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放心放手,讓孩子勇於承擔

2009年12月19日
公開
90

放心放手,讓孩子勇於承擔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鼓勵孩子從做中學習,父母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否則日後孩子養成一出錯就逃避或寧死不承認的心態,反而容易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最近又在報上看到有小朋友去溪邊玩水,一年級的弟弟不慎落水,四年級的哥哥怕被父母罵,不敢告訴家人,偷偷把弟弟留下的衣服掩埋起來,還懂得插一個湯匙作記號,等到家人發現去打撈已回天乏術,令人扼腕嘆息。記得不久以前,也發生過一件女童為了救另一個同學而落水,想不到其他三個人也是害怕挨罵,竟然不去求救反而跑回家去蒙頭大睡,失去了救人的先機。 知錯能改 經驗最寶貴 看到這種新聞一再發生,我們大人應該好好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犯錯不敢跟大人講?為什麼我們的觀念裡,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知錯能改的就是好孩子。我們不准許孩子犯錯,一犯錯就是重懲,使得孩子學會蒙蔽欺騙,以求眼前過關,不管後果如何,這種孩子長大後無法成為國家的棟樑,因為遇事畏縮,讓錯誤變大,是一個無用之人,難道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無用之人嗎? 教會孩子遇事不逃避 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孩子有事敢來找你求救。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孩子就不會變壞,因為他事事都告訴你,你自然就能防患於未然。 我們要教孩子不能有僥倖的心理,事情發生了,就勇敢的面對它,是自己的錯,就去付代價,不是自己的錯,釐清責任。人生有許多突發狀況,既然發生了就要有勇氣去面對它,有智慧去處理它,我們必須教會孩子遇事不逃避,當然,要養成這個態度,大人不可以動輒打罵,讓孩子心生恐懼而不說。 我曾在餐廳看過一個5、6歲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碗,立刻從椅子上下來想收拾,但手驚恐地一直抖,拾不起碎片,我看了非常不忍。人有失常,馬有失蹄,孔子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為什麼這麼苛責孩子,不准他們犯錯呢?那天更離譜的是,她的母親沒有生氣打罵小孩,因為打破的是餐廳的碗,她不心疼。 父母放手 別過度呵護 中國的父母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也不准他們犯錯,我們常看到孩子在學步時,父母跟在後面亦步亦趨,生怕孩子摔著;反觀美國的父母很少這樣小心翼翼,美國孩子可能多摔了幾次跤,但是他們對自己身體感覺的掌握比我們孩子好,這也是鄉下孩子沒人教就自己學會了騎腳踏車,而城裡父母扶著車跟在孩子後面跑了許久,孩子還學不會的原因。如果不曾摔過,肌肉關節怎麼知道該怎麼調整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呢?這種知覺叫「體動感知覺」。 嘗試錯誤 從做中學習 我們大人都很知道從做中學習很有用,因為透過實做才會知道出手的輕重,光靠眼睛是不夠的,同時手做所帶來的動感知覺也是記憶的一種,將來回憶多一條可提取的線索。既然鼓勵孩子要多做,從做中學習,就要有接納犯錯的胸襟,不要讓孩子養成一出錯就是大難臨頭,寧死不承認,把責任都推給別人的心態。 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請父母鼓勵孩子多做多學,也請父母先問理由再決定懲罰,一定要教孩子犯錯不可怕,死不認錯才可怕。連續看到二則選擇逃避釀成大禍的新聞很是憂心,父母親必須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好他品德及做人做事的態度,讓他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資料來源:pchome電子報 學前教育雜誌

美味蜂蜜10種養生食療方法

2009年12月17日
公開
56

蜂蜜「食療」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蜂蜜營養豐富,含有葡萄糖和果糖70%左右,還含有蛋白質、無機鹽、有機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鎂、鉀、磷等物質。 1、蜂蜜蘿蔔 取鮮白蘿蔔洗淨,切丁,放人沸水中煮沸撈出,控幹水分,晾曬半日,然後放鍋中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調勻,晾冷後服食。適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嘔吐、于咳疾少等。 2、蜂蜜鮮藕汁 取鮮藕適量,洗淨,切片,壓取汁液,按1杯鮮藕汁加蜂蜜1湯匙比例調勻服食。每日2-3次。適用于熱病煩渴、中暑口渴等。 3、鮮百合蜂蜜 鮮百合50克,蜂蜜l-2匙。百合放碗中,加蜂蜜拌和,上屜蒸熟。睡前服,適宜于失眠患者常食。 4、芹菜蜜汁 鮮芹菜100-150克,蜂蜜適量。芹菜洗淨搗爛絞汁,與蜂蜜同燉溫服。每日1次。適宜于肝炎患者飲用。 5、蜂蜜首烏丹參汁 制首烏、丹參各15克,蜂蜜15毫升。制首烏、丹參水煎去渣取汁,調人蜂蜜,每日1劑。適宜于動脉硬化、高血壓者。 6、蜜糖羹 蜂蜜100毫升,放碗內蒸服。每日3次,空腹食用。適宜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7、蜜奶飲 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搗爛,同蜂蜜、牛奶調和,早晨空腹溫開水沖服。適宜于産後血虛。腸燥便秘。面色萎黃、皮膚不潤等症。喝蜂蜜和墊脚尖能改善男人ED 8、蜂蜜核桃肉 蜂蜜1000毫升,核桃肉1000克,核桃肉搗爛,調人蜂蜜,和勻。每次服食1匙,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適宜于虛喘症。 9、蜜酥 蜂蜜適量,酥油30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加水煮粥,人酥油及蜂蜜,稍煮。適宜于陽虛勞熱、肺癆咳嗽、消渴、肌膚枯槁、口瘡等。 10、油煎鶏蛋蘸蜂蜜 鶏蛋l-2個,蜂蜜l-2匙。油煎鶏蛋,趁熱加人蜂蜜,立即進食,連食2-3個月。適宜于小兒支氣管哮喘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9年12月16日
公開
48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快週歲了,大部分的寶寶都能獨立站立,有些已會扶著東西移步前進。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四處走動,個人的發展差異逐漸加大,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真實的智能也開始萌芽。 研究報告指出,給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廣,刺激腦部的機會越多,發揮作用的能力就越佳,到了3-4歲的智能就越好。所以不要讓寶寶在雜亂的空間,或玩具太多的房間內活動,會妨礙他的積極探索,影響智能發展。 週歲的寶寶,有的雖說已會「學走」了,但是手腳尚不靈活,一定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要限制任何寶寶可練習走路的機會,讓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牽著寶寶的手走,在搖搖晃晃及愛的掌聲中,他學會如何平衡及有獨立成長的機會。但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注意家具是否有尖銳的角及邊緣,收好危險物品等,讓寶寶在寬敞ˋ安全的空間中成長。 一、推紙箱前進 有些寶寶快週歲了還不太會走路,除特殊情形外,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努力嘗試要站起來的寶寶開始走路。 方法:找一個和寶寶站起來時,可用手撐在上面同高的空紙箱,重量不宜過重。讓寶寶在乾淨的地板上推著紙箱練習走路,媽媽從旁鼓勵、引導他。當寶寶發現他可以自己推著東西前進時,通常會雀躍不已,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遊戲。 二、貼五官 父母可透過這個遊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外形,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認識動、植物等其他事物。 方法: 1.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也畫上頭髮,臉部空白留做貼五官用。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等,用來黏貼。 2.首先,家長指著自己的五官讓寶寶辨認,接著教他用手指出媽媽的鼻子、嘴巴…..等。也可拿出鏡子讓他看,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 3.父母示範貼圖,有時可故意貼錯,讓孩子指出糾正過來。 4.讓孩子自己貼五官,只要貼對位置就好,不要求貼的比例正確。 三、裝手電筒 手的功能發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透過寶寶觀察大人拆裝手電筒的過程,讓寶寶自己動手裝手電筒,可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訓練手部操作的靈活度。 方法:家長把手電筒從拆開、放上電池、套上燈泡,栓上蓋子、然後按上開關使燈泡亮起來,每一個步驟慢慢地、仔細地做給寶寶看,寶寶在旁觀看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去拆裝,家長從旁可看看寶寶能做到哪一步,寶寶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要勉強他。此時也要告訴他,要愛惜物品,不要將手電筒亂扔、亂敲,否則會弄壞燈泡,燈泡就不會亮了。 四、分享好東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漸漸懂得想佔有或得到一件東西了。教寶寶與他人共同欣賞物品,凡事不能只從自我為出發點,從小培養他與人共享的情懷。當他體會大人願意與他分享事物時,漸漸地他也可能拿出自己的玩具,要與大家分享。 方法:家長在平日應經常和寶寶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將身邊美好的事物不論大小,都與寶寶分享。例如:你在摺棉被時,和他一起欣賞被單可愛的圖案:澆花時,和他一起看看美麗的花朵,耐心教他觀察葉子的紋路;出外郊遊時,跟他一起欣賞天上的白雲……等。你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他對他人的信任,長大後也較會替他人著想。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2009年12月15日
公開
45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為了讓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能接受刺激,充分發揮潛能,媽媽或照顧者對寶寶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的,也必須有正確的養育方式,並具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所有的養育方法都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愛」,在給寶寶任何活動或遊戲中,要經常讚美、誇獎他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愉快的刺激時,腦中的「中腦皮質」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使他學習順暢,因而樂於學習。 研究指出,經常受到適度刺激及關懷的寶寶,遇到困難時,自己就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地付出行動。而有這種能力及行動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這個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更強了,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例如要自己拿湯匙吃東西、自己拿杯子….等,不要大人餵他或代勞。同樣,他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模仿能力也很強,身邊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大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在溫馨、祥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最永恆的寶藏。 一、好好吃 看到美味的食物人人想吃,寶寶也不例外。他可能迫不及待希望食物趕快入口,但媽媽要把握餵食要訣,一定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燙,約近人體體溫即可。平時寶寶自己拿湯匙進食,不但可訓練手指靈活還能培養獨立能力,應多讓他自己來。但如果這種食物是寶寶從未吃過、喝過的,最好由媽媽親自喂他,因為大人要教寶寶用舌尖感受食物的美味。 方法:餵食時,媽媽自己先示範吃一口,邊吃邊說:「真好吃!」然後再說:「啊!」讓他打開嘴巴,給他吃一、二口後,再把食物放在他對味覺最敏感的舌尖,讓他品嘗食物的味道,不要一下子就把食物放入嘴巴的最裡面。 二、找圖遊戲 寶寶喜歡做尋找的遊戲,透過玩而學習新事物。讓寶寶學習把言詞和圖片連結起來,記憶圖片的名稱,練習手的動作和爬行的動作,及增加記憶能力。 方法:在大紙盒上貼一張寶寶熟悉的圖片(如動物、水果、汽車、家人照片….等),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跟他說這張圖片的特點。例如「小白兔耳朵長長的」、「汽車嘟!嘟!響」、「娃娃在笑,好可愛!」等,讓他好好看一會圖片。熟悉後,再將紙盒轉向,問他:「小白兔呢?怎麼不見了?」寶寶會將紙盒翻來翻去,終於找到小白兔了,他會笑得好開心喔!別忘了讚美他:「你好棒!」、「寶寶真聰明」。如果寶寶不去找,可把圖片再轉回來,重複以上動作。每天玩一次,如果寶寶不願意再玩了,就不要強迫。 玩幾天後,再貼新的圖片在另一面,叫寶寶先找出第一張,再找新的圖片,每次要加幾張,可視寶寶的學習情況而定,這個遊戲可玩好一陣子。 三、盡情塗鴉 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蠟筆或彩色筆盡情塗鴉,可發展他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的興趣,及提供對自我世界的探索。 方法:讓寶寶先看著你用蠟筆在紙上畫些簡單的圖案、塗上顏色,引起他的興趣後,再給他一支蠟筆,讓他把玩一下,告訴他:「這是蠟筆。」教他用全手握筆。開始可手把手教他在紙上畫,最後放開手讓他自己塗鴉。不管他的「傑作」如何,都要誇獎他。 如果寶寶拿了筆要亂塗家具或牆壁,要告訴他蠟筆或彩色筆只能畫在紙上,建立他正確的習慣。 四、選選看 你是否曾有過拿幾樣東西讓寶寶挑選的經驗?寶寶想喝水了,想吃東西了,不要直接拿給他,再拿另一樣不同的東西讓他選,當你的寶寶有機會做選擇時,可能會產生很有趣的「笑」果,及學習思考、認知的效果。在選擇嘗試中,他會學會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認知各項物品的功能。 方法:利用日常用品讓寶寶做選擇,如他要吃稀飯時,給他一根湯匙及一支小叉子讓他選;喝水時,給他一杯有裝水的杯子及一杯沒裝水的杯子隨他挑選;出門時,問他腳上應該穿襪子還是手套;洗手時,問他該用香皂還是積木……等。 如果他選錯了,那麼就照他選的給他,將錯就錯,讓寶寶自己親身體驗錯誤。就讓他用小叉子吃稀飯;喝沒有水的杯子;腳上穿手套;用積木洗手。在有趣的試行錯誤中,你跟他一起歡笑吧。接著,讓他再選一次,如果他選對了,要讚美他。有時寶寶會故意選錯,對這種滑稽錯誤他感到非常有趣,這時你就幽默一下,跟他開懷大笑吧!

幼兒敏感期的教養四重點

2009年12月08日
公開
19

幼兒敏感期的教養四重點 有句俗話是:兩三歲的孩子,連狗都嫌。是的,他們從那麼乖的一個「小天使」,變成了一個「小魔頭」,不聽大人使喚了,攪馬桶是他們的強項,冰箱上有他們的手印,時不時要噘起小嘴說:「不!」……當他們終於上床睡覺了,你不覺輕鬆了半截,長歎一聲:「小魚兒終於走出惡人谷了!」 情感 2歲,情感開始豐富   當你正為工作的事情苦悶的時候,一臉失落地躺在沙發上,這個小不點或許已經悄悄地爬上沙發,衝你一笑呢!這個時候,可能你會驚訝,這個曾經事事都讓你操心的孩子,怎麼能看出你已經累了,給你安慰?   解讀:因為他們正學著去愛。一個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理解別人的情緒,比如,他能讀出媽媽臉上的表情,知道媽媽累了;看動畫片時,看到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會為孫悟空感到難過而落淚,這時,他不但能夠察覺到別人的情緒反應,而且已經能夠體驗到別人的難過。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情緒反應能保持適度敏感和積極態度,你就為孩子「愛」的情感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 喜歡說不   「不」已經非常頻繁地出現在一個兩歲孩子的身上,「我不要!」「不好!」「不吃這個!」他們怎麼就不乖了呢?   解讀:兩年的成長,已經讓這個小傢伙變得更有能力了,他們不再滿足於爸爸媽媽抱著他們到某個地方去,同時他們開始逐漸把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分清楚,特別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此時,他們成為了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小大人」。當他們發現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媽媽有媽媽的想法,而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他們會有那麼一點點的焦慮,因此,他們要通過某種方式來確定自我的感受,說「不」是最常見的表現,通過與別人不同的意見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存在。比如,當媽媽提出我們出去吃飯吧,他很可能說:「不!」然後你告訴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媽媽出去吃。」他很可能說:「不!」然後卻緊緊地跟在你們後面。 給父母的建議:切不可亂了方寸   在這個時候,千萬要堅持住,不要因為孩子的變化而亂了方寸,大吼大叫。打罵是沒有用的,平靜地接受這場風暴,對待他們不要強制,不要粗暴,也不能遷就和縱容。通過書籍或者其他途徑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發展做充足的瞭解,這樣你就有了一個精神支撐。你保持積極的態度,你積極地應對,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就會朝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同時,建議爸爸媽媽們分給孩子一些小任務,比如,讓他們在吃飯前,擺擺小板凳,拿自己的小飯碗;或者,夏天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洗洗小手絹,沒洗乾淨不要緊,關鍵是給他們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認知 2歲的寶寶開始學會秩序啦   了了1歲多的時候,喜歡亂扔東西,還喜歡撕書。奶奶特別煩惱,這個孩子怎麼這樣不愛惜東西呢?媽媽對這個事情也很疑惑,一方面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管多了不好,另一方面,總不能不教點規矩吧?寶寶現在已經兩歲,該對他有所要求了嗎?   2歲的孩子,可以慢慢建立秩序感了。這時,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無所適從。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生活習慣的要求上,當孩子從環境中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逐步建構。所以盡量不要頻繁地帶孩子外出。   2歲的寶寶已經對細微事物感興趣了   「呀!好多蟲蟲在走路哦!」2歲的鼕鼕在花園裡看到了黑色的小蟲子,媽媽可從沒告訴他這是什麼,這次媽媽覺得有必要告訴他了,「乖乖,那是螞蟻,勤勞的螞蟻,他們正在搬家呢!」   大人常會忽略週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常能捕捉到箇中的奧秘。因此,若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你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你培養他細緻認真的好時機。   動作敏感期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活潑好動,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其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還要強調小肌肉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這不僅能養成孩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促進智力的發展。   2∼3歲是口頭語言的第一個敏感期   可以給孩子講故事了,不過不要佔用孩子太多時間哦。   2∼3歲是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開始理解簡單的時間概念,例如「吃完飯後再開始玩耍」。這時孩子也開始理解物體之間的關係。例如,在你讓他玩形狀分類玩具和益智拼圖玩具時,他可以匹配相似的形狀。在數物體時,他也能夠理解數字的含義——尤其是2。 小貼士   敏感期的教養四重點   1、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客觀細心地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性特質。   2、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當觀察到孩子某項敏感期出現時,盡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3、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晴妞11個月囉!!

2009年12月06日
公開
38

11個月的生長指標 這個月寶寶可能會有突飛猛進的變化,也許這個月他(她)就會第一次叫“媽媽”或“爸爸”,第一次邁步走路……這一切隨時都可能發生。 11個月末,寶寶一般出牙5-7顆。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65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9.02公斤。如果男孩的體重低于7.57公斤,女孩的體重低于7.02公斤,就需要要引起注意。這個月末男孩的身長平均值為75.2厘米,女孩的身長平均值為73.7厘米。 11個月時的寶寶會試著在大人的幫助下邁步爬樓梯,但還不會左右腳交替邁步。願意蹲著玩,可以從站姿蹲下來,也可以從坐姿站立起來,還不是很穩,有時會坐個屁股墩。扶著東西能穩穩地站立,走動,喜歡到處翻看,這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寶寶還喜歡把玩具扔到地上,再讓人幫他(她)撿起來,樂此不疲。精細動作方面,寶寶喜歡拿著一支筆在紙上亂畫;會把東西裝入容器內,再將它取出;會對盒子、瓶子的蓋子感興趣,並試圖打開;會翻質地較硬的書頁。最喜歡小玩意兒,但不能給寶寶太細小的東西,以免寶寶吞進肚子裡。 寶寶這時的認知能力也發展較快,11個月時,寶寶樂于模仿大人面部表情和熟悉的說話聲,自言自語地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對寶寶說話時要注意發音吐字清晰準確,用語簡練,多給寶寶一些模仿的機會,鼓勵寶寶發音。寶寶現下已經會聽名稱指物,當被問到寶寶熟悉的東西或畫片時,會用小手去指,大人給予鼓勵時,更能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還會試著學小狗或小貓的叫聲。現下,寶寶開始把事物的特徵和事物本身(如狗叫聲與狗)聯繫起來,對書畫的興趣越來越濃濃。 11個月時,寶寶意識到他(她)的行為能使你高興或不安,因此也會想盡辦法令你開心。他(她)模仿你面部的表情。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有時,他(她)獨立得像個“小大人”,而有時又表現得很孩子氣。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了。能伸胳膊伸腿配合媽媽給自己穿衣服了。 現下寶寶的消化和咀嚼能力大大提升,如果寶寶的飲食已成一定規律,數量和品種增多,營養應該能夠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奶了。斷奶不是指不再吃奶,而是指不再以奶類為主食。

父母多使用手勢,可提升孩子的語彙發展能力

2009年12月03日
公開
14

父母多使用手勢,可提升孩子的語彙發展能力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光用比手畫腳,就能讓孩子贏在語言的起跑點?專家指出,幼兒對手勢的理解,比語言來得早。透過簡單的手勢和寶寶做溝通練習,有益學齡期的語言表現…… advertisment 根據芝加哥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透過簡單的手勢和一歲的寶寶做互動,就能幫孩子奠下日後語彙發展的穩固基礎。家有小小孩的父母,只要把握三原則,就能引導寶寶學會手勢語言。 研究發現,父母愈常使用手勢,寶寶就愈容易透過模仿,習得這些肢體動作。而十四個月大的寶寶手勢動作愈多,到了學齡階段時,他的語彙能力也愈豐富,進而成為學業成績表現的重要指標。該研究也發現,年收入較高及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較擅於運用手勢,和寶寶做溝通。 芝加哥兒童紀念醫院語言病理學家丹尼絲•柏格指出,在孩子學會運用嘴部肌肉說話之前,父母多用手勢,例如揮手說「再見」、伸出手掌說「給我」、數起大拇指說「好棒」,可幫助幼兒掌握情境、更容易了解語言的意義,學會如何和別人進行溝通。 手勢語言早已被兒童語言發展專家當作語言治療的輔助技巧,語言發展專家都樂見這個具體的科學實證。相關研究還發現,大腦內負責語言以及手部動作的兩區域有許多重疊處,而且是同步發展的。因此,多運用手勢,可刺激大腦中的語言區塊。 教寶寶學會手勢語言的三原則 1. 先吸引他注視:平時多和寶寶視覺接觸,並用生活中的各種物體,鍛鍊他視覺追蹤的能力。寶寶視覺追蹤能力愈好,就愈能辨別出簡單的手勢,漸而嘗試模仿。 2.搭配生動的表情:爸媽栩栩如生的表情,或者開心,或者扮鬼臉等,都能幫助寶寶理解手勢的語言。下次當你揮手跟寶寶說「哈囉」時,別忘了帶著愉悅的笑容。 3.敘述你正要做什麼:當寶寶舉高雙手要你抱時,可以說「你要爸爸抱你嗎?」;當他用手比著餅乾時,記得用言語回應他「你要吃餅乾嗎?」,引導孩子將言語和動作做連結。

家樂福愈來愈不美麗…

2009年11月24日
公開
45

先前家樂福在11/14-11/16有促銷妙而舒頂級系列$399 的促銷價 而娘家媽咪在11/14下午就幫我跑了一趟蘆洲店… 撲了個空…架上全沒有貨…無功而返 >< " 所以和爸比決定11/15親自一早跑去中和家樂福看看… 想當然的架上也是全沒有貨;媽咪不死心到服務台詢問… 服務台的一位先生回應說『要預購並且費用全部付清才行』『貨到通知』 媽咪又詢問那何時才會到貨;服務台先生冷冷回應『不知道;貨到通知;自行 取貨』 媽咪心想『這麼大間;應該粉快就會進貨了吧!』於是就下預購的訂單;一次先 付清款項… 在這中間服務台先生還有點小機車ㄋㄟ…媽咪給三張促銷DM卷… 因促銷DM上只打上『每卷限購2包』而那位先生居然和我說…三張要三個人才行 那不就好險那天我兒子有跟我和我先生去…嗟!! 再來就是漫漫的等待期了…直到11/20打了第一通電話詢問到貨事宜… 剛好接電話又是一位先生一樣是冷冷的口氣『不知道;就說到貨會通知了呀!』 吼!!聽這種口氣;真的粉氣人耶…有必要那麼差嗎?? 又開始等待;直到11/23到BBH上的討論區得知有媽咪中南部已領到貨了;而且 還是粉快的領到(11/18、11/19)… 決定和爸比11/24下班親自去家樂福看一看情況; 下班一到;媽咪先到尿布區看架上是否有貨;有耶…妙而舒頂級系列M號有貨 看完後;出來到服務台請爸比先去詢問一下;而媽咪怕到時口氣不好(生氣中.) 一位小姐回應;還沒到貨;已經再請廠商趕緊補貨了;何時到貨;不能確定… 爸比看了媽咪一眼;媽咪和爸比說;但架上有M號的貨呀;而且他們還在打促銷 價$439耶…爸比和服務台小姐說『可是我太太剛去架上看有貨耶』 此時服務台小姐趕緊打電話進去詢問;說架上有貨的事宜;還說是不是媽咪看 錯了…媽咪此時回說『不會看錯的;是78片頂級呵護系列』對方才說『哦!只有 三包』然後請我們到尿布區去那有負責的小姐在那等我們… 一到那就說什麼??『昨天他休假;今天來忙著調貨事宜;不知道他們小弟有將 貨放上去…一直要我們等貨全齊再一起拿…但詢問何時到貨也說不知道… 因他們最近有家店要開;要將妙而舒先轉調過去那家店去…所以他們也粉缺 這是什麼理由呀!!欠客戶的先不給;先調開店的去賣… 爸比聽到此…就說那我們先拿M號的…於是那位小姐要我們等一下… 後來爸比先將架上三包拿下來;突然發現裡面還有一包…剛好是我們訂M號四包 等了好一會兒之後;那位小姐和另一位小弟來又是一番的解釋 :( 和那位小姐說現場有四包我們先拿回去…剩下L的二包就等你們的通知… 而那位小姐說;等貨全到了;一起拿不然要跑二次呀…而且他們還要寫單粉麻 煩的。媽咪心想;不是一樣嗎?我人已在這邊了;而L還是沒貨呀;下次還不是 要再來一次;那一樣是跑二次呀!!有沒有搞錯呀!! 和家樂福小姐說明後;堅持先四包M號回去;此時那位小姐說還是L號要換成M 號;媽咪追問裡面還有貨嗎?此時家樂福小姐說;還有呀!媽咪回應『那好呀 就全拿M號的』此時旁邊那位家樂福先生趕緊說店長說不能換尺寸。那位家樂福 小姐才說是喔!!那好吧;就請那位家樂福先生帶我們到服務台去填單;其餘 的就等他們所謂的再通知…。 爸比事後說;那不就好險今天有來看;不然就一直遙遙無期的等待… 因連他們負責尿布的小姐也說要等那家店開幕完才會通知。 而媽咪心想沒有貨那為什麼現在還在繼續促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