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宜樺馬麻

日期

#Tag

怎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2012年07月29日
公開
57

語言的掌握對幼兒智力發展有重要意義,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又是整個幼兒期語言訓練的中心環節。怎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1)為孩子創造發展口頭語言的良好環境。家長平時應努力營造出發音正確,用詞恰當,語法規範,聲調自然而適中的環境。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中的兒童節目,讓孩子多模仿正確的語言,使孩子增加詞彙,學習表情,豐富語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豐富孩子的生活知識。豐富的生活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源泉,家長應該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觀察各種事物,擴大孩子的眼界,增長知識,從而豐富孩子說話的內容,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3)讓孩子多講、多練習。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有意識地尋找孩子善於表達的話題,利用一切機會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多引導孩子談論自己的見聞,家長可以運用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把自己從各方面獲得的印象講給家裡的人聽,在孩子要講的見聞中,有些事是家長不知道的,為了讓大人明白,他就要努力把話說清楚,這樣就訓練了孩子獨立、連貫講述的能力。 第二,指導孩子看圖說話,眾多的教育經驗證明,讓孩子在成人的指導下觀察和講述圖片,是提高他們口語水平的有效方式。家長不妨多利用一下這種方式,讓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色彩鮮明、形象突出的圖片、兒童刊物、圖畫故事書等。家長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看圖說話,這就需要家長在講每幅圖前,自己先看一遍,然後想好給孩子提幾個問題,才能與孩子的智力水平相適應。    此外,還可以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與來訪客人講話,或者讓幾個孩子辦一個講故事比賽,看誰的故事念得好等,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 資料來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attentiveness/post/1313268274

小兒中耳積水 不是洗澎澎的錯

2012年07月25日
公開
54

【聯合報╱黃學信�壢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2012.07.21 02:37 am 小朋友容易感冒,長時間感冒可能併發鼻竇炎和中耳炎、中耳積水,積水後會出現耳朵悶塞感和聽力變差,小孩則會表現出抓耳朵或敲頭的動作。 洗澡耳進水 有耳膜擋住 聽到中耳積水,許多爸媽會表示, 我幫小孩洗澡都很小心,沒有跑水進去啊?甚至有奶奶在門診直接責怪媳婦,幫小孩洗頭怎麼沒有注意?這些其實都是對於中耳積水的誤解。 中耳積水並非洗澡時耳朵進水。中耳積水和中耳炎多伴隨上呼吸道感染,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會造成黏膜充血水腫,而黏膜水腫會塞住耳咽管,使中耳腔的分泌物無法經耳咽管排送到喉嚨,積水長時間累積濃縮,就會造成耳塞感、聽力障礙,甚至耳膜破裂。 外耳和中耳間,有層像鼓面一樣的耳膜,把耳道和中耳腔完全分隔開來,洗澡時水流進耳朵後,會被耳膜擋住,除非耳膜有破孔或者植入中耳通氣管,否則水不會跑進中耳腔。 保護外耳道 耳垢別亂挖 另外,許多家長常問小孩耳垢塞住,聽不清楚,是否要定期清除?耳垢是外耳道盯聹腺分泌物和皮屑混合物,有保護外耳道、阻擋異物入侵,以及部分殺菌功效,平常最好不要挖。 有時耳屎因泡水膨脹,形成像把沾水衛生紙團塞到耳朵的耳塞效果,確實會造成聽力變差,甚至容易引起外耳炎,此時才需要清耳垢,一般乾燥的耳垢,不需要特別去挖,自己會掉出來。 耳膜破了,為什麼還聽得到?耳膜完整或破裂,聽力差距約15至20分貝。耳膜除了保護中耳腔,還負責共振和把音波放大。就好像大鼓破了洞,敲起來聲音變小,但不是完全沒有聲音。所以,小朋友挖耳朵不小心傷到耳膜,還是可以聽到聲音。 外傷性耳膜破裂,如果沒有外來物殘留耳內,只要保持乾燥,絕大多數破洞會在一個月內自行癒合。 先天性聽障 互動難察覺 聽力障礙也是臨床常見的問題,不少家長問:我的小朋友叫他都有反應,也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怎麼會有聽力障礙?其實,先天性聽障如果沒有在出生時篩檢出來,多半會拖到兩、三歲,因語言發育遲緩才被發現。小兒先天性聽障發生機率約千分之一,以去年出生的20萬新生兒來說,就有200個孩子聽力異常。 父母親和小朋友溝通時,經常較為親暱,並配合肢體動作,加上許多先天性聽障僅部分聽力或單耳受損,並非全聾,此時家長便會質疑,孩子跟我的互動很好,為什麼聽力會有問題。 有些孩子則是說話能力明顯發展較差,家長常認為是舌繫帶太短?舌繫帶太短會造成吐舌音、捲舌音之類的構音困難,也就是口齒不清或講話像是含滷蛋,但對於「爸爸」、「媽媽」,這類不需要用到舌部運動的發音,不受影響。 小孩不說話 先檢查聽力 小孩不會講話,主要因為聽力障礙或腦部發展遲緩,建議先做聽力檢查,確認聽覺狀態,再進行下一步治療。 耳膜隔開外耳和中耳,水流進耳朵不會跑到中耳腔。呼吸道感染若造成耳咽管水腫,導致中耳分泌物無法順利排放到喉嚨,就形成中耳積水。積水過久,可能影響聲音傳導,使聽力下降。 圖╱廖珮涵繪製 【2012/07/21 聯合報】@ http://udn.com/

腸 病 毒 的 迷 思

2012年07月23日
公開
56

台北榮總小兒部感染科主任湯仁彬醫師 夏日炎炎,腸病毒原為夏季的兒童感冒,年年都來的腸病毒,原本不引起人們的恐慌,但在1998年夏季腸病毒71型在台灣肆虐,造成兒童致命高達78名,之後人心慌恐,大家思考方式的改變,認知腸病毒的可怕,在夏季來臨的時刻,面臨相同的困擾,暑期大型活動叫停,部分縣市幼稚園、托兒所停課,夏令營、游泳活動相繼取消,造成家庭中生活作息的步調紊亂。衛生單位發布新聞稿報導腸病毒,多次召集醫學專家會議,成立緊急動員小組,政府官員的憚竭心力,不斷的呼籲防治之道,期望能平息民眾的不滿及惶恐。醫療上因病情嚴重,人命關天,但見爭議性的治療,極昜引致醫病緊張及糾紛。腸病毒不是憑空而降,是什麼因素造成腸病毒的高致病性,這是吾人須深思的問題。加強瞭解腸病毒,適當預防及治療,降低發生率及增加治瘉率。 腸病毒是什麼 為腸病毒為小型RNA 病毒、核心小,溫暖天氣下非常活潑。腸病毒為幼兒及嬰兒常見的發燒性疾病。手足口症及咽峽炎。自然在腸道中。包括柯沙奇A(23種)。B病毒6種,伊可病毒32種,腸病毒(68-71型),小兒麻痺病毒(3型)等 流行病學 人類為惟一宿主,游泳池,公共浴池,衛生環境污染的地方易感染。由口傳入,在口咽部及部分腸道增生,經淋巴入血液中,傳至全身各器官,包括皮膚、黏膜、心臟、中樞神經、肝臟、呼吸道,潛伏期約一至五天,較嚴重的腦膜或心肌的侵犯約7至10 日,病毒在口咽部停留約5-7日,在腸道中排出可經6-8週。大多數的感染沒有症狀,幼兒及嬰兒為常見感染的一群。 腸病毒的臨床症狀腸病毒可有不同的表微,不同的症狀。兒童主要的表現為發燒,手、口、足症: 水泡、丘疹、咽峽炎 ; 口腔上顎未端咽峽水泡,潰瘍,主因腸病毒種類不同,其喜歡侵犯的部位亦不同,而造成各式各類的疾病,例如柯沙奇A型比較喜歡侵犯皮膚以及黏膜,而柯沙奇B 型病毒會引起許多器官的病變(例如心臟、肋膜、肺臟以及肝臟),腸病毒各型多可侵犯腦膜、運動神經以及腦細胞,造成無菌性腦膜炎、麻痺現象以及腦炎,所以腸病毒可以引起各式各類的症狀,輕者像是一些感冒症狀、咽唊炎、口腔潰瘍等上呼吸道疾病或皮膚出現疹子或水泡或噁心、嘔吐和拉肚子等的腸胃道症狀,重者出現腦炎、肺炎、肝炎、心肌炎、胰臟炎甚至造成死亡。 診斷及治療: 腸病毒的診斷包括臨床及實驗室檢驗,確定由何種腸病毒引起,單純性手足口症及咽峽炎,多為自瘉性,數日內可恢復,不必擔心。大多數的症狀輕微,無特殊之治療方法,大多為症狀性的支持療法。因為腸病毒在腸道中可存在6-8週,故須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立即洗手。在感染期間,學童儘可能在家休息,以避免傳染給同學。在家中的處理亦應特別小心,儘可能避免親密接觸,不要親小朋友。如果出現皮疹、口腔潰瘍、口腔發炎、流口水、發燒、手腳冰冷、冒冷汗等不正常現象,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有嗜睡、意識不清、煩燥不安、無故驚嚇、肢體麻痺、抽慉、頭痛、嘔吐、呼吸困難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應儘速就醫。有厲害咳嗽、心跳很快、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或困難的情況要迅速就醫,因可能是心肌炎、肺水腫或腦炎腦壓高的表現。 避免與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接觸應儘速就醫。 腸病毒的防治 由於腸病毒血清分型多,其特異性抗體持續數月至數年,無法得過一次終身免疫,除小兒麻痺外,沒有預防的疫苗,民眾注意增強個人之免疫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加強住家個人衛生,尤其需勤洗手,確實以肥皂洗手,以擦手紙擦乾。達到清潔、消毒的功效。所謂濕搓沖捧擦,濕; 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搓; 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手心互相摩擦;兩手從手背、手指、手掌再到手背仔細搓揉;沖;用清水將雙手洗淨,捧; 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擦; 用乾淨的紙巾或烘乾機將手擦乾、烘乾,如此才能確保將雙手洗淨。 腸病毒來環境污染的地方,故感保持環境的清潔尤其重要,注意環境衛生,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最重要是在流行時期避免涉足公共場所,另外患者的兒童及成人,應避免與他人親密接觸,以防感染他人。

感統問題�螃蟹車橫著走? 小心成感覺統合失調元兇 

2012年07月20日
公開
51

桃園6個月大男嬰會仰臥起坐,且他4個月就會坐螃蟹車了。但是,螃蟹車該不該坐?非得坐時該怎麼坐才恰當?醫師表示,只能當成輔助工具,若成天坐著螃蟹車,可能會導致日後感覺統合的發展異常。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許多三代同堂,或是父母雙薪家庭,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一來為自己親人、二來又比較放心,不過卻時有所聞,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任其四處横走,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然而,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 先來看看,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但是,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她並指出,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 不過,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不過,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則容易導致O型腿。 所以,張旭鎧提出若以「七坐八爬」作為成長判斷標準,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有反抗力出現時,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 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他說,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其他時間,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或坐著自己動手玩,訓練其爬高爬低等,至於,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 愈來愈多人知道,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張旭鎧說,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他舉例而言,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手撐地的觸覺刺激,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不致容易喊手痠。 此外,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匍匐前進的動作,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 不過,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爬行時間不長,醫師則建議,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

父母最愛做11件蠢事 讓孩子越來越笨!

2012年07月14日
公開
53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們說:太髒了,不許玩! 注解: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利,掐滅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斷了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縮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間。 ⋯⋯ 2.孩子想自己吃飯,我們說:搞得到處是;飯都冷了……媽媽喂! 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識、孩子的動手能力就這樣被扼殺。 3.孩子有些不舒服,我們說:寶貝,我們上醫院,打點針就好了!大夫,用點好藥! 注解:我們的盲目和無知直接導致孩子成為一個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讓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醫療創傷,讓世界多了多少耐藥菌和不治之症。 4.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我們說:別把衣服弄髒了;水這麼冰;別把碗打碎了…… 注解:孩子眼裡原本就像遊戲的勞動,因為你,愉快的勞動變成了苦差,四肢肌肉萎縮,毫無陽剛之氣。 5.孩子上學了,我們說:你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不懂不要亂講…… 注解:孩子不敢問為什麼,怕老師說,怕同學笑話;孩子只知道接受、從眾,沒有創造力,甚至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6.孩子學習不好,我們說: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吃好的,穿好的,什麼也不要做,為什麼連書都讀不好,你真是丟盡了我們的臉!早知道…… 注解:在孩子心裡,他們看不到愛,他們認為你所付出的一切原來只是一場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罷了。 7.孩子不知通過什麼途徑想到感恩,他對你們說:爸媽我愛你們,你們辛苦了!我們說:愛什麼愛,你拿什麼來愛?讀好書,聽話就是最好的愛。 注解:愛原來就是這樣的功利、現實和殘酷!愛的種子沒有開花就已凋謝;愛的能力還沒形成就被打擊; 8.孩子學習很好,脾氣也很壞,懶得出奇,我們說:沒事,大了就好了,只要學習好,什麼都無所謂。 注解:我們忘記了,一個人先要成人才能成人的道理,我們捨本逐末,把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培養任意地踐踏。 9.孩子真的是終於是長大了,他個子比你大,可是什麼也不會幹,什麼也不想幹,他吃你沒商量!這時我們黔驢技窮了,我們說:等他成了家,有了老婆孩子就好了,可是你至於發現麻煩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注解:欲訴無人能說,悔,腸子都悔青了!或者乾脆做個“祥林嫂”。 10.或者他文憑比你高、錢賺得比你多,可是孩子跟你沒話說,甚至不著家,我們說:這是代溝,孩子跟我們沒有共同語言。 注解:可是,你難道沒有反省過,這是多麼的悲哀:我們辛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只有義務,卻缺少溫情!我們原本可以和孩子一同成長,我們原本可以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快樂,讓自己幸福的。

作家吳淡如:因為女兒,我才學會純粹的愛

2012年07月13日
公開
61

•2010-12 親子天下雜誌19期 作者:李翠卿在暢銷作家兼知名主持人的光環背後,吳淡如的靈魂,其實長期處於「飢餓」的尋覓狀態。透過靈修、透過寫作、透過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她曾經以為自己能夠走出成長階段的陰影,得到「飽足」了,但為什麼總還是有幾分失落? 「我原先以為,我已經吃到了那第六個半餅,我終於飽了;生了小熊以後,我才知道,小熊才是我的第六個半餅,有了她,我才真正滿足。」 近十年前,作家吳淡如曾在其自傳書《昨日歷歷,晴天悠悠》中,引用「六個半餅的故事」來解喻人生:有個人一直吃餅,吃到第六個半餅才飽,他就怨:「早知道我吃最後這半個餅就好,何必白白浪費那前六個呢?」 然而,人生若沒有那前六個餅,又怎麼可能會飽呢? 在暢銷作家兼知名主持人的光環背後,吳淡如的靈魂,其實長期處於「飢餓」的尋覓狀態。童年時,她渴求不足的愛;叛逆的年少,她渴求縹緲的幸福;痛失至愛的小弟後,她渴求能療癒悲傷的拯救者。 透過靈修、透過寫作、透過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她曾經以為自己已經走出陰影,得到「飽足」了,但為什麼總還是有幾分失落?直到小熊的來臨,吳淡如才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著的解答。 Q:請談談你的原生家庭,你父母的教養態度為何? A:我出身自一個小康家庭。我父母都是老師,大部分的人生都在平靜無波的校園裡度過,他們都是單純善良的人,但是,都不懂得如何表達「愛」。 我們姊弟從小,就在父母超高標的期望下長大。 我一直都很會念書,但再會念書也沒辦法保證每一次都可以拿滿分。記得有一次我雖然是第一名,但數學「只」考了九十四分,回家竟然被「扁」了一頓。因為我是女孩子,媽媽覺得我遲早要嫁人,她不只要求我要有好成績,還要懂得操持家事、照顧弟弟。總之,她希望我是個「全能」的小孩。 因為我天生就有點反骨,在家裡動輒得咎,在學校也受到「嚴密監視」。我有點倒楣,在我媽媽任教的小學就讀,一點「言論自由」都沒有,只要在班上稍微犯點小錯,或在作文簿上透露些許委屈,我們老師就會一五一十跟她「同事」,也就是我媽轉達,於是我回家又有苦頭吃。久而久之,我就學會報喜不報憂。 我小弟跟我一樣,也是很會念書的孩子,但父母親仍然覺得他「還不夠好」。他國中時老是「只能」拿全校第二名,因為總有個很厲害的第一名擋在他前面。雖然全校第二名也已經很好了,但我父母還是若有所失的抱怨:「你看看人家,家裡只是賣豬肉的,成績卻比你好!」 而我大弟因為比較不會讀書,一直活在我們的陰影下,但還好他是天性樂觀的人,這種壓力並沒有摧毀他。 我母親很年輕就結婚,她高興的時候很疼孩子;但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就有得好看。加上嚴格說起來,我的照顧者其實是我的祖母,這讓年幼的我十分錯亂,我不知道媽媽到底是愛我,還是不愛我?到底是欣賞我,還是不欣賞我?我一直有一種感覺,我好像永遠都不夠好。 因為這種挫折感,我十四歲就下定決心要離家生活,自己從宜蘭搭火車到台北參加高中聯考。而且我發誓一定要考上北一女,有一個堅強的好理由可以離家獨自生活。 Q:你跟父母親,一直都沒有辦法建立很親密的互動關係嗎? A:在我年紀還輕的時候,真的很難。一方面,我的父母不擅長說「愛」;二方面,我年少時的個性也很叛逆,彼此關係經常是劍拔弩張的。記得大學聯考後選填志願,我父母希望我填台大外文系,以後畢業可以當老師教英文,我偏偏堅持要填法律系。我爸怒極拍桌,我也不甘示弱拍回去;他撂狠話說不幫我付學費,我也不客氣頂回去:「誰怕誰?大不了我去打工!」那時候的我,真的倔強得像一隻鬥雞。 我那個年代,很多父母都有種奇怪的傾向:習慣把孩子的挫敗,當成是自己的恥辱。孩子學業不順、工作失利、戀愛失敗或婚姻生變,他們腦海中先想到的念頭不是「孩子在這過程中也受了傷」,而是「真丟臉」。在這種情況下,家,絕不是一個避風港。孩子在外面受了傷,必須自己處理傷口,不要帶回家讓別人耳語、讓家人「丟臉」。 我從台大畢業以後,有好長一段時間,人生陷入低潮。我寫書寫了八年,才終於突破連第一版都賣不完的窘境;在那之前,我混得很差,感情失敗、工作也遭遇瓶頸。從小就很「優秀」的我,一直自尊過剩,變得這樣落魄,根本不敢回家。甚至有好幾年,我連年夜飯都沒回家吃,免得還要承受親族們的異樣眼光跟冷嘲熱諷。 有一年,我朋友邀請我到她家吃年夜飯,夾在和樂融融的一家人裡,讓我更覺自己是個不相干的外人。那一頓飯吃得好心酸,飯後朋友媽媽包了兩千元壓歲錢給我,我當下忍住情緒,回去以後才崩潰痛哭一場。 因為心裡對「家」總有個解不開的結,加上後來小弟自殺離世,給我很大的打擊,我更怕過年了。那種喜氣洋洋、闔家團圓的氣氛簡直令我髮指。後來我索性一到春節就逃出台灣,長達十幾年都是這樣,直到生下小熊,我才有勇氣留在國內過年。 連年都不過了,更不要提參加什麼家族聚會。我連跟我爸媽獨處一室,都會不由自主的全身發毛,我害怕他們會問我那些讓我痛苦的問題。因為這種「怕」,我在外面無論發生任何遭遇,都不會拿回家講,甚至連我結婚,也是婚後才告知。 Q:你這麼晚才決定生小孩,跟原生家庭的經驗有關嗎? A:我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我心裡有一個缺口,一直想在愛情裡尋找可以替代親情的感情,甚至可能因此粗率的決定進入一段關係;可是,我的追尋卻都是枉然的。我一直沒辦法在愛情中找到那種無條件、純粹的愛;而像我這樣一個沒有被充分愛過的人,也很難在感情中毫無保留的付出。所以,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不對」的愛情裡載浮載沉。 我年過四十才決定要生小孩,整個懷孕、生產的過程都可以說是驚濤駭浪;但其實,我也不想冒著生命危險做高齡產婦啊。只是在我適合生育的年紀時,我身邊沒有夠好的男人、沒有穩固的婚姻,我的內心和我的人生就像是暴風雨中的一條船,隨時都可能滅頂。我對任何的「親密關係」都沒有信心,我根本沒有條件生孩子啊! 小弟的自殺,也是一個讓我對生育卻步的原因。我摯愛的小弟,一個這麼優秀的大男孩,因為被憂鬱症困住了,情關難過,竟然毫無預警就從分手女友家的頂樓跳下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教我情何以堪…… 他走了以後,我無法入睡,不斷做惡夢。辦完喪禮以後,我整整發燒了一個多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開始,我還想隱瞞我的父母,直到真的已經撐不住了,才打電話給我媽,說我已經不行了。 這件事,一直是我心頭的陰影,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我才終於從抑鬱的情緒裡走出來。但這片陰影太大了,加上我家族內也有親人有罕見疾病,我擔心那可能是烙印在基因上的缺陷,更沒有勇氣生小孩,我怕把這憂鬱的因子遺傳給下一代。 等到我的內心恢復平靜,變得足夠堅強,而且一切都水到渠成以後,我已經不再年輕,錯過了適合生育的年紀。雖然我好像活得很充實,但不管我人生贏得什麼,都好像還是有點孤獨……到那時候,我才迫切的想要有個孩子。 Q:你決定做人工受孕前,就已經充分了解自己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嗎? A:我完全了解。五個月時,我就知道雙胞胎的其中之一已經胎死腹中。後來,又引發妊娠毒血症,肚子裡充滿好幾公斤的腹水,怎麼抽也抽不完,壓迫我的五臟六腑,我連呼吸都有困難。施打降血壓藥以後,胎兒心跳反而下降。不得已,只好提前剖腹,術後又因為感染,差點導致敗血症,緊急又轉院…… 這些風險,我都有心理準備,我早就知道我必須與死神共舞。這段期間,有許多人建議我中止妊娠,但是,我一直有點「亡命之徒」的性格,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對於我想做的事,我是不會放棄的。 我沒有心理準備的是,我的生產過程竟然會掀起這麼多風風雨雨。從我住院的第一天,醫院就被媒體包圍。有些狗仔記者為了搶新聞無所不用其極,故意推擠我的家人製造衝突、喬裝成送飯的人進入病房想要強行拍照,什麼整型肚皮、用假名開刀等各種匪夷所思的謠言更是傳得滿天飛。我處於生死交關,卻還要應付醫護人員、經紀公司動不動就驚慌失措的來詢問:「我們要怎麼對記者說?」 連命都快保不住了,還要對世人交代,人生真的是太荒謬了。 我一直到出院後才發聲明稿澄清,其實,當時我真的也不在意記者會怎麼寫了。我的小熊跟我一樣,也在與死神拉鋸。因為早產,她之前曾中重度腦出血、視網膜剝離、心臟閉鎖不全。對我來說,什麼得失毀譽我都不管了,這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比她的生命更重要。 Q:有了小熊以後,你的人生有什麼不同? A:我看著小熊走過鬼門關,每天一吋、一吋的長大,那種感動筆墨無法形容。我真的相信,這世界上有奇蹟,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小熊真的是上天給我最貴重的禮物。自從她出生以後,我每天都祈禱、感恩,發自內心感謝上帝賜給我這麼完美的孩子。 我常覺得,小熊是上帝差派來解救我的天使。因為她,讓我這樣一個從小缺乏愛的孩子,終於學會何謂「純粹的愛」。在我過往的人生中,我一直到處尋找這種感情,卻苦無覓處。但是,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了「純粹的愛」是怎麼一回事,我百分之一百、不求回饋的愛我的小熊。原來,我是可以這樣付出感情的,而且,我在付出中,得到無比的快樂。 我媽媽常來看小熊,她很愛這個外孫女,總是仔細端詳著小熊,百般愛憐的說:「唉唷,為什麼以前看自己的囝仔,攏無這呢古錐?」讓我啼笑皆非。 因為小熊,我努力去修補跟上一代的關係。現在,我終於不再害怕春節了。我願意跟我的小熊,還有我的家人們,在一起享受我過去無法體會的「天倫之樂」。小熊變成重新連結我們的樞紐,她真的是一個奇妙的天使。 Q:你對小熊有什麼期望? A:我只希望我的小熊可以活得快樂,成為一個擁有樂觀性格、能夠平和看待世上萬事的人。至於其他,我沒多想。 我不是一個年輕的媽,我祖母當阿嬤的年紀,大概只比我當媽的年紀大三歲。我唯一擔心的是,自己可以強壯陪伴小熊的時間到底有多久呢?但我會盡我所能,維持最佳狀態,給她最多的愛與幸福。 引用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169&page=1親子天下

10招•哄寶寶乖乖入睡

2012年07月10日
公開
64

有些寶寶想睡時很「番」,跟媽咪「盧」半天,就是不肯乖乖入睡,如果妳也曾試過很多方法都無效,或許是細節不對,也許是還沒找到他喜歡的睡眠儀式。試試本文10招,靈活運用,相信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新手媽咪在育兒過程中,最困擾的問題之一就是寶寶的睡眠,很多人誤以為嬰兒除了吃就是睡,其實,根據英國專門研究兒童睡眠問題的學者發現,寶寶跟成人不一樣,並不是那麼好吃好睡,且成人若累了,活動就會減少,但有些寶寶是即使累了,活動力卻超驚人,哭鬧不休又難以哄睡。 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每個寶寶的特質都不一樣,運氣好遇到好帶養的寶寶,只要累了不用哄就能乖乖入睡,但也有些「磨娘精」寶寶,具有某種特殊氣質,確實會困擾著新手媽咪。不過,她強調,每個寶寶都有自己適合的睡覺方式,排除身體不舒服等生理病痛外,如果媽咪試過許多種方式都行不通,可以交錯著使用,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好方法。 1.音樂 陳永綺醫師表示,只要不是太過於吵鬧的音樂,都可以讓寶寶睡眠時聽,這同時也是讓他接觸音樂最好的時機。除了媽咪自己唱外,也能選擇有歌聲的童謠、輕柔的音樂,或者類似古典樂的協奏曲等,當然也可以父母本身的興趣來做挑選,最好避免太過活潑、輕快、會振奮人心的節奏。 ◎好用度:★★★★ ◎辛苦度:★ 唱小星星(暱稱:小燕子) 我覺得這首歌比較溫和,除了這首歌外,也會唱無敵鐵金剛,不過,這首女兒會更不想睡;在哄女兒睡前,還是會小小的玩一下遊戲,什麼遊戲都行,之後再哄她睡覺。白天哄睡時會開著燈,到了晚上,就會關燈讓她辨別白天和晚上的不同。 2.餵奶 有讓寶寶睡覺前喝奶習慣的媽咪,為了怕寶寶日後出現奶瓶性齲齒,最好用奶瓶餵奶後,養成再以清水漱口的好習慣,否則,至少也要讓寶寶喝奶後再喝點開水,稍稍漱漱口,以免日後有蛀牙困擾。陳永綺醫師提醒,如果是媽咪親自哺乳,也不要讓寶寶喝完奶後含著奶頭直接睡覺,否則容易出現鵝口瘡。但要在寶寶睡著時幫她清潔口腔,實在有點困難,建議媽咪可運用安撫奶嘴,先在奶嘴頭上沾點水,讓她吸吮,也可有稍微的清潔作用,最重要的是,等到寶寶睡著後,再將奶嘴拔掉,以免養成習慣。 ◎好用度:★★★★★ ◎辛苦度:★★ 仍在努力中(暱稱:kiwico) 我的寶寶在睡前都要喝了ㄋㄟㄋㄟ才能睡,否則就是需要我抱著搖,已經奮戰許久,到目前為止,還沒訓練成功讓她自行入睡。常常想睡時大發脾氣甚至直接爬坐起來,到最後,我都是用親密背巾讓她在3分鐘內入睡。 3.環境 環境中是否有睡眠的氛圍,對寶寶來說相當重要,有些媽咪會質疑到底要不要開著夜燈睡?陳永綺醫師說,這端視每個寶寶的個性,會怕黑的小寶寶,若房間燈光太暗,確實會讓她失去安全感,不容易入睡,這時媽咪可以選擇開啟小夜燈,只要光線不要太亮,或會直接照到寶寶的臉上,應該都無妨。瞳孔會自行調適對光線的強弱適應力,不用擔心會刺眼。或者,不要將窗簾全部拉起,引用街燈的光線,也具有小夜燈的作用。只要光源不要直接照射到寶寶的臉上,也不要開著大燈,應該能給予適度的安全感,助於入眠。 ◎好用度:★★★★★ ◎辛苦度:★ 開夜燈•放音樂(暱稱:雯) 夜間睡眠時間到了就會關燈開小夜燈,讓環境保持安靜,或可以放些以前在懷孕期間常聽的胎教音樂也不錯,讓寶寶體會白天與黑夜的不同,剛開始時會哭鬧還想玩,就會使用奶嘴哄寶寶入睡。1、2次後寶寶就會習慣一覺到天亮囉。 4.洗澡 陳永綺醫師指出,如果家庭原本的習慣就是在睡前洗澡,之後就讓寶寶入睡會是最舒適的方式,但並非建議用洗澡來當做哄睡的方式,而應該只是在試過許多方法無效後的輔助工具。媽咪可以試試用泡澡的方式,且在泡澡後,給寶寶稍稍按摩一下,安撫它的情緒,讓血液循環稍加運作,也可幫助入眠。 ◎好用度:★★★ ◎辛苦度:★★★ 按摩讓他放鬆(暱稱:豬頭) 先幫弟弟洗個澡,之後開啟小夜燈,同時會告訴他「現在是晚上囉!要乖乖睡覺,明天起來再啵一個喔!」隨後補上媽咪的香吻,且用手塗抹嬰兒專用乳液,幫寶寶做身體按摩並哼唱兒歌,等寶寶肌肉逐漸放鬆後,他就會進入甜蜜的夢鄉囉! 5.陪睡 陪睡時間是媽咪辛苦一天後,維繫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段,在陪睡的過程中,雖然可能犧牲了時間,但也能換來休息的片刻。陳永綺醫師說,一歲以前的寶寶仍然需要大人陪睡,不過,卻不需要讓他習慣跟父母睡在同一張大床上,最好等到寶寶睡著後,再放入小床,以免共睡時發生意外。 ◎好用度:★★★★ ◎辛苦度:★★★ 用盡心思換來寶寶好眠(暱稱:拉拉) 我是個新手媽媽,剛開始寶貝想睡覺時的哭鬧,讓我非常困擾。曾經試過關燈(完全沒有燈)、唱歌、放輕音樂、說故事……,但結果是「完全無效!」。等到寶貝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哄寶貝入睡就要關小燈、邊摸他的頭邊哼歌,這樣很快他就會入睡。但這方法也用不久,過一段時間,這招又竟然漸漸失效了!摸頭、唱歌,他卻一點睡意也沒有,只想一直跟我玩;於是,現在的方法是睡前讓他喝牛奶,除了喝飽可能會比較有睡意外,還可以讓他一覺到天亮,不用擔心半夜會因為肚子餓醒來,且同時買了一個娃娃陪他睡覺,每天事先幫他換完尿布後再給他牛奶喝,他就會抱著娃娃睡著了,真的很可愛! 6.時間固定 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幾乎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這時也正是訓練他養成良好習慣、固定作息的階段。陳永綺醫師建議媽咪,白天時,讓寶寶多多活動,逐漸建立規律性的生活。寶寶有其生理時鐘,等到燈光昏暗、外頭變黑、晚安音樂開始時,應該就能了解睡覺的時間到了。因此,養成適合且固定的睡眠模式、培養睡眠氣氛可說相當重要。 ◎好用度:★★★★ ◎辛苦度:★★★★ 睡前的床上活動(暱稱:亘吟) 我家弟弟是睡前一個小時會在床上活動,如看書…等,我都盡量讓他在床上玩,也不能玩得太激烈,等到床上坐久了,他自己就會想要躺下,躺久了自然就會想睡了,等他打哈欠時,再給他喝睡前奶,喝完眼睛就會閉起來,這時,再給他拍幾下背……,他就會睡著了。 7.抱睡 寶寶天生喜歡在媽咪的懷裡安睡,只要聽到大人的心跳聲,就會相當安心自在,在寶寶3個月大以內,幾乎都需要讓父母抱著睡,這也是大多數新手媽咪推薦最有效的方式,有時還會發生一放下床,寶寶就會醒的痛苦。陳永綺醫師表示,到了寶寶4個月大以後,這樣抱著睡的方式就較不適當,否則容易養成習慣,除非是寶寶生病不舒服,否則還是用陪睡的方式,而非一直抱著入睡。 ◎好用度:★★★★ ◎辛苦度:★★★★★ 不抱就是不抱(暱稱:情人小天) 雖然這是我的第一胎,不過我從第一個月開始,除了婆婆太愛小孫子會抱著小朋友睡覺以外,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抱著哄睡,雖然剛開始很心疼小朋友一直哭,但是我知道只要一抱他,以後他就會吵著要我抱他睡覺了。第一個月他還需要抓著我的手睡覺,撐了一個月以後,第二個月開始,我可愛的小朋友就變成不喜歡有人抱著他睡覺囉,這是個好棒的開始,每個人都問我怎麼訓練的,我的小朋友只要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給他一個被子加上奶嘴,然後對著他說「乖乖∼現在要睡覺囉∼」他就會自己睡覺囉!現在我的小天已經要7個月了,每天都是自己睡覺,超級乖,真幸福能有這麼乖的小孩呢∼ 8.搖晃 在新生兒階段,適度的搖晃的確可以讓寶寶舒服入眠,尤其若開車載他出門晃一圈,更會讓她提早進入夢鄉,不過,苦了的則是父母。陳永綺醫師提醒,想要使用搖晃方式的媽咪,要同時顧及寶寶的頭頸是否已經固定,避免過於激烈的搖晃,而會讓寶寶陷入「嬰兒搖晃症」的危機。若是採用搖床安撫,也不要讓寶寶整個晚上都睡在搖床上,而是應該等他睡著後,就抱回她自己的小床。 ◎好用度:★★★★ ◎辛苦度:★★★★ 吃飽喝足就會睡(暱稱:身邊一朵芸) 我的寶貝通常只要吃飽喝足就會想睡,如果在特殊狀態下,我會把他放在搖床上,輕輕搖,再唱歌給他聽,有時是放胎教音樂給他聽,畢竟在懷孕時有常聽到,或多或少會有些印象吧!當然,如果他很「番」的時候,這還是沒用的! 9.拍揉 在睡覺前進行有效的親子間肌膚接觸,最能安撫寶寶一天的情緒,陳永綺醫師提及,拍揉、撫摸等舒緩的動作都相當適合在睡覺前進行,但要注意拍揉的動作不要太大、也不要過於激烈,因為太大的動作,反而會讓寶寶的血液循環速度增加,精神變好,更不利於入睡喔。 ◎好用度:★★★ ◎辛苦度:★★ 輕輕拍背說說話(暱稱:小貝貝) 我都會親吻妹妹的額頭,然後,拍拍她的背輕輕地跟她說話,再搖搖她,她很快就會睡著了。若是還一直盧,有時會給她吸一下我的ㄋㄟㄋㄟ,這個方式能讓他乖乖躺在我的懷裡,安穩地睡覺囉! 10.說話、閱讀 在跟寶寶互動的模式中,說話、閱讀有趣的小故事是最好的方法,媽咪可以唸唸童詩、童話故事,或者跟寶寶聊聊一天中發生有趣的事,雖然寶寶可能聽不懂,但只要使用輕柔的語氣跟她說話,同時使用溫柔的肢體語言,都能讓寶寶充分感受來自母親的關愛。 ◎好用度:★★★ ◎辛苦度:★★ 陪他玩或看看書(暱稱:毛毛蟲) 我會讓他在床上玩1個小時(只是單純的陪他玩或看看書),然後再慢慢地把小燈打開!泡牛奶慢慢哄他入睡。我家小朋友白天都不太愛睡,但到了晚上卻能夠睡上8個小時以上喔! 《媽媽寶寶雜誌》

玩具清潔法 細菌走開 健康滿分

2012年07月06日
公開
59

玩具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小朋友必須經由手接觸玩具,或是正處一歲左右口腔期的幼兒,容易把玩具放到口中,若是玩具充滿著細菌,很容易病從口入,因此玩具的清潔與保養就萬萬不可忽略。 材料工具 嬰兒油或綿羊油、酒精、牙刷、棉花棒、布、洗衣袋、漂白水。 消毒水diy 將漂白水稀釋,比例為1:99,漂白水1,水99的量去稀釋,就可以將玩具清潔殺菌。 可水洗的 塑膠類 1 將沒有裝電池的塑膠玩具放進水中,倒入漂白水稀釋,浸泡約30分。 2 利用牙刷將有髒污的部分刷洗,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3 最後再用乾淨的布將玩具擦乾淨,再放進乾淨的玩具箱來存放。 小叮嚀 因為消毒水的濃度非常低,所以浸泡過後只需用清水沖洗一次即可,若是不喜歡消毒水的味道,則可多沖洗幾次。 布質類 1 洗滌前,把玩具放入1:99的稀釋漂白水中浸泡30分鐘。 2 再利用牙刷將有髒污的地方刷洗乾淨。 3 將布質玩具放進洗衣袋中,再以一般洗衣程序進行即可。 小叮嚀 洗滌前一定要看清楚標示的洗滌說明,標示上載明可使用水洗者才能使用以上方法,以免入水後造成玩偶變形或產生起毛球的現象。 芭比類 1 娃娃的頭髮就跟人洗髮的程序相同,用洗髮精先洗髮再潤髮。 2 身體就以塑膠玩具的方式清潔即可。 不可泡洗 絨毛類 1 絨毛娃娃較不能水洗,但可用毛巾沾消毒水輕輕擦拭,再沾清水擦拭一遍。 2 拿至太陽底下曬曬陽光,也能趕走藏在毛絨絨娃娃裡的細菌。 3 送至洗衣店乾洗是不錯的選擇。 小叮嚀 家中若有會過敏的孩童,應避免絨毛玩具及容易發霉的布質玩具。若不得已就要照上述方法來清潔,並常拿出去曝曬,建議選擇不易沾灰塵,好清潔的玩具,如塑膠類。 木製類 可用嬰兒油或綿羊油來擦拭,或用稀釋的酒精或酒精棉片擦拭,再用乾布擦拭一遍。 小叮嚀 ◎因木質材料的玩具容易潮濕生蛀蟲,所以不能水洗,除非選擇有上漆的木質玩具。若玩具表面上過浸泡漆,就可以水洗並陰乾即可。 ◎而好的木製玩具是比較耐玩也比較安全的玩具,保養上也不困難,長期擺放若讓木頭變黃,只要用磨砂紙磨一磨即可。 電子類 1 用布沾些酒精或以1:99的稀釋的漂白水來擦拭塑膠殼。 2 隙縫處可用棉花棒或牙刷來清潔,再以乾淨的布沾水擦拭一遍。 小叮嚀 ◎有裝電池的玩具,如會動的玩偶、玩具電子琴、音樂鈴等,這類玩具也不能泡水來清洗。 ◎若有外層布料,如衣物等,可先拆解下來。 維護保養 看說明 在使用說明中應標明維護保養或清潔的方法,如圖說明要以溫水30度來清洗玩具。嬰兒玩具應注意是否有清潔或消毒方法。 要檢查 3歲以下兒童的玩具,應要定期檢查,如螺絲釘是否鬆動;毛絨玩具上的小零件是否鬆脫;塑膠玩具的外殼有否破裂引起其他危險的產生等。 要清潔 乾電池用完應及時取出。童車應定期進行加潤滑油防等保養工作。絨毛玩具應定期乾洗或以擦拭方式再曬太陽,以減少細菌滋生等。 小撇步 沾有化妝水的化妝棉用完不要丟,也可利用內含少許的酒精成分,來隨手清潔擦拭塑膠玩具唷! 娃娃的布料外層衣物脫下後,可以洗衣程序方式進行,或用冷洗精浸泡來洗淨。 選購玩具注意事項 1歲左右的寶寶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常因好奇心及口腔期等因素將玩具放入嘴巴,加上寶寶的肌膚細嫩及抵抗力較脆弱,所以在選購時必須特別注意下列事項。 ★玩具上彩色漆料是否為無毒漆料,防止寶寶因長期咬食而造成漆的脫落。 ★是否可清潔或可使用特殊清潔液清潔,防止細菌的滋生。 ★玩具接合處是否平滑,避免割傷寶寶。 ★絨毛玩具之毛長是否過長,是否容易脫落,避免引起寶寶的呼吸問題及滋生細菌。 ★玩具的材質是否堅固,避免碎裂而割傷寶寶肌膚。 ★有音樂的玩具其分貝不宜過高或尖銳,而影響寶寶的耳膜及EQ的發展。 專家說 蔡淑美說, 除了定期清潔保養玩具,家長還可準備乾淨的收納箱來存放洗淨的玩具,避免與其他物品混雜或散落各地,才能更加延長玩具的壽命。她還建議家長,利用廢物來收納玩具,如塑膠盒、冰淇淋盒或鞋盒。父母親也可以在容器上貼上文字或圖片標籤,讓孩子很容易辨認,孩子同時學會了辨認圖片、文字還有分類整理及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

現在的孩子問題多多

2012年07月04日
公開
65

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自閉、亞斯伯格症…越來越多的症狀名詞一直出現,除了是現在的研究越來越細之外,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原因。除了先天性,還有些是因為後天因素所引起的。 從零歲教育a感覺統合a右腦開發a全腦開發a全人發展這麼多的演變。 坊間的福路貝爾、蒙特梭利、幼兒啟蒙等的教法對孩子是有助益的?還是會「揠苗助長」? 零歲教育注重的是,寶寶從一出生就無時不刻的在學習,就是可被教導的,寶寶需要不同的刺激,不斷的練習來增長他的經驗,進而學會這項技巧。 感覺統合則強調前庭覺的刺激,以運動為根基,來加強孩子的發展(包含聽、視、嗅、觸、味覺)五覺。 右腦開發說的是經由圖像的結合,加強右腦的運作強度,提升未被充分開發的區塊。 全腦開發是近十年被全面重視的研究,右腦開發盛行之後,專家發現其實左腦的部分區塊也未被開發,才延伸出全腦這名詞。說的是不可以只注重右腦,左腦的區塊一樣重要。所以兩邊的腦都該一起被刺激開發。 在這些開發演進之後,研究又有新的發現,不可以只注重腦袋裡的東西,應該要考慮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全人教育a成長、旅程、階段(個人發展過程)、為未來事業作選擇(視作擇業鋪路的個人發展)、為步入成年人生涯作準備。 大腦圖像也是後續發展出來的其中一項。 由這當中大家可以發現其相似點,動手做a經由不斷的練習a得到經驗a修正a呈現。整個過程更是有重疊的情況,這也表示所有的研究數據是互相有關聯的,互相印證的。 說到感覺統合引起的發展問題層出不窮原因是什麼?孩子日常生活自理的退化、語言、動作發展遲緩又是什麼引起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有日趨嚴重的情形。 身為照顧和教導者的我們是否深思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因為每件事都替孩子做好,沒有讓孩子經過失敗求得經驗,修整、進步到完全熟練。 因為缺少這部分的演練,孩子生活的本能一點一點的下降,發展程序和步驟變成必須特別去演練(發展治療)。 如何在安全的環境下讓孩子放手做,對他的發展都是有幫助的。 孩子藉由探索、觸摸、觀察來學習成長,自體動作、協調、語言、思考才能整體正常的呈現。 本來沉寂一段時間的蒙特梭利教法,再次的被提出來,生活自理中的許多動作,像自己穿脫衣物、進食、整理環境(擦、洗、擰)這些看事無關緊要的動作,大人覺得危險又無關緊要的事情,卻關係到孩子日後與人相處,打理生活、尊重生命及手眼協調動作、語言發展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 如果照顧者因為怕耽誤時間或是麻煩而代替孩子完成,孩子沒有享受到這個過程,直接得到成果,自然在學習上就無法持之以恆,遇到挫折就會停滯不前自怨自艾的。 因為少子化和忽視孩子是需要學習的,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生活白癡及依賴成 性,加上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如果有人可以代替家長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和功課,家長也樂得輕鬆做壁上觀。安親班和保母變成最主要的照顧者,這樣的演變更是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國外已有研究發現孩子不會照顧自己,日後對於成長中的挫敗,將會無力面對處理。小時候CQ沒有養成,長大後EQ就變差。 近年來聽到新聞報導某些學生只因為功課沒有準備好、考試退步、被同儕捉弄取笑和女友感情生變、被爸媽多唸了幾句就尋短自殺,這就是最佳的寫照。 不少的家長也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很努力的學習如何親子互動,建立親密的關係,但是建立關係不是努力或刻意去做就可行的,必須是一點一滴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愛、關懷及約束、管教的用意是什麼?爸媽適時的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尊重,才能贏得孩子的心。 常聽家長說不懂孩子的心?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孩子很叛逆都不聽話?孩子交到壞朋友?他都不說心裡的話?也不愛回家總是在外留連? 孩子需要的是爸媽聽到我在說什麼?聽懂我在說什麼?我不是叛逆是要你們看到我。 保有秘密是孩子該有的隱私,大人也一樣。如果孩子選擇不說就不要勉強他,這時家長會說就是都不說才擔心,如果家長夠關心,方法用對、適時的給孩子空間、不要過度的干涉掌控,從小就讓孩子由生活自理過程中得到一些經驗,這樣長大後,也比較會懂得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

開啟0~6歲幼兒美好閱讀經驗的前 導書

2012年07月03日
公開
66

【寶寶起步走】 開啟0~6歲幼兒美好閱讀經驗的前 導書 •2012-06 •天下雜誌 親子童書出版 •作者:張淑瓊(親子天下童書特約主編) 為學齡前的孩子選書是一門大學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他們吃進去的東西總是非常小心的注意挑選。如果給身體的食物這麼小心,那閱讀的書籍是給頭腦的養分,當然要更仔細注意才行。 理論派的寶寶書挫折之旅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試著唸書給小寶寶聽的過程,那是個奇特的經歷,讓我這個理論派大受挫折。因為當時七個月大的小傢伙只坐下來稍稍聽了一下子故事,馬上不領情的東張西望,過沒多久,就頭也不回的爬走了。 幸好我滿腦袋的理論馬上派上用場,我確定手上選的書應該沒有太大問題,我知道這個閱讀暖身操剛剛要開始,知道寶寶還不能專注太久,還有他還搞不清楚讀書是怎麼回事。幸好在幾次越挫越勇的過程中,他越來越喜歡看書;幸好,我選了適齡和適合的讀物,用對的方法嘗試,並且忍耐等候,沒有輕易放棄。 一歲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完整的聽完故事,偶爾還會冒出讓我大開眼界的詞彙。當年不賞臉的小傢伙現在小學三年級了,很愛看書,很享受閱讀! 幸好有這個寶寶書最初的挫折經驗,讓我有機會體會大部分新手父母的心情,了解選書給孩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選書給剛要開始閱讀旅程的幼兒。 閱讀比喝牛奶更重要 為學齡前的孩子選書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0-3歲的幼兒,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作品,背後有很不簡單的設計和想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他們吃進去的東西總是非常小心的注意挑選。如果給身體的食物這麼小心,那閱讀的書籍是給頭腦的養分,當然要更仔細注意才行,因為優質的寶寶書在孩子開始接觸書籍的過程中,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展現了書籍語言的細膩豐富,內容的奇妙美好,讓幼兒從生命的起初就感受到閱讀的愉快,這個愉快的起步經驗,對他的一生何等重要。 讓寶寶和好書早早相遇 我們了解寶寶和好書相遇的重要,因此規劃了【寶寶起步走】這個系列,希望為0~6歲的寶寶仔細的選擇每個成長階段適合的讀物。我們會注意適合寶寶和學步兒的書挑選時應該有的原則:和寶寶的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插畫清楚不混亂,畫面背景簡潔單純;文字要自然口語;情節要可以猜測預期;並且能提供互動和參與的機會,要能吸引寶寶的注意。我們會挑選經典的作品,也會選擇全新的創作,更希望有機會讓寶寶讀到本土創作者的作品。 親子閱讀的美好開始 我們相信這些優質的寶寶書,可以成為大人和小孩甜蜜互動的最好媒介。特別對不知道該和小寶寶說些什麼話的大人,單純的念一本書給寶寶聽,引導他們看可愛的插圖,讓他們信賴的靠在你身上,聽他們童言童語的回應,這個共讀的美好體驗是每一對親子都應當經歷和享受的權利。 我們希望所有的寶寶都愛上閱讀,和書成為麻吉的好朋友。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可以在優質寶寶書的引導下,享受親子共讀的甜蜜和快樂。 ◎米飛兔作者──迪布納爺爺的經典幼幼書 迪布納始終維持在「平鋪直敘,卻絕不矮化小孩」的高度,為孩子們寫下「自己想,自己行動」的一則則自立的小故事。而不僅是米飛,包括其後來所創造的其他角色,也都未曾偏離迪布納的此一「中心思想」。這些角色的出現,在在使人因為他們身上那特有的、屬於孩子的向上元氣,而倍覺溫暖與受到鼓舞。 ──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林真美 推薦

幫助寶寶增強平衡感的方法!

2012年07月02日
公開
51

12~15個月大的基本動作計畫能力 動作計畫是依照順序規劃一連串動作的能力,以下的活動將會引導寶寶進入這個階段。 家庭遊樂場 請允許你的學步兒在某些家具上嬉戲,記住,當他朝家具爬上爬下時,他也正透過遊戲探索身體在空間中的移動方式。 跨越梯橋 請寶寶一邊把腳抬高,跨越平放在地上的梯子橫檔,一邊用手抓住下一個橫檔。接著,利用書本或小椅子把梯子墊高,重複進行相同的活動。請適時增加困難度,因為這個活動相當重要。 過山洞 從梯子橫檔底下或椅子下方往前爬,必須靠許多感官的互相配合;寶寶的空間覺知發展得很快;請注意寶寶的手在落地時,手指是否張開。 寶寶需要具備動作計畫能力和環境經驗,才能知道何時該把腿抬起來,跨(踏)到梯子的橫檔上、何時抓住(放開)橫檔,以及為何要用爬的才能穿越椅子下方的空間,這些動作會在大腦內產生序列式的神經連結,等到經過反覆練習之後,就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反應。 15~18個月大的平衡感訓練 1. 這是寶寶的動作發展期,雖然語言發展已經開始,但通常居於次要地位。 2. 你說的話必須跟進行中的活動連結在一起,否則對寶寶來說那只是一串噪音而已。 3. 幫助寶寶增強平衡感的方法,就是盡量多陪他走。一開始在平地上走,接著嘗試走不同質感的地面,例如沙地或泥土地。 寶寶的眼睛和腳必須學會將相同的空間訊息傳遞給大腦,否則平衡感會受到影響。這個技巧必須經常練習,因為只有在一到兩歲這個階段,可以在大腦裡形成這種連結。由於寶寶必須光腳活動,因此請保持房間的溫暖,別讓寶寶因為光腳而著涼。 斜坡 請讓你的學步兒有走斜坡的機會,剛開始他會用雙手刻意保持平衡,如果有必要的話,請從背後輕輕地扶住他(如果在爬坡,就托住他的兩脅部位)。隨著平衡感不斷增強,寶寶將能學會在玩耍時蹲立和快跑,蹲立能幫助腿部、膝蓋和臀部肌肉張力的發展,而這些肌肉張力通常得維持八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倒著走、橫著走 這些動作都必須運用到平衡感還有身體及空間覺知,剛開始你可以提供協助,但接下來就要讓寶寶自己試試看;鼓勵他倒著走、橫著走或蹲著走,這對視覺調節很有幫助。 文章出處:《Smart Start聰明寶寶從五感律動開始》 http://tw.specials.yahoo.com/news/issue20column4-2.html

配合寶寶的飲食節奏•成長OK

2012年07月01日
公開
73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 剛出生的寶寶,所有的營養都必須從母奶或嬰兒配方奶攝取,慢慢地,身體需要更多的養分,同時,隨著腸胃道的成熟,四至六個月起,可以開始逐步添加副食品,然後,再漸進式地吃成人食物。雖然有其一定的進程可循,然而,寶寶也有個人的飲食節奏,需要媽媽的配合。 從寶寶一出生起,父母無不希望寶寶可以大口喝奶,喝得壯壯的;到了吃副食品時,能夠餵什麼,吃什麼,該有的養分一點也不少。相信把寶寶養得壯壯的,是不少父母的心願。 孩子進食模樣百百種 關於寶寶的飲食,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有的孩子吃得比較少,父母親會憂心養分不足;有的孩子吃不少,但體重卻沒什麼變化,父母親則會煩惱寶寶的胃腸不吸收營養;有的孩子隔不了多久就要增加奶量,有的孩子卻是怎麼餵,總會剩下一些奶,始終無法再往上增加。 到了該吃副食品的時候,有的孩子滿四個月大,就可以「餵什麼吃什麼」;有的孩子則是已經七、八個月大,還不習慣吃副食品,只得繼續以奶類為主食。有的孩子吃東西如秋風掃落葉,有的孩子則是餵了好久,原本的一小碗稀飯卻似乎未曾減少過…… 說起來,孩子喝奶或吃副食品的樣子還真是百百種,如果父母能花點時間了解孩子的飲食節奏,或許能更有效率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出生一週內•體重減輕7~8% 剛出生的寶寶,食量真的不大,幾乎可用「一顆彈珠」來形容胃的大小,可是父母愛子心切,已開始擔心「寶寶吃得太少怎麼辦?」甚至出現常見的「生理性脫水」,即寶寶出生後的體重比出生時還低,也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太少。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表示,「寶寶出生後的一週內,體重比出生體重還輕是常見的現象,即所謂生理性脫水,一般減少的程度約為出生體重的7∼8%,在此範圍內父母不用太擔心,如果減輕的體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10%,就表示寶寶真的吃得不夠,要仔細檢視家長餵奶、寶寶喝奶是否有問題。」 通常出生一週後,寶寶的喝奶狀況會進入穩定狀態,體重會回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文萬欣醫師說,「可從寶寶的體重變化,及寶寶的小便狀況來估計喝奶量是否足夠。」 寶寶喝得夠不夠? 很多父母不知道寶寶是否有足夠的喝奶量?文萬欣醫師提供兩個方法估計: 1. 以一天的總量計算 以寶寶的體重計算每天應有的總奶量,計算方式為「1公斤×100~200 c.c.」,若以4公斤重的寶寶為例,每天若能喝上400~800c.c.的總量,父母就不用太操心了。 •有些睡眠週期還不穩定的寶寶,常常沒在計劃時間內醒來喝奶,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在正常範圍之內,則父母無需急著喚醒寶寶,只要他餓了,自然就會醒來喝奶,只要每天的總奶量能達到最低標準(以「1公斤 × 100c.c.」)即可,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但若是體重增加不理想的寶寶,則要盡量按照預定的餵奶時間來餵食。 •對於容易溢奶的寶寶而言,「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較適合,因為這樣一次餵食的奶量不會太多,比較不容易溢奶。不用太計較「每次只喝這麼一點點」,只要餵食多次,一日總奶量還是可以達到目前體重需要的標準奶量。 2. 看換尿布的次數 對於親餵母乳的寶寶來說,無法得知實際的喝奶量。不過,因母奶中的水分占了86?87%,寶寶喝的奶多,水分攝取量自然就多,家長可以從寶寶的小便量,也就是從換尿布的次數來觀察。文萬欣醫師說,「每天至少換上五、六次的尿布,且每次換下來的尿布感覺很大包的話,表示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 每四小時餵一次•仍要看寶寶的習性 對喝母乳的寶寶而言,因母乳好消化、易吸收的特性,寶寶往往兩三個小時就要喝奶,而親餵的媽媽因為不用花時間清潔消毒奶瓶奶嘴,比較容易隨時配合寶寶的需求;然而,對喝配方奶的寶寶來說,不少媽媽會遵照「每四小時餵一次」的頻率餵食寶寶,只是每個人的習性並不一樣,有的寶寶會提早餓了,有的寶寶則可能睡太久。文萬欣醫師提醒,「四個小時餵一次奶,是過去所累積的經驗法則,算是一個通則,但只要每天的總量足夠,餵幾次奶並無規定」,媽媽不妨順著寶寶的身心需求,餓了就餵奶吧,或者,針對寶寶的喝奶情形,建立屬於自己的喝奶頻率。她建議,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嬰兒配方奶則是在母親無法餵奶時,做為母奶的替代品或補充品。 份量逐步增加•每次約10c.c. 一般說來,嬰兒配方奶的泡奶量多從30c.c.起跳,隨著出生週數的增加,寶寶的喝奶量也會逐步增加,但父母又該如何拿捏增加的分量,才不會浪費呢?文萬欣醫師說,「當寶寶固定能把目前的量喝完時,就可以每次約10c.c.的幅度增加奶量」,不過,她提醒,由於每家配方奶業者對「一湯匙奶粉沖泡的水量」規定不同,有的廠牌一匙奶粉是泡30c.c.的水量,有的則是60c.c.,父母必須閱讀奶粉罐上標示,依照指示來沖泡,才能讓寶寶喝到濃度正確的奶水。如果奶水的濃度不對,不只寶寶攝取到的營養、水分不對,也會出現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 添加副食品•約4~6個月大時 當寶寶愈來愈大,需要的營養種類與熱量也會愈來愈多,而必須從副食品攝取其他養分,以補充奶類的不足之處。文萬欣醫師說,「當寶寶滿四個月起,若攝取的奶量沒什麼增加,體重增加的幅度也不理想,可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但她也提醒,「如果寶寶已有過敏症狀,或是家人如父母親、兄姊等有過敏體質,則要延後添加副食品的時間」,文萬欣醫師解釋,「寶寶年紀愈小,腸道對食物過敏原的保護力愈弱,愈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因此,對於已出現過敏症狀,或是擔心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到六個月大時再添加副食品較適合」。 她補充,寶寶在五、六個月大時,可能出現所謂的「厭奶期」,「透過添加副食品,以吸引寶寶的進食興趣,並可為日後的飲食習慣鋪路」。 避免過敏•以不易過敏食物為主 為了避免寶寶對食物過敏,文萬欣醫師提醒,「初期添加的副食品應以不易過敏的稀飯、嬰兒用米粉、嬰兒用麥粉為主,可在稀飯中逐步添加碎肉、其他蔬菜類,水果類則最好選用蘋果、梨子」,至於蛋白、海鮮類、花生核果類、柑橘類水果、巧克力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最好等一歲以後再食用。 一次只添加一種副食品•每種相隔一星期 文萬欣醫師表示,添加副食品以少量食用、一次只試一種、每種食物至少相隔一星期的餵食原則,觀察約兩三天的時間,看寶寶的身上是否會有疹子?或拉肚子及糞便出現血絲的狀況,如果有的話,可暫停食用該種食物,等過幾個月再試,而不是「就此不吃」。 此外,要注意副食品的質地,應從液體開始,再逐步進階到泥狀、糊狀及固體食物。文萬欣醫師指出,以米、麥粉為例,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少量米粉、麥粉加在配方奶中,以奶瓶餵食。之後米粉麥粉量多時,奶的濃度增加,寶寶用奶瓶吸食並不容易,她建議,媽媽不妨試著直接調成米糊,用湯匙餵食,這不只增加寶寶的營養,也讓其開始練習咀嚼與吞嚥能力,以避免過度依賴奶瓶,有助於培養寶寶吞嚥固體食物及用湯匙進食的習慣。 吸吮、吞嚥能力的學習有個體差異 根據衛生署不久前發布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逾八成嬰兒以奶瓶吸食米(麥)糊,而非以湯匙吃,延遲寶寶訓練咀嚼、吞嚥能力」。 有的孩子似乎自然而然就會吸奶、吞嚥固體食物,但大多數的孩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才能逐漸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習慣直接吸吮母親乳汁的寶寶,可能因為不習慣吸奶瓶,讓媽媽想幫寶寶斷母奶卻斷不了;而習慣用奶瓶進食的寶寶,若家長沒有逐步讓寶寶練習適應用湯匙進食的方式,則會延遲寶寶轉換到以固體食物為主食的時間。文萬欣醫師提醒,在適當的時機(一般是六個月大)開始訓練孩子用湯匙進食,以及吞嚥半固體、固體食物的能力,不僅有助於營養攝取,對寶寶的口腔、臉部肌肉的發育,及說話能力都有幫助。家長應掌握餵食副食品的黃金時機,讓寶寶及早開始練習吞嚥半固體、固體食物。 寶寶的體重跟自己比 「為何別人家的寶寶胖嘟嘟,自己家的寶寶瘦巴巴」,相信不少媽媽會有這種想法,文萬欣醫師表示,「寶寶的身高體重跟自己比即可,只要落在第3∼第97百分位的生長曲線之內就算正常」。2009年5月,國民健康局宣布修正使用10年的本土兒童生長曲線標準,改採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跨國方式研究的新標準,此標準是WHO於2006年在美國、印度等五個不同種族國家,以一群母親不抽菸、幼兒六個月前全母乳哺育,之後添加副食品但餵母乳至兩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所擬定,是一份適用於全球兒童的生長曲線標準。其中以體重下修改變最大,希望導正家長誤以為配方奶餵出來的「胖」小孩才正常的觀念。 配合發展進程•擴大飲食經驗 文萬欣醫師指出,寶寶吃副食品的意義不只在於增加營養,還有配合其能力發展進程,在寶寶最有興趣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搭配給予適宜的食物,引起他對不同食物產生興趣,增加飲食經驗,就不易對新的食物或奶瓶以外的餐具產生排斥,有助一至兩歲後銜接與成人相同的飲食方式。 寶寶能力進程與副食品給予搭配建議 時間 寶寶的能力發展 媽媽可以這樣做 6~7個月 寶寶可獨立坐著。 用湯匙餵食泥狀、糊狀的副食品,學習用舌頭移動食物以吞嚥,並讓寶寶與家人一起同桌用餐,感受進食的氣氛。 7個月 會把手上的東西換到另外一隻手。 可給一些半固體食物,如牙餅、小麵包、煮得較爛的紅蘿蔔,或將水果切成條狀(如蘋果條、香蕉條),讓寶寶拿在手上並放入嘴巴吃。不用擔心寶寶還沒長牙,無法咬碎食物,因這些食物不需要真正咬,寶寶只要含著,即可以口水溶化,對寶寶練習咀嚼、吞嚥頗有幫助,同時,也能慢慢練習抓握及手眼協調之能力。 8個月 會用兩手拿起小杯子。 可讓寶寶自行用學習杯喝流質。 9~12個月 會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拿起小東西。 可將質地較軟的顆狀食物,如小饅頭放在碗裡,讓寶寶練習用兩指一顆一顆地拿起來吃。 寶寶吃副食品Q&A 1. 寶寶可以喝果汁嗎? 文萬欣醫師表示,不少媽媽在製作副食品時,少不了果汁,但她提醒,果汁糖分高,如果寶寶有腹瀉、稀便的狀況,表示對糖分吸收不佳,需要酌量稀釋。至於每日攝取量也有限制,避免因攝取過多糖分、水分而排擠奶量,或是讓寶寶養成嗜吃甜食的習慣也不好。一般一歲以內每日果汁量不超過120c.c.,一歲以上者,則以240c.c.為限。 2. 以大骨頭湯煮稀飯,會不會太油? 熬大骨頭湯時,免不了擔心過油的問題,但脂肪可提供較高的熱量,且也有些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無法合成而一定得從食物中攝取的。文萬欣醫師建議,大骨頭湯裡的油脂不用全部撈掉,如果寶寶的體重已經超重,就把浮在湯上的油花多撈起一些;若是寶寶的體重還有增加的空間,不妨適度留下一點,增加熱量的攝取。但也要觀察寶寶的糞便,如果出現油油的「脂肪便」,表示寶寶的腸胃對脂肪吸收不佳,要減少食物中的油脂。 3. 一定要額外補充營養品嗎? 文萬欣醫師說,不少媽媽對「究竟要不要另外補充營養補充品,如鈣片、鐵劑、乳鐵蛋白、益生菌等」感到困惑,她表示,若寶寶喝的奶量有達到標準,且家長準備的副食品也包括各種營養的食物,則寶寶可以從自然食材中吸收到所需的熱量、維他命、礦物質,並不需要額外補充。完全以母乳餵食的寶寶,雖然到六、七月大時,可能有鐵質不足的憂慮,但是只要在給予副食品時,多補充含鐵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豬肝或紅肉,這樣寶寶就能從副食品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了。 文萬欣醫師 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臺大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學歷�台大醫學系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原文刊載於《媽媽寶寶雜誌》

學步兒父母的 5個正向思考

2012年06月10日
公開
44

摘錄出處│《親子天下0-6歲學前教養關鍵100問》 人類的發展並不是像小豬變大豬、小牛變大牛這樣的「連續發展」;比較像是毛毛蟲變蝴蝶、蝌蚪變青蛙這樣的「階段發展」。學步期是嬰兒轉為兒童的過渡期,就像兒童轉為成人必須經歷青少年期一樣,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了解孩子的發展特質,你就不會期待兩歲的孩子願意分享、三歲的孩子控制脾氣。減少不切實際的期待,可以過著挫折比較少的日子。 5個正向思考 孩子的反抗不是難搞。 他正嘗試挑戰、碰撞心中權威的大人世界。是很勇敢、具實驗精神的小孩。 孩子說謊不是不誠實。 孩子會說謊,表示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心智與他人不同,發展往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學步兒的欺騙通常不是惡意,只是為逃避處罰,父母不必太快落入道德判斷。 一直問「為什麼」,其實不煩人。 喜歡問為什麼,是因為孩子開始認知因果關係。這個有趣的發現,讓他想知道更多。不過有時排山倒海的問題不完全是因為好奇,而是想引起注意。父母偶爾可以反問:「你覺得是為什麼呢?」幫助他自己思考。 孩子太黏人了,不是不夠獨立。 學習獨立是個漫長的過程,每個孩子的軌跡不同。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副教授謝孟岑說,孩子會「黏」照顧者,孩子喜歡和你在一起。 容易發怒,不是挫折容忍度太低。 三之三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認為,孩子無法完成工作感到挫折,表示他在乎,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他完成工作、面對挫折。如果孩子什麼事都不在乎,一點挫折感也沒有,也是挺讓人傷腦筋的! (整理自《學步兒父母手冊》/ 遠流出版、《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 新手父母出版) 父母必須讓學步兒明白的5件事 摘錄出處│《親子天下0-6歲學前教養關鍵100問》 學步兒正經歷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父母除了用「體諒」取代「耐心」,也有必須讓學步兒明白的5件事。 別人也有權利: 讓孩子了解你的權利與需求。例如你看書無法跟孩子玩的時候,告訴他:「媽媽喜歡看書,就好像你喜歡堆積木一樣。媽媽現在要自己玩,也請你自己玩。」 沒有人是完美的: 讓孩子知道你不完美,並不折損為人父母的威嚴,承認錯誤並道歉,是很好的示範。讓孩子知道你不要求完美,並不會降低他未來的成就,只會讓他更願意冒險、不畏失敗。 除了哭,還有別的解決方式: 孩子因為要不到東西或無法完成工作而哭泣時,先同理他的感受:「下雨不能去公園玩,你一定很失望。」接著提供他可行的解決方式:「我們可以把鐵軌組起來玩火車喔!」 感覺是會改變的: 孩子對於傷心或失望的感覺可能很情緒化,因為他不知道感覺是暫時的,以為傷心的感覺會伴隨他一輩子。適時提醒孩子:「我們不能去公園玩你很傷心,現在你在院子裡玩得很開心,感覺也改變了!」 爸媽知道什麼是對我好的: 這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受保護,但前提是,你知道自己要給孩子什麼、管教的界限何在。

7個小撇步,讓幼兒喜歡學認字

2012年06月09日
公開
61

文�李岳霞 還記得剛開始學英文背單字有多困難嗎?對於大字不識的幼兒,要把聽到的字詞與印刷的文字聯想在一起,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不下於我們學一種新語言的艱辛。父母是寶寶的第一個語言和閱讀老師,如何讓幼兒自信的跨過認字關卡,埋下愛閱讀的種子? 美國知名出版社「Scholastic」提供父母7個小撇步,幫助學前兒順利學認字。 1.天天一起閱讀 找出孩子一天中最容易靜得下來的時段,好比午睡前或剛洗完澡,一起閱讀。如果孩子沒耐性或失去興趣,先暫停一下,過一會再試。每天累積20分鐘(一次或分次)陪孩子閱讀。 2.多問問題 問孩子關於故事內容的問題,可從看插圖就能回答的問題開始。之後,請孩子觀察書中的文字,說說看每個字的「長相」有何相同或不同,在他學習自行閱讀時,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他認字。 3.創造孩子的參與感 利用日常互動的小細節,讓孩子覺得這些故事書真的是屬於他的。例如:買書時,請他幫忙挑書;一起閱讀時,讓他選想讀的書;坐著一起看書時,請孩子幫忙拿著書,或讓他自己翻書。 4.邊唸邊指 唸書給孩子聽時,可以用手指著字,一字一字唸給孩子聽,可以幫助孩子認字。偶爾在他可能認識的字停下來,讓他自己唸唸看。唸對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識字的成就感會給孩子更多認字的動力。但若孩子當下沒反應或不願意唸時,不見得是不會,千萬不要勉強或執著考孩子,不愉快的經驗也許會讓孩子更抗拒閱讀。 5.同樣的故事,唸100遍也不嫌多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讀孩子喜歡的故事,其實可以幫助他認識聽過許多遍的字詞,也會讓他更熟悉故事的架構。 6.玩看圖說故事 孩子還不會認字時,可以鼓勵他看著書上的圖片自編故事給你聽。這個階段,可以找插畫顏色鮮明、活潑、能反映文本內容的書給孩子看,好比《好動的魚》(Fidgety Fish)。 7. 將故事牢記在心 如果孩子已經把他最喜歡的故事背起來,可以引導他一邊指文本上的字,一邊把故事背出來。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孩子最終就能將聽到的字詞與所閱讀的文字聯想在一起。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網站 提供) http://beta.babyhome.com.tw/info/child/school-age/article/6379

寶寶喝水要分齡

2012年06月08日
公開
77

腎臟、腸胃系統均未成熟 腸胃道主要可分為胃、小腸、大腸,胃內的胃酸主要可消化食物,小腸主要用來吸收營養,大腸主要吸收剩餘的水分和電解質,不過寶寶的腸胃道狀況卻與大人有極大的差異。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指出,以專職於吸收營養的小腸來說,寶寶的小腸長度約只有270公分,相對於大人來說較短,約到四歲時才會發展到與大人差不多。因此我們可發現,剛出生的寶寶腸胃功能尚未成熟,且對水分、乳糖酵素吸收不佳,再者因為腸胃道免疫力不好,對不潔食物的反應也會特別大,因此容易有大便次數多、水瀉的狀況。 而寶寶的腎臟其實也與大人不同,蔡亞秦醫師解釋,腎臟主要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中的腎絲球肩負了過濾作用,而腎小管則負責水分及離子的代謝吸收,隨著年齡成長會慢慢增大,到了一歲之後功能才會逐漸成熟,這也是為什麼一歲以下的寶寶不需特別喝水,主要也是因為擔心腎臟功能不全會引發水中毒。而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也指出,新生寶寶水分所占身體體重的比例約為80%,而腎主要功能是排除廢物,體內多餘的水分會經由腎臟排出成為尿液,但寶寶的腎功能發育未完全,無法排出過多的水分。由此可知,喝過多的水對寶寶的腎臟來說是一種負擔,因此沒事多喝水是無法應用於寶寶身上的。 水並非亂喝 應要分齡喝水 除了依照寶寶的活動力和當時的身體狀態給予水分外,最主要的喝水指標可參考寶寶的體重公斤來判斷。基本上每天每公斤所需的水分約為100cc,不過越大的小朋友腎臟功能也相對發展較好,且不同年齡的寶寶體表面積也有差異,因此量仍應有所分齡。 六個月以前 基本上六個月以前的寶寶每公斤體重約喝120~150cc,不過仍需評斷是否有發燒、生病脫水活動力不佳等狀況,林聖傑醫師強調6個月以前的寶寶是不建議喝水的,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蛋白質、乳糖以及水分,這些水分對六個月以前的寶寶已經足夠,若是喝過多的水,對寶寶的腎臟反而是種負擔,且寶寶用奶瓶喝過多的水會減少對母親的吸允刺激,反而減少母乳的分泌。 若是喝配方奶的寶寶,只要媽咪泡的時候有按照說明指示比例沖泡,且寶寶喝奶量也正常,其實是不需額外補充水分的。在此需注意,有些寶寶因為便秘,媽咪可能會想讓寶寶喝多一點水,因而自行調整比例,其實是不對的做法,便祕不一定是因為缺水造成,因此需請醫師評估。不過喝完牛奶後,也可給寶寶一兩口水漱口,主要目的為清潔口腔,而非飲水。 六個月以後 六個月以後的寶寶攝取的水量會少一點,每公斤體重約喝100cc,此時的寶寶除了喝母奶或配方奶,大部分的寶寶也會開始嘗試吃副食品,因此像是果汁、果泥、稀飯、菜湯中都含有水分,因此也不用額外多喝水。醫師則提醒,若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對於吃副食品的時間並不用刻意延緩,而是應留意食物的選擇,像是容易致敏的柑橘類果汁就需避免。 一歲以上 此時寶寶的體重逐漸增加,因此第一個10公斤時,每公斤約喝100cc的水分就已足夠,等到20公斤時,每公斤約喝50cc的水分就可以。不過這時的寶寶腸胃系統發展得更好,活動力增強,且對奶類的需求也會下降,頂多一天喝早晚兩次,因此大多開始吃和大人無異的食物,從一般的食物中也可獲得水分,若寶寶真的不喜歡喝水的話,媽咪其實也無需一直逼迫寶寶喝,以免因此對水產生反感。不過在特殊的狀況下,像是發燒、腸胃炎、或者大量流汗後,幫寶寶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且多數的寶寶也會主動表示想喝水的意願。 寶寶喝好水?應依狀況給水 醫師認為寶寶其實只要喝一般煮過的乾淨水即可不用一定選擇高級的礦泉水或特別乾淨的逆滲透水,當然未經煮沸的山泉水是絕對不行的。此外,給寶寶喝水應該依照他當時的身體狀況給予,如果有拉肚子腹瀉、流汗過多則可補充電解質口服液,但市售的運動飲料絕對不可直接給寶寶喝,務必選擇寶寶適用的電解質水。若是腸病毒因食慾差而導致血糖過低,則可補充葡萄糖水,但切記滲透壓不可太高,否則寶寶的腸胃無法負擔。不過有時外出臨時忘記帶水,媽咪可能會想去便利商店買一般的礦泉水給寶寶喝,對此醫師認為一般人無法辨別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因此在不確定的狀況下,這麼炎熱的天氣最好還是自行在家準備好再出門。 喝多少才算足夠?需多方面檢視 基本上媽咪若無法精細的計算寶寶的喝水量,則可由以下的方式來進行評估。第一就是尿量不足,解尿次數減少,且顏色特別深,多為濃縮尿;第二則是尿液味道特別的重且刺鼻;第三則是尿布換的次數減少,正常應該一天至少要5次以上,且尿布拿起來有重量感。此外,現在夏天大多數的人會待在冷氣房,也可能因為過於乾燥而造成水分散失,因此仍須記得補充水分。醫師也特別提醒,寶寶若水分攝取不足時會出現脫水狀況,可分為以下三種層級,若嚴重需緊急送醫: 1.輕度脫水:體重減少5%,且尿液減少、嘴唇口內乾燥,不過精神狀況良好。 2.中度脫水:體重減少6~10%,且尿液顏色變深,頭頂囪門凹陷、皮膚彈性變差、眼窩凹陷。 3.重度脫水:體重減少10%以上,除了中度脫水的症狀外,因為腎功能嚴重受損,還可能有恍惚、休克、心臟脈搏突然下降、精神狀況低迷等狀況。 寶寶喝水的9時機 時機1:發燒出汗,體溫上升1℃會散失2%的水分。 時機2:尿液不足、顏色深且味道重。 時機3:腸胃炎、腹瀉、發燒。 時機4:眼窩凹陷。 時機5:皮膚彈性不佳失去水分。 時機6:劇烈運動大量流汗。 時機7:口腔內黏膜濕潤度不足。 時機8:哭卻沒有眼淚,代表脫水。 時機9:換尿布的次數減少。 若是在平常的狀態下,喝水的時機也需留意,在喝奶或吃飯前最好不要給寶寶喝大量的水,這樣可能會稀釋胃酸,造成食物消化不良。但若在飯前半小時讓寶寶喝少量的水,反而可增加唾液分泌助消化。 養成飲水好習慣 而非逼迫 不過由於水是無味的,因此有些寶寶並無法接受喝水,但林聖傑醫師特別提醒媽咪不應強迫寶寶喝水,這樣反而會造成反感。此外有些爸媽會想在水裡加入寶寶喜愛的糖份,其實也是不建議的,可能會引起以下的四大問題: 1.口味改變:喝糖水會把寶寶的胃口養壞,日後對於味道較淡的食物會無法接受,讓寶寶吃東西的口味越變越重。 2.米其林寶寶:糖水會讓寶寶變胖,甚至因肥胖日後引起代謝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問題。 3.乳齒蛀牙:若喝了糖水,卻沒有即時清潔口腔,糖水在口腔內停留過久,也容易與細菌發酵產生酸化唾液,讓寶寶的乳牙提早被破壞,乳牙蛀牙後也會侵蝕牙床,影響日後恆齒發育。 4.蜂蜜引發中毒:日前有傳出寶寶喝蜂蜜水卻造成肉毒桿菌中毒的新聞,主要也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腸胃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成,因此吃了蜂蜜會使肉毒桿菌芽胞在腸胃中增生,甚至引發中毒,嚴重可能導致癱瘓。 醫師也提醒,一般市售的果汁也應減少給寶寶喝,因為糖份過高、滲透壓偏高,反而容易造成腹瀉。等寶寶大一點後若想喝則可加水稀釋,最好的做法還是喝現榨的天然果汁,也可鼓勵寶寶多吃果肉,因為纖維質多可避免便秘。那麼媽咪該如何讓寶寶習慣喝水呢?蔡亞秦醫師認為首先爸媽必須先以身作則,如果爸媽都沒有喝水的習慣,那麼寶寶自然也不會喜歡喝。再者就是可以將水裝在寶寶喜愛的水瓶裡,或者藉由玩遊戲的方式讓寶寶喝,絕對不可以逼迫喝下。 結論 寶寶一歲以前因為腎臟仍發育不全,因此不建議額外喝水,從一般的日常飲食中都可獲得充足的水分,但到了一歲之後,最好逐漸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如果寶寶貪玩忘記喝水,等到真的感覺很渴時,身體的細胞可能都已脫水,之後再爆飲喝水反而對身體不好。因此媽咪最好隨時都準備好煮過的乾淨開水,並且定時提醒寶寶喝,特別是在大量流汗之後,甚至在冷氣房內都需留意,有時候用水漱口也可保持口腔乾淨,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後,將來也不會造成肥胖、蛀牙問題,如此才能當個健康的好寶寶。

育兒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寶寶作息時間表

2012年06月04日
公開
60

上網看到有媽媽推薦"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上博客來訂購。 訂購的時候有看到另一本, "這樣做,寶寶超好帶-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實踐篇", 所以就兩本都買來看看。 "百歲醫師"的作者 一開始就有提到:「是你們搬進去跟寶寶住,還是寶寶搬進來跟你們住?」 我看了這段話,想一想,寶寶是搬來跟我們住的, 所以應該是我們訂規矩,而不是寶寶來訂。 內容有提到傳統媽媽帶小孩的狀況,都是寶寶一哭就餵, 差不多每2個小時就餵一次,連半夜也不例外。 寶寶一哭就餵的媽媽大多數都睡眠不足,身體疲憊,心清沮喪。 另外,一哭就餵奶的寶寶比較會哭鬧。 我想一想,真的耶! 在我訂銓銓作息之前,我幾乎沒睡飽過, 我身邊有小孩的朋友幾乎都告訴我, 有了寶寶之後,前三年,不要想睡飽,要我有心理準備。 我一直以為每2∼3個小時餵寶寶, 寶寶愛哭鬧、媽媽睡不飽,在前三年都是正常的, 直到我上網看到別的媽媽分享及這本書後,我才知道, 原來寶寶真的是可以訓練的,而我真的是有時間可以睡飽的。 作者表示要訓練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吃奶和睡覺,每四個小時餵一次奶, 新生兒晚上應該有七∼八小時的睡眠,而且是一覺到天明。 到了餵奶時間,就要把寶寶叫醒, 每次餵奶一定要餵飽,儘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 像作者就常跟寶寶開玩笑說:「這不是吃點心喔。」儘量讓寶寶吃夠。 白天的時候不要讓寶寶一吃完奶就睡,餵完奶跟寶寶玩一下, 寶寶會開心的,因為他才剛吃飽,覺得很滿足。 等寶寶玩累了,上床時就會睡得比較熟、比較久。 不過,要怎麼跟寶寶玩呢?作者表示動作一定要很輕。 餵完奶、拍背打嗝後,可以跟寶寶說話,唱歌給寶寶聽, 看著寶寶的眼睛,擺動寶寶的腳,抱著寶寶在家裡走一走。 寶寶起來一陣子後,會開始有點累或哭鬧, 這時候就把他放回床上睡覺,等到下次餵奶時間再抱起來。 除了最後一次餵奶時間,就是晚上10點或11點左右, 餵完奶不要跟寶寶玩,其他的時間餵奶都是-餵奶-玩耍-睡覺。 餵奶之後,小心的拍背打嗝,換上乾淨的尿布,直接送他上床睡覺。 萬一寶寶提早醒來,還不到預定的餵奶時間怎麼辦? 作著表示會轉移寶寶的注意,拖到餵奶時間。 比如說,寶寶比預定餵奶的時間早一個小時醒來,會幫寶寶拍背打嗝, 看是不是不舒服,換塊奶布,洗個澡,陪他玩一下, 儘量拖到預定的餵奶時間。 不過作息表不是死的,不要死守,如果已經花了一段時間轉移注意, 但離上次餵奶已經超過兩三個小時, 就可以變通一下,直接餵奶,讓寶寶吃飽。 但如果寶寶在一個小時之前才剛吃飽,那可能不是因為餓才哭, 就可以拍背打嗝,看看他會不會再睡著。 作者內容提到要有耐心,做法要一致, 通常要花兩三個禮拜的時間才能確實遵守一套作息時間表, 但只要努力朝這個目標去做,就會發現, 寶寶很快就能適應這個作息時間表,準時在餵奶時間醒來。 我之前也懷疑過寶寶真的能一覺到天明嗎? 晚上真的能睡超過七小時嗎? 寶寶一直哭真的沒問題嗎? 作者說,寶寶如果能夠學會一覺到天明,發育會更好, 心情也會更好,就像大人一樣。 大人自己睡眠不足時,都會覺得心情煩燥、精神不濟,小孩也是一樣的。 書中提到,白天每四個小時餵一次奶, 晚上十點最後一次餵奶,幫寶寶拍背打嗝,換尿布, 確定寶寶、床都很好沒問題,就讓寶寶上床睡覺。 接下來就不要再抱寶寶起來,也不要再餵奶,等到明天早上六點再餵。 寶寶適應這個作息時間表之前,半夜很可能會哭,哭對寶寶沒害處, 反而可以自然地擴展寶寶的肺部,加強肺部功能,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二十個小時,每天有可能哭到四小時, 慢慢寶寶就會習慣這個作息時間表,開始能一覺到天明。 作者有提到自己親身採用的方法,原則上跟上述大致相同, 第一天晚上,半夜寶寶哭了,就會先看一下是幾點, 先算算看,是不是已經吃完奶超過四小時, 如果是,會等至少十分鐘,再去抱寶寶, 餵寶寶吃奶-打嗝-換尿布-送寶寶上床睡覺。 但不會哄寶寶入睡,因為不希望寶寶養成半夜要人哄的習慣。 第二天晚上,作法一樣,不過這次會多等至少五分鐘, 讓寶寶哭至少十五分鐘再去抱。 第三天晚上會再多等五分鐘, 讓寶寶哭至少二十分鐘再去抱,以此類推。 繼續延長等侯的時間,最後寶寶就學會一覺到天明了。 作者的三個孩子大約六週大的時候,就不會半夜醒來一直哭。 關鍵在於,寶寶白天吃完奶後,一定要讓寶寶清醒一段時間, 拍背打嗝,讓食物充分消化,睡覺時間到了時, 即使寶寶還不睏,仍要送寶寶上床睡覺。 如果寶寶上床後開始哭鬧,不要把寶寶抱起來, 很快的,寶寶就會曉得,一旦睡覺時間到了就非睡覺不可。 但如果寶寶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時間醒來,表示寶寶的生理時間卡住了, 當寶寶醒來時,不要馬上抱他,不管寶寶怎麼哭,都是暫時的, 從五分鐘到四十五分鐘不等。 有些父母擔心如果沒有立刻回應寶寶的哭聲, 會讓寶寶覺得不被愛或是沒有安全感。 但正好相反,不幫助寶寶養成一覺到天明的習慣,才是殘酷的。 如果把寶寶抱到床上跟父母一起睡,會延長這個學習的過程。 一般來說,要花三個晚上才能培養出這個新的習慣, 讓寶寶跟媽媽都可以一覺到天明。 書中還有提到一個我覺得很神奇的「省略晚上最後一次的餵奶」。 寶寶作息出來了之後, 會發現到寶寶兩三個月大時,越來越難在晚上十點叫醒吃奶, 這表示可以省略晚上最後一次的餵奶, 寶寶晚上已經可以開始連續睡十二個小時了。 大概在這個時候,可以開始餵寶寶一些食物泥。 書中是鼓勵趴睡的, 不過銓銓從出生就是仰睡,我最近有試著要給銓銓趴睡看看, 可是銓銓趴著沒多久就開始哇哇叫,只好作罷。 書中是寫到,趴睡可以讓寶寶睡得比較好, 也睡得比較久,比較有安全感,因為寶寶的手腳隨時可以接觸到床。 就像我們在抱寶寶的時候,很自然的寶寶的肚子會貼住我們的胸膛, 小手小腳就不會亂晃,所以這個姿勢對寶寶來說最有安全感。 作者家三個孩子,六個月大就會爬, 四個月大時,就能夠用手臂和膝蓋把身體撐高, 把頭抬高,努力想爬看看。 作者表示趴睡的寶寶肢體動作的發展比較快, 仰睡的寶寶,肢體動作通常比較不靈光。 至於趴睡或是仰睡,就看父母自己怎麼做了。 銓銓雖然不是趴睡,但是有的時候我會把銓銓用成趴的姿式。 銓銓現在會自己把頭換邊,也會抬頭,但抬頭的時間不會很久。 不過,趴超過五分鐘,銓銓就會低著頭一直大叫, 所以我實在沒辦法讓銓銓趴著睡。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寶寶哭了不去抱,讓寶寶一直哭很慘忍。 書上有提到讓寶寶按作息表睡覺和吃奶的好處有很多, 像是父母可以得到比較多的時間休息和自由, 父母有充分的休息時,以能做更稱職的父母, 也比較有耐心和體力來照顧孩子的需要。 寶寶也會漸漸信任父母將按時做該做的事, 寶寶也漸漸曉得不需要用哭來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寶寶可以感覺到父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也知道父母會在生活上引導他們。 寶寶的作息一固定,才不會寶寶一哭,全家就大亂, 訂一套良好的固定程序有助於分辦是不是有什麼大問題。 但如果寶寶已經習慣時間表,晚上放上床後, 寶寶的哭鬧超過十分鐘,就要去看看寶寶怎麼了。 所以有固定的程序後,一但情況反常,就很容易察覺。 書中提到「不管您做什麼或沒做什麼,都是在訓練孩子」, 要訓練孩子能夠安慰自己,靠自己入睡, 像孩子怕黑、一定要父母睡在旁邊才睡得著、要哄才能睡, 這些習慣都是被父母養成的, 所以要訓練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幫助的事物。 書中提到平均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 新生兒:二十小時 三個月:十六小時 兩歲、六歲:十二小時 青少年、成人:八小時 但因人而異,只是可參考看看。 作者有提到一點, 連續長時數的睡眠對發育中的孩子有益, 如果孩子容易生病,也許要注意一下孩子每天睡幾個小時。 父母如果總是在適當的時間送孩子上床, 孩子最後就會開始在適當的時間睡覺。 以上內容參考∼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一書之內容

親子教養方式 寶寶與人分享

2012年06月03日
公開
50

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分享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學會與他人是孩子從小就該學習的美德,這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能力。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呢? 西方有句諺語「Sharing is Caring」,意即「與人分享則是關心照顧別人」。在西方社會學會與他人分享是一個小孩子從小就學習的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Social skill)之一。那麼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呢? 教孩子學會分享 示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與孩子之外的家庭成員分享,這樣展現在孩子麵前的是活生生的例子。小孩子的模仿力很強,這種方式有趣又有效。 適時的讚揚,鼓勵他們慷慨的行為 當兒子表示出或做出慷慨的行為時,經常給予表揚和讚美。並且用一些很大的辭彙如「分享」「好朋友」「快樂」「慷慨大方」等。這樣讓他從小就瞭解這些詞的表面涵義和重要性。 這幾年做幼兒老師的經驗中,我發覺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會與他人分享。 在幼稚園有限的空間、時間和老師的配備情況下,有許多時候需要小朋友一起來分享那裏的玩具和設施,在各種活動中也需要小朋友學會等待和分享機會。 一個不願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在幼稚園這個小社會中將會是一個很不快樂甚至會變成一個經常導致「麻煩」的孩子。 在其他的社會環境中也是一樣,比如有時小朋友來家中做客,如果作為主人的小朋友不能與來做客的小朋友分享,一場興致勃勃的聚會可能會變成一場你爭我奪的鬧劇。 從小的「分享教育」做的好,會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也能培養孩子樂觀、不自私的良好人格,擁有一個快樂人生! 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 1.分享要從小開始教 孩子5歲前還無法理解“分享”的概念。然而一些基本規則可以從小時候教起,比如:“玩具大家輪流玩”,“她先玩,然後輪到你”,“玩具你不玩了,就讓別的小朋友玩吧”。 2.不強迫孩子分享 與大人一樣,小傢伙也會有自己特別珍愛的玩具或圖書,不要強迫孩子與他人分享。告訴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珍愛的東西拿出來炫耀。 3.角色互換 如果孩子經常對分享說“不”,那麼不妨考慮與孩子互換角色。與孩子一起玩耍,當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時候,你就說“不”。當小傢伙感覺心煩時,你不妨曉之以理,讓他明白“只有學會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開心地一起玩”。 4.家長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影響最大。因此,為孩子做出“分享示範”。比如,吃三明治的時候,問問孩子“你要吃一塊嗎?”父母做其他事情時候,也應注意讓孩子觀察到父母在“分享”。 5.選擇一個主題玩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主題,比如,沙灘、農場、廚房等。如果玩具類似,顏色差不多,那麼孩子就不太會掙搶,更容易學會分享。 6.限制時間 可以採取限制時間的方法,他先玩10分鐘,然後讓別的孩子玩10分鐘。讓孩子明白,與別人分享玩具不等於永遠失去玩具。 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父母們的重視,從小打好基礎對將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會孩子分享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分享,就試試以上的方法吧。 參考來源,大紀元,寶寶地帶,育兒教學

嬰兒分離焦慮症 度過焦慮4妙招

2012年06月02日
公開
62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嬰兒分離焦慮症 度過焦慮4妙招 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 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 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雅婷表示,寶寶大約在7、8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有表達能力。她進一步說明,此階段寶寶主要有2種特徵:其一,開始分辨得出熟人和陌生人,也就是有依賴的感覺;其二,由於寶寶大腦還未完全成熟,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以為眼前的人事物消失就是不存在的。 由此可了解,「分離焦慮」幾乎是寶寶成長階段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張雅婷醫師表示,症狀可大可小,有時候視寶寶的家庭和人際關係而定。 像每年9月新生入學時,在教室門口哭哭啼啼的景象,也是一種「分離焦慮」。但通常到了長大邁入青少年時期後,就會逐漸消失。 嬰兒分離焦慮症 度過焦慮4妙招 在下列八項焦慮症狀中,出現至少三項症狀: ★當離開家裡或與父母親分開時,一再出現痛苦。 ★一直擔心會失去父母親,或擔心父母親受傷。 ★一直擔心會發生不幸事件,導致和父母親分離(例如迷路或被綁架)。 ★因為害怕和父母親分開,所以不願意上學或去其他地方。 ★害怕獨自一個人。 ★因為害怕父母親不在身邊,以致於不敢睡覺。 ★反覆做有關分離的惡夢。 ★當與父母親分離時,會一直抱怨身體不舒服(例如頭痛、胃痛、嘔吐)。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三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但六個月大的嬰兒,更多了懼怕、憤怒、厭惡、苦惱及愉快等情緒。 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 但這些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 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 分離焦慮症潛在的發作因素 心理及環境因素 沒有與父母親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或是父母親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無法獨立活動,均會提高孩子罹患分離焦慮症的機率。 學習因素 父母親自己在面對與孩子分離時表現出焦慮行為,或是本身較常焦慮不安,均可能透過某種方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學習到焦慮行為模式。 遺傳及個性因素 研究顯示,父母親本身有焦慮症狀者,孩子比一般小孩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狀。過度害羞或退縮氣質的孩子也較易罹患此症。 如果孩子具有上述潛在發作因素,再遭遇到生活上的突發壓力事件,例如受到驚嚇、搬新家、進入新學校,或是家人生病、離家等,即可能引發分離焦慮症狀。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適當的協助 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 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 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 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應避免的3種禁忌行為 不可表現出驚慌感 寶寶的行為是本能表現,容易產生恐懼的感覺。這時候,父母一定要鎮定,不要寶寶一哭,爸媽也露出驚慌和焦慮,會加深寶寶的不安。張雅婷醫師表示,父母應採取緩和與堅決的語氣,耐心地安撫和向寶寶說明。 不能強迫分離 和寶寶分開時,最忌不做任何解釋就默默地離開。張雅婷醫師表示,每一次和寶寶分離,父母都應該解釋清楚原因。 避免哄騙 不少大人會覺得,寶寶還小,用哄騙的方式安撫就好。張雅婷醫師提醒,這是很糟糕的方式,因為當寶寶發覺父母總是騙人時,心中的信任感會愈來愈少,可能以後就不會再相信父母的話。 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媽媽育兒百科 整理 資料參考:成大醫院精神科Department of Psychiatry,Memei BLOG,媽媽寶寶雜誌

關機吧!別用手機霸凌孩子

2012年06月01日
公開
50

【親子天下╱李岳霞】 不管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帶著孩子的「低頭族」爸媽,不是耳朵黏在手機上,就是用耳麥在講電話,甚至是看股票、玩手機裡的小遊戲。這種「人在心不在的畫面」,也常在你家上演嗎?和孩子一起吃飯,你會接電話嗎?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提醒:其實孩子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們很小就知道什麼是「被冷落」的滋味。有的孩子在爸媽手機鈴響時就開始坐立難安、拉扯爸媽的衣服,甚至為了贏回爸媽的注意故意搗蛋。 也許你會擔心手機的輻射對孩子的大腦不好,但更應該擔心的是科技帶來的疏離與孩子的安全依附。大家各做各的,活在自己的科技世界裡,只會讓家庭分崩離析。(也許傳統又重又大的室內電話更智慧,正因為無法把電話帶著走,你會言簡意賅、有效率的結束談話。) 當你關機,陪伴孩子散步,一起觀察一路上的事物,或只是跟他們坐在一起發呆、聊天,都能刺激孩子的大腦;更重要的是,你的注意力會讓孩子安心,讓他知道你在乎他。電話不響會帶給你更多意外收穫。很多爸媽是在教孩子認識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名稱,或編故事給孩子聽時,才發現原來自己很有創意和想像力,也才有機會真正體驗赤子之心的可愛與可貴。 孩子可能走路很慢,吃飯很慢,做什麼事都快不起來。但一定會有那麼一天,他們突然長大了,離開了。等你想跟他說話了,他卻好忙,忙到你說的話他都沒在聽,就跟當年的你一樣。

留一處「以孩子為本」的小天地!

2012年05月25日
公開
47

文/彭菊仙 Chu-Chu 媽咪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主題是「創造力的學習」。我看到英國給予孩子的啟發,特別重視教學「環境」的改造,對於這一點,我特別感同身受,咱家有三個特愛手做、創作的孩子,我認為從小為他們留一處「以孩子為本」的天地,確實是重要的一步... 唱戲人家的孩子生來為什麼生來就會表演嗎?偉大的孟子小時候學著鄰居五子哭墓,貝多芬、莫札特都出自音樂世家…,孩子天生就會在環境裡尋找需要的養分,環境是塑造孩子的推手。蒙特梭利說:「孩子與環境談戀愛。」觀察咱家三個孩子,從學步兒開始,翻箱倒櫃,擋也擋不住,小小探險家的行徑是天天上演、時時發生,我好似在做實驗一般,不斷印證蒙特梭利提出的這個可貴道理。 如果充份理解孩子與環境的糾結關係,媽媽們就不能在窗明几淨的屋子裡,永遠只放著禁止孩子接近的貴重裝飾品、大人才能使用的設備、各類先進的電器,或著在空閒的時間,通常只打開電視和電腦。 有媽媽在我的部落格留言:「…最怕聽到不給看電視、電腦,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事,一直在大人耳邊叫無聊的小孩…」,但是除了看電視、玩電腦,很多孩子確實覺得很無聊,因為所處的環境,或許佈置高雅,卻只適合成人們的生活模式,說的更確切一點,是一個適合上班回來坐著看電視、吃飯睡覺的場所。連大人在此都找不到太多其他可做的事情,更何況是好奇心永不停歇的小孩?甚或是大人小孩一起同樂的親子活動?還有朋友感嘆的說:「我從來沒看過我的孩子下課之後,對什麼事情有所追求,有什麼非得達成的目標。」 孩子的生活乏善可陳,會不會是因為沒辦法愛上生活在其中的「環境」?如果環境裡能提供各式各樣孩子會愛上的活動、供給孩子可隨意發揮的素材,並且能讓他們感到放鬆自在,看看孩子們會產生多大的變化? 從學校智力測驗的結果顯示,我那已經入學的三個小子只不過是中等之資,充其量也只是中等以上一些些,但是孩子們的巧思確實常常帶給我意外的驚喜。常常聽到朋友們讚賞他們的作品充滿創意,並且對「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的特性感到好奇。我自己真的也很享受看到孩子們廢寢忘食、埋頭苦幹的沉浸在自己的創作夢境之中,我認為不論大人小孩,能夠如此專注投入,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境界。 不論孩子做得好與不好,我喜歡他們沉迷於自我創作,這代表他們能夠自己找到興趣與樂趣,在一個主題上專注思考。空閒的時候,扭開電視機絕對不會是他們的第一個動作,而是走到最喜愛的休閒房裡快樂工作! 兩個小桌子拼在一起,三隻小豬可以同時坐在一起,在開放式的櫃子裡隨時放著有一整堆的回收紙、桌上永遠放著一大盒的筆,孩子們坐下來的第一件事,不假思索的就是「畫」。畫剛才出門看到的東西,畫書上讀到的內容,畫把拔馬麻說的怪事情,畫電影的情節,畫自己想像的發明,畫設計圖。 我為孩子準備很多的筆、不同的筆-----一般鉛筆、2B鉛筆、彩色鉛筆、簽字筆、勾邊筆、螢光筆、粉蠟筆、粉彩筆;為孩子準備很多的紙----回收紙、圖畫紙、書面紙、彩色紙、硬紙板、玻璃紙、粉彩紙、雲彩紙….,在不浪費的前提下,我都放在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的櫃子裡,讓孩子的思緒與媒材之間沒有距離,他們自由的取用,並且在靈感閃動時,即時的取用。 抽屜裡一打開,更是應有盡有,小豬們大約都知道裡面有什麼:釣魚線、毛線、一般綿線、泡棉膠帶、彩色亮光膠帶、毛根、鐵絲、彩帶、吸管、牙籤、珠珠、亮片、免洗筷,當然還有---黏土…,咱家最愛發明東西的凱凱,每天一放學就衝回家,叫他到樓下活動筋骨他不要,喊他吃點心也沒聽見,成天就在這個抽屜裡尋寶,構思他的發明與創意! 有時候我猛然發現這個抽屜怎麼都快塞爆了!一看!天哪!孩子們真是天才,用完的線軸、捲筒衛生紙的軸心、牙線棒盒、用完的膠帶圈….,全塞進來!原來這些東西孩子們都捨不得丟,因為他們認為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成就他們的大作! 而孩子的手做生活方式也逼使我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定期為小豬們補貨---我最常去的店,除了菜市場,就是文具書店,再來就是五金行,三天兩頭就接到孩子們的補貨order。 如今這個房間因為用得兇,木質地板凹凹凸凸,一個洞又一個洞,小書桌更是滿佈墨漬,慘不忍睹,最可怕的是那幾個櫃子和抽屜,往往小豬們的靈感一來,便像小狗一樣在裡面亂翻亂扒,沒幾天就亂得不成樣子!但這些百寶櫃,對他們而言似乎是亂中有序,裡面藏了什麼、缺了什麼,都一清二楚!雖然這個房間永遠亂哄哄,但是卻是一切布設都以他們為本、真正屬於他們心靈歸屬的「小天地」! 其實孩子天生都很愛使用「手」,但是當眼睛佔據了大部分的心智活動,靈巧的雙手便自然的被擱在一旁,真的相當可惜!我們除了為他們布設一個讓眼睛充分運作的空間,是否更要提供一個讓「小手」充分發揮功能的園地呢? 想想看如果我們是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會用到什麼東西?如果家裡有一個地方,讓他們想畫畫,就可以畫個夠;想做勞作,什麼都找得著;想玩玩具,垂手可得;想讀書,也找得到好看的書,我們用心為孩子預備一個以「他們需求」為考量的園地,孩子就會愛上那個地方,黏在那個地方,有空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走進去,快樂的閱讀著、研究著、創作著,我們會欣慰的欣賞到一個充實、快樂、滿足、老喊著「時間不夠用」的勤奮身影! *本文同時載於「親子天下之部落格共和國」

教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

2012年05月04日
公開
55

媽咪的寶寶喜歡與他人分享食物或是物品嗎? 教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與孩子之外的家庭成員分享,這樣展現在孩子麵前的是活生生的例子。小孩子的模仿力很強,這種方式有趣又有效。 適時的讚揚,鼓勵他們慷慨的行為 當寶寶表示出或做出慷慨的行為時,經常給予表揚和讚美。 並且用一些很大的辭彙如「分享」「好朋友」「快樂」「慷慨大方」等。 樣讓他從小就瞭解這些詞的表面涵義和重要性。 在幼稚園有限的空間、時間和老師的配備情況下, 有許多時候需要小朋友一起來分享那裏的玩具和設施, 在各種活動中也需要小朋友學會等待和分享機會。 一個不願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在幼稚園這個小社會中將會是一個很不快樂 甚至會變成一個經常導致「麻煩」的孩子。 在其他的社會環境中也是一樣,比如有時小朋友來家中做客, 如果作為主人的小朋友不能與來做客的小朋友分享, 一場興致勃勃的聚會可能會變成一場你爭我奪的鬧劇。 從小的「分享教育」做的好,會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也能培養孩子樂觀、不自私的良好人格,擁有一個快樂人生! 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 1.分享要從小開始教 孩子5歲前還無法理解“分享”的概念。 然而一些基本規則可以從小時候教起, 比如:“玩具大家輪流玩”,“她先玩,然後輪到你”,“玩具你不玩了,就讓別的小朋友玩吧”。 2.不強迫孩子分享 與大人一樣,寶寶也會有自己特別珍愛的玩具或圖書,不要強迫孩子與他人分享。告訴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珍愛的東西拿出來炫耀。 3.角色互換 如果孩子經常對分享說“不”,那麼不妨考慮與孩子互換角色。與孩子一起玩耍,當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時候,你就說“不”。當小傢伙感覺心煩時,你不妨曉之以理,讓他明白“只有學會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開心地一起玩”。 4.家長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影響最大。 因此,為孩子做出“分享示範”。 比如,吃三明治的時候,問問孩子“你要吃一塊嗎?” 父母做其他事情時候,也應注意讓孩子觀察到父母在“分享”。 5.選擇一個主題玩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主題,比如,沙灘、農場、廚房等。如果玩具類似,顏色差不多,那麼孩子就不太會掙搶,更容易學會分享。 6.限制時間 可以採取限制時間的方法,他先玩10分鐘,然後讓別的孩子玩10分鐘。 讓孩子明白,與別人分享玩具不等於永遠失去玩具。 提醒爸比媽咪~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從小打好基礎對將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會孩子分享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唷!!

先擁抱,再說話

2012年05月02日
公開
46

鄧蔭萍:先擁抱,再說話 2009-04 / 親子天下雜誌5期 / 作者:許芳菊 採訪整理 【EQ 家庭教養分享: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 鄧蔭萍】教養專家鄧蔭萍長期投入親子教養的研究工作,卻被兒子吐槽:心理學要重修。即使身為專家,也不一定是一百分的父母,但是,他們跟兒女沒有距離。 鄧蔭萍不但長期投入親子教養的研究工作,更實際走入社區帶領新手父母的成長。面對家中正在念小六的兒子與小二的女兒,鄧蔭萍坦承,當父母真的是高難度的挑戰。大兒子常常跟她開玩笑說:「我就是生來砸媽媽招牌的!」 陪伴兒女成長的過程中,該如何引領他們在情緒發展上健康的成長?鄧蔭萍分享了她親身的領悟----- 在家裡做情緒教育,我用過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跟孩子寫情書、寫紙條,這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法,因為孩子最需要的,是你能夠了解他。 還有,絕對不在氣頭上處理事情。因為如果一直吵下去,就會沒完沒了,一定要有一個人先煞車,等到另一個人情緒穩定以後,再來談這件事。情緒穩定之後,孩子有時就會很尷尬說:「沒有啦,不要講了,我知道了。」 我還試過一招很好用的方法,就是邀請孩子,跟他單獨約會。這是關係修復的好機會。那段時間要注意,即使你對孩子有千百個不滿意,都不要特別去說。你會發現,那天孩子會特別活出來。 例如,有一次早上孩子出門,我們都為了某件事生氣,很火,大家都不舒服。事後,我也覺得這樣不好,到了中午,我就去跟老師請假,帶他出去吃飯。我也沒跟他說什麼,只說:「我今天就是很想帶你出來吃個麵。」吃完飯,我們一起去公園走一走,也沒特別講什麼,就問他:「你還好嗎?」回到家後,他就好了。孩子有時就是需要抒發,需要被看見、聽見,知道他是被呵護的。 父母在處理孩子的事情時,人跟事應該要分開。「我很生氣你做了……很不應該的事,可是我是愛你的。」不要把人都罵進去,在孩子的自我概念裡頭,他是有價值的人,而不會因為考了六十分就沒價值。 另外,我發現「擁抱」好重要!例如有時候哥哥吃醋發脾氣,其實他們是想知道他是被愛的。這時候,父母不需要一直在那邊講道理,先抱抱他,就像擁抱小baby在媽媽懷裡。你會發現,有些情緒就會穩下來。只有孩子情緒穩了,我們才有辦法去跟他說些什麼。 讓孩子知道他是被愛的,很多情緒他就會平穩下來。 我的兒子抓到我一個把柄,他常跟我說:「媽媽,你心理學應該重修。你都講得很好,可是做不到。」 人啊!喜怒哀樂天天都有,我們不是天生的父母。情緒教育非常生活化,父母幾乎每天都在接受磨練,沒有一百分的父母,但只要你願意,我們都可以從現在開始。

請別再說我只是在『玩』~(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2012年05月01日
公開
46

當我在積木區堆砌積木時, 請別說我只是在『玩』~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形狀與平衡的關係, 誰知道!也許哪一天我將會成為建築師~ 當我在裝扮自己、辦家家酒、擺飾桌子、照顧小嬰兒時, 請別說我只是在『玩』~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也許哪一天我將會成為父親或母親~ 當你(妳)看到我在塗抹顏料畫畫或揉捏黏土時, 請別讓我聽到:他就只是在『玩』!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也許哪一天我將會成為一位老師~ 當你(妳)看到學校的我正全神貫注在拼拼圖或玩一些玩具時, 請不要認為我把時間浪費在『玩』的方面~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和培養專心的態度, 也許哪一天我將會成為事業家~ 當你(妳)看到我在煮東西或嘗試食物時, 請別認為我就只會『玩』~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學習操作管理與分類不同, 也許哪一天我將會成為一位大廚師~ 當你(妳)看到我正在跑跳或移動身體時, 請別說我只是在『玩』~ 你(妳)知道嗎? 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學習身體的運動和功能, 也許哪一天我會是一位醫師或運動家~ 你(妳)問我今天在學校做些甚麼? 當我回答是:我只是在『玩』時, 請別誤解我~ 因為我是在『玩』當中學習, 學習如何讓自己『成功』和『快樂』, 我將會為我的『未來』、為我的『明天』做最好的準備, 今日,我就是一個『小孩子』, 我的工作就是『玩』!

嬰幼兒呼吸困難 父母可先緊急處理

2012年04月28日
公開
52

文�張敬文 近來天氣陰冷、潮濕多變化,促使許多嬰幼兒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引發許多呼吸道問題;看門診時,常會有焦急的媽媽緊張問到:「小孩半夜咳嗽很厲害,喘不過氣來時,該怎麼辦?」或「當幼兒突然哮吼發作時,應如何緊急處理?」 嬰幼兒平均每分鐘呼吸30至35次,呼吸困難是指呼吸時不順暢,需要費很大力量才能吸到足夠空氣,因此常會有呼吸短促、頻率加快,每分鐘可增至40至60次,心跳加速、嘴唇發紫等症狀。 除了常見吞入異物引起呼吸困難外,嬰幼兒呼吸系統感染常會引發肺炎、毛細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及哮吼。另外,過敏性引起的支氣管氣喘,這些都可能造成氣管內分泌物過多,或呼吸道狹窄,導致咳嗽厲害、呼吸困難現象。在此時,家長應沉著鎮靜,安撫幼兒,不要讓幼兒驚慌哭鬧,致使氧氣消耗量更增加,使喘息更嚴重。 ◎父母在家中可以先行緊急處理如下: ●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流通,抱起小孩或抬高上半身30度,以利呼吸。 ●餵幼兒喝溫開水,幫助痰咳出。 ●喉嚨內有呼嚕呼嚕、痰很多的聲音時,可以將幼兒趴在家長膝上,臀部墊高,採頭在下腳在上方式,由下背部往肩部方向拍擊,幫助痰咳出(嬰幼兒不像成人會將痰咳出,有時會吞入胃中)。 ●流鼻涕、鼻塞、鼻子不通時,可用熱毛巾敷鼻子,以棉花棒輕輕沾去鼻屎,或鼻涕吸取器吸去鼻涕。 ●幼兒有嘴唇發紫時,家長應立即深吸一口氣對準幼兒嘴部,向內吹幾口氣後,仔細觀察嘴唇顏色,如情況未改善,繼續動作,至嘴唇顏色轉紅才停止。 ●有氣喘史的小孩,可在平時請小兒專科醫師指導發作時的處置方法,家中應準備何種藥物?口服或吸入藥劑該如何服用?以備緊急時使用,當幼兒氣喘即將發作時,可先給予準備之藥物(如為噴霧劑藥物作用快速且直接),並密切觀察服藥後的情況變化。 如果能在住家附近,選擇一位好的小兒專科醫師做為家庭醫師,並常保持聯繫,根據醫師指示來做,可減少父母許多憂慮與緊張,讓每位寶寶均擁有健康的身體,快樂地長大。 (作者為台北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

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嗎?

2012年04月24日
公開
72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2012春季號特刊:0-6歲寶寶50個關鍵第一次 「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寶寶一直哭不會受到什麼傷害,相反的,他們會開始覺得有安全感。要把哭當成是寶寶的運動,有助肺部的發展。」──《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這本新手父母幾乎人手一本的教養書,以美國百歲小兒科醫師丹瑪(Leila Denmark)多年的臨床經驗為藍本,提供新生兒哭鬧、作息混亂等解決方案,並對爸媽訴求「十天內舒舒服服一覺到天亮」。 面對每兩小時哭著要喝奶、晚上不睡覺的新生兒,百歲醫師提出,寶寶哭不要先餵奶,要等到四小時再餵,以建立寶寶規律的作息。寶寶哭不停也不需要立即回應,千萬不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不哭。這些觀點及方法,的確讓疲憊的新手父母看到一線曙光。 不過,真的實行起來,卻有不同的聲音:「我覺得好殘忍」、「我狠不下心」Babyhome討論區的媽媽紛紛留言。「為了這本書,我和老婆吵到差點離婚,她重視自己的生活,想徹底執行書中的方法,但我覺得寶寶會哭那麼久,說不定有什麼被我們忽略的原因,例如生病,這個『萬一』是我們承擔不起的風險,」葉漢宇(化名)說。 到底該不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養小孩?育有兩名幼兒的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瑽寧認為,丹瑪醫師的說法約是四十年前的醫學主張,近十年另有「親密育兒」的學派,兩種學派各有理論依據。 到底你配合寶寶,還是寶寶配合你? 這兩種學派最大的差異在於,以父母還是以寶寶為中心的育兒。百歲醫師育兒法強調以父母為中心,講求規律的重要,將寶寶的作息訓練成父母想要的節奏,希望寶寶配合爸媽。近年兒童發展專家強調的親密育兒法,則呼籲家長,寶寶哭泣,代表有需求,爸媽必須給予回應,寶寶才有安全感,進而有能力發展對人及對世界的信任關係。 誰說的對?該用哪種方法? 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沒有一套教養法適用所有的新生兒,爸媽要了解孩子的氣質,依氣質的不同給予適切的教養。例如規律性高、反應度不強的寶寶,採用百歲醫師育兒法,對寶寶的負面影響會比敏感型的寶寶低。 父母還要學會區分寶寶哭泣是基本還是額外需求,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要立即回應,額外的需要不一定要馬上或每次回應。 看待規律與親密兩套不同的育兒學說,楊俐容建議: ●一歲前採需求式教養 孩子的確需要從與成人的互動中,學習適應外界環境的節奏,但這是教養的長程目標。每個寶寶天生的「氣質」不同,氣質無法改變,卻可以調整,讓寶寶具備彈性來適應外界的環境,但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育兒仍需掌握適齡適性的原則,一歲前,寶寶的生存需求必須完全仰賴父母。沒有一個新生兒會故意和父母作對,嬰兒的行為,如肚子餓或尿溼而哭泣,是生存的本能。有些寶寶較敏感,對於外界的刺激,即使強度不高,反應也較為誇張,哭聲會激烈一些,這是寶寶天生的氣質。 ●寶寶哭了,先觀察、區分需求 寶寶的需求分為基本需要與額外需求。肚子餓了、尿布溼了而哭泣,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晚上睡覺時,垃圾車經過的音樂聲把氣質較為敏感的寶寶驚醒,寶寶因而哭泣,是心理需求。 吃飽喝足,也睡飽了,基本需求被滿足,而寶寶還要更多,那就是額外需求。例如單獨躺在小床上,沒人陪著玩,有些寂寞,因此哭泣想引人注意,這是額外需求。 人有趨樂避苦、追求舒適的天性,依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的理論,新生兒適應環境的歷程分兩個階段:一是同化期,世界以「我」為中心,有東西碰到嘴巴就吸,但不是每種物品都能吸吮。在經過多次嘗試後,寶寶會進入第二階段的調適期,開始會分辨奶嘴、牛奶才能吸吮。此時,寶寶有能力依之前經驗的行為結果,調整自己與外界互動的模式。 因此,爸媽對嬰兒需求的回應,的確會影響寶寶的行為。所以,觀察、分辨需求的種類成為爸媽重要的功課。寶寶一哭,先弄清楚是基本還是額外需求,基本需求要馬上回應。額外需求立即且每次回應,寶寶會學到:只要我想要,大哭就可以獲得滿足。 寶寶身體不舒服、肚子餓、尿布溼、驚嚇、無聊想找人陪......各種需求的哭聲都不一樣,也許是細微差異,爸媽要能察覺與分辨箇中差異,必須做點功課。可以充實對嬰幼兒發展的知識,並透過記錄寶寶喝奶、大小便、睡眠的狀況,找到基本需求的軌跡。 一開始可能會遇到判斷失準的情形,但不斷嘗試、修正(Trial and Error)之後,對孩子需求的掌握度將會愈來愈精確。 ●因材施教 不同氣質的寶寶,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強度不一,爸媽要先了解孩子的氣質,才能因材施教。例如反應度強的敏感型寶寶,一點小事,可能就哭得呼天搶地,爸媽還是要回應,但不需以「讓孩子不哭」為目標,而是把力氣放在安撫寶寶「哭小聲一點」。走過去柔聲安撫,並滿足他的基本需要,如果寶寶持續哭泣,爸媽就不需要太過焦慮。 而活動量大的孩子,也許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時間,醒著無聊時,自然會哭著想要人陪。這種寶寶一哭,爸媽可以先觀察,有些寶寶哭一會兒,就停止哭泣,開始玩起自己的手。有的寶寶會持續哭泣,等到有人與他互動才停止,那麼爸媽可以準備床邊玩具讓寶寶玩。 人生的第一個戀愛關係是發生在兩歲前,依戀的對象就是父母,父母沒有適切處理寶寶的需求、第一段戀愛關係沒有建立親子的信任基礎,將影響寶寶日後人際情感的發展。理想的情感關係應該是「安全依附」,成長至幼兒階段時,當主要照顧者不在,孩子雖然會出現短暫的分離焦慮,但很快的,他會尋找主要照顧者之外的人依附,在學校裡也許就是老師。 擁有與爸媽安全依附的情感關係,孩子成人之後,有能力在「活出自我」與「適應社會」之間取得平衡,更有機會發展成保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卻仍然願意與他人合作,也少有以憤怒等負面情緒處世的態度。 【父母便利貼】寶寶氣質 氣質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個性。如果觀察每個孩子,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對內或對外的反應模式,稱之為氣質。在心理學領域中,氣質已有標準化量表供評測,並將氣質分成9個向度:包括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

直到從尿布畢業為止~不要慌,要多加稱讚,有耐心的等待

2012年04月22日
公開
48

吉崎達郎.明橋大二◎著 王昱婷◎譯 太田知子◎繪 不是「把尿布拿開」,而是「自己離開尿布」 人們經常說「拿掉尿布」,但其實尿布不應該是由爸爸媽媽「拿掉」的。嬰兒從跟周圍的人的溝通中,理解到「要在廁所尿尿或是大便」,隨著成長而能夠脫離尿布。就像自己從媽媽的乳房畢業是一樣的道理。爸爸跟媽媽只是對孩子「離開尿布」做一些幫助而已。 儘管如此,看到周圍的小孩子都陸續停止了包尿布,家長還是會感到強大的壓力。育兒書上也寫著「兩歲時就離開了尿布」,或是「經由一週的訓練離開了尿布」,看到這些,家長難免會感到焦慮。不過,何時能夠停止包尿布,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並不是早點脫離尿布就比較優秀,很晚才拿掉尿布就比較笨拙。重要的是要配合孩子的成長,「不要慌張」「給予稱讚」「耐心等候」。 ◎不要慌張 以前的人大概在小孩子出生之後大約九個月大時,就會開始不包尿布的訓練。當然,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大人就是自己估算著該尿尿的時間到了,然後把尿布拿掉,讓小孩坐到馬桶上,「噓──」。不過這樣過早的訓練方式,很容易讓小孩子有尿床的情形,並不是件好事,所以後來普遍都會再延後一段時間再訓練。 最近漸漸形成主流的想法是,最好在小孩子長到大概能夠按照大人說的話行動以後開始訓練,即使在孩子兩歲以後才開始也不遲。照著這種做法,真正能夠脫掉尿布,有很多是三到四歲的小孩。 ◎給予稱讚 上廁所後,不要忘了稱讚小孩「做得很好呢」,跟小孩一起開心一下吧。看見媽媽開心的樣子,小孩子就會想下次要再上廁所。 嬰兒們都很愛穿尿布,所以要讓他們脫離尿布,與其說「不行穿尿布」,不如讓他們感覺「在廁所尿尿是件舒服、快樂的事」。反之,當小孩不小心大出來或是尿出來時,也不用生氣或沮喪,媽媽可以用「很不舒服喔」「好難受啊」這樣的語言代替孩子把孩子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耐心等候 就算問小朋友「要尿尿嗎?」小孩也不會回答,這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理解什麼是排尿的感覺,於是一直專心的玩耍,自然的就尿在褲子上。這是因為雖然長大了,但不成熟的部份還留存下來,所以才會尿在褲子上吧。「不想要坐在馬桶上」,是因為孩子討厭被令命坐在馬桶上,而「只有穿尿布才會大便」,是因為穿著尿布會有安心感。 雖說如此,但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下去,媽媽也會變的很不安,還是忍不住會變得暴躁易怒。雖然明知那樣是不可以的,但還是會在小孩子面前表現出沮喪的樣子,反覆催促孩子「要不要上廁所?」,或是「你又尿出來了!」這樣的斥責…… 在可以脫離尿布之前,就是這樣反覆的一進一退。生病的時候,也會有一切都回到原點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要勉強逼孩子前進,要有耐心的守候。 ×催促孩子或罵孩子 ○知道情況會「一進一退」,而耐心等待 可以自己上廁所之前的「5個階段」 要讓小孩坐上馬桶跟兒童馬桶座,是要循序漸進的,家長需要在每個階段給予相應的輔助。 1.讓小朋友知道要在馬桶上便便及尿尿 換尿布時,跟小孩說「便便出來了耶」,或者在上廁所的時候告訴孩子「尿尿要尿在這裡哦」。 2.試著讓小朋友使用廁所以及兒童馬桶座墊 3.平常在各個時段,問小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早上起床的時候、吃完飯以後、或者是外出之前,媽媽自己試著問小朋友「去尿尿好不好」。如果小朋友不想去的話,也不要勉強。 4.等待小孩自己會說要去「尿尿」 在孩子學會一點忍耐後,就等到孩子看上去想尿尿時(蠢蠢欲動等)再問他。 問孩子「想尿尿嗎?」,如果他回答「嗯,想尿」,就表示小孩子可以把想尿尿的感覺用言語表達出來了。尿完之後,可以跟小孩子說「下次想要尿尿時,要告訴媽媽哦」。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所以在大人要去廁所時,也可以試著跟小孩說,我「要去尿尿囉」。 自己能夠說出要「尿尿」的話,孩子很快就可以脫離尿布了。 5.重點是媽媽不能著急 如果感受到壓力的話,就先將訓練暫停。 有人主張「不讓小孩覺得濕了是很難受的事情的話,就無法讓他停止穿尿布。」可是,在身體還不能適應之前,突然讓小孩子穿起一般的內褲,要收拾善後的媽媽就會很辛苦。如果媽媽的那種樣子讓小孩子看到的話,小孩子也會感受到挫折。所以,可以首先讓孩子穿著尿布進行訓練,等覺得「差不多可以了」,再讓他穿上一般的內褲。 與尿床「和平相處」是重要的事情 就算小孩白天已經可以不用穿尿布,但晚上就不太行得通。為何會有尿床的問題呢?那是因為晚上睡覺時體內產生的尿液跟儲存尿液的膀胱大小沒有平衡的關係。夜晚睡覺時產生的尿液量過多,或是膀胱太小,尿床就發生了。 當然「體內儲存了大量的尿液時,就算是半夜也會自動醒過來」的話,就不會有尿床的問題。可是,正因為有「儲存了大量的尿液卻沒有醒過來,直接尿在了棉被裡」的情況,所以會發生令人頭疼的尿床問題。 家長馬上就連想到「是因為有壓力嗎」、「養育方式錯誤嗎」,但這種想法是不必要的。而且這也不是訓練就可以改善的問題。尿床問題會隨孩子長大而改善。「不要叫醒孩子」、「不要心急」、「不要生氣」,是重要的事。 ◎不要叫醒孩子 孩子半夜起來的話,睡覺時所分泌的抗利尿荷爾蒙會受到影響,有時會因此延遲尿床問題的解決。 ◎不要心急 家長由於著急而過多的嘮叨,會消減孩子想要改正尿床毛病的積極心。大人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本人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生氣 尿床並不是孩子自己願意的事。就算是批評也好、生氣也好,也治不好,還會帶給小孩子精神壓力。小孩會想「我是個壞孩子吧」,從而喪失自我肯定。晚上少喝點水,床上鋪上防水墊,帶著「暫時就跟尿床這件事和平相處吧」的心情來做一些準備。 如何出版 《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 (資料來源:如何出版社 提供)

如何訓練幼兒上廁所 ?

2012年04月20日
公開
44

寶寶自身的發展 究竟多大的小朋友才適合開始不包尿布,做如廁訓練?其實並無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三歲大的小朋友控制尿尿的能力才比較完善,所以三歲以前改掉包尿布的習慣即可。而父母如果只是想要寶寶早一點學會自己上廁所,卻沒有考慮到寶寶身心的成熟度,那麼提早的訓練只是將教導時間延長而已,事倍功半,累了父母也苦了孩子。 根據著名的兒童心理教育學家佛洛依德的說法,一歲半至三歲的幼童處於「肛門期」,是幼童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這階段的幼童如果在訓練大小便時遇到挫折,長大後會有頑固、害羞、無主見、神經質或攻擊性的性格或行為產生。 從小地方觀察 多數的寶寶一歲半至二歲左右,已經能夠靈活地走路、蹲下、起立,表示肌肉神經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而寶寶也能自己表達想要大小便,也喜歡跟著大人去廁所;知道「便便」、「尿尿」的意思。這時候表示時機成熟了,可以開始訓練寶寶上廁所了。 如廁訓練開始 建議選擇在夏天進行訓練工作,因為寶寶若尿濕了也較不容易感冒、光屁屁也不會冷、褲子快乾,替換方便;父母可以先觀察記錄寶寶大小便的時間與次數,並以此為依據,再來訓練寶寶上廁所。 引導寶寶的觀察與學習 寶寶的觀察與學習力可是非常強的,在訓練寶寶前,父母可以先做一些前備的動作,例如讓寶寶看到自己走到馬桶前、脫下褲子、坐上便盆等動作,告訴寶寶說:「我要尿尿了。」或是「我要便便了。」並讓寶寶坐在旁邊的小馬桶上,幾天下來,寶寶自己就能連貫完成這些動作,並熟悉馬桶是尿尿及便便用的。 訓練方式建議: * 讓寶寶自己選擇喜歡的小馬桶,或是利用輔助便器,增加寶寶如廁的方便性 與意願。 * 剛開始讓寶寶坐在馬桶 1、2 分鐘,習慣坐馬桶的感覺。 * 可以跟寶寶一起看教導上廁所的童書與圖卡,讓寶寶產生模仿的行為。 * 男寶寶小便由爸爸教,女寶寶由媽咪教,大便誰教都可以,不過最好由固定者教,寶寶會比較容易習慣。 * 訓練期間,要穿著穿脫容易的褲子,並多準備幾條。 * 白天約每二小時問寶寶要不要尿尿;睡醒 30 分鐘可先帶去坐馬桶,5 分鐘後沒有尿,就帶離。 * 睡前一小時,不要喝太多水或牛奶,晚上還是要包著尿布較好;等白天大小便已經規律,再訓練晚上,可以睡前抱寶寶去上廁所,凌晨再去一次。 * 寶寶沒有尿溼褲子時,要稱讚他;即使尿濕了,也不能責罰。用稱讚與鼓勵的方式,加強寶寶的信心,之後寶寶會做得更好,學習也會更快! 通常女寶寶會比男寶寶更快完成上廁所的訓練;而白天訓練也比夜間快,有些寶寶延至四、五歲才完成夜間不用包尿布的也有,端看寶寶的學習力與父母的耐心及決心。記得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否則反效果會更嚴重,請媽咪、爸比要加油喔!

教養小技巧∼ "讓孩子作主"

2012年04月14日
公開
57

媽媽說:孩子念大班了,不喜歡寫功課 每次叫他寫作業時,都使出拖延戰術 也曾經問過孩子「你要幾點寫作業」 結果孩子回說:「八點半」 這一問下去,該尊重他也不是,畢竟,八點半再寫作業,會延誤到就​寢時間 但是,不尊重他也不是,因為已經問了,不順著他好像又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說了媽媽也不會聽我的意見 母子倆又再次為了寫作業陷入苦戰! 即便是不會說話的新生兒,我們也能夠細膩的觀察到孩子有自己的喜​好 「作主」對孩子來說,是學習安排計畫、衡量優劣結果,以及自我負​責的重要功課 所以,基本原則是,對孩子說出的選項予以尊重,提供他嘗試的機會​,也陪著孩子經歷選擇後的結果 這時,爸爸媽媽可能會說 「那如果孩子告訴我,我不要做功課呢!」 當在遇到一定要做的任務時,建議用「問答題」取代「是非題」 爸爸媽媽可以問「什麼時間做」取代「要不要做」 就像媽媽詢問孩子「要幾點寫作業」而不是「要不要寫作業」 那麼,爸爸媽媽可能又會說 讓他選擇以後,就會落得和這位媽媽一樣的下場 孩子說了一個不適當的時間,那又該如何 遇到這種狀況,建議考慮用「選擇題」取代「問答題」 問孩子「你要吃完點心以後寫功課,還是先寫功課再吃點心」 代替「你要幾點寫作業」 提供2、3個爸爸媽媽自己可以接受的選項讓孩子選 可以創造雙贏的結局喔∼ ~~轉貼自”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