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錄》1 被誤解最深的偉大藝人——麥可•傑克森!

2009年06月29日
公開
25

作者:迈豆   本貼所有資料來源:http://www.mjjcn.com  我已經厭倦了被人操縱的感覺。這種壓迫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撒謊者,歷史書也是謊言滿佈。你必須知道,所有的流行音樂,從爵士到搖滾到hip-hop,然後到舞曲,都是黑人創造的!但這都被逼到了史書的角落裡去!你從來沒見過一個黑人出現在它的封面上,你只會看到貓王,看到滾石樂隊,可誰才是真正的先驅呢?  自從我打破唱片紀錄開始——我打破了貓王的紀錄,我打破了披頭四的紀錄——然後呢?他們叫我畸形人,同性戀者,性騷擾小孩的怪胎!他們說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膚,做一切可做的來詆毀我,這些都是陰謀!當我站在鏡前時看著自己,我知道,我是個黑人!                 ——麥可•傑克森  麥可•傑克森,這個流行樂壇上光芒奪目的名字,這個最為人所知的巨星,十多年來,卻一直被籠罩在媒體鋪天蓋地的負面報導中,以及淹沒在世人茶餘飯後恣意嘲諷的口沫中。  而真實的麥可•傑克森呢?卻是一個極為有愛心的人,他一直在歌中呼籲和平,宣傳環保,傳達博愛,關注社會,抨擊不公。而他在現實在也是這樣做的——在他二十多年的慈善事業生涯中,他是全球所有藝人中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一位,多次得到人道主義大獎,併兩次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除向全世界近四十個慈善機構作出捐贈外,他還創立"拯救世界基金會(1992成立)","拯救兒童基金會Heal(2001成立)","麥可•傑克森燒傷中心(1984.2成立)","麥可•傑克森愛滋病救助中心(1986成立)","麥可•傑克森有色人種教育基金會(1987成立)","麥可•傑克森兒童醫院(華沙-1993成立)","麥可•傑克森兒童醫院(巴黎-1995成立)","麥可•傑克森糖尿病患者基金會(1999年成立,和伊麗莎白•泰勒)"……每年無償提供數以萬計的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貧困患者醫療幫助。一向不願聲張的麥可一定還有別的研究機構和福利基金,只是,這所有的一切,媒體不願去過多宣傳,因為,他們不需要救世主形象的流行歌手,為了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他們寧願報導甚至製造一些負面陰暗聳人聽聞的消息。  這麼多年來,麥可•傑克森已經被媒體妖魔化了,最明顯的就是:明知他是患了嚴重的"白癜風"症,卻偏要說他是漂白的,誤導了許多人,也使麥可蒙受了十多年的不白之冤,明知他的"戀童案件"有太多疑點且還沒有水落石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給他定罪了!  以下文章,將層層分析,麥可的膚色以及他的兩宗"戀童案"。 首先,分析一下麥可•傑克森的膚色。  麥可•傑克森絕沒有漂白,也不可能漂白!如果這世界有黑人"漂白"這個技術,那麼絕不可能全世界只有他一個漂白了!可是我們除了他就再沒有見過或聽說過其他黑人"漂白"的例子!而事實上,當今世界根本就沒有如此徹底的"漂白"技術!想想,我們黃種人想白一點都這麼難,更別說一個黑人了!   那麼麥可的皮膚為何由以前黝黑變得現在的雪白?其實早在1993年,他就解釋道:他膚色的改變是因為患了"白癜風",而且這個病早在70年代就開始了。他還提到,他的膚色很不勻稱,必須要用濃妝來掩飾。  而因"白癜風"而全身變白的黑人,絕不止麥可•傑克森一個!  下圖是麥可•傑克森80年代初期的照片,他在模仿他的偶像卓別林,雖然化過妝,但仍可明顯看到他臉上的白斑。注意他的耳朵,也有一小片白。  可惜不能拿出太多的他本人有關白斑的照片,畢竟他是藝人,他只想將他最好的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以當他出現在別人面前時,他一定是小心的妝扮過的!  所以用其他兩名嚴重"白癜風"黑人患者的圖片來說明:   這名黑人女性的皮膚變化同麥可•傑克森驚人地相似。圖中的女孩是她女兒。  下圖:另一嚴重"白癜風"黑人患者。  事實就是如此,二十多年來,麥可•傑克森患有"白癜風",而且越來越嚴重!  然而,媒體絕不會理會麥可作為一個嚴重皮膚病患者的痛苦感受!他們照樣大傳特傳麥可是"漂白"的!並以此攻擊他!  原因很簡單!發病率最高達2%的"白癜風"有什麼好報導的呢?只有所謂的"漂白"才有所謂的"新聞價值"!才能滿足世人的獵奇心理!! 分析兩宗"戀童案"。  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戀童癖"?專家指出:一個真正的戀童癖如果沒有被抓住,一生最少要侵犯240個孩子,因為這是病態,他永遠都無法克制!   而麥可•傑克森呢?他身邊的朋友們都說,他只是一個心理年齡滯留在12歲的大男孩。所以他喜歡與男孩子一起玩。他的莊園就是一個超級遊樂園,十多年來一直免費給全世界的孩子們開放,特別是有病的貧困的孩子,這些孩子通過各種慈善機構源源不斷的來到麥可的莊園——Neverland(就是童話故事《小飛俠》裡描繪那個的神奇的小島,孩子們在那裡永遠都不會長大。)這麼多年以來,來到麥可身邊的孩子何止千萬,但二十年來只有兩個男孩在大人的指使下跳出來說麥可性侵犯了他。如果麥可真的是一個戀童癖,那麼,其他孩子呢?難道都讓他收賣了嗎?  首先分析1993年那次,如果那個男孩真的被人猥褻,那麼他的父親為什麼不報警?而是去找一個民事律師商量怎麼獲得金錢賠償?(警方是後來介入的,並且搜查了麥可的所有住所,帶走他所有的私人物品,包括錄像帶,磁帶,圖片,CD,書籍,但沒有找到任何"罪證"。)當警方詢問男孩時,男孩開始堅決否認麥可對他做過任何不合理的事情,但後來由男孩父親向警方提供了男孩指證麥可的口供。而有人證明,男孩錄口供當天,其作牙醫的父親卻帶他去撥牙,而且注射了sodium amytal(一種同牙科手術無關的可給人催眠的毒品,那可以將無中生有的東西硬塞入你的腦袋!)男孩父親對此無從解釋,只是說恰巧帶兒子去撥牙那天,兒子就(把麥可性侵犯他的事情)供出來了。如果男童真的受到了這麼大的傷害,那麼作為父親的,為什麼還要不停地帶著兒子接受電視報紙的採訪,要他一次又一次的複述他所謂受到"性騷擾"的"痛苦"心情?如果這是真的,難道這不是讓男童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嗎?而重要的,是那個男童繼父錄下來的,他與男童父親的電話錄音:如果我得不到我要的一切,我就要來一場大屠殺!最終,他得到了一大筆錢,而且,在控告麥可•傑克森之前,他首先控告了前妻,把兒子的監護權奪了回來,這一點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只有他擁有兒子的監護權,他才能支配那筆賠款。  男童父親以上種種行為,難道還不能證明這是一個貪婪的父親不惜以親生兒子作為工具而對麥可•傑克森製造的一場誣告嗎?93事件男童父親的秘密錄音曝光  其實這些錄音早在94年就曝光了,但當時的媒體更熱衷於給麥可•傑克森定罪,故意把它忽略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宣傳。但詳文當時刊登在美國著名休閒刊物"GQ"雜誌上。而這次案件發生後,美國哥倫比亞傳媒公司在報導案件時再次曝光一部分錄音內容:  電視片中畫面原文:  男童父親:  "這個人將會遭受超出信仰之外的羞辱……他不會相信將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這超越他最壞的夢魘邊界。……他再也賣不出一張唱片。……如果我過了這一關,我就贏大了。……我會得到一切我想要的……而他們將永遠被毀掉。"  相關連結——出自"GQ"雜誌  ……  Chandler(男孩父親)變得日益暴躁具有威脅性,這使他和Jackson, Dave Schwartz(男孩繼父)與June Chandler Schwartz漸漸疏遠。1993年7月初,曾經和Chandler是朋友的Dave Schwartz(男孩繼父)秘密錄製了一份他倆之間冗長的電話交談。在談話中,Chandler道出了對兒子的憂慮和對Jackson與他前妻的憤怒,他將前妻描述為"冷血,沒有心肝"的人。在錄音中,Chandler表示當他試圖向他的前妻提醒注意他對Jackson的懷疑時,她告訴他"去你的吧"。  "我和Michael很好地交流過,"Chandler告訴Schwartz說,"我們是朋友。我喜歡他我也尊敬他和他的一切。沒有理由他突然不給我電話。我有一天就坐在屋裡和Michael談過並告訴他我想要從這場關係中得到什麼。告訴他我想要的東西!"  他向Schwartz承認他曾經"排練過"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Chandler在他倆的交談中從來沒有提起錢。當Schwartz問Jackson做過什麼讓Chandler如此不安時,Chandler只聲稱"他分裂了家庭。我的孩子被那傢伙用權利和金錢所引誘。"兩人都反覆斥責自己不是這個孩子的好爸爸。   在錄音帶的其他部分,Chandler指出他預備開始與Jackson作對:"已經準備好了。"Chandler告訴Schwartz。"還有其他參與其中的人在等待我的電話並準備就位。我已經付給了他們錢。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當然這個計劃不是我一個人作出的。我一旦打那個電話,那傢伙(他的律師Barry K. Rothman)就能將任何他視線中的人毀掉,哪怕用最曲折,骯髒,殘酷的手段。我就讓他這麼幹。"  Chandler並且預言,6個星期後,一切都將開始:"如果我過了這一關,我就贏大了。我永遠不會輸的。我將弄個翻天地覆。我會得到一切我想要的,而他們將永遠被毀掉。June將失去孩子的監護權,而Michael的事業將被終結。"   "這對那孩子有好處嗎?"Schwartz問道。  "這與我無關,"Chandler回答說,"這將比我們所有人加在一起還重要。一切都將崩潰,其中的每個人都將被毀掉。如果我得不到我要的一切我就來一次大屠殺!"  Chandler沒有去警察局報案——這是在兒童性騷擾性質案件發生後最恰當的處理方式——,而是去找律師。而且不僅僅是律師。他找到的是Barry Rothman。  "我找的這個律師,是最他媽骯髒的一個,"Chandler在電話中這樣對Schwartz說道,"他想做的就只是盡快把這公諸於眾,並儘可能的把它搞大,盡可能讓最多的人顏面全失。他手段又髒又狠,非常出色。他一直想揚名天下。"  ……來源:CBS, GQ, MJJCN翻譯:CeSsy, KeenGQ雜誌調查報告《麥可•傑克森是被陷害的嗎?》中文版到此觀看:http://www.mjjasia.com/list.aspx?page=3&cid=4 簡要總結一下:   "93事件",麥可最終在1994年與男童父親達到庭外和解的原因是:   1---首先,這只是民事案件,原告只要求賠款。民事案件一般都按"假定有罪,證明無罪"來審理,這樣麥可勝算的機率恐怕不高,至少這案子要拖上很多年。   2---警方想方設法偽造證據,威脅證人!他們找到麥可以前的小朋友,威脅說他們有他們的裸照,逼迫他們做偽證。不僅如此,有些警察甚至撒謊騙孩子說他自己童年時也受過性騷擾以此誤導孩子們!(聖芭芭拉的警方以及法院在此之前都有過偽造證據,威嚇證人的行為!)  3---由於麥可住在聖芭芭拉,該地區是以白人居民,中上層階級為主的社區,一旦開庭,白人的民意對此案是絕對有消極影響的。  4---麥可個性脆弱,他不想浪費大量時間在此案上!   5---極度瘋狂的媒體!毫無客觀公正的煽風點火!整個社會表露出的冷漠--在媒體的誤導下,當時的民意調查,80%的人相信麥可確實做過那些事!!  6---控方及辯方律師都不願輸掉此案,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和解,這樣雙方律師都不會有損失!因此麥可反而成了真正的受害者!  不要忘了!美國是白人主宰的社會,黑人,尤其是成功的黑人遲早會成為迫害的對象!特別是在司法界尤其是警方(90年代初是美國警界腐敗最為嚴重的幾年)的歪曲迫害下,原本準備與控告方鬥爭到底的麥可在看到極度混亂及充滿敵意的形勢,接受不到任何強有力的支持後只有通過庭外和解的方式了結了這件民事案。  然而,事情還未完結。1995年,麥可與其新婚妻子貓王之女Lisa在一個全美直播的電視訪談上,在被問到93事件時,麥可堅決否認了該控罪,並強烈譴責的男童父親利用孩子誣陷賺錢的惡劣行徑!!事後,男童父親又以所述與事實不符再次控告麥可,並索賠千萬美元。結果,男童父親敗訴。 再分析"03戀童案"英國記者馬丁•巴舍爾美國聖芭芭拉市檢察官湯姆•斯奈登,傑克森的死對頭。  2003年,英國記者馬丁•巴舍爾騙取了麥可•傑克森的信任,在追蹤傑克森長達八個月後,製作了一部記錄片《與麥可•傑克森一起生活》並在全球播出。現在個戀童案,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巴舍爾這部100分鐘的記錄片,因為,原告男童——癌症病童基雲及其姐弟曾在記錄片中出現,男童在片中說是傑克森幫助自己戰勝了病痛,並與他成為朋友。他與傑克森握著手談笑,承認他與弟弟曾在傑克森的房間過夜。傑克森說,孩子們都喜歡在他房間過夜,只要他們徵得父母同意,就可以來了。男童說,他媽媽聽說他要在傑克森的房間過夜時,十分高興。談笑間男童還把頭靠在傑克森的肩膀上。雖然馬丁•巴舍爾在記錄片中承認,他沒有看到任何傑克森與男童們之間不正常的事情,相反,他還看到孩子們都很喜歡傑克森。但他還是在片中以此為特寫鏡頭,暗示傑克森與男童基雲有不正常關係。果然,2003年2月,該記錄片在全球範圍播出後,引起極大爭議,洛杉磯"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因此特地去探訪了男童一家,問傑克森有沒有對男童做過什麼。男童一家極力否認,說傑克森對待男童基雲有如親生父親,絕沒有做過任何傷害基雲的事情。然而,幾個月後2003年6月,男童一家報警,說傑克森"性侵犯"了該男童。奇怪的是,警方接報到一直按兵不動,終於在五個月後的2003年11月,對傑克遜的莊園進行大搜查並對傑克森下達"通輯令"。  這裡有一個重要疑點,就是原告所說的"案發時間"。那部作為控告導火索記錄片是2003年2月6日播出的,"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在2003年2月14日到2003年2月27日對男童一家調查的,而原告一家所說的"性侵犯"發生時間,先是2002年11月,後改為2003年2月7日至3月10日,再後來又改為2003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我們先不管控方的時間如何混亂,只是有個疑問:傑克森與原告男童一家的交往的二年中,男童一家多次到傑克森家裡玩住,男童說他與弟弟數次在傑克森的臥室裡過夜,而這二年的時間內,沒有發生任何"性騷擾"事件。而傑克森卻會在暗示他是"戀童癖"記錄片播出之後,全球人們都把目光聚焦到他身上,而焦點就是懷疑他與男童基雲有不正常關係,而且又是在洛杉磯"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對這件事進行調查的眼皮底下的居然明目張膽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多次對男童基雲作出"性侵犯"行為!這個故事編得太假了吧!   然而,警方卻真的就把這個疑點重重的案子給檢控了!且看看檢控官在開庭陳述中所說的"案發過程"與"作案動機"吧!檢控官湯姆•史奈登認為:記錄片《與麥可•傑克森一起生活》全球播出後對傑克森造到極大的負面衝擊,而原告及其家庭則被看作是"潛在的危險"。於是,傑克森夥同五名助手(均被免於起訴)綁架了原告一家,並威逼他們拍了一部讚美傑克森的錄影帶,就在這部錄影帶拍好的當晚,傑克森開始原告男童進行了第一次"性侵犯"。而傑克森的"作案動機"是起源於他的"經濟危機",困為傑克森已經"負債累累",他不想原告一家再給他添什麼麻煩,所以綁架了他們一家,陰謀把他們送到巴西一個偏僻的地方,並且傑克森最終對男童施行了多次"性侵犯"。  請問大家看完以上文字有何感想,我只覺得哭笑不得。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在美國被批駁的體無完膚的開庭陳述,在中國卻被媒體報導為"強而有力"的,真令人無語。其實,在控方的開庭陳述後,就已經有許多法律界人士認為,這個指控十分不合理,過於薄弱,並認為傑克森一定會贏得這場指控!控方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輸局!  那麼,為什麼如此薄弱的案件會被檢控呢?在此不得不提一個人,此人正是傑克森的死對頭,負責"93戀童案"與本案的聖芭芭拉市檢查官,外號"瘋狗"的湯姆•斯奈登。不知大家有否聽過麥可在95年HIStory專輯中的那首D.S.?這首歌正是罵湯姆•斯奈登的。因為,93年原告對傑克森的民事控告在驚動了警方後,檢查官湯姆•斯奈登以檢查證據為由,強迫傑克森接受極具羞辱性的全裸檢查,不但錄影拍照,還派法醫去檢查他的身體每個部位。如果傑克森不配合,則按認罪處理。(法醫認定傑克森患有白癜風,但這也改變不了媒體對他"漂白了皮膚"的污衊)最終,"93戀童案"以庭外和解告終。原告再也不肯指證傑克森,這使斯奈登十分失望,為此他特意提議修改了當地的一個法律條文,即"兒童性案件"不得庭外和解,只能按刑事案件審理。   當時,傑克森承受了極大的侮辱,於是,他寫了那首D.S.並把它唱得街知巷聞!從此於斯奈登結下不解之怨。  當2003年6月,男童一家找到斯奈登時,可以想像,他是多麼的欣喜若狂!十年了,他終於又有機會了!但他卻一直按兵不動,直到五個月後的2003年11月19,他才下令對傑克森的莊園實行大搜查並下達通緝令!而這天,正好是傑克森的新精選集《獨一無二》的發行日!   在搜查麥可莊園的第二天,湯姆•斯奈登還特意招開了一個盛大的記者招待會,會上止不住的洋洋得意,不停地發笑,甚至在稱呼傑克森時,直呼狗仔隊給他取的外號"怪人傑克"!他的這些舉動引起群眾的不滿,後來不得不公開道歉,說如果他媽媽還在的話,一定也會責怪他的。 (還是拿傑克森開玩笑,他說的這些話,出自傑克森的D.S.:湯姆•斯奈登是個冷酷的人,他只想抓住我,不管死活……我想他媽媽當初沒有把他教育好……)  兩天後,傑克森回應通輯令,前來自首,被帶有手銬送進監獄。當然,他有保釋的權利。但,湯姆•斯奈登給傑克森開出的保釋費是多少?三百萬美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保釋金額!要知道在美國,一般"兒童性案件"被告的保釋金的七萬美元左右,就算是連環殺手嫌疑犯的保金也只是一百萬而已!美國《憲法》第八條修正規定:不得對被告課以"過重的保釋金",這條,在傑克森案上,檢方明顯違反了!  隨著案子的審理,越來越令人懷疑:這麼一個漏洞百出,不堪一擊的案子,如果沒有檢控官湯姆•斯奈登的過度熱情,什麼會被擺上檯面?!這不是公報私仇,又是什麼?!這不是司法腐敗,又是什麼?!  當這麼一個荒唐的案子被鬧上法庭時,當作為一個偉大藝術家與慈善家的麥可•傑克森推上被告席時,我看到的是人類的善良,清白與自由與法律的公正與尊嚴被一並推到了被告席上!案子審理的這個過程就如一個超級馬戲表演!而美國媒體對傑克森一邊倒的負面報導,更是往美國所吹噓的公正民主臉上抹黑!正如一位在美國的華人所說的:如果再仔細看看電視節目的話,你會感覺到那一個個電視台白人主播臉上和口中透出的讓人毛骨悚然的種族歧視,那是一種你無法起訴,任何法律也無法改變,而且很多時候讓你說不清的邪惡。   終於,傑克森被證清白了!由十二人組成的陪審團一致裁定,麥克•傑克森十項罪名全部不成立!   傑克森清白了!正義回歸了!歌迷狂歡了,傑克森卻平靜得出人意料。或許,身心俱疲的他早就明白,就算法律按公正還他清白,但媒體與世人早就將他定罪了。但他,又能如何改變這一切呢?  如果你不了解他,不了解整個案子,那麼,請不要對這個人,這件事妄加評論!如果你認為他是用金錢買來的無罪,那麼,你是否認為他買通了十二名陪審員?要知道,法官沒有判刑決權,只有量刑權,而最終判決權,就是這十二名陪審員,他們是由檢辯雙方從數百名候選人中公同挑選的,他們全都是當地普通公民,年齡從十九歲至七十九歲,由四男八女組成,其中有七位是白人,四位是西班牙裔(原告是西班牙裔)與一位亞裔組成。(沒有黑人,因為檢方把黑人候選人全部剔除了,又有幾個人質疑這對傑克森是否公正?)他們必段完全一致才能決定被告有罪無罪!如果你認為傑克森能把他們全部買通,那麼,你就是在污衊了他們並嘲弄了你自己的大腦!   那麼,為什麼他們一致認為傑克森無罪呢?請看看下面原告一家的證詞節錄,如果你是陪審員,當你看了這樣的證詞,你又該去如何判決?http://pressurechief.pixnet.net/blog/post/11367983全文轉自:http://www.mjjcn.com/mjjcnforum/thread-8289-1-1.html歡迎轉載*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伊麗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貓王之女 Lisa Marie Presley1993男童 Jordan Chandler1993男童母親 June Chandler Schwartz 1993男童父親 Dr. Evan Chandler 1993男童繼父 David Schwartz2003男童基雲•阿維佐 Gavin Arvizo馬丁•巴舍爾 Martin Bashir湯姆•斯奈登 Tom Sneddon(Mad Dog)《與麥可•傑克森一起生活》 Living with Michael Jackson《獨一無二:白金冠軍單曲全選輯》 Number Ones白癜風(白斑症)(Vitiligo)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D%E7%99%9C%E9%A3%8E&variant=zh-tw戀童癖(Pedophil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恋童&variant=zh-tw麥可•傑克森 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F%88%E5%85%8B%E5%B0%94%C2%B7%E6%9D%B0%E5%85%8B%E9%80%8A&variant=zh-tw

轉錄》2 原告一家證詞實錄

2009年06月29日
公開
21

作者:迈豆 原告一家證詞實錄: 首先,有必要說一下麥可•傑克森在此案中的被控的四種罪名:   一,戀童罪(四項)   二,戀童未遂罪(一項)   三,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罪(四項)   四,陰謀罪(一項)   (注:所謂"陰謀罪",是檢方指稱麥可•傑克森夥同五名助手(均被免於起訴)陰謀綁架男童全家以達到"戀童"目的,其間共有28條"公然的罪行",是為"陰謀罪"。)    原告在法庭上對傑克森的指控內容中國媒體都報導了,那些一面之詞隨他們怎麼說都行,但在辯方律師的盤詰下呢?    下面摘錄一些男童一家在法庭上的接受辯方律師盤詰時的證詞明顯矛盾錯漏的場景,附點評。   男童弟弟,"唯一案情目擊者"("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罪"及"戀童罪"證人,男童弟弟稱他與家人在麥可的烏有鄉莊園作客時,麥可給他與哥哥酒喝,還給他們色情雜誌看,還曾兩次親眼目睹麥克"性侵犯"了他哥哥,而兩次都是半夜睡不著起來閒逛時進入麥克的套房,在麥可的臥室門外偷看到的。)     場景一:(辯方律師拿出一本色情雜誌《閣樓之出軌邊緣》,這是美國合法出版的成年刊物,檢方聲稱是在麥可的床底下搜到,上面有麥可與男童兄弟的指紋,這是檢方的"重要證物",指傑克遜曾以色情雜誌引誘男童。)   辯方律師:麥可從來沒有給你看過這本色情雜誌是嗎?   男童弟弟:他給我看過!   辯方律師:你確定?   男童弟弟:是的!   此時辯方律師轉向陪審團指:這本雜誌發行於2003年8月,而原告一家最後一次離開烏有鄉莊園卻是在2003年3月,麥可怎麼可能在2003年3月之前給原告男童兄弟觀看在2003年8的出版的雜誌?!   男童弟弟趕緊改口:哦,我說的並不是這一本,是其他類似的雜誌。   (法庭內一片嘩然!)     點評:英國天空電視台新聞報導:那本雜誌將對檢方和警方是重創。因為看上去,那本雜誌是栽贓。如果被證明,整個案子就要撤消了!!     場景二:(警鈴問題。麥可的臥室裝有警鈴,一有人接近就會響起。而男童弟弟曾兩次偷看到麥可在臥室裡侵犯他哥哥,而居然警鈴都沒有驚動傑克森。)   辯方律師:你每次一進那房裡,是不是警報就關了?   男童弟弟:是的   辯方律師:你見過麥克曾關閉過警鈴嗎?   男童弟弟:沒有。   辯方律師:那你每次進房間都聽的到警報嗎?   男童弟弟:是的。   辯方律師:那麼你兩次進入麥可的房間目擊他猥褻你哥哥的時候,警鈴響了嗎?   男童弟弟:是的……但如果門是關的,麥可就聽不到。   (門是關的,麥可聽不到,那他裝警鈴有什麼用?如果門是關著的話,你又是怎麼進去的?小騙子!!)   另,男童弟弟一開始對警方說,傑克森給他們喝的是“紅酒”,但到了法庭上,卻又變成"白酒"了。     點評:在一個談論案情的電視節目中,一名電視觀眾說:"我認為這個弟弟是被人鼓動說出他想說的任何話。我母親曾經告訴過我,在生活中,只要你說的是實話,你每一次說到它都不會變。如果是謊話,你每說一次就變一次。現在就是這樣。"   ————————————————————————————— 原告男童本人的證詞(傑克森所有"罪行"的證人)     場景一:(原告一家稱麥可指使助手把他們拘禁在烏有鄉莊園,後來他們才"逃跑"了出來,而且是再三的"逃跑。")     辯方律師:阿維佐先生,你全家曾免費在烏有鄉呆了幾個星期,對嗎?   原告男童:是的。   辯方律師:你們的飲食是傑克森先生付的錢,對吧?   原告男童:可能吧。是的。   辯方律師:那你知道還會有其他人為此付款嗎?   原告男童:不知道。我很肯定是麥可。   辯方律師:你往返都坐的是豪華轎車,對嗎?   原告男童:是的。   辯方律師:你還坐過一次勞斯萊斯,對嗎?   原告男童:不,我只是和耶蘇從烏有鄉逃走的時候坐了勞斯萊斯。   辯方律師:當你"逃跑"的時候?   原告男童:是的。   辯方律師:但你後來又回去了——在你"逃跑"後多久你又回去了呢?   原告男童:我想幾天後吧。   辯方律師:好的。好的。當你"逃跑"時,耶蘇帶著你們去了哪裡呢?   原告男童:他帶我去了我祖母的房子。   辯方律師:兩天後你又和文尼一起回來了?   原告男童:我不知道是不是兩天,也許是幾天後。   辯方律師:於是你回來了,然後你又第二次"逃跑",對嗎?   原告男童:我認為是這樣。管他呢。   辯方律師:然後你又回來,接著再第三次"逃跑",對嗎?   原告男童:不對。   辯方律師:那麼,好像是有三次"逃跑"吧,不是嗎?   原告男童:我不知道。     場景二:(原告男童在法庭上承認,他曾告訴他中學的校長說麥可"從沒有對他做過任何壞事"。)     辯方律師:你是否曾對Alpert說過傑克森不曾不恰當地觸摸過你?   原告男童:我不記得很清楚了。   辯方律師:你不是很記得(說過)傑克森不曾不恰當地觸摸過你?   原告男童:恩,我很肯定我說過,因為他是校長。   辯方律師:Alpert先生曾看著你的雙眼問到麥可•傑克森是否對你做過什麼,是不是?   原告男童:我告訴他麥可什麼都沒對我做過。   辯方律師:而第二次你還是告訴他說"沒有,他沒有不恰當地觸摸過我。"是不是?   原告男童:我不知道。   辯方律師:對話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原告男童:我相信那是我在烏有鄉回來後的事。(即所謂"性侵犯事件"發生之後)   辯方律師:他(校長)說,"看著我,看著我……如果你不告訴我真相我就不能幫你——真的有事發生過嗎?"是不是?   原告男童:是的。   辯方律師:那你是不是回答說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原告男童:是的。   (法庭內嘩然,檢控官搖頭嘆息。第二天,原童男童解釋道,當初沒有對校長說出"實情"是因為尷尬。)     場景三:(關於被"綁架")   辯方律師:你們在酒店報警了嗎?   原告男童:沒有。   辯方律師:你們在外出購物的時候尖叫過救命嗎?   原告男童:沒有。   辯方律師:你們呆在祖母家裡的時候報警了嗎?   原告男童:沒有。   辯方律師:你和社工談過關於被綁架的事情嗎?   原告男童:沒有。      場景四:   辯方律師:你告訴了治安官那邊,是不是?說你的病好了後,就覺得麥可拋棄了你。   原告男童:是的。     點評:對於原告男童在法庭上的表現,一位在場記者評論道:當男童在陳述自己受到麥可"性侵犯"時,平靜得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但當他說到某次在烏有鄉莊園麥可怠慢了他的時候,臉上才開始出現激動的情緒。     CBS法律專家安德魯•科恩評論道:   這個據稱的猥褻受害者並沒有在法庭上表現得像一個受害者。在檢方這個案子的關鍵核心時刻,男童的故事卻沒有一處在質疑之下是沒有漏洞、精確可信的。   有時悶悶不樂,有時爭強好勝,有時放肆無禮,有時逃避推脫,這個男童在法庭上的表現更像一個小流氓,而不是一個刑事受害者。   這個年輕人對關於他癌症辯方律師題的回答,讓人覺得他是把自己的疾病當成了一把寶劍而非一面盾牌,不切實際的,甚至有時是冒犯性的期望著得到傑克森及整個世界對他的"償還"。   他更像一個折磨傑克森而不是傑克森折磨他的人。我很難相信這樣一個年輕人會允許傑克森來猥褻他。   原告男童明白地抱怨說傑克森收回了一輛曾給他一家人使用的汽車,然後又抱怨說傑克森給他的手錶並不值傑克森告訴他的價格。如果這就是感激,如果這就是感謝,那麼現在這個案子已經結束了。   他作證的時候,他講話的樣子看起來更像是在背誦一個剛剛讀過的故事,而不是在重述自己的經歷。如此看來,他看上去更像一個排演編造過度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經過教唆指使的人。   —————————————————————————————   男童姐姐作證("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罪"及"陰謀罪"證人)   場景一:在男童姐姐走上證人席之前,陪審團首先觀看了原告男童家的一部錄影帶。這是當年記錄片《與麥可•傑克森一起生活》播出後引發許多負面爭議,傑克森陣營因此拍攝製作的一部反擊片。男童一家也參與了拍攝。這家人在影片中談笑風生並極力讚美傑克森,說他是父親一樣的人。後來男童一家指他們是在傑克森助手的綁架威逼下拍攝這部片子的。檢方又指,就在男童一家完成拍攝的當晚,傑克森開始對男童實行"性侵犯"。)     辯方律師:那麼,好的。就你所說,那些(錄影帶中的)台詞都是背出來的?   男童姐姐:不是背的。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背的。我們被給過稿子。你可以在錄影片最後看到,那人手上還拿著。   辯方律師:行啊,就是有一些問題的紙張嗎?   男童姐姐:還有劇本。   辯方律師:好的。那麼你是在說你在片子裡說的一切都是一字一句背誦下來的嗎?   男童姐姐:不是背下來的。但就像,你知道,"你必須記得這個,你必須記得哪個"。我現在不打算回憶所有的一切。     點評:"綁架威逼男童一家拍攝讚美自己的錄影帶"是檢方指控傑克森"陰謀罪"的最重要一項!而事實上,傑克森的反擊片在福克斯電視台上播出時,並沒有把男童一家美言傑克森的錄影片段選入。當檢察官在錄影師家搜查到這部片子的時候,這部片子還原封未動。不知為何傑克森為了這麼一部無關緊要的片子不惜綁架男童一家威逼他們拍攝,但到最後卻沒有去使用?控方的說法太不合邏輯!而且,原告一家指他們是按照傑克森的德國經紀人迪亞特•維茲納寫出來的劇本"來表演的,但知情人一聽就樂了——迪亞特•維茲納的英語極爛,更別說用英語來寫"劇本"了!     場景二:(控方指原告男童在認識傑克森之後就變壞了,但辯方律師指出男童之前就有許多問題!)   辯方律師:你記得你的弟弟基雲(原告男童)曾經用汽槍射中了你母親的腳嗎?   男童姐姐:是的,我記得。他還射了我。   辯方律師:什麼時候的事情?   男童姐姐:就是我們從烏有鄉(麥可的莊園)回來以後。   辯方律師:好的。那麼他就是拿汽槍射中了你們兩人?   男童姐姐:是的,他這樣做的。自從他從烏有鄉離開後,他就戲劇化地變成了另外一個具有攻擊性的人。   辯方律師:但在他去烏有鄉之前,在學校裡從來沒有過攻擊性,這是你的說法嗎?   男童姐姐:對。他從來不在學校裡打架。我記得如此,他只是很健談。   辯方律師:但他被開除了,不是嗎?   男童姐姐:不,他從來沒有被學校開除。   辯方律師:你認為他從來沒被開除?   男童姐姐:我不知道。   辯方律師:你不知道?   男童姐姐:基雲從來沒攻擊過我和母親。     點評:男童姐姐的證詞明顯的前後矛盾。而後來在原告男童出庭時,辯方師出向陪審團出示的九位老師對男童的評語,證明該男童是一位極不守紀律而且不尊重老師的學生。     場景三:(辯方律師提起原告男童父母的離婚官司時對父親的指控——性侵犯與非法監禁,恰巧跟他們對傑克森的指控一樣。)   辯方律師:你能回想起……這是個敏感的區域,如果法官允許,你需要休息的話,我會停止。你是否記得你的家庭成員曾經互相發出騷擾指控?   男童姐姐:不記得。   辯方律師:你是否記得你的母親告訴過洛杉磯警察局說大衛(她的父親)猥褻過你?   男童姐姐:是的。   辯方律師:好。你是否指控過你父親非法監禁你?   男童姐姐:是的,我是這樣做了。  辯方律師:好,那麼就你所知,你母親是否也控告過你父親非法監禁她?   男童姐姐:我不記得。   辯方律師:好。你是否指控過你父親發出恐怖主義威脅?   男童姐姐:是的。   辯方律師:你母親是否指控過你父親發出恐怖主義威脅?   男童姐姐:我不記得。   辯方律師:很好。你指控你父親故意傷害孩子,對嗎?   男童姐姐:我不知道怎麼回事。   辯方律師:好的好的。當你母親告訴洛杉磯警察局你父親騷擾了你的時候,你在哪?   男童姐姐:不,但我聽見過他問她,"如果你想把什麼東西從你胸前拿下來",然後她說,"是的",那是他們到東洛杉磯公寓的廚房裡的事情。   辯方律師:但當你被警方詢問的時候,你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你的父親猥褻過你,不是嗎?   男童姐姐:因為他們沒有問我那個問題,我不知道。我那時還很年輕。     場景四:   辯方律師:你是否聽說,或有任何人曾經告訴你說基雲向你母親提出過指控?   男童姐姐:他從來沒有。他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出過指控。   辯方律師:好的。你是否知道他曾經向兒童與家庭服務部提起過指控?   男童姐姐:他從來沒有。   辯方律師:你確定?   男童姐姐:是的,我確定。   點評:而"兒童與家庭服務部"卻有文件記錄,男童曾控訴遭受母親虐待。     場景五:(辯方律師提起當年洛杉磯"兒童及家庭服務部"訪查男童一家時的情況)   辯方律師:你告訴過社工,"我從來沒有見過麥可對基雲和斯塔(男童弟弟)做過什麼不恰當的性行為"?   男童姐姐:我不記得我說了什麼。   辯方律師:那麼要喚醒你的記憶,如果需要我出示……   男童姐姐:不要。   辯方律師:……報告的一部分呢?   男童姐姐:不,它不是……   辯方律師:它喚醒不了?   男童姐姐:喚醒不了。     點評:MSNBC資深記者邁克•泰比描述男童姐姐作證時的情形:當美言傑克森的錄影結束後,她開始說一些"我不知道","我那時還小"的證詞時,一些陪審員開始搖頭了。當這個小女生在法庭上因為回答一個問題而開始哭泣的時候,一些陪審員轉過頭去,不想看她的情緒表演。這個女生證言說她看見過傑克森在烏有鄉莊園的酒窖裡給弟弟們倒酒喝。但在周五傑克森律師的逼問下,她改口了。她承認自己當時是這樣告訴治安部的調查員是因為她身在酒窖,所以猜測傑克森給他們倒的就是酒。但只是猜測。"那時我太年輕了,"她這樣推說,"我不知道我說的每一個細節是否正確。" —————————————————————————————   原告男童母親("陰謀罪"証人)   能夠讓這個女人出現在證人席上可不容易。她曾一度想逃避作證,因為她害怕辯方律師問及她曾經的福利詐騙行為的問題。但如果她不出庭的話,檢控官費煞費苦心羅列的28項"陰謀罪"就會土崩瓦解,所以一定要她出庭。後來法官裁議,如果男童母親在法庭上被辯方律師問及福利詐騙行為的問題,她可以引用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保護公民擁有不被強制自證其罪的權利,即所謂的沉默權來拒絕回答。男童母親這敢才站在了證人席上。   在開始兩天的法庭陳述中,這個女人表現得十分戲劇化,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甚至搥胸頓足嚎啕大哭。而在與辯方律師的對質時則充滿火藥味!她不斷地與辯方律師爭吵,而且用冗長且跑題的敘述回答每一個問題。     場景一:(男童母親聲稱麥可指使助手"綁架"了他們一家,並把他們拘禁在麥可的烏有鄉莊園。但辯方律師指出,在他們所謂"被綁架"其間,她曾外出光臨了美容院,並接受了全身上蠟脫毛護理。)     辯方律師:Chris Carter是否開車送你去一個烏有鄉附近的美容沙龍進行全身上蠟?   男童母親:不正確!   辯方律師:那誰帶你去做的全身上蠟?   男童母親:誰也沒有!   辯方律師:那麼,你在烏有鄉的時候你去做過全身上蠟,對否?   男童母親:不正確!   於是這兩個人就這麼來來回回,直到這個女人自己說出她認為正確的"術語"。   男童母親:我是去做的腿部上蠟,……他非要一直說是"全身上蠟",沒有全身上蠟!     (法庭內哄堂大笑!)     場景二:(辯方律師質問她在所謂的他們一家關押期間,為什麼她沒有尋求幫助。)     辯方律師:你們一家被關押在那幢樓裡,你對樓裡的任何人抱怨過嗎?   男童母親:沒有,但是現在我有,   辯方律師指出在所謂的被關押期間,這個女人可以打電話給喜劇演員Louise Palanker。   辯方律師:如果你(給Palanker)打了電話,為什麼你不打給警察?   男童母親:我不能。我希望她可以。   辯方律師:你打911了嗎?   男童母親:我現在打了。   辯方律師指出她認識不少警局的人,問她為什麼不向她的警察朋友求助。   男童母親:因為我不想麻煩人家。     點評:而男童母親卻經常因為其他理由而播打911——甚至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鄰居家太吵鬧了,車子壞了等等。     場景三:(1998年,男童與弟弟及其母親曾在JC彭尼百貨店涉嫌盜竊而被保安抓住並報警,後來沒有追究男童一家。但一年後,男童母親以百貨店保安毆打了她的兩個兒子以及"性侵犯"了她為由,將商場告上法庭,後來男童一家收到了15萬美元以上的和解費。辯護律師抓住這一點來證明這家人有通過虛假指控來賺取金錢的歷史。)     辯方律師出示了當年的一些照片,包括男童母親當年商場盜竊案的嫌疑犯照片以及原告母親所謂的被商場保安毆打所造成的嚴重淤傷的照片。律師質疑照片的真實性, 男童母親承認商場事件發生當天,在警察局給她拍攝的嫌疑犯照片上顯示,沒有任何淤傷。   男童母親:我化著妝。   但其他的照片則顯示她的臉上到處是傷痕,身上也是青一塊的黑一塊。 辯方律師反復逼問她這些照片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她起先承認說,這些傷痕當時並不是立即出現,而是隨著時間"越來越明顯"。   辯方律師:是你的律師拍攝的這些照片嗎?   男童母親:是的。   辯方律師:但你一年後才去找的律師。   男童母親:那些照片在當時那起刑事案件發生時就拍好了,我有那些照片。   然後她表示,是她的辯護律師要她去拍攝這些照片的,當時她在那次商場事件中被控入室行竊、攻擊和偷盜。但她也說這些受傷的照片不是在警察局裡拍攝的,而是她丈夫帶她去一個快照館裡拍攝的。   辯方律師:他什麼時候帶你去的?   男童母親:立刻就去了。   辯方律師:但你不是才作證說那些傷痕不是立即出現的嗎?。   這個女人隨後給出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答案:"是辯護律師告訴我們去的時間。"   辯方律師:你是否曾經告訴過一個律師事務所裡的女人,這些照片上的淤傷實際上是由你前夫造成的?   男童母親:那是錯的!   點評:辯方律師指出,在JC彭尼百貨店案件中,男童母親指她身上的傷痕跡是保安造成的,而就是贏得官司並獲得15萬美元的賠款的五天後,男童母親就把丈夫告上法庭要求離婚,而那些傷痕就變成了丈夫虐待家人的罪證。     場景四:(辯方律師問了男童母親關於她一家與其他名人的遭遇,以此證明男童母親一向熱衷於接近名人並以兒子的癌症博取同情以便從中獲利。但男童母親說從來沒人告訴她在她兒子參加的好萊塢喜劇訓練營裡有人為她兒子捐錢。她還說她也不知道那些錢是如何轉到她為她兒子開的銀行帳戶中去的。)   辯方律師:你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要往裡存錢。你只管取錢?   男童母親:我按照我丈夫告訴我的去做。   辯方律師:你也不知道Chris Tucker(某喜劇演員,曾作證資助了兩萬美元給男童一家)會往這個帳戶裡匯錢?   男童母親:是的。   辯方律師:你是否知道喜劇明星們在"歡笑工廠"俱樂部裡為你的兒子舉辦過募捐活動?   男童母親:我什麼也不知道。       點評:FOX411專欄作家Roger Friedman評論:Michael Jackson案的男童母親Janet Arvizo在周五的證詞,讓人感覺不是瘋狂就是傷心。在接受辯護律師Thomas Mesereau的盤詰時,她充分表現出了她是一個強迫而病態的謊言家、一個精明的操縱者和一個真正的幕後主腦。     法庭電視台的記者Diane Dimond則在周日的《紐約郵報》上公然稱原告母親"廢話連篇"。這個記者原來一直是Jackson的對頭之一。   "她迂迴曲折的進行著解釋,自大地認為她能夠比Jackson的辯護律師Tom Mesereau更加聰明。現在,這個母親是政府最大的噩夢。"她寫道。     一直按照Jackson可能有罪的傾向來做報導的法庭電視台的專家Rikki Kleiman日前出現在E!娛樂電視台法庭重現節目中做了評論,她說,"昨天晚上,我心裡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我閱覽了法庭的筆錄,然後想,‘我的天啊’。在讀完這個母親的證詞後,我們真的必須要開始想這樣一個可能性:他(Michael Jackson)是完全地、絕對的清白。我現在也從這個案子裡明白了‘假定清白‘是多麼的重要了。"     下圖:男童母親當年商場盜竊案的嫌疑犯照片,明顯沒有什麼傷痕。但一年後,她卻拿出一大堆鼻青臉腫的照片告上法庭,說當時商場保安毒打並性侵犯了她,最終獲得十五萬美元的賠償。      沉思:為什麼麥可•傑克森會遭受如此嚴重的污衊? 答案:這是歐美白人種族主義與娛樂工業的相互勾結!     如果麥可•傑克森只是一個本份的普通藝人,那他絕不會受到現在如此不公平對待。而問題是,他不僅是一位極其成功的藝術家,而且在美國音樂工業裡擁有極大的權勢!他擁有白人樂壇最寶貴的遺產--披頭四樂隊全部的歌曲版權,他擁有貓王的許多歌曲的版權,擁有歐美眾多著名歌手數不清的歌曲的版權,因為他擁有全球第二大音樂公司SONY的全部歌曲的50%的版權,也就是說,SONY每發行一首歌曲賺到的錢,都要分一半給麥可•傑克森!     可以想像,白人,特別是白人種族主義者,對此是多麼的眼紅,妒忌,仇視!更可恨的是,麥可居然還是一名善舉無數的慈善家!在全球擁有億萬計的追隨者,很多歌迷喜歡他的人格,勝過他的音樂!可以說,麥可•傑克森,已經成為一股令白人感到畏懼的超級黑色力量了!所以,他們十多年來,千方百計地污衊他,不留遺力地想打垮他!   下面是一位據說是麥可身邊的"知情者"LTTW的文章:    對於媒體來說,麥可•傑克森無論怎麼做,媒體都會打擊他。表面上是因為媒體不喜歡他,實際上是因為麥可不按他們的規則玩遊戲,尤其是他是一名黑人。   在麥可之前,有60年代的拳王阿里的故事。當阿里說,"我不會做你們要我做的人,我要做我想要做的人"時候,暗勢力和媒體把他埋葬了。他們說他自稱自己是"最偉大"和"美麗"的。當阿里加入"伊斯蘭民族"組織後,媒體又說他是不愛國者、叛國者和懦夫,因為他的宗教信仰阻止了他參加越南戰爭。當時諷刺的是,在今天,阿里被冠名和公認為一名美國英雄,但在他當年作出那些不受歡迎的決定時,他被所有的白人媒體圍攻,因為他沒有按"他們"的要求說話做事。他成了那些少數族裔為之崇拜和驕傲的危險先例。   過去十年裡媒體開始對阿里的擁抱,是因為他已經在病痛中衰弱了。當他不再是一個曾經那樣的響亮聲音(威脅)後,國際上才來把他當英雄捧著,但在他鬥爭的時候,這些現在奉承的人,影子都不在。   對麥可•傑克森特別艱難的是,是他曾被所有人愛戴。那些白人,如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承認和13歲的侄女有性關係,卓別林承認和未成年人有性關係,伍迪•艾倫與前妻的養女結婚,而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私生活極其靡爛,經常與未成年少女上床,貓王娶第二任妻子時,她只得十四歲,但他們這些故事最終都沒有像麥可這樣得到如此多的非議。他曾站在世界的頂點,無人能夠改變。然後,1993年案件發生了。媒體復仇般追逐著他。   簡單來說,有阿里的例子在前,麥可不按媒體的規則辦事。他超越了音樂的界限,做了很多被認為只該是白人藝人做的事。他歌唱世界和諧和世界和平卻被取笑,但Bob Dylan,約翰•藍儂這樣做卻OK,更糟糕的是,他還表現出自己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     麥可買了ATV/Northern版權,卻難以置信地被描述為一個偷竊了歌曲的人。但這些歌曲是擁有者是主動賣出來的,人們也再清楚不過那些歌曲是他們寫的。但卻有無數的黑人藝人創作的作品被偷竊,包括貓王在內,這些黑人藝術家不但拿不到錢,連名分都拿不到。而麥可拿到Beatles的歌曲版權,卻被媒體不斷的口誅筆伐,除了是種族主義驅使,已經找不到其他詞語來描述。     所以當麥可•傑克森這個最親切、態度和藹,最不會說人壞話髒話的人,公開站出來叫SONY前總裁Tommy Mottola是種族主義者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有事發生了。而Tommy Mottola確實是種族主義。他只是利用黑人賺錢。他說製作人Ivy Gotti是肥黑鬼……    媒體卻把麥可描繪出一個機會主義者,說他是因為Invincible專輯銷售不好,才出來突然發現了"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媒體的普遍策略就是首先去質疑黑人藝人或少數民族藝人"為自己族人做過什麼",好像這是一個道德義務。而白人則從不用被這個問題所質疑。這是媒體在告訴,黑人該如果表現。   媒體不斷的說麥可皮膚顏色的改變是恥於與黑人為伍,其實他們知道的非常非常清楚他是患了"白癜風",他們反覆這樣說的目的就是分裂麥可和黑人團體的紐帶,讓黑人裔人民再度失去他們的領袖。正如麥可所過的那樣,(算沒有明說?),很多白人冒著皮膚癌的危險要把自己曬成古銅色,但同樣的媒體沒有人指責那些人在恥於為一個白人。   而據記錄,麥可給黑人社團捐獻了數百萬的金錢,還為那些死去時身無分文的可悲黑人藝人付了全部的葬禮費。他這樣做不是為了去討得良好的公眾形象,他這樣做是因為他堅信該這樣做。即使Invincible專輯銷售成功了,麥可依然會對付SONY,因為在很多問題上結怨已深,麥可要搞倒SONY,曝光SONY骯髒的手段和音樂界的種族主義。   拳王阿里能最終被當成英雄而去點燃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火炬,20年內,麥可•傑克森或許能再度被人們所擁抱,那時我們才看到勝利,也便是歡慶的時刻。(原文:LTTW翻譯:Keen)     可笑的是,中國媒體也只知道跟風,我們總說西方媒體妖魔化了中國,跟不知道也跟著西方媒體一起妖魔化了麥可•傑克森。   說起某些娛媒污衊麥可•傑克森之能事,還記得03年曾有一篇十分聳人聽聞的報導嗎?       傑克森被曝曾重金請巫師詛咒史匹柏等人       大意是說:傑克森曾花十五萬美元代價請來巫師,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等人下達惡毒死咒。為了進行巫毒死咒時的作法需要,這名巫師在祭拜儀式中共殺了42頭母牛做為牲品。這名巫師甚至誇口保證說,製作人大衛•葛芬在作法儀式後的一周之內必定會一命嗚呼。云云。       當年這篇由美國小報炮製的消息很是火熱了一陣子,中國娛媒怎麼能落後呢?果然,沒過多久就大小網站,大報小報一起轉載得不亦樂乎!       但是,當不久後史匹柏親自出來闢謠的時候,中國媒體卻集體裝聾作啞,沒了反應了!       請看1995年,傑克森的HIStory專集發行之際,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對傑克森的評價:  “麥可•傑克森作為一個明星,成為了一種現象。寬邊禮帽,單手手套,白色短襪和黑色便鞋。他神秘,富於戲劇性,是完美的表演家。從他的舞步,到他建來作為居所的永無鄉牧場,他看起來就像是幻想中的人物。我有幸認識長達13年的麥可•傑克森是個毫不矯飾的人,也並不虛幻。讓傑克森了解世界有多想了解他,模仿他和毀滅他是件困難的事。他所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就是小心的保護了他最正直的內心。這正是他身上我們最喜愛的部分。      傑克森對這個世界上哭訴的聲音有著超人的敏感。通過他的“Heal The World”基金會,他努力保護著這個地球上最珍貴的資源——孩子,還有環境。他感到了近乎父母般的責任——世界上所有的兒童都是他的孩子。 Michael為如此多的人做出了這麼多的貢獻,而他本身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最珍貴的資源之一。為他創造性的激情、歡樂,勞動和天賦的力量所指引,傑克森在追尋著他的夢,並和我們大家分享。我幾乎等不及要知道接下來他將帶領我們往何處去。這張精選集曲目選自音樂史上最成功的專輯。傑克森是世界公認的唯一的獲得最多讚譽的藝人。當你聆聽並且欣賞他的音樂時,我相信你會贊同我們這些他的樂迷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   史蒂芬•史匹柏對傑克森的另一評論:   “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按自己方式生活的天真無邪的人。我從沒見過想他這樣的人。他是一個情緒化的童星。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有時他看起來行事飄忽不定,但事實上他做的每件事都有其自己的道理。他對自己演藝生涯和選擇都很聰明。我認為他絕對是一個雙重人格的人。”全文轉自:http://www.mjjcn.com/mjjcnforum/thread-8289-1-1.html歡迎轉載

華銀0.95%低利房貸喊停

2009年06月11日
公開
43

廖珮君╱台北報導】華南銀行1%破盤房貸利率專案,遭中央銀行盯上,昨分行端已不再受理新件,緊急喊停,使打算跟進的大型行庫全面縮手。華南銀新房貸專案,前3個月利率下殺到0.95%,創史上最低,央行官員昨明確表示,「不樂見銀行殺價競爭」,銀行在搶客戶之餘,還須留意成本與風險,是否有違銀行穩健經營,他說:「華南銀應該知道如何處理」。 全面縮手 據了解,華南銀行今將提後續處理方案,並核報央行,昨分行端已全面暫停受理新件,至於已受理的部分,則另採專案處理。華南銀副總賴明佑昨說,該方案限額50億元,收件後還須經過審查、內部信用評等過程,今日才會確定後續處理方案,有可能喊停。 有違銀行穩健經營 放大圖片 據了解,華南銀破盤房貸專案曝光後,央行也祭出「棍子」,連2天拒絕華南銀行買央行存單,讓華南銀行錢滿為患,滿手「濫頭寸」。央行官員說,以目前政府優惠房貸利率1.325%來看,是以郵局2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0.9%,政府補貼0.7%,也就是說,連政府優惠房貸專案,銀行端的內部成本都有0.9%,「銀行房貸剩0.95%,實在說不過去,該專案不可取」。央行業務局副局長蔡俊雄低調證實,的確已去了解華南銀該房貸專案的成本與內容。 華南銀是在6月初推出「利好多」房貸的限時限量專案,總額度50億元,且貸款人購買的房子坪數須在20坪以上、坐落地在台北縣市,貸款人的負債比(收入與債務比率)須低於65%。 利率部分,前3個月利率0.95%,第4~12個月到1.58%,第2年起為2.19%起,拉長20年貸款平均利率為2.15%,因首度出現破1%利率,引央行關切,央行昨日更出重言認為「不可取」,一旦造成市場比價效應,銀行殺價競爭,恐有違銀行穩健經營的方向。 土銀合庫推低利1.5% 彰化銀行下周也將推出優惠轉貸的房貸專案,貸款利率是否也會下殺仍在討論中。至於土銀、合庫則推出前半年固定利率1.5%的低利優惠房貸,第一銀行前半年也鎖1.51%,惟優惠專案均有條件限制,如一銀限年收入逾80萬元的專業人員、房子坐落地也限捷運、公園、百貨或名校500公尺內。 下一則:台幣連2日升值 上看32.5元

淡水河畔看台灣未來(紀舜傑)

2009年06月09日
公開
41

這個標題其實有來自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的靈感,黃先生在1989年出版《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以大歷史觀點重新詮釋中國歷史演進,在紐約談中國歷史的意義在於歷史的多面向常非當代人所能窺視。因此在數千年、數百年後站在另一個歷史大陸上,才能趨近周延與深度地解讀複雜歷史。 本文重點不在重新檢視台灣歷史,而是採取不同時間觀來看台灣未來。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在其名著《The Time Paradox》中指出,「時間」是人們最關切的事,而時間觀的差異是人與人關係不睦或爭吵的主因,夫妻、親子、師生、甚至政治人物的歧見都來自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著眼點差異。有人沉溺過往,有人只重視當下,有人不切實際地寄希望於未來,堅持時間觀導致的紛爭不勝枚舉,不在此贅述。 台灣擺脫不了中國 淡水河的美已經有無數人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歌頌,出海口的夕陽更是台灣的絕佳美景。然而俗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凝視夕陽西下後只能看到無盡的黑暗,那如何看台灣未來呢?淡水河是否象徵台灣未來的走向,自然而然地流向台灣海峽,再與中國連結,特別是海峽的另一端已發展成許多人想像的「希望之土」。 中國未來發展是制約台灣人思考未來的重要因素,民進黨與中國的對話失敗,走入逢中必反的極端。國民黨深刻體認中國的重要性,成功扮演民進黨的對照組,獲得共產黨青睞,所有歷史恩怨拋一旁,和解的速度和內涵都令人驚訝。但國民黨須面對完全棄守台灣的主體地位,全以中國未來決定台灣的未來的質疑。兩個極端都不是台灣之福。 美國學者John Mearsheimer在其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中提出,國際政治必定是大國爭逐霸權的舞台,小國生存空間極為有限。現實上,21世紀必定是中國與美國的霸權之爭。身為小國的台灣是否必須審慎評估結盟夥伴的選擇?我們到底看不看好中國的未來?還是堅守當下的盟友美國與日本。 中國努力洗刷從清末所受的民族恥辱,正在按部就班地恢復歷史光榮,包括逐夢成為另一個以歐亞大陸為基地的霸權,以對抗人類歷史上唯一不在歐亞大陸的霸權:美國。霸權的基礎不只在傳統硬實力,包括軍事、經濟、科技等,美國文化實力是其霸權的深厚基礎,也是有別於其他歷史上霸權的地方。因此,以往的中國對台灣可能像土匪強押良家婦女一般,現在變成像是土財主挑媳婦,未來台灣對中國也可能變成嫁入豪門的計算。 台灣的歷史長河擺脫不了中國的牽連, 中國可能是推力、拉力、阻力。2000年陳水扁勝選帶領民進黨執政,許多人擔心台灣即將獨立,8年過後,台灣不但沒有獨立,台獨的主張遭到挫敗,這是時間的檢驗。現在馬英九上台,許多人擔心台灣即將被賣給中國,統一轉變成賣台,繼續維持二元對立的一個極端。台獨曾經被操作成假議題,賣台會不會是另一個像反攻大陸一般的口號?中國如果真的不可親近,其可恨之處到底何在?是其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決定方向無畏出航 淡水河很美,坐在渡輪上欣賞完夕陽西下後,我們回到陸地上,絕不繼續航向那黑暗的台灣海峽,還是無所畏懼地出航,天亮時就抵達繁華的上海?這個問題也許不難回答, 那台灣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航向到底將朝北、朝東、朝南、還是朝西,這問題必定艱難許多,但是不能迴避! 作者為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609/art_id/31693703

人為什麼要遊戲?

2009年05月20日
公開
45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從小就一路「補」到擠進大學窄門,才能稍稍喘息的年輕友人,把沒嘗過補習滋味的我視為「奇人異士」,驚訝的問:「沒有補習,你都在做什麼?」 放山雞歲月 我直率的回答:「當然是『玩』咯!從清晨去上學的路線,就有山徑和水路不同的玩法。放學回家可以扮家家酒、演歌仔戲、布袋戲,玩躲避球、騎馬打仗,也可以灌蟋蟀、釣魚,玩跳棋、跳繩,還可以和泥巴、搭小屋、縫布娃娃,到各家果園裡爬樹、摘果……玩的花樣不僅天天不同,還可以隨心所欲,一日多變。」 年輕友人聽到不同的童年滋味,結論竟然是:「你是放山雞吔!」 飼料雞年代 每次演講完,身邊總是圍了一圈焦慮徬徨的父母,把我當成遊樂場投幣問卜的算命機,林林總總的問題,要求立刻給個權威性十足的解決方案。 「我的孩子很喜歡踢足球,可是跟才藝課的時間衝突,他不肯放棄足球,怎麼辦?」 「我的孩子一星期有兩天沒有補習,該不該給他增添才藝學習?」 「別人家的孩子,每天下課都上英文、數學、電腦、自然科學、寫作、心算、圍棋,我家的孩子只喜歡跟朋友打球、溜直排輪,怎麼辦?」 「孩子喜歡聽音樂,但不想學鋼琴,因為覺得沒有休息、遊樂的時間。可是我覺得他很有音樂天分,怎麼可以一心只想玩呢?」 聽多了這類問題,我不禁反問憂心忡忡的家長們:「你家孩子的生活幾乎被課程和活動排滿,他們有機會和同學、朋友一起玩耍嗎?」 父母們聽了,唯恐我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禁加強語氣說:「老師,讀書時間都不夠了,怎麼可以浪費在遊樂上?以後怎會有足夠的競爭力?」 聽到這類回答,我腦內不禁閃過一個畫面:在現代化管理、效率高超的養雞場裡,全力豢養雞隻,期待牠們在最短期限長得又肥又大,可以早早送進市場。 遊戲是生活練技場 小時候,我喜歡倚著窗,看晒穀場上離不開媽媽的小貓、小狗,在暖暖陽光下,互相追咬著玩。那時候,我以為小貓、小狗跟我的玩伴一樣,只要卯起勁,玩上癮,就會演出武打戲碼。年歲漸長,看了電視的動物頻道才知道,動物的童年不管是手足間的嬉鬧,或是族群同儕間的追咬,都是藉此學習未來存活必備的獵殺、脫逃技能。 那麼人類未來的生存競爭力,除了從教室獲取知識以外,還能藉由什麼樣的管道來學習呢? 從一九六六年就開始研究重刑犯的精神病理醫師史都華•布朗(Stuart Brown),他從訪談過的重刑犯中發現兩項共同點:(一)他們都來自施虐家庭。(二)他們的童年都被嚴重剝奪遊戲、玩樂的機會。布朗醫師的研究數據指出,自由自在、充滿想像力的嬉戲,和未來能否成為健全、快樂、適應力強的成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原來,人類的生存競爭力與動物相去不遠,都和遊戲分不開。 專業人員和父母、老師對「遊戲」的定義、觀點差距頗大。專家眼中的遊戲,通常指的是像「扮家家酒」這種充滿創意、想像力,沒有架構、腳本,任由孩子自由發揮、自訂遊戲規則的嬉戲。父母老師認為的遊戲,通常廣義到只要不是坐在書桌前用功,其他如:看電視、玩電玩,或是到遊樂場瘋一天,上繪畫、跳舞等才藝課,都算遊戲。 這兩種不同的玩法,對發展中的腦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教授佩立關尼(Anthony D. Pelle-grini)研究指出:踢足球、猜字謎比賽等這類充滿架構的遊戲,確實能增進孩子遵循規範和團隊合作的社交技能。但是沒有架構和規範的遊戲,孩子必須靠想像力來嘗試不同活動,模擬各種角色,適應隨時改變的遊戲規則,解決不時發生的爭執,因而給予還在發展中的腦子更多創意空間。 其他研究團隊的結果也指出,遊戲不但能紓解壓力,表達情感,而且可以幫助高層次社交學習,發展建構解決問題能力的腦神經迴路。有些研究也發現,當孩子與同儕從事創意遊戲時,比跟大人一起玩更能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原因不外是現實生活中,大人事事代勞,連說話都要幫孩子講得清楚明白。 專研動物行為生理發展人員相信,遊戲是訓練動物生存技能的練習場。塔夫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家亞爾金博士(David Elkind)附議:「遊戲是兒童用來學習的方法。沒有遊戲,等於剝奪孩子適應、融入團體的機會。同時,不能把遊戲與工作對立,應該把它當成提升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有許多相識不久的朋友知道我是獨生女時,常訝異於我沒有獨生女的嬌氣,卻不知我早在放山雞歲月就從遊戲中體會,隨時要把眼睛放亮,不要凡事都想稱老大,也不可以輕易放棄自己的權益,更切忌輸不起、扯後腿,不然,很快就被列入拒絕往來戶。收歛嬌氣,適應團隊瞬息萬變的遊戲規則,才是不愁沒得玩的生存之道。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5/06家庭版 **本網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歡迎進入參觀國語日報

薪水沒漲 購屋不能只看頭期款

2009年05月18日
公開
42

隨著景氣回溫,銀行業者紛紛拉高貸款成數至八成,第一銀行甚至投下震撼彈,推出最高可達九成的房貸,嚇壞不少金融同業,卻讓房仲業眉開眼笑,可是不少民眾私下表示,薪資沒漲,就算免頭期款也不敢貿然購屋。 ■ 景氣復甦了? 薪水是指標   一位工作三年的小陳與女友論及婚嫁,可是女方家長希望小陳能夠給女兒保障,希望小陳買屋置產再談婚事。 小陳無奈表示,剛出社會才三年,去年還減薪15%,不要說房子,連頭期款根本都拿不出來。   隨著近期房市回溫,銀行放款的房貸成數越來越高,甚至最高可達9成,可是小陳卻開心不起來,因為去年金融海嘯減去的薪水根本都還沒補回來。 股市、房市回溫對小陳而言一點都沒有受惠,即使現在頭款付得出來,卻還是不敢買屋,深怕買了房子,卻付不出房貸。 ■ 房貸高未必好 先評估還款能力   銀行業者表示,房貸貸款的成數高低,是以個人財務能力與抵押物的價值來評估,所以購屋者信用不但要好,更要提出足以還款的證明,例如扣繳憑單與存款等,才有機會借到較高成數的房貸。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額表示,經濟沒好轉、失業率沒有下降的情況下,該不該進場購屋,一定要謹慎思考。 http://news.vrhouse.com.tw/index.asp?Mods=NNews&File=NInfo&Cno=BC09D0AF-DD7D-4E72-A4D8-AF7A820E15A3&Sno=5BF25A49-081B-4F6A-ABE6-0DB25C8A8B6A&Nno=74A4E326-D074-4A80-A1B4-0A9B487C7516

首購房貸抓收入1/3卡穩

2009年05月02日
公開
46

簡明葳╱台北報導】房貸利率史上最低,讓不少首購族心癢癢,尚未完整評估自身能力就想進場購屋。專家建議,購屋除了最好準備3成以上的自備款,房貸負債比亦不得超過個人或家庭收入的1/3,且預留3~6個月的生活周轉金,並做好稅務規劃、選擇適合的房貸產品,與設定可承受的房價範圍,切勿貿然購屋。 低利時代 利率超低,不少建商推出低自備款方案,但民眾購屋前,千萬不要只被業者「強迫儲蓄」或「租不如買」的銷售話術矇蔽,忽略考量整體購屋預算、選擇合適的房貸產品等因素,掉入肩負20、30年房貸的陷阱中。 房仲業者表示,雖然歷年房價呈現緩漲,但沒有足夠存款、準備金的人,仍不該任意買屋。不少人以為買屋投資一定會賺錢,忽略收入、負債問題,台新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夏敏蘭即表示:「購屋自備款除愈高愈好外,首購族房貸支出,以不超過家庭月收入1/3為宜。」 降息選指數型房貸 近來因景氣動盪不安,甚至因失業率大增而面臨工作不穩、減薪等危機,控制貸款支出顯得更重要,身邊應預留3~6個月房貸支出資金再考慮買屋。避免面臨投資損失及貸款支出雙重壓力,並擬定還款計劃,想辦法降低貸款支出。 假如夫妻每月收入共計7萬元,扣除生活必要支出後,每月可支配所得為3萬元,提撥基金與保險等費用後,每月可負擔2.5萬元,預估貸款20年,利率2.5%計算,若收入穩定,可自行上網試算回推可借貸金額約475萬元,若以貸款佔房價7~8成計算,可負擔房屋總價應在600~700萬元間。 而全球吹起降息風,選擇按月調整的指數型房貸產品,可讓房貸利率更貼近市場利率,享受降息的好處,但若預估市場利率將回升反彈,則可選固定利率房貸,每月房貸支出固定,較易安排生活支出。此外,購屋後,除應準備稅金、代書費、裝潢費用外,地價稅、房屋稅也必須在購屋前先確認試算。

文章分享:「失敗有獎」(上隨選10)

2009年04月02日
公開
15

這些天,兒子怪怪的,蜘蛛似地整日粘在網上。我暗自納悶:「他在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看影片?」 下線之後,他也是若有所思,跟他說話心不在焉,宛如走火入魔。這些年來,我們彼此信任相處的默契,我在等待,他親口告訴我緣由。 他沒有辜負我,謎底終被揭開,他見我經常發表文章,便下定決心,要與老媽比高低。於是,將自己的作文,貼在一家兒童刊物的約稿網裏。一次、兩次,不停地失敗,可是他不服,得到了編輯的指導後,又繼續衝刺。終於有一篇被留用,編輯說,文筆精彩,相當看好。 他說:「表現得那麼神秘,只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收到這份驚喜的,卻不只我一個。到底是孩子,藏不住心事,幾乎要昭告全天下,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無人不知。班導師允諾,一看到雜誌,就給他頒發「創作之星」獎。 可是,雜誌卻遲遲不來,兒子日日巴望著,郵差一來,他總最先迎上去,然後落寞地走開。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很久才出來。他告訴我,編輯在網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終沒過終審。他默默地吃飯,寫作業,洗漱。 我抱著一盒漫畫書,敲開他的門。這個禮物,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卻倔強地扭過頭去不接。我說:「這是獎品,是失敗獎。」他驚訝地睜大眼睛,薄薄的單眼皮澀澀地重疊著,很顯然他哭過。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他抬起頭,頓時眉宇舒展開來。 第二天放學,他開心極了,說大家都羡慕他有這麼酷的媽媽,居然給孩子發失敗獎。而那個失敗在孩子們眼裏,竟然也變得光彩奪目了。我做飯,兒子翻看著桌上的《讀者》,裏面轉載了我的《親人節快樂》一文。 兒子發現雜誌設了一個<最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獎>,可以透過發訊投票。他一下振奮起來,預備在親朋好友間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說:「兒子,這不好吧,如此興師動眾,萬一失敗了,媽媽該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媽媽,別怕失敗,失敗了,我也給你發獎!」我暗自慚愧,我們這些大人指導起孩子來,個個都很權威,一旦遇到同樣的事,最缺乏勇氣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新一期《讀者》上市了,兒子拉著我,急急地去看獲獎名單,看一遍,沒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沒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說:「媽媽,我們又失敗了。」聽到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我心裏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陽光,灑落心底,原來,有愛的人在旁邊,連失敗都有甜蜜的滋味。 第二天,我剛起床,兒子就高喊著口令進房來。他昂首挺胸、踢正步敬禮,然後,舉起一個紙筒,開始發表莊嚴的頒獎演說。可是,剛開頭就忘了詞,他滿臉尷尬,乾脆直接把獎品塞給我。那是一個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嬰兒此起彼落地嬌憨、無邪笑聲,極富感染力,我們倆爭著去捏,霎那間笑聲滿屋。 兒子的生活,竟漸漸變得精彩紛呈,隔些時候就有最新消息播報──數學測驗成績不佳、口語比賽獲獎、乒乓球賽慘遭淘汰、競選音樂課代表大獲全勝……勝了,由學校發獎,輸了,由媽媽發獎。他愈戰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戰,都有無窮樂趣。他的班導師對我感嘆,你兒子變得好勇敢,愈來愈讓人刮目相看。 早餐桌上,我問道:「連班導師都刮目相看了,是你改寫了金氏記錄,還是改變了全球氣候?」他說:「我給老師發了一個失敗獎。」失敗獎都給到老師去了,原來是這個舉動引人側目與驚嘆,我不禁戲謔著說:「如果下次你要給外星人發失敗獎的話,一定要邀請我去做觀禮嘉賓喔。」 沒多久,我接到一個遠從珠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去年學校剛畢業,曾在兒子的班裏試教。某天早上由於扁桃體發炎、高燒,再加上緊張,課上得一團糟,實在撐不下去,他狼狽得想逃。他在學生們面前告解:「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著,年輕的淚,就那麼當眾落下。 忽然,我的兒子舉起了手,對新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新老師頓時傻了。 兒子給新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麥克風》。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後來,孩子們漸漸都站起來,跟他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 歌聲越來越響亮,連評委老師都不禁動容。而那位失敗者,在向孩子們鞠躬時,已是淚流滿面。他說,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獎品,他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臨走時,他記下了兒子的電話號碼。「現在,我是三年級的班導師,我在班裏設了一個失敗獎,所有的孩子都相信,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 門鈴響了,郵差送信進來,是給我的一本雜誌和一張淺綠色的匯款單,附註欄寫著──「最受讀者歡迎文章獎」,我急忙翻開書,我竟然是第一名,原來,獲獎名單要隔兩期才會公佈。「我們都成功啦!」兒子用他的鼻尖,緊緊抵住我的額頭。 歲月綿長,成功、失敗我們都該好好地享受,只要有顆勇敢的心,無論遇見的是什麼,都是生命一場又一場的豐厚的恩賜。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許多孩子有遇上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的通病,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論如何鼓勵或斥責,都不太能夠發揮效果。要使孩子擺脫消極內向的個性,必須先教導他們「失敗的價值」。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身的挫敗經驗,告訴他們自己從中學習到的事情,促使孩子效法父母,慢慢不再畏懼挫折。

「五心上將」 父母(上隨選8)

2009年03月09日
公開
35

文/慕凡 軍制上有最高階的「五星上將」,親子間也有最高桿的「五心父母」。父母能運用這五種心意,必定能教養出優秀又貼心的兒女。 現闡述如下: 一、愛心:因為你愛他,所以他變得可愛。愛不能只是掛在嘴邊,更需要實際行動。父母不可只供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更要注重給孩子精神上的食糧。所以每天最好固定撥出十分或二十分鐘,專心陪伴孩子談天、說故事或講笑話等。 二、耐心:經得起耐心的考驗,教導成果才能應驗。求好心切的父母,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慢半拍,寫功課又錯誤百出,常會按耐不住脾氣,大罵或責備一場,孩子很無辜,父母更無奈。 其實,父母要冷靜想一想,你比孩子多活幾十年了,做事當然快又好,而孩子還是人生路上的生手,做起來難免笨手笨腳,爸媽當然要多包容、多忍耐,給他時間和磨練,他才會越做越進步! 三、信心: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更有自信。有些要求完美的父母,一見孩子稍有犯錯,或做得不符合大人的高標準,就嚴加批評、挑剔,搞得孩子也懷疑自己的能力,做事就畏首畏尾,喪失了自信心。 所以父母要多肯定孩子的優點,淡化他的缺點。對孩子要永遠抱持希望和給他無窮的信心。 四、童心:父母要有童心,孩子才會跟你同心。父母跟孩子相處時,身高不是距離,體重不是壓力。蹲下來跟孩子一般高,而且要想像自己在孩子同樣年紀時,會怎麼想?怎麼做?擁有如此童稚般的同理心,才能真正進入孩子的世界,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五、虛心:父母謙虛求進步,才能加快學習的腳步。知識爆炸時代,父母應不斷吸收教養孩子的新觀念和更好的做法。虛心多方學習,不以現狀為滿足,學到就要做到,心動立刻行動,便是稱職又快樂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