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王文華:向下開的櫻花

2010年06月05日
公開
43

向下開的櫻花 (王文華) 它長在樹枝上,並不是努力向上猛開。而是低下頭,慢慢對地面綻放... 滿級分的福與禍 2月19日,大學學測成績公布。2月20日,陽明山花季開始。這兩件事,其實有密切關係。 今年學測共有十四萬名考生,109人得到滿分。放榜隔天,媒體自然大幅報導了這109人:讀書方法、未來志向,甚至拿他們漂亮的外表做文章。 每一次大考,都會看到這些報導。看到後當然為滿分同學高興,但同時也為他們擔心。 擔心什麼呢? 我很幸運,會考試,上過第一志願。我擔心,是因為我知道這些第一志願的學生,後來怎麼了。 當你考上狀元時,大家爭相報導。二十年後,當你憂鬱、破產、入獄,甚至自殺時,很少人會關心,更少人會把你跟當年那個狀元聯想在一起。 但我認識這些二十年後的狀元,其實你也認識。 滿級分,滿級壓力 古代的科舉,現代的學測,讓台灣孩子永遠活在競爭中。考上狀元,有些是天資聰穎,有些是對自己苦苦相逼。不管是哪種,滿分的孩子在得滿分之前,有極大的期望。得滿分之後,有更大的負擔。他們必須帶著這些心理包袱成長,繼續優秀下去。 但沒有人教過他們:考試的滿分,跟學習的滿分、工作的滿分、人生的滿分,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它們需要不同的條件、心態,和能力。 比如說:考試滿分,需要博聞強記、勤做考古題,但學習滿分,需要熱情好奇、探索新事物。考試滿分,只要顧好自己,或打敗別人,但工作滿分,需要團隊合作、互相幫襯。考試滿分,要快速精準、小心翼翼。而人生滿分,需要悠然自得、大膽前進。 或是說,考試有滿分,但人生沒有滿分。學測有排名,但幸福沒有排名。你有權有勢,幫你打掃的阿姨沒沒無聞,你們倆誰幸福?我常聽到富翁憂鬱,很少聽到阿姨失眠。 菁英的迷思 因為學校沒教滿級分不代表一切,而爸媽覺得會考試的兒女一定十項全能,於是期望永無止盡,孩子們永遠無法休養生息。我有四位建中的同學,畢業後二十年內都自殺了。他們當年都是明星學生,如今卻是社會版的一條新聞。為什麼? 這還只是我認識的人。我不認識的不知道還有多少。 任何社會的成功,都要靠菁英。但台灣對「菁英」的定義特別狹窄,對「菁英」的價值特別迷信。我們是最現代的華人社會,但骨子裡仍擺脫不了最古老的封建思想。 我們對「菁英」的定義,就是名校和名公司。我們對「菁英」的迷信,就是只要某人是名校和名公司,他就可以做好任何事。 但事實呢?的確有菁英改變了世界,如哈佛大學的歐巴馬。但也有「菁英」,如耶魯大學的布希,用假證據欺騙民眾,一心孤行打伊拉克。 我沒看過布希,但在史丹佛商學研究所中,我看過同學把老師指定的書籍從圖書館偷走,讓別人無法準備。 他們當年考上名校的優異到哪去了? 進入社會後,品德和成績更不成正比。搞出金融海嘯的華爾街,用的人都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結果這些人既沒品德,也沒能力,比較擅長的,是貪婪和投機。 本世紀最大的金融騙子馬多夫(Bernard Madoff),曾是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主席,並且是為人敬重的慈善家。沒想到他的人脈和慈善,都用來編織騙局。被他騙的投資人也都是菁英。一流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被馬多夫騙了近十億美金。 台灣的例子更多,電視天天在報,不必我說了。 每當看到菁英墮落的新聞,我總是在想:如果這些人不曾是菁英,如果學校、公司、政府、社會從不曾給這些人屬於菁英的權力和待遇,他們墮落的機率會變高,還是減少? 我不知道統計學的答案,但知道他們墮落的原因之一是傲慢:因為我是菁英,你們都是死老百姓,所以我是對的,你們都要聽我的。所以我可以偷走指定的書,我可以打伊拉克,我可以賣次級房貸,我可以假造財務報表。你們是老百姓,不會了解我的苦心孤詣。你們現在罵我沒關係,歷史有一天會還我公道。 我猜,很多狀元、老闆、領導人,不管有沒有犯法,都曾這麼想過。嘿,別說他們,連我都曾經這麼想。 這就讓我想起:陽明山的花季。 向下開的櫻花 2月20日,陽明山花季開始。陽明公園裡的櫻花,擠得像公園外的交通。台灣的櫻花並不像日本,一整片燃燒過去。台灣的櫻花是在一片綠樹間,偶爾開出一兩株。所以那一兩株,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遊客搶著在稀有的紅花前拍照,就像媒體搶著去採訪滿級分的同學。 人潮好不容易散去,輪到我看時,我注意到一個,與滿級分同學息息相關的現象,那就是:美麗的櫻花,是向下開的。 也就是說,它長在樹枝上,並不是努力向上猛開。而是低下頭,慢慢對地面綻放。 這就是我對今年滿級分同學的祝福。 由於台灣對「菁英」定義狹窄、迷信太強,每一位成績好的同學,都必須「向上猛開」。每一位考得不好的同學,就遭到全盤否定。天知道滿級分的同學未必真喜歡念書,而考不好的同學中也許有下一個王建民。 但不管是不是「菁英」,櫻花都教我們要謙遜。你可以發光發亮,但不用趾高氣昂。你可以鶴立雞群,但低著頭,別人還是會不顧塞車來看你。你不會永遠是對的,也沒有誰一定要聽你的。三個臭皮匠,思慮絕對會比你周密。當你犯了錯,法律和歷史會以同樣的標準來判斷你。你不用自我膨脹,也不要自怨自憐。放輕鬆、慢慢走。今天過後,媒體不會再盯著你。你可以慢慢呼吸、緩緩綻放。記得你是櫻花,此時美極,但不久後也會凋零。 第一名、滿級分這些絕對的字眼,只在求學時有意義。進入社會,有了家庭,很少人還在乎這些東西。因為我們都慢慢了解:人生的考題很難,沒有人能每一科都高分。到頭來,能在花季時上陽明山,塞車時旁邊有個伴,就算滿分。 當年滿分的同學正要步入更年期,今年滿分的同學正要變成新鮮人。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考試和人生都沒得過滿分。但我會比大多數人早起,趁交通管制之前,上山看今年的花季。然後在回家的路上,低下頭,迎接人生下一個考題。

把每個老師都帶上來

2010年05月24日
公開
44

【本文摘錄自《中國時報》教育新聞版「全民拼教育」徵文比賽社會組第一名2008/02/27】 把每個老師都帶上來 文/劉懷恩 我是一個從師範體系出身,目前在教育界服務,同時又有兩個就學孩童的家長。所以,教育的問題,對我來說,是過去式、現在進行式,甚至還是退休之後的未來式。 對面的教室,又傳來陣陣的喝斥聲,一聲一聲,敲著我的耳膜。擔任學校的行政工作,藉著巡堂的義務和名義,我是可以插上一手的。 很快的,我踱到發出聲響的那條走廊,透過窗戶,我看到了一個驚嚇的孩子,加上一個怒不可遏的老師。老師正拿著一疊考卷,大力的甩向桌子。同學們都注意到在窗邊的我了,他們很機靈,趕緊用眼神跟老師示意。正在盛怒中的同仁和我四目交投,突然之間,彷彿怒氣消失的無影無蹤,拿起考卷,繼續解題。那個被責罵的同學,馬上也被示意坐下。 看著這樣的場景,我這個「閒事」,原本管到這裡就該適可而止了。但是,我的心底一直不安。 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既然是服務業,對於「顧客」,豈能不做好「售後服務」?何況,如果當場發現我們提供的服務內容有瑕疵,是不是應當立即改善呢?下課的鐘聲一響,我很快開立了約見單,把那位同學請到辦公室來。 同學到辦公室的時候,他的呼吸,仍然非常急促,眼光一直望向地板,兩隻手互相緊扣。坐在沙發椅,慢慢的,他喝著我倒給他的茶,也把剛剛課堂的事情,一點一滴的拼湊給我聽:原來,老師對他老是不背英文單字,十分光火。可是,對一個家中連英漢辭典都沒有的學生,雖然老師每天「只」要求背二十個單字,對他來說,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另外,除了來自於課業的壓力之外,他常常還要一早上山採茶青,以便家中製備茶葉,體力,當然經常處在嚴重不足的狀態。 我完全能了解這樣的狀況,在那一個小時的晤談當中,我和他分享了幾招讀書的方法,背單字的秘訣,然後,把我桌上的一本簡明英漢字典,送給他,請他只要有空的時候,只要路過我的辦公室的時候,一次學一招讀書方法。 他蹦蹦跳跳地回去,山裡的孩子,情緒從起伏變化到平靜安穩,竟然可以如此之大。 接下來,我透過校內對講機,打了個電話給剛才那位怒不可遏的同事,話筒的那一端,傳來不太友善的聲音:「是不是要談剛才那節課的事情?」我岔開問題,刻意提起某一個進行中的計畫,請他擔任顧問,並且跟他約好,將聘書送過去。 對從事學校行政的我們來說,即使性質是約談老師,也必須不留痕跡,因為,在教育事件的現場中,畢竟只有他跟學生是當事人,這是一種必要的尊重。確定他可以心平氣和之後,我泡了一壺茶,帶到了他的辦公室。整個辦公室,布置得溫馨無比,我順手把顧問聘書,遞了過去。 跟他聊著聊著的時候,我卻想到了自己以前在課堂因為誤會而責備學生的往事。 我錯把同學半夜起身幫忙家務而導致白天的瞌睡,不分青紅皂白便加以責備,造就了我後來近二十年教學中,在言語方面戒慎恐懼的習慣。 那天下午,我只是分享那次的經驗,我的同事,默默的聽著,最後,點了點頭。談話,結束在平靜的氣氛當中。我相信,下一次,他應該會用更好的方法來督促學生,一如我修正了我原先的作為。 如果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得到良好的照顧,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們把手上的學生給照顧好;如果我們不希望子女動輒被老師打罵,在教育的職場上,我們就不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學生。 老師不當的管教,只在於宣洩自己的壓力,於是,雖然只是罵在同學的身上,但卻笑在敵人的臉上,痛在爹娘的心上。所以,我們如果是家長,就把身邊的家長一起帶上來,我們如果是老師,就把身邊的教育同仁一起帶上來,避免教學場域的不當管教,因為,將來這一切,都會記在國家的帳上。 後記: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那位同事的喝斥聲了。 評審意見:技巧性的切入教育現場,涵括師生觀點,全文完整教育現象及理念,並能提出具體事例、策略及成果,深具啟發示範作用。

今年數學科史上最難

2010年05月24日
公開
39

基測數學 5年來最有鑑別度 滿分會少很多 更新日期:2010/05/23 17:35 國中第一次基測結束,除了數學科,補教業者分析,今年國文、英文、自然、社會都是中間偏易,容易拿分。部分步出試場的考生認為,今年數學科史上最難",但補教老師指出,這次數學科強調基本觀念,但試題兩極化、簡單題數變多、最後六題設計靈活,對考生來說很有挑戰性,是這近五年來最有鑑別度,滿分人數將減少。 數學補教老師江彥輝表示,今年數學不至於說史上最難,但是試題分布兩極化,以往試題比例簡單10題、中等15題、其他的就是難題,但今年34題當中,簡單題目增加到22題、考生認為的難題有6題,這幾題設計靈活,對考生是一大挑戰,像是第32題,圖形融合了圓形、八邊形、三角形,考生乍看之下容易慌張,但如果仔細閱讀題幹,其實已經明確指引作答方向。 江彥輝分析,「今年滿分、高分人數將變少,但中下程度考生的成績將向上提升。去年程度好的考生約錯一題,但今年可能會錯一到三題。」 而英文科、社會科、國文科、自然科,補教老師認為,都屬中間偏易,強調生活化,像是社會科政論節目的談話內容,最近南北韓情勢升溫,北韓的區域特性也入題。 至於去年被考生大呼困難的國文科,補教老師楊墨指出,今年出題老師用心設計,把題目難度控制在中間偏易卻不失鑑別度,程度好的考生選擇題沒有出錯的空間,決勝關鍵在作文成績。

先有對方後有我

2010年05月14日
公開
37

先有對方後有我 文/何飛鵬 2010.04.26 【本文摘錄自《商業周刊》第1170期2010/04/26】 公司裡的一個團隊想和一個國際知名的公司合作,我的同事告訴我,我們如果能與這家公司合作,由於雙方的優勢可以整合,將可以產生非常大的綜效,所以建議我們應該全力爭取。我非常認同他們的想法,所以全程參與,並要求他們提出完整的合作規畫。 為了確保談判順利,在他們出國洽商前,我要求就合作方案給我做個簡報,簡報內容確實非常精彩,但卻有一個極關鍵的缺失:我的團隊想了太多的「我們」,我們的期待、我們的需求,我們要做的事……,可是卻想了很少的對方,不知道對方的需求、期待、困難。 我要求他們延後見面洽商的時間,重新仔細思考對方的需求與期待,先忘記我們想要做什麼,先替對方想清楚,想完對方的需求之後,再想想看我們能替對方做什麼?我們對他們會有什麼貢獻,最後再提出雙方可能的合作。 經過一個禮拜的努力之後,我的團隊果真提出了一個連我自己都覺得極具說服力的合作方案,因為那是一個「雙贏」的計畫,兩邊都有利益。 類似的工作、類似的思考,我幾乎不斷的重複,我不斷的宣揚一個觀念:「先有對方才有我」。凡事要先替對方想,想完對方,才想自己,如果發覺對方的需求,是我可能提供的服務,雙方才有合作的可能,否則一切努力都白費。不過這似乎是件很難的事,我的同事還是經常先想自己,再想對方,甚至只想著自己要什麼?忘了對方要什麼? 這是最重要的商場邏輯:生意一定有雙方,單方有利的生意,只會成一次,不利的一方甚至會有上當的感覺;合作一定也有兩邊,合作成立一定是對雙方都有利,所以要促成生意或合作,一定要洞悉對方的需求與期待,徹底瞭解對方的需求,然後把我方的期待,建立在對方的需求的基礎上,才有機會成功。 有些公司的信念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這也是「先有對方後有我」的極致延伸,客戶、員工都是「對方」(相對於股東),服務讀者,心中有讀者,出版讀者想讀的圖書和雜誌,這是我們的最高信念,只不過大多數我的同事,心中想的還是「我」及「我們」,我想做什麼?我想出什麼書?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想得到什麼?我們會有什麼利益?我們能出的條件是什麼?我們想簽什麼樣的合約? 每一個人一定先從「我」出發,公司一定先從「我們」開始,如何讓「我」和「我們」獲利極大化,這是每個人生活、工作的本能。尤其面對生意、合作、談判,我們也難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一切先想自己,如何進階到「先有對方後有我」,這是職場上最難突破的瓶頸。 這不能只是觀念,要在工作上具體行為:談判前,先寫下對方三個需求,才能寫下一個我方的需求;先解決對方的困難,才能提我方的要求;用對方的立場說話,捨棄我方的立場,這需要不斷的調整和訓練,才能成就一個真正精明的工作者。

從一支廣告談起

2010年05月13日
公開
43

從一支廣告談起      文/顏擇雅 2010.04.27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2010/04/27】 最近電視常播一支廣告,一個爸爸如何把所有的愛都給女兒:「因為她,你變得更愛她……,你買了車,因為怕帶她出去不安全。」很多人看了都很有感受,但感受會因人生經歷而異。 小孩正在成長的爸媽有共鳴,卻不會熱淚盈眶,因為他們把自己投射到廣告中的爸爸身上。是呀,養小孩就是這麼辛苦。這時也許有個小小盼望,盼望小孩看了廣告更能體會爸媽的辛苦。 其實,大人如果真希望小孩從這支廣告獲得什麼,最好的方式是做純知性的機會教育。既然廣告的是臍帶血銀行,不妨就問小孩想不想知道什麼是臍帶血,什麼是幹細胞。搞不好,還可以藉這個機會誘發小孩去讀《姊姊的守護者》。要挑起小孩對知識的好奇,遠比跟他解釋你在感動什麼容易多了。 假設小孩已經夠成熟,他的感受應該不是爸媽想要的那種。聽到旁白:「你跟銀行借幾百萬,因為要搬到好學區。你戒菸戒酒,甚至戒了朋友,因為學費真的很貴。」小孩覺得壓力好大,萬一他不像廣告中的女兒考上第一志願(畫面中的少女是綠衣黑裙),豈不意謂父母的犧牲不值得?真不公平,借幾百萬買房子又沒經過我同意,幹嘛把帳算我頭上? 沒生小孩的人會把廣告看成一張「養小孩開銷清單」,尤其「你的嗜好愈來愈少,她的學歷愈來愈高」這句,會大大減低他想生小孩的意願。 但臍帶血銀行豈會笨到把市場的餅愈做愈小?廣告真正瞄準的,是正在期待新生命降臨的新手爸媽。臍帶血銀行這次訴求「你總是把最好的都給她」,很能打動目標客層。太太肚子愈來愈大,夫妻心情一定很忐忑,不知道能否勝任即將落到肩膀上的重責大任,非常需要鼓舞,而廣告給的正是他們所需要的鼓舞。對未曾謀面的小寶寶有各種美好的想像。只要能激起夢想,大大增加新手爸媽犧牲奉獻的意願,廣告就成功了。 爸媽滿懷美夢好不好?夢想沒什麼壞處,只要夢想的目標是屬於自己的努力範圍。但親子教養並不像廣告所刻畫的「愛拚就會贏」的過程。小孩的未來並不完全在爸媽的努力範圍之內。「對小孩有夢想」其實就是「對另一個人有夢想」,不僅爸媽很容易落得一場空,對小孩也不盡公平。而且,爸媽也很容易把「對小孩有夢想」與「對小孩有期許」兩者混為一談。 期許與夢想分不清 期許與夢想聽起來很像,出發點卻很不同。夢想可用來激勵自己,像廣告中說的:「你開始喜歡加班,因為她是甜蜜的負擔。」對小孩有期許,卻是為了激勵小孩,是父母職責。在小孩尚不懂自我期許之前,父母期許是小孩向上的重要動力。 萬一期許與夢想不分,爸媽很容易犯三種錯。一是「誤以為期許應該跟夢想一樣放在心裡」。這種爸媽為了尊重小孩發展空間,刻意不讓孩子知道自己對他有何期許。卻不知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得到關心。 二是「誤把期許當做夢想的延伸」。明明孩子只有六十分,為了激勵,應該期許他七十分才對,你卻期許他一百分。這種不實際的期許,只會讓孩子覺得「爸媽沒辦法接受真正的我」而已。 三是「爸媽因為活在夢想中,根本不覺得有必要給小孩什麼期許」。小孩在他眼中實在太完美了,怎麼看都最可愛最聰明。巴爾札克的《高老頭》寫的就是這種爸爸,明明女兒貪婪殘忍,在他眼中卻永遠夢幻美好。許多老師一定都遇過這種家長:說我家小孩壞,一定是老師錯怪;就算我家小孩真的壞,也一定是被別家小孩帶壞。願意為小孩做最多犧牲的,常常就是這種爸媽,因為他們對小孩的愛已經接近崇拜。 《高老頭》就像臍帶血廣告,也是爸爸一路為女兒犧牲自己的快樂。不同的只有結局:廣告宛如童話般幸福快樂,《高老頭》則是父親如乞丐一般死去,女兒卻去參加奢華舞會。巴爾札克的用意是:爸媽不該陷入夢想太深,不然就很容易有虧親職。這樣的父愛母愛,不管如何無私奉獻,其實只是自戀的延伸而已。這種爸媽愛的其實不是小孩,而是自己的夢想。

從優異到憂鬱∼台灣學童煩惱多,最大壓力來自父母?

2010年05月12日
公開
36

從優異到憂鬱∼台灣學童煩惱多,最大壓力來自父母? 文/蔡三汝(北市退休教師) 【本文摘錄自《臺北市教育e週報》第446期2010/04/21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這個家,我無法再多待一天!』開學第一天,瑪麗背著書包,直接走進輔導室,她的這句話似乎已憋了整個寒假。『我也不想進教室!』瑪莉眼神焦慮的望著我,似乎祈求著收回寒假前對輔導老師的承諾!『老師!您知道嗎?整個寒假,我不曾停止想死的念頭!』一連三句話,我知道半大不小的瑪莉,已經成功的克服自己,度過艱困的寒假。 說瑪莉半大不小,因為瑪莉才五年級,但是她曾經閱覽的書籍,不論數量或內容,都有別於同齡兒童,對事情的看法與表達能力,自然遠遠超越同學之上,加上高窕的身材,成熟得像個小大人,然而白嫩的臉龐卻掩不住孩提的稚氣! 瑪莉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不論靜態的藝文比賽或動態才藝表演,總是一馬當先、號召組隊參賽。記得那年九月教育局主辦的『與局長有約』活動,瑪莉也是輕易取得學校代表資格,並在眾人場合與局長侃侃而談,毫無畏怯!然而自信的外表、優異的表現、響亮的掌聲,卻仍無法排解瑪莉心中的憂鬱與困惑,她的十指已被自己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咬得糜爛疼痛,小小年紀的她,有許多不解、不滿、不快,瑪莉說了很多次:『我的志向是哈佛!』,以瑪莉超越同齡學童的優異表現,無庸置疑她會美夢成真,但她心中的聲音卻是『唯有如此,才能超越父母!』 這是「哈佛」對瑪莉的意義,生在父母學歷顯赫的家庭,給孩子良好示範的同時,也無可避免的為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我慶幸自己父母身世平庸,求學過程從未感受到類似的壓力,而且只要肯努力,就能輕易的超越了父母的成就,父母也深深以子女的表現為榮,然而身處身世不凡的孩子,該如何得到親子關係的平衡與自信呢? 多比家族『親密專欄』載道:「多數父母的付出,是有所求的,希望孩子滿足自己小時候的求學夢,希望孩子滿足自己小時候的富足夢,這些希望會日日月月年年造成雙方一次次的壓力和不滿」,而現實情境中,如筆者所述之案例,亦有因父母高學歷或高成就,學童自我要求而產生的壓力,以及因無法自我實現而造成的抑鬱,這樣看來,當前學童壓力真的不全然來自父母!? 班級裡總會遇到像瑪莉這樣各方面都非常優異的學生,身為父母或教師,該如何陪伴這『不一樣』的孩子呢?我想是否該先了解這些資優學生『內在的渴望』?其實資優孩子的成長發展,和一般孩子一樣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喜歡聽到肯定與鼓勵,當資優學生有一般好的表現,不論父母或師長,仍應不吝讚美,讓她(他)感覺到自己仍不停的進步,能看到自己擁有的天賦,懂得欣賞自己的獨特,不要因為期待他們更好,而誤導學生忽略了各自已經具備的部分,否則此類學童的內在將很難得到滿足。同時由於資優學生的表現出眾,或許更渴望得到同儕間的友情、互助、努力、熱血、……等等,因此輔導其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擁有隨時能分享快樂,亦能分擔憂愁的朋友,這些精神都是正在成長的孩子所渴望的!

兒子沒有說話

2010年05月03日
公開
42

兒子沒有說話 ◎袁瓊瓊 早上看到資優生燒炭自殺的新聞。很小的孩子,才 15 歲。買報紙的地方是 7-11,兩個店員都很年輕,看上去頂多二十出頭。我問他們:「你們小孩子能不能瞭解他為什麼會自殺?」 兩個人跟我說了滿多的。 報紙上登了很多人的意見,家長的,醫生的,專家的。奇怪的就是沒有人去問其他的,玩《曙光 Online》的孩子,尤其是只有15歲的孩子的意見。 要知道這個 15 歲的男孩為什麼會自殺,不是應該跟他同年齡同背景同喜好的孩子最能懂嗎? 我家小孩也玩線上遊戲。看到這個消息,三個人共同意見是: 1.一定會有大官要來禁止線上遊戲了。 2.許多作父母的作師長的,對孩子玩線上遊戲一定管制更嚴了。 3.玩線上遊戲被當成為小孩學壞或自殺的入口。好像是因為沈迷線上遊戲,才導致孩子們的負面傾向。導致他脫離現實,反社會....等等等等。 我 不玩線上遊戲。不過說實話,我有親戚玩線上麻將。看她打麻將時跟那些不熟識的網友互動的不亦樂乎,寒暄招呼打屁調情飛來飛去。她說她每天都要去摸上幾圈,偶而無法節制時會玩上十幾個鐘頭。阿麻將就不是線上遊戲?一定是小朋友玩的才叫做線上遊戲?我親戚因為和我一樣老人家,所以沒有人去把她電腦鎖起來。不然我猜她大半也會燒炭自殺。 她今年八十七歲,腰腿骨都不大方便了,玩線上麻將是她唯一的人際關係,是她唯一的生趣。 線上遊戲對一個15歲的孩子,最大意義可能不是「玩」,而其實只是人際互動而已。 我跟小兒子聊天,他說線上遊戲:「有時好玩,有時不好玩。」那好不好玩是取決於難易度嗎?取決於打死幾個怪獸拿到多少寶物嗎?他說不是。朋友在的時候好玩,不在的時候不好玩。 現在人際關係的互動,其實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昧認定走出門去才交得到朋友,未免狹隘。某方面來說,大人世界裡 MSN,雅虎通,Skype,不也一樣是網路交友嗎?為什麼要認定孩子們在線上遊戲裡交到的就不是朋友呢? 要認真說起來,線上遊戲裡交到的朋友,可能比 MSN,Skype 或雅虎通裡交到的更可靠呢。 線上遊戲是這樣一種東西,所有玩家進入虛擬世界中,使用各自挑選的身份。在這身份背後,可能是 15 歲的小孩子,可能是 87 歲老人家。都無礙。重點是進入線上遊戲世界之後 共同建立出的生死交情。 在這虛擬世界裡,有一個狀態是現實世界不能相比也無法想像的。 在虛擬世界裡出現的都是「真」人。 由於使用的是虛假的身份,在線上遊戲裡,一個人往往會直接了當的暴露他的本質。當然有大的裝小,小的裝老,男裝女,女裝男,或是恐龍裝美女,美女裝帥哥的情形。不過選擇角色這件事的微妙處就在於,會做的選擇,往往透露出我們本質的某個部分。 參與遊戲之後,會結交同伴。就算在虛擬世界,獨行俠也是難以成事的。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幫助人,會心有餘力不足。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陷害人,會左顧忌右害怕。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在遊戲世界裡,大家呈露的,極大部分是本性。在遊戲裡會為你兩肋插刀的人,通常在現實社會,他會做同樣選擇,雖然未必能做到。而會陷害你的人,現實世界裡,就算外表觀之似人君,給他機會,他下手不會留情的。 因為無須負責,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惹了再大的事,消失便是。換個帳號再上來,不用二十年,兩分鐘之後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 在無須負責,匿名,隨時可以消失隱藏,隨時可以重來的這個虛擬世界裡,唯一需要負責的,只是自己的良心而已。 所以,一個人本性如何,在玩線上遊戲時,看的最清楚。 跟小孩聊時,他們說到一件事讓我震動。 兒 子說他們在遊戲裡要攻城,必須跟陌生人結盟,幾場戰役下來,誰忠誠誰可靠就看出來了。這些線上朋友,後來就培養了生死交情,有一次相約見面。見到本人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有小學生,有老頭,有上班族,也有檳榔辣妹。但是因為是同好,互通一下線上的暱稱,立刻就熟起來。他們在相處時,看到的是「真」人,是那在攻城掠地時呈現自己本質的「真」人。一群人,在不相干的人看來,可能是怪異的集合吧,但是他們很快進入狀況,毫無隔閡的開始交流。 兒子說:「談到後來,你根本就不覺得他是老頭子,覺得他就是遊戲裡那個角色。」 我聽了覺得真是天人的場合。所有人是直心見性,以「本我」相交。他們越過了皮相的表面,直接看到了人的內在。 看 到林志翔在《曙光 Online 》上是「囤墾團團長」的位置,可以想見他手底下一定不少人馬。會有這種威望,坐到這位置,我相信困難度與現實社會並無不同。不同處只是現實世界裡不會有人去信服一個 15 歲少年。在林志翔, 想必他自己也覺得他帶領的那些團員是他必須負責的。跟王永慶覺得要對他的員工負責的心理並無二致。一個鎖電腦的動作,不僅只是阻隔了他上網,其實也等於摧毀他在網路上建立的人生。 聽7-11店員講,電視新聞上說,他雖然以榜首進入羅東高工,其實想念另一所學校。15 歲的「囤墾團團長」,連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力都沒有。家裡說他「沈迷」網路遊戲,考完基測後玩得更凶。家裡沒有理解到,他在放棄念自己想念的學校之後,唯一紓解的管道就是線上遊戲。母親說:「以前也曾經鎖過電腦,都沒出事。」我從這話裡聽到的是,這是個一直被約束的孩子,他想做的任何事,如果不是大人認可的,基本上都有隨時被中止的風險。 他這一生裡,究竟退讓過多少事情,我們不知道。他書念的不錯。或可推知他其實盡到他身為子女或學生的本分。但是,依然必須在生活裡退讓。 林志翔遺書裡寫:「我的人生已經快過不下去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 我兒子說:「看到遺書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他一定在心裡給自己設了底線,告訴自己,如果這條底線也被越過,那我就不活了。」 對於這15歲男孩,如果還可以玩《曙光 Online 》,那麼生活多麼無奈,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但是家裡鎖住了電腦。沒有人知道那是把他逼到了沒有退路之處。 ************************ 大約十年前吧,台灣有個植物人,昏睡七年之後醒來了。當時是很大的新聞。但是後續的情況,知道的就很少了。 這男孩念大學的時候出了車禍,就此成了植物人。當時在班上有個要好的女友。 昏迷之後,這女孩天天來看他,一年過去了,男孩沒醒來。母親於是勸那女孩放棄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醒來。 但是女孩子離開之後,六年,男孩醒來了。 由於肢體萎縮,雖然醒來了,如同半殘廢,必須坐輪椅。母親給他弄了個刻圖章的小店讓他維生。這時候,當年的女朋友回來了。依然愛他,願意和他在一起。可是現在的男孩是個靠刻印章維生的半殘廢,而女方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工作。母親強力阻攔,不讓兩個人在一起。終於拆散了兩人。女孩再度離開。 母親告訴兒子,她是為他好。女方條件和他太懸殊,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幸福。她怕女方有一天會拋棄他,她不忍心讓兒子受那種打擊,所以為了保護他,才勸女方離開。 兒子沒有說話。 但是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 家裡把電腦鎖住的時候,林志翔也沒有做任何表示。 母親作主的時候,兒子沒有說話。 他只是把廁所門縫用報紙塞住,燒炭自殺。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 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許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唐代畫馬名家「照夜白」

2010年04月24日
公開
31

唐代畫馬名家「照夜白」 文/劉墉 十五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後,每次朋友操心他們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說:「還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畫,值不少錢,真急了,大不了賣掉。」她的兒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學,私立的學費不低,也自信滿滿:「還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畫,大不了賣了。」 有一天,她果然抱著一個匣子來找我,一邊打開蓋子,一邊說:「不得已,得賣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個手卷,題籤上寫著「韓幹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韓幹照夜白?韓幹是唐代畫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說是國寶級的。」 我沒吭氣,慢慢打開手卷,沒看兩呎,已經確定:假的!且不說畫筆不精,連偽刻的印章都拙陋。 只是我不知該怎麼說。 偏偏她還喜孜孜地指著畫:「乾隆皇帝也收藏過耶!」 我猶豫再三,還是心一橫說:「抱歉!我得告訴您實話,這是假的!」 她的臉一下子蒼白了,扶著桌子,往下坐,沒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我趕緊過去扶,她卻把手一揮,蒙著臉。 看不見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頭髮。 「您確定?」她低著頭問。 「確定!而且這是仿的,原件藏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她沒再說,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畫,臨走,用硬硬的聲音說:「求求您!可別讓我兒子知道,他要是問,就說是真的。」 後來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談到留學,那大男生又自信滿滿地說:「我們不怕!我們有 爸爸 留下的無價之寶。」 我立刻心一揪。 今年二月,我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才走進明軒,就看見一位男士正貼著櫥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畫中是驃壯碩駿、鬃毛直立、昂首揚蹄,想要掙脫韁索的白馬。旁邊有南唐李後主書「韓幹畫照夜白」。 男士見我靠近,微微讓位,抬頭,挺面熟,不是…… 「我媽去年過世了,也是心臟病,走得突然。」已經在大學教書的男士有點靦腆:「我特別從芝加哥過來,看這幅畫。」 「你們家……」 「我爸也留給我們一幅,假的,因為高中美術課本上印了這張畫,我早就知道真跡在這兒。所幸我媽不知道,她一直認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虧那張假畫,我怕我媽拿去賣,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潰,所以拚命用功,一路拿獎學金。」 「那張畫……」 「我帶來美國了,常看,覺得它比這幅真的還真,真是一匹仰首長嘶的〈照夜白〉。」 走出博物館,我站在門口好幾分鐘,心想是不是該回去,告訴他,其實他媽媽早知道畫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應過他母親…… 眼前突然飄起密密的雪花。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2010年04月20日
公開
36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文/洪蘭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他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 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聖經中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切。!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領悟到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如果不能使工作少一點,就讓快樂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