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長牙的症狀跟注意事項

2009年08月19日
公開
54

寶寶長牙的症狀跟注意事項 寶寶的發牙進行曲 當寶寶的牙床冒出小小白白的乳牙蕾時,相信爸媽們會非常高興,「我的寶貝長牙了耶!」然而每個孩子長牙的時間並不盡相同,有人3個月大就開始長牙,也有1歲之後才開始長牙的,因此爸媽們不用太緊張!只要寶寶在1歲半之前長出第一顆牙,3歲前20顆乳牙全部長出來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大約6∼10個月會先長出2顆下門牙,但也有寶寶先長出上門牙;20顆乳牙要全部長出,可能需要20∼30個月。發牙速度與生長發育及遺傳因素有關,而且女孩的長牙速度比男孩快。 注意寶寶牙齒生長的順序 不過,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是有差異性的,沒有按照上述時間長牙沒有關係,要特別注意的是乳牙的生長順序,萬一有誤,因為有可能是先天性缺牙或某遺傳疾病的關係,必須帶去給牙醫師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長牙時會有哪些症狀? 當發現寶寶有以下症狀時,可能是在長牙囉! 1.寶寶想去摳牙齦、喜歡咬東西(因為長牙時會癢)。 2.食慾下降,輕微腹瀉。 3.哭鬧不安,脾氣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 4.口腔內有點紅腫,有硬塊凸起。 5.較容易流口水。 6.輕微發燒:這是因為牙齒穿出口腔黏膜過程中,所引起的正常發炎反應。 7.注意異常症狀:例如情緒起伏太大,此外,若有腹瀉、發燒超過38.5℃、脫水、起疹子及腸胃不適等症狀,要先前往小兒科就診,以排除其他感染的情形。 Baby長牙時的照顧方法 針對以上的長牙症狀,寶寶可能有些不舒服,可用以下方法來加以紓緩與照顧: 1.準備固齒器(注意清潔)、較硬的蔬果(例如蘋果、胡蘿蔔,切成條狀,不要太大塊)讓寶寶咬,以按摩發癢的牙齦。 2.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後,以溼的紗布幫寶寶清潔按摩。若臼齒已長出來,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刷牙。 3.若有紅腫的情況,可請牙醫師開消腫藥膏來使用(萬一不慎吃下去沒關係)。 4.寶寶情緒不穩定時,可多給予呵護、抱抱。 5.給寶寶吃些涼的食物,例如布丁、優格、稀飯等。 6.多漱口可降低口中微生物滋生,能減少寶寶發牙時的輕微發炎反應及發燒。 如何照顧好寶寶的牙齒? ◎幫寶寶養成潔牙的好習慣 1.漱口: 在還沒長出牙齒前,就要讓寶寶養成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後漱口的習慣,長出牙齒後更要繼續維,以減少口中食物殘渣形成酸性的環境。 2.刷牙: 寶寶還沒長牙時,爸媽就可以開始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幫寶寶清潔牙齦,先讓寶寶熟悉清潔口腔的動作。當6、7個月大開始長前面幾顆門牙時,就可以開始潔牙,以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來擦拭牙齒及牙齦,尤其是在餵食後與睡前,一定要徹底將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及奶垢清潔乾淨。等乳臼齒萌發之後,就要改用指套刷或小牙刷來幫寶寶清潔牙齒。 ◎檢查寶寶牙齒,預防蛀牙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施文宇醫師指出,寶寶牙齒最常見的問題是「蛀牙」。蛀牙是因為牙齒清潔不乾淨與食物殘渣造成口腔中過酸的環境,侵蝕牙齒而產生脫鈣的作用(牙齒會變成白白的),使得牙齒表面失去了原本晶瑩剔透的質感,這是蛀牙的前奏,接著可能變成黑灰或黃黃的,甚至會出現凹洞。 蛀牙常出現在咬合面以及牙間縫,帶寶寶給牙醫師塗氟及使用「凹隙封填劑」,已證實有極佳的防蛀效果。若父母懷疑寶寶有蛀牙,應立刻請牙醫師檢查,以免蛀牙過深。 *什麼是「凹隙封填劑」? 施文宇醫師表示,兒童乳臼齒咬合面因溝隙較深,極易積存細菌及食物殘渣,且刷牙也不易刷乾淨,雖使用大量氟化物,但因溝隙過深引起的咬合面齲齒並無明顯的減少,故發展出「凹隙封填劑」來預防咬合面的齲齒。凹隙封填劑在恆臼齒的使用效果非常良好;但使用於乳臼齒時,由於病童看診時不易配合及凹隙封填劑材料選擇等因素,使凹隙封填劑在乳臼齒的使用效果較差。 有鑑於此,台北榮總兒童牙科經由行為控制及改採「玻璃離子體」材料等方式,發展出針對兒童乳臼齒凹隙封填的特殊作法,經兩年追蹤,耐久度佳,不易脫落,可大幅減少乳臼齒咬合面齲齒的發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盡量不吃甜食。 2.若真要吃零食,應集中在半小時內吃,以降低接觸零食的時間,減少口腔的酸性環境。 3.飲食之後(不論是喝奶或吃副食品、零食等)要喝水漱口,能刷牙更好。 4.避免讓寶寶含奶瓶睡覺,要喝完水或刷牙之後再睡。 5.1歲開始戒奶瓶,5歲之後不再含奶瓶、吸奶嘴,以免影響恆牙顎骨的發育。 6.減少吃黏滯性高(例如餅乾)、含糖及精製的糕餅類等容易導致蛀牙的食物,因為容易形成酸性環境,對寶寶牙齒非常不好。新鮮水果比較好,因為含有纖維,咀嚼的同時也具有清潔的作用。 7.避免讓寶寶喝碳酸飲料(即汽水)。 8.當食物太大塊或寶寶咬不斷時,不要由大人咬了之後再餵食,因為不衛生又容易將大人口中的細菌傳給寶寶。徐慶玲醫師建議以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將食物磨碎,她自己的做法則是會攜帶乾淨小剪刀,隨時可幫寶寶剪碎食物。 幫寶寶刷牙5大訣竅 1.選擇牙刷: 幫寶寶選擇牙刷時,牙刷頭的長度,以相當於四顆門牙的寬度為宜;牙刷的軟硬度,則以不刷痛孩童牙齦為原則,以免讓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覺而排斥刷牙。 市售的兒童專用牙刷有為各階段寶寶設計的小刷頭,容易深入兒童細小的口腔,柔軟的刷毛及軟墊刷頭,可保護寶寶幼嫩牙齦,還設計成粗胖的握柄,適合手掌肌肉尚未發展完全的幼兒來掌握,有些還有可愛的卡通圖案,很受小朋友歡迎,爸媽可多加利用。 2.刷牙姿勢: 徐慶玲醫師說明爸媽可幫助寶寶刷牙的姿勢包括: (1)讓寶寶坐在自己的大腿上,面對面刷,或兩人同時面朝前方刷。 (2)也可讓寶寶躺在自己的大腿或小腹上刷,最好將寶寶頭部往左或右偏45度,以防止寶寶的口水哽在喉頭。 3.分區刷牙: 4.刷牙力道與方向: 力道要適中,如果太用力刷,會因疼痛而使寶寶排斥刷牙;此外,不需使用貝氏刷牙法,以短距離振動的方式橫刷即可。 5.愉快的氣氛最重要: 剛開始先不要強求刷乾淨,先讓寶寶習慣刷牙之後,再逐漸要求刷乾淨。建議可以利用遊戲、說故事或配合音樂的方式,讓寶寶在愉快的氣氛中習慣刷牙,進而學習自己刷牙。 帶寶寶開心看牙醫4大訣竅 從寶寶長牙之後,約3∼6個月就需要帶寶寶去牙科接受定期口腔檢查,除了可以早期發現口腔疾病而儘早矯正或治療外,牙醫師還會適當建議小朋友使用氟化物(像如何在家使用含氟牙膏、是否需在牙醫師處做牙齒塗氟),以及在臼齒咬合面做「凹隙封填劑」來預防蛀牙。 然而許多小朋友排斥看牙醫,如何才能讓寶寶在愉快的環境中習慣牙科的治療呢?以下建議不妨試試看: 1.看診前及看診時,跟寶寶玩看牙齒的遊戲,例如躺著讓父母看牙齒、用鏡子檢查牙齒,並給予稱讚與鼓勵。 2.第一次看診時請牙科人員帶小朋友熟悉環境,不一定要立刻做治療,以減少緊張感。 3.千萬不要用威脅的方式,更不要把帶孩子去看牙醫當作逞罰他不乖的手段,以免孩子先在心中產生負面的印象,因而排斥看牙醫。 4.選擇適當的時機去看診,例如孩子已睡飽、吃飽一段時間,這樣孩子的情緒較佳,也比較好溝通;並選擇牙科病人較少的時段,才能給寶寶較多的安撫與開心的互動。 常見寶寶牙齒保健問題Q&A Q1:寶寶刷牙時需要使用牙膏嗎? A1: 徐慶玲醫師認為,在寶寶還無法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時,或者是還無法控制時,先不要使用牙膏,畢竟正確的刷牙方法比使用牙膏更重要。到了寶寶能夠理解也能控制不吞下牙膏時,就可開始使用牙膏。儘量不要使用刺激性強的牙膏,以免造成寶寶排斥刷牙。 施文宇醫師則強調選擇含氟牙膏是很重要的,因為可避免蛀牙的產生。 一般市售兒童牙膏會有甜甜的味道、不具刺激性,還有可愛的卡通圖案,甚至能擠出有趣的牙膏形狀,寶寶的接受度較高。 Q2:寶寶刷牙後把牙膏泡沫及漱口的水吞下去,有關係嗎? A2: 首先要注意牙膏的用量不要太多,對於剛學會吐口水動作的嬰幼兒,在牙刷上沾薄薄一層的含氟牙膏即可;大一點比較會吐口水的孩子,可以使用約一顆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原則上還是要提醒孩子將泡沫吐出,以及漱口漱乾淨,萬一吞入少量含氟牙膏,對身體是不會有害的。 Q3:如何以「氟」來預防蛀牙? A3: 施文宇醫師指出,「氟」是預防蛀牙的利器,其原因包括: (1)氟可以強化牙齒琺瑯質的結構,比較能抵抗酸的侵蝕,因此不易蛀牙; (2)當有部分鈣質脫離牙面時,氟可以使它「再礦化」(讓鈣再回到牙齒表面),因而可避免蛀牙的發生 (3)氟可以抑制口腔內細菌的生長,故能降低蛀牙的機會。 Q4:乳牙遲早要掉落,蛀掉也沒關係,等恆牙長出來再保養就可以了? A4: 這是極為錯誤的觀念!事實上,乳牙絕對會影響日後恆牙的發展,因此乳牙的保健十分重要!其原因包括: 1. 當乳牙蛀到牙神經處,除了會感到不適及影響咀嚼功能外,一旦惡化向下侵犯到下面發育中的恆牙牙胚,就有可能影響恆牙的發育。 2. 一顆牙齒蛀掉後,與其相鄰的牙齒就會往前推進,將來會阻礙恆牙的生長空間,使得寶寶長大後,齒列變得擁擠、不整齊,將來還必須做牙齒矯正,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更多! Q5:我寶寶的牙縫好大,有關係嗎? A5: 徐慶玲醫師表示,這是正常的現象,爸媽不必擔心,因為將來的恆牙比乳牙大且顆數多,牙縫大,將來才有長恆牙的空間;要擔心的反而是乳牙的牙縫太密合,將來寬大的恆牙長出來時空間不夠,太擠就會造成齒列不整。 Q6:寶寶長牙會發燒嗎? A6: 寶寶長牙時輕微的發燒是正常的,這是牙齒穿出口腔黏膜時,所引起的正常發炎反應。但若發燒超過38.5℃則要注意,因為在嬰兒長牙階段(約6個月大)時,從媽咪身體所得來的抗體已逐漸消失,正是嬰兒免疫力青黃不接的時期,所以可能罹患感染性疾病。 結語 爸媽應多注意(若由保母帶一樣要注意)寶寶口腔及牙齒的生長情形,協助養成良好的潔牙習慣,並教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此外,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使用氟化物,及定期帶寶寶去看牙醫並使用「凹隙封填劑」,千萬不要等痛了才來看牙醫,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如此就能有效減少蛀牙的發生,並可隨時矯正及治療有狀況的牙齒及齒顎,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好牙,這可是孩子一輩子珍貴的禮物!

讓寶寶乖乖入睡的5大秘訣

2009年08月12日
公開
71

讓寶寶乖乖入睡的5大秘訣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梁昭鉉 攝影 媽媽最擔心的事,莫過於寶寶一個晚上要起來好幾次,不但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對大人來說,不能安穩睡個好覺,隔天還要早起工作,更是一種折磨!想要讓寶寶乖乖的一覺到天明嗎?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人在睡眠時,有許多的內分泌荷爾蒙在體內進行調節活動,生長激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睡眠對寶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睡眠品質的好壞,將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過程及情緒發展。 寶寶不肯乖乖睡覺的4大原因 1.睡眠習慣不良 不良的睡眠習慣是妨礙寶寶順利入睡的常見原因,例如:需要依靠吸吮、吃奶、抱在懷中輕搖、輕拍或步行,才能哄他入睡。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梁昭鉉表示,這些模式一旦成為習慣,寶寶便會過分依賴大人的注意和陪伴,才能乖乖入睡,這將會花上不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神。 2.生活習慣被擾亂 由於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影響原有的習慣,例如:照顧者不一樣、生病住院、生活模式有變動等。不過,這些問題通常屬於暫時性,在重新建立適合的日常規律後,寶寶就會慢慢適應。 3睡前吃太多或太少 吃太多會使寶寶的消化系統產生不適,而吃太少則容易因肚子餓而醒著,難以入睡。 4生病或身體不適 寶寶半夜醒來啼哭,梁昭鉉醫師建議,可以先檢查是否尿布濕了或者身體不適,也可以推測他是不是因為餓了,想要喝奶。不過,很多時候,當爸媽走近寶寶,讓他看到你的臉,一邊檢查一邊向他輕輕說話時,寶寶可能就已經平靜下來了。 秘訣1建立自行入睡的習慣 寶寶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之下,再慢慢建立而來。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梁昭鉉表示,一般來說,3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需要16∼20小時,等到3個月後,生活習慣教規律之後,父母可以多了解寶寶睡眠的特點,並配合各方面的安排,開始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便能慢慢學習及建立自行入睡的常規。 但是要如何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習慣呢?梁昭鉉醫師認為,要培養這個習慣,可以從白天就開始,不需要等到晚上入睡前才開始。 【方法】 1. 先將快要入睡的寶寶放在嬰兒床上,如果他哭鬧不停,可以在床邊用語言和表情給予安慰。 2. 若是無效,也要讓寶寶先哭一會兒,大約5分鐘後,再抱起來安撫,如果放下後又哭,第二次要稍微延長他哭的時間,大約10∼15分鐘再抱起,以後逐漸延長時間再抱。 3. 這樣堅持個2∼3天,讓寶寶知道「我再哭,爸爸媽媽也不會抱我」,他就會學習自己入睡了。 4. 當然前提是必須先確定,寶寶不是因為身體不適或尿布濕了、肚子餓了而大哭,才能使用這樣的方式。 秘訣2戒掉不良的「伴睡條件」 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間,任憑爸媽絞盡腦汁,還是無法成功讓寶寶入睡,這時該如何是好呢?梁昭鉉醫師表示,嬰兒入睡困難,夜間哭鬧是爸媽經常遇到的育兒問題,通常遇到這個棘手問題的家長,都會反應寶寶入睡前需要抱著、拍、晃、走動或含著媽媽的乳頭才會入睡,等到剛入睡後放到床上,寶寶馬上又醒了,爸媽需要長時間地抱、拍、晃或含住乳頭,直到熟睡後才能放下。梁昭鉉醫師表示,寶寶在夜間醒來,又愛哭鬧不休,原因正是他已經養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必須要有人抱、拍、晃或含著乳頭這些「伴睡條件」,才願意進入夢鄉。 【方法】梁昭鉉醫師建議,最好一開始就不要給予寶寶這種「伴睡條件」,如果已經養成了,也希望能戒除,將會妨礙寶寶順利入睡的因素去除,自然就能一覺到天亮了。 小baby的睡眠型態是這樣的喔! 睡眠時間的長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每個寶寶會隨著年齡和發育過程,逐漸養成屬於自己的睡眠和清醒模式。 月齡 0∼3個月 3∼6個月 6個月以上 睡眠 全日(小時) 15以上 14∼15 13∼14 日間小睡(次數) 3∼4 2∼3 2 特點 1. 還在適應母體外的生活和環境,睡眠習慣較不規律。 2. 還沒有晝夜之分的概念。 3. 每次小睡時間較短,約2∼3小時。 1. 生活習慣漸漸規律。 2. 晚上睡眠時間約佔整天的2/3。 3. 每次睡眠時間與日間醒著的時段較長。 1. 約50%的嬰兒能在晚上睡上6小時。 2. 每次小睡之間,有3∼4小時是清醒的。 3. 9個月大後,開始懂得隨自己意思選擇睡與不睡。 資料提供�梁昭鉉醫師 秘訣3日夜活動要有所區別 由於寶寶3個月大之後,日常生活習慣慢慢上了軌道,此時便可以開始建立他一天當中分為白天和晚上的觀念。當白天時分寶寶清醒時,爸媽應盡量多與他玩和說話,一來可善用親子時間,給予足夠的關注,二來可減低寶寶因無聊而在日間睡太多,導致晚上睡不著的可能性。等到寶寶累了,例如:眼皮垂下、把頭或臉靠在大人身上摩蹭或是打呵欠,這時要讓他休息,不過梁昭鉉醫師表示,日間的小睡時間應避免多於4小時,以免寶寶晚上睡不著。到了夜晚時刻,和寶寶之間的活動節奏應放緩,營造入睡的氣氛,不要讓他過度興奮而無法入睡。 3項睡前常規,build up! * 寶寶大約到2∼3個月大時,可嘗試幫助他建立良好的睡前常規,讓他習慣每完成一些固定的活動後,就到了睡覺時間,接著就要自行入睡。 * 爸媽可配合寶寶的特性或生活習慣,建立適合的睡前常規,但必須建立在寶寶吃飽、換上清潔的尿片及有入睡準備的基礎上。 * 盡可能在寶寶開始有睡意或之前,先把他放在嬰兒床上,道晚安之後即離開,讓他自己漸漸進入夢鄉。 秘訣4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想要讓寶寶睡好覺,一個舒服的環境是很重要的條件。 1. 房間內的空氣要流通,溫度也要適中。 2. 衣服要穿的剛剛好,梁昭鉉醫師提醒爸媽,可將手放於寶寶頸、背部測試溫度,如果感到溫暖而沒有汗濕,就是寶寶感到舒適的溫度。 3. 選擇棉質的被單,避免寶寶敏感的肌膚產生不適感。爸媽可以用柔軟的嬰兒被把寶寶包裹起來,使他更有安全感。但梁昭鉉醫師強調,千萬不要包得太緊,讓寶寶過熱,也要露出他的頭部和臉部,確保呼吸道暢順。 4. 寶寶臥房內,日間光線要充足,睡前再把室內光線調暗,讓他知道睡覺時間到了。假使擔心寶寶半夜醒來,會因害怕太黑暗的環境而哭鬧,也可以點一盞小夜燈陪伴他。 秘訣5和家人或照顧者建立共識 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除了要及早開始,還需要決心和恆心。梁昭鉉醫師表示,當寶寶只是想利用哭鬧,引起大家注意而抱他時,家中成員必須先培養默契,例如:約定好在5分鐘內不可以有人去安撫他,這樣才能有效建立寶寶自行入睡的習慣。只要有全家人的支持和合作,達成一覺到天亮的目標就不難喔! 安撫寶寶入睡方法大集合 梁昭鉉醫師提供一些建議,讓爸媽可以依循自己的意向,並顧及嬰兒的特質,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情境1—寶寶半夜啼哭】先別急著去哄他,因為寶寶可能只需要數分鐘的時間,就會安靜下來,慢慢再入睡。如果過了5分鐘,他仍然在放聲大哭,爸媽可以回到寶寶身邊,但不要把他抱起來。梁昭鉉醫師表示,建議爸媽嘗試花1分鐘的時間安撫寶寶,再行離去,其用意是讓他知道,爸媽是關注他的,在他有需要時,隨時會在身旁照顧他。 【情境2—嬰兒床在大人床邊】若因環境所限,必須把嬰兒床放在自己床邊,或是對寶寶較放心不下,梁昭鉉醫師建議爸媽可嘗試用這個方法:當寶寶醒來時,爸媽可以先在床上假裝睡著,讓他以為你是陪著他睡,直到寶寶再入睡為止。除非看見寶寶神色有異或者有危險,不然可以不別理會他的哭叫聲。原則上這個做法對寶寶無害,反而能讓他盡快學會自己入睡,不過爸媽必須先確認,寶寶只是想要得到大人的注意,並無其他原因。 【給爸媽的建議】不同的專家對於安撫寶寶入睡,有不同的建議,但並沒有絕對的良方。梁昭鉉醫師認為,父母須因應自己及寶寶的特性,選擇一套適合的方法。不論哪一個方法,爸媽都要採取貫徹和堅持的態度,不要讓寶寶感覺你有絲毫退讓之意,否則很容易就會陷於困境,而難以處理寶寶入睡的問題。 此外,在處理寶寶睡眠問題的同時,爸媽也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家人的合作及支持十分重要,能減輕爸媽身心的負擔。如果對於寶寶睡眠還有疑問或困難,也可請教醫護人員。 梁昭鉉 醫師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神經科主治醫師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幹事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育.清潔.固齒 寶寶長牙的必修3堂課

2009年08月10日
公開
53

育.清潔.固齒 寶寶長牙的必修3堂課 不知不覺中,寶寶已經從無「齒」變成有「齒」了!面對這些剛剛萌發的乳牙,新手父母應該如何幫寶寶照顧,才能讓他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呢?寶寶長牙的必修3堂課,正式開課囉! 最近是不是發現寶寶的食欲變差,或是咬到東西就不舒服的情況呢?身為寶寶守護者的爸媽,可得好好注意一下,因為寶寶可能已經進入長牙的階段了! Class 1 發育篇 6個月大開始長牙 平均來說,寶寶大約6個月大就開始長牙,直到2歲結束乳牙的生長期。碧礽牙科牙醫師曾鈺婷表示,寶寶牙齒的萌發,就像是幼苗從土壤裡面冒出來,所以在牙齒還沒有冒出來之前,首先會發現寶寶的牙齦出現鼓鼓的現象,再來牙齦會稍微有發炎的症狀,牙齦顏色會變得紅紅的。由於牙齒正在努力鑽出牙齦,難免會造成傷口,所以寶寶會有不適的感覺,有些較為敏感的寶寶,可能還會因此伴隨輕微的發燒。 2歲左右長滿20顆 寶寶牙齒生長的順序,最早開始長的是下排的2顆小門牙,再來是上排的4顆牙齒,接著是下排的2顆側門牙。通常寶寶在2歲左右,乳牙會全部長滿,也就是上下各10顆,總共20顆牙齒。一般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寶寶的牙齒長得整不整齊,會不會影響美觀,曾鈺婷醫師表示,寶寶牙齒的整齊、美觀程度,可分為2個部分: (1)先天因素:也就是遺傳所致,由父母的基因決定。 (2)後天因素:有些寶寶喜歡吸吮手指,這種行為容易造成牙齒和嘴巴之間咬合不良,上排的牙齒會凸出來,類似暴牙;而長期吃奶嘴的寶寶,嘴巴則會有點向上翹,正是牙齒凸出而導致,如此一來,牙齒自然無法整齊了。 課堂番外篇乳牙會影響恆牙發展嗎? 雖然寶寶長大後還會經歷換牙的過程,但乳牙絕對會影響日後恆牙的發展。曾鈺婷醫師表示,如果寶寶在乳牙階段就產生蛀牙,待蛀到神經處時,除了會感到不適之外,當神經被腐蝕之後,就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因為牙齒有向前傾的特性,所以一顆牙齒蛀掉後,跟它相連的牙齒就會往前推進,將會阻礙恆牙生長的空間。等到寶寶長大後,齒列會變得擁擠,也就不可能整齊,未來還必須因此矯正,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Class 2 清潔篇 長牙前:漱口、紗布巾並用 想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口腔的清潔工作非常重要。曾鈺婷醫師認為,長牙時,牙齒鑽出已經使牙床上有傷口,如果又有食物殘渣停留在傷口上,將會讓發炎情況更加嚴重,因此父母一定要格外注重寶寶的牙齒保健。 寶寶6個月大、尚未長牙之前,家長可以使用漱口的方式清潔,想再清潔的更仔細一點,則可使用小紗布或小毛巾,套在食指上,伸入寶寶的嘴巴,清潔整個口腔。現在市面上也有套在大人手指上的指套型乳牙刷,能讓潔牙工作更方便,也是不錯的選擇。 長牙後:軟毛小牙刷輕輕刷 等到寶寶開始長牙,除了延用長牙前的清潔方式,也可以使用寶寶專用的軟毛牙刷,幫他清潔牙齒。不過家長要記得,使用牙刷時,力道一定要輕,因為再軟的刷毛,若是用力過度,還是會讓牙肉不舒服,所以在施力方面要特別留意。 另外,需不需要使用牙膏呢?曾鈺婷醫師認為,在寶寶還無法理解家長傳達的訊息前,最好先不要使用牙膏,用牙刷沾清水或開水輕刷即可。由於牙膏的成分中,多少含有氟或香料等化學物質,雖然對清潔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萬一寶寶不慎把牙膏吞進肚裡,反而不好。等到寶寶大一點,能夠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時,再讓他使用牙膏較佳。 課堂番外篇如何知道牙齒刷乾淨了沒呢? 一般而言,寶寶的各顆牙齒之間縫隙較大,比較不會藏污納垢,不過為了保持牙齒健康,最好在刷完牙之後,再幫他使用牙線,清潔齒縫。至於牙齒咬合面的部分,由於有溝紋,不容易用紗布或毛巾擦拭,就需要用小牙刷清潔了。寶寶的潔牙動作,大約必須來回清理潔5∼6次,曾鈺婷醫師表示,幫寶寶刷完牙後,可以先用小紗布或小毛巾,擦拭一下他的牙齒,確認牙齒表面上沒有白白、軟軟的附著物即可,如果還能擦出黃黃的牙垢,表示還沒有徹底清潔乾淨。 Class 3 固齒篇 定期檢查鞏固牙齒 當寶寶食欲變差,或咬到東西就不舒服的時候,爸媽可以注意一下,寶寶是不是開始長牙了,也要更注重牙齒的清潔。因為寶寶無法自行照顧牙齒,縱使有家長幫他清潔,也難免有死角,因此曾鈺婷醫師建議,從寶寶6個月大起,應該每3個月至牙科報到一次,請醫師觀察寶寶的口腔發育是否正常,再進行專業的清潔,是較為安全的做法。如果家長清潔得當,獲得牙醫認同,則可延長至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在長牙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異常的情形,像是牙肉腫成一個一個的水泡狀,曾鈺婷醫師認為,碰上這類情況,爸媽也不需要太緊張,只要趕快請牙醫檢查,並不會有何大礙。 慎選固齒器訓練咀嚼能力 寶寶在萌牙階段中,會喜歡咬東西,其實道理就跟小動物需要磨牙一樣,而固齒器不但可以訓練咀嚼能力,同時達到按摩牙齦的功用,並減少牙肉的不適。曾鈺婷醫師認為,在選擇固齒器時,只要有符合國家標準,經過安檢合格,大多都能安心購買,不過固齒器是讓寶寶放進嘴巴裡的玩具,所以必須注意顏色是否會脫落、邊緣是否平滑,以免寶寶誤吞了掉漆,或造成嘴巴割傷。為了避免寶寶吃進細菌,固齒器別忘了經常消毒,可以用酒精擦拭,或是浸泡在漱口水中,再用開水沖洗過,應該就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課堂番外篇咬固齒器會使牙齒不整齊嗎? 寶寶愛吸手指、奶嘴或愛吐舌頭,會造成上排的牙齒凸出,下排的牙齒凹進,形成暴牙,所以這些習慣應該儘早改掉,最慢也要在3歲前戒除。同樣地,寶寶在使用固齒器時,也要注意他玩的方式。曾鈺婷醫師表示,若是正常的咬合,當然無妨,但如果是不當的吸吮或只用前面的牙齒咬動固齒器,將會影響日後牙齒的生長、咬合和美觀。家長們還是要隨時觀察,才能幫助寶寶長出漂亮的牙齒。 曾鈺婷醫師 現任碧礽牙科牙醫師 經歷國泰醫院牙醫師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 媽媽寶寶-雜誌-YAHOO!奇摩新聞http://tw.news.yahoo.com/magazine/mombaby/index.html

試行---晴妞睡覺(2)

2009年07月29日
公開
18

昨天夜晚還是一樣延續著訓練調整晴妞的睡覺… 回到家後;晴妞和往常一樣的作息…早已開始入睡了… 本想說等珽寶睡著後再抱晴妞進來睡… 誰知珽寶不肯…只好到婆房間將妹妹抱進來一起睡了… 抱進來房間後;果然珽寶想和妹妹玩…so;晴妞醒了… 那就順便餵晴妞喝ㄋㄟㄋㄟ囉…喝著喝著晴妞開始入睡了… 一直到半夜2:30 晴妞醒了要再喝ㄋㄟ ㄋㄟ 誰知珽寶也跟著醒了也吵著要喝ㄋㄟㄋㄟ;只好將老公叫起來幫忙泡 等晴妞喝完後;開始試著書上教著『關鍵語』來幫助晴妞入睡 但事與願違呀…此時的珽寶開始吵著要媽咪陪他睡… 看著懷中的晴妞快入睡了…此時如果珽寶吵的話;那想必晴妞一定會完全清醒 到時可能就更難哄了…只好換手請爸比先幫忙;媽咪先處理珽寶讓珽寶睡著了 再接手晴妞了;等到二位寶貝睡著了…已經是半夜3:30左右了… 此時晴妞睡著約莫半個多小時後又再度動來動去準備起來… 果然晴妞在凌晨4:00再度醒來…媽咪先將晴妞抱起來拍拍… 再耳邊說『關鍵語』後開始哄晴妞再度入睡;粉順利…半個小時後晴妞入睡了 一直到清晨接近6:00才又起床。 看來第二天的實行粉順利;比起第一天晴妞睡了又起睡了又起的次數… 第二天的實行晴妞進步非常多…希望可以持續保持下去… 加油喔!!晴妞心肝…

試行--晴妞睡覺

2009年07月28日
公開
17

前二天買了一本『寶寶不哭;睡眠法寶』輕輕鬆鬆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看了一些後…想說開始施行看看… 昨天回家後;晴妞已經在睡覺了…一直到10點半左右肚子餓餓才醒來… 因為在婆婆房間餵晴妞…等餵完也已經11點左右了… 抱回房間後;和妞小玩一下下;看晴妞又開始有睡意了… 於是開始書上所教的其中一個方法『關鍵語』 呵…似乎有點效果;但媽咪心想重點是在後面呀… 但如果晴妞現在可以睡到清晨6點的話…哈那更好… 但事與願違@@… 晴妞在凌晨2:30左右就醒來了… 算算時間…也是啦…肚子餓了麻…哈 喝到了約莫3:00左右…又開始施行『關鍵語』 嗯…有點效果;但不長…因為晴妞到了近4:00又醒來了… 然後就開始不想睡了…媽咪記著書上所說的… 不能和晴妞玩;不然的話…晴妞會以為是遊戲的時間… 所以將晴妞拍拍然後又開始準備給他搖睡… 嗯…晴妞閉上她的小眼睛了… 但似乎不容易整個進入熟睡;因為一放下床就又醒來… 媽咪也試著要他抱睡;但晴妞動了一下後;就又想起來… 就這樣一直試到5:00多…晴妞才整個進入睡眠的狀態… 可是晴妞這回也沒有睡的粉久;清晨6:00就又醒來了… 媽咪心想…嗯這個時候將晴妞抱起和晴妞說早安… 然後抱去給爸比…此時是要讓晴妞知道…現天亮了… 是起床可以玩玩的時間… [[[ 以上是第一天試行的情況…]]]

名人感恩語錄 于美人談母親

2009年07月21日
公開
58

別人的雋語、善行、幽默,有時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本刊特別邀請一些知名人士談談他們受誰影響最深。 三樂原則 于美人談母親 人們都說我的主持風格幽默風趣,其實,我的幽默來自我的母親,她影響我最深。 我一歲就沒了父親,母親二十三歲守寡,帶着哥哥、我和肚子裏的遺腹子妹妹,與爺爺、大爺(爺爺老家的長工)同住。 那是一個多麼苦的情況?一家六口人擠在十坪不到的租屋,一張上下鋪雙人床緊隔着衣櫃,衣櫃靠天花板的位置再釘一個床板,三個男的擠成一區,母親和我們姊妹擠在另一張小床上,剩下的地方只容一張書桌、一個灶,和「站」着洗澡的位置。 身為這樣一個單親媽媽,我媽當然也有悲傷的時候,她這麼年輕,爺爺威脅她,要再嫁,就留下三個孩子。她很樂觀,還找出了留下的理由。小時候,我曾問她 :「你為什麼沒再嫁?」我以為她會慟哭。 沒想到,她居然笑說,有哇!外婆好心介紹一個鄉下老師給她,但她一想到自己結婚五年就生了三個孩子,再嫁肯定又生一窩,前窩、後窩的孩子萬一打起架來怎麼辦? 我媽太幽默了,再苦的事情都變得不苦。比方說,我結了婚,和老公吵得不可開交,希望從我媽那裏得到一點安慰,她說:「想一想,我們也不好相處,都是恰北北(台語,凶巴巴)的個性,找一個斯文的老公不容易。你想,幫小孩子重新找個父親也很麻煩,不是嗎?」我想想也對,火氣全消。 我的朋友喪偶,情緒崩潰,我打電話想安慰她,她說︰「你安慰不了我,叫于媽媽來!」我媽拿起電話就說:「我告訴你,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不要哭,以後啊,碰到喜歡的男人就鬥陣(在一起),但不要隨便結婚,聽于媽媽的。」我的朋友一聽完,什麼情緒都沒了。 母親受的教育不高,但她的幽默雋語卻是多的數不清。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我媽要去看婦產科,那個年代,民智未開,「寡婦」怎麼可以得婦女病,別人肯定會說閒話,偏偏鄉下地方衞生不佳,難免感染,所以我媽想出一個好辦法,就是每次看病都帶我去,如果醫生問:「你先生在哪?」我就馬上說︰「爸爸去上班了!」 從這麼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來,當個寡婦有多苦。我媽一輩子沒再婚,也沒交過男朋友,吃得差、穿得舊。長大後,我賺了錢,終於有了外食的機會,第一次吃苦瓜時,覺得滋味真不錯,回家問媽媽,為什麼家裏從S買過苦瓜?我媽「哈」地一笑說︰「我這一生,過得還不苦嗎,幹嘛還吃『苦』瓜?」 和這樣樂觀、幽默的母親生活在一塊,孩子怎麼可能會悲觀呢?所以即便我家窮成這樣,我還是堅信「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的三樂原則,以正面思考方式過日子。 讀者文摘 劉子鳳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