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ora&Woody媽媽

日期

#Tag

吳若權,用生命學會說「我愛你」

2009年12月06日
公開
45

文.黃惠如  攝影.陳郁文 2009/12 康健雜誌 133期 這一天吳若權的媽媽像往常一樣,拖著買菜車去菜市場買菜,她唸著端午節要到了,要選些漂亮的鴨蛋黃回家親手包粽子。 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她眼神惺忪,因為前一晚為了等吳若權回家,她撐著剛從美國探親回來疲憊的身子,卻因為吳若權飛機誤點,她窩在沙發上等到過了午夜。 到了南北貨攤子,她彎下腰挑選放在地上的鴨蛋時,眼一黑、一跌,腦幹出血中風。從此吳若權照顧中風的母親,至今12年。 「我每次去陪復健,回來都狂哭,」吳若權回憶。媽媽中風後站不穩,常會後仰,吳若權用國中女生繫裙腰的帆布皮帶拉住母親一步步往前走。看母親奮力往前的背影,母親愈奮力,他愈心疼。 每次完成復健後,吳若權回家走過母親中風的那條巷子,景物依舊,陽光依舊,卻一個好端端的人,提著菜籃去買菜,再也不能走回家,「為什麼生命這麼脆弱?」他忍不住就決堤。 復健是條漫長路程,媽媽光是學習站、學拍皮球,就花了3個月。結束復健回家,是另一個階段開始。「生活太可怕,每天都在匆匆忙忙地趕路,我現在回想,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吳若權說。 那時,他才剛自立門戶創業,每天清晨5點先去公司寫稿,7點多游泳,8點帶母親去針灸,9點再進現場主持廣播節目, 中午張羅午餐,從中醫診所載母親回家,並陪兩老吃午餐。再回公司上班到晚上10點多,回家再和兩老聊天後才就寢。 這樣的生活型態、忙碌程度和原本在外商公司時差不多,他還私下慶幸,至少時間自主,還能兼顧家庭。沒想到,對三十幾歲人覺得緊繃的生活,對老人家卻是超過負荷,所有事都來得突然,中風的母親罹患憂鬱症。 母親不僅慢慢消瘦,每次吳若權送父親去打牌,母親就會站在窗前等,然後哭泣,吳若權覺得奇怪,「妳老公只是去打牌而已」,後來才知道,母親得了憂鬱症。 「其實有部份是我們的錯,」吳若權說。因為中風後,母親每日努力復健,更為了不成為子女負擔,常是加倍的份量,但三、五年過後,始終沒有好起來,母親開始懷疑藥沒有效、復健沒有效,所有事情都是沒有效。「後來我才知道不能對中風的病人說『你會好起來』,要說,『這樣做才會控制住』,或『才不會惡化太快』。」 母親憂鬱程度超乎想像,焦慮、不明所以地搬弄是非,讓吳若權要帶母親去看精神科,但母親堅決不去,吳若權只好請親戚從美國帶回百憂解,並請在美國的醫生親戚打電話回來騙媽媽是維他命。媽媽吃藥後,平靜了,卻開始嗜睡,「我好像是黑心幼稚園的老師,」吳若權自責。 爸爸的字條,我始終留著 接下來倒下的是父親,而且,4個月後就離開人世。  父親一向硬朗,從不感冒,某晚他抱怨心臟有點不舒服,竟然嚴重到送急診,檢查出心臟瓣膜破損,住院後開始肺積水,住院期間只回家過一晚。  那一晚,父親站在洗臉檯旁,突然像個小孩般放聲痛哭,哭得很傷心。吳若權趕緊去抱他,那是父子40年來,第一次擁抱。那一抱,他深深感受到父親對死亡的恐懼、對人生的遺憾……。  但只有這麼一次。再回醫院後,父親只幽幽地看著窗外陽光。有一天,重聽的父親拿出筆來,寫下:「我這一生想來,非常美好,沒有任何遺憾,妻賢子孝,」那張紙,吳若權始終留著。 父親走後,吳若權半年無法入睡。他坐在父親生前常坐的椅子,想到,以前是爸爸坐在這張椅子上。走在大街上,滿街都是人,在那千分之一秒突然思念父親,又哭了出來。吳若權得了憂鬱症,吃了半年的藥才痊癒。 痛過,不要再第二次。吳若權更加全力以赴照顧母親。 例如父親在世時,吳若權常開車載兩老出去玩,途中隨性走到哪、吃到哪,每當父親問起行程,吳若權就會叫他不用擔心,路途中,父親總是沒有好臉色。後來吳若權檢討,「敬」要在孝之前,父母要的是尊重,他們想知道出遊、用餐地點,做子女的不可自以為是的掌控全局。現在吳若權不僅前一天會問母親的意見,還會說「這一餐讓妳請哦!」 認真過每一天,直到萬一那一天 雖然吳若權一味想盡孝,卻還是會發生衝突。 吳若權每週都會安排一天親子日,安排媽媽的休閒活動。一個大雨週末,吳若權想先帶媽媽去百貨公司逛逛,再去姊姊家。母親聽到這樣的提議,「免啦,你去忙你的,不用那麼麻煩,」但吳若權看到她的眼神已經瞄向衣櫃,考慮要穿什麼衣服,於是,還是出發。傍晚,吳若權去接媽媽回家時,媽媽收起在姊姊家的笑容,開始抱怨,從第一站的百貨公司罵到去姊姊家的安排,全然不滿意。正在開車的吳若權幾乎抓狂:「剛才在電話裡,聽妳滿開心的,為什麼妳上車後,一直抱怨沒完沒了?」  媽媽楞了半分鐘,才說:「因為我覺得你們每個人都有事情要忙,卻為了我這個中風的老人,犧牲自己的假期。」他才知道,母親的「盧」、抱怨、推讓裡,有深沈的自責與愧疚。他才講出在心中練習一百次的話:「妳養育我們辛苦大半輩子,值得我們回饋妳天大地大的報酬,更何況只是做那麼一點點事情而已,」他從後視鏡看到母親的表情放軟了。  「母親是犧牲自己的肉身,教導我體驗生命的本質,」吳若權在《相依》裡寫道。 因為珍惜陪一天,就少一天,他學習就算有口角,甚至爭吵,要及早道歉,以及珍惜這段母子親緣。甚至,他也生澀的學會向母親說「愛」。 某晚,他送母親進房睡覺,隔著門,他鼓起勇氣說:「媽,我愛你。」門另一頭的媽媽停了很久,小小聲地說:「我也愛你。」 只是,生命仍是未知數。無論是誰、無論多愛,都要面對終點,「我有萬全的準備,」吳若權說。他說,他認真過每一天,沒有太大的遺憾與恐懼。至於沒完成的願望?「能做的事,當下去做,中、長期的事都是老天多給的」。但是萬一,到了和母親分手的時刻,「我會非常、非常傷心,但會做更多公益吧,」吳若權這時的表情,令人不忍多看。 採訪時間一到,吳若權趕著回家教新來的印傭做菜,「妳也許想問我,這樣不會很不方便嗎?但我要講,如果有一天沒有這些不方便,我人生不會更好,」吳若權頭也不回地趕回家。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

2009年12月05日
公開
44

最近社會各界都在探討大學生的上課態度問題,學生上課遲倒,吃東西、打瞌睡、戴耳機聽音樂之外,往往也因為半夜上網玩線上遊戲,早上無法早起而翹課,甚至大部份的大學院校上午第一節第二節課不敢排課。   當然,影響課堂上的秩序原因有非常多,而且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在校的學習行為,我相信家長的影響力已經愈來愈小,甚至是鞭長莫及,恐怕有心無力了!但是若能從小養成孩子自制與主動的習慣,不管在他們成長階段或是進入社會職場嚴酷的淘汰賽,相信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能力。   因此,養成孩子的自律與常規,是終生學習的基礎,這是許多盤旋在孩子身邊,幫孩子安排、打點好一切事物的「直昇機媽媽」或「計乘車司機媽媽」所忽略掉的。   所謂生活常規包括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這些規範與規矩一定要從小培養,並且家長一定要堅持絕不能破例(當然父母親要以身作則),我甚至以為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因為孩子出生後至少一直到小學為止,食衣住行育樂樣樣百分之百掌握在父母親手裏,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唯父母親的意向為從,也想討父母歡心,喜歡吸引父母親關注,因此家長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推卸這個教養責任。   比如我們要求孩子晚上九點要準備上床,九點半熄燈,早上六點起床,周末假日不管寒暑假都得保持規律的作息。飲食習慣也是如此,從孩子出生後,家裡就沒有任何包裝飲料,從小她們就只能喝白開水,從一歲多會自己走路後,出門每個人都一定要記得揹自己的水壼,原則上我們是不允許她們喝家門口外(包括朋友家或餐廳)的任何飲料,當然,我們自己也一定要做到,當做榜樣。   同時,我們家也沒有零食或各種有健康疑慮的點心,通常是準備了許多水果(台灣可以說是水果王國,任何季節都有豐富的當季在地水果)以及大麥麵包。正餐吃得很簡單,以新鮮的當季蔬菜為主,甚至為了方便,常常煮「什錦麵」,也就是在麵條中加入各色蔬菜,各種營養與熱量就可以均衡的獲得。   當孩子在家吃習慣這種「清淡」的飲食之後,若是偶爾必須在外面吃又鹹又油膩的食物時,她們不但口味上會不習慣,甚至身體也會反應,把不健康的食物以「拉肚子」的方式排出。   運動習慣就是鼓勵她們在學校參加「運動型的社團」透過有比賽的刺激而維持每天練習而達到每天運動的要求。   做家事也是如此,平常除了要她們自己洗自己的內衣褲之外,全家的衣服在洗衣機洗完之後,晾曬以及摺疊放到每個人的衣櫃也是她們的例行工作,假日時洗菜、準備食物以及洗碗盤也是她們的責任。   至於自律方面,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以後,平常的假日或寒暑假,就開始培養她們安排自己時間的習慣。剛開始,會先與她們討論,協助她們去思考與規劃時間的運用,看看有沒有遺漏該做的事情,同時也會提醒她們遵守自己的計劃。其實過沒多久,她們就相當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而且也因為她們握有安排的掌控權,所以生活得非常主動與積極,我們幾乎不必再催促她們做任何事情,頂多只有在她們太專注而忘了時間時,輕輕地提醒她們是不是該進行到下一個項目?   我覺得當孩子生活有規律,或者說行為舉止有紀律時,反而可以把紛亂的心安定下來,讓精神與心力留給心靈更大的空間與能量。   有人說:「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有什麼性格;有什麼性格就會有什麼命運。」常會覺得許多有才氣的大人,到頭來一事無成,我想大部份是因為缺乏紀律的訓練。   有許多家長聽信某些專家的話,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以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父母就放棄了管教的責任,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其實孩子必須聽從父母,從小要求他們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渡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常規的養成,是父母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核心,而孩子需要限制,這是父母必須知道的秘密。 文章出處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12/03/452783.html

教養獨生子女是一門新顯學

2009年12月02日
公開
50

文.彭菊仙 2009/12 康健雜誌 12月份網路專欄 現代獨生子女老早顛覆過去「千金」、「少爺」的負面形象。獨生子女多半知識豐富又具創造力,根據統計,他們可是出現比例相當高的資優生、績優生,甚至模範生… 我深深知道,小手給予小手的知識刺激,不論密度、強度、深度都不永遠比不上一雙雙大手!我也知道,我的大手總是不夠用,來不及一一詳盡解答所有的難題,或許這樣的開發進度稍許落後,也看不到小豬登峰造極的表現,不過,當三雙小手交織成一片時,我想他們會用雙手創造更多看不見的禮物,堆滿了整顆心,堆滿了整個家。 教養獨生子女是一門新顯學 在餐廳裡,斜對角那一桌突然唱起生日快樂歌,我們一家子不由得轉頭過去,一個兩層的大蛋糕,轟轟烈烈的歌聲,這麼大的場面到底為誰? 「老奶奶好多兒女喔!」 「好大的蛋糕喔!」 我們全都直覺的以為是那個老奶奶的七十大壽,才一回頭,就看到其中一個兒子把一個小人兒一把抱起來,從老到小齊聲向這個小人兒大聲道賀: 「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一聲聲不絕於耳!緊接著,一盒又一盒包裝精美的禮物堆到小人兒桌前,像一座小山。  這個小壽星大約兩歲吧!過生日的陣勢和七十歲大壽不相上下。除了奶奶,我猜圍在身旁的,應該是叔叔伯伯嬸嬸姑姑們,不過每個人臉上流露的慈愛真情,都不輸給正牌的爸爸媽媽,我猜這些親戚不是未婚,就是沒有孩子,將這個年紀自然蘊藏的母性父愛,一下子都導向這一個出口,正像在小人兒桌前的生日禮物,愛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堆得都擋住了人影。  十個大人與一個孩子的慶生會很稀奇嗎?嬰兒潮產出的五六年級生有一個趨勢,喜歡當姑姑阿姨叔叔舅舅勝過當爸爸媽媽,因此不用等到慶生會,平常飯桌上就應該是這個畫面了吧!---好幾個大人輪流逗弄一個孩子;一個小開心果負責尋全家開心!少了一個小人兒,氣氛不對,話題不多;多了一個小人兒,眉頭深鎖的大人就笑開了、話也多了!小人兒就是有股魔力,向四面八方輻射活力與希望。 這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獨生子女」早就成為全球各國家庭的新趨勢,而「家族」獨生子女也不是新鮮事兒。台灣目前的生育率已降到1.1,代表「獨生子女」才是主流,反倒是我,牽著三隻小豬出門時,那畫面才是特殊、怪異,幾乎路過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多看兩眼,尤其是老阿公老阿嬤一定會緊迫盯人:「三ㄟ攏係你ㄝ喔?」 生養眾多既已落伍,當然也沒太多教養專家學者在此著墨,因為市場需求似乎不大,「如何教養獨生子女」才是熱門的新顯學,受到熱烈歡迎。我倒是得自求多福,獨自思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妥善教養眾多子女」。 那小人兒堆積成山的禮物,是一道數數(ㄕㄨˇ ㄕㄨˋ)的題目,難在避免小人兒被成堆的愛意寵壞;而我,面對「堆不成山」的愛意,還要將之公平切割,卻成了一道除法,要除得公平、不留餘數,這恐怕更難些? 老是趁著生日向我大膽勒索的凱凱盯著那些禮物,豈止是羨紅了眼,簡直是氣紅了臉。 「看,還說我們的禮物太多,那一個小孩的禮物才真正的多!」 其實不只是孩子羨慕,桌上那些禮物也勾起我一絲絲羨慕。我當然不會和六七歲的孩子一樣,羨慕那些有形的東西;而是不由得將每一個禮物連到大方施予的每一對雙手,它們結成了小人兒完善而周密的教養網絡。  十份禮物背後有那麼十雙教導的手,而且共同牽引一小雙手,教養的重責大任變得何等輕鬆愉快? 獨生子女是自私、霸道、驕縱、獨立性的「獨生怪物」?  你也許會說,獨生子女的父母、甚至親友們總帶著深深的歉疚,會給予過度的照顧、過度的愛,將會締造出一個個「獨生怪物」:自私、霸道、驕縱、缺乏獨立性…。  錯!根據最近研究,獨生子女多半資質聰穎、涉獵廣博,「更有創造力,也顯得更有教養、更成熟」我讀到一篇的研究如是說。  獨生子女不合群?也錯!因為他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為了避免寂寞,會使出渾身解數,去贏取同儕團體的肯定,因此,他們總顯得聰明、大方、慷慨、不善於吵架。」 獨身子女形單影隻,刺激不足?錯!把大人當玩伴的獨生子女,提早和大人平起平坐,模仿他們的語彙,參與他們的話題,刺激更為廣泛而深入,因此比起同年齡的孩子,反而語彙豐富,表達能力更好。 獨身子女太過孤獨?倒也未必!好幾位一路走來的人回憶起來,孤獨,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造力,沒有玩伴,只好學著與世界萬物為友,更能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用盡辦法讓生活變得有趣,學習並習慣自得其樂,「獨處」就像一張可以任意彩繪的畫布,完全沒有干擾因素,反而讓獨生子女更具創造力。 沒錯!三隻小豬的身邊,獨生子女佔了大多數,我也從未覺得有任何人格扭曲的「小霸王」。反之,看得出在資源集中、支援綿密的教養系統之下,他們個個被精細雕琢得才華橫溢,表現非凡。 期末考前,在一家Coffee Shop巧遇我家小豬之一的同學,媽媽正聚精會神的展開一對一考前總複習,他們一邊喝著香濃的奶茶、咖啡,一邊練習各種題型,碰到不會的,媽媽隨侍在側,只須考慮到兩個人的步調,不疾不徐的詳盡解釋,完全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干擾。 這樣高密度、高強度、時數無線、時段任選的個別教學,我真是望塵莫及,對我來說,那是不可能的任務,儘管考試前我也很想對一個個兒子分別伸出無限延長的雙手,但總是在匆忙之間,利用零碎時段做個抽樣檢查便了事。  不出所料,Coffee Shop這一幕造就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但,這只是學業的層面,他們母子可不只「一起用功」而已,獨生子女精緻的教養品質發生在各個層面,再加上舅舅姑姑阿姨的力量,孩子的潛能可不是等著被開發,「潛能開發」是永遠的進行式。  我也想起,小豬們的獨生子女朋友們,也多有類似的生活模式---才藝課滿堂、旅遊足跡遍野、周末找個好館子。這些在在需要銀彈的模式,也只有一個寶貝的父母可以集中火力大膽發射,同時也是彌補手足缺空的便捷方式。  現代獨生子女老早顛覆過去「千金」、「少爺」的負面形象。獨生子女多半知識豐富又具創造力,根據統計,他們可是出現比例相當高的資優生、績優生,甚至模範生。 讓小手牽小手,小手教小手 看到這兒,我是否應該把老二、老三都塞回肚子裡了?!總是找不到完整的時段,一次針對一個孩子,好好開發他的腦袋,這是生養眾多的我,最為苦惱的事。總是想給得很多,但總懊惱自己沒辦法給很多! 才教完一個數學難題準備驗收之際,小隻的就在旁邊吵個不停。 才和小隻的說故事說到一半,第二隻突然吵說想不出造句。 才想要教第二隻一些象棋的基本概念,大隻小隻又一起說:馬麻,肚子好餓好餓….. 我的一雙手擺不平六隻手,於是乎,乾脆把所有的小手都晾在一旁,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自己的難題吧!結果,三隻小豬好像我們這一代:孩子幫孩子,孩子陪孩子,孩子教孩子,孩子圍繞著孩子….,最後換成是三隻小豬把媽媽我晾在一旁… 我深深知道,小手給予小手的知識刺激,不論密度、強度、深度都不永遠比不上一雙雙大手!我也知道,我的大手總是不夠用,來不及一一詳盡解答所有的難題,或許這樣的開發進度稍許落後,也看不到小豬登峰造極的表現,不過,當三雙小手交織成一片時,我想他們會用雙手創造更多看不見的禮物,堆滿了整顆心,堆滿了整個家。  「凱凱,我和把拔送給你的禮物可是比較珍貴的喔!就是翔翔和鈞鈞啊!尤其是你,又有哥哥,又有弟弟,真是好,哥哥寫功課,你就和鈞均玩;鈞鈞不在家,你又和哥哥玩,你最幸運了!」  當然,七歲的凱凱依然覺得小人兒滿桌子的禮物比較珍貴啦! (本文原刊載於《彭菊仙-教養幸福又好玩》部落格,2009年12月7日,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

秋天的蔬菜

2009年09月25日
公開
49

名稱:菠菜 科名:藜科 別名:飛龍菜 Spinach 種植技巧:秋冬季為播種期,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之腐質土為佳。 2008-10-11 15:44:03 補充 名稱:大蒜 科名:蔥科 別名:胡蒜 Pai-tsai 種植技巧:大蒜沒有種籽,育苗均以半蒜代替種籽繁殖,性喜良冷的氣候。 2008-10-11 15:44:18 補充 名稱:芹菜 科名: 繖形花科 別名:洋芹菜 Celery 種植技巧:性喜涼冷氣候,8~3月為播種期。土壤需含適度水分,栽培土質以多量腐植質的壤土為佳。 2008-10-11 15:44:37 補充 名稱:青花菜 科名: 十字花科 別名: 青花椰菜 Sprouting brocoli 種植技巧:秋季是青花菜最佳播種時期。性喜冷涼乾燥的氣候,繁殖均用播種法。栽培土質以富涵有機質之沙質壤土或黏質壤土為佳,排水與日照均需良好。 2008-10-11 15:44:54 補充 名稱:蘿蔔 科名: 繖形花科 別名:胡蘿蔔 Carrot 種植技巧:生育適溫為攝氏18~21度。栽培土質以肥沃砂質土壤最佳。 2008-10-11 15:45:14 補充 名稱:豌豆 科名:豆科 別名:荷蘭豆 Garden pea 種植技巧:性喜涼冷乾燥氣候,栽培主質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黏質壤土最適宜,忌連作。 2008-10-11 15:45:31 補充 名稱:敏豆 科名:豆科 別名:四季豆 Kidney bean 種植技巧:生育適溫為攝氏15~25度,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適宜。 2008-10-11 15:45:48 補充 名稱:紫蘇 科名: 脣形花科 別名:紫蘇 Perilla 種植技巧:繁殖用播種法,春秋李季為播種期,發芽適溫為20~25度,生性極為強健。 2008-10-11 15:46:08 補充 名稱:洋蔥 科名:石蒜科 別名:蔥頭 Onion 種植技巧:喜溫涼氣候,土壤以含有豐富有機質且疏鬆深厚的砂質壤土或壤土最適宜,排水需良好。 2008-10-11 15:46:25 補充 名稱: 綠豆芽 科名:豆科 別名:綠豆 Green gram 種植技巧:綠豆繁殖均用播種法春秋兩季最為適宜。栽培土壤已黏質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播種以點播行之。 2008-10-11 15:46:49 補充 以上我們所看到的蔬菜都是在秋天的季節台灣北部地區適合種植的蔬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365#2

一點想法

2009年09月17日
公開
46

上課到現在已經有兩 三周了(哈 媽咪最近腦袋很不管用) 到學校 偶而會跟老師談談勳的狀況 我知道他有些規矩還需要調整 但是老師總是說那就是孩子 沒關係 我們會慢慢的影響他 幾次之後 當然我還是有很多的緊張和標準 但是頻率和程度上已經好很多了 很驚訝的是 我發現勳的心有點變柔軟了 我思考著這種柔軟到底來自甚麼力量 是麼想法改變了她 我粗略的想 但還沒很具體的學到 我試著寫下它 因為它給我的人生一些啟發 以前我總認為達不到標準的叫做不好 能達到的就是好的 不好的事事不容許發生的 人要致力去做好的事 這樣看起來沒有很大的問題 但是其中卻有很大的問題 當我為所有事下了這樣的定義之後 我便不能和我身上的不好相處 我也很難容忍別人的不好 我也會嚴格的要求自己要求孩子要求周遭的人 事實上 並不是如此 就像老師說的那就是孩子 孩子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 你得要接受他現在的狀態 然後老師會用好的去引導不好的 當然老師眼裡沒有不好的這個名詞 只有認定每個人在每件事每種能力有程度上的不同 老師會給於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孩子們也可以坦然接受他自己的狀態 也會給自己很大的願景和希望 更不會去嫉妒別人的能力 對於別人勝過自己的部分 她們會很認同 也很願意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這讓我明白 很多事不是只有黑白 對錯 好和不好這樣的兩極 黑到白之間還有很多的色階 有淺灰 到深灰 每個人身上的優缺點 能力也是如此 更甚至 人身上不是只有好細胞的存在 壞細胞也是存在的 因為兩種細胞能和平共生 相存相溶 所以我們才能身體健康 如果這兩種細胞互相排斥 就會生病 但好細胞會有節制的生長 但壞細胞不會控制自己會一路加油到底 所以好細胞也要會引導壞細胞 人和人之間 自己和自己之間 也是要這樣相處著 心裡很感謝上天給了我這樣的機會遇到這樣的學校和老師 這是孩子的福氣也是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