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宮縮6大問題解碼

2008年12月15日
公開
101

宮縮6大問題解碼 2008-09-09 Page:1/1 宮縮是每位孕婦辨別胎兒狀況的重要指標,但許多準媽媽對於宮縮所傳遞的訊息,仍是一知半解。本文將針對宮縮狀況一一解碼,讓準媽媽們能安心度過孕期,快樂迎接寶寶的到來! 文�黃珮瑜 採訪諮詢�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簡博賢 Q 1:何謂宮縮? Ans:子宮出現收縮現象就叫宮縮。從懷孕開始,子宮會自然出現零星且不規則的收縮;這種宮縮通常強度不強,孕婦也不會感到疼痛及造成子宮頸變化。在醫學上稱這種收縮,叫做「Braxton Hicks收縮」。 「Braxton Hicks收縮」通常會一直持續到孕期最後一個月,才變得比較不頻繁。但到懷孕最後1、2週時又轉變為頻繁,甚至10∼20分鐘就收縮一次,部分還呈現規律性。到了懷孕最後期,這種收縮還會令孕婦感到很不舒服,稱為「假性陣痛」。這時候的宮縮,很難與進入待產的真正陣痛區分,有時候必須到醫院檢查與進一步觀察才能知道。 Q 2:何謂早產陣痛? Ans:一般要定義「早產陣痛」,必須符合下列要素: (1)要有規律的收縮 (2)要合併內診檢查子宮頸的變化。 也就是說在懷孕20∼37週時,子宮收縮頻率每20分鐘4次以上,或一小時8次以上,並由同一檢查者認定子宮頸有進行性變化〈變軟或80%以上的變薄〉,或產婦之子宮頸於初次檢查時已有1公分以上之擴張,即定義為早產陣痛。 Q 3:早產宮縮特徵? Ans:若子宮收縮頻度雖有增加,但未達上述標準者,則稱為「早產宮縮」。 一般不收縮時的子宮壓力大約是10mmHg,當子宮收縮壓力增加到大於25 mmHg 的時候,孕婦才會開始感覺到痠痛的滋味。這種痠痛,有點類似月經來臨般的腹痛,不止下腹部不舒服,還會痛到腹股溝甚至有持續性下背酸痛;嚴重的還會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加及陰道出血。而當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情況時,就要盡速就診。 Q 4:引發宮縮的外力因素? Ans:除了生理上自發性的宮縮之外,有些外力狀況也會引發宮縮。 1.跌倒─腹部不慎受到撞擊時,不但會壓迫到子宮內的胎兒,也會因疼痛、驚嚇導致子宮內血液供給變少,嚴重的撞擊甚至還會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危及媽媽與胎兒的生命。 2.提搬重物─拿重物或搬運物品時,會在腰及下腹部用力,引起腹部的壓迫及子宮的充血,所以會有流產、早產的危險。若是不得已的情況〈如抱小孩〉,最好先蹲下彎腰,抱緊孩子或物品後,再站起舉腰。 3.常見的病因─子宮感染或子宮外的感染,如泌尿道感染、陰道炎。胎盤異常、子宮異常或是子宮過大等,例如多胞胎懷孕、葡萄胎。 4.緊張、過度疲勞─臨床的觀察,孕婦長期處於過度緊張與疲勞的環境下也較容易出現頻密的宮縮 5.屈著身體或採壓迫腹部的姿勢─懷孕時由於重心前傾,因此有許多準媽媽會不自覺地彎腰駝背,但這樣的姿勢容易造成骨盤塌陷,胎兒位置也無法保持在正確的胎位。此外,彎腰動作也會加重身體負擔,造成背脊及腰椎疼痛感。 6.進行和非懷孕時同樣的性生活─懷孕時雖然可維持性生活,但劇烈的性交動作及射精,容易引發子宮收縮,男上女下的姿勢也會壓迫腹中胎兒。此外,懷孕前三個月和最後一個月,是胚胎著床發育和即將臨盆的敏感時期,最好能節制或避免性生活。 7.身體處於長期的搖晃狀態、從事激烈的運動─由於劇烈運動時,常會不自覺使用到腰、腹部力量,或是時間太長而造成過度疲勞;所以,若要長時間的搭乘交通工具,最好先徵詢醫師建議,以免發生意外。 8.冷水浴─突然的溫度改變,會使通過身體的血流變少,對於需要溫暖的子宮環境會有不當刺激,進而造成收縮發生。 Q 5:發生宮縮時處理應變原則? Ans:當有宮縮時,宜立即臥床休息(左側臥),並計算一小時內宮縮次數,注意有無早產症狀,並且隨時觀察胎動。若感覺胎動減少時,先進食或以手搖晃腹部測試觀察;若確定有早產症狀或胎動減少情形,則應到醫院求診。 而判別早產症狀如下: 1.子宮規則收縮陣痛,至少10分鐘有一次,且持續30秒以上。 2.陰道出血或破水。 3.下腹痛或下背痛、一陣陣腰痠感、便意感、下墜感。 Q 6:超過預產期時,刺激宮縮的方法? Ans:宜鼓勵孕婦多散散步,多走動走動,持續做懷孕期間常做的孕婦健康操,以培養生產時所需之體力。原則上耐心等待產痛自然發生。 坊間雖有一些偏方,例如,吸吮乳頭〈誘發腦下垂體刺激催產素分泌〉、射精〈精液中含有前列腺素,會引發子宮收縮〉等……,但因這些方式皆隱含潛藏危險,因此醫師並不鼓勵用奇特的方法來刺激子宮引發生產。 早產宮縮常見原因 早產宮縮大部分原因不明,約只有25%可以找到原因,以下列幾項原因最常見: 1.子宮感染。 2.子宮外的感染,如泌尿道感染、陰道炎。 3.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4.子宮異常,如雙角子宮,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 5.子宮過大,如多胞胎懷孕、葡萄胎。 6.早期破水。 7.子宮頸閉鎖不全。 8.前胎曾有早產病史。 9.年紀大於35歲。 10.孕婦抽菸,喝酒。 11.外傷(如腹部受撞擊或跌倒)。 預產期過了怎麼辦? 若無明顯的經期誤差及高危險性因素,妊娠超過預產期1週或10天是可接受的,醫師會要求孕婦繼續等待並特別注意胎動。此時1週要產檢兩次,若胎動減少,須進行胎盤功能測試;若妊娠超過2週,醫師會建議催生,如果催生過程中胎兒心跳不佳或產程遲滯,才會考慮剖腹生產,否則仍以自然生產為佳。 ~原文刊載於2006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呵…這麼好睡嗎??

2008年12月13日
公開
17

今天;因為珽的大阿姨要出去玩二天一夜… 媽咪想說帶爸比去北投泡個湯…舒展一下爸比的筋骨 畢竟媽咪懷孕以來…因為孕期不舒服的關係… 連帶的爸比有時也跟著睡不好… 所以有機會就帶爸比去泡個湯…讓爸比舒服一下… 而珽呢??他最開心到北投去了… 一早我們坐捷運到北投捷運站和大阿姨會合囉… 因為大阿姨要借我們摩托車所以要會合拿鑰匙… 一進到大阿姨的屋內…珽珽第一件事就是開始找米老屬的吊牌 然後一個自已帶;另一個就是請他老爸帶囉… 第二件事呢?就是拿起阿姨的網球拍… 同樣的一個自已拿;另一個給他老爸;然後呢?? 就開始打起網球來囉…什麼當球呢??哈!!珽寶貝拿封口膠帶來當球打 玩累了之後…珽又想起另一件事來了…就是要開阿姨的車車出去 媽咪只好哄他說那我們去逛市場好不好!! 我想只要能出去…珽都ok吧…於是我們去逛市場囉… 到市場去…都是買珽的東西…哈!! 逛完了!!回到住處之後呢??當然是哄珽寶貝睡覺囉… 因為前幾天有小鼻塞的關係珽也睡不好…想說還是早點讓他睡個午覺 這樣爸比也比較有時間可以泡個湯… 結果珽珽在大阿姨的床床上從一點多左右吧開始睡著了… 一直睡到快五點起床…當然中間媽咪是躺在旁邊陪著他囉!! 而爸比就去泡個湯…休息一下…

須把握黃金治療期的兒童鼻竇炎

2008年12月12日
公開
63

須把握黃金治療期的兒童鼻竇炎 2005-10-09 資料來源:http://www.happychild.org.tw/newscenter/article.php/418 須把握黃金治療期的兒童鼻竇炎 提高抵抗力,拒絕鼻竇炎! 從小就給孩子均衡的營養,以及適當的戶外活動、運動,才能提高抵抗力,不讓孩子成為鼻竇炎的常客!由於環境跟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人有過敏體質,連帶生出的下一代新生寶寶也遺傳了過敏體質。也許是台灣的過敏體質已經讓人太習以為常,許多孩子在起床後甚至去到學校後依然噴嚏連連。不過,如果原本就脆弱的鼻子因過敏或感冒導致續發感染,引發鼻竇炎的話,可就不能再輕忽了! 認識鼻竇炎 何謂鼻竇炎? 顧名思義,鼻竇炎就是鼻竇部位的發炎症狀。那麼,鼻竇又是在哪裡呢? 鼻竇的構造 在我們人體的頭部構造中,由於頭骨既硬又重,為了減少頭部對肩頸的重量壓迫,我們臉部有些部分的骨頭是空的,內部只有類似海綿的組織在其中,以減少重量,而這些有海綿組織的中空部位就稱為「竇」;在額骨部位的稱為額竇,在鼻腔的就稱為鼻竇。人的鼻竇一共有四對,分佈在鼻腔跟眼框周圍的部位。 鼻竇的功能 1. 減輕顱骨的重量。 2. 製造分泌物排至鼻腔,以溫暖並濕潤吸入的空氣,並捕捉空氣中之塵粒。 3. 發揮聲音共鳴的作用。 致病病理 當鼻腔、呼吸道較脆弱或敏感時,鼻竇的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這時如果再有細菌或病毒侵入導致發炎時,整個鼻竇就會充滿或白或黃的黏液,就是所謂的鼻竇炎。 什麼原因會引起鼻竇炎? 1. 感冒 一般的感冒即被細菌或病毒感染了上呼吸道,使得鼻腔、咽喉發炎,鼻黏膜充血,很容易併發急性鼻竇炎。 2. 過敏性鼻炎 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其鼻腔原本就脆弱,若再被空氣中的傳染病病菌侵入,如肺炎雙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就會變成鼻竇炎。根據臨床統計,有50%的鼻過敏病童有鼻竇炎。 3. 鼻腔結構性阻塞 例如鼻中膈彎曲、鼻息肉、鼻腔腫瘤……等,都會引起鼻道阻塞,讓鼻竇分泌物積滯於鼻竇中無法順利排出,久了很容易滋生細菌,就會引起鼻竇炎。 另外,還有其他較少見的原因也會引起鼻竇炎,如免疫系統異常;游泳時帶菌的水進入鼻竇;搭飛機時因氣壓的改變,導致鼻黏膜急性發炎腫脹……等,也都有可能會引起鼻竇炎。 鼻竇炎的症狀 鼻竇炎可以分為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如果急性鼻竇炎的症狀超過三個月,就會演變成慢性鼻竇炎。 一般的鼻竇炎症狀 1. 頭痛 2. 臉頰腫脹疼痛 3. 眼周和眼窩部位疼痛 4. 流出白色或黃色的鼻涕 5. 咳嗽 6. 呼吸不順暢 7. 流鼻膿 8. 起床後眼睛周圍水腫 9. 鼻涕倒流 10. 鼻塞、張口呼吸 兒童鼻竇炎 大部分兒童鼻竇炎的症狀沒大人那麼典型,常常只會表現出咳嗽跟流鼻涕而已,也因此不易發覺,一不留意就變成慢性鼻竇炎。根據統計,約有5%∼10%的幼兒感冒會併發急性鼻竇炎。 因此,當孩子感冒後不斷地流白色或黃色的鼻涕,並伴隨咳嗽超過10天以上,而且有上述鼻竇炎的任一症狀,就要懷疑可能是鼻竇炎,必須再帶去看醫師。 鼻竇炎的治療 急性鼻竇炎 由於鼻竇炎是細菌感染所導致,必須使用抗生素來治療。一般來說,急性鼻竇炎約須以抗生素治療到症狀減緩後的七天,整個療程約14∼21天。 慢性鼻竇炎 若發現時已是慢性鼻竇炎,則須以抗生素治療一個月,必須注意的是,服用抗生素不能自行停藥,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讓鼻竇炎更難痊癒。另外,有些醫師也會配合開立一些抗鼻充血的藥物來舒緩症狀。 手術引流 如果在用藥治療一個月之後,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則可用手術開刀引流的方式,將鼻竇中的膿導流出來,才能夠痊癒。不過,鼻竇炎的手術治療通常是用在成人居多。 如何照護鼻竇炎幼童? 人類必須以呼吸來維持身體的運作,可見順暢呼吸有多麼重要。而鼻竇炎患者最辛苦之處,就是鼻涕連連,整個鼻腔的發炎腫脹,讓他們躺著、站著呼吸都不舒服!建議你可以用下列的方式,來幫鼻竇炎幼童舒緩症狀。 1. 多喝熱水,以濕潤鼻腔保持通暢,並可稀釋黏液,讓分泌物較易排出。 2. 利用洗澡時間,讓浴室充滿熱蒸氣,可以疏通孩子的鼻腔。 3. 以棉棒沾生理食鹽水,幫孩子清除過多的鼻涕,一天約三次。 4. 擤鼻涕時應該一次擤一邊就好,切勿兩邊同時悶住用力,以免形成耳內壓力,讓細菌跑到更深的地方。 5. 可常用熱毛巾敷眼睛及顴骨部位,舒緩鼻竇與鼻腔的腫脹疼痛。 6. 睡覺時可將枕頭墊高,或者讓患者側躺,以減輕鼻塞症狀,幫助入睡。 叮嚀 絕大多數的兒童鼻竇炎,都是由過敏性鼻炎與感冒所引起,屬於續發性的併發症狀,因此,若要杜絕鼻竇炎找上門,仍應從提高免疫力與改善體質著眼。現代人的飲食選擇多,因此只要不偏食,注意飲食的清淡與均衡,營養大多沒問題。一般最容易疏忽的,就是要多運動,尤其是呼吸道、氣管較弱的孩子,曬曬太陽多運動,是捍衛身體健康非常的重要原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