛教的母親,也必會在佛祖的庇祐下完成她的心願,一路好走的。 其實我最擔心的,反而是婆家人的觀念,尤其是我先生。雖然七十七歲的公公還能自由自在的遊走各地,但身患多樣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他,最近曾經因半夜無法呼吸而被送至加護病房急救,還好後來沒事了。有些事情無法預測,但婆家卻是對生命的議題避而不談,更糟的是,他們都非常相信醫療系統能夠讓人延長生命,非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我深怕萬一哪天事發突然且攸關生死,以先生的想法,肯定會把一切交給醫院處裡,那受苦的絕對是生病的那個人。 我一直思考,該如何讓夫家人也能接受健康的安寧醫療觀念,也許,這篇「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的文章,以及這部 "風之花園" 日劇中白鳥老醫生對病患家屬所說的話可以成為說服他們的最好的工具吧!但願如此。 ===================================================================== 「最了解病人的畢竟還是家人及病患自己,把臨終病患送至醫院急救,為了維持呼吸,身體插滿管子、點滴等等,一切由醫院安排,家人只能在旁觀看,即便看到自己的親人痛苦也伸不了手、做不了主。最後,病患終究因遺憾而孤獨地死去,家人也將因此而悔恨懊惱不已。」 08秋季日劇-風之花園 第5話 (1/4) http://youmaker.com/video/sv?id=673540bf57fd435d885df752f82799f1001 請按 "全屏幕播放",重點內容從第6分鐘開始! 日劇 "風之花園" 11回全劇觀賞:http://youmaker.com/video/search?page=3&cid=&k=&t=&sk=%E9%A2%A8%E4%B9%8B%E8%8A%B1%E5%9C%92%23%23%23%23%23%23%23%23%23%E9%A3%8E%E4%B9%8B%E8%8A%B1%E5%9B%AD&flvfla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