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女人40歲以上如何防男人出軌?性愛專家:去「整形」

2014年11月03日
公開

看完這新聞覺得已婚女人真辛苦,一生勞碌命顧家照顧小孩,年紀大了還要防另一伴外遇 ~ 女人呀~ 好好愛自己才是上策 ~ 對家庭的付出要適可而止! https://tw.news.yahoo.com/女人40歲以上如何防男人出軌-性愛專家-去-整形-081953452.html 女人40歲以上如何防男人出軌?性愛專家:去「整形」 NOWnews – 2014年11月2日 下午4:19..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41歲兩性關係治療師露易絲(Louise Van der Velde)的發言屢次震撼眾人。露易絲日前表示,40歲以上的女人防止丈夫外遇的方法,就是去「整形」。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露易絲日前表示,男人有權利選擇與較有吸引力的異性發生性行為,女人年老色衰後,應積極進行醫美力量「改造」自己的外型,防止男人出軌。 露易絲指出,定期上健身房塑身、控制飲食保持身材是不夠的,年紀較大的女性應盡快接受隆乳、抽脂、注射美容液等整型手術,挽救逐漸下垂、失去緊緻的外型。 露易絲還說,向她求助修復兩性關係的女性年齡逐年下降,以往多是50-60歲的女性,但目前40歲左右的顧客比例愈來愈多。她非常鼓勵她的客戶接受整容,挽救兩性關係外,還能增加自信心。 網友對露易絲說法的反應相當兩極,許多網友批露易絲「膚淺」,認為男女之間情感破裂或修復,並不是在於「外型」,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她只是點出事實而已。

賴憲政靠股市翻身 擺脫「做工命」

2014年11月02日
公開

賴憲政靠股市翻身 擺脫「做工命」洪佩玲│理財周刊639期│2012-11-23 http://www.moneyweekly.com.tw/journal/article.aspx?UIDX=14537076580&pagenum=1 人稱「股市憲哥」的知名分析師賴憲政,秉持「飆在題材,盤在營收,跌在盈餘」信念,堅持「危機入市」操作原則,成股市最大的贏家。 賴憲政 年齡:60歲 星座:水瓶座 學歷:高中 經歷:大興證券常務董事、萬盛投顧總經理、建弘投顧副總經理、新光證券總經理 證照:國家考試合格證券分析師 現職:東森「現在才知道」節目主持人、暢銷財金書作家 財金著作:1.不景氣,照樣賺-教你十萬元投資致富。2.股市憲哥教你 說對話有人緣又賺大錢 其他著作:A.台灣諺語:飲水思源系列 DVD VCD (有聲書)—1.看人生、2.論世事、3.談理財、4.講好話。B.台灣諺語(書) 投資心法 1.克服人性弱點「危機入市」,利用每次利空消息 2.雙十法則設「停損」和「保本」,即保有4成現金、6成融資操作原則 3.善用三三三投資術 4.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5.價量、KD線及均線三方觀察選對進出場點 擁有眾多死忠粉絲,人稱「股市憲哥」的知名分析師賴憲政,在股海中打滾三十六年,看盡指數漲跌,也悟出「危機入市」的道理,並因而掌握住幾次獲利機會。 看似一派輕鬆 隨時都在吸收資訊 採訪過程中,忙碌的賴憲政儘管前晚熬夜準備演講資料,但談到股市議題,他仍滔滔不絕地直說不停,從基層投顧老師慢慢熬出頭,研究股市三十多年,他自有一套邏輯,藉由自身股市經驗,以獨特的諺語融合股市專業的解析,深受觀眾歡迎,成為電視節目及各大機關團體爭相邀約的專家,最高紀錄一天連錄五個節目,二十多年來,他累積的演講場次超過上千場,親和力十足的他,知名度快速竄升。 看似一派輕鬆,其實賴憲政隨時都在吸收資訊,每天睡不到幾小時,除了每天一早固定在部落格解析當天盤勢外,還有星期一到五每晚九點東森綜合台「現在才知道」擔任節目主持人,他善用各種角度精確分析出產業問題,把股市生硬資訊化成世俗聽得懂的觀點,也會幫觀眾解惑理財迷思,讓觀眾立刻聽懂又認同,正是賴憲政厲害之處。 說起賴憲政之所以現在對股市會有這麼犀利獨到的見解,都要歸因他想藉由投資翻身賺大錢,擺脫自身「做工命」的故事說起。 「工字無凸頭。」從小賴憲政就聽父親說:「做工,一輩子很難有出頭的一天。」一九七六年,賴憲政在東元當業務員,月薪才四九八○元,當時的他心裡總在想,「何時我才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眼看著辦公室同事投入二十萬元本錢進股市,平均每月都有二萬多元的獲利,看在賴憲政眼裡,他有一個想法,錢四腳、人兩腳,只有靠錢滾錢,才有可能賺大錢。 初嚐甜頭昏頭當賭徒 慘賠險淪獄中 一九七六年,當時的股票市場只有六十二檔,股市開始熱絡年代,賴憲政因為同事關係開始接觸股票,他為了籌措股市資金,特別去標會,取得股本四萬五千元後,馬上去證券行開戶,「那時候我都不懂,也不太會看盤,投資市場都是人云亦云。」賴憲政經過審慎的觀察一個禮拜後,他發現有一檔股票價位變動不大,那就是中鋼(2002)特別股,而且股價才九塊多,他馬上去請教營業員,瞭解中鋼特別股這檔股票保證每年至少配股息一○%,在當時銀行定存利率才九%的年代,中鋼特別股的獲利的確很吸引人。 於是,賴憲政馬上進場買了五張中鋼特別股,一個月後漲到十元多,讓賴憲政馬上現賺五千元。初次進場就讓賴憲政嚐到甜頭,他發現藉由股市很好賺,短短一個月就為自己賺到比他當時一個月薪水還多。因此,讓賴憲政產生一年就可賺一倍,不用三年就可賺進五十萬元的念頭,沒想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回想人生第一次慘敗的教訓,也讓賴憲政悟出「危機入市」的道理。賴憲政提到,當時因初入股市嚐甜頭,有人建議他開融資戶,無意間認識一位朋友提議合資操作股票,對方出資五十萬元,一半借、一半自有資金,然後賴憲政開三張支票質押,沒想到一九七八年,台股創下六八八點新高後,市場開始瀰漫著中美斷交的耳語,台股連續大跌了六個星期,整個市場氣氛非常低迷,股市瞬間大跌百點以上,但因媒體報導趨向正面,賴憲政反向操作大力進場攤平,一直到沒錢再加碼為止,然而很不幸的,手上的股票「天天攤平,卻也天天躺平」。 結果隔天全面跌停鎖死,手中股票賣不掉,當時的他每天都吃不下,晚上也睡不好,想到合夥的二十五萬元,竟然一夕間在股市中賠掉了,斷頭出場資金還是不夠,三張質押的支票一旦軋下去跳票,將可能違反《票據法》而鋃鐺入獄,當下他體會到媒體的話不能全信;另外,他體會到要危機入市,帳戶永遠都要備有一定部位的現金,如此才能在最關鍵時刻出手。 為了償債,賴憲政白天上班,晚上則到夜市擺攤販賣飾品,後來還到處幫人裝冷氣。雖然很累,但也逐漸償還了負債。由於一直不能忘情於股市,「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賴憲政不否認股市其實就是社會的小縮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麻蝦,麻蝦吃泥巴」,一九八三年初,台股有如吃了威而剛,不到四個月時間,由四三二低點大漲到七四一點,那時的股票只有百檔,且齊漲齊跌,尤其是新股上市,總是連拉十幾支漲停板,一度漲到九六九點。 失敗經驗借鏡 轉換成功投資契機 直到一九八五年爆發十信虧空百億事件,股市跌到六三六點才止跌,政府祭出不能當沖的禁令,市場才漸恢復信心,於是他又回到券商營業處看盤,並跟著大戶進出,碰巧遇到大多頭行情。 當時市場上資訊貧乏,除了兩大報一晚報外,就是三家專業報紙及每個月的《財訊月刊》,沒有分析軟體。賴憲政一直以來維持剪報習慣,如果報上看到哪種被大家忽略、版面只有郵票大的利多消息,就會先買一點;過了兩三天後,同一消息愈做愈大,利多消息上頭版時,就趕緊賣出股票。直到一九八七年台股一飛沖天,開出一○三九點,那一波讓賴憲政憑著短線功夫賺了幾千萬元。 但在一九八七年十月時,台股又發生一次崩盤,大盤短線急跌五三%,瞬間又讓賴憲政的資產緊縮到只剩幾百萬元,「這時我對股市的『危機』已經學會如何相處」;一九八八年政府宣布課徵證所稅前,賴憲政幾乎在最高點出光所有股票,等到大盤觸底反彈時,由於資金未受到損傷,因此,實力比以前更加雄厚。 幾次實務操作驗證成效後,從此以後,「危機入市」就成為賴憲政最佳的投資信念,每當有壞消息發生時,他總是秉持「危機就是轉機」的原則,逢低買進股票,並在事情告一段落後,圓滿離場,不過這樣的方法是違反人性,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克服。 價格超越價值太多宜停手 賴憲政認為,資本市場中股票價格超過股票價值是天經地義的,股票價格會隨市場波動而變動,而股票價值就是每股淨值,亦即清算價值,在正常情況下,一家營運成長有盈餘的公司,其價值的評量,除了參考淨值之外,應加上品牌、商譽及隱含價值,所以投資人用價值較貴的價格買進投資,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 但如果股票價格超越價值太多,甚至高達十倍或百倍時,買進就要三思,不要受到市場氣氛感染,或利多消息的刺激,貿然投入,停損只是一個概念,既籠統又抽象,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可循。對於股市的利空,誰也不能保證能賣在最高點,然後還能夠全身而退,散戶最需要學習的功課,就是「停損」和「保本」。 「真正設定停損停利點不妨運用雙十定律,例如十字線二度漲跌破確定或是漲跌幅超過十個百分點。」賴憲政認為,目前法人大約將停損點設在一五%到二○%,所以往往一檔股票從高點下來,跌幅超過一五%以後,賣壓特別重,這就是法人的停損機制啟動了「程式賣壓」所致。而一般投資人則可以用五日或十日平均線,當做停損出場依據,第一天跌破時,進入備戰狀態,二度跌破時,應確實執行停損,或以一○%為限,毫不猶豫斷然出場。 穩健帶點積極的選股法則 其實台股市場的年齡只有四十九年,是淺盤子市場,對利空與利多的反映特別敏感,波動特別激烈,常有超漲或超跌表現,多空超額利潤。很多投資人常會問:「到底是基本分析重要還是技術分析重要?」 賴憲政認為,如果是一個長線投資者,當然先從基本面著手,尋找優質的投資標的,再從技術面找尋切入點;如果是一個短線投機者,先從技術面尋找指標強勢的投機標的,再用基本面檢驗,避開有疑慮、有問題的股票,減少誤觸地雷的危機。 至於價格高估或低估的判斷,賴憲政提到,散戶需換個思維,要站在主力的立場思考,如果你是主力,出貨一定會選在市場信心最強的時候,往上分批賣。不過,「風息休起浪,岸到便離船」,時候到了,該閃時就不該眷戀。 「飆在題材,盤在營收,跌在盈餘。」對於新手入市賴憲政建議還是要找基本面好的公司,不妨留意影響公司賺錢與否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四個財務報表,其中,空頭市場更要看資產負債表,主要是空頭趨勢需要現金為王度過寒冬;多頭市場則看損益表,這張表宣告了這家企業的盈虧金額,間接地也揭露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能力。 成交量代表市場供需情形 要避免套牢的困局發生,賴憲政認為,從技術面篩選也是不錯的辦法。「先看價量分析,再看KD指標,最後看均量平均線。」賴憲政認為,不論是「量先價行」或是「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都是研究市場行情者,說明研究「量」的重要性,成交量所代表的是市場的供需情形。 至於KD指標通常在八十以上被視為超買區,在二十以下則視為超賣區;最後,由於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平均成交情況亦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至於投資策略,賴憲政建議,長線投資用季線及年線搭配季線;中線投資用二十日線搭季線;短線投資則用三日線搭日K線,然後運用搭配黃金交叉及死亡交叉。 「目前是長空格局空頭市場,至少可預見半年不會好。」賴憲政認為,現階段大盤盤勢多頭無心再戰,融券累積創高,若有即時利多,或有軋空行情,因此建議現階段操作策略:長期格局走空,中線跌深強彈,短線醞釀修正,個股輪流表現;聚焦財報亮麗,布局有量有料,低檔有題材股,保持一手好牌。 股市憲哥推薦個股 F-中租(5871) 京城銀(2809) 玉山金(2884) 潤隆(1808) 長虹(5534) 賴憲政懶人三三三投資術 懶人投資術就是透過「三三三投資術」挑選出來的股票,也就是台語說的「鬆、鬆、鬆」,簡單地說就是: 第一、過去3年都要賺錢:因為過去3年都賺錢,顯示財務結構佳。 第二、過去3年都賺3元:每年都賺約3元,代表這個公司營運非常正常穩定。 第三、目前股價在30元上下:30幾元股票,本益比大概約10倍水準,再加上股價低,任何人都可玩得起的價位。 挑好股票六大要件 在非常時期,勇於買進被錯殺的好股票,是散戶提高勝率的最佳機會;要在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除了心中抱持勇往直前的氣勢,也要擬定策略,才不至於發生「雖然低點進場,卻搶到一堆爛蘋果」的窘境。 台灣有句俗諺:「種到歹田望後冬,娶到歹某一世人。」意味著社會重男輕女,尤其豪門娶媳婦要求特別多,條件嚴苛,千挑萬選希望選到好媳婦。賴憲政提到,轉化到股市術語就是好股票的六大條件: 一、家世清白:無不良紀錄。包括負責人的道德、誠信及社會責任 二、身體健康:財務健全。在微利時代財務愈健全愈安全,看過去博達及雅新下市的例子要引以為鑑。 三、美麗大方:營收成長力道強,獲利令人驚艷。 四、和藹可親:股性好,市場認同度高,不要像有些牛皮股,拉也拉不動。 五、嬌小玲瓏:股本小,籌碼少,身輕如燕,跑得比別人快,漲得比別人多。 六、嫁妝豐厚:如果本業賺錢,加上資產雄厚,至少增加一個炒作題材。

腳踏車踏板壞了

2014年11月01日
公開

一到假日,Sandy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為了落實節能減碳和運動健身,Sandy在假日幾乎不是腳踏車就是坐公車,因為去市區光找停車位就會崩潰,太難找了,有時有錢還停不到@@,所以就乾脆趁年輕先訓練自己養成盡量不開車習慣,這樣退休後就可以讓車車功成身退了,畢竟養車比養房子還貴(車稅金比房稅金還貴)養車會貶值,養房不會貶值太多還有可能保值,所以將來Sandy若有機會買第二間一定還是選在交通方便的地區,交通方便的住宅出租和變現都比郊區容易,今天Sandy一如往常假日騎單車去市場及賣場購日用品,因太久沒騎,所以就騎到南崁市區的捷安特先打氣,打完氣發現腳踏車踏板壞了(其實壞一陣子了,只是Sandy覺得能省則省,還可以騎就將就一點),沒想到,正要騎離開捷安特,腳踏車踏板踩下去之後竟然掉了@_@,真的是注定要給捷安特賺,還好一對腳踏車踏板最便宜160元,比上次Sandy補胎250元便宜,到現在Sandy還是耿耿於懷,補腳踏車爆胎竟然要收到250元,真是搶錢,雖然有開發票,但Sandy還是覺得收到250真是貴的離譜,以前Sandy汽車/摩托車補胎,也不用250元,真是太扯了!!真的很希望南崁多開幾家腳踏車店,不要只有一間捷安特壟斷,(祈禱ing). Sandy從未買過腳踏車,腳踏車都是哥哥們不要騎的二手腳踏車,目前一共有三台,外加一台摺疊腳踏車(這摺疊腳踏車還是Sandy若干年前辦花旗信用卡送的),Sandy覺得還可以使用就不要浪費,過太浪費/奢華的生活,以後投胎一定會投胎到貧窮的非洲國家,這是有因果的,所以奉勸有來看Sandy日記的親朋好友,過日子不要太鋪張浪費,有能力一定要幫助別人,這樣將來才會有福報!! Sandy很感恩,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有福報的人,從因為身體因素茹素(才沒一直吃頂新的地溝油,因為從四/五年前Sandy早已改買進口的橄欖油,飲食習慣也在茹素後改變清淡)以前Sandy是無肉不歡的人,有這樣大的改變,很多素食及佛堂朋友都很訝異也很祝福,現在過的不缺錢生活也是,這不是福報是什麼!!奉勸大家少肉多素食,不要造太多殺業,因果報應,現在很多肉食過多的人,身上的酸性體質很容易導致癌症,祝福來看Sandy日記的親朋好友 ~

10年長投 配息債比儲蓄險多領133萬元

2014年11月01日
公開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a/yp052001.djhtm?a=42248079-F315-4EAD-8BDD-BF9269C261C0 10年長投 配息債比儲蓄險多領133萬元 2014/09/11 提供機構:Money錢雜誌【撰文�/張秋康】 存退休金 高收債快一步 如果今天要從台北到高雄,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搭高鐵,因為速度快又方便,而且誤點機率低,可以掌握接下來的行程。從這個角度來看退休金的規畫,如果能夠抓出退休後每個月所需開銷,有多久時間可以準備,未來的退休生活將增添許多安全感,而固定收益型的商品就是一個選項。 許金濱,一位因中風而行動不便的阿伯,靠著買月配息債券型基金,每個月領到9萬元退休金。這是去年本刊4月號曾報導過的封面故事:〈只靠債券基金,月領9萬退休金〉的真實案例。引起很大迴響。 當然,過程中故事主角也頻摸索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退休生活無虞。曾經他把出售店面的錢,買了4張6年期到期一次領回的躉繳儲蓄險,結果,因為資金都卡在保單裡面,反而在需要用錢時,必須透過保單質借,才能把錢拿出來使用,相對提高了資金成本。之後,他調整資產配置,做足功課,深入了解高收益債券基金的本質和配息情況,這才讓他的退休生活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根據摩根資產管理公司4月進行的兩岸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多數投資人希望能在51?60歲退休,而台灣和中國各有32%?34% 的投資人認為,準備新台幣500?1000萬元是合理水準。至於台灣人用來儲存退休金的前4大投資工具,分別是保險(64.6%)、定存或現金(58.2%)、基金(43.8%)和台股(42.9%)。 調查結果顯示,保險仍是國人最愛的退休規畫工具,但,其實保險要買對不買多,才能多存退休金,尤其不應該一味仰賴低保障、低報酬的儲蓄型終身壽險,因為這將讓退休金的儲存呈現龜步行進。那麼,究竟退休金規畫該怎麼安排最有效率? 買高收益債存退休金 用10年眼光看待 現在就來試算一下,同樣一筆錢拿來買還本型終身壽險和買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的差距。 以某家保險公司推出的還本型終身壽險為例,40歲男性投保,保額50萬元,每年繳77萬2082元,繳費期間6年,6年下來共繳463萬2492元,繳費期間每年可領保險金額3% 的生存保險金(50萬元×3% =1萬5000元);繳費期滿後,每年可領保險金額20% 的生存保險金(50萬元×20% =10萬元)至身故為止。 若買1檔年化配息率約5.5% 的高收益債券基金(以目前國人投資金額最多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基金,過去1年的平均年化配息率來計算),申購基金包括手續費(以牌告打5折)計算,每年投資77萬元,手續費為5775元(77萬元×0.75%),6年下來共投資465萬4650元,雖然投入資金比保險多出2萬2158元,但同樣放10年,保險只領到57萬5000元,債券型基金則領回190萬9050元,足足多領了133萬4050元!相當於每個月可多領逾1萬元。如果再多放10年,領回的金額又會再差更多! 從這裡即可看出不同理財工具的效果大不同。當然,兩項工具的原始精神並不一樣,一個是保障型商品,一個是投資型商品,但若回歸到「領到多少收益當做退休金」的初衷,且在不需要壽險保障的需求前提下,透過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確實可創造出較高的資金效益。 高收債券息達9% 長期投資正報酬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如果從打造穩定現金流量的角度來看,用月配息高收債基金來規畫退休金是可行的,再從風險的承受度來思考,高收益債享有較低風險、較高收益,確實是做退休金儲存較好的選項。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也認為,退休金規畫是一個長期投資的概念,所以很適合用月配息高收益債基金來規畫,因為每個月一定都領得到利息,而且只要持有時間長達10年以上,總回報(買賣債券的資本利得+債券配息)幾乎都是正報酬。 謝佳伶分析,以美銀美林高收益債指數自1986?2013年的歷史來看,28年來配發的平均票面利息為9.41%,也就是持有組成該指數的債券,平均每年可領到超過9%的利息。如果是看總回報率,平均每年為9.61%,也就是說雖然個別年度可能會有虧損,像是科技泡沫破滅的2000年、2002年跟金融海嘯的2008年,但只要繼續持有10年甚至20年,到最後總回報率都會是正數。 本文由MONEY錢雜誌提供

2014「下班後的幸福學」大調查:我們要準時下班!

2014年11月01日
公開

最近公司因為集團公告也改成每週上週一 ~ 五上班時間改成08:00 ~ 17:00每天八小時,(以前只有週五是08:00 ~ 17:00)集團公告2014-11月起是說希望讓我們員工早30分鐘下班有個人休閒生活,Sandy希望自己可以準時下班,也希望自己負責的HP/ASUS業務量不要過多,多一點業務分給DELL/ACER其他人,最近Sandy很多HP/ASUS業務的圖要畫真的忙到眼睛很疲勞,被主管操,就是因為如此所以Sandy才積極在理財,目前雖然不用為錢煩惱,但還是得為每月理財的錢努力,希望早日脫離上班的輪迴,早點靠理財過退休人生 ~ Sandy 加油!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60248 2014「下班後的幸福學」大調查:我們要準時下班! 2014-08 Web only 作者:Cheers雜誌 2014「下班後的幸福學」大調查:我們要準時下班! 上班族心聲:我們要準時下班!逾半數工作與生活不平衡,「時間」對人才的吸引力,已經超過「金錢」。 台灣的上班族下班後都在做什麼?《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7月進行「下班後的幸福學」大調查,結果發現,千人上班族的心聲,是希望「準時下班」大過於「加薪水」。 這是《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繼2012年進行「台灣上班族工作風格大調查」後,第二次進行的工作型態大調查。兩年間,各種即時通訊軟體的盛行,上班與下班間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主要有以下4個發現: 一、加班,請別無限制蔓延 在工作型態上,超過50%的上班族屬於「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不固定的責任制」,加班也成為共通困擾。5成受訪者表示加班造成負擔,甚至20.9%的人表示身體或情緒已出現警訊 。 從工作時間來看,2012年時,54.6%的人平均一天會工作10小時以上,比例已經不低,但今年這個數字又微幅上升到56.4%,台灣上班族工時過長,仍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二、逾半數工作生活不平衡 當問到上班族「你的工作與生活是否平衡?」時,認為「不平衡」和「非常不平衡」的比例,從2012年的48.9%,上升到今年過半數的56.9%。僅管如此,仍有超過6成受訪者會在工作之餘從事喜歡的活動。不過,近1/3的人坦言,下班後幾乎沒有(16.7%)或沒有(15.6%)特別安排,主因是「沒體力」與「沒時間」。調查結果發現,多數人下班後還是在家看電視 (52.6%)與滑手機 (44.6%),上班族的下班後生活,還能再豐富多元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Cheers》雜誌獨家專訪時,特別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他要求同仁在公司工作,每週不超過50小時,這是他自己工作近60年來,一直遵守的原則。「你還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過家庭生活、社交生活,追求自己的興趣。」張忠謀說:「理想人生,不會只有工作。」 三、科技造成新壓力 通訊軟體的普及,使42%的上班族認為,下班後從即時通訊軟體收到交辦任務的比例變高了。即使已經離開公司,有85.8%的人還是會回應主管指令 ,包括回報或立即處理。科技本意是提高效率、解決問題,但似乎也因此衍生出了新壓力。 四、最好的人才誘因,來自有品質的「下班後」 當問到什麼樣的企業才有吸引力時,能「準時下班」和「增加休假」最吸引上班族,分別佔53.3%與47.2%;反觀以「提高加班費」來吸引人才,僅有29.2%的受訪者認同。學會尊重部屬的「下班後」,絕對是企業和主管必須建立的認知,因為「時間」對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已經超過了「金錢」。 調查也發現,儘管高達62%的企業鼓勵員工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但提出實際做法的企業並不多。近3成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僅是口頭鼓勵,並無實質補助辦法。現在,企業對人才有吸引力的福利已不再是「高薪換工時」,而是能「準時下班」,這是廣大上班族的渴望,也是企業不能忽視的聲音。 【調查說明】本次調查於2014年7月7日至7月16日在《Cheers》網站上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1,087份。調查執行:《Cheers》雜誌、《天下雜誌》調查中心。 同場加映》他們下班後在做什麼? 提供全天候顧客服務的業務員、日理萬機的經理人……他們如何排定人生事務的優先順序、時間分配,創造「下班後」的良好品質,不但排解工作壓力,也經營好家庭關係? 早睡早起,假日當「書僮」 (富士達保險經紀人暨財富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廖學茂) 過去廖學茂自己是超級業務員,一天工時長達16小時。但他堅持晚上11點就寢,早上6點起床,原因是業務員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更容易脾氣暴躁,反而無法穩定心情做業績。 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一週工作5天,假日絕對不應酬。因為週一到週五業務繁忙,週末兩天假日他都會拿來陪伴4個小孩讀書,帶他們去買參考書,而且一定買3個不同版本,然後整個假日都拿來幫他們複習功課、甚至改考卷,20幾年來都是如此。他的4個子女在課業上表現優異,都是廖學茂長期陪讀的成果。(楊倩蓉) 邀友品酒吃肉,動手動口更放鬆 (GROUPON台灣酷朋行銷總監周賢能) 品嘗美食與美酒一直是周賢能最大的興趣之一,也因自己從事有關吃喝玩樂的行銷工作,下班後的他,經常利用週末和朋友品酒與研究美食料理。周賢能固定每週六上午打籃球保持體能,並於週六傍晚在家中舉辦「品酒大會」與「牛排嘗鮮會」。對威士忌(Whiskey)有研究的他,會邀請十多位朋友一同在家中品嘗各國不同種類的威士忌。周賢能也煎得一手好牛排,對於用什麼鍋子、佐料、火候的拿捏都有相當心得。他說:「在品酒與煎牛排的過程中,能好好放鬆一週以來的壓力。」(薛怡青) 週日不聯絡,是我和員工的約定 (WeChat香港及台灣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 身處在24小時都提供服務的WeChat,譚樂文卻說:「最近,我們開始推動『下班後不傳公事』的概念,鼓勵大家週末要休息。」 他指出,WeChat每個員工都是重度網路使用者,經常24小時都有人在收發工作訊息,但這並非長久之計。因此,他開始身體力行,鼓勵同仁至少把週日空出來,無論陪家人、和朋友吃飯、或單純給自己一個停頓都好。 「雖然我偶爾還是忍不住偷看數據,但我會警告自己:你看就好了,週日不准傳訊打擾大家!」他大笑道。 除了自我約束工作外,運動是譚樂文下班後的動力來源。多年來,他維持著參加馬拉松的習慣,平均每場比賽都得提早4個月開始密集慢跑、鍛鍊體力。例如今年2月初,他才剛完成了42K的渣打香港馬拉松。 「我都是抱著『志在參加』的心情去的,沒有挑戰秒數,所以也不會用太過精實的訓練逼迫自己,」他說。但只要給自己一個理由,將「運動」加入行事曆後,無論精神、體力、效率都明顯改善。9月來臨前,他已經準備好報名下一場馬拉松了!(蔡茹涵) 在家工作速戰速決,每半年不忘休長假 (Google台灣區總經理陳俊廷) 對陳俊廷來說,在網路界,工作與生活間已經很難切割。除了週一到週五、早上9點到晚上8點半的上班時間外,回到家後,他還會另外再工作1小時。此外,即使週末有9成以上的時間都留給家人,但對於工作有關的email,他也都會盡快處理。 擁有分別就讀國一與小三的兩個小孩,陳俊廷儘管忙碌,還是努力扮演父親的角色。例如週末,他會陪小孩打電動、打籃球,時間各約2小時,甚至會花上大半天,和家人一起研究美食餐廳。 在高張力的工作節奏中,陳俊廷也不忘適度轉換讓自己喘一口氣。目前,每半年他會休一段5∼10天的長假,未來,他則希望每季都能為自己安排一段5天以上的假期。(李欣岳)

讓錢住「豪宅」 錢的回住率自然高

2014年11月01日
公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1-96408?ticket=ST-223-xEdc1koWcmVgkFdlBEK7-CAS2 讓錢住「豪宅」 錢的回住率自然高 2013/03/07 美觀派》商場美魔女何麗玲 撰文 / 林心怡 出處 / 今周刊 846期 光鮮、亮麗又多金的商場女強人何麗玲,皮夾卻顛覆一般人印象,竟然從不裝鈔票,只放幾張塑膠貨幣信用卡,她自有一套讓錢住「豪宅」的金錢觀,就是她的致富祕密。 「錢包就像是讓錢財入住飯店一樣,飯店的設備差,生意就不好,破舊的錢包,錢財也不會想靠近,這樣的觀念我還滿贊同的。」看過《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的春天診所負責人何麗玲,穿著喜氣的大紅洋裝,一開始就熱切地和記者分享她深表贊同的書中章節與金錢觀。 「除了使用長皮夾這件事以外,裡頭有很多皮夾整理與金錢使用的好習慣,真的與我不謀而合。」何麗玲笑說,「我的皮包都是二十五公分見方的款式,放了長皮夾就什麼都放不下啦,只有在出國的時候為了方便,我才會帶長皮夾,感覺比較方便。」 不過,因為她不喜歡皮夾胖得與鮪魚肚一樣,所以皮夾只裝卡片,「鈔票我都裝在乾淨的信封袋裡,這樣可以在信封上隨時寫下消費的日期與金額,方便我每天回家謄到記帳本。」何麗玲補充說道。 翻開何麗玲的黑色PRADA皮夾,六格的皮夾間格中,僅見一張國泰世華的VISA信用卡與美國運通卡、一張金融卡,還有身分證與健保卡,相較於許多人的皮夾總是塞滿了東西,她的皮夾顯得清爽,甚至還有多餘的放卡空間。 皮夾也要苗條 只帶雙卡出門 原來,擁有苗條身形的何麗玲也嚴格要求自己的皮夾「Keep Fit」,「所以我的皮夾裡不會有商品折價券、集點卡、信用卡簽單,把皮夾弄得厚得不得了。」「很多人來推銷不同消費優惠的信用卡,我也從來不辦,因為太多的信用卡與集點折價券,反而是一種引誘消費,導致亂買、浪費的機率也大增。雖然我的信用卡不只兩張,但我頂多帶兩張出門,夠用就好啦!」 至於現金,她也是一次備足,不多提領。 「與其一直不斷地去便利商店ATM領錢,浪費時間與手續費,不如一次領足夠的新鈔放在身上,用起來還比較舒服。」何麗玲認為,一缺錢就去ATM領錢,顯示對用錢的控管缺乏計畫性,建立每月固定領錢的時間與金額,才是管理金錢的好習慣。 「我覺得人要每天關心你的金錢,愛惜它、讓它住在五星級飯店,它自然會喜歡跟著你,留在你的身邊。」每天就算吃一碗麵也要記帳的何麗玲笑著說,自己是標準「愛物惜物」的人,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酒精棉細心地擦拭她的皮夾,無非就是要讓她的「塑膠貨幣」信用卡,能有「五星級」的住宿品質,「即使是放鈔票的信封袋,我也總是要求平整乾淨,只要一有髒汙,我就會馬上換新。」何麗玲一邊說,一邊悉心數著新鈔氣息的紙鈔。 鈔票排列工整 有助掌握數目 的確,看著何麗玲整理厚厚一疊鈔票,彷彿就像是在招呼飯店裡的「客人」一般絲毫不敢怠慢。她拿出隨身攜帶在信封裡的十萬元新鈔,不但由前至後依序擺放十張一百元、八張五百元,以及九十五張的千元大鈔,而且每張鈔票都是頭對頭地整齊排列,「這樣一來,在付錢的過程中,我就會更謹慎,也能大概知道裡頭究竟還有多少錢。」何麗玲說。 值得一提的是,何麗玲在使用現金付費時,多半會工整地拿給對方,即使是去一般麵攤享受美食,她也會特意挑出百元小鈔謹慎地交給對方,「一來不會造成對方大鈔找不開的麻煩,二來也不會因此找回我比較少在用的舊鈔。」 此外,在皮夾的挑選上,何麗玲喜歡簡單俐落的真皮款式,「就像我投資的事業、理財觀一樣,我喜歡把處理錢的事情簡單化、條理化,你看我的皮夾就知道,裡面只放了我需要的東西而已。 」 的確,在醫美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何麗玲經營了十三年的春天診所仍穩健成長,她不求擴張,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在理財投資上,她也依舊只投資熟悉的房市、債券及少數的股票。因為珍惜賺來的每一塊錢,何麗玲打趣地說,她的錢就是要住在「豪宅」裡,這樣錢的「回住率」自然很高,財富也會源源不斷地接近自己。 春天診所負責人 何麗玲的整理眉角 1.堅持不長鮪魚肚: 信用卡最多兩張,不放集點卡,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2.讓錢住「五星級飯店」: 每天用酒精擦拭皮夾,只放塑膠貨幣信用卡。 3.用乾淨信封裝新鈔: 方便機動性記帳,且每花一筆錢,就默念「歡迎回來」。

心想事成-胡碩勻 為什麼你會忘記初衷?

2014年10月31日
公開

Sandy相信[心想事成],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讓自己正面思考~才有樂觀樂活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84-111024?ticket=ST-139-NQtjdnMuFxDChkUBs005-CAS2 心想事成-胡碩勻 為什麼你會忘記初衷? 撰文 / 心想事成-胡碩勻 2014/10/07 最近經常聽到「莫忘初衷」這四個字。這讓我想到一則小故事: 老師問學生們:「如果前面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老師又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相思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檜,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紅檜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檜了!」 老師又說:「那如果相思樹是筆直的,而紅檜卻歪七扭八,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相思樹。曲的,什麼都做不了!」老師目光閃爍著,眾人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相思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雖然搞不懂老師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學生們還是從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檜,相思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師緊接著問:「可是紅檜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相思樹。樣子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師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相思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老師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想要取柴,你就砍相思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檜。 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不論是個人或是組織在做決策的時候,請總是回想初衷,想想自己當初為何選擇這條路,想想當初創立公司時的願景。 為什麼你會忘記初衷? 我們都應該莫忘初衷,然而,為何人容易忘記初衷?為何物換星移,初衷便跟著改變? 前幾天我在課堂上,聽李瑞華教授談策略人才管理首重企業願景,個人職涯及婚姻也同樣適用。李老師曾任台積電人資副總,曾被《Cheers 雜誌》評選為台灣Top 20 EMBA名師。他說:「一個人若初衷容易被改變,原因在於當初的思考不夠嚴謹、不夠周延,所以時間一久便無法堅持下去。」 李老師舉例婚姻,若男士們當初娶妻是被外表所吸引,卻未與伴侶好好的促膝長談,互相了解兩人的需求、價值觀以及未來願景。那麼七年之癢只不過是一種表相,真相是兩人根本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供需不平衡。 比較心理:一直注意別人的腳步,卻忘了自己的旅程 有一個男孩對英文很有興趣,從小便苦讀英文。雖沒有出國留學,卻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出於對英語的熱愛,男孩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外語補習班教書。然而,他對工作的抱怨卻愈來愈多,一下子嫌公司沒有加班費,一下子又因為沒有獲得升遷而生氣。 他的父親,一直默默聽著他的抱怨。終於有一天,父親忍不住問他:「你當初選擇這一個行業,是為了多賺一點錢嗎?」「不是」男孩回答。「那是為了坐上主管的職位嗎?」「也不是。」男孩說:「我會選擇當英文老師,是因為我喜歡英文,希望能一邊教學,一邊繼續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 「那就對了呀!」父親說:「既然你還記得自己的初衷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權,那麼你現在又何必因為錢和權耿耿於懷呢?」 為了比別人更好而瞎忙,終究是徒勞無功。 比較心理會讓人容易把焦點放在別人的眼光中,卻忘了自己美好的初衷及目標,為了比別人更好而瞎忙的結果,終究會不停的騎驢找馬,途勞無功。 據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全家旅遊至桂林山水,當船來到九馬山時,導遊告訴他們,當地有個傳說,誰能數出九匹馬來,誰就能中狀元,還說當年有幾位名人來到這裡遊覽時,分別數出了九匹馬、八匹馬、七匹馬。你是總統,你一定能數出九匹馬來。 柯林頓一家聽了便開始認真數了起來。女兒雀兒喜小腦子靈光,很快就數出了七匹馬,而柯林頓夫妻數起來就沒那麼快了。這時候,夫人希拉蕊突然意識到這樣數不划算,因為光顧著數馬,兩邊的美麗風光都沒顧得上欣賞。於是,她便跟丈夫說:「不要數了!別忘了看岸邊的風光。」柯林頓笑了笑,也不再數了。 希拉蕊沒忘記此行目的是欣賞風景,而不是和曾經到過這裡的人在數馬匹上比高低。 腦神經科學醫師兼心靈作家何權峰曾說:「莫忘初衷是我們應經常提醒自己的四個字,當事情走樣變調時,回想自己的初衷是什麼?想想看,你會做這件事,你會去學這些東西,你會跟這個人在一起,你會選擇這份工作,你會去到那裡,你會做這決定......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念頭?是否還記得心底最初的那份感動?」 老子曰:「將結束時的心態調整到與開始時一樣,那就不會經歷失敗。」每當我們開始對自己懷疑、退縮,或得意忘形時。記得提醒回到最初單純的自己,讓自己偏離的心,再次回到正軌。

5點準時下班

2014年10月31日
公開

最近公司發了一個公告,說2014-11月開始改五點下班,以前Sandy曾在日記內寫過,目前Sandy公司是照舊制,每週工時42小時(週一 ~ 四0800~1730 ,週五0800 ~ 1700),因為集團內部討論後,改為40小時(週一 ~ 週五0800 ~ 1700),變成每天工作到五點就可以下班了,但這對在研發部門的Sandy有時忙碌畫圖就無法準時下班,所以這對某些忙到很晚才下班的研發工程師是不適用的,但為了落實集團美意政策,Sandy要盡量準時5點下班!!! 新生活政策,祝大家工作幸福! http://ctee.com.tw/news/EditorChoice.aspx?yyyymmdd=20141028&filename=4f051853-206c-454c-a85c-4c815d62733f.jpg&utm_campaign=cteeedm&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cteeedm20141028 20141028 | A1 要聞 明基、佳世達 推5點準時下班 記者袁顥庭、侯良儒�台北報導 李焜耀率領的明基友達集團,積極打造幸福職場!繼日前友達主動宣布縮減工時,將法定工時從雙週84小時、縮減至雙週80小時,佳世達、明基昨(27)日也宣布,11月起實行「5點下班」新生活政策,要讓員工幸福。  國內科技廠商若非生產線員工,多實施「責任制」,尤其是研發(R&D)部門,準時下班根本是奢望,因此過去發生多起「過勞」案例;昨天明基、佳世達主動提出「5時準時下班」新政,在科技業界引發廣泛討論。  佳世達與旗下明基電通昨宣布「5點下班新生活政策」,鼓勵員工彈性運用「off」時間,自我進修、從事健康休閒活動、拓展社交生活或多陪伴家人,間接促進公司的營運績效及整體競爭力。  佳世達總經理陳其宏強調,此次突破舊有遊戲規則打造創意型的組織,希望所有的員工能跳脫框架,於生活中注入更多能源,回到工作也能反思現況,在各領域激發出創新的表現。  面對佳世達、明基拋出下午5點準時下班的新政策。宏碁表示,正對現行責任制進行檢討。 據瞭解,宏碁人資部門在上週友達宣布縮減工時為80小時後,便針對「工時管理具體化」進行研擬,未來不排除由目前不需打卡的責任制,改為上下班皆需打卡的固定工時制,以落實公司不願員工過度超時工作的盼望。 至於華碩指出,尚無跟進打算,但希望同仁能在合理工時內,發揮最好的績效。目前華碩在規定的上下班時間中,保留半個小時的緩衝空間,以讓員工依個人或是家庭的需求彈性調整。 (相關新聞見A2)

活到100歲 不知窮滋味

2014年10月31日
公開

最近勤查看自己的理財狀況,終於擺脫負報酬陰霾了,股票也表現還可以,目前Sandy還是持續再進澳幣/歐元,最近歐元扣款的基金已經開始正報酬,很開心哦! ■年輕過慣奢華生活沒錢過退休生活老年生活會變的困頓哦,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活到100歲 不知窮滋味是理財最高境界! 活到100歲 不知窮滋味 【企劃/編輯部】/ Money錢雜誌 台灣的貧窮問題日益嚴重,落入貧窮線的人口越來越多,甚至有近45%的65歲以上老人,陷入越活越窮的困境。不過,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貧窮!不希望習慣貧窮,那就習慣勉強存錢,兩個都是習慣養成,後者卻能許你一個不虞匱乏的人生。現在,丟掉壞習慣,換上富腦袋,你也可以從此不知窮滋味! 出身窮、學歷低、薪水少,這些條件看起來都跟「人生勝利組」沾不上邊,但是,「沒有傘的孩子,雨天才會努力奔跑。落在溫室外的種子,才有機會長成神木。」 莊圓,出身彰化農家,家中食指浩繁,有7個兄弟姊妹,國中畢業就因家庭經濟壓力而無法繼續升學,未能完成讀高中心願的她,決定北上投靠嫁到板橋的大姊,幫姊夫照顧水電材料行,希望邊打工邊把未盡的學業補上。 初出社會時,莊圓與現在的年輕人一樣,也會大嘆時不我予,事實上,會計科畢業的她,因缺少相關工作經驗,只能從月薪6K 的百貨公司收銀員起步。翻開行政院主計處資料,1979年工業及服務業平均薪資為8843元,6K 甚至不及目前大家唾棄的22K,只是莊圓的「態度」很正向,她知道把物欲降低,然後投資自己,6K 不過是讓她期望更成功的踏階。 說起來百貨公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上班10小時,假日也要輪班,尤其眼前充滿物質誘惑,當季的衣服、好看的鞋子、新奇的舶來品、美味的食物,很容易讓人陷入「憤世嫉俗」的情境,「但這些都沒有動搖我,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能存多少錢就存多少錢,就算每天只吃陽春麵或魯肉飯,不用化妝品或沒有新衣服穿都無所謂。」 強烈的不安全感驅動 存錢變成習慣 莊圓對於存錢的強烈渴望,來自於對生活的不安全感,除了必須靠有限的資源養活自己,還得寄錢回家貼補家用,「如果哪一天『不測風雲』找來,沒有存款應急怎麼行?」所以,每個月領到薪水後,莊圓多半「宅」在家裡,「因為不出門,就不會花錢」,她笑著說。沒想到6K 的薪水,扣掉1500元的房租後,她居然可以每月至少存下3000元。這是她強迫儲蓄的緣起,沒想到變成習慣後,奠定了她日後累積財富的基石。 現在莊圓已經56歲,是一家小型記帳事務所的老闆娘,但初見她,卻是一身樸素打扮,七分褲加上一件寬T 恤,臉上脂粉未施,手上沒有任何飾品,用的甚至是老舊的手機。在她身上完全嗅不出千萬身價的氣息。拚出事務所員工,也是莊圓最小的妹妹說:「她真的很能省,對金錢的態度非常保守,像手機只辦零元手機,冷氣能不開就不開。更誇張的是,她到現在連一張銀行信用卡都沒有辦過,甚至提款卡也是這幾年才申請,需要用錢一定是親自跑一趟銀行櫃台領錢。」 努力工作讓收入倍增 存錢加速度 不只存錢的態度令人折服,莊圓對工作也展現強烈的企圖心。曾經因為不夠細心而丟了飯碗,讓她備受打擊,但重新出發的她,卻靠著一份過期報紙,找到了另一片天。「當時事務所已滿編,但老闆很好奇,為什麼我拿著1個月前的報紙來應徵,我跟他說,因為我想省錢,所以都看人家不要的舊報紙,沒想到老闆被我說動了,竟然破例再開一個職缺錄用我!」莊圓的積極讓她獲得一份工作。 只是沒想到會計事務所後來因周轉不靈,連續3個月發不出薪水,「我比老闆還著急,晚上都睡不好,沒領到錢,也實在不甘心,會計主任找我商量,與其讓公司倒閉,乾脆一起把公司頂下來試看看。我不想失業,所以放膽答應。」莊圓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魄,倒是老闆心中充滿懷疑,前前後後問了他們5次,是否確定接手? 當年的會計主任、也是莊圓多年好友的翁阿姨說:「其實沒人知道能不能做起來,但就是一頭栽進去,天天忙得昏天暗地,而且幫公司記帳、報稅都有時間限制,一刻都拖不得!還記得那時候莊圓每天騎著機車,跑遍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收發票,穩住客戶的心,我們也撐過來了。」 就算是簡單的定存 也有「5要」訣 工作穩住後,莊圓進入快速存錢的階段,雖然也曾經接觸當時民間最盛行的標會,但聽到有朋友被倒會的消息後,莊圓馬上收手。「銀行定存利率12%,其實只要本利一直滾存7年,100萬元就會翻1倍變成200萬元,而且,錢還是放在銀行比較安全。」莊圓認真在桌上比劃了一下說。 1980年代,銀行定存利率都有10% 以上水準,做定存很普遍。不過,莊圓與一般定存族不一樣的是,「1年內生活上不會用到的錢」才做定存,而且同樣做定存,她有「5要」秘訣: 1.要先比較利率高低 想要錢更快變多,對於利息得斤斤計較。「不要看利息只多0.1%,一筆大錢長期存下來,領到的利息差距可不小。」莊圓會看哪家銀行利息給的比較高,而不是貪圖方便選擇離家近的銀行。「像有些銀行3年期定存利率最高,但不見得1年期的利率也最高,所以還是要經過比較。」當年沒有網路,她就土法煉鋼一家一家問,記錄下來,再自行比較看存哪家銀行最划算。 2. 要存長不存短 3個月、6個月的定存利率較低,很快就到期,倒不如只做3年期和1年期,不但利息賺的多,也比較容易管理。 3. 要分不同家銀行存 這是一種分散風險的觀念,當時每家銀行有100萬的存款保險(現在已提高到300萬),假設要存200萬元,莊圓就會分成2筆在2家銀行各存100萬元。 4. 要本利再滾存 有些人會把定存利息領出來,只留本金繼續存,但莊圓一定把本金連同利息一起續存。「因為做定存的錢,本來就是長期不會動用到的錢,既然用不到,就不要領出來,利息一起存才能創造複利效果。」 5. 要分散幣別存 考量到台灣面對的國際環境,莊圓認為手中還是要有不同幣別的資產比較安心,所以她也同時做美元定存,當然同樣要比較利息高低後再存。去年開放人民幣後,莊圓的資產又增加了人民幣定存。 儲蓄險簡單易懂 短年期保留彈性 另一個莊圓覺得最簡單易懂、又不花腦筋的存錢妙招,就是買儲蓄險,因為每年要繳多少保費、幾年後可以連本帶利領回多少錢,白紙黑字很清楚,還有基本的壽險保障,一魚兩吃,而她買保險一樣有原則: 原則1:只買郵局儲蓄險 她認為郵局是國營事業,跟外商保險公司相比,比較不會有倒閉的風險。 原則2:只買5年期以下的儲蓄險 如果買長年期的儲蓄險,這筆資金就會失去使用上的彈性,「因為若到期前需要用到這筆錢,只能解約,這會造成損失,所以買短年期最合用。」(編註: 2003年後,郵局停賣5年期產品,改成6年期)除了儲蓄險,莊圓不買醫療、癌症等其他保險。「買醫療、癌症險是把生病的醫藥費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但活到現在,我覺得只要身心保持愉快、作息正常,生病的機率不高,發生理賠的機會也少,倒不如把這些保費存起來,或是拿去做其他投資,可以創造更大的資金效益。」這是莊圓的特有理論。 月收入從6K到6位數 存出數千萬身價 數十年如一日的存錢好習慣,讓莊圓如今坐擁兩間位於板橋的房子,第1間房是跟大姊合資。莊圓回憶,因為買屋後存款銳減,家具只能分批買,「這個月買電鍋,下個月買飯桌,再下個月買沙發⋯⋯一有多餘的錢就馬上還房貸,因為實在不喜歡負債的感覺。」房地產是讓莊圓晉升千萬富翁的推進器,「當初若沒買房子,或許財富會縮水一半。」原因是1年期定存利率從1980年最高的13% 開始下滑,到現在只有1.4%。對照當初買的房子,經過快30年,房價不僅沒跌,還漲了2.5倍。後來,她在板橋又買了一間店面,出來創業,成立了自己的記帳士事務所。 靠著努力工作、戮力存錢,38年前從6K 出發的莊圓,如今的生活一派悠閒,每天工作時間不到過去的一半,月收入卻是6位數起跳,就算現在退休,下半輩子也不愁吃穿。 《總論篇》延伸閱讀 >39歲以下上班族 平均存款不到14萬 >6個好觀念 不再為錢煩惱 其他更多延伸閱讀 《方法篇》 >存現金: 善用4招 讓你變存錢高手 >存股票: 低EP、高殖利率 進場贏面大 (知名投資理財部落格--恩汎理財投資團隊版主「星風雪語」分享) >存債券基金: 長抱10年以上 累計報酬很可觀 >存股票基金: 抓住定期定額 與單筆雙優勢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86 2014年11月號;訂閱Money錢電子雜誌】

蔓越莓豆渣餅乾

2014年10月27日
公開

最近Sandy自己做豆漿,做完豆漿剩下的豆渣Sandy有拿來做蔓越莓豆渣餅乾 & 豆渣餅,因為自己買的是非基因改造黃豆,所以最近Sandy常將自製豆渣餅煎來當三明治的素肉,把豆渣餅壓成像素肉,煎起來還滿好吃,很健康唷!目前Sandy已經很少外面買早餐了,都是自己做早餐 ~ 外食太可怕了! 地溝油@@,這些黑心商家一定會有報應! http://icook.tw/recipes/78435 蔓越莓豆渣餅乾 簡介 打豆漿剩下的豆渣也能做出低脂低卡的美味小餅乾哦!6種食材加上家用烤箱就能完成。(食用豆渣,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減少糖尿病人對胰島素的消耗;豆渣中豐富的食物纖維,有預防腸癌及減肥的功效,因而豆渣被視為一種新的保健食品源。以上參考中華百科) 所需時間 60 分鐘 食材 • 豆渣110g • 低筋麵粉80g • 奶油60g • 糖粉30g • 全蛋1顆 • 蔓越莓乾50g 作法 準備材料。烤箱預熱上下170度準備材料。烤箱預熱上下170度 預熱時先將豆渣平鋪在烤盤放進烤箱烤乾水份,烤到攪拌時再取出來(約20分鐘)預熱時先將豆渣平鋪在烤盤放進烤箱烤乾水份,烤到攪拌時再取出來(約20分鐘) 盆子裡先放室溫下的奶油和糖粉,以普通打蛋器或直接用手將奶油糖粉攪拌到有些反白盆子裡先放室溫下的奶油和糖粉,以普通打蛋器或直接用手將奶油糖粉攪拌到有些反白 1顆蛋分3次加入,每次都要攪拌到奶油糊和蛋完全融合再加第二次...1顆蛋分3次加入,每次都要攪拌到奶油糊和蛋完全融合再加第二次... 加入低筋麵粉→加入豆渣→加入蔓越莓→拌勻加入低筋麵粉→加入豆渣→加入蔓越莓→拌勻 裝入擠花袋或塑膠袋(角落剪一個小口)裝入擠花袋或塑膠袋(角落剪一個小口) 擠約3~4公分直徑的圓型,上面稍微壓平,入預熱烤箱170度烤40分鐘擠約3~4公分直徑的圓型,上面稍微壓平,入預熱烤箱170度烤40分鐘 出爐後放涼就要裝入封口袋保存出爐後放涼就要裝入封口袋保存

別再羨慕別人多年輕 比經驗才會越贏越多

2014年10月24日
公開

Sandy也很討論職場同事常 哥來 姐去的叫,直接叫英文名不行嗎? 別再羨慕別人多年輕 比經驗才會越贏越多 2014/07/07作者: 劉威麟 (編按:常常會羨慕同事好年輕,明明在做差不多的事,自己的年紀卻比別人大。年紀大難道就是壞處嗎?分享正視年紀好文「狠狠慶祝30歲!擁抱30歲的10個理由」,以及聯強主管的建議「杜書伍:能力,是從面對問題中提煉出來的」)職場上,經常有機會遇見和自己年齡相差很多的人,有一次我們拜訪協力廠商,可能因為該公司比較傳統,因此,對面來的,竟然是三位年紀「不小」的主管。首先,遞出名片的應該是比較年輕的,我們一位男同事拿了她名片就喚道「xx姐」。 「你……我也沒有大你幾歲吧!」那位xx姐馬上說。 男生連忙笑著道歉,一問之下,我們這位男主管年齡三十出頭歲,而這位「xx姐」真的沒有很大,35歲,只多了兩、三歲,大概因為在傳產企業,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而她也一嘆──唉,女人就是這樣,」她說:「每次被叫『姐』我就好難過呀!」看她的表情──她是說真的。 然後,中間那一位女主管,看起來比較年輕一點,也說話了。 「妳都這樣說了,那我呢?」她說。 大家一看,心想,這個女主管看起來才30歲,但她這樣說,應該比「xx姐」年紀還大?怎麼可能? 連忙問她,今年貴庚?竟發現,看起來才30歲的她,其實已經快50了! 「美魔女、美魔女!」眾人歡呼,這位主管笑得瞇起眼睛,只有這時候才看到魚尾紋,透露了一點她實際年紀。看得出來她很高興,至少比剛剛那位「xx姐」高興多了。 這時候,坐在「xx姐」和「美魔女」旁邊的另一位男主管,從他已經灰白的頭髮和光溜溜油亮亮的禿頂,可看出他一定是年屆退休的主管了。他看到這些情形,笑得很開心,然後,說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話。 「妳們啊,不要再去羨慕人家有多年輕。」他說。 「應該說,我們竟然能在不一樣的年紀遇見彼此,一起工作,真是『時間』的奇蹟!」嘩,好有智慧的話! xx姐和美魔女聽著,滿臉困惑,沒有聽懂,但,我卻覺得有一些領悟,連忙筆記。(編按:「我在生命中學到的25件事」中讓人體悟,有些事,只有等到年紀到了,才能懂它的滋味!) 我想起,一度我也是在年齡的跑道上面競爭,我看到我當時已快滿30歲,就覺得我已經不是25歲了,怎麼還在做這個、做那個……我很急的催自己,已經30歲了,頭髮都開始掉了、體力都開始下降了;看到比自己還年輕三歲的人,真的好羨慕他們這麼年輕! 後來我才頓悟了。我才發現,如果我們和其他人一起賽跑,那,比的不應該是「年齡有多小」。反過來說,年齡愈大,經驗愈多。比年輕,是一場註定比輸的比賽。比老,才會愈贏愈多。” 聽起來簡單,但如果你真的打從心裡這樣的相信,那,會進入一種真正的快樂。 因為你每一分鐘都不在擔心時光一點一點流逝,你反而很「高興」你的時光在流逝,因為你的經驗也不斷在累積。 然後,就能做到如那位老老的男主管所說的,和不同年代的人,在不同的時空相會,遇見彼此,一起工作,真是『時間』的奇蹟,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了。 不要愈老愈輸,讓我們一直贏吧!(編按:來看看「一位工程師寫給十七歲自己:無悔的四年青春」,如何看待過去的青春歲月。) (本文由Mr6提供)(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若你喜歡此文,請點讚給作者鼓勵,也歡迎分享)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48/article/1248#sthash.G1ATm174.dpuf

與朋友相處最重要6件事�不要著急,最好的總在最不經意時出現

2014年10月24日
公開

這篇寫的真好~ 真正的朋友是會把對方放在內心深處,不是常打屁聊天的酒肉朋友 與朋友相與朋友相處最重要6件事�不要著急,最好的總在最不經意時出現 2014/09/14作者: Peter Su (編按:朋友,真的很重要。我們的朋友可以分成哪些類型呢?推薦∼4種朋友不能不交�世上有成千上萬種愛,從來沒有一種愛可以重來)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 泰戈爾 有時候生活忙到一個腳步,心亂到一個程度,突然看見一句簡單的話,總能暖暖的刺進心中,只是因為它提醒了你,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只是我們把它想得太複雜了。 1、快樂 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愛你,而是你和誰在一起最快樂。 2、幸福 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多少人在你的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我們可以耐心等,幸福可以來的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陪伴是最動人最樸實的告白,而幸福不過就是能有個人溫暖的陪著你過這一輩子。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3、相信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相信而總順著我們,不會因為你的相信而永遠不讓你失望,不會因為你相信愛情,就不讓你失戀,不會因為你相信夢想,就不讓你跌倒,不會因為你相信善良,就不讓你碰到壞人,這些都是你超越相信前的過程,即使這個世界不斷地讓你我失望,也要繼續的去堅信,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因為唯有相信,才有可能得到,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堅持、你努力、你勇敢追求,運氣一定不會差到哪去的。 4、眼光 揭開他人的傷疤當做玩笑在你眼裡看似幽默,在別人心裡是你無法想像的傷害,不要嘲笑別人的疤,那些都是你沒有經歷過也無法體會的傷。別人如何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你自己。 今天看到一句很中肯的話:如果你和我之間有任何問題,請告訴我,而不是告訴其他人。 5、付出 看到一段今天最認同的話:「你欠某個人的,會有另一個人要回去。某個人欠你的,會有另一個人還給你。你對某人做的事,不管是傷害還是付出,總會由另一個人報答或者報復。在不同時間的節點,人生的無情與多情,絕情與濫情,整體來說,是相等的。」無論好的壞的,只要你付出去的,他都會轉化成另外一個形式回到你身上,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一直對句話深信不疑。 6、放手 當一個人決定離開你了,請放手讓他走吧,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在一個人已經不愛你的時候,你卻還是選擇藕斷絲連、不甘心的抓著,今天聽到一句很棒的譬喻:「就好像你買了一雙非常好看卻比你腳小的鞋,你往後的日子裡都在忍氣吞聲,當你走了好長的路脫下鞋子那一刻,才發現一切都變得血肉模糊。」懂了嗎? (編按:讓我們不再抱怨的9件事�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本文整理自Peter Su 臉書。Peter Su的最新創作「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三采文化出版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23/article/1515#sthash.dsFwls0g.dpuf 處最重要6件事�不要著急,最好的總在最不經意時出現 2014/09/14作者: Peter Su (編按:朋友,真的很重要。我們的朋友可以分成哪些類型呢?推薦∼4種朋友不能不交�世上有成千上萬種愛,從來沒有一種愛可以重來)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 泰戈爾 有時候生活忙到一個腳步,心亂到一個程度,突然看見一句簡單的話,總能暖暖的刺進心中,只是因為它提醒了你,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只是我們把它想得太複雜了。 1、快樂 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愛你,而是你和誰在一起最快樂。 2、幸福 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多少人在你的左右。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我們可以耐心等,幸福可以來的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陪伴是最動人最樸實的告白,而幸福不過就是能有個人溫暖的陪著你過這一輩子。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3、相信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相信而總順著我們,不會因為你的相信而永遠不讓你失望,不會因為你相信愛情,就不讓你失戀,不會因為你相信夢想,就不讓你跌倒,不會因為你相信善良,就不讓你碰到壞人,這些都是你超越相信前的過程,即使這個世界不斷地讓你我失望,也要繼續的去堅信,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因為唯有相信,才有可能得到,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堅持、你努力、你勇敢追求,運氣一定不會差到哪去的。 4、眼光 揭開他人的傷疤當做玩笑在你眼裡看似幽默,在別人心裡是你無法想像的傷害,不要嘲笑別人的疤,那些都是你沒有經歷過也無法體會的傷。別人如何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你自己。 今天看到一句很中肯的話:如果你和我之間有任何問題,請告訴我,而不是告訴其他人。 5、付出 看到一段今天最認同的話:「你欠某個人的,會有另一個人要回去。某個人欠你的,會有另一個人還給你。你對某人做的事,不管是傷害還是付出,總會由另一個人報答或者報復。在不同時間的節點,人生的無情與多情,絕情與濫情,整體來說,是相等的。」無論好的壞的,只要你付出去的,他都會轉化成另外一個形式回到你身上,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一直對句話深信不疑。 6、放手 當一個人決定離開你了,請放手讓他走吧,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在一個人已經不愛你的時候,你卻還是選擇藕斷絲連、不甘心的抓著,今天聽到一句很棒的譬喻:「就好像你買了一雙非常好看卻比你腳小的鞋,你往後的日子裡都在忍氣吞聲,當你走了好長的路脫下鞋子那一刻,才發現一切都變得血肉模糊。」懂了嗎? (編按:讓我們不再抱怨的9件事�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本文整理自Peter Su 臉書。Peter Su的最新創作「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三采文化出版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23/article/1515#sthash.dsFwls0g.dpuf

搶賺美元升值財 有錢人正在做的5件事!

2014年10月11日
公開

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201&id=4792 QE斷奶 牽動全球數兆美元資金大挪移 搶賺美元升值財 有錢人正在做的5件事! 日期:2014-10-08 作者:郭庭昱 出處:財訊 第 461 期 美國經濟邁向復甦新階段,這次可是來真的,經濟數字、市場氛圍都不一樣了。過剩的資金正搶搭上美元花車,熱情擁抱美元資產,美元、美債、美股成為當紅主角,投資人正享受股、債、匯三賺行情。這一輪的美元盛世將牽動數兆美元資金大遷徙,你該如何調整投資配置?且看有錢人如何因應。 10月,是金融史上最容易大跌的月分,市場老手總是謹慎以對,今年尤其不一樣,美國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將在月底正式退場,加上第3季美元超強,日圓、歐元弱勢大貶,金融市場更彌漫著山雨欲來的氛圍。 10月3日,美國公布9月份失業率下降至5.9%,是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首次降到6%以下;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24.8萬人,超過預期的22萬人。10月底QE將正式退場,此後,美聯準會不再從市場購買債券,還要依照計畫,大約在15年中啟動升息。 美國復甦 油金齊跌迎接美元盛世 QE退場!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早已醞釀一年多,去年6月就拋出風向球,讓金融市場開始想像沒有QE的日子,就好像嬰兒斷奶一樣,需要反覆試探,市場先是一陣驚慌,沒有辦法接受事實,難以想像依靠了5年的超低利率資金一旦收回,到底該如何投機或投資?股票、債券、黃金統統先跌再說。 接著,柏南克再把奶嘴塞回市場,說在失業率6.5%以上、通膨率未達2.5%前,還會持續QE,金融市場這回聽懂了,「只要經濟數據不好,QE奶水就不會斷」,股票、債券還可以漲;經濟數據好,股價反而會跌,投資邏輯大反常態,只能說QE印鈔量太大,扭曲了過去對基本面的解讀。 但是,這次不一樣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重拾信心。首先,失業率降至6%以下,但道瓊指數卻無懼未來半年內將升息、伊波拉病毒登陸美國等利空,10月3日當天強勢大漲208點,站上季線。其次,美元指數收在86.57,創一○年6月以來新高,且連續12週上揚,締造1971年美元浮動以來、史上最長的上漲週期。第三,美元強勢黃金隨著破底,應聲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關卡,布蘭特原油也大跌2.27%,至每桶92.3美元,營造有利的經濟復甦環境。 相對於歐洲還陷在通貨緊縮,日本安倍經濟載浮載沉,歐、日都要再印鈔票救經濟,而中國因為香港「佔中」行動承受全球政治壓力,國內經濟尚無起色,也需要持續寬鬆貨幣,為全年經濟成長「保7.5」而戰,在對手太弱的情況下,強勢美元成為市場明牌。 今年以來,市場早已嗅出升息味道,資金持續湧向美元資產,據摩根投信統計,截至9月24日,全球已有882億美元流入美國債券基金,522億美元投向投資級公司債券基金,過去一直受青睞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卻反向流出33億美元,避險的氣氛愈來愈濃。 QE斷奶 聯準會脫了我們的救生衣 的確,對台灣以及許多新興市場,強勢美元可不是美好的回憶,而是一場噩夢。 美元指數九五年以來,從80以上開始攀升,九七年7月就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外資大舉撤離亞洲,還引來索羅斯等大鱷作空股、匯市,接著九八年俄羅斯債市出問題,搞垮了3位諾貝爾經濟學家坐鎮指揮的LTCM(長期資本公司),大量資金回流美元,美元指數站上100,成為醞釀科技泡沫的溫床。 直到2000年科技泡沫破滅、○一年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再加上中國經濟崛起,才結束了這一輪的美元盛世,直奔○七年全球股市大多頭,美元指數也在○八年三月跌到70.69的歷史最低點,直到當年9月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即使是這樣大的金融災難,又印了幾兆美元鈔票救市,美元都不曾再破底,這次突破盤局,蓄勢向上,加上黃金價格破底,投資人自然需要提高警覺。 「聯準會把我們的救生衣脫了」,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美國復甦來真的,在就業、薪資的改善下,他預測,聯準會最遲在明年中升息,每一次開會都會再往上加一碼,「美債利率是所有風險資產的定價錨,債市動盪必波及其他種類資產。」 當美國升息成為市場共識,不管真正落實的時間是明年上半年或下半年,這可是金融風暴以來七年首見,絕對是投資的轉折點,市場預期心理才是最重要因素,將牽動數兆美元資金大遷徙,投資人當然不能掉以輕心。 事實上,許多有錢人陸續嗅到風向轉變的氣味,並在美元走強,美國即將升息的軌道上,調整資產配置的結構,只要看著他們的方向,就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個穩健的財富救生圈。 行動1 提高現金比重 而說到有錢人,擁有7.3兆美元、全球僅2325人入列、擁有10億美元身價以上的超級富豪榜,當然最具有代表性,他們控制了全球4%的財富,由Wealth-X和瑞士銀行(UBS)的最新調查顯示,他們平均持有6億美元現金,相較於一年前的5.4億美元,足足提高了一成,現金占他們個人淨資產的比重,也高達19%。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升息前夕,億萬富豪們的現金持有量已經大大超過了房地產的配置。該報告指出,他們平均持有的房地產價值是1.6億美元,僅為6億美元現金的25%,大亨們棄地產並擁抱更高比重的現金,除了因應美元升息,更重要的是,金融風暴以來,全球股市、精華房地產都大漲了一倍以上,高價格代表風險加大,多項統計亦指出,貧富差距拉大,擅於理財者的財富早已遠遠超越○七年高點,持盈保泰當然很重要。 就拿亞洲首富李嘉誠來說,他在2年前就布下大局,旗下長和系企業陸續賣出中、港的房地產及零售事業股票,套得大量現金後,一部分還債,另外一部分拿去併購歐洲公用事業,例如電網、水務等公用事業的股權,「棄港投歐」的策略,早就引起各方注意。如今看來,中國對外資祭出反傾銷、反壟斷法,美商投資中國額度大減,再加上香港人追求真普選的佔中運動,獲得全球支持,中國政治、經濟發展已遇到瓶頸,需要休養生息,李超人的套現行動,再度證明薑是老的辣。 當然,對於市井小民,投資進場、出場不必大費周章,打電話或網路下單馬上可以做到,重要的是方向,這次美元走強,亞洲國家的外匯、財政不像九七年那般脆弱,體質反而較新興歐洲、中南美國家更強,只是短期間還是會面臨美元班師回朝,資金洗牌的壓力,手上有現金,當然有餘裕在市場重挫時撿便宜。 「政治板塊也是影響匯市、貨幣政策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操作國際債券賺大錢的投資高手點出,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將牽動匯率走向,例如強勢美元背後有美國頁岩油氣產量大增的支持,今年以來油價大跌,布蘭特原油至10月3日止,已下跌16%,「試想,如果油價跌破每桶85美元,等於是對俄羅斯最大的經濟制裁,強勢美元壓抑油價又是事半功倍」。 美國聯邦政府數據顯示,美國7月分石油出口量達到57年新高,平均每日達40.1萬桶,較一年前暴增近3倍,美國頁岩油氣開採順利,不但大幅降低了貿易赤字,還可藉由出口影響國際油價,也成為經濟復甦及強勢美元的重要支撐,更重要的是,美元及石油霸權,既可有效壓制俄羅斯,也有助資金流向美國。且美國復甦還伴隨著重要的技術創新,除了頁岩油氣開採的能源革命,還有行動通訊軟硬體引領風騷,重要的領導企業谷歌、蘋果、臉書等都是美國企業,競爭力為強勢美元再添支撐。 行動2 增持美元資產 再從區域經濟的角度,中國在工資上揚、人民幣升值之後,出口不再強勢,目前德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出超國,對比歐洲經濟的弱勢,更加深歐元區的矛盾,問題是,德國躲在弱勢歐元的保護傘下,無法以貨幣升值來解決問題,但又不願意對歐元區負出更大的責任,歐元區內的矛盾仍是歐洲最大的問題。總之,匯率及政治角力息息相關,都是相互關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對於高資產者,美元的重要性在提高,有必要增加比重。對於台灣人,這點更是重要,「台灣必須面對好幾項資金外流誘因,遺贈稅率從50%降到10%後,有七兆元資金回流,現在房地產沒得炒,股利又要課將近50%的稅,明年兩稅合一抵稅額減半,有錢人當然要搬錢出去,就算是設境外控股公司,錢也要外流。再來滬港通也會吸金」,金控高層指出,除了這些個人的原因,最近開放壽險業買國內發行美元債,不算海外投資上限,吸走了80多億美元,都是台幣賣盤。 美元強勢,不單單令壽險業急著增加美元債券部位,就連最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台積電,也加入買美元的行列,8月分董事會就通過增資子公司TSMC Global20億美元,日前投審會已核准,敏感的投資人馬上意識到,台積電以美元增資,意在避開台幣的貶值風險,董事長張忠謀長期關注國際政經局勢,這個舉動對於有外幣資產的投資人,大大具有參考性。 台幣今年貶值幅度小,投資人或許感受不深,但是日圓、歐元兌美元貶值皆達10%以上,日、歐兩地的有錢人若是早點換成持有美債,加計利息,也可以大賺12.5%左右,也難怪10年美債殖利率近期一直在2.5%以下,資金源源不絕湧入,成為全球有錢人的避風港。 美元走強,黃金、石油等美元的死對頭,自然沒有好日子過過,油價有基本面供需的結構變化,頁岩油氣、新能源的應用都是,而黃金的致命傷就在於「沒有利息」,在這低利的年代,沒有孳息是致命傷,更可怕的是金價在上漲了十多年後,一旦走空須要長期的休息,期間雖然必有反彈行情,但一般人不易掌握,還是減碼觀望為上。 行動3 減碼黃金、房地產、高收益債 全球經濟未來還是低度成長的基調,不利商品市場,澳、紐都可能降息來刺激經濟,雖有較高的利率,還是不足以抵擋貶值的下檔風險,國人一向喜愛高息貨幣,今年以來外幣存款恐怕是賠錢居多。 高收益債過去幾年利息、資本利得雙賺的好日子結束,由於風險上升,投資等級或新興市場國家級債券較受青睞,以賺利息為主,資本利得不再,加上美元走強,新興貨幣貶值壓力增加,投資人宜留意整體部位風險控管。 不動產泡沫各國不同,風險也須留意,像美國房市曾經歷斷頭,房貸控管嚴,日前連柏南克要去申請房地產再融資,也被銀行拒絕,被美媒消遣「活該」,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顯示美國房市及貸款並未浮濫。對照中國、香港地產,並未經歷斷頭清理,不敢面對反而風險較高。利率及稅負是投資房地產最重要的成本,以台灣而言,房屋稅累進、房地合一稅、以及實價課稅等,已令雙北市成交量急凍至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期的水平,所謂量先價行,台灣房地產恐有修正風險。 美元走強的影響是全面的,但是,歐洲及日本還在印鈔,美元升息速度也不至於過快,股票依然是投資要角。從投資區域來看,美股受惠資金流入,以及龍頭公司競爭力強因素,仍會受到投資人追捧,據了解,近日境外基金大戶們的最愛就是美股基金。 行動4 押注股市,分享經濟成長 其次,亞洲經濟長期成長趨勢不變,亦適合定期定額投入。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隨著亞洲國家經常帳改善,過去兩年印尼、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央行已先行升息,其餘央行亦推動降低槓桿政策,預期亞洲不至於重演去年中聯準會釋出量化寬鬆退場訊息,資金外流導致亞洲股匯市大跌的情形。 再就類股而言,原物料、油價下跌,有利於來料加工業,例如煤價大跌,燒煤的電廠有如吃下大補丸,瑞士信貸統計顯示,美國升息前後有利於公用事業、生技醫療、金融類股上漲;但對於原物料、石化股不利。 行動5 尋找低基期投資標的 操作心法更是有錢人投資致勝的法寶,過去六年把握時機,早已令財富不斷創新高,「持盈保泰」的心態濃厚,但是,就因為歐、日、中國經濟都還沒有上來,不到「全球經濟同步繁榮」的危險境界,也不至於出現全面的經濟危機,令股市重挫,自然也就有逢低進場的投資機會。「所有漲幅大的東西都不要碰,找低基期就對了」;投資資歷超過40年的大戶說,就像黃金、石油,休息再起還要很久,只要經濟不崩盤,超跌的股票一定有機會賺錢,秉持著危機入市的理念,中港股市還是他的首選。 「習近平的權力大到像普丁,可以觀察他的下一步會變成政治集權的毛澤東、蔣介石?還是偏向民生的鄧小平、蔣經國」,這位投資大戶從政經局勢分析,習近平的手法比想像中厲害,到底會把中國帶到哪裡,很值得觀察,但是長期來看,核電、環保、水處理有關的產業,應該是中國下一波興起的行業。他認為香港佔中的紛擾是非經濟、一時性的,未來仍有反彈的機會。 金融風暴以來,美國祭出非常規手段救市,雖然被眾家經濟學者罵慘,卻也率先復甦。隨著QE退市,美國進入升息準備期,必將牽動全球數兆美元資金大挪移,無論大戶、小戶,都正進行財富保衛戰,你準備好了嗎?

菜販專買低價股 晉身億萬富翁

2014年10月11日
公開

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201&id=4671 菜販專買低價股 晉身億萬富翁 六大心法 打造自己的股海撈錢術 日期:2014-09-10 作者:劉志明 出處:財訊 第 459 期 一般散戶喜歡買高價熱門股,但投資績效慘不忍睹,真正的有錢人想法不一樣,菜販股神利用低價股投資學,就像打造股市撈錢的石滬,隨著股市潮起潮落,抓住低價股上漲的機會,就能賺不停,成為股市富翁。 在新北市中和環球購物中心附近,一間鬧中取靜的獨棟三樓別墅,占地達百坪以上,別墅主人的朋友稱他是阿成(綽號),常優閒整理花園的咖啡樹,打量著何時可以細細品味自己種的有機咖啡,豪宅的愜意生活羨煞旁人。但20年前,阿成只是市場賣菜的小販,但他現在已經是身價上億的低價股投資達人,他傳奇的發達故事,讓朋友都稱他為「菜販股神」。 阿成高中畢業後,曾在市場賣菜長達20年,當時他每天凌晨1、2點就要起床,搬貨賣菜,直到下午3點才能休息,每天工時至少13小時,二十年如一日,從年輕拚到中年,10幾年前阿成賺夠千萬退休金,決定退下菜販辛苦的工作,讓自己生命重新開始,40多歲中年轉業的他,朋友都建議他開餐廳、開超商,但阿成覺得,創業工作時間又得被綁住,因此決定當個自由的股市專業投資人,讓收入與工作時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再當別人生命的跑馬燈。 押錯高價股,下場悽慘 從賣菜領悟低價才是賺錢王道 中年轉業,而且還是投資有風險的股市,錢還沒賺到就已經鬧起家庭革命,太太吵到要離婚,阿成決定先安內再攘外,承諾會乖乖當家庭煮夫,照顧小孩,而且一定不會把錢虧掉,太太最後才勉為其難的答應,約定最多損失百萬元,燒完了就退出股市,阿成看到老婆態度軟化,認為機不可失,欣然答應。 資金不充裕的阿成,過去賣菜時就是業餘股市玩家,他回憶過去看電視聽明牌的投資生涯中,道聽途說聽各類明牌投資,結果都是虧錢出場的多,其中高價股損失最多,例如2000年的中環、錸德都是百元高價股,股價創新高後回檔,速度像坐溜滑梯一樣,一路不回頭的下跌,他發覺一個現象,買高價股的結果都很慘,放愈久,賠愈多。 其實20年的賣菜生涯,對阿成的股市投資也有決定性的啟發,阿成說:「賣菜進貨如果買到便宜的菜價,當客戶需求增加時,菜就可以賣高價一點,獲利反而高很多,但如果菜價進貨價格高,當市場需求不高,就得降價求售,可能把一天的工資都虧光了。」 因此當阿成決定進入股市擬定絕不能輸的戰略下,首先就放棄高價股投資,精耕低價30元包子股的投資戰略。阿成說:「也許是初期投資股市只有百萬元台幣,資金並不充裕,反而讓我因禍得福,買不起高價股,因此專挑低價30元以下的包子股投資,結果出奇的好。」 這套低價股投資術通過股市嚴苛的考驗,讓變身為專業投資人的菜販阿成戰果豐碩,長達15年的投資績效,只有一年沒有打敗大盤,去年獲利還高達40%,目前年平均達到20%的獲利。由於阿成投資功力受到肯定,就連當年要鬧離婚的太太,還把自己的私房錢交給阿成投資,親戚們也都聞風而來,大家都希望拿錢給他投資,阿成已經成為家族的股市操盤手,投資股市的資金輕鬆就達數千萬元。 阿成說,媒體最喜歡炒作股王投資學,說什麼公司競爭力最強,股價就會飆漲,其實一般投資人喜歡一窩蜂追漲高價股,但往往是慘不忍睹,他現在是美商花旗銀行的VIP客戶,他觀察身邊許多有錢人的思維跟他相當,不追天邊的彩霞,但謹慎挖掘土裡的黃金種子,尤其是現在台股已經9500點,高價股少追,低價落後補漲股機會反而更有機會突圍。 留意當下的低價股 幸福、華通、華容、增你強 阿成的低價包子股投資成功心法主要有6個,第一,鎖定股價30元以下的低價股,避開高價股;第二,多選擇有賺錢的公司,或者有9成把握虧轉盈的公司;第三,股價淨值比低,最好還可以配息;第四,窒息量時慢慢布局,成交量放大時慢慢賣出;第五,認真關心投資股票的月營收與股價的變化,營收增,股價漲可繼續持有;營收減,股價漲,可持有或加碼;營收增,股價跌,則賣出;第六,絕不貪心,成交量放大,獲利兩成以上就可慢慢出脫,但看錯,投資虧損10%以上,要執行停損。 阿成最喜歡舉國巨為例,100多元的國巨大家搶著買,結果套牢一缸子,7元的國巨沒人敢要,但至今看來,這7、8年來,國巨有2次股價只有7元,但成交量超低的時候,散戶沒興趣,背後卻是有錢人默默在買,近年投資7、8元的國巨,賺1倍變成有錢人的不少;還有100多元的旺宏很多散戶搶著買,但現在股價7塊錢的旺宏也是沒人敢要,在穿戴裝置、物聯網商機崛起,旺宏未來很有機會擺脫多年虧損的命運,股價未來也會有機會,阿成強調,其實低價股變黃金的例子很多,投資人不需要一味追逐高價熱門股。 阿成強調,當大盤龍頭股上漲時,投資人可以注意淨值比低,但有賺錢的公司,例如近期水泥股龍頭台泥股價漲,但低價的幸福水泥股價還沒到淨值,今年上半年EPS賺了0.5元以上,在原料煤價大幅修正,水泥股獲利也能穩步提升,加上旺季效應,股價有機會持續爬升。 近來美國蘋果因為9月9日要銷售iPhone6或智慧手錶的商機,一般投資人把目光集中在高價的蘋果概念股,例如大立光、可成,這些股票都飆漲一波,但其實還有許多低價蘋果概念股可以注意,例如華通,在台商的PCB廠中,高階PCB產能第一是欣興,第二是華通,未來這些新科技產品,高階PCB(印刷電路板)板用量一定會增加,而華通第三季重慶涪陵廠新增15萬呎的產能,產能開出,第四季將可挹注營收,也是值得注意的低價股。 此外,著名的液晶電視大廠瑞軒,去年入主塑膠膜電容器廠華容,這家公司淨值10.3元,公司前2年都有獲利,在大廠入主後改善體質,未來獲利穩定成長並不困難,以目前股價只有7、8元,未來挑戰淨值也不是很困難的事。 而30年的老牌通路廠增你強,淨值有22元,景氣差時EPS(每股稅後純益)也有1元左右,景氣好時EPS2元,未來電子產業景氣復甦之路趨勢明顯,非常有機會。此外,公司○五年底合併記憶體通路公司正達國際,取得國際記憶體大廠SanDisk的商品銷售權,未來在網路通訊、消費性電子等市場復甦,效益將顯現在增你強的營運上,而該公司股價目前才17、18元,如果回到淨值,也有兩成的獲利空間。 阿成強調,股價淨值比低的公司不少,每天他會篩選30檔相關的低價股,再進行產業前景分析,最後選出10檔投資,在成交量低時,逐步建立持有部分,在成交量爆發時,高檔區慢慢出脫,如此周而復始,打造自己投資低價股的成功方法。 阿成分析,「我沒有內線,不能當先知先覺,但憑藉網路新聞、報紙、雜誌、財報公布的月營收、產業前景,資訊算是落後,但後知後覺也沒關係,只要多花一點心思挑股,讓自己看對的勝率提高,投資股市自然可以賺錢。」阿成強調:「一般散戶是不知不覺,只熱衷聽明牌,但不知股票為何漲,更不知股票因何跌,連投資的公司月營收的變化也不關心,結果是輸到脫褲子。」 無畏股市潮起潮落 投資績效遠勝專業操盤手 朋友形容阿成的低價股成功投資術,就像澎湖的石滬捕魚術,澎湖先人利用石滬,是與大海相互依存的捕魚方法,原理是利用潮汐起落,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伸至深水處,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中覓食海藻;退潮後,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處被阻,困於石滬內,漁民藉此捕捉漁獲豐收;而當你學會這套低價股投資學之後,就像打造股市撈錢的石滬,阿成的親友說,這雖然不像坐船出海獵捕黑鮪魚賺大錢,但隨著股市潮起潮落,抓住低價股上漲的機會,就能賺不停,成為股市富翁。 日前阿成收到投資台股基金的對帳單,看了實在笑不出來,10年前他投資20萬在兩檔台股基金上,到今年8月帳上還虧損30%,阿成調侃的說,這些基金經理人都是海外名校畢業,高知識的金融專業人才,但實際投資的成績單,還不如他這個高中畢業的菜販。 詭譎的股市,其實不分貴賤,不分學歷高低,只有找到自己合適的投資方法,就能戰勝市場,成為贏家。阿成分析,只要認真看月營收、淨值與EPS的簡單財報,分析股價的波動變化,不要迷信明牌,一般投資人也能輕鬆找到20元低價的黃金好股,選對標的都能有豐厚的報酬,為自己打造股市的賺錢石滬。

平凡高職教師打敗明星經理人

2014年10月11日
公開

平凡高職教師打敗明星經理人 【撰文/劉宗志】Money錢85期10月?/span> 穿著學校發的Polo衫,搭配輕便的牛仔褲與球鞋,一身簡樸穿著、頭髮略為花白,他,是陳重銘,一位教書教了20年的高職老師。從外表看,就是位不起眼的中年大叔。 老師的身分、中年大叔的外貌,大概怎麼樣都不會與「有錢人」聯想在一起,但實際上,陳重銘是個存股高手,現階段手上持有超過300張中信金(2891)股票,更厲害的是,這300張股票幾乎零本錢,因為全是靠著其他股票的股息、以及中信金本身的配股配息,「自己長大」! 極簡存股術 績效打敗明星經理 存300張股票,肯定很難吧?要花很多時間研究吧?……這是一般人的想像與思維,但,現在請你拿一塊橡皮擦,把腦中的既定印象清除,因為陳重銘的300張股票存股法,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不過是重複簡單的長期投資「慣性」:努力存股再存股。而這一套極簡存股術所創造的績效,甚至打敗明星基金經理人。 真要說陳重銘存股方法有何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他選擇的股票不只配息,還會考慮有無配股,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卻是影響報酬率的關鍵,多了配股甚至可以讓「老爺車變跑車」,存股速度三級跳! 舉例來說,A股票配發1元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目前股價20元,股息殖利率是5%(1/20*100%=5%),這代表填息的話就有5%的報酬率。而股票股利是以票面10元計算,1元股票股利代表每1000股可以拿到100股,如果填權,報酬率就有10%(100股/1000股*100%=10%)。 如果A公司發的是現金股利2元,股息殖利率就是10%,但如果發現金、股票各1元,填權息的話,報酬率就是15%。差別在於,前者要超過7年的報酬率才能翻倍,後者只要5年不到的時間就可以賺1倍。只要是營運穩定成長的好股,股價通常都能填權息,這時候配股的效益遠大於配息。 從代課老師做起,現任教於三重商工機械科的陳重銘,多年來靠著存股的「超簡單投資術」,如今已累積近3千萬元身價,每年坐領逾百萬元股利,相當於一般雙薪家庭的1年收入,已經達到「半退休」狀態!他預計7年內再存1千張金融股,加上現在手上市值超過2千萬元的股票部位,屆時每年股利將有300萬元水準,然後他打算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不「buy」教主 就是要存錢買績優股 20年前從台科大研究所畢業,開始教書生涯後,為了多賺點錢,陳重銘一直過著蠟燭「多」頭燒的生活。初期擔任基隆公立高職夜間部代課老師,5年後轉至私人公司任職,晚上還是繼續兼課賺錢,且一邊修數學學分為拿數學教師證做準備。 直到2001年成為國立三重商工的正式教師,光3個小孩1個月的開銷就超過5萬元,雖然月薪提升至5萬多元,還是不夠用,所以陳重銘繼續兼課賺鐘點費、寫教科書賺版稅的生活步調。 但即使家庭經濟吃緊,陳重銘還是不忘投資,而為了省錢做投資,他的衣服、鞋子都是穿到破爛才換,電影只看二輪,代步工具是「BMW」:路程近的搭公(Bus)、距離遠的搭捷運(MRT)、或乾脆走路(Walk)。 是這樣的節儉度日,才能把省下的錢拿來買台積電(2303)等電子績優股,「有時候要存錢存好幾個月,才夠買1張股票。」陳重銘想起過去的窘迫,搖頭苦笑。 複利威力不是秘密 用不用是關鍵 寫了十幾本數學及機械教科書的陳重銘,用數學觀念來比擬投資,他說,投資就是數學的「等比級數」,等比級數是投資上講的「複利」。如果能夠找到好的投資標的,每年獲取穩定的正報酬,資產就一定能夠穩定成長。舉例來說,10%的報酬率,50萬元的資本1年只能獲利5萬,平均1個月是4166元,金額雖不多,但如果讓錢一直滾錢,第40年會累積到2057萬元。「這是人人知道的複利威力,卻少有人即知即行。」 事實上,除了當個不「buy」教主,努力節流外,陳重銘也很重視開源,因為他認為節流只是「被動」省錢,「開源」卻是主動的「渦輪增壓」,可以大幅增加投資資金,縮短理財成功的時間。 「『開源』要結合自己的專業,賺錢才會輕鬆。」這是陳重銘的體悟,所以他白天在公立高職教書,晚上到夜間部兼課賺鐘點費,又積極利用下班時間、星期六日及寒暑假,努力編寫教科書來賺取版稅,而這些收入都成為投資股票的資金活水。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85 2014年10月號;訂閱Money錢電子雜誌】

雙十節

2014年10月10日
公開

雙十節這天Sandy接Sam來Sandy家,今年2014真的對Sandy而言是個好的一年,雖然很多災難消息,但大部份對Sandy來說都是好的,最好的是二月把房貸重擔卸下,這只有自己買房自己繳完貸款的人心理最清楚,因為一分一毫辛苦賺,一分一毫慢慢省才能在十年內繳清房貸,反觀都是靠父靠母的一群買房的人,頭期款/裝潢費/買家電都是父母出,這種人較不瞭解我們一分一毫都是自己出的辛苦,當然有富爸媽當然羨慕,但Sandy還是覺得自己比較利害,起碼一分一毫都是靠自己賺,因為要生更多錢出來養成自己對理財的敏感度,自己在這十年內也養成更獨立的經濟狀況,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壓力中成長,比較不會像一些爛草莓一摔就爛,當然也訓練出自己有[小強]的性格,在多惡劣的環境中都能存活下來,之前金融海嘯很擔心被資遣,還好自己工作還算是有點重要的角色(畫鍵盤的legend),當時其他單位都沒單,只有我們研發部門有接單可以做,整棟公司都是靠當時的鍵盤部門撐起來,所以才幸運沒被裁撤掉,也不會因為日子過的不順動不動就想自殺(雖然自己遇到前夫外遇有想過自殺念頭,還好心念轉換,把自己活的更好更精彩),雖然自己目前住的小窩跟別人比算是很舊的小窩,不過起碼可以遮風避雨,也是房貸壓力卸掉後所以自己就把重心都壓在理財上,最近雖然股市不好,但Sandy都還不算賠錢(因為前陣子有賺配股配息),基金部份都在低檔(有幾檔是正報酬也有幾檔是負報酬),不過Sandy覺得這時反而可以慢慢進場,危機就是轉機,還好自己手上還有不少的銀彈可以慢慢扣基金,Sandy每月要養大約十檔的基金,每天看狀況買個幾仟塊不等的外幣,所以雖然房貸卸下,不過還是過著比繳房貸前更精簡的生活,因為物慾不強,所以日子過的很輕悠,有車有房,比起有些同齡朋友還再繳房貸或還沒買房沒存款,自己算是很幸福的一群了,因為懂的感恩所以覺得自己很富足,加上每天回到家都有媽媽煮飯菜給自己吃,也沒婆媳問題,時間可以自由分配,真的很幸福了~~ 今年的十月十日很棒捏 ~ 灑花~哈哈

【和朋友去旅行最討厭的事】

2014年10月10日
公開

http://myshare.url.com.tw/show/795393 【和朋友去旅行最討厭的事】 麻雀枱上選女婿,去旅遊時選知已。 一段感情能否長久,要經得起麻雀和旅遊的考驗。 跟著朋友或家人去旅行,你會發現旅行不單是觀光, 而且會了解彼此生活中鮮為人知的一面。 有哪些是你受不了的旅遊小習慣? 名稱: 1.jpg 查看次數: 11 文件大小: 37.1 KB 一) 走馬看花遊景點 有些人喜歡悠閒地旅遊;有些人喜歡行程緊密的旅遊。 我試過和朋友一天趕十多個景點,拍完照便離開。 乘坐交通工具比看風景的時間更多, 比上班還更疲累,是挑戰人類極限的旅遊經驗。 二) 購物選擇困難症 在一間名店購物超過1小時,最重要是名店在港也有分店,而且是價格相差不遠。 三) 如"0靚"模般瘋狂自拍、攝影 每當旅行的時候,FACEBOOK便會出現一輯輯寫真, 其實都接受到的事情。有一次朋友分享她和男生去旅行的故事, 平日是好好先生的男生,旅行時每到一個景點, 便要求她為其拍攝十數張相片,但男生不願為她影一幅相片。 這個旅遊習慣有點古怪。 (題外話,自拍棒可解決他們的矛盾,我見《ROOMMATE》第一季的申媽媽也有用呢!) 四) 日上三竿也不起床 喜歡賴床的朋友,真令人又愛又恨。 有起床氣(起床時向人發脾氣)的朋友更可怕呢! 五) 衛生習慣不佳 幸好至今還沒有讓房間髒亂到驚嚇的朋友。 六) 逼吃口水尾 分享美食時,別咬剩給別人。 七) 愛抱怨和撥冷水 讓旅程充滿負能量。 八) 脾氣暴燥兼公主病 全程需如女王般服侍。 九) 借錢不還 百年難得一遇的旅遊經驗, 可惜是:「這陷阱…這陷阱…這陷阱偏我遇上~」 我也中伏過。 雖然有些旅行習慣讓大家受不了,但旅行帶給彼此的快樂,可完全蓋過這些小瑕疵。現在覺得旅行的朋友不是「沒女」的性格,已經是一件幸福的事,要珍惜和你去旅行,回港感情變得更好的朋友。^^ FACEBOOK:http://www.fb.com/littledraw ,歡迎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

教師節彈休一日

2014年10月06日
公開

教師節彈休一日 Sandy公司雖然是上市公司,不過嚴格說起來工作時間算是隔週休,每週一 ~ 四是早上08:00到下午17:30下班,週五是早上08:00點到下午17:00下班,公司只是把週六半天的工時拆到週一 ~ 週四,所以特別的國定假日Sandy公司都有補休,補休可以自己擇日休,算還滿彈性的,Sandy因10/4 ~ 10/5二日禪休都早早起晚晚回,所以Sandy特別選在週一10/6休,剛好這週就上四天班,因為週五是十月十日休閒不上班,Sandy覺得上五天班已經不稀罕了,上四天才是王道,如果將來公司可以再讓員工再休一日,一定是個幸福企業呀!轉回現實,現在這家公司除了提供員工按摩(公司週一/三都有盲人會來公司幫員工按摩舒壓,不過要上網預約,一次30分鐘,扣薪資100元,比外面按摩還便宜),且公司還給員工30分鐘不扣薪水,只扣按摩的費用100元,匴來已經還算不錯了,Sandy很感恩這家公司按時給Sandy薪水足夠養活自己,每年也固定調整薪資可以因應物價上漲指數,這月公司出貨接單創新高,有賺錢,年終應該可以領的不錯,也希望自己每月的理財計劃可以讓自己早日離開上班族生活,早點把時間交還給自己,目前就安穩的上班好好理財~ 今年因為發生很多不好的事件,所以Sandy把新加坡行取消,改明年再計劃旅行,明年應該會先安排家族旅行去日本走走,最近因為日幣/澳幣/歐元貶值,所以最近Sandy進了很多這些幣值,打算先買起來轉扣基金,等需要到當地出國時再贖回提領出使用,之前人民幣貶Sandy也買了一些做定存,現在人民幣漲很多,當然Sandy也看好中國大陸的經濟,所以也同時佈局很多跟大陸市場有關的基金,目前就是定時定額扣,等待複利發酵,股票的話,Sandy買的算是較大型的股,最近雖然大盤跌,但自己的股票因為在七/八/九月有參加除權息,所以目前還算是賺的狀況,套一句巴爺爺的話,看準大企業,長期投資,不跑短線,等待複利發酵,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投資賺股利/股息/債息.身邊只要留6~12個月的生活急用金即可!

法鼓山初級禪修課程(第二日)

2014年10月05日
公開

法鼓山初級禪修課程(第二日) 2014今年下半年開始,前夫家比較願意非第二週也可以接Sam回來,所以這次禪修連續二日都沒辦法接Sam,Sandy事前有跟Sam說過,還好Sam段考也快到了,就在家好好溫習功課,第一日Sandy到大業路是請Avon到春日路家樂福來接Sandy,因為大業路超難停車,所以Sandy把車停家樂福,再等Avon騎摩托車來接,但因是麻煩Avon,麻煩別人欠別人人情,所以第二日Sandy一樣是把車停家樂福附近,再搭106中壢客運到春日路最靠近的站下車,再走路到大業路,其實不會走很久,也不會麻煩別人,比較自在,老是欠別人人情很不好,最終還是要還人情的.下次可以考慮從家樓下搭106直接過來,連開車也省了,開車是因為禪修下課後Sandy想去看看Sam,需要用車,所以沒把車開來會很不方便,第一日較不熟悉法鼓山環境,第二天就很熟門熟路了,所以早上坐車一到就先上樓(4樓禪修地方等待),這些禪修課程是免費的,全靠大家發心捐獻,一般會來這邊禪修的學員大部份都會掏錢出來捐,因為這二日禪修課,法鼓山都有供應簡單的中餐素食,還滿好吃的說,這邊的素食吃起來沒負擔感覺很輕爽不油膩,課程結束後Sandy也有捐獻,有開收據是可以列舉報稅的收據,前幾年與今年Sandy有到過其他廟宇捐款消災解厄,及點光明燈,這幾間廟宇就沒開收據,Sandy覺得不是只要收普羅大眾的錢不是要開個收據給別人嗎?所以這些不開收據的廟宇Sandy就會覺得是不是有逃漏稅的感覺,今年Sandy去南崁五福宮點全家一年光明燈,五福宮也是沒開收據,但虎頭山上的廟都會開立收據,所以是不是有逃漏稅之嫌就見人見智了! 完整出席二日初級禪修後,會頒發一張小張的結業證書,表示之後可以參加後續法鼓山的進階禪一,禪七課程,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打法鼓山齋明別苑,裡面都很多課程可以參加,也有免費講座,常去聽聽很不錯唷!

法鼓山初級禪修課程(第一日)

2014年10月04日
公開

法鼓山初級禪修課程(第一日) Sandy是透過同事Jade知道桃園大業路的法鼓山齋明別院有開二日初級禪修,離家不會很遠坐公車再加走路就可以到達,不用千里迢迢長途坐車到台中內觀中心,不過感覺法鼓山是較宗教味的禪修,內觀中心則不是宗教禪修,雖然內觀中心一去要十日,且禁語,但比較起來Sandy還是很喜歡內觀中心的氛圍,因為不喜歡說話的自己比較喜歡在內觀中心的自在,法鼓山初級禪修是不禁語的,所以比較吵雜,會影響自己禪修的心. 另外因有一位同事Avon也是很喜歡禪修,所以也跟Sandy一起來參加,不過因為Avon很喜歡要有伴,所以無論是公司上班去洗手間或參加任何活動都會要拉一個朋友陪伴她參加,因為她缺伴所以這次禪修她是配合Sandy時間選在第一週末參加(因為第二週Sandy要陪Sam),Sandy有了2012年與Avon第一次去韓國的自助旅行之後,對於Avon的邀約都會考慮很久,因為有時Sandy有時不想去,但Avon總是希望Sandy陪她去,久了Sandy會有種無形壓力,Sandy只想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長那麼大了,Sandy不想遷就任何人了,所以一個人自助旅行的願望才會如此強烈,最近Sandy也想了很多,當然活在這團體社會中有時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身邊有夥伴一起完成才行,一個人的旅行是充滿未知及危險性,所以更要慎選旅行地. 法鼓山初級禪修是不用過夜的,所以也免除了要適應床友打呼,還好,Sandy真的很怕吵,尤其是睡覺旁邊有人打呼,會崩潰 @_@ 這次初級禪第一日由法師主持帶領大家練習坐禪/臥禪/立禪/八式動禪及介紹禪修需要使用的器材有哪些,及引導大家練習,其實真正安靜的禪坐其實不多,不過要對佛像行跪拜禮真的有點不習慣,這就有點宗教色彩,因為在內觀中心禪修是不會有這跪拜行禮的儀式,如果可以禁語就更棒了,因為休息時間過於吵雜,會讓人心浮氣躁,進而影響禪修,有機會的話很鼓勵大家來學習禪修,因為禪坐真的可以把自己思緒穩定住,對自己思考很有幫助,這一期初級禪修還有小學/國中的小朋友唷~做任何的事都先將把自己的心定住才能穩定的進行下一步決定!

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

2014年09月30日
公開

Sandy超愛吃生洋蔥,難怪瘦身有成果~哈 https://tw.news.yahoo.com/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051208692.html 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 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9月29日 下午1:12 洋蔥是低熱量蔬菜,其中含有類黃酮、膳食纖維、穀胱甘肽、寡醣等,更是受矚目的燃脂明星成份。吃豬腳配洋蔥,吃牛排也少不了洋蔥,除了解油膩,抗氧化力強的洋蔥,其實還是燃脂的尖兵!營養師表示,洋蔥含有六大燃脂有效成份,有助於對付頑固的脂肪,讓體內多餘的脂肪燃燒。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洋蔥是低熱量蔬菜,內含多種「硫化物」,能助降血糖、血脂;「多酚」成份能排毒、抗氧化;還有「槲皮素」可抗癌,此外,其中含有類黃酮、膳食纖維、穀胱甘肽、寡醣等,更是受矚目的燃脂明星成份。在其新書《神奇的洋蔥冰》中詳細揭露洋蔥六大燃脂力: 【洋蔥6大燃脂力】: 1.類黃酮 效果:降體脂肪+美白煥顏 ●消除壞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和暢通,降低中風、高血壓發生率。 ●減緩發炎反應,修補紫外線傷害,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潤澤肌膚。 ●抗氧化效果佳,能對抗自由基、抑制癌細胞。 ★洋蔥豐富的類黃酮,還能幫助消除疲勞、集中注意力; 並且能夠改善失眠、舒緩壓力。 2.硫化物 效果:促進代謝+消除疲勞 ●洋蔥的硫化物成分,能抗寒殺菌,抵禦流感病毒。 ●幫助肝臟解毒代謝,抑制致癌物質活性,具有防癌功效。 ●有益吸收維生素B1,消除疲勞、增加精力。 ★洋蔥中的硫化物,能夠殺菌、增強免疫力。感冒時,飲用添加洋蔥的熱湯,有助於發汗退燒。 3.膳食纖維 效果:排除毒素+保健腸道 ●強化腸胃道功能,有利排除體內脂肪。 ●幫助體內新陳代謝,排出廢物和毒素。 ●預防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腸炎等疾病。 ★洋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能提高腸道張力,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吸收腸道中的膽固醇和膽汁,降低血膽固醇及膽結石的發病率。 4.穀胱甘肽 效果:排除毒素+調節免疫 ●為體內的自由基清除劑,能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 ●具有強大的解毒功能,可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 ●能抑制皮膚形成黑色素,使肌膚白皙透亮。 ★「穀胱甘肽」能夠保護細胞,維持體內細胞的活性,對於美白與抑黑極具效果,同時也是美白針的主要成分,是愛美女性趨之若鶩的保養品。 5.槲皮素 效果:消除水腫+預防血栓 ●可提升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使血液不易凝結,具有預防血栓的效果,且生食比熟食更有效。 ●並能調整體內鹽分濃度,促進水分循環,避免水腫,排出老化廢物。 ★洋蔥中的槲皮素成分,不只能抑制身體吸收脂肪,還能促進排出體內囤積的脂肪,且這種元素物質能消除水腫,使身材窈窕緊實。 6.寡醣 效果:改善便祕+對抗過敏 ●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和腹瀉症狀。 ●抵抗過敏,減少體內毒素累積與吸收。 ●改變腸道生態,增加益菌數量,降低腸癌發生率。 ★寡醣分子較大,細菌不易分解,較不會引發蛀牙。且寡醣比一般醣類還難消化,不易使血糖值升高,亦適合糖尿病患者攝取,每日攝取量以14∼28克為宜,食用過量易造成脹氣、腹瀉等腸道不適症狀。 【自製洋蔥冰】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忙碌的上班族,無法天天料理洋蔥,不如自製洋蔥冰,而且一次做足一個月的份量,營養美味,取用方便,隨時可以入菜、入果汁,讓健康加分。

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

2014年09月30日
公開

Sandy超愛吃生洋蔥,難怪瘦身有成果~哈 https://tw.news.yahoo.com/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051208692.html 洋蔥6大燃脂力!槲皮素寡醣超讚 作者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9月29日 下午1:12 洋蔥是低熱量蔬菜,其中含有類黃酮、膳食纖維、穀胱甘肽、寡醣等,更是受矚目的燃脂明星成份。吃豬腳配洋蔥,吃牛排也少不了洋蔥,除了解油膩,抗氧化力強的洋蔥,其實還是燃脂的尖兵!營養師表示,洋蔥含有六大燃脂有效成份,有助於對付頑固的脂肪,讓體內多餘的脂肪燃燒。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洋蔥是低熱量蔬菜,內含多種「硫化物」,能助降血糖、血脂;「多酚」成份能排毒、抗氧化;還有「槲皮素」可抗癌,此外,其中含有類黃酮、膳食纖維、穀胱甘肽、寡醣等,更是受矚目的燃脂明星成份。在其新書《神奇的洋蔥冰》中詳細揭露洋蔥六大燃脂力: 【洋蔥6大燃脂力】: 1.類黃酮 效果:降體脂肪+美白煥顏 ●消除壞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和暢通,降低中風、高血壓發生率。 ●減緩發炎反應,修補紫外線傷害,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潤澤肌膚。 ●抗氧化效果佳,能對抗自由基、抑制癌細胞。 ★洋蔥豐富的類黃酮,還能幫助消除疲勞、集中注意力; 並且能夠改善失眠、舒緩壓力。 2.硫化物 效果:促進代謝+消除疲勞 ●洋蔥的硫化物成分,能抗寒殺菌,抵禦流感病毒。 ●幫助肝臟解毒代謝,抑制致癌物質活性,具有防癌功效。 ●有益吸收維生素B1,消除疲勞、增加精力。 ★洋蔥中的硫化物,能夠殺菌、增強免疫力。感冒時,飲用添加洋蔥的熱湯,有助於發汗退燒。 3.膳食纖維 效果:排除毒素+保健腸道 ●強化腸胃道功能,有利排除體內脂肪。 ●幫助體內新陳代謝,排出廢物和毒素。 ●預防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腸炎等疾病。 ★洋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能提高腸道張力,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吸收腸道中的膽固醇和膽汁,降低血膽固醇及膽結石的發病率。 4.穀胱甘肽 效果:排除毒素+調節免疫 ●為體內的自由基清除劑,能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 ●具有強大的解毒功能,可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 ●能抑制皮膚形成黑色素,使肌膚白皙透亮。 ★「穀胱甘肽」能夠保護細胞,維持體內細胞的活性,對於美白與抑黑極具效果,同時也是美白針的主要成分,是愛美女性趨之若鶩的保養品。 5.槲皮素 效果:消除水腫+預防血栓 ●可提升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使血液不易凝結,具有預防血栓的效果,且生食比熟食更有效。 ●並能調整體內鹽分濃度,促進水分循環,避免水腫,排出老化廢物。 ★洋蔥中的槲皮素成分,不只能抑制身體吸收脂肪,還能促進排出體內囤積的脂肪,且這種元素物質能消除水腫,使身材窈窕緊實。 6.寡醣 效果:改善便祕+對抗過敏 ●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和腹瀉症狀。 ●抵抗過敏,減少體內毒素累積與吸收。 ●改變腸道生態,增加益菌數量,降低腸癌發生率。 ★寡醣分子較大,細菌不易分解,較不會引發蛀牙。且寡醣比一般醣類還難消化,不易使血糖值升高,亦適合糖尿病患者攝取,每日攝取量以14∼28克為宜,食用過量易造成脹氣、腹瀉等腸道不適症狀。 【自製洋蔥冰】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忙碌的上班族,無法天天料理洋蔥,不如自製洋蔥冰,而且一次做足一個月的份量,營養美味,取用方便,隨時可以入菜、入果汁,讓健康加分。

捨得-----蔣勳/聯合報

2014年09月23日
公開

這抄經的意函跟Sandy多年前出國帶大悲咒很像,可以安定自己的心,並讓旅途更順心~ 蔣勳/聯合報 捨得 第一卷《金剛經》抄寫完,覺得很開心,我因此習慣了在旅途中抄經。 2013年年底,從東南亞去巴黎、倫敦,再回曼谷,一路又抄了一卷《藥師經》。 因為要帶在身上走,因此選擇了可以在旅途中用的簡便工具,一錠小墨,一片很薄的硯石,一支大阪製的小毛筆「五十餘川」,都輕便不占空間。 多年前遊黃山,在山腳下一青年工房看到一片歙硯,黑色,沒有雕琢。粗粗一塊手掌心大的石片,稍經磨平,還留有石紋肌理,一端設一淺淺水盂。我喜歡這樣沒有雕飾的硯,彷彿隨時回到溪澗,還是一塊石頭,等待溪水迴盪。 製作的青年石工也喜歡,交給我時說:很輕,可以帶在路上用。沒有想到有一天我真的帶在路上用了。 通常,到一城市,進旅館房間,習慣先燒一截艾草。焚香,坐下來,在硯石上滴水,磨墨,開始抄一段經。抄完經,覺得原來陌生的房間不陌生了,原來無關的地方,空間、時間都有了緣分。像桌上那一方石硯,原來在溪澗裡,卻也隨我去了天涯海角。 清邁屏河邊有一小民宿,流水湯湯,一屋子都是婆娑樹影,很寬大的露台。面對著河,大花紫薇和金急雨搖晃迷離,如天花亂墜,我就在花影中抄經。 無明 2014年初,因為畫展,聯絡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我找她幫忙,不巧接到電話時,她剛從醫院出來,剛被醫師宣布眼疾瀕臨失明,要動一個危險性極高的手術。電話另一端,她的聲音喘息無助,旁邊都是車子喇叭聲。我知道此時無論怎麼安慰,說多少次「不驚、不怖、不畏」,其實無濟於事。 那幾天晨起誦經,心裡就想,或許可以順便錄音下來,給對這位有失去視覺恐懼的朋友聽。如果失去視覺,我們還可以「聽」吧。 我找雲門郭遠仙,他是弄大舞台的,替我在家裡裝設簡便錄音器材,我可以自己操作。如此就連著幾天,錄了五、六個清晨的讀誦,交給有鹿文化的朋友剪輯整理。 我當時擔心我的聲音不夠清明安靜,想到京都永觀堂的鐘聲,曾經遠遠傳來,讓我在吵鬧街頭匆忙間忽然停下來,彷彿心裡有聲音呼喚,可以暫時放下身邊許多「捨不得」的焦慮。也剛好悔之有日本友人熱心,就幫忙錄了永觀堂鐘聲來,剪輯進去,聽的時候,有一聲聲的鐘聲迴盪,提醒我「捨得──」「捨得──」。 《金剛經》錄好,原要把原聲帶交一份給為失明恐懼的朋友,她卻說,手術意外成功,奇蹟似地好了。我想,有這奇特因緣,心中有祈願,也就發行,普施給需要的人吧。 《金剛經》抄寫、讀誦,都有我不知道的因緣。 有鹿文化的煜幃費心幫忙很多,他去法鼓山找師父查證,我讀誦的《金剛經》是古高麗版本。 「啊,是嗎?高麗版本?」 我才想起,是啊,那一冊黑色封面古樸木刻刊印的《金剛經》,是多年前郝明義所贈,他與韓國是有淵源的。 我每次讀到刊刻人的名字「崔瑀」,有「上將軍」「上柱國」的爵位,封晉陽侯,卻沒有細想,原來是相當中國南宋末、元初的高麗史上重要的權臣。 查了一下資料,崔瑀似乎殺人無數,在政治鬥爭裡,他連手足親人也不放過。然而刊刻《金剛經》發願,他的願望是「破諸有相,共識真空」。 我讀《金剛經》,抄《金剛經》,漫漫長途,有多人護持,可知或不可知,都讓我一路走來,時時省思因果。 含笑 一路校稿,彷彿又再一次去了清邁無夢寺,再一次去了秋天楓林迷離璀璨的永觀堂。 然而這次是草津了,在一大片落羽杉林間徘徊,即將白露,樹木梢頭、草叢間,都一片銀光迷濛,細看是針尖大的露珠,連成一片,讓我想到「白露為霜」的句子。但日出之後,處暑豔陽,白露也就一一消逝了。 許多詩句也都是季節的不捨吧,捨得,捨不得。 從草津回東京,只在上野停一晚,一清早到法隆寺寶物館看思維菩薩,看金銅敲鍛鏤空的頂幡,看了多次,還是捨不得。 上野美術館正辦台北故宮的國寶展,貼在大門口的海報,有汝窯溫酒的蓮花盌,有《寒食帖》,我相望一笑,想到四十年前跟莊嚴老師上課,可以一下午只看這一件書法,只看這一隻盌,好奢侈,但也覺得:看過了,也都可以捨得。 走進東洋館,展示櫃裡一卷《瀟湘臥遊圖卷》,這是近代跟寒食帖一起流到日本的南宋名作,當時歸菊池惺堂收藏。 1923年關東大地震,菊池在危難中從火場搶出兩卷書畫,一是《寒食帖》,另一件就是《瀟湘臥遊圖卷》。 《寒食帖》後來回歸台北故宮,《瀟湘臥遊圖卷》留在日本,被定為國寶。 這是近代書畫史上著名的傳奇故事,這次《寒食帖》從台北去東京展,被定為「國寶」的《瀟湘臥遊圖卷》也因此展出,彷彿它們緣分未了,也是對惺堂先生捨命傳奇的紀念吧。 整個展場沒有太多人,我在《瀟湘臥遊圖卷》前徘徊流連,想到《金剛經》的句子:「不可思議」,山水可以如此無礙,虛實牽連不斷。墨色可以如此淡如煙嵐,若有若無。留白可以如此潔淨空明,不著痕跡。小如孑蟻的人,小如粟米的房舍,細如髮絲的一線橋梁,我一一看過,也隨看隨忘,彷彿沒有看過。還是《金剛經》說的:「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 惺堂先生當年捨命搶救的一卷畫作,就在面前了。第一次與這件名作相見,許多老師當年的敘述講解都忘了,許多看過的資料考證都忘了,許多高畫素的精細局部複製都忘了。原來「瀟湘臥遊」可以好到忘了一切瑣碎,不可考證,不可複製,就只有一卷,是要這樣素面相見。 沒有捨得,沒有捨不得。 走出美術館,寬永寺的鐘聲響起,不忍池裡夏末荷花搖曳,花瓣張開,露出巨碩蓮蓬,一粒一粒蓮子掉落池中,下一個春末還會生根抽芽吧。 高大銀杏樹叢裡有寒蟬淒切的聲音,高亢的嘶叫,到了尾音,總是哀婉如訴如泣,聲音拖得長長的,那麼多不捨,那麼多捨不得。 回台北之後,已過中秋,還是炎熱。 我走到知本,樂山旁有清覺寺,大殿楹聯還是《金剛經》的句子: 清淨即菩提,須知菩提本來淨 覺心原無住,應從無住更生心 清晨禮佛畢,在庭院散步。中庭有幾株高大含笑,都有近百年樹齡。日出前後,含笑都還含苞,廟中老師父手持長竿,在濃密樹叢間找花。她年歲太高,眼睛不好,我就指給她看「這裡──」「那裡──」,她把含笑一一帶枝葉鉤下,用盤盛裝,供在佛前。

《愈活愈自在》40歲了!不走升遷的階梯,你會更快樂

2014年09月18日
公開

最近Sandy思考了很多人生問題,今年因為發生太多災難,所以Sandy決定把新加坡自助行改期,好好沉甸自己,已經安排十月初安排二日去法鼓山禪修,好好思考明年要計劃的方向~加油!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059 《愈活愈自在》40歲了!不走升遷的階梯,你會更快樂 撰文者藤原和博 40歲之前,你為了在升遷的跑道上狂奔,總是延後想去的旅行、放棄最愛的運動、犧牲陪孩子的時間、忘了關懷另一半、沒有選擇真正喜歡的工作……,「事業有成了以後再說」,讓你不斷延後真正想過的人生? 一年是一天的延長,人生是日常的累積,要等不忙,才過想過的人生、做想做的事,將會在退休時發現家人、朋友、興趣和健康都已離你遠去。 40歲,是人生的中場,是決定未來40年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刻;也是有足夠的智慧和基礎,做出最好選擇、重訂人生優先順序的黃金年華。作者藤原和博即在40歲時,毅然放棄平步青雲的上班族生活,選擇一條更自在、更有滋味的人生路。他捨棄主管高薪,改當自由的專業人士;他減少應酬,開始運動;他結束鬧區生活,體會在地之美;他解掉多年的保險,重新理財;他與人交心,不再交際;他不被世界傾銷,設計自己想要東西…..,他發現他得到更多,找回了自己的人生,原來,幸福是「選擇想要的,而不是最好的」。 §作家司馬遼太郎曾寫過一本很有名的小說《坡上的雲》。 這部作品深入刻劃了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時代的氣概,從這部作品創下1,900萬冊的驚人銷售量,就知道這本小說對日本人帶來了多大的衝擊。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夢想。那是個浪漫的年代,只要抬頭看向前方的坡道,就會看到「雲彩」。 「坡上的雲」世代的平均壽命只有現在的一半,那時候,每個人都是從容走過孩提時代,然後長大成人,服完兵役,繼承家業,努力工作,迎接退休,走向生命的終點。那個時代的人幾乎都過著這樣的人生。 然而,現在的我們就不同了。比方說,即使在60歲至65歲期間退休,以平均壽命來計算,多數人仍然可以再活二、 三十年,和「坡上的雲」世代相比,人生的長度增加了許多。 我們很難用上一代人的態度迎接即將展開漫長熟年。因為現在的人生不會在抬頭仰望雲彩、走到坡道的中途就結束了。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坡道等我們的將會是另一個新的「坡道」,每個人都將迎接長達二、 三十年的熟年,一個幾乎和工作生涯等長的時期。 因此,該如何度過50歲之後的30年?我認為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帶著全新的心態,才能快意地走上坡上的坡。 慢慢做、開心做、做自己:了解自己曾是「好孩子」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是生化人。 生化人的特徵就是一旦有目標出現在自己面前,就會努力爭取一百分,並且用這種態度對待入學考試,而這種使命必達的姿態有如大腦密碼,已經事先輸入每個日本人的腦中。進公司後,所有人都投入業務競爭和升遷競爭,包括我在內,大家都不是被迫這麼做,而且甚至樂在其中。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我們從小被灌輸了這種想法,我們深信只要功課好,就會有好事發生;只要提升業績,就能得到獎勵。 我們被灌輸的咒語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句話:「趕快做」、「要做好」、「做好孩子」。這些咒語不光出自父母之口,老師也會說,鄰居阿姨也會說。整個社會、整個時代都在這麼說,久而久之,我們也就對自己這麼說。 這三句話會讓人變成不主動思考,無意識地快速處理事情的人……。這就是白領階級的我在傳輸帶上接受的教育,最後變成名為上班族的白領生化人。 「坡上的坡」世代或許至今仍然每天努力當個「好孩子」,然而,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這到底有什麼意義?自己內心真的願意只為了符合世俗眼光,平平淡淡地過一生嗎? 不走升遷的階梯也很好:找回自己的時間和想做的事 在公司這種組織中,一旦當上課長、部長,而且隨著職位愈來愈高,就會愈來愈遠離原本的工作、該做的工作和想做的工作,使我們在退休之前,深陷風險之中。 事實上,在三、 四十歲成為課長,逐漸離開第一線工作後,就會發生我稱之為「工作老化」的現象。當帶領的下屬愈多,領導的組織愈龐大,就必須花費更多時間處理管理的工作。 主管的工作是什麼?就是盡可能把工作交給下屬,培育下屬。換句話說,上司的工作,就是把工作都交給下屬去做。主管原本可能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但在升上課長之後,就必須用和之前不同的方式提攜下屬。明明業務才是自己的強項,卻必須開始做管理工作。於是,有六、 七成的時間都耗費在以下三件事上: ● 陪同下屬一起拜訪、接待客戶,包括在公司內接待客戶。 ● 考核下屬和處理人事問題,包括和下屬聚餐。 ● 開會和協調工作,包括和公司內相關部門進行協調。 我用接待、考核和會議這三個日文的第一個字母,將三件事合稱為「SSK」。 實際看一下公司董事級主管每天的行程,恐怕有人的SSK比例高達九成,這也代表根本沒有時間做「自己的工作」。 在組織內,能幹的人會步步高升,然而,諷刺的是,當能幹的人步步高升,SSK的比例也會逐漸增加,做「正事」的時間就愈來愈少,並且對於「開會」、「逃避責任」這兩件事也愈來愈得心應手。久而久之,就可能成為一個光說不練的無能之徒。 相信很多人都曾納悶自己的上司何德何能,居然可以當上主管。其實很可能因為他曾經很能幹,所以升遷得特別快,但原本的能力都被SSK淹沒了,中階主管一旦被SSK奪走時間,就難以精進真正的能力。 任何階級組織只要以「升遷」做為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獎勵,都會落入陷阱,不但個人無法發揮應有的能力而遭到埋沒,組織也會停滯不前。升遷不僅對個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對組織來說,也是一件可怕的事。 而且,如果在這種狀態下,當十年、二十年的主管,很容易陷入「我很了不起」的錯覺中。一旦面對現實時,才赫然發現自己在公司以外的地方,或是第一線根本無用武之地。這種人生所冒的風險不是很大嗎? 對工作做出取捨:被公司盤點前先自我盤點 一般公司多半要求員工在20多歲到35歲前努力工作,但在35歲到40多歲這個階段,就會開始「盤點」員工,了解員工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和技術。說得極端一點,就是判斷「這個人能不能派上用場」。任何一個組織都會進行這樣的「盤點」工作。 正因為這樣,我建議在你被公司盤點之前,先自我盤點,把自己想法加進公司對自己的盤點中,如此就可以避免一味被公司支配,找回自己的人生。 必須注意的是,先要認清自己前進的方向。有一個圖表有助於思考這個問題,我稱之為「報酬矩陣」。 橫軸向右是「希望經濟報酬極大化」,向左是「希望非經濟報酬極大化」。經濟報酬是指薪水、獎金、股票、選擇權等金錢方面的收入。非經濟的價值包括使命感、榮譽、品牌、夥伴、溝通、對育兒的好處、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等價值。簡單說,就是考慮自己要追求哪一種價值。 縱軸向上是「希望在組織內有權力」,向下是「希望個人更具實力」,如果用「追求權力」及「追求專業」來表達,就是思考如何在追求權力和個人工作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用報酬矩陣自我分析,可以看清很多問題,了解自己到底想要追求權力,還是專業?比較重視金錢報酬,還是金錢以外的價值?而且重視到何種程度?以及自己因為哪些強項得到目前的報酬等等。 為了充分運用這張矩陣圖,我希望各位做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無論如何都想要追求的、非經濟的價值具體列出來。 每個人應該還有其他重視的價值,例如興趣、愛好、朋友,總之,盡可能列舉出很多不同的項目,至少列舉超過和金錢同等,或是比金錢更重要的價值。在這個基礎上,再選出即使捨棄其他項目,也非要不可的前三大價值。最後,再從這三個中挑出一個絕對不願意放棄的價值,而且即使因此導致金錢報酬減少也在所不惜。 整理之後,再確認剛才的箭頭是從哪個方向?之後想要往哪個方向前進?日後希望用什麼方式得到報酬?現在可以做什麼?以後想要做什麼? 經過這樣的思考,就可以稍微整理一下有關人生的複雜思考。 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盤點? 因為20多歲時,可以充滿夢想,勇於挑戰,但在35歲以後,就必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磨練自己的技巧。為此,就必須明確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升上主管乍看之下似乎值得慶賀,但未必真是好事,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當上主管之後,就不會遭到裁員。 我建議大家,如果不想當主管,想繼續當第一線的業務員,可以和公司商討,在業績增加的情況下,增加報酬。公司很可能會從正面的角度看待這個協議,因為公司可以拔擢其他更有幹勁的年輕人擔任主管。 不當主管以後,就可以遠離不想做的管理工作,而以業務員或專業人士的身分持續努力,一方面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報酬,一方面可以追求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個人的實力。 當然,應該也有人像傳統的上班族一樣,希望追求權力和金錢報酬的極大化,但是,在做出這樣的選擇時,也必須捨棄其他價值,承受無法磨練個人實力的風險。同時,還必須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到了60歲的退休年齡時,你對公司的賞味期限也跟著宣告結束。 如果願意承受這樣的風險,勇於當一個傳統的上班族,我並不否定這種選擇,甚至鼓勵徹底扮演好「上班族」的角色。如果為了升遷,即使遇到麻煩事或煩心事也願意忍耐,那就要盡最大的努力步步高升了。 存在感不是來自工作,而是家族記憶 對於即使如此,仍然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公司的人,我還要說另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使是留下傲人成就的超級上班族,公司也不會記住你。因為,公司是編輯職務和機能的裝置,不是記憶人類歷史的裝置。無論你為公司多麼賣命,留下了多大的成就,公司都不會留下你的人生記憶。 記憶自己人生的裝置到底在哪裡?那就是家人。你可能難以相信,常常對自己出言不遜的兒女竟然是自己人生的記憶體,但是,兒女這種不敬的態度會在父親找到容身之處、建立自信後,逐漸消失。 如果你希望留下更多的人生足跡,就必須更重視家人、各種人際的社群。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我們都要有勇氣捨棄該捨棄的,拒絕該拒絕的。 停止做許多事後,我找回了自己的時間。我再度認識到,自由思考的時間、和家人共度的時間多麼重要。只要能夠有意識地付諸行動,坡上的坡並不可怕。在人生走到終點的那一剎那之前,隨時保持期待、興奮和自在的心,並且,微微揚起頭,帶著滿面的紅光,向前闊步。 書籍資料 書名:愈活愈自在:後40歲的樂活人生計畫 作者:藤原和博 譯者:王蘊潔 發行日期:2013年06月20日 出版社:天下文化 藤原和博 1978年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隨即進入Recruit Group,1996年成為該公司合夥人。2003年受邀擔任東京杉並區立和田中學校校長,為日本第一位義務教育民間人士校長,任期中曾邀請日本各界知名人士擔任講師,包括詩人谷川俊太郎、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小說家林真理子等人,2008年擔任橋下大阪府知事的特別顧問,為日本知名教育改革家,著有《人生的教科書》、《這個世界的規則》《35歲的教科書》、《身為人父》,現活耀於日本媒體與文化界。

33歲開始搭商務艙》吳淡如:再省,也不要虧待自己

2014年09月15日
公開

很棒的分享~祝福自己 33歲開始搭商務艙》吳淡如:再省,也不要虧待自己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9289&path=c 撰文者吳淡如 非讀BOOK瀏覽數:200+2014-09-14 一個人除了賺錢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如果只顧賺錢,並賠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香港首富 李嘉誠 沉默是金嗎?我曾聽過一個很幽默的言談。有個人在出席一個重要宴會時,一言不發。一位言語犀利的評論家看了,笑著對他說:「嘿,如果你很蠢,那你這樣做很聰明;如果你很聰明,你這樣做很蠢!」 我想把它拿來套在用錢上頭。 如果你是一個花任何錢都要通盤計算的人,那麼,如果你沒錢,你這樣做很聰明;如果你很有錢,這樣做很蠢! 捨不得花錢,可以保有儲蓄,存得夠多,養老無虞。不過,請通盤想一想,人如果從年輕就只是為了未來好好養老為目的而活,那麼人生到底有什麼好期待的?如果你想要盡早「致富」,也就是還沒老就衣食無虞的話,顯然,不懂得把錢花在會賺錢的地方,就永遠到不了這個水準。 **** 理財也是在花錢,投資也是在花錢。守財,是會愈守愈薄的。我小時候就知道這個道理,因為我有個超級省錢的爺爺。 我的祖母一生都是家庭主婦,必須倚靠爺爺的收入過活。我爺爺當了一輩子非常基層的公務員,其實,公務員維持一家溫飽應該沒有問題。何況,他們只生了一男一女。 可是,自我有記憶開始,我祖母生活就十分艱難,因為爺爺和曾祖母都是非常守財的人。 個性認命的祖母應該算是我第一個理財老師。我出生時,祖母才48歲,還很年輕,我是由她帶大的。 她是個很少抱怨的人,但有時會對我說心裡話,她以為我聽不懂吧。她常說:「明明家用要一塊錢,你爺爺只給5毛,所以我只好努力在家裡幫人家兼差做裁縫,填補那不夠的5毛錢…」 她即使用自己的錢買什麼東西,都要藏起來,否則我曾祖母和祖父看了,都會責怪她,懷疑她。 我祖母教我的信念是:「要好好讀書,讀了書才能靠自己賺錢!自己賺錢,就不用看別人臉色!」 她自己命很苦,所以對我很好,從未要求我做家事,因為怕我長大以後也變成一個「不得不吃苦」的女人,所以先讓我過點好日子。 祖父節省到不讓我爸和我姑媽唸大學。只受過小學教育的祖母反而很有遠見,她告訴我爸,沒錢就要靠自己唸到公費大學。我爸雖然數學零蛋(他大半生都很怕數字,所以也真的很不會理財),但是文科都很好。他考上了師大,又考取了公費留學,雖然,後來因為家裡需要他賺錢,我和弟弟又早出生了,他兩年後只好打道回府…。 爸爸有時也會對年幼的我嘆氣說:「唉,你爺爺以為我在美國多好過呢,他竟然常寫信來跟我要美金,說你們住在他的房子裡要付房租…」 真是把錢看得比親情重。 祖父真的很有趣,他如果買陽春麵吃,也不會捨得為家裡的人多買幾碗。就算我們餓著,他也無所謂。從小,我們的零食大概只有他拜神用的糕餅,但是,如果沒有放到有霉味,他是捨不得拿出來給我們吃的(從正面來思考,這要感謝他,因為發霉的味道太噁心了,所以我自小不愛吃零食!) 他在我大學時去世了。說真的,他雖然是個奉公守法的人,但在我心中,他從未給我任何一分鐘慈愛的印象。 他去世後,祖母清理他的櫥櫃,才發現他藏了多少東西。很多,但都不值錢,還有不知道哪時候留下來的舊台幣一大疊…。 我覺得很可惜,可惜的不是他的錢留到不能花為止,而是,如果他當時能夠給足生活費,祖母也不會對婚姻如此絕望和淡然,也會給子孫們比較溫暖的回憶吧! 祖母70歲時,我已經開始有收入,每次回家都會塞給她一些錢。記得,她曾經用5萬元買了一個鑽戒! 我爸媽很驚訝,祖母根本不是一個會戴任何首飾的人,平時也很節省,她花錢買鑽戒做什麼?她去世前,我從沒問過她。每個人對自己的錢有財務自主權,本來就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的。 但我明白,那是對被虧待一生的一種補償。 她也捐了不少錢給廟裡幫我們求平安,她高興,我就高興了。錢,本來就要用來換心安換幸福的;錢,可以投資很多東西,不只是用來投資錢。 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賺錢能力的人,最原始的動機,是想讓祖母好過一點,我要為她主持正義。 **** 第一桶金,當然是省來的。 但是省,要有限度。再省也不要省錯方向。 有人省到連一點「小確幸」都不敢享有。幾年前,還很流行一種說法,要你把每天一杯咖啡的錢省下來。 這樣省,幸福嗎?如果你覺得幸福,再省也沒關係。 不然也可以換一杯比較便宜的咖啡嘛,幹嘛活得連任何小小的欲望都杜絕? 省,可以儉用,不要省吃—就算你要減肥,也只能少吃,不能因為省錢而亂吃。 阿胖就是個「省吃」的例子。他很努力,白手起家,很年輕就當上總經理。不過,他的公司經營過程坎坷,好像老天爺故意讓倒楣事降臨到他身上似的。 他是做遊覽車相關生意的,他的車出事頻率高到他會連連抱怨:「為什麼倒楣的事都發生在我身上?」 他是個好脾氣,EQ也很高的人呀,為什麼? 後來,我慢慢觀察,原因在於他太省了。如果他捨不得花錢保養他的生財工具,事情怎麼會不出在他身上呢? 因為他很喜歡省小錢,賺小錢,能多一點是一點。雖然他不會賺不義之財,但會為了省錢而失去遠見。 朋友要他做什麼他都做,他親力親為的生意種類大概超過10個吧,但也沒有因此致富。 一個人要親力親為那麼多事,怎麼可能做好?只是把自己忙得像隻無頭蒼蠅而已。無頭蒼蠅從來不可能飛對方向。 我看了阿胖幾年,他愈來愈胖。大概從65公斤胖到100以上吧。 「唉喲,我又沒吃很多,只有人家請客我才吃得多好不好?平時工作很忙,我都靠泡麵和麵包裹腹,吃得不多,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胖?」 咦?答案你不是已經說出來了嗎?就是因為你亂吃垃圾食物而營養失衡呀。 他的表姊是我的好友,曾經很生氣的罵他:「你這麼糟蹋自己身體,是要賺錢買藥吃呀?」 他還是沒改,才30多歲,已經胖到不走路也會喘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如果不好好對待自己,為了事業愈忙愈省,你賠的會比賺的還要多。 捨不得花小錢,也會讓事業倒大楣! **** 我也很忙。我喜歡有事忙。 但我對自己很好,我從來不會因為忙,而忘了吃飯(吃不下飯是另一回事),把自己搞成受虐者,可憐兮兮要別人來同情我。 我再怎麼忙於工作,都會持之以恆的找時間運動一下,讓自己喘口氣。 我沒有很愛買衣服化妝品,但是也不喜歡老是把自己套在很久以前的衣服裡。因為衣不換新,人很快就會自己歸隊到舊時代去。 我不是什麼都用名牌,但也深知名牌的好處不只讓別人看了羨慕而已。品牌凡歷經百年還能如此成功,必有原因,不要只用「虛榮」二字把它圈起來,那是眼光短淺。 我吃不多,但很知道什麼是好食物。 25歲以前,我很窮,但不酸,不會故意「看不起」有錢人,動不動就嫉妒別人炫富。 40歲之前,我雖然很欠缺理財概念,倒是很有賺錢的動力,並不是個自視清高的作家。 我賺錢的動力,有一半來自於,我想要對自己好一點。 33歲之前,我擔任過好幾年的旅遊記者,當時台灣人正有錢,所以各國觀光局招待旅遊記者都用商務艙。 商務艙,就算搭很久,你也可以自在一點。 於是我就「回不去了」。不當旅遊記者後,某次和朋友旅行,因為自己出錢,想要省一點,結果在8小時航程裡,我一直聽著後頭那兩位嘴巴永遠不必休息的女子,在叨叨討論(其實聲量很像在演講)一些很瑣碎的只有她們家會關心的話題…。 從那次後,我告訴自己,只要不缺錢,我一律訂商務艙。錢不是萬能,但買到一時清靜,還是錢的大能。 這也是我賺錢的動力之一。 我的動力絕對不是要有足夠的錢養老,而是擁有足夠的決定權,可以享受我要的生活。並且避免我不喜歡的狀況,比如吵,比如擠。 這很理直氣壯,因為,我是我唯一的賺錢工具。 如果你是你唯一的賺錢工具,你不對自己好,無異於殺雞取卵。 就像阿胖,他忘了他的賺錢工具是他的遊覽車和他自己,他兩者都虧待,怎麼可能賺到錢? 有一次,在臉書放了搭飛機的照片,有人留言:「喲,炫富嗎?」 其實我從33歲就開始搭商務艙了。只要那個航程有商務艙的話。 如果我努力工作了這麼久,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還捨不得錢、要自己搭經濟艙,我的理財能力才是真有問題。 愛說人家炫富的,其實是自己心理有問題。有能力,自己賺吧! 招財金句 1. 不懂得把錢花在會賺錢地方的人,不會致富。 2. 錢,本來就要用來換心安換幸福的;錢,可以投資很多東西,不只是用來投資錢。 3. 不好好對待自己,為了事業愈忙愈省,你賠的會比賺的還要多。 4. 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你是自己唯一的生財工具。 5. 做生意的捨不得花小錢,會讓事業倒大楣! 書籍簡介 書名:讓錢找到你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4/06/26 吳淡如 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雙碩士。現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 吳淡如多才多藝、興趣廣泛,寫作、主持、理財、創業各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成績。跳佛朗明哥舞、學攝影、開餐廳、到全世界各地旅行,多彩多姿的生活也令人艷羨。 近年來歷經結婚、生子等人生重要轉折,在過好一個人的生活之後,更進一步做到了婚姻幸福、人生圓滿。 從一個不大重視錢的文藝少女,到大家覺得她理財理得還不錯,一路的蛻變,讓她對錢有許多不一樣的看法與心得,這本她這輩子從沒想過會出的談「錢」的書,於是誕生。 另著有《吳淡如超人氣說話術》、《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蹟》、《嫁給誰都幸福》、《不生氣的技術》、《夢想會生利息》、《樂觀的孩子才好命》等書(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發酵食物的保健價值

2014年09月10日
公開

文/Sandor Ellix Katz;譯/王秉慧 整體而言,發酵食物富營養、易消化。所謂發酵,就是對食物進行預消化,使養分更利於生物利用。還有許多例子顯示,發酵會產生額外的養分或消滅抗營養物質或毒素。發酵物如果含有能產生乳酸的活菌,對於消化、免疫及整體健康尤其有好處。寫這本書的同時,《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才剛剛發表了振奮人心的研究成果,證實腸道細菌對免疫的影響,遠大於對於腸道本身的影響,跟能夠抵抗流行感冒病毒感染的肺部免疫反應尤其息息相關,這也顯示了「共生菌落對於調節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腸道細菌(主要來自食物中的細菌)再加上益生菌的補強,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深遠而顯著的影響。我在治療自己免疫系統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活菌食物總是讓我覺得狀況良好,並讓我找到一個可以積極自助、助人的方式。不過,這並不表示活菌食物就是萬靈藥。 有些人宣稱吃了某些發酵食物後出現奇蹟,但我認為,對這類說法一定要抱持懷疑。舉例來說,有些人在網路上推廣每天飲用昆布茶(糖加上茶,半發酵),說可以治癒糖尿病。這我不信。我認為有糖尿病的人若要飲用昆布茶,只能適量,甚至還要從含糖量較少的發酵食物(如德國酸菜和優格)來攝取所需的活酵。有可能改善整體健康,並不保證有任何特殊療效,對於這類宣稱都得小心求證。二○一○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發現優格大廠「達能」(Dannon),在行銷時宣稱自家一系列益生菌優格產品可以「降低感冒和流感的感染率」,還說「經科學證實有助於改善腸道蠕動緩慢的問題」。這樣的說法不僅不實,還可能誤導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最後採取行動,要求達能終止這些「未經證實」的廣告詞,並要求達能支付求償的三十九個州兩千一百萬美金(約新臺幣六億三千萬元)。 我們的文化追求即時滿足,希望藥到病除,企業的行銷人員於是迎合這樣的想法。我也希望這能夠成真,但活菌食物並非HIV的解藥。還有,即便食用優格、德國酸菜、味噌……等活菌食物可以降低罹癌風險,我也不相信有哪一個(或全部)足以成為癌症重症的主要療法。 健康和康復並不是由單一因素決定,而發酵食物也不是維持健康和長壽的唯一祕訣。運動、保持好奇心、心胸開闊、飲食均衡、知足常樂、「性」福美滿、定時排便、睡眠安穩也不是。不過,所有因素加起來,便會影響我們的整體健康狀況,而發酵食物也是其中一部分。 「醬」是一種發酵過的調味料,是味噌和醬油的前身,最早是用肉類、魚類和蔬菜,隨後才以豆類來發酵製作,而中國食用發酵豆類的歷史,更長達兩千年之久。公元五世紀的《論語》裏,記載孔子「不得其醬不食」,而儒家經典《周禮》則寫出了「醢人」的職責。夏利夫和青柳昭子,合寫了一本記載味噌、醬……等大豆發酵物歷史的大全,書中引用了公元一五九六年偉大的藥典《本草綱目》,提到「醬」這個字可追溯到公元一五○年的漢代,劉熙《釋名》曰:「醬者,將也。能制食物之毒,如將之平暴惡也。」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贊同這樣的比喻,不過這篇古文確實清楚描繪了這種發酵食物的強大力量。 認為發酵食物和身體健康有關的民族,不只中國人。蘇丹達佛地區的富爾人,相信「卡瓦」這種食物不只可以預防疾病,還有神祕的力量。卡瓦的原料來自於同名的植物(也就是「決明」),富爾人會將綠葉搗碎並發酵製成糊狀。許多地方傳統一向認為優格、克菲爾……等發酵乳品和身體健康、長壽有關。 一九○七年,俄國微生物學先驅密克力高夫出版了《延年益壽》一書,主張優格中的乳酸菌是保加利亞農夫特別長壽的原因。自此之後,世界各地的人就開始風靡優格、克菲爾……等含有乳酸菌的食物,以及之後的益生菌補充品和各種「保健食品」配方。 大致說來,我認為發酵的主要保健價值有以下幾種:一、將營養物質預消化成較容易吸收且利於生物利用的形式。二、強化營養、創造出獨特的微量元素。三、去除抗營養物質的毒性,並將其轉化為營養物質。四、獲得活性乳酸菌,不過只出現在特定活菌發酵物上,而不是每種發酵食品都有。 預消化 發酵是細菌和真菌細胞,以及兩者產生的酵素在進行消化作用,食物或能因此獲得保存,不過成分也會因為生物的消化作用而改變。有機化合物會被代謝成更基本的形態,礦物質則變得更有利於生物利用,而某些難以消化的化合物也會被分解掉。各式各樣的大豆發酵物中,真菌和細菌會將豆子裏的巨大蛋白質分解成人體更容易吸收的胺基酸;乳酸菌可將牛奶裏的乳糖轉化成乳酸;發酵的酵素消化,則能將肉類和魚類變得更軟嫩。 強化營養 與生鮮食材相比,許多發酵物在預消化過程中會累積維生素B群,包括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及菸鹼酸(維生素B3)。有沒有維生素B12則有爭議,一度有人認為天貝(編按:一種發源於印尼的發酵食品)等植物發酵物含有高含量維生素B12,如今已發現含的是不具作用的類似物質,一般稱為「偽維生素B12」。有些人認為傳統天貝之所以含有維生素B12,是因為在非產業環境中,原本單純的天貝菌種「少孢根黴」受到細菌「污染」所致。發酵讓穀物裏的必需胺基酸「離胺酸」變得更好利用(含有乳酸菌的酸酵比純酵母發酵更明顯)。 不同發酵物經發酵生物作用後,會產生生鮮食材裏所沒有的特殊微量營養素。舉例來說,日本大豆發酵物納豆,就含有一種稱為「納豆激酶」的酵素,此酵素「能溶解纖維蛋白溶解的強力活性,可用於控制多種疾病,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如心絞痛)、中風以及周圍血管疾病」。新的研究已經發現,納豆激酶也能分解澱粉纖維,還可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包心菜發酵時,有種稱為「硫配醣體」的植物化學物質,會被分解為「異硫氰酸鹽」和「吲哚–3–甲醇」等化合物。根據《農業與食物化學期刊》指出,這些物質是「抗癌物」,「能夠預防某些癌症」。不知道平常吃的各式各樣發酵食物裏,還有什麼科學尚未發現的化合物呢? 解毒 發酵可以去除食物中的各種有毒化合物,某些情況下,還能將抗營養物質轉化為營養物質。某些食物毒素,如氰化物,只要量夠多就有劇毒。世界某些區域種植的苦木薯塊莖含有高量氰化物,不過若是去皮切塊,泡在水裏發酵個幾天,就能去除這些木薯的毒性(美國大部分城市進口、販售的木薯,通常不是苦木薯)。同樣地,橡實、西澳蘇鐵果實……等多種堅果,都必須浸泡數日甚至數周,才能去除單寧酸或苦性化合物,而浸泡過程必然會產生發酵作用。 食物中有些毒素相當微妙,例如所有穀物、豆莢、種子和堅果都含有的植酸鹽。植酸鹽會結合礦物質,使人體無法吸收,因此是種抗營養物質。發酵時,植酸鹽酶會將礦物質從植酸鹽束裏釋放出來,增加礦物質的可溶性,「最終改善並促進腸道吸收」。二○○七年,有份研究比較了「伊得利」麵糊中的鋅、鐵在發酵之前與之後的利用度,發現發酵作用明顯增加了這兩種礦物質的生物可親性。目前已發現,發酵能降低蔬菜中的天然硝酸鹽和草酸,還發現發酵能生物分解蔬菜殘留的某些農藥。 長久以來,發酵也一直用來潔淨水源,讓受到污染的飲水變得安全可喝。方法是加入可促進發酵的糖,以產生微量的酒精或酸,進而破壞細菌性污染物質。還有人指出味噌能有效去除人體裏的重金屬,可惜我沒能找到任何研究證實這個說法,但希望這是真的。此外,請務必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因為某些有毒物質能經由發酵去除或是轉化,就以為每一種毒素皆能如此。 活菌發酵物 不論食物在發酵之後是否會像麵包、發酵粥品或天貝(僅列舉數例)一樣再加熱或烹煮,發酵本身能夠預消化、強化營養及解毒的作用,都具有營養價值。不過,經由乳酸菌發酵的食物和飲料,若不要烹煮而直接食用,裏頭的活菌菌落本身就能帶來功效。我敢說乳酸發酵物中,最具顯著療效的是裏頭的活菌,但發酵物必須未經四十七度左右的熱度處理,才具有功效。許多包裝、量產的發酵食品為了在貨架上放更久,會經過高溫殺菌,但這樣一來也會消滅裏頭的活菌。如果想要獲得活菌帶來的益處,就得要找未經高溫殺菌的食物,或自己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