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雪(呱呱婷&小豬雯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孕婦營養補充資訊

2009年12月11日
公開
78

孕婦營養補充資訊 醫師常說:“有健康的媽咪,才有健康的寶寶”,所以如何營造一個舒適、健康的懷孕過程,讓寶寶在媽咪的肚子裡正常的成長,是每個母親懷孕時期最重要的功課。均衡足夠的營養是寶寶健康發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據目前營養界的普遍共識一個胎兒的健康發育離不開如下營養:1. 葉酸:懷孕初期是胎兒組織和器官分化的重要時期,葉酸有造血、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及胎兒畸形的功能。懷孕前懷孕期間,每日應攝取400微克,以免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甚至生出腦神經管缺陷的嬰兒,正確的攝取方式是必須在懷孕前就增加葉酸攝取,而不是懷孕後,懷孕缺乏葉酸可能增加流產、早產、嬰兒體重過輕、早夭或是貧血等建議食物:肝臟、腎臟、瘦肉、深綠色蔬菜、魚、全穀類、柑橘類水果等。 2. 維他命A:可以幫助細胞分化,對眼睛、皮膚、牙齒、粘膜的發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攝取過量也會導致脣顎裂、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一般坊間販賣的綜合維他命,其維他命A含量過高,孕婦並不適合食用,孕婦應購買孕婦專用的綜合維他命。營養師建議,孕婦若平日飲食均衡,維他命A由平日飲食中攝取即足夠。建議食物:深綠色蔬菜、水果等。 3. 鈣:懷孕時期為幫助胎兒骨胳發育及母體,必須多攝取鈣質;哺乳時期,為增加乳汁,最好也能多吃含鈣質的食品。幫助骨骼發育,調節肌肉運作,穩定血壓建議食物:小魚乾、黃豆製品、蛋、牛奶、綠色蔬菜、蘿蔔、花椰菜、鮭魚、牡蠣、甘藍、蝦、蛤類等。 4. 鐵:孕婦應攝取足夠的鐵,以提供孕期的需求及生產時大量流失的血。建議食物:蛋黃、肉類、動物的肝及其它內臟、蛋黃、穀類、深綠色蔬菜、桃子、杏仁、葡萄乾、貝類等。 5. 鈉:孕婦若為高危險妊娠,如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等,應控制鈉(鹽分)的攝取量。避免的食物:鹽漬品、滷製品、素食品、罐裝加工食品等。 6. 維他命C:維他命C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且素食孕產婦可多吃維他命C,以利鐵質被身體吸收。增進鈣、鐵、葉酸吸收利用,預防妊娠毒血症(是一種高血壓的狀況,會使胎盤剝離而流產、死胎或早產)建議食物:柑橘類食物、番石榴、西紅柿、草莓、綠色蔬菜、花椰菜、白菜 7.維生素B族:孕婦對維生素B族的需求量是會明顯增加的,這是用以幫助孕婦的血液製造。協助胎兒成長發育細胞所需的營養素,造血、預防貧血,增加抵抗力 8. 蛋白質:這是孕婦和產婦都非常需要的一種營養素,建議食物:動物性蛋白質,如蛋、牛 奶、肉 類、魚類等;植物性蛋白質,如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 9.維生素E:維生素E又稱為生育酚,是唯一一種大劑量服用也沒有明顯毒副作用的脂溶性維生素。婦產科臨床上將維生素E用於預防流產的治療,懷孕早期的準媽媽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E具有保胎的作用。   可以抑制黃體素氧化,增強黃體素的作用,可維持生殖器官的正常機能,使卵巢重量增加,促進卵泡成熟,缺乏維生素E 會造成溶血性貧血                                                                                                             10.DHA:DHA不僅對胎兒大腦發育有重要影響,而且對視網膜光感細胞的成熟也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孕婦在懷孕的最後3個月有條件者當然直接從魚油類DHA營養品中補充DHA會更可靠。可促速胎兒的大腦與視力發育,懷孕第三期到出生前後的胎兒如果缺乏DHA,會出現視神經炎、視力模糊,甚至失明,DHA是視網膜內最主要的脂肪酸孕婦在吃含DHA的“腦黃金”類營養品時,應在吃牛奶、豆漿、雞蛋、魚、豆腐等食品時服用,或乾脆同牛奶或豆漿同服之。這樣吸收才充分,才不會浪費DHA  

孕婦多攝取蛋白質好處多多

2009年12月03日
公開
60

您知道嗎?人自出生後所接觸到的第一種食物──母奶或牛奶,就是一 種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具有建造修補體內組織、提供熱量、增 加免疫力等功能,孕婦於懷孕期間更須增加攝取,作為供給胎兒營養、 促進生長所須養分。 每當產後坐月子,您會選擇哪些補品給產婦進補呢?麻油雞、燒酒雞、 清燉虱目魚等補品相信是您最先考慮的項目。生病時或手術前後呢?您 是否也會以雞湯、鱸魚湯或喝雞精的方式來替病人增加體力和促進傷口 復原? 為什麼自古以來,人們都相信這些食物具有加速傷口癒合、恢復病患體 力的神奇功效,而對它趨之若鶩呢?探究其原因,發現這一類的食物都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不但如此,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已深受蛋白質的影響了。根據研究顯 示,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孕婦容易發生水腫、貧血、子宮收縮能力不良、 流產、疾病抵抗力減弱、哺乳能力不佳等症狀,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 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懷孕期間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是必須的。 依衛生署的建議,一般孕婦於懷孕第一期每日應增加蛋白質10克(約為 1.5顆蛋或1.5兩肉或1至1.5杯的牛奶);懷孕第二、三期每日應增加蛋 白質20克。增加的蛋白質除用來作為供給胎兒營養、促進胎兒的生長 外,還會影響胎盤的發育、母體組織的增大(乳腺、子宮的增大)、母 親循環血液量的增加、羊水的生成、母體餵哺前的儲存等,皆與胎兒的 生長發育息息相關。 蛋白質的功能的確是其他營養素所無法取代的,但是不一定要天天大魚 大肉才可以獲取充足的蛋白質,選擇雞蛋、牛奶,甚至多利用食物互補 法都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所以只要方法正確,不管您是吃葷或是吃素一 樣可得到均衡的營養,攝取到足量的蛋白質。

孕婦多缺鐵 恐致早產

2009年12月03日
公開
64

營養調查 孕婦多缺鐵 恐致早產 葉酸和B1 B2不足 也易損胎兒神經 孕婦吃得營養,寶寶才會頭好壯壯,但據衛生署孕婦營養調查,國內孕婦普遍缺乏葉酸、鐵與維他命B1、B2,且懷孕越晚期,越是嚴重不足,恐增加寶寶腦神經缺陷,及早產、低體重風險。專家建議孕婦應多攝取綠色多葉蔬菜、每天2杯奶,多吃穀類與紅肉,並可補充綜合維他命。 衛生署委託台大微生物與生化學所教授蕭寧馨分析2346名孕婦血液,懷孕第1期(未滿12周)有6%缺乏葉酸,缺維他命B1與B2者分別為20%、30%。懷孕第3期(逾25周)高達半數缺鐵,維他命B1、B2缺乏率更提高到45%與28%。 蕭寧馨說:「懷孕前後最需要葉酸,有助胎兒腦部等中樞神經生長,缺乏會有自發性流產與胎兒神經缺陷風險。懷孕晚期最需鐵,以免增加早產、低出生體重風險。」 增加蛋白質攝取 衛生署簡任技正許景鑫指出,維他命B1或B2與媽媽健康相關,若缺乏B1易下肢水腫、麻木;缺B2易口角炎、脂漏性皮膚炎。若缺鈣會影響血壓,致子宮收縮引起早產。 調查也顯示,第1、2、3期孕期平均增加1.6公斤、4.4公斤、10.7公斤,4分之1孕婦體重增加不足,推測怕胖而限制熱量攝取。衛生署桃園醫院營養科主任施桂梅說,孕婦要營養均衡、增加蛋白質與熱量攝取。 每天應喝2杯奶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營養師楊淑如表示,孕婦每天應喝2、3杯牛奶,以獲得足夠鈣質與維他命B2。蔬菜至少2份,多選綠葉蔬菜,確保葉酸、鐵、膳食纖維。 施桂梅建議,以胚芽米飯取代白米可改善便秘,攝取維他命B1;吃瘦豬肉等紅肉可補充鐵質。 孕婦飲食注意事項 ◎增加熱量與蛋白質,不要怕胖而營養失衡,可補充一般的綜合維他命 ◎懷孕前後多吃富含葉酸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瘦肉、黃豆製品 ◎懷孕中晚期多攝取鐵質,如紅肉、魚、蛋黃、海藻、肝臟、全穀、綠色蔬菜 ◎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五穀、蔬果,避免便秘 ◎每天至少喝2杯奶或優酪乳,增鈣質與維他命B2 ◎多吃糙米、五穀、堅果、豆類可避免缺乏維他命B1 ◎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葉酸及膳食纖維 ※資料來源:施桂梅營養師、楊淑如營養師、衛生署

國人嚴重缺乏維生素B群

2009年09月23日
公開
58

國人嚴重缺乏維生素B群 更新日期:2009/09/23 國內成人穀類、蔬菜吃的少,健康拉警報!衛生署今天公佈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結果發現19歲以上成人,維生素B群缺乏嚴重,維生素B1缺乏盛行率達到10.5%,維生素B2缺乏也有7.1%,特別是年輕人和育齡婦女盛行率最高,懷孕第三期的婦女逼近半數都攝取維生素不足,B1、B2缺乏營養不均,恐導致神經炎、心臟擴大與消化系統障礙等疾病,影響健康。 維生素B1、B2,是人體執行碳水化合物、脂質與胺基酸等能源營養素代謝過程中必須的輔助因子,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下肢水腫、神經炎和心臟擴大,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口角炎和皮膚炎等問題。 衛生署公佈93~97年度最新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9歲以上成人的維生素B1、B2營養狀況實在不理想!每10人有1人維生素B1攝取量不足拉警報,維生素B2缺乏盛行率也達7%,尤其是年輕人和育齡婦女兩個族群缺乏盛行率最高,其次是青壯年男性與老年人。 另一項針對台灣孕婦飲食營養現況調查進一步分析也發現,孕婦缺乏維生素問題隨孕期逐漸攀升,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舉出,第1期孕婦缺乏比例在2~3成,到了第3期孕婦缺乏就飆升達45%~49%。 以地區來看,澎湖、客家、以及東部民眾,維生素B1、B2長年不均情況明顯。衛生署呼籲,維生素B1攝取標準,成年男性一天應達1.1~1.3、成年女性1毫克,維生素B2攝取標準則建議成年男性1.2~1.4、女性1.1,在生活飲食中,小麥胚芽維生素B1最為豐富、100公克就有2.41,B2維生素來源最豐富的是麥芽飲品、100公克也有4.15,其它包括麥片、脫脂即溶奶粉和穀類食品,玉米筍、白鳳菜等,也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應該足量補充。

一日之際在於晨∼選擇早餐加蔬果頭腦壯壯健康多!

2009年08月29日
公開
49

學校剛剛開學,為了準備孩子的早餐,常常讓許多媽媽傷透腦筋,不僅要顧慮家中的寶貝是否「吃得飽」,還要擔心「吃得好」等營養均衡問題。一天三餐當中就屬早餐最為重要,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育華建議,早餐除了足夠的主食和適量的蛋白質,最好再搭配蔬菜、水果,才能讓孩子吃得營養健康又有飽足感,上課更有精神。 黃育華表示,早餐若是選擇糖份較高的食物,容易刺激體內分泌過多胰島素,導致血糖快速降低,早上幾堂課後孩子就會感到煩燥又飢餓,根本坐不住,更何況專心上課聽講。 她建議早餐最好選擇足夠的主食與適量蛋白質,再搭配蔬菜、水果,就能吃得營養健康又有飽足感,同時均衡飲食能讓胰島素緩慢釋放,穩定的血糖變化不會讓孩子快速產生疲勞厭倦感,上課才會有效率。 她表示早餐可選擇起士蔬菜三明治、五穀雜糧飯糰、全麥麵包或什錦營養穀片,再搭配牛奶、低糖豆漿等飲料,取代調味乳或奶茶;蔬菜可用大蕃茄補充,也可將事先準備好的苜蓿芽、美生菜、小黃瓜、洋蔥,瀝乾放入保鮮盒,隔天早上再將烤過的吐司或蒸饅頭,夾入生菜、起士、煎蛋,就是營養又健康的愛心早餐。 水果類可選擇容易拿取食用的小番茄、葡萄、櫻桃、蘋果、梨子、芭樂等,若要打成果汁,建議選擇蔬果汁,水果量以家中飯碗一碗為限,最好能現打現喝,連渣一併食用才能攝取足夠纖維質。 此外,用餐的時間很重要,提醒家長們叮嚀家中寶貝,最好能在上課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前用完早餐,才能避免血流集中在胃部幫助消化,因而影響腦部血液供應量,導致上課無法集中精神。

每天該攝取多少維生素 B 群

2009年07月28日
公開
55

每天該攝取多少維生素 B 群 ▇ 現代人多數缺乏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B 群有 15 種以上。現在我們的穀類、麵食都經過精緻加工 , 日常飲食中 , 不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 群。 ▇ 腸內益菌能合成維生素 B 腸中有益細菌所合成的維生素 B , 可能是最重要的來源 , 但數量無法估算。飲食缺乏維生素 B 群的人之中 , 有些人的血液及尿液中含有維生素 B 群 , 證明腸中的細菌可以大量製造某些維生素 B , 當這些益菌被破壞時 , 血液及尿液中的維生素 B 也隨之消失。但是 , 也有些飲食中缺乏維生素 B 的人 , 在他們的血液及尿液中 , 只有少量 , 甚至沒有維生素 B , 原因尚待查。 如果服用硫胺類藥劑及抗生素 , 將完全破壞這些有益細菌 , 除非在飲食中補充能促進這些益菌大量生長的食物 , 否則即會出現缺乏多種維生素 B 的症狀。 ▇ 維生素 B 群的需要量 經常有很多人問 : 「綜合維生素 B 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嗎 ?」國際營養學先驅 安德爾˙戴維絲說 :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 但願我知道答案是什麼 ?」 綜合維生素 B 有其效用。但是 , 沒有人知道 , 當某些維生素被忽視 , 而其他的攝取量又不成比例的偏高時 , 如果長期如此會有什麼害處。 有很多人對某種營養素的需求量特別高。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大量的菸鹼醯胺 ; 孕婦則需要維生素 B6。在承受壓力時 , 所有維生素 B 群的攝取量都要增加 , 特別是泛酸。 所有的維生素 B 群必須同時攝取適當比例 , 彼此發揮協同作用。如果長期單獨服用某種或某些維生素 B , 可能會使其他維生素 B 的需要量相對的增加 , 導致其他維生素 B 出現缺乏的症狀 , 反而弄巧成拙。最好是由天然的食物來源攝取。 ▇ 每天應該攝取多少維生素 B ? 如果你從未感到疲倦 , 就表示你所攝取的維生素 B 群充足 , 腸內的益菌相當活躍 , 反之亦然。 出外旅行時 , 想要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 B 是很困難的。作者常出外旅行 , 必須住在旅館裡 , 這時候需要較多的維生素 B , 為了趕場演講或晤談 , 預防疲勞是很重要的事情 , 因此隨身攜帶綜合維他命 B 等。 每天應該攝取多少維生素 B ? 這個問題很難有明確的答案。食物本身的含量就有很大的差異 , 所以沒有 2 個人需要量相同 , 每個人每天的需要量也不盡相同。 身體的每個細胞 , 都需要所有的維生素 B 群 , 因此每個人的需要量是細胞數量而定。如果你體型矮小 , 細胞的總數較少 , 維生素 B 的需要量也較少。儲存的脂肪並不需要營養 , 因此 , 所謂的需要量 , 是依標準的體重而非實際的體重而定。身體的架構愈大 , 特別是肌肉愈多 , 所需要的維生素 B 愈多。 維生素 B1 是用來將能量轉換成脂肪。因此吃愈多澱粉或糖 , 就需要愈多維生素 B1。 同樣地 , 如果你的飲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 就需要更多的膽鹼或肌醇。所有的維生素 B 都與食物的利用有關 , 一個食量大的人比食量少的人需要攝取更多的維生素 B。 因為維生素 B 與能量的產生有關 , 運動量或工作量愈大的人 , 需要量也愈大 ; 工作時也比休息時需要更多。睡眠愈少 , 需要量也愈大。 附註 : 所有的維生素 B 都可以溶解於水中 , 因此無法儲存於身體之內。而細胞像海綿一樣會吸收水分 , 保留維生素 B 的數量 , 依攝取量而定。過量而沒有作用的維生素 B , 則隨尿液排出體外。為了維持健康 , 因該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B 群。 參考 : 吃的營養科學觀 -- 營養學先驅 安德爾˙戴維絲 ▇ 壓力越沉重需要越多水溶性維生素 在壓力狀態下 , 所有維生素的需要量都會激增 , 並且和壓力的程度成正比。一個人可能遭受到感情的困境、同時又長期承受工作壓力、睡眠不足....... , 同時有這麼多壓力的人 , 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一定非常大。 1936 年內分泌權威專家塞利葉博士 ( Dr . Has Selye ) , 把壓力全都包括在 Stress 「緊張與壓迫」, 所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在精神方面 , 如悲傷 , 心理上的恐怖 , 情緒的惡劣 , 良心上的悔恨 , 擔心、不快、苦惱 ..... ; 在生理方面 , 如飢餓、過勞、不眠、口渴、接受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療法 , 缺乏營養..... ; 在氣候方面 , 如過冷或過熱等等 ...... 。 另外 , 大量的水分、酒、咖啡、冷飲或任何液體 , 都會把水溶性維生素 B 群和維生素 C 排出體外。天氣炎熱時 , 維生素 B 群容易隨和水流失 , 大量的喝水需要更多的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B

2009年07月27日
公開
50

一、營養素名稱之分辨 我們常常聽到維生素B群、綜合維生素或綜合維生素礦物質等名稱,但若非營養學者或相關人員,可能很難分辨三者是在指何東西,其中有何不同,現大略說明一下。 維生素B群係指八種與消化食物或合成化合物有關的維生素,我們吃進來的食物中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此等食物在合成與代謝中,均需要此八種維生素分別發生作用,體內的生化作用始能順利地進行。 而綜合維生素係指所有的維生素,其中包括脂溶性的A、D、E、K及水溶性的維生素C,再加上維生素B群,就是綜合維生素。有時還包括膽鹼(Choline)、對氨基苯酸(Para amino benzoic acid)、肌醇(Inositol)等等,故總共有將近20種類維生素。 綜合維生素礦物質即是指綜合維生素及巨量、微量礦物質等,維生素如前述,而礦物質包括鈣、磷、鈉、氯、鎂、鉀、鈷、銅、碘、鐵、錳、硒、硫、鋅、氟、鍺等,綜合維生素礦物質總共約近四十種之多。   二、維生素B群內容 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B2、B5(Pantothenic acid)、B6、B12、維生素M(Folic acid)、維生素H(Biotin)、維生素PP(Niacin)等共八個維生素,其中每一種在消化功能上,都有其特定的營養作用,但卻不能單獨完成其任務,一定需要維生素B群的其他成員來協助完成。故我們攝食維生素B時應攝食全部B群,因它們互相當作催化劑及輔助劑。更有甚者,維生素B群中的每一種維生素具有平衡比例及互相關連。因維生素B群是水溶性的,除了維生素B12外,其他各種維生素B群中的種類,均無法儲存於體內,很容易從液態水廢棄物中排出,故每天必須要有足夠的補充,始能維持著身體內生化作用的正常進行。   三、維生素B群缺乏的狀態 吾人攝食食物後,均必需被分解而後始能被重新合成所需的蛋白質,或進入生能系統,產生身體所需要的活動能量。維生素 B群就是達成此生化功能的重要角色,若無足夠的維生素B群,輕者將使體內代謝生化功能發生問題,長久缺乏維生素B群,將導致身體慢性病的臨床症狀。 維生素缺乏臨床症狀的顯現,是一連串反應的最後結果,不是缺乏的開始,故很難為人所注意。開始時是顯示維生素囤積的量下降了或已用罄了,然後,造成一個細胞代謝的改變。久而久之,伴隨著是代謝時參與代謝的輔脢用罄了。繼而未見改善,隨後其缺乏程度達到危險的邊緣時,則臨床症狀即顯現出來。 舉例而言,一個自願者攝食維生素B1全無的食物,在前5天至10天時,並無顯示不正常代謝。十天之後,細胞代謝即現出不正常的改變,但傳統的解剖學症狀一直到缺乏200天時,還不很明顯。一般而言,細胞不正常的生化代謝期與臨床症狀發生之間,不健康的情形也逐漸地在增進。其症狀並沒有特殊性,可包括失重、食欲不振、身體違和、欠爽(malaise)、失眠(insomnia)和興奮增盛、過敏等。等到解剖學上的症狀出現時,已是一年半載以後的事了。如一個人有了糖尿、痛風到關節、腳趾頭腫痛,那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而是一年以上的營養素缺乏了。   四、B群在生化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蛋白質代謝與合成 蛋白質食物在胃中被胃蛋白脢等分解成短鏈的胜呔(peptide),進入胺基酸池中(amino acid pool),不管要繼續代謝成能量,或要合成胺或轉成焦葡萄糖(pyruvate)及排泄物質的尿素,均需要維生素B6、B12、葉酸等,而轉化成排泄物質如尿酸時,又需要維生素B2及泛酸。若吃多了胺基酸,要轉成能量時,進入檸檬酸環(kreb's citric acid cycle),亦需要菸鹼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故吃高蛋白質食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2等,若此五種維生素B不足,很容易形成慢性病,如糖尿病、貧血、頭髮變色等。   (二)醣類的代謝與合成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時,需要菸鹼酸、維生素B1,形成焦葡萄糖。而焦葡萄糖要轉成胺基酸時,需要維生素B6,合成脂肪時,需要維生素B1、維生素B2、菸鹼酸等維生素B群。進入檸檬酸環或轉合成乙醯輔脢A(acetyl Co A),亦需要菸鹼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維生素B群。若缺乏此等維生素B群,可能造成的慢性病如消化不良、舌苔增生、精神分裂、貧血、嗜酒、腳氣病、意志不集中、便秘、心臟病、神經炎、血管病等。   (三)乙醯輔脢A的轉化 1.產生熱能時的代謝路線 乙醯輔脢A進入檸檬酸環時,主要作用為產生能量、熱、水與二氧化碳,而牽涉到電子鍵傳輸時,此時需要泛酸、菸鹼酸、維生素B2等B群維生素。若缺乏此等維生素B群,可能造成的慢性病如頭髮變色、腎上腺分泌失常、安德蓀疾病等。 2.合成脂肪酸的路線 乙醯輔脢A要合成脂肪酸時,需要維生素B2、菸鹼酸、生物素等三種B群維生素。若缺乏此等維生素B群,可能造成的慢性病如血管疾病、眼病、貧血、趾甲龜裂等。   五、結語 上述所提到的八種維生素B群,是一個人正常代謝作用所需的維生素,若攝食高蛋白質食物時,相對的維生素B群要增加攝取,不然很容易得到慢性病,如痛風、糖尿病、貧血、頭髮變色等。若攝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較易肥胖,肥胖的結果亦會造成心臟血管的疾病,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舌苔增生、精神分裂、貧血、嗜酒、意志力弱、便秘、心臟病、神經炎、血管病等毛病。若攝食脂肪多的食物,更會發胖,毛病亦如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外,還會造成血管疾病、眼病、貧血、趾甲易裂等。總之,不管偏向於吃何類食物,其維生素一定要補充足夠,不然年紀越來越大時,什麼毛病均會陸續出現或易於發生的。

從走路到慢跑

2009年07月22日
公開
45

從走路到慢跑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學習慢跑前,最好先從「走路」開始,剛開始從散步的心態慢慢做,等到走得習慣及輕鬆自在時,再慢慢地加快腳步,再進入慢跑階段。 走路與慢跑的不同之處走路和跑步的差別不只在於「速度」 走路是以兩隻腳交互著地,同時間至少有一隻腳是著地的。跑步則是同時可以兩腳離地,兩腳交替的速度也比較快。慢跑與走路一樣,差別在於速度,輕鬆自在以緩慢的速度跑。 要達到健身目的,一般走路是無法達到的,應是以較大步伐,速度介於一般走路與慢跑之間的健走,才是初步的有氧運動,可以健身、消脂,而且也可以增進體力。 先學會正確走路才會跑的健康 或許你會認為「走路」這麼簡單的事,還要學習嗎?當然是要學的,有人彎腰駝背走.有人腳拖著地走,這種錯誤的走法,通常自己不會發現,來看看如何正確的走路。 正確的走路 一、小腹,背挺直,腳伸直,膝蓋也要直,不須用力,自然伸直即可。 二、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至腳尖,另一隻腳交互運作。 三、手臂揮動 走路時會自然的揮動手臀,以平衡身體,正確揮動的角度不須硬性規定要有多大,以自然為主,但揮動稍微大一點,可增加運動強度。健走是另一種走路運動法,手臂揮動方式,是將手肘彎曲成90度,邊走邊揮動,但是平常走在路上,用健走方式,並不自然,容易引人注目,選擇自然走路法即可。 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和習慣,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一、長期單邊背重物,造成二邊不平衡,造成腰酸背痛 二、從鞋底的磨損度可觀察出不正確的姿勢

魚油的功效?

2009年07月17日
公開
66

答:曾獲1988年諾貝爾提名的Jorn Dyerberg 博士,說明Omega-3的始末,強調可以降血脂的功能,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天然妙方。Omega-3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份是由兩種長鏈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所組成,而人體自行合成的速度較慢。愛斯基摩人得天獨厚可以吃到深海魚的脂肪Omega-3,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深海魚油含有豐富的EPA及DHA,主要功能如下: 1. 對於降血壓降血脂有顯著的功效 2. 並能降低血小板凝集,預防動脈硬化。 3. 由於具有抑制發炎前驅物的形成,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4. 抗癌 5. 增強腦部機能 6. 強化胰島素功能 7. 最近的研究證實對於憂鬱症也有治療的效果 ● 食用深海魚油獲得改善的實例? 答: 魚油已經被「美國醫師用藥手冊PDR」列為防治高血脂的第四類參考用藥。最新的研究又發現,魚油也可以作為精神疾病輔助治療用藥。1991年,發表在新英格蘭(N Eng J Med)上的報告指出,高血脂病人在接受以魚油為主的飲食治療後,不但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效果,而且良性血脂HDL增加,而惡性血脂LDL含量減少了。1995年中華民國台灣醫學會83屆學術演講會中,也發表了魚油降低三酸甘油脂的臨床試驗結果。英國「刺胳針」醫學期刊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發作過心臟病的患者只要每日服用一公克一顆的魚油膠囊,心臟病發身亡的機率就會降低30%。魚油可使暴斃、中風及心臟病發的綜合機率減低15%。 魚油還有許多的其他功能,是健康食品中的明星產品,它參與了許多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從心血管的保養、活化腦細胞、調節荷爾蒙到關節、皮膚的消炎作用,由裡到外可說是一種全方位的保健食品。 ● 什麼人需要補充魚油營養成分? 答:1. 膽固醇過高 2. 三酸甘油脂過高 3. 有家族性遺傳的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 4. 有高血壓者 5. 糖尿病患者 6. 肥胖者 7. 憂鬱症患者 8. 用腦過度 9. 促進腦部發育之孩童 10. 關節炎、皮膚炎患者 ●一般人血脂質的正常值是多少? 答: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血脂異常(不論是高膽 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或二者合併)是動脈硬化的主因,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 理想濃度 邊際高危險濃度 高危險濃度 總膽固醇(非禁食) =24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禁食12小時) =160mg/dl 血液三酸甘油酯(禁食12小時) 400mg/dl ● 高血脂症患者的飲食治療? 答: 健保局規定高血脂患者在最初的3-6個月以飲食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 等治療無效再進行藥物控制,但仍須配合飲食控制。飲食控制的目的是在控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量並增加纖維質的攝取,脂肪佔總熱量的30%以下,飽和脂肪酸:多元脂肪酸:單元脂肪酸=1:1:1,膽固醇的攝取要少於300毫克,膳食纖維應攝取25-35毫克,此外,戒煙酒及適度運動也很重要。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包括EPA及DHA,能幫助患者降低血脂。 ●深海魚油、魚肝油、鮫魚油有什麼不同? 答: 深海魚油主要成份為EPA及DHA,主要功能是降血脂;魚肝油是從魚肝萃取出來,主要成份為維他命A及D,有保護眼睛的功能;鮫鯊烯(Squalene)是深海鮫魚油的主要成份,是一種類似EPA的脂肪酸,有抗氧化功能,能增加細胞帶氧量,維持皮膚年輕,白皙。 ●深海魚身體各部份的油有差異嗎? 答: 深海魚油身體各部位除了眼窩部份的DHA含量較高,其餘部位的成份並無顯著的差異。而DHA的主要功能為促進視網膜及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形成,對於胎兒及嬰幼兒的效果最顯著。 ●深海魚油吃多了會造成脂肪肝嗎? 答: 深海魚油吃多了不會造成脂肪肝,脂肪肝的成因通常是食用過多的精緻飲食,脂肪、酒精及糖份含量過高,熱量攝取超過需求,導致脂肪堆積於肝 臟中代謝失調。 ●深海魚油有任何副作用嗎? 答: 深海魚油屬於食品,食用後並無副作用。 ● 深海魚油能與維他命E一起服用嗎? 答: 深海魚油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當的儲存容易產生氧化,而產生有害的過氧化物,通常膠囊中以含有少量維他命E以防止氧化產生的過氧化脂質自由基。維他命E與深海魚油一起搭配使用能中和自由基的傷害,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 ● 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嚴重性? 答: 隨著生活的富裕,國人偏好大魚大肉的食物,又缺少運動,文明病隨之而起,根據衛生署1998年的統計,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如果把相關的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死亡人數加起來,台灣每三名死亡者,就有一個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一直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從1900年以來,心臟病一直高居美國人死亡率的第一名,每100名死者當中就有42人是被心臟病奪走性命的。 各種研究資料顯示,國人平均每十人中,約有二人有高血脂症狀。而中年以後,每四人即有一人有高血脂症狀。高血脂患者,早期大都毫無症狀,許多人都在無意間的健康檢查中發現的。中研院生醫所教授潘文涵研究也指出45歲以上的台灣男性有近五分之一(16.8%)的人血膽固醇過高,女性則近三分之一(30.4%)的人血膽固醇過高。45歲以上血壓過高的人男性與女性幾乎佔了二分之一分別為41.2%及50.4%。面對這些高比例的異常數字,我們不能不提高警覺,防範於未然。依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腦血管和心臟疾病分列十大死因的二、三位,而血脂過高正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 深海魚油的使用有季節性嗎? 答:秋冬時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食用深海魚油能降低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幫助血管暢通,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尤其秋冬季節更要特別注意保養心臟血管。 ●使用深海魚油的注意事項? 答: 食用深海魚油時不要和動物或植物纖維同時服用,以免和纖維質結合而流失掉,儲存時要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油脂氧化變質。 ● 孕婦、產婦或哺乳婦可以吃魚油嗎? 答: 國內研究機構和牛津大學科學家皆研究指出,含有豐富DHA和EPA的魚油,具有改善憂鬱症的療效,可有效抑制懷孕中期到產後婦女罹患憂鬱症。國外流行病學曾調查,每十名孕婦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且懷孕第四個月開始,孕婦內的DHA和EPA快速流失,以供胎兒合成細胞和眼睛,體內的含量降至一般人的1/3~1/5,需產後半年才能恢復正常。 因此,孕婦、產婦或哺乳婦可以吃適量魚油,以補充體內的缺乏並預防憂鬱症

選「油」有本事!食用油「反式」脂肪酸含量要注意!

2009年07月16日
公開
51

一般人都知道油脂攝取其中飽和油脂會影響人體健康,殊不知另一種「反式」脂肪酸危害因子也正影響你我的健康,隨著生活飲食改變,各式休閒食品、油炸食物、麵包充斥市面上大量滿足民眾嚐鮮口慾與視覺,那您知道如何避免過量反式脂肪酸的攝取,來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嗎? 市售食用油按性質可分成:(1)依原料分成動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2)依飽和程度而分成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稱為「飽和油脂如動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則稱為「不飽和油脂如植物性脂肪」。飽和油脂如動物性油脂在常溫下為固體型態,「豬油、奶油」屬於此類;而不飽和油脂如植物油脂「黃豆油、芝麻油、橄欖油、芥花油等」為液體型態;也有例外情形「魚油」屬不飽和油脂;「椰子油、棕櫚油」卻屬飽和油脂。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瞭解市售食品反式脂肪酸之含量,曾於今(95)年2月開放民眾申請檢驗(計85件產品,有4件超量,含量在5.27∼13.54%),也針對休閒食品及高油脂食品專案調查(計30件產品,有5件超量含量在3.22∼6.82%),檢驗結果顯示起酥及人造奶油、奶精類檢出含反式脂肪酸比率較高。日前知名速食連鎖店宣佈改用不含反式脂肪的大豆油,來烹調炸雞和薯條,國內許多知名速食店都決定考慮停用反式脂肪食用油脂油炸食物,改用無此疑慮的棕櫚油。 但是改用棕櫚油就能安心食用了嗎?別忘了,因為棕櫚油的結構與豬油相似,吃多了還是有害自身健康,所以減少油炸食物攝取才對喔! 目前歐洲僅丹麥已對於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得高於2%,加拿大及美國則規定包裝食品要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目前我國尚未對反式脂肪酸做規範。科學證據指出反式脂肪酸會降低體內好的膽固醇(HDL),提升壞的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脂,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值得大家關注的重要生活議題。 選「油」要有本事,如何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取量,該局有下面幾項建議供消費者、餐飲業者及油品販售業者參考: 1. 購買時記得看標示(勿購買標示有氫化油、半氫化植物油)。 2. 減少攝取以氫化油脂油炸的食物(雞腿、薯條、洋芋片、油條、甜  甜圈等)。 3. 減少食用可能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奶精、奶酥、起酥麵包、牛角  麵包、洋芋片等)。 4. 每日要均衡飲食。 5. 減少外食並注意烹調方法,避免長期高溫油炸、油煎,儘量選擇用  油少的烹調食物。 6. 建請製造食用油業者加強品質管理,於製造植物性油的加工過程中  ,減少反式脂肪酸的產生。 7. 為保障消費者安全,建議食用油品販售與製造業者,定期將相關產  品送驗把關。 8. 加強民眾、學幼童衛教宣導,減少攝取高油炸及油脂的食物。

“保鈣大將─維生素D”真的了解也足夠了嗎?

2009年07月15日
公開
54

一般民眾的印象中,總以為只要攝取鈣質就能保骨,因此會記得多食用小魚干或奶類等來獲取足夠的鈣,必要時甚至會以市售鈣片來當補充劑。但一提到維生素D在保持骨骼健康上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則普遍有認知不足情況。藥劑師說,其實維他命D也是保鈣大將。 國人維生素D普遍不足 維他命D扮演著幫助鈣吸收及調節體內鈣平衡角色,在骨質疏鬆症預防上,有相當程度幫助。然而研究發現,因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不多,常造成一般人的攝取量不足,又台灣女性愛美不習慣將皮膚曝曬在陽光下,也阻擋了維生素D吸收,導致台灣家居婦女維生素D不足情形高達一半以上,且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轉化日照為維生素D的機能也會開始減退,這些因素都加重了罹患骨質疏鬆機率。依據國際標準,維生素25-(OH)-D濃度不能少於30ng/ml才算足夠,民眾可以去醫院測量體內活化型維生素D的濃度,以掌握對於維生素D的攝取狀況。 骨(鈣)代謝 鈣是人體極重要的礦物質,鈣質經十二指腸吸收,人體內的鈣質分布可 分為二部分 (1)骨骼中的鈣質︰99%存在於骨骼與牙齒中 (2)血液中的鈣質︰其餘 1%則以離子的狀態(Ca++)穿梭在血液和           細胞之間,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酸鈣鹽是骨骼主要的組成礦物質(佔70%),所以骨頭也可稱是鈣的倉庫,骨代謝也可視為鈣代謝。血鈣與骨鈣兩者會互相調節來因應身體生理功能需求。 骨(鈣)代謝調節 維生素D正是調控血鈣與骨鈣平衡的關鍵因子,維生素D主要使血液中的鈣增高,作用點(1)主要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量(2)提高腎臟對鈣的再吸收(3)血鈣降低時將骨頭裡的鈣質溶解(所以維生素D過量反會造成高血鈣),鈣雖自舊骨中移去,但鈣隨即自血中進入,形成新骨,故維生素D可增進骨質鈣化。維生素D的建議每日攝取量為400國際單位(IU)。 維生素D的來源 人體可由兩途徑獲得維生素D,一是透過食物,另一則是由身體經由日照自己合成。維生素D又稱鈣化醇(Calciferol),維生素D2(Ergocaliciferol麥角鈣醇)是由植物性食品取得,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膽鈣醇)則由動物性食品而來,或是由體內的去氫膽固醇由光能催化轉換而成,並儲存於脂肪中。一般所稱的維他命D3即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也是市售最有效的補充劑。 維生素D在體內活化 這些維生素D需要代謝成荷爾蒙才能執行生理功能,活化包括兩個步驟,首先是由肝臟把D3代謝成25-(OH)-D3,是血液中主要的維生素D成分,但是生理活性很低。進一部的活化受血鈣調節,當血鈣濃度下降時,腎臟中的酵素會進一步代謝成1,25-(OH)2-D3,具有最高的生理活性。 活性型維生素D3成分有Calcitrio及Alfacalcidol(1a (OH)VitD3為間接活性型,需再經肝臟代謝活化成一直接型的VitD3),皆屬處方用藥。 維生素D與鈣一樣,在醫療需求中扮演複雜角色,大家應了解,只攝取鈣質是無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維生素D也是幫助保骨重要元素,二者相輔相成才能讓骨骼有正常的代謝與調節,民眾有了充分認知後,就會注意正確攝取或補充維他命D,才可及早預防病症。

寶貝的「鈣」,該如何選擇?

2009年07月14日
公開
58

孩子在發育期間,生長需要攝取足夠鈣質,根據2001-2002年衛生署進行臺灣地區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NAHSIT)顯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以6歲男孩及12歲女孩為最高(約600毫克),其他性別年齡層學童則均在600毫克以下。衛生署對孩童鈣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7至9歲為800毫克、10至12歲為1000毫克,可見如何增加孩童飲食中鈣質攝取量是一個重要議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杜明徽指出,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等,是孩童們成長所需鈣質重要食品來源,一杯240cc牛奶可提供約250毫克鈣質,建議孩童每日飲用2杯,再搭配飲食中其他類食物的鈣質來源,則較容易達到衛生署建議攝取量。 杜明徽提醒家長,目前市面上販售的許多調味乳製品,如調味奶、發酵乳…等,種類繁多、口味多元,比一般鮮奶或低脂奶更吸引孩子們,有些產品強調牛奶成份高,家長在替孩子挑選時,容易認為這些調味乳製品和鮮乳具有相同營養量,進而傾向選購調味奶類,以滿足孩子們的味覺。 她表示,若與一般鮮奶比較,分析市售調味乳製品中的牛奶、鈣質及糖含量,一杯240cc的調味奶、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優酪乳和100公克優格,含牛奶比例由高到低依序約為:優酪乳(60%)、凝態優格(50~60%)、調味奶(50%)、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35%)。含糖量由高到低則依序約為: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30克)、調味奶(15克)、凝態優格(10克)、優酪乳(15~40克)。 一杯調味奶的含鈣量,約只有一杯鮮奶40%。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的含鈣量則僅約鮮奶30%。所以,如果想從調味乳製品補充足夠鈣質,則也可能伴隨著攝取過多糖分。 杜明徽建議,正在成長發育的孩童要攝取充足鈣質,又要避免吃到過多糖份,每日應攝取二份奶類食品,每份食品如:240c.c低脂牛奶或2片起司,是較為健康的選擇。至於調味乳製品,建議家長在挑選時應閱讀食品標示,選擇含糖量較低為佳,以避免孩子攝取過多甜食,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在美味與健康之間取得平衡。 調味乳製品與一般鮮奶(240cc)比較: •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35%,含鈣質比例30%,含糖量以「方糖」顆數換算 5~9顆。 •調味乳(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50%,含鈣質比例 40%,含糖量以「方糖」顆數換算 3~4顆 •優酪乳(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60%,含鈣質比例50%30~60%,含糖量以「方糖」顆數換算 4~10顆。 •凝態優格(一盒120cc):含牛奶比例50~60%,含鈣質比例 50%20~40%,含糖量以「方糖」顆數換算 2~3顆。

認識葡萄糖胺與鈣片之不同

2009年07月13日
公開
60

葡萄糖胺Glucosamine(俗稱:維骨力)主要是針對膝關節炎也就是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Osteoprosis應使用「鈣片」而不是葡萄糖胺! 退化性關節炎 民眾常把維他命、鈣片─挺立當作可以預防甚至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這是普遍存在的錯誤觀念,也是許多人的共同盲點。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關節長期在不平均的受力下或承受過大負荷時,軟骨便出現磨損,厚度變薄,上下骨頭相互擠壓,造成關節腔狹窄,進而出現疼痛、僵硬,嚴重影響行動及生活品質。退化性關節炎可以發生在全身關節,不過最常見於膝關節,因身體重心多半落在膝關節內側,因此比起其他關節而言,膝關節不僅是受力較大,同時也是可能受力最不平均的部位。 你經常在早上起床覺得關節僵硬、酸痛?坐久一點站起來,感到關節無力、不靈活?上下樓梯感覺膝蓋無力,休息後就改善,但休息太久關節又開始僵硬…,這些警訊意味著,你的關節健康已亮紅燈。 「只要活的夠久,終究會等到它」,65歲以上老人大概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毛病,通常女性較男性發生的早,尤其停經後女性因荷爾蒙改變很容易發生,所以大約50歲開始出現,男性會比女性晚十年左右,好發於60歲以後。 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及保護 如果保護不當,關節退化也可能提早上門,不見得要等到老,如關節曾受過傷,包括半月板、韌帶受損,甚至關節面的骨折,都可能在保護機制不完備下,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有家族病史也屬高危險群,此外,過度肥胖增加關節負荷,也會提早發生退化性關節炎。所以,關節的保護最好從年輕開始。 其實關節的保養應該從基本生活的調整做起,上了年紀的人建議改變運動型態,以溫和運動如太極拳、游泳、自行車、散步等,取代爬山、慢跑、網球、籃球等激烈性、具衝擊性的運動;飲食方面可多攝取含膠質實物如雞爪、海帶、海參、牛腱等;許多體重過重患者往往在減肥後不藥而癒,所以避免肥胖也能夠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包括藥物治療以及矯正切骨術、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主要在減輕關節的發炎,對早、中期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不過長期服用必須顧慮可能的副作用,如影響肝、腎臟代謝以及血壓,胃功能較差病人也可能導致胃出血,因此,即使症狀嚴重,醫師仍建議以短期服用為主。 葡萄糖胺Glucosamine之作用: 1.骨關節之營養作用及促進新陳代謝作用: •促進粘多糖之生化合成,粘多糖為軟骨組織之必須成份,也是間骨組織之生化合作促進作用。 •改善骨骼對鈣質之攝取。 2.潤滑作用: •改善滑液之粘性作用。 •增加滑液的產生作用。 葡萄糖胺Glucosamine之適應症: 因骨關節代謝機能衰退引發之關節病如頸關節炎、骼關節炎、肩胛關節炎、膝關節炎、背關節炎、骨膜硬化、骨關節營養不良、慢性和惡性關節炎。 葡萄糖胺Glucosamine 之用法用量: 1.輕~中度:1天2次,1次2粒,連服6週。飯前15分鐘服用。 2.嚴重症狀:初劑量,前8週,1天3次,1次2粒。持續劑量,1天2次,1次2粒,連服3-4個月。 市場葡萄糖胺Glucosamine如何區別選擇: 衛生署說明製品含葡萄糖胺成分之管理類別硫酸鹽葡萄糖胺是藥品,鹽酸鹽或不含鹽類的葡萄糖胺是食品。維骨力僅為商品名,不代表所有含葡萄糖胺成分產品。基於坊間含葡萄糖胺成分(Glucosamine)製品之種類繁多,民眾不易識別,衛生署曾於91年至93 年間蒐集彙整所有國內、外相關資料後,針對葡萄糖胺類成分製品進行再評估。依據科學證據,文獻資料及毒藥理活性及臨床研究,多僅針對硫酸鹽葡萄糖胺之療效進行,無相關文獻支持鹽酸鹽葡萄糖胺或不含鹽類之葡萄糖胺具有療效,故當時評估結果為:含Glucosamine(葡萄糖胺不含鹽類)、 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鹽酸鹽葡萄糖胺)二種成分,因缺乏足夠臨床文獻支持其有效性,不以人用藥品列管,而Glucosamine sulfate(硫酸鹽葡萄糖胺)有部分文獻支持其輔助關節炎之作用,應以藥品列管,同時適應症修訂為「退化性關節炎」,且屬於「醫師、藥師指示藥品」,民眾於購買前應諮詢醫師、藥師後依指示小心使用。 退化性關節炎屬於慢性病,只要活的夠久,一定會等到它,女性50歲後進入停經期、男性60歲以後,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 何謂骨質疏鬆症Osteoprosis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症,成年人自35歲開始,即因骨骼中骨質損耗速度較快,使鈣質逐漸流失,尤其是停經後女性或55歲以上男性,在沒有足量鈣質補充下,骨質密度漸漸降低,骨骼內因而佈滿孔隙成疏鬆狀態,至年老時,骨骼硬度減弱,骨壁變薄而縮短,以致無法承受身體重量而產生彎腰駝背甚至骨折現象。 骨質疏鬆的定義是骨質減少或流失,因此造成骨質鬆脆,其症狀包括:身高變矮、駝背及腰酸背痛,嚴重的會有骨折的現象。其中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包括:更年期婦女、亞洲人、吸煙酗酒病人、皮膚白晰,骨架嬌小之病人、運動量不足之病人,另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咖啡攝取太多、糖尿病病人也是高危險群。 哪些人易得骨質疏鬆症並且應另外補充鈣質 •經常吃高蛋白質食物者→增加腎臟的鈣排出量 •抽煙者 →使血液酸性增高,氧氣分壓減低→骨骼代謝異常 →使血液中動情激素代謝增快(提早停經兩年) •嗜酒者 →酒精會降低血中的鈣質 →影響肝功能 →酒精傷害骨細胞,減低骨合成作用 →影響性賀爾蒙合成 •嗜喝咖啡者→促進排鈣量 •未懷孕/孕期鈣質補充不足,皮膚白(少曬太陽),骨架小,不喝牛奶之婦女 •長坐辦公室者 •常吃含鋁之制酸劑(胃藥),抗凝血劑,利尿劑 19 ~50歲一天須要1000mg鈣(=1000C.C牛奶),51以上則須要1200mg,平時就應多使用牛奶,但牛奶為較大分子無法完全吸收,可多補充豆漿及平時多攝取小魚乾、綠色蔬菜、和多運動或考慮注意補充鈣質、維他命或多攝取含鈣質較高的食物: 食物含鈣量(每100克含鈣量) 400-300:小魚、乾小魚、髮菜、黑芝麻、田螺、奶粉、紫菜、豆枝、蝦仁、蝦米。 201-300:仔魚、海藻、九層塔、金針、黑糖、白芝麻。 201-300:黑豆、黃豆、竹豆、豆皮、豆腐乳、豆鼓、蛤蜊、莧菜、高麗菜乾、木耳、鮑魚。 101-200:鈣米、糯米、杏仁、皇帝豆、花豆、芥藍、毛豆、豆乾、臭豆腐、蛋黃、 鮮奶、鹹河蟹、鮑魚、香菇、海螃蟹、蛤仔。 並非所有保健產品都安全.有效,選擇「鈣片」或「葡萄糖胺」應慎選品牌,一般此類產品良莠不齊,應先考慮品質、成份標示及來源,建議以衛生署核准及通過FDA(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或PDR(美國醫師桌上參考書) USP、JP、Martindale登載或醫學中心使用或醫師推薦使用為首選!應是較具安全規範及選擇性,進而達到預防保健之實質意義。

零歲幼兒 右腦啟發

2009年07月12日
公開
50

重點提示: 1. 大腦也有男左女右?男性化的左腦,女性化的右腦。 2. 左右半球,功能協調,如同「兩性共治」的政府。 3. 培育資優下一代,零歲開始,啟發右腦。 阿扁當選總統,新政府「兩性共治」成為焦點話題,您知道人的大腦也 是「兩性共治」嗎?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醫師提到國外很多嬰幼 兒發展研究顯示,人腦左右半球在學習語言、接收音樂及思考問題方面 ,有著「男左女右」的傾向,更需左右協調,如同兩性共治,才能完美 演出。 大腦高階功能是「男左女右」嗎?丁綺文解釋,並非男人左腦發達,女 人右腦發達之意,而是無論男女兩性的大腦,從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理 學的研究得知,左腦主司邏輯、分析、抽象、數理及語言等功能,偏向 男性特質,也可說「理性的左腦」。右腦則主司空間、情緒、影像、感 官等功能,偏向女性特質,也可說是「感性的右腦」。所以正常的人腦 ,融合理性與感性思維,豈不是兩性共治嗎? 如何以「雙聽實驗」來說明左右大腦的不同?丁綺文說明,作法是將兩 種不同的聲音,經由耳機同時傳入左右耳,結果發現如果聲音是兩句不 同的說話,那麼右耳會聽得比較清楚,而且記得比較久。相對的,如果 聲音是音樂,那麼傳入左耳的會聽得比較清楚。因為左耳聽神經通往右 腦,右耳則由左腦掌管,因此證明左腦管語言,右腦主管音樂,專長不 同。 右腦是相輔相成的嗎?丁綺文舉出人類的語言發展來說明,大腦的左右 協調,兩性共治是如何運作的。嬰兒剛出生時,左右腦不分工,一起處 理。此階段如果單側腦受傷,另一側會代償,爭取主控權。當腦部發育 逐漸分化成熟,左半球專長的是文法和字彙,表達意思絕無問題,但是 如果右腦受傷,說話會音調平平,非常呆板無趣。為什麼呢?因為右半 球負責替語言潤色,它擅長社會性的語言表達,例如說故事,講笑話, 使音調出現抑揚頓挫。沒有右腦襄助,人類說話將像機器人。 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為何?丁綺文醫師說,零至六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初生嬰兒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和大小,和成人相同,腦重量卻只有成人 的四分之一強。嬰幼兒期快速發展,六歲時達到成人的90%,這期間增 加的重量,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樹突和細胞間的連結。這些連結受到外界 環境刺激的引導,使腦質各部精密分工和合作。這就是為什麼近年的嬰 兒研究如此蓬勃且受到重視。因為我們都希望下一代更強,這些研究可 以指引我們何時開始教育,採用什麼方式,效果最好。 最後丁綺文主任提醒大家,對大多數慣用右手的人們而言,左腦是較常 被操練的。以往重視認知能力的幼兒教育模式,恐怕也造成左腦功能向 上提升,右腦功能向下壓抑的結果。新的幼兒教育觀念,從零歲開始, 提供多元多向度的學習情境,讓幼兒均衡的,自然的發展。父母親不需 要過度重視幼兒說話認字的能力,而要增加體能活動和音樂薰陶的比重 ,相信這樣的觀念培育出來的,將是潛能發揮,創意提昇的資優下一代 。

如何訓練寶寶大小便

2009年07月11日
公開
47

嬰兒自離開母體後即開始使用尿布,因此嬰兒時期的寶寶大小便的排泄 時間及習慣往往就任其自然,必須等到神經系統發育成熟,而肛門和膀 胱能自由控制時,方可開始訓練孩子的衛生習慣。然而每個孩子的生理 發育與心智發展、膀胱控制能力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開始訓練的年齡 也要因人而異了。 大便的訓練 由於大便的次數通常較少(除特殊狀況),所以訓練比較容易,而小便 的次數較多,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較困難了。嬰兒應於何時開始給予大便 的訓練,須顧慮到下面幾項原則: 1.嬰兒每日已經有固定的大便時間。 2.每次要大便時,會有某些表情的顯示,如站著不動、臉部脹紅等狀  況。 3.能夠聽懂大人的話語,如廁所馬桶(從家人使用的情形中了解)。 4.嬰兒自己願意坐在小馬桶上。 而對大便時間仍然沒有規律性的孩子,母親可就要想辦法,抓住幾次孩 子大便的機會開始訓練,並給予滿意成功的稱讚與鼓勵,讓他願意繼續 和媽媽合作,可是一旦孩子弄髒身體及衣物,可千萬不要責備喔!否則 會有反效果的。 小便的訓練 小便的訓練要比大便訓練困難得多,同時也要慢些,對任何年齡的人而 言,控制大便要比控制小便容易多了。首先要了解的是,幾個月大的孩 子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排尿習慣,對孩子而言,尿床是極為正常的現象, 過早地培養孩子的排尿習慣,不一定有很大效果,但需適時地進行這種 訓練。 小便的訓練顧慮 1.膀胱是否已經成長到能夠合作的地步,是不是一次尿了很多,而不是  整天滴滴答答尿很多次。 2.膀胱可忍住二小時以上,而不尿濕褲了。 3.是否從特別的姿勢看出要尿尿。 如果有上述的三種情況,表示他能夠知覺膀胱的壓力,有足夠的膀胱控 制能力,而接受小便的訓練了。 訓練時應注意的事項: 1.當孩子尿尿時,媽媽可以把語言與排尿本身聯繫在一起,比如:口中  反覆說著:「寶寶要尿尿」等,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就容易建立起  條件反射,慢慢地當他有尿時,他會自己表示要尿尿,當孩子首次宣  告自己要尿尿,而果然沒有尿濕褲子時,需給予表揚,以鼓勵孩子加  深其印象。 2.白天的訓練進行差不多時,即可將注意力轉移到夜間。

重視家中2至3歲幼兒的學習,發揮更多的潛能!

2009年07月10日
公開
47

耐心的教導2至3歲的幼兒,了解他的心理需求,重視他的存在,讓他 能有更多的潛能發揮!2至3歲的幼兒,常是難纏難搞煩人的。您家中 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呢?其實這時期的幼兒有不錯的學習能力,千萬 別因他煩人而忽略他,只要耐心地去開發、教育他,相信他會有許多 驚人的潛能出現。 喜歡為自己定規矩 2至3歲幼兒的心理是非常喜歡規律一致性的,他喜愛預期中的事發生 ,也愛不斷重複一些動作。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特質就是為自己定規 矩,使自己有充份的安全感。千萬別在孩子這段時間,改變他們的生 活環境及日常作息。 這階段的孩子幾乎無法和同年齡孩子「和樂」相處,他們各玩各的, 沒有交集,除非搶奪同一樣東西,他會把同齡孩子當成玩具,而此時 最主要的人際關係是成人。他們強烈的依附著成人(幼兒園中的老師 或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千萬不要禁止他們這種黏人的行為,也不要 因搶奪、爭執而處罰他們。 若想幫助孩子學會分享,可利用此時期幼兒「萬物有靈」的概念(認 為萬物皆有生命),運用「扮演遊戲」的技巧,用孩子平日的玩偶作 角色扮演,如病人、鄰居、同學、朋友,或是皮卡丘都可以,他會把 玩偶當成有生命的,並和「它」互動,甚至對談,家長可把握此一機 會介入,引導他與玩偶應對的語言能力,然後再將這樣的能力轉到真 人世界,如此情境轉移、角色扮演法,將大大減少真槍實彈的挫折與 混亂。 一般家長常在孩子兩歲後,大批購買一些認知學習的書及玩具,強迫 孩子學習,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其實只要多撥一些時間陪孩子唸 故事,玩手指謠、唱兒歌,帶著他處理日常生活的事情,給他機會親 身經驗,即能落實認知學習,達到有真實感的學習效果。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2至3歲的幼兒初步發展出時間概念,他可以了解「等一下」或「等很 久」的意思,所以針對他愛規律、喜歡預期中發生的事,告訴他「等 一下」或可能「等很久」的預告是重要的,並且大人必須要說話算話 ,說「等一下」就不要讓孩子「等太久」。 對於國內父母常在老大兩歲左右生下弟妹的家庭,但此時老大迫切需 要的是心理的安撫,所以親朋好友給嬰兒送禮時,千萬別忘了給大孩 子準備一份,恭禧他升格當兄姊了,甚至可把嬰兒用品以外的禮物轉 送給大孩子,讓他高高興興的接受,待小的8個月大後,現實的競爭 開始層出不窮時,大人可以告訴2至3歲的大孩子,並不是弟妹壞、不 乖,而是好奇、好玩,與你(大孩子)小時候一模一樣,看到小的這 樣,就會讓大人想起你小時候的模樣,真可愛。大孩子應付小小孩不 見得容易,也許變成愛告狀也不一定,這時,大人不必大驚小怪的責 罵誰不對,盡可能以輕鬆、淡化的方式處理。 萬一孩子到學校說些家中的對話,或在家中說些學校中學到的話,除 了過濾其學習環境及淨化家中言語行為之外,更可為孩子做記錄,陪 伴他、欣賞他。孩子此時開始塗鴉,大人要讓孩子自由自主地畫,並 問他畫什麼,讓孩子介紹自己的畫,即使太離譜,也別取笑或想教他 畫,更不要畫給他看,只要欣賞及鼓勵即可。體諒、欣賞、2歲至3歲 的孩子,為其安排規律的生活,提供他自主學習的機會,將能開啟孩 子學習的無限潛能。

DHA與AA對寶寶的視敏度與神經發育有幫助

2009年07月08日
公開
62

在懷孕的後期,母親由飲食中攝取的DHA與AA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 體內,快速的合成胎兒腦部及視網膜的脂質。一般都認為初生嬰兒可由 亞麻油酸與次亞麻油酸在體內自行合成DHA與AA,但研究顯示,初 生嬰兒體內自行合成DHA與AA的能力有限,出生後的三個月,是腦 部發育的快速時期,嬰兒會優先使用DHA與AA,而不是將亞麻油酸 與次亞麻油酸在體內自行合成DHA與AA。 研究指出,餵哺母乳的嬰兒,其大腦皮質及視網膜中DHA與AA的含 量較餵哺一般嬰兒配方者高,因而顯示這兩種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DHA與AA對成長發育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曾有一項長達18年、 超過1000人的研究顯示,餵哺母乳超過8個月的嬰兒,比餵哺一般 嬰兒配方的嬰兒,其有較高的IQ與學術成就;此外,餵哺母乳的嬰兒 ,其視敏度的發展較好。更有研究結果顯示,餵哺母乳的嬰兒於認知發 展方面,較餵哺一般嬰兒配方的嬰兒高,此種差異在嬰兒成長至6個月 以前即被發現,並且持續至15歲左右。所以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 在母親不餵哺母乳時,則宜由飲食中添加DHA與AA。 目前,諮詢團體已有建議,嬰兒配方中尤其是對早產兒,應添加幫助腦 部及眼部發育所需的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與AA。

缺鐵少女IQ低!

2009年07月07日
公開
47

發育中的少女經常會出現缺鐵的情形,嚴重缺鐵會導致貧血,使人疲 倦、暈眩,但如果妳以為缺鐵只會讓妳看起來像林黛玉一樣弱不禁風, 沒有什麼大礙的話,那妳就錯了。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缺鐵還會影響 到妳的IQ! 根據倫敦皇家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體內血紅蛋白的數值和心智的表現 有很大關係。血紅蛋白是紅血細胞中的蛋白質,主要功能在於將氧氣傳 送到身體的各部位。而鐵質是血紅蛋白中的主要成分,如果在飲食中沒 有攝取到足夠的鐵質,體內就無法製造足夠的血紅細胞。嚴重的話,就 會導致貧血。貧血的症狀包括:虛弱、疲倦、蒼白、食慾不振等。一旦 血紅蛋白不足,供應到腦中的氧氣也會減少,大腦的效率、功能都會降 低。 此次共研究了152位11∼18歲的青少女,檢視她們的血液樣本及 飲食日記。並在她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測驗他們的心智狀況。結果發 現,缺鐵到達貧血程度的青少女的IQ也較低。儘管將社會程度、種族 等其他影響IQ的因素也列入考量,缺鐵少女的IQ還是較低。而青少 年階段又是人生學習的重要時刻,IQ的高低對於學習能力及學業成就 都相關,缺鐵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而根據統計,大約有10%∼30% 的青少女有缺鐵或輕度貧血的情形。 缺乏鐵質的人可以多吃綠葉蔬菜、瘦肉、乾果雜糧。此外,適度的補充 維他命C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維他命C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

媽咪您少「鈣」了?小心影響寶寶骨骼發育!

2009年07月05日
公開
60

●孕期多存骨本 媽媽寶寶終身獲利 人體對鈣質的需求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改變,生長發育期的幼童、哺乳 中的婦女及停經後的婦女等,都需攝取更多的鈣質,沙鹿光田醫院婦產 科張秩嘉主任表示,懷孕對媽媽及寶寶來說都是人生重要階段,在懷孕 期留住足夠的骨本,將可讓媽媽寶寶終身獲利。 婦產科張秩嘉主任表示,「鈣」是胎兒骨骼以及未來牙齒發育最關鍵的 營養素,由於胎兒所需要的鈣質完全來自母體,若孕婦本身鈣質攝取量 不足,母體的骨骼就會釋出鈣質以滿足胎兒的需求,所以很多孕婦在懷 孕末期常會發生抽筋或是骨質疏鬆等現象。嚴重的鈣質不足,除了會影 響母體的骨本外,也會進一步影響到胎兒的骨骼發育。 為了滿足胎兒本身的骨骼發展及避免媽媽骨質流失,根據衛生署對懷孕 媽媽的建議,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應為一千一百毫克(一般育齡婦女是 六百毫克),張秩嘉主任指出,飲食、運動、日曬為強健骨骼的三要素 ,然而在懷孕初期,飲食所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 營養室程瓊瑤主任則表示,懷孕期婦女較一般婦女需要較多的鈣質需求 ,所以飲食含鈣質豐富的食物,例如:乳製品、小魚乾、乾豆、核果類 等食物可多加補充,此外,一杯牛奶含約三百毫克鈣質,有喝牛奶習慣 者,建議可在孕期每日至少飲用二杯。 此外,由於母乳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十分適合寶寶吸收,產後哺育母乳 可讓寶寶有很好的骨骼發展,但若媽媽本身的鈣質攝取量不足,雖然寶 寶健康,母體本身卻因骨質的流失,老年有極高的機會得到骨質疏鬆症 。

上班族媽媽也可以輕鬆餵母乳

2009年07月04日
公開
67

天下的媽媽都一樣,當新生兒來臨時,出於母愛,只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自己的孩子,那千萬不可錯過上天的禮物——母乳。 *為什麼母乳是一個完美的食物  母乳含有嬰兒頭四到六個月成長需要的所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它含有: 1、對嬰兒最適當的蛋白質和脂肪 2、含有較多的乳糖,正是嬰兒所需要 3、充足的水分 4、足夠的鐵 5、足夠的維生素供應嬰兒使用,不需再額外添加 6、特別的酵素消化脂肪 *母乳保護嬰兒免於感染  它含有抗感染的因素,包括 1、殺細菌的活白血球。 2、可對抗很多常見感染的抗體,保護嬰兒至他自己產生抗體為止。 3、促進嬰兒腸道中乳酸菌增長,可抑制造成腹瀉的有害細菌繁殖。 *吃母乳的嬰兒很少便秘 初乳與母乳有輕瀉作用,吃牛奶的嬰兒反而比較容易便秘。 補餵母乳除了可減少嬰兒的慢性疾病還可以作為母親與寶寶間情感聯繫的橋樑,媽媽產後哺乳能幫助產後止血,促進子宮收縮,使媽媽早日恢復身材。餵母乳對媽媽來說,也是一項方便的選擇,隨時隨地都能夠餵寶寶吃,不但新鮮又環保。 但現今社會,職業婦女比比皆是,許多媽媽擔心自己上班後,就無法持續哺餵母乳。其實並非如此,只要能事先收集,寶寶一樣能夠喝到充滿愛心的母奶。 在此提供媽媽們幾項原則,只要掌握恰當,相信您的寶寶一定能夠幸福、不間斷的享用母乳。 一、您可在上班前或前一天晚上先擠好乳汁保存,再交給保母或家人餵寶寶吃,也可以在上班休息時間擠,放在冰箱或自備的冰桶內,帶回家給寶寶第二天吃。 二、擠出的乳汁要置放在涼爽處,您工作的地方如果沒有冰箱,可用保溫瓶或保溫箱。如用保溫瓶,可一早就裝進冰塊,讓瓶子冰冷,然後倒出冰塊,裝進乳汁,如用保溫箱,可裝些冰塊在底下,然後把裝好乳汁的容器放上,這樣冷藏直到回家。 三、擠出來的乳汁可放置於室溫6~10小時,因為母乳中的成分不適合細菌繁殖,若要放置更長時間,請放在保冰容器內。 四、擠奶視情況找一個適當地點,可在您私人的辦公室、儲藏室或是化妝室,讓您覺得輕鬆且有隱避性的的地方。擠奶時您靠近洗手檯,使溢出的奶汁不弄濕衣服,最好穿兩截式的衣服較方便。 五、擠奶的次數要看您離開寶寶的時間多久而定,通常最好不要超過四小時。如果您的寶寶剛出生不久且吃的較頻繁,擠奶的次數就要更多,才不會有漲奶的痛苦或漏奶。如果乳汁在不恰當的時候流出來,而無法擠奶,可以彎曲手臂,用手臂用力壓住乳頭一兩分鐘即可止住,但這種方法不能常用。 六、不要因為母乳在開始擠的時候較少而灰心,熟練就可擠出足夠的母乳量,每一次擠的量不一定是一樣的,有一些媽媽在餵奶以後,還可再擠出30~60CC的奶汁出來,因餵奶以後,乳腺通了,乳汁較易流出來。 七、母乳雖比其他的奶較不易長細菌,但仍應使用清潔的奶嘴、奶瓶、杯子與湯匙。 八、教導保母哺餵母乳的重要性及冰凍過的乳汁處理方式,以利配合。  依照上述原則,每個媽媽都可以努力嘗試,把這上天最天然的禮物送給寶寶,讓寶寶得到最豐富的營養,不但身體健康,也因為哺餵母乳,讓寶寶跟媽媽更加親密,得到溫暖與滿足。

過敏氣喘兒童的日常保健運動 游泳最佳 宜加強背肌腹肌訓練

2009年07月03日
公開
57

過敏以及氣喘是兒童常見的疾病。通常家長們得知自己的孩子有氣喘的問題時,多半十分擔憂,誤以為孩子不能運動。因此,氣喘兒童多半很少參與體育課或戶外的活動。臨床上也發現這樣的兒童往往比同年紀的孩子被動退縮,同儕互動與人際關係也較差;並且常伴隨姿勢不良、平衡與協調的問題。事實上,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的改善上述的問題。目前的研究也指出,運動可以減少氣喘發生機會以及用藥次數。但究竟要如何運動才能幫助氣喘兒童,並且避免傷害呢?  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讓氣喘兒童運動地既開心又安全。一、先了解孩童目前氣喘病情的控制情形。二、注意運動環境的控制。避免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室外或是又乾又冷的空氣環境下作運動。環境溫度應保持在22° C以上,溼度也不可以過低。若有需要,可以戴口罩或圍巾,避免乾冷空氣直接吸進支氣管,引發氣喘。三、最好選擇能間歇性休息的運動。游泳是最佳的運動。騎腳踏車、體操、慢跑、上下樓梯、或是較緩和的球類活動亦可。  此外,應特別加強背部與腹部的肌力訓練,並配合呼吸作胸部及上肢的伸展運動。其他如單腳平衡、手眼協調、以及敏捷度的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動項目。四、運動前應先喝水,並且要有15-30分鐘的暖身運動。五、注意運動時的呼吸方式。盡量用鼻子呼吸,減少張口呼吸。六、萬一運動中發作,應立即停止運動。若孩童常有運動誘發型氣喘應就診,由醫師指示是否應調整藥物治療計畫。  氣喘兒童應和一般兒童從事相同的體能或休閒活動。只要留心以上這些注意事項即可,不需對於運動做過多的限制。父母及老師也應該多鼓勵孩子參與團體活動,增強體能與自信心,促進人際互動。若對於運動有任何的疑問,或需要個別的活動建議,可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物理治療師可以為氣喘兒童做體適能評估,並訂定個別化適當的訓練計畫,協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過敏孩童之居家照顧 首要營造理想潔淨居家環境

2009年07月02日
公開
57

過敏孩童的照顧,除了藥物外,營造一個「窗明几淨,纖塵不染」的理想居家環境,是克服過敏性疾病相當重要的一環。通常環境中的致病因子可依免疫學原理區分為過敏原(外因性)及非過敏原(內因性)兩類。 一、過敏原: (一)家塵:家塵是最重要過敏原,塵璊被認為是家塵中最重要之過敏成分。台灣地狹人稠,又屬於海島型氣候,地處亞熱帶,終年溼度高,四季又不分明,塵?易滋生,因而製造許多過敏原。塵?的大小約0.17~0.5公釐,是以人或動物脫落的皮屑、指甲、毛髮為主食,喜好生長於床褥、枕頭、地毯、家具裝飾、衣服、有毛的玩具,在攝氏約二十五度,溼度約80%時生長最好,在夏末秋初時繁殖最多,也是過敏孩童最容易發作的季節,由此可知塵?對於引發過敏之重要性。  由於塵璊軀體、分泌物及其排泄物是一種常見之過敏原,因此居家環境中應盡量清除塵?過敏原,尤其臥室及客廳。特別是患童的床壂及枕頭,都必須包裹適當,不只要包住過敏原並且阻斷塵?所需的溼度及食物來源。床單及毛毯應經常換洗(每週一次),使用55℃以上的熱水以殺死塵?,以太陽曝曬也有同樣的效果。另外、盡量避免使用地毯,而窗簾最好採用可以在55℃水中洗滌的材料。而小孩的填充玩具也是塵?的溫床,最好避免,否則最好每週清洗一次。若能同時使用除濕機、冷暖氣機使溫度保持在攝氏24~28度、溼度在50~65%,如此可減少塵璊的滋生,而減少暴露於塵璊的機會。 (二)舊棉絮、草蓆、羽毛:不要用草蓆或榻榻米等稻草製品,棉被可使用化學合成纖維如尼龍被、太空被、或蠶絲被,避免使用羽毛、棉絮等易過敏材料製品。 (三)黴菌:黴菌亦是室內過敏原。黴菌易生長於高溼度的環境中,因此居家環境保持溼度在50~65%之間可抑制黴菌繁殖,使用除濕機及空氣濾清器並定期更換濾網,可以有效降低室內黴菌量。另外,於熱帶及亞熱帶黴菌會因潮濕及滲水而長在屋子牆壁上,所以牆壁必須鋪磁磚或清洗。 (四)蟑螂:蟑螂在溫暖氣候裡容易繁殖,因此蟑螂在台灣也是過敏原之一。定期大掃除及使用克蟑可以控制蟑螂數量,如使用克蟑則最好是過敏孩童不在家時,避免過敏病人接觸刺激性化學劑。 (五)貓、狗、鳥類等等寵物的皮屑、唾液和排泄物會釋出過敏原。住家必須避免這些動物,否則至少要養在臥室外。如果無法養在室外,至少每週要幫它們洗澡一次以降低過敏原的量。 二、非過敏原:一些非過敏因子也會引起呼吸道過度反應,造成鼻子過敏、氣喘病發作,而這些因子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氣候劇烈變化(溫度、溼度、風速和氣壓)、空氣污染(打掃房間、清潔被褥、工廠或車輛廢氣)、刺激味道(如蚊香、燒香、香煙、香水、殺蟲劑、油漆、甚至於廁所臭味等)、哭笑等心理因素、劇烈運動、、冷熱變化(洗澡、冷氣房、冰冷飲料及水果)。  要避免這些非過敏原的方法包括: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應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遊樂場、戲院、百貨公司,避免呼吸道感染。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早晚溫差大,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對呼吸道黏膜之刺激。避免進入空氣污染區,避免接觸刺激性氣味,如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樟腦丸、殺蟲劑等有味道之刺激性物質。避免二手煙,長期暴露於二手煙(尤其是母親吸煙)不但會增加小孩未來罹患氣喘的機會,也會增加氣喘的嚴重度。運動後即病情不穩定時避免食用冰冷飲料及食物,宜多喝溫開水。再乾冷的季節進行劇烈運動時,很容易改變氣管管壁的溫度與溼度,引起氣喘發作。至於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及體操、慢跑等則較適合。避免情緒過度緊張、激動。  瞭解促成孩童鼻子過敏、氣喘發作的因素後,避開或掌控誘因便能預防發作,減輕症狀及減少藥物的需求。

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2009年06月30日
公開
47

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如血液、淋巴液以及身體的分泌物等都與水有關,水約占成人體重的60-70%。血液中含水量約達90%以上,我們進食後,吞嚥、消化、運送養份、以至排泄廢物,各個環節都需要水的幫助才能順利進行。水能潤滑關節、水可防止眼球過乾、唾液和胃液能幫助消化、水亦能調節體溫,透過排汗帶走體內過高的熱量。多喝水可降低尿酸、預防痛風發生,還可以降低尿中的鈣濃度,避免尿路結石。  我們身體大約有40公升的水,而我們每天的失水量隨個人活動量及環境而不同。通常,我們人體一天的排尿量約有1500CC,再加上汗水、皮膚上直接蒸發的水份及糞便等,合計起來每日流失的水份大約有2000~3000CC,因此水份的補充量最好是在此一範圍內。  呼吸也會流失水份,隨著工作量與溫度的增加,呼吸量與排汗量也同時增加,水的流失也相對增加。生病所引致的發燒、嘔吐及腹瀉狀況也會令水份大量流失,因此必須儘快的補充,以保持體內水份的平衡,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因為如失去10%的水份對身體有害,若是失去20%的水份則對生命有危險。  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水份,而在消化時被身體所吸收。除了白開水以外,水果和蔬菜是水份的良好來源。水是最好的良藥,每人每天應喝8杯的水(約2000~3000CC,但若尿液的顏色較深,則表示所喝的水量不夠)來預防及治療多種疾病。舉例簡述如下: 1.感冒及發燒:感冒的預防須有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充足的水份及流質食物,以補充因發燒所失去的水份。 膽結石及腎結石:每天要喝足夠的水,以沖走腎結石或預防結石的發生。 痛風:痛風是因為尿酸過高,並在關節四周的組織堆積而造成發炎所致。因此每天要喝大量的水,以防止尿酸所造成的結晶沉積,並使尿酸能容易地自腎臟排出。 2.哮喘:哮喘的病徵是胸部緊勒和呼吸困難,且帶著喘息和噓噓的聲音。患者要多喝水,以維持呼吸道之分泌物較稀而不黏稠,如有痰較易咳出,不會堵塞支氣管而加重哮喘。 3.膀胱炎:這種泌尿疾病大都是由泌尿口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但有時也會是因為腎臟受到感染,而由尿液傳染給膀胱。膀胱炎多半發生在女性,患者要喝大量的水以沖走體內感染之細菌。 4.便秘:多喝水及流質食物以免腸道失水,同時要吃富含纖維之食物,以利排泄,並要充份運動。  水喝得太少或不夠的人除了較易得病外,也比較容易疲倦、思考混亂,而且不容易排除身體新陳代謝的毒素。整天坐在冷氣房裡的上班族們,更容易有皮膚乾澀、容易長小細紋的苦惱,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小孩或運動選手來說,若長時間待在太陽下時,很有可能會有頭暈目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血壓下降等脫水的症狀,所以,可別輕忽喝水這個小動作喔!記得隨時為自已的身體補充必要的水份。 但是,喝水雖然看似一件非常簡單的動作,卻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 (一) 三餐後喝水: 用餐後半小時喝水較為適當,但是現代人習慣喝罐裝飲料,不喜歡喝白開水,然而,喝罐裝飲料也要慎重選擇,其中以運動飲料或是蔬果汁最好,因為蔬果汁可以補充多種營食素,而運動飲料具備適量的電解質,和人體滲透壓相當,比水還容易被吸收。 最近市面上出現了LIGHT的運動飲料,對於不常運動的上班族來說,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相當適合的選擇。 (二) 起床一杯水 清晨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水份的最佳時機,因為清晨飲水可以使腸胃馬上甦醒過來,刺激蠕動、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後,血液濃度增高,這個時侯補充水份,能迅速降低血液濃度,促進循環,讓人神清氣爽,恢復清醒。 (三) 睡前一杯水 人體在睡眠的時侯會自然發汗,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水份及鹽份,而睡眠的六∼八小時內,身體都無法補充水份,這就是為什麼早晨起床會覺得口乾舌燥的原因了。因此建議在睡前半小時要預先補充水份、電解質,讓身體在睡眠中仍能維持平衡的狀態,同時也能降低尿液濃度,防止結石的發生。 (四)運動飲料含有氯化鈉,適用於運動流汗後或拉肚子後的體液補充,不適合在平時當開水大量飲用,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五)如果長期不喝自來水,而改喝礦泉水或蒸餾水,因為沒有添加保護牙齒的氟,可能會增加孩子蛀牙的機會。預防的方法是多使用有添加氟的牙膏刷牙。 (六)市面上飲用的電解水為鹼性水,適合酸性體質或平常喜歡吃肉而少吃蔬菜水果的人。

水與新陳代謝

2009年06月30日
公開
48

水在人體約佔2/3,人體溫度為37度,故呈液相存在。許多身體的內分泌物質(荷爾蒙)經由血液輸送到各標的器官作用,以調控人體每日所需之恆定。以下簡單介紹新陳代謝疾病與水的關係: (一)糖尿病:血糖過高時,血中滲透壓會升高,而使水分由細胞流向血管,再由腎臟排出,造成身體脫水。脫水現象猶如植物缺水灌溉,會導致細胞萎縮,嚴重甚至失去動能、血液濃度增加、血液循環變差,使病人覺得口乾舌燥、排尿量增加、體重減輕、身體疲累。所以,當血糖增高時,須多飲用白開水或不含糖分的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有的人會飲用汽水或果汁來補充水分,但這樣反而使血糖增高,造成更厲害的脫水。在此提醒糖尿病患:須特別留心水分的補充,尤其有心臟衰竭及腎臟病的糖尿病人。在水分補充時更須嚴格監控。 (二)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行,會有流汗量增加、新陳代謝率加快等情形,此時補充水分宜足量。 (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高會使血鈣過高,造成脫水。此時建議病人需適當補充水分。 (四)腎上腺皮脂功能不足:腎上腺功能不足時,會使水分流失,病人會有疲累、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的症狀。此時,除需補充腎上腺皮質素外,也需要大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五)中樞性尿崩症:中樞性尿崩症患者會大量排水,造成高鈉血症及滲透壓增加。因此,除補充水分外,另需補充抗利尿激素。適當補充每日流失的水分是必要的 !而所補充的量應包括由皮膚散失的部分,以及每天所需的生理量。若有上述問題,宜每天量體重來簡單監測,但糖尿病患者另需監測血糖。

夏日的皮膚保養-從防曬做起

2009年06月29日
公開
42

到了炎陽高照的季節!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以及殺菌等作用,但它卻也是皮膚的大敵,可造成曬傷、黑斑、老化(皺紋、鬆弛),甚至皮膚癌等各種皮膚病變。因此,如何保護您的皮膚避免紫外線的傷害是亟需建立的觀念! 先來了解一下紫外線,它依波長可分為三種: 1.長波紫外線/UVA:波長為320~400nm,可穿透至真皮層,破壞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造成較深層的傷害,是皮膚老化的主因。 2.中波紫外線/UVB:波長為280~320nm,可穿透至表皮層,造成較表層的傷害,如曬傷、黑斑,亦可誘發皮膚癌。 3.短波紫外線/UVC:波長為200~280nm,是最能致癌的紫外線,會被大氣層的臭氧吸收,無法到達地表。  由於工業化產生的諸多廢氣,從1970年以來,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值逐漸降低,現今已在南半球(智利、紐西蘭、南極)部份上空出現破洞,使得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與日俱增。相對的,我們接受的照射量也隨之增加,故生活在今日的人們之皮膚老化和罹患皮膚癌的機率也比以往為高。  我們應有一個正確觀念,那就是沒有一個方法(包括防曬品)可以達到100%保護皮膚,也就是防曬的效果,但是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達到最佳保護,例如帽子、陽傘、防曬品、長袖衣服,待在陰涼處,避免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之間外出等。防曬更應從小做起,因為陽光的傷害具有累積性,大多數人在18歲時就已接受80%的終身照射劑量,所以若能從小就養成防曬的習慣,則可以減少75%罹患皮膚癌的機率!  父母可能會擔心二個問題:一是少曬是否會影響小孩的健康?傳統上陽光和健康是劃上等號的,但實際上是不會的,因現在的營養攝取,只要不偏食,比起以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且前面已提及,現今的紫外線較之50~100年前增加許多,毋需擔心會曬不夠!二是擔心幼兒是否可使用防曬品?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會有明顯的副作用,除了少數嬰幼兒可能會對產品中香料或防腐劑過敏。所以一般建議小於6個月的嬰兒使用衣物、帽子、遮陽傘之類的防曬措施,並避免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而大於6個月的幼兒,就可在暴露部位使用防曬品,若有過敏反應,則停用此品牌,改用它種便可!  正確地使用防曬品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果!先了解一下何謂防曬系數(Sun Protective Factor,簡稱SPF),SPF只針對中波紫外線(UVB)而言,SPF15可阻擋93.3%的UVB,而SPF30則可達96.67%,由此可知SPF再高也不能達到100%的防曬,所以不要迷信高系數的防曬品,效果只多了數個百分點,但卻要使用更多的化學性防曬原料,結果可能反而造成對皮膚的負擔和傷害,所以使用SPF15~30便已足夠。再來就是使用的時間和次數,多數人認為外出時才需使用或一天一次便夠了,事實不然!正確的方式應在早上洗臉後便可使用,若無外出,每3-4小時補充,若外出每2小時補充,如此才能有最佳的防曬效果。  以下是幾點防曬的綜合建議: 1.避免在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之間外出,以減少照射量。 2.雲層可減少50%紫外線但非全部,故陰天時仍需使用防曬品。 3.在所有暴露部位使用SPF15~30的產品。 4.每兩小時補充一次,尤其是游泳或流汗後。 5.穿戴可遮覆臉部和身體的衣帽(深色衣服效果較好,帽子應可保護臉部兩側和頸背部)。 6.避免照射人工太陽燈。  紫外線對皮膚最大也最可怕的傷害是誘發皮膚癌,這是一種皮膚惡性病變,其病因有日曬、遺傳和居住的環境(如暴露在重金屬、化學致癌物,同一部位反覆受傷等),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紫外線,較常見的皮膚癌有三種: 1.基底細胞癌:多發於臉上,惡性程度低,極少轉移,多在局部擴散,造成皮膚破壞缺損。 2.鱗狀上皮細胞癌:惡性程度高,不及早切除易轉移,多見於曝曬和易受傷(包括放射線治療)部位,如臉、頸、手、腳等。 3.黑色素癌瘤:較上述兩種少見,但最為惡性,極易經血液或淋巴轉移,以軀幹為多,而東方人多見於足蹠。  皮膚癌之治療以切除為主,故如同其他惡性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所以若發現皮膚任何部位出現腫塊,不易癒合之傷口,新生的色素痣,或原有色素痣有形狀、顏色、大小、感覺的改變時,應立即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以期〝勿枉勿縱〞!  陽光對身體有益,但過度長期的照射,反而會弊大於利了!所以奉勸諸位,養成防曬習慣,避免皮膚的提早老化和罹患皮膚癌。

幼兒營養面面觀!如何增加寶寶食慾?

2009年06月28日
公開
56

您家的孩子胃口不佳嗎?您是否為此煩惱不已? 其實任何疾病都可能使孩子失去胃口,例如常見的感冒或腸胃炎,都會出現這種現象.有些藥物也會使幼兒失去胃口,例如抗生素、阿斯匹靈,也同時抑制了食慾。 情緒上的因素如煩惱,也會減低食慾。因此首先要了解孩子食慾不佳的原因,然後除去發生原因,配以合理的膳食。 幼兒食慾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 孩子吃零食過多,使食慾中樞長期受到抑制。 2. 偏食會造成某些稀有元素(如鋅、銅、鐵、鈣)缺乏,  使體內代謝的酵素失去活性,影響食慾。 3. 飯前的劇烈運動,抑制了視丘下的食慾中樞。 4. 強迫進食,造成心理壓抑,食慾反而下降。 5. 身體不適。 6. 因運動量太少,機體能量消耗量過少,缺乏飢餓感。 為提升孩子食慾,可以從下列三方面來著手 1. 食譜方面:  加強菜色上的口味及變化,在菜餚中添加水果,例如番茄、奇異果、  鳳梨、芒果等食材,亦有開胃的作用。 2. 餐具方面:  使用較可愛,或小孩自己挑選喜歡的餐具,增進孩子們用餐的興趣。 3. 家人方面:  可在孩子們開始學習吃飯時,養成全家定時用餐的習慣,並且不讓孩  子在餐前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食慾。 幼兒對維生素的需求?維生素是一種微量的營養素,雖然含量很少,但卻能保護幼兒健康的長大。就其性質不同,又可區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 天然食物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群是幼兒健康的活力來源。爸爸媽媽們平日可以讓幼兒多食用這些相關食物,藉此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建立強健身體。 維生素A 保護幼兒的眼睛,對於幼兒的眼睛視力發育有很大的幫助,並使幼兒牙齒、骨骼、頭髮的細胞正常運作。食物來源:魚肝油、胡蘿蔔、南瓜、黃色水果、動物肝臟、蛋類、黃綠蔬菜等。 維生素D、E、K 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 長高的重要元素,可幫助鈣、磷被人體吸收及利用。幼兒一旦缺乏維生素D,便很容易發生骨折、椎彎曲,甚至O型腿的產生。因此除了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之外,到戶外曬陽光,皮膚吸收陽光可合成活性維生素D,也是很好的來源之一。食物來源:牛奶、鮭魚、小魚乾、沙丁魚、蛋、香菇等。 維生素B群 對人體的神經機能佔有重要的功能。體內如果維生素B2不足,可能造成幼兒發育不良。食物來源:全麥、糙米、牛奶、肉類、酵母、綠葉蔬菜、堅果類、芝麻等。 維生素C 能促進鐵質的吸收,活化細胞與細胞間的聯繫。能夠促進人體骨膠原的合成,膠原質是人體牙齒、骨骼、組織細胞等的組成部分,而維生素C在協助骨膠原的生成上佔有重要的功能。食物來源:檸檬、番茄、草莓、柑橘類、花椰菜、綠葉蔬菜等。

優質蛋白素介紹&為什麼要吃優質的蛋白素

2009年05月26日
公開
61

  優質蛋白素   調整體質 增強體力 蛋白質對人體新陳代謝及生長發育相當重要,人體的生理機能也因蛋白質的存在而活化;皮膚、頭髮、體內的酵素系統甚至荷爾蒙的構成都需要蛋白質,它亦是組成抗體的主要元素。優質蛋白素能幫助您輕鬆地攝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質。 「優質蛋白素」烹煮時,營養價值是否會喪失? 不會。蛋白質含量頗高的食物,例如蛋、肉類,經過高溫烹煮後,其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並不會喪失(但不要煮到焦掉)。紐崔萊優質蛋白素即使在高溫中也十分穩定,與其他食物一起烹煮後,其營養價值依然完整留存。 日常飲食中也可以攝取高品質的蛋白質,還需要「優質蛋白素」? 如果您在日常飲食中已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您可以考慮不需要補充「優質蛋白素」,但是許多蛋白質類食物的油脂與膽固醇含量通常較高,熱量也較高,因此如果你是大魚大肉一族,且油脂攝取偏高,您可以考慮用取代的方式,減炸高油脂類的蛋白質食物來源,用等份量的優質蛋白素來取代。也有一些人並不清楚自己是否攝取的蛋白質是否足夠,建議您確實評估一下每天的蛋白的攝取量。   誰需要食用「優質蛋白素」? 希望攝取低脂肪但品質優異的蛋白質 牛奶、肉類、乳酪等蛋白質食物攝取不足者 蛋白質需要量增加者 手術後或患病者 「優質蛋白素」的保存期限有多久? 「優質蛋白素」可以存放3年。 但請注意使用後,請將塑膠罐蓋蓋好,並放在陰涼乾燥處。   「優質蛋白素」是否可提供給開刀或燒燙傷的人食用? 可以,蛋白質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主要功能之一便是修補組織,從皮膚、肌肉、毛髮、血管等,都需要蛋白質才能形成,因此不論是成長發育的孩童或是燒燙傷、開刀需要建造身體組織的人,都是需要蛋白質的,但開刀病患必須可以開始進食時,才可開始食用,如果病患本身的疾病比較特別,經醫師指示要限制蛋白質攝取時,則不建議食用『優質蛋白素』。『優質蛋白素』的食用方式不限,冷熱皆可,拌飯吃也行,一匙含8克蛋白質相當於一顆雞蛋(約含7克)的蛋白質,或是一杯(240cc)牛奶(約含8克)的蛋白質,但是油脂與膽固醇比他們少很多,因此在補充『優質蛋白素』時,您可依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自行評估,若蛋白質類的食物吃太少,您就可多吃一二匙,若今天已經吃了過多的蛋白質,今天可以暫不補充 肝臟或腎臟病人是否可以食用「優質蛋白素」?   每一個人都需要蛋白質,它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營養素,但是對於肝腎疾病患者而言,他們的肝臟或腎臟的代謝機能出問題,因此他們每日可以接受蛋白質的量與質會依照病情而改變,面對於此類病人,建議食用「優質蛋白素」時,請依照該病人的營養師與醫師的指示使用。 「優質蛋白素」該如何沖泡? 冷飲沖泡法:以225 cc 的冷水或調製好的冰活果子飲料,加入一平匙的「優質蛋白素」,充分攪拌即可。或直接以搖搖杯充分混合。熱飲沖泡法:1.先以少量冷水與一平匙「優質蛋白素」充分攪拌溶解。若出現小型結塊,請用湯匙沿杯緣輕壓小結塊,即可完全溶解。2.依個人喜好,加入熱水至225 CC,即可享用溫熱的優質蛋白素。 「優質蛋白素」的特色為何?(2007/10/12) 由大豆蛋白質、牛奶蛋白質製成,每一份含80%以上的蛋白質,提供所有必須胺基酸,且達到蛋白質國際公認評價的最高標準(PDCAAS=1)。 低熱量、低脂肪、低乳糖、低膽固醇,滋補養身、無負擔。 好沖泡、易溶解,快速補充所需的蛋白質。 可搭配不同食物一起食用而不改變其原味,輕鬆提高蛋白質攝取量。 不含糖分、化學色素、人工香料及防腐劑。 吃素的人可不可以吃「優質蛋白素」? 優質蛋白素」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質和牛奶蛋白質,只要是可以喝牛奶的素食者,皆可以食用「優質蛋白素」,也是素食者極佳的蛋白質補充品。 「蛋白質」指的是蛋白嗎?「優質蛋白素」中含有蛋的成分嗎?   蛋白質並不等於蛋白,蛋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蛋白僅僅只是富含蛋白質食物的其中一種食物,肉、魚、蛋、奶、大豆類的食物都可以提供蛋白質。「優質蛋白素」是由大豆蛋白質與牛奶蛋白質所組成,並不含蛋的成分。 當蛋白質攝取過多時,會有什麼狀況發生? 每日的飲食中,必須從肉、魚、蛋、奶、大豆類的食物中,攝取約5份的蛋白質類食物,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蛋白質攝取過多時,短期間並不會有什麼特殊的症狀產生,但是多餘的蛋白質不再建造身體組織,而會轉變為脂肪囤積在體內,或是轉變成能量供身體使用,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身體肝臟與腎臟的負擔,也有可能因增加了熱量的攝取而導致肥胖的可能。但是人體約有1/5的體重是蛋白質,我們每天都需要足量的蛋白質,以維持健康,因此適量且優質低脂的蛋白質來源,如:「優質蛋白素」是補充每日蛋白質攝取不足時的最佳選擇。 為什麼吃豬肉不會長豬肉?蛋白質與胺基酸的關係與消化過程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我們所吃的各種蛋白質食物,如:豬肉,經過胃腸的消化後,會變成小單位的胺基酸,再由小單位的胺基酸去形成我們人類的肌肉、組織器官等,因此吃豬肉會長出人肉。通常一般蛋白質食物的消化率約為92%。 什麼是「優質蛋白質」或「完全蛋白質」?「優質蛋白素」是不是「完全蛋白質」? 優質的蛋白質也就是「完全蛋白質」。 「完全蛋白質」:如果攝取的蛋白質類食物含有足夠的必需胺基酸,同時也能維持生命,並促進成長發育,就屬於「優質蛋白質」或「完全蛋白質」,如:雞蛋、奶類、大豆(黃豆)與「優質蛋白素」。(以水桶為例,假如水桶為蛋白質,那麼構成水桶的木片就是胺基酸,如果必需胺基酸都很充足,每一片木片都很長,那水桶能裝的水就最多,蛋白質就能發揮許多功能) 「部分不完全蛋白質」:如果有某些必需胺基酸,不是很充足,僅能維持生命,但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就屬於「部分不完全蛋白質」,如:米、麥等榖類。(好比水桶中有幾片木片不夠長,就像某幾種必需胺基酸較少,能裝的水就較少,蛋白質能發揮的功能就有限,有許多胺基酸只能當作醣類提供能量,或變成脂肪儲存,而不能發揮許多蛋白質的作用) 「不完全蛋白質」:如果有某些必需胺基酸缺乏,不僅不能維持生命,也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就屬於「不完全蛋白質」,如:玉米、魚翅、動物膠。(好比水桶中有幾片木片不見了,水桶就無法裝水了,就好像某些必需胺基酸缺乏,這樣的蛋白質能夠發揮的功能就很少,和醣類的功能類似,僅能提供能量或變成脂肪儲存)   什麼是PER或是PDCASS,蛋白質營養價值的評定方法? 蛋白質營養價值的評估方法有很多,從過去常用的PER,到目前較新的國際公認評估方式PDCAAS,蛋、奶、肉、魚、大豆類的食物,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而大豆是唯一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1. 蛋白質效率(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對剛斷奶或幼兒在熱量及其他營養素攝取足夠的條件下,視其攝取1公克蛋白質量所能增加體重之公克數。PER值愈高,表示蛋白質品質愈佳,通常 PER值在2以上者,為優良蛋白質。 食物蛋白質 PER 蛋 4 魚 3.6 牛奶 3.1 黃豆 2.32 牛肉 2.3 2. 蛋白質消化率校正之胺基酸分數(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Score, PDCASS)以食物中蛋白質成分及含量、真正的蛋白質消化率、和能提供必需胺基酸以提供人體的需要為測量指標,為真正以人體的需求來測量蛋白質品質的方法。 蛋白質來源 PDCAAS 牛乳蛋白分離物黃豆蛋白分離物蛋白粉牛絞肉罐裝扁豆花生 1.001.001.001.00 0.520.52   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該如何補充「優質蛋白素」?(包含各種特殊需求的補充)(2007/10/12) 要維持身體的健康,每天必須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衛生署的每日飲食建議:每日的飲食中,必須從蛋白質類的食物:肉、魚、蛋、奶、大豆類中,攝取共5-6份的蛋白質類食物,若是懷孕婦女可增加到7份,哺乳婦女可增加到8份,兒童約4份,青少年約6份,才能提供好品質與足量的蛋白質需求。 1份蛋白質約等於以下食物=1匙「紐崔萊優質蛋白素」=1兩瘦肉=1顆雞蛋=1杯牛奶/豆漿(240c.c.)=1塊豆腐(110g)因此您可以計算看看,您一天是否有攝取到5-6份的蛋白質,若是懷孕婦女可增加到7份,哺乳婦女可增加到8份,兒童約4份。有些特殊情況會增加蛋白質的需要量,如:懷孕期、哺乳期、訓練初期運動員、燒傷、燙傷、創傷、骨折、手術前後、貧血、營養不良、失血過多、長期臥床者、發燒、壓力、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也有些特殊情況蛋白質的需要量會依照疾病與病情受到調整與控制,如:慢性腎衰竭、透析(洗腎)、腎臟症候群、腎炎症候群、急性腎衰竭、腎臟移植、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脂病變(肝昏迷)等。因此如有特殊的疾病需要依照病情調整蛋白質攝取量的病人,可請教營養師蛋白質類的食物該如何攝取。備註:另一種以體重來計算的方式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0.8-1.2公克的蛋白質,但成長中的青少年、孕婦哺乳婦、病人等則需要更多的蛋白質。鍛鍊肌力的運動員,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1.2-1.4公克的蛋白質,長期接受訓練的運動員,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1.6-1.7公克的蛋白質。但是如果採用這樣的計算方式,必須將所有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都算入,含非蛋白質類的食物都要算,如一碗米飯約含8公克的蛋白質也要算入,由於一般人較難取得所有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因此不建議以此方式計算,建議參考衛生署的每日飲食建議中,以蛋白質類食物來計算份數較為實用 尿酸偏高或是痛風的人,可不可以吃「優質蛋白素」? 平常每日的一般飲食中平均約可攝取600-1000毫克的普林,但較嚴重的痛風患者,需要限制普林的攝取量,每天要低於200毫克,而「優質蛋白素」每匙僅含有14毫克的普林,約相當於1碗白飯的普林含量,若每天攝取一匙量並不高,但「優質蛋白素」吸收頗佳,因此若正在發作的患者仍不建議食用,請尿酸偏高或是痛風的患者配合醫師或營養師的指示食用,並減少每日飲食中普林的攝取量,多喝水。 一歲以下的嬰兒,是否可以補充「優質蛋白素」? 「優質蛋白素」並非嬰兒奶粉或其替代品,因此不建議一歲以下的嬰兒食用,就如同成人奶粉不適合嬰兒奶粉一樣,由於嬰兒的腎臟尚未發育完成,若不小心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有可能會造成嬰兒身體的負擔,建議滿12月後即可放心食用。 豆類是提供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請問包含紅豆、綠豆或花生嗎 不包含,因為紅豆與綠豆主要提供的營養成分是澱粉類也就是醣類,而花生油脂含量高屬於油脂類,因此都不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食物。可以提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類,指的是大豆,也就是黃豆與毛豆。 胺基酸?必需胺基酸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為胺基酸,也就是蛋白質為胺基酸構成的,大多數蛋白質約含有22種胺基酸。兩個胺基酸形成雙胜肽、三個胺基酸形成三胜肽,以此類推。蛋白質就是數百個胜肽鍵鍵結所構成的多胜肽。不同種類的胺基酸,依其不同的排列組合順序即可組成數以萬計種類的不同蛋白質。1.構成蛋白質之胺基酸的種類和含量即決定蛋白質品質的好壞。2.人體不能合成或含量不足而必須攝取自食物蛋白質的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對人體來說共有9種。 小孩9種:組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離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羥丁胺酸、纈胺酸 大人8種:異白胺酸、白胺酸、離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羥丁胺酸、纈胺酸 本食品含80%以上的蛋白質,紐崔萊優質蛋白素由兩種主要成份:大豆蛋白質、濃縮牛奶乳蛋白質所製成。本產品可提供豐富均衡的必需胺基酸,其蛋白質經消化率修正的胺基酸評分值(PDCAAS)高達1,且含低脂肪、低乳糖,是具有優質評價的產品。蛋白質是構成血液、肌肉及人體各種組織的主要成份,也是成長、康復過程中所不可或缺。天然優質零負擔 輕鬆打造好體質 精選天然「大豆蛋白質」與「牛奶蛋白質」製成,每一份含80%以上的蛋白質。含所有的必需胺基酸,且達到蛋白質國際公認評價的最高標診(PDCAAS=1)。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乳糖,讓您健康無負擔。蛋白質是構成血液、肌肉及人體各種組織的主要成分,也是成長、康復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適用對象:需要較多蛋白質的人,如手術前後、燒燙傷、出血、胃腸潰瘍、營養不良、喝牛奶容易腹瀉者、癌症等病人,請按建議量食用,但多食對改善此類疾病並無幫助。  | 項目 說明 外觀資料 Size: 1.04x1.04x1.25   淨重 0.563 使用方法 1. 建議攝取量:每天食用一平匙 2. 飲用方法:請使用罐內所附量匙,盛滿一平匙(約10公克)的紐崔萊優質蛋白素加入牛奶、果汁、蔬菜汁 或其他飲料中攪勻。亦可隨意添加糖或調味品,攪勻或將容器加蓋搖勻後即可飲用。若以水果或蔬 菜,如香蕉、草莓、桃子等,加於前述飲料中攪拌成稠汁飲用,更加美味可口且營養豐富。 3.搭配食物:可以撒於米飯、麥片粥、蔬菜、沙拉或湯裡直接食用,也可以在做麵包、蛋糕、小甜點或烹 調肉類及各式食物時,加入適量,能提高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而不改變其原味。 4.特殊食用:本品屬特殊營養食品,不建議一般食用,請按建議量食用。病人請經醫師或營養師之指示食 用。   注意事項 本食品於運送時,罐內粉末會擠壓下沉,故開封使用前,請先反轉搖晃,以避免盛量之誤 差。一歲以下之嬰兒請勿餵食本食品本食品不含糖份、化學色素、人工香料或防腐劑請蓋緊罐蓋,並貯放於24℃以下陰涼乾燥處請勿任由兒童自行取食本食品僅由安麗直銷商銷售。  有效期限 3年  滿意保證 100%滿意保證  主要成份 大豆蛋白質、濃縮牛奶蛋白質、卵磷脂、磷酸鈣營養標示 每平匙(10公克)含 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百分比+ 熱量 36 大卡 2蛋白質 8 公克 13脂肪 0 公克 0碳水化合物 <1公克 0鈉 70 毫克 3鈣 105毫克 13+此處以20歲成人為基準。每日營養素建議量之基準值:熱量2000大卡、蛋白質60公克、脂肪55公克、碳水化合物320公克、鈉2,400毫克。每平匙的高蛋白素可提供下列之胺基酸異白胺酸Isoleucine 408毫克白胺酸Leucine 696毫克離胺酸Lysine 544毫克甲硫胺酸及胱胺酸 Methionine & Cystine 224毫克苯丙胺酸及酪胺酸 Phenylalanine & Tyrosine 752毫克羥丁胺酸Threonine 320毫克色胺酸 Tryptophan 104毫克纈胺酸Valine 432毫克組胺酸Histidine 216毫克精胺酸Arginine 530毫克丙胺酸Alanine 320毫克甘胺酸Glycine 300毫克脯胺酸Proline 500毫克麩胺酸Glutamic Acid 1530毫克絲胺酸Serine 440毫克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 86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