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臥雲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康巴仁波切對漢地傳染病如是宣說!

2009年01月31日
公開
32

普康寺康巴仁波切在閉關中,針對漢地的有情眾生的傳染病,以其無礙的神通智慧,觀察到,漢地生病的龍族很多,使得很多人得了傳染病.針對此事仁波切慈悲的如是宣說.望廣大佛友多多傳誦轉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仁波切說,漢地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這樣很不好!生活在那裏的龍族會因此而生病,它們生病了,會把一切傳染病和一些不治之證,帶給人類!因此人們會受到很大的痛苦!現在漢地好多地方的傳染病\皮膚病和一些很棘手的疾病大多來自這些眾生的身上. 仁波切還說,我們居士最好不要輕易的設壇供養龍族,因為供養龍族在密乘中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萬一有不如法的事情,龍族會馬上給帶來很多麻煩的.龍族特別的喜歡乾淨,而且供養的人,也需要一些證量(至少能看見供養的是哪類龍族).也不要隨意去江河湖泊裏投擲龍王寶瓶,因為 製作龍王寶瓶是件非常嚴格和麻煩的事情,需要很乾淨的地方,和有證量的上師親自製作,居士是絕對不能輕易投擲和製作的!很容易出麻煩!家中供養的龍王寶瓶也要看清其來源,是不是很清淨!製作的上師怎麼樣等等!因為這樣的寶瓶在密乘是很麻煩的.一般的喇嘛是很少作的,因為沒有證量的話,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利益他們,.萬一有問題出現的話,是很難解決的! 仁波切說的龍族不是我們說的龍王菩薩,是在六道中的龍王等其眷屬. 對治辦法: 仁波切說,對治龍族,不能念過多的大鵬鳥心咒以及各種憤怒的本尊.,如果我們發心,讓大鵬鳥吃掉了龍族了,我們是有業障的!反而使他們更加痛苦. 要用慈悲心來對治他們!因為我們的原因,導致了水源的污染,才使得他們得了病,他們嗔心很大,所以讓我們得到了壞處,但根源還是我們自己啊!所以一方面,要治理環抱,另一方面要大力念頌獅吼觀音心咒!因為這是觀音菩薩專門化顯幫助度化龍族的法門!能使他們獲得慈悲心,能治療他們的疾病!是力量很大,功德很大的心咒!能迅速治療龍族和我們的各種傳染病! 仁波切大力提倡念頌獅吼觀音心咒,諸位可從各自上師那求得傳乘,我們寧瑪派這個法的傳乘是很多的!日後 方便上師也會把這個咒語廣傳於網路的! 另外上師又講,這個心咒是觀音的心咒,在海裏等處可多多的念頌,對龍族有很大的利益!能幫助他們!喇嘛說在他的傳乘裏是這樣的! 獅吼觀音(梵文Simhananda)不屬於常見的觀音化相,可能一般人也較少知道,不過這位本尊的修持方法,在藏傳佛教中傳承未絕,至今仍有修持者。    按照佛教或者藏醫來看,人生病的因素有很多種,除了身體本身的原因外,尚有業力以及非人、龍族加害等致病因素,據說藏醫可以通過把脈來分辨病的起因。這些非人、龍族跟人類一樣,都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生命,只不過這些生命有一定的能力,如果激怒他們,他們就會散播病毒,導致人們患上瘟疫以及一些現代醫學難以治療的病症。按照佛教的說法,對於大自然以及生態的破壞,就是激怒這些非人龍族的途徑之一。 獅吼觀音正是對治這些病症的一位極有力的本尊。如果能努力修持這個本尊,念誦本尊咒語,就可以有效阻擋病毒的入侵,避免非人以及龍族的加害。特別是對於邪術、詛咒之類的旁門左道,修持獅吼觀音都可以有效地抵擋,從而不受其害。當然,修持其他諸如金剛手等忿怒本尊,也可以有效控制龍族等加害,但在未生起菩提愛心的前提下,有可能傷到他們。而修持獅吼觀音卻不同,不但可以有效制止他們對眾生的傷害,而且不會傷及他們,這是獅吼觀音的一個很大特色。

貝諾法王開示 施身法

2009年01月30日
公開
28

那這個我執著要斷除的法門,傳出來的法門就是施身法。這樣要斷除我執是不容易的,如法依靠一位上師,跟上師學習施身法的口訣,口訣學習了以後,唸誦施身法的儀軌,然後去墳場,或是一些兇猛的,修施身法,招徠一些鬼神。那鬼神也是跟著你鬥法的時候,斷除我執,降伏鬼神。 不只這樣,釋迦牟尼佛傳了經律論還有密法,尤其是最殊勝、最究竟的大圓滿。所有的法門為甚麼要傳呢?它的意義是斷除我執,所以傳這些法門。修施身法的上根器,具足慧根的、有勇氣的這種弟子修持施身法,此生斷除我執,證悟無我般若空行母的智慧,是肯定的。 一般修施身法,沒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修的,這樣修的方式是很少的。今天已經斷了我執,悟了無我的境界的各位大德們。法王認為你們也沒有我執著,對我來講的話,我斷不了我執。 過去有一個富有的家庭。他們的父親過世了,父親的屍體成為殭屍。這些家人通通鎖了門、關了門就跑到外頭去了,過了一個山那邊有一個小平房,他們就聚在那。他們問一些修行者,問他:你能不能降伏殭屍?那些瑜珈士說說我行。這時候家族的人就把他們帶到原來的房子裡面,把外面鎖起來,關在裡面。這樣總共有七個修施身法的修行者關在裡面,被殭屍吃掉了。 有一天來了兩個行者,他們去拉薩朝聖路過他們家門口,然後跟他們要一點吃的。那些家人把他們請到家裡去,供養給他們吃得飽一點。然後這些家人跟他說:「我們原來的家不是這裡,我們原來家是在對面。我們的老父親變殭屍,已經請了七個修行者進去,就回不來了,應該是被降伏了,那怎麼辦?」就問他。問他:「你能不能降伏?不能降伏不要勉強,能降伏的話請你過去。你能降伏的話,你去拉薩朝聖的一些盤纏,沒關係,我給你護持。」那個修行者聽到,答應了:「我有辦法降伏,我要進去。」他們又再問清楚一點:「你真的能嗎?過去也是每個人都答應說可以,進去就回不來了。」問了他幾遍,他都說沒問題,行。那師父答應了,他們也送到家門口。他們說:「如果能夠降伏的話,在家的屋頂上放煙、燒柴放火,煙放出來的話,表示師父你已經圓滿降伏它了;早上沒有煙的話,那沒辦法就是你被降伏了。」 那兩個喇嘛門開了就進去了,那些人鎖了門就回家了。那兩個喇嘛到二樓的時候,一看,有舊的、有新的,共有八個屍體在裡面。那些修施身法的鼓跟鈴、號、人骨灑得滿地都是。那個老先生的屍體剛好在房子的角落,已經放在那裡太久,好幾年了,剩下皮包骨之外,其他都沒有剩。然後喇嘛先燒茶,喝完茶,喇嘛坐在法座上入定,那個小喇嘛嚇得要死。開始黃昏了、天黑了,烏漆嘛黑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殭屍,那修行者就開始搖鈴、搖鼓、吶喊出聲音,就開始鬥起來了。 那個喇嘛出一個聲音,對方就倒下去了。接著還是烏漆嘛黑看不清楚,又出現了一個光,又來了一個殭屍。剛開始進去的七個修行者,一次、兩次、三次,每個終於都被降伏了。那師父又開始繼續入定的時候,還是烏漆嘛黑,又出現一個光,一個更大的光。最主要的那個老先生又起來了,它的手腳都被鐵鍊鎖起來,可是沒有用,它一拉就斷開了,它就衝過來了。它說:「你,我七個眷屬都被你降伏了,這樣不可以!」口出惡言的衝過來了。 那喇嘛口裡很多咒呸呸呸也沒有效,鼓也沒有用,人皮做的布甩了也沒有用。那喇嘛也開始站起來,跟它鬥起來了、打起來了。那小喇嘛嚇得不知所措,那個師父跟老先生像摔角一樣,摔來摔去。那個老先生力氣還是大一點,開始一腳踏在屋頂上,一腳踏在地板上,殭屍把喇嘛摔下來了。那個小喇嘛嚇得嘴裡開始喊蓮華生大士,小喇嘛喊了蓮花生大士,師父對蓮師的信心也起來了,開始把那個老先生摔到地上去了。天黑看都看不清楚,兩個人繼續等到天亮,在屋頂上燒柴放火、放煙,大家就開始很開心地回來了。修施身法的喇嘛降伏了七個殭屍,最後一個老先生的時候,喇嘛心裡還是有點緊張,所以他有點措手不及。那個小喇嘛喊了蓮師,才回神過來,才有辦法降伏它。所以施身法的功德利益、力量很大。 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修施身法的喇嘛,他一天到晚在墳場唸施身法。來了很多鬼神他也無所謂,他有辦法降伏無礙的鬼神了。在山裡有三個獵人,他們說有一個喇嘛每天在唸施身法,我們玩弄它一下。他們三個講好要玩弄他了,然後他們三個晚上叫著不同的聲音,然後把石頭丟過去,那個喇嘛一點都不在乎,他還是繼續唸他的施身法。然後那三個獵人又靠近一點拳打腳踢,那個喇嘛還是不管他們,那個鼓咚咚咚沒有停下來,繼續唸他的。 那些獵人這樣沒有用,他們拿刀出來,然後就砍他的手腳,把他的身體砍了好幾遍,怎麼砍都還是沒有辦法騷擾他,還是繼續咚咚咚搖鼓。這三個獵人沒有辦法了,只好回家。接下來剛剛那個也喇嘛回他的家了。那三個獵人說:「喔,這個喇嘛真的是個修行者。我怎麼弄他,他都沒甚麼感覺。根本動不了他。」三個獵人跑去那個喇嘛面前懺悔,說:「我們錯了,我們對你這樣做,喇嘛我們跟你對不起。」喇嘛覺得怎麼這樣?有點嚇到他了,這時候他們跟他提醒以後,喇嘛的身體四分八裂,就這樣過世了。 那個喇嘛對無礙鬼有辦法降伏,無礙的鬼有辦法降伏,但是有礙的鬼,他還沒有辦法消除這個障礙。那些獵人不跟他講的話,那個喇嘛不會過世。他認為那個是鬼神的神變,這樣想誰都沒辦法。跟他講了以後,他對降伏有礙的魔,沒有修圓滿,所以就圓寂了。你們都滿喜歡修施身法,所以你們喜歡修的話,有空去殯儀館或者墳場裡面多多唸,就會遇到很多奇怪得事喔。 一般修施身法的人,去甚麼樣有鬼神聚集的地方,惹不起鬼神啊,鬼神它們不痛不癢的。我們去墳場裡面修施身法的時候,最基本要讓鬼神知道我來了。理都不理你的話,那根本沒有甚麼用。到了有鬼神的地方,讓鬼神知道你來了,開始跟你鬥法的時候,你能夠制服。鬼神要被你惹上,不是那麼容易。跟鬼神鬥上了,你有智慧的心來降伏的話,那就悟了施身法的意義。 害怕緊張的話那根本也不用去了,沒有甚麼意思了。拿那個搖鼓、吹號角也是很困難、很累的,你們都滿喜歡施身法的鼓,但是,不小心的話付出你的命喔!西藏有個諺語是:「呸如果不了解的話,會付出你的生命,你的性命就呸出去了。」 .......

隨喜功德的福報是無極限的

2009年01月29日
公開
26

隨喜一切眾生功德, 這個法門,非常殊勝,修者具有無量無邊福德,而且不管你有沒有修行大乘都可以修, 改變現世命運! 一、隨喜功德重要說明:   · 一般的佈施、放生之類,果報雖然大,但是福德也有用盡的時候   · 隨喜一切眾生功德的福報,是沒有極限的, 真正的無窮無盡的福報   ·供養如來的福報有用完的時候,但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   ·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   ·在做完禮拜88佛一百拜之後,在它支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每一拜所積集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   ·自己做了善事之後,讓他人知道並隨喜功德,則自己的功德會更增長   ·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   ·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   ·隨喜是清淨的修行法門,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多多隨喜,功德無量! 二、佛經記載佛陀所說的隨喜文:   曾經佛經記載,我佛如來在極久遠之前,做大國王,供養過一位如來整整七年,,所得的大福報,到現在已經清光了,但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福報,是無限的、用不完的!   隨喜,即便不修行大乘也能修。這個法門,路子很廣,不管你有沒有發菩提心,都可以修,一樣可以修得無量功德之聚!   現在,讓我們大家都來恭敬的念這些紅色的隨喜文吧~   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男子女人,于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雲何能得隨喜一切眾生功德善根?   佛言:善男子!若有眾生,雖于大乘未能修習,然于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作隨喜時,得福無量,應作是言: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   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   又于現在初行菩薩發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至不退轉一生補處。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讚歎。   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讚歎,亦複如是。   複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應、正遍知,證妙菩提,為度無邊諸眾生故,轉無上法輪,行無礙法施,擊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湣勸化一切眾生,鹹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無盡安樂。又複所有菩薩、聲聞、獨覺功德,積集善根,若有眾生,未具如是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隨喜。   如是過去、未來諸佛、菩薩、聲聞、獨覺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隨喜讚歎!   善男子!如是隨喜,當得無量功德之聚。如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斷煩惱,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常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而為供養。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隨喜功德千分之一。   何以故?供養功德,有數有量,不攝一切諸功德故。隨喜功德,無量無數,能攝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長勝善根者,應修如是隨喜功德。   若有女人,願轉女身為男子者,亦應修習隨喜功德,必得隨心現成男子。 三、隨喜功德問答 按: 末學修行以來一直沒有重視到隨喜的利益。得益于妙音師兄的指點,看到了以下文字。不勝感激。隨喜確為修行必要。 問 :隨喜有什麼利益? 答 :一般來說,隨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門,每次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它便會增長,就像收到銀行存款的利息一樣。銀行不會隨時給我們利息,但是每當我們隨喜自己的功德,功德立刻加倍。 如果在做完禮拜35佛一百拜之後,在它支供養文中做隨喜的話,我們每一拜所積集的難以思量的功德都會加倍。同樣,如果隨喜無始世以來,我們所積極的功德,功德會更增長,令人無法置信。 每當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過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們的境界低於我們,我們積集的功德則是他們的兩倍。我們獲得的功德超過另一個人積集的功德。例如,帕祊喀仁波切在他的菩提道次第教法中說,如果我們不是菩薩而隨喜菩薩一天所積集的功德,我們也因而積集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薩半天所積集的功德,假設不隨喜的話,我們大約要在13000年才能積集到那麼多功德,精確的數字有待查考。如果我們隨喜佛陀一日積集的功德,我們積集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我想這當然是由於佛已成辦了一切功德的積集,而且遠高於菩薩。佛菩薩眾有無量多,所以每當我們隨喜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便積集了浩如虛空、無法置信的功德。還有,有情在無始世之中已經積集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幾秒鐘之內,我們因隨喜所積集的功德就超乎想像。隨喜是清淨的修行法門,沒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為積集隨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而已。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為清淨的修行。 四、善巧的隨喜功德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見到其他人好事臨頭,我們應當隨喜。 ·看見一部好車,隨喜車主的一切功德。 ·看到一棟漂亮的高樓,隨喜高樓房主的所有功德。 ·每當見到莊嚴的寺院,甚至是一張寺院的照片,也應當隨喜,隨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眾所積集的功德。這樣一來,雖然你沒有任何工夫籌款或建寺,也可以積集他們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還有隨喜別人事業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 ·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菩薩致力於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 ·每當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車子或其他東西的人如願以償時,都應當隨喜。例如,見到有人坐在賓士或其他昂貴的車子裏時,應當隨喜。這樣,我們會積集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樂,因為免除掉嫉妒的惡業,那只會妨礙自己現在及未來的成功,包括成佛在內。 ·見到有人高興,或有好事臨頭,或在修行佛法,我們應當感到歡喜。應當像母親見到鍾愛的獨子找到一百萬元般高興。 ·教法中提到一個隨喜的方法。思惟:「我實際上已經受了菩薩戒,幷承諾要解除眾生的苦,帶給他們安樂,令他們修行佛法幷積集功德。現在有情自己那一方面主動這麼做,真是太妙了!」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當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寶藏一樣。在《證道歌》中,宗喀巴大師解釋道,隨喜是最好的善行,下一點點功夫就能夠積集大功德。還有,一位證量很高的安多喇嘛說,當我們躺在床上(或海邊)時,如果想要積集大功德應該修隨喜。 五、多多隨喜,重視回向方法 為了在解脫道上獲得更多的功德,我們最好還加上隨喜這一修法。隨喜極易做到而利益又極大,是佛陀以及上師法王如意寶等高僧大德一再強調的修法。佛曾在《教誡勝光王經》中說:一切以貪著現世之心或因世間八法而發心所造的善業,不如以清淨之心,隨喜他人所作善業並回向無上菩提後所獲的功德殊勝。《般若攝頌》中說:「三千須彌秤稱可量取,隨喜善法無能量取者。」佛世時波斯匿王發心供佛,有一貧女見後連續三天誠心隨喜,故佛在這三天中都以貧女為首回向功德,因為其功德已超過了親自供養的波斯匿王。恰美仁波切也說:「聞他人行善法時,當斷嫉妒不善心,至心欣樂隨喜者,當得福德與彼等。」彌勒菩薩的《現證莊嚴論》第二品中也講述了隨喜的修法。我們每次在回向善根之前,應消除嫉妒與傲慢,對十方三世從佛到菩薩、羅漢直至凡夫的一切善根都誠心誠意地隨喜,以此殊勝方便迅速積累福報。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後,願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種發願(與發願的區別在於發願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則是在作善事之後),回向與不回向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為父母健康而誦咒後,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這一功德,否則,父母並不能得到這一功德。而且在以後生起嚴重的嗔心和邪見之時,這些善根都會因此而長時不能感果,另外,回向的物件不同,所感的果也會有極大的差異。如果只為現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長壽、消災免難、升官發財等回向,則所感的果極小,而且也只會成熟一次,要想所作的善根能恒久不滅,也有個殊勝的方法,即把功德回向無上菩提,這樣所作的善根能恒久不滅,而且還會逐漸增上。若仍執著於世間利益的一些人可以這麼觀想:我在獲得出世的功德甚至是無上佛果之後,何愁還得不到這些世間小利呢?諸佛菩薩的福報即已極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回向時發心應儘量廣大。佛陀與祖師們關於回向的開示極多,如在小乘的戒律中,經常遇到佛陀親口宣說的這個回向偈:「此佈施善根,皆隨逐餓鬼,消餓鬼惡身,得生善樂趣。」佛在《慧海請問經》中說:「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至尊彌拉日巴也說:「山林禪修大修士,與彼給養功德主,同獲成佛之緣起,緣起精華為回向。」即山林中閉關的修行人,與為其供養的施主,只要他們誠心回向,都會同等獲得成佛的緣起。噶舉派的覺巴仁波切說:「二種資糧猶如摩尼珠,若不發願亦即不拭淨,所求之果最終不得成,故于回向當勵力修持。」意即摩尼(如意)寶珠若不擦拭清淨,人們便不可能從中求到財物,同樣在積累福慧二種資糧時若不發願回向,則佛果也不可能得到,因此應勵力修持回向。《般若攝頌》與《現證莊嚴論》第二品也都強調了回向的重要性,在上面所舉的貧女隨喜獲福的公案中,貧女因沒有將隨喜的功德回向,而在以後生起了瞋心而失壞了善根。

證悟了空性就能轉物

2009年01月28日
公開
24

節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怎樣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證悟空性的人,在進入空性境界時,用腳踩石頭,如同踩在柔軟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腳印。如果他們沒有進入空性的狀態,也與我們凡夫一樣,他們腳下的石頭也同樣堅硬。 阿瓊堪布傳記中有這樣的描述:一次,當他在搖鈴杵的時候,不小心將鈴杵失落於石頭上,當鈴杵落地之時,石頭忽然如同酥油一般柔軟。鈴杵清清楚楚地印在石頭上,石頭也清清楚楚地印在鈴杵上。在西藏的很多寺院,都留下了類似的腳印、手印等等。 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並非所有的腳印都是成就者的足跡。通過其他的歪門邪道,也能達到這個目的。據說,有一種動物的油,將其塗在手上去抓石頭時,就會象抓泥土一樣。所以,你們千萬不要輕信。一看到誰能抓石如泥,就將其奉為成就者,以為是佛陀親臨。這些現象,不一定能說明他的修證,卻能更進一步地證明外境是心的觀點。如果外面的世界與心是截然分開的,那麼,那些證悟空性的人,就不可能留下足跡。 在米拉日巴的傳記中,也描述道:一次,他與一位學因明的人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對方問道:天空是否有阻礙? 米拉日巴回答道:天空當然有阻礙。 正當對方以為抓住了把柄,而洋洋得意之際,米拉日巴出人意料地飛入天空,在空中猶如踩在地面一般,任意行走、站立。 對方又問道:岩石是否有阻礙? 米拉日巴回答道:沒有阻礙。 隨後,為了證實自己的答案,他又令人瞠目結舌地在岩石中任意穿越。 這又更充分地證明了我們的觀點——外境與心本為一體,當心自在以後,外境也就得到了自在。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些都是荒誕不經的神話,並不值得相信。 但是,我們應該思索:所謂神話,就是大家認為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或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人不承認的所謂理由,就是他沒有親眼見到,但僅僅沒有見到,就能證明不存在嗎?如果這種理論能成立,那麼,人現有的很多觀點,都立即可以推翻。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神話的可能。但這種觀點,卻是千真萬確,經得起考驗的。 比如:如果給一千年前的一個普通人講太空船、電腦等等,他們一定會認為這些都是胡說八道。同樣,給現在的很多人講內在的世界,他們也會斷然否定。這就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體驗的緣故。但是,畢竟有些人經過開發,已經證實了。 密宗認為,一切都是佛的壇城。有的剛學密法的人,雖然口中不講(因為怕犯密乘戒),心中也肯定會嘀咕:怎麼會是佛的壇城呢?如果我已經是彌勒佛或阿彌陀佛了,為什麼還要修行呢? 當然,雖然實際上是這樣,但還需要我們去認識,去修行,一旦內在的世界開發以後,就可以出現這些境界。為什麼呢?因為外面都是心的顯現,當我們將心控制了以後,外境也就被控制了。這就猶如看幻燈片時,幻燈機上裝的什麼底片,我們在螢幕上見到的也就是什麼圖像。我們的心中有什麼習氣、有什麼種子,我們所看到的外境,也就是這些習氣和種子的外現。一旦我們的心清淨以後,就再也不會流轉於輪回當中了。 這些觀點,是無數的前輩經過自己的實踐,而得出的結論。其實,只要我們努力,去開發自己內在的智慧,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種神奇莫測的境界,瞭解這個世界的廬山真面目。這是無數人屢試不爽的經驗。 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都是人——一名活生生的濁世普通人,所能夠作到的事情,而不是什麼天人或者仙人才能做的。只要按照佛所指引的路線精勤邁步,不但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在今生也可以成佛。

【轉貼】科學家不能不承認佛經非神話:解密印度老人空中漂浮

2009年01月27日
公開
15

2006年08月11日15:30   中國科普網 在印度北方的邊遠山區納米羅爾村,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名叫巴亞。米切爾。他修煉瑜珈功有40多年了,據說他的身體能在山林上空飄浮,如同仙人。 美國物理學家卡萊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各地多年,他決定去拜訪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學家辛格。米巴爾教授、人體形功能學者雷曼爾博士及美國《科學與生活》雜誌的記者等。納米羅爾村地處邊遠山區,道路艱險,人們要騎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達。這裏幾乎與世隔絕。 卡萊曼思教授一行人到達後,拜會了巴亞。米切爾。這位老人長著濃密而長的銀色頭髮、鬍子,濃眉下的銳利眼神,儼然一副哲學家的風度。他能講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當卡萊曼思教授問巴亞。米切爾能否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飄浮上天空時,老人馬上答應:“可以。”並請眾人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時,在他獨自居住的茅舍門前觀看。 第二天一早,卡萊曼思教授等人聚集在茅舍門前,架起了錄影機及各種探測儀。巴亞。米切爾盤腿坐在門前的一塊薄毯上,閉目養神。人們的目光、錄影機鏡頭、各種探測儀全集中在米切爾身上。大約在2∼3分鐘之後,只見他身體輕輕上升,約升到10米高時,他改變了盤腿的姿式,伸出雙臂,如同鳥兒的翅膀,開始旋轉飛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爾像進入渾然的忘我狀態。 這一情景真令人目瞪口呆。大約在空中飄浮了30分鐘左右,米切爾的身體開始搖動,接著以水準狀態慢慢降下。錄影機拍攝了他在空中的每一個角度。米切爾落地以後,幾位科學家發現:他身體變得非常柔軟,像棉花一樣。當米切爾慢慢升空時,探測儀已測出從他身上噴發出一股氣流把他托起。80公斤體重的人升空需要相當大的能量,這股氣流和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美國《科學與生活》雜誌記者史密斯,目睹了現實生活中的真正“超人”後,心中無比振奮,如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史密斯提出:用重金騁請巴亞。米切爾去美國作表演。 巴亞。米切爾很有禮貌地回絕重金之聘。他說:“我是個虔誠的印度教徒,練瑜珈功有40年了。在這深山叢林中安靜地生活,對金錢、名利早已淡泊了……”當幾位科學家問他是如何練成這奇妙的功夫時,巴亞。米切爾很認真地回答:“這必須經過嚴格的精神訓練,才能學到這門技巧,而肉體上的訓練更為艱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將人體內潛藏的巨大‘魔力’解放出來……”這些話,並不能解除科學家們心裏的疑問,人體內潛藏的“魔力”到底是什麼?是如何突破物理學上的萬有引力定律的? 關於人體在空中飄浮,卡萊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幾位科學家發現:在印度的古書——《佛經》上早有記載:早在2千年前,佛教的高僧們就能毫不費力地飛向天空,他們將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繪成巨畫。印度考古學家們曾發現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繪製的是印度2千年前恒河流域的曼達爾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鳥瞰角度繪製的。當時沒有直升飛機,人們怎樣從高空來繪製的呢?科學家們一直把印度古《佛經》中的記載當做神話,如今他們親眼目睹了人體飄浮升空,不能不承認記載是事實。有關人體飄浮升空早在本世紀初就有人目睹。 1910年英國著名的探險家彼得。亞巴爾到緬甸北部叢林考察探險,在一座邊遠山區的大寺院裏認識了一位元修行老僧。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門前靜坐十多分鐘,然後盤坐的身體慢慢升空,在深山的叢林上空飄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亞巴爾被這一神奇情景驚呆了,他用照相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這位修行僧空中飄浮的鏡頭。回國以後,他在英國《衛報》發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當時有些英國科學家們不相信,認為亞巴爾是幻覺,中了一些宗教巫師賣弄的障眼法伎倆。亞巴爾堅決否認,他認為自己當時頭腦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這位僧人在做人體高空飄浮時,並沒有邀請他觀看,是他偶爾碰上的,根本沒有什麼障眼法之說。 1912年,法國的探險家歐文。羅亞尼在尼泊爾和我國西藏交界的喜馬拉雅山一帶考察、探險。他請了一位西藏喇嘛做嚮導。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時,竟腳不沾地,似飄浮前進。喜馬拉雅山一帶積雪很深,羅亞尼每進一步,腳都陷在雪裏,而要跋涉前進,非常艱難。而這位藏人喇嘛行走時腳不沾雪,非常輕鬆,並且時時在拉他前進。如有一陣風來,這位喇嘛的身體如同樹葉一樣,身體飄起,隨風前進。 最令歐文。羅尼亞驚奇的是這位喇嘛帶著他過康爾尼峽谷時的情景。這道峽谷約二百多米深,一百多米寬。如果爬山越過,需要大半天時間,而且非常危險,因無道路可行,隨時可能跌入峽谷中,不粉身碎骨也要跌成重傷。羅尼亞正為過峽谷需要冒險發愁時,喇嘛彎下腰,把羅尼亞背在身上,要他別害怕,閉上眼睛。羅尼亞突然感到身體飄起,睜開眼睛一看,他驚呆了,喇嘛背著他騰雲駕霧地在空中飛行,僅僅幾分鐘時間就越過了峽谷。他實在難以相信,在這荒涼的雪山地帶,竟有如此本領的奇人。 歐文。羅尼亞返回法國後,把這位藏人喇嘛隨風飄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寫成文章登在《巴黎時報》上。有眾多的讀者不相信,認為這位探險家在寫“天方夜譚”般的神話。 印度的軍事學家早就注意到這種人體飄浮術確實存在,並且在設想把它用於軍事作戰。組織一支“超人”的軍隊,那就不怕敵方的地雷、坦克、導彈、轟炸機的攻擊,隨時可以突擊到敵人的後方擊敗對方,就不必再花更多的錢研製尖端武器。而印度的一些科學家們卻認為:這樣的設想很難實現,因為當前科學家尚弄不懂人體飄浮是如何形成的。當今為世人所瞭解的四種力量,即:重力、電磁力以及兩種核力之外,我們只能假設還有第五種力量。這第五種力量又是如何從人體產生的?又如何推動人身升空?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如果人體飄浮術確實存在,今日物理學原理就徹底被推翻了。當然如今的科學水準尚不能解釋自然界中的所有特異現象。特別是瑜珈術的超越冥想功,更難用科學的道理去解釋。 印度的的物理學家辛格。瓦傑巴博士觀察、研究人體飄浮術多年,也接觸過幾位有此功能的人。令他奇怪的是這些人都隱居在深山大澤之中,從不願展示自己,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的行為方式及邏輯思維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如果他們講解此功是如何練成的就更困難了。瓦傑巴博士曾用幾種現代物理探測儀器來探測其中的微妙,均無結果。越研究越感到這是奇妙的神話,令人難以理解。 所以,瓦傑巴博士認為:印度軍事家想把人體飄浮術用到軍事作戰方面,那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幻想,要揭開此謎尚需要更長的時間,人類的科技水準能真正發現、挖掘人體內潛在的特殊功能,才能揭開謎底。

如 何 學 密

2009年01月26日
公開
26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傳講 作爲修學密宗的人,在從發心到成佛的一系列過程中,爲了讓自己的修行能夠如理如法,就應該按照以下次第進行修持: 一、學密的基礎──出離心和菩提心 我們以前也三番五次地講過,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學密的基礎,爲什麽在這裡還要反覆地強調呢?因爲,作爲修行人,必須要過這兩關,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即使修再殊勝的類似大圓滿等等的密法,也是徒勞無功的。只有在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之上,才能正式入密修行。 巴珠仁波切講過: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前提下,即使閉關九年修大圓滿,也不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所修的法是大圓滿,時間不是一兩天或幾個月,而是九年,修行方法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以泥封門、斷絕所有外界往來的情況下,只因缺少出離心和菩提心,而不能播下解脫的種子。這足以警醒我們:如果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會淪落到如此地步──修了九年大圓滿,卻不一定能播下解脫的種子!所以,對任何一位修行人來說,出離心和菩提心都極爲重要。 很多人因爲缺少這些知識,只知道密宗殊勝無比,就好高騖遠,妄想不修加行而一步登天。疲於奔命地去接受密宗灌頂,不亦樂乎地修習密宗,最終卻是竹籃打水,收效甚微。這一切過失,不能歸咎於密宗,而是因爲基礎不穩所致。所以,學密的人必須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是顯密的共同基礎,是趨入一切修行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 所有的無上密宗都十分強調出離心和菩提心。譬如,在修生起次第之時,一旦離開空性見和慈悲心,即使能將佛像觀想得一清二楚,也毫無意義;同樣的,正如經書所言,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即使念誦了上億的本尊心咒,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所以,一切修法的關鍵在於出離心和菩提心。目前,有不少居士在沒有修好出離心和菩提心,不懂得生、圓次第的情況下,盲目地念誦一些本尊的修法儀軌,妄圖獲得收益。在此必須提醒諸位,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顯宗、密宗都一致認爲,萬法都隨發心而定。《開啟修心門扉》中也講過,如果某人是爲了今生(圓滿)而修行、放生、供僧、供佛……,即使這一世能如願以償,其結果也不過如此;如果因前世業力而未能如願,這些善行也不會引發絲毫出世間果報。因爲在修行之時,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解脫、度衆、成佛等等,而僅僅是爲得到今生今世的幸福快樂,既然其發心已經如此明顯,那麽其所做善業又怎麽可能變成解脫之因呢?決不可能。 經書裡也有這樣的譬喻:有一個人被饑餓所逼,正萬般無奈地掙扎在生死線上,假如不立即進食,幾分鐘後就會被死神奪去生命。這時,如果讓他到國王的寶庫中去取寶,他首先應該選擇什麽呢?絕對是食物。因爲,寶庫中的其他金銀珠寶雖然珍貴,卻無法解決瀕臨餓死的困境。對此時此刻的他來說,價值昂貴的金銀珠寶是毫無用處的;同理,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雖然極爲殊勝,但對沒有基礎的人而言卻太高深了。目前,我們暫時還不需要生圓次第的修法,當務之急,還是出離心和菩提心。 還有一個譬喻:古代東西方很多城市都有城牆,必須經過城門方可進入城內。假如此城只有一個門,再無其他入城門徑,每一個想進城的人就必須通過此門。城裡有很多人家,一旦進城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想去哪一家都行。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此門,便只能徘徊於城外,永遠無法進入城內。這個譬喻說明,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趨往修行之城的唯一門徑,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生起以後,大圓滿、大手印、時輪金剛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便可隨意選擇。但在沒有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之前,想修成這些法,實在是自不量力的愚蠢之舉。 所以,現在我們不必迫不及待地去修大圓滿或生起次第等密法,而是要首先生起堅定不移的出離心。偶爾因環境等因素産生的出離心是極不可靠的,故而要反覆修習,一旦生起,就要令其穩固不退轉。而令出離心生起的方法別無他途,唯有依靠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外四加行的修法。 究竟什麽是劃分有無出離心的界線呢?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中要求:如果希求解脫的心念,日日夜夜從不間斷,才叫生起出離心。這個標準比較高,薄地凡夫一時難以做到,所以我們暫時只能提出一種較低層次的出離心衡量標準── 沒有出離心的人,只求今生世間圓滿及來世人天福報,此外便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沒有更高的追求;有出離心的人,可能偶爾也會有這些想法,或許也會喜歡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始終縈繞著一個信念,就是──這些都不是生存的目的,只不過是一種臨時的生活方式和手段,可有可無,我的最終目標是獲得解脫!如果能有這樣的意識,就基本上可以算是具備了出離心。總而言之,學密法的人一定要修出離心! 第二是修菩提心。今天我們不講菩提心的具體修法,而是要再次重申,學密之人必須要有菩提心!某些密宗教派認爲,沒有菩薩戒就不可能得到灌頂,也就不可能有密乘戒。因爲在三戒中,下下是上上的基礎,即別解脫戒是菩薩戒的基礎,沒有別解脫戒就沒有菩薩戒;菩薩戒是密乘戒的基礎,沒有菩薩戒就不可能得到密乘戒。因而,修學菩提心在密宗裡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在沒有菩提心的情況下,即使念誦了十多億的本尊心咒,如果發心和修法不正確,來世就可能會立即變成厲鬼或邪魔之類具備神力的衆生。此外,能將本尊、特別是忿怒本尊觀想得如同睜眼所見一般清楚的人,也有可能得到類似結果。現在,有些人動辄便觀想忿怒本尊,猛念其心咒,以詛咒或降服他人,這些都是不對的。通常,一般人不會投生爲厲鬼,但修生起次第不如法的人,卻有可能這樣墮落。然而,證悟空性者或發菩提心者絕不可能有如此下場。由此可見,密宗生起次第也是不能離開菩提心和空性見的。 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涵義十分深刻,必須要親自體會和實修,才能明白其內涵的偉大和必要,這是僅僅通過聞思所感受不到的。我一直希望大家能認識到,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可修可不修,關鍵問題是出離心和菩提心。要知道,即使沒有證悟大圓滿、沒有念誦上億本尊心咒、修生起次第觀想不清楚,都不會有人說我們不是修行人;但是,如果缺少出離心和菩提心,那我們就真的不是修行人了! 我曾看過一則故事:一位學者在乘船渡河時詢問船夫:「你懂不懂數學?」「我不懂!?」「哦,那你的半個生命已經失去了!」又問:「那麽,你懂不懂哲學呢?」「還是不懂!?」「那你又失去了半個生命!」行至河中間時,船故障了,船夫就問學者:「你會不會游泳?」「我不會!!」「那你的整個生命都已經失去了!!!」船夫不無遺憾地說。 同樣,沒有修持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雖然看似缺少很多,但實際上卻並不缺少;反之,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那就真正是失去了一切,因爲他連修行的門徑都沒有趨入。所以,這兩個基礎很重要! 二、密法修習次第 在修好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密宗的修法。榮森班智達是寧瑪巴一位傑出的成就者,他將學密者從開始發心到最後獲得成就的過程分成了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依止密宗金剛上師。因爲,密法是不能通過看書而僅僅從字面上去領會的。比如,密宗續部的專有名詞,一般人根本無法了知其含義;又如,密宗爲了使外道不致於盜法,而在很多續部中故意打亂修法順序,後修的在前,先修的在後,如果沒有上師的引導,私自按照書上的次第去盲修瞎煉,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世人皆知,哪怕顯宗的修法,也要依靠上師的指導才能學修,更何況殊勝的無上密法呢?所以,第一步是依止金剛上師。現在,有些居士在沒有上師引導的情況下,私自閱讀密宗法本,擅自依照法本修學,這是極端錯誤的行爲。最終結果,他不但不會有所成就,而且還有盜法的罪過。 對金剛上師的要求,在《大圓滿心性休息》、《普賢上師言教》以及有關金剛上師的開示中講得十分清楚。希望大家在依止上師之前,能仔細參閱這些法本。 第二個階段,是入密宗壇城接受灌頂。依照以前的密法規程,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四個層次,是根據受灌頂者的根基而分開傳授的,受者能夠修到什麽程度,就授予相應程度的灌頂,決不輕易違越次第。 時至今日,現在無上密宗的灌頂很多都包含了完整的四灌頂,雖然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大家一定要量體裁衣,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適合的灌頂。目前,在灌頂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漢地。因爲此前已經做過有關灌頂的開示,在米滂仁波切的《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也有相關的內容,所以此處不再贅述。 第三個階段,是接受密宗戒律。實際上,灌頂和接受密乘戒是一回事,但榮森班智達將它分成了兩部分,首先是進入密宗的壇城,其次是受密乘戒。 受密乘戒之前,必須瞭解密乘戒的內容,再抉擇是否接受。也就是說,在接受灌頂之前,準備接受者首先必須拿到戒本,詳細閱讀與灌頂相應的密乘戒,並在確認自己能做到的前提下,才能接受灌頂,否則就不能接受。 戒律都是這樣。比如,受居士戒,也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能守持哪幾條戒,就受哪幾條戒。菩薩戒也是可以選擇的,鈍根者只需受持一條願菩提心,其他的可以暫時不受;中等根機者可以受無著菩薩著作中所講的四條根本戒(分開有八條),其餘的可待將來再受;利根衆生則可以受持龍樹菩薩所講的二十條根本戒(也可以說十八條)。密乘戒也是一樣。只有量力而行,才是護持淨戒的必要保證。 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很多的授灌頂者在灌頂時,並不太強調密乘戒,求灌頂者也根本不知道在灌頂背後還有密乘戒的要求,都滿以爲灌頂結束之後,就萬事大吉。其實,灌頂之後最難做到的,就是密乘戒。 第四個階段是聞思,這是極其關鍵的步驟。首先要學習密宗特殊的見解,然後再進一步學習密宗的具體修法。 第五個階段,是學成後到靜處修行。 以上是榮森班智達所講的學密的五個步驟。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第五個階段──修行,亦即學習密宗的見解和修法。 三、略談密宗的見解和修法 密宗所有的修法可以歸納爲兩條路,一是生起次第,二是圓滿次第。下面分別對其進行簡略說明: 1、生起次第 修生起次第時,一般要觀想本尊像以及佛的壇城,這有什麽作用呢?凡夫因爲被無明所遮蔽,所見所及全都是不清淨的現象。通過密宗的見解,才使我們領悟到:這一切都不是實在的,是幻覺,是本來清淨的。 顯宗也認爲,八地菩薩眼中的外器世間(即山河大地)是很清淨的。怎樣的清淨呢?彌勒五論中的《經莊嚴論》(《經莊嚴論》契合大乘經典的義理,匯集了唯識和中觀等所有大乘的精華。)裡講過,菩薩到八地時,開始轉識成智(我們現在的眼識、耳識等五識屬於心,不是智慧。心和智慧的差別在於,有執著的、不清淨的現象是意識或心;智慧是無執著的、證悟空性的,從現象的角度來講,智慧是清淨的顯現。),當其五根識(眼識、耳識等)轉化成智慧以後,所見就如同極樂世界一樣:地面不再是土石瓦礫,而是琉璃珍寶等等。其實,在人們心中所謂「琉璃」的概念也是不清淨的,但因爲人們喜歡琉璃等珠寶,才將清淨刹土形容成琉璃等珍寶的樣子,這是針對人們的喜好而言的。實際上,在菩薩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智慧的現象、非常清淨的現象:所聞是妙法音聲,所飲是甘露……,當然,凡是言詞所能傳遞的,都屬於分別念的範疇,都無法真實地表達菩薩的境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顯宗認爲:要想真實感受這一切,只有通過首先發菩提心,依顯宗的修法長劫修煉,積累無數資糧,證悟無我空性,達到八地以上,才能依靠自己的修行現前萬法本來清淨的境界。然而,以密宗特有的修行方式,即使是凡夫,也能現見本來清淨的境界。爲什麽密宗能辦到,而顯宗卻不能辦到呢? 《維摩詰所說經》中有這樣一段內容:一次,釋迦牟尼佛在傳法時講道:諸位菩薩如果想感受外境的清淨,就應當自淨其心。心淨,則外境清淨,修行至心淨之時,外境也會隨之而清淨。當時,舍利子也在佛陀身邊,他心想:娑婆世界這麽不清淨,難道釋迦牟尼佛的心仍然沒有清淨嗎? 佛得知他的想法後,便反問舍利子:生盲(一出生就看不見的盲人)看不到日月,這是日月的過失,還是盲人的過失呢?舍利子回答說:是盲人之過,而非日月之咎。因爲盲人沒有眼睛,所以看不到日月,而不是日月不存在。佛又說道:娑婆世界的本體永遠是清淨的,但凡夫就像盲人一樣,始終無法看見。 此時,一位從其他佛刹來至娑婆世界聽法的菩薩說道:我現在所見到的這個佛土就是清淨的。舍利子不以爲然,就反駁道:此佛土是不清淨的!於是他們二人就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正當難解難分之際,佛以神通顯示了娑婆世界的本來面目,在場的所有人都親眼目睹: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極樂世界等諸佛刹土一樣,十分清淨莊嚴。 之後,佛陀告訴大衆:我的世界本身就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只是你們沒有看見而已。 此經是純粹的顯宗經典,其中也提到了「世界本來清淨」的說法,可見本來清淨的觀點,並不是密宗所特有的。 榮森班智達講過,雖然在小乘經典裡,也有釋迦牟尼佛如何發心、成佛,以及諸多菩薩如何修行、成道、度化衆生的記載,但因爲缺少相應的方法,所以小乘行者無法成就諸佛菩薩的果位。 同樣的,雖然顯宗也談到了世界本來清淨,卻無法令八地以下的修行者親身感受到這種境界。但是,密宗有更直截了當的生起次第的修法。在了知萬法本來清淨之後,用生起次第的方法,就可以令不清淨的現象逐漸消失,而深切體會到這種清淨。凡夫修生起次第,也可以達到其頂點──在生起次第修起來之後,外面的一切自然顯現爲佛的清淨刹土,這是密宗普通修行人都可以現量看到的境界。 爲什麽要修生起次第呢?因爲,我們凡夫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所觸、所及,都執爲不清淨的事物。如果其本身就不清淨,那也無可奈何;但實際上,萬法都是本來清淨的。既然是清淨的,那麽有沒有一種方法能令這種清淨快速顯現呢?如上所述,顯宗沒有這種方法,而密宗卻有生起次第的修法。修生起次第的意義就在於此。 2、圓滿次第 圓滿次第有何作用呢?即使生起次第修得非常好,能夠現量看到一切外境皆爲佛的壇城。但是,如果不能證悟空性,又會執著佛的壇城爲實有。這時,雖然一切外境顯現爲清淨,但這種對清淨的執著,與對不清淨的執著一樣都是執著,所以仍然要斷除。如何斷除呢?這就需要借助於圓滿次第的修法。 圓滿次第可以分爲兩種:有相圓滿次第和無相圓滿次第。格魯派和薩迦派大多數圓滿次第的修法,都是有相圓滿次第,也就是氣脈明點的修法,如時輪金剛中的氣脈明點修法。 修氣脈明點爲什麽能證悟空性呢?米滂仁波切在時輪金剛的解釋中講過,假如在頭一點不疼的時候觀想頭痛,在觀想一兩天之後,頭肯定會真的痛起來,這是一種心的作用,但見效不是很快;如果另外一人直接用木棍打自己的頭,那麽在木棍落在頭上的瞬間,立刻就會有頭痛的感受。 這個譬喻說明,雖然可以用顯宗《入中論》、《中論》裡的推理方法來推翻我執,但是進展很慢、效果不是很好,從凡夫修到真正證悟空性的一地菩薩,需要一個阿僧祗劫(無數大劫),這是一個漫長得連天文數字都無法表述的時間概念。然而在密宗裡,卻可以通過修氣脈明點,快速地證悟空性。爲何能夠快速證悟呢?因爲我們的心和肉身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通過對氣脈明點的調節,就可以使心發生決定性的改變。 在觀修生起次第時,確實可以見到一切外境、衆生皆爲佛的壇城。通過圓滿次第證悟空性以後,雖然佛的壇城依舊存在,卻能了達這一切並不是實有,而是如夢如幻的。這就是修圓滿次第的意義所在。 無相圓滿次第主要是指大圓滿,時輪金剛等續部中也有一部分。無相圓滿次第是指不借助於觀想以及修氣脈明點,而直接證悟空性的修法。它與顯宗的證悟空性有何不同呢?如前所講,顯宗就如觀想頭痛,僅能依靠推理來證悟空性。而密宗,特別是大圓滿,可以令一介凡夫,在剛剛發菩提心、剛剛進入密乘不久,不必經歷無數大劫,而是在短短的一生,甚至幾個月、幾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去感受、體會空性。顯宗的空性是理論上、字面上的概念,而密宗的空性卻是切身的體會,所以進步神速。 大圓滿中既包含了無相圓滿次第,也涵攝了生起次第。但是,大圓滿的生起次第不是通過觀想佛像,從外面看到本尊壇城,而是藉由禪定,從內心向外發出佛的壇城。這是沒有任何造作的、自然的、純淨的一種佛的壇城。 觀想唐卡雖然可以控制一些不清淨的顯現,但還是有造作的成分,因爲唐卡畢竟是人畫的。譬如,如果用一束光照在唐卡的上半部,而使唐卡的上半部較亮、下半部較暗,並以此唐卡爲對境而作觀想。當生起次第修起來之後,所顯現的本尊或者壇城也會上半部非常亮、下半部很模糊。 這說明,這種生起次第是有造作的。雖然有造作,但它卻能控制我們對不清淨的執著。譬如,洗手用的香皂自身並不乾淨,終究要被洗掉,但我們卻可以用它來洗淨雙手。同樣,這種生起次第雖然有造作,但造作的東西也可以推翻許多不清淨的現象,所以暫時可以利用它。 然而,大圓滿卻不是這樣。修大圓滿時,不需要看佛像,也不需要觀想佛陀、本尊的容貌、身色、手印……而只需要入定。因爲一切萬法的本性永遠離不開空性,也永遠離不開現象,入定修光明的同時,現象的部分自然可以爆發出來,那便是純淨而無有造作的佛之壇城。大圓滿沒有特意修生起次第,最後卻達到了比修生起次第更超勝的目的。所以,大圓滿修法涵蓋了一切生圓次第的修法。 以上內容,介紹了生圓次第的概念。雖然密宗各大派別的修法異彩紛呈、各有千秋,但所有修法都可歸納於生圓次第的修法當中。 以上所講的,是密宗一般的修法次第。因爲環境、時間等各種因素,我們的修行不一定會按照以上順序進行,而往往是在出離心、菩提心等一系列加行修完以後,直接進入大圓滿的修法。因爲大圓滿法,並不是專供出家人,或者高僧大德的修法,即使是像你們這樣的居士,在加行基礎打好之後都可以修,你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修大圓滿。 四、生圓次第與顯宗修行的差別 顯宗沒有生圓次第的修法,雖然其最終境界與密宗一樣,但因爲缺少這些見解與方便,所以其修行的效果與進展與密宗有著很大的區別。經書上講過,顯宗從發心到證得一地,最上等根基的人也需要一個阿僧祗劫。但實際上,即使是顯宗的修行者,也不會需要那麽長時間,因爲菩薩修到一定層次後,有種種方便法門,每一種方法都可以積累衆多資糧,在資糧道、加行道中,層次越高,能力越大,於一刹那間便能積累不可計數的資糧。即便如此,顯宗從發心到一地,還是需要很長時間。而密宗卻不是這樣,如果已經完全成就了學密的利根法器,則加行道只需六個月,資糧道也不會很長,在顯宗無法企及的時間內,就能到達一地。雖然顯宗不承認這一點,但無數事例可以證明,密宗修法的確有著顯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顯宗和密宗的差別在什麽時候就可以消失呢?如果學顯宗的人,證悟了顯宗的第一地,實際上也就證悟了密宗。因爲在第一地之後,顯密是毫無分別、一味一體的。所謂密宗的特點,只存在於資糧道和加行道,亦即沒有登地之前。 也就是說,在沒有登地之前,顯密確實有很大差別,但在登地以後,就沒有差別了。例如,在顯宗裡沒有金剛身的概念,更不可能有其修法,這是密宗特有的一個修法。密宗認爲,人的身體雖然是不清淨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清淨的因素,如果能夠掌握這些因素,使它趨於成熟,在它成熟的同時,有漏的肉體就會逐漸消失,當它完全消失以後,肉身就轉換爲金剛身。金剛身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地、水、火、風的影響。 然而,證悟一地的顯宗修行者,當他從一地的定中出來以後,立即就有了幻化身,也叫幻身或金剛身。雖然他沒有修過生起次第,但因爲他證悟了光明,就會有幻化身。所以,在一地以上,顯密是沒有差別的。一地以上的顯宗修行者,最終也自然而然地趨入了密宗。 無垢光尊者、米滂仁波切等大部分人的觀點是:因爲在登地之後,並不存在顯密之分,所以即使根基較差的修行人,在登地之後,也可進入密乘道。米滂仁波切等成就者甚至認爲,如果快的話,顯宗的修行者在大資糧道時就會進入密宗。因爲修大資糧道的人通過禪定,可以去諸佛刹土,在佛前聽法。在這些佛刹中,也有密宗修法的傳承,他可以因此而契入密宗。 顯密最終的果報有差別嗎?顯宗、密宗都可以成佛,只是速度的快慢有很大差別。至於最後的果位,雖然有人說有差別,但蓮花生大士等很多成就者都認爲,其最終果報是沒有差別的,兩者同樣都可以成佛。 此外,密宗幻身的修法是一種非常特殊的修法,但寧瑪派更強調虹身。幻化身有清淨和不清淨兩種分別,清淨的幻化身和虹身是差不多的。如上所講,修大圓滿時雖然從未觀想過唐卡,但在其證悟到爐火純青之際,頓時就可以顯現出五方佛的壇城,這時便可見到一切外境都是清淨的現象,身體也開始逐漸變成虹光身,此虹光身可以直接帶到佛的果位,最後成爲佛的報身。 密宗通過無相圓滿次第的修法,就可以證悟龍樹菩薩《中論》中所講的空性;而用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就可以證悟無著菩薩的《寶性論》和龍樹菩薩的《讚法界論》中的所有內容。以上簡略地介紹了密宗的一些修法及其意義。 有些人覺得密宗很神秘,這是因爲對密宗的整個體系缺乏瞭解而造成的假相。其實,密宗一點也不神秘,只是它的方法很特別、很快速、做起來比較容易而已。譬如,因小乘見解不是很高,所以比丘戒的戒條很多,比丘尼的更多,要做到任何一條細微的戒律也不違犯是很難的。爲什麽比丘(尼)戒那麽嚴呢?這就與其見解有關。 菩薩戒就不同於小乘戒,因爲其見解超勝於小乘,所以戒條就不是很多。因爲,菩薩戒既要考慮自利,也要考慮利他,既然是利益衆生的動機,就沒有必要過分謹小慎微、瞻前顧後,很多方面都可以有一定的彈性,這樣才能更加遊刃有餘地利益衆生。 在密宗裡,如果沒有證悟密宗的見解,就另當別論,如果已經證悟了,就不像顯宗的戒律那麽嚴,這也是與其見解密不可分的。所以,雖然密宗的修行輕而易舉,戒律也張弛有度,然而成就的速度卻是迅速快捷的,這就是密宗的特點。你們學密的機會不是很多,僅看一兩本書,並不一定能窺見密宗的全貌。所以此處提綱挈領,以簡略通俗的語言來描述密宗的修法,使大家對密宗有一個粗略的概念。 五、使修行抵達終點的順緣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具體修法這裡暫時不講。在具體修行時,首先不要操之過急,倉卒地去修密法,目前最重要的,是穩紮穩打地修出離心和菩提心。特別是菩提心,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我覺得並不是很容易。我們學佛那麽長時間了,也比較精進,但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圓滿世俗菩提心。顯而易見,菩提心的確是得之不易的。 發菩提心的頌詞念滿十萬遍,是否就意味著菩提心圓滿了呢?決非如此!念誦這個偈子雖然有加持,也有善根,但念完後到底有沒有菩提心,卻不能以此爲據。 偶爾生起「我要爲度化衆生而成佛」的念頭不難,但是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這種理念卻並不容易。雖然平日打坐或平安無事時,我們也會真誠地發願:我要爲度化衆生而成佛!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卻不一定能看到「菩提心」。比如,在爲了利益他人自己反要痛苦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猶豫不決,甚至退避三舍。此時此刻,我們的菩提心在哪裡呢?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作爲菩薩,必須能夠無條件地付出,我們能做到嗎?有多少人敢面無愧色地拍胸保證?所以,千萬不能輕視出離心與菩提心,以爲在此之上還有更好的法門。出離心與菩提心,就是淩駕於一切修法之上的無上大法。 以前的高僧大德在引導弟子的時候,首先只爲弟子傳出離心的修法,並告訴他們:「在這些修法之上,沒有任何更高的法,所以你們應當精勤修持。」弟子們也堅信這是唯一的解脫道,並嚴格依教奉行,最終修出了真實、穩固的出離心。 這時,上師又告訴弟子:「在出離心的上面,還有一種叫做菩提心的無上修法,你就去修菩提心吧。」作爲本分的修行人,仍然會一絲不苟地依從上師教言,毫不遲疑、潛心專注地修菩提心,並最終修出了真實無僞的菩提心。 最後,上師告訴弟子:「這些都是很好的,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空性,這個法修好以後就真正沒有再高的法了。」弟子於是又再依密宗或顯宗的修法而修空性。因爲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證悟空性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只有不玩弄技巧、不耍小聰明,視上師的一切教言爲究竟的弟子,才能夠窺探到與上師智慧無二無別的奇妙風景。 也許有的自以爲是根基上乘的人,會對這種作法不屑一顧,認爲這是針對下等根基的迂迴之途,就自作主張,徑直趨入正行修法,修了幾年之後,不但沒有收穫,反而每況愈下,最終連原有的信心都喪失殆盡。勞而無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以爲是,不重視奠基的工夫。有些居士會自命不凡地說:「某某上師已經開許我不修加行,所以我不用修了。」於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道:這樣的所謂開許,就是開許你不走解脫道。如果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這樣的開許又有何意義呢? 從前色爾壩有個修行的地方,那裡有一位大圓滿成就者叫秋央讓珠上師,他引導弟子的方式,也是十分講究次第的。到他那裡已經三四年的人,還不能聽到他親自傳的一句法。只是由其他堪布爲他們傳皈依及出離心等修法,並讓他們去實修。在出離心、菩提心修得非常紮實的時候,他才爲其傳講大圓滿。 文革期間,由於他的弟子們具備了強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以對世間事務也不感興趣,這樣反而避免了很多挨打挨鬥的可能,很多人都在山洞裡堅持修行。時光荏苒,幾十年過去了,上師的弟子們都紛紛辭世,令人驚歎的是,幾乎所有的弟子,都示現了不同程度的成就相。雖然這一切,無不歸功於秋央上師的不共加持力,但與他老人家注重基礎的引導方法也有極爲密切的關係。 如果上師們只是一味地傳講高深法要,居士們也是千方百計地想儘快得到灌頂,以便翻閱只有灌頂之後才能看的法本,在了解法本的所有內容後,仍是永無饜足地追求所謂「更高」的法要,卻將基礎修法棄置不顧。這種捨本逐末的作法,無異於緣木求魚,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出離心和菩提心,是與證悟空性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良伴,我們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要知道,只有從出離心和菩提心出發,才能抵達究竟實相的終點!

虔誠淨信為本 如法堅毅專修

2009年01月25日
公開
14

貝諾法王開示: 虔誠淨信為本 如法堅毅專修 (文自:白玉法訊第七期) 就本尊而言,收攝可成一尊,分散可成無量。譬如按照諸佛總集的蓮師來實修的話,修蓮師一尊就是修了所有本尊。如果有能力來作實修的話,每一尊都個別地作實修,每一尊都非常有力量,這樣子當然是很好的。譬如馬頭明王的實修,在成就的徵兆出現之前,應當努力地實修。成就徵兆出現是什麼樣子呢?將酥油拿在手中念誦咒語後,放在滾燙的水裏面,這酥油不會融化,這就表示咒語已經有力量了。繩子經念誦咒語之後,放在鐵板上用斧頭來砍,或放在滾燙燒紅的鐵板上,這個繩子放在上面也不會燃燒、斷壞的,這便是咒語成就的徵兆。 如果要真正實修的話,在咒語成就徵兆出現之前都要努力精進。這種力量不是說你要念誦幾千萬、億萬遍,它就出現的。許多人覺得念百、千遍之後就應該有力量了,事情恐怕沒那麼容易。咒語的力量一般來講,一定要按照正確的實修方式,才會有力量出現。如果是隨隨便便的來作實修便希望有成就,這恐怕很難!但是很多弟子的想法不正確,修完之後,如果咒語沒有力量的話,就說這個本尊不好。自己並不是正確地實修,之後就說本尊沒有力量,這樣的態度是對的嗎?度母也好,觀自在菩薩也好,普巴金剛也好,任何一尊本尊,如果用正確的方式來作實修的話,實修成就的徵兆是一定會出現的。如果是隨意地來作實修,就不是如此。自己是否正確地實修,用這種方式來觀察就知道了。正確來作實修的話,能證得本尊現身如對目前。如果沒有太多閒暇來做各種本尊實修的話,那就實修蓮花生大士一尊,一心專注地來作祈請並如法實修,這樣子也是可以的。實修蓮師的時候,一心專注地來作祈請,一切諸佛的加持與成就都包括在其中了。順著自己的力量努力的來作實修,一心專注祈請蓮師的話,這一世所需的財富、受用、無病、健康等,現世利益都能夠獲得。就下一輩子而言,也能夠讓我們證得解脫,以及一切智的佛果。蓮師有沒有這種力量就看大家自己是不是有虔信心與殷切的願望。任何本尊來作實修的時候,心一定要極其堅固,毫不動搖。不要妄頭紛飛,猶疑不定,這樣是沒有什麼利益的。本尊的實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見到本尊現身,完成依賴於自己。應當要了解,就我們而言,業障是很深重的。當這些業障清淨的時候,本尊的實修一定有成就,業障沒有清淨去除的話,本尊的成就是很難的。所以,應當具足信心,清淨心,渴求之心,這樣子的話,本尊的實修才會有成就。 譬如聖無著實修慈氏彌勒。當他實修彌勒菩薩的觀修法的時候,經過了六年,什麼徵兆都沒有。他心裏面想:「算了,還是回去好了!」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婦人拿著一個鐵塊,用一張薄薄的布在磨這個鐵塊。他非常的驚訝,於是問說:「你做什麼呢?」「我縫衣服少一根針 」老婦人說。聖無著心想這麼大的一塊鐵要磨成一根針,何其艱難,世俗的事情都這麼困難,那實修佛法更應該要努力!所以又回山洞,再修三年。過了三年後什麼徵兆也沒有。他心灰意冷,想就此放棄。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個大羽毛,.在煽一座山使灰塵一點一點掉下來,聖無著問他:「你到底在作什麼呢?」「山這麼的高擋住我的陽光,所以我的房子非常陰暗,我要把這座山整個 搧掉。」這個人答道。聖無著心裏想:「世俗的事情沒有什麼意義都要這麼辛苦,我佛法的實修會帶來無比的利益更應精進才是!」所以又進到山洞裏面去。過了三年,已經十二年了,結果如何呢?又是沒有任何的徵兆。聖無著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實在不是修行的料,還是回去好了。這回他在路上看到一隻母狗,身體半個部份腐爛,被蛆吃,這個狗對著他汪汪大聲地叫。他對這隻狗產生強烈的悲憫之心,心裏面思惟這個狗因為牠惡業的緣故,現在這麼地悽慘。因此想把下半身的蛆抓下來。如果用手抓的話,那蛆不是會死掉嗎?因此閉著眼睛,用舌頭把蛆舔下來。因為眼睛如果張開的話,舌頭實在是伸不出來,因這個狗的身體已經全部都腐爛了,所以閉著眼睛用舌頭來舔蛆。但是當他閉著眼睛伸出舌頭去舔的時候,沒有碰到這隻狗,卻碰到泥巴。為什麼呢?因為前方根本沒有狗,反而慈氏彌勒清楚地出現在前面。聖無著說:「為什麼我實修你十二年。尊者絲毫都沒有給與我一點點的徵兆呢?」彌勒菩薩說:「在你最初修行的時候,我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你,但是因為你業障深重的緣故,所以看不到我。現在是因為你能對這隻狗產生猛烈的慈悲心,仗著慈悲心的功德力才將大部份的業障清淨,你才能夠看到我。一剎那菩提心生起的功德力遠勝十二年的苦修,菩提心的功德力是多麼不可思議呀!因此,不造作的真實菩提心的任運生起,是我們的責任。

能顯自然根本智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2009年01月25日
公開
26

宗薩仁波切開示-能顯自然根本智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今天晚上我要教的是普賢王如來祈禱文,這是由無上瑜珈密裡面選出來的。我這次來做五天的演講,裡面對慈悲心還有有關佛陀的種種功德、性質談的不多,但是今天的祈禱文裡面,會對所有佛法實相有很深的解釋,還有怎么樣一切法由實相生起來,這方面也有很深的說明。今天的教學頗難,但是也許也不太難。如果要修學金剛乘,最重要的是要 解中觀。在講修波切道裡面到十地,由十地達到最後的開悟,最後這一點修就是金剛乘。最後由十地之末到最後接近覺悟,最後是金剛乘,達到開悟。 首先,談到今天的祈禱文以前,講大乘和金剛乘的道理。因為有不少人批評金剛乘佛法不是佛親口說的,事實上過去在印度,金剛乘的修法都是祕密在修。我們不能說金剛乘佛法不是佛說的,因為一切修金剛乘法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解脫眾生,令眾生得到快樂。因為在金剛乘裡面最高的見,究竟的見就是中觀。當然在金剛乘裡面有很多善巧方便是在大乘裡沒有的。在印度過去有很多大成就者,他的行為都很奇特,像他吃很臟的東西,或是穿得不好,破破爛爛,而且遠離了社會自己獨居,許多小乘的學人就批評當時金剛乘的修行者。譬如毗如巴這個人,他是印度最有名的金剛乘大師之一,還有那洛巴。毗如巴和那洛巴當時都是那爛陀大學的活佛和主持。後來毗如巴離開了那爛陀大學,他後來甚至喝酒,到街上遊蕩,乃至於不穿衣服,很多種怪異的行為。那洛巴也是這樣子。看起來好像發瘋了一樣,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發瘋,因為他們真正見到諸法實相,所以他們的行動使得我們看起來會覺得很怪。因為他們從來不做作,假裝自己是很好。因為我們一般的學人會故意把自己外表假裝得很好,他們完全 棄遠離了虛偽造作的世界。當你已經覺悟諸法實相了,那麼那些所謂戒律、教條就不那麼重要。 在歷史上,因札菩提這個國王曾經要求釋迦牟尼說法,佛就教給他許多經典還有戒律。釋迦牟尼佛教給他這些經典戒律之後,他就跟釋迦牟尼說,我不喜歡這些教法,因為我不想 棄我的皇后、宮女、大臣等種種享受,這些我都不想 棄。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得到開悟。他說你既然成佛了,你是無所不知的,那麼你一定知道一個方法。我不 棄這些世間的種種享受、榮華富貴還能夠開悟,你一定知道有這種方法,請你把它教給我。於是釋迦牟尼佛就開始教他密續。 但是金剛乘的形成有時候也有些錯誤,因為金剛乘的修法是很珍貴,但是很祕密的。它是為了使你得到開悟,也是為了使一切眾生得到開悟。金剛乘的這些物質、用具等等,不能用來傷害眾生,它一定要利於眾生。在世界有些地方,也許我們這裡只是用金剛乘的修法來設法控制對方、降伏對方。他用這種方法做這種享福,而且他把祕密金剛這些法物,展示給這些沒有得到灌頂的人看。 我站在一個金剛乘行者的地位,堅決反對這樣。今天所講的祈禱詞也是金剛乘的教法之一,這裡面談到飲血尊還有父佛、母佛。因為我們大家都對金剛乘有信心,金剛乘裡面有關飲血尊、父佛、母佛這種道理我們一定要 解。因為我們往往會誤會,誤會我們看了外形,而誤會它。因為它的意義是超過了我們世間的外形這種認識。因為我們有些理念是正的、負的,所以我們有理念認為有男的、女的,這是相對的。如果在絕對的實相裡面我們什麼都不需要,經典、一片紙等等這些東西,我們都不需要。對於究竟達到實相的人,這些東西都不需要,但是對於接引一個初級的人,又有無量的善巧方便,怎么樣把他接引到佛教裡面。實際上父佛和母佛就分別代表了智慧和方便。它並不是表示身體上、外形的意義。父佛和母佛結合,表示方便和智慧的結合,這個道理很重要,應該 解。 今天的祈禱詞,這個祈禱者就是普賢如來。“滾度”是藏文,滾度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時間、一切的地點,表示好的、清淨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清淨、完美的,梵文就是普賢佛。為了表示普賢,就有一張圖,就是佛的像,佛是藍色的。昨天講的,他是法身佛,身上沒有裝飾。普賢佛表示的很多法、很多事。他本身表示一尊佛,他同時也表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所以,這篇祈禱詞可以說是普賢佛的祈禱詞,也可以說這個祈禱詞是由寫這個祈禱詞的人所來祈禱的。因為普賢佛就是表示我們一切眾生的本性,這篇祈禱詞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己本身本性的祈禱。 當我們讀祈禱詞,做祈禱的時候,一定不要對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產生了混淆。因為講到究竟的教法的時候,會講到很多空性的道理。但是你不能在那兒休息,什麼都不修,就說這就是空。因為你並沒有 解有所謂相對的真理,你必須要依這個相對的真理修。你不依相對真理去修,永遠不會正到絕對真理。 有一個講法,當你已經把相對的真理圓滿了以後,你達到的境界就是絕對的境界。 第一個字( )就是一個感嘆的聲音。當我們真正進到實相的時候,我們都會很驚訝、興奮,就會產生這樣的聲音。比如我們觀察一個物件,在我們一般凡人的境界裡,看一個物件,這時候我們的感覺是有主體和客體的分別。當我們見到實相以後,我們就會領悟到被我們觀察的客體就是我們的心,是心的光明性。當你這樣覺悟了之後,你就會曉得,不但是你這個主觀者在觀察你,這個客體也在觀察你,或者說那個客體就是你。那時候,就會有這樣一個感嘆的聲音。 這個祈禱詞在金剛乘的教法裡是最重要的,要解釋需要很長的時間。我今天不是來真正教祈禱詞,因為時間根本不夠,我只是想把它傳授給你們。因為我自己也修得不夠好,沒有辦法教這么深的東西,第二,時間根本不夠。 (生死涅盤法,一因二道果,明無明所變, 今以普賢愿,令於法界宮,一切成正覺。) 宇宙間一切的現象,不論是輪回、涅盤,都包含在《如來藏》裡。換句話說,一切法都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如來藏》。由這個《如來藏》分出兩條路,就是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或者說是光明性和空性。由於這兩條路,就有兩個結果,屬於法身和有形象的身。所謂智慧,就是法身的一種表現。 我希望以這個祈禱詞,令一切眾生達到究竟的覺悟,安住在神聖的法界裡。希望一切的眾生回到本來應該安住的地方,安住在那裡。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覺悟,他最本然的基礎,就是《如來藏》。什麼是《如來藏》呢? (根元本無為,自然不可說,無世出世名,了此即成佛, 無明而流轉,愿三界有情,皆了無說義。) 一切法、一切現象的基礎是什麼呢?是不生的。不生不被製造出來,但是它會自然地生起,不可思議,不可以用意識或者是語言的模式表達出來。但是很奇怪,今天晚上我設法用意識語言表達,你們設法用意識語言接受。因為在佛性裡,根本連所謂涅盤、輪回的名字都沒有。如果你 解了這樣的佛性,那就叫覺悟了。如果你不 解,這個狀態就是輪回。我祈禱一切眾生都能夠理解這種不可以用語言表達的《如來藏》。 (我是大普賢,無因緣因義,了此自然悟,無內外增長,) 第三段,意義有一點類似普賢如來講自己的成功。普賢如來說,《如來藏》的基礎是沒有因和任何條件。但是在《如來藏》中,很自然地生起具生的智慧,而沒有產生所謂二元性的想法,所謂的內外,沒有這種想法。普賢如來自己說,我沒有在《如來藏》裡給予任何事物、任何標記、任何名字。 (無念無暗垢,故自無過染,自証原安住,世壞亦無畏, 不著五濁塵,無別自然智,無色無五毒,明 未嘗滅,) 我也從來不曾被意念的錯誤迷惑。普賢如來說,所以我的理念、見地裡沒有錯誤。就是因為我的覺性經常在本來的位置上,沒有動搖,即使三千世界都毀滅了,我也不會懼怕。這好像是在講他自己的成就。 就是因為他的覺性經常在本來的位置上,所以他對於種種物欲沒有慾望。因為這種智慧不是基於意識而起的智慧,是一種具生的智慧,所以所謂物質的形象和五毒等等,都不存在,所以,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礙這種智慧的光芒。現下講的這些東西,是屬於佛教裡最高的見,飛到外太空去,這是很高的見,普通的人沒有辦法搭乘這種飛機。 (一性有五智,於五智成熟,出初佛五部,於此智漸廣, 生四十二佛,由運五智力,生六十雄猛,) 剛才解釋的佛性本質裡,包含五種智慧。由於這五種智慧的成熟,於是顯現了五金剛佛。五金剛佛就是佛性五種性質的反射,所以五金剛佛跟佛性沒有什麼差別。由於超越了智慧上的界限,於是乎另外42尊佛就生起了。由於這五種智慧光明的緣故,或者是力量像放射的光明一樣,於是產生了60尊的飲血尊。 現下解釋一下飲血尊。血代表愚痴,有些學人認為,真正的佛應該是憤怒相的佛。特別講起來,真正由法身化現出來的佛,應該是憤怒相。因為這種佛的威力的確比寂靜相的佛要大。意義上類似是這樣的,工作的能力比較大。為什麼這樣講呢?這個意義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講,就像我們要馴服一個比較乖的小孩,如果能馴服好當然很好。但是總比馴服調皮搗蛋的小孩好。馴服調皮搗蛋的小孩是比較難的。這種憤怒像的佛就是要馴服比較難馴服的。說起來,我們大家都比較憤怒相,因為我們都是比較愚痴,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憤怒相,比較愚痴。所以,寂靜尊只有42尊,而憤怒尊有60尊。 (根本明無迷,故為本初佛,由我發此愿, 三界諸有情,了知自然覺,大智得增上。) 所以,這種智慧的根本,或者是覺性的本質,是從來不被染污的。因為我是所謂的本初佛,就是普賢佛,由於我的祈禱,我希望三千世界的眾生都由輪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脫,能夠了達俱生智,達到最後所謂大智慧的境界。這個祈禱詞裡面的主講--祈禱的人,可以說是普賢佛,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己。 (我化身無間,分化百俱胝,如應種種現,由我悲愿力, 三界諸有情,解脫六趣處。) 下一段,我以無量的化身,永遠不會間斷的化身,化為無量、不可數的化身,不可思議這么多的化身。然後以一切可能的教法來教化、調服適合這種教法的眾生,令在輪回中的三千世界的所有眾生,能夠由六道中解脫。 (最初眾生迷,由不了(悟)本明,無知昏暗住,此即無明因, 從此悶絕中,忽起恐懼想,生自他貪嗔,習氣漸增長,遂流轉生死,) 從下面一段開始,要講意識的心是怎么樣演化出來的。如果你要問為什麼第一念無明會產生,這個問題要解答的話非常困難。這只有靠自己去做禪修,達到覺悟,才能夠理解。在內心染污的眾生心裡,他的根本智慧是不會生起的。對於這種眾生來講,在他們的心裡有所謂失念,心不能警覺,這種失念就葬送了他們的感官。因為這個原因,於是造成了所謂的不覺和染污。這就是所謂的無明。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感覺很吃驚的心,這種心漸漸擴大,變成一種恐懼。於是乎,由於這樣的作用,眾生以後就會感到恐懼。由於這樣的關係,我們以後就有你、我、彼此之分,就有所謂的親疏、敵友之分。有這樣的分別以後,更多的習氣渲染發生了,於是就造成了輪回。 (五毒惑熾盛,五毒業無間,故眾生迷基, 即無知無明,由佛發愿力,皆自知自心。) 在這個輪回裡,產生了所謂的五毒。所謂的五毒,實際上不只是五毒,它是無量的,無量的煩惱就生起了。因此,我們經過上面的推理,我們曉得一切輪回眾生的迷惑是怎么樣產生的,就是由於最初一念的不覺。所以由於這個祈禱詞,我希望一切的眾生都能夠覺悟他們根本的、光明的智慧。 (其俱生無明,是無知險處,其分別無明,即自他二執, 俱別二無明,俱眾生迷基,由佛發愿力,生死諸有情, 無知黑暗消,二執妄識淨,了悟自心性,) 下面講根本無明。無明有兩種,第一種是根本無明,這種根本無明就是一念不覺和內心感覺動搖的,這種最初的一念動搖,就是根本無明。另外一種,就是由根本無明引發出來的無明。這種演變出來的無明,我們叫後得的無明。這種後得的無明,就是一種執著於你我相對之間的無明。這兩種無明,就是造成所有輪回眾生的根本原因。希望經由我的祈禱詞,希望一切眾生的染污,內心不覺的染污、黑暗,統統被清除、清淨,而且把相對的二元性的理念也統統清除。然後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覺悟到自己本來光明的智慧。 談到這兒,我開始講所謂的二元。二元性的特性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疑和疑心。怎么講呢?所謂二元性的心,比如我們看到山、桌子、水、茶杯種種的境界,只要我們有分別感覺的時候,這裡就包含有疑的性質在裡面。因為,我前天講到見的時候,當你看到一個物件的時候,有某種見,這種見的意思就是某種的認同或者你去考核它。 (二執心猶豫,略起貪著時,習氣漸增長,於衣食財處,五欲及親眷, 發生悅意貪,此令世間迷,二取(能所)業無盡,由貪果成熟, 生於餓鬼中,常受飢渴苦,) 下面一句,由於相對的心,二元之見,於是發生了疑。由於相對的二元的心,產生了對慾望的追求。這種對慾望的追求的習慣越來越大以後,於是我們對於食物、財富、衣服、房屋、朋友、愛人還有種種感官上的五欲,產生很強的追求,於是我們就受苦了。於是,這個世界就被我們誤解了,我們拼命在執著、追尋物質的物件。當這種追求物欲的果報成熟了以後,你就會被轉世到餓鬼道裡去,所謂的餓鬼道也就是你的貪欲。我們的貪欲、貪求就是餓鬼。當然,你有了二元的心,又開始追求種種的物欲,這個果報成熟,你會墮落到餓鬼道。餓道的眾生受到很大的痛苦。 (由佛發愿力,令貪心有情,欲念不須斷,貪著亦勿取, 內心自舒緩,任持覺悟地,轉分別成智。) 由普賢王如來的祈禱詞,我祈禱一切有貪欲的眾生,既不要壓制貪欲,或者是特別做作地 棄貪欲,即是不要去接受這種貪欲,不拒也不取。你所要做的就是安置在本來的地方。如果你安在本來的地方,你會見到心的真相。如果能看到的話,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恢復到心的本然,然後智慧能夠再自然地生起,最後都能夠得到妙觀察智。 (若於諸境顯,生微細怖畏,即長嗔習氣,起殺害等心, 嗔果成熟時,地獄煎熬苦,由佛發愿力,六趣諸眾生, 嗔恚猛生時,放緩莫取舍,若能持自心(悟),即得明 智。 ) 當我們看到有外境和對待的外境存在的時候,首先會產生很輕微的懼怕感。當這種懼怕感由於習氣的執著漸漸長大,這時候就產生了敵人的理念。有了敵人以後就開始鬥爭了,當所謂憎恨、鬥爭行為的果報成熟了以後,就會墮落到地獄道受苦。所以說我們的憤怒,我們的 心就是地獄。當然因為這種憤怒、 心,使很多眾生墮落到地獄道裡。 由普賢如來的祈禱詞,希望所有具 心的眾生,既不要 棄 ,也不要 ,不取不舍,安置在原來的位置上,希望他們能夠見到實相。最後希望他們都得到大光明的智慧。 (由自心高舉,於他心謗毀,由起猛慢心,自他欺凌苦, 業果成熟時,死墜天生中,) 另外一個煩惱,當我們的心變得很傲慢的時候,傲慢的心經常有和別人競爭的意向。你總想和別人競爭、比賽,當這種競爭的心生起、漸漸長大,於是產生了傲慢,於是又開始爭斗,有了這種煩惱以後,我們總希望比別人好,於是開始了爭斗。當鬥爭、嫉妒心的果報成熟了以後,我執、自我傲慢的果報成熟了以後,於是你轉世在天道,在那兒受苦。他們的確是有一點很大的力量。天道的毛病,因為天道的環境很快樂、娛樂,因此他享受著快樂,沒有警覺自己的危險。當他臨死七天以前,他會看到他下一世要轉世的地方。當他看到下一世要轉世投胎的地方時,他會感覺極大的痛苦,這種痛苦要比地獄的苦大七倍。 (由佛發愿力,令慢心有情,自心自然住,任持覺悟地,平等原智得) 經由普賢如來的祈禱,希望所有具傲慢心的眾生,既不取也不舍傲慢,安住在本來的地方,希望他們都能正到實相,証到平等性智。 (由二取習氣,自贊毀他苦,增鬥爭較心,殺戮非天生, 果墜泥犁處,由佛發愿力,令鬥爭有情,不起怨仇心, 任持覺悟地,得無礙業智。) 還是從剛才講的二元性相對的心,由這種心生起自贊毀他的做法。有了這種想法,於是產生了嫉妒,又開始鬥爭,於是你又希望你比別人都要好。當這種心、煩惱的果報成熟以後,你就會墮落到阿修羅道,最後還是墮落到地獄道。因為阿修羅道的眾生充滿了嫉妒,因此他經常和天道在鬥爭。經由普賢如來的祈禱,希望有嫉妒心的眾生,安住在智慧的本然,讓他本然的智慧再生起,希望他們都証得成熟。 (無知舍散亂,覆 及忘念,喪失菩提心,悶絕懈怠痴, 果感旁生中,由佛發愿力,令諸痴暗者,現了明 念, 得無分別智。) 失念、心散亂、不能集中、心不注意,一種心很黑暗的狀態,失念、妄念,一種很懈怠、懶惰,很愚痴、愚笨,當這一類的思想成熟了以後,就會轉世到畜生道。經由普賢如來的祈禱,希望這些被愚痴所覆蓋的眾生,能夠被不失念心的光明所覺醒,最後都能証到法身智。 (三界諸有情,根本與佛等,由無知迷亂,造諸無義業, 六業如作夢,我是最初佛,為教化六趣,以普賢大愿, 令一切有情,於法界成佛。) 最後一段,在三界裡輪回的一切眾生和普賢如來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忘失了自己的本性,沈入迷惑之中,毫無目標的徘徊、遊蕩。這六種業都好像是夢幻一樣,我是所謂的本初佛,第一尊佛,因為一切眾生都要經由普賢佛的化身來調伏、救度。我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証得法身。 (阿 茲以瑜珈力,無明(勿迷)心自明,由發此大愿,聞持諸眾生, 三生即成佛,或於日月蝕,或於地動時,冬夏至年節, 自修為普賢,於眾誦此愿,三界諸有情,由我行者愿, 其苦自減少,究竟得成佛。) 如果我們讀誦這個祈禱詞,會產生很大的威力。當我們以一種很清淨沒有染的心來讀誦的時候,一切眾生都會得到覺悟。在西藏,這個祈禱詞是使你不得不開悟的祈禱詞。在所謂日月食或者是春秋分這種特殊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做這種祈禱。 祈禱一切眾生,逐漸由痛苦解脫,最後成佛道。 末學秋寶合十

佛教的數學 - 時間計算

2009年01月24日
公開
25

我們看到月亮的圓缺,知道時間的運轉不停; 我們體察心念的生滅,知道了時間的短暫。 我們人類普通的計算時間,最短的是一瞬,為時間最小的單位; 把時間說得很長的是生物學者,他們的生物紀一說都是若干萬年; 地質學者更有較長的地層紀,他們一說都是幾千萬年; 最長的是天文學者的天體紀,一說都是若干萬萬年。 雖然如此,但與佛陀的相較,相差程度是不能想像的。 「一瞬」的正確時間究竟有多少?經過很多科學家實驗後的平均值是五分之二秒,這其中包括:放下眼瞼是十分之一秒,眼瞼放下後的停止狀態是十分之一點五秒,眼瞼又再提升是十分之一點五秒,總合之一瞬即五分之二秒。 以我們中國計算時間的說法,從一瞬推上去是一須臾,但多少一瞬才為一須臾,是沒有辦法計算的。 有的計算時間是三十須臾為一時辰,十二時辰為一晝夜,約三十晝夜為一月,三月為一季,四季為一年,三十年為一世,如此而止。 現在世界所通用的是六十忽為一秒,六十秒為一分,十五分為一刻,四刻為一小時,二十四小時為一日,約三十日為一月,約三百六十五日分為十二月為一年,百年為一世紀,每逢百年增數為一世紀。 世間對時量的一般計算,略如上說,那麼佛學中的時量如何計算呢? 佛學中的時量,分小時,中時,大時,以《俱舍論》之說略解如下: 小時量的計算: 在佛學中大抵是以「剎那」為時量最小的單位。 在《仁王護國經》中說,梵語剎那,中國的意思名為一念,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若具體一點說,所謂「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一分鐘內,為四千五百個剎那。 《大毘婆沙論》說一晝夜有****六.六零六、六六八○剎那。 實在說來,剎那的真量,除佛陀外餘皆不能盡知,因為能知的心念粗細懸殊,所知的時量也就千差萬別。 今以《俱舍論》的說明如下: 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 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 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 五牟呼栗多為一迦攞 六迦攞為一晝夜 依這樣的推算,則一晝夜是三千二百八十二萬剎那,比《毘婆沙論》的六十四萬萬六千六百零六萬六千六百八十個剎那為一晝夜的計算是粗顯得多了。 因為這樣才便於常人及學者的運用,若準確微細計算時間,除了佛陀,不是我們心量所能覺察思辨的。 中時量的計算: 佛經裡常有晝夜六時的記載,此即指六迦(左手+右羅)而言,一個晝夜,分為六時: 晝三時,即上日(辰巳)中日(午未)下日(申酉), 夜三時,即初夜(戌亥)中夜(子丑)後夜(寅卯)。 從晝夜往上推,則為: 三十晝夜為一月,四個月為一季(我國三個月為一季,一年為春夏秋冬四季,蓋印度每年分寒季雨季熱季,與他處不同) 三季為一年 一百年為一世(我國三十年為一世) 五百年為一變(此可見於釋尊說法初五百年如何,後五百年如何可知) 一千年為一化(此可見釋尊說正法千年象法千年可知) 一萬二千年為一週(此可見釋尊說正法象法末法共為一萬二千年可知) 從中時量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佛教說小時量的單位為剎那,說大時量的單位為大劫,這是因為剎那便於體察心念的生滅,大劫便於說明物界成壞的相續,中時量對於人文的相續,較欠詳盡的發揮,所以對於年以上的世態變遷,就很難知道它的歷史了。 大時量的計算: 佛學中說大時量常用「劫」字,劫就是大時的意思。分小劫、中劫、大劫三種。 一個小劫究竟是多少時間?從人壽十歲算起,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總共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叫做一小劫。 以此往上推,則為: 一個小劫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 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 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一個大劫中有成(世界生長期)住(世界壯盛期)壞(世界老死期)空(世界滅無期),如此成住壞空相續循環一次為一大劫。〕 七個大劫(亦名火壞劫)為一水壞劫 七個水壞劫為一風壞劫 以這樣計算,一個風壞劫中有七水劫,四十九火劫,一百九十六中劫,三千九百二十小劫,六百五十八萬萬五千六百萬年。 佛經裡常說的劫,大都指的這風水火的劫而言,有些經裡常說到釋尊修三大阿僧祇劫而得成佛果的故事,在這三大阿僧祇劫中,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然後方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這種時量之長,真夠駭人!《彌陀經》中,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的時量,也是很難計算的了。

火供各供品的功德利益

2009年01月24日
公開
28

1. 木材(大香):使人敬愛,威德具足。 2. 酥油:物資富足豐饒。觀想得相應、財富的果報。 3. 芝麻:能得到佛法的學習。消除罪障。觀想自身之累世業障於供時悉皆     清淨。(特別是心臟方面的業障) 4. 白芥子:消除修行學習上的魔障。 5. 優酪乳:智慧、健康、自在、平安的果報。觀想獲得吉祥的護祐。 6. 吉祥草:保護自己的身體。具防守,保護的力量,不使障礙侵入。     觀想獲得一切護祐之力勢福果。 7. 百茅根:為了延壽。 8. 青稞:做任何事皆能很快成就。觀想獲得豐盛物產之加持力。     觀想獲得人、天、氣力之增長。 9. 帶殼青稞:得到資財,錦衣玉食,不愁吃穿用度。 10. 小麥:令無病痛,已有則能消除。 11. 大麥:觀想財富自然而湧現。 12. 白米:財富豐厚。觀想逕除一切增長勢力的障礙。 13. 所有豆類:增長強壯。觀想自身能力、威勢增上。     觀想逕除一切增長勢力的障礙。 14. 水果(乾燥)水果:能投生比較好的種姓。     觀想自身或子孫繁衍興盛的果報。 15. 蜂蜜、花、食物:能得圓滿所願。 16. 花卉:觀想自己得到法相莊嚴的果報。 17. 各種顏色的布:得到莊嚴圓滿的正報。 18. 海螺:令人喜聽其法,並能忘卻憂惱。 19. 中藥材、紅:觀想淨除自身一切病痛疾疫之障礙。 20. 人蔘果:觀想淨除一切疾病痛苦。 21. 紅茶:觀想自身獲得一切吉祥福祐。

【轉貼】我的地藏占察感應實錄

2009年01月23日
公開
26

自從2004年初學習地藏占察法以來,蒙佛菩薩慈悲垂示、慈悲衛護,自感在地藏占察法的指引下,生活、工作日漸舒心,違緣日漸減少,諸不如意事漸得遠離,深感佛法不可思議、地藏菩薩大悲願力不可思議,渡人善巧方便不可思議。每每在占察相應過後,對菩薩的慈悲感動莫名,深知地藏占察法是真的真實不虛,地藏菩薩也是真的在攝受我,是真的在幫助我,真的未欺我也!常常暗暗自問我何以能報菩薩深恩!?思量良久,自覺惟有按菩薩的教誨努力精進,自渡渡人,方不辜負菩薩慈悲護念的一片苦心! 現在有很多學佛的師兄都曾接觸或至少聽說過此地藏占察法門,正在修習此法門並且已得殊勝感應的師兄已有很多很多啦,但在修習後未得殊勝感應的也不乏其人,我所知道的就有好幾位師兄是這樣。對於不相應的情況,其實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上講得很明白,不是菩薩不護念,是自己有業障,障礙自己與菩薩相應,問題多半在自己!應當對占察法門升起信心,修占察懺法、勤念地藏聖號,消業後逐步就會相應!同時應當好好的研讀此《占察善惡業報經》,經中自有黃金屋!我覺得學地藏占察法,在按經典所述如法占察的同時,信心很關鍵!我在回顧自己一年的占察歷程時,發現也有許多不相應的占察結果,但總的說來相應的還是比不相應的多,因為我對占察法門、對地藏菩薩有信心,特別是在占察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時,我深信地藏菩薩是一定會幫助我的,所以我在占察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時相應的也多!事實上,我幾乎沒有哪一次是真正完整地按《占察善惡業報經》上所描述的占察儀軌去行的,一是因環境條件所限,一是自身懶惰嫌麻煩(實在慚愧),但即使是如此我依然能得相應,說明菩薩真是慈悲,不舍我等下下根人哪,同時也說明了有信心真的很重要!而且《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地藏菩薩也講到:“若佛滅後惡世之中,諸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世間出世間因果法中未得決定信……若佛弟子,但當學習如此相法,至心歸依,所觀之事無不成者。”由此可知,學習此地藏占察法還會逐步增加你對佛法的信心,這其中當然包括增加對地藏菩薩、對地藏占察法的信心羅!堅持修下去就會形成良性迴圈,信心日漸增強,得決定信! 我知道現在關於地藏菩薩的感應事蹟太多太多了,相關的《地藏菩薩感應錄》等文章網上也不難找到,但為表達對地藏王菩薩的感激之情,同時也為增加大家對此地藏占察法的信心,我想將自己近期占察應驗的幾件較有代表性的事情寫出來,讓大家共同感受地藏菩薩的慈悲和智慧! 一.不可思議的“避”: 我本人是搞品質體系管理工作的,對於企業內部員工的品質知識培訓工作,本來應該算是我們的分內之事,但我本人因身體原因,近期一直胸口氣路不順,而就在2004年9月左右,我自感身體不適,胸口的氣堵得厲害,當時那段時間胸口的氣賭得讓我不敢大聲地或者流暢的說話,一大聲說話就難受。可突然就在那個時候,單位要搞全員品質陪訓工作,還決定要我給全廠中幹以上人員講課。我暈!其實要說給別人講課對我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畢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講出來罷了,何況聽的人對品質管制知識大都知之甚少,也只是講些基礎的東西,所以講這堂課也就是一碟小菜!但關鍵難的是我當時連大聲說話都費力,如何能講課!?而當時的情況單位裡又找不出其他的人能代講,這個不是自我炫耀,而是真的是這樣,特別是我們那個頭頭,本來這課應該他去講,但由於他……哎,也可以說就是外行領導內行,講不出來,所以他也一致要求要我來講。最後我實在沒有辦法,也還是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但心裡還是不安,心想萬一講課的時候說話成問題怎麼辦,那不知道是何等的尷尬,別人不知道的可能還會以為我是沒知識、沒水準才講不出來,那我今後在工作中的威信如何保持!?想到這些,我心裡那個煩躁呀!當時就只得一心祈求佛菩薩保佑了!後來我也沒管那麼多,就自己準備講課的資料,準備該怎麼講就怎麼講了。 但就在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我突然決定用地藏占察法占一下,求地藏菩薩幫我渡過此難! 於是,我用占察輪問地藏王菩薩:“我明天講課會不會順利,有沒有厄難!?” 第一次占察得:145觀所患大不調! 確定了,確實是身體原因不能講,如果硬講肯定不順,至少講課不會有好的效果! 就同樣的問題,我又占了第二次,得:143觀所難精進脫! 我明白菩薩的意思,因為這個答案在我過去占察關於自己身體的問題時,多次出現過“精進脫”,菩薩是要我在佈施、供養方面要多精進,只有這樣身體才能好! 接著,我又問:“該怎麼做才能離難呢!?” 第一次占察得:118君民好國豐樂! 我理解為估計是告訴我整個事情會有變化,上面的領導會變政策,“君民好”嘛!但還是不能確定,就針對這個問題又占了一次,得:123觀所避得度難! 我一頭霧水了,因為我已經答應由我來講課了,而且明天就要開講了,我如何能“避”得開呀!?我感覺是不相應! 由於當時已是深夜了,又發覺自己精神有些恍惚、有些困了,占察也開始不相應,所以我也就沒再占了,但感覺自己沒有得到明確的指示,心頭還是空蕩蕩的,不知道明天是禍是福啊!哎,心想管它呢,只能聽天由命、死就死拉! 結果,到了第二天講課前的十分鐘,聽課的人都已經進場了,我們那個頭頭突然問我:“我看看你的講稿呢!”於是,我也沒多想,隨手扔給了他,他一看,哇!覺得寫得很有條理,完全可以照著念呀!於是他突發奇想,想自己來講!就對我說:“你不是身體不舒服不想講嗎?這樣吧,今天我來講,正好我這裡有個重要的案子你去幫我處理一下!”我聽到這話,當時那個不服氣呀,心想居然現在叫我不講,早幹什麼去了!?何況我當時講稿都寫好了,現在叫我不講,還想把我的講稿拿去講,豈不是在竊取我的勞動成果!?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我當時就想說:“不讓我講不行,講稿都寫好了,不讓我講我豈不白忙活!?” 但就在那個時候,腦子裡突然閃出了我昨天晚上的占察結果:“118君民好國豐樂”、“123觀所避得度難”,天哪!這不就是“君民好”表現的“領導變政策”!而且他現在要去講,不就是“觀所避得渡難”所說的我能“避”得開的機會嗎!?我當時腦子被回憶的占察結果震懵了,天哪,真的沒想到那兩個當時覺得是不相應的結果居然是相應的呀,而且還真的應驗了,還就在講課前的十分鐘!心頭一陣說不出的狂喜!雖然當時心裡對頭頭的“無理”要求有一千個不願意,但意識到菩薩早有指示,要我“避”開,我忍了!於是我把講稿扔給了他,讓他去講吧,然後自己到一邊觀想著地藏菩薩的聖像感動去了! 最後,課講完了,效果當然是不好,因為他只知道照本宣科,而我那個講稿也只是個大體的提綱,大量的東西我是想臨場發揮的,呵呵!我也管不了那麼多啦,反正地藏菩薩是又救了我一次,居然真的給了我能“避”得開的機會,真的是感謝菩薩呀!正好,也就在講課的第二天,我就請假到成都去見我從東北回來的師父去了,順便把我的這個占察感應講給另一位學過占察法的成都師兄聽,她也稱奇呀!呵呵! 二.閒靜處得如意: 最近由於工作、娛樂等等的需要,我添置了一台筆記型電腦,本來有了自己的個人電腦是件令人美的事情,但如果光有了電腦而不能用它來上網,豈不是憾事一件!何況本來與我工作、學佛有關的大量資訊都在網上,而充實自己的時間我又大多是呆在家裡,所以如果回到家不能上網,那真的是感覺很不爽!過去嘛,要上網就老是跑網吧,但網吧那環境……呵呵!所以我還是考慮得在住的地方自己牽一條網線才行!可說到自己牽網線,問題又來了!我是在這裡打工的,不是本地人,房子是租的,而要牽“寬頻”按照當時當地的政策是要先安裝一部電話,用這個電話號碼來申請,然後還得承諾使用一年以上,才可以牽ADSL專線的!暈喲,我一個打工的,隨時可能跳槽,即使不跳槽,隨時換房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反正房子是月月租,月月付費嘛,有更好的房子隨時可以搬呀,如果叫我承諾使用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豈不是把我拴在這裡了!?我有那麼笨嗎!嘿嘿!這樣是不可能安得了的!於是我就在心裡靜靜的、也不是刻意的祈禱了一下,希望能夠實現牽寬頻的願望! 誰知過了大約半個月吧,也就是2004年12月初,有一天我在街上經過,突然看到中國電信在發廣告宣傳單,我拿了一張一看,一陣驚喜湧上心頭!原來由於年終了,當地電信為擴大寬頻業務的用戶群,當然也有跟其他寬頻運營商掙市場份額的意思,在寬待包年、包月業務的資費上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其中最關鍵的、也是最令我驚喜的,是可以不用承諾使用期限,只要交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實現安裝寬頻了,也就是說我可以牽了寬頻之後用多久就算多久,到時想拆就拆啦!我當時立馬就打電話諮詢了電信,問了我這種房屋租賃戶可不可以安裝!?回答是肯定的!我當時就心想這回可真的就實現安裝自己的寬頻了呀!嘿嘿! 誰知當我聯繫安裝寬頻的師傅到我的住處去勘察實際地形以後,他給了我一個打擊性的結論,說我住的房子離安裝電話的集線器遠了,超過了60米就不行,說如果光安裝電話倒沒關係,但如果是安裝ADSL寬頻就不行了,因為ADSL寬頻資料線距離遠了上網就沒信號了,效果會很差,還說如果他就這麼給我安了到時候上網上不了或者效果不好,我還得找他的麻煩,說不給我安是對用戶負責……我差點氣暈過去! 沒辦法呀!人家說得那麼懇切,而且有理有據,我去看了住房與集線器的距離,感覺確實還是有些遠,但有沒有60米我就不知道了,又想人家可是負責這個片區寬頻安裝的呀,人家師傅都把這事給“槍斃”了,我還能說什麼!?覺得他也是不可能會亂講的,畢竟多一個用戶對於電信公司來說只會有利不會有害,他沒理由拒絕的!最後想想還是算了,唯一能安裝的辦法只有自己搬到一個能實現安裝寬頻的地方住!哎,真是麻煩!但是,我住的那個地方算是工業園區,住房很緊張的,要租到滿意的房子不容易的!我能搬到哪去呢!? 正好就在這個時候,我的一個朋友,他告訴我他住的地方樓上有房,而且明確知道那房子的房東老闆家就牽有寬頻網線,說明那裡是可以安裝的,問我要不要去看!?我想了想,覺得有電腦不能上網確實是不爽,最終還是擋不住網路的誘惑,就答應去看了!於是,就在2004年12月17號,我抽了一個上班的閒置時間去看房,另外還有兩位同事陪同(架子不小哈,嘿嘿)!結果那房子,環境比我現在住的房子環境要差很多,一層樓裡也住滿了人,估計會很吵,而且房間也不大。最可怕的是,我們去看房子,當時房東不在,是房東的小女兒(估計10歲)給我們開的門,她見我們是來看房的,就拿鑰匙把一層樓的每間房子全部打開,讓我們隨便參觀!暈死!我們可是陌生人呀,而那些房間都有人住的(正好當時都沒人在家),是人家租賃了的,可以就這麼隨便打開讓陌生人參觀嗎!?萬一丟東西怎麼辦!?真是想起來就怕怕! 當時看了房出來,我心裡那個掙扎呀!到底搬不搬!?搬了就馬上可以在家上網了,不搬就還是那樣,反正現在住的地方是已經被“權威”否定不能牽寬頻的,要想安裝寬頻就只有搬家!而且我還得快點作出決定,因為這裡的房子很緊張的,就這間如果我不要,估計超不過兩天肯定就會有別人搬進來,到時候要想找一間能安得了寬頻的住房就難了!那我要安裝寬頻的願望還不得拖到猴年馬月呀!真是可怕!但是,如果我搬過去,那邊那個環境又不如現在這邊好,而且房間又小……天哪!我該怎麼辦呀!? 就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地藏占察法,意識到只有靠地藏菩薩的指引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了!於是我叫我的同事們先回單位,我有事回家一趟。我一個箭步飛奔回我的住處,關上門,拿出占察輪來就開始占了!由於當時心情有些急切,一開始就問:“求地藏王菩薩慈悲垂示,我到底該不該搬家,該不該搬到剛才看的那間房子裡去!?” 占察得:128閒靜處無諸難! 我覺得是相應的,感覺是在叫我不要搬,“閒靜”的地方會少困難,正好我現在住的地方就較清靜,而那一邊卻人較多,較嘈雜! 但我還是不能太確定,就又問:“是不是就不該搬過去!?” 占察得:98有所求而受苦! 我想搬過去的目的不就是為安個寬頻嗎!?這就是我唯一的目的,但現在我認為是在告訴我,我如果搬過去,就會在那邊因為求的這個目的而受苦,或者遇到不順的!我知道不能搬了! 但是,我現在的目的是要實現在家上網呀!於是我接著問:“那麼我能不能實現在家上網的願望呢!?” 占察得:118君民好國豐樂! 我感覺不可理解了,但又隱隱覺得菩薩是在告訴我什麼,是不是關於安裝寬頻的政策或者方法什麼的會變!?“君民好”嘛!但是,突然又覺得是不是在叫我佈施、供養才能實現,才能讓整個事情改變呀!? 於是我接著問:“是不是要我勤修供養!?” 占察得:128閒靜處無諸難! 又是128,又是“閒靜處”!看來真的是在叫我不要搬,搬了肯定不好! 我為了再次確定,接著問:“是不是叫我就在現在這裡住呢!?” 占察得:93有所求得如意! 驚訝!真是肯定我了,而且還告訴我不要搬,就在這裡住會“得如意”的! 我當時感覺異常的不可思議,想不出到底如何能令我就在這裡住還能讓我“得如意”了!?因為這裡已經是被安裝寬頻的師傅否定了,是安不了寬頻的呀!這是技術上的否定,不是人為的阻礙,是很難改變的!除非是再在我住的地方安裝一個電話線的集線器,但這個我問過,說除非是我住的附近有很多人新裝電話,如果僅為一家人添置新的集線器這樣成本會增加的,公司不會同意! 我真是想不出,如何能令我“得如意”了!?我見當時時間已經過去很多了,我還在上班呢,就沒有再占,收拾東西回單位了,一路上也在思考,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最終還覺得是不是這個“93有所求得如意”是不相應的!?不過心裡還是覺得欣慰,畢竟可以確定,兩次出現的“128閒靜處無諸難”應該是相應的,我可以確定不搬了,搬了肯定麻煩! 於是我就真的沒有搬,就還在我住的地方靜靜的期待著能令我“有所求得如意”的事情發生!就這麼過了幾天了,對安寬頻的事情,我也開始淡漠了,每天照常上自己的班,下了班,想上網的時候還是跑網吧,我開始覺得我住的地方要安裝寬頻真的是不可能的了! 可突然有一天,大約是在2004年12月22號,我到我們單位一個車間去辦事,閒置時間和這個車間一位和我要好的同事閒聊,他突然提到這個車間的一個班組長家裡剛牽了寬頻,還是包月的,我一聽安了寬頻的,就勾起了我的興趣,我就說找他聊聊呀,看他是怎麼安的!於是同事就給我引見了。那個班組長一見我就問:“你也想安寬頻嗎!?”我說:“是呀,不過我那裡安不了!”我就把我的整個情況隨便的跟他聊了一下,他聽了之後,隨口就說:“我去幫你問一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個班組長和安裝寬頻的是熟人,後來才知道那個安寬頻的是他的父親的戰友的什麼的什麼,嘿嘿,記不得了!我當時看他只是隨口一說,手上還正忙著裝配產品呢,心想他下來會記起來幫我問嗎!?而且我跟他也不熟,我只是經常到他們車間辦事,混了個臉熟,估計他幫我的可能性不大!關鍵是我那可是硬體問題呀,距離遠了安不了就是安不了,即使問了還不是同樣的結論,所以我也就沒報多大的希望了! 可就在第二天上午,我突然接到我同事的電話,說那個班組長叫我給那個安寬頻的人打電話,說一切OK了,說打了電話就知道,還把那個安寬頻的人的電話給了我!我喜出望外,立馬給安寬頻的人打電話,一聽,居然就是上次來給我查看現場的那位,我立馬報上了那位班組長的姓名,他一聽,說:“是熟人那就沒問題了!我明後天就來給你安裝!” 我接完電話,腦子一片空白,我被這消息深深地震撼了!我狂暈!居然真的應驗了呀! “有所求得如意”,而且還就這麼簡單就“得如意”了!我努力的回憶著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真的不敢相信是真的,像是在做夢,想不到居然會有這樣戲劇性的轉變!內心充滿了喜悅,喜悅不是為能安得了寬頻了,為的是地藏菩薩的慈悲垂示和神通滿願如此真實的顯現了,深知是菩薩威神之力加持所致!想不出為什麼會突然有朋友和我聊寬頻的事!?又給我引見那位班組長!?為什麼那位班組長又會如此實心的給我幫忙……這都是菩薩在巧安排呀! 就在過後的第四天,我就真的如願的安裝並開通寬頻了,原來以前看的那個集線器確實牽線很困難,後來採取了從另一個集線器引出線的方法,將網線牽到我房間裡了!總之實現了在家上網了!呵呵! 同時和我一起安裝寬頻的還有最先給我介紹房子的那位朋友,他就住那房子的一樓,他見我牽了寬頻,他也牽。可就在他寬頻剛剛開通的時候,他的房東老闆就“殺”到他屋裡來告訴他,說他的電腦每天要耗很多電,現在又牽寬頻了,使用時間會更長,耗電也會更多,於是每月包月的電費就應該看漲!嘿嘿!幸好菩薩提醒我沒有搬過去呀,“有所求而受苦”,如果我搬過去,還指不定出什麼亂子呢!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我的占察結果,哪一個不是相應的呢!?“閒靜處無諸難”、“有所求而受苦”、“君民好國豐樂”, 地藏菩薩智慧不可思議!善巧方便不可思議! 以上所述三個占察實例,是我近期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例,是菩薩慈悲護念的最好例證!雖然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都是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無數坎坷的很小一部分,但從這些小事件上都體現出菩薩的威神和智慧,那麼菩薩大悲願力無時、無處不在,能渡有情出離生死的事實,我們真的是沒有任何理由再去懷疑了!經過這麼多的占察實踐,我是深深的知道,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在慈悲護念自己、護念一切眾生,是我們業障深重,不能感知罷了!而這個地藏占察法,就是地藏王菩薩顯示神通、慈悲攝受眾生的殊勝形式之一! 翻看我那本占察筆記本(我每次占察後都用專門的筆記本作了記錄),裡面還有很多我認為算是相應的神奇占察事例,但有些過多涉及個人隱私,還有的是幫別人占察的,這些都不大好公開,所以我選了以上三個近期表現較明顯,但又不太涉及個人隱私的事例,來和大家分享!目的是增加大家對地藏占察法的信心,因為我知道往往只有真實的案例最能令人生信!但願我的案例能對大家學習地藏占察法有所幫助!阿彌陀佛! 再次感謝地藏王菩薩!感謝十方諸佛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聽風的歌上 2005年1月8日 注:文中所涉及的人名姓氏,全部虛化,但實有其人! 另:貼出本文,我預料會有師兄回帖或者發資訊來叫我幫他占察,呵呵!我得說明一下,不是我不幫忙,而是我發本文的目的,是想和大家交流占察心得,希望大家都能學習此地藏占察法門,靠自己來占察,而不是寄希望於別人!我始終認為,占察本身就是親近菩薩的行為,自己占也表示自己是誠心祈求菩薩加被,這樣更能得感應呀!阿彌陀佛! 地藏王菩薩木輪相法之原理 地藏木輪相法是根據大藏經(本門所請供的是大正藏)第十七卷,經集部,四之第八三九部,隋朝時菩提燈所翻譯的「佛說占察善惡業報經」(簡稱為占察經)之內容所研製而成,而該經是佛陀住世之時,一日於印度靈鷲山法會上,受堅淨信菩薩之請而講演的。 佛預言於現今末法時期,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亂,災害頻起,種種厄難,佈懼逼迫,而末法之佛教徒也有很多失其善念及正念,更增長了貪瞋嫉妒大我慢等。 地藏木輪相法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唯一准許佛弟子使用之相法,因為其主要是依據地藏菩薩之願力加持後,再透過特製的占察木輪器具來占察檢測一個人如來藏(潛意識及現在、過去、未來三世因果種子)中種種業命、因果、宿命及報應。一個人生生世世所造的罪業或行善積德等十善業及十惡業,都透過我們的身、口、意攝受進如來藏(八識田)中。木輪相法除可占測我們業障的種類、大小及清淨與否外,占察經中更明列一百八十九項,可測知我們三世因果、工作、遷徙療病、修行•••的籤文。而要使用地藏木輪相法前,一定要先熟悉「占察善惡業報經」之內容,因為占察經可使佛弟子明白木輪原理及正知正見之佛理法則,才不會落入江湖術數或外道迷信等。 當您明白占察經之涵意後,再來就是誠心禮敬地藏菩薩及受持地藏法門,並漸累積修地藏法之資糧,讓您與地藏菩薩越來越相應,不然如各方條件因緣不具足,則占測木輪時會較不準確。故您使用地藏木輪之成功與否,全看您與地藏菩薩是否相應。木輪器具就如同唸佛修行用之念珠、準提寶鏡、金剛鈴杵•••等,經過禮供及修持後都會漸成為您生命的一部份。且木輪相法可使用一輩子,全台灣有許多讀者信徒都與地藏菩薩很有緣,除了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外,木輪相法亦可參考之。地藏木輪相法並非道教之易數,而是甚深佛理及地藏菩薩方便末法眾生所發展出的法門。

【轉貼】我姐姐親身經歷的六字大明咒驅魔的威力!

2009年01月22日
公開
27

我姐姐信佛20年,常年吃素,雖已經50歲,但和40歲的人沒有什麼區別,看上去很年輕。姐姐平時以念佛和誦《地藏經》為主,也持一些短咒: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蓮師心咒、金剛薩多心咒、穢跡金剛咒等。她在誦《地藏經》的時候曾經看到過地藏菩薩,所以她對地藏菩薩的信心很大。這裡我和大家說的是她誦六字大明咒的一次有意思的事情。 姐姐的家住在河岸附近,四周雖然很寂靜但也顯得很荒涼,荒草很多,人煙稀少。一年夏天的半夜,姐姐念過經後就睡覺了,時間是半夜12點左右了。剛睡下,姐姐的夢境中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三只有著貓頭鷹的身體但長著人頭的怪物從河岸向我姐姐的窗戶飛來,因其身體太大而無法進入屋裡。其後著三個非人非鳥的就猛力的撞窗戶且面目表情很猙獰,想要和姐姐拼命一樣。姐姐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六字大明咒,隨著六字大明咒咒音從嘴中的發出,姐姐驚呆了:姐姐看到從自己嘴裡出來的咒語變成裡一團明亮的光球,象炮彈一樣轟向了迎面飛來的三個非人非鳥的生物。這三個生物應聲就被擊落了,哈哈,姐姐看到有這樣的效果,就不停的持咒,隨著一個一個的光團飛向窗外,這三個生物被打的羽毛折損、不能在飛。然後轉眼見就消失了。姐姐從這種情景中醒來,看了下表--是淩晨1點。姐姐又念了5遍大悲咒,做了回向,回向給三個生物,祈禱他們能往生極樂,才又睡下的。 事後姐姐和我說:平時持咒好像也沒有什麼感應,但這次是真正看到六字大明咒的利益了。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她從來想都沒有想到的。 姐姐還有過用穢跡金剛咒止雹、止風的經歷。有意思的事情以後再說。 但這種事情也不必怎樣看重,還是修心最主要。

佛 教 的 世 界 觀

2009年01月21日
公開
25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開示 一、學習佛教世界觀的重要性 今天的講題,是佛教的世界觀。為什麼要講這個題目呢?因為,雖然佛教的世界觀是一門普通的常識,但對佛教徒或研究佛教的人來說,卻是相當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因為佛教講空性,所以就沒有什麼世界觀或人生觀等概念;也有人認為,佛教只不過就是燒香磕頭,勸人向善而已。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其實佛教並非如此簡單。雖然佛教是講空性,但並不是說萬物皆不存在;燒香磕頭也不能代表佛教,更不能闡明佛教教義;還有,勸人向善的確是佛教所宣揚的,但卻並不是佛教獨一無二的特點,例如:傳統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教導,也同樣是在勸人向善。由此可見,上述這些觀點,都是因為對佛教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為了讓更多的人弄清這一點,所以有必要就此問題進行一些研討。 要討論這個題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佛教經典對宇宙構成的描述,與現代自然科學所發現的結果,從表面上看似乎有部分衝突。一些不懂佛教教義的人,就因此而認為佛教不科學,並連帶地將佛教的一些修法與見解,也認定為是不準確、不合理的。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主要是由於沒有系統地學過佛教,因此也就無法透徹地瞭解佛教的真正見解。 在西方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爭論。每當此時,自然科學往往能提出強有力的、具說服力的證據,來駁斥宗教的部分理論;然而,不但現代科學無法推翻或證明西方宗教所闡述的造物主,就連這些宗教本身,也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明這一點。如此一來,有些人就以點代面,想當然地以依此類推,對所有宗教、所有教派,以及所有的修法和見解,都抱持同樣的觀感,認為它們都是迷信、愚昧、消極、落後的代名詞,佛教當然也難逃此劫。為了澄清這些誤會,為了消除這些成見,就理當以研學佛教世界觀作為切入點。 因此,雖然佛教特有的教義包括緣起性空、大空性、大光明、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一系列的見解和修法,但今天暫時不講這些,而只就佛教的世界觀進行一些必要的討論。 這個題目如果深入地講,就必須要對宇宙形成理論作廣泛的研究,其複雜性可想而知,所以今天只是淺談而已,希望能以此提供給諸位一些思維的線索。 二、佛教的微觀世界觀 要完整地敍述佛教的世界觀,就要從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兩個層面來講。 首先講微觀世界:佛教的很多基本教派在對微觀世界的觀點上,都存在著許多分歧,其緣由可上溯到近三千年以前,佛在轉法輪時,曾有意地宣講了不同的教言,人們根據各自所聽到的法語,從而創立了不同的教派。基本教派有四:一切有部、經部、唯識宗與中觀派。(如果將密宗單獨分開,則就是第五派了,但今天暫時不講密宗的見解。)如從大小乘的角度來分,則一切有部和經部屬於小乘,唯識宗和中觀派屬於大乘。四大基本教派的見解像樓梯一樣,分成四種不同層次,一層高過一層。 之所以有這樣不同的層次,是因為佛考慮到眾生的承受能力不同。如果一開始傳法就講中觀或密宗,聞法者會難以接受,並因此退失信心,從而不能進入解脫道。如果這一世不能走解脫的路,下一世能否再有這樣的機會就很難說了。為了給眾生培植相應的善根,為了適應不同眾生的根基,佛才會以不同教言的方便來因材施教。也可以說,是因為眾生需要不同的引導,才會有這些教派的創立。這一切,都是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而並不是佛教論師或高僧大德們彼此之間的觀點存在著分歧或者矛盾所導致的。 下面分別就四大基本教派的觀點一一進行介紹: (一)一切有部的觀點 一切有部認為:外界的山河大地、房舍以及肉身等所有的粗大物質,都是由微塵所組成的。佛經中所謂的微塵,就如同科學目前所發現的基本粒子──質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等等一樣,是構成物質的極小單位。他們認為,所有粗大的物質,都是由細小的微塵所組成的。雖然《俱舍論》中對非常細微的、最小的物質結構體,安立了許多不同的名詞:極微、微塵、鐵塵、水塵、兔毛塵、羊毛塵、象毛塵、日光塵等等,但我們暫時知道是「微塵」就足夠了。微塵又是由最細小的極微塵組成,這個極微塵已經細小到不能再被分割,或說已經分到不能再分的地步,所以叫做無方分極微塵。這種極微塵是實有的,它是物質構成的基本元素,所有粗大的物質,則只不過是極微塵的產物而已。 也就是說,山河大地、人體、房舍等粗大的物質,都是由許多極微塵堆積而成的,除了極微塵以外,這些物質實際上都不存在。眾多極微塵的累積,就會使人形成幻覺。所謂的幻覺,就是以為物質確有形狀、顏色等等。然而,這些錯覺中的山河大地、人體、房舍等卻並不存在,只不過是一些沒有形狀、顏色的極微塵而已。 極微塵與極微塵之間,有空間相隔。這種極微塵之間的空隙,雖然從宏觀世界的角度來看是很渺小的,但在微觀世界裡,它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 一切有部同時認為:精神也可以被分割,但無法像物質那樣由方向來分,而是經由時間來分。譬如一個人心中冒起了一刹那的念頭,雖然這一刹那的念頭在宏觀世界裡是非常短暫的,但從微觀世界的角度來看,這一瞬間的念頭也可以再分成許多前後的階段,直至最後分到實有的無分刹那。 另外,一切有部還將時間、空間、速度、方向等法都抉擇為實有。 由時間將精神分割到不能再分的無分刹那,與物質的最小單位極微塵相結合,這兩個元素就構成了人,除此之外,我與眾生都不成立。一切有部就是經由極微塵以及無分刹那來抉擇人無我,再以此為理論基礎,從而證達阿羅漢的果位。 (二)經部的觀點 經部關於微觀世界的觀點,基本上與一切有部相似。二者之間的差別,在於經部進一步將時間、空間、速度、方向等判定為非實有。 何謂空間?所謂空間,就是在一個範圍內沒有被任何物體所佔據的位置,這種沒有被佔的位置,就是空間,除此以外,並沒有空間的存在。如果有東西佔據了某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沒有空間了;當物體被移走後,騰出來的位置就是空間。由此可見,所謂的空間,實際上是假立的、不實在的。 再說時間,不論是一分鐘或一小時,一個月或一年,都只不過是物質變化的過程而已,除此之外,並不存在所謂的時間。我們只能通過世上萬物的變化來判定時間,譬如根據氣候的變化過程,而建立起春夏秋冬的時間概念等等。這種物質變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時間。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太空中沒有任何星球的話,我們能算定時間嗎?不能。由此可知,時間只不過是以物質變化為基礎,由人的意識而增上安立的法。 雖然現代物理學對時間也有不同說法,到底時間存不存在,它的本體究竟為何,都是學術界激烈討論的課題之一,但經部的論師們卻認為,時間只是人的一種概念而已,除了物質的變化以外,實際上並不存在獨立的時間本質。 那麼速度又是什麼呢?只是物質運動的過程而已。除了物質以外,並沒有速度可言。譬如,當某個物體在靜止狀態下,它是處於零的位置;在第一刹那,它進入第一個位置;在第二刹那,進入第二個位置……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速度」。由上可知,無論物體是在零的位置,還是正進入第一、第二、第三等位置時,都是除了物質自身的本性以外,不存在任何實質上的速度。 雖然從宏觀而言,用我們的肉眼可以看到一個物體遷移的速度;但從微觀的角度而言,它卻不存在任何真正意義上的遷移。因為一個極微塵才剛產生,在還來不及遷移之際,就當即消失了。這個觀點,與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比較接近。 方向也是如此。譬如,我們如果以一個基點為中心,來指出東南西北的方向,這些所謂的方向也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因為如果向東移動一段距離,重設一個基點的話,原來的東方就變成現在的西方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故不一一陳述。 以上內容,為經部與一切有部的差異。 二者的共同點是,經部也同樣認為粗大的物質並不獨立存在,所謂的存在只是由許多的極微塵佔據了空間而已。但極微塵為什麼會聚集在某個空間而不分散呢?他們對此解釋道,這是由於每一個微塵都可分成地、水、火、風四大的緣故。請大家注意,這裡所說的地、水、火、風,並非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地、水、火、風,而是指某種能力。 所謂「水」,是指將微塵聚集在一起,而不讓它們分散的能力。由於每個微塵中都有水的成分,即彼此之間的吸引力,所以不會散開,但在經部的一些論著中,卻將其歸為風的力量。而在物理學中,則稱其為「粒子之間的引力」;所謂「地」,不是指宏觀世界裡的地,而是指所有堅硬的物質,如骨頭、金屬等物質中的堅硬成分都屬於地;除了四大之外,還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就是眾生的共業,這是現代科學所無法證明的。 以上內容,是經部關於微觀世界的觀點。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西方的科學家們就提出過原子學說。他們認為,世界最基本的成分,是物質的最小碎片,這種碎片希臘文稱為atomos,即不可再分割的意思。原子的英文寫法atom,即來源於此。幾千年來,人類一直認為原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小單位,但事實證明,原子根本不是堅實而不可分的物質,而是極為微小的能源貯藏室。直至二十世紀初期,科學家們才對原子的結構有了新的瞭解,並開始探討潛藏於原子中的巨大能量。在每一個原子的中心,是由質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組成的原子核,原子核周圍有電子(electron)圍繞旋轉。 而夸克學說的提出,更使世人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尺度分別縮小到原來的十億分之一(相對於原子)和萬分之一(相對於原子核)。但即使是夸克、輕子和傳播子(即傳遞力的粒子)這些現代科學目前所發現的更為基本的粒子,其細微程度仍遠遠不及經部與一切有部所說的極微塵。 更重要的差別是,經部和一切有部通過對微塵的發現,從而抉擇出人無我,並由此走向解脫;而物理學對基本粒子的研究結果,卻不幸被用於現代武器的推陳出新方面。雙方所走路線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 (三)唯識宗的觀點 唯識宗認為,如果不詳細觀察的話,外界的物質在表面上是存在的;要是深入地進行觀察,則外界物質的實有性就無法成立。為何無法成立呢?因為,如果用最簡單的分解方法來觀察物質,就根本找不到物質終極的實有性,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基本粒子,表面上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這也是佛教獨有的論點之一,其他學說都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在唯識宗的微觀世界裡,沒有真正的物質存在,所有的物質經過觀察後,都是內心的現象。這種觀點的某些部分,有點像貝克萊的「經驗論」,但二者的差異之處也很多。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它們有一點像,便認定唯識宗就是唯心論。這好比牛羊頭上都有角,卻不能因此而認為牛就是羊,羊就是牛一樣。既然所有的教派都是人創立的,其間必定會有某些共同點,但細微的共同點不足以認定此即彼,彼即此。 總之,唯識宗的微觀世界,是一個非常內在的精神世界,外在的物質世界對他們而言並不存在。 (四)中觀派的觀點 中觀派有兩種觀點,其中最究竟的見解就是空性。從空性的角度來說,已經不存在所謂的微觀或宏觀世界,一切都是空性。但中觀也講世俗諦,所謂世俗諦,就是從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結論。 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中觀也有兩種:一種是與唯識宗類似,即認為不存在物質的微觀世界;但大部分的中觀世俗諦見解,也可以稱之為世間觀。所謂世間觀是指: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以眼耳鼻舌身能夠感知到某種物質,就承認它的存在。譬如,如果能看到或聽到某種事物,就承認這個事物的存在。 佛曾說過:「世間人會與我爭論,但我不與世間人爭論。世間人認為存在的,我也承認是存在;世間人認為不存在的,我也承認是不存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外在的山河大地等不可能不存在,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這是世俗人的見解,是眼耳鼻舌所得出的結論。這就是世間觀,很多中觀世俗諦的境界就是如此。 在世間觀的世俗諦境界中,也存在著物質的微觀世界。這種見解與經部的觀點十分相似:外界粗大的物質是由許多極微塵構成的,很多極微塵堆積成不同的形狀,並由人替這些不同的形狀取了不同的名字,如房子、車子等等,而實際上它們只是一堆堆的微塵而已。 總結四個基本教派的論點如下:由於唯識宗認為沒有物質的微觀世界,所以就暫且不談;其他三派大部分的見解,都承認物質的微觀世界。 中觀派則是將一切有部與經部認為不可再分割的無方分極微塵分解盡了,什麼都不存在──虛空一片,物質的本體越往深處尋找就越找不到,最終達到無中無邊的空性境界。就像萬里無雲的晴朗天空,沒有天地萬物、喜樂悲苦,這就是中觀的空性。 小乘的微觀世界觀,與早期自然哲學的原子論,或經典物理在物質結構上的發現,是有一點點相似的。但是中觀派和唯識派遮破了這種論點,而認為:根本就沒有任何基本粒子的存在。但目前科學領域的研究結果卻尚未達到這種境界,量子力學雖說比較接近,但也只是接近而已。 我曾與幾位數學家,以及權威的量子物理學家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都認為物質最終是不可能變成虛空的,即便質量可以轉變成能量,但能量卻不可能消失。目前科學的觀點僅止於此,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還不夠深。 這兩年我看了一些物理學方面的書,並多次向物理學專家請教,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對我來說卻是了無新意,因為其中的許多觀點與佛教是一致的,而且在經書中都已講得非常透徹。只是他們的結論是靠儀器實驗出來的,而我們的結論則是由推理或前輩的證悟而來,差別僅此而已。不論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是波爾等人的量子力學,我都不覺得特別新鮮,反倒認為這些理論還未達至顛峰,有必要繼續發展。 綜上所述,中觀的微觀世界觀,其境界已經超越了最先進的物理學說。至於密宗,則更有著非常奧妙的、準確的、實用的微觀世界的觀點,但現在還不必急著講,就只先講顯宗的觀點。 僅就微觀世界的論點而言,縱觀全世界所有的學說,不論是宗教的、科學的還是哲學的,沒有一個能比佛經講得更為透徹。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佛教的微觀世界觀,已經遠遠超越了所有目前已知的其他學說。如果量子力學能不斷發展進步,也有可能達到佛教微觀世界的部分境界,但即便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發展,它也不會超越佛教的究竟境界。 無數的事例可以證明,世間的科學理論永遠無法抵達究竟,終將被新的觀點所替代。我們都知道,雖然經典物理學家也曾宣佈: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達到了頂峰!但隨著愛因斯坦等人的相繼出現,經典物理學的觀點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而不得不被推翻。 佛教中觀的微觀世界的境界卻不是這樣,在這種境界中,物質世界已經被分解到虛空的狀態,所以沒有再超越它的可能。 有些人因為不瞭解佛教的推斷方式,所以不能接受上述觀點,不接受也無妨,這是個人的問題,能否接受通常要看個人的理解程度。諸位也許對量子力學的觀點比較精通,但對佛經中的觀點卻不一定能瞭解得十分透徹,所以自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無論如何,絕不是因為我是佛教徒才如此自賣自誇,如果單純因為我們是佛教徒才這樣說,那就是片面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假如無根無據地誇大其詞,也就毫無意義;如果所講的觀點有根據、合邏輯,則在任何情況下都經得起考驗。總之,佛教教理的無懈可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只需拿幾本其他宗教或者學科的書與佛經比較一下,就可以一見分曉。 言歸正傳,佛教的微觀世界觀為何要如此抉擇物質呢?其宗旨,是要藉此打破我們對人、對事、對錢財名利等世間萬法的執著。至於其他學說,則有著與佛教截然不同的目的。 三、佛教的宏觀世界觀 世人對佛教的最大誤解,主要是在宏觀世界的問題上。譬如:有人認為,《俱舍論》中沒有說地球是圓球形;《時輪金剛》也沒有提到這個世界是圓形的;佛經中對須彌山、月亮、太陽以及四大部洲等等的描述,與科學家們從月球上或太空中所看到的情形也是大相徑庭;還有,佛經所說的太陽圍繞四大洲的觀點,也與現代科學所發現的事實恰恰相反;另外,經書中在描繪月球的時候,提及了月球上的天人以及天人的宮殿等等。但大家都知道,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二十日下午,阿波羅十一號正式在月球上登陸。三位太空人在月球上進行了長達二十一小時的探測,卻沒有發現任何的天人或宮殿……這些事實是無法迴避的,因為這在佛經中叫做現量,就是能清清楚楚地見到。 難道是佛的錯誤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呢?是不是現代科學發達以後,就出現了新的世界觀,所以我們才要去尋找答案?這一切,就是今天要講的主題。 其實,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就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的歷史只有三百多年,二千多年前結集的佛經,雖然不可能存在與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相抵觸的問題,但在當時的佛經中,就有了自己的問題和答案。當時的佛教學者,便已經就佛經與佛經之間對宇宙構成,以及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的不同描述提出過疑問。譬如《俱舍論》與《時輪金剛》對宇宙構成的描述就有非常大的出入,關於日蝕和月蝕的說法也有很多種,以至於後來的佛教學者對此產生了諸多疑問:難道是有兩個世界?還是一個世界有幾種不同的描述?於是乎學者們就到佛經中去尋找答案,結果他們找到了。那麼,佛經中對這些差異是如何解釋的呢?下面我們分別進行講解: 第一、關於對宇宙不同描述的解釋,有以下的幾種: 1、在《時輪金剛》的一個大疏裡將此問題講得非常清楚。這個《時輪金剛大疏》,是以前的香巴拉人寫的,距今約有二千一百八十一年的歷史。後來西藏人也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書,距今也有七、八百年左右,所以,這些都不可能是為了應付登陸月球或物理學的發展,才被動地來思考該如何進行解釋的。 針對《俱舍論》與《時輪金剛》對宇宙結構描述之間的巨大差異,《大疏》以恰如其分的理由向我們一語道破:問題的關鍵,在於佛陀傳法的內容不是根據自己的證悟境界,而是取決於聽眾的接受能力。其主要考量,是看對方能否受益。 如果能利益眾生,就算所講的與事實不盡相符,佛也會暫時先這樣講,然後再慢慢地引導;如對眾生有害,就算事實的確如此,佛也不會如實告知。聽眾能承受到什麼程度,唯有佛才知道。因為佛有他心通,所以十分清楚地知道,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文化背景下,只有這麼講才能讓聽眾接受,從而利益那些眾生。由此可知,佛之所以說大地是平面的,中間有須彌山等等,都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巧方便。 不僅《大疏》之類的論著這樣進行解釋,包括佛陀自己也作過類似的解答。比如,針對釋迦牟尼佛在不同場合談及當初自己是如何發菩提心,如何走上解脫道前後說法之間的偏差,一位弟子就曾問道:為何從前您說是在某尊佛前發心,現在又說在另一尊佛前發的心呢?佛陀對此回答道:我傳法的內容是隨眾生的根基而定,針對以前那些人,就要那麼講,他們才能接受;對於後來的這些人,只有這樣講,才能對他們有益。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眾生的利益。由此可見,佛陀傳法的內容,是隨眾生的根基而變的。 這是否意味著佛永遠都不講真理,只隨眾生根基而說呢?也不是。這只能說明:因為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所以進入佛門的途徑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經由不同方法逐步將各類眾生引導入門之後,最終的解脫道還是只有一條。 佛經中對同一事物或現象之所以有多種不同的描述,其原因就在於此。至於佛經的描述與現代科學發現之間的差異,想必也就不難理解了。 2、無論是《俱舍論》或《時輪金剛》,其中對宇宙結構所作的描述,從空性的角度來說,都是眾生的幻覺,都不可能實有存在;但從世俗諦或眾生的角度來看,兩者的描述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在某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結構正如《俱舍論》所言;而在另一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結構又如《時輪金剛》中所說的一樣。因此,針對不同業感的眾生,佛的開示也不只一種。 另外,《時輪金剛大疏》中還提到:在一個五肘深五肘寬的岩洞裡,可以容納轉輪王與他的四部大軍。亦即是說,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而言,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山洞;但對另一個眾生而言,則可以容納轉輪王以及他所率領的千軍萬馬。 《大疏》中又說道:令人類垂涎三尺的一桌豐盛美食,在餓鬼眾生的境界中卻根本不存在;對於造作過殺生等嚴重罪業的地獄眾生而言,在如同針尖般大小的微塵上,也會出現險惡峻峭的高山。 對於這些看似矛盾重重的描述,該如何解釋呢?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不同眾生會有不同的認知或者「業感」,因為這些景象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種內在的緣起。這好比密勒日巴尊者鑽到牛角中去,牛角沒有變大,密勒日巴也沒有縮小一樣,但這卻是誰也抹殺不了的事實。 依照佛陀所講的觀點,不同的眾生看同一個星球,各自會看到不同的形狀,因為內在緣起的差別會影響到外在的緣起。佛教所講的這些奇妙現象,蘊含著現代科學與哲學以前從未接觸過,將來也不可能徹底知曉的真理。 當修行不足的時候,外在的誘惑會變得強大有力,從而使內在的能力無法與之抗衡;當修行達到一定程度,而使內心獲得自在之後,內在的能力就能隨意改變外在的狀況。現代科學無法解釋這一點,即使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其深度和廣度卻遠遠不夠。 雖然佛陀將這個世界描述成很多不同的形狀,但並非意味著這個世界同時存在這麼多不同的形狀,而是表明一個世界在不同眾生的眼裡,會顯現出不同的面貌,其原因就在於內在因緣的不同,只有佛才能知道個中奧妙。佛經中對這個世界的各種描述就是由此而來的。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沒有一部佛經中的描述,符合現代科學所發現的世界「真相」呢? 因為,在當時人的概念中,大地就是平面的,太陽圍繞著大地而轉。雖然從現代人的角度而言,這些觀念是錯誤的,但在這些相對來說不是很關鍵的問題上,佛陀都不會與世人爭論。不論地球是圓的還是平的,對希求解脫的人來說並不重要,對修行也不會有絲毫影響。因為這些都是小問題,佛也就無需與世人爭辯,但在重要的關鍵問題上,佛卻非常認真,力圖要推翻世人的錯誤觀點。譬如,我們始終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對此,佛就不遺餘力地加以破斥。佛的說法原則,是抓根不抓枝。 佛陀傳法先後只持續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宣講《俱舍論》與《時輪金剛》中間相隔的年頭也只有三十多年,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以佛陀浩瀚如海般的智慧,怎麼可能講到後面就忘了前面是如何講的,然後又重新再講一個不同的觀點呢?即使普通人在說話時,也會注意到前後的一貫性,不可能前後顛倒、信口開河。所以,佛陀如此傳法,是有世人無法測度之密意的。 實際上,不要說我們生存的這個小小的世界,就算是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所有成員的一切運動,佛也瞭解得一清二楚。關於這一點,我們只需將《時輪金剛》天文學與現代天文學的某些資料作一比較,就可以真相大白,譬如: 古今天文學比較 現代天文學 《時輪金剛》天文學 主要天文資料 (單位:天) (單位:天) 地球公轉軌道週期 365 365 月球軌道週期 27.3217 27.395343 火星軌道週期 686.980 687 水星軌道週期 87.968 87.97 土星軌道週期 10759.2 10766 金星軌道週期 224.701 224.7 木星軌道週期 4332.6 4332 黃白道交點週期 6793.460 6792.99 注:兩個天文學的小數進位取值不一定相同。 其中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在《時輪金剛》天文學中取名為羅睺羅的頭和尾,羅睺羅是傳說中的動物,因此有些人就誤解了佛教的天文學,以為這只不過是一些神化傳說而已。但從上面的數字可見,除了土星的週期以外,其他結果與現代天文學的計算結果有著驚人的相似。 我們都知道,為了研究月球等天體的運動,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天文學家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但是,沒有借助於任何精密儀器,僅憑著超人的智慧,佛陀便早已用精確度極高的資料,十分準確地描述了月球在其軌道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和近地點與遠地點的速度,以及其他星球的順行、留、逆行(都是指行星的視運動,即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行星運動;順行是指自西向東運動;逆行是指自東向西運動;留是指行星與恆星的相對位置基本不變。這三種視運動是地球和行星兩者的公轉運動合成後,在天球上的反映。)等運動的情況。 具有如此智慧的佛陀,又怎麼可能毫無意義地說出先後矛盾的話來呢?絕不可能! 3、佛經對宇宙結構的描述眾說紛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如果經書中只有一種描述,大家就會從此認定宇宙只是這個樣子,世界肯定就是這樣,繼而使其成為固定不變的一種執著。正因為佛經中有各種各樣的描述,孰是孰非很難確定,世人就不會固守一見,從而最終瞭解到:原來外境是隨著眾生的因緣而變的。 所以,要瞭解佛教或是想研究佛經,就必須飽覽佛教經論。無論是要支援或是批評佛教,就算沒有讀遍所有的經論,至少也要掌握其中的關鍵。如果只是翻過幾本經書,就想對佛教妄加評論,是非常草率的做法,誰也沒有資格這麼做。在僅知皮毛的情況下,任何評語都是盲目的、無知的。這就像要評價基督教的觀點,首先就必須熟讀聖經,假設除了知道耶穌這個人以外,對基督教的其他教義都一竅不通,又如何去加以評論呢? 上述觀點除了在《時輪金剛》中提過以外,在一千多年前的學者所著的《般若波羅蜜多釋》中也宣說過同樣的道理。 第二、佛經中曾講道:月球上有天人和天人的宮殿。可是當宇航員登上月球時,卻只能失望地看到一個毫無生機的星球。 如果要問其中誰對誰錯,應該是雙方都沒錯。我們在承認科學發現的同時,也要記住佛曾親口所說的話:「世間人與我爭論,我不與世間人爭論;世間人認為存在的,我也承認是存在;世間人認為不存在的,我也承認是不存在。」所以,佛教的包容性很大。不僅是現代的,就是千百萬年以後的科學新發現,佛教都可以包容。 佛所說的「世間人」,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人的胡思亂想,而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以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結論。如果我們看到此屋中沒有駱駝和大象,佛也會認定是沒有;如果我們看到此屋中有很多人,佛也會承認有很多人。當佛站在我們世間人的立場來看問題時,由於這些是我們眼睛所得到的結論,佛就會予以承認。 同理,雖然現代科學是依靠各種儀器來作實驗,下定論,但儀器最終還是要靠人的眼睛來觀察。說穿了,實驗都是人作出來的,而人靠的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在正常情況下所得到的結論,佛永遠都不會否定。只要是經過無可非議的實驗所得到的結論或新生的事物,佛教都會接納。只要是佛教徒,都應該知道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的宏觀世界觀有著無限發展的空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我們不否認現代科學對宇宙的準確認知,那麼佛陀為什麼要在荒涼寂寥的月球上描繪出美麗的天人和華麗的宮殿呢? 其實,佛並沒有說月球上存在著以普通人類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天人和宮殿,並不是說在月球上存在著人類的城市,而是說有天人的城市。如果佛說有人類的城市在月球上,人們就應該能看到;如果月球上只有天人的城市,則人類就不一定能看到。 佛曾說過,兩種不同道的眾生在看同一個東西時,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結論。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粗大的物質,而看不到無線電波等更細微的物質形態,但卻不能說因為我們看不見,無線電波就不存在。同樣,天人的世界也不是我們所能看到的。 這種說法合乎邏輯嗎?其邏輯性非常強!兩種完全不同道的眾生,其器官的構造與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都截然不同,當他們同時看一個東西時,看到的會是兩種不同的結果。如同有些魚類和人類的感受不同一樣,天人和人類之間的差別就更大,他們在觀察同一外境時,所得出的結果就更不相同。由於天人比人類高一個生命級別,所以天人可以看到人的世界,而人卻不能看到天人的世界。總而言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因為佛並沒有說月球上有人可以看到的城市,所以佛的說法沒有錯。 這不是新的答案,而是幾千年前就有的答案,也是非常精妙的回答。如何能證明這一點呢?佛經中講過:以前有一種老鼠,專門住在火坑中,以火為食卻毫髮無損;過去還有一種衣服,穿髒了不能用水洗,而是要扔到火裡,以熊熊烈火來清除衣服上的污垢,卻不會燒壞衣服,因為這種衣服的原料是石材。在中國的史籍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因為那種老鼠的身體構造與我們不同,就像用石材做的衣服與用普通布料做的衣服不同,所以能夠承受烈火的高溫一樣,老鼠對火的感覺也與我們人類完全不一樣,因此就可以生活在火裡。雖然現在沒有再聽說有此類動物,可能是已經絕種了,但很多人都知道,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即使水溫高達攝氏二百度,卻仍然有一些魚類常年生活於其間,完全不受高溫的影響。如果是人類或其他魚類,則絕對無法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從以上這些例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眾生對冷熱疼痛的感受都一樣。既然感覺可以如此不同,那麼眼睛所看到的現象不盡相同也是合情合理的。類似的邏輯還有很多,此處無需贅述。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推理的話,就根本沒有理由執持一般人所謂「眼見為憑」的正確性。難道在整個宇宙中,唯有人眼所見才算是真理嗎?並非如此!我們不能排除有比我們看得更清楚、更透徹的生命存在,而且也不能排除他們在看我們所了知的太陽系之時,會看到一個跟我們所見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們對外在冷熱疼痛等等的感覺,其實也是一種內在的特殊因緣反應在表面上而已。而人類正常的感官反應,也只是相對地準確,而不是絕對真理。人類的許多傳統觀念已經被量子力學推翻,而量子力學無法推翻的觀念,卻早已被佛理所推翻了。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固守己見地堅持:只有我們所看見的才是唯一的真理! 對佛教修行人來說,這是很容易接受的。譬如:密勒日巴尊者能自在地穿越懸崖,或雙盤坐在空中;有些成就者的腳踩在石頭上,就像是踩在泥地上一樣,立刻可以現出腳印;又有些瑜伽士能夠穿越牆壁等等。這些不可否認的事實,便足以顛覆傳統的舊觀念。 現代人很傲慢,總喜歡將自己沒看到或想不通的歸結為不存在。沒有看到是事實,但這卻不能說明不存在。譬如,在三百多年前,還沒有量子力學理論的出現,可它當時是不是絕對不存在呢?當然不是,只是未被人發現而已。同樣,有關月球的問題,也要從這個角度來分析。 必須強調的一點是,並不是在人類登陸月球,並發現它是個不毛之地之後,我們才開始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由於佛學家們考慮得非常周到,所以二千多年前的佛教典籍中,就已經有了答案。 總結以上各點可知,佛教的微觀世界境界不僅超越了早期的自然哲學原子論,也超越了現代量子力學的論點;而佛教在宏觀世界領域中,已經令人心悅誠服地分析出:宇宙構成的許多類型,是由於眾生內在因緣的不同所致。反觀科學和其他學說,他們只是一成不變地死認一個我們熟知的圓形地球,月球則是死寂一片,從沒有推測過一個地球或月球同時有不同現象存在的可能性。僅從這一點而言,我們也無法否認佛教宏觀世界觀的先進性與包容性遠勝於現有的其他學說。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學說,或是像佛教這樣極具邏輯性的宗教,其所有的觀點都必須有根據、合邏輯。在佛教的世界觀中,微觀世界與現代的物理學既有相同點,也有超越其上的地方;而宏觀世界與現代科學的相同點,大家可參閱《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第九品。在第九品中講道:太空中漫布著許許多多的世界,其數量是無邊無際的。這不僅與現代科學的發現一致,更遠遠超越了日心說和地心說;至於宏觀世界與科學的不同點,則是佛陀為了令眾生入道的一種權巧方便;還有許多佛教特有的、超勝於科學的觀點,則是現代科學根本無法解釋的。 在西方,時常有媒體或科學工作者到寺廟或佛學院去探討這類問題,可是我們這裡目前還沒有,除了一些人在看過《俱舍論》後,有時會私下進行討論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交換意見的機會。但自然科學的觀點現在連小學生都知道,當佛經中所講的與其發生衝突時,大家就會產生懷疑。有些人打骨子裡就輕視佛經,認為裡面的全部內容都是不科學的。 針對這些現狀,就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佛教的世界觀,這需要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著手:微觀世界觀包括相同的和超越的部分;宏觀世界觀則包括相同的、表面上不同的以及超越的部分。一旦建立起這些框架與思路,講起來就比較容易被瞭解。凡是稍有智慧與思維能力的人,都不太會排斥佛教的理論及行為,而佛教也永遠無懼於智者的觀察。 由於不瞭解這些論點,就會產生諸多誤解。 以前,我們比較瞭解的是東方文化,所以只認為大乘佛法是整個東方文明中最具辯證、最透徹、最頂峰的思想。後來逐漸看到了西方哲學和科學理論,才深深地體會到,佛法不僅是東方文化的頂峰,而且也是全人類所有文化中最偉大、最頂峰的思想。 僅僅從世間的角度來說,佛法所強調的自由、和平、平等、民主、真誠、環保、素食、衛生、節約等理念,也是真正的跨世紀思想。因此,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對任何人來說,沒有機會讀佛書都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在這個充滿著冷嘲熱諷的世界裡,深廣理性的智慧從古至今就容易被世人所忽視,但我們深信,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定能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希望!

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2009年01月20日
公開
25

作者: 索達吉堪布 對於宇宙的認識,現代科學與《俱舍論》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然而,不同的觀點是否彼此相違,確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這關係到許多佛教徒能否因此而樹立起真正的信仰。在座的諸位從小就接受了所謂的科學教育,想必一直都在認為地球是圓形的球體,然而現在學了《俱舍論》,其中又宣說了須彌山及南贍部 洲的觀點,那麼,地球與須彌山這兩種觀點,是彼此相融還是互相矛盾呢?關於這個問題,在這裏跟各位稍微作一些講解,如果不講,我想有些人可能因此而發生邪見。聽說有一位法師,聞思等各個方面都還可以,但是學習了《俱舍論》之後,認為須彌山與現代科學相違,並且以肉眼也無法現量見到,因此便對佛教生起了邪 見,並發表了一些不如理的文章,所作所為也不太如法。對此,學院有些堪布也專門對其文章以及行為作過批駁。也許有人會問:“一位聞思多年的法師,為什麼沒 有正信?為什麼還會發生邪見呢?”其實,這是因為他的聞思不夠全面,也沒有形成一個體系。如果聞思沒有究竟,不要說廣大甚深的法理,單單一個須彌山的觀點,恐怕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因此,廣博的聞思不僅是實修佛法的前提,也是佛教徒引生正信的基礎。那麼,到底有沒有須彌山呢?如果有,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而且也希望能在各位的相續中生起真實的定解。      去年冬天,我們學習了前世後世的道理,之前,對於前世後世的存在與否,許多人一直深懷疑慮,在宣講了《前世今生論》之後,即使有人還是不能接受,卻也拿不出任何反對的理由。前世後世是佛教與科學最大的一個關注點,而承認前世後世,則是人類真正開始認識內在身心的一個關鍵。因此,這個方面的學習和研究是 很有必要的。然而,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如何看待外在的器世間,即如何理解佛教與科學不同的宇宙觀。對於外器世間的生成、存在與毀壞,佛教與科學有著不同的解釋,當然,若要精通此理,僅憑少許的智慧恐怕難以實現。但是,作為一個佛教徒,若能通達其中的一些基本道理,則對修行會有很大的幫 助。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俱舍論》與現代科學對於器世間的不同觀點:      《俱舍論》認為:整個器世間,首先是風輪,風輪之上是水輪,水輪之中是金剛大地,之上則排布著以須彌山為主的九山以及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等,諸山與幾大部洲等就如蓮花生長在海中一般,而六道眾生就生存於這樣一個扁扁的世界之上。       現代科學認為:人類與旁生的居住地就是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      上述不同的兩種觀點,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呢?作為佛教徒,理應信受須彌山等的存在,然而,因為無法現量見到,所以許多佛教徒也是非常為 難。(有人說西牛貨洲就是美國,但這是肯定不對的,因為西牛貨洲都是人壽千年;也有人說須彌山等不存在,因為看不見所以不存在,然而這種推理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那麼,須彌山是否存在呢?如果承認了須彌山,是否一定要否定地球呢?對此,我們的觀點是:二者都可以成立,既承認須彌山的存在,也承認地球的存 在。      首先,我們並不否認地球的存在。說地球不是圓形或說地球不存在,這在天文學家面前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他們認為地球是圓形,並非毫無根據。相反,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先進儀器,以各種方法進行觀察,並登陸月球,從月球上、以及太空中,經過很長時間的觀測、考證,以足夠的證據,早就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形 的球體。從哥倫布開始至現在,儘管科學的內部也有種種分岐,但就多數而言,對於地球是圓形卻是共許的。作為佛教徒,對於世間所普遍承認的事物,則不必否定,我們認為須彌山存在,但不必否定地球,因為地球理論的合理性已為現代科學作了證實,而現代科學的精確性也已得到了普遍的公認。最近中國第一個載人航太 飛船的順利降落就是一個證明。這次成功的試飛,世界的人們也是有目共睹,誰也無法否認。科學家們首先預測得清清楚楚,共是多少距離,需要多少小時等等,每一個細微之處也都與事實極為相符,在這種嚴謹測算的指導下,飛船發射之後也是如期降落。可見科學是非常精確與客觀的。以如此精確的測量與觀察手段,宣稱地 球是圓形的球體,這是值得信服的,因此也是不必否定的。 再者,我們同樣也不否認須彌山的存在。承認了地球的存在,須彌山等是否就不存在了呢?佛教的觀點是否就不能立足了呢?並非如此,我們也不必擔心,因為一切萬法在真實義中都是不成立的,只是在名言中隨不同的業力而有種種顯現,地球是一種顯現,須彌山同樣是一種顯現。   諸法無自性,之所以存在種種的顯現,唯是觀待眾生的不同業力而各自成立。比如,餓鬼面前的一碗水,即使成千上萬乃至一切餓鬼,所見的也只是膿而已,根 本不見有水,因為以餓鬼的業力,在其面前成立的也只會是膿;但觀待人的業力,在這碗水中則連一滴膿也不會見到,而唯一的所見就是水。膿與水的本體並不是兩 個,觀待餓鬼與人卻有了不同的顯現,然而不論何種顯現,在見者面前都是真實不虛的。因此對於餓鬼,則不必否認膿的存在,如果說:“這不是膿,而應該是水。 ”餓鬼則會說:“我看到的明明就是膿,哪里是水?”因為以餓鬼的業力根本見不到水,若否定其現量所見的膿,則其必定無法接受。同樣,一碗水擺在人的面前, 雖然天人以其現量說這是甘露,聖者說這是瑪瑪格佛母,但是人卻不會接受,因為以人的業力而言,現量所見的唯一是水,而於其他則別無所見。因此,同樣的一碗 水,在具有不同業力的眾生面前,可以有不同的顯現,可以顯現為膿,可以顯現為水,可以顯現為甘露,也可以顯現為瑪瑪格佛母或者虛空等等,如何顯現則完全取 決于不同眾生所具有的不同業力。同理,同樣是這片人類居住的大地,在多數人的面前顯現為地球,但在業力更為清淨的有情(如具禪定者或天人)面前,卻會真實 地顯現為南贍部洲以及須彌山等。由此可見,一切現量所見絕非真實存在,因為六根識與其現量所境無非是因緣而有的虛妄假立之法,如果此等法具有實體,則不論 于何種有情的面前都應只有一種顯現,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就如地球與須彌山,若二者皆具有實體,則圓圓的就不會是扁扁的,扁扁的也不會顯現成圓圓的,因 為二者完全相違,故於一處之上不應有兩種不同的顯現,而一切眾生也應恒時唯見地球,或者只是見到須彌山與南贍部洲等。然而,就是因為一切緣起皆是空性,而 以空性又可顯現一切的緣故,跟隨不同眾生的業力,即有地球或者須彌山等的不同顯現。而此處最關鍵的即是性空緣起之理,關於此理,在《父子相會經》中亦有廣 泛宣說。      性空緣起是須彌山等一切諸法無欺顯現的真實理論根據,而須彌山本身的顯現又有許多根據可尋。首先,佛陀最初宣說小乘對法,主要所化是印度當時的小乘根 基,當時,印度的人們都認為須彌山是存在的,而印度就是所謂的南贍部洲,基於這一共同的認識,佛陀也隨順眾生而宣說了須彌山。如《入中論》所說:世間怎麼 說我也隨順而說。      其次,須彌山也是某些修行者境界中的現量所見。佛教徒依佛陀的教言去修持,則須彌山、七金山以及四大部洲等都完全能夠現前;在《無垢光尊者傳記》中記 載,無垢光尊者由妙音天女拉著,繞整個四大部洲轉了一圈;有一位覺囊派修持時輪金剛的上師在其境界中,也完全見到了整個須彌山及四大部洲等,一切形貌皆如 《俱舍論》中所描述的一樣。      另外,在《毗奈耶經》中也有記載,當時印度遭受嚴重饑荒,有些比丘就以神通飛往北俱盧洲,那裏具有豐富的飲食,在那裏化緣以後,再以神通飛回印度,而 沒有神通者則無法前往,這段記載說明北俱盧洲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國王恩紮布德在王宮中,經常看到有許多紅色的老鷹在飛,國王就問:“那些是不是紅色的老 鷹在飛?”大臣們說:“那些不是紅色的老鷹,而是釋迦牟尼佛的追隨者,是一些比丘正前往北俱盧洲去化緣。”國王聽了以後便說:“既然有這麼神奇的事情,我 也想要學法。”大臣們說:“釋迦牟尼佛住在很遠的地方,你現在學法可能很難實現。”國王祈願道:“如果釋迦佛陀您真的具有神通神變,請來到我們面前吧!” 隨後,國王陳設供品並誠心祈禱,祈禱不久,釋迦牟尼佛就真實地來到了他的面前,國王祈請傳授解脫法門,佛陀讓其捨棄王宮,但國王說:“我不願捨棄王宮,哪 怕變成狐狸也可以,但不能捨棄王宮。”於是,佛為其傳授了密宗不必捨棄貪欲的特殊方便法門,並賜予了灌頂,灌頂之後其當下成佛。從這個公案以及《毗奈耶 經》的很多公案中,我們可以知道,北俱盧洲是很多阿羅漢的現量所見,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否認須彌山等的存在,       佛陀根據所化的眾生及時代,宣說了須彌山而未宣說地球,但作為現在的佛教徒,應當承認須彌山,也應當承認地球。       有的人可能會問:作為一切智智的佛陀,為什麼對於大家所公認的地球不作宣說,而偏偏去宣說只為少數人所見的須彌山呢?      這是佛陀的殊勝之處,也是佛陀的悲心所致。如果是大家都能看見的色法,佛陀又何必宣說呢?如果是凡夫憑自力亦能通達的淺顯之理,即使佛陀作了宣說,又 對眾生有何利益呢?因此,佛陀宣說了須彌山,宣說了性空緣起之理,因為這些都是凡夫所不能見到,也是無法想像的。從這裏我們看到了佛陀的超勝,以及佛陀的 廣大悲心,因為佛陀以智慧之劍戳穿了眾生面前虛假的世俗,並以此引導眾生趨入真實。凡夫的境界是極其有限的,佛陀無礙照見一切萬法,宣說須彌山等色法,宣 說魔鬼、天尊等有情,無非是要拓展一般凡夫的狹隘知見。      對於凡夫所不能見的一些魔鬼、天尊等有情,不要說佛陀,在有些普通修行人的境界中也可以真實顯現。比如,有一位修行人說:“有一個狐狸天天跟我說話, 在我面前顯現。”對此,很多科學家及世間人根本不會相信,一定認為他在胡言亂語。然而,對於六道眾生的存在,佛陀早就作了宣說,而非人以各種形象顯現在有 些人的面前,佛陀對此也已說得非常清楚。      人類的現量所境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空間,其餘無量的刹土都無法現見,而這些刹土的存在卻是不容置疑的,因為有許多人在其自現中都見到過一些清淨的刹土。 如金閣寺的始建,就是來自于一位僧人的親眼所見。這位僧人來到這個地方,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風過了以後,在其面前出現了一座宮殿,殿內有許多僧人正在念 經作佛事,僧人逗留了許久之後又吹起了大風,風過之後宮殿便消失了。後來,這位元僧人按照所見宮殿的樣式,建造了一座寺院,也就是現在五臺山的“金閣寺”。 另外,還有一位裁縫,他被非人拉到了別的世界,在那裏讓他做了許多衣服,他自己也覺得是到了別的世界,於是將做衣服的一塊布裝進了包裏以作證明,等衣服做 好以後他便回來了,回來之後即如大夢初醒一樣,他趕緊打開自己的包,尋找那塊布片,而此時發現包裏的布片已變成了紙片,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然而剛才的 那些事情在他的境界裏是真實現前的,紙片也能證明,剛才他確實將一塊布放進了包裏,只不過現在見到的是紙片而已。   其實,類似的事情有許多,而且自古以來就有,只不過一般的凡夫無法理解,包括科學家也是無法解釋,因為科學家畢竟也是凡夫。但是,沒有見到或者無法解 釋,都不能證明其不存在,因為只要有一次這種事情發生,就必定存在它的道理,更何況人們已經見到或者聽到無數次了。如果對這些都視而不見、不予理睬,而認 為這些人都有問題,那麼,這種態度恐怕也是有一些問題。因此,輕易地否定一件事情是不合理的,而對於須彌山的存在,只是因為沒有看見就加以否認,則絕非智 者的行為。面對科學的說法,作為佛教徒執持佛教的宇宙觀不需要懼怕,因為我們具有絕對的說服力,佛陀已經將真理宣說得非常清楚。 以上是佛教與科學對於器世間的不同認識,不僅佛教與科學的認識不同,就連佛教內部下下乘與上上乘的觀點也是不盡相同。而 《俱舍論》所宣說的須彌山,也只是佛教中的一種說法,並不是所有的觀點皆同於此。以前,印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獅子賢論師——《現觀莊嚴論》的注釋者,尊 者在《般若經》的注釋中說:《俱舍論》承許四大部洲及須彌山,這種說法實際只是小乘對法藏的一種觀點(即使在小乘中也還是有不同的說法);而以大乘對法藏 的觀點,世界有無量無邊。雖然小乘與大乘有不同的宇宙觀,但是二者的觀點並不相違,因為勝義中一切諸法不生不滅,而于名言中則可以顯現各種各樣的世界。以 上是論師的觀點。由此可見,佛教並不只是承認一種須彌山的觀點,而是因為有種種的世界存在,故而承認有不同的世界觀。如《華嚴經》當中對世界的認識方法, 與現代科學以及《俱舍論》的說法即有很大的不同。      根登群佩尊者曾說:《俱舍論》的觀點是不了義的說法,而大乘經典中的世界觀是了義的說法。說《俱舍論》的觀點不了義,乃是因為當時印度的眾生執著世間 為實有,佛陀隨順於此,故而宣說了須彌山等的世界;說大乘的觀點了義,乃是因為世界本來就無量無邊,而大乘經典也作了如是宣說。      以上對比了小乘與大乘,下面介紹一下密乘的須彌山。密宗在《時輪金剛》中也宣說了須彌山,但不像小乘所講的那樣是四邊形等等,而是七金山在裏面,須彌 山在周圍,這與現在的地球基本相似,但是其真實的距離、形狀等與地球還是不相同。雖然密乘的須彌山與小乘的說法不同,但是二者亦不相違。正如《時輪金剛無 垢光疏》中所說:“《俱舍論》的宇宙觀不會妨害于密宗《時輪金剛》的宇宙觀。”對此,疏中舉了個例子:“比如,由諸佛菩薩所加持過的六尺大的山洞,在其中 可以容納轉輪王及其五大眷屬,如此容納之時,轉輪王等沒有縮小,而山洞也沒有擴大,只是由於諸佛菩薩的加持與幻變力,二者皆是原原本本地存在,而山洞容納 輪王等人也是無欺地呈現。”這個例子是在說明,如此看似相違的顯現,唯以諸佛菩薩的三福德力方能現前,而不同的須彌山,只是以不同的業力而有各自的顯現。 就如有些人以其罪業力所致,很微小的事物也會看成很大;或如一些餓鬼,到了非常富裕的人家,對其家中的所有財寶卻一無所見。可見,上述的種種,皆是依眾生 的善業與惡業而形成。因此,《時輪金剛無垢光疏》中又說:“雖然種種世界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但在勝義中一切世間之量皆不存在,而佛陀是依不同眾生的業 力而宣說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小乘《俱舍論》的觀點對密宗的觀點並無妨害。      全知麥彭仁波切《時輪金剛大疏》中說:“所謂不同的世界,皆是依眾生的心及不同的業力而作的宣講。”《白蓮花論》中也有這樣一段,當時舍利子尊者問佛 陀:“您曾說過幾次發心,您曾說在大釋迦牟尼佛面前發心,又說在另一位佛陀面前發心,那麼應該如何理解您所謂的發心呢?”佛陀說:“我所說的發心對境有所 不同,是根據眾生種種根基不同而作的宣講。”所以我們應該了知,不同的世界觀,也是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業和根基而作的宣說。對於這個問題,在對大乘緣起性 空的道理沒有瞭解之前,理解上可能有一些困難,然而這確實是非常關鍵的所在。      總之,理解了緣起性空,則不論是佛教內部的各種觀點,還是科學的說法,都是可以理解而不會有任何矛盾的。如果並不了知此理,而一定要破斥科學的說法, 則是非常困難的。假如非得說地球不是圓的,而一定要按照佛教所說的須彌山那樣去安立,那麼請問八萬由旬的須彌山又去哪里尋找,是在美國、亞洲,還是歐洲?      以前,在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之初,多瓦西繞降措格西,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格西,也是非常有名的佛學家和哲學家,在其傳記中這樣記載,有一天他說:“我今天 一定要和他們辯論!讓承認地球是圓形的這些人全都啞口無言,一定要和他們辯論!”更登群佩大師當時也在場,更登群佩大師說:“你去辯論也是可以的,但是你 說地球不存在,他們可能不會回答你的,大家都會笑你的。”也就是說,這個地球是人們的現量所見,如果說它不存在,則如同在餓鬼面前說膿不存在,對此,餓鬼 都會笑而不答的,因為他明明見到的是膿,你說不是膿如何能夠令之信服呢?因此,不從性空緣起上解釋,彼此的溝通是非常困難的。      聽說許多法師和專門研究佛教的人士,因為佛教的須彌山與地球的說法不同,因而時常擔心:“釋迦牟尼佛會不會說了妄語?我們以後會不會失敗?在這方面我 們佛教徒會不會很困難呢?”不會有任何困難!只要你通達了這個緣起性空,尤其是當你了知了,佛陀是針對不同業力的眾生而宣說了不同的世界,之後便不會再有 任何的畏懼。因此,緣起性空的道理非常重要,基於此理,須彌山的觀點即可成立。當然,須彌山的存在,並非只是在理論上可以成立,而是在某些根基的眾生面前 確實能夠顯現這樣的世界,所以《俱舍論》才作了如此的宣講。      然而,雖然須彌山是存在的,但並非實有,如果世界實有,即究竟上是實有的東西,那麼我們只能講一個,不能說有很多。比如,如果每一個眾生所安住之處就 是這個圓形的地球,那麼科學家必須這樣講,佛教徒也必須這樣講。但是,因為地球的本體是空性,故於不同業力的眾生面前所顯現的世界也絕不相同,佛陀於不同 教法下宣說了不同的世界,而不同的世界都是以眾生的不同業力所招感,絕非子虛烏有。對於此理,最好的比喻,就是一碗水在六道眾生面前,彼此所見均不相同。 我們的喇榮佛學院也是這樣,來到這裏的人有兩種,有些人對佛教很有信心,覺得這裏真是一個極樂世界,這裏的山啊水啊皆不同於別處,甚至連老山羊也寫成是菩 薩;但是有些人排斥佛教,一來到這裏,就說學院又髒又亂、魚龍混雜等等。二者對學院的認識不相同,同樣的學院,只是因為眾生的根基而顯現出了不同。其實, 我們這個喇榮在實相當中有沒有一個好與壞呢?沒有,因為在勝義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只不過在名言中,以眾生的不同業力而有不同的顯現,以其善業 力所顯現的則是好的地方;以其不善業力所顯現的則是不好的地方。以前,梵天來到釋迦牟尼佛所安住的地方,說這裏都是清淨的地方,但舍利子卻說這裏並不清 淨,於是二人爭論不休,佛陀問:“你們在爭論什麼?”梵天說:“我說這裏是清淨的所在,而舍利子卻不承認。”舍利子說:“我所見的皆不清淨,而他也不承 認。”佛陀說:“我的刹土本來都是清淨的,如梵天所講的一樣,只不過舍利子你看不到而已。”可見,外境的好壞完全是由心而造作的,不同的心,對其面前的顯 現皆會執著為真實,而其餘不同的安立,因為並非現量,所以很難被認同。因此,對於這個世界,成千上萬的眾生所見的唯是地球,因為觀待這些眾生的現量,地球 是真實的存在,我們沒有必要去破其現量,而破也是破不掉的。如果到每一位科學家面前,說其所見都不真實,說地球並不存在,而只有須彌山存在,如此的做法能 否破到對方呢?顯然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因為要破也只能於勝義中遮破諸法的存在,而于名言中則無需破其現量的成立。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緣起的觀 點,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觀,如果不能通達究竟圓融的觀點,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須彌山的說法,則因其與地球學說存在矛盾,故難以對佛教生起信心。而 有的人甚至會因此而生起懷疑,並始終擔心:“釋迦牟尼佛對宇宙的觀點是不是說錯了?如果說錯了,那我們佛教徒實在是不好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老 師……”不用這樣擔心,因為釋迦牟尼佛是通達一切萬法的,而且於兩千多年前就對輪回也好,涅槃也好,乃至眾生的所作所為,全部都講得清清楚楚,因此,佛陀 對於世界與宇宙的認識,也是根本不會有任何過失的。何以見得呢?我們就以天文的曆算作個例子,比如,藏曆是按《時輪金剛》的推算,有時候有兩個十號,有時 候一個十號也沒有,以這樣的推算,每次十五號月亮都是圓的,這就是以佛教理論進行推算的結果。但按農曆進行推算,很有可能十六號的月亮才是圓的,或十七號 才會月圓,存在有這樣的過失。因此,就是因為我們懂得佛教的天文曆算學,才不會有這種過失,也正是因為我們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才不會陷入科學與佛教的矛 盾之中。如同《時輪金剛大疏》及《時輪金剛無垢光疏》中所說:“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會說妄語,表面看似相違的教言,實際毫無相違之處。”

佛塔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5

根據佛典記載,繞佛塔一圈可淨化墮入八熱地獄的惡業。所以您一進入法林時,應右旋(順時鐘方向)繞塔三圈,即刻累積了無數的福德,並淨化了由於貪心、愚痴、 心、所造的惡業。 (一)造塔的功德 為什麼佛塔有這么大的功德利益?梭巴仁波切1994年於澳州觀音院開示中提到︰佛塔代表佛陀的聖意──法身。造塔是淨除惡業、障礙及廣積福德資糧的極具威力的法門︰ 1. 若造塔千尊,必能成為大乘密續教法的轉輪持明者,必得神通智,徹知一切佛法。 2. 命終不墮惡趣(地獄、餓鬼、畜生),必生為王。 3. 猶如日出,光明普照,將會六根圓具,色身莊嚴。 4. 一切生處常憶宿命,必能憶念過去及預知未來世。 5. 必能廣聞且不忘失。 6. 常見諸佛,恆為如來之所攝護。 7. 若為亡者造塔,應時能令亡者離惡道苦,生天受樂;或稱彼名,依法寫《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置佛塔中,如法供養,亦令亡者得離惡趣生於天上,乃至菩提,不墮惡道。 8. 或有短命或多病者,應修故塔或造小泥塔;命將盡者,複更增壽。諸病苦者皆得除 ,能治 重病。 9. 諸吉祥事無不成辦,一切所愿皆得滿足。(無疑地廣積資糧)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記載︰若以清淨心造作佛塔,其功德為︰ 1. 於此生中,不為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 2. 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 3. 無淨戒者能夠淨戒滿足,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清淨者能令清淨,破齋戒者齋戒復生。 4. 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悉得消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 5. 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 四大天王常隨擁護。 7. 即使佛塔毀壞,變作微塵,風吹一塵散落他處,塵所經過山林河海,一切眾生觸到此塵者,永更不受雜類之身,舍身受生常得見佛。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提到︰自作、教人造塔皆得成就廣大善根福德︰ 1. 命若短促,便得延壽。臨終時得見99億百千那由他佛。 2. 常為一切諸佛憶念,且授記生極樂世界,壽命99億百千那由他歲。 3. 得五神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4. 飛鳥、畜生之類,至此塔影,當得永離畜生等惡趣,乃至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若五無間罪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或在塔影,若遙見佛塔,或聞塔鐘聲,或聞其名,此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罪障皆得消滅。 佛塔本身就有前面提到的加持力,而這座大理石佛塔裡,還裝了很多經典寶咒,其加持力量更不可思議。 (二)繞塔的利益 繞行佛塔能使諸眾生免於墮惡趣中而難遇佛法,所有眾生悉不能害。由於無懈怠,此人將迅速發展心識。 《右繞佛塔功德經》所述利益如下︰ 1 .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 2. 所生之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 3. 於一切生處常不失念慧。 4. 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儀貌常端正,具足妙色相,見者皆欣仰。 5. 住天人中,福德、壽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 6. 或作大長者,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吝心,廣行布施。或作婆羅門,通達戒律及教典。 7. 或作忉利天王,或生於帝釋天、須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或復生梵天,諸天常供養。或作轉輪王,或作正法王,威勢自在。 8. 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 9. 從天上舍壽後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在母胎中不染垢穢。 10 . 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父母及親戚眷屬皆愛念,一切共鞠養。 11. 經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乃至証得獨覺或作天人師。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記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右繞,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受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消滅。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印陀羅尼經》亦載︰一切如來與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誠實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於此塔種植善根,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者,若於此塔一禮拜、一圍繞,必得解脫;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如何繞塔 繞塔是極有力的修行,重點在於本著深廣信心、依止心及專注心念。每次繞佛應努力做到圓滿。在您繞行聖物時,應以身語意三門誠心繞佛。謹記一切諸佛菩薩常住聖物中。 首先以菩提心為基礎,思惟為了淨除往昔所造的不善業,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將繞行佛塔。愿以此善念、善行成為未來成佛、解脫之因。 觀想十方諸佛、菩薩聖眾、上師及聖物、佛塔大放光明,圓滿照耀您及一切有情眾生。第一圈思惟帶領地獄眾生繞塔,並回向給地獄道眾生。接著五圈分別思惟帶領︰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並回向給該道眾生。第七圈思惟為教法久住世而繞,並回向給上師、聖者健康長壽、恆轉***。邊繞行邊持咒︰ 「嗡南無巴嘎瓦爹惹那給突惹札雅達他嘎達雅阿哈爹三藐三菩達雅達雅他嗡惹內惹內瑪哈惹內惹那比札雅梭哈」。 每念誦1遍可增長功德一千遍。 最後廣大回向,包括︰回向六道眾生淨除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惡業,回向教法長久住世。

誦 咒 規 則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26

語唸誦瑜伽的第五部分是開示誦咒的法規,行者在誦咒時最重要是安住於身、語、意三種瑜伽三摩地中。 在身印瑜伽中己經說過行者自身成本尊及認持這種觀想的三要門,當我們於本尊觀得自在後,便要令心專緣於咒字之上,在咒字移動時自心應住於明覺之境。 令心專念安住於咒字、咒音及其他修持的要點中是極為重要的,能遣除戲論妄念專注觀想,明覺rigpa便會現起。 在許多教授中皆說到在誦咒時要遠離散亂,現在我們還會見到一些上師即使處於何時何地,也是雙唇微動,唸唸有詞地誦咒,這是因為他們已經證得遍淨智dag parabbyams,他們唸唸皆是圓滿清淨。 雖然我們或認為這些上師會視我們為弟子,但事實這些上師是將我們視同「金剛上師咒」vajra guru mamtra(即蓮師咒——譯按)等真言咒字一般。 他們了知我們的語言為真言,了知彼此的心在根本智的廣大法界中全沒有分別,他們常住於明覺之境中永不散失,不管在談話,飲食及誦咒時悉皆相同。 若我們達到這種階位便不需要繫心於修持,因為修行己變成毫不勉力造作的事情,生、圓二次第在這種階位中皆全圓滿成辦, 行者只需要覺受這種果德,並不造作地令智慧顯現,但當我們的心出現散亂時,這就必須要導心返回修習的次第上,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作任持明覺心修習,在我們證得無求無作之果前,修行中所造的一切便是調練。 誦咒時即使有些微的散亂,我們的修持便會一無所成,儘管我們是處於圓滿建立本尊瑜伽之境,已經生起本尊中圍及儀軌的每一支分,但是這種努力也會完全白費。 不論我們要成辦的是哪一位本尊或某種修持,也不會有任何成就或獲得任何力量。雖然在這種情況下誦咒也能減少我們的語業障礙,但卻絕對無法達成我們希望從儀軌中所獲得的效果的。蓮花生大師曾言: 「若由散亂心 事修金剛誦 雖久經一劫 然亦不得果」 這種說法並不奇特,正如我們和人家交談時不面向對方,反而到處東張西望,便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向,目光或身體的接觸能令你的談話成為有意義的交流。 同樣假如我們以散亂的心來誦咒,便不可能領會得真言的本性,這樣又怎能期望會取得成果?我們只是在遊戲罷了。 論中隨即談及以念珠誦咒之法,第二佛陀蓮花生大師復說: 「增益咒數之念珠 珍寶所成為最上 中為樹木果實種 土木石藥所成者 皆為念珠之下品」 以硨磲貝、土、鐵、木或樹、果實、種子所造的念珠特適用於息災事業儀軌;黃金念珠用於增益事業;懷愛法以紅珊瑚珠為最上; 降伏法則以鐵及綠松石的念珠為佳;天珠石dzi及其他寶石所造的念珠則可用於任何世間事業法中。 又增益法應用黃石所造成的念珠;懷愛法可用洛東lot ton種子(一種果實中的細小黑色圓形種子)作為念珠;羅剎珠raksha則用於降伏誅法;菩提子念珠則適用於一切修法; 菩提木的念珠用於息法;深紅色的念珠用於懷法;桃木珠用於誅法;牙質的念珠特別是象牙珠則適合於一切事業修法;石珠用於增法為佳;藥物念珠則適用於誅法。 以多種不同的寶石所串成的念珠雖然適合用於一切修法,但是除非你們能知道怎樣將各種不同的念珠如法組合串連,否則我建議你們還是不要嘗試去製造這種念珠,以免招感不善之果。 論中接著是解說使用各種念珠所產生的不同利益。在一般的情況下,鐵珠每次可增長唸誦所積的功德一倍;以銅念珠唸誦每次可增長四倍: 罗剎珠增長二千萬倍;珍珠念珠增長一億倍;銀念珠十萬倍:紅寶石念珠一億倍;菩提子念珠則可令一切息、增、懷、誅的修法增長無數倍功德。 我們更要清楚認識念珠的表義及穿線之法。穿珠的線唯以三股、五股或九股之數搓捻而成,此外別無餘數。 三股線表三身;五股線表五佛,九股線表九乘。珠首上師珠由三枚念珠所組成,表三身及三金剛, 在最外面的一枚以青藍色的寶石所成,表勝義不動心慧「金剛意」;中間的一枚是紅色表「金剛語」;最內的一枚是白色表「金剛身」。 行者的念珠應先由其上師所加持,而自己亦要常常加持念珠令其充滿力量。 在我們用念珠持咒之前,必須把力量貫注於珠中,以引生真實的利益。 取念珠前應潔手漱口,並可用檀香油塗抹於珠上,然後自成本尊身,以念珠盤繞於左掌中,珠頭直立置於中央, 再誦觀空咒:「嗡梳巴哇舒打沙哇達爾瑪梳巴哇舒多杭」Om Swabava Shudda Sarva Dharma Swabava Shuddo Ham,將一切法轉化為實相空慧,此真言能清淨轉化一切不淨的見解為空慧。 於空性中念珠的珠首現為中圍主尊,其餘的念珠則現為眷屬天眾,這部分是觀想誓句尊的修法。然後要迎請智尊,就像儀軌中所修持的一般,行者先迎請智尊降臨並勾召智尊融入誓句尊中。 我們要召請智尊從其淨土來臨面前虛空,然後再融入念珠之內,堅固安住於其中。這樣念珠的每一部分即轉為圓滿的中圍壇城,一切主尊、眷屬、蓮座及種種莊嚴、手幟、顏色等皆具足於念珠中。 用這種方法來加持念珠,可令我們所唸誦的任何真言其每一個咒字皆增加十萬倍,而且更能感生善妙之果,所以這種修法極為重要。 我們的念珠不單表徵本尊之身,還表徵著本尊之語。以百字明咒為例:珠頭是表咒首的「嗡」字,而餘下的念珠則代表其他的咒字。蓮花生大師有言: 「何時持誦息災咒 應於食指端撥數 誦增益咒用中指 若為持念懷愛咒 共用拇指無名指 降伏猛咒以小指」 行者只可用左手撥數念珠,除了在某些降伏法中,才會罕有地使用右手。在某些論典中雖亦有說雙手共用,但卻不會僅以右手撥數念珠。 不論我們作息、增、懷、誅或任何的修持,要常把拇指想為能勾召種種力量、本尊及加持的金剛鉤一般,這樣亦會易於以拇指撥動念珠。 雖然此論未加詳說,但是在一些廣大的教授中,卻有教示在作某些修法時應如何過珠的方法。譬如在一些降伏修法中,我們便要用雙手急猛地撥動念珠。 以下所說是不使用念珠時如何保護處理的方法,這是蓮師所親口傳授的。 若行者所用的念珠是曾為眾大德、自己的上師及經本尊修法多次加持的話,這念珠便應與我們形影不離。行者要守持金剛念珠不離身的根本誓句。 關於使用念珠的支分誓句甚多,但這裡僅談及一小部分:念珠不可遠離體溫;切勿將秘密金剛念珠展示人前;不可交予他人之手; 不可隨處擺放或交託他人保管;不可被破犯三昧耶者或與反對自身的信仰者所觸摸。 在誦咒時才可以手持念珠,其他的時間不可以無聊地搓弄念珠,更不可用你的念珠占卜或計算金額。 對念珠要常存有敬意,要把它秘密收藏不可以公開向他人展示炫耀;不可以放置低處更絕不可放在地上; 不應為了裝飾或無意義地配戴念珠,若行者能守持使用念珠的誓句,一切所求定會如欲成辦。 以上這些教授只是對向常被加持的念珠而說,如果是一串未曾被加持及對於自身修行沒有用處的普通念珠,你們才可任意把玩。 保護念珠不受惡人所染污極為重要,若其被那些破犯五逆大惡者的手所觸及,那即使是菩提子或黃金所造的特殊念珠,亦將不會對人有利, 行者的一切所求亦難以如願達成。又念珠若被屠夫、破壞金剛誓戒者、殺人凶手或盜賊所觸,便無法有益於行者。 由於不清淨的來源而獲得的念珠或有某些損壞不全的念珠即不應使用。 經過多次加持及供養本尊的念珠,雖或會增添光澤,但也絕不可以因此而將它變作私人的用途。 若念「這串念珠曾獲加持,我要據為己用!」便是一種極壞的念頭,盜取或轉售這樣的念珠是極大的過惡。 念珠的數目多於或小於一百零八粒皆不宜採用;若曾為火燒;被獸畜跨越;為鼠所啃的念珠均不適合使用。 如果我們的念珠有這樣的問題,便會損滅金剛唸誦的功德,所以要捨棄這種念珠,因其效用己失。 上師寶(Guru Rinpoche即蓮花生大師——譯按)傳出此法並不是教我們貪執自己的念珠,不讓他人觀看。 蓮師傳出這種教授是因為作為一位金剛乘的行者必需要有一串清淨的念珠來修持金剛唸誦,行者要將念珠觀想為本尊及其眷屬中圍。 金剛乘的行者應以念珠作為皈依的根源,由此取得世間及出世間的力量加持,所以我們方被教導用這些方法來依止用念珠。 以下一段是有關於持咒的正確方法,誦咒不可太快以令咒音混淆一起,含糊不分,但是也不可以過於緩慢,要以平和的語調唸誦真言,每一字的發音皆要極為清楚分明,讓自身悉能聽聞。 咒字與及音聲不要有任何增減遺漏,唸誦的聲音不要過大或過少,在誦咒時不可與他人交談,不可前後夾雜唸誦不同的真言,不可散心唸誦。 假如在誦咒期間必須與他人交談數語,那行者說一句話便要退撥四珠,所以若作詳談的話便要重複補念多次。誦咒時若咳嗽要退撥五珠; 呵欠退回三珠;噴嚏則退撥一珠。有時人們雖然在誦咒,但是其唇舌卻幾乎全不移動,這並不是正確的持咒方法,所以在誦咒時最好絕不要犯上這些毛病。 在誦咒時若能兼持柔和寶瓶氣便最好不過,這種修法是引命風下降並攝持於臍間,而心念則專注於咒字的形相及音聲上。 雖然這種修法能遮止一切妄念,但是要在我們獲得風瑜伽Lung的教授後才可以嘗試進行。 有一些金剛唸誦在持咒時是不令發聲,僅以心念專緣咒字,因此又名為意誦(有譯為(意持)——譯按)。 在行者各自所修儀軌的註釋中會明說其特殊的持咒方法,所以我們只需依循儀軌的教授而行。 我們應清楚平穩地誦咒,不要太強太弱,過緩或過急,要以自身能聽聞的聲音用頗為快捷的速度持咒。 就初學者而言,這是求取最大的加持及果德的最勝方便。雖然最好是能知道攝持風息的方法來修習意誦,但我們不必現在就馬上從事這種修行, 因為若我們現在便專修意誦,便不能學習如何發聲唸誦。由於我們的心念不斷流散,那又如何期望意誦能產生成效。 行者要結合音聲,字形及語門的力量來調伏自心,散亂失控的心會有礙行者住於圓滿平和之境,令一切調心的努力白費。 持咒能有助行者的心念回覆其殊勝的功德,但無論如何修法必須真誠正意,有許多行者雖然手撥念珠,閉口不語,貌似修持意誦,但是若要求他們發聲唸誦心中所持的真言,他們卻沒法做到。 又有一些西方的學人常說:「我不喜歡唸誦真言,我只以心來修持!」可是他們卻沒有能力遣除散亂妄念,令心能安住一剎那,這樣又如何能以心力來修持? 他們雖像瑜伽師一般正襟危坐,但事實上只是在常斷二邊中徘徊。處於這種層次便極難修持無分別定,證得如理果位,所以持誦真言是極為要緊的。 唸誦數量 語唸誦瑜伽的第六部分是關於積聚咒數的方法。行者要怎樣才能知道已念滿一種特別的真言?一般而言我們應該計算咒數,直到取得某些共悉地或最理想直至我們證得不共悉地為止,這是最好的方法。 設想若我們在肚子極餓時,會不會吃至飽足方止?同樣若我們打算到三藩市旅遊,便要去到目的地為止,我們不會達到一半路程就感到滿足。 同樣道理我們在誦咒時,心中已經懷有一個特殊的目標,就是要證得不共的悉地—佛果。所以應明白到在達到目的或最低限度也要獲得某些明顯的進步前,繼續保持真言的唸誦。 從教理的角度或就一般的說法而言,我們要將心咒中的每一個咒字念滿十萬次才可說得上成辦自己的不共本尊,這已是最低的數量。 例如在金剛薩垛,便要唸誦此真言的一百字各十萬遍,而且這只是中圍主尊的咒數, 在一些廣軌中更規定行者要唸誦中圍中各眷屬本尊的真言,若唸誦中圍主尊的真言十萬遍,必要同時唸誦其他眷屬諸尊的真言一萬遍; 假若主尊真言唸誦一萬遍,那眷屬諸尊的真言便要唸誦一千遍。 傳統上為了修補在作十萬遍真言唸誦時所必然犯上的過失,故行者當圓滿十萬遍真言後,還要額外加念一萬遍,同樣若行者唸誦一萬遍真言,就要加念一千遍。我們必須要常時修習此法,金剛唸誦修法的開示到此結束。 --摘錄於:寧瑪巴本尊生起教授——無二雙運明穗要解 嘉初仁波切傳授

淨除業障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之功德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5

遍知 麥彭仁波切(1846-1912年) 著 堪布 索達吉 譯 嗡 班雜薩埵 吽! 這是金剛薩埵的六字真言,如果誦十萬遍,那麼失毀根本誓言的罪業也能滅盡,這是《金剛薩埵猛尊三調伏續》中所說的。密咒百字明實際上也可以包括在此金剛薩埵心咒中,因此是淨除一切罪業的咒王,因為往昔金剛薩埵曾發下這樣的宏願,親口承諾說:「願我住於具有業障者面前,從而淨除他們的一切罪障」。 密秘主-金剛手菩薩在《集密意續》中親言:「如今像在此娑婆世界中的釋迦佛一樣,在三十六個世間界的剎土中,每一大能仁均於六道中分別傳播各自的名號,也就是說,在三世十方等同虛空界的世間界中,現世的點亮世間明燈的不同佛陀、名號與身相其實都是相應一切有情的根機而顯現的,所有這一切均是唯一金剛薩埵的遊舞。他的名號說之不盡,任何有情聞金剛薩埵佛的名號也相當於曾經承事眾多如來,必定能往生金剛薩埵佛剎,蒙受一切如來加持,於大乘教法中出離輪迴,具足神通,擁有勝觀慧眼,必然堪為佛子」。 法性菩提心自性光明如虛空般無有遷變,金剛是三時一切佛陀的精華,被譽為金剛薩埵,持誦他的名號就等於持誦所有如來的名號。 前譯大法部無垢王懺悔續中金剛薩埵親言: 「我亦持誦一切善逝之意精華,能遣除一切失戒與分別妄念障礙之咒,具有失戒瑜伽與分別妄念障礙積蓄惡習之汝等諦聽:若一時間能念誦此等咒語一百零八遍,則能酬補一切所失之戒,擺脫墮三惡趣。若具任何瑜伽本尊而誦,則彼人即生中蒙受三世諸佛聖子垂念、怙佑,死後亦無礙成為諸善逝之聖子」。 《勝馬遊舞續》中云:「無上密咒王,僅一次念誦,亦滅一切罪,成辦諸事業」。 《殊勝灌頂王續》中亦云: 「金剛薩埵說此語,清淨無間罪異熟,恢復密乘之誓言,一般不善何須說? 何者為病所折磨,亦定脫離彼痛苦,傳染瘟疫出現時,自己明觀為本尊, 誦此心咒不受害。何者受惡咒刃擊,持誦此咒返回己。求義啟程誦此咒, 必定脫離畏懼聲。魔障畏障損害時,誦此明咒彼魔逃,任何有情雖求子, 依此明咒傳宗代,遭受煩惱貧困者,念誦此咒得珍寶,何者攝眷若誦此, 三有亦集為眷屬。四種事業定成就。自己持誦能清淨,冒犯晦氣百字明, 依此酬補諸失戒,根除惡趣誦此咒。若於時機成熟時,明觀見修誦此咒, 三七十四二十一,抑或一百零八遍,則能酬補諸失戒,從三惡趣得解脫。 觀想本尊誦此咒,成為三世佛之子」。 在此略續中也宣說了此密咒「依此咒即便是造無間罪、欺騙一切如來、詆譭正法及造所有罪業者,依靠一切如來的手印金剛薩埵,現世中能迅速成就一切求的悉地,或者殊勝悉地、金剛悉地、或金剛薩埵悉地,或善逝之悉地」。 這是出有壞如來金剛薩埵親口說的,金剛薩埵的這一百字明在許多續中都出現過,是破密乘誓言等所有重罪的無上對治法,僅僅念誦,以前的一切罪業也會清淨無餘,以後增上的相續能永遠滅除,堪稱為一切悉地大主尊、一切密咒之王。也有將「速波卡約」等加在「阿奴(日阿)多」前面的,無論如何都無有差別。 願善妙增廣! 本文摘錄自 淨除業障百咒功德 一 書 . 由 美國 福德海 雙月刊 打字輸入 提供. 2005年7月16日 (藏曆蓮師 初十降生吉祥日) 於紐約 ****** 建議欲持誦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時, 應如法從具格上師處, 請求此法之灌頂或口傳, 領受無間斷的傳承加持. ******

與財富雨水有關的《龍王咒》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7

[轉貼] 龍跟中國人似乎特別有緣,中國人喜歡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我的好友侯德建甚至將它譜成歌曲,廣為流傳於世界的華人地區。因此本專欄就以《龍王咒》作為開場白。 我個人持〈《龍王咒》〉至少有四次與水及雨有關的靈驗經驗。一次是二年前台北缺水,好友余老師悲天憫人,邀我與楊定睿教授於大旱之際上山祈請,結果果然下了大雨。另一次是今年六月,我們三人又去六祖惠能位於廣東新興縣的出生地,為據說被挑斷龍脊的龍山祈福。結果是雷聲隆隆,大雨傾盆,連下了三個小時。另二次在日月潭與杭州龍井──據說乾隆曾前往喝茶的井水處。本文不願提怪力亂神,但卻可站在真實的立場敘述事實。另二次情況,此處就不再贅言。 龍在佛教裡屬天龍八部之一,由於金庸的小說,華人對天龍八部耳熟能詳。所謂天龍八部是指護持佛法的八種部眾,意指天與龍等共八種部眾,第一種是天、第二種是龍。另外六部中,較有名的是夜叉與金翅鳥,金翅鳥的梵文是garuda,常坐飛機的人就知道它也是印尼航空公司的名字。 像其他本尊的咒語一樣,龍的咒語也有很多種,《大藏全咒》與龍有關的就收有66個咒。我常建議人們持最短的咒語,因為據信它的功效和長咒一樣,但卻簡單易持。 《龍王咒》解讀與結構解析 《龍王咒》中最常見的一個短咒如下: 簡易羅馬拼音:namah samanta buddhanam vajra me 傳統漢文音譯:南無 沙曼塔 布達南 哇吉拉 咩 簡易漢文音譯:南媽 三曼塔 布達南 哇吉拉 咩 南無(namah)是禮敬,沙曼塔(samanta)是遍一切處,布達南(buddhanam)是佛,哇吉拉(vajra)是金剛,咩(me)是龍王的種子字。 以上的咒語要以羅馬拼音念,因此a念成「阿」、u念成「烏」、me念成「咩」或「妹」、不要唸成「咪」。 這個咒語對於與水及雨有關的事件很靈驗;對於與財富有關的事情也具有相當的成效,因為根據佛經,龍王也掌管財富。因此學者若能先持誦數萬遍,具備持誦的功力後,不論用此咒在大旱時求雨,或大澇之際求止雨,乃至求取財富等,應該皆有功效。 此咒是個普傳咒語,因此雖無上師傳承,持之也無妨,但若有具德上師灌頂,成效當會更好。

《心經》中的咒語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5

[轉貼] 佛經中內容最短的是《心經》,它是歷代翻譯次數最多,也被轉譯成最多種語文的佛教經典。諸漢譯中,以玄奘譯本最為通行,不僅漢地使用,日、韓、越等地也十分流通。歐美地區所使用的《心經》,除有些直接譯自梵、藏文本外,多半是依玄奘漢譯本轉譯成當地語文。此經不只為佛教各宗派所持誦,也有不少人及其他宗教徒研讀此經。 《心經》原有略(小)、廣(大)之分,玄奘所譯者為略本,僅有正宗分;而廣本《心經》的內容,則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者皆具。 般若系經典中,雖常出現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等字眼,但少見有咒語出現於經文中。不過各版本《心經》,在經文最後皆附有一段咒語。 《心經》多被顯教信徒當成是:瞭解般若義理的所謂理知的、或觀念的經典,不過也有不少密教信徒,將全經當成是個咒語,甚至全文用梵音念誦。 其實這種全文皆是梵文音譯的漢字音寫本。我在《心經集成》中,收有好幾本,可知在遼金《房山石經》和雲南(阿吒力教),不乏這類資料。此外,萬金川教授也曾發表相關論文。 《大正藏》收有西安大興善寺牆上所刻的音寫本,其前言說明觀世音菩薩化作一老弱病人,在玄奘西行前,於四川傳此經以助他旅途中度過難關的故事。此事在《慈恩傳》卷一中也有記載。宋朝詩人陸游在《入蜀記》卷五中,載有:「夜過全證二僧舟中,聽誦梵語般若心經,此經惟蜀僧能誦。」可見至少在四川(蜀僧),音譯本也曾盛行過。 為了給 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祝壽,我出了一本《梵藏心經自學》,當中收有梵、藏文心經CD,也有梵、藏文心經的詳細文義解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   《心經》解讀與結構解析 心經咒語的梵、漢全文如下: 簡易羅馬拼音: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i svaha 傳統漢字音譯: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 娑婆訶 簡易漢字音譯:軋貼 軋貼 趴拉軋貼 趴拉三木軋貼 陂地 刷哈 咒語釋義: (1) gate(揭諦)來自gata,漢文為行、往、到;英文是gone、departed等意。te的羅馬音近「貼」,或telephone的te,別念成tee。 (2) para-gate(波羅揭諦)來自para-gata,gata說明同前。para漢文有超越、究竟、到彼岸等之意;英文為bringing across、the further shore or boundary。 (3) para-samgate(波羅僧揭諦)由para-sam-gate組成,para與gate同前。sam漢文為同、類、共同等意;英文是with、together、altogether等意。傳統漢譯的「僧」,對應的梵文為sam,因為國語不像台灣話與廣東話,沒有以「m」作結尾音的字,所以沒有恰當的字來翻譯這個音,幸好現在大家都能使用羅馬拼音,因此直接念成英文的sam就好。新的簡易漢文音譯,我改傳統的二合方式,以「三木」下加一條線,表示此字念成「sam」。 (4) bohi(菩提)漢文音譯為菩提,意譯為覺;英文為perfect knowledge or wisdom、enlightenment、understanding之意。 (5) svaha(娑婆訶)是一種祝福語,常用做咒語的結尾,漢文有究竟、成就之意;英文為「Hail ! May a blessing rest on!之意。 咒輪解說 咒輪是一種將咒語的內容寫成輪型構圖,其中央往往會加上種子字。常見於一些寺院的裝飾或石碑上,部份佛教徒也會隨身攜帶雕刻或印刷的咒輪,祈求驅魔避邪、平安如意。本咒輪中央的字是om,咒語從12點的位置開始,照ga、te、ga、te……順序,依順時針方向旋轉。

佛陀的預言-人間淨土香巴拉王朝

2009年01月17日
公開
3

[轉貼] 香巴拉王朝[中譯-香格里拉] 總共有六個王朝,而現今是屬於第一個王朝中的第二十一世國王,當到了第二十五世國王時,香巴拉王朝將走出自己的國度而將佛法傳到世上每一角落。 這個世界到了西元二千五百年時,會被一個科技及經濟強權所統治。由於地球上的生命已在“減劫"之中,因此人類的平均壽命,並不因科技的文明而增長,反而逐漸減短。各種病毒(如愛滋病)氾濫,大地環境污染,而因人類長期只重追求物質享受,忽略了積善累德,故因共業之感召,未來將會有數以百千種比愛滋病毒更厲害的病毒擴散全世界,再加上天候反常、溫室效應及種種刀兵災劫惡業之感召,而使人類的平均壽命愈來愈短。但人類還是迷於物質科技,每個人雖帶著肉體,但好像沒有靈魂似的,如機械人一般,精神上陷入極大苦痛,且人類好鬥及侵略之劣根獸性更加深了。 於香巴拉王朝第二十五世時,這西洋人所稱的香格里拉淨土將被西元二五OO年以後的人類發現,那時人類便以極先進尖端之科技做工具,以那好強掠奪兇殘的原始本性為思想,發動戰爭,數以萬計、百萬計的軍隊、武器侵略香巴拉王朝。但佛陀早於住世之時,就已經預言了三千多年後整個世界的這種大共業,故香巴拉王朝於幾千年前就開始準備,以抵禦外面野蠻民族來侵略搶奪金銀珠寶等浩劫,全香巴拉子民早就已經修練成彩虹之身,任何物質科技不能傷其毫髮,且也集體修持了極多降伏物質科技的密法及神咒,準備用來對付外面科學教的世界,並解救人類的心靈及生命。 第六代班禪喇嘛所寫的“香巴拉王國指南"中,有一段對最終戰爭的描述是: “百萬雄兵兮彩色繽紛,四十萬大象兮憤怒狂奔,黃金戰車載滿戰士武器,齊赴大戰場兮英勇莫敵。" 香巴拉王朝受本師 釋迦牟尼佛所托咐,將於佛入滅三千多年後,人類最需要佛法之時,將佛法(最完整的佛法)普傳於這地球,並解救心靈黑暗及純以物欲為中心的我們這世界的人類及其他眾生。 香巴拉王朝的軍隊(神兵)無時無刻不在監督著人類於地球上的核子試爆、太空科技及生態活動等。每每歐美或蘇俄有新的武器試飛或試驗時,香巴拉王朝都嚴密監控著。而我們地球上的人類,常誤認為那些神秘的發光體全都是外星人所駕駛的不明飛行物,其實有一部份就是香巴拉王朝的飛行艦。 雖然香巴拉王朝採開明的統治,但於宿世中沒與佛法結緣或斷滅種性之人,在香巴拉王朝裏還是會感到很痛苦的,而現今雖身處物質充斥的時代,可是還能同時親近佛法之人,將會得到大解脫及幸福的。 藏密紅教第一位祖師蓮華生大士曾經預言過,於人類開始大量使用金屬、鐵器、銅器的時代,且飛行工具普及、物質科技到達最頂點之時,將是密宗開始興盛之日,並會普傳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而全世界的人類也會普信正信的佛教。這段預言應該是指西元二六OO年後,香巴拉王朝與物質科技世界戰爭後,全人類共業導向佛法光明的世界吧!並非香巴拉王朝的人民都是好戰份子,沒有堅守著佛陀所教誡的慈悲心,而是因先人聖者的預言、物質世界邪惡勢力的擴展,以及佛法的因緣又將成熟之時代即將來臨之故。 《香巴拉指南》中提到的具體路線和步驟如下,其中的“→"符表示前進線路: 第一步,要想進入香巴拉前,首先在自己的本尊神殿中,徹底吟誦本尊咒語,並如依修習,然後分析夢境,得到允許的准信時方可上路。 第二步,若得准許後,念誦《聖文殊心要》和怖畏金剛等閻羅敵根本咒數萬遍,並從事相關依軌。 第三步,為成就此事而真心發願後,渡過西部的海洋→斯高達那島和寶庫島→重新渡回此南瞻部洲→又從此地往東北方向的森德→熱瑪城→熱阿薩熱城→噶紮格拉城→瑪德環達城等地→往北走六個月→最後一座城(指瑪德環達)的北部有一條稱為瓦芝的大江→從此大江往北→噶噶日的大雪山→此後朝北方經過一條無水草、樹木的荒涼空谷時→需行二十一個晝夜→再經猛獸和爬蛇密佈的森林時→需走十二個晝夜→到高達二十由旬(一由旬約等於二十六市里),名為幹達的高山之王處→此後就來到方圓三百由旬的大雪山③→在一條大江的南岸,有名曰“銅色"的山→念誦有關咒語,並從事相關依軌後,能用魔力在斯達江上結一層特堅硬的冰橋,修行者借此可順利到達彼岸。過江後→就能到長有各種樹木的林中,修行者可在此休憩一月。 第四步,從這廣袤的森林開始→層層雪山→河流→朝南注入斯達江→過江向北,方圓五十由旬的大戈壁→走出荒原→往北行蓋達噶山→再往北行→蒙高山→巴道羅達那的大江→彼岸→瞻部洲北部的諸城市→經二十由旬→“我魚"的地方→斯蒙道→經一百由旬→巴達賽那→經一千由旬→支那→經一百由旬→多爾道和格日→經五十由旬→巴芝噶→經無人區二十由旬→甘達日和噶夏→經二百由旬→巴紮城→經一千由旬→大支那等→行一百由旬→達日道→經二百由旬→芝格噶→經二百由旬→瑪合卡→經一千由旬→瑪合拉高等→經二百由旬→瓦爾瓦→經五百由旬→波達啪→經五十由旬→噶芝噶→經五百由旬→卡日→經一百由旬→甘包孜等→搏紮、斯達搏紮、紮搏紮等地→跨越高達四由旬的雪山及數百由旬的千里雪地→贊紮噶拉之大山,此山座落在香巴拉週邊雪山的附近→再往北行→邁噶蓋日→過一百由旬→娑羅樹林和多羅的大森林→再往北行→斯西那噶日那城→森林約占一百由旬面積的地方,其週邊是散斯卡大平原,這些地方在香巴拉邊緣的雪山周圍→“遍善林"的森林→香巴拉大地。 地理概貌: 《香巴拉指南》依《集續大王》所載:『似太陽的具祥國王們統治著四面環繞著崇山峻嶺的香巴拉之極稱噶拉巴……』另載:『其右側有享譽香巴拉的成就寶之住地逾千萬城,千萬之城形成了地域,從而國城也有十萬之眾。這個小小的瞻部洲,南北相距二十五千由旬,若平均分成六等分,各等分從週邊向內的順序為印度、西藏、西域、支那、大支那、雪山部等。此六國總和後,東西間距平均為四十萬零六十六點五由旬及二分之一俱盧舍,再加三百三十三弓一尺八指。雪山部背依須彌山,面朝斯達河,其右側為香巴拉大地。』照這樣的話,把西藏西部和東部的天竺和支那也看做了西藏。用此理可推斷出支那的情景。而勝地天竺是按南端從熱米夏熱,北端到尼泊爾之間的地段說的。 又如《續王》所載:『其週邊似蓮花的花瓣,由太陽域、嶺域等為其壯嚴』。這遼闊的成就地,是極其渾圓,周圍有皚皚的雪山環繞,西南面和東面均有可行走的道路。各雪山中間有茂密的檀香樹林環繞,若將此渾圓之域平分為三等份,其中部似蓮花的中心,坐落著噶拉巴宮殿,周圍前後兩層被雪山和森林環繞,從宮殿到周圍的環山之間有五百由旬的距離。從山邊森林沿雪山,登上幾天就能見到雪峰。峰頂因為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已變成平展而閃閃發光的冰晶,噶拉巴就在此平闊的山頂。 傳說佛祖釋迦摩尼傳授給香巴拉國王Suchandra《時輪續》的原文(Kalachakra Mulatantra)。此原文有12000首歌謠。《時輪續》的原文已經散失,流傳下來的 是一個精簡本。按照《時輪續》的時間換算,釋迦摩尼與Suchandra的會面是在公元前878年,會面的地點是在南印度Rajagriha的禿鷲山附近的Dhanyakataka。當Suchandra請求佛祖傳授時,釋迦摩尼佛化身為時間之神-「時輪金剛」Kalachakra,由眾菩薩環繞著,坐在獅子寶座上講經。Suchandra的王國香巴拉傳說在印度以北,他帶著96個手下將領官員來見佛祖。他受密宗灌頂後回到香巴拉王國將密教定為國教。Suchandra根據自己的記憶將佛祖的秘密傳授寫成了《時輪續》的原文(Kalachakra Mulatantra)並加上很多注釋。他的繼承者Manjushrikirti將《時輪續》原文精簡編成Kalachakra Laghutantra,包括1000首歌謠,此本完整無缺流傳下來。 Manjushrikirti的繼承人Pundarika著作了Kalachakra Laghutantra的一份詳細解 釋稱作Vimalaprabha(意為“無瑕的光”)。這兩篇經文(Kalachakra Laghutantra 和Vimalaprabha)在十世紀時由“大法師”Tilopa帶回印度,百餘年後又由印度傳 到了西藏。但還有一些斷續的《時輪續》原文保留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叫做 Sekkodesha,“大法師”Naropa對此篇做了注解。 在藏密,Suchandra是菩薩Vajrapani的轉世,他的王國的所在始終是個迷。數百年來,此王國擺在迷霧裏。香巴拉到底存在與否,按照藏密的教義,香巴拉首先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王國,衹有受過《時輪續》灌頂的人才能到達那裏。香巴拉的準確地址衹有一個:在Sitha河的那邊。但此河在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幾百年來尋找香巴拉的人幾乎把克什米爾和北極之間的所以地方都當做過那個隱蔽王國。但最多的目光指向塔里木盆地一帶。有喇嘛稱,香巴拉王國現在還在那裏,但有一層法力罩著,外人看不見。 從圖上看,香巴拉的地理就象一個壇城(Mandala),呈輪狀或有八瓣的蓮花,每一瓣是一個由總督治理的行政區,每個行政區有一億兩千萬個村莊,整個香巴拉的邊緣是無法逾越的雪山。香巴拉的中心是它的首都Kalapa,此城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晝,國王居住在一個由寶石和金剛鑽做成的宮殿裏。城裏有一個太陽神殿和一個月亮神殿。王宮的南邊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裏有時間之神Kalachakra與時間女神Vishvamata的神殿,它是由五種珍貴物質建成:金,銀,松綠石,珊瑚,珍珠。 Suchandra以後,香巴拉的前七個國王是和佛祖釋迦摩尼同一姓氏(Shakya氏),而後有一個“第二王朝”,它的二十五位統治者的姓氏為Kulika或Kalki。每個國王統治一百年,那些未來的統治者的名字也都定好了。現在的國王是Aniruddha,他在1927年登位,2027年去職。Kalki王朝第二十五位國王在藏密的信仰中具有重大意義,他就是Rudra Chakrin(意為“憤怒的轉輪者”),將於2327年登位。 Kalki王朝的國王象印度的“大法師”(Maha Siddha)一樣,留長發,帶大耳環和手鐲,他們都衹有一個兒子,卻有很多女兒,她們在儀式上做智慧女。國王的手下有無數的文臣武將,數不清的軍隊。在精神領域裏,國王是佛祖的化身,擁有政教合一的無上權力。他坐在黃金做成的獅子寶座上,手持一個滿足任何願望的寶石,一個可以觀察世界任何地方的魔鏡,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逃過他的耳目,他有洞察一切的能力。 王國的統治階層是喇嘛,他們都說梵語,全都受過《時輪續》灌頂,他們中的大 部分都己大澈大悟。喇嘛之下是武士,國王是巨大無比的軍隊的最高統帥,香巴拉有著威力無比的武器系統,這一切都等待著在2327年投入戰鬥。 國王不僅是香巴拉的極權統治者,他也操縱著整個地球的發展。 雖然我們知道每個香巴拉國王的名字,但香巴拉幾乎沒有歷史,千百年來沒有發 生什麼值得記錄下來的事情。衹有一個例外,就是所謂的Rishi(意為“視者”) 動亂。當國王Manjushrikirti講授《時輪續》時,Rishi的領袖Suryaratha(意為 “太陽車”)表示反對,他們寧願被趕出香巴拉也不願接收“金剛乘”。於是三千五百萬Rishi越香巴拉國界,走向印度。此時Manjushrikirti坐關冥想,迷 醉了逃跑者,再派大鳥將他們叼回。 我們剖析一下這個事件的象徵意義: 這應該是一次教義分歧,Rishi衹拜太陽,而國王是陰陽和合的《時輪續》大法 王,他既是太陽也是月亮,所以他要求Rishi接受《時輪續》。 在一個滿月之夜,Manjushrikirti說:“誰跟隨我走這條道路,就留在我的王國, 誰不願走這條道路,就必須離幵這裏。”Rishi們決定離幵香巴拉,這就是上面所寫的逃跑事件。通過將他們抓回來,Manjushrikirti表現出他的法力高於太陽崇 拜者,Rishi們降服了。 如果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個香巴拉王國的唯一事件,我們就可以分析它的政治意 義:Rishi代表婆羅門種性,印度的祭祀階層,而Manjushrikirti代表了祭祀(太 陽)和武士(月亮)階層的結合,政教合一的強權。為什麼要將婆羅門種性爭取過來?因為在香巴拉的未來將有一場決戰,金剛乘需要一切能夠動用的力量。 Manjushrikirti說,如果不追隨金剛乘,香巴拉將被“野蠻人”占領。那麼這將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呢? 在三世班禪的《Shambha la'i lam yig》書裏,去香巴拉的道路被描寫成法術修練之路,路上會有種種的女魔,衹有深通密宗法術的人,才能使用相應的密宗“方法”將她們降服。 西元2327年,Rudra Chakrin (意為“憤怒的轉輪者”)將登上香巴拉的王位,他將領導一場“最後的戰爭”以毀滅所有“佛教的敵人”,在地球上建立佛教統治的黃金世代!這個武力的香巴拉信仰是藏密政治戰略的核心,在今天西方藏密的信眾中,“香巴拉勇士”有著極重要的感召力。 香巴拉王國將世界分為敵與友兩個界線分明的部份,Rudra Chakrin 手持暴力的象徵---鐵輪,他騎著白馬,提長矛,帶領著一支巨大無比的軍隊(有數十萬頭大象,數百萬匹馬),風馳電掣地殺向“野蠻人”!印度的神們帶領十二個軍團來幫助他(原因是否是三千五百萬Rishi的歸順?)。 一共有七種威力無比的武器,它們都是輪形。 一種叫做“風機”的,專門用來攻打關口,它可以飛到敵人的頭頂上,然後將 燃燒的油澆下去。 一種叫做“地劍機”的,專門用來保護Rudra Chakrin ,任何偷入他王宮的人 都會被此武器剁碎。 一種叫做“箭機”的,猶如今天的機槍,可以“射出強勁的箭,將披著沉重裝 甲的大象打成碎片!” 另外有三種轉輪形的武器,作用就是將敵人的腦袋大批大批地削掉。此種武器可能是帶有核武的飛碟(UFO)。 我們來看看此大戰開始的背景。 按照《時輪續》,Rudra Chakrin(意為“憤怒的轉輪者”) 登位的時代是佛教沒落的世代,在此最後一戰之前,世界的狀況變的越來越壞:自然災禍不斷,饑荒遍佈,瘟疫和戰爭沖擊著人類,人們越來越信仰物質而不信仰精神,宗教沒落,權力與財富成為人們追求的偶像。在這個黑暗的世代裏,“野蠻人的國王”征服了香巴拉以外的所有地方,然後他打入香巴拉,這就是此世界末日之戰!除了《時輪續》之外,其他的密宗經文也有對此世界末日之戰的描述,它們都表現出一種無止境的殺戮欲望。 我們來看看著名的香巴拉信仰者,俄國畫家,三十年代世界和平組織Banner of peace的創始人 Nicholas Roerich的描述: “香巴拉的敵人的命運是悲慘的。正義的憤怒將天空中的雲彩染成藍紫色,香 巴拉的勇士手持劍矛跟隨Rigden-jyepo(Rudra Chakrin的藏語名字)追殺敵人。 敵人的屍體,武器,他們的大帽子以及他們所有的家產都散落在整個戰場上, 有些被正義之手砍倒,還沒有斷氣。他們的首領已經被打死,倒在仁慈的 Rigden-jyepo馬下。香巴拉國王身後的戰車上有威力無比的大炮,可以轟碎任何城牆。一些敵人跪在地上求饒,還有一些想騎著大象逃跑,但沒用,正義之劍將這些佛教之敵統統剁碎。這些黑暗必須毀滅。” 在贏得了世界末日之戰後,開始了世界上由佛教一統天下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純凈”的樂園,人的壽命可達1800歲。此一歡樂的世時代大約有兩萬年時間,《時輪續》的教義廣播世界每一個角落。此後世界由將陷入戰爭,死亡的輪迴。

一個修行的人的故事

2009年01月16日
公開
4

釋迦牟尼佛在雜寶藏經中,將一個人的命運說成一個旅行人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旅行人,獨自在荒野中行走,突然間從背後,跑出一頭象,向這位旅行人追來,有驚慌失措之際,旅行人向前飛奔,試圖找處避難所,結果遠遠之處恰好有一口古井,旅行人就向古井靠近,跑近一看,古井的邊沿,剛好有一條葛藤一直垂到井底,這位旅行人順著葛藤,迅速的向井底爬下,終於逃過大象的追逐,鬆了一口氣。 此刻旅行人開始仔細觀察古井底四周圍的環境,突然毛骨悚然的發現一條很大的毒龍盤據在井底中央,旁邊並圍繞著四條毒蛇吐出黑色的蛇信,旅行人嚇的手腳發軟,想立刻爬上葛藤,離開古井,誰知抬頭一看,竟發現有很多白色與黑色的老鼠正在拚命啃著那條葛藤,正在頭皮發麻,全身發抖的時候,突然有好幾滴黏黏的膏汁,滴到旅行人的嘴上,旅行人一嚐,竟發現是香甜的蜂蜜,他如獲甘露般,欣喜若狂的用舌頭去舔,忘了自己身處險境,不一會兒竟聽到恐怖的嗡嗡之聲,一群蜜蜂竟然朝他攻擊,瞬間將旅行人螫了全身是傷,也忍住全身的刺痛電麻,立即死命的抓住快斷的葛藤,拚命往上爬,卻不知在何時,古井內卻吹來一把野火,將這條葛藤全部燒焦成灰了,這個時候旅行人才發覺自己的命運,有如風中殘燭般,即將熄滅,最後終於束手就縛無奈的,給毒龍吞掉了。 大象-代表命運無常的追殺 荒地-代表五濁惡世,迷惑世界。 葛藤-表示人的生命 毒龍-表示死亡 四條毒蛇-代表地、水、火、風人性四大組合 黑、白鼠-代表白天和黑夜 蜂蜜-代表幸福快樂 蜜蜂-形容幸福、快樂背後所隱藏的痛苦和煩惱 野火-表示疾病和衰老 古井-形容、食、色、名、利的欲望之路。 ※這故事乃是佛陀告誡我們,一個人的一生是短暫虛幻的,不管吾人如何養生有術,一眨眼間,也只不過能活到八十歲而已,而我們每天都受到無常之風所追趕,因追迷逐妄,所以會為自己帶來無量無邊的煩惱和痛苦,而疾病和衰老的野火也悄悄的逼著我們走向死亡,當我們能洞悉理解這則勵志小品時,我們就不能走在人生旅途上,讓生命被慾望、迷惑牽著鼻子走,更不能對生命喪失了鬥志,而消極束手的等待死亡降臨。寶貴的生命,無聲無息的在虛幻的人世間,悄悄溜走,朋友!從此刻開始,好好把握,善加利用僅有的光陰,才不會帶著遺憾離開人間。

略述密宗法門 釋疑解惑-顯密疑問篇 -1

2009年01月14日
公開
4

略述密宗法門 釋疑解惑-顯密疑問篇 德威吐庫(持明丹珠) 只要是正信佛法都應一致尊重,不同法門各有和其根器相應的眾生,不然佛也不會說。本不應軒輊顯密,妄加分別,但一些常問到的問題如避而不談,會引起更多的誤解迷惑。在此對問題的回答為消除疑惑,而非分別各乘。希望有緣閱讀本書的大德與善知識切莫斷章取義而生誤解。 問:密宗是佛教嗎? 答:佛教可簡分為小乘、大乘顯教及大乘金剛乘-俗稱「密宗」,其淵源介紹請參見前章的《藏傳金剛乘佛教簡介》。其實密宗不但是大乘佛教,並且不只佛教的一個支派。其自身體系已完整包括貫通了小乘、大乘顯教和金剛乘,顯密是一體兩面,毫不對立。譯成藏文的《甘珠爾》大藏經,六十二部是大乘,其中一半是金剛乘,由佛所說,梵文所寫。 問:密宗是佛所說嗎? 答:佛陀遍知正覺,為利益不同根器的眾生,能以不同化現,開顯無量方便法門。顯教大乘和密宗都是佛所說的大乘佛法,都是「依菩提心正因,引眾生入佛知見,覺悟解脫」,可說「體」是一樣,淨障集資,以開顯本有真如自性,只是因應眾生根器,各有其方便,而「相、用」不同。 雖然有些密宗傳承,是由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及報身佛金剛薩陀(五方佛的集中化現,或稱東方不動佛傳入人間及天界,例如無上瑜珈部的「大圓滿」。但釋迦摩尼佛住世時,也傳過密宗,可見于《大藏經密教部》,以及《時輪金剛密續》等(釋尊曾應香巴拉國王月賢請法,傳「時輪金剛」密續)。有些南傳佛教,說大乘佛教不是佛法,有些顯教行者,認為密宗非釋迦摩尼佛所說,是因為不明白以上情形,也不完全瞭解佛的「法、報、化」三身所造成。照印度佛密論師、釋迦親論師等說法,釋尊在河邊入定時,其智慧心曾被鉤召至色究竟天受諸佛灌頂。禪宗中國初祖達摩祖師,曾在西藏住過並傳過密法,藏人稱「Padamba Sange」,被尊為為密宗男派「施身法」的祖師。這段歷史一般人可能不清楚。 問:聽說密宗需要顯教的基礎,什麼是顯教的基礎? 答:一方面來說,教理對佛法的保存延續非常重要,需要有人做這些工作。但佛法浩瀚如海,學術式的研究,如入海算沙,永無止境。以有限的時間精力,想在今生求證悟解脫,應如何入手? 另一方面而言,佛法心髓部份,相當單純並不複雜,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講這一心一性,除了引導眾生如何悟入本有自性,佛並無說法。千法萬法,也是依當下這一念一覺下手來修,以求明心見性,了生脫死。法相雖異,法性並無不同,由眾生根器業力的千差萬別,才有這八萬四千法門。就好像千隻手 指在指同一月亮,如依一指已得見月,並不一定要遍隨所有其他手指。只要根本通了,一切枝葉自然貫通。因此修行應掌握根本,以「淨障集資、明心見性」為主。法無定法,不過是因病予藥,隨方解縛。 如何迅速打下顯教基礎,各派宗師,各有其不同的善巧方便,以研究教理為主的宗派,和瑜珈士即生取證的宗派,從小出家,或中年入道,下手處也或有不同,未必機械化的一成不變。為便於瞭解,我們將一般顯教基礎,分為小乘和大乘來說明。並就各乘的見地、戒律、實修方法等概論之。 1.小乘(原始佛教)佛法基礎首先需瞭解「苦、集、滅、道」四諦,特別是苦諦,釋尊當初就因見到輪回苦與無常才出離修道。次觀「十二因緣」,明生死本。小乘「觀受是苦」,認為「我執」是陷於輪回的苦因。發心出離輪回苦而「皈依三寶」,以佛為師,以法為道,以僧為師友,修行求解脫。小乘戒律以「皈依戒」與「別解脫戒」為主,主要精神在於「諸惡莫做」。以「嚴守戒律,勤修禪定」作為修持,最終目的為證入「人無我」的羅漢境界。 2.大乘顯教佛法基礎:佛以其遍知正覺,曾說過在無數世輪回流轉以來,一切眾生都可能做過自己的父母,于己有恩。為報此眾生恩,需救度如母有情出輪回。但當自己還是凡夫時,有心無力,需先證悟,才能得到普度眾生的大能力。在受「菩薩戒」,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願下,依戒定慧,經聞思修,圓修六度。見「諸法如幻、緣起性空」,「參心悟道」開無上慧,證入「人、法無我」。大乘顯教戒律精神除了在消極不傷害眾生的基礎上,再加上「眾善奉行」、「利樂有情」,進一步積極圓修六度,廣行利生。 問:有以上顯教的基礎,如何進一步做作金剛乘的修行? 答:所有眾生都想離苦得樂,但大都不明苦樂因果,想得樂果卻不斷造作惡因,系縛於輪回。有識之士趨入佛法修持,「小乘」止惡修善,持戒修定;「大乘」發菩提心,參心悟道,在五濁惡世中出淤泥而不染。 有些眾生善根福緣具足,不忍如母眾生受苦而無力救度,依大悲心想即生當下成就,速得度生大能力,而進入「金剛乘」修行之門。受「灌頂」後不違「三昧耶誓句」,依個人根器因緣修持本尊「生起、圓滿、大圓滿」次第。 「世間」成就息災、增益、懷攝、降伏四事業;「究竟」明心見性,由悟道至證道。自利證法身,再現色身(報、化身)利他。由於金剛乘的完備性,可能初看複雜,但一方面說來甚為單純,修密宗就是「修淨見」,開慧眼以見實相。簡而言之,以「生起次第本尊瑜珈」來說,有以上顯教基礎,皈依發菩提心,經「灌頂」引導使心相續成熟,由「傳經」得傳承,由「授法」識得「色相、聲音、意念」的清淨本性,就是原本的本尊壇城,不忘此認證,視周遭環境是淨土,所有眾生皆具佛性,其本來面目是佛菩薩,直接在果上精進修持,透過現象,徹悟本質,由修持生起的「淨相」以證入本有「實相」,這就是「三密相應」的「本尊瑜珈」修持法,特色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淨相代妄相自淨其意,以證入實相」。 「生起次地」成就,自能相應本尊、往生淨土,已達到了「淨土宗」的目的。 明心見性,本尊三金剛實相開顯,也達到了「禪宗」的目的。 「圓滿次第」 修「氣、脈、明點」以調伏能生出粗細妄念的粗細氣,開顯離念真智、法身淨光。大圓滿」的「立斷」悟「體」明心見性、「頓超」起「用」修虹身質能互變,是即身證道的了義法門,又自成一系統。 金剛乘的戒律,在大小乘顯教戒的基礎上,主要再加上「三昧耶誓句」(注:後面有進一步的說明),在「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基礎上,較注重「自淨其意」,基本精神在: 如想即身成就,什麼應作什麼不應作。所謂「外持別解脫戒、內持菩薩戒、密持金剛乘戒」。 顯密諸乘各有特色,但都為淨化遮障,開悟自性見實相。另有專書詳述各乘法門如何達到淨化作用,使實相由隱而顯,由迷入覺。 問:如何才能離苦得樂? 答:究竟來說,輪回三界六道不離生滅變異,並無恒長的安樂,必須修行佛法「明心見性」,才可能永出輪回苦海,得涅盤的寂靜安樂。 相對來說,今已由迷惑身處輪回,想要「離苦」必須「守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再造作惡因,以免感召苦果。 想要「得樂」必須有福報資具,這由「佈施」而來。上種福田處為三寶、上師、道場,下種福田處為一切須要幫助的六道眾生。 問:能否再提綱修證次地? 答:今以《蓮華生大士應化因緣史略》中,大士應西藏王太妃之請開示,即身取證簡要之法:「因果業報,須信非虛,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先尋擇金剛喇嘛,以為依止。虔頌四皈依,誓心不退。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嚴持淨戒,以立根機。常觀十二支因緣,明生死本。次習禪定,內觀自心,本來清淨(注:我空)。修深般若波羅密,了知諸法,猶如夢幻(注:法空)。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妄念起時,勿隨勿制。緣境違順,塵影好醜,不起愛憎。唯常覺照,而忘覺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見破盡,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蓮華生大士教法循循善誘,簡明易入,隨眾生根,普門攝受。無論業障輕重,宿緣深淺,遇斯教者,終必成就。 問:密宗需要顯教的基礎,以可能「即身證悟」為特色的金剛乘,如何來建立這顯教基礎? 答:金剛乘的修持,是需要顯教基礎,而各派如何善巧迅速的打這基礎,卻非沒親自實修經歷過的人,能妄自猜測批評的。以研究教理為主的宗派,和瑜珈士即生取證的宗派,下手處也有不同。例如一些祖師未學經教而證悟,你說他沒顯教的基礎嗎?他當然有,但他師傅訓練他的方法,卻不尋常。 不論法師有多博學多大名氣,如自己連密宗最基礎的「四加行」都沒作完,並未親身瞭解在作「四加行」發生的身心淨化、智慧開啟過程,連最基本實修密宗經驗都沒有的人,如只依某派某部著作依文解字,來開示與密宗有關的修行次地,就像未到過某地者教別人怎麼去,是以盲引盲而不如法的。 以密宗共同的「四加行」前行來說,首先需徹底思惟使心出離輪回,趨向佛法的「四思惟」--「人身難得、無常、因果業力、輪回苦」,這也是小乘或三乘所共的基礎。 正行中「皈依、發心、大禮拜」,「供曼達」,「金剛薩陀淨障法」,「上師相應法」。 以最初的「大禮拜」來說,首觀皈依境,拜下時念「皈依」,起身時念「發菩提心」,在動中修止修定,亦包含了六度,這已結合大小乘的修行,而了知「妄心皈依真性,三輪體空、拜彌陀者是彌陀、自性禮自性佛、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又結合密宗特重的「淨見(pure vision)」, 並且已暗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反聞自性」的證道法門。實修過程中迅速淨化身語意業障,達到身心清淨,適合作進一步的禪修。 以上的例子,只是說明任何密宗的修行,都已結合「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密宗重「實修實證,迅速成就」,只要「聞、思」無誤,有正知正見,任何「修」的部份都已同時貫通三乘心要,起而行之。不一定機械化的說我已在教室學習顯教若干年,才能「起修」密宗。需知迷惑無明的基礎是心境多元對立,覺悟解脫的境界是當下一如。當然在修的同時,需精進聞思基礎佛法,建立起正知正見,但同時也已在身體力行了。「若以文字談佛法,筆尖沾乾洞庭湖」,需依止合格的上師精進「聞、思」到某一程度,通達實修口訣心要,進而時時將三藏十二部佛法的精髓,實行於念念的當下,才能速證菩提。 問:大小乘的精神和證境有什麼不同? 答:基本精神上,小乘重自我的離苦解脫,大乘發心自覺覺他、自利利他。所謂「止乃伏結初門,觀是斷惑之要」。未到「定」前修「止」得定,未到「慧」前修「觀」得慧。如只偏重修止得定,能暫時壓伏煩惱妄念,使其不起作用,但定力退散時,煩惱妄念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小乘聲聞、緣覺,以無念定境壓服煩惱情緒的修法。但進一步修「觀」得「慧」, 才能徹底斬斷煩惱妄念的根源,證入「煩惱即菩提」,這「無上解脫慧」是密宗大圓滿、大手印及禪宗等即生明心見性的修法。聲聞四果舍報就灰身滅智,歸於寂滅。但大乘菩薩證境親見一切現象、功用下的法身體性,不生不滅,人空法空,知十法界的實相是一真如法界,不來不去,非空非有。已悟無生,知生死了不可得,故不畏生死,恒常在各道普度眾生,即使身在三界,由其證智,不著輪回,又由其悲心,不取斷滅。 小乘發心有缺,自度不度他。因怕誤導眾生,所以被釋迦摩尼佛稱小乘為「焦芽敗種」,叮囑其回小向大,褒大乘貶小乘。但我們不可看輕小乘,小乘是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隨時代改變又發展出大乘。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基礎沒打好,高傲的自視大乘、禪宗或密宗行者,反而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小乘重自解脫,故嚴於戒律,精進實修禪定的實踐功夫,這都是大乘所需的基礎。大乘行者,當依大乘發心及修慧的見地,並學習其戒、定的實修精神,如自己都覺不了,如何能「覺他」?千萬不要自視大乘看輕小乘,眼高手低。 由於片面知見,有些南傳佛教,不承認大乘是佛法,也有些顯教行者,說密宗非佛法。但密宗不但承認小乘和大乘顯教佛法,並認為這是修行必經的基礎和次第。由蓮華生大士帶入西藏的老派寧瑪派密宗,完整包含並融合了印度最後期的小乘大乘佛法精髓,在藏王支持下,作過龐大的取經翻譯工作, 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及《丹珠爾》兩部,有很多漢文未譯的經典,並完整保存了龍樹和無著兩系大乘佛法。所謂「金剛乘」,其體系已貫通包括了小乘、大乘顯教和密宗,可說自成一完整體系,也可說是大乘顯密中的「密宗」。 問:密宗和顯教大小乘,甚至密宗各派,在精神上,有何主要不同處? 答:雖本意不在分別各乘,但為回答這常被提到的問題,先得舉一個例子:小乘認為女身不如男身,需先修得男身,再修去淨土,在淨土再修才能成就。基本上較不直接認識相信自己,以為成就必在未來某時某地,較迂回緩慢。大乘就比較直接,有龍女成佛之例,認為男女平等。但有些乘雖認為眾生皆有「佛性」,而依一般法淨障集資,需修三大劫後才能「修成」佛。以上這些法門統稱為「因乘」。 有些法門的見地,卻指出你自性「原本是佛」,直指當下認取承擔,恢復本來面目而已,這種法門稱為「果乘」。因事證需理悟的基礎,理上無「自性原本是佛,我也能開悟」的見地,必易落心外求法,停滯在一階段很久而無進步,不易單刀直入,速證菩提。因眾生有不同根器,有人認為我根器低,怎麼可能那麼快,我一定要先學滿十二年顯教,才能「起修」密宗,我只能求往生淨土,那可能開悟....,佛為這種根器眾生說初基法「以黃葉止兒啼」,先消些業障,積些資糧,增些定慧,再導以了義的究竟法門。 密宗和禪宗主要精神在,無始流轉輪回,自性未曾與你相離,這自性本有並非外來,累劫由不識本面而流轉受苦,現在認取真正的自己已太遲了,那還能再等?需要求得最直接的方法,由已悟善知識引導,當下認取本面、體取無生,狂心休歇即見菩提,由迷入覺。得到入處後,在曆境對緣中掃除習性, 打成一片成無功用行,三身五智開顯即由悟而證。究竟而言,最高根器者開悟時徹悟即證,不講修,例如大圓滿人間初祖勝喜金剛,大圓滿本淨見的精義,在諸法生起的當下即圓滿,本來不垢不淨,無縛無解,無修無證,如徹悟這「本來清淨」,即「見」、即「修」、即「行」、即「果」,超越諸道諸地,不講次地與修。但對大多數人依方便而說,悟後尚須起修,才能由悟而證。但依理悟事證那種說法,為人師者要解釋清楚,免學人起惑。小乘「斷煩惱證菩提」,大乘「轉煩惱成菩提」,進一步「即煩惱即菩提」。 問:密宗各派,在精神上,有何主要不同處? 答:即使密宗各派,其見地和入手處也略有不同,說來話長,這裏只略舉一例。太虛大師在《密宗道次第略論序》有以下的看法:「黃教勝在律及次第,優長世間建立,近於教下(一般顯教)。紅教勝在直截、頓超,較能得力修證,近于宗下(即禪宗)」,真是一語道中。這兩派都各有其根器相應的眾生。 其差異只是由於時節因緣使然。應廢教立宗,或廢宗立教?法無頓漸,眾生根器有利,當然二者都是正法,有並存的價值。 【略述密宗法門 釋疑解惑-灌頂及戒律疑問篇】 問:為什麼要受灌頂? 答:是為了要修金剛乘佛法,俗稱密宗。 問:為什麼要修金剛乘? 答:依大悲心想即生成就速得度生大能力,所以發心修金剛乘佛法。 問:即生可能成就的金剛乘修行,修法前先須受灌頂的重要性何在? 答:修可能即生成就的金剛乘(密宗)解脫道,灌頂很重要,修前需如法由具不斷傳承上師處受「1.灌頂(藏音“旺”)」使心相續成熟、「2.口傳(藏音“嚨”)」得傳承助修持、3.教授(藏音“切”)得解脫」。在修行前應先受灌頂,使自己身語意受佛菩薩身語意的加持,能使修行無障礙,證悟易增長,迅速得結果。受灌頂能在起修前最快得到某佛菩薩身口意的完全加持,得到起修的入處。 凡夫雖說自性無始是佛,一切眾生,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真如體、相、用的法、報、化三身本自具足,不必向外馳求。但人道眾生五毒遮五智,五蘊遮五身,業及污染遮蔽原本境界,不識實相。俱生智和俱生無明無始混合在一起,所以不得解脫。 如未受到某本尊佛的灌頂傳法而去修持,未接通該本尊佛的加持,不明白為何即身即佛、即心即佛,不能有效進入自觀本尊佛的修持,不算修金剛乘解脫道。因業力肉身不淨,無法馬上轉成清淨本尊身,接受灌頂,好像初步淨化五毒五蘊、凡身凡心,淨除化、報、法、體性四身開顯的障礙,就像種下四身成熟的種子。受灌後再修持,就能有效的使佛四身發芽結果,由隱而顯。 此外灌頂時也授以各乘戒律,知道如想即生成就,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若無此基礎,不墮惡道就不錯,談不到起正修。問:什麼是金剛乘的「灌頂」? 答:金剛乘修行所需要的「灌頂」,外在一般人所曉得,傳遞傳承,得修持本尊的授權許可。「身」得許可自觀本尊,「語」得許可持咒,「意」得引導契究竟法性。究竟而言灌頂在「引見自性本尊」,成熟心相續,認識凡夫身語意的實相是智慧身語意。指出自心外相的本來真正面目,使心中佛性種子由隱而顯,指出歸家之路,使潛力趨向成熟。受灌最好能悟得智慧意義,如不能起碼真誠、虔信,打開自心。 壇城是究竟智慧的表徵,灌頂由觸、嘗等得法味,種下解脫種子。 「灌頂」梵文是「授權」的意思,如古印度王子登基時,以寶瓶水沐灌太子頂,表示授權承認是未來王。灌頂開許受法者是未來佛,並得到起修相關次第的許可及指示。 「灌頂」嘗弟子身語意業障及道障,並授各乘戒律,淨化為能盛佛法甘露加持,轉成本尊佛身的正法器。 「灌頂」使弟子得到本尊佛身、語、意、事業、功德的完全「加持」。「灌頂」使求法者瞭解金剛乘修習次第和內容大綱。密三乘的「三瑜珈」,分別配以「四級灌頂」-初灌“寶瓶”灌頂、二灌“秘密”灌頂、三灌“智慧”灌頂、四灌“名詞”灌頂,以攝取各級證量和果位方便。四級灌頂具足叫「大灌頂」,以別於只加持、許可、息災、長壽、賜福的「小灌頂」。 受初灌「寶瓶灌頂」,除「身」及「脈」障,道上授權修「生起」次第,能證取「化身」成就。受二灌「秘密灌頂」、除「語」及「氣」障,道上授權修「圓滿」次第,能證取「報身」成就。受三灌「智慧灌頂」、除「意」及「明點」障,道上授權修「方便道」,能證取「法身」成就。 受四灌「名詞灌頂」、除「身、語、意」和「氣、脈、明點」的一切「細微」障,道上授權修「大圓滿」次第,能證取「體性身」成就。 (這些名相都有甚深不同層次意義,此處限於篇幅無法詳述,應依師參學) 這四灌頂配合四階段的修持過程,大約如下: 1.修「本尊瑜珈」都攝六根,自淨其意,達專一定境;以淨相代妄相,契入實相。 2.修體內的「氣、脈、明點(內分泌)」,淨化體內各部位會引起煩惱妄念的情緒業力能量。 3.學習如何自在運用「氣、脈、明點」,達心氣不二,引發離念真智,並起妙用。 4.立斷頓悟的高層次心法(對普通根器也有漸次導入的方便,頓漸普攝),由有相進入實相,由有為進入無為,返樸歸真,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親見本來面目,大徹大悟,再由體起用。如「大圓滿」或「大手印」等。 完全如法修完這四次第的人並不多,近代很多人由第一階段的基礎,直接進入第四階段。也有依止專修「大圓滿心髓」上師的少數人,直接修完大圓滿前行就直接進入第四階段。 如得灌頂應守戒律,如有違犯當懺悔還淨。如努力守戒不違根本戒,即使現在未能勤修,來生定得善因緣能再逢師法,繼續修習,數生內可成就。 《由裏點醒》「真如實相」無相,離言離戲論,但金剛乘的特色在方便具足,利用「灌頂」的引導,借事相、儀軌、表徵,以手指月,引導你看到外相內心的本來面目,指出超越言語文字的實相-「汝自性原本是本尊,自身四大五蘊的本性原本清淨」、「萬象萬法是法爾圓成的本尊壇城」。以上指出「本淨本性」,就是所謂在心相續種下種子的灌頂,這樣得到傳承,有個入處才能起修,由「始覺」善自參悟保任,以證「本覺」。 《由外引進,雙管齊下》 第四灌時如上師有證量,弟子因緣具足,依上師引佛智慧身入弟子身內的加持,刹那暫時息滅各輪業力能量,使自性無遮開顯,如當下識得就得灌。借上師證量和傳承加持,將本尊佛智慧引入受法者身心,這是由外向裏,配上以上開顯內在種子的由裏向外。弟子真身如瓶外空氣,妄心如被妄身瓶子束縛的瓶內空氣,這樣雙管齊下,幫弟子在瓶上鑽洞,使瓶內外空氣交流融合,得灌得到入處後,弟子再修持以打破瓶子,使瓶內外空氣合一,證三身佛果。 受灌後修持的方便就是「本尊瑜珈」,以求達到「三密相應」,並且得灌者氣脈中會種下生起空樂的種子,終能證得離念真智,依果為道,速證菩提。 以上是生起次第的簡單說明,「圓滿次第」和「大圓滿」又有其自己的方法。 問:什麼是「根、道、果」灌頂? 答:初受上師親自灌頂是「根灌頂」。每日修「上師相應法」儀軌中的「四灌頂」是「道灌頂」。證悟時就是得到「果灌頂」。再深入的解釋須受灌頂時由上師開示。 問:「灌頂」儀式大概如何? 答:簡而言之,儀軌程式上,在阿奢黎前行完成,弟子入壇後,有淨障、驅魔、結界、求灌、開示灌頂源流、授戒、入壇城、四級灌頂正行、結行回向等等儀式。 問:灌頂時為什麼要受戒? 答:在灌頂的過程中,授以各乘戒律,告訴你如想依某乘的見地與方法實修,以達到即生證悟,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有這基礎才能進一步談到如何修持。 問:灌頂時受些什麼戒律? 答:首先授小乘的「皈依戒」-意義在以佛為師、以法為道、以僧為師友,出離輪回求解脫。「別解脫戒」-不再傷害眾生,「諸惡莫做」。次授大乘的「菩薩戒」,內容大約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及「饒益有情戒」-積極圓修六度,廣行利生。只發此「願菩提心」不夠,也需「行菩提心」精進求法,修行得證,才能得到普度眾生的大能力,並證到「勝義菩提心」,證入空性解脫了自己的輪回現象。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覺行圓滿,才能登入聖位。金剛乘的戒律,又稱「三昧耶誓句(或誓戒)」,由不同密續,細節可能略有不同,並且有些不適合為未受灌受戒者說,故此處無法詳論,但其一般精神以「自淨其意」為主,並且勿做有礙修行的事,多做有益修行的事。 問:什麼是「三昧耶誓戒」? 答:密宗戒通稱「三昧耶誓戒」,四級灌頂各有其戒律,灌頂上師應開示清楚。一般而言,「三昧耶誓戒」的精神是有助修行的事應盡力做,有礙修行的事勿做,師兄弟應保持和諧,對上師應保持良好關係等。如受了某本尊灌頂,應盡力修持。此處篇幅有限,並有些不宜公開給未受灌受戒者,什麼是「三昧耶誓戒」,在明心精舍受灌頂者,會發《金剛乘戒本》並詳細解說,每月會供也有「布薩」誦戒懺悔還淨的方便。 問:密宗戒為何叫「三昧耶誓句」? 答:自己父母所生的血肉身稱「誓句身」,因過去依菩提心發願要修密法成佛,一世未修成必須再得人身,依願力再來繼續修。受灌頂受戒後,有自己願力、佛加持、護法護持的彼此「三重誓句」。如自己持戒不違誓句,佛菩薩須應誓加持不使此人墮落,加持你再得人身,再逢師聞法,逢道侶同修,能繼續前世願力修持,護法也須應誓護持,這樣修持易得成就,即使一生未成,只要誓句清淨,在數生也能得成就。 問:守戒有什麼重要性? 答:得灌頂後想修持成就的關鍵就在守戒,不違「三昧耶誓句」。以因果來說,持戒消極不遭惡報墮下三道,積極能得定、開慧成就三學。如多犯戒而不懺淨補救,破了自己的誓言,佛菩薩不來護持,則依業力墮三惡道久受苦不得出,即使修持也不易成就。因此「三昧耶誓句」是解脫成就的命根,必須嚴格遵守不能破,犯而不懺還淨就生大業障,除墮落外別無他途。蓮華生大士有雲:「如蛇在竹,一為上升,一為下墮,別無其他途徑可走」。 問:如前世今生破過戒生出業障,淨化業障的重要性? 答:以修行道障而言,過去世作過破三乘誓戒惡業,今生修持外本尊不降,護法不臨,世間法息、增、懷、誅不得成就;內自性不顯,不得究竟成就。勤修而無果,並因惡業增長會墮惡道。如能淨化這些業障,則稍作善業,善果即來(例如作火供,一修即所求滿願),修行得佛菩薩護法加持,易得世間法成就;自性遮障也剝落,易得究竟成就。這業障就像體內中毒,不解必生後患,故修行首要為淨化業障。 問:怎麼知道自己業障重不重? 答:我們自覺或不自覺,經常作一些惡業,幾乎一切惡業都與破戒有關,你讀讀戒本就知道。試撿驗自心一天中的善惡思想及行為就能明白,如未特別留意,很容易善業日減,惡業不斷增加。流轉輪回無數世,每次都累積了很多惡業,如此不墮惡道就不錯,還談什麼證悟?必須有方法能有效淨化這些累積的業障。 問:已破戒業障重怎麼辦? 答:怎麼作呢?多處密續所述,最大力有效的消業障法就是金剛薩綞懺罪法,依「淨障四力-依止力、懺悔力、防護力、行願力」,經常性的修金剛薩綞和「百字明咒」。因此在密宗起修的「四加行」中,金剛薩綞是主要的必修法。得到金剛薩綞灌頂及修法,有如滿願寶和保險,能消累劫業障,不墮惡道, 速證菩提。對有些不知金剛薩綞本尊佛的來歷、願力和威德力,以及其法門殊勝內義的人來說,以上說法聽來有些誇張,教人難信,但事實上確是如此。 在「息災懺罪法要」和「金剛薩綞」灌頂教授會詳細開示來龍去脈。此外還有「布薩」(即聚眾誦戒懺悔)、會供等懺悔還淨的許多方法,應依師受教求法。 問:聽來有些害怕,是否應避免受灌頂和受戒? 答:不是。由於不明白這個問題,有人由不知而大發謬論,說灌頂後易犯戒,教別人不要參加灌頂,誤導眾生。不灌頂連起修都不成,只能瞎子摸象。如自己並未實修密宗,用凡心來研究密宗教相,或只抱定一派的一部著作,則不免依文解字,大作摸象之語,片面論斷,以盲引盲,自誤誤人。 但另一方面來說,受了灌頂就和賜灌上師及同壇同修彼此有「三昧耶誓句」,犯戒不還淨將有不良後果。所以和自己修持無關,並不瞭解的上師,也不要濫受灌頂。 如你做了惡行,不論有沒有受灌頂或受戒都要遭惡報。受戒有甚大功德,能得龍天護持。受了如有所違犯,可依金剛薩陀法及「淨障四力-依止力、懺悔力、防護力、行願力」,布薩、會供等懺悔還淨,在懺悔改過中漸能離過,戒行逐漸圓滿,終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比怕犯而不敢受戒功德大得多。想修行出輪回,不敢承擔,避免受戒,連起修都無門,這種情形只有在輪回中不斷流轉。某些戒律如瓦器,破壞就不可補救。密乘三昧耶則可懺悔還淨,特別是依上述金剛薩陀法及「淨障四力」,但需警覺隨犯隨懺,並且不再犯。 問:我受了很多灌頂,怎麼可能通通修?一般原則如何能守護「三昧耶誓戒」無犯? 答:很多人問這個問題。舉個例子,每位上師喇嘛都受過許多灌頂教授,他們怎麼維持這所有的三昧耶誓戒? 總而言之,小乘見地「觀受是苦」;一般顯教見地「諸法如幻」,如《金剛經》所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仍行六度萬行以修福,同時離四相以修慧,福慧圓滿則證入聖位。 金剛乘的特色,心淨則土淨,「所見皆本尊壇城,有受皆本尊空樂」,這能見實相的「清淨見」就是修咒乘最根本的三昧耶戒,在未悟入證入前需有信心,並且朝這個方向努力。 首先要瞭解,究竟而言,「本尊」並非外在某大神,你拜他,他便保佑你。究竟本尊是你自性原本「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處,這真如法身乃自己、諸佛、眾生的本來面目。一切本尊的真身是「法身」,所謂「法身清淨廣無邊,報化非真了妄緣」。能證入這法身境,常覺不迷,就什麼法都不必修,因法身已自動包括了一切三身本尊,十方三世諸佛。「色空不二本尊金剛身、聲空不二本尊金剛語、覺空不二本尊金剛意」,能悟入自性真如本體,並保任色、聲、意念都是自性本體的功用,任其自起自解脫,則同時滿足一切本尊的三昧耶誓戒。你會說我做不到,凡夫當然不能一下做到,但有這三昧耶,鼓勵你去做,終於可成。三昧耶的本意不在束縛你,而是給你一個取捨的方向,積福慧資糧並不再造業,督促你實修得證,這樣才容易成就。你努力依以上去作,不足處再懺悔還淨,就是守三昧耶誓戒。 【略述密宗法門 釋疑解惑-上師及修密條件 疑問篇】 問:皈依的上師僧寶,是否必須是出家人? 答:《六祖壇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一般顯教師傅大多是出家人,密宗師傅有很多是在家瑜珈士。所謂真「出家」,是能妄心休歇,常與真如自性相應,這要明心開悟後才能做到,才夠資格為人師,外形現出家在家相都可。大乘菩薩的禪修求明心見性,不取清淨,不避塵勞,心住清淨寂滅,又能圓明起用,但不黏不滯,了知生死畢竟不可得,才不畏生死,不取寂滅相,心住一真如法界,而身在三界六道度眾生,諸法生起的當下體取無生,不需壓制轉化,也不特意取捨外在的環境形象。 問:我已皈依了一位上師,是否可皈依其他上師? 答:在某種情形下可以,就像上小學、中學、大學,各階段可能有不同的老師。並且在時、地、因緣改變時,如遷居,原來的上師在遠方,不能再就近求教等等原因。有緣遇到另一位上師,繼續學習,這是很自然的事。 當然在理想情形下,一入門就遇見已證道的聖師,並有緣份親近追隨,直至自己聞思修成熟,得到和上師一樣的成就,並不需要拜其他老師,但這種情形並不多。例如自小出家的喇嘛,在學習過程,讀佛學院學經、律、論,做某些特別閉關,如本尊、拙火、大圓滿,也大都拜過各有專精的不同上師。但不要像瘋狂大採購一樣,東學西學,結果一樣都學不全。就像看醫生,一位元醫生需要一段時間瞭解你的病況,如彼此已建立了關係,醫生熟知你的病情,能有效的對症下藥,這時無理由就隨便換醫生,要重頭來過,病就很難治好。當找到根本上師就應一心依止,依教修行,勿三心二意。 如已完整學到上師所授法要,應如法精進修行。和上師的距離在心不在身,如何自心和上師的智慧心合一,如此則超出聚散。所以在學習有困難,有需要的情形下,可有一位以上的上師。但已「善財五十三參」,就自己根器相應,選擇修持某法門後,做功夫應一法深入,不要太過雜亂。 應有的態度,是視諸師一體,勿生分別心,同樣尊敬,就不會感到混亂。並且一旦依止,應虛心誠心,親近求教,敬師重法守戒實修,以清淨見視上師,這樣上師也會盡心盡力,以幫助你開悟為己任。如何依止一位上師,可參見戒本中的「侍師五十頌」。如以凡心比上師的高低,妄分法的高下,有如牆頭草,則不可能得到上師的傳承加持修行成就。 問:誰是「根本上師」? 答:究竟而言,使你「明心見性」的那位上師,才是「根本上師」,在此以前,都是結緣。相對而言,在開悟前,雖可能跟過多位上師參學,其中對你教導最多,幫助你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步步開了智慧,成熟了聞思修,你最尊敬最有信心的上師,可當做「根本上師」。通常未悟凡人並無慧眼,一味追求名氣、外表、來頭,喜歡找一位遠方鼎鼎大名的「心理憧憬偶像」,當作「根本上師」,覺得這樣才夠派頭,能提高自己身份,滿足一些虛榮心,但彼此不一定有緣份溝通相處,學不到什麼東西。由於不懂如何「真用功」,可能多年下來仍一知半解,即使花了很多功夫也修不上去。不如實際一點,親近一位有緣能溝通請教,瞭解你情形,有傳承也聞思修成熟的上師,才能真正一步步達到修以開悟,再悟後起修,由悟而證。 問:有人說需要富有才能修密宗? 答:這是不正確的誤解,雖然「事部、行部、瑜珈部」較重事相,需莊嚴的壇場和法器,應盡自己的能力備辦。但「無上瑜珈部」時時保任「自性本尊」,省略了許多事相儀軌。「大圓滿」層次的修行,更是完全不取於相亦不廢於相,不需布壇、設供、結印、持咒。並且西藏行者許多都是出離專修的乞丐瑜珈士,何富之有?以內在的高見地取代了許多外相。 至於上供養上師、贊助道場,下幫助一切須要的人,是為了自己種福田,圓滿證道所須的福資糧,應盡力而為。除了財物,也有其他供養法,例如盡力幫助法務,精進修行,身語意的供養等,即使修顯教也須如此,修行密宗與富有與否無關。問:請提綱開示,修密宗需要具足什麼條件才易成就? 答:以「本尊瑜珈」為例,需經「灌頂」引導使心相續成熟,得個入處,經「傳經」得傳承,經「授法」識得迷惑是如何產生,如何由迷入覺。得灌頂教授後需守住此修持的「三昧耶誓戒」,則易於成就。為達到最有效的修持,行者需: -生起正確的菩提心發心,因正果才能圓。 -「敬師」,對上師本尊虔誠有信心,不敬師則難重法,難得傳承加持。 -「重法」,對所使用的淨化技巧完全瞭解信任,不重法則難以專一修持,一法深入,使其產生功用。 -「守戒」,戒為三學之首,戒律清淨則不會下惡道遭惡報,龍天護持,修持易成就。 -「實修」,精進不懈的善巧如法修持各次第。不然像煮了菜或買了藥不吃,說食不飽。 -密宗最重見地,需有聞思修成熟,具傳承的上師,言語溝通無問題,能詳細開示法要,賜予傳承。 -弟子需有智慧,具足勝解,瞭解修持方法的外、內、密涵義和理趣。 -夠資格的上師和具器的弟子相遇,建立如醫生病人的師徒關係。 以上條件具足,行者能發出離心、菩提心,「敬師、重法、守戒、實修」,則「師」能產生大加持,「法」會產生大力量,「修」能產生迅速具穿透力的淨化作用,使行者無礙識得實相,迅速證悟解脫。

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親近「惡知識」的果報?

2009年01月13日
公開
4

居士學佛100問 13、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是什麼,親近「惡知識」的果報是什麼? 首先講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益。」這就是親近善知識的功德。如果親近了善知識,等於接近了釋迦牟尼佛的聖果,諸佛菩薩就會對你如獨子一樣歡喜,並且永遠不會缺少善知識,生生世世都會遇到圓滿的善知識,永遠不墮三惡道。只要你親近善知識自然就不會違背菩薩行道,具有正念,也具備菩薩行。所以,你的功德資糧漸漸增長,不僅現前得到利益,而且無上聖果的究竟利益也能很快得到。因為「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所以,親近善知識者,內心就會非常快樂,能努力修行,也能做自利利他的一切資糧,功德圓滿。 《華嚴經》也講:「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處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因此,親近善知識的功德極大。又說:「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喜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可見親近善知識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如剛才說的一個普通的木塊,幾十年和檀香放在一起,當你把它取出時,雖不是檀香,但它的香味和其他檀香一樣,非常微妙。同樣,若能親近善知識,長期聽聞善知識的教誨,即使自己沒有學過深奧的教理,你也能夠得到非常高的智慧和廣博的佛法知識。有句俗語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就是說善知識的功德會感染周圍的人。 第二親近惡知識的果報。親近善知識固然是功德殊勝,但是親近惡知識、不善知識的惡果也是不可思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又講:「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 《念住經》也講:「為貪嗔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周圍的樹叢只要粘上這毒樹就會喪命。同樣,跟隨惡知識會把自己帶進三惡道,喪了三善道的命。 《涅槃經》講:「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意思是說,你接近一頭瘋狂的大象和一個惡知識,親近惡知識的危害比這頭大象要大得多。為什麼呢?再凶的大象只會奪去你的生命,但你的惡友、惡知識不僅會破壞你的身體,而且還會破除善心。 龍樹菩薩寫過一本《親友集》,這是專門給國王寫的信。信中講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做人的道理和菩薩行道都講得非常圓滿。書中說:「無信而慳吝,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做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意思是說,雖然你沒有做壞事,但親近了惡友、惡知識,也會對你有影響,讓人們認為你是他的同夥,你的名聲受到損毀,這就像箭囊中的毒箭,將無毒的箭也染上了毒。所以,我們在拜師前一定要認真觀察,千萬不要親近惡知識。

藏密的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往生法——破瓦法(遷識)簡介

2009年01月12日
公開
5

藏密的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往生法——破瓦法(遷識)簡介 直貢噶舉 安陽仁波切 藏密白教直貢噶舉的「破瓦法」(又稱遷識法) 是由佛法聖者——偉大的瑪爾巴大譯師蓮花生大士等人傳授到西藏的,這是一個無需長期禪定即可究竟解脫的方法。它是藉由一種直接而且簡易的方法,來復甦我們意識本有的自然精純境界,並能在我們死亡的一瞬間將意識轉化到較高的次元。這個方法不僅僅針對佛教徒,事實上是任何人皆可學習?並應用在自己和他人上的。這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技術,在一個星期的密集修學中,弟子們的身體常常會有明顯的徵相產生。 這個最直接和簡單的方法,除了可以解脫輪迴的痛苦外,並可促進行者在佛法中達到覺悟的境界。破瓦法在所有西藏佛教教派中都有,但方式略有不同,尤其是直貢噶舉派擁有自印度佛教祖師——那洛巴大成就者的不共教授,具有特別的力量來將臨終者的神識,遷往阿隬陀佛的淨土。這個修持法只能由直貢噶舉傳承的喇嘛直接口授方能學習,在西藏是極有名的,過去每十二年才由直貢派的傳承領袖公開傳授一次,十分稀有難得。 善根深厚的人在破瓦法的修持中,將經驗到破瓦法的最高徵兆——親見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而該法修持後的身體徵兆是——頭頂上的梵穴將會開啟,如果此生中,我們頭頂上的梵穴得以開啟,則在死亡之際,我們的神識將由此離開——也就是說他將無疑地往生極樂世界。 凡是修持極佳的人將在此時證得法身成就,中等修持的人將證得報身成就,至於較低層次的修行者也可證到化身成就——也就是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最低限度來說,即使是那些最沒有修持的人,也將因修習此法而投生到天道或人道中;因為凡神識由頭頂上梵穴遷出者,將永不墬入畜生?餓鬼?地獄的三惡道之中。 而藉由破瓦法的修法,行者也同樣能獲得此生的大利益,那些已明晰地得到破瓦法修持所產生的種種徵兆的人,他們將比以前更安祥堅固?清清楚楚,並且很容易增加瞭悟力,因此破瓦法對往生者和臨命終的亡者都同樣有利。 當我們修破瓦法時,我們主修的是阿彌陀佛的禪定練習,但阿彌陀佛(無量光佛)和長壽佛(無量壽佛)的精髓是無二無別的,故藉由破瓦法的修持不但不應短命,相反地壽命將會延長。 一九八三年安陽仁波切在日本宗教心理學研究機構的策劃下,於東京的「業力與輪迴」研討會中,應邀針對破瓦法這個主題發表演講;並在與會者的熱烈要求下,由西藏文化中心與東京宗教心理學機構,合辦了日本第一次的完整破瓦法教授,這個無與倫比的機會,令許多日本人真實地經驗了有關死亡的教授;安陽仁波切同時也在精密儀器的測試下,詳細記錄了修法前後的腦波等生理反應,為人類更科學地理解佛教的修法效用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 譯者註:除直貢噶舉的破瓦法之外,香巴噶舉的白空行母遷識法,以及薩迦.格魯的卡雀瑪∼金剛瑜珈女遷識法,也是極為特殊的往生法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遷識(transfer of consciousness)』藏音『頗瓦(phowa)』,俗稱『頗瓦法』,又稱『遷識開頂法』,指如何將神識由輪迴凡身,搬遷至涅槃淨土,達到究竟離苦得樂証覺,為藏傳佛教金剛乘特有的往生淨土法門。 人臨終時,依其業力,往生各道,神識由不同孔竅離身,如唸佛生西者,必有頂竅梵穴溫熱之瑞相。『遷識開頂法』之修持,屬於金剛乘圓滿次第「內密六瑜珈」中「拙火、幻身、睡夢、淨光、中陰救度、遷識頗瓦」之一,利用生時的修持証量,在死亡關頭証道,轉凡夫死亡為証道永生。 本法需由具清淨頗瓦傳承,已成就具証量加持力的上師,帶領弟子密集教授閉關修持,剋期取証開頂,依上師証量、傳承加持、觀修及氣脈明點修法,運氣開頂,打開頭頂梵穴。臨終時依平時修持之觀想,神識自然由頂梵穴而出,不經中陰之苦,依願力直接往生淨土。 此法對發願往生淨土的修行者,好似買了雙重保險。歷代祖師讚揚此法,有云:『將三大劫之修行,縮短為七天』,『極樂世界,離自頂三呎之遙』,可見此法之殊勝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