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反抗期?

2008年11月25日
公開
55

•嬰兒與母親 2008/11/19 寶寶開始懂得會說「NO」其實是一種成長過程,但是許多親子間的摩擦也會在此時相繼發生,該如何平和的面對寶寶反抗、拒絕的情形,爸比媽咪擁有正面的能量於是顯得格外重要。 【採訪撰文�黃薇潔】 寶寶開始懂得會說「NO」其實是一種成長過程,但是許多親子間的摩擦也會在此時相繼發生,該如何平和的面對寶寶反抗、拒絕的情形,爸比媽咪擁有正面的能量於是顯得格外重要。幫助寶寶培養人格的獨立、自主性,以及建立正確的自我存在感,第一個反抗期是相當重要的時刻,爸比媽咪可得耐心、小心應對喔! 寶寶的第一個反抗期,出現時間通常在2歲左右會出現反抗期,但是1.5歲~3歲之間皆有可能出現。 ●為什麼會有反抗期? 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每一個寶寶都具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性格,在遇到反抗期時其個性的鮮明度將會更為突出。原本很容易相處、不固執的寶寶會因為他的堅持或情緒無法獲得化解而使得反抗期表現更為明顯,時間也會比較長。 雖然每位寶寶都會遇到情緒發展的階段,但並不是每位寶寶都會出現反抗期的表現,某些情緒掌控能力較佳的寶寶就不容易被察覺他的反抗期。 杏語心靈診所心理諮商師李韋蓉並進一步指出,寶寶在反抗期時的心態、反應轉變,都會讓他們更深刻的感受自我存在,也能學習「不」字的用法,同時也瞭解「拒絕」的權力,他們便能夠對於自我權力有好的感覺並奠定信心的基礎,反之,若他們在學習的過程受挫,可能就會對自我的感覺不佳,造成往後較為自卑、不願表達的性格。 ●反抗期寶寶的特徵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指出7點正值反抗期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的特徵: 1.喜歡獨立完成某件事情。 2.開始設立自我規則。 3.固執。 4.較難受約束。 5.與他人爭吵次數增加。 6.坐不住(心情浮躁)。 7.(嚴重時)出現具有破壞性與攻擊行為,例如會去拍打他人、搶奪物品等。 雖然看起來,經歷反抗期的寶寶好像不甚討喜,但是其實這些行為、情緒的背後都代表這是寶寶發展獨立意識的信號,因此他們會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意志行事。此外,寶寶也將因為他們的整體官能接觸了許多種物品、環境、他人的情緒…等。而更有能力去接觸各類事物,使得他們學習的速度更快也更為成熟。 ●反抗期會消失嗎? 寶寶的反抗期也是他們展現獨立意識的開端,往後仍舊會持續地潛伏在腦部,影響情緒、個性的表現。因此陳永綺醫師指出,當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後,問題便不在於反抗期是否會消失,而在於寶寶將來情緒表現的強弱。 耐心面對寶寶的不忍耐!不妥協! 家長們應在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前便先為雙方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而非等到反抗期出現了才開始遇到狀況得想辦法逐一擊破。陳永綺醫師與李韋蓉心理師皆認為除了平時便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外,家長也應把握原則並拿捏分際。 當寶寶開始有較無法忍耐、不願妥協的情況時,家長應避免直接予以責難或處罰,除了因為過於嚴格的管教方式會讓親子關係較緊繃外,父母的情緒也會容易失控,不論是對親子雙方或是整個家庭環境的正面幫助都很有限。建議家長應從旁觀察寶寶的堅持或需要的部分,假如寶寶是因為衣服的顏色、想要吃零食等原因,家長便可以照當時的情形或是家中的規範來調整,若是無傷大雅的小小堅持,家長可以順從寶寶的想法也無妨;當寶寶的堅持太過無理或是純粹情緒發洩,家長則可運用玩具、遊戲等方式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爸比媽咪應保持正向態度卻非過於樂觀 在初次面對寶寶的拒絕、反抗時,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少見的情形,而且「船到橋頭自然直」,過陣子情況就會好轉。對此,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家長應清楚正面思考與樂觀的差別,若是單純樂觀的認為,寶寶現在的反抗表現能夠自然而然的回歸以往,忽略寶寶的需求需要被看見與照顧,親子關係、寶寶的心理狀態較難改變。 但正向思考的態度則應能夠對於寶寶不論好壞的表現都有預期,並且準備接受各種可能,這些持正向態度的家長也將對於寶寶的教養、教育更為有信心,因為有了預期,調整了自我心態,家長也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在親子關係上可能出現的狀況。 ●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寶寶在1歲~3歲之間會藉由肢體、感官的碰觸來瞭解世界,但是探索的過程卻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危險性,該如何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且能讓寶寶不致暴露在危險中。對此,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該要隨時注意家中的危險物品,譬如尖銳的刀器、易碎物品、桌(椅)角、清潔劑等,都應放在寶寶不易取得的地方仔細收好,盡量讓寶寶待在妳的視線範圍之內。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並表示,寶寶在成長的階段喜歡探索、學習,如果家長總是制止,即使寶寶因為擔心讓家長不喜歡而停止摸索,卻也同時限制了寶寶的發展。建議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不是限制,而是從旁協助、輔導的姿態,告知寶寶過程中可能會受的傷害,別害怕寶寶受傷,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得或失,都非常可貴。 ●獨立與依賴的拿捏 家長必須建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的觀念,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多觀察寶寶,了解孩子的需要,用柔軟的身段去抱他,給寶寶安全感和依靠,讓寶寶從小就能獲得滿溢的愛及溫暖,他們也將從中獲得更多的能力去學習接觸外界。此外,家長運用肢體、語言以及情緒等方式表達對寶寶的情感,寶寶也都能夠藉此學習到父母親的處事態度、表達情緒的方式,因此寶寶的反抗期不單單只是情緒問題的展現,同時也是親子間學習如何溝通以及調整相處模式的好時機。 為避免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太過自由、放縱而造成他人困擾時,家長也需適時地用堅決的態度予以制止。 ●爸媽咪應注意自己的情緒掌控,避免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 暫時的付出耐心也許不難,但是面對教養寶寶這種必須長時間付出耐心的情況,可就不是這麼容易了。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要有耐心!」這樣的話總很容易就能聽到,但是當遇到寶寶(尤其是反抗期寶寶),持續性的耐心可就相當彌足珍貴。 建議家長在情緒不佳的時候,避免對寶寶出現情緒性的言語或行為,即使有時候只是家長小小聲的碎碎念,寶寶也都會聽進去呢!所以在寶寶面前說出的每句話都要小心,多一點正面少一些負面,因為情緒性話語很多都會讓寶寶認為家長是直接否定了他的能力! (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杏語心靈診所心理諮商師 李韋蓉)

兒童樂園

2008年11月23日
公開
12

珽珽今天起了個大早哦… 因為爸比及媽咪要帶珽珽去兒童樂園玩囉!! 約莫九點半多抵達兒童樂園囉… 嗯…還好人還不多…珽珽應該可以玩的粉開心哦! 而且珽珽還帶挖沙組耶…因為媽咪告訴珽珽那邊有個大大的沙坑可以玩哦! 進去樂園裡面…珽珽一眼看到轉轉杯居然說要玩這個><” 媽咪先哄珽珽玩小火車去…那個轉轉杯再看看囉… 坐完小火車媽咪看到了湯瑪士小火車耶… 請爸比帶珽珽去看看;結果那個有點類似遊樂場的遙遙馬啦!! 還好囉…所以再度的哄珽珽出來坐別的遊樂設施去!! 唉…還是讓他看到了轉轉杯啦!珽還是要玩… 媽咪先過去看一下規則…嘻!珽珽可以玩耶… 媽咪請爸比帶珽珽去玩吧…因為那個媽咪不能玩啦!! 開始時…媽咪還擔心珽珽會怕怕的…想不到他玩的笑呵呵…一點也不怕耶… 再來帶珽珽去坐龍船…因為裡面有魚…珽珽還滿專心的看著… 後來珽珽還吵著要坐一次…但他又想尿尿…所以不管啦:尿尿最大 先去洗手間去…免得等一下尿褲子了… 後來珽珽又跑去另一個遊樂場去…本想說好吧…就換個代幣給他坐警車好了 但爸比去換代幣時…一看一次就要換100元而作罷 哄著珽珽去玩沙沙去…果然珽珽一看到沙沙就準備開始囉!!! 不過那時太陽還滿大的…真是難為爸比了… 珽珽玩了約快半個小時喔!!…還真是有耐性:) 一直到珽珽不想玩了…爸比就帶珽珽去洗腳洗手去 後來珽珽在那看到了旋轉木馬…爸比帶珽去坐 不坐還好…一坐珽玩上癮了啦…吵著要玩第二次… 因遊樂卷剩一張…所以媽咪再去買一張來補… 珽還是玩的不過癮…還是要再玩 但媽咪想說已經十二點了…珽珽其實應該會累了餓餓了… 所以用被被及ㄋㄟㄋㄟ來引誘一下…還好有成功… 趕緊離開泡ㄋㄟㄋㄟ去囉…喝完了ㄋㄟㄋㄟ其實珽珽已經累了… 而此時又讓他看到了碰碰車…唉…又想玩車車去 只好連哄帶騙的帶珽珽到安靜的地方去… 吹吹風拍拍他…哄了約莫五分鐘…小子終於睡著了… 利用此時的空檔;回家去囉… 結束了半天珽珽的遊樂園時間…

反抗是孩子順利成長的標誌

2008年11月13日
公開
34

 反抗是孩子順利成長的標誌   自發性順利發展的孩子,在兩歲前後便開始動不動就說:“不。”這意味著孩子即將進入第一反抗期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三個比較明顯的反抗期,它們是:兩三歲時的第一反抗期、小學二三年級時的中間反抗期、青春期時的第二反抗期。   反抗是孩子正在順利成長的標誌。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應該感到高興。   當孩子出現反抗言行時,做父母的就可放下心來了:我們的孩子也在順利成長呢。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一遇到孩子反抗,馬上就發起火來: “怎麼能對父母這樣。真是不聽話的壞孩子。”   反抗,是與自我的成長同步出現的自然表現,對於意欲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環。所以,歐美等國非常重視說“NO(不)”。“我們家的孩子能夠說NO了”———很多媽媽會為孩子的這一成長感到高興。在反抗期裏不會反抗的孩子才是令人擔心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要與之對抗,而要巧妙地應付過去。   到了第一反抗期,孩子想自己來做事情的願望變得強烈起來,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都想要自己一個人來完成,常常拒絕媽媽的幫助,動不動就說:“不。”   這時,媽媽會覺得孩子變得非常難對付起來,甚至會想,這孩子真是變得任性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正體現了孩子想自己獨立行事的意欲。因此,在這種時候不要訓斥他,而是要好好地保護孩子的熱情。   想向媽媽撒嬌,或者是自己想做又做不好的時候,孩子會過來向媽媽求教。這時可以稍微幫他一下,然後說“下面的就自己試試看吧”,引導著他向困難挑戰。成功了之後,再表揚他一下:“瞧,自己一個人會做了吧。”這樣一來,孩子的熱情會更加高漲起來。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什麼都想通過自己的手來做的時期,因此,無論是穿衣服,還是穿鞋子,都要花很長時間。所以,媽媽若是要帶孩子外出的話,對此要有思想準備,最好提前二三十分鐘就開始讓孩子做準備。並且在打算幫他時,如果他說“不”,那就放手讓他獨自去做就是了。   抱著這種寬鬆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孩子會自然地從第一反抗期中畢業的。   但是在這個時期裏,如果完全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麼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只顧自己的人。因此,父母必須區別清楚:孩子的要求究竟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還是出自任性的欲望。   當孩子吵著想要自己吃飯、穿衣、大小便等等時,這是建立在自發性基礎上的自我主張,只需放手讓他做就行了;而對於“想要買玩具”、“還想要吃點心”這樣的物質要求,就必須加以限制了。若是無止境地滿足這種物質上的要求,那他就會變成一個任性的孩子。 寶寶在3∼4歲時,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希望去探察一切。但由於自己還不能圓滿應付問題,或父母怕出意外,因此經常限制他的活動,這會使獨立個性正在形成,獨立自由需求增加的寶寶大為惱火,常常表現出不服從,與父母違抗;常常因情緒激動而大發脾氣,也常常與小朋友發生衝突。這些特徵表明寶寶正處在反抗期,父母無須為此煩惱,只要你巧妙而妥善的處理,寶寶會順利度過這一必然階段。   發脾氣時可以允許寶寶儘量地喊叫,來發洩氣憤。若住在郊外,還可讓他到屋外面去叫,讓他把胸中的悶氣吐出來,他很快就好了。   說些傻話,做些奇怪的舉止,或者突然把電燈關掉又打開,以此來轉移寶寶的脾氣便發不起來了。   如果寶寶哭鬧太久,你擔心他會哭得發紺(一種腦部缺氧現象),可以輕輕吹寶寶的臉頰,在他臉上拍一些冷水,或用冰毛巾擦臉。   帶寶寶外出時,如果他突然發脾氣吵鬧,你就靜靜的把他帶到車子裏或洗手間去,等吵鬧平息後,再帶回原處,   當寶寶因你未讓他隨自己的意願行動而發脾氣時,你可按他的方式給他一個機會,比如你給他一個協議,什麼事你來做,什麼事歸他做,然後鼓勵他把 一件事從頭到尾完成,即使成果不佳,也要讚揚他。由此寶寶會興致大激,不再和你對著幹了。   有些事你告訴寶寶做不成但他不信,結果真的是不行,寶寶對此會動肝火,比如沒有大小概念的他,硬要把一個玩具塞進一個沒有可能裝進的小盒子裏,在他因裝不進而發脾氣時,你可試著往裏裝,結果當然會與他一樣,你馬上對他說:“媽媽也放不進去嘛!”寶寶會因此而平息怒氣,因為他在把自己和大人做比較。   胡鬧過度時孩子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舉動時,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無理取鬧,或者不會傷害到身體四肢,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你若想控制自己對孩子吼叫,可以和他面對面的站著,就叫不出來了。   孩子太吵的時候,你壓低聲音和他說悄悄話,他就會停下來聽。   規定一個最後期限,用計時器來計算,時間一到就不准再吵;或者宣佈等你數到幾的時候,就不能再鬧,然後大聲的從一開始數。在期限到了以後,你要說到做到,開始一些新的行為,如取消他喜歡做的事情,光是頭威脅是沒有用的。   對寶寶令人討厭的表現乾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應,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裝作正在幹自已的事情,一副什麼都沒看見的樣子,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寶寶在你拒絕了你的要求後糾纏不休時,你不要沒完沒了地說服他,你可堅持用一句簡單的話重複回答他,直到他聽話為止。   在寶寶改正他的行為後,你應立即注意他,並及時表揚。   鬧得太不像話時,罰他面壁坐幾分鐘,或罰他站一會兒,就可讓他靜下來,停止吵鬧。    安撫怒氣把寶寶緊緊抱在懷裏,一邊搖晃一邊哼些歌使他平靜,然後打些比方來表示你有多麼喜歡他,例如說:“我好喜歡你哦,我的喜歡有花那麼大……有房子那麼大……有天空那麼大……”你要越說越大,還要孩子一起幫忙想出更大的東西。    對著寶寶的耳朵說悄悄話,通常可使他停止哭叫;若你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話來,說不定孩子聽了心情會變得很愉快。    告訴寶寶,他肚子裏面裝有一個叫做“笑”的東西,如果讓它跑出來就會轉變成格格的笑。這招通常會使他忘了發怒,真的格格地笑出聲來(這方法是先無視他的怒氣,等他氣消了以後,再和他談談剛才到底為什麼發脾氣)。    幫他發洩怒氣鼓勵寶寶從事體能上的活動,來發洩憤怒。要他到跑步,捶打一大團玩具油土,或用棍子打一棵樹。   要寶寶用很憤怒的聲音,大聲地從1數到5;或在玩具樂器上奏出一首很生氣的歌;或是跳一生氣的舞。   或是你和寶寶一起大聲叫,讓你的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小,終於沒有聲音。   讓憤怒中的寶寶畫張圖,來表示他的感受,這是具有創作性的發洩感情方法。   和寶寶討論他為何生氣的原因,若只是因為不能稱心如意而生氣,就要勸他要忍耐,要寬宏大量,肯為別人著想。   在公平的原則下,表示出你很同情他的處境:“我曉得你為什麼生小華的氣。”設法讓寶寶說出使他生氣的事情,並建議他牟一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    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憤怒,譬如教他說一些你認為可以接受的表示憤怒的字眼。    平息爭吵局面限制打架寶寶最想做的活動,如為看電視蘭目而爭執,那麼就告訴他們,不結束這種局面,這一天就不允許他們看電視。   讓爭吵的寶寶們做深呼吸,並讓每個寶寶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理由,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方法,他們會很樂於接受這個建議。   孩子們吵個不休時,就找個事情給他們做。   看到大孩子想去欺負小孩子時,設法把他貧開,你可以說:“快來,幫我一個忙。”   讓兩個生氣的寶寶幹一件共同的事,如給每人一塊幹抹布,要他們擦玻璃,一個人擦裏面,一個人擦外面,還沒等玻璃擦乾淨,他們又會笑顏逐開了。   罰兩個打架的寶寶相互擁抱對方。這樣他們再想打架時就會多考慮一下,因為沒有人喜歡去抱住正在跟他嘔氣的人。   寶寶打架時,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開一下,跟處理發脾氣的寶寶一樣。沒有觀眾往往就沒有勁再打下去。   要寶寶自己說說有什麼解決紛爭的辦法,即使他們的辦法行不通,也可以緩和一下局面,讓他們去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要兩個吵架的寶寶,面對面地坐在房間相對的兩個角落裏,沒有得到對方的允許,就得一直坐下去,誰都不准離開。讓他們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們講和。   或要每個寶寶說出一項他認為對方具有的長處,互相稱讚一番便能結束爭吵。   把引起爭執的東西拿走或把寶寶分開,也能強迫他們和解。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來說,人生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3—4歲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5歲的第二反抗期。而這兩個重要時期的心理發育狀態,往往又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發展。因此,幫助孩子安然度過“反抗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三歲之前,孩子在心理上處於與父母一體的狀態;三歲以後,他們能區分自己與環境的不同,產生了獨立行動的願望。當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時候,就會出現反抗傾向。心理學經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於軟弱和寡斷。   日久天長,孩子就會從反抗的不同回饋中變得聰明、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孩子的“第二反抗期”也極為重要。當孩子生長到十來歲時,由於他們對事物認識能力和世界觀都正在初步形成,開始進入被理解、被尊重的“第二反抗期”;因而此時他們總會有一種“我已長大了”的感覺,時時處處都在表現獨立、自強的個性。在這兩個“反抗期”家長應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歡別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種意見——哪怕這意見和行為是正確的。這時,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與其他幾種可能擺在一起讓他選擇。孩子在你規定的範圍行使了自主權,既讓他表現了他的獨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願地順從你的建議,雙方皆大歡喜。   其二、巧搭梯子,讓孩子自然下臺。孩子有時是為了逞能而耍強,這時,你要顧全他的面子,幫他“搭梯子”,讓他體面下臺。如果因故考試成績一落千丈,你不能對他嘲笑諷刺,否則會適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歸路”。   其三、因勢利導,不要破壞孩子情緒。孩子玩得高興的時候,父母打斷而要求他做他不願意的事,這正是引起孩子對抗的導火線,甚至還會發展到父母對抗。近年報刊上不時披露的青少年棄家出走,不少說是孩子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對抗而採取的極端之舉。   如此種種,巧施用,就可以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過人生的兩段關鍵“黃金時代”。

婦幼產檢-30周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38

今天晚上;是mm 30周產檢的日子哦… 和爸比約在婦幼等… 媽咪今天改變搭車的路線看看是否可以順利一些… 不然每次都坐到古亭捷運站再走過去也要花將近20分的路程… 對現在大肚婆的我來說有點小困難:因為有時會想尿尿呀… 所以今天先坐捷運到科技大樓站再到和平西去坐235公車 因為235公車車比較多而且可以直接坐到婦幼啦…哈… 一到婦幼打電話給老公…阿…還在路上耶… 老公要我先去量體重及血壓…嗯…好吧先進去囉… 一到二樓…有三位媽咪已經在護理站門口了耶… 媽咪我就自已就量血壓及體重囉… 好了之後…因為今天要抽血驗B肝所以也填了驗血單… 再來呢?就將資料給另一位護士小姐… 她拿了病歷後就直接帶媽咪到診間囉… 哇…有史以來最快速的一次耶… 進診間等醫生到就可以產檢了哦!!! 爸比也在最後一秒趕到了… 唉大醫院的小型超音波真的看不清楚耶… 只見蕭醫師量完BB的腿骨…媽咪就問醫生說那BB目前多重啦… 蕭醫師說來量一下肚子…然後就說:哇肚子怎那麼大… 是什麼意思呀…肚子大代表什麼呢??醫師也沒有說: 只說再重量一次看看…還是一樣只是這次有告訴媽咪MM的重量… 30周…1597G…醫生說在正常成長的範圍… 就這樣看完了BB…但也給爸比及媽咪留下了疑惑… 所以爸比決定…星期五去李木生那再請吳醫生看一次… 畢竟那的超音波比較清楚…

慣出來的8種“飲食”病

2008年11月11日
公開
17

慣出來的8種“飲食”病 1、未能及時加入輔食﹕在嬰兒輔食加入的關鍵時期﹐沒有給寶寶適宜的鍛煉﹐使寶寶的咀嚼能力、味覺發育落後於同齡兒童。 應對方法﹕從嬰兒四個月起﹐隨著月齡的增加﹐要依據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原則﹐逐步加入輔食。 2、零食過多﹕在寶寶加入離乳食品期間﹐發現了他愛吃的食物﹐以後就不斷地買回來。餐前零食過多﹐正餐自然也就吃不下了。 應對方法﹕父母一定要了解幼兒營養的知識﹐還要讓孩子懂得可樂雖然好喝﹐但是會長胖﹔果汁很好喝﹐但是會阻礙食欲﹐也容易造成蛀牙。 3、玩玩吃吃﹕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愛吃飯﹐就採取了講故事、做遊戲邊吃邊玩的方式。結果適得其反﹐不但進一步分散了小兒進餐注意力﹐還易發生嗆食等意外。 應對方法﹕不妨嘗試一下鼓勵法﹕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就不理他﹐但當他又拿起勺子好好吃時﹐立刻告訴他很喜歡他吃飯的樣子。 4、食物品種過於單調﹕有些媽媽擔心寶寶消化吸收不好﹐總給他吃那麼幾種常吃的“安全”的食品﹐使孩子產生了厭惡情緒。 應對方法﹕菜的烹調方式也不要一成不變﹐應盡量混合多種食物﹐口味以清淡為主。哪怕只有一枚雞蛋﹐也可以做成雞蛋餅、雞蛋羹、雞蛋湯﹐千萬不要總讓寶寶吃煮雞蛋。 5、討厭某種食物的顏色﹕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黑色的食物﹐比如﹕芝麻糊、發菜等。對一些新奇的新的、與平時飲食味道不一樣的食物﹐也可能不愛吃。 應對方法﹕父母要利用適當的方式來吸引孩子﹐譬如﹕設計成色香味俱全及造型獨特的餐點、混合於孩子喜歡的食物中﹐或用孩子可接受的理由來引導。 6、受父母飲食習慣的影響﹕父母盡量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即使自己不喜歡﹐也應該給孩子食用。 應對方法﹕通常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周遭人物的行為舉止﹔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用餐禮儀的形成﹐可能就是在不自覺中學習到的。 7、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如果以前吃了某種食物後肚子疼或很不舒服﹐或者是在不愉快的環境下被迫吃下的。這樣就會使孩子對這種食物產生抗拒的心理﹐非常排斥它。 應對方法﹕父母要盡量避免在飯桌上斥責孩子﹐以免破壞進餐情緒。也不要強迫孩子吃太燙的食物﹐會損傷寶寶嬌嫩的口腔粘膜。而且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還有致癌作用。更不要把孩子一個人留在那裏吃飯。即使您不能守在身邊﹐您要讓孩子有個“伴”﹐可以給他一個洋娃娃或卡通動物玩具扮演這個角色。 8、父母太過在意﹕有些孩子知道父母很在意自己是否吃飽飯﹐因此就利用這些來控制父母﹐提出諸多條件﹐如﹕你給我買什麼什麼﹐我才會吃飯。 應對方法﹕吃﹐一旦變成“籌碼”﹐問題也就無法消失﹐更不能徹底解決了。其實父母對於孩子吃得太少或不吃的焦慮﹐主要是擔心孩子營養不良、長得比別的小孩瘦小。但事實上﹐每個人的高矮胖瘦各有天生﹐只要孩子健康﹐並不差人一等。

好現象耶~~~

2008年11月10日
公開
16

今天早上起來…珽珽還在睡夢中… 才正想說會不會睡到媽咪及爸比出門呢?? 事實證明…媽咪想太多了…哈 因為從洗手間弄完出來進房間…珽寶貝已經醒來了啦… 爸比也早一步在房間裡陪他了… 從爸比的口中得知…珽珽一醒來就問爸比:媽咪ㄋㄟ… 爸比和珽說:媽咪去廁所呀!你看爸比沒有騙你哦… 媽咪一進門就爬上床床和珽珽說…等一下媽咪要上班哦! 珽珽沒有說話…媽咪又和珽珽說那珽珽要上學嗎? 珽珽說不要…那珽珽在家和阿媽在一起等媽咪下班回來好不好… 還有哦…等到星期五下午媽咪請假再帶珽珽出去玩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二…再來三、四、五就到了哦 我們也請爸比請假…珽斑想去那玩呢… 珽珽說騎車車…媽咪說好呀…那和爸比說好不好… 珽珽叫爸比進來和爸比說… 媽咪後來就幫珽珽換好衣服…帶他出房間門至客廳去… 一下子珽珽又叫著找媽咪;一進房間看媽咪在準備…又想到了 說…不要上班啦…媽咪和珽珽說…珽珽不是要帶小手拍去找嘟嘟嗎? 那珽珽去阿媽…嘟都幾點起床呀…珽珽果然跑去問婆婆了… 婆婆也利用機會教珽看一下時鐘…說九點哦!! 九點阿媽就帶珽去找嘟嘟…這時珽珽才用忘記了要我不上班的事… 而正要出門時…珽珽在玩他的警車給阿公看… 媽咪和爸比就利用這個機會出門上班去了… 呵…在路上和爸比說…我有用尹齡教我的方法哦… 不知是不是這個方法有效果耶… 就是媽咪我昨天在睡前…躺在床上心理默想著告訴『床母』 希望他可以幫我和珽珽溝通一下…也保祐珽珽能夠好帶些呀 讓我渡過這個時期… 加油…!!!

珽珽今天不上學!!!

2008年11月07日
公開
16

今天早上起床;珽珽還是那句話『今天要上班嗎?』 媽咪就回說『要呀』那珽珽要上學嗎?『不要』; 這是珽珽的回答;媽咪還是和珽珽說…我送你去上學好不好… 就像前二天那樣呀…珽在學校也玩的粉開心的呀…不是嗎? 還是二個字『不要』唉…怎會這樣呢?? 後來珽珽問爸比ㄋㄟ:媽咪和珽珽說在睡覺呀… 看珽似乎要找爸比玩;於是媽咪就和珽說:不要吵我老公睡覺啦!來陪我玩啦! 珽珽突然說:那不是啦…媽咪就和珽說:那你是我老公哦…珽居然點頭說是 哈…這小子開始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啦!! 於是媽咪就再利用機會問珽珽說… 那我想去學校玩車車;老公要陪我去哦! 珽不回應。 還有我想去學校玩溜滑梯;老公也要陪我去! 珽還是不回應。 而且還不理會我的問話;跑下去要找爸比… 媽咪就拉著珽珽說…要不要麻…可以帶兒子去嗎? 珽還是不理我 唉!!看來還是沒用。連在之前和珽說…湯瑪士也還在學校耶 我們要去帶湯瑪士回家呀!珽也是沒有回應… 後來跑去門口要穿襪子…自已穿好了一腳;另一腳穿不上去 要我幫忙;媽咪就回珽說;我老公會自已穿襪子呀!珽這時才說不是啦… 媽咪則問說你不是我老公了哦!珽說對啦…是兒子啦!1哈哈哈 媽咪說哦…那兒子的話媽咪來幫忙…穿好後珽自已打開門。 剛好ㄚ媽經過門口;看到珽穿好襪襪就順口問『穿好襪子要上學去了哦』 珽一聽完就自已又把襪子脫掉了…呵 後來珽陪媽咪刷好牙、洗好臉就跑到客廳去…本來想說要怎樣才能讓他去學校 結果珽自已就跑去和奶奶說要到樓上澆花去 媽咪一聽到就和珽說你要去樓上澆花;那媽咪要去上班囉 珽說好;媽咪又和珽說那等一下您下樓來看不到媽咪不能哭哭哦! 珽也說好 媽咪再和珽說…真的嗎? 珽說真的!媽咪再一次問那我要上班囉…珽還是說好 媽咪就和珽說那先給我KISS BYE…真的來親一下耶… 後來奶奶就帶珽上樓去了…而媽咪和爸比也就上班了… 看來是否要上學…真的要等周末完再看看囉…!!!

狀況還OK哦!!!

2008年11月05日
公開
22

今天早上起床後…珽珽還是問那一句話…今天要上班嗎? 媽咪告訴珽珽說要呀…珽珽也要上學哦!! 珽珽沒有說話…媽咪和珽說請ㄚ媽帶珽去學校;珽說不要… 那請爸比帶珽去學校…珽也說不要… 於是媽咪又問珽珽說…那要帶湯瑪士去和小朋友一起睡覺嗎? 珽珽說好…利用這個機會和珽說那我們去找湯瑪士出來好不好! 珽說好…找出來後…在客廳珽看著湯瑪士在哼哼叫… 媽咪從房間出來後…到珽身邊問珽說…是不是要媽咪陪你一起去學校… 珽才說是…好吧!那我們整理東西囉…珽才起來說好…陪著我整理他要去學校用 的東西…完畢後…請爸比帶我們過去…因為今天是爸比要留在學校陪一下珽到 老師來的…媽咪再找機會離開…坐公車上班去。 順利的離開學校後…打了電話詢問一下珽在學校的狀況… 和昨天一樣沒有吵鬧…只是中午的午睡…珽應該是不習慣所以沒有睡著… 一直到撐到二點半其它小朋友要起床了…珽才開始有點番著要找媽咪… 老師的判斷是…因為是累了要睡覺才會如此…果然老師才抱了一下…珽就睡著 囉…這一覺就睡到了五點…天啊…!!!媽咪請學校老師先打個電話給ㄚ媽準備接 珽珽;ㄚ媽到了之後再叫醒珽回家去!! 目前媽咪需要克服的是…早上送珽到學校的這個困難點… 加油!!!

好的開始嗎?? 試續)

2008年11月04日
公開
18

今天早上;珽珽起來依然是問那一句話『媽咪要上班嗎?』 媽咪告訴珽珽早上請假不用上班 媽咪帶珽去昨天的學校好不好… 珽珽一開始說『不要』媽咪接著說…媽咪會陪你去呀… 不會再像昨天那樣…媽咪會待到珽珽說『媽咪;可以去上班了』再去上班的。 珽珽才說好…媽咪利用這個時機和珽珽說…那我們去找上學的背包好不好 珽珽粉開心的說好…就到客廳去了… 媽咪幫珽珽找出了他的黃色小背包裡面裝了珽珽的畫紙及畫筆 另外巧虎小提袋裝著他的衣服及碗、湯匙、杯子… 剛開始到學校珽珽的習慣是先在旁邊觀看一下… 媽咪鼓勵珽珽自已找個位置做下來…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畫畫… 值班老師有拿紙給珽珽;但珽珽則不要老公給的紙紙… 拿出自已帶的紙及筆出來畫…呵 再來八點半唱唱跳跳時間到了…媽咪也是鼓勵珽珽和小朋友一起… 但珽珽不要…於是媽咪請珽珽坐在旁邊先看其它的小朋友活動的情形… 後來幼幼班老師來了…我們就和老師一起到他們的教室去 一進到教室珽珽就先跑去開車車了…這個時候媽咪和老師說『今天珽珽就照正 常的上課程度來就好了』 所以吃點心時間到…起先珽珽還是不理自已玩車車… 後來所有小朋友全坐好了…老師也請珽珽去洗手…珽珽就自動的找個椅子坐下 來和其它的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吃完點心後…是幼幼班的遊戲時間…所有小朋友會一起玩玩具… 媽咪利用機會和珽珽說『媽咪先去一樓上廁所;珽珽想媽咪的話和老師說媽咪 就會上來找珽珽了…』珽珽說『好』。於是媽咪就和老師打個招呼下樓去了 等到快十點…媽咪才又上樓去看看珽珽的情形… 此時幼幼班的小朋友已經到四樓的遊戲間去了… 媽咪一樣在邊邊看珽珽的情形…狀況還不錯… 後來珽珽有看到媽咪…粉開心的笑了一下… 媽咪再利用機會和珽珽說『媽咪去買珽珽在學校穿的鞋鞋好不好』珽珽一開始 說不要…媽咪接著說…可是珽珽在學校沒有穿的鞋鞋;腳腳會髒髒的… 再提出第二次…珽珽才說好…媽咪再告訴珽珽說…那在這邊吃完飯後…媽咪會 請阿媽來接珽珽回家哦…珽珽也才說好。此時媽咪才正式離開學校全權交給老 師處理了…十一點半打電話問老師珽珽的情形…還不錯和小朋友一起吃午餐… 今天珽珽在學校有自已吃完義大利麵哦…一直待到一點才回家… 希望明天依然如此…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