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亞利安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2007年11月28日
公開
4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左撇子 最具領袖相的行為特徵

2007年11月22日
公開
7

啊,左撇子 最具領袖相的行為特徵 帶我兒子維鈞出去,不到幾分鐘就有人叫出來,「啊,左撇子」。從他幾個月會自己捧奶瓶、抓東西往嘴裡探索,到學寫字畫圖,到現在他9歲學打網球踢足球,都用左手左腳為之,「啊左撇子」這四個字一直跟著他走,好像成為他的別名。 但也因此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兩邊家族都有左手人,維鈞的小舅舅(我的么弟)與小叔叔(老公的么弟),都是天生左旋卻被「打成」右旋的受害者,他們到三十多歲之前都從不跟別人主動說「我是左撇子」這件事,怕別人視他們為奇怪的少數民族。別人看得到的行為,如吃飯、寫字、打電話、揮手,都換成右手,但私底下的天生本能,如上廁所,則仍盡情使用最俐落的左手! 可能他們現在夠老夠成熟接受了自己,加上維鈞的出現,他倆開始主動談自己的「左傾現象」。 但至少20年前,社會對左手人有負面看法。不論中外,「左 」字都代表負面意思,台語稱左手是「倒手」,右手才是「正手」,英語的左(left)字源拉丁文sinister是「弱的」、「不吉利的」,右(right)則是「正確的」意思。其他法文、德文、義大利文、俄文……都有類似狀況。日本劍道還規定不准用左手揮劍。 全世界也都有老師嚴厲要求學生只能用右手寫字、做美勞,長輩只准子弟用右手吃喝,以致二十幾歲的人有13%用左手,但八十幾歲的左手人不到1%,據非正式統計。 「反左」傳統發展,右手相握,展示沒攜武器,就是和平與友誼,一般人相信左手殺人不易,連左撇子凱撒也深信不疑,卻在沒防備下被左手刺客暗殺。 跟著維鈞走的下句話是「左撇子聰明哦」,或者「叫他換過來吧,好可憐,什麼事都跟別人不一樣」、「左撇子較短命啊,用不靈光的右手開車容易出車禍」。 有些人的嘴未免太烏鴉了!我心裡嘟囔。 可是當維鈞6歲想學二輪腳踏車時,問題真的來了,他很自然地站在車子右邊,試圖從右側上車,但支架在左後方,他要如何開動車子?我這個右撇子很自然地站在左側,完全幫不上忙。他繞來左側用左腳踢開支架,再繞回右側,但車子經這折騰,一陣搖晃,哦哦哦,母子連車一起跌倒。 換方法,他學我站在左邊,抬起右腳,卻笨笨的踢不開支架;改用左腳繞過右腳踢開支架,彆彆扭扭地要上車,不得了,母子連車又一起跌倒了。 我去請教腦科醫生也是腦神經學專家,「左手人是不是真的會短命?」他想了很久,「嗯,沒有定論吶」。我想他可能太專心於天天看到的阿茲海默、巴金森病人,顧不了健健康康的左撇子了。 於是我自己找資料,發現: 1.的確有很多人在研究「愛用左手」這件事,而且早在160多年以前就開始有人感興趣,有非常多的研究,從生理、心理、社會 角度做研究。滑稽的是這些人若非是左手人,就是家人或好友是用左手的。右手人不關心這話題。 2.有不少人做左手人生意,賣左手人專用的剪刀、滑鼠、筆記本,出版左手人通訊等等,他們若非自己是左手人,就是家人或好友是用左手的。 看來,左手人真的有點像少數民族,就像華僑旅居任何國家都想出版華文報紙相濡以沫一樣。 而佔世界人口超過8成的一般右手人,也很像多數族群漠視少數族裔,發明製造任何東西都不考慮佔人口十分之一的左手人能否使用,包括門把、剪刀、照相機、攝影機、螺絲起子、開罐器、酒瓶螺絲鑽……。 但更絕的是,這個少數族群居然從不抗議或爭取權益,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沒有組織的少數族群,從不集黨結群,而只默默忍耐,從小就發展技巧,極力學會去適應如何住在這個專為右手人設計的世界裡。 史丹佛大學的左手博士生裴力倫覺得他二十幾年來,「當左撇子,像是參加了一個祕密俱樂部」: * 有自己神經兮兮的入社儀式,例如,學習用錯愕的不順手的方法寫字。 * 每天繳會費,因為每天都要費力在為右手人設計的環境裡求生存。 * 遇到另個左撇子(會員)時,立即覺得親切無比。 * 不讓別人知道這個祕密社團,幾乎從無左撇子會跟右撇子談論關於「左」的任何話題。 有關左手人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還有: * 要用左手剪刀、左手高爾夫球桿、左手曲棍球桿、右手棒球套,所以你一定要自備,無法借用別人的。 * 捷運系統進出驗票閘門都在右側。 * 如果成衣只做一個口袋,就只縫在右邊。 * 初學鋼琴一定要從右手鍵開始,因為琴鍵的設計,所有需要快速換鍵的高音階都得靠右手,左手主要做和絃伴奏。 * 從左到右寫字,弄髒左手與左袖口。左手人寫字時,左手指常在字的上方,手掌在字墨上摩擦;而右手人因為手在字的下方,不易弄髒手。 * 左手端茶、咖啡看橫排書報時,部份圖文被自己擋到。 * 圍桌吃飯寫字剪紙,總是跟別人手肘相撞。 * 在螺旋裝訂筆記本上寫字時,只能寫在左邊那頁(反頁)。 * 常用的電腦鍵設在右側,例如倒退(Back Space)、輸入(Enter)、上、下、左、右、與數字鍵。 * 安全帽的扣帶設計給右手用。 * 電動鋸子與電鑽的開關在右側,左手人需用不靈光的右手按開關,或把左手繞過電鋸。 * 彈吉它要把弦反向重裝。 * 左手人只能用右手跟別人握手。 * 手錶撥軸全都在錶面右側,只好把左手橫過右邊或用不靈光的右手扭轉撥軸。 * 電腦滑鼠雖可改為左手,但位置仍不對,左手人只好用比較笨的無名指或中指而非食指去按,而且滑鼠線橫跨到左側,桌面甚凌亂。幸好現在有無線的滑鼠問世(我很想知道,發明者莫非是個左手人)。 * 大專院校一人一個的桌椅,左桌不但少,且常被放在教室的左側,喜歡坐中間的學生心裡真不是滋味。克服門把問題,進入教室後,還要側身擠過桌椅才能終於坐進去。 * 給左手人買禮物不用挖心思,出國旅行時看到任何左手用具,買來送左手人,就能讓他雀躍不已。 可是有趣的是: * 世界上雖然右手人居多,卻常被左手人統治。凱撒大帝與亞歷山大大帝是左手人,美國三分之一的總統也是用左手,甚而老布希之後柯林頓,兩個左手人緊連著當選總統。 * 左手資優生佔左手人的比例,大於右手資優生佔右手人的比例。 * 歷史上很多有創意的人是用左手的,史上最有創意的兩大天才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都慣用左手。 其他再隨便舉幾個名字,音樂界有貝多芬、鮑布迪倫、披頭四成員之一保羅麥卡尼(英國第四號富翁),科技與發明界有富蘭克林、牛頓、愛因斯坦,企業界有比爾蓋茲、亨利福特,藝文界有卓別林,西洋棋奇才費雪,運動界有棒球鬼才貝比羅斯以及很多網球名將。 * 古埃及人相信,心臟到左手無名指有條「愛的動脈」,所以規定結婚與訂婚戒指戴左無名指,沿襲至今。 * 有人到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大學的圖書館,清查一萬本從石器時代到1950年代的畫冊,依據物品擺在圖畫裡的位置來推估作畫人用哪隻手,清查計算後發現,最近50個世代的左手人與右手人比例都類似。另外又分析從石器時代以來的用具,結論仍一樣,證明左撇子從古到今都存在,且並未對人帶來不利,換言之,左手人與右手人都有他們表現的空間。 * 大多數嬰兒兩手並用,但7∼9個月大時己很明顯偏用哪隻手。小孩愈早顯示傾向,左旋或右旋愈強烈。 為什麼人類用手會有不同傾向,而且右手居多? 印地安納大學動物行為綜合研究中心的賀德教授說,雖然有關用手傾向的研究已有160多年,但確切所知其實不多,還是不能確定為何人類會傾用一手,別的動物包括人類近親靈長類就不明顯?為何10∼15%的人口用左手,80%的人用右手,5%的人雙手萬能? 科學界甚至對究竟什麼手的人佔多少比例,也覺得只是根據觀察經驗估計,不符合科學要求的精準。 左撇子是怎麼發生的? 理論紛紜,但都未被科學界認可,一般人只好各自根據觀察與經驗去推測: * 教養與習慣。嬰兒出生兩手都用,受生長環境影響,逐漸發展用手傾向。在規矩愈嚴厲或愈迷信的社會,愈多右手人,左撇子幾乎絕跡;以及很多左手人被長輩打罵成右手,就是證明。 但反對者說,左旋不是後天養成,而是生理特質,就像有人天生捲髮一樣。 * 遺傳基因。也就是天生的,有一些統計數字可支持;但當基因學家跳進來研究後又很失望,因為到現在都沒確切找到究竟是哪個基因或DNA在發揮影響力。 父母二人都用左手,有較高機率(26%)子女用左手。 若母親用左手,父親用右手,子女左撇機率19%。 父母兩人都用右手,9%機率生出孩子用左手。(維鈞在這組) 另外,1994年對英國與美加兩國醫生問卷調查,發現姓Kerr的病人當中有29.5%用左手,高於一般左手人口比例。Kerr家族15世紀在蘇格蘭建立芬尼赫斯特王朝,即使無血緣關係的家僕都改姓Kerr,扣除這些因素,可以想見遺傳之強。 但另有研究否決基因說法,因為如果左手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左手人的雙胞胎手足,應該也是左手,但研究者波瑞克從1933∼1985年追蹤加拿大13對左撇子雙胞胎,發現只有76%是兩人都左旋,而非想像中100%的比例。 * 胚胎分裂。因為左手人與雙胞胎之間出現的數字,使一派研究者懷疑左旋可能也與胚胎分裂有關: 雙胞胎左撇子,是一般單胞出生者的兩倍。 左撇子生雙胞胎的機率,是右撇子兄弟姐妹的兩倍。 左手人的兒女也是左手人的機率,是右手人的兩倍。 * 腦子的發展。男孩用左手(11%),比女孩(9%)多,有人懷疑可能與胎兒在子宮時泡在過多睪固酮(男性荷爾蒙)有關。反對者則懷疑,可能女孩比較馴服,改變自己用右手。 另有人主張左手人可能是生產時腦受傷所致。 還有人認為,可能懷胎時胎兒腦部發展腦葉半球過程所致。 有些腦神經學家認為,人會偏用哪隻手,跟他的那半腦主導性較強有關。右手人左腦較強,主管語言與分析推理。左手人右腦較強,主管空間認知感覺、音樂天賦、與感性思考。 所以有人因此推論,左撇子比較聰明,比右手人有創意,也用非傳統方法看世界,例如愛因斯坦、達爾文、達文西等,因為他的思考,理性與感性兼具。 腦神經界有派人主張,右手人主靠左腦思考強,左撇子卻能平等地用兩個腦子思考,因為除了右腦強之外,左腦的語言要靠右腦說出來,非用左腦不可,所以左手人佔優勢。 反對者則認為,左右腦互通訊息互相聯絡,如果硬要說右手人擅長分析思考,左手人較有創意較有音樂天賦,未免失之於過份簡化。倒不如說,思考過程與解決問題的技能,跟他愛用那隻手較擅長什麼技能有關。 好了,問題又來了,左手人真的比較聰明嗎?多數族群右撇子很不服氣。 或許我們可以把這問題交給腦神經與認知行為專家去研究。不過,以下列出已被證實之事,供所有少數族群與支持者興奮一下: * 想事情與別人不同,左手人常在寫或畫之前,腦中已想好成型的圖像,許多左撇子也會自己想辦法把背不起來的零碎資料,重組成一頁圖畫,就背住了。就如同現代建築之父布魯利斯基,14世紀時就能提出數字圖形說明如何能蓋出佛羅倫斯圓頂大教堂,「我已想出完成後的樣子,」他說,擊敗了全歐洲的競標者。 有人認為,這種能力解釋了為何很多左手人從事牽涉空間與藝術事務,表現突出。 * 數學、視覺透視、與空間能力較強,有利於往數學與建築領域發展。1990年Annet & Manning研究已發現,右手人與缺乏數學能力之間有關連性。 * 右手人如有近親(如兄弟姐妹)是左手人,這種右手人的記憶力,強過全家都純右手的人。 俄亥俄托利多大學研究發現,有左手人近親的右手人顯示較強的插曲記憶力(如進門後錀匙隨手放哪裡),雖然存放資料庫的語義記憶力(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迄年份)較差,可能因為資訊本身存在左腦,但事情的時間與空間背景資訊存在右腦,結合兩者就插曲記憶增強。研究者懷疑可能連結左大腦與右大腦的胼胝體較大,表示你的腦部結構混合了左半與右半。 * 左手人似乎在需要快速反應與正確空間判斷的運動,表現優異。偏向左手左腳左眼比較靈活強壯的人,尤其在某些運動項目如網球、英式足球、高爾夫球,都易表現優於別人,網球名人如娜拉提諾娃、康諾斯、麥肯諾等。 * 左手人運動還有個優勢,因為他打過來的球,右手人不習慣接招。有些左撇子甚至還能必要時換成右手揮拍或揮棒,這是大部份右手人辦不到的。像擊劍這種兩人對鬥的運動,左手人也特別具優勢,奪冠的比例很高。 * 左手但右腳右眼較強的人,可能會有統合不協調的問題,特別影響揮球拍的運動,因為視線範圍視野有時可能受限。卻有利於體操、賽跑、籃球等需身體平衡感強的競賽項目。 * 右手人用左手做事,比左手人想用右手做事困難多多。而且左手人比較願聽取、接受或考慮別人的意見與想法。這跟左撇子一生都在適應環境,學習何時用左手橫過身體,或何時改用右手,而克服不順利與不斷練習有關。 左手兒的家長們另有擔心,左撇子會否生理不如人? 再一次,相關研究不少,但都尚未到定論階段,包括: * 自體免疫系統較差,包括氣喘、偏頭痛、糖尿病、自閉症、及學習障礙。但1991年另有研究推翻此論。 * 倫敦皇家自由大學醫學院最近又懷疑,左手人比慣用右手的人多兩倍機率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克隆氏症,症狀為疼痛、嚴重腹瀉、腸出血、體重減輕、發燒)。 * 1860年就有法國外科醫師布洛可說,左撇子的左腦不發達,影響他們的語言能力。但有人駁斥,覺得這樣畫分手與腦的關係,未免失之太簡化太不負責任。 1970年代很多研究發現,大部份左手人與所有人一樣,左腦內有同樣的專司語言的區域,只有一小部份左手人的語言專區型態跟別人不一樣。所以用左手不會引起識字或算數的困難,如果孩子出現問題,應查出真正的問題。 * 左手人平均比右手人少活9年。 12年前美國的心理學家孔榮與赫芃懷疑左手人平均會比右手人壽命短9年(66歲vs.75歲),此言一出,群左譁然。 後來被研究界駁斥他們以謬誤研究方法,強行支持他們提出的假設(左手人駕駛設計給右手人的車子,反手操作,緊急情況時會做相反反應)。孔榮與赫芃針對南加州某鎮一千個車禍死者,向家屬詢問死者生前是左手人或右手人,但結果只有三人左旋,且無從證明這三人是否的確因為左撇而車禍身亡。 我的一位繪畫朋友聽到我在「研究左傾」,大笑不已,他叫我拿紙輪流遮住半邊臉對鏡比較,發現我的左臉比右臉漂亮,兩張半臉各自複製,出現兩張不一樣的臉。 其實人體沒有完全對稱一致的,每個人都有不同強弱的手、腳、甚至耳朵、眼晴,體檢報告上的視力與聽力測驗少見左右同數據,就如同兩腳不一樣大造成買鞋總要多費心。所以,「為什麼要對左撇子大驚小怪呢?」他質問。 維鈞現在在社區裡東炫西滑地騎車,我抓住他問:「你現在從哪邊上車?」「左邊哪。」「啊?那你下車呢?」「也左邊哪。這有什麼問題?我們左撇子不論什麼事很快就都適應了。媽媽你不要擔心。」 「我要再去玩,Bye,」他聲音還沒落地,人已騎車竄到很遠處,回頭招招手。 呵,這個9%機率才出現的左手兒,真是我最奇妙、最珍愛的快樂兒童。我的研究應該到此結束了。

哇,你好棒!

2007年11月19日
公開
2

哇,你好棒! 想要引導孩子繼續適宜的行為,讚美是必要而且有力量的。尤其,需要親密大人的注意與關心的小小孩,最喜歡被讚美的感覺;進而從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以及學到這舉動值得一做再做。 然而,「有效的讚美」似乎也不那麼容易,是許多爸爸媽媽等待學習、練習的重要功課。 培養自己的好心情,稱讚孩子的好習慣。 當你看見孩子正在進行某件事、或者當你進入孩子房間時,大多是怎樣的心情?你是想著「這裡不對吧、怎麼這樣?」還是想著「嗯,這還不錯、那還滿好的」?不只是面對孩子,讓自己多多發現生活中溫暖的一面,保持稱讚人、稱讚自己的習慣,你將發現自己的心情會快活許多。進一步地,你也能欣賞孩子許多小小的、有趣的舉動,而不會因此煩躁、鬱悶,覺得教導孩子是瑣碎、無趣,又要動氣的過程。 專注在孩子細微而具體的行為,即使他原來並沒有特定的動機或目的。 將你的焦點放在孩子細微的、正面的行為表現,然後好好地、真心地讚美他。尤其,在孩子第一次出現好的舉動,如自己爬上床、用雙手捧杯子喝水、撿起地上的玩具…,即使只是他隨意的小動作,原先並沒有特定的動機,還是值得你的注意與正面鼓勵。因此,放下你不停的抱怨和責備,就別吝於對孩子說好話吧。經過大人一再「不厭其煩」地具體說出並稱讚的行為,孩子最有意願再做一次,試試你究竟是不是認真關心、真心稱讚。這也會讓孩子總是停止抱怨或求救,因為你明確有力的讚美,將提醒他發現自己也有這樣「做對事情」的能力! 非口語的讚美默契 進一步地,你可以增加其他肢體語言來表示對孩子行為的贊同與認可。像是使個眼色、舉起大拇指、拍拍孩子兩下頭…,這是屬於你們親子間的秘密,是一種「我很高興你這樣」「爸媽喜歡我這樣」的默契。如此一來,孩子會主動注意你的反應,也會期待自己能夠從爸媽眼中,再次接收這樣有趣的肯定訊息。你的注意力將是他行為學習的重要鼓勵! 在孩子有懂事、自動自發的行為時,當然,就大聲地讚美他吧,「哇,你好棒,更懂事,會自動幫媽媽提籃子啦!」。

圖畫書的閱讀與分享

2007年11月14日
公開
43

圖畫書的閱讀與分享 作者:劉清彥 幫助孩子深入閱讀,彼此分享並啟發思維 為什麼提倡親子共讀?為什麼推行兒童閱讀運動?除了拉近親子間的距離,建立親密情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他們藉由閱讀增廣見聞,獲得樂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英國兒童文學家艾登.錢伯斯所強調的,幫助孩子們學習深度閱讀的方法,彼此分享,體驗作者在書中所欲傳達的訊息和精神,進而啟發思維,獲得美善的影響。 這的確是閱讀的目的,也是每一位耗費心思體力教導兒童閱讀和陪讀的師長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喜歡閱讀,並且在閱讀中得到一些美好的體驗。其實,只要選對一本好書,仔細品味閱讀,進入書中的世界,咀嚼內容,同時有適度的思考,這樣的目的不難達成。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家長或兒童,在閱讀的功夫上,往往只做了一半。 怎麼說呢?想想看自己和孩子們平常閱讀的習慣和情境就不難明瞭了。當你或孩子獨自閱讀,尤其是在看圖很大、字很少的圖畫書時,是不是急躁的一頁翻過一頁,然後翻完一整本書,就順手一扔,宣告自己已經讀完了?當孩子在睡前吵鬧著要你說個床邊故事,你是不是隨手撿起一本圖畫書,有口無心的唸讀(甚至還因為疲累而唸得不知所云),唸完後趕忙熄燈,催促孩子快快睡覺?或者,你根本就是一個只會為孩子們買書,自己卻從未看過那些書,也沒有花時間陪孩子們一起閱讀的家長呢? 閱讀不是逐字唸過,而是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過程 「閱讀能力」需要花時間培養和練習,無法一蹴即成。這裡所謂的閱讀能力並非單指識字和理解語句邏輯的能力,而是一種深度閱讀的能力。符號學者羅蘭.巴特在論及閱讀的概念時曾經指出,「閱讀不是逐字唸過,而是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過程。」唯有透過這種進深式的閱讀過程,閱讀才成產生真正的功效。因此,如果你只是有口無心的為孩子唸故事,而沒有花點時間和他們分享彼此在閱讀上的想法;或是任憑孩子隨意翻閱一些不經篩選的書,那麼,這種閱讀無法對孩子(或自己)產生作用,因為就閱讀的層次而論,這種閱讀只停留在逐字看過的表面層次,並沒真正進入到書中的世界。 絕大多數的兒童都是從圖畫書展開自己的閱讀活動,也是大多數家長為孩子們安排的閱讀起步。在閱讀能力的養成中,這是個美好的開始,不單是因為圖畫書的插畫多,文字少,同時也是因為圖畫書的內容和孩子們的生活、環境、思維、認知和情感非常貼近,容易引起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共鳴。不僅如此,好的圖畫書都會傳達出美善的特質和精神,為讀者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只不過,正因為圖畫書的插畫多,文字少,所以常常會受到習慣閱讀文字的成人輕忽,許多家長在陪孩子們閱讀時,也都只將焦點置於自己唸讀的文字上,而忽略圖畫的表現和重要性。再加上自己的疲憊與匆促,不但無法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親密的溝通和情感交流,也無法將書中的訊息和精神完整的傳遞給孩子。只做了一半的事,都算不上是做得完整,做得好。 其實,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就可以為親子共讀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一本好的圖畫書,為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往往會出人意料之外 這幾年在帶領兒童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若是能夠帶領孩子們閱讀一本好的圖畫書,讓他們透過彼此的分享與討論加深閱讀的層次,讓自己真正進入圖畫書的世界,體驗作者與畫者所欲傳達的意涵,那麼,這本圖畫書為孩子們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往往會出人意料之外。 閱讀的孩子,各方面都能表現正面特質 和孩子們共讀畫書,就像在他們的心田植入一株株花苗,只要付出心力灌溉,透過彼此的分享、討論,甚或是一些能夠落實書中精神的活動,帶領他們進入圖畫書的世界,有朝一日,這些心田中的小花苗自然就會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為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帶來光彩。 閱讀是一生的事。一旦孩子們能夠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嚐到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為自己帶來的益處和影響,那麼,相信在的成長過程中,都將會是一個不勞家長操心,在各方面都能表現正面特質的「讀書人」。

中風年輕化

2007年11月13日
公開
46

中風年輕化 藝人趙舜最近舉辦感恩會慶祝自己重生,一年前他被醫師宣判為「腦幹栓塞中 風」,腦部檢查時才發現以前有過小中風跡象卻不自知,直到有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後,全身冒冷汗、暈眩、手腳沒力,才知道自己中風了。 類似趙舜的例子愈來愈多,且年齡逐漸下降,他的一位導播小老弟36歲,也中風了。 我多年前的鄰居,帥氣、身強體健的年輕警官,一大早上班途中,突然砰一聲倒地,才26 歲,中風竟也吹向他。 很難想像,中風圖像已從過去熟知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前總統嚴家淦,轉為中壯年即中風的作家陳映真、企業家溫世仁、藝人陳松勇到趙舜,甚至更年輕化到五、六年級生,如地雷般在你我周遭引爆,尤其小中風,發生機率有上升趨勢。 衛生署最新統計,40 歲以上平均每9人有一人發生過小中風,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0倍。另項研究指出,台灣都會區 35歲以上中風盛行率每一千人18.9人,鄉村區人 13人。中風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 。 特別在這濕冷、溫度下降的時節,中風猶如陣陣疾風,毫無預警起吹。 根據統計,每年12 月至 2 月最易中風,天氣寒冷促進血管收縮,管壁變小血流壓力大,容易破裂造成出血。 究竟中風有哪些徵兆?該如何預防?如何管好血壓?萬一中風了又該如何把握黃金期接受治療與復健?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中風後不僅身心遭受外人難以想像的折磨,對家人更是沉重。 導演吳乙峰在「生命」紀錄片中,用鏡頭紀錄中風後的父親意志消沉癱坐在輪椅上,他說:「我很難把以前笑容可掬、待人熱情的父親聯想在一起。」 如何照顧中風患者?照顧者又該如何先把自己照顧好?這些都是重要課題,值得關注與學習。 現象篇 第一現場——我40歲,卻中風了 這個故事將顛覆你對中風的看法。張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平時經常對家人、朋友叮嚀要重視健康,要這樣那樣做,講得頭頭是道。萬萬沒想到,才 40歲出頭,有一天,她竟然中風了。 11月 17 日,她一如往常,負責西文醫學期刊的管理工作,當時她對某個專案做法有意見,跑去跟會計室溝通。一向口齒清晰、擅於表達的文玲,突然發現自己說話打結了,愈想說就愈結巴,一堆想法塞在嘴巴內,表達變得很吃力。 「我覺得好累,」文玲垂頭喪氣慢慢踱步回辦公室,對同事抱怨溝通受挫。恰好有醫生來圖書館找她,文玲趕緊請教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導致言語表達困難。這位醫生當場請文玲唸一段文字,結果狀況還好。隔天就週末了,醫生建議她觀察兩天再說。 週末假期並無法讓文玲充飽電,她感覺身體很笨重、拖不太動,全身不舒暢的疲累感持續至星期一上班日,只好請假休息。星期二一大早到辦公室,超乎想像的疲累感持續著,愈想愈不對勁,文玲決定看門診,找醫生開鎮靜劑。 她直接問醫生:「我是不是中風了?」文玲的父母、外公外婆,甚至叔叔、堂哥都曾經中風,家族史逼使她發出疑問。 醫生回說:「不太可能,妳還很年輕。」畢竟,文玲只出現語言障礙,肢體還無明顯異常。 不知道自己曾經小中風過先做電腦斷層檢查(CT),片子清楚顯示一個黑 點,文玲的後腦左邊曾經發生過腦血管阻塞。「這是舊傷?我曾經小中風過!」文玲直搖頭,不可置信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做完電腦斷層,文玲還慢慢走回辦公室對同事宣布:「晴天霹靂,我有過小中風。」 同事們一臉驚愕,因為實在看不出來啊。 星期四,同事們發現文玲走路愈來愈偏,臉也逐漸歪斜,趕緊提醒文玲,種種 跡象顯示不太對勁。文玲立刻打電話給醫生,醫生要她不要等星期五回診了,當天就直接掛神經內科許立奇醫師門診。 許立奇聽完文玲敘述這幾天的身體變化,立刻安排她隔天住院。住院後進一步做磁振造影檢查( MRI),這才找到導致語言障礙的元兇。文玲的腦中間偏右上方血管有阻塞現象,這條血管與舊傷是同一條。 文玲被診斷為阻塞性腦中風,她的顱內血管先天性狹窄,更誇張的是,住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當時最令文玲感到惶恐的是,糖尿病讓中風後的文玲產生視網膜眼底病變,為了控制糖尿病,需接受胰島素療法。 「往後要自己打胰島素了。」當醫生開始幫文玲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時,文玲的妹妹非常不能接受,「這麼一打不就代表終生都要靠胰島素了嗎?」一度想阻止。 除了糖尿病,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的重要元兇,文玲在醫學中心圖書館工作長達20 年, 深諳各種醫學常識,竟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左右手不協調 「我錯過兩次健檢,加起來就是4年,」文玲坦言以前對健康檢查很不以為然,原本 11月7日要做員工健檢,恰好當天她身體不舒服請假在家,體檢課還特地打電話關切,她並不太在意。 如今回想,文玲冒出一身冷汗,因為她出國5天,回國沒幾天就在辦公室發 病。幸好沒有在國外發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文玲住院後,中風症狀更加劇烈了。 「我感覺不到我的左邊,我看得到東西,有力氣也有知覺,但左手好像伸不太出去,必須右手先去抓東西,才能帶動左手伸出去,腳的情況也一樣,」文玲斷斷續續費力描述症狀,旁人卻往往聽得一頭霧水,很抽象也很模糊的敘述,「只有復健師知道我在說什麼。」 醫學上,這是典型「外星手症候群」(disconnection syndrome),左右腦 各自為政,無法溝通協調,左右手會互相干擾。也就是說,文玲的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當她腦中想到一個動作而不去執行,腦子就無法處理下一個動作,偏偏文玲的思考比動作快,問題更加嚴重。 文玲想去洗手間洗水果刀,突然想要上廁所,因為洗水果刀這個動作還沒執行完畢,腦子無法處理下一個想要做的動作,文玲就一直開開關關廁所的門,無法自主。 「我弟妹問我到底要幹嘛,我說要去把水果刀拿出來再去上廁所,」文玲的認知功能完全正常,她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腦子因為洗水果刀的動作尚未執行完畢,無法下達上廁所的指令,其結果就是她不斷開開關關廁所的門。 需仰賴過去的慣性動作 從旁看文玲的行為,好像腦筋短路了,其實是因為腦血管堵塞的位置在腦幹中央,致使感覺統合失靈。住院三個星期,文玲的復健重點在於強化左右腦整合。 答應接受攝影記者拍照的前兩天,文玲出院了,聽她說話偶爾仍有點ㄎㄟㄎㄟ(不太順暢),走路微跛,外觀上大致正常。然而,文玲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腦部受損導致左右腦不協調,使得文玲很多動作需以代償方式進行,亦即必須仰賴過去的經驗與慣性。譬如寫字,「我可以寫字,卻不是在有知覺的情況下完成的動作,筆畫我並不真正知道,純粹是過去經驗的反。」 坐在病房內,文玲坦言內心有點害怕、慌張,尤其擔心回去上班後,無法處理好原本駕輕就熟的工作。她甚至詢問醫師是否可以申請殘障手冊,「萬一別人不清楚我『秀斗』的原因,這份手冊可幫我證明。」 我們去圖書館為文玲拍照,她辦公桌上擺滿各種藥物、血糖機,拍照進行到一半,必須喊停,因為打胰島素的時間到了。她轉過身背對我們往身上紮針,回頭又笑著請我們稍等一下,她還得補充食物。隨時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血壓、注射胰島素、回醫院接受復健治療,已成為她每天不可不做的功課了。 才40歲,文玲就必須面對這突來的生活變化,她在很短時間內做好調適。「我知道不可能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了,只好樂觀面對,」文玲微微一笑,她承認過去這些年太疏忽健康。 『好煩、好煩』,是近十年來我最常說的話,我的壓力很大,卻始終沒有能力排解掉,甚至連別人的關心也成了壓力源。」 母親因中風過世,文玲身為長女又未婚,一肩承擔起家中大大小小事。中風住院那天,去大陸探親的父親回台飛機延誤,親戚打電話要她處理,只因為父親對大陸親戚說,只要打電話給文玲,一切就可以搞定。 許多研究指出,壓力與中風有關,要求完美的文玲承載了多年壓力,身心俱疲卻始終不正視,導致身體愈來愈難以負荷,直到腦子提出抗議。 像文玲這樣的例子,愈來愈多,神經內科醫師、護理長、復健師從臨床上觀察,不約而同指出一個現象:在台灣,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值得關注。 中風吹向六年級 別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中風,二、三十歲就中風的年輕人,已愈來愈多。 在台北榮總162病房(中風病房)擔任護理長的林春梅, 18歲即進入榮總工作,至今已30年,最近四、五年來她觀察到,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男女皆然,有些才 20、 30多歲就中風了。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昌明也發現,以前一年頂多遇到一、兩位5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現在每個月都有好幾個。」 很多年輕人中風多有家族史,但自認年輕,不注意警訊,林春梅護理長不禁搖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 壓力也是年輕人中風常見原因之一,林春梅印象深刻有位男病患才29歲,沒有高血壓病史卻發生出血性中風。 他連開兩家連鎖便利商店,經營管理的壓力過大,常常失眠、長期抽菸,免疫力持續下降。當免疫力不好,血液循環自然差,血管容易硬化,在毫無警訊情況下中風了,左半邊癱瘓。為了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他憑著意志力忍受疼痛,很認真復健。 腦中風長年來盤據台灣十大死因,根據衛生署統計,2005 年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 13139人,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僅次於癌症。 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教授曾進行台灣首次腦中風發生率與盛行率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都會地區 35歲以上中風盛行率每一千人有 18.9 人,鄉村地區則為13.0人。都會區中風的年輕人比鄉村地區高。 這項研究指出,台灣腦中風死亡率雖有趨緩跡象,發生率卻不降反升。甚且,發生小中風的機率有上升趨勢,卻不被國人注意。即使連衛生單位至今才開始做全國中風登記,約一年後才能呈現較完備的資料。 根據統計,20-50%的腦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曾經發生過暫時性腦缺血,即俗稱的「小中風」。小中風患者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 倍。 國民健康局研究也顯示,台灣地區 65歲以上,每12人就有1人發生過小中 風,如果把 年齡降到40歲以上,那麼平均每9人就有1人發生過小中風。 中風跟其他疾病最大的不同在於,必須花費相當時日做復健,如果一個社會的中壯年人口愈來愈易腦中風,人口出生率又不斷下降,難以想像將對社會的生產力與國力造成何等影響。 預防篇 預防中風,先管好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主因,但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血壓有多高,你是其中之一嗎? 英國威爾斯健康與社會照護研究所朱力安哈特醫師,是研究高血壓的專 家,他指出,如果將所有的中風暫時視為同一類,高血壓無疑是導致中風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容易控制的方法。」 偏偏在台灣,控制高血壓卻最被國人忽略。 根據國民健康局2000-2003年的統計,台灣20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男性約 24.9 %,女性18.2% 。值得擔憂的是,竟然有 約四成的男性、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而好好服藥控制血壓的比例,台灣拜健保已實施 10年之賜,從小於 10%爬升至約 25%,但仍比美國的 35%少很多。 「不注意血壓,就等著發病吧,」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陳明豐直截了當說,沒有症狀的高血壓,就像「隱形殺手」,可以殺人於無形,這種人除了常常監測血壓,沒別的警訊可供參考。 陳明豐搖頭苦笑說,台灣地區腦血管病變的致病率名列世界前茅,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壓控制率很低,「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按時服藥,怎麼講病人就是不聽,」很顯然,其他四分之三的人就成了腦血管病變或其他高血壓併發症最佳候選人。 血壓管控差,易引發中風 以 病變來分,和壓力有關的併發症(血壓太高)有腦中風、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以及尿毒症,高血壓另外可合併新陳代謝變化,加速動脈硬化。 當血壓過高,腦組織的動脈血管承受不住而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形成血塊,壓迫其他腦組織,即腦中風(又稱腦溢血或腦血管破裂),嚴重者死亡或半身偏癱。這類出血性中風常見有腦組織內出血、蜘蛛膜下出血兩種。 除了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阻塞)中風也是常見的腦血管病變。當腦動脈血管硬化,管腔變小,血管內的雜質或血塊被血流沖落形成栓子,導致腦組織壞死及功能失調,就中風了。腦血栓症與腦栓塞症是這類缺血性中風的常見類型。 還有一種是短暫性腦缺血( TIA),亦即小中風,原因多為頸動脈內膜組織的膽固醇斑塊脫落下的血塊碎片(微栓子),沿著血液往血管末端運行至腦部或視網膜,引發暫時性的症狀。 像是 突然劇烈頭痛、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說話遲緩或有理解障礙、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突然耳鳴或暈眩。因為微栓子會慢慢分解掉,因此這些症狀發生時間約 5--10分鐘,通常24 小時內可自行恢復,不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但三個月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頗高,應該儘速檢查治療。 不論哪類型中風,共同的敵人皆是動脈血管老化,如果你以為血管老化是老年人專利,那就錯了。 血管老化是元兇 血管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化?對高血壓有相當深入見解的陳明豐教授回答:「應該從還在媽媽肚子內就開始了。」他笑說自己的想法很瘋狂。但他的想法有學理依據。 「當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血管硬化的步驟就開始在進行了,只是初起的變化非常細微,所以不會察覺到,」陳明豐解釋,當我們還窩在媽媽肚子內時,就已經有血管了,有血管就有內皮細胞,媽媽懷孕時如果受到外在不當刺激或壓力、藥物等,造成胎兒窘迫,或子宮內環境變化導致內皮細胞的功能產生變化,就會使動脈硬化的最早期開始進行。 出生後,隨著年齡變化,生活環境更複雜使得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出現不正常,也易使得動脈硬化的過程開始或加速進行。 一般而言,40歲以上的成年人,已可在臨床上看到動脈硬化的表現。許多因素導致內皮細胞功能不正常,比如生活或工作壓力、緊張、熬夜、抽菸、不正常的生活型態、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等,「血管硬化是很錯綜複雜的過程。」 陳明豐正色表示,平時不斷呼籲民眾要控制血壓、血糖,用意即是延緩血管硬化、老化的速度,延緩老化就是預防保健,此外別無他法。 預防中風,先管管血壓 也因此,隨時量血壓,是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的每日例行作業。這位國際知名腦中風專家幾年前回到台灣工作,他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台小型血壓器,隨時監控血壓,因為他發現,在家裡量的血壓通常數值不錯,在辦公室,情緒變化大,血壓值的變化也大。 許重義引一項國外流行病學研究,這項研究的受試者高達十萬人,長期追蹤結果顯示,當血壓每降低 10個毫米汞柱( mmHg),中風的風險可減少一半。 預防高血壓,專家們提出五件非做不可的事: ¦ 控制體重 研究指出,體重每增加一公斤,血壓會上升 1mmHg,保持適當體重格外重要。 貼心小提醒:適當體重的計算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得到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24之間,表示體重適當。 ¦ 少鹽 控制鈉鹽的攝取很重要。研究發現,鈉的攝取量過多時,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內水分失衡,增加血壓與心臟負擔,罹患高血壓的比率相對提高。 ¦ 多喝水 攝取足夠的水分,減少便秘,否則排便時會因為用力而使得血壓上升,有人因此發生腦中風。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跟便秘說 No。 多纖維、少油、少脂肪的飲食也能避免膽固醇過高。當高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再隨著血液循環滲入血管壁,逐漸沉澱使得血管變狹窄且形成動脈粥狀硬化,血壓也跟著升高。 許重義目前正進行一項研究,他發現腦中成分之一的類澱粉Aß(Amyloid peptide)會造成細胞退化,如果堆積在腦神經組織內過多,容易罹患老人失智 症,若堆積在血管內過多,則增加中風的風險。 至於如何避免過度堆積,阻斷類澱粉Aß的生成?許重義的研究室還在努力破解之中,初步的發現是:「蔬菜水果內某些成分可以增加阻斷類澱粉 Aß,減少腦血管退化。」 ¦ 睡眠充足 長期睡眠品質差,血壓容易偏高,建議不要熬夜,減輕工作或生活壓力,設法讓自己夜夜好眠,睡眠良好就可使高血壓正常。 ¦ 不抽菸、多運動 「年輕人缺血性中風,九成以上有抽菸,」台北榮總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觀察,許多人年紀輕輕就中風,血管內亂七八糟,檢查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病史,一問,原來是老菸槍。 胡漢華以前對抽菸並不會很排斥,這幾年看多了年輕中風病患,驚覺問題很大,不斷呼籲,民眾要戒菸。 抽菸會使血管收縮,加速血管硬化並增加心臟負荷。運動有助於體重控制與調節壓力,但如果有高血壓的人,須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建議採取和緩的運動型態,如散步、健走或騎腳踏車。 陳明豐不忘提醒,已經有高血壓的人,不能只單靠運動控制,還必須合併飲食、改變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才能確保血壓控制得宜。 低血壓也會中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血壓標準,收縮壓低於120mmHg以及舒張壓低於80mmHg 叫做血壓正常。 收縮壓在120--140mmHg或舒張壓在 80--90mmHg屬於高血壓前期。收縮壓 ≧140mmHg 或舒張壓≧90mmHg,即稱為高血壓。 專家們提出一個新觀點,除了高血壓是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低血壓也與中風攸戚相關。 胡漢華主任解釋,血管硬化與舒張壓有關,因此早期認為舒張壓過高很危 險,後來經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舒張壓正常、收縮壓高,更危險。 現在則有了更新的發現,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落差愈大,中風的機率愈高。舉例來說,160/ 60 (收縮壓/舒張壓)比160/ 80 中風的風險更高,這兩個數值拉距愈寬,代表大動脈硬化更嚴重。 當血管硬化、彈性差,血流從心臟沖出來時,血管舒張或收縮就無法緩衝,好比水泥牆,硬梆梆,血流沖出的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造成收縮壓偏高,舒張壓偏低。也因此當這兩個數值落差愈大,代表大血管硬化程度愈厲害。 血壓是維持生理情境所需的血流壓力狀態,所以一個人不會永遠同樣的血壓,而是在某個範圍內擺動,當大於一定程度時,即使沒感覺不舒服,卻已經對器官組織造成殺傷力,這也是我們要避免高血壓的原因,陳明豐教授補充。但,血壓多低才算不健康? WHO並沒有明確規範。 專長心臟血管學的陳明豐表示,民眾要重新看待低血壓。 低血壓的定義是,「無法達到或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的血壓。」 通常年輕女生血壓偏低,如果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好比頭暈、嗜睡、臉色蒼白、心跳慢、虛弱沒力氣,「只能說她的血壓正常值比一般人較低,這不能稱為低血壓。」 反之,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嚴重甚至昏厥休克,這稱為病態的低血壓,亦即血壓已經不夠生理需求,也容易因血液循環差引起組織血流灌流不好、血管堵塞,甚至導致中風。 如何知道中風了? 短暫性缺血(小中風)常見的警訊: ● 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 ● 突然半側臉部或肢體無力、麻木或偏?? ●突然說話遲緩、理解出現障礙 ●突然耳鳴、暈眩、平衡感喪失、失去協調性而無故跌倒 ●突發有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跟平常的痛感很不一樣 腦中風常見的警訊: ● 嘴歪眼斜 ●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 ●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 言語不清、溝通困難 ●「有口難言」型:聽得懂卻無法表達意思 ●「答非所問」型:聽不懂卻喃喃自語 ●吞嚥困難、直流口水 ● 感覺異常、身體拖不動

好的 EQ--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

2007年11月12日
公開
33

一大早,我跳上一部計程車,要去台北郊區做企業內訓。 因正好是尖峰時刻,沒多久車子就卡在車陣中,此時前座的司機 先生開始不耐地嘆起氣來。 隨口和他聊了起來:「最近生意好嗎?」 後照鏡的臉垮了下來,聲音臭臭的:「有什麼好?到處都不景氣,你想我們計程車生意會好嗎?每天十幾個時,也賺不到什麼錢,真是氣人!」 嗯,顯然這不是個好話題,換個主題好了,我想,於是我說:「不過還好你的車很大很寬敞,即便是塞車,也讓人覺得很舒服 ? 」 他打斷了我的話,聲音激動了起來:「舒服個鬼!不信你來每天坐 12個小時看看,看你還會不會覺得舒服!?」 接著他的話匣子開了,抱怨政府無能、社會不公,所以人民無望。 我只能安靜地聽,一點兒插嘴的機會也沒。 兩天後同一時間,我再一次跳上了計程車,再一次地要去郊區同一家企業做訓練,然而這一次,卻開啟了迥然不同的經驗。 一上車,一張笑容可掬的臉龐轉了過來,伴隨的是輕快愉悅的聲音:「你好,請問要去哪 ?堙 H」 真是難得的親切,我心中有些訝異,隨即告訴了他目的地。 他笑了笑:「好,沒問題!」 然而走沒兩步,車子又在車陣中動彈不得了起來。 前座的 司機 先生手握方向盤,開始輕鬆地吹起口哨哼起歌來,顯然今天心情不錯。 於是我問:「看來你今天心情很好嘛!」 他笑得露出了牙齒:「我每天都是這樣啊,每天心情都很好。」 「為什麼呢?」我問:「大家不都說景氣差,工作時間長,收入都不理想嗎?」 司機先生說:「沒錯,我也有家有小孩要養,所以開車時間也跟著拉長為 12 個小時。 不過,日子還是很開心過的,我有個祕密 ?」 他停頓了一下:「說出來先生你別生氣,好嗎?」 當然好,只要是快樂的祕密,我這個念過心理學的都感興趣。 他說:「我總是換個角度來想事情。例如,我覺得出來開車,其實是客人付錢請我出來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像你這樣的先生,花錢請我跟你到陽明山去玩,這不是很好嗎?等下到了陽明山,你去辦你的事,而現在是花季,我就正好可以順道賞賞花,抽根菸再走啦!」 他繼續說:「像前幾天哦,有一對情侶去淡水看夕陽,他們下車後,我也下來喝碗魚丸湯,擠在他們旁邊看看夕陽才走,反正來都來了嘛,更何況還有人付錢呢?」 漂亮!多精采的一個祕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一早就有這份榮幸,跟前座的 EQ 高手同車出遊,真是棒極了。 又能坐車,心情又開心,這樣的服務有多難得,我決定跟這位 司機 先生要電話,以後再邀他一起出遊。 接過他名片的同時,他的手機鈴聲正好響起,有位老客人要去機場,原來喜歡他的不只我一位,相信這位 EQ高手的工作態度,不但替他贏得好心情,也必定帶進許多生意。 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 心理學家發現,快樂其實是一種 習慣,不論環境怎麼變, EQ 高手的快樂決心是不會改變的。 當我們能換一種心態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並帶著遊戲般的愉快心情面對工作,你會發覺自己的內在能量強大許多,抗壓應變的功力也因此大為增進,而這,也正是貫徹快樂決心的漂亮做法。 我自己就常覺得,工作其實是一種偽裝,讓我有很好的藉口及機會,能因著演講及各種活動,去認識許許多多有趣精彩的人,這不是很過癮嗎?(更何況,往往還有人付錢呢!)。 如果您收到別人分享給您的好文章,不要吝嗇,您也可以繼續分享給好友,請別忘我這一份喔。 當我們用心對人時 , 有心人將以熱情回報妳 , 希望我們都是用心的人 , 也是有心的人 。

(生活)2歲∼2歲半之最高機密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4

(生活)2歲∼2歲半之最高機密 到了二歲大,身高體重的成長就比較緩慢,二歲到二歲半這段期間,體重平均只增加零點五公斤,身高也約只增加三至四公分;這時,除了日本腦炎外,大部份在入學前該打的預防針也都打完了,而一些幼兒常見的疾病,如:細支氣管炎、玫瑰疹、腹瀉等在二歲後發生的機率也少了多,但這時由於活動能力及好奇心的增加,一些見的意外傷害如燙傷、跌倒、誤食藥物或化學藥品、異物嗆到等會增加很多,因此父母在照顧上一定要有防範意外傷害的知識及簡易的急救常識。   在營養方面,二歲的孩子已可吃大多數的一般食物,並漸漸訓練他配合家裡的三餐一起進食,牛奶在此時可能還是大多數幼兒的主食,但可以慢慢遞減,如果正餐吃的很好,在營養上並不會有不足的情形;但要注意的是,這是很容易嗆到或窒息的年齡,一些容易造成嗆到的食物仍要避免。   另一方面,二歲左右的幼兒,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都會開始有許多變化,了解這些變化原因,對於我們在照顧幼兒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也可以滅少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到底二歲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1.由模仿中學習   在家中,二歲的女兒學爸爸嚴肅地坐在椅子上打電腦,媽媽打掃時就黏在身邊,拿著掃帚跟著掃地,哥哥刷牙時就在旁邊跟著一起刷;雖然做的不一定正確,但她的態度是很認真的。隨著這些重複的模仿行為,在這段期間,內她的生活技巧及對事物的理解也會有所進步。   在這時她的依賴心是很重的,她知道誰是保護她安全的人,而且會用各種行為來表現出她的情緒。常常會聽媽媽們說:「我那二歲的小孩真是乖巧,出門時總是抓著我的衣服不放,有人跟我講話時就躲在我背後看人。」其實這是一種依賴的表現,兩歲的小孩也常常在夜裡爬回父母的床,以有「重新加入」的安全感,這時如果父母或家庭中有人因事離,開數天或搬到一個新家,都會讓她感到情緒不好。因此當家庭成員有變動時,最好要考慮到您二歲小孩的敏感情緒。   2.鼓勵社交行為的良好時機   二歲左右的小孩一般是不會和別的孩子玩在一起的,大部份的時候,他們都是看別人如何玩或是一個人在旁邊單獨玩;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一星期幾次帶他到未來與其他幼兒相處的技巧會很有幫助的。由經驗得知,如果沒有幾個月與其他小孩相處的經驗,即使到了三歲大,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分享,如何處理別的小孩粗暴的行為等生活技巧。   3.反抗性漸強   這時他會出現停滯或反抗的行為,他會堅持事情一定要照以前他常做的方式來做,如果有人干擾了他做事的方法或重新整理了他的東西,都會令他非常生氣。   這個時候孩子的天性就是要學著自己作主,同時要對抗外來的壓力,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內在的他是比較緊張易怒的;所以二到三歲的小孩是比較不好相處的年齒,有人以「可怕的二歲」來形容之。這時父母最好能比較體貼一些,不要過於干預或催促他,他要自己穿衣就讓他做;洗澡時間可延長,讓他能自由地在澡盆裡玩;吃飯時讓他自己動手吃而不去催促他,不能好好吃時讓他離開飯桌,要睡覺或出門時就用一些好玩有趣的事來誘導他;總之,盡量在不起衝突的情況完成該做的事,滅少責罵,過一陣子,他就漸漸變得不「可怕」又乖巧了。   4.二歲兒所擔心的事   開始「懂事」,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了,如上所述,雖然他有一些想法,可是並沒有自己處理的實際經驗,因此就會有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行為出現,造成父母的困擾或親子間的衝突,這時如果我們能對行為的背後動機有一些了解,就能駕輕就熟的度過這段時期。      例如害怕分離一事,就像小羊會跟羊媽媽一樣,人類的幼兒也有同樣的本能,當與父母接近時就比較有安全感。一般大約是一歲開始就會有這種分離的焦慮,當他走遠一點時,就會有趕緊回到母親旁邊的衝動。到了二歲,這種分離焦慮多數出現在父母(大多數是母親)突然需要離家幾天,或重新開始上班時。通常他在母親不在時並不會表現哭鬧,可是母親一回家他就像麥芽糖一樣黏得緊緊的,而且不讓其他人靠近他,當他想到媽媽可能會再度不見時,就會變得很恐慌;嚴重一點的更會拒絕單獨睡覺,媽媽一走開就馬上坐起來。更有的小孩會出現尿尿的問題,每一躺到床上就要尿尿,可是去廁所又解不出多少尿來,這是利用尿尿來讓媽媽不要離開他的方式,如此就會造成小孩對睡覺有恐懼感。 著離去,否則他發現後就會更清醒,那就更不容易睡著了,這段時間可能要有好幾個星期,他才會慢慢恢複。   5.過度保護增加害怕   恐懼時,他對父母是否有類似的反應是很敏感的,如果父母每次要離開時都顯得遲疑或內疚,或是半夜聽到他的叫聲就飛快地衝去安慰,他們這種焦慮的行為反而會增強小孩對分離的恐懼感,他會想:「原來父母親也是這麼害怕和我分開呀!」     就像照顧生病的小孩一般,我們對一個有分離恐懼小孩應該要用比較多的時間來陪他,並且在幾個星期內暫時不要出遠門;但這和過度保護是不同的,父母在這時應保持一個愉快、自信的態度來面對小孩,時常鼓勵並誇獎他,一步步減少他對你的依賴,父母親的態度是幫助他克服恐懼最效的工具。   父母的過度保護和小孩的過度依賴之間的關係也可在其他情形看到,如睡眠問題、過度溺愛等等,這些也都是小孩一種恐懼的表現;而處理的態 分離的害怕是天生的,可是當他發現媽媽是如此的在意他的恐懼時,他就會做許多事情來測驗媽媽,以確定媽媽不會和他分開;如果媽媽對他百依百順的話,他更可以 這種分離恐懼來控制媽媽。對這種情形,媽媽要先觀察出什麼是過度的要求,並很認真的拒絕這種的情形,媽媽要先觀察出什麼是過度的要求,並很認真的拒絕言種不合理的要求,只要態度溫和而堅定,這樣的情形很快會消失,才不會造成將來長久的困擾。   6.該如何面對口吃   口吃在二到三歲之間是很常見的,這種情形有家族傾向,並且以男生為多;比較常見的例子是家長強迫左撇子的小孩改用右手,由於大腦中管理語言的中樞和管理手運動的中樞很接近,常因此就會出現口吃的現象。      口吃和情緒也有很大的關係,個性比較緊張的小孩容易有口吃的發生;當家中多了一個弟妹、搬新家、父母情緒不好時都會周期性的發生。而現在的小孩或許也因為常常聽故事,常被催促要講話或背誦,要求要有所表現等等,更容易   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上的口吃在幾個月後都會改善,只有在極端的例子才會延續到成年,因此當發現您的二歲半小孩有口吃時,千萬不要沮喪,也不要急著去矯正或尋求語言 有什麼事造成他情緒上的緊張,如果是因為您最近離開一陣子,那就在幾個月內儘量避免再度分離;如果發現您過度催促小孩說話或他說太多的話,就訓練自己不要這樣:跟他在一起時可「少說多做」,心情放鬆,並讓他主宰一些事在一起也是好方法。   口吃可延續數個月,並反覆性的發生,因此不要急著一次就得矯正好,大多數的口吃是有潛在的心理因素的,只要耐心的分析找出原因就會改善 「根」(也就是舌繫帶過短),反而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因此不要為了口吃去剪舌繫帶。至於比較極端的病例,可能找不到原因或一直持續到長大(約至將入小學階段)都不會好,那時就要找複健醫師作語言訓練了。

(生活)教小孩關在車內如何求救?

2007年11月07日
公開
2

(生活)教小孩關在車內如何求救? 小孩關在車內如何求救?�陳凱劭撰 前陣子台中有家幼稚園娃娃車,司機及隨車幼教老師不慎把一個小孩遺忘在車上,結果小孩在車上關了一整天,車子又在大太陽底下晒了一整天,到下午打開車門時,小孩早就晒死(或悶死)了。 一般夏日氣溫約是30-35度,汽車內部的溫度因溫室效應及車體吸熱,有可能衝到60-70度。一般大人在這種環境根本撐不到20分鐘,何況是小孩。 其實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發生。國內外早有類似案例。例如家長去有停車場的超市買東西,以為只要十分鐘,就把小孩丟車上不管,結果買東西時遇到熟人,談事情花了很長時間,回到車上小孩已不省人事了;又如下車到ATM領錢,以為只要兩分鐘,結果ATM故障,於是走到幾個Block以外的ATM碰運氣,這一來一往就花了20分鐘;也曾發生過臨時停車,停在紅線上,結果短短幾分鐘車子被違規拖吊的吊走,小孩還在裡面,追到拖吊專用停車場時已是40分鐘後了。別以為不可能,這種意外沒有一種是故意的,但還是發生了。 一般有小孩的父母當然會記得在下車時順便帶小孩下車,但你家的小孩不見得只會坐你的車,他們也有機會去坐別人的車,去坐幼稚園或學校的車,去坐遊覽車。 我想了很久,想出一個方法: 就是平時要訓練小孩,若被關在車內時若要求救, 要教他去按駕駛座上方向盤的喇叭! 以台中娃娃車的例子來說,那種娃娃車車門別說是小孩,連大人都不一定有力氣及技巧自己打開,平常鎖住的小客車可能無法自內部開啟。 如果小孩在裡面感覺異狀,拍打車窗,若汽車玻璃太黑,或沒有人經過又向汽車內部窺探;根本不會有人知道裡面有人亟待救援。根據報導,台中這個案子,車窗上佈滿著拍打的痕跡甚至血跡,表示小孩曾做最後掙扎。 我提出來的求救方法,關鍵在一般的汽車,即使鑰匙取出,或整部車鎖住,一般而言喇叭的電源並沒有關。也就是說,小孩去按喇叭,是惟一有效可以對外呼救的方法。 而且這方法非常簡單,不需要力氣,也不需要特別技巧。但事前一定要訓練。一般兩歲以上小孩應該就可以訓練,這種常識一直到十歲都有需要。 一部停在太陽下的汽車若喇叭一直亂響,一定可以引來週圍一百公尺內的人去探究竟。如果小孩被困在裡面,外面有大人當然就有機會救出小孩,例如以磚塊石頭打破車窗,或根據車上的電話、車上塗裝之類資訊去緊急通知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