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水靈兒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閱野狗狗小主人冬令營

2014年01月23日
公開
95

活動說明 閱野狗狗小主人冬令營– 國小自然一日營隊 哇∼∼∼寵物店裡的狗狗好可愛喔,好想要帶他回家! 路邊那隻狗狗髒兮兮的可憐喔,是不是好幾天沒吃飯了! 對面巷子的狗狗好可怕喔,怎麼每天都一直對我汪汪叫,他是不是想咬我啊! 小朋友你是不是曾經心裡也浮現過這些話呢? 這次閱野自然團隊與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的治療犬老師 要一起帶領小朋友進入狗狗的世界喔。 但並非每隻狗狗都這麼幸運,最近有一部電影也叫做十二夜, 電影裡面收容所的狗狗們其實也是曾經被照顧的幸福狗狗們,但是卻因為人類 的不負責任,讓他們失去了溫暖家,而且只要過了十二天沒有被領養,這些小 小的生命就必須永遠離開這個世界了。狗狗是與我們生活最貼近的小動物, 但我們卻沒有甚麼機會多認識他, 原來狗狗和我一樣會生病,需要看醫生。 原來狗狗也會覺得好寂寞,好需要朋友陪伴。 原來只要我有耐心教狗狗,他也可以變成一隻好有禮貌的乖狗狗。 你會發現,原來照顧一隻狗狗一點需要付出很多的耐心和愛心, 在當一個稱職的小小狗主人前,你準備好了嗎? 活動地點:閱野三峽教室(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03號) 活動日期: 1/23(四) 9:00~17:00三峽教室 活動對象:大班~國小三年級孩子 招生人數:限20人(名額有限 額滿為止) 活動費用:完全免費 中餐可代訂80元便當 活動特色: ※全程由動物輔助治療師搭配治療犬與動物治療輔助員授課 ※由閱野師資與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合作,全新的課程內容 ※專業學習狗狗課程外,讓孩子在與治療犬的互動中學習觀察,照顧,與動物心裡等不同層面。 ※團體討論發想,飼養狗狗前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此活動為一日體驗課程,希望孩子在飼養動物之前有基礎的體驗與認識。 注意事項: 本活動之影像紀錄,將提供動物輔助教育發展研究之用,在此先告知家長。

愛發脾氣的孩子 父母冷靜應對有妙招

2014年01月21日
公開
62

發脾氣屬於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兩歲到四歲的孩子,發脾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即使是最溫順的孩子有時也會發脾氣,但是孩子經常發脾氣,則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穩定的情緒,也不利於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哭叫的小孩 孩子為什麼愛發脾氣呢?總結有以下幾點原因: 當孩子到了兩周歲的時候,假如他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他會採取「暴力」行為——揮起小拳頭打人;有時則會接二連三地往地上扔玩具,父母剛撿起來還沒等轉身就被孩子再次扔到了地上…… 這些舉動表明孩子已經在有意識地捍衛自己,正在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孩子們開始具有獨立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這正是孩子成長的的信號,只是有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有的表現得不明顯。 對付愛發脾氣的BB 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 最新研究表明,飲食中含鈣量過少、含糖量過多、B族維生素缺乏、維生素C缺乏都會造成孩子情緒亢奮不穩定。孩子一、兩歲的時候,身體在發生變化,所以飲食結構也要隨之調整。如果飲食中營養元素的含量跟不上孩子的成長腳步,也許會造成孩子愛發脾氣。 有的孩子喜歡打人、摔東西可能並不是內心有多強悍,或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武力,他只是很迫切地想要與別人交流,無奈表達能力有限,就只能通過「異類」的行為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隨著孩子生理、心理的不斷發育,他們開始接觸更多的事物,但是他們對這些事物還存在認識的盲區,凡事都喜歡憑著自己的情緒來參與,所以當孩子受挫時就會很自然地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鬼叫的小孩 瞭解了孩子喜歡發脾氣的原因,父母們就需要好好學習下應對妙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盡可能不要和孩子對吵 當孩子發脾氣時,沒有耐心的父母會覺得很煩,和孩子對吵,想用這種辦法讓孩子屈服。這其實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父母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不僅不會讓他們停止發脾氣,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從而使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強——發更大的脾氣。 所以,每當這時,父母要比平常更有耐心,儘量不要和孩子對嚷,弄清楚他發脾氣的原因後,再進行說服教育。 二、給孩子提供「生氣玩具」以發洩不良情緒 當孩子生氣發脾氣時,給他買一個毛絨玩具或者一個充氣娃娃等作為「生氣玩具」,他可以擊打這些玩具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如果沒有合適的「生氣玩具」,可以給他一個枕頭,讓他擊打這個枕頭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孩子發洩的過程中,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生起玩具」上,還耗費了一定的體力,這樣他不僅會忘了生氣這件事,也沒有精力去糾結了。 對付愛發脾氣的BB 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 三、不要因為孩子的脾氣而變得畏手畏腳 孩子往往喜歡用發脾氣來要脅父母,以達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讓步的話,在孩子面前表現得低三下四、畏首畏腳,或者是出於憐憫、同情、嬌慣而屈從,最後以無條件地滿足相妥協,這實際上是縱容,強化了孩子發脾氣的不良行為。 長此以往,孩子的脾氣就有可能越來越壞,人也會變得越來越粗暴、任性,成為一個要脅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脾氣所要脅,而應採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氣。 四、冷淡對待孩子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一件天大的事,他想用這種方法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應該理解,但是不能放大這件事,應該冷淡對待,可以不予理睬,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任其發展,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父母並不吃他這一套,也就會有所收斂。 但是要掌握好「冷處理」的時間,最好在冷淡過後,給孩子一個臺階下,或者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向他講明道理。 五、告訴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想要根治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怎樣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讓他正確認識自己的各種情緒;有時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進而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教孩子認同自己,樂觀面對生活,讓他有自信、有安全感,如果有什麼不良情緒,可以適當發洩,但不能無理取鬧。 媽媽管教兒子 六、計時隔離,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 當一個學齡前兒童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待在孩子能看到你的地方繼續正常的活動,但不搭理他。 對於一個大一點的孩子,規定在他平靜下來之前必須回到自己的房間,當他發脾氣時,告訴他到自己房間去,但不是以教訓、威脅或者爭吵的口氣。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很快冷靜下來,進行自我反省,以後再犯的幾率也會減少。 七、轉換心情,化解孩子無法控制的小脾氣 當孩子大發脾氣的時候,最好不要跟他硬碰硬,可以考慮讓他做些別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就是一個簡便可行的方法。給孩子念他喜歡聽的故事,陪他看他喜歡看的動畫片,帶他去逛遊樂園……這些都能讓孩子投入到另一件事或者新的環境中,從而忘了生氣的事情。 發脾氣是人正常的情感表達,大人都時常如此,更何況小孩子了。所以當寶寶愛發脾氣時,家長們不要再嫌煩、驚慌失措了,試試小編推薦的這幾招,也許你的孩子就會變成和氣寶寶了呢!

搞定你家的手足戰爭

2014年01月19日
公開
67

「媽,妹妹把阿姨送我的水晶球摔壞了……」十歲的如如淚眼汪汪的跑來告狀。 「你好醜,我真高興你沒坐我旁邊。」十二歲的阿鋒挑釁的對弟弟說。 「哥哥打我!」「是他先踩我的!」「我哪有,你亂講!」「閉嘴!你們兩個為什麼不能好好玩在一起?這個禮拜都不准看電視!」爸爸用力將皮包往地上摔,大聲地罵。 手足戰爭若每天上演,家庭生活將更形混亂。在美國《兒童虐待和疏忽》期刊有研究發現,手足爭吵並不如我們想像只是互動的一部分,若沒有適當引導,會讓孩子產生許多焦慮、憤怒和沮喪,尤其是一年大打出手超過五次以上的手足。 但另一方面,許多專家也指出,應更正向看待手足爭吵,因為那有助於孩子長大後面對更複雜的人際互動,他從中學會妥協、處理不同意見、學習幽默和折衷,還有在必要時堅持己見。 一個前提:統一的價值體系 談及如何處理手足紛爭之前,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臨床心理師陳怡如強調,父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面對孩子「每次都不一樣」的爭執狀況,才能篤定且堅定的處理。 當價值不夠清晰,很容易聽到什麼方法就拿來用,昨天希望哥哥多包容弟弟,今天又覺得兩人應該公平競爭。方法不一致,使孩子感到困惑,無所適從。 但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價值及方法呢?從事諮商及親職工作的王理書提供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做起來很勉強的方法就是不適合的。」例如,有人建議手足爭吵時,「不介入」是最高原則,在爭吵的當下,你感覺自己是否能夠「自然而然」不插手?或者是很勉強?如果感覺很不舒服,又很想試試看孩子能否自己處理問題,不妨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們可以自己解決,我半小時後回來。」離開那個情境,找到比較舒服的方式嘗試新建議。 三不五要:讓爭吵成為人際互動練習 孩子的爭吵總是推陳出新,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處理所有爭吵情境。但是面對孩子的爭吵,以下方法,幫助你培養孩子良好手足關係。 ● 不比較 我們對每個孩子的比較,強化了他們的對立與競爭。就算是善意的比較也是。 用具體的語言描述孩子需要改進的部分或做得很好的事情。例如,以「弟弟,你的外套掉下去了,請把它拿到衣櫃掛好。」取代「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掛好衣服?」當你因為他做好某件事想讚美他時,以「真高興你把外套掛好了,我們的走廊看起來好乾淨!」取代「你比哥哥愛乾淨多了。」 除了消極的不比較外,父母更可以積極為孩子搭起善意的橋梁。 親子作家汪培珽還建議父母「幫孩子做公關」。從懷了老二之後,她就開始唸一些迎接小嬰兒的故事書給老大聽;老二從醫院抱回來的那一天,當全家人喜孜孜迎接新生命時,她偷偷把老大叫到一旁,拿出老大喜歡的小禮物:「這是小弟弟要送給大姊姊的禮物……」當老二只是個躺在床上咿咿啊啊的小娃兒時,每次老大從幼稚園回來,她會說:「弟弟在家好想你喔!」「弟弟說要買薯條給姊姊吃喔!」 ● 不仲裁 父母的仲裁,很容易讓爭吵雙方都解釋為「袒護對方」。而且,父母通常只能看到事情的片面,就算親眼目睹,還是可能下錯結論。 從事親職工作多年的王貺懿發現,過多的仲裁造成孩子的依賴,不願意花精力與對方協調溝通,因為「大人會解決」。有時候演變成爭吵不是為了事件本身,而是不自覺「演」給大人看,希望獲得仲裁者的支持。 王貺懿認為,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孩子有能力找到與手足互動的「最佳解答」。她表示,做親職工作坊時遇到許多有嚴重手足爭吵的家庭,追本溯源都是父母太急著當法官、判對錯,而且處理時帶著過多情緒所致。 陳怡如也認為,手足的關係是一輩子的,孩子有必要藉著不斷練習,找到適切的相處之道。 面對孩子的「申訴」,王貺懿會先摟摟她,同理她的心情,然後示弱,「媽媽真的想幫你,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陳怡如則扮演「暴君媽媽」的角色。搶玩具時,二話不說把玩具沒收。幾次下來,孩子就算有爭執,也會在媽媽發現前,趕快找到解決方式。有時候,就算哥哥跑來告狀,她會先問,「你試著處理過了嗎?」再接著處理。 可是,「不仲裁」不代表坐視不管。當孩子要爆發肢體衝突,或者爭吵中有謾罵、揭瘡疤、洩漏隱私等,父母還是需要介入處理。 ● 不情緒化 在處理孩子爭吵之前,王理書提醒父母,要先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如果父母因為疲累或煩躁而情緒不佳,就很誠實跟孩子說,「我受不了你們這樣吵,馬上分開。」或者離開現場、深呼吸、做些讓自己放鬆的事。 體諒自己需要休息與安靜,也讓孩子知道你累了,必要時請家中其他成員幫忙。千萬不要帶著混亂的情緒,用抓狂、粗糙的方式,以「你跟他道歉」草草處理。 ● 要確立家庭規矩和界線 我們鼓勵孩子為對方著想,但是很多時候,他們更需要明確的指導,清楚這個家的界線在哪裡。 在平時就立下一套清楚、簡單的家庭規矩。例如,搶玩具就沒收玩具、不動手、不嘲笑等。並向孩子說明為什麼這樣做、如何做到。必要時請他們提供意見,還有哪些行為會傷害一個家,也可以將孩子的提議當做家庭規矩。 規矩一旦確立,所有家庭成員都要遵守。在實行初期,可能需要透過不斷提醒,才能使他們將規矩記在心上。 當孩子明瞭並接受家中的規矩,比較不易產生衝突,在父母介入處理時也有依據。 ● 要幫孩子暢通溝通管道 當孩子的爭吵真的需要介入時,王理書提醒,父母的角色「是溝通者,不是仲裁者」。 但是面對孩子剪不斷理還亂的「投訴」,父母如何扮演好溝通者的角色?珍.帕克和珍.史迪森在著作《老大老二的戰爭》中建議可以透過「定義問題→描述情緒→尋求解決之道」三個步驟。 定義問題:「好,你們都要橘子口味的棒棒糖,但是我們只有一根。」問題被定義之後,孩子較容易找到解決方式。 描述情緒:給每個孩子相同的機會陳述想法與感受。即使可以清楚看出誰是受害者,也不要下任何判斷。感覺自己被傾聽和認可,孩子較容易控制脾氣與行為。 尋求解決之道:介入是為了幫孩子打通溝通管道。這時父母可以表現出對他們可以解決爭論的信心:「這個問題很難,不過媽媽相信你們可以找出彼此都滿意的解答。」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做一些事,避免衝突發生。 孩子開始爭吵時,拿紙和筆,記下時間及當時活動,有助於我們發現可能的爭吵模式及解決方法。 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事情相當單純。有些孩子在疲倦、無聊、飢餓或不安時容易爭吵。如果是活動力旺盛的孩子,多一點的戶外活動,可以降低與兄弟姊妹爭吵的可能。如果孩子因為日子無聊而爭吵不休,協助他們找到興趣,做一些富建設性的活動。 ● 要學習正向的溝通技巧 手足間的競爭和不滿經驗,有可能成為將來與人相處的基礎。在平時,父母不妨教導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並在爭執發生時,建議他們試試這些技巧。 陶德.卡密爾在《搞定你家的手足紛爭》中提供四個實用的技巧。 說出你不喜歡的行為,以及這個行為會導致的問題:孩子生氣時,常說出尖酸刻薄的話。為了防止這樣的情形,你可以告訴他,發生衝突時,良好的反應是說出他們不喜歡的事件,以及這件事帶來的感受。例如:「你門都不敲就進我房間,會打擾到我做功課。」而非「沒看到我在忙嗎?滾出去!」 輪流發言:止息紛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有一個人願意聆聽對方說話。這對大人小孩都很困難。不過還是應該要求孩子,禮貌表達想法和見解,然後停下來,聽聽對方反應。 建議解決之道:在孩子說出問題,了解彼此想法後,引導他們將焦點從問題移轉到解決方法。有些時候,甚至可以跳過前面兩個方法,直接把焦點放在問題解決上。 注意溝通上的危險:和孩子討論出一張「溝通危險清單」,清單上列著「大聲叫罵、惡言相向、諷刺、嘲笑……」等,並確認他們明白每一項都是被禁止的。 說明這些方法,並試著在孩子快要開始爭吵時做練習。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能夠身體力行,展現這樣的溝通方式。 ● 要和每個孩子培養獨特的感情 從老二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手足較勁就開始了。而後衍生的爭吵,根源常常不是對方,而是對父母的愛感到不滿足。 陳怡如分享,老二出生後,她花費許多時間照顧新生兒,使老大醋勁大發。後來,她安排了一個時間跟老大單獨約會,每天固定二十分鐘,到一個不會產生親子糾紛(像百貨公司可能會使孩子吵著要買玩具而產生衝突)的地方獨處。就是閒聊相處,有時也跟他討論怎麼處理手足間的衝突。 有三個兒子的全職媽媽彭菊仙,以「和每個孩子獨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媽媽心中是獨特的。 當老大、老二上學時,她有完整的時間和老三相處,看看寶寶書,或去公園蹓蹓;下午,老三午睡,老二還在幼稚園上課,她和小一放學的老大一起學習;至於老二,則是利用陪他上學途中,或是睡前半小時,看喜歡的書、聊聊心事。 彭菊仙說,還有一個重點,獨處的時候要很「入戲」,和他們哭、和他們笑、和他們冥想、和他們瘋狂,雖然他們會知道家中不只有一個孩子,卻會有種戀愛的感覺,並確信自己是父母眼中唯一的嬌兒。 王理書則是以堅定的態度,向孩子保證媽媽的愛。 她回憶,在老二六個月大時,看見老大眼神中的寂寞和忌妒,她問孩子是不是想被抱,老大紅了眼眶點點頭。王理書當下柔聲的說,「我以後會多抱你一點。」她也跟老大說,「你可以跟媽媽要抱抱。」之後,當老大來要抱抱,就算懷中的老二抗拒、大哭、尖叫,她都堅持一人一邊,堅定的跟滿兩歲的老二說,「哥哥是媽媽的孩子,你也是媽媽的孩子;哥哥先來,你後到;媽媽愛哥哥,也愛你;媽媽照顧哥哥,也會照顧你。」說了兩遍,老二會離開,過五分鐘再回來,抓媽媽的手大聲尖叫,王理書會再重複一次之前那段話。 她從不會因為兒子年紀比較大,就要求他讓步,尤其在愛的部分。慢慢的,老大開始知道說「我要抱抱」,學會了直接表達;老二學會了輪流和找爸爸,一家四口的關係就平衡多了。 ● 要有良好的身教 當有衝突發生,孩子或許真的需要我們幫忙,可是他更需要體驗到爸媽在面對他製造出的衝突時,可以從容穩定。如果父母能夠在面對衝突時展現正向的態度,在充滿怒氣時找到釋放情緒的方式,這樣的身教,勝過你教他再多的衝突處理技巧。 最後,也不妨檢視一下和另一半的親密關係。 王理書說,孩子是家庭系統中最敏感的個體,當手足競爭反常激烈,常常反映大人關係的不協調。所以當家中孩子爭吵次數頻繁,他和先生就敏銳的反省,兩人的關係是不是出問題?有沒有壓抑的委屈、未溝通的不公平? 當父母的關係和諧且親密,營造出良性的家庭氣氛,養成親密手足關係會更事半功倍。

奇蜜電子報2Y3M

2014年01月18日
公開
53

如何處理幼兒的紛爭 當小小孩第一次與友伴接觸,因為語言的發展尚未成熟,不太會跟友伴溝通,動手直接搶是最快速的方法,雖不文明但卻是互動的第一步,偶爾也會見到雙方僵持不下,大打出手,需要大人立即的介入;再者,最常見的狀況就是雙方剛開始有良性的互動,但最後總以爭奪收場,握著共同想要的玩具,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向大人發出求救信號(大聲尖叫),最後看誰能獲救。別小看這些小小的爭執,這些都是孩子友伴關係發展必經的歷程。 處理孩子紛爭的方式 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面對並介入孩子之間的友伴爭執呢?大人介入時,可先詢問當事者各自的堅持,提供建議;接著,幫他們找到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之道,並在大人的陪同下完成輪流或交換。這樣的妥協對小小孩來說並不容易,一旦他們都能遵守並完成任務之後,一定要給他們讚美與鼓勵,讓他們知道自己很棒。 若孩子的語言發展已趨於成熟,可先觀察孩子們自己的處理方法,因為每個孩子的經驗不同,他們會討論出「彼此認為公平」的方法來解決,這時,請尊重孩子們的想法,這或許不是大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方法,別擔心,他們未來還有機會學到其他不同的解決之道。 處理爭執是社會化歷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對於「爭執」亦有自己的想法與處理態度。有的孩子從不與人爭執,喜歡和平的遊戲,寧願自己吃虧來成全別人;有的孩子則是為爭執而爭執,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心態,享受贏的快感;也有的孩子從一開始就很能接受理性的溝通,很多時候,他只要對方的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彼此間的深仇大恨。 無論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類型,在這個群居的社會之中,他們都必須學習與人相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化的歷程」,孩子們學習如何應對進退、如何表達自己並尊重別人。 介入幼兒爭執重要原則 孩子們的友伴關係很微妙,或許前一分鐘他們惡言相向,但下一分鐘他們卻握手言和,別因為孩子們的爭執而傷了大人的和氣。 由於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觀點不同,因此,對於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會不同,但這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當家長介入處理問題時,「對事不對人」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相信孩子們一定能從你身上學會更好的解決問題之道。 原來如此!嬰幼兒遊戲行為放大鏡

怎樣培養一個心理陽光的孩子

2014年01月07日
公開
77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是一個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是法國兒童教育學界共同認可的觀點。 那麼怎麼培養一個心理陽光、遠離陰暗的孩子呢? 法國不少資深育兒界專家一起,給父母們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強的建議。 第一,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安全感不是依賴感,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繫,他也需要學會獨處,比如讓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間裡。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便他看不見您,他心裡也會知道您在那裡。 專家說,對於孩子的各種需要,大人需要去“回應”,而不要事事“滿足”。 第二,滿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能夠心情愉悅的另一個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兒童精神病科醫生托馬斯博士告訴我們,“只有當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即能獲得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慾望,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快樂。”孩子越早明白這個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正確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餓了,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 不要屈從於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會更有助於他獲得精神的平靜。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的現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將來生活中的挫折。 第三,孩子發火的時候冷處理 孩子發火,第一個辦法是轉移注意力,就想辦法讓他去自己的房間發火。沒有了觀眾,他自己慢慢地就會安靜下來。 適當的懲罰,並貫徹到底。 說“不”的策略:不要乾巴巴地說不,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 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個說不; 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時可以給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第四,正視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狀有問題,或者性格與行為很偏激,家長一定不要否認這些事實,而是積極和他討論,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接受現實。在這方面,去找專家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小孩子一般會把專家(比如醫生)的話當回事。 第五,批評,對事不對人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比如,孩子弄壞了媽媽的首飾,這樣說是對的: “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沒權利玩的東西,就會發生這樣糟糕事。”這樣說是錯的:“你太壞了,你怎麼能弄壞我的首飾呢? 你存心不讓媽媽戴了!” 第一句明確告訴了孩子,他的錯誤在於他“動了不該動的東西”,並沒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話則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喪,打擊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第六,放手讓他做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說的話:“你不行,這事你做不了!” 讓孩子“嚐新”。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僅僅因為“他沒做過”。如果事情不是危險的,就放手讓孩子嘗試。 第七,讓孩子敞開心扉 與人溝通是能力,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更是一種能力,14歲的男孩子,需要父親正確的引導,積極的及時的說出自己心裡的話,會避免做出一些陰暗的事情,不及時控制、避免,他會更可怕的延續下去。 快樂是一種能力,讓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積極的一面。對不好的東西呢,你也能積極地去面對。多說積極的話: “我們在一起真高興,不是嗎?” “我們真是太幸運了!” “不要難過,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在孩子8歲前,如果沒有一個陽光快樂正確的母親,那麼這個孩子會在12歲將她母親的影子浮現在自己身上。所以,此時,一定不能認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變的,更不要認為長大了會好的,其實陰暗已經嚴重的出現在這個家庭裡,如若沒有製止與引導,長大隻會更加嚴重與恐怖。 第八,強調所得到的東西,懂得愛 親情友情,感官享受,強化這些“獲得”,讓他在享受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強化他的認識:我擁有很多,我現有的東西很珍貴。必須讓他知道這些親人們對他的好,不是應該的,不是必須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欠誰的,給他的愛,是大人們的負責任,他必須懂得感恩。他們以後也會是為人父母。這個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他必須明白父母給他的不是必須,不是習慣,是愛。 第九,必須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麼身份,不管周圍的人是什麼身份,必須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沒有身份區別。也許是爸爸的朋友,也許是媽媽的同事,也許是爸爸的司機,也許是學校門口的看守員等等,這些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對他的給予,他必須心存感激。 尋找丶積累丶強化那些美好的積極的事物,是給孩子生活的最甜蜜禮物 ---- 每天都有收穫,有愛,明天會更好,要努力 !

教出情緒不爆走的孩子

2014年01月06日
公開
67

媽媽,他打我!面對孩子被欺負 百貨大樓裡一個大型的兒童遊樂場,裡頭有各種卡通人物造型的玩具。媽媽帶著三寶到遊樂場去玩:媽媽手上抱著兩歲的小安安;已經六歲的欣欣,自己專心地投入益智遊戲中;只有好動的佑佑,興沖沖地往球池衝去。 球池裡放了幾樣男孩子喜歡的玩具,裡頭的孩子就像挖寶一樣,不斷往球池裡撈。只見佑佑撈起了一輛玩具模型車,開心地向媽媽揮手─就在這時,佑佑身旁的一個小男孩,一把搶過了佑佑手上的車車;佑佑才剛反應過來,要伸手去拿回來時,小男孩卻拿著模型車,從佑佑頭上敲了下去。 「哇……」遊樂場裡爆出了佑佑的哭聲。媽媽和那個小男孩的媽媽並肩站在外頭,對彼此露出了尷尬的表情。 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身為一個母親,都有一種很自然的防禦本能:只要看到有人想接近自己的孩子,就會很自然地把孩子拉近一點-這種本能大約從懷孕時期就開始,所以走在路上,要是你膽敢去撞到孕婦,可是會被瞪回去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兩個小小孩在玩耍呢?如果有一個小孩想搶另一個小孩的玩具,而兩個母親都在場,這種情況如何處理?當母性本能遇上小小孩之間的權力鬥爭議題,該以何者為重? 面對這樣的問題,許多家長可能會有一個困擾:好像保護了自己的孩子,就對另一個小孩和小孩的母親不太好意思;保護了另一個孩子,又好像沒有顧慮到自己的小孩。 那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孩子可能這樣想 你要表現得像我媽媽 在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搶奪的狀況下,孩子心裡最直覺的感受是:我的媽媽應該保護我,幫我把玩具搶過來;如果媽媽沒有保護我,孩子會降低對媽媽的信任感,覺得媽媽沒辦法在他需要的時候為他出頭。 當然,理解孩子這樣的心聲,和真的這麼做是兩回事。但當我們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這樣,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能把注意力關注到孩子身上-也許是喚孩子過來抱抱他、安慰他,而不是急著就跟孩子說:「沒關係啦!你去玩別的就好。」 只要你放手,我就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除了採取客氣式、禮讓型的媽媽,有些媽媽在旁邊看了可能會跟著冒火:這個死小孩,怎麼能這樣欺負我的孩子? 所以有些媽媽可能會跟著捲進孩子爭奪戰裡。我還看過有些家長,會忍不住在孩子耳邊小聲說:「你去搶回來啊!就給他搶回來啊!」或者,用眼睛瞪著那個強自己孩子玩具的小孩說:「小朋友,你沒有看到他在玩嗎?」 其實,這種反應方式也沒有做到「把關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為在這種狀況下,家長自己的心情與處事作風,可能已經被孩子這相處的插曲,給深深引發了。 當家長涉入孩子的人際相處方式,孩子眼睛在看、耳朵在聽、心裡在學,而且父母涉入的影響力,往往比孩子真正的自己更有力量。所以,孩子不知不覺便會用「父母的方式」在交朋友,但那不見得是孩子真正的模樣。 家長可以這樣做 情境當下:以自己的孩子為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每個為人父母者,心裡也有自己的議題,而且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將這些議題投到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上。所以像上述情境的反應方式,其實主要是反映父母如何面對他人的眼光、父母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父母的人際議題。 在這種狀況下,家長開始有所反應之前,可以先做兩件事: •覺察自己的心情,是不好意思?還是生氣、心疼?了解這些心情可能來自自己,而不見得是孩子現在真實的情緒。 •先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否已經有不舒服的情緒?如果孩子已經快哭、或有受傷的反應,可以把孩子喚到身邊來給予安慰,不然也可以用眼神陪伴他,讓孩子知道你和他在一起。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沒辦法去向另一個孩子要回玩具(而且另一個孩子還一直要搶他玩具),鼓勵孩子主動去解決問題,比家長幫他解決問題更具力量。例如,當家長想要請另一個孩子停止這樣的行為時,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身後,拉著孩子的手,用堅定的語氣和其他孩子說:「這個玩具我還在玩,你可以還給我嗎?」即使孩子第一次還沒辦法自己說出口,但慢慢的,孩子就學習到- 這是父母在陪著我處理問題。 除此之外,有些家長可能還會有下列兩個問題: •另個孩子的家長也在,這樣捍衛自己的孩子好嗎?-換個角度想,每個家長都能理解父母捍衛自己孩子的心情,只要你不是把自己的情緒帶進去處理,大家都能體諒的。 更何況,以後你也不見得會再遇到這個孩子的母親了。 •我的孩子個性比較強硬,遇到這種狀況,他會打另一個孩子,直接把玩具搶回來,怎麼辦?-換個角度想,這表示孩子是很有人際力量的,只要孩子年紀還小(大概未滿三至四歲),這都是直接的防禦反應;你可以回家再教育孩子,當下卻不能因此而懲罰他,這會削弱他的自信和競爭力。 換句話說,在情境發生的當下,家長最適當的處理方式就是:挺自己的孩子,和他在一起-尤其,是六歲以下的小小孩。 情境之後:啟發式的機會教育 情境發生之後,父母和孩子可能對當時的事件有不同的想法與反省(當然,父母的反省絕對是比較多的),也可以就此觀察:孩子的性格是什麼?人際處事風格是什麼樣子?有沒有太過軟弱?太過霸道?缺乏獨立? 當我們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孩子的身上,我們需要從這個情境中教育孩子的是什麼?例如,對於太過霸道的孩子,可以給他三種啟發式的思考方式: •問題思考法:「寶貝,你覺得你剛剛那樣對嗎?」(通常父母會這麼問的時候,就是覺得孩子做法有問題。孩子如果說對,你可以請他再想想;孩子如果沒辦法想出哪裡有問題,你可以語言直接、但情緒委婉地告訴他:寶貝,你剛剛做了…這是不對的。) •換位思考法:「寶貝,如果剛剛你遇到一個比你更兇的小朋友,變成他打你、你又打不過他,你會不會很難過?」 •未來思考法:「寶貝,所以如果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至於太過軟弱的孩子呢?父母可別因為自己心疼孩子被欺負,就要讓孩子變得跟我們一樣生氣。我們同樣可以用上述的三種思考方式,只是角色反過來,問孩子: •「剛剛那個人這樣對你,你覺得他哪裡錯了呢?」 •「你覺得要怎麼樣可以讓他以後不要再這樣?」 •「以後如果他再這樣你要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容忍孩子當下的軟弱或霸道,但不能放過的,卻是孩子得要在這些情境中學習思考,並沿用到他未來的人際相處中。這是父母可以協助與陪伴他的最好禮物。 這些不能說或做 • 一味的幫著別的孩子。(孩子會覺得你沒有和他在一起) • 比孩子還要生氣。(父母被自己的情緒淹沒,會阻礙我們觀察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我不會,這好難……面對孩子容易放棄 新學期,欣欣帶回來老師發的一張「才藝通知單」,有韻律、畫畫、黏土、點心、樂高、科學……好多好多才藝活動可以選擇。 「欣欣,你想要學什麼?」媽媽問。 「嗯……我不知道。」欣欣聽了這麼多選擇,很猶豫。 「學跳舞?」媽媽又問。 「嗯……我不會。」欣欣說。 「不會才要學啊!」媽媽說。 「可是我不會。」欣欣又說。 「不然,樂高呢?」媽媽再問。 「嗯……那是什麼?我不會。」欣欣又說。 「就是把很多積木排起來呀!很好玩的。」媽媽鼓勵欣欣。 「我不敢,好難喔!」欣欣低頭說。 看著欣欣好像每一樣都想放棄,媽媽忍不住一直要鼓勵她。於是,好好的才藝班選擇,就這樣變成一場「說服大會」了。 孩子的「不敢」,會表現在很多層面。小小孩的「不敢」,會讓他們不敢嘗試許多「明明無危險性」的人事物;而大一點小孩呢?這些事物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非常陌生,但他們卻很容易退縮。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已經跨越了「不敢嘗試」,到了一種比較偏向「消極」的心理狀態:未戰而先放棄。 要鼓勵這種「容易放棄」的狀態,父母除了要先了解背後的原因,還要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想像」。 ★孩子可能這樣想 [自主性的挫折:罪惡感與退縮] 心理學上的「肛門期」,發生在孩子大約一歲的階段,孩子此時會透過排泄物的自我控制,來完成「做自己主人」的感受與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常常喜歡自己做或決定某些事。 例如,有些小男生,在這個時期看到爸爸繫著皮帶,就跟你說他也一定要穿有皮帶的褲子,殊不知這種剛學會「尿尿要說」的階段,繫皮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要上廁所時解皮帶不及就可能會尿在褲子上。倘若,這個時候大人的反應是:「你看看,早就叫你不要穿這種褲子了吧!活該。」 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挫折,他們有自己想法、卻又因這想法而受挫,加上大人的責難,就會開始萌生「我的想法會害人」的罪惡感;這可能讓孩子不再敢有那麼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作為,也會變得比較容易退縮。做起事來自然綁手綁腳,一旦有挫折感覺「即將降臨」,就先舉手投降了! [肛門期的自我放棄] 孩子的情緒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得更成熟(其實就是情緒變得更複雜、更難解)。大家不妨想想,我們因為語言學習夠了,所以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如何定義「忌妒」、「輸不起」、「做不到」……可是對孩子來說,這通通都是很難被表達、被定義的一種「不舒服感」而已。 既然孩子講不出來,那麼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不要面對這些,所以只要任何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危險的存在,他們不如都不要去做,就不會受傷害。這種孩子最典型的狀況是:完全服從於父母幫他們安排的事情、完全仰賴父母親對他們的幫忙。只是,被安排好了、被幫忙多了,其實是孩子一種不敢面對的放棄感。 所以家長們知道嗎?這個時期,孩子們所愛聽的童話故事,就具有幫孩子「整合挫敗感」的功能。 比如說:童話故事「灰姑娘」裡頭,有一對忌妒灰姑娘美貌的後母和壞姐姐,但這些人後來都受到懲罰了-這種故事孩子聽了會很高興,不是因為故事多好聽,而是因為「忌妒感」被打敗了,孩子可以重新回復那個美好的自己。也就是說,當家長們聽到孩子從童話故事裡學到了某些議題,我們還要回過頭來幫助孩子,把這些「虛擬的想像」與「真實的他」做連結,和孩子一起激盪思考,他們遇到這些不舒服情緒時可以怎麼辦?孩子就不需要總是用「放棄」來加以面對。 例如,和孩子討論:壞姊姊會忌妒灰姑娘,孩子知不知道忌妒的感覺是什麼呢? 孩子平常是否也會對某些人產生這種感覺?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孩子都怎麼辦? ★家長可以這樣做 [善用「畢馬龍效應」:引導想像,孩子就成為那個想像] 心理學裡頭有一種「環境療癒」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潛能,只要在滿足內在需要的環境下生長,獲得良好的互動與回應,人們就能充分運用內在的資源、朝向自我實現。 就像那埋在土裡的種子,只要給予適當的養分和空氣,它的根會往土裡紮得越深,而它的莖和葉子則是昂頭地朝陽光的方向生長。 我曾經遇過一個朋友,她在拿到博士學位的慶功宴上,說了一句令人跌破眼鏡的話:「我要感謝我的國小老師,因為他小時候說我『撿角』了,我才會努力到今天。」 「撿角」是一句台語,形容「這個人沒有用」的樣子。那麼,為什麼這個朋友要這麼奇怪,感謝有人用這句話罵他呢? 原來,這個朋友是聽不懂台語的。她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沒辦法完整地唸出一段課文,一度被判定為學習遲緩;加上各科成績怎麼考都是滿江紅,所有任課老師看到她都搖頭嘆氣,偏偏她連體育、音樂都才藝課程都不太行,於是大家對她的評語就是:「世界上怎麼會這樣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達的孩子?」 某一次的小考過後,這位朋友照慣例拿了一片慘不忍睹的成績。誰知,導師卻在放學喚她過來,用一口當時不被允許說的台語,微笑且慈愛地對她說了一段話……詳細內容是什麼她已經記不起來了,只依稀記得老師溫柔地撫著她的頭,說:「你真的是撿角啊(台語)……」 這個朋友是個標準的外省人,台語一點都不通,壓根就不懂老師當時在說的話意思是什麼;可是深印在她腦海裡的,是老師當時眼神、表情和語氣,於是她在那個溫柔慈愛的想像中,誤會老師是在誇獎她了-她以為「角」是在形容鑽石,簡直不敢相信老師會用鑽石來形容她! 於是這天大的誤會就陪伴著她的求學時代,她開始發奮唸書、以報師恩,上課時總努力地抄筆記,遇到真的不懂的地方,還硬背下來……就這樣一路讀到開竅、直攻博士,終於成為一顆閃亮亮的明日「鑽石」。 這就是心理學裡頭著名的「畢馬龍效應」-當你想像自己會成為什麼,你就將成為那個樣子。 在這樣的觀點下,我們可以了解:不管孩子過去曾經經歷什麼、不管孩子多麼容易放棄,只要他能重新擁有一段讓他感受到滋養、獲得鼓勵的關係,就有機會在內在充滿快樂的溫暖下,找到自己的未來道路。 •在實際情境中引導孩子想像,發掘孩子的喜歡。例如:帶孩子去欣賞兒童舞蹈表演(即使只是在公園看大哥哥、大姊姊跳街舞)、看畫展和藝術表演,引導孩子想像,發現孩子的興趣方向。 •分享父母的挫折故事,讓孩子了解「喜歡的事」不一定要「做得完美」。有些父母會向孩子說一些身心障礙成功人士的故事,但其實對小孩來說,不如說父母的故事來得有共鳴-特別是小孩。因為,當小小孩發現他們心目中如同「神」一般的父母,也會犯錯,就可幫助他們未來面對困難時,能更輕鬆以對。 【這些不能說或做】 *誤用激將法:「這麼容易放棄,就是沒有用。」(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用親子關係加以威脅:「你這樣什麼都不敢,真的很不像媽媽的小孩。」(加深孩子的罪惡感)

七種有效親子溝通法

2014年01月05日
公開
64

※關鍵教養問題──有限的選擇、沒有偏見的言論、客觀說法、用「我」代替「你」、問問題、極簡表達法、幽默 如果用充滿憤怒、失望、批評、嘲弄、或負面的用字遣詞和孩子講話,甚至用「這是給你一個教訓」的口吻說話,那你是在火上加油,而不是在幫孩子做建設性的反省思考! 「邏輯結果」是教導孩子時的主要工具,不過「非對抗性詞句」也一樣重要。不論你是父母、教師、保姆或是常與孩子互動的成年人,都可以使用以下的七種方法來鼓勵孩子反省自己的問題行為、招致的後果、如何避免犯同樣錯誤及找出更好的替代行為。 ★有限的選擇 孩子們應該擁有相當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而且越早開始越好。如果失去這種重要的機會,長大後如何成為好的決策者呢? 每次你給孩子一個做決定的機會,等於是在告訴他:你對他有信心,相信他有能力靠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提供「有限的選擇」更是特別有效的訓練法!給孩子二到三個選項,藉著給予孩子一部分他們追求的權力,就能避免更多的權力衝突。以下提供能鼓勵孩子們自我管理的三種有限選擇句型: ●如果�那麼:「各位同學,如果你們能在這堂課結束後就完成早上的作業,那麼我們就不必縮短下課的休息時間。」 ●當�那麼:「當你梳好頭髮、穿上鞋子和夾克後,那麼大家就可以依計畫去看電影了。」 ●這個或那個:「寶貝,吃早餐了,你想吃什麼? 想吃麥片還是奶奶最拿手的法式土司?」 在此有兩點要特別注意:第一,不要讓有限的選擇變成賄賂或威脅,否則只會讓你提供的選項變成「外在的驅動力」,而不是「內在的驅動力」,唯有內在驅動力才能激勵孩子們為對的理由做對的事,稍後的章節會再探討這個議題。第二,確定你會願意接納孩子們的最後決定,否則整個鼓勵做決定的過程,會變成他們絞盡腦汁猜測你要什麼,而不是肯定自己的想法。 ★沒有偏見的言論 當孩子不符合期望時,我們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主觀話語,會激起孩子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反應。為了拯救自己受傷的自尊,孩子們有時會以言語回嗆,也或許會衝回房間、摔上房門,不過可能只有青春期才會有這種行為;其他時候他們可能會生悶氣然後覺得自己很爛,但他們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反省自己的行為,然後想辦法修正。 當我們說出「沒有偏見的言論」時,就不會讓孩子們感覺受到攻擊,而且可以避免引起典型的負面反應,還可以刺激孩子們做出其他不同的行為反應,例如孩子們也許會想辦法不去做錯誤的行為、找出做正確選擇的理由;又或者孩子們其實已經有些不負責任的行為,此時我們沒有偏見的言論就可以幫助他們檢視不良行為帶來的後果,簡言之,沒偏見的言論能幫助孩子認識、減少或替換不良的行為模式,以下是相關範例: ●如果看到有個青少年公然亂丟垃圾,可以對他說:「不好意思,年輕人,我看到你掉了一個空杯子,那邊再過去一點有個垃圾筒哦。」和這種說法比較:「你知道在本州亂丟垃圾的罰金是兩百元嗎? 像你這樣在人行道上亂丟垃圾真的很粗魯又沒公德心!」 ●如果小孩上學前還沒餵狗,你可以說:「我注意到『花生』還沒吃東西哦,而且你的校車再十分鐘就要來了。」這句話不帶任何指責意味,只是提醒小孩注意自己拖拖拉拉的習性,然後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與這種說法比較:「我實在很討厭要一再提醒你每天早上餵狗的這件事,你真的很懶惰又健忘,要不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你,那隻狗早就瘦成皮包骨,趕快去餵牠,不然我就把狗拖去動物收容所,讓他們另外找一個可以好好照顧這隻狗的小男生。」 這種話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只會讓孩子心生怨恨、焦慮和羞愧,我幾乎已經聽見孩子甩門的聲音了。 ●如果你的兩個孫子正在一起畫畫,年長的孫女總是和妹妹吵架,你可以說:「看來瑞秋不喜歡人家從她手中搶走蠟筆。」與這種說法比較:「梅根,不要再這麼霸道! 妳要是再搶走瑞秋手上的蠟筆,我就把妳載回妳爸媽家。」 ★客觀說法 提供孩子們「客觀說法」是另一種不帶批評又鼓勵邏輯思考的技巧,有時孩子只是需要多一些額外的訊息,讓他們可以自我反省、更正自己的行為。用和藹與公正的方式提供客觀資訊,就是在幫孩子獲得所需的能力,讓他們得以發自內心分析自己做的各種選擇;這也是一種非批評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啟動思考引擎,讓他們想起之前遺忘的規則,下面列出幾個例子: ●腳是屬於地板的,不屬於桌子。 ●在我們班上,講話前要先舉手。 ●沒有帶頭盔就去溜冰很不安全。 這種方法也能有效地再次強調規則、強化家庭認同,例如: ●我們家奉行誠實不說謊。 ●解決爭端,我們動口不動手。 ●這個家重視實現承諾。 不過,鬼靈精怪的孩子總是能讓事情有意料外的發展;記得有次我冷靜地宣布:「在我們家,我們用說的而不是伸手打人!」沒想到兒子立即對著妹妹飆髒話,我生氣地瞪兒子,他卻用無辜的臉孔和天使般的嗓音說:「可是,媽,我是用說的沒錯呀!」對某些孩子來說,我想我們的用字遣詞可能要再更清楚明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