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黃金3階段,幫孩子啟動學習熱情

2010年04月19日
公開
40

黃金3階段,幫孩子啟動學習熱情    文/黃惠如 台中家長協會理事顏振寧早就知道她的兩個孩子不一樣。大兒子一歲多就可以認得字卡上的字,上了國小後,還會主動要功課來學,這個孩子喜歡數學,浸淫在數學的天地裡自得其樂,後來進入台大數學系就讀。而小女兒一歲兩個月就能說出如「我要出去找爸爸」這樣完整有意義的句子,卻到了兩歲還在胡亂拼湊字卡上的字。上學後學業成績不理想,但顏振寧相信,優秀從來就不是指成績,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小女兒的天賦在口語,即使女兒唸技術學院時想休學學配音,做媽媽的也支持她。 我們活在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界,害怕如果不督促孩子,孩子會錯過機會,成為一生遺憾。 愈來愈多開明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找到天賦,因為自我的動力最強大,當孩子因為好奇、興趣或好玩,自己努力去學習一個主題或從事一項活動,完全不需媽媽的警告,或覺得為父母讀書,就會讓學習變成一種美好的經驗,並且成為一生的習慣。好消息是,無論你的孩子身處哪個年齡階段,陪伴、支持孩子找到天賦,比父母想像的容易得多,既不用時時刻刻監督功課,也不用參加昂貴的潛能開發補習班,在孩子的各階段有許多簡單有效的策略。 學齡前:玩和滿滿的愛 兒童的工作就是遊戲,孩子快樂、放鬆以及受到刺激的時候通常學得最好。 孩子在遊戲時可以培養領袖氣質、團隊精神、人際關係,而當他單獨玩耍時,可以培養獨立、自信和創造力和語言能力。 身為父母,對孩子所接觸的活動與經驗有很大的控制權,當你擁抱孩子,對孩子說話、唸書給孩子聽、讓孩子吃美味的一餐、和孩子一起唱歌,教孩子辨認不同的形狀和顏色,都在幫孩子開發潛能。 八頭里仁基金會理事、親子專家楊俐蓉建議父母觀察孩子潛能。例如,孩子積木疊得很好,甚至不用看範本就能自己創作,表示孩子空間概念好,未來或許能成為建築師、工程師或平面設計師。如果朋友打電話來,孩子馬上可以確認「是某阿姨打來的嗎?」表示孩子有很強的人際需求,未來可以從事公關、行銷等行業。 如果孩子一開口唱歌就是五音不全,就不用讓孩子學小提琴了。孩子天生對音感不敏銳,未來可以當一個音樂欣賞者,但要當演奏者就會很辛苦。 父母對學齡前兒童還要給予他們被關愛的感覺。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有足夠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去獲得他想要的,而安全、被愛的感覺,更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勇於探索外在世界,不怕失敗。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迪西和李察萊恩認為,人類心理的基本需求是--關愛、自主和能力,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想做一些事,體驗到自己很能幹和感覺被愛。 讓孩子有「自己做到了」的成就感,在安全的環境下,讓他自己綁鞋帶、學溜冰,去嘗試、去體驗,為日後的成就動機打下基礎。 學齡期:鼓勵不同,培養毅力 孩子上了學,學校教的不見得是孩子的興趣所在,更麻煩的是,若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開發較晚,容易在學業成績上吃虧。 身為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與維持自信,讓孩子知道,他有弱項就如同有強項一樣平常,但即使在學校教育體制下受到挫折,他的強項依舊受到父母的肯定。 哈佛大學迦納(Gardner)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是很有用的參考。他將智能分為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與自然博物智能。 基本上,迦納博士的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智能下,都有不同的強項與弱項。你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的強項,學習如何學習(learn to learn),並學到最好。 愈來愈多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天才,真正的專精依舊需要超過1萬小時的鍛鍊,找到強項還不夠,持續練習才能傑出。 在學齡階段,孩子還必須學會毅力,學習往往需要意志力才能學會,才會得到成就感,例如歷史需要背誦兩次,數學也需要練習,這就是棉花糖理論,期望孩子擁有「延宕滿足(DelayGratification)的本事。 史丹佛大學的一個實驗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棉花糖,還是等15分鐘,如果願意等,就可以再多一塊棉花糖當獎賞。研究人員發現,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長大以後,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 《學習動機》的作者伊旭塔•雷曼認為,當小公主、小王子的每個願望都立刻實現,延宕滿足的能力就會「發育」不全,孩子只會發展出低度的挫折容忍度。 所以父母應該放手,孩子自己擺平和同學間的爭吵,也該自己帶體育用品,當老師質問為何沒做功課時,也該自己承擔。 孩子的能力比父母想像的高,但需要空間、機會去實驗,才能學會。 青春期:引導獨立,價值釐清 孩子到了青春期,理應日漸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能力與興趣,台灣學制也開始重視選擇升學與技職不同方向。 很多父母會說:「是他自己決定不寫作業、不唸書,所以他要自己承擔後果,除非他自己想改變,否則我們怎麼幫他都沒用。」但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孩子你開竅了》的作者惠特理(Micheal D. Whitley)認為這根本是父母在迴避問題,因為這些青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做出導致失敗的決定。當他們不唸書、不工作的當下,滿腦子只有藉口,例如把失敗歸咎於「無聊」,或師長、父母常常說教。 父母的首要之務就是讓孩子知道,是他自己在做決定,讓他真正感受到主控權和責任感。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父母和小孩講好今天要帶回自然科筆記好好複習,但孩子說「他忘了帶課本回家」。此時,不要急著罵他,或是跳上車回學校拿書,而是問「事情為什麼會發生?」發掘他做這件事的目的,與這件事的看法與感覺,讓他找出做這個決定的原因,這樣他就不會用「忘記了」的藉口來保住面子。開平餐飲學校前校長夏惠汶更建議父母,在價值釐清的過程中,不要對孩子用負面語言。 例如父母常責怪孩子,「你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到底要做什麼?」殊不知,能知道不要什麼也是珍貴的,這就是價值釐清的過程,夏惠汶說。 尊重孩子在人生中探頭探腦,多方嘗試,即使「你走過的橋比他走過的路多」,還是得讓孩子自己去走,才能成為他自己的能力。 親子專家楊俐蓉也建議,若孩子沒有強烈的趨力,父母可以建議一個比較安心的方向,先去就讀並不那麼討厭的科系,未來孩子也可能在學習或工作中,找到樂趣。就如同創立日本第一、全球第六大網路公司的「樂天市場」社長三木谷浩史說,「尋找有趣的工作,不如讓工作變得有趣,」他舉例,每天開東京環狀線的司機每天繞圈一定很痛苦,但如果他把這項工作當作賽車,感覺就完全不同。 父母是弓,孩子是在弦上射發的生命的箭矢,詩人紀伯倫曾比喻,生命不倒行,孩子是屬於明日的。

關懷的力量

2010年04月18日
公開
38

關懷的力量 文/黑幼龍【本文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第294期2010/04/12】 湯森太太是一位小學教師,她在美國德州某個小學教五年級。有一天,她對全班學生說:「我是你們的老師,我愛你們每個人。」說完這句話後,她覺得有點心虛,因為班上其實有個學生,她並不是那麼喜歡。這個學生名叫泰迪,他上課不專心,很喜歡搗蛋,常常缺交作業,身上還有一股怪味。 湯森太太自我反省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多了解泰迪,於是,她把泰迪的學籍資料拿出來研究。湯森太太發現,一年級老師給泰迪的評語是「泰迪很可愛,大家都當他是個寶」;二年級老師說「泰迪是個好學生,作業寫得很乾淨,又總是準時交」;三年級老師特別註記著:「泰迪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對他不夠關心,所以他的成績開始往下滑」;四年級老師寫得更嚴重:「泰迪的媽媽去世,爸爸酗酒,除非我們採取重大改變,否則他很可能會流浪街頭,成為不良少年。」 湯森太太讀過泰迪的資料後,決定開始關心他的行為。當泰迪有好的表現時,她會給予讚美;泰迪早上進入教室時,湯森太太會跟他閒話家常,慢慢地,泰迪開始有了轉變。 聖誕節到了,學生們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包裝得漂漂亮亮的送給老師。湯森太太一面開心的向學生道謝,一面拆禮物展示給大家看。輪到泰迪拿著禮物走上講台時,全班哄堂大笑,原來他準備的禮物是用舊牛皮紙袋包裝的。湯森太太立刻阻止大家嘲笑,當大家安靜下來後,泰迪把紙袋交給湯森太太。湯森太太打開紙袋後,發現裏面有用過的半瓶香水和一條舊項鍊,這條項鍊上的石頭還掉了幾顆。湯森太太馬上戴上項鍊,並噴了香水,對泰迪說:「我好喜歡這份禮物,謝謝你。」 當天下課後,整個教室只剩下泰迪和湯森太太兩個人。泰迪慢慢走到湯森太太面前,說:「謝謝你戴這條項鍊,並噴上香水。這都是我媽媽最喜歡的,我覺得好像又看到媽媽了。」泰迪離開教室後,湯森太太趴在桌上哭了一小時。從此以後,她更關心泰迪了。 一年後,泰迪畢業那天,老師發現門下塞了一張卡片。這張卡片是泰迪寫的,上面只有一句話,寫著:「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六年後,湯森太太又收到泰迪的卡片。卡片上寫著,他現在是半工半讀,但他是以全年級第二名畢業的,下面還是加了那句:「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四年後,湯森太太收到泰迪的信,裏面寫著他在大學的生活,還有他是以生物系的最高榮譽獎畢業。下面還是這句:「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又過了四年,泰迪已經從醫學院畢業。除了那句「你是我最好的老師」外,泰迪說,他認識了一個女孩,打算跟她結婚,但是因為父親已經去世,就詢問湯森太太是否願意坐在教堂第一排,靠走道的家長席位。 湯森太太非常樂意去參加婚禮。當婚禮結束時,她走到台前,跟新人擁抱,並表示祝福。這時泰迪輕聲在老師耳邊說:「謝謝你對我這麼有信心,你改變了我的一生。」這時湯森太太忍不住哭了起來,她對泰迪說:「泰迪,是你改變了我的一生,如果沒有你,我只是個會改作業、教課的老師。因為有你,我變成一個懂得關懷學生的老師。」 泰迪後來成為美國愛荷華州一家基督教醫院的院長,是一位表現優秀的好醫師。醫院裏有一幢癌症病房的大樓,就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真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忽略人性的教育制度下,像泰迪這樣的小孩大概會被分到放牛班,或成為流浪街頭的中輟生。湯森太太對他的課業沒有採取強迫的方式,僅僅是對他多付出了一份關懷,就能為他帶來這麼大的改變。由此可見,:關懷的力量有多麼神奇。希望你我都能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找到一個關懷他人的機會,努力而持續的做下去。

阿彌陀佛!不殺怎麼吃?

2010年04月09日
公開
64

殺生確實殘忍,但這世界有多少產業是靠殺生在維持?凡事過猶不及,這些官員如果有本事推動不畜牧、不捕魚,進一步達到「全人類吃素」我是樂見其成的。但這實在是天方夜譚的事。 每個人都不想殺生,但不是每個人都想吃素,這和前法務部長的思維很像,「菩薩我來當,劊子手別人當」(我的手不沾血,沾血的事給別人去幹)菩薩是這樣當的嗎? 這個社會如果人人都想當濫好人,人人坐享其成(殺雞的事你幹,炸好雞排我來吃),想想會是什麼後果。既然有人吃雞,就需要有人殺雞,這是現實生活的一環,我不認為「看不到殺雞卻吃雞肉的人生」就比較高尚。 如果人人被灌輸「殺生造孽」的類宗教思想,這個社會有一半以上的產業都將與此「理想」違背。 我不是素食者,對該不該殺生這事,心裡充滿了矛盾,但若一個政府「照顧流浪狗比照顧流浪漢還積極」,我就不明白這是人的政府還是動物的政府? ------------------------------ 重罰殺雞連累魚 海鮮餐廳跳腳 (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林金池、張謙俊、李忠一�綜合報導】 深坑假日飯店三月中旬邀請大陸國寶級名廚張小春掌廚,並在記者會表演「三分鐘烹雞術」。台北縣政府農業局以「現殺雞」重罰十萬元,引起外界譁然。農業局長蔡光榮進一步指出,不管雞鴨魚蝦,只要公開宰殺活體就不行,有人檢舉就開罰。 業者事後遭北縣農業局動物疾病防治所約談,並依違反《動物保護法》、《畜牧法》裁罰十萬元。 根據《動物保護法》,所謂「動物」指犬、貓及其他人為飼養或管領之脊椎動物,如魚、鳥、蛇等。公開宰殺違反第十三條規定,可依第卅條裁罰一萬五千到七萬五千元。 顧客要求鮮度 魚蝦得現宰 蔡光榮指出,公開殺雞很不尊重生命,因此依法裁罰,事實上無論是雞鴨或是魚蝦,只要公開宰殺活體就不對。即便國人常見的現宰生魚片,農業局並不鼓勵,只要接獲檢舉,就會對業者開罰。 新莊一家餐飲公司余姓經理指出,農業局禁止宰殺雞鴨情有可原,但如果連魚蝦都不行未免過於嚴苛,有些民眾為了「鮮度」希望現場處理,業者只能善如流。 況且,傳統市場、海產店、日本料理店天天「現殺魚」,如果標準嚴到連宰殺活體都不行,難道農政單位天天要派員到傳統市場、餐廳開罰? 現煮是飲食習慣 並非虐殺 基隆碧砂漁港海鮮業者李建芳指出,遊客愛吃生猛海鮮,挑選好生鮮食材後為了怕業者掉包,許多民眾要求現場烹煮,這是國人的習慣,並不代表虐待動物,況且,宰殺烹調前都會先將魚敲昏後,才開始料理,為保持鮮度,處理動作要俐落,短時間端上桌。 宜蘭縣中西餐飲廚藝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韻如認為,北縣農業局開罰作法「很不合理。」海鮮講究新鮮、快速烹調,如處理螃蟹是用筷子插進胃裡,螃蟹一分鐘內死掉;活跳跳的蝦子丟入石鍋悶熟,難道這些都要禁止嗎?

一切歸心

2010年04月06日
公開
89

一切歸心 文/楊定一 【本文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第292期2010/04/06】 自古以來,不論中西文化都認為「心」是代表人的一切智慧和道德源頭。像是中文裏「心」這個字,除了指心臟之外,還有思想、意念、情緒等涵義。 舉例來說,當相愛的兩個人心意互通,我們會說這兩個人「心心相印」;當我們沈浸在某一件事時,我們會說「全心全意」;有人遇到困難不知如何是好時,我們會請他「捫心自問」……因此,「心」這個字,常被用來作為「人」的代表,同時也說明了,無論在哪個領域,若想要尋求真理,用心比用腦更重要。 一般人並不知道,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心臟的發展比大腦還要早。胎兒在大腦還沒成形前,心臟已經開始跳動了。無論從結構或功能來看,心都比大腦更為基本,而且它具有足夠的自律功能,能夠獨立於各種外在的控制而運作。 事實上,心的功能遠超過在西方醫學裏將它視為單純的「血液幫浦」而已,它包含更多道德、禮教的成分,引導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覺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道理、人與環境間的一切變化常理。因此,我們必須重新了解到心的智慧對身體機能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對於現代人而言,想要徹底擺脫疾病、恢復健康,一切從「心」開始是絕對必要的。 現代人每天面對複雜環境變化或處理各種繁瑣事件時,其實心臟才是調節情緒處理過程的源頭。菲爾斯研究中心(The Fels Research Institute)的博士夫妻檔約翰和碧翠絲•萊西(Drs. John and Beatrice Lacey)發現,心臟不但會忽略來自於大腦發出的訊號,還能夠反過來告訴腦部何種反應才是正確的。 心臟在情緒管理所扮演的角色,還可以由另一個層面來說明,也就是由生物能量學的角度來剖析。心臟數學研究學會的科學家證實,體內電磁場最強的地方正是心臟,強度是腦部的五千倍。心臟所發出的電磁場不僅覆蓋了體內所有細胞,甚至在距離身體三公尺外,都還能以高斯儀測量得到。因此,心臟成為人體中最強的生物振盪器,它會使身體其他器官的頻率與其同步。 當心靈處於祥和或穩定狀態下,很明顯地發現,心、腦、身體間會產生巧妙的變化,這時身體系統運作最有效率且沒有壓力。當人們心中升起憐憫、關懷之情時,腦部頻率也會減速配合心臟頻率,我們稱之為「心腦相依」。 了解到心與腦的關聯、心如何帶動腦與身體其他器官運作後,我們不難明白,為何要達到全面的健康,就必須先追求身心靈的一致和諧與平衡。因為當我們以愛、珍惜或關心的感覺出發時,便會由心啟動一連串可影響身體器官及細胞的反應,使生命系統井然有序,並且使一切功能達到最高峰的狀態,這也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身心靈合一的健康狀態。 (本文作者為長庚生技董事長)。

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2010年04月03日
公開
21

"Success in life is most easily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days you are truly happy. — Tina Su " 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整理、撰文/劉揚銘 人人追求不同的目標,未必都想「成功」。也從來沒什麼成功方程式,保證做了「一定會成功」。但是,我們也許能從傑出人士的經驗與智慧中,了解他們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試圖拼湊出成功的「必要條件」。 如果世人無法看見你的成果,那麼,你希望自己被認為是最成功的人,但其實最失敗;還是被認為是最失敗的人,其實卻最成功? 開始談「成功的習慣」之前,有必要先定義成功這回事。說穿了,「成功」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即使有字典裡的釋義,但「成功」並沒有客觀的標準定義。甚至,是不是每個人都追求成功,也還值得爭議。 那麼,研究「成功」還有什麼意義? 有。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認為重要的事、想完成的事。不論那是否被世俗認為值得,也不論它能否讓自己功成名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某個柔軟又堅強的部分,希望被人撫摸、又害怕被人觸碰。理想、夢想、熱情、心中的無聲吶喊……,不論你如何稱呼它,堅持把它完成,便是成功。 當然,這不是「成功」的客觀定義,這只是某種主觀又偏狹的釋義。不過,這個釋義,卻來自最世俗的定義中那些最「功成名就」的人,不帶半分矯情的肺腑之言。 成功:把想做的事,做到最好 「成功」是有能力「做出改變」「創造深遠影響」和「致力於自我實現的人生」。這是傑瑞•薄樂斯(Jerry Porras)在《成功長青》(Success Built to Last)中訪談的200位「成功人士」,共同為成功下的定義。 薄樂斯曾與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合著《基業長青》,探討影響「企業」表現優劣的關鍵因素。之後,他將研究方向轉到長期表現傑出的「人」身上,花費10年訪談了來自全世界、超過200位在各領域中有傑出成就(且必須持續表現優異超過20年)的成功人士,遍及企業家、經理人、非營利組織、奧運選手、音樂家、教育家、諾貝爾獎、奧斯卡獎、普立茲獎得主等等,歸納出他們共有的特徵。《成功長青》中的重要分析結果之一是,成功人士並不認為傳統的成功(財富、聲望和權力)是他們追求的目標,反而認為「愛自己所做的事」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在他們心裡,「有效率地達到目標」,總是擺在第一順位。 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則潛心研究自美國獨立以來,超過200年中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遍及自我提升、心靈勵志、大眾心理學、名人傳記…等領域,完成了《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這本全球發行量超過1000萬本的暢銷書,並歸納出高效人士共同具備的7個習慣(參見【附表】)。 柯維雖然因此書獲得「成功學大師」之名,但他強調,本書的目的不是幫助讀者追求傳統的「功成名就」,反而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我們「不該為他人的想法或喜好而活。」 研究在世俗眼光中看似「功成名就」的人的共同特徵,得出的結論卻是「無需迎合世俗,只需忠於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成功,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不過,了解什麼是成功的人所做、而一般人所不做的,某種程度上或可說是揭開了「成功與否的差異何在」「成功的人總是多做了一些什麼」,就有了參考價值,也是柯維與薄樂斯著述的初衷。 習慣:通往卓越最扎實的途徑 在《與成功有約》和《成功長青》中,柯維與薄樂斯的研究對象都是成功人士,雖然研究方法與最終結論有所差異,兩人卻不約而同地提出相似的理論架構:養成有效率地達成目標的「習慣」,是成功者共同的心靈配備。 成功的人不是超人,他和你我一樣,也會面臨困境、沮喪、失望。只是成功者往往能在面臨挫折時恢復鬥志、找出解方,在取捨掙扎時克服惰性、堅持初衷,為達成理想而驅策自己。正如2000年前亞里斯多德的名言:「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覆。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提出「高效人士7習慣」的柯維,將「習慣」定義為「意願」「知識」與「技巧」三者的混合體,融合這3項要素,培養成功的習慣,是通往卓越最扎實的途徑。 薄樂斯從成功人士身上發掘出「持續成功的10個特徵」,並劃分為「意義」「思考模式」「行動模式」三大要素,而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愈能將這三者高度重合的人,就愈成功;反之,若三大要素是多頭馬車,則成功將難以維持。 無須模仿,找出自己的成功習慣 除了前述《與成功有約》《成功長青》之外,整理歸納出的7個成功者的習慣,還參考了《有效的經營者》《從A到A+》《第8個習慣》《異數》《執行力》《工作AQ》等書。 世上人人追求不同的目標,未必人人都想「成功」。況且,從來沒有什麼成功方程式,是保證做了「一定會成功」的。但是,我們也許能從傑出人士的經驗與智慧中,了解他們都付出了哪些努力,試圖拼湊出成功的「必要條件」。 【附表】 「全面成功」的七大準則: 1.主動積極:掌握選擇的自由,對現實環境積極回應,才是真正對生命負責的人。 2.以終為始:鎖定生命的座標,掌握真正的使命,凝聚向前的力量,並全力以赴。 3.要事第一:忙要忙得有意義,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急所當急,是個人管理之鑰。 4.雙贏思維:事情並不是只有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人人都可以是贏家。 5.知彼解己:聆聽與表達同樣重要,做個雙向傳播的聆聽者,才是溝通高手。 6.統合綜效:唯有合作才能統合綜效,人類的潛能因而激發,面對挑戰也毫不畏懼。 7.不斷更新:人生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掌握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

找出熱情,堅持理想

2010年02月04日
公開
10

找出熱情,堅持理想 文/劉揚銘 【本文摘錄自《經理人月刊》1月號暨《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 絕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是選擇了自己想熱情投入的事,所以總是比其他人更認真、更有毅力,很自然地成為一個「自得其樂的工作狂」,就像孩子認真玩耍的時候,永遠不覺得累。 一個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每天總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有時候工作到汗流浹背,體力好像永無止盡;碰到困難時,更是不達目的絕不停止;還有,他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工作的事…… 或許你會說,這樣的人根本就是「工作狂」。但是,如果為這個無名的上班族,冠上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亞馬遜書店(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日本樂天市場創辦人三木谷浩史的名字,或許你會願意稱他為「成功的工作狂」。 工作狂總給人較偏負面的觀感,然而就好像你會想要跟喜愛的人在一起、吃你喜歡的食物,有些人就是喜歡、甚至熱愛工作。喜愛工作,未必會成功;但是,絕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是選擇了自己想熱情投入的事,所以總是比其他人更認真、更有毅力,很自然地成為一個「自得其樂的工作狂」,就像孩子認真玩耍的時候,永遠不覺得累。 有趣!所以總想做更多、做更好 巴菲特曾說:「我每天踩著輕快的舞步進辦公室,始終沒變,因為這份工作實在太有趣了。」亞馬遜書店(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在訪談中被問道:「你為何持續不斷地工作?」貝佐斯愣了一會兒,反問說:「你要不要問我為何想『繼續活下去』呢?」 在他們耳中,「為什麼那麼愛工作」根本是個無法理解的問題,因為他們早已選擇了最有趣、最有意義的事,自然不可能停下腳步。反觀大部分的工作者,總想著在贏得某些獎勵後,就可以悠閒地坐在海灘上休息。 日本樂天市場創辦人三木谷浩史在《成功的原則》書中,舉了一位漁夫的例子,說明自己投入事業的心境:被稱為捕魚名家的漁夫,在電視節目裡對從都市來訪的記者說:「哎呀!沒什麼事像捕魚這麼有趣的了,大家怎麼都不想當漁夫呢?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呀!」三木谷坦承自己一天24小時都在想公司的事:「雖然可能會被批評是工作狂,但我很明白,這是最快樂的生活方式。」 熱愛自己所做的事非常重要。《執行力》作者之一賴瑞•包熙迪(Larry Bossidy)曾說:「只有愛己所為,才能比隔壁同事做得更多、更好,如果你辦不到,很抱歉,老闆會另請高明。」對工作有熱情的人,永遠能超越漫不經心的工作者。 行動!願景是找出來的 熱情、理想、願景、心中的無聲吶喊……不論你怎麼稱呼,擁有熱情,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徵。然而,熱情不是憑空而來,是需要被「尋找發現」的。所以,成功者都會激勵自己不斷試探,以找出熱情。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創辦的鄉村銀行,以提供微額貸款,協助貧民自食其力為職志。不過,「成立銀行服務貧民」並非尤努斯最初就預期到的結果。 1970年代孟加拉發生饑荒,原本是經濟學教授的尤努斯,在學校附近的村落看到許多從事手工業的貧民,因為沒錢購買原料而被收購商壓迫,收入微薄。一經統計,發現村落裡需要資金的貧民一共42人,只需27美元做為購買原料的資本。尤努斯在掏腰包的同時,也想嘗試說服銀行貸款給更多貧民,但銀行認為這麼小的金額不值得貸款,還質疑窮人沒信譽! 結果所有向尤努斯借錢的人都還了錢,但銀行依舊不為所動,於是激發他乾脆自己成立銀行。1983年,鄉村銀行成立,目前已在孟加拉4萬6000個村莊發展業務,平均每筆貸款額不到200美元,卻幫助無數貧民自食其力。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第8個習慣》中說明,「成功的領導人,通常是察覺到某些需求,當他們滿足了這些需求,又會看到另一個需求,最後他們意識到,應當將這些需求一般化,並找出制度化的手段,來維持自己的努力。」 堅持!挫折也不會動搖目標 實踐理想的途中,挫折難免,但擁有熱情,便能在面臨逆境時有所堅持、面臨取捨時有勇氣決定,這也是成功者毅力的泉源。 2008年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引發金融海嘯,台灣壽險業大多踩中連動債地雷,中國人壽卻完全避開地雷,創下稅後淨利32億的歷史新高。 面對同業紛紛追求較高報酬商品、業務員也要求銷售、甚至股東都在批評投資策略時,中壽總經理郭瑜玲只說:「中壽的投資理念是可以接受『利率風險』,但不能冒『信用風險』。風險高到中壽都不敢買的商品,怎能賣給客戶?」堅守正確的理念,是不可動搖的習慣。 每個成功的故事背後,都有許多不確定因子。然而,找出自己有熱情的路、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忠於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物,絕對有助於在邁向成功的路上,不斷地激勵著自己。

表達與傾聽是關鍵

2010年02月03日
公開
10

表達與傾聽是關鍵 文/李偉文 出處:親子天下 在這個全球化高度競爭的時代,要找到任何說得出來的專業與技術,隨時有人可取代;反而是團隊合作、溝通協調這種表面上看不出來的素養,是確保孩子在不斷轉換工作內涵與場域的年代中,得以存活的關鍵能力。 台灣近年已經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台灣家長恐怕也是全世界最焦慮的父母,從許多人逼著孩子去吞火、好開發潛能就可窺見一斑。 辛苦的家長到處尋訪名師祕方,無非希望孩子學會十八般武藝,好贏過別人,有較好的安身立命之處。但是,當孩子把所有時間、精力都花在註定過時的知識與未來或許用不到的技能時(畢竟幾十年後,社會上會存在什麼工作、需要什麼技術或工具,現在根本還沒出現),會不會排擠了讓孩子養成真正有用素養的時間? 未來的就業環境,是一種專業工作型態的社會,也就是我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與一群陌生的人合作一個案子,短則幾天、幾星期,長則幾個月,專案結束再與另一群人合作新的專案。換句話說,像我們父母親那一輩,進公司與同一群人在同一間辦公室做同樣事情直到退休,那樣的時代早已經消逝了。 因此,孩子有沒有能力很快的認識與了解一個人,並且有效率的彼此合作,遠比專業知識重要。在這個全球化高度競爭的時代,要找到任何說得出來的專業與技術,滿街都是,隨時有人可取代;反而是團隊合作、溝通協調這種表面上看不出來的素養,是確保孩子在不斷轉換工作內涵與場域的年代中,得以存活的關鍵能力。 團隊合作的基本條件是表達與傾聽,也就是領導與被領導能力的基礎。我們要帶領一群人,最起碼得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吧;同樣的,我們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也必須聽得懂長官真正的意思吧? 表達能力分為口語表達與書寫表達,也就是作文的訓練。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儘量找機會讓孩子去「辦事情」,給他們與不同領域的陌生人溝通的機會,同時鼓勵他們在課餘與假日參加社團活動,讓孩子從小在真實的情境裡與別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務。所謂素養,就是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與態度,像是本能般反應出的價值選擇,所以不太能用「教」的,只能在真實的場域中一次又一次的體會。 書寫表達比較容易關起門來訓練,不過坊間大部分作文班的操作模式,並不能達到寫作的真正目的。因為寫作除了技巧,應該要有觀點,才能顯現個人風格與對世界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作文不該說空洞的話,要說自己相信的話,並且讓孩子體會到,作文的真正目的是讓人與人產生連結。若孩子能體會,原來透過寫作可以將自己模糊的思緒具象化,發現自己的想法,從而建立看待宇宙萬物的參考架構,那就是寫作可以給孩子最棒的影響了。 傾聽的訓練若真要關起門來培養的話,我是利用與孩子一起看影片,之後與他們討論,看他們是否能聽出劇中人物對話的真正意思,甚至弦外之音。因為看影片很愉快,這樣的討論不會像上課,反而是一種非常好的親子互動,也是令人回味的家庭溫馨時刻!

讓孩子主動,閱讀才會成功

2010年02月02日
公開
36

洪蘭:讓孩子主動,閱讀才會成功 文/施君蘭整理  出處:天下雜誌 如果閱讀是脫離貧窮、開啟世界之窗的改變力量…為什麼需要從小就開始?為什麼主動親近書本,才會有效? 主動的學習才有用。如果不想學習,李遠哲站在這裡教化學還是沒有用,一定要自己願意學才有用。 閱讀障礙在現今無論哪個社會,大約都是6.5~6.7%左右,在學校一定會碰到閱讀障礙的孩子。這是基因的關係,所以你打他罵他都沒用。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開啟他。 歷史上有閱讀障礙的人非常多。比方說愛因斯坦、愛迪生。愛因斯坦是諾貝爾大師,但他到三歲才會說話。大家說,當時幸好有他媽媽,如果在現在的台灣社會,字不會拼、寫錯了,就重寫十個、一百個,把時間都拿去補強,把不會的變好,愛因斯坦再聰明也不會是愛因斯坦。 教育的觀念在改。大腦是有限的資源,它如果這方面好,一定有另一方面的不足。在高科技的社會,孩子不可能什麼都知道,所以我們應該順他的長處,把他的長處跟別人搭配,科技整合、團隊合作,就會成就一番事業。 另一位是李光耀。他退休時承認自己是語言障礙者,讓大家非常驚訝。為什麼願意說出來?他說,「新加坡小國小民,沒有自然資源,最大的資源是我們的腦力。」台灣也沒有自然資源,情形一模一樣。 腦神經和閱讀有何關係? 中國字有非常多的音義。比方說「天、天花、天花板」,只要加一個字,全部改變。如果要讓孩子學東西,不管學什麼,閱讀是根本。若心裡沒有這個詞彙,他根本沒辦法斷詞。孩子有斷句上的問題時,唯一的方法就是閱讀。 腦神經和閱讀有何關係?過去對於中風,左腦受傷右邊癱掉的病人,我們會說,你要學用左手吃飯、穿衣服,但現在我們把左手綁起來,強迫他右手動。為什麼?若你沒有主動要動,神經就沒辦法再連在一起。這也是為何孩子若不主動要學,怎麼教也沒有用。 去年十二月,一位音樂家在中正紀念堂開音樂會,他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鋼琴家。二十六歲時,手發生病變。他曾經非常沮喪,但醫生告訴他,這是可以再來過的。經過六年復健,他重新登上舞台。 外在的需求隨時改變內在的組織,這給我們教育者很大的啟發。讓我們知道,教育是有用的。 為何主動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德國的實驗發現,學習一定要很早開始,腦部這塊區塊才會愈來愈大。過了青春期,就算每天練八小時也沒用。 這曾引起歐洲父母的恐慌,那小孩不是要從週一補習到週六?但後來經過實驗發現,只有自願主動學習,學習的區塊才會變大,對腦神經連結的密度才有幫助。被動是沒有用的。 習慣養成了很難改。因為一個神經連成了,要五年才會鬆掉。這就像買布做成衣,如果做壞了要改,是改不好的,最後只能把布丟掉,做一塊新的。這說明了為何小時候家教這麼重要,做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對。 說話是個本能,閱讀是個習慣,後天的習慣就要培養,若沒有從小好好培養,神經沒有連起來,長大就來不及了。 還有像開車。你會發現,到人家工廠參觀,坐三次車都不認得路,但自己開過一次,就會了。可見主動學習,才會有效。 經驗有個缺點,要靠時間換取。但我們不能經驗到世上所有的東西,只好透過閱讀,把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 我讀穆桂英的故事給小孩聽,講到最精彩時說,不能再讀了,地板還沒擦。小孩立刻說,你讀你讀,我幫你擦地板,他覺得這樣很值得,這也說明了動機的重要。 卡森(Ben Carson)是底特律做腦部皮質切除手術最多的醫生。他住在貧民區,有一天,他媽媽一指關了電視說,我到中產階級人家幫傭,發現別人有書,我們沒有。她強拉他上車,把他丟在最遠的圖書館。多年後卡森成為名醫重遊故地,發現他的朋友一半吸毒死掉,一半在街角要錢。他非常感慨,「當年母親那根手指頭。改變了我的一生。」 城鄉差距再大,如果你可以打開書,就會打開一個世界。城鄉差距一定要靠閱讀改變,這是我看到閱讀對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施君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