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想 要 小 寶 貝 睡 過 夜 的 方 法

2007年10月16日
公開
2

1.剛開始要訓練他的坐息時間,也就是白天不能睡太多,且真的要遵守書上寫的餵奶~清醒~睡覺,剛開始是很難做到,因為初生小嬰兒都會很想睡,就盡力做到.小嬰兒如喝牛奶一般來說三小時餵一次即可,一個半小時要餵奶和清醒時間,另一個半小時就是他要小睡時間,那麼小的小嬰兒餵奶時間都還會在睡,所以盡量要讓他醒著時喝才不會喝不完……. 2.白天睡覺時房間都要是亮著的,如太暗就開燈讓他睡,晚上最後一次餵完奶,告訴他要一覺到天亮哦,然後關燈睡都不能有聲音,白天睡覺時可放音樂給他聽或有人講話都沒關係,但晚上最後一次要燈關掉不要有聲音………. 3.也要訓練他想要睡覺時,讓他養成自己睡,大部分的小寶貝都要人家哄抱著睡,千萬不能讓他養成這樣,免得日後累的會是大人們,不過要訓練他自己入睡,必需要狠下心,因為開始時他會大哭,有人則哭個一個多小時,但是是斷斷續續的哭,哭是讓小嬰兒運動一下,小兒科醫院指出哭不會引起疝氣,如果本身有疝氣則可利用哭更能看的出而可盡早治療,哭一個多小時是難免的,剛開始時他會聲啞,並不會影響他的健康,過幾天就好了,讓他哭個幾回,漸漸地哭的時間就會減少了,如果他己哭了十五分,妳不放心,就去抱起他拍拍他並告訴他要自己睡覺,等到他的情緒安定下來,再把他放下去,但不能抱太久,他可能就會乖乖睡覺或是還會繼續哭,不過這時就不要理他,漸漸地他就知道自己要乖乖睡覺,剛開始家長會很不捨讓小寶貝哭那麼久,但為了他好,我們必須這麼做,祖父母的當然會更心疼小寶貝這麼哭,爸媽的還是要堅持原則,而且白天就要訓練,可能須要一星期的時間吧! 4.訓練喝奶,剛開始小嬰兒都會容易餓,可讓他三小時喝一次或二小時半喝一次,一般來說早上七點餵—十點—一點—下午四點—晚上七點—十點,一定要做到時間到了就要叫他起床喝奶,不能他在睡覺就讓他睡,這樣他的飢餓時鐘沒辦法自己固定下來,那是要靠大人去調整的,喝奶時間到一定要叫醒喝奶,大約一星期或五天左右他的飢餓及睡眠時間都會固定了,這樣的小寶貝帶起較輕鬆,大人較不會那麼累,……….. 5.剛出生的小寶貝,一定半夜還要起來喝奶,尤其是餵母奶的小寶貝,餵母奶的媽咪本身要吃的好,母奶才會營養,要重質不重量,剛開始的一個月還是維持讓他二小時半或三小時喝一次奶,一旦小寶貝自己睡過夜,就不必叫醒他喝奶,他不會因為少喝就影響他的健康,足夠的睡眠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他在睡覺也在長大,如果餵奶時間固定了,就要遵守時間餵食,時間久了,他自己就會不夜奶了,書上提到大約二個月的寶貝都可睡過夜了,如果他己睡過夜一段時間了,某天他早上喝奶時間還沒到就清醒,就先不要抱起他,先等個十至十五分觀察他,因為他還會再睡著,如果他醒著哭著要喝奶,那就泡給他喝,份量少些,也可讓他喝水就好,讓他知道這不是正餐,等下次時間到了再餵一次……….. 6.不能常抱習慣小寶貝,喝奶時抱最適合,跟他玩時也可抱一下,家裡有人每人都可抱時,這樣的抱他己足夠了. 照著書上寫的餵奶—清醒—睡覺這順序來實施以及訓練讓他自己睡覺,這樣的小寶貝帶起來會很輕鬆,剛開始實施或許很困難但堅持下去你會有個好帶的寶貝,看完這本書讓我獲益很大,這本書可幫助一些新手媽咪,希望妳們看完這本書能跟我們一樣獲益良多,希望爸爸也要一起加入訓練教導,不能只靠媽咪自己一人帶寶貝哦………… 剛出生的小寶貝是要訓練的,看了一本從0歲開始的書使我獲益良多,我整理幾個重點,希望對新手媽咪有幫助

幼兒生活常規訓練(一)

2007年10月15日
公開
4

從小培養孩子的素質與智能開發固然重要,然而生活習慣的教養也不容忽視。穿衣、大小便對成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幼兒發展尚未完全成熟,要從頭學比較困難,需透過照顧者細心引導,才可以一步步學會。照顧者在教養時,應耐心指導,不可操之過急,給孩子充分的學習空間,才能幫助他們盡早進入狀況。 Part One:穿脫衣物   幼兒穿脫衣物的教導與身體成長狀況有密切關係,當孩子能自己穿脫衣物時,表示他逐漸可以脫離照顧者的幫助邁向獨立,且從孩子扣鈕釦、按鈕釦、拉拉鍊、繫鞋帶及綁蝴蝶結的技巧,可看出其精細動作與能力發展的成熟度。另外,透過教孩子自行穿脫衣物,還可幫助他了解身體結構,培養物品對稱及邏輯順序的觀念,一旦他學會自己穿脫衣物時,照顧者可讓他自己選擇衣物,如此可帶給孩子成就感,也能培養他自我管理的責任感。 When:1歲   訓練幼兒穿脫的動作,應從「脫」開始。約1歲左右的孩子喜歡自己脫衣服,會有「脫」的動作出現,對他們而言,「脫」的動作比「穿」要來得容易,因此,此時即可開始訓練孩子「脫」的動作,從讓他自己脫袖子部分開始訓練,接著再逐漸訓練他脫褲子、裙子及襪子、鞋子(有魔鬼沾者)。 How:先教衣物構造,再示範 準備工作follow me 需備道具:寬鬆衣服、褲子、裙子、鞋子、襪子、帽子 訓練過程Step by step 衣服 幫寶寶洗澡前,先幫他脫去一部份衣物,引導他自己脫衣服。 找不同款式的衣物教孩子認識,如衣服的正反面、前後面、內外、上下,如何扣鈕釦、按鈕釦、拉拉鍊、綁蝴蝶結等,由照顧者先示範怎麼穿,並提醒他扣子該怎麼扣、衣服內外應如何穿等。 帽子 先告訴孩子帽子的功能、前後如何區分,接著幫他戴上。帽子如果有鬆緊帶,戴時要注意鬆緊帶不要拉太長,也不可用力放。 襪子 教孩子認識襪子的種類,同時告訴他襪子有前後面,正反面,穿上時如何拉上,兩邊高低是否一樣。 鞋子 告訴孩子,鞋子可分球(布)鞋、皮鞋、涼鞋、拖鞋,以及鞋子的構造,像是有左右、前後,以及如何貼魔鬼沾、繫鞋帶等。 Part Two:大小便   幫寶寶培養良好的排泄習慣,除了可讓他體內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護身體健康,還可讓他學習自我控制及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他能夠不經大人的提醒與協助,有便意或尿意時,會自己到廁所、脫下褲子大小便。此外,還可教寶寶養成保持個人衛生與維護環境整潔的良好習慣。 When:1歲半到2歲之間   讓寶寶越早學會控制身體,他就越不需要透過他人協助,不過前提是必須等身體發展較成熟,否則孩子是無法學會的。排泄習慣是一種自主性的生理機能,可經由條件反射及中樞神經的成熟而置於意志的控制之下,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嬰兒可開始逐漸培養他養成固定排便的時間,1歲半的孩子可以開始訓練,可帶他定時坐小馬桶,或將幼兒用馬桶蓋放在成人的馬桶上,讓他不會有要掉進馬桶的恐懼,一旦慢慢養成習慣後,孩子就會學著解大便了。至於控制排尿則須較長的時間,約等寶寶1歲以後時,可以開始慢慢教他建立小便的習慣;2?3歲時,寶寶膀胱控制力發展較好,就可以慢慢訓練成功了! How:視孩子發展,漸進式訓練 準備工作follow me 需備道具:一張圖片、幼兒專用小馬桶(幼兒用馬桶蓋)、防滑椅、幾件易於拉下的褲子、垃圾桶、衛生紙。 訓練過程Step by step 訓練前,先教他認識馬桶構造,如果馬桶過高請準備防滑椅,讓寶寶踩上防滑椅,坐上馬桶;女生則讓她坐馬桶座圈。 準備一張圖片或書本,等寶寶坐上去後,讓他手扶好,一邊看圖書,一邊安撫他的情緒,讓他能在輕鬆的心情下上廁所。 訓練的過程中,盡量讓孩子放鬆心情學習,讓他把「上廁所」當作是一種遊戲。 輕鬆結束Take it easy 上完後,教他使用衛生紙,並將使用過的衛生紙丟入垃圾桶中,且要記得教他沖水。 帶他一起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大嬰幼兒換季常見過敏疾病

2007年10月14日
公開
3

孩子都愛聽故事,因為書中有寬廣的天地,透過簡單的文字、生動的圖像,舖陳出豐富多變的世界,就在孩子的腦海中開展。從聽故事開始,寶貝們可培養閱讀的樂趣,除了幫助智能與想像力成長,親子更可享受溫馨的歡樂時光。從小就要培養寶寶聽故事的習慣,當然爸比媽咪也要了解如何說好故事的訣竅喔!   在季節交替之際,本身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容易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誘發體內過敏因子,使原本暫時抑制的過敏性疾病再度生成,家有過敏兒的家庭,照顧者應多費心,維持好居家整潔環境,注意孩子的飲食情況,讓寶貝遠離過敏原,減少過敏疾病發作的的情況。 何謂過敏   所謂過敏,指的是人體免疫功能失調,使得身體對原本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的反應症狀,如氣喘、鼻炎、結膜炎、皮膚炎、腹瀉等,這些統稱為「過敏疾病」。   過敏疾病的產生,主要是本身有過敏體質者,因為接觸到過敏原,使過敏原進入體內,激起免疫系統產生過敏的機制,因而引起過敏疾病。 聰明點眼藥step by step   寶寶不喜歡乖乖躺下來,任人控制,但情況嚴重時,仍然必須點眼藥水治療,如何讓寶寶好好配合?楊熹明提出以下步驟,提供照顧者採行: 1.用一手拉開下眼皮。避免用兩隻手指將上下眼皮同時撐開,會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2.在靠近鼻側的眼角處點一滴,讓藥水順著結膜溜進去即可。   此外,提醒您,藥水冷藏過後,可減少刺激感,但並非每種眼藥水均用冷藏的方式儲存,一般而言存放在陰涼處即可,且注意打開後一個月內要用完,不要隨身放口袋,否則會因接觸體溫而影響藥性。 過敏性鼻炎   鼻子會分泌一種薄薄、無色透明的液體稱為黏液,黏液位於鼻腔內膜中,其功能主要在幫助鼻子阻擋因吸氣時,進入鼻腔的微小異物,如塵埃、花粉、病毒或黴菌的孢子,避免這些異物進入到呼吸道中。許多物質會刺激鼻腔內膜導致過敏性鼻炎產生,當鼻腔內膜受到刺激時,身體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反應,其中最主要的化學物質為「組織胺」,組織胺的釋放與鼻炎的症狀有關。 鼻炎與氣喘的關係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指出,78%的氣喘病人有鼻部症狀,而38%過敏性鼻炎病人曾發生氣喘,且過去有多項研究證實,鼻炎和氣喘開始發作時間有前後的相關性,或同時發生。治療過敏性鼻炎,也能減輕氣喘的症狀,反之,若沒有加以適當治療過敏性鼻炎,則氣喘症狀通常也沒有辦法獲得穩定的改善。目前醫界已調整對此兩種過敏疾病的治療原則,即是強調抗過敏性發炎藥物的規則使用配合避免接觸環境中過敏原,而非單純症狀治療。目前醫界認為可用來同時治療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藥物,包括類固醇、抗組織胺、抗膽鹼激導性劑、茶鹼和白三烯調節劑等。 氣喘   氣喘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罹病率與死亡率於全球大多數地區有逐年增加的傾向,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1)空氣污染遽增,過敏原濃度逐漸累積。(2)氣喘病人不了解或經常沒有使用氣喘病的抗發炎藥物,且低估本身氣喘病發作的嚴重性。(3)藥物不當使用。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嬰兒濕疹、過敏性濕疹,可區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外因性病患多為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致敏食物與空氣中的過敏原會加重病情的惡化。內因性患者通常年紀較大,且病情惡化與過敏原無關,25~50%患者最後會併發氣喘,30%會併發過敏性鼻炎。

睡覺、累了、枕頭

2007年10月13日
公開
8

和寶寶說話時,你曾經想過寶寶到底在想什麼嗎?如果他能對你所說的話有所回應該有多好!   你知道嗎?跟寶寶使用嬰兒手語,能讓你用寶寶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抽象的字義。也就是說,在說話的同時可以配合肢體語言,將字的意思表演給寶寶看。舉個例子好了,假設你想教寶寶理解「睡覺」這個字,你會怎麼做?你會不斷的說一些跟睡覺有關的句子?還是會藉機指著家裡那隻正在陽台上午睡的貓說:「看!咪咪在睡覺耶!睡覺!睡覺!」,讓寶寶能從實境中理解字義所代表的意思?   我記得當初在教我女兒「睡覺」這個手語時,我常會指著我們家那時常窩在角落熟睡中的小黃狗,以同樣的話來吸引她的注意力,不過我會在她轉過頭來,對我露出詢問或同意的眼神時,多做個彎頭靠在手掌上並合上眼的動作(「睡覺」的手語)。在她睡覺前,我也會在說「睡覺」時做出同樣的手勢動作。幾次過後,女兒已經能夠理解「睡覺」的口語、手語與字義中的關聯性,在看到家裡的小黃狗睡覺時,也會自己比出「睡覺」的手勢,並模仿著我們所發的音。當她發出的音不甚正確時,我們還能藉由詢問她手語的比法,來確定她所講的字的意思,並幫她修正發音。   當寶寶理解「睡覺」的意思後,你可以跟其他字彙串成一個句子,讓寶寶在還無法說話前就學會使用字句,即能更精確的表達特定意思。例如「累了」可以與「睡覺」結合使用,讓寶寶知道累了就應該休息或睡覺了!或是在睡覺前,隨手拿起床上的枕頭,解釋枕頭的功用,利用枕頭柔軟的觸覺來示範「軟」,與牆壁的堅硬來示範「硬」兩個字義相反的字彙。隨著寶寶字彙數量的增加,很快地,寶寶就會使用嬰兒手語,比出類似「寶寶」「累了」「睡覺」的短句。   一般未學會嬰兒手語的寶寶,通常受限於口語器官尚未成熟的原因,也會試圖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聲音與表情來傳達溝通的訊息。例如在想被抱起時就身體前傾,雙手張開,或是拉著父母的手指著想要的東西等。但對孩子跟照顧者而言,這種肢體語言所能表達出的字彙不僅少,且更需要照顧者的高度耐性,來揣摩肢體動作所表達出的意思。   嬰兒手語讓照顧者能引導孩子以既定的肢體手勢來表示特定的字義,在溝通上與語言學習等方面的幫助已經證實。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委託加州大學的蘇珊?古德溫與琳達?亞克蕾諾兩位幼兒心理學博士所做的研究發現,寶寶使用嬰兒手語對於語言學習確實有所幫助,說話的時間不僅提早了,說話的技巧與字彙數也比同齡層的孩子提早半年至一年。更令人驚奇的是,後續的追蹤研究顯示,學習嬰兒手語對孩子的智商有一定的幫助!

讓寶寶玩出天分(一)

2007年10月12日
公開
5

透過玩遊戲可培養孩子許多能力,如果照顧者們能清楚孩子各階段的發展,依其發展情形,讓他們玩適當的遊戲,適時給予刺激,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本單元將連續2期介紹玩遊戲可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包括智能提升、語文能力提升,且將告訴您透過哪些遊戲輔助,可讓孩子玩得盡興、學得深入! 優勢一:智能提升 遊戲對提升智能的重要性   根據腦神經學的發現,嬰兒並非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們會思考、預測、尋找解釋,甚至實驗,且0~3歲嬰幼兒會利用多重感官交互學習,整合資訊,建構心智能力,還會運用感官和知覺的經驗做模仿、比較,再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適當的玩,可提供孩子知覺與學習,培養其認知歷程的基礎,因此,玩遊戲對寶寶各項能力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此外,根據研究證明,寶寶是否會玩某一種玩具,主要是受到照顧者如何對待他們的影響,如果照顧者對某種玩具有正面好感,寶寶就會特別喜歡玩那項玩具,因此照顧者需慎選提供給寶寶的玩具,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進而從遊戲中培養其能力。 如何從玩遊戲中提升寶寶智能   寶寶在玩遊戲時,需有照顧者在旁引導,給予啟發,才能培養孩子創新的個性,發展出新的思維,提升他的智能及身體等方面的發展。   嬰幼兒最能由自我引導的遊戲中受益,照顧者可提供玩的經驗,讓孩子學習其中的概念和技能,但需注意遊戲必須妥善將「空間」、「時間」及「材料」規劃好,且玩的品質需以能提升孩子能力者為主,而可以提升孩子能力的玩法,是必須讓他「成熟」的玩遊戲。張玲芬表示,讓寶寶成熟的玩遊戲,才能啟發他的智慧,成熟的玩遊戲方式,會讓孩子有興趣,且孩子會與照顧者有正面的互動,甚至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有外顯角色的概念。此外,成熟的玩遊戲方式,寶寶會從中培養出許多創意,同樣的玩具會有不同的玩法。反觀不成熟的玩遊戲方式,孩子只會玩實際的物體,缺少外顯角色的概念,沒有深入的遊戲內容,且遊戲時間短暫,旁人看不出孩子到底在做什麼。 優勢二:語文能力提升 培養語文能力的好處   人類早期的發展,是培養各種能力的關鍵期,尤其是「語文」能力方面,其對我們左右腦平衡發展而言是最重要的項目。若照顧者能在孩子0?3歲時,隨時留意他的發展情形,從孩子牙牙學語時,開始教他們由構音到學會說話,進而培養他的表達能力,對提升其語文能力有相當大的助益,且將來紮下根基後,即可減少補救的情形,也無須花太多時間糾正錯誤。 藉由「玩」培養孩子語文能力   由前文我們知道,孩子早期語文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靠「對話」、「唱歌」、「講故事」及「畫畫」四個關鍵,至於如何藉由「玩」的方式培養孩子語文能力?張玲芬指出,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需要許多想像力及邏輯思考的能力,如果能加入語文刺激可幫助孩子表達更流暢,有助培養語文能力。 結語:   「玩」是孩子的天性,且玩耍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當照顧者讓孩子玩樂時,別忘了適時引導他們,才能讓孩子邊玩邊學。玩,除了可提升寶寶智能及語文能力,還能增進其思維、記憶的能力,並在玩樂過程中培養其人際關係,下一期我們將為您介紹如何在玩樂中培養孩子另外兩種能力,敬請期待!

帶喬妹去散步

2007年10月12日
公開
3

今天下午帶喬妹去散步~~ 今天遇到"汪汪姐姐"了 而且喬妹今天沒有睡著唷~~ 所以喬妹就跟姐姐玩! 還有好幾個姐姐唷~ 喬妹今天看到好多姐姐好開心唷~~ 一直跳一直跳~ 媽咪拿她的小手與其他姐姐握手~~ 喬妹好高興唷~ ^^ 但今天有個小插取 就是有一個小弟弟跑來搶另一位媽咪兒子的車車~ 媽咪的小朋友只是爬起來休息一下 有另一個小弟弟就快速的衝過來騎著車車就跑了~~ 原來的小主人看到車子被騎走了~ 就一直哭一直哭 而那位騎走弟弟車子的媽咪就趕快跑過來~ 那位媽咪要把弟弟抱起來 但無論媽咪怎麼抱那個弟弟就是不起來~~ 後來媽咪就說再不起來我就要回家了~ 小弟弟就不干願的爬起來~ 但小弟弟仍然不放棄~ 當小主人騎著他的小車車時那個弟弟就再後面抓著 但那個弟弟不喜歡人家在後面抓他 就再操場上演了吵架戲碼 倆個都快打起來了~~ 結果後來那個小弟弟被別的東西吸引走了~~ 但之後他變成拿另一個小妹妹的手機玩具~ 把它拿去丟在洗手台上~ 那位妹妹氣到哭著對阿媽說:那個哥哥拿我的玩具,還把我丟掉 結果那位阿媽就去幫妹妹找回他的手機玩具~ 之後那位弟弟又跑來坐這位妹妹的娃娃車~ 結果弟弟的媽咪又跑來了~ 要把他拉走又拉不走~~ 這次媽咪就說了我要回家了你要不要走~~ 結果那個弟弟就很快爬起來了~~ 在這過程中我們有和那位媽咪聊了一下~ 那位媽咪說我兒子有"過動+自壁"的傾向 目前正在排對準備接受治療~ 說要排半年到一年 我們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 因為看那弟弟一點也不像有自壁傾向~~ 後來那個媽咪就帶那個弟弟和他四個月大的妹妹回家了~~ 之後跟我們一走散步的阿媽就說:像這種小朋友還是不要帶出來比較好 因為他會搶別人的東西又不願意還人家~~ 我和另一位媽咪則是說:如果有這種小朋友一個就很忙了~~ 因為他無時無刻都有不同的舉動~~ 只能說媽咪辛苦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