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琪 (亮亮&騰騰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動手做 學更多

2009年05月24日
公開
44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報載,有小學生因偷便利商店的跳繩而被抓。真是令人驚訝,跳繩怎麼需要買呢?任何一根麻繩只要是身高的兩倍,就可以拿來跳了,不是一定要兩頭有把手的才叫跳繩。我們小時候的玩具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做的,一樣玩得很高興。看到現在的孩子什麼都用買的,不會用大腦去想如何製作替代品,這代表我們的孩子沒有創意,也代表我們的教學出了問題。如果不知道現象背後的原因,就不知如何去找替代品,其實,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取代的。 前一陣子,報上有一則新聞:四個姐弟因肚子餓而偷竊,因為他們的父親出門做工,只留了兩百元的伙食費給他們,他們第一天買四個便當便全部花完了,所以第二天只好去偷。其實,兩百元可以填飽四個人兩天的肚子,他們只要買白米或麵條回來煮,加點醬油,加點油,至少可以度過一餐;甚至買兩條吐司麵包,四個人也可以撐兩天。現在的孩子沒有錢就不會吃也不會玩了。 其實,自己做出來的玩具更好玩。我孩子小時候看到鄰居的孩子在玩騎馬打仗,他也想要一匹馬,我去玩具店看了一下,發現要美金二十元,覺得太貴了,不值得,便回家找到一把舊掃帚,把柄拆下來,拿一條舊毛巾包在柄頭上,找些碎布塞滿,再把它縫起來,拿毛線作馬鬃,縫上兩顆扣子作眼睛,一個木馬便完成了。孩子騎出去,引起眾人羨慕,因為跟店裡賣的不同,有特色,而且不會弄丟,因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我家孩子的,忘在別人家,對方都會送回來。 自己動手做的好處是:讓孩子看到只要動點腦筋,就可以得到同樣的東西,而且還有自己的特色。後來,很多玩具我兒子看一看以後,就回家學著做。我不知道這個經驗是否導致他後來從「工」,但是我知道他從此喜歡動手做,很早學會用工具,也學會縫針線。 烹飪也是要趁早教,兒子去美國讀書時,每學期的生活費都會剩下一些,我勸他不要太省,身體要緊。他告訴我,他吃得很好,營養都夠,例如週日先煮好一鍋麵,分成幾袋,平日放學回家後,把麵放進烤箱,上面鋪上一層肉,一層起司,二十分鐘後,就有焗麵可以吃了。蘋果如果放太久,不新鮮了,他就把皮削掉,切片,拌些糖,撒些肉桂粉,放進烤箱去烤。他說:「媽,味道香得連隔壁的室友都跑過來吃!」我聽了很欣慰。 孩子小時候我沒有讓他去補習,我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看我怎麼做家事,怎麼跟人說話打招呼。黃春明以前一直呼籲「真正的教室在窗外」,我也深深認同他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為學生出社會作準備,孩子離家後,第一要面對的就是打理自己的食衣住行。我們必須讓孩子學會在他能力所能掙到錢的範圍內自給自足。教會孩子節儉過日子,可使他免於金錢的煩惱,在人生的路上不會掉入欲望的陷阱,毀掉一生。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5/12家庭版 **本網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歡迎進入參觀國語日報

[醫生爺爺]好久不見~

2009年05月22日
公開
29

2歲3個月就應該去打日本腦炎第三劑的騰騰.. 想到要去的時候打他就感冒.. 可以去打了亮公又沒有休假.. 終於昨天可以去了~ 翻著健康手冊一看上次醫生爺爺寫著 下次健診:2歲5個月~ 原來都被醫生爺爺算好了2歲5個月要來給他看~ 星期四沒什麼病患的下午~ 亮亮先量身高:112(扣鞋子1公分)體重:17.2(可能只有16.5吧!) 騰騰身高:92(扣鞋子1公分)體重:13.?(可能只有12.5吧!) 醫生爺爺一來看到2個孩子就說好久不見.. 第一件事先給一人一隻甲蟲玩具.. 亮亮是5歲健診 身高:算一般正常就是不高也不算矮~ 體重:有一點偏低~但是醫生爺爺覺得這樣剛好.. 不會有肥胖基因將來比較不容易有心血管疾病.. 問題: 1.亮亮有時會喊肚子疼?? 醫生爺爺答: 其實人的腸胃在消化時都會產生疼痛.. 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所以沒有感覺~ 小孩子如果喊肚子疼確定不是身體上的病痛.. 就要注意可能是生活上的壓力.. 孩子不會抒發所以藉由身體上的疼痛來發揮~ 比如說:在學校不如意不想上學用肚子疼來逃避.. 被父母責難產生壓力用肚子疼來引起注意... 醫生爺爺說孩子做錯事要罰.. 但是.. 記得要適時的秀秀一下~ 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很愛他的喔~ 2.亮亮會喊骨頭痛??? 醫生爺爺說如果是在膝蓋上下而且不是痛在關節裡面.. 這就是所謂的生長痛~ 孩子有時候在學校活動力大.. 骨頭跟肌肉的生長沒有同步就會產生生長痛.. 晚上幫孩子揉一揉就可以啦 ~ 騰騰2歲5個月健診+預防針 結果還是不能打~ 咳嗽聽起來痰很多還是先吃一些藥 下次再來打也沒關係~ 這次醫生爺爺介紹的書 慢的教育-從慢活開始,養育從容的下一代 (點我)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親職手冊,而是設法駕馭那些圍繞著孩子的焦慮,重新思考做為一個小孩的意義何在,做為大人的意義又何在,並且找出使兩者調和而不衝突的方法,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讓我們的小孩成為從容的一代。 要走的時候看到醫生爺爺收到聖嚴基金會的2大箱包裹.. 我說:我們星期六才去法鼓山.. 醫生爺爺:去作義工嗎?? 我:我還不夠資格啦~ 醫生爺爺說可以去齋堂用看看齋菜喔~ 我跟醫生爺爺說 亮亮上次跟菩薩拜完我問他說些什麼?? 亮亮居然說他要新衣服新玩具 醫生爺爺抱起亮亮說下次要跟菩薩說要做個好孩子~ (ps:聽到媽媽也酷酷少的醫生爺爺也幫我看了一下~叫媽媽要多喝水 跟攝取維他命C~後來繳費亮亮健診290元拿了感冒藥的騰騰居然是0元) ♂亮亮已經 5 歲 2 個月囉! ♂騰騰已經 2 歲 5 個月又22天囉! ♡♡馬麻2009-05-22紀錄♡♡ 法鼓山買的 知福幸福 到處有好人

有禮走遍天下

2009年05月19日
公開
16

我一直教導亮亮.騰騰要有禮貌~ 因為現在自私.自大的人太多了!! 這個社會真的很需要禮貌.. 而且有禮貌的孩子絕對是討人歡喜的~ 騰騰要喝ㄋㄟㄋㄟ的時候.. [馬麻~我要喝ㄋㄟㄋㄟ!!] 我:[那要怎麼說呢????] 騰:[親愛的馬麻~請幫我沖ㄋㄟㄋㄟ..] 我:[好的~沒問題!!] 亮亮年紀比較大當然比較會加詞 :[親愛美麗又漂亮又香的馬麻~請給我吃餅乾~~~] 星期六去金山回程要去婆家.. 在高速公路上亮亮突然尿急.. 趕緊要亮公在木柵交流道下去.. 原本想說小孩子找個草地讓他方便.. 亮公繞進博嘉運動公園的巷子.. 博嘉運動公園(點我) 我帶著亮亮走進一樓的服務台 我:[不好意思~請問洗手間在哪裡??] 服務台一位媽媽級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帶著孩子 就知道是孩子要上廁所.. 於是指引我們洗手間的方向.. 亮亮進了男生廁所突然又跑出來說 :[馬麻~太高了我尿不到!!] 正好另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從女生廁所出來.. 告訴我們旁邊有兒童廁所~ 說了謝謝我又帶亮亮去兒童廁所~ 亮亮上好洗完手我就提醒他要跟剛才的阿姨們說謝謝. 亮亮一出去就大聲的說:[謝謝~] 2位阿姨也跟他回:[不客氣!!!] 呵呵~有禮貌的孩子容易得到幫助喔~ 最近家裡在實行做好事集點活動~ 可不是買40元就有一點不過靈感來自於這裡.. 昨天在看禮品目錄選集點禮.. 亮亮看一看還問我 :[馬麻~妳有要買什麼嗎????] 我:[不用~我沒有要買..] 不錯啦~這孩子還會想到媽媽~ ♂亮亮已經 5 歲 1 個月又27天囉! ♂騰騰已經 2 歲 5 個月又19天囉! ♡♡馬麻2009-05-19紀錄♡♡

[5]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

2009年05月18日
公開
19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昨天課程提到的是五倫關係,所謂倫常大道。我們今天的課程就要深入倫常大道來了解,我們應該怎麼樣在這個五倫關係當中相處得非常和睦融洽。 昨天提到五倫關係是「道」,那什麼是「德」?在我們講義當中對「德」做了一個解釋,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踰越的去做人,這就是「德」。當我們順從父子關係,不踰越的去盡自己父之職,去盡自己子之分,孩子的本分,這個人就是有德行。所以「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 我們看五倫關係的第一倫,「父慈子孝」,諸位朋友,父子關係是不是某一個人規定的?不是,它是一個天然秩序。一個父親,孩子出生的時候,有沒有人去規定你要對孩子很慈愛?沒有。當為人父者看到剛剛出生的孩子,很不自主的對孩子就是無限的慈愛跟關懷。有沒有一個父親看到孩子剛生下來,然後心裡就想著,這個兒子以後要給我買大房子,給我買大車子,有沒有這樣的?都沒有,只想著如何讓這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這是為人父母很自然就會生起的一種關懷跟慈愛。孩子從小對父母也是非常的依戀,對父母那種愛是天性。我們回想一下,很多一、兩歲的孩子,父母親處罰他的時候,愈打他,他愈往父母的懷裡鑽,你打得愈用力,他抱得愈緊,他那種對父母的依戀也是天性,所以我們看小孩子開口閉口都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所以父慈子孝,父子之間、母子之間的一種親情是自然的。我們現在看一看,現在父子有沒有親?為什麼自然的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 父慈,如何慈愛孩子?這個就很重要,假如慈愛用錯了方法,可能我們覺得是為孩子好,但是教出來可能就不是我們想像中這個樣子,所以當父母要不要學?要。所以不只學為人師,還要學為人父,學為人母。《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你教育他的方法錯了,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過失。很多母親說,「父之過」,所以跟我沒關係,這個「父之過」就包含了父母在內。 我常常會問朋友,我說你們為人父母知不知道什麼是教育?很多家長被我這麼一問,突然都愣住了,好像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好像孩子一出生就忙著照顧他,一晃五年、八年都過去了,從沒想過什麼是教育。有沒有朋友說說看,您覺得什麼是教育?今天假如您走在鄉間小道,剛好看到一位農夫在種田,剛好在收割稻穗,我上個禮拜到廈門去講演,農田剛好在收割。你跟農夫說,請問怎麼種田?他會不會跟你說,你給我一個小時,我想清楚了再告訴你?他會不會這樣?不會,他不用再打草稿,為什麼?因為那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是他最熟悉的事,所以他很清楚。 諸位朋友,我們為人父母每天在幹的是什麼事?是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都幹了七年、八年,甚至有的幹了十多年,人家一問「什麼是教育?」我們能不能答出來?每天在幹的事答不出來,那孩子這一畝心田,我們在這七、八年來到底種下了什麼種?這個種是好種還是不好的種子?其實七、八年來,這些種子有沒有開始發芽?有沒有開始結果?有。我們不知道種下去了是好種、壞種,但是它會不會發芽?它會不會結果?照樣結果。所以現在很多家長,他的孩子十多歲了,我看到他們的臉上都寫了哀怨、憂愁。真的,孩子的行為,他們已經很難去掌控,去扭轉,所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什麼是教育,怎樣才能把一個孩子教好」,趕快在當下種下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好的種子,才能成就他一生正確的做人處事態度。 現在整個父母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一個字,諸位朋友,哪一個字?「寵」字。十月十九號深圳特區報,有一對夫妻親自去找報社,然後把他孩子一些對他們很不孝的行為報出來,為什麼他要報出來?因為他要給往後為人父母的人有所警惕。他就提到,因為他們夫妻算是晚來得子,所以對孩子都是百依百順,連學校幼兒園老師跟小學老師一直反應,你的孩子一些行為已經很偏頗了,很無禮了,自己的父母還替孩子找藉口,說他以後就好了。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以後就會變好,甚至於還聽算命的說,這個孩子到十五歲就會變好了,然後十五歲以前都不好,有沒有這種戲可以上演?不可能。哪有你孩子突然一覺醒來,從不懂事瞬間變懂事,那個只有在夢裡面才有可能發生而已,在現實狀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他寵壞了,所以現在孩子要娶老婆,要把他們夫妻趕出他們的家,所以寵孩子,他一定不孝。 在汕頭有一對夫妻生了六個兒子,他們大了之後,給他們買了六間房子,娶了六個老婆,一個人一個,然後他們夫妻沒有地方住,為什麼?六個孩子都不讓他住。所以這樣的夫妻一輩子辛不辛勞?辛勞。要賺六間房子,那可是日夜都是在工作,在拚搏,結果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結果大兒子在豬舍旁邊建了一個木屋給夫妻去住,旁邊的鄰居看不下去了,就對他們夫妻講,你要告你六個孩子。諸位朋友,要不要告?「居家戒爭訟」,「朱子治家格言」說的,家庭最忌諱的就是告上法庭。「訟則終凶」,一告上去了,家裡家風一定敗壞,不會有好下場。我們來想一想,真的告了,法院判六個兒子要扶養這一對老夫婦,每一個兒子輪兩個月。他在大兒子那邊坐下來,他的媳婦說,拿去吃,趕快吃,我要收了。他每天過得心驚膽顫,本來還可以活十年,到最後每天壓力很大,細胞病變,可能三年就得癌症了,癌症是心理壓力很大,很容易得癌症,所以這樣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確確實實,當人生走到這個下場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無奈。 所以教育孩子要慎於開始,從小一定要教對。你所有的事情統統一手攬,統統替孩子做,做久了之後,孩子心裡會覺得父母替我做的事都是應該的,替我買房子,替我娶老婆,都是應該的,是不是?所以是做了要死,然後一點功勞都沒有。所以現在很多的小孩,七、八歲,講出來都說,我爸爸的那些遺產都是我的,恐不恐怖! 我有一位長輩姓盧,盧叔叔,他跟他的孩子講,他說「我所有的錢都是取之社會,所以往後我也要用之社會,回饋廣大的人群。我要成立一個公益的基金會,所以我一分錢也不會留給你。但是你只要努力念書,認真學習,你要念多高,我都支持你」。所以讓孩子從小覺得父母親的心胸非常寬廣無私,所以他的孩子對父母是打從心底佩服。 他的兒子後來到美國留學,雖然他的經濟很不錯,但是給孩子的這些費用抓得特別緊,因為知道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現在這句話不靈了,一代都撐不了。因為以前還有聖賢的根基,整個家庭、社會都還有一種節儉的美德給孩子從小看。現在小孩從小舉目看到的都是奢靡、奢華,從小都很會花錢。所以對他的孩子在經濟上抓得特別緊。要出國留學的時候,告訴他的兒子,他說「我給你的錢都算好了,假如你亂花,自己解決。然後你假如帶一個黑人回來,帶一個白人回來,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這個叫醜話要講在前頭。因為兒子從小是父母帶大的,知道他父親言出必行,所以不敢造次。 剛好這個兒子留學完之後準備回國,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媽媽,跟他媽媽說,「媽媽,我錢不夠了,根本沒辦法坐飛機回來」。結果他媽媽一聽,隔天一大早,馬上帶著錢要去匯款。結果這位盧叔叔馬上就跟他太太說,「等一下」,然後把他夫人叫過來說,「孩子一有問題,妳們也不分是還是非,心馬上就慌起來了,他一句話就把妳們搞得心情起伏很大」。他就叫他太太坐下來,「來,我算給妳看,我們給他的錢剛剛好可以買飛機票回來。兒子為什麼跟妳要錢?因為他知道他一回來,我一定不給他錢,他的生活一定會非常拮据,所以希望留一手,還可以有空間緩和一下,不然會喘不過氣來」,所以就跟他太太說不可以匯。結果兒子打了兩、三通電話,都沒匯到錢,後來乖乖的就飛回來。結果這位父親馬上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這個家不給你住了,自己先出去自力更生。諸位朋友,你假如當父親,你做得出來嗎?這個是不是慈愛?我們接著看看: 這個兒子因為從小被這樣的父親磨鍊,自己出去找工作,董事長親自面試,而且是一個連鎖性的教育機構,結果本來這個下午有五、六個人要面試,面試到他的時候,後面的人都沒面試,董事長跟他談了兩、三個小時。談的過程跟他說,你不可能是二十五、六歲的人可以寫出這樣的企畫案。從小被父親磨鍊。結果就從企畫案的內容一一的問他,他對答如流,後來董事長給他一句話,他說「你要多少薪水,你自己開」。諸位朋友,你希不希望你的兒子以後去工作,他的老闆說「薪水要多少,你自己開」?他惜你的才華。所以當孩子有這樣的德行跟能力的時候,他已經立於不敗了。 而在經濟上,盧叔叔都沒有再支援他的孩子,但是他有去交代他孩子身旁的這些長輩,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而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曾經他的父親待過的公司。因為這位盧叔叔的工作,他是專業總經理,整頓完一家公司,比方說兩、三年之後,他幫人家整頓好就還給董事長,他自己就離開那間公司。但是他本來這些公司的一些年輕的職員都會跟著盧叔叔學習,這位盧叔叔也很願意栽培後進,所以每個禮拜天,都陪他以前曾經待過這些公司裡的年輕的職員一起爬山。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只要他們有什麼問題,他都會給他們一些指導,所以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跟他的兒子都很熟。 所以盧叔叔就交代他們,他說「我兒子假如撐不下去,跟你們借錢」,你看他都算到了,「跟你們借錢,你們可以借他,但是不能超過兩千塊」。所以第一個月,他兒子確實撐不下去,因為房租很貴,所以就跟其中兩位長輩,一位大哥哥,一位大姐姐,各借了兩千塊錢。盧叔叔交代說,「他跟你說哪一天要還你,你一定要打電話去跟他要」,所以後來真的那一天,他都還給這兩位長者。還完之後,從此以後沒有再借過錢,所以他的孩子撐過來了,能力就磨出來。 所以寵孩子造成的是不孝,但是你懂得磨鍊他,這是歷練他一生的本事。所以什麼是真正的慈愛,我們真正要細細去思考。有時候你愛之,反而足以害之。而這個愛是要理智,不是情感,情感之後就變寵,就變溺愛。 諸位朋友,兒子不能寵,還有誰不能寵?誰都不能寵,寵壞了就不行。先生能不能寵?先生寵壞了,到時候妳在家裡孤枕難眠獨自哭泣,他在外面是流連忘返,都不知道要回家,所以先生也不能寵。在夫妻相處過程當中,該給先生建言的,我們一定要建言他,要提醒他,不能讓他肆無忌憚的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當然夫妻之間溝通要好,也必須建立在彼此的信任當中。比方說為人妻,我們平常自己要把家裡的事做好,把我們的本分做好,先生心目當中就會對你很感謝,很信任,這個時候你給他的勸告,他就很容易接受,他就不容易偏頗。所以我們說女性要相夫教子,相夫就是該給先生提意見,該規勸的時候絕對要規勸,所以先生不能寵。 太太能不能寵?閩南話說「寵某吵鬧」,就是寵了太太之後,她有事沒事就跟你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在公司上班坐不坐得穩?每天想著我太太今天不知道又要舞出哪一齣戲出來,所以心裡就不踏實。所以家裡假如不安,事業一定做不起來,所以太太也不能寵。當然娶太太就要先娶好,不然你結了婚之後才來頭大,那就很麻煩。所以娶妻要根據什麼?要娶她的賢德,所以說賢妻、賢妻,要娶「賢」。 中國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詩經》,這麼重要的經典第一篇文章是什麼?提到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是很重要的一本經,但是它開篇為什麼要取這一篇「關雎」?中國的四書五經都是講人生的大道,為什麼開篇是「關雎」?跟我們昨天討論的結論是一樣的,五倫關係哪一倫最關鍵?「夫妻」,所以「關雎」提的是找對象的原則 我在一間中學演講,我就問什麼叫「窈窕淑女」?有一位女同學舉起手來說,就是身材非常姣好的女性。聖人的意思傳到現在都已經面目全非了,所以我們有責任要為往聖繼絕學,從哪裡繼?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先教正確。所以你現在有兒子的時候要告訴他,娶妻要娶什麼?賢德。 「關雎」裡面,為什麼要舉關雎這種鳥類?這都有很深的含義。因為關雎這種鳥類找了一個伴侶之後,終生不換,非常守節,這個男女當中都有道義,有恩義。為什麼要用關雎來敘述夫婦之間的道義?因為我們知道成人最貴的、最重的是什麼?是他的面子。所以你直接告訴他說,你怎麼對你太太這麼不好?妳怎麼對妳先生這麼不好?他(她)馬上惱羞成怒,你(妳)管我這麼多幹什麼!所以中國的《詩經》利用比喻的方法來提醒你,來點醒你,告訴你連鳥都知道要忠於牠的伴侶,那我們當人更應該忠於我們的伴侶。所以意思就是告訴你,我們人可不能比不上鳥,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真正明白了,一聽就覺得慚愧,我們可不能連鳥都不如。但是不肯接受的人,用這樣的方法提醒他,也不會跟他結冤仇。所以懂了就懂了,就能夠去反省。 而「關雎」後面有兩行內容提到「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荇菜」是一種植物,是專門在祭祀祖宗的時候要採來祭祀。諸位朋友,荇菜都是誰去採?都是媳婦去採,媳婦採來祭祀祖宗,這個意義非常深遠,所以汕頭有一句話說,「兒子孝,不如媳婦孝」。因為這個媳婦很有賢德,當她採著荇菜去祭祀她們家族的祖宗,祖宗在天之靈一看,這個女子有賢德,我的家族可以旺幾代?最少可以旺三代。但是相反的,假如這個媳婦沒有賢德,採這個荇菜,祖宗在天之靈都要掉眼淚。所以說娶一個好媳婦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媳婦敗三代,所以娶妻要注重賢德。 最後提到女兒也不能寵,你女兒寵壞了,她嫁到人家家裡怎麼樣?搞得人家雞犬不寧,三天兩頭鬧情緒說「我要回娘家了」。結果她一跑回娘家,這個岳父(丈人)還把他的女兒怎麼樣?「來,回來沒關係,爸爸給妳靠」,這樣對女兒好不好?好像是很寵愛孩子,事實上把女兒一生害了。一個女兒嫁到一個新的家庭裡面,最重要的,一定有一段適應期,因為來自不同的家庭。 問:所以這個時候最要修的功夫是什麼? 答:忍。 這個功夫沒修好,人生很難走。所以中國字很有智慧,諸位朋友,您看這是會意字,一個心跟一把刀,所以忍要忍到什麼境界?刀子掛在你的心頭,你都能夠如如不動,都能忍受。這不是真的拿一把刀在妳心上,就是說假如妳的先生用非常尖銳的言辭攻擊妳的時候,妳也能夠先忍下來。 問:為什麼要忍? 答:忍一忍,海闊天空。 忍一忍,海闊天空,來,給這位朋友掌聲鼓勵。我曾經在講演的時候,有一位母親說中國文化很不錯,不過這個忍字到底要忍到什麼時候?她在敘述這一段話的時候,眉頭都皺起來。我就跟她說,妳這種忍法,保證忍到火山爆發,而且一爆發之後,以前所有忍的功夫,前功盡棄,所以忍不是壓下來,這種忍遲早出問題。忍是帶著明白,帶著寬恕。比方說先生一些生活的習慣,是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不是。妳看了很明白,那是他成長過程養成的一些習慣,妳跟他的溝通也要慢慢的讓他這些習慣去轉變,哪有可能一下子就把它扭過來。所以妳帶著明白,帶著一種寬恕、寬容,那夫妻之間就會彼此忍讓、謙讓,所以這個要忍得明白,要去寬恕。 再來,要忍的為大局著想,什麼是大局?家庭和樂是大局,孩子的人格成長是大局,所以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對孩子有沒有影響?影響特別大。當夫妻常常吵架,孩子的內心不會很安定的,都覺得很恐慌,所以很多夫妻一吵架,小孩馬上哭得很大聲。有一對夫妻剛好吵起架來,一個小嬰兒一歲多,剛好在旁邊,哭得特別大聲,他們夫妻一聽到孩子哭那麼大聲就停下來沒吵,就看著孩子,結果那個孩子兩隻手比這個手勢,比叫他們靠近,結果夫妻兩個頭跟頭碰一起的時候,孩子就不哭。所以你看才一歲多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吵架是不好的,要相親相愛才好。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成長的大局著想。 所以教女兒不能寵愛,要告訴她,到一個新的環境,或者嫁到夫家去,一定要多看、多聽,然後少講。到一個新的環境去,開始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人家會覺得很不能接受,還沒有融進去,就可能造成排擠。所以這個道理不只是做媳婦的人要懂,我們每一個人到一個新的公司,到一個新的團體,也都要記住,多看、多聽、少講,還有一點,多做、多付出。你多做,多付出,因為你都多看、多聽,所以不會亂做。所以你每一個付出都是這個家、這個團體所需要的,慢慢的他們對你就會愈來愈信任,到最後你講的話,他們都很能接受。 我也沒當過媳婦,這個道理我怎麼會懂?這個道理是從我母親身上發現的。諸位朋友,您猜猜看,我母親講話忍了多久才開口?依我的觀察,將近二十五年。等公公、婆婆對她都沒話說,因為小叔、小姑小時候,我母親的薪水還供他們念過書,所以一個媳婦量愈大,晚年的福愈大,所以我母親很年輕就退休了,公公、婆婆對她很好。孩子因為她當榜樣,也沒有很差。小叔、小姑常常會想到小時候,高中時候還是我的大嫂拿錢出來,甚至於他們去考高中聯考還是我母親陪他們去考,所以量大福大。忍了二十多年了,所有這個家庭、家族裡面對她的信任都很夠,這個時候講話就有分量。所以忍的功夫對我們一生,對一個為人太太的人,至關重要。 在媳婦之道當中,我剛好在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幕,小時候沒看懂,哪一幕?我的外婆到我們家的次數,十隻手指頭都算得出來,很少。但是每次我的外婆到我們家來,一進門還沒坐下,她就牽著我奶奶的手說,「我這個女兒手腳最慢了,我這個女兒嘴巴都不甜,都不會說好話」,就開始一直數落我媽媽的缺點,就一直講。結果講了差不多好幾個之後,一坐下來,變成我奶奶開口,「這個媳婦好。」「好在哪裡?」「做事很認真。」就開始誇我媽媽。我那個時候才七、八歲,看得頭都懵了,看不懂。現在自己搞教育了,突然覺得這是人生很高的智慧,人情練達的功夫。缺點要自己講,把好留給別人說,所以自己的女兒壞要自己講,把優點讓自己的婆婆去誇。所以確確實實人與人當中的學問、哲學有賴我們細細去體會。 所以「寵」是教育孩子很大的一個忌諱。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孩子因為寵了,產生了哪些問題?這個我們要搞得很清楚。 在中國最有名的一篇教育哲學,叫做《禮記.學記篇》,這一篇教育哲學已經綿延了幾千年,但是很多中國人沒念過。而這幾千年的教育哲學當中所提到的理論,都是近代西方人才提出來,而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就傳下來,然後西方的人還把這些理論拿來蓋章說,這是我發現的,我版權所有,這個理論是我發明的。可不可以怪他?也不能怪他,因為他沒有看過中國這篇《禮記.學記》。相信他看了之後會覺得怎麼樣?會臉紅就有救了,會很慚愧。為什麼老祖宗承傳這麼多高智慧的東西,卻從來沒有標榜自己?這就是中國人一個很好的美德,謙卑。而我們老祖宗當中最重要的聖人:孔夫子,給後代所有讀書人做了一個好榜樣,孔夫子說他一生「述而不作」,夫子說他一生都是闡述古聖先王的教誨,絕對沒有自己創作,所以夫子說「述而不作」的這個榜樣承傳了幾千年。所以「版權所有」不是我們中國讀書人的一種態度。 中國留名青史的讀書人都是用他一生所積累的智慧寫成文章,希望能夠利益後人,希望能夠讓後代子孫的人生不要走太多的彎路,這是他們創作文章的一個存心。所以我們面對古聖先賢這些教誨,你一定要非常恭敬去讀,那些文章都是他們一生的智慧。 《禮記.學記》裡面對於教育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教也者」,教育是什麼?「長善而救失」,教育是「長善」加上「救失」,這句話已經把教育最重要的兩個主軸抓出來。我們剛剛提到的,把孩子寵壞了,寵壞之後他會形成很多的過失與壞習慣,叫「失」。壞習慣跟過失怎麼辦?諸位朋友,要趕快救,等不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學壞,也沒有學好,有沒有這檔子事?絕對沒有。一個人的學問就像逆水行舟,當你啥事都不做的時候一定往後退。 我們有老師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說他覺得一天沒有好好教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讓他感覺一天就退。所以他有這個體會,他說我的孩子連寒暑假,我絕對都不放假,絕對一天一天都要教他,這是明白的家長,明白的老師。為什麼?他已經洞察到這個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孩子做人做事的判斷能力不趕快扎下去,這個染缸一襲捲來就被染上去了。所以他有這一份警覺性,那是他教育孩子的敏感度。所以長孩子的善,救孩子的過失,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孩子有哪些方面必須趕快救他的過失?哪些壞習慣要趕快導正?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要先從改過下手。 問:有沒有朋友說說看,現在的孩子有哪些問題? 答:驕傲。 問:好,還有沒有? 答:自大、自我。 自我講得太好聽,很多名詞都是西方傳過來,讓你看了有時候都沒抓到重點,其實講白了就是自私。 問:還有沒有? 答:沒禮貌、很貪。 很貪,貪心,他什麼都想到自己,哪有不貪的! 問:還有沒有? 答:不孝。 問:還有沒有?你們不要客氣,盡量講。 答:懶惰。 我常常會接觸一些家長,因為我們在海口是一個國學啟蒙中心,都是針對孩子的教育在辦一些課程,很多家長,孩子有一些狀況,他會到中心跟我們一起討論。每次來的時候,還沒進到辦公室,坐在沙發上,才從門口把他引到中心裡面來,一路上他就開始講,「我兒子又自私,我兒子脾氣又大」,就一直差不多講了五分鐘,講完之後,我怕他太口渴,我趕快倒一杯水給他喝,「來來來,先喝一杯水,我們坐下來慢慢聊」。當他都講完他孩子的問題之後,接著我就開始問了,我說「你孩子現在很自私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孩子現在脾氣很大是結果,原因出在哪?」我看他的表情覺得說,我活這麼大,好像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突然接不上來,一臉瞠目結舌,很驚訝,我怎麼沒想過。然後又問他,「孩子沒有禮貌是結果,原因出在哪?孩子不孝、懶惰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這個世間醫生有兩種,一種是醫人家的身體,一種是醫人家的思想觀念,而老師跟為人父母就是醫孩子的思想觀念。所以你都不知道孩子思想觀念錯誤的根源在哪?你每天只是在那邊看那個結果而已,每天在那裡乾著急,乾煩惱。所以一定要把那個種下去錯誤的種子拿掉,然後種對的下去,再過個兩年、三年,對的種子就發芽,就結果了。所以教育孩子急不來,要用理智去把原因找出來。 所以我就跟家長說,孩子很自我,這是一個中心問題。一個孩子很自私的時候,他處處會無禮,會傲慢,只要我要的東西就不給你。會懶惰,會不孝,那他想都想自己,怎麼會想父母!所以根源還在這個,「人生的根本態度是自私,還是替人著想」。這個時候我會跟家長說,我說我們回到孩子的小時候,他一、兩歲的時候,剛好跟爺爺、奶奶,還有你們夫妻倆一起吃飯,請問你第一口菜夾起來先夾給誰吃?有沒有找到問題根源?我每次這麼一講,底下那些媽媽都笑成一團,我也不知道她在笑什麼。「大學」裡面有一句話,「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事情的先後順序做錯了,你為人子之道就錯了,你為人父母之道也錯了,所以夾菜夾錯了,孩子的孝道建不起來,所以先後順序特別重要。而人懂得先後順序、輕重緩急是有智慧才行,所以要學。 「但力行,不學文」,你不學聖賢的文章,會「任己見」,會只隨著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就「昧理真」,就做錯了。所以菜一夾起來,「小明,媽媽特別替你炒的這盤菜,趕快多吃一點」。爺爺、奶奶都很疼孫子,不甘示弱,「乖孫子,這兩盤菜也很好吃」,都幫他夾滿了。誰的菜都滿滿的?孩子的菜都夾得滿滿的。所有的家人都必須替誰服務?替孩子。所以什麼產生了?小皇帝出來了,小公主也出來了。中國俗話講「伴君如伴虎」,侍奉皇帝就像侍奉老虎一樣,隨時怕牠吼叫起來,所以小皇帝的脾氣特別不好。現在十個孩子幾個脾氣不好?七、八個都跑不掉。所以有沒有找到原因? 當你這一口菜是夾給自己的父母吃,孩子一看到你的孝行,一個人好善好德的心是天性,所以他一看到你這麼孝順父母,孩子打從心裡生歡喜。我記得小時候,冰箱打開,我的父母拿出水果來,先給誰吃?假如他先拿給我吃,現在我就不能站在這裡跟你們講課,我一定變成敗家子。真的,我是很容易變敗家子,因為我是長子,又是長孫,又是長曾孫。我記得小時候三、四歲去掃墓,跪在我曾祖母的墳前,一看到那個墓碑上第一個名字居然刻著我的名字,我突然肅然起敬,所以對於自己的家族就有一種使命感。我是長孫,所以我是三千寵愛於一身,假如我的父母用錯方法教我,保證現在我沒有辦法站在這裡了。 所以因為拿對了,我們看到父母在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內心會很歡喜。所以當我們的身高,當我們的力氣,有資格去開冰箱的時候,拿出來就先給爺爺、奶奶。我們拿過去的時候,爺爺、奶奶非常歡喜,摸摸我們的頭,我們也很滿意,他也很歡喜,這個叫大家都歡喜。所以以孝治家絕對會讓家庭和睦、和樂。 所以我們從根源上找到,當我們從小教孩子孝順長者,對長者有禮敬的態度,時時刻刻為長者著想,他就不會自私,他也不會貪心。有一次我們有七位老師坐下來研討功課,有兩個孩子在房間裡面玩,剛好拿了一盒餅乾,有十塊餅乾,結果發下去九塊,還剩一塊。因為那個餅乾特別好吃,所以這個孩子吃完之後就跑出來,他說這個東西很好吃,請問還有沒有?我們就拿給他看,也沒講話,就比剩一個。這個孩子拿起來之後,他就說這一個要拿給蔡老師吃,他不只沒想到自己,還知道這邊的老師要先拿給哪一位老師吃。 問:所以你看,他會不會自私? 答:不會。 好,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

[4]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

2009年05月13日
公開
18

諸位朋友,我們接著上一堂課的課程,我們提到了深入聖賢教誨有八個字很重要,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深入」剛剛也提到,一定要真正了解之後,然後要去力行,才能解行相應。 在唐朝的時候,白居易先生很喜歡學佛,有一次他就上山去請教一位高僧,叫鳥窠禪師。他上去之後對著禪師就說了,「禪師,怎麼學佛?」禪師跟他講了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八個字講完之後,白居易就哈哈大笑,他說:「三歲小孩都知道」,禪師回他一句話:「八十老翁做不得」。這個三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活到八十歲都還做不到。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問真正最重要的是能夠力行,能夠落實,所以學得千萬句,不如做一句。所以這個「深入」,確確實實還要有力行的功夫才能深入。 而我們引導孩子求學問,這一點必須從一開始的時候就要確立好,假如一開始你不注重解行相應,那孩子背愈多經典會愈自以為是。所以凡事都要慎於開始,一開始對了,他整個學習就對了;一開始錯了,要再扭轉回來不容易。 所以曾經我到深圳去的時候,剛好跟一班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上了一堂課,我一進去,我就跟小朋友說:「小朋友,今天老師來上《弟子規》」。小朋友馬上異口同聲說:「老師,那個我們學過了,我們都會背了」,才六歲。我接著就跟小朋友說,我說:「我們讀經典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做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我接著就寫了一個字,寫了一個「道」。中國六書造字,把人生的智慧哲學都含進去,這是用會意字來創的一個字。我們來看一下,一個「首」,一個「走」字旁,所以學問重要的是什麼?走,要實踐。所以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夠落實、能夠力行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諸位小朋友,哪一條你做到了?」本來頭抬得很高,這一句話一想,「哪一句話做到了?」馬上頭就低下來。 問:連第一句怎麼樣? 答:都做不到。 「父母呼,應勿緩」。你看現在孩子,我那次說七、八歲就很會跟父母頂嘴了,我的朋友說,哪要等七、八歲!四、五歲就很厲害了,還七、八歲。所以你看他第一句就沒做到,所以他求學問的態度一開始就沒有回到要力行。其實孩子都很受教,只要你講的讓他能夠信服,他就能夠去領受。所以當天其中有一個孩子寫日記的時候就寫上,蔡老師今天跟我們上《弟子規》,蔡老師說《弟子規》是拿來做的,而不是拿來背的,他就把它寫上去了。 另外有一個孩子,因為我跟他上《弟子規》上一節課,其中有一句叫「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早上、晚上要跟父母問安,讓父母歡喜、放心。結果隔天有一個小女孩就站在她父母的房間門口,父母一出來就跟父母鞠躬說「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睡得好不好?」她父母馬上給幼兒園打電話,「昨天發生什麼事了?」這樣的父母很有警覺性,很有敏感度,知道孩子有變化一定是學校有教,馬上了解才能夠跟老師密切配合,這樣親師合作,小孩教得特別好。所以我們引導孩子求學問一定要一開始就落到正確的位置上來。所以「一門深入」靠的就是要「力行」加「學文」。 再來,「長時薰修」。剛剛我們提到「長時」,不是做一天休息一天,這樣不行。孔夫子說他三日不讀書,氣質都會退後,孔夫子都會退後了,那我們三日不讀書會怎麼樣?我們不要說三日不讀書,可能自己還在那邊念《弟子規》的時候,看到孩子一些不好的行為,你馬上惱羞成怒就破口大罵了。還在念經書的時候,脾氣就克制不了,就開始生氣起來,生完氣突然回過頭來,我剛剛還在念《弟子規》。所以我們現在根柢都比較差,所謂「人貴自知」,自己有幾兩重要自己清楚,所以我們現在是放下經書就面目可憎。既然知道我們的根基不好,更應該多努力、多精進,所以聖賢的經典每天都不能停下來,都要薰修。 所以我給很多的老師開了一帖中藥,而這帖中藥絕對是治本,不止有治標而已,哪一帖中藥?就是早晚讀誦一遍《弟子規》。早晚讀誦一遍,保證三個月見效,絕對讓你覺得道德、學問提升很快,要堅持三個月。諸位朋友,能做到的舉手?這麼少。也有很多朋友舉手,舉手完之後要力行,《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說到要做到。其實諸位朋友,我不是要給你壓力,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能不能成就絕對不是靠別人來逼你的,都要靠你自己主動、努力、勤奮,一定要這樣才能成就。那為什麼要早晚念一遍?早上念的時候,告訴自己今天所作所為一定要做到《弟子規》的教誨。晚上下班、下課回來再念一遍,觀照一下,反省一下,今天所作所為有沒有做到《弟子規》,假如哪一些沒做到的,趕快修正,趕快改過,已經做到的好好保持。所以早上提醒自己一次,晚上反省自己一次。 我們在海口,有一位老師真正做到了。他那一天去上課的時候,第一次,我記憶很深刻,是元宵節。因為那天有老師打電話來說,「蔡老師,今天是元宵節,要不要停課一次?」要不要停?求學問不能常常放假。我就跟他說,「你當爸爸有沒有跟兒子說,今天我不當爸爸,我請假一天」。你當爸爸的,道德學問一天一天增長才能處處利益你的小孩;當老師的人,道德學問一天一天增長才能真正成就學生,你等一天,他們就荒一天,所以學習不能中斷。所以那一天很好的現象,元宵節也坐得滿滿的。其中有一位女士姓許,她在海口的航空站上班,她不是第一線老師,結果她那天聽課的時候,我感覺很深刻,目不轉睛,很認真聽。我常常講一些聖賢人的故事,她馬上振筆疾書把它記下來,而且早晚絕對都讀誦一遍。三個月之後,她走向前來跟我說,「蔡老師,這麼好的聖賢學問不能只有我跟我的孩子受益,我要回我的故鄉推展《弟子規》,推展德行教育」。三個月,她提起勇氣回故鄉教書。 因為她確實很老實,怎麼講她就怎麼做,所以她常說,每次她要犯錯的時候,《弟子規》那個經文,「言語忍,忿自泯」,突然要跟人家吵架,經文就跑進來。跟父母互動的時候,「父母呼,應勿緩」,可能這個口氣稍微要不好的時候,馬上經文像一道箭一樣就射過來,所以警覺性特別高,所以她進步得也特別快,所以才能夠在短短三個月之後回到自己的故鄉教書。所以她做到了立定志向,做到了學習重力行,學習要老實。當她發了這個願,要回故鄉去教書的時候,很多的老師都很願意把一些寶貴的經驗,無私的告訴她,我們中心也把很多書籍、很多聖賢的故事都送給她。所以「人有善願,天必從之」,當你真正發出真誠心要去做一件好事,你不要擔心,很多的助力就會進來。 所以這位老師確確實實是做到了「長時薰修」。「薰」就好像你拿著檀香在衣服上繞一繞,這衣服就很有香味,你假如每天都薰,那個香味就愈來愈濃。「修」是指修正,在哪裡修正?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修正,生活的哪些點滴當中修正?從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開始來修正。比方說《弟子規》說「人有短,切莫揭」,人家有缺點、有過失的時候,不要常常拿著別人過失到處告訴別人,假如這個攸關他的名節,就會讓人家很痛苦。「人有私,切莫說」,這個就是我們的說法應該要能利益別人,而不是損害別人。我們有朋友說,他這幾個月修學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因為以前講人家的是是非非講習慣了,所以一下子還覺得真難改,所以常常他這個話還沒出來,這個句子就到了,「人有短,切莫揭」。 所以其實我們修正自己的過失在哪裡修?在生活點點滴滴修,這個叫做「歷事鍊心」。真正遇到事的時候,看看自己是不是依教奉行,是不是能提得起正確的思惟,這個叫「歷事鍊心」。這是我們提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既然我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包含要立志,包含要力行,還有學習的次序一定要把握正確。 接下來我們就把課本打開來,翻開第一頁,我們正式進入中國老祖宗的教誨來好好的研究,來深入。這篇教誨是從堯舜時代一直傳承到我們現在,所以非常的精闢,我們先把第一段文念一遍,預備起: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能維繫幾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無疑是其傳統文化教育產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禮記》中就有精闢的見解,「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這段話最後一句是在我們《禮記.學記》裡面提到,建立一個國家統治人民,哪一件事最重要?教育最重要,教學最重要,教導聖賢思想至關重要。 我們七月份在全國連續開了九場的兒童經典教師講習班,每一期為期是五天,第一期剛好在海口辦,我記得是七月十三號。剛好七月十一號,海口的天空出現了八顆星星,而且這八顆星星就好像掛在你們家的大樓上面,感覺很近,非常近。結果隔天報紙就報出來,我平常不看報紙,因為平常講課就忙得很,有一位老師就拿過來把這個報導給我看,他說你看這八顆星星,所有的天文學家找不出來,結果幾個小時之後就不見了。我一看到這八顆星星馬上想到中國聖賢道德教育當中的八德,所以我馬上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剛好八顆星。諸位朋友,我們思考一下,現在所有社會的問題,只要把這八個道理教好了,落實了,沒有一件事不能解決。我們細細去思考,都是這八個字沒教好,八個字教好了,社會太平,國家安定。所以確確實實「教學為先」,而最重要的就要教孩子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看下一段,預備起: 【可惜的是,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急需我們在中華大地上恢復、挽救,因為經過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確實是維繫社會安定和平的強大力量,是國家繁榮興盛的基礎。】 確實,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也開發出非常多中國文化的盛世,而每一個盛世都是因為注重聖賢教誨,國家才這麼安定昌盛,所以中國聖賢的教誨都是經過幾千年的印證,證實確實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是非常正確的指導,才能夠綿延數千年不墜。我們剛剛在課程當中也提到,清朝因為遵從聖賢教誨,所以是康熙、雍正、乾隆的康乾盛世,而也由於中晚期之後沒有注重聖賢教誨,所以國家就慢慢衰弱下來。所以諸位朋友,我們的家庭也好,我們的公司也好,要能夠有很好的發展,家道能傳承,團體能夠興旺,也一定要從道德做起,從學習聖賢教誨做起,這個很重要。 我們在海口、在深圳接觸過很多企業,他們現在也都從《弟子規》開始學習。有一位幼兒園園長提到,她說以前母親節她從來沒有收到什麼花,結果今年母親節的時候,她的辦公室裡面一堆花,都是幼兒園的老師送給她的。所以老師有接受聖賢教誨就懂得去感謝領導人對他的照顧跟栽培,懂得要回報,要報恩,所以效果都非常顯著。因為人確實是需要被提醒的,每個人都有這分好善好德之心,只要我們肯教,他們都一定能夠用心去學。我們來看下一段,預備起: 【在物質文明的今天,古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過時,因為社會真理是永恆的,歷久彌新的,就像太陽,雖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僅賦予人類生命,又帶來光明和希望。古聖先賢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帶給人類幸福美滿。】 這裡提到中國聖賢的教誨就好像太陽一樣,歷久彌新,所以聖賢的教誨絕對不會因為時代而不適用,因為真理本身是長存的。所以中國聖賢教誨,打一個比喻,就好像一棵五千年的大樹,它的骨幹直立了五千年,在天地之間不倒。但是它每一年都會發出新的枝椏出來,而這每一年的枝椏都是順應當時候的天氣,當時候的陽光、空氣跟水源,就會長出不同的新芽出來。所以中國文化這個骨幹並沒有變,但是在每一個朝代都能順應那個朝代的生活,而長出燦爛的一片新葉出來。 我們學習中國文化要抓住這個枝幹,也就是抓住文化的本質,而不是只是學它的儀式而已,一定要把本質掌握,你才能夠契入聖賢的教誨。舉一個例子,在古代見到君王要行什麼禮?三跪九叩禮,而這個三跪九叩禮是一個禮儀,它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從這裡去理解,去思考。「禮」是儀式,而「敬」是它的本質,所以說禮敬禮敬。所以對君王要禮敬,因為他每天為了國家操勞,每天為了人民的福祉在努力,所以這分心值得我們恭敬、尊敬。所以古代是以三跪九叩來表達對君王的一種恭敬心,現在能不能用這個方式?假如你在機場遇到總理,馬上給他跪下去,他會說這是哪個學校教出來的!怎麼教成這樣!社會不能接受了。所以現在最尊敬的禮是什麼?鞠躬,三鞠躬已經是最敬禮。所以我們學要把本質抓住,要重本質,不要只重儀式,不然你假如去遵守清朝的規矩,那頭髮都要怎麼用?綁一支瓣子了,那就不合時宜。 可是現在都沒有禮了,所以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方法,這個社會就顯得很亂。現在連喪禮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規的,有些人用歐洲的,有些人用美國的,有些人用中國,甚至於是明朝、清朝的,不過只要有恭敬哀戚之心,這個本質還算沒有偏離。 我在教《弟子規》的時候,剛好有一位老師打電話給我,他說聖賢教誨有糟粕。現在很多人求學問,障礙就在這裡,都還沒有深入聖賢學問就先批判聖賢人,這樣有沒有辦法學到東西?沒有。他又不老實,又不相信,批判。批判是我們比他懂的時候才能批判他,那我們批判聖賢代表我們比聖賢人學問還高,所以現在還有什麼「批判宗教學」,宗教學都是東西方聖賢人的教誨,那我們是凡人還去批判。所以傲不可長,一傲慢就跟聖賢學問隔了一層膜了,透不過去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這樣就說「你不可以批評」,這樣他能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所以我就說:「請教一下,哪一句是糟粕?」我們還是要有禮貌,「哪一句是糟粕?」這位老師馬上說:「晨則省,昏則定」是糟粕,晨昏定省是糟粕。我接著就請教他:「為什麼你覺得這一句是糟粕?」這位老師說:「早上問一次,晚上又要問一次,一天要問兩次,太麻煩了」。有沒有道理?現在每個人都有他一套道理。我就沒有正面跟他說「你錯了」,這樣講他也不能接受,我就跟他溝通一個觀念,我說:「父母時時刻刻都想著孩子,俗話說『豈無萬里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豈無萬里思親淚」,確實還是有一些孝子在萬里當中都會思念母親,會流下淚來。「不及高堂」,比不上在家裡的父母念孩子的那分心,是無時不刻。我們為人子女想父母,在閩南話有一句話叫「父母疼子長流水」,就是父母念孩子就像水一樣,細水長流,都沒有中斷。但是「子想父母樹尾風」,孩子想父母就好像一陣風,咻,吹過來就沒了,久久又咻,又再吹一下而已,所以我們比起父母對我們的關懷那真是沒有辦法比。 所以我接著就跟這位老師說,我說父母這樣時時刻刻在念,有一些母親甚至於在秋冬之際,因為氣溫的變化特別大,可能剛睡的時候跟半夜差了三、四度都有,所以他怕孩子踢被子,可能半夜會著涼,所以母親都蓋得特別薄,為什麼?到半夜的時候凍醒過來,然後趕快去幫孩子蓋好被。我在講這一段的時候,很多的母親都點頭說,她就是這樣,還不是只有一位母親這麼做,所以母親連在睡覺的時候都在想孩子。 所以當我們早上起來去跟父母問安,「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有睡好嗎?」父母一看,你這個額頭都發亮,代表睡眠充足,昨天有睡好,他一看很放心。然後你一大早就懂得跟他問安,他的情緒很愉快,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順更能讓父母歡喜的事,所以你這麼一問,父母就知道你睡得好,不會替你操心。下午回來家裡趕快再跟父母問安,父母一看,今天精神也挺好,代表在學校學習有認真,在學校也沒跟同學發生衝突,所以看了他也很放心,所以我們只要早晚問安就能讓父母減少很多的擔憂。所以我們做子女的,在經濟上,在很多生活上,還沒有能力去幫助父母,所以我們為人子最起碼要做到減少父母的擔心。 我這麼一引導完之後,這位老師就說:蔡老師,你的中國文化學得還不錯。他就沒有繼續批評這句話是糟粕。他這麼一說,我們馬上說:沒有沒有,您過獎了。當然我的屁股沒有翹起來,人家一稱讚,你可不能就忘了。結果這位老師很厲害,他這麼一誇過我,馬上給我一個回馬槍,直逼問我,他說:蔡老師,你自己都沒有做到。因為他知道我是離鄉背井在海口推展中國文化,他說:你自己都沒做到「晨則省,昏則定」。我們讀書人最怕別人說我們說一套做一套,最怕這個。他這麼一問,其實我也不緊張,我就接著跟他說明,我說:假如現在我早上問一次,晚上問一次,我媽媽會罵我,她說你不知道長途電話很貴嗎?所以我們求學問不能學呆了,要很靈活。 我們早晚問安最重要要讓父母安心,你早晚問安讓父母在那裡擔心你花那麼多錢,那就跟本質背道而馳。所以我們是成人了,真正能讓父母安心的絕對不是你一天打三通電話、五通電話。最讓父母安心的是什麼?是你的道德學問、為人處事能真正讓他信得過,那才是真正不讓父母操心,所以要重本質,不能死在形式上。當然從小懂得早晚問安,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所以本質是一樣,是對父母的關懷,是讓父母不擔心,但是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異。所以我是固定一個禮拜打一通電話回家,我母親在那個時間,她可能聽到電話響就感應說這是我兒子打的。每個禮拜打,有時候太想媽媽了,三天給她打回去,她會有意外的驚喜,她說才三天你就打回來了。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要抓住它的本質去活用聖賢的教誨,才能夠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生活狀態當中,把它運用得很靈活,把它發揮得讓父母歡喜,讓所有接受我們的這些親友都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一種厚度。好,我們接著看下一段,諸位朋友念一下,預備起:【中國傳統的聖賢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傳。在漢武帝時代,甚至將儒家學說確立為教育政策,這個教育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紀上半均未改變,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漸把它廢除掉,這一直佔主導地位領導的傳統教育,究竟教我們什麼?】 好。傳承四千多年而不墜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我們現在要來了解這個道理。我們翻到第二頁看到有兩行字,涵蓋了聖賢教誨的重點就是「道」跟「德」,「道德」。什麼是「道」?我們把這一行字念一遍,預備起: 【認識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是之謂道。】 好。『大自然運行法則』,只要是在這個大自然當中的萬物都有它遵循的正道,人也是萬物之一,自然也有遵循的正道。我們看看太空裡面的星球,它運轉有沒有固定的道路跟軌跡?有,所以星球有它運轉的軌跡。假如九大行星,今天剛好海王星說,我不要照這樣轉了,我不幹了,我要轉九十度,行不行?假如它轉九十度,可能某一天新聞報導,兩顆九大行星撞了。所以星球有它的正道,人與人相處也有它的正道,所謂倫常大道。 中國的「道」就在人與人的相處學問當中,叫「倫常大道」。哪五倫?我們來看一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是五倫,倫常大道。當這五倫能夠走得非常的正常,都能遵循自然的法則,那這五倫就沒有衝突,五倫和睦相處。當這個五倫都沒有遵從大自然的法則,都沒有遵從聖賢教誨,這五倫關係會怎麼樣?會起衝突,會磨擦。所以現在我們的五倫關係是運轉得很和樂,還是常常磨擦,常常衝突?現在的社會現象是怎麼樣?常常都有衝突。所以我們看夫妻關係衝突了,父子關係衝突了,而且不是小衝突,現在父殺子,子殺父,常常都有見聞。再來,君臣關係怎麼樣?現在也岌岌可危,很多地方常常都有員工把公司包圍起來。請問包圍起來,他們有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有沒有?現在人做事沒有理智,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到最後都會是兩敗俱傷,所以人確確實實缺乏理智,缺乏聖賢教育。 我們看一下,現在兄弟處得好不好?很多父母往生了都還沒有入土為安,兄弟已經為了財產就吵起來。朋友現在也缺乏道義,現在人與人當中真正是缺乏信任,所以人現在內心安不安心?不安心。所以這個五倫關係現在確實是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跡,偏離正道了,所以要趕快把它拉回正道來,不然偏得愈久,到最後可能就會回不來了。一回不來就是我們剛剛說的,什麼到了?末日就到了。 好,諸位朋友,我們來看一下,這五倫關係哪一倫最重要?這位朋友說父子。 問:還有沒有? 答:夫婦。 問:你們怎麼這麼厲害? 答:老法師講的。 原來是師出名門,果然是有來歷。夫婦關係。一個家庭就好像一個細胞,一個社會就好像一個器官,所以每個家庭都健康了,這個器官就健康,而家庭裡面最核心的就是夫婦關係。那很多人說父子關係,我說沒有夫婦哪來的父子,沒有結婚會生孩子嗎?所以這個順序是先有夫婦關係而後有父子。 當一對夫妻相處和樂,他的整個家庭氣氛就特別好,孩子在這種和樂、充滿愛的家庭裡面成長,人格很健全,人格就會健全。相反的,假如這個家庭從小父母就常常打打鬧鬧,罵來罵去,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內心會充滿恐懼,而且常常覺得沒有被關愛。這個情緒一起來,內心就會覺得很匱乏,所以就常常沒安全感,所以抓到東西就想控制,想佔有,當這樣的心態一形成的時候,他一生常常都會很痛苦,很沒安全感。所以很多在吵吵鬧鬧的家庭裡面長大的孩子,有時候就很想早早離開家庭,結果就去找一個男人嫁了。嫁了之後,問題有沒有解決?可能會更辛苦,因為她沒有具備判斷好對象的能力,他只想著趕快離開家,我就能幸福。結果一離開,從這個家又入了另外一個家,而她都沒有具備如何當好太太、當好媽媽、當好媳婦的這些經驗跟資格,所以很可能下一步走得會更艱苦。所以夫婦關係處好對孩子一生人格的成長至關重要。 但是現在現實的狀況我們也要理解到,現在離婚率特別高,所以很多的家庭目前都已經處在不健全的狀態。這種狀態能不能把孩子教好?比方說現在是媽媽帶孩子,能不能把孩子教好?這個值得我們去面對人生的這個情境。我常常說,人生不是你一生出來統統是一盤好棋給你下,那看不出你的功夫。人生應該是你的這一盤棋很不好走,但是你每一步都能下得有聲有色,這才顯出你的功夫。所以人生不要怕跌倒,只要你肯站起來,你的孩子會看到你的誠心,會看到你的勇氣,會打從心裡對你這個父親、對你這個母親產生敬意。我有幾位很優秀的同學,他的母親跟父親在他小時候就離開,他們都是母親帶大的。而母親不只要工作,供他們的整個工作所需,還點點滴滴陪伴他們成長,所以他們從小對母親就充滿感謝。所以我這幾位同學工作一穩定之後,都叫他的母親,「母親退休吧,我們來奉養你就好」。所以人生不怕跌倒,更重要的要勇敢站起來邁向前去,一定可以把人生的劣勢轉成人生的一個圓滿的道路。所以我們認知到夫婦關係的重要之後,可以理解到孩子跟父母在這樣的氣氛當中成長,關係就特別好。 我記得我跟我父親相處的時候,都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的父親很嚴肅,但是從他點點滴滴對我們的付出,我們又很能感覺到父親很愛護我們。所以中國父母對兒女的愛護絕對不是抱一抱,然後跟他說「我好愛你,我好愛你」,不是這樣。中國的父母都是點點滴滴在生活當中去關懷,去幫助。我記得我父親有時候晚上的時候他會找我過來,他說「來,我們去百貨公司逛一逛」。我父親就騎著摩托車,我就坐在後面,我都覺得那個時候我是很幸福的人。抱著我父親,我可以感受到他肚子的溫度,然後那個溫度也讓我的心很暖和。所以父親雖然威嚴,但是也要常常讓你的孩子感受到你很關心他。 所以我都建議我們很多男性朋友,我說你陪孩子不是叫你每天都要陪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因為很多工作不允許他有這麼多時間,但是你只要有心,每天十分鐘就好,十分鐘困不困難?不困難。所以我說你每天十分鐘給你的孩子講八德故事,每天請出幾百位聖賢人教導他,他每天會很高興去上學,而且頭會抬得很高,走路很神氣,去跟同學講,我爸爸昨天又告訴我兩個德育故事,你們要不要聽?同學還圍過來聽他講故事。所以你每天不間斷講故事給他聽,陪伴他,他可以很直接感覺父母對他的一種關愛,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心做,你的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得到,所以父子就親。當父子親了,他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所以他出社會之後,只要遇到肯提拔他的這些長者,他對人家的感恩之心就油然而生,所以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是有它的道理的。 然後夫妻和順,兄弟姐妹互相照顧。所以我要出來推展中國文化的時候,我的二姐就告訴我,她說「我每個月給你兩千塊人民幣,你放心去做」。所以兄弟姐妹感情特別好,兄弟姐妹懂得互相照顧,互相支援,出來交朋友自然而然就懂得關懷別人,就沒有問題。好,我們今天課程就上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