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癢癢不再來 抗異位性皮膚炎全集

2009年11月15日
公開
82

癢癢不再來 抗異位性皮膚炎全集 作者:朱芷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公衛學院所做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已從1995年的1%,大幅攀升到2004年的6.7%。據估計,全台目前約有300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就如它的名字,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起伏難以捉摸。脫屑、紅疹及發癢,嚴重影響皮膚外觀及生活品質,令人苦不堪言,反覆好發更是患者及家長的一大夢魘。 《康健》將徹底解析異位性皮膚炎這個頑強的敵人,從西醫到中醫,從藥物到日常保養,為你找出破解之道。更請身兼患者家長的醫師分享他們的成功故事,陪你打贏這場漫長的戰役!一定要懂的異位性皮膚炎知識 解惑篇 問: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病? 答: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嬰、幼兒,並不會傳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通常會合併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兒。 濕疹是皮膚非感染性的發炎症狀,通稱為皮膚炎。皮膚炎的種類很多,包括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小朋友身上發癢或突然出疹子,並不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最好請醫師診斷。 隨著年齡變化,發作的部位也會改變。嬰兒期(兩個月到兩歲)以頭部為中心,臉頰、頸部、頭皮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水泡抓破會形成痂皮。 兒童期濕疹分布範圍擴大,延伸到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臉上反而較不明顯,皮膚變粗厚,嚴重時可能會蔓延全身。成人期發作時,濕疹部位以四肢彎曲處為主。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徵就是癢,尤其睡覺時,常因癢而無意識搔抓,導致發炎,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嚴重時甚至要住院治療。 由於皮膚常處於慢性發炎,外觀乾燥、脫屑,變黑、紋路變多,急性時傷口還會有滲出液,流湯流水,影響孩子情緒很大,也是異位性皮膚炎難纏之處。 問:異位性皮膚炎能治好嗎? 答:黃小弟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從嬰兒期就發病,醫生曾告訴媽媽:等他一歲就會好;接著又說兩歲會好……到現在又有人安慰她,青春期就會好,她只好祈禱真有這麼一天。 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多在5歲前發病,2∼7歲是高峰期,之後逐漸減緩,「到青春期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會不藥而癒,」開設過敏與免疫性皮膚病門診多年,小女兒也是患者的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說,這只能用幸運來形容。但也有人長大反而惡化,或到青春期才發病。 由於病情容易時好時壞、難以預測,父母難免為了想根治病急亂投醫,「每個人發病、惡化的曲線不同,沒辦法說幾歲一定會好,這是上帝決定的,」朱家瑜強調,但好好治療會更有希望,像唸書要考第一志願,平常就要努力保持在前段,「增加上帝選到你的機會。」 問:異位性皮膚炎可以預防嗎? 答:父母之一若有過敏體質,孩子有三分之一的機率遺傳到,如果兩者都有過敏體質,孩子遺傳到的機率將提高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台灣約有15∼20%的人有異位性體質,但不一定都會發病,異位性皮膚炎小孩的父母,可能從未察覺自己過敏的徵兆。 而且異位性體質發作的部位也不固定,除了異位性皮膚炎,鼻炎、氣喘、結膜炎都有可能。 想預防孩子成為過敏兒,可從飲食著手:懷孕期少吃易過敏的食物,哺餵母乳至少4∼6個月,母乳有助對抗由腸道進入的過敏原,也可避免牛奶中的過敏原。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甚而建議,若孩子屬於過敏體質高危險群,最好餵母乳到一歲以上,母乳不足時,則以減敏水解蛋白嬰兒奶粉補充。 環境也是引發過敏的重要因子,應儘量減少塵、灰塵,保持居家清潔。 問:要不要為孩子做過敏原測試? 答:抽血檢驗過敏指數或過敏原,並非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依據,而嬰兒發育尚未完全,「一歲前做意義不大,」朱家瑜指出。沒測過的可以做,但不要太依賴結果,「經驗法則比抽血還準。」 比如有人測出來對蛋過敏,吃了10年卻都沒事,有人一吃某些食物就病情惡化,檢查卻正常,這時該相信身體的反應而非數據。 他認為,過敏原測試只能參考,或針對治療成效不彰、原因不明的病人,找出是否有忽略的地方,不需要常常測。 問:提高免疫力有幫助嗎? 答: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免疫型疾病,七∼八成的患者,血液中可測得E型免疫球蛋白(IgE)上升,但這種免疫功能異常不等於缺乏免疫力。 一般認為免疫力好有助身體健康、抵抗疾病,但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是因為免疫失衡才造成過度敏感,「要調節回歸正常,不是用力去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合作醫療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慧滿說。 「免疫力就像軍隊,負責對抗外來病菌,」朱家瑜比喻,過敏就像軍隊火力太旺盛,對抗敵人時卻不慎打到自己,「這時候去提升,反而可能惡化病情。」 治療篇 「治療的最高境界,是用最少最簡單的藥物,達到最佳控制效果,」朱家瑜認為。早期有效治療,能穩定病情,增加青春期後痊癒的機會。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複雜,治療也需要多管齊下,除了藥物之外,生活中避免惡化因素,做好皮膚保養,才能打破「癢→搔抓→濕疹發炎」(見184頁圖)的惡性循環,減少發作。 1.外用藥物:包括消炎用的類固醇和非類固醇藥膏,改善乾燥皮膚的保濕劑如尿素,及止癢藥膏。 類固醇並不可怕: 傳統是以不同種類的類固醇藥膏治療,「類固醇還是臨床上最有效的藥膏,」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時,類固醇可以迅速抑制,但長期使用的確會出現皮膚萎縮變薄、色素改變、長毛、毛囊炎、微血管擴張等副作用,令不少家長聞之色變。 「類固醇用得好可以救命,濫用就是毒藥,」具有中西醫背景的鄭慧滿認為,目前使用的類固醇藥膏,從超強效到弱效一共可分為七級,必須根據濕疹的狀態、部位,及患者的年齡評估用藥,劑型、劑量也因人而異,只要依醫師指示,即可降低副作用影響。使用時應注意: 1. 遵守塗抹藥量和次數。不可自行打折,例如有些人自作聰明把擦2次改成擦1次,療效降低,一直擦不好反而帶來副作用。但也不能把類固醇當保養品,擦比較多次不會更有效。 2. 不要自行購買使用。每次發作狀況不同,使用的類固醇也可能改變,不嚴重卻買了強效類固醇來擦,得不償失。 3. 如果在意副作用,一定要跟醫生溝通。很多家長對類固醇知識不夠,又不敢問醫生,任意停藥或減藥,都會惡化病情。 4. 正確擦法:藥量以病人手指一節塗完一個手掌面積為準,把藥膏點在濕疹上,輕輕塗開兩三下即可,不要搓揉皮膚。沒有發炎的地方擦保濕品即可,不需要擦藥。 原則上,出現紅疹、發癢、流湯流水代表急性發作,需要擦藥膏。單以濕疹面積分,病人的一個手掌是1%,如果面積超過30%就是中重度,30%以下則為輕度。 因為皮膚厚度不同,臉部通常擦輕到中效的藥膏,中效到強效的藥膏則擦在身體上。 ■外用藥新選擇:非類固醇局部免疫調理藥膏(普特皮、醫立妥) 新一代外用藥膏可以直接抑制皮膚的免疫反應,改善中重度病情,輕度症狀也適用。朱家瑜建議,免抑制劑藥膏適合長期間歇性使用,可以預防大發作。病情回到低幅波動時,擦保濕劑即可,發作初期時改擦免疫抑制劑藥膏,迅速解除症狀;如此可以避免病情嚴重到高峰,甚至「一年不會用到類固醇。」 不過目前健保只針對中重度患者提供給付新一代藥膏,輕度則需自費使用。 ■止癢藥膏手邊常備 嚴重發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最難忍受的症狀,常見愈抓愈癢、愈癢愈抓而惡化病情。 止癢藥膏不含類固醇,擦起來涼涼的,「儘量多擦可以增加效果,」朱家瑜建議,只要癢就擦,逐漸改掉抓癢的習慣,能預防嚴重濕疹。尤其教小孩子自己擦止癢藥膏,家長會輕鬆很多。 2.服藥物 包括止癢的抗組織胺及口服用類固醇等。 口服類固醇由於副作用大,通常只在病情極嚴重時短暫使用,由於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必須特別謹慎,「我幾乎很少用在病人身上,」朱家瑜表示。 因口服類固醇效果強大迅速,有些「短視近利」求快好的人,會讓醫生下藥猛,「覺得這個醫生很有效,卻不知道長期下來可能吃了很多類固醇,」朱家瑜感嘆,和病人溝通如何長期控制病情其實更重要。 第一代抗組織胺藥效較強,但會有嗜睡作用,第二代雖不會嗜睡,但效果也比較差。因此醫師會建議晚上睡前服用第一代抗組織胺,不會影響白天作息,也能幫助減輕睡眠時無意識的搔抓。 異位性皮膚炎的口服藥有好幾種,醫師開藥時可以問清楚,認為藥物就一定有類固醇不敢給孩子吃,反而延誤治療。 藥物和皮膚保養雙管齊下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先天皮膚代謝、保護功能異常,使過敏原容易侵入,引起發炎。使用藥物治療濕疹,再做好保養,強化皮膚防禦機能,將更有效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藥物:外用藥物有消炎鎮靜的作用,並能緩解癢感。  皮膚保養:加強使用保濕劑,提高皮膚保水度,避免乾燥。 濕疹面積計算方式  頭部:9%  上肢:9%  軀幹(正面):18%  軀幹(背面):18%  下肢:18%  生殖器:1% 改善生活習慣.溫柔呵護肌膚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不僅本身需要長期抗戰,對照顧者——特別是媽媽,更是勞心勞力的工程。太冷不行、太熱不行,夏天怕流汗,冬天怕乾燥,看孩子癢得睡不著,自己也心疼。  為了改善病童生活品質,減輕反覆發病及嚴重度,一定要做好日常生活保養,避免惡化因素(見表2),輕度患者甚至可達到不用藥物,也能降低中重度患者用藥及發作頻率。 皮膚保養  已有研究證實,除了過敏體質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因先天皮膚代謝、保護功能異常,使過敏原容易侵入,所以提高皮膚的防禦機能,將對病情大有幫助。  正確清潔:水溫不過熱,如果沒有很髒,清水洗澡即可,不必天天用肥皂。選用刺激性較低的肥皂或沐浴乳,充分起泡後使用,不要用毛巾搓洗皮膚,泡沫沖乾淨避免殘留。藥皂雖宣稱有殺菌效果,但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不適合患者。  很癢時,可請醫師開止癢的藥水泡澡。  保濕:乾燥也會加重皮膚炎,洗完澡皮膚含水量高,最好五分鐘內擦上保濕產品。  一般人擦乳液可以維持較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卻會一下子就覺得乾,隨時補擦很重要,尤其是手、小腿、額頭等,但發炎處不能擦。  保濕產品很多,「沒有一個是大家都適用,」朱家瑜認為,有經過皮膚科醫師測試(標示Dermatologist-tested),擦了能改善乾燥、發癢就算不錯,也可諮詢醫師。  有些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養品,添加的成分有助改善病情,包括:  ◆ 天然活泉水,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 特殊礦物鹽及微量元素(硒),可以抗自由基及發炎。  ◆ 燕麥萃取物,抑制發炎,修復角質層。  ◆ 專利天然保濕因子及神經醯胺,模擬角質成分,有效改善皮膚炎。  專用保養品價格較高,如果覺得負擔大,可以用來擦臉,其他部份用一般乳液即可。  羊毛脂、香精、防腐劑是易過敏的成分。醫師最推薦擦凡士林,成分單純安全又便宜,保濕度持久,適合很乾的人。怕不透氣,一次可擦薄薄一層,順著毛髮擦,出油、長痘痘處則擦較清爽的乳液。  健保也有給付只有保濕劑成份的藥膏,可以請醫師開來用。 飲食  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病情的因素很多,除非確認孩子吃特定食物後會惡化,不吃就明顯好轉,才需要少吃。可以每天做紀錄,觀察食物和病情的關連,自己的經驗法則比過敏原測試更有意義。  兩歲前幼兒,免疫機能未發育完全,比較容易出現食物過敏,但會隨長大而減輕,太嚴格限制飲食,反而容易營養不良,「禁止太多壓力更大,」朱家瑜舉例,自己女兒愛吃蝦子卻不會過敏,就讓她吃,「做好正規治療和皮膚保養更重要。」  食物新鮮、多元化能降低過敏機率,少吃速食、零食、加工食品、調味料。多攝取可調節皮膚免疫機能的維生素B6(雞肉,香蕉),抗發炎的維生素A、C、E(花椰菜、番茄),減輕過敏反應的Omega-3必須脂肪酸(鮭魚、鯖魚、秋刀魚)。  如有過敏家族史,應6個月後再添加副食品,且從不易過敏的嬰兒米粉開始,逐樣添加。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高危險群嬰兒宜一歲後再吃乳製品,兩歲後開始吃蛋,三歲後再食用花生、海鮮。 衣著  以純棉、吸汗為主,避免毛料、尼龍等不透氣材質。夏天流汗多時儘速擦去,最好能清水沖洗、更換衣服。  殘留的洗潔劑也會造成刺激,要清洗乾淨,不使用衣物柔軟精。 抒解情緒  壓力容易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例如考試、親子關係緊張、睡眠不足等,需要家長耐心安撫。孩子抗拒吃藥、擦藥時,不要一味責罵「不准抓來抓去」、「不准吃這個」,儘可能用孩子能了解的語言說明,提高配合度,也可以請醫師、老師和同學協助鼓勵孩子。 季節、溫濕度調整  溫度變化大、太熱、太乾都會加重發癢。夏天避免過度日曬、劇烈運動,儘量待在涼爽的環境裡,衣著以透氣吸汗為佳。冬天則要做好皮膚保濕,室內也要維持一定濕度,睡覺時保暖即可,衣著和棉被不要太厚重,以免皮膚悶出汗來,引起發癢。 居家環境  環境也是引發過敏的原因之一。據統計,台灣80%的人對塵過敏,比食物更普遍。  ◆ 減少絨毛玩具,室內不養貓狗等寵物,寵物毛、皮屑可能引起過敏。  ◆不鋪厚重地毯,窗簾可改用百葉窗,方便清洗。  ◆常常清掃環境維持通風,保持濕度在50∼65%間,可以空氣清淨機減少黴菌生長。  ◆避免羽絨類寢具,以柔軟的純棉,勤更換枕頭、床單,被子常常曬,用吸塵器吸乾淨皮屑。 喝優酪乳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益生菌主要指乳酸菌及少部份酵母菌。因乳酸菌能增進腸胃道健康、調整免疫機能,而被認為能改善過敏,許多心疼孩子受苦的家長,莫不希望真能靠它神奇的力量,擺脫異位性皮膚炎。  「的確有益生菌能延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研究報告,」朱家瑜表示,不過只有鼠李糖乳酸桿菌被證實,也不等於益生菌有療效。  而且實驗時服用的益生菌是膠囊形態,濃度高達每顆100億單位,遠非市售產品可相提並論。  此外,優酪乳中的乳酸菌,除非經過特殊形式處理,「否則會在腸胃道被消化,」朱家瑜指出,因此很少用喝優酪乳來做實驗。  療效需要嚴謹的科學證據,無法以此類推,即使喝某種乳酸菌優酪乳可以改善鼻子過敏,不等於也能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我不反對去試,但不要一廂情願以為這樣會好,」朱家瑜強調,尤其對牛奶蛋白容易過敏的人更要小心。  他建議,如果真要選購益生菌類的保健食品,應留意安全性、菌種、療效、活菌數、服用劑量,能通過腸胃道而存活下來,在人體生長作用的菌種才有效益。 拒絕偏方,汲取老祖宗智慧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不會傳染,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病因複雜、反覆發作的頑固特性,也讓民間偏方、另類療法有了可乘之機,在日本甚至製造了「異位性皮膚炎產業」(atopic business),遍及高價的健康食品、特殊保養品、SOD食品、溫泉療法等,受害者眾,還有專業律師團為其求償。  而台灣家長的偏方血淚史也不遑多讓。張小姐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就發病,皮膚一直不好,「他在幼稚園會偷偷去廁所照鏡子,看脖子上的紅疹,還會問我,什麼時候皮膚才能像媽媽一樣白白、滑滑的?」張小姐覺得好心疼。  因此朋友告訴她有個「老師」能用水晶棒按摩改善體質,張小姐馬上就帶兒子去試,「我平常不是那麼衝動的人,實在是不想看小孩受苦,」她解釋。  治療一次1000元,為了加強效果,「老師」還說服她買了17萬元的水晶床,病情卻不見起色,反而發作更厲害,「老師說這是排毒,就是要發出來,要有耐心,」張小姐回想,後來增加到一星期治療3次,持續了一個半月,兒子的濕疹開始流湯,還因為睡水晶床久咳不癒,張小姐愈來愈害怕,才終止這場失敗的治療,「醫生看到傷口都嚇死了。」  通常這類療法,多利用家長想快點治好的心理,加上對類固醇的恐懼,以誇大的宣傳方式包裝:  ×「一定會好」、「只要○個月、○次就會有效」→拿不出科學證據。  ×「幾乎100%的人都能痊癒」→忽略個人差異,甚至以「連○○病都能治好,何況是異位性皮膚炎」訴求。  ×「保證不含類固醇」、「是排毒而不是病情惡化」→治療失敗時推卸責任。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斷增加是世界性趨勢,「如果有人能根治,他應該得諾貝爾獎,」朱家瑜說,而且有些患者會自然痊癒,「沒有對照組,根本不確定是不是偏方有效。」  家有病人,「很多人都會提供偏方,最好先和醫師討論,」女兒是重度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任林君玉表示,她也曾到華西街買現殺蛇煮湯給女兒喝,「結果沒用。」  好消息是,比起不切實際的偏方,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比較能和西醫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中西互補效果佳  早在18世紀醫書《外科正宗》,便記載和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類似的皮膚病。中醫認為,此病和先天體質有關,可依症狀分為濕熱內蘊、脾虛濕盛、陰虛血燥、脾腎兩虛,治療方向為清熱除濕,養血潤燥。  1992年,倫敦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就曾發表中藥醫治成人及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成效,之後相關論文不斷。  2003年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中西合作醫療中心,參照該團隊的研究方式,以嚴謹臨床實驗評估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療效,「中醫治療效果的確優於對照組,」中西合作醫療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慧滿肯定,「如果能按病情隨時調整藥方,效果會更好。」  鄭慧滿觀察,對反覆發作的頑固型病人,中西合併治療(初期:外用藥膏+中藥+潤膚劑;中期:中藥+潤膚劑;緩解期:潤膚劑),能降低復發頻率,減少類固醇藥膏用量,改善病灶嚴重度。  善用中醫有助控制病情,但不可和草藥店、偏方混為一談,「要有執照,或是大醫院的中醫科,才能確保品質,」朱家瑜表示,中醫講求辨證論治,針對個人病情變化會做調整,「如果有人說,一帖藥就能根治,但要你吃3年,絕不是真正的中醫。」他提醒,有些中藥宣稱很有效,卻可能添加類固醇,不可不慎。  中醫從改善體質著手,西醫則能迅速緩解症狀。保持冷靜,選擇專業、經驗豐富的醫師,配合治療,才能各取所長,制服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強敵。 中醫保養方 ●外用劑  材料:魚腥草1兩、荊芥1兩、地膚子5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煮成一鍋藥草水,清洗完後用毛巾浸濕,敷在癢處,也可以直接浸泡20分鐘後,擦乾即可。也可拿艾草葉、藺草煮水洗澡,效果也不錯。 ●內服湯方:銀花解毒湯  材料:一歲以下嬰兒:金銀花1錢半、甘草5分。幼兒:金銀花3錢、甘草1錢  做法:約一碗半水小火滾10分鐘,一天分3次喝。(藥方提供:林君玉醫師) 中醫飲食禁忌 鄭慧滿醫師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飲食要清淡,烹調方式避免燒烤油炸,少吃:  辛辣:辣椒、大蒜、芫荽、老薑、蔥、沙茶醬。  刺激:醃漬品、咖啡、咖哩。  燥熱:蛋糕、巧克力、薯條、炸雞、茴香、韭菜、肉桂、羊肉。  寒涼水果:哈密瓜、西瓜、葡萄柚、椰子、橘子。  熱性水果:龍眼、荔枝、芒果、榴槤。 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裡穿衣吃飯洗澡睡覺運動,統統有一大堆注意事項,上學要請老師關照,還得按時吃藥擦藥,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生到一個「磨娘精」?  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父母帶到會哭,不曉得要怎麼做才好,」台北市立中醫院主任林君玉形容,即使自己就是醫生,也經歷一番摸索,才累積出對抗病魔之道。  「有媽媽為了照顧小孩還辭掉工作,」身兼醫師和病患家屬,朱家瑜很能體會這些家長的痛苦,但他並不贊成過度呵護這些孩子,「病是孩子自己的,父母不可能照顧他一輩子!」  他看過太多依賴心重、長不大的子女,把皮膚爛當成是媽媽的責任,來看門診,媽媽東問西問,自己卻樂得輕鬆。更嚴重的,還把皮膚病當武器,想逃避升旗、體育課時就故意抓、不吃藥,把皮膚弄得爛爛的。  「異位性皮膚炎不是缺陷,也不會少塊肉,不需要特別待遇,」朱家瑜強調,既然是長期抗戰,家長應該從小鼓勵孩子參與自己的治療,養成習慣,才能控制好病情。  因為止癢藥膏不含類固醇,朱家瑜從女兒兩歲就教她擦,還跟她比賽一人擦一手,看誰先擦好,旁邊看的姊姊也學會幫妹妹擦。類固醇藥膏則是給她適量後,讓女兒自己塗開。  「不要追著罵孩子要他擦藥,」朱家瑜認為,孩子會覺得「藥膏=囉唆會打人的媽媽=敵人」,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起來,親子關係僵持,對病情更有害無益。  朱家瑜也提醒,爸爸們要和媽媽並肩作戰,不要互相指責是誰的錯。除了互相支援,更可以善用小孩崇拜爸爸的心理,把擦藥、擦乳液當成親子互動時間,「對親子關係絕對是正面的。」

葉黃素~還我雪亮雙眼

2009年11月13日
公開
64

葉黃素~還我雪亮雙眼 營養師 汪育珊 中國醫藥大學 營養系 畢業 什麼是葉黃素?? 葉黃素Lutein為一種天然存在於蔬果中的類胡蘿蔔素,如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玉米等蔬菜葉片中;奇異果、葡萄、柳橙汁、綠皮胡瓜、以及數種南瓜中,含有30﹪~50﹪的葉黃素。 葉黃素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保護細胞避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葉黃素存在於人體的眼睛、皮膚、血清、子宮頸、腦部、心臟、胸部等,來維持這些部位的健康,尤其對眼睛特別重要。 但人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必須要由食物中才可獲得。 為何葉黃素對眼睛很重要?? 視網膜中央有一個名為黃斑的區塊,黃斑是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可幫忙辨識臉孔、閱讀、寫字、開車等。如果沒有正常功能的黃斑區,或許你還能保有黑白色調的次要視覺功能,但你的主要視力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有失明的危險。 視網膜黃斑區就像一台影印機,葉黃素就如同碳粉,如果影印機的碳粉沒有了它,就不能印出任何東西了,而當葉黃素補充足夠後,影印機就能將印出的東西清楚的傳遞至腦部。 葉黃素能吸收藍光,抗氧化。太陽光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白內障,黃斑區退化,甚至是癌症。 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而晶狀體和黃斑的葉黃素能過濾掉藍光,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 黃斑區的脂肪外層特別容易受到太陽光的氧化性傷害,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區域最常發生退化的原因。 葉黃素對眼睛具有特殊的作用,身體攝取的葉黃素分佈到眼睛的兩二個部位:(1)視網膜及黃斑區;(2)晶狀體。 所以如果你葉黃素缺乏的話,就會導致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失明、白內障、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視、眼睛疲勞等等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疾病。 我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嗎? 1. 你太忙,常常飲食不正常嗎? 2. 你常吃速食嗎? 3. 你沒有攝取足夠深綠色葉菜類嗎? 如果你以上3個問題中有兩個答案是「yes」的話,你的飲食可能就缺乏葉黃素囉!幸好葉黃素很容易於飲食中補充,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葉菜就是很好的來源。 每人一天大約要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相當於一大碗的生菠菜=1/3熟菠菜)。 葉黃素對人體的健康助益? 1. 增進視力:視網膜暴露於光照、氧氣中,會受自由基的傷害。而葉黃素是個很高濃厚的抗氧化劑,可幫忙濾掉藍光,降低色相差,使視力更精準。 2. 保護視網膜: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葉黃素是個好的抗氧化劑,避免視網膜在吸收光線的時候受到氧化傷害。 3. 降低白內障: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自由基對眼睛水晶體蛋白質的損害是白內障的主因。 4. 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時,視網膜上的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會發生退化性變化。補充葉黃素對視網膜色素變性有助益。 5. 預防乳癌:葉黃素能作為乳癌細胞的抗繁殖劑,預防乳癌的擴散。 6. 降低心臟病:滅氫氧自由基能力比E大1000倍,防止細胞受損。 大約幾歲開始要注意葉黃素的攝取? 一般葉黃素不足,最常引起的就是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AMD,65歲以上喪失視力的主要原因)和白內障(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95%以上的人發生白內障),但這兩種疾病通常年紀較大時才會發生。 視網膜含有豐富的DHA不飽和脂肪酸,而葉黃素的抗氧化保護作用可以讓視網膜免於受到脂肪氧化的傷害。葉黃素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可以增進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抵抗紫外線與自由基的傷害,並可保護眼睛的微血管,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 我們於年輕時(10~30歲左右)活動力、行動力較強,常會曝曬於陽光導致黃斑區的傷害,所以,葉黃素的補充還是越早越好。 保護眼睛的5個簡單方法。 1. 出門時戴太陽眼鏡 2. 減少攝取飽滿脂肪酸和膽固醇 3. 戒煙 4. 限制飲酒 每天至少6毫克的葉黃素(食用補充劑或多攝取天然蔬菜) 玉米黃質的功效與作用 人體血液中主要類胡蘿蔔素有β胡蘿蔔素、蕃茄紅素、葉黃素、α胡蘿蔔素、β隱黃質、玉米黃質等六種,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大量攝取類胡蘿蔔素,但人類的視網膜只選擇性累積兩種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它們高度地集中在黃斑區,也就是負責精細視覺的部位,類胡蘿蔔素在這裡表現為深黃色小點,被稱黃斑色素。由於類胡蘿蔔素可以吸收光線中有害的藍光,更由於它們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所以經實驗證明類胡蘿蔔素確實能保護視網膜,進而改善視力。然而在人體吃進了類胡蘿蔔素後如何通過穿透頸部屏障使其到達視網膜,則需透過「載體」的攜帶。所謂載體即優質膽固醇(如必需脂肪酸)。 玉米黃質與葉黃素V.S眼部疾病 1.預防青光眼: 人體對類胡蘿蔔素含量高的食物攝取量越大,青光眼發病率就越低。這兩者有密切的聯繫。兩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存在於眼中可以還原初生態氧,從而減小眼球蛋白的氧化強度。 2.白內障: 一般白內障的患者由於長期的陽光自由基慢性破壞水晶體結構引起水晶體過度氧化形成蛋白質沈澱所引發。葉黃素被發現儲存於眼部水晶體,是抗白內障超氧化劑。 3.黃斑部退化: 黃斑部退化是一種視網膜的退化性疾病,令視錐感光細胞死亡,一般因其營養素供給無法到達,而呈現的老化現象,若能針對黃斑部所需之營養素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加以補充則可有效改善更甚可達抑制其惡化之功。 4.高度近視: 一般人認為近視只要戴上眼鏡矯正即可,但若不知有效改善、抑制則易產生視網膜剝離、積水、飛蚊症甚至導致永久性的失明,補充眼睛足夠的營養、適當的休息,可以說是保護靈魂之窗的不二法門。 保護眼睛的P.S 1.金盞花中也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質,但對花粉過敏或哮喘者則易發生過敏之副作用。 2.服用大量維生素A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視力?維生素A是由類胡蘿蔔素中之α、β胡蘿蔔素及α隱黃質所合成,但大量的β胡蘿蔔素卻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及肝臟的代謝。 3.除了玉米黃質與葉黃素之外,維生素E則是可以為保護眼睛加分的營養素。

小桃子分享--如何正確教養3~4歲兒童

2009年11月11日
公開
73

有些人稱3歲兒爲一種“完成期”,也有人稱之爲“所有的出發點”,其實兩種說法都包含著3歲兒的形態。 和1、2歲兒相較之下,3歲兒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已經開始成長。尤其是和混亂及粗暴的2歲兒互作比較的話,3歲兒可說是編制的完成期。同時,3歲兒也立足于人類文化性的出發點,他們透過文化認知,將所有最原始的本性隱藏起來;因此,3歲兒的成長可視爲一個階段分水嶺。對好動的2歲兒感到疲憊不堪的父母,可以從小孩到3歲後體會到安詳的感受了。 儘管3歲兒思考能力幼稚,但卻有靈敏而豐富的感情;在生活習慣上有著明顯的成長,而運動機能也已減少危險性。至於排泄方面,也不再那麽需要大人幫忙了。 在社會方面,3歲兒已有顯著的成長,交友的層面擴大,而遊戲的種類也更加活潑;另外,對他人的感情動向及表情也很敏感,當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和別人保持和諧及友愛的關係。 不過3歲兒在夜晚時間比較難應付,假如這個時候由白天上班的父親來陪伴,情況可能好一些。 不感覺累時,3歲兒會活蹦亂跳地參與團體遊戲或獨自享受遊戲的樂趣,各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他都想試試看。在會話能力方面有進步,聽話及說話的態度也都非常認真,對指導及規則都樂於遵從,這時大人應多給予指導。而且,爲了博取小孩的信賴、尊敬和喜歡,大人要扮演著適當保護者的角色。 依照一般情形而言,3歲小孩有接受集體活動指導的必要,並且注意家庭以外的教育是否能爲小孩所接受。當然,小孩成長過程中,除了接受父母提供的各種新課題以外,大人有時也應該聽聽孩子的意見作爲參考。 1、敏感的情緒 感情中有一種最早萌芽的原始感情,我們稱之爲“情緒”,而幼兒的感情幾乎爲情緒所左右。嬰兒的情緒最初只有快樂和不快樂兩種,其後如樹分枝般地,2歲以後就有愛、得意、喜悅、憤怒、恐懼、厭惡等各種感情。 2歲兒的情緒大多是衝動性的,容易興奮、感情起伏大;和2歲兒相較之下,3歲兒情緒就穩定多了。此時,大人便可以發現孩子的感情非常豐富且敏銳。由此可知幼兒的情緒比其他語言、智慧發育得更早,他們對事物往往不加以理解而直接以感情直覺去判斷。所以與其對幼兒說教講道理,不如訴諸情感效果來得好。看見父母吵架,他們會在一旁哭泣;見母親與奶奶之間不和,也會安慰媽媽說“今天奶奶不在真好。” 還有,他們對成人之間親密的感情也會敏感地接受與反應。有一位母親說這樣說:“我在看一部三角關係的電影時,不知不覺爲劇中人物的命運而歎息流淚,想不到坐在一旁的3歲女兒也跟著掉眼淚,可真把我嚇了一跳呢!”3歲兒並不懂劇情,只是被母親的情緒感染,3歲兒就是這般的敏感。 如果雙親有困難,3歲幼兒會非常懂事,如需要幫忙他還會適時伸出援手。雙親高興,他們也很高興,甚至會說:“媽媽今天很開心!” 在這種情境下,雙親如果要管教幼兒或禁止他們做某種行爲時,只要以不愉快的感情去刺激他即可。不過說是容易,如果真正要做卻是相當難的。因爲每一位父母在命令幼兒時,自然而然都會變得嚴厲起來;而想禁止幼兒做某件事時,又會表現得猶豫不決、態度曖昧不明。 各種情緒當中“恐懼”對3歲兒最爲強烈。不曾見過的動物、黑夜或看不到雙親在身邊等。都會使他們感到恐懼。“忿怒”的情緒在2歲時達到頂點,到3歲則趨於緩和,所以3歲兒較少發脾氣。“嫉妒”的情緒多半由於弟妹分享父母的愛。3歲兒也較少啼器,因爲他已學會用哭以外的方式提出他的要求,所以哭鬧使父母心煩的情形也較少,他們已能體會雙親的心情了。 如果3歲兒若動輒發脾氣的話,雙親就得好好檢討。3歲兒在“愛”、“幽默”、“美”方面的情感變得十分豐富,由於情感會隨著成長而豐富,使經驗的累積變得穩定、多情,所以父母必須慎重處理。 2、愛的學習 當幼兒有了弟弟或妹妹時,他就要開始學習與弟妹分享雙親的愛,這對幼兒來說,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對3歲小孩而言,學習分享這件事確實很困難。不過,能儘早讓他體會人生的無奈,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所助益的;否則等到他長大以後,這份獨佔的愛才突然被分割,以致心理上受到打擊。因此,始終讓幼兒認爲一切的愛集於自己一身,那對他而言才是真正的難過。若是這樣,幼兒將來上幼稚園會認爲園裏的老師、朋友都只屬於自己所有,反而會受到取笑或責難。所以即使有些困難,也該讓3歲的幼兒知道“愛是必須與他人分享的”。 愛雖被分割,但是在3歲幼兒的心靈中,另一種愛卻悄悄萌芽了,而這種新的愛將能改變他的情緒;因爲愛雖是一體卻有兩面,那就是“愛”與“被愛”。 過了3歲,幼兒開始尋找愛的物件。有些人對這種說法也許不以爲然,他們認爲孩子所需要的只是大人的疼愛;事實上,小孩出需要擁有愛的物件。 當然,他無法一開始就去愛家中所加入的嬰兒,起初會滿懷嫉妒,但是天天與嬰兒接觸,日子一久,愛就會慢慢滋長。同時,在這之前,先讓他經歷愛其他物件也很好。 這時孩子的生活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小寵物,像布制玩偶、洋娃娃、甚至嬰兒時期的玩具等,不過他最中意的還是有生命的動物。 然而,像小鳥、金魚等反應不明顯的動物,並不適於幼兒飼養,而貓似乎也較適合老人趣味;所以具有活動及積極性等特色的狗,才是最理想、最討人喜歡的。 孩子喜歡狗,而狗也喜歡孩子,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容易成爲一體。由這種經驗可知,幼兒渴望照顧與疼愛比自己弱小的動物,開始嘗試與被愛不同付出愛的喜悅。 尤其是備愛大人寵愛以及兄姊呵護的老麽,更需要愛的物件;此時並不需要特別珍貴的名犬,反而是弱小的狗最適當。 有些神經質的母親深怕飼養的小狗一旦發生意外,會使幼兒痛苦而不敢飼養動物;但是果真有這麽一天,相位那只小動物留給幼兒愛的經驗已足夠彌補悲傷。更何況這種失去所愛的痛苦,幼兒遲早都要面對的。 愛與被愛二者平衡,幼兒才能理解“愛”的真義。 3、教養方法 在育兒的生涯中,父母也許會陶醉在1歲兒的天真無邪裏,以爲這種樣子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一旦目睹2歲兒的反抗情緒才有所醒悟。正當他們耽心這種反抗不知要持續多久時,步入3歲的幼兒卻又表現出另一種溫柔的面貌,令他們著實大吃一驚! 3歲兒有著可以治癒父母“育兒恐懼症”的沈著;他很安定,卻自我意識漸漸增強,凡事請求的情形也不見了,已不需要信賴父母來消除心中的不安。 在語言能力方面較以前進步,大人說話的內容比較容易懂,能自我表現,與人相處的情形良好,對於父母的命令都能聽從。 當他給予大人幫忙時,最喜歡看見大人高興並給予肯定,因此3歲兒特別喜歡幫助人。 無論在家裏、在朋友中,他開始培養忍讓、等待等耐性。 人們一向認爲3歲是開始教養的年齡,這表示3歲兒已經到達開始需要管教的年齡;不過,也不能操之過急,必須確實、按部就班地引導他自動自發去做。父母若急於教育、要求太多,會使3歲兒變得被動且扼殺了他的獨立性。 目前幼稚教育的科學理論正逐漸被確立,教導幼兒只要依循科學的育兒方法必能收效: (1)因材施教 3歲的安安小時候不管做什麽事總是慢條斯理,經常被其他小朋友催著“快點、快點”,連父母對她的緩慢有時都會覺得不耐煩。但是有一天,幾個小孩同時幫媽媽做一件事情時,就她做得最徹底、最仔細,這使媽媽恍然大悟,原來她花那麽多時間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要她快,勢必做得不仔細。 而她這種個性並非媽媽教的,而是與生俱來的。 父母在管教子女時,必須配合他們的個性,也就是因材施教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選擇合適的課題 把5歲小孩的課題硬塞給3歲的幼兒,然後對別人誇耀:“我的孩子已有5歲的水準了!”這樣一來勢必苦了孩子。況且,這種情形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終有一天他會失去興趣,所以這並不是科學的指導方法。 視幼兒的發育情形,最初給他稍低水準的課題,等他達成後給予誇獎;然後再提高標準,但給予不能過於勉強,否則幼兒會喪失興趣。 當然幼兒在完成課題時,千萬別忘了誇獎他,這是促進他學習的原動力。 (3)明確定出範本及目標 教導孩子時可先讓幼兒看範本,再告訴他:“在外面遇到認識的人要打招呼說:‘您好’”並示範給他看、讓他模仿,有不當之處立刻加以糾正。 不過,只教他形式,而不告訴他爲什麽要這樣做,即使他照做了,也缺乏打招呼的誠意。因此大人還得讓他瞭解打招呼的意義是“表示你遇見對方心裏高興,如果你不跟對方打招呼,他會以爲你討厭他。”幼兒懂得這些道理以後,跟別人打招呼時就會面帶微笑。面對3歲兒的微笑,任何人都會打從心底感到愉快,這樣就達到打招呼的目的了。 (4)機會教育 一次家中來了訪客,3歲的冰冰很興奮,但又無法加入大人的談話,於是他煩燥地在客廳裏鑽來鑽去,最後把一壺熱茶打翻,手也燙傷了。 從那次慘痛的經驗裏他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客人的時候,小孩必須在自己的房間裏玩或看畫冊。許多事情都可讓幼兒得到機會教育,所以不管結果是好是壞,都應該讓幼兒想想“爲什麽會這樣”“應該怎樣做才對”。 (5)承認他的心理狀態並加以勉勵 凡是眼睛所看得到的,都容易成爲你教導幼兒的題材,但是孩子的心理狀態卻常被大人所忽視。善解人意、忍人所不能忍的美德,在3歲兒身上經常可見。但是大人往往忽視而不加以適時的嘉獎或鼓勵。一位每次到超級市場就吵著要吃霜淇淋的孩子,某次跟媽媽去購物時,媽媽事先和他約定不能買霜淇淋,於是他拼命地忍耐;媽媽知道他一直在忍耐,便適時地誇獎他說:“你忍耐得很好哦!”小孩聽了也很高興地回答:“媽媽怎麽會知道?”由此可見因爲他的忍耐受到肯定,使他得到一種滿足感。 (6)教養必須徹底 有些父母管教子女都只有三分鐘熱情,想到時就說:“睡覺前要說晚安”、“吃飯時間要把電視關掉”,但講過之後自己也忘了;等到突然再想起時,才急急地訓示或加以責備,這就是他對子女的教養不夠徹底,小孩往往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斥責而感到不安。西德的科學家曾經用貓作實驗,不定時給貓不同的食物,結果那些貓都顯得非常恐懼不安。 所以教養小孩不能隨興而行,一定要配合小孩的成長狀況立下長遠的計劃,按部就班地給予適當的課題與教導。

分享--讓孩子快樂又自信的祕密

2009年11月06日
公開
54

分享給大家一個鼓勵孩子正向思考的小故事 放學了。 回家的途中,小鐵不停地踢著地上的保特瓶, 心想:「今天真是倒楣,一早就被媽媽罵,到了學校才發現作業沒帶,數學考不及格,體育課時又沒打到球……唉!為什麼我的運氣總是這麼差?」 就在這個時候,小鐵看到路旁有一塊長相十分奇怪的大石頭。 當小鐵停下來注視著這顆石頭時,一個圓滾滾的紫色小精靈突然咻地蹦了出來! 「嘿嘿嘿,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嗎?」 這個可愛小精靈轉動著水汪汪的大眼俏皮地問.。 小鐵被小精靈嚇了一大跳,以為自己看錯了。 他揉了揉眼睛,確定小精靈是真的, 趕緊定定神反問小精靈: 「你真的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的運氣總是那麼不好嗎?」 「當然可以。」小精靈點點頭,並拿出一副有著精緻魔法符號的小眼鏡說: 「這是一副神奇的魔法眼鏡,只要你戴上它,嘿嘿嘿……你就可以發現『好運氣與壞運氣』的祕密了…… 記得喔,我只借你兩個月喔,兩個月後,我會向你拿回神奇眼鏡!」說完,小精靈一溜煙地消失了. 第二天一早,小鐵將魔法眼鏡放在書包,迫不及待地上學去。 走著走著,他看到同學小莓就在他的前方。 小莓可說是班上最倒楣的人了,她不但常掉東西,也經常被同學欺負, 連小鳥都會大便在她的頭上,所以在班上她有一個「倒楣王」的綽號。 「嗯,讓我來看看小莓壞運氣的祕密是……」 小鐵快速地戴上魔法眼鏡,望向小莓。 「天啊!小莓的頭上,怎麼出現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叉叉?」小鐵不禁驚呼。 這些叉叉影像像煙霧一樣,不斷從小莓頭上冒出來。 再仔細一看,小鐵發現, 這些叉叉上面都有不同的字,像是「我真笨」、「我好倒楣」、「我怎麼都不會」……等。 更慘的是, 小鐵看到許多一樣帶著叉叉的人事物像被強力吸鐵吸引般,快速地吸向小莓。 就在小鐵感到驚訝時,俏皮小精靈的聲音輕輕地在小鐵耳邊響起。 「你看,小莓平常都想著不好的事,所以就會出現這麼多的叉叉。而這些叉叉又會吸引更多的叉叉,像是『被誤會』、『跌倒』、『錯誤』等,都吸到小莓的身上去了。」 「原來,這是一副可以看到別人內心想法的眼鏡!」聽了小精靈的解釋,小鐵十分興奮,也很好奇,為什麼小精靈要送他這一副魔法眼鏡呢? 這跟好運氣或壞運氣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嘛.……你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小精靈故意賣個關子。 這時,有人拍拍小鐵的肩膀。小鐵一轉頭,看到了小聰。 小聰是班上的全能王,他功課好、體育好,連小鐵最喜歡的小愛都喜歡他…… 「我一定要看看小聰為什麼這麼好運?」 小鐵用力的看向小聰,發現小聰頭上都是好大的圓圈, 上面寫著「我喜歡讀書」、「我很棒」、「我做得到」、「我可以」。 哇!好多有著「好運」、「順利」、「成功」圈圈影像的人事物向著他飛奔,集中到小聰的身上。 看到這兒,小鐵心中靈光一閃, 原來「同學心裡想什麼,好像就會得到什麼」, 他發現,小莓、小夫和小聰想著什麼,就會吸引相同的事情到身上。 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強力小磁鐵。我們的運氣,都是我們心裏想出來的。 只要我們想的是美好的事,也會吸引好的運氣;如果我們想的是不好的事,不好的事也會來找我們。

捍衛寶寶明亮好眼力

2009年11月04日
公開
58

捍衛寶寶明亮好眼力 撰文�文�吳雅慧 採訪�Eric Lien美國伊利諾斯大學人類營養及食品科學系教授 Billy Hammond, Jr.美國喬治亞大學法蘭克林學院行為及神經科學教授 諮詢審稿�楊孟玲 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眼科主任 本篇文章轉載自學前教育雜誌2008年6月號 由於嬰幼兒的視覺是在不斷地發展中,為了維護孩子的正常視覺發展與視力健康,首先,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要均衡,並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用眼觀念。當然也別忘了,孩子滿3歲後,帶他進行第一次的視力檢測,以便及早發現視力問題,把握矯治的黃金時期。 在人類所有的感官知覺中,視覺是最主要,也是最優勢的知覺來源,但卻必須一直發展到6歲,才能達到正常的視力標準。根據嬰兒視力的研究發現,剛生下來的嬰兒看得並不清楚,任何在他視線範圍20公分以外的東西,看起來都是一片模糊,如果以視力檢測的標準來說,新生兒不僅是個大近視,而且還有閃光、色盲的問題,如此你就不難想像,新生兒的視覺經驗該是多麼的「朦朧」了。 也因此,小嬰兒總是喜歡近距離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眼睛偏斜的情況,不過這都是因為視覺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緣故,並不一定是有弱視、斜視的問題。視覺大約發展到1歲左右,小嬰兒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 Part1護眼新觀念——營養對視覺發展的關鍵影響 對於影響嬰幼兒視覺發展的因素,以往的觀念認為,最重要的是外在環境的視覺刺激。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飲食中的營養成分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視覺系統就如同其他神經系統一樣,均衡的營養絕對有助於視覺系統的正常發展。 均衡營養,保持好眼力 三月底,應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中華民國新生兒科醫學會之邀,來到台灣參加「眼睛健康的嬰兒營養新發現(Recent Advances in Infant Nutrition Symposium:Focus on Eye Health)」研討會的兩位學者,其中一位嬰兒營養專家Dr. Eric Lien特別提到,母奶中含有各種寶寶視覺發展所需的均衡營養素(像是維生素A、C、E、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DHA、脂質以及各種礦物質等),所以在嬰兒階段,哺餵母乳是讓寶寶視覺健康發展最好的方式。 等到孩子1歲之後,主要的營養來源轉換為固體食物,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養成孩子不偏食的好習慣,尤其要多鼓勵他多吃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就能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護眼營養素了。 葉黃素,護眼新勢力 當然,提到保護眼睛的營養素,就不得不提近來非常熱門的「葉黃素」。 葉黃素是一種植物性的營養成分,大量存在於人類眼球中的黃斑區,具有幫助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功能。另一位參加研討會的眼科學專家Dr. Billy Hammond, Jr,近年來投注於葉黃素對眼睛健康、視力保健影響的研究,他提到黃斑部中的葉黃素具備了兩項重要功能:其一是作為「濾光器」過濾可見光中過多的藍光(能量強,當長時間、直接注視光源,將成為造成眼睛病變的危險因子),避免強光對黃斑區感光細胞造成傷害;其二,是因為視網膜的用氧量非常大,所以需要像是葉黃素、玉米黃素這類的抗氧化物,來幫助眼睛避免受到氧化傷害,防止眼睛裡的視網膜提早老化。 Box 眼睛構造小百科 黃斑區是位於眼球正後方、視網膜中心的黃色班塊,之所以呈現黃色,就是因為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黃斑區具有很多感光細胞,掌管精確的視力、辨色力與光亮適應等功能,可說是視網膜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旦退化或功能喪失,人們的主要視覺功能會逐漸損壞,甚至失明。 葉黃素必須從飲食中持續攝取,哺乳的嬰幼兒,可以從母乳中吸取葉黃素,每公升的母乳約有25微克的葉黃素。由於葉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停止哺乳後,嬰幼兒必須靠其他食物來源獲得葉黃素。而在日常膳食中,深綠色的蔬菜是攝取葉黃素的最好來源(富含葉黃素的蔬果,請見下表1)。當然除了攝取葉黃素之外,Dr. Billy Hammond, Jr也提醒爸爸媽媽,帶嬰幼兒出門時,讓孩子也載上有阻隔紫外線、藍光的太陽眼鏡、帽子等,減少陽光曝曬的時間,也是對寶寶必要的護眼措施。 表1: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蔬菜 蔬菜(100公克)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毫克mg) 甘藍菜 39.55 菠菜 11.94 青花菜 2.45 玉米 0.88 迷你紅蘿蔔 0.36 柳橙 0.19 蕃茄 0.13 木瓜 0.075

文章分享--給孩子機會

2009年11月02日
公開
60

給孩子機會 作者:盧桂櫻 張媽媽的女兒小學還沒畢業,小小年紀卻已具備了許多現人應有的特質:如樂於助人、積極主動、有領導能力、遇事則腦筋動得快、點子也多…許多人問張媽媽:「孩子這麼能幹,可有什麼訣竅呢?」張媽媽只是笑一笑輕鬆地說,父母不要太能幹,孩子就會比較能幹。她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機會留給孩子,她並舉了一些例子說: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帶她到別人家作客,孩子問媽媽可不可以吃桌上的糖,張媽媽既未答應也不拒絶,只是告訴孩子,自己去向主人開口說。 稍大以後,偶爾張媽媽晚上有事要出門,便先問問女兒,媽媽不在的這兩個鐘頭內,你打算做什麼呢?(她並未安排孩子讓她做什麼)孩子會說,我要畫圖,打電動玩具,寫音樂班作業,給表姐打電話…等。媽媽便和悅地對女兒說:「好,那媽媽等著回來欣賞的你的成果哦!」回來後,如果孩子完成了大部份,她便不忘摟一摟親親孩子,給孩子一些激賞與信任的表示。 上小學後有一天早晨,張媽媽看天色陰暗,提醒女兒恐怕會下雨,記得帶雨具,女兒卻嫌麻煩不想帶,媽媽也沒有勉強她,到了下午果然下起大雨來。要不要為她送雨衣去呢?張媽媽想了想,決定不要。放學後,孩子果然淋濕了回來,媽媽並未責備嘮叨她,只是叫她先洗個澡把身體弄乾暖了再說,再然問她:「下雨了又沒穿雨衣回來,很著急吧!」女兒說:「嗯,我原來在走廊等,一直沒看到媽媽來,心想晚上功課多,再等下去不是辦法,也想過和同路的同學共傘,又覺得自己住得最近,所以把機會讓給較遠的人,最後我就用書包頂著頭跑回來了。」你看!只因張媽媽未代勞,孩子竟可有那麼多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的機會! 父母這樣「不能幹」是不負責任,都不必管孩子了嗎?不是的。每一次張媽媽都會用心設計過,在沒有安全顧慮下,把機會盡量給孩子。像出外旅行該帶什麼,這個月家用不夠了該怎麼辦,都讓孩子一起參與、幫忙想辦法,希望孩子能透過做決定、選擇、甚至犯錯中,去學習生活的本事,父母只要信任、寬容地在旁邊陪著就行了! 「給孩子機會」只是一個原則,執行的方法要父母親因材施教、用心設計,這中間還要依不同孩子、不同年齡而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越早給孩子機會,他便發展的越好!

侯文詠:不要讓孩子的快樂輸在起跑點上

2009年10月28日
公開
61

侯文詠:「若養育小孩過程能重來一次,希望自己能早一點明白『陪伴』跟『玩』的重要性,人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倒認為孩子的快樂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才對。」 侯文詠:不要幫孩子做決定 雖然從小拿第一名,成為醫生,又是知名作家和電視製作人,不過侯文詠從不拿自己當標準來要求孩子。「這是個變動的時代,現在成績好不代表以後就有成就,我覺得對這個世代的小孩而言最重要的,是培養他『連結』別人的能力。」 侯文詠: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影響孩子、給他洗腦,但不能替他做決定。 侯文詠有兩個兒子,一個18歲,一個15歲,大兒子比較浪漫,很會聊天;小兒子就很酷,長得很帥,講話很直接、有時甚至有點尖銳。雙子座的侯文詠笑說,「其實我也有這兩種個性。」面對已經長大的兒子,侯文詠不敢自認是一個好爸爸,「但我確實花了時間和心血陪伴他們,生活重心也因為他們而有所調整。」 學習「連結」 面對全球競爭 「乖乖聽話」可說是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基本要求,然而侯文詠卻反而希望孩子不要「乖」。他認為,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應該在乎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良善的品格,還有去跟別人連結的能力。 侯文詠解釋,「今後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年代,你不必是最聰明的人,但是你可以找到最厲害、最聰明的人來幫你做事,這個就是我所謂跟世界、跟其他人連結的能力。要能用語言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別人,這個人在想什麼、他有什麼企圖、他有什麼慾望。這些能力聽起來很抽象,卻是面對未來的關鍵。」 由於很注重這樣與人連結的能力,侯文詠不贊成讓小孩玩電動玩具,「因為在電玩中,你被人家KO擊倒了不會痛,殺死敵人也沒有感覺。但如果是真的打籃球,你就可以感受到別人和自己的情緒。」 他強調,健康、品格和連結,構成了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至於專業,則要看孩子的興趣。「我相信只要前面的基礎打得好,孩子找到喜歡做的事情,自然就會做得很好。」萬一沒辦法做得很好,侯文詠則勸父母們要想開一點,「他如果沒有能力,就不要硬逼他去做,那麼他就會很痛苦。孩子最幸福的是可以做他喜歡、又能夠勝任愉快的事情。」 勇於「選擇」 開心承擔結果 在陪伴、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侯文詠花最多時間的,就是和他們討論「選擇」。「我會讓他們知道有很多條路可以走,和他們一起分析、討論不同的選擇可能會怎麼樣,讓他們自己決定,而且讓他們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侯文詠的大兒子今年高中畢業正等著當兵,小兒子國中畢業,現在在美國念高中。侯文詠並不諱言,他們基測、學測都沒考好,但孩子們自認盡力,因此他並沒有責罵,而是和他們討論其他選擇。 像是大兒子可以去念他沒那麼喜歡的學系,也可以去當兵,當完兵後要重考或出國唸書都可以;小兒子也可以選擇重考,但他卻決定要隻身到美國念高中。10幾歲的孩子獨自一人在國外求學,父母當然擔心,尤其媽媽更是難捨寶貝兒子,但是侯文詠對太太說,「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影響孩子、給他洗腦,但不能替他做決定。」 「只要兒子跟我說:『爸,這是我的決定。』我就會閉嘴不說了。」像出國念書,其實侯文詠以前就曾和孩子們討論過這個可能性,但這回卻是小兒子自己提出來的,「他現在在美國適應得很好,過得比國中開心多了。」 養孩子像養植物,「我也希望植物長得好啊,但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天看五、六次,太常澆水、施肥,植物死得更快!」 暢談「錯誤」 找出癥結所在 侯文詠不希望孩子「乖」,其實還有另一個思考,「孩子犯錯,正是學習的開始。」因此只要兒子做錯了事,侯文詠就會拿出「囉唆」和「不怕麻煩」兩招。「我兒子說,媽媽生氣像是狂風暴雨,爸爸則是綿綿細雨。」舉個例子,小兒子愛打籃球,常常耽誤了回家的時間,「但是他遲到半個小時,就要聽我講一個小時,久而久之他發現這樣很不划算,就會自己注意時間。」 在這一個小時的囉唆過程中,沒有爸爸的生氣責罵或大道理訓示,而是父子一起分析和釐清晚歸的原因,並討論怎麼做可以不遲到。例如約定11點到家,兒子卻11點30分才進門,侯文詠會問,「你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可能會遲到?」兒子回答,「10點半。」侯文詠又問,「那你那時候為什麼不馬上走?」「球賽很精采、我很想看,我想我可以用跑的去搭捷運,這樣就可以趕得上時間。」侯文詠再問,「那你後來有跑嗎?」兒子也很老實的說,「因為晚太久了,我想跑也來不及了,所以就沒有跑。」 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對話不僅一、兩次,而是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讓人不得不佩服侯文詠的耐力和磨功驚人,「我老婆個性比較急,一天要念孩子19件事情,小孩子記都記不起來了,怎麼可能聽話?我跟老婆商量,選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給我五年的時間來解決。」 侯文詠認為事情要聚焦才能夠有效解決,而守時又是他個人很重視的原則,因此願意花很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面對處理。「兩、三年下來,他們進步很多,現在已經不會遲到得太誇張了。而且從這個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知道不需要用說謊來掩飾過錯,而是可以大家坐下來好好講。孩子願意談,就很好了!」 不當孝子 最愛找麻煩 許多父母可能會選擇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像是處罰、甚至體罰,但侯文詠比喻養孩子像養植物,要讓他自己成長,偶爾除除草、澆澆水,有需要的時候施一點肥料,「我也希望植物長得好啊,但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天看五、六次,太常澆水、施肥,植物死得更快!」 對現代父母多成為「孝子」「孝女」,侯文詠搖搖頭說,「就像養植物一樣,你幫小孩做什麼都沒有用,做得越多、做得越好,他們不會的越多。」他強調,「小孩要讓他越麻煩越好。而且要在他們現在還有很多時間的時候,幫他們找麻煩。」他舉例,有一次兒子掉了悠遊卡,媽媽氣著叨念去重辦很麻煩,但侯文詠要求兒子自己想辦法處理。經歷了詢問、拿零用錢繳保證金、重新辦卡的過程,兒子不僅直呼「好麻煩」,之後除了隨時留意自己的悠遊卡,還會提醒別人,「悠遊卡掉了要重辦很累的!」 快樂「陪玩」 才是幸福時光 其實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放得開,「做父母是要一直學習的,只是以前都沒有人告訴我們。」他坦承,剛為人父的時候,曾經胸懷大志的認為除了「做之父」,還要「做之師」,因此兒子上小學時就要他們讀一些自己認為很棒的歷史故事書,沒想到強迫學習的結果卻是讓孩子排斥、抗拒。「這時我才警覺到,如果不好玩,哪怕是再好的東西,孩子都沒有辦法接受。」 從此,他將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除了是敎育和教導的父親,也是孩子的玩伴。「其實這個玩是隨時隨地的,不見得一定要去哪裡玩,最重要的是玩的氣氛。」侯文詠開始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也讓自己當孩子的朋友,「原本我以為這個想法已經夠卑微了,沒想到有一次證嚴法師竟然跟我說,『此時此刻,你就只要好好地相處。』」 侯文詠至今才慢慢體認到,自己不可能做孩子一輩子的朋友,「小孩成長很快,你能陪他們的時間有限,很快的,你的影響力就比不過他同學的一句話。現在能夠好好陪著他,跟他玩,這樣就夠了。」而這個領悟來自侯文詠寫作新書《沒有神的所在》時,所參考的《金瓶梅》中的一句話,「養兒無須屙金溺銀,只需見景生情。」意思為,養兒育女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伴他。 對於兩個兒子都即將離家,侯文詠心中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捨,「雖然我們家中永遠吵鬧,但回想起來,那都是最幸福的時光。」而若養育小孩的過程可以重來一次,他希望自己早一點明白「陪伴」和「玩」的重要性,「人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倒認為是快樂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才對。」

退燒常識

2009年10月22日
公開
68

退燒常識 大村鄉衛生所�黃建成醫師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三個孩子從未沒有使用退燒藥 ( 包括燒到四十度以上 ),你相信嗎? 我連續看過數萬人次的民眾從未沒有為他們打過一劑退燒針,你相信嗎? 你大可相信 ,因為我不喜歡幫人退燒!事實上,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因為發燒不是病,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發燒是身體出了狀況的警示,好比敵機來襲時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我們要治療的是病,是擊退敵 機,那有想盡辦法消滅警報器的道理。 發燒的原因 我們的腦子裡有個叫「下視丘」的地方,專門負責調節人的體溫,讓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當這個體溫調節中樞受了某種影響就會發燒。可引起發燒的原因相當多,不過絕大多數是由病原體 ( 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黴菌 … 等 )感染造成的。 病原體感染人體後,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並刺激淋巴球產生抗體配合消滅敵人。 當病原體與白血球作戰後,其殘骸會釋出一種叫『熱原素』的東西,隨著血液循環到下視丘把體溫調高,人就發燒了!所以說,發燒是免疫功能正常下,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反之,如果免疫功能太差,例如有些早產兒、老年人與重病者,想燒也 燒不起來。 會燒過頭嗎? 不會的!大多數民眾都以為發燒就應該馬上退燒,否則萬一燒過頭了,燒壞腦筋,怎麼辦? 他們通常可以舉出例子加以証明。其實每個例子都是誤會!他們所舉的都是腦膜炎的個案。腦膜炎是病原體侵入腦部引起發炎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頭痛、頸僵、嘔吐、高燒、昏迷等。好了之後,一部分人有癩癇或智障的後遺症。一般民眾不知道 『腦膜炎』這個病,只曉得該病人曾經發高燒,就認定是它幹的,真是天大的冤枉!其實一個腦膜炎的患者,不管燒到多高,有沒有退燒藥,結果都是一樣的。試想,破壞腦組織的那些病原體,要治療疾病的話,應該努力消滅病原體才對,給退燒藥有什麼用呢?何況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高溫到某個限度就會停下來,不會愈燒愈高的。持續高燒是因為病原體還沒被完全消 滅之故,等病原體消滅了,燒自然就退了! 需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人體生了病的警示,發燒的高度、形態與時間,都可提供醫師當作診斷與治療的參考。不當的退燒有時會隱蔽病情,影響診斷。譬如說合併腹痛的發燒,未經診斷前不給退燒藥 ( 也叫作解熱鎮痛劑 ) 已是醫界的共識。不過發燒引起種種的不適,到底需不需要給退燒藥應該視情況而定。在不是禁忌(不合併腹痛)的情形下,如果學生須要繼續上課的話,給顆退燒藥是恰當的。碰到講也講不通的家長給些退燒藥也是可以解釋得過去的? 如果是上班時間,我會考慮吃個退燒藥,否則發起燒來臉紅、心悸、四肢無力,如何面對病人呢?至於在家沒事的話,我只會多喝開水,多休息以待燒退。小孩子對發燒耐受力比大人好,有時燒到 三十九度以上仍然若無其事,活蹦亂跳的。如此,為什麼要給退燒藥呢? 我是不贊成一發燒給退燒藥的。本人初來大村衛生所上班時,發現護理人員打完預防針後就例行發給退燒藥,覺得這樣相當不好,容易讓民眾以為發燒就想該馬上吃藥退燒。於是交待護理人員往後不用發給退燒藥,以教育民眾取代之。打預防針 ( 主要是三合一疫苗 ) 引起的發燒通常兩三天就好了,根本不須要治療! 榮民總醫院有項研究,把打三合一 疫苗引起發燒的小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給退燒藥,一組不給退燒藥。結果發現不給退燒藥的 這組其血清 抗體濃度較高,可見發燒多少還是有驅動免疫方面的益處。 需要打退燒針嗎? 原則上是『能不打針盡量不打針,能不吃藥盡量不吃藥』。『退燒針』在先進國家早已被禁用! 可能是國人太愛打針的關係吧!衛生署尚未明令禁止。許多開業醫也樂用不疲! 然而純從醫學的觀點與教育的立場來看,打退燒針應該盡量避免的!除了針劑可能引起的種種併發問題之外,試想,有多少擔心焦慮的父母帶著小孩半夜求診,只為了本來他們可以自行處理的發燒呢?有多少發燒的病人或家屬在看完病後主動要求醫師為他們打一針呢?也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許有的醫師也一視同仁的對待自己的親人!不過我仍然深信,當個醫師的小孩,好處之一是針打得比別人少! 發燒要不要看醫生? 我建議發燒的病人還是趕快看醫生為宜,好讓醫師為您診斷並治療你的病。領了藥之後,除非有發燒以外的重要症狀,否則應該放心的把藥吃完再說,千萬不要只因為發燒而一再求診!有不少父母們,小孩吃了藥後燒還不退或退了又燒起來,以為該位醫師的處方沒效,以為該醫師的處方沒效,半夜三更又帶去看急診,甚至一連看了幾位醫師,真不值得如此!要知道,我們治療的是病,不是發燒啊!而疾病引起的發燒本來就是起起伏伏 的,不管有沒有使用退燒藥都是這樣。等急性期過了之後,燒也就退了! 如何照顧發燒的病人? 前述提及,我的三個小孩從沒有使用過退燒藥,那麼我是怎麼照顧他們的呢?簡單的,盡量讓病人舒服一點就是了!譬如說讓室內通風良好、多喝開水補充散失的水分、衣物不穿過多以舒適為宜、冬天用溫水,夏天用自來水擦操、冰枕可使頭部、臉部涼快些,以上都是幫助病人的好方法。我常告訴年輕的媽媽『一個優秀的母親要學會孩子發燒時不使用退燒藥』。 結論 發燒不是病,它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症狀罷了!我們看醫生的目的是要治療病,不是要治療發燒,退燒藥的使用,只不過是讓病人舒服一些而己。為了免於民眾因『發燒看病』所苦,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教育民眾正確的面對與處理發燒的常識。筆者看病時,是否要開給退燒藥常常由患者自己決定,發現不少年輕的媽媽都能接受不使用退燒藥的觀念,也因此減少 了帶小孩子看醫生的次數。 筆者認為單純為退燒而打針應該被避免的,當民眾的醫療常識提昇之後,除非醫師認為給退燒藥對病人的健康有所幫助 ( 少數案例如此 ),否則是否開給退燒藥應該由病人自己或家屬來決定。民眾也應該學會如何使用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相信將來有一天『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會成為為普偏的醫療常識。 Dear All 小心含有阿斯匹靈成分之退燒劑 最近我家小朋友出水痘,幸好未有發燒症狀,就醫時小兒科醫師還是提醒,小心使用退燒劑,患有流行性感冒及水痘病症,切忌不可服用含有阿斯匹靈成分退燒劑,否則可能導致肝腦病變之雷式症候群,此症死亡率很高,現在小兒科第一線的用藥,多是以普拿疼藥物為主,而少用阿斯匹靈的藥物,但是市面藥房之退燒劑可能還售有含有阿斯匹靈成分產品之退燒劑 ( 包括市售之感冒成藥、藥房之配藥ㄡ ),要注意!! 病症還是到小醫院或診所就醫對症下藥較安心。 毛巾裹腿退燒法 http://www.sanghanet.net/sangha/32/ping32-b27.htm 兒童發燒處置建議(專業版) http://olddoc.tmu.edu.tw/pinging/HEALTH/he28/he28_07.htm 感冒不吃藥自療法 http://www.sanghanet.net/sangha/32/ping32-b10.htm

管教的危機

2009年10月20日
公開
58

管教的危機 作者:何琦瑜、李宜蓁 出處:親子天下 父母怕孩子生氣,老師怕父母嗆聲, 媒體和網路把孩子養成需索無度、缺乏責任感的「被寵溺兒童症候群」....。 管教,已經成為當代父母的頭號焦慮。 零體罰時代來臨,面對新環境、新挑戰,父母和教師如何排除種種阻礙,教養出好人格的下一代? 端是管教過當。 小六女學生因為偷錢、逃家等偏差行為,被媽媽「懲罰」:剃了光頭去參加畢業典禮,引起全校師生譁然。 讀小學二年級的男孩,半夜被爸爸趕出家門,原因是考試沒考滿分。媽媽告上法庭,判爸爸喪失監護權。 經常輔導兒虐個案的家扶中心曾指出,管教失當的家長,往往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看到孩子發生問題火氣就來了,著急得「不知道該怎麼去愛?」 另一端卻又是驕寵縱溺。 一位國小老師反映,小學生遲到的情形愈來愈嚴重,而且每次小孩遲到,都是家長來道歉,還要幫孩子找藉口圓謊。她曾聽過一位「累犯」最離譜的藉口是:車子被鎖在車庫裡,沒辦法出門……。 長年擔任業餘圍棋比賽評審、長青兒童棋院執行長單家平觀察,圍棋比賽時,許多家長故意降報棋力,甚至容忍小孩作弊,只為了怕小孩輸棋,影響孩子的「信心」。 經常處理問題孩童的台大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高淑芬觀察指出,溺愛型的父母的確愈來愈多。許多家長只在乎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打人罵人,都說「沒關係啦,我打電話給老師處理就好了。」鬧到警察局的話,就說「好啦好啦,你們要多少錢,我很忙,等一下還有事……。」發生問題,只想到替孩子「擺平」,沒有想到要「教導」。 這些看似極端的例子其實並不「獨特」,管教的危機,已經成為這個世代父母普遍的焦慮。 二○○一年,美國《時代》雜誌以封面故事「權力的掙扎:究竟誰掌權?」報導溺愛世代父母造成的青少年問題。《時代》雜誌調查發現,八成民眾認為現今的孩子比十到十五年前受寵;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他們的孩子的確被「寵壞了」。 二○○五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瑪姬.瑪曼(Maggie Mamen)甚至出書定義「被寵溺兒童症候群」(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書中指出,凡事以孩子為中心、有求必應的「寵父母」,已經造就了認為自己應該享有與成人平起平坐的權利,卻永遠沒準備好要接受義務與責任的下一代。 瑪姬形容,寵父母願意滿足孩子所有的願望,擔心拒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他們避免為孩子設界限,少談責任、道德與價值,深怕造成孩子的不快樂或壓力。 「被寵溺兒童」的共同特徵包含: .他們已經有了所有的東西,仍需索無度,還要更多。 .他們相信,自己和成人有同樣的權利,但是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長大該有的責任。 .他們被高度保護與關愛,卻仍然不快樂、焦慮、憤怒。 .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被診斷為情緒障礙、行為障礙,或是其他精神病學上的失調。 時代的困難,父母的焦慮 在台灣,「寵父母」或許還不能稱為社會的主流,但走訪學校和家庭,卻普遍感受到教育現場對「管教失能」的焦慮。 在學校現場,二○○六年底零體罰入法,要求學校教師不得體罰,否則將觸犯刑法。等同宣告台灣自此進入一個新的「零體罰時代」。但不打不罵該如何管教?教師過往唯一仰賴的管教工具被撤走,新的輔導管教知能又尚未建立,加上媒體大肆報導管教失當的案例,造成輿論喧譁,面對日益多元複雜的學生問題,老師顯得動輒得咎,乾脆躲到安全的堡壘:放棄管教。 「我現在只能盡力,不能用力,管不動就隨緣囉,」一位資深教師語帶諷喻,無奈的說。 東新國中校長涂志宏表示,當前管教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和教師態度的不一致。涂志宏舉例,適當的處罰,讓孩子可以清楚知道界限,幫助孩子「不踩線」。但現在的問題是,家長和老師對於什麼是「適當的處罰」,認定不同。家長還會找民代來修理老師、介入教學。家長用「嗆聲」的方式對待學校、要求老師,就像買東西不喜歡可以退一樣,學生看在眼裡,也會依樣畫葫蘆的對待老師。 根據《親子天下》網站的調查,家長認為管教小孩最大的困難,也在於共同教養者(父母、教師、公婆等)價值觀不一致,教養不同調。成人價值觀與管教態度的不一致,讓小孩有機會見縫插針,使得管教更為困難。 「管學生不是管一個人,而是背後的一群人,包括家長和整個社會的價值,」板橋國中校長薛春光指出,當前管教的困境,不只是針對孩子,而是社會漸漸失去是與非的共識,「當孩子做錯了事,大家可不可以一起說『你做錯了』,而非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台北市教育大學幼教系主任幸曼玲舉例,幼稚園最重要的第一課就是管理自己的東西,學校日的時候,老師請小朋友自己收東西,經常有家長看孩子太慢,就忍不住幫小孩做。「孩子會欺負家長,因為他知道有些事在學校不能做,但是爸媽是可以欺負的。所以父母的不忍,其實會讓管教規則的建立更加困難,」幸曼玲提醒。 家長的困境 如果只是武斷的責備,說一切的錯都是父母未盡職責,恐怕並不公允。 這一代的父母,生於權威時代,多數沒有在愛、尊重與傾聽的教養環境中長大,不想重蹈自己童年的痛苦,也渴望跟下一代建立更親密、平等的親子關係。因而愈來愈多家長,放棄用過往權威、體罰的方式管教小孩。他們比以往的父母更認真吸收教養知識,懂得同理孩子的需求。只不過,孩子畢竟不如教養書的案例上那樣容易「馴服」。「我也不想打他,但是他怎麼說就是不聽話,非得要我拿出家法才有效,到底該怎麼辦?」一位家有六歲小孩的職業婦女焦慮的說。 今日的父母比以往更難為。近半數的雙薪家庭,代表著教養時間的困窘與精力的分散。父母疲累時,很難兼顧教養的創意與品質。 中正大學心理系助教陳怡群舉例,有些經濟富裕的父母太忙,不願意在小孩身上付出時間。「常常父母帶了一個小惡魔來,希望我們幫他『修理好』,還他一個小天使,」陳怡群提醒,「其實管教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大環境改變,家族與社區崩解,最常與孩子為伴的不是左鄰右舍或堂兄表姊,而是網路與電視。 大量暴露的電視和媒體訊息,品質低落,價值觀混淆。洪蘭教授曾在文章中感嘆,小學生竟然沒有同理心的嘲笑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同學。許多家長和老師在網站上回應,電視上充滿了任意罵人的談話性節目,與嘲諷失敗者的綜藝節目。而我們的孩子,就在這樣的電視價值中被「養大」。多次調查也顯示:「電視與媒體的不良示範」是當代父母和教師施行品格教育最大的阻礙。 有兩個孩子的台大醫師高淑芬也呼應,現在的環境有太多「外力干擾」,包括媒體、網路、同儕團體等,父母失去以前完全獨大、可以掌控的局面。「以前的父母只要顧三餐就好,現在十八般武藝都要會。」高淑芬說。 光是數算現代小孩會使用的科技,就讓父母頭疼:ipod、手機、電腦遊戲,網路交友……,孩子駕馭新科技的能力遠勝於父母。也因此,《時代》雜誌報導歸結,科技對父母與教師權威的削弱「貢獻良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可以有這麼多通道,接觸這麼多資訊,同時擁有傳遞分享的能力,與扭曲資訊的能力……,當十四歲的孩子能扭曲股市,十九歲的孩子能威脅音樂產業,這代表我們面對了一個巨大的、權力轉移的世代。」 面對如此激烈的環境變化,這一世代的父母,卻多數在還未裝備齊全,或甚至是還沒有警覺的狀況下,就上了「戰場」,如同拿著木棍打一場核子戰爭。 「說這個社會已經很懂得『疼』小孩,恐怕還有一段距離。」在兒虐事件頻傳的四月,接受採訪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觀察,家長的焦慮,其實顯現的是這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掙扎軌跡」。「在愛與管教的過程中,父母心中沒有主張,他無法控制局面,而是『被控制』。過去的父母,只知道打罵小孩,因而很篤定;但現在的父母,知道不可以打罵小孩,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馮喬蘭認為,所謂溺愛的來源,就是因為父母心中沒有定見,時而緊、時而鬆,讓孩子無法在其中了解或學到「道理」。 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所有關心孩子品格與價值觀發展的父母和教師,都需要重新學習新的態度,與新的方法。 不能只有愛,沒有教導 愛是一切關係的源頭,但僅僅有愛是不足夠的。只有愛而沒有教導,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與獨立性,產生被寵壞的下一代。 《正向教養這樣教》一書作者約翰.葛瑞博士強調,給予孩子自由和權利的前提,是父母必須具有制衡的力量,以掌控孩子,並激發孩子的合作意願。「就像一個人想開快車,必須先確定煞車設備是否完善。若沒有規範孩子的行為技巧,就別給孩子過多的自由。」約翰.葛瑞說。 但缺乏關懷與愛的嚴厲管教,也不會發生效果。沒有同理心的威嚇與指責,嚴厲的打罵教育、缺乏讚賞與正向的引導,在現今的環境下,只會造就更加反叛的孩子。 帶著愛的管教,是新一代父母與老師必須要有的「基本知能」。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石,幫助孩子得以從他律發展到自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主張。 愛的管教,兩大迷思 在進行愛的管教時,專家建議,父母必須先破除兩個重要的迷思: 迷思一: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 許多現代父母都想不計代價的,成為孩子的朋友。他們擔心孩子生氣、不高興,破壞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教書有三十多年經驗的政大實小老師黃寶慧觀察,現在的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少,很怕把關係弄僵,怕孩子討厭他們,只想當「朋友」,不想當「父母」。例如小孩在學校做錯事或表現不好,家長會一直解釋原因。「同理」完孩子之後,卻沒有「改變」孩子的行為。「小孩犯錯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電話告訴家長。因為只要打過電話道歉或告知就沒事,不需要改變或處罰了。」黃寶慧說。 在優先順序上,父母要學會「先做好父母,再做好朋友」。《培養二十一世紀父母》一書作者、教養專家黛柏拉.海芙勒(Debra W. Haffner)強調,孩子需要有界限的父母,幫助他學習面對人生的挑戰和義務。能理解行為界限的孩子,能自我調節並尊重界限。 迷思二:孩子的表現,不是父母的成就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表現,當成是自己的成就。不論是成績、才藝、乖巧、禮貌……,孩子的成就,才是父母生命的意義。因此造就了親子間沉重的負擔,往往也讓管教更複雜、流於情緒化。 例如,年紀小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父母擔心面子掛不住,於是衍生更多怨懟和不必要的責備,反而讓管教失焦。 高淑芬也觀察到,許多青少年都有同樣的心聲:「我考得好就是爸媽的兒子,考不好就不是。」 笛飛兒EQ教育機構就經常接受「高期待」的父母,帶來「高焦慮」的子女。曾有一個孩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完美,但是因為數學總是粗心,「只」能考九十五分,被認真的媽媽憂心忡忡的帶來輔導。笛飛兒建議,父母設定目標時,不妨先問問孩子想要什麼、期待什麼,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有所期待,進而跟孩子討論若要達成此期待,得先做什麼樣的事?讓孩子的動力源於滿足自己,而非滿足父母。「與其給孩子終點,不如給孩子起點,讓孩子擁有前進的動機。」笛飛兒建議。 愛的管教,三個前提 專家同時也建議,愛的管教,從三個前提認識開始: 前提一:傳統價值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學習的歷程 多元複雜的社會樣貌,常讓父母混淆,以為過往的價值再也不適用了。其實基本的價值觀,諸如誠實、同理心、正義感、謙遜虛心、禮貌尊重等,乃至於看似八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些文化裡的「終極價值」並沒有、也不應該改變。道德、信仰與價值,仍然是引領一個孩子終其一生得以安身立命的「指導綱領」,值得父母殷殷叮囑,時刻看管。 專研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師大教授李琪明強調,隨著時代改變的,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傳遞價值的歷程。 過往威權時代的品格教育,父母對子女的教導,就是毋庸置疑的對或錯,不必問為什麼,「反正照我說的做就對了」。 但是民主多元時代的品格與價值教育,不是要培養一個「乖順聽話」的孩子,而是在複雜的環境裡,仍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即使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權威者」,仍有內在不被影響的價值主張。這需要透過多面向、多元開放的討論歷程、啟發同理心與感動,幫助他們建構出「自己的」價值框架,而不是拿東西直接套在他們身上。 從小開始,孩子就可以和父母一起討論家裡的規範,參與制定學校的班級公約。「參與討論」讓孩子把「聽別人的」的無奈,轉變成「我覺得這樣很好」的積極。 前提二:讓孩子接受「責任」,而不只是「責備」 孩子從小就可以開始學會做選擇,並且學會為自己選擇的後果「負責任」。很小的孩子就可以開始放手讓他做一些小小的決定和選擇,例如要吃蘋果還是橘子。最常見的是,孩子丟三落四,忘了帶課本上學,父母除了叮嚀提醒外,也要「放手」讓孩子遭遇粗心的「後果」。 孩子行為表現不恰當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感受到挫折,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從小讓孩子學會做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刺激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培養「我能」的勝任感。例如,兄妹為了搶東西吵架爭執,與其叫他們「不要吵」或責備處罰,不如問他們「覺得應該怎麼處理」。 另外,專家提醒,為了培養孩子的道德感和良心,孩子犯錯覺得不舒服時,不要試圖立刻消除他的罪惡感,因為罪惡感是學習判斷對與錯的基本。 前提三:孩子需要溫暖,同時也需要控制 研究顯示,教養孩童的歷程中,同時需要父母的溫暖與控制。研究將父母的管教風格,依照溫暖與控制的程度分成四種類型:高度溫暖、高度控制的「民主權威型」,低度溫暖、高度控制的「權威型」,高度溫暖與低度控制的「縱容型」,以及低度溫暖、低度控制的「忽略型」。 從四種類型的名稱,就可以一窺其優劣。研究也證實,高度溫暖、高度控制的民主權威型父母,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有合理回應,同時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對於孩子的學校表現、家務參與、人際行為、品行發展等,都有清楚及明確的期待及規則。研究顯示,高度溫暖也高度控制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正向的學業成就、責任感,以及正向社會人際關係的孩子。 愛的管教,簡單的四個字,卻有著極繁複的內涵。或許正如暢銷書作家、知名部落客蔡穎卿在她的書裡所寫:「相信『愛』不只是噓寒問暖,『愛』也不光是甜蜜的鼓勵和雙臂中的寵溺。『愛』有時還必須懷著擔憂,講兩三句別人不願意講的難聽話,但在『愛』裡,就是沒有疑慮。」 更多精采內容請閱讀》親子天下六月號:愛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