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日期

#Tag

身體學會的, 別人拿不走

2012年03月16日
公開
24

我不是很喜歡主動安排小孩學才藝,有些人說小孩不懂,所以要讓小孩多學, 這樣才會開發他的能力,有些人說大家都學,不學就輸人一截, 當現今親子教育呼籲回歸單純的年代,仍舊看到許多愛小孩的父母推著小孩往才藝班去, 小孩有才藝是件好事,但我希望是自己真的花心思觀察孩子,並確認小孩的意願後,才讓小孩參加。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像一顆顆未經開發的鑽石,看起來是一顆顆普通的石頭, 但若經過雕磨,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閃亮的鑽石,很多人把才藝把老師當作鑽石師傅, 希望可以幫助孩子發光發熱,但我打從心裡覺得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鑽石師傅, 只要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與傾聽,很快的就能夠知道該怎麼啟發孩子, 才藝是外加在孩子身上的,但能力是小孩身體裡擁有的能量, 與其學才藝,我更希望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和主動的能力, 閱讀和主動是我覺得人一生中很重要的資源,它可以帶給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廣。 該怎麼培養孩子主動的能力,我沒有甚麼特殊或深奧的理論與方法, 我只想要要開發孩子的感官能力,感官能力是甚麼, 感官能力就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聽起來很簡單,一個身體功能正常的人都擁有這些能力, 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懂得運用這些能力嗎, 還是我們只是依著生理需求來使用這些能力, 這些能力只是看的到、聽的到、吃的到、聞的到、摸的到那麼簡單而已嗎,我覺得不,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視覺去觀察,而不是看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聽覺去分辨,而不是聽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味覺去體會,而不是吃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嗅覺去探索,而不是聞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觸覺去體驗,而不是摸而已, 當一個孩子懂得觀察、分辨、體會、探索、體驗,我想作文會寫的好,語言的內容會豐富, 社交活動會無形中組織,更甚者可以自己發現自己的天份而主動要求學習,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或許結果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但我想帶著孩子往這個方向走去, 儘管結果可能不如預期,但一路走過去至少在孩子的記憶裡是快樂的就好。 簡單來說,我希望孩子對生活有感覺,而不止是生活而已, 在這講求速度的時代,資源看似豐富,但資源似乎多到蓋住了人與生俱來的感官能力, 感官能力除了平常找機會啟發孩子之外,我蠻肯定坊間兩個團體所開的課程, 一個是如果戲劇所開的戲劇教室,一個是雲門舞集的生活律動教室, 這兩個教室的主軸都是講求感官能力,也強調我要的快樂學習, 如果戲劇教室是肢體與語言的結合,雲門生活律動是肢體與音樂的結合, 兩種課程有些類似,也有些差異,一樣無法具體去述說孩子學了些甚麼, 一樣只是看到孩子在教室裡瘋狂的跑跳,不知在作些甚麼, 只是隨著時間經過,不經意中會發現孩子的不同與改變, 而那改變不是多了才藝,而是發自孩子身體裡的微妙變化。 目前芊霈在學校上體能課和體操課,小小班的佑翰我只讓他上體能課, 另外芊霈目前開始上如果戲劇教室,她說她也想去雲門,我說等中班的時候媽媽再想看看, 佑翰則是姊姊上戲劇教室課前和老師玩了些身體的活動後,說也要跟姐姐上一樣的課, 我說等四歲媽媽一定讓你上,這是目前我為孩子安排的課外活動課程。

感動的善良體貼

2012年03月14日
公開
17

這一陣子我覺得芊霈長大不少,她的體貼總令人感動,常常讓我覺得怎麼會有一個心如此美的孩子。 每次去市場買菜,她看我大包小包,就會很認真的審視我的提袋, 然後跟我說她可以幫我拿哪幾個袋子,我才不會那麼辛苦,我跟她說提輕的就好, 她會跟我說沒關係,她的手臂還可以掛。 阿公會給她零錢投撲滿,有一天她慎重的把我叫了過去,把撲滿拿給了我, 她跟我說 : 馬麻,這些錢妳拿去買妳想買的東西,我跟她說這些錢留著買妳要的東西就好了, 她說 : 馬麻我都有了,沒關係,不然妳先留著,哪一天想買甚麼再拿去買。 有一天弟弟說不想上學,我聽到她跟弟弟說 : 底迪,姐姐也不想上學啊, 可是把拔馬麻要上班,我們自己在家沒人照顧我們,所以我們要去學校上學, 學校有老師會教我們,還有阿姨會煮飯給我們吃,姐姐會陪你玩,陪你睡覺好不好, 姐姐會照顧你,把拔馬麻下班就會來接我們了。 有一次我因為和握壽司吵架而很生氣,芊霈過來牽著我的手問 : 馬麻妳怎麼了, 我說把拔惹我生氣,她說 : 真是的,把拔為什麼要說不好聽的話,事情好好說就好了啊, 那我們不要理他,把耳朵遮起來不要聽他說不好聽的話就好了啊,這樣就不會生氣,好不好, 來,馬麻,我陪妳玩,妳不要生氣了。 接弟弟回來的那一天晚上,她跟我說 : 馬麻,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我問她是不是忍耐很久了,她說 : 對啊,我忍好久了,可是底迪生病耳朵會痛, 所以沒辦法讓他回家,只能忍耐。 某天握壽司比我預期的時間還更晚回家,我煮好的飯菜都已經涼了, 於是打電話問他大概何時回來,打了好幾通他都沒接,我開始碎碎念, 培培問我怎麼了,我說媽媽很生氣,爸爸都不接電話,這麼晚還沒到家都不說, 媽媽等一下會罵爸爸,培培看著我說 "馬麻,不要罵把拔,用說的就好了啊 ", 過了一會兒,我又打算拿起電話撥,培培竟然過來把我的電話搶了過去, 她說 " 把拔在騎摩托車,現在沒辦法接電話,等一下就回來了 ", 我覺得她好像怕握壽司又沒接我的電話,把拔會被罵馬麻會不高興。 有一天晚上我有事得晚回家,在外頭接到握壽司關心的電話,芊霈在一旁說要和我說話, 她才一接電話就跟我說 " 馬麻,沒關係,你不用急,慢慢來就可以了, 我在唸故事書給把拔聽,等妳回來,我也會唸四本故事書給妳聽喔, 我把電話給把拔囉,拜拜 "。 弟弟回來之前,我跟握壽司在討論以後要是只有我一個人要怎麼接送小孩, 過了一陣子,芊霈跑過來跟我說 : 馬麻,我想到一個方法,………….., 我說 : 這樣妳可以嗎,馬麻覺得妳會不舒服耶, 她說 : 沒關係,我可以,我長大了,這樣馬麻就可以一次載我和底迪了,而且一下下就到家了。 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好早熟而感到心疼,有時候我希望她可以不要那麼替別人著想, 多替自己想一些,每每見到她如此善良,我總會緊緊的抱著她跟她說謝謝, 跟她說馬麻好幸運可以擁有這麼棒的寶貝。

芊霈的創作 (一)

2012年03月08日
公開
49

芊霈的學校很注重畫畫和黏土操作,一輛腳踏車從小班到大班每一個階段都要畫與捏, 主要是要觀看小孩這三年肌肉的發展和思考模式的改變思想, 不管是認知或是數學,除了操作之外,從一開始學到最後都是以畫畫來呈現, 上學期結束的時候,和老師一對一的懇談會中,老師把所有小朋友的作品都拍下來讓家長看, 看了我還蠻震撼的,除了沒想到芊霈竟然能作出那樣的作品外, 另一方面也見識到每位孩子眼睛所看出去的世界是有多麼的不同, 某個禮拜的教學是以魚為主角,學校從市場買來一尾魚來教導孩子, 接下來的某天請孩子畫下魚,之後再找一天讓孩子用陶土捏魚, 一系列作品看下來,首先可以知道男生和女生的想法和展現方式真的差異很大, 女生的作品比較細膩,也比較接近真實, 男生的線條雖然粗糙了點,但想像力和空間感就好很多, 我看到有孩子在作品上黏了兩顆眼睛,因為他覺得雖然魚是放在平面的, 但魚有兩顆眼睛,所以一定要作出來,感覺有畢卡索的味道, 有些孩子把黏土搓成小球來表現魚身上的鱗片,有些孩子用長條狀,有些孩子用片狀, 每一樣作品都是很棒的創作,看了某個孩子的一系列作品後,再來觀察那個孩子, 真的會發現不管是畫畫或陶土,都是觀察孩子的想法天份與成長很好的方式。 回家後我開始遺憾先前沒有好好拍下孩子的作品,當下決定要認真用相機記錄, 首先是兩幅媽媽的畫像,長頭髮、穿裙子、笑笑臉是每次她介紹媽媽的畫作時一定會說的話。 接下來是爸爸,畫這畫時,她一直強調衣服的部分,她說上衣是格子樣式的, 褲子是三角型圖案,褲子的部分可以看出她很努力用畫筆切三角型。 下面最右手邊的是車子,動物從上而下是狗、貓咪,左手邊的動物是老鼠,下面則畫了兩朵花。 下面是用衛生紙作成的人。 最後這個是她口中的小城堡,大城堡和其它作品媽媽都忘了拍下來。

結婚七周年紀念日

2012年02月27日
公開
36

1999年的夏天第一次遇上他,交往六年邁入婚姻,時間一下子就來到了結婚七周年紀念日, 13年前那個單純又笨的大男孩,13年後的今天仍舊保有他的善良, 只是神色間多了生活歷練的穩健與成熟,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看他的眉毛,眉毛可以讓我想起他13年前的樣子,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看他的眼睛,眼睛讓我想起這13年他的轉變, 曾經有段時間我懷疑他不再愛我,我吵我鬧, 我吵著是因為他的眼神不像當初一樣充滿濃濃的愛火, 我吵著是因為他不像當初一樣把我當成小公主, 我吵著是因為他的擁抱不帶著霸占的醋意, 不管怎麼吵鬧,他依舊不知道到底我的感覺是甚麼, 我吵我鬧直到我理解了我的長不大, 我想要30多歲的他如同21歲那年夏天遇到我時那樣的飛蛾撲火,那樣的奮不顧身, 現在的我知道他依舊愛我如昔,只是那份愛變的多慮與內斂,只是表達的方式有了些改變, 每個月的某些天他總是早晚不忘煮碗四物湯給我喝, 大部分的晚上不管怎麼累他都會幫我按摩我的腿,只因為某一天我說了句我不想要有蘿蔔腿, 只因為某一晚我沒按時吃東西,接下來每一次無法共餐的日子一定電話叮嚀我不吃東西他會生氣, 每天一定問我忙不忙累不累,每天一定問我今天開不開心, 會提醒我不要忘了抽空和朋友聯絡或吃飯,提醒我要經營我的友誼, 會淡淡的告訴我想要的那個包兩年後一定送給我, 這些雖少了我所謂的濃烈,但現在的我知道這是歲月帶來的改變,溫度一直不變。 這些天的某個晚上,他告訴我要送我個禮,要我猜猜是甚麼, 答案是他從中國訂了台平板電腦給我,他說我一直想要很久了, 我淡淡的說不用了,心裡是不想要他花錢, 他以為我是因為不是iPAD而失望,問我是不是覺得不是拿iPAD會覺得不夠風光, 還說以後一定買台iPad給我,真是個大傻瓜,我才不是要個牌子而已, 若是同樣的功能與品質,有比較便宜的牌子可以取代,那當然是很好, 我心裡是很感動的,我知道他不是買不起iPad,而是他想完成我一個更大的夢想, 為了早日完成我的夢想,他才放棄了iPad,但卻一直想要送我我念了很久的平板, 這樣的他讓我很感動,比買iPad給我還感動, 因為他心裡記得的不是只有我的一個小慾望,而是我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希望與夢想, 或許他沒了我要的濃烈,但永遠把我想的記在心裡,想盡辦法讓我開心的心意我收到了。 今年的周年紀念日剛好遇上佑翰回來的日子,眼前最重要的是好好安頓他, 陪她度過這段辛苦的適應期,沒有慶祝的興致,晚上兩個小傢伙睡著後, 一起聊聊天喝上一杯,繼續攜手往下年度邁進。

廚事

2011年12月14日
公開
46

我喜歡看食譜,但不喜歡那種一頁一頁介紹一道一道菜色的食譜, 雖然那種不囉嗦的食譜一本可以介紹一百多道料理,可我總覺得那好像在讀教科書, 文字裡沒有對食物的熱情,也沒有料理人的情感與執著, 我喜歡食譜裡帶著作者生活的色彩,喜歡聽作者訴說食物在生活裡的溫度, 我喜愛的食譜在一般人眼裡可能廢話很多, 但這種飲食與生活結合的文字書總是能夠挑起我對廚事的熱情, 也驅動著我從飲食生活裡一點一滴建立屬於我家平凡卻踏實的生活故事。 嘗試了許多作者的料理手法之後,我漸漸覺得料理是一件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藝術, 在廚房的天地之中,手是忙碌的,腦子和心也是忙碌的, 我的腦子理性的思索著甚麼樣的調配才是美味,我的心也滿滿的被家人占據, 誰喜歡甚麼樣的口感,誰喜歡甚麼樣的調味, 在料理的過程裡,理性的思索著調配的比例,感性的加入家人的喜好, 理性與感性兼具下產作出的一道道料理真是門藝術。 如此忙著廚事的我只是為了在餐桌上看到家人滿足的笑容, 我覺得那笑容是言語所無法替代,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展現, 我喜歡那真誠的笑臉勝過言語的讚美, 我喜歡那嘴裡嚼著食物還忙著說好好吃的樣子勝過對我的讚美, 我想我愛上餐桌上那一張張眼睛微瞇嘴角上揚的笑臉, 那一張張笑臉驅動著我往我的廚事之路走去。

To My Little Sweeit Heart (From Daddy)

2011年11月29日
公開
45

Dear 霈霈 平常會賴床的妳,今天難得起了個大早,看來還記得爸爸昨晚說的話,生日要早點起床, 這樣媽媽才能載妳去幼稚園,爸爸才來得及去拿蛋糕,今天壽星可以請同學一起吃蛋糕囉。 現在的妳身高97公分,還是一樣的古靈精怪,就算在玩玩具,還是會留意大人在說些甚麼, 有時回家妳會分享妳在學校偷聽到的第一手消息,比如說妳的好朋友乃歆要回來上課了, 又或是洪紹恩去台東等等,然後妳會說是聽園長或老師說的喔,下會兒爸爸和媽媽講話時, 一定要留意看妳的耳朵有沒有像小兔子那樣,耳朵動一動豎起來偷聽。 昨晚爸爸媽媽看到妳邊聽音樂邊手舞足蹈,那樣子真的很可愛也很好玩, 看來妳在幼稚園學了不少東西,即使是單純的音樂,妳也會搭上幼稚園教的歌詞和舞蹈, 有時還會按音樂的節奏吹著笛子,又或搖著鈴鼓,爸爸想妳說不定對音樂有天份, 以後要不要讓妳學什麼樂器呢,但媽媽說應該讓妳開心就好,其實也對, 雖然爸爸覺得學音樂不錯,但還要看妳以後有沒有興趣,不然用強迫的其實效果也不好。 這一陣子妳不乖被爸爸媽媽兇了之後,有時會哭著說"我想要弟弟回來", 爸爸也不曉得這有什麼關聯,但妳平常的確是很期待弟弟回來和妳一起去上學, 明年初弟弟就會回來和妳一起去學校了,希望過去這一段時間,弟弟身體變得更好更有抵抗力, 不然弟弟一感冒,爸爸媽媽就會很擔心他的中耳炎會不會再發作,那就頭痛了, 希望你們都能一直很健康、很快樂的長大。 今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家似乎每隔兩年就有一件大事發生, 今年是一百年,我們家在台北木柵買了一間房子,和妳說個小秘密, 房子是妳和媽咪一起發現的喔,託妳們的福,爸爸對這一間房子非常的滿意, 地點、環境、屋況、生活水準都很棒,就像鄰居講的,那裡是個很適合養小孩的地方, 以後妳和弟弟就有地方可以跑跑跳跳囉。 最後,祝霈霈生日快樂,也祝霈霈永遠開開心心的。 愛妳的爸爸

To My Lovely Angel (From Mammy)

2011年11月29日
公開
39

親愛的培培 又到了媽媽寫信的日子,回想三歲到四歲的芊霈,媽媽的腦袋裡浮現出各式各樣的妳, 搗蛋的妳,窩心的妳,勇敢的妳,柔弱的妳,大而化之的妳,敏感的妳,是一位小小的千面女郎。 這一年的芊霈漸漸展露出個性上的特色,熱情活潑,但心思細膩且敏感,喜歡唱歌跳舞, 喜歡善良快樂的事物,不喜歡看到聽到可憐或是哀傷的畫面與言語,不喜歡被勉強, 不喜歡聽人囉嗦,媽媽試圖說教的時候,妳會冷冷的跟媽媽說 “我知道了,不要再說了”, 這一點簡直跟媽媽一模一樣,簡直可以跟媽媽組成 “反骨二人組”, 不過媽媽知道妳會這麼說是妳真的知道,不需要媽媽再提醒,因為妳一向懂得自律, 也一向會把媽媽說過的話放在心裡。 芊霈還是個貼心的小女孩,早上媽媽要出門時,妳一定會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和熱情的香吻, 嘴裡一定會叮嚀媽媽騎車要小心,對於晚歸的爸爸,妳也一樣會去電要爸爸不要急,慢慢騎回家就好, 對於不在身邊的弟弟,妳也總是每樣東西都會想到要留一份給弟弟, 妳還是爸爸媽媽的無敵小幫手,會和媽媽一起做菜,會和爸爸一起拖地,這些是媽媽印象中三歲的芊霈。 媽媽回想芊霈這一年的大事件,首先今年初剛滿三歲的妳生了場大病, 媽媽一直記得芊霈住院時手上插了兩三支針頭的樣子,住院的那段時間,妳少有哭鬧, 永遠靜靜的讓醫生和護士作各種檢查,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都覺得妳是個神奇的孩子, 從沒吵著說要回家或是不要打針,媽媽以為芊霈不知道自己發生甚麼事, 直到前一陣子妳突然跟媽媽說妳之前生病住院很久,媽媽才知道妳記得當時的狀況, 也才知道妳害怕打針,媽媽覺得芊霈好勇敢,但也覺得當時不哭鬧的芊霈好壓抑。 說到壓抑,媽媽又想起這一年芊霈另一件大事件,芊霈在入學快半年後,開始抗拒上學, 每天早晚都哭著說不要上學,不管媽媽怎麼問,妳都不說原因, 直到某一天早上妳陷入抓狂的狀態,大叫著妳不肯上學,甚至大吼妳要換幼稚園, 媽媽驚訝的問妳那換老師的話,是不是可以不要換幼稚園,妳又大喊著好,妳要換老師, 媽媽才知道妳很懼怕當時後的老師,妳一直壓抑到極點才爆發,媽媽也才發現芊霈會壓抑負面的情緒。 芊霈今年還有一件大事件便是弟弟暫時離開我們的身邊,媽媽覺得這件事帶給芊霈許多不快樂, 只要有甚麼好吃好玩的,妳都會想替弟弟留一份,不然就是哭喪著臉跟媽媽說底迪沒有怎麼辦, 芊霈遇到困難或傷心的時候,也會哭著要找底迪,媽媽知道妳很忍耐著想底迪的心情, 有時候當妳忍到爆發的時候,媽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也一直懷疑當初爸爸媽媽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芊霈天生細膩的心思加上經歷過這些大事件,媽媽覺得芊霈某部分有超乎年齡的成熟, 除了壓抑負面情緒之外,芊霈對於周遭抱持著高度的戒心, 所以時時刻刻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與大人的言行, 媽媽覺得培培之所以會如此的某部份原因是過度要求完美, 培培想要在每個角色裡都被大家稱讚,想要當醫生口中最棒的小朋友, 想要當嚴厲老師心中最完美的學生,想要當爸爸媽媽眼中不會犯錯的小孩, 想要當最厲害的姐姐,就連媽媽跟培培說馬麻好愛好愛妳, 妳每次都一定會跟媽媽說”我愛妳比妳愛我還多很多很多”,連愛這件事培培也要爭第一名, 媽媽覺得甚麼都想當第一名的培培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媽媽反而希望妳不要如此要求自己來換取更多的快樂,每個人都有脆弱與不如人的一面, 很多事不完美反而比完美更完美,以前的媽媽也會追求完美, 在班上想要當班長,當了學校升旗典禮司儀,卻不平的覺得為什麼不是當台上唯一的指揮, 第一份工作為了維持是個最紅牌的業務而變成一個拼命三郎, 很多事在得到榮耀的那一刻的確是無比開心, 但過了那一瞬間,會開始拼命尋求更大的榮耀來得到快樂,聽起來是不是很累人呢, 爸爸曾跟媽媽說要是媽媽沒跟他結婚,現在一定有很大的成就, 爸爸也說要是媽媽不是在學生時代認識他,一定不會選擇跟平凡的他結婚, 爸爸錯了,像媽媽這樣拼命追求完美的人才更須要像他這樣無所求的人來平衡生活, 媽媽因為知道追求完美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所以希望芊霈不要苛求自己, 或許現在的妳還不懂,但讓媽媽慢慢的帶妳體會甚麼叫不完美比完美更美好, 媽媽希望芊霈的快樂是來自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是來自對生活的滿足,是來自心靈的安定, 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芊霈的快樂得靠別人的肯定,得靠贏過別人, 媽媽覺得這種快樂是虛幻且空虛的。 媽媽一樣”願妳的世界充滿快樂、善良與活力”之外,一樣想送給培培"釋懷"的情懷, 媽媽覺得追求完美的芊霈很須要學習的功課是 "釋懷", ”釋懷”可以讓芊霈認識 ”不完美”,學著和人生裡大大小小的 "不完美"和平相處, 進一步帶給妳內心的平靜與快樂,未來的一年媽媽會努力讓妳知道不當第一名也可以很快樂。 芊霈,生日快樂。 愛妳的媽媽

保鑣二號

2011年11月14日
公開
34

芊霈最近常說她最喜歡兩個人,一個是底迪,一個是馬麻,我問她把拔呢,她說比最喜歡還少一點點, 我開始覺得她真的很愛我,她很小還不會講話的時候,只要看到我流眼淚,她就會抱著我一起流眼淚, 大一點還不太會講話的時候,看到我姐或我妹講話大聲了一點時,她就會跑過來把我姐我妹推開, 我爸有一次要搔我癢的時候,我一邊跑一邊尖叫,芊霈竟然開始大哭,以為阿公欺負馬麻, 等她到了現在這個會表達感受的年紀,她更是注意我周遭的狀況, 今晚握壽司躺在床上看到我的手有些粗造,叫我起床擦護手霜, 我實在很懶得動,他便推著我的肩膀說快去, 芊霈這時後又嚴厲的出聲了,「爸爸,不可以推馬麻」, 然後她輕聲細語的跟我說「來,馬麻,起來擦乳液喔」, 之後躺著的時候,握壽司照慣例被她分配到邊邊睡, 不過因為睡的離我太遠,又被芊霈糾正,她說「把拔,太遠了,躺過來」, 最後她乾脆撐著頭監視握壽司,她說「馬麻,我要看著把拔,不然他又會睡很遠」, 我說「對啊,怎麼睡那麼遠,不是每天都應該抱著馬麻睡嗎」, 她像個大人似的表情說「對啊,把拔今天怎麼搞得,是怎麼一回事啊」, 芊霈可能是我上輩子搞蕾絲邊的情人,這輩子的保鑣二號,用來對付我這輩子的一號保鑣握壽司。

清粥小菜 (一)

2011年11月10日
公開
5

飲食上我喜歡也相信中醫所說的那一套,我相信這塊土地上所生長的東西一定是適合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 中醫的說法是人早上起床一定要吃熱呼呼的東西來喚醒五臟, 熱呼呼指的不只是溫度上熱的東西,包括屬性是屬於溫性的食物,所以早上吃的水果也一定要是溫性的, 早上我家的餐桌最常出現粥品,粥品分鹹粥或白粥,粥的煮法不是水跟飯一起煮, 水跟飯一起煮在我的定義裡是泡飯或飯湯,不叫作粥,這種吃法對胃不是那麼好, 所餵的粥是水和米一起熬煮而產生的濃稠的米湯,所以不管是鹹粥或是白粥,我一定用生米熬, 用生米煮出來的鹹粥很好吃,生米所吸收的是炒料的湯汁,而不是水, 所以煮出來的鹹粥不會有米和料分開的感覺,而會是綿密且味道完全融合的口感, 用生米煮出來的白粥也很香,白粥裡濃稠的米湯是營養的精華,也是可以啟動五臟運行的關鍵, 除了推薦大家早上吃熱騰騰的粥之外,當然也要介紹幾道方便的清粥小菜, 今天介紹的這兩道一點都不麻煩,是我從作者蔡穎卿所出的廚房之歌這本書所學來的, 一碗清粥配上幾樣小菜,早晨的餐桌就會很有FU。 第一道是蜂蜜山藥,這一道不到五分鐘就可以完成,主角是日本山藥,這在賣場超市應該都找的到, 取一小段山藥,削皮後切成正方型小塊,裝盤後淋上蜂蜜,灑上葡萄乾, 然後就可以擺上餐桌,夠簡單吧。 第二道是蒟蒻甘露煮,這一道也不花時間,蒟蒻買回來後燙一下熱水, 書上有教如何把蒟蒻捲成麻花狀,如果怕麻煩,切成條狀後就可以直接下鍋煮, 我的比例是煮鍋裡加入一杯水,一杯半醬油,一杯半米酒,一杯半味霖,三匙糖, 加熱後,把蒟蒻放進去一起煮,煮滾後關小火再煮一下, 因為我的鍋子具有悶燒的功能,所以我小火煮一下之後就關火,書上是說要用小火煮到湯汁收乾, 蒟蒻我買了黑白蒟蒻各兩塊,黑蒟蒻比白蒟蒻貴一些,但成品染上醬汁後看起來沒兩樣, 所以買的時候應該買白蒟蒻就可以了,我前一晚煮好,隔天夾一些裝盤就可以了。 若是覺得小朋友早餐須要蛋白質,我建議可以在煎一顆荷包蛋就可以了, 說到蛋,我自己是會選購較為昂貴的土雞蛋或有機蛋,有機蛋可以在超市買,十顆大約90元, 土雞蛋在一般蛋行就有,土雞蛋不是指土黃色殼的那種蛋,土雞蛋的顏色是呈現深米色, 打出來的蛋黃不是黃色,會跟有機蛋一樣是深橘色, 只要跟蛋行說要買土雞蛋,蛋行就會告訴妳哪邊才是土雞蛋, 有機蛋或土雞蛋吃起來一點蛋腥味都沒有,吃起來會有一點點的甜味, 一般黃白雞蛋一斤約36元,土雞蛋一斤約60元。 清粥小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