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cc

日期

#Tag

鼻竇炎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11

http://www.entdoctor.com.tw/sinusitis/US/sinusitis02.html 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 鼻竇炎衛教專輯 鼻竇炎常見問答:20個最常見的問題 問:鼻竇炎很常見嗎? 答:每年有超過3700萬的美國人,曾經罹患過至少一次的急性鼻竇炎。鼻竇炎發生的機率在過去十年來大幅增加,這很可能是由於空氣污染、人口的城市化聚集,以及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增加,使得抗生素不再那麼有效。 問:什麼是鼻竇炎? 答:鼻竇炎指的是鼻竇內的黏膜發炎。急性鼻竇炎是一種短期的病變,對於抗生素以及去充血藥物的療效很好。慢性鼻竇炎通常是發生過四次以上的急性中耳炎,可以採取內科療法或外科手術療法。 問:急性鼻竇炎有哪些症狀? 答:急性鼻竇炎的症狀包括臉部疼痛/壓力、鼻塞、流鼻涕、嗅覺異常、以及咳嗽(在小孩不是氣喘引起的咳嗽) ,此外也可能會有發燒、呼吸有臭味(口臭)、疲倦、牙齒疼痛、以及咳嗽等。 急性鼻竇炎可能會持續超過四星期以上,當患者有上述症狀中兩個或兩個以上且又合併有黃綠色黏稠的鼻涕時,就很可能有急性鼻竇炎了。當病毒感染發生(一般的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時,如果臨床症狀在五天後變的更嚴重,或症狀持續超過十天,或症狀的嚴重程度超乎尋常,這些情況表示很可能已經發生急性細菌性感染了。 問:急性鼻竇炎要如何治療? 答:急性鼻竇炎通常需要使用10-14天的抗生素來治療,當症狀都消失後,就不必再使用抗生素了。有時也會使用口服或局部使用去充血劑來緩解臨床症狀。 問:慢性鼻竇炎有哪些症狀? 答:慢性鼻竇炎時,會有超過12個星期的下述症狀:臉部疼痛/壓力感、臉部腫脹、鼻塞、膿鼻涕/黃鼻涕倒流,鼻腔內檢查時可見黃鼻涕,有時會發燒;此外,這些患者也可能會感覺頭痛,呼吸時有臭味/口臭,以及疲倦。 問:有哪些居家療法可用來緩解鼻竇的疼痛? 答:熱的溼氣可以緩解鼻竇的腫脹,您可直接吸熱開水的熱蒸氣(當然要注意要離開火源),使用蒸汽機時,要注意過濾網必須乾淨,以免蒸氣中含有病毒或細菌。鼻腔局部熱敷有助於緩解鼻竇的疼痛,鼻鹽水噴劑對於潤濕鼻腔也很有幫助。 問:一般藥房買的滴鼻或噴鼻藥水有用嗎? 答:一般藥房買的滴鼻或噴鼻藥水對於緩解鼻竇炎的症狀或許有幫助,但是長期使用這些快速緩解鼻塞的噴劑可能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使用,不能過度使用。鼻鹽水噴劑或滴劑則可很安全的長期使用。 問:醫師如何決定治療急性鼻竇炎或慢性鼻竇炎的最佳方法? 答:要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法,醫師必須仔細的評估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以及作進一步的檢查。 問:醫師通常會做哪些檢查呢? 答:醫師通常會先仔細的做耳鼻喉方面的檢查,醫師也會注意患者的臉頰是否有紅腫的現象,臉上的紅腫通常在早上比較明顯,當患者起床後,這些紅腫就會逐漸改善。醫師也會輕壓患者臉部,看看是否會有壓痛的部位。有時醫師也會輕敲患者牙齒,以協助診斷鼻竇是否發炎。 問:還有哪些進一步的檢查呢? 答:其他包括黏液的細菌培養,內視鏡檢查,X光攝影,過敏原測試,以及電腦斷層等。 問:什麼是內視鏡檢查? 答:內視鏡是一種特殊的光纖儀器,它可以讓我們直接看到鼻腔內部以及鼻竇的開口。 問:為什麼耳鼻喉科醫師要用鼻腔內視鏡來做檢查呢? 答:因為鼻腔內視鏡可以讓耳鼻喉科醫師直接看到鼻竇內分泌物排出的途徑。 問:為什麼耳鼻喉科醫師要做鼻腔內視鏡的檢查? 答:因為鼻腔內視鏡可以讓耳鼻喉科醫師清楚的看到鼻竇分泌物排出的途徑。首先患者的鼻腔會接受局部的麻醉,然後醫師會將硬式或軟式的內視鏡放入鼻腔中,檢查鼻腔內是否有堵塞或者有瘜肉,而這些可能用普通的鼻腔檢查所無法發現。在做鼻腔內視鏡檢查時,醫師也會注意是否有膿鼻涕、瘜肉或是構造上的異常,而導致鼻竇炎的反覆發作。 問:醫師會建議哪些治療? 答:醫師會建議鼻噴劑或滴劑或口服去充血藥物來緩解鼻腔內的腫脹,會處方抗生素來治療鼻竇的細菌感染(抗生素對於病毒感染則無效),也可能會建議使用抗組織胺來緩解過敏的症狀。 問:在治療時,我的日常生活作息需要做什麼調整嗎? 答:不要吸煙,如果有抽菸的習慣,最好戒煙。飲食方面沒有特別的禁忌,不過多喝水會有助於讓分泌物或黏液變稀。 問:什麼時候需要接受鼻竇手術治療? 答:身體會分泌一些黏液,好像潤滑液一樣,在鼻竇內藉助數百萬的纖毛以規律的運動,將這些潤滑液排出到鼻竇的開口處。發炎時,黏膜腫脹,鼻竇開口變窄,而堵住了這些黏液的排出。如果抗生素沒有效,則可考慮手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問:鼻竇炎的手術過程如何? 答: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大約手術後四天,患者即可恢復正常的作息,整個復原約需四個星期左右。 問:鼻竇手術有何效果? 答:手術主要是將鼻竇的開口變大,盡量保留黏膜上的纖毛。耳鼻喉科醫師發現,內視鏡手術能有效的恢復鼻竇正常的功能,手術的目的在於除去堵塞的部位,讓黏液的排出恢復正常。 問:鼻竇炎不予以治療 會有哪些後果? 答:鼻竇炎不予以治療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疼痛或不舒服,偶而甚至會引發腦膜炎或腦膿瘍等併發症。 問:鼻竇疼痛時,要尋求誰的協助來治療? 答:如果您苦於嚴重的鼻竇疼痛,您應該尋求耳鼻喉專科醫師的協助。耳鼻喉專科醫師能使用適當的內科或外科療法來協助您。 本文取材自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 http://www.vghtpe.gov.tw/doc_vgh/ent002.htm 漫談鼻竇炎 -------------------------------------------------------------------------------- 主筆: 林清榮 台北榮總鼻頭頸科主任 日期: 分類別:部位 疾病: 摘要: 內容: 一. 名詞被濫用了:  在耳鼻喉科門診經常遇到一些鼻部不適患者,自述自己得了鼻竇炎,或要求醫師給予檢查是否患了鼻竇炎。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好像鼻子不通、流鼻水、或是頭痛等症狀,皆將其歸類為鼻竇炎。其實如經仔細檢查,其中僅有部份患者患有鼻竇炎而已。除了醫藥廣告多少給社會大 眾一個錯誤印象外,鼻竇炎本身也是討厭的毛病,故大家往往就把它濫用了。 二. 鼻竇知多少:  通常鼻竇共有四對,在鼻子兩側是上頷竇,上前方為前額竇,上後方為篩竇,再後面為蝶竇。鼻竇呈不規則、大小不一之空腔。鼻竇之功能,眾說紛云,有人說因鼻竇空腔的存在可減少頭顱的重量,有利平衡;也有人認為與鼻子共同負擔調節吸入空氣之溫度與濕度且利講話的共鳴等等。 三. 慢性鼻竇炎成因: 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未治癒之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慢性鼻炎或急性鼻竇炎移行而形成上呼吸道發炎或急慢性鼻炎會形成鼻黏膜之發炎及腫脹,如治療不適當,使鼻竇無法暢通,聽任細菌在鼻竇內繁殖,炎症反復再發,即移行成慢性鼻竇炎。  (二)齒源性鼻竇炎  牙根與上頷竇底部很接近,如大臼齒或小臼齒的牙根發炎了,細菌可能侵入上頷竇內形成上頷竇炎。  (三)機械阻礙鼻竇開口  鼻竇通往鼻腔的開口,如經常保持通暢,細菌就是侵入也能被竇腔內纖毛排出來,不致產生大問題,最怕就是開口被阻塞了。最常見的就是鼻息肉,另外尚有鼻腫瘤、鼻中膈彎曲、小孩鼻咽腔的腺樣增殖體肥大、鼻異物、鼻甲肥大等原因,因阻塞開口而形成鼻竇炎。 四.人的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最困擾患者的症狀是流不完或擤不掉的膿稠鼻涕、且鼻子不通引起呼吸不順暢、鼻涕往咽喉倒流使喉嚨經常不舒服、慢性咳嗽、嗅覺機能喪失、更有甚者引起頭痛、前額腫脹或有壓迫感等等。以上這些症狀久而久之使患者情緒日漸低落、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減低、失眠而嚴重的影響日常生活。 五. 慢性鼻竇炎並非一定要開刀:   經常有病人問「慢性鼻竇炎是否一定要開刀?」、「開刀是否能完全治癒?」等等。我們的回答是如果鼻竇功能正常,可採多次鼻竇沖洗及適當之藥物及抗生素應可改善。如需手術可採簡便安全之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即在內視鏡下擴大鼻竇開口及清除鼻竇之病灶,術後定期回來門診,清洗及追蹤傷口,手術效果非常良好。   總之,病人如與醫師相互耐心合作,即可將困擾您多年的鼻竇炎一掃而清,您再也不必整日昏昏沉沉,愁眉苦臉了。 (本文謹表示作者於該日期之主見,非永恆不變者,有病時仍請儘速就醫治療。) --------------------------------------------------------------------------------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以及鼻--鼻竇炎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28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以及鼻--鼻竇炎 http://www.entdoctor.com.tw/sinusitis/US/sinusitis0202.html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發炎。鼻炎的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以及鼻腔搔癢,它通常是由於鼻腔受刺激以及腫脹所引起。鼻炎可分為過敏性鼻炎以及分過敏性鼻炎兩種。 過敏性鼻炎:它通常是起因於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於一些非感染物質過度反應所致:如花粉、黴菌、灰塵、動物毛髮、工業化學物質(包括吸煙)、食物、藥物、以及昆蟲的毒液。在過敏反應時,抗體(主要是IgE)會粘附在肺部、皮膚、以及黏膜上的肥大細胞(會釋放組織胺)上。一旦IgE與肥大細胞結合,很多的化學物質會迅速被釋放出來,其中的組織胺會讓血管張開,而導致皮膚潮紅與黏膜腫脹。當這種過敏反應發生在鼻腔時,患者就會出現打噴嚏和鼻塞的症狀。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或稱為花粉熱,通常發生於晚夏或春天。在美國花粉熱的患者中,75%都是對於豚草過敏。對於花粉過敏的患者在三月底四月初時症狀較嚴重,對於黴菌孢子過敏則在每年10月11月落葉季節較嚴重。 全年性過敏性鼻炎,整年都會發生過敏症狀。通常是起因於對寵物毛髮、壁紙上的黴菌、室內盆栽植物、地毯、以及一些室內裝潢物品過敏所致。一些研究指出,污染的空氣,如汽車排放的廢氣,也會讓過敏更嚴重。雖然細菌感染不是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元兇,但是有研究指出,在全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中,可以找到很高數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顯示過敏可能會導致高數量的細菌聚集,而再進一步讓過敏又更惡化。 對於經常反覆發作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必須持續的注意他們的症狀。如果發生顏面疼痛或者黃綠色的鼻涕時,一位耳鼻喉科的專家可以提供適當的鼻竇炎治療。 非過敏性鼻炎:這種鼻炎並非起因於過敏性的反應,也與IgE無關。這種鼻炎的症狀可能會因吸煙、及其他污染物如嗆鼻的空氣、酒、及感冒等所誘發。其他致病的原因包括鼻腔內堵塞、鼻中隔彎曲、感染、以及某些藥物,如血管收縮劑的過度使用。 鼻—鼻竇炎 最近一些耳鼻喉方面的研究,讓我們比較清楚的了解鼻炎及鼻竇炎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結論指出,鼻竇炎通常續發於鼻炎之後,鼻塞、流鼻水以及嗅覺失靈等症狀,通常在鼻炎及鼻竇炎中均會發生。更重要的是,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在感冒時,鼻腔及鼻竇內的黏膜同時都腫脹。所以耳鼻喉科醫師根據鼻腔及鼻竇間的關係,認為鼻竇炎其實應該是鼻—鼻竇炎。 兩者之間的關聯在於鼻腔鼻竇的堵塞,會續發細菌的繁殖與感染,而導致急性、復發性、或慢性鼻竇炎。同樣的,因為過敏引起的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引起堵塞及後續的鼻竇炎。 一些醫學研究也證實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之密切關係。在一個針對1120位鼻竇炎患者(年齡2-87歲)的研究報告指出,鼻竇炎患者之鼻竇黏膜腫脹在7、8、9、12等月份較明顯,而這些月份時花粉、黴菌、以及病毒感染較為流行。而另一項針對接受手術來治療鼻竇炎(年齡4-83歲)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同時合併有季節性過敏以及鼻瘜肉的患者,其鼻竇炎復發的比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