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珽寶貝&晴心肝的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做好準備,快樂上小一 2011-08親子天下雜誌26期

2012年05月09日
公開
52

做好準備,快樂上小一 2011-08親子天下雜誌26期 作者:陳珮雯 孩子帶到學校的早餐原封不動帶回家?上課了還在操場玩?要上廁所卻沒帶衛生紙?…… 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如今要「上小學」了,然而孩子不會一夕之間突然成熟。四大對策,幫助將上小一的孩子順利銜接小學生活。 快樂開學季 (畫一個長方型)×2、(畫一支筆)數5、(畫一張嘴)國3」,兩年前,家有小一生的許姿怡(化名),攤開兒子的聯絡簿,卻發現上頭充滿許多成人無法理解的符號,例如上述符號真正的意思是:「有兩張通知單請家長過目、寫數學課本第五頁、唸國語課本第三課。」 家有小一生的爸媽,可能還會發現孩子出現不同於以往的舉止,例如把玩具放進冰箱,隔天再檢視玩具冷藏或冷凍的結果。或是非常具有冒險精神,玩溜滑梯時,總愛嘗試各種花式溜法。 此外,小一的孩子,手眼協調也處於發展中,字很容易寫得歪七扭八、抹布不見得可以擰得乾、一餐飯吃完,飯粒依然掉滿地…… 小一老師常見的四大困擾 六足歲孩子身心都還未充分發展,但因為脫離了幼稚園「上小學」,總讓成人認為,孩子應該長大了,對孩子開始有許多期待。事實上,「小一孩子的身心還像個幼兒,」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說。也因此,小小新鮮人常出現令老師困擾的行為: 困擾 1 除了教學,還要當保母 廁所滿牆的「黃金」、學生上課一進教室滿身的尿味、教室垃圾筒充滿著三明治、早餐到放學時才一口吞掉、一隻雞腿啃兩小時、滿地的蠟筆沒人認領、個人置物櫃滿到塞不下一件衣服…… 在各種生活自理項目中,吃飯、上廁所、收納是最令小一老師頭疼的三大困擾。「小一的師生關係亦師亦媽」,曾獲台北市優良教師獎、擁有十多年低年級教學經驗的實踐國小老師張寶文說,帶小一生,老師還需兼具保母的角色。 幼稚園的設施是專為幼兒打造,尤其是如廁的環境:坐式、體積較小的馬桶,馬桶旁一定有衛生紙。但是,小學多半是蹲式馬桶,而且沒有衛生紙,不少孩子因為來不及帶衛生紙去廁所,如廁完之後只好用手抹乾淨屁股,再把「黃金」往牆上擦。即使有坐式馬桶,孩子也不懂得帶衛生紙將前人遺留在坐墊的穢物擦拭乾淨再坐上如廁,導致一身的尿味走進教室。 小一的孩子剛好在換牙,小學的飲食不會特地將肉塊燉得軟爛或切成小塊,因此,有些孩子會花上兩小時的時間進食。至於帶到學校吃的早餐,孩子通常在上課前吃不完,下課十分鐘又忙著玩,早飯就塞在書包內,沒人知道孩子吃了沒,直到放學了,孩子想到帶回家會被爸媽罵,乾脆往垃圾筒裡扔。 另外,專屬孩子的置物櫃、抽屜櫃,給仍未有收納概念的小一孩子使用,用品常是一整包的塞進櫃子裡,空間滿了,也不知道需要清理,櫃子常常滿到一件衣服都塞不進去。 •老師教戰: 張寶文建議,請孩子務必放一包衛生紙在抽屜,老師並於下課前提醒,上廁所請帶衛生紙。而為避免孩子早餐吃到放學,教室內可以準備一只早餐籃,請在第一節上課前沒吃完的孩子將早飯放到籃子內,目的是提醒老師,班上仍有孩子未吃完早餐,下課時要提醒孩子吃完。 •家長對策: 八月時,帶孩子參觀小學,讓孩子試著使用小學的廁所。在家中,也開始養成讓孩子固定時間上大號的習慣。家中的飲食,也可以趁這一個月的時間,讓孩子多接觸大肉塊、粗纖維青菜,多咀嚼,以免營養午餐的時間拖太長,影響下午的課程進度。 至於整理、收納能力的養成,廖清碧建議,趁著暑假,幫孩子準備專屬的書桌、書櫃,開始與孩子提前規劃小一課本、文具怎麼收,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收玩具,並藉機分享分類、收納物品的方法。 困擾 2  老師的指令,有聽沒有懂 也是小一老師的許姿怡,兩年前從高年級調至低年級教學,在一堂「認識五官」的課程中發下學習單,並在講台上說明:「請小朋友用彩色筆圈出眼睛」,沒想到,有孩子居然拿著色筆往自己臉上畫。 類似的笑話其實層出不窮,張寶文曾設計了準時吃完午飯的獎勵制度,有鋪好桌巾可以獲得一張獎卡,準時吃完飯可以獲得兩張獎卡,再擦完桌子可以獲得三張獎卡,每天都有學生來問:「我今天鋪了桌巾,準時吃完,但沒有擦桌子,到底我可以拿幾張獎卡?」 •老師教戰: 小一孩子的語言理解、認知未成熟,複雜或模糊的指令,其實對孩子是種困擾,很容易誤解老師的語意,更容易造成孩子回家誤傳指令,引發親師溝通的誤會。所以老師傳達指令時,要秉持簡單精確的原則。例如學五官,希望孩子畫出眼睛的位置,必須加上「在發下的紙上」這幾個字。設計獎勵制度時,也力求簡單,如上述午飯獎勵有各種可能的情境組合,還要再用到數學加、減概念,對小一的孩子來說過於複雜。 •家長對策: 在家中常與孩子對話,廖清碧指出,在對話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理解成人的語意,例如問孩子:「你覺得媽媽剛剛說的是這個意思嗎?」或請孩子敘述一遍自己理解到的語意,再與孩子對話釐清語意。 困擾 3  課堂時間常在扮教官 上課鐘響,老師仍滿操場跑的請孩子回教室,一進教室,又要不斷請學生「安靜!」「坐好!」帶小一的班級,管理秩序的時間可能比授課的時間還多。 幼稚園多數沒有所謂的上、下課鐘響,還不習慣上、下課節奏的小一新鮮人,有時沒有意識到鐘響了就要進教室,老師就得一一去帶孩子回教室上課。 孩子上課中突然起身走出教室,也是小一老師常見的困擾。政大實小研究主任游雅婷說,小一的孩子仍然很自我、很純真,當下想到早上擦桌子的衛生紙沒丟,沒有意識到老師正在上課,就會馬上站起來走到教室後方的垃圾筒丟垃圾。 •老師教戰: 管理小一班級的秩序,發展只屬於師生之間的術語,是張寶文的策略之一。「當我喊『一二三睡美人』,孩子就知道要接『四五六木頭人』,喊完口號,學生們也跟著靜悄悄,」她說,師生專屬的術語,會讓孩子覺得守秩序是一種遊戲,不是規範。 •家長對策: 開學前,試著運用鬧鐘演習小學四十分鐘一堂課、下課十分鐘的作息節奏。廖清碧指出,爸媽可以向孩子說明,聽到上課鐘響之後,是屬於老師的時間,這時就要回到教室、不能任意做自己的事,要遵守老師建立的規則。 困擾4 家庭面貌多元,教學難掌握 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弱勢,家庭面貌愈來愈多元,加上融合教育的實施(將身障、特殊學習障礙等學生安排於一般班級裡),孩子學習的個別差異擴大,也考驗老師的教學。 為了讓學習落後的孩子趕上進度,在高雄市任教十多年的老師林玉華表示,只能運用下課十分鐘或中午休息時間進行補救教學。但近兩年,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學習落後的狀況愈來愈嚴重,老師根本力不從心。 •老師教戰: 「共養政策」是張寶文發展出的班級經營方式。她認為,一個班級是個大家族,而家族成員不只有孩子,還包括家長。因此,開學第一天,她會趁家長都在學校時,召開班級家長會,告訴家長,大家都是這個班級社群的生命共同體,班級裡任何一個孩子的事,可以說是這個社群的共同責任,每位家長都是彼此育兒的後盾。 •家長對策: 當孩子回家告訴爸媽:我們班有同學和我不一樣時,廖清碧建議,家長不要放入太多主觀意見談論特殊的孩子,而是引導孩子點出特殊孩子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事實,進而鼓勵孩子思考可以如何主動協助同學。 而小一的孩子很喜愛成人的讚美,因此,家長可多運用這份特質,多讚美孩子幫助同學的行為,即能從小養成孩子的同理心。 小一生小幫手—姓名貼 小一的孩子還沒有物品所有權、物品價值的概念,在地上撿到一枝筆,孩子就會認為:我撿到就是我的。 26期 養出健康好小孩 購買訂閱在玩具分享日也可能用500元的玩具交換5元的糖果回家。 因此,家長除了趁暑假開始向孩子說明所有權、價值的概念,張寶文提醒爸媽,帶到學校的任何物品,一定要貼上姓名貼,即使是一盒蠟筆,每一枝都要貼姓名貼。這麼做是避免物品遺失,引起兩方家長的不愉

分享_為孩子搭建 5大基礎能力支柱

2012年05月03日
公開
66

為孩子搭建 5大基礎能力支柱 2009-07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陳珮雯 三至六歲,孩子進入幼稚園,並準備邁入小學。父母應該將教養重點放在哪幾大面向?教養資源應該投入哪裡?教養角度又應該如何,才不會陷入常見的教養迷思? 學前幼兒,父母一定要知道的關鍵知識 俗諺:「三歲看大、六歲看老」。究竟教養三至六歲的孩子,施力點要擺在哪裡,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銜接小學生活,發展成一生受用的基礎能力?幼教專家認為,父母應該幫學前幼兒搭建五大支柱:一、體適能的奠基;二、同儕相處技巧;三、責任感的關鍵養成;四、良好的自我概念;五、手足關係的經營。 三至六歲,孩子進入幼稚園,並準備邁入小學。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趙蕙鈴觀察,父母直觀上很容易把教養重點放在智育學習,產生「見樹不見林」的教養迷思。教養資源的投入也過於單一或片面,忽略了學前教養應該是「全人發展」,需全面關照孩子的身體、社會、情緒、認知、語言……等各面向發展。 學前幼兒教養五大重點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林佩蓉指出:「面對三至六歲的孩子,父母的教養角度要宏觀。」幼兒教育不是國小先修教育,也不是才藝、美語、電腦科技教育,而是重視身體健康、培養人際智能、開發思考力、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幼教專家建議家長,教養學前幼兒,可將心力投入以下五個重點: 一、體適能發展的高峰期 進入小學後,孩子要面臨長達十年以上的學習生活,良好的體適能有助提升孩子的抗壓性,跑完這場學習的馬拉松。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的定義,體適能是指「個人的能力可以勝任平時的工作,不會感到疲憊,且仍有餘力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及壓力的能力」。 而體適能發展的黃金期在五至七歲。幼兒成長發育權威學者史康門(R. E. Scammon)發現,人體於五至七歲時,神經機能的發育已達到與成人相近的程度,此時是父母提升幼兒體能發展的最佳時機。 ● 充分活動以發展大肌肉:幼兒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林佩蓉指出,在身體發展上,三至六歲的孩子著重大肌肉的開發,家長必須提供安全的環境及較多的活動機會,幫助孩子發展身體的敏捷度、平衡感及協調性。最好每天有至少半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體能活動時間,才能幫助孩子充分發展大肌肉。 ●遊戲中發展運動技巧:幼教專家指出,最適合學前幼兒的活動就是遊戲。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許碧勳說,身體的遊戲在孩子動作能力及技巧的發展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可讓孩子學習到個體能做什麼、如何去做。別小看走、跑、跳、滾、爬等動作,這些最簡單的遊戲能讓孩子探索身體、空間和物體的關係。 三至四歲的孩子已能運用整個肢體活動,可帶孩子玩搭拱橋、推球接力、溜滑梯等大肌肉伸展運動的遊戲。 五歲幼兒的腦部神經已趨近成熟,能靈活自如的運動,身體發育非常迅速,動作能力進步很快。此時應提供可協助孩子穩定控制大肌肉動作的活動,如走平均台、跳繩、騎腳踏車等。 六歲孩子的平衡感更穩,應能更正確、熟練的從事各種運動。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讓他投入比較複雜的動作技巧,如游泳、溜冰、跳舞、體操等。 ● 慎選活動的環境:若從事游泳、律動等有氧運動,家長需考量活動的環境,最好是通風又涼爽。相較於成人,幼兒的新陳代謝能力仍有一段距離,也就是說,幼兒的散熱能力較差、心跳速度較快,如果在炎熱、空氣不流通的空間裡運動,很容易生病或中暑。 二、責任感的關鍵養成期 如果父母想讓育兒這件事有如倒吃甘蔗般甜美,幼教專家建議家長,千萬要把握三到六歲,這時期是建立孩子「自我負責」觀念的最佳時機。趙蕙鈴認為,自我負責的認知與態度,是能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基礎能力,和記憶型的讀、寫、算教育相較,教會孩子負責任的投資報酬率最高。 一旦孩子在學前階段學習到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上了小學後,父母就有機會看到凡事自動自發的「理想」小學生:早上不賴床、上學不遲到、好學不倦、充滿學習熱情、不用催也不用趕,孩子會自動寫完功課……。 幼兒在五歲前仍是無律階段,沒有是非觀念的存在,以滿足自我的需求為主,顯現在外的行為不受約束。但是五歲之後,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除了自己,孩子已意識到他人的存在,開始有是非善惡的觀念。如果父母於此時給予明確的教養原則,孩子會發展出對規矩的強烈尊重,而且視之為神聖不容更改,道德發展進入「他律期」。 ●開放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建議父母:「關於自己需要什麼,孩子應該逐漸做更多決定,並自己承擔後果。」 不論吃飯或是玩玩具,父母都該將自主權還給孩子,不該幫孩子決定玩具怎麼玩。又如吃飯,父母可以決定供應哪些菜餚,但除了孩子自己,沒有人能夠決定孩子的食量。只要孩子不想繼續吃,就該結束用餐。父母只要堅持在規律的時間提供三餐,並拒絕在餐間提供零食,孩子很快就會學習找出正確的食量。 ●生活自理的責任:孩子三歲進入幼稚園之後,許多家長常有「早晨焦慮症」,孩子太晚起床、穿衣服拖拖拉拉、吃早餐也慢吞吞。卡斯特尚認為,父母的責任是將孩子準時送到學校,至於孩子是否穿戴整齊、頭髮梳好、有時間從容不迫的吃早餐,可以交給孩子自己決定。孩子覺得自己「有責任」時,早上就不再有理由胡鬧。 ●給孩子無聊的權利:這個階段孩子該學習規劃自己閒暇時間的責任。如果孩子一句「我好無聊」,就能獲得家長陪伴,孩子根本無從認識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也不知道該如何和自己相處。 孩子有權無聊。卡斯特尚提醒父母,別允許孩子看電視填補空檔,也不必帶著孩子四處上才藝班。父母可與孩子討論,但請孩子規劃屬於自己的週間遊戲作息表,父母只要在家裡提供屬於孩子的工作桌或角落遊戲空間,讓孩子依自己的安排遊戲。自由遊戲的時間愈多,孩子愈容易回答「我該做什麼」的問題。 ●訂定明確的規矩,讓孩子知道違反規矩的後果:幼兒需要規矩、限制、界限,才能學習自我控制,了解不能總是率性而為。《我家幼兒教養好:3∼6歲》作者薩爾•賽維爾指出,孩子其實很需要成人為他們訂定規矩,規矩可以做為支柱與指引,讓孩子了解什麼才是良好的態度與正確的行為。 但給予幼兒的規矩和要求必須非常具體,賽維爾在書中舉例,如果父母說「去把房間整理乾淨」,就是模糊的要求。對孩子而言,「把房間整理乾淨」的意思並不清楚,他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房間變乾淨。所以明確的要求應該是:「先把玩具收起來,再將地板上的衣服掛起來,把房間收乾淨。」 父母也必須讓孩子了解違反規矩的後果,這能讓孩子知道如何做決定:正確的決定會得到正面的結果,錯誤的決定則會是負面的後果。例如,給孩子蠟筆前,可以先提出明確的要求:「要畫在紙上,如果畫在其他東西上,就要沒收蠟筆。」 ●貫徹規矩的執行:許多父母訂了規矩,也告訴孩子違反規矩的後果,卻因孩子的哭鬧、拖延而妥協、屈服。林佩蓉指出,教養態度前後不一致,孩子反而成為機會主義者,他們學到以負面的方式堅持到底。 如果家長想要孩子自律,必須堅定的執行自已所立下的規矩。當孩子知道你言出必行,才會認真看待你對於違反規矩的警告。而一旦孩子開始試著自己收玩具,在餐廳吃飯有禮貌,就寢時間到了也不拖拖拉拉,家長可以讚美孩子,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漸漸具有責任心,對家裡有所貢獻。 三、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有了「我」的概念時,表示孩子開始思考自己。許碧勳說,這對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非常重要,因為擁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可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展開學業或交友等關係時,以正面的態度應對,發展開朗的人生觀,也較能面對挫折。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許碧勳有以下建議: ● 多讚賞,少責罵:七歲前,孩子對自己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常有不切實際的樂觀現象,但幼稚園老師通常是讚許孩子的努力,而不以工作成果及品質論斷孩子。這會讓孩子相信,自己努力工作可完成許多事情,並「成為厲害的人」。 ● 給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間:讓孩子有時間與機會找出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老是給答案。尊重、欣賞與信任孩子的能力,讓孩子體驗「我做到了」的成就感,在實現自我的滿足中肯定自己。 ● 讓孩子有宣洩情緒的管道:可在室內闢一個角落,鋪上軟墊,放置幾個抱枕或軟質玩偶,讓孩子宣洩情緒,避免過度壓抑內心的負面情緒,才能幫孩子建立健康、快樂的積極態度。 ● 肯定與接納孩子的任何感覺:教孩子認識「我的感覺」,並以適當的詞彙表達情緒。孩子抱怨或訴說情緒時,耐心聆聽,並儘量協助孩子完成事件的描述,避免嘲笑與否定,幫助孩子加強自我概念的形成。 四、手足與父母無法取代的同儕相處 「現代孩子的人際經驗,多的是與大人相處的經驗,卻少有同儕互動的機會。」林佩蓉提出她的觀察。小家庭的環境促使現代社區人際互動比過去疏離,加上少子化的寵溺症候群,當今孩子的人際知能較為缺乏,不利日後人際互動敏感度的建立與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學齡前的同儕相處經驗,能提供孩子練習人際關係的經營。南海實驗幼稚園資深老師王珊斐說,同儕遊戲最珍貴的意義在於磨合的過程。透過同儕互動,孩子有機會和別人一起合作、用語言協商衝突、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群體、試著做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林佩蓉指出,要讓孩子未來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社會能力的人,幼年的同儕經驗不可或缺。 ●同儕相處機會不嫌多:同儕相處是父母與手足無法取代的經驗。《新韋氏大專辭典》定義同儕為「彼此處於同等地位的人」。孩子與父母、手足之間的互動及接觸,很少是屬於平等地位,通常被較年長者當做晚輩看待。 唯有同儕相處,孩子彼此才是站在同等的地位,有更多機會自由嘗試新的角色、想法和行為,如此才能學會與人相處之道,如「我不輪流玩,別人就不和我玩」「我如果推他,他就會打我」……等。這些社交、認知能力,在不平等的親子或手足關係中不易獲得。 在幼稚園教學現場,王珊斐觀察到,家庭生活中少有同儕相處經驗的孩子,上學後也較不易融入團體,常成為團體活動的落單者。父母若想提供同儕相處經驗,不妨讓孩子進入幼稚園。 若父母不想讓孩子太早上學,林佩蓉建議,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玩伴長期穩定的交往。例如多帶孩子參與故事媽媽活動,或在固定的時間帶孩子去公園遊戲,才能讓孩子深入了解玩伴並相互學習尊重。 ●不要直接介入孩子的同儕衝突:女兒就讀幼稚園中班的大穎文化總編輯謝淑美觀察到,愛子心切的現代父母,已開始為孩子「仲介」朋友,孩子回家一句「他都不和我玩」,隔幾天就看到家長在校門口送糖果給其他孩子。 「小孩才是同儕團體的當事人,」謝淑美認為,家長的直接介入其實剝奪孩子練習面對社交問題的機會。研究也顯示,當同儕相處出現衝突,父母不直接介入的孩子,在幼稚園內比較受到同學的歡迎。 從幼稚園教學現場觀察,王珊斐認為,成人很難理解學前幼兒的同儕相處規則,上一秒還是如膠似漆的好朋友,下一秒可能因為一句話或一個玩具就翻臉,但隔沒幾秒,兩人又玩在一起。她建議父母完全放手,不要介入小孩的同儕世界,孩子絕對有能力與同儕磨合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相處之道。 ● 幫孩子把臉擦乾淨、穿戴整齊:在幼兒的世界中,外觀與同儕的認同有絕對的關聯。王珊斐說,幼稚園內人緣不好的孩子,老師多半會請他先改善衛生習慣,例如把臉上鼻涕擦乾淨。 ● 教導孩子加入團體遊戲的技巧:孩子的團體遊戲有自己的一套劇本,外來者要加入,除非扮演對既有團體成員無害的角色。例如玩扮家家酒,如果團體中已有醫師、護士的角色,孩子還想扮演這兩個角色,很容易被排拒,通常較受歡迎的孩子,都是被認為無害團體既有成員者。 五、手足關係的經營 父母一定要把手足關係的經營當成一件大事。趙蕙鈴表示,手足關係是親子關係之外,影響孩子最深遠的另一種關係。 處理手足關係,較令父母頭疼的應該是「手足的競爭」。林佩蓉指出,手足競爭現象在同性兄弟或姊妹間更為明顯。若是兩兄弟(姊妹)年齡僅差距一歲,競爭最為激烈;若年齡差距五歲以上,兩人的發展已似獨立的個體,父母形同面對兩個獨生子女,較感受不到手足間的競爭。 林佩蓉建議父母,面對手足教養,要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老大通常會有失落及吃醋、嫉妒的感覺。但老大在老二出生前,獲得父母教養資源完全的投入,老二看待老大,常覺得「哥哥能力比較好,比我優秀」,因此老二的成就壓力大,也容易出現沒有自信的狀況,導致一切想向兄姊看齊、或拿取他們擁有的東西。 手足競爭並不只是家庭互動的一部分。美國《兒童虐待和疏忽》期刊的研究發現,若沒有適當的引導,孩子會產生焦慮、憤怒和沮喪,尤其是一年發生激烈衝突五次以上的手足。 ●統一的價值體系:手足紛爭總是推陳出新,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處理所有爭執的情境,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臨床心理師陳怡如認為,父母要先確立自己的價值觀,才能在「每次都不一樣」的紛爭中,堅定自己的態度。否則就會演變成昨天希望哥哥多包容弟弟,今天又覺得兩人應該公平競爭。方法的不一致,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讓老大參與育兒:很多手足競爭與衝突,追本溯源都是兒時對新生兒的嫉妒。塞維爾建議,在新生兒回家後,分派一些重要的工作給老大,如拆玩具、拿尿布等,並感謝他的幫忙。 ●當個小幫手,孩子較能肯定自己的價值;老大參與的程度愈高,他的歸屬感也愈深,有助於培養老大和新生兒間健全的心理架構,日後與弟妹或父母的關係也會比較好。 ●協助孩子了解彼此的差異:家有手足的父母一定會面臨孩子「要求公平」的需求。林佩蓉說,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如果家長決定給某個孩子不一樣的待遇,而遭致孩子抱怨「不公平」,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釋:大人試圖公平對待每個人,但因為年齡和個性不同,導致兩人有哪些差異,才會做不同的決定。

分享_孩子沒耐心,該怎麼辦?

2012年04月27日
公開
61

孩子沒耐心,該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動不動就耍脾氣,同小朋友們打架,缺乏耐性時,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 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 3.經常容易哭。 4.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幹什麼。 5.吃飯時愛動。 6.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7.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8.自私,只關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11.情緒不穩定,變化無常。 12.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稱。 13.經常爭吵。 14.坐立不安,多動。 15.經常打碎朋友或家裏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諧相處。 17.經常打架。 18.衝動,做事前不思考。 19.飲食調節不好。 20.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21.不能如自己的願望時就打滾耍賴。 22.經常哭哭啼啼地鬧。 缺乏耐性寶寶的特徵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三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 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徵。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火。 依賴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注意力低下、沒有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培養寶寶耐性的招數 為了培養寶寶獨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媽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爸媽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爸媽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誰都不喜歡困難的問題和費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題慢或不能做出來而將答案告訴孩子的辦法是錯誤的。應當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4、重過程甚於重結果 剛會走的孩子是不可能會跑的,初學鋼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孩子要經過爬、走的過程後才能學會跑;學習鋼琴必須有一個反復熟悉琴鍵的過程。即使孩子著急,做父母的也不應當著急,應抱著相信孩子的態度,耐心等待。 5、別對孩子過分期望 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應當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對孩子給予關注和鼓勵。 6、堅持有規則的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讓孩子玩一些具有開發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積木類。一個個小木塊堆積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紙同樣也是一種培養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耐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別人的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琴班;看到別人的孩子學圍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圍棋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當孩子對某種學習確實有興趣時,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10、從容易的教材入手 對於沒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開始就接觸較難的教材,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如果從簡單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時再稍增加難度,這樣一來,孩子在一點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便逐漸提高了耐性。 11、說出自己的目標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確定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此時,孩子最好要反復用嘴說出自己的目標,因為透過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分享_等一下,等到下輩子

2012年04月22日
公開
59

●等一下,等到下輩子 (商業周刊 第1268期2012-03-12 何飛鵬) 小孫女已四歲多,會說話,會陪我聊聊天,也會幫我一些小忙,像是拿眼鏡、找報紙……,是極可愛的年紀。 最近她有了新的口頭禪:等一下。我找她做事,她會說等一下,等她看完卡通;媽媽要替她洗澡,她也說等一下,等她玩完拼圖。她隨時可以等一下,任何事情,她也要等一下,為了等一下,常常要吃大人排頭。 剛開始我沒有太注意,但後來,我發覺這三個字太熟悉了。不只我小孫女常說,我女兒,就是小孫女的媽也常說;而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常說,這三個字真是太神奇了。 我想起我和女兒的對話,小時候吃飯、做功課、寫字都要等一下。女兒大了,我叫她去辦事,她也習慣「等一下」,非要等到我變臉,否則還要繼續等。 而我自己也是不遑多讓,老婆讓我整理院子,「等一下」;出門去買個東西,「等一下」;晚上去散步,「等一下」!想到這,已經足夠,不是小孫女的問題,原來「等一下」是基因遺傳,是家學淵源。 我不知如何糾正小孫女不要等一下,因為在這之前,我要先糾正我女兒,也就是小孫女的媽;而更之前,我還要先糾正我自己,因為到現在為止,我也還在「等一下」。 我在等一下中,過了將近一輩子,而許多事,已經因為我的「等一下」,已經等到下輩子了,而我仍未徹悟。 我心中最大的遺憾:我媽媽沒有和我一起過過好日子,我沒有好好陪過她。 當我驚覺時,她已經不能回應我,已經離我遠去了。 媽媽三十九歲寡居,努力撫養八個小孩,我一生中雖沒讓她擔心,讀書順遂,升學順利,工作也無太大的意外。在我為創業拚搏時,完全忘了媽媽的存在,那時她和弟弟居住,遠赴上海,我唯一能做的事是,在上海買一幢房子,讓媽媽的居住環境稍好一些。 那時我常想,等我事業順利時,把媽媽接來同住,等一下再說吧! 後來我環境變好,在台北買了新房子,我要媽媽來住,但她說她要照顧最小的小孫子(小弟之子),也沒能來同住,我又想,那就再等一下吧! 這一等就等不到了,媽媽身體急轉直下,我連和她說話她都不會回答,對媽媽,我的「等一下」,變成等到下輩子。 小孫女讓我有機會反省這一切,我的等一下,等掉太多事了,我迫不及待的帶二姑媽去大陸圓夢,看看南京、蘇州,因為她已經一百歲了;我也去給大伯母拜年,她也高齡一百歲。我也要讓兄弟姊妹幾十口人家,每年團聚一次,因為我不敢等明年。 親情不能等,因為歲月不饒人;工作也不能等,因為機會一閃即逝;學習也不能等,錯過此時,可能永不再來;改變也不能等,如果有錯,為何要等明天。 「等一下」是人的天性,而過了這一下,可能就是一輩子,也可能就是下輩子,不能夠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