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樺媽Kar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02月27日
公開
9

英文7:10

英文7:10

2009年02月22日
公開
6

圍棋比賽

圍棋比賽

2009年02月21日
公開
18

李漢文紙雕紀念展

讚 阿樺一入場參觀 就被老鼠娶親紙雕吸引了 又有巧虎紙雕 原來現場有 diy立體紙雕書 阿樺非常喜歡.立刻做了一本 再轉戰 閱讀區全是圖為李漢文先生紙雕內容的繪本 媽媽讀給阿樺聽一本.阿樺非常認真.自己又看了好多本 有"起床啦.皇帝"...."回家"... 現場放影的小葫蘆歷險記 阿樺覺得非常刺激.恐怖.緊張.又想看 午餐時間到.回家吃 飯後 阿樺要求再去玩 也好 因為下午有老師說故事時間 泡一天也不錯喔 現要出門去啦 ************************************* 台灣第一位紙雕藝術家-李漢文紙雕紀念展 展出日期:98年1月3日至3月1日〈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開放;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免費參觀〉 開幕茶會︰98年1月11日(日)下午三時 展出地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北展示中心(台北市南海路20號九樓 **************************************** 張貼時間:2009/1/7 下午 02:55:56 資料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第一位紙雕藝術家李漢文先生,兩年前因罹患了血管瘤,天性樂觀的他並沒有馬上被病魔擊倒,他積極面對生命的挑戰,接受放射線治療後仍和往常一樣創作,教學不輟。然而最後仍在去(二○○八)年五月底卻與世長辭,正值盛年的他,身後留下了豐富美好的作品。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工藝所台北中心將為這位替台灣紙雕開創新境的大師舉行紀念個展,不僅是為李漢文的創作生涯做一完整的回顧,並讓他精湛的作品長駐人們心中。 李漢文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台中,因為從小就喜愛漫畫,退伍後便到漢聲出版公司擔任繪圖編輯,在這裡他首次接觸紙雕,從此決定以紙雕藝術為終生職志。 李漢文是台灣紙雕插畫的先驅,也是第一位將紙雕和繪本結合的藝術家,台灣的圖畫書因他而從平面進入了立體的層次,亦使紙雕發展成為繪本的一種重要表現技法。 一九九八年,李漢文首部紙雕插畫童書《起床啦!皇帝》勇奪第一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同年並獲頒第一屆兒童文學學會優良兒童圖書金龍獎,自此開啟台灣藝師自製紙雕插畫的先河。目前台灣的童書、兒童刊物甚至教科書大量使用紙雕插畫來增添內容的可看性,提高兒童閱讀興趣,李漢文在這方面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 除了在書本中運用紙雕作品,勇於創新的李漢文也嘗試多媒體的創作,一九九一年他成立個人工作室,並與陶大偉合作研發紙雕動畫,將靜態的紙雕畫作進階為動態的卡通動畫,一九九二年首部紙雕動畫《小葫蘆歷險記》在公共電視播出,此動畫於一九九四年榮獲第三十六屆紐約國際廣播電視節目展「動畫銀牌獎」的殊榮,同年《十二生肖的故事》也榮獲紐約3D立體插畫展書籍類銅牌,一九九五年他再次以《紙牌王國》獲紐約3D立體插畫展書籍類銀牌獎,也因為有李漢文的努力,不斷將台灣的優秀作品推向國際的大舞台,才使得台灣的出版品能夠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 本次展出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收藏之「老鼠娶親」、「白賊七」及「傻女婿」等系列及二十多年來創作近百件精采紙雕作品,另有許多的兒童繪本與教科書籍及不曾曝光手稿也將一併呈現,讓我們一起回顧與緬懷這位英年早逝的紙雕藝師!

2009年02月13日
公開
47

英文

英文

2009年02月12日
公開
47

挑戰黑白磚

1-6題平面排列 第7題解不出來時 阿樺說題目出錯.媽媽我說不會出錯 兩人動一下腦.主觀覺得不可能拼成 洗澡時間到就推給爸爸拼.爸爸拼到一半.阿樺就偷看到爸爸的方法.說要用立體的另外一面 圖形拼成ㄌ.可是旋空.有兩塊沒用到.爸爸沒成功. 媽媽我馬上說爸爸沒成功要都用到.馬上把另一面秀給爸爸看 請爸爸完成.就去洗澡ㄌ 媽媽我就交代拼出答案 不要讓我們看到喔.要引導我們思考 洗完爸爸沒弄亂.被阿樺看到答案 媽媽我敢緊弄亂.請阿樺在拼一次 阿樺一直用爸爸第一次沒成功ㄉ方法拼 拼兩次沒成功.一直跟媽媽我要答案 媽媽我當然不給.就要媽媽我提示只講 "用錯的方法錯兩次了.就要想其它的方法" 阿樺又試一會兒就成功了.媽媽我就淡淡地說很棒睡覺時間到了.睡覺去吧 ************************************************************** 看來媽媽我覺得還不錯.可是其實不然.跟園長聊後.媽媽我應修正的是 1.引導思考:多拋問題.增加孩子思考力. 阿樺說題目出錯.媽要順著孩子問題目出錯喔.錯在哪裡阿? 少用主觀意識(媽媽我說不會出錯)阻礙孩子進一步思考. 媽媽我馬上說爸爸沒成功.應改成阿樺你看爸爸拼得怎樣ㄚ? 爸爸用的方法跟你有何不同(觀察力加強). 2.學習重過程:失敗.挫折多後學成ㄉ才是小孩能力的養成. 太快給答案=失去學習的經驗.動力. 爸爸沒成功=太急於下結論.失去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 .應引導.爸爸這樣做算完成ㄇ.為何這做沒法達成ㄋ. 3.一對一才能達到效果:由兩人來引導.易模糊小孩焦點. 一對一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開始到結束才能妥善處理.得到學習動力.成就感 4.分享學習過程:了解孩子學習的心理過程.多多讚美孩子. 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處理得很棒.讓她發表成功喜悅.奠定自信心. 媽媽我的大缺點.太急於要阿樺闖關成功.進行下一題.沒意義

2009年02月11日
公開
15

科學開學

科學開學

2009年02月06日
公開
20

英文

英文

2009年02月02日
公開
12

獨生女聚會

獨生女聚會

2009年02月02日
公開
15

圍棋

圍棋

2009年01月31日
公開
10

大學同學會

大學同學會

2009年01月21日
公開
11

科學

科學

2009年01月18日
公開
22

圍棋比賽

圍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