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輕描淡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壞習慣全攻略

2008年07月21日
公開
57

最近,悄悄收集了有關寶寶不良習慣的部分資料,主要是講述在寶寶發展的過程中,由於爸爸媽媽的教養不當而造成的種種問題。下面,我將一一分析給各位爸爸媽媽聽: 1 撿臟東西吃。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曾經有過撿東西吃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因此形成了壞的習慣。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應當在日常生活中給他灌輸東西掉在地上就臟了,不能再撿起來吃的正確觀念。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食物掉到地上的情況,這時家長應該對孩子說:“喲,東西臟了,我們需要洗一下。”並立即去清洗;或者告訴孩子食物已經臟了,不能要了,並立即將地上的臟東西打掃到垃圾桶裏。而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浪費食物而將其揀起直接放入自己嘴中。有統計顯示,有撿臟東西吃壞毛病的寶寶,其家長大多有那些食物掉在地上覺得扔了可惜,撿起來塞自己嘴裏的做法。 記住:當你告訴寶寶“掉地上太臟了,媽媽吃了,給你新的。”的時候,寶寶根本理解不了這麼多,他只明白的是,既然媽媽可以撿起東西吃,那麼我也可以……另外,因為小寶寶辨別事物和是非的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在他看來,東西掉在床上、桌上和掉地上是一樣的。因此爸爸媽媽對於掉到床上、桌上的東西也要遵照上面的原則處理,不要以為乾淨就撿起來吃掉,這樣會在無形中誤導了您們的小寶寶。當然,這裡說的不僅是要在家中這樣,在戶外更是應當如此。因此爸爸媽媽要注意: 一 細菌在潮濕的地方繁殖得比較快,因此要避免寶寶在這樣的地方撿拾東西吃。 二 在戶外,任何東西掉到地上都不要撿起來吃,因為此處有可能曾留有貓、狗等動物的糞便。 三 餐桌有小東西,一定要立即拿走,以免寶寶當成食物誤食造成嚴重後果。 四 當孩子在地上撿東西吃時,家長一定不要怒斥孩子,也不要用手打掉他手裏的東西,這樣會驚嚇到年幼的孩子。 2 扔東西孩子一般到了6∼8個月,就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為了。當孩子在無意中扔起東西的時候,他會異常興奮,會認為自己又多了一項大本領,因此會非常高興地進行多次重復,同時也希望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能夠給予他讚揚。在重復的同時,寶寶實際上也是在學習。比如:他會觀察物體的墜落軌道、方式,並注意不同物體落地時的聲音;他會逐漸發覺扔東西和發出聲音之間是存在著必然關係的,從而學習了邏輯知識;從扔出東西到等待聲音,從而學會心理期待等等。 所以,扔東西對寶寶而言,是必經的一個成長階段,對於寶寶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有很大好處。但是,家長在這件事情上的不同態度會導致孩子往不同的方向發展。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在寶寶開始掌握這項技能的時候,提供給孩子一些適當的玩具(比如線球、皮球等等),並創造一個安全、寬敞的環境,讓寶寶扔個夠。在寶寶剛開始扔東西的時候,家長應當給予大量的表揚,這樣可以增強小寶寶的自信心和快樂情緒,讓他能快樂愉快地玩、輕鬆地接受知識。但當他慢慢長大後,應注意逐漸淡化他的扔東西行為,以免養成不良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因為年紀小,手、腦綜合協調能力不夠完善,所以在扔東西的時候,可能會不慎損壞物品(比如落下的球砸倒了桌上的花瓶),對此家長一定不要大呼小叫,也不要過於批評孩子,因為家長的反應會讓孩子感覺很特別、很誇張,這將無形中強化了他用扔東西的方式引起家長注意的意識,以後一旦他想引起別人注意或想表現自己,都會想到用扔東西的方式來實現,這樣最終會讓他形成扔東西的壞習慣。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扔東西的壞習慣,那麼媽媽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 設計各種扔東西的遊戲,讓他扔個夠,把壞習慣變成一種技能。如扔球、擲沙包等,並可教給他各種投擲技能。 二 寶寶兩歲以後已經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了,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告訴他什麼東西可以扔,什麼東西不能扔。 三 如果孩子扔東西影響了其他人休息、工作等,要對孩子提出正面批評,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如果孩子是因為生氣、發泄而扔東西,那麼爸爸媽媽應先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對孩子生氣的原因。如果理由是正當的,要對寶寶加以同情,並給予他安慰;如果是因為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則可以採取轉移目標的方法進行處理。 伍有時寶寶扔東西只是為了引起爸爸媽媽等成人的注意,所以只要稍微加強對寶寶的關注程度,讓寶寶感覺到家長在注意他,就可以避免孩子亂扔東西的壞習慣。 六 告訴孩子扔出的東西要自己撿回來,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孩子亂扔東西的毛病。 3 破壞性行為孩子隨著能力的提高,將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它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寶寶長到快2歲的時候,好奇心開始逐漸增強,對所有的物品都很感興趣,喜歡東摸摸、西看看。 但是由於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還比較差,對各種物品的性能也不是很了解,所以難免會破壞一些東西(有時甚至可能是家長十分喜歡的東西),這應該得到家長的諒解。 另一種情況是:當孩子手中的工作遠遠超過了他的實際能力,多次嘗試失敗後的挫折感往往會激怒年幼的孩子,為了發泄自身的沮喪感,孩子就會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訓斥孩子,因為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很委屈和被誤解,感覺自己很孤立,從而產生憤怒的情緒,甚至有意採取更大的破壞行動來表現出他的憤慨,或者故意繼續破壞來挑逗家長,看家長生氣的樣子,從中獲得滿足抵消失敗的感覺。對於孩子的破壞性行為,家長要注意採用以下幾種策略來幫助他改正: 一 對於他所破壞的東西,凡是能恢復原狀的,家長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將它加以恢復和修補。 二 告訴孩子不管是因為什麼,破壞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應儘量避免和改正。 三 搞清孩子破壞的原因,不要過分批評,應採取措施安撫他的異常情緒。 四 多陪寶寶做遊戲,提高他的動手技能,幫助他取得小小的成功,培養他的成功感。 伍對於孩子的各種情緒,成人要多用心加以體會,並適時地替孩子錶達出來。當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理解他的意思後,他的憤怒就會大大地降低,從而放棄過激的破壞性行為。同時,這對親子關係也大有好處。 六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首先自己要平靜,要冷靜地處理各種問題,給孩子做出好的表率。 七 要積極鼓勵孩子的好奇心,並盡可能地提供給孩子一些可以滿足好奇心的玩具,如拼拆玩具。 八 成人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其他人惡意或無意地慫恿、縱容孩子的破壞性行為,如果有,一定要立刻加以制止。 4 任性與發脾氣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大多數的孩子會出現一些任性的行為,尤其是在2∼4歲最為常見。一些爸爸媽媽對孩子過於溺愛、嬌慣,凡事都順著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會任性地大哭、大鬧。 如果爸爸媽媽為此而心疼做了第一次讓步,這就讓孩子意識到了他的這種做法十分有效,以後就會不斷使用這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滋養了孩子任性妄為的壞毛病。此外,孩子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嘗試、努力做某件事情後仍舊失敗,這種挫折感也會讓孩子大發脾氣。對於這些情況,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以下的一些方法: 一 平日不要過於嬌慣孩子,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知道爸爸媽媽不是萬能的,不是他的每一個要求都能夠實現。 二年幼的孩子在情緒上比較多變,因此爸爸媽媽在處理事情時要思想先行,在考慮好可能發生的情況及處理的辦法之後再行動,以免到時不能應付孩子的任性撒嬌。 三對待孩子任性和發脾氣,雖然心裏很著急,但臉上不要過於表露,可以採取不理睬的方式淡化法處理,孩子在自覺沒趣後會自己停止。 四 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將精力投入新的事物中。孩子是健忘的,自然就會忽略剛才發生的事情。 伍 儘量不要讓孩子第一次發脾氣就得逞,勝利感會激勵他以後次次都使用這種方法。 六當著孩子的面多誇獎別的聽話的孩子,讓他多接受正面暗示,意識到任性的孩子爸爸媽媽不喜歡。為了博得爸爸媽媽的表揚,他也會學得很乖。 七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自己沒辦法,也不要說諸如“再不聽話我揍你”等話語。 八 不要輕易對孩子許諾,特別是做不到的事情,而答應了的一定要做到,這樣你說的每一句話,孩子才可能信任、明白它的分量。 九 適當懲罰,告訴孩子因為他發脾氣而錯過了他盼望已久的活動,這足以令他在下次發脾氣前慎重考慮。 十 家人態度要一致,不能一人一個態度,讓發脾氣的孩子鑽空子。 ⑾ 讓孩子在多種選擇中自己做出決定,因為是他自己的選擇,他不太好意思發脾氣。 ⑿ 要堅定,不要因為孩子的大哭而改變主意。 5 攻擊性行為: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咬人、打人的階段,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成長階段。一般情況下採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會過渡過去。但是也有不少寶寶會進而養成具有攻擊性行為的習慣,需要大人加以糾正。造成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可能是他發泄不快的一種方法;也可能是模倣別的小朋友、家長或電視的行為等等。咬人可能是1歲半前口唇期寶寶的探索性行為;可能是模倣小動物的動作;也可能是親吻的表現,不過是力度掌握的不準而已。 對於這些攻擊性行為,家長要注意: 一 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擊性行為。 二 不要讓孩子看暴力電視。 三 平時要教育寶寶講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要友好,不要打人罵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要道歉。 四 要培養孩子的各種技能,特別是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 伍 教孩子講出憤怒的情緒,家長加以適當的疏導。 六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家長要勇於批評別人的孩子。否則,我們的寶寶會失去安全感,覺得只有打別人才能保護自己。 七不能雙重標準,自己孩子被攻擊就沒完沒了地大吵大鬧;自己孩子攻擊了別人就無所謂,甚至洋洋得意,這只能給孩子非常壞的影響。 以上我列舉了一些寶寶的不良習慣,希望對各位媽媽爸爸有所提醒,您們的正確指導將影響孩子今後的行為規範。為了孩子,您該做些什麼了……

損害寶寶牙齒的壞習慣

2008年07月21日
公開
52

損害寶寶牙齒的壞習慣 擁有一口好牙可以終身受益,在一些西方國家,甚至以是否擁有一口好牙來判斷人的教養水平。 想擁有一口好牙齒就必須從多方面做起,爸爸媽媽除了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堅持刷牙、定期查牙洗牙的好習慣外,要警惕孩子那些毀牙的壞習慣。 亂舔舌頭 :孩子在換牙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常用舌頭舔鬆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恆牙,從而形成吐舌頭或是伸舌頭的壞習慣。舌頭常在上下牙之間形成局部開合,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 咬嘴唇 :如果經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頜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則會導致上前牙凸出,下頜後縮,上嘴唇會變得厚而短,呈張開狀態,牙齒外露。 偏側咀嚼 :孩子在乳牙發展的後期容易出現偏側咀嚼習慣,由於乳牙脫落,一側牙齒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所以只能用另外一側咀嚼。這會造成面部左右發育的不對稱,而不常咀嚼的一側因為缺少食物的沖刷更容易堆積牙垢,出現齲齒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東西 :很多孩子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為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不良睡眠習慣 :有的孩子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部,這些習慣對於孩子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亂剔牙 :孩子如果形成了剔牙習慣,牙縫會慢慢變寬,食物容易嵌進牙縫裡。另外,剔牙的牙籤如果不衛生,在剔牙時牙齦的黏膜被剔破後細菌進入,可能會形成感染。

不愛她時才嫌她!!

2008年07月17日
公開
17

她是小學老師,先生在廣告公司任職,與小他10歲的女同事有了辦公室戀情。這一件事已經發生很久了。還是先生的同事來告訴她,她才知道的。 有3年時間,她忙著哺育幼兒,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已經不一樣。在廣告公司的他,晚歸本是常態,她只當他業務繁忙。 孩子還小,她不想失去婚姻,找先生懇談:「請問我有哪一點不好?我可以改……。」 先生竟然列出了幾條讓他不舒服的理由:一,妳太有潔癖,讓我在家裡生活得很不自在。二,妳太節儉,不懂得生活情趣。三,妳太愛小孩,忽略了我。四,妳工作的環境太閉塞,和我們這種講求創意的人才不能溝通。 她很認真地思考這幾個毛病,越想越不對。「他以前不是這麼說的。我們感情很好時,他說我把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讓他很喜歡回家;說我很節儉,是一個很會為他著想的女人;說我很愛小孩,是標準的賢妻良母;他娶我時,也說他們家最喜歡小學老師……」    千萬別為男人改變 在遇到感情有變化時,好女人多半會自省,想要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 可是,男人多半不會說出真正的問題。真正的答案可能是:他確實愛上別人,那個女人年輕貌美,對他更有吸引力,和他相談甚歡,他跟她相處,比跟妳相處愉快得多,他也比較想跟她上床……他當然不能這麼說,所以只能在妳的習慣裡去尋找不能適應的理由。 想翻轉劣勢的女人,常會相信這些理由,把自己的個性改成四不像。如果他把本來對妳的讚美,全部翻轉成你的缺點,那麼,只代表他的心變了,不代表你必須要為他改變。就算你改變了,他的心也不會變回來了。

兩隻小豬的戀愛史

2008年07月16日
公開
18

從前有兩隻小豬,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互相相愛著。每天主人送來吃的時候,公豬總是先讓母豬吃,等她吃飽了再上去吃母豬吃剩下的東西,每天晚上公豬總是給母豬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們熟睡時把母豬拉出去宰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母豬日漸長胖,而公豬則一天天瘦下去。有一天,公豬突然聽見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長勢見長的母豬殺了給賣掉,公豬傷心至極。於是從那天開始公豬性情大變,每當主人送吃來時公豬總搶上去把東西吃的一乾二淨,每天吃後便躺下大睡,並且告訴母豬現在換做她來放哨,如果他發現她沒放哨的話就再也不理她。 漸漸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豬覺得公豬越來越不在乎她,母豬失望了,而公豬還是若無其事的過著安樂日子.很快一個月過去了,主人帶著屠夫來到豬圈,他發現一個月前肥肥壯壯的母豬瘦的沒剩下多少肉,而公豬則長的油光發亮.這時的公豬拼命的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頭健康的豬。 終於,屠夫把公豬拖出豬圈的那一刻,公豬朝著母豬笑著說:『以後別吃這麼多!』母豬傷心欲絕,拼命的衝出去,但圈門被主人關上了,隔著柵欄,母豬看著閃著淚光的公豬。那晚,母豬望著主人一家開心的吃著豬肉,母豬傷心的躺倒在以前公豬每天睡的地方,突然她發現牆上有行字: 『如果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願意用生命來證明』! 母豬看到這行字肝腸寸斷,人類聽到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也無不為之動容,自省之! 女孩們為了紀念這段愛情,同時也表示沒忘記公豬臨前的遺囑『以後別吃這麼多』,開始流行減肥 …

【星座】愛撥冷水指數

2008年07月15日
公開
11

有些人天生缺乏幽默感,時常禁不起玩笑,若偶爾調侃他幾句,他便會小題大作潑人冷水,其實他也沒有惡意,只是說話比較直來直往,看到不合意的事就想直接說出來罷了。你身旁是不是也有這種個性比較直接的人,不喜歡聽誇張、不切實際的玩笑話呢?快來解析12星座愛潑冷水的指數高低吧! 解析─ 牡羊座 牡羊座的人本身個性愛誇大,也很愛亂開玩笑,所以對於玩笑話的尺度很高,甚至會為了炒熱氣氛而自己調侃自己。但是,他的脾氣就像天氣一樣晴時多雲偶陣雨,你若在他不開心時調侃他,他可是會毫不留情地大潑你冷水喔! 愛潑冷水指數30% 金牛座 金牛座的人平時腦筋的反應就不快,缺乏幽默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他的思考很固定、不會轉彎。所以當你跟他開玩笑或調侃他,若他聽不懂就會一臉茫然,若聽得懂就會直接潑你冷水,讓你下回再也不敢囉! 愛潑冷水指數70% 雙子座 雙子座的人很愛開玩笑,講話時常也會誇大不實,但他卻不太能欣賞別人的幽默感,加上雙子座喜歡吐槽的個性,只要你說了比較誇張的玩笑話,他就會馬上潑你冷水以顯示自己的機伶,若你調侃他,他更會不甘示弱地加倍還給你喔! 愛潑冷水指數80% 巨蟹座 巨蟹座的人通常對別人的玩笑話都能柔順地接受,只是他天生有著白目的個性,對於有些事情無法消化時,就會冷不防地說些不合時宜的話,或小題大作地認為事態嚴重,尤其是當你調侃到他在意的點時,他潑人冷水的功夫也不容小覷唷! 愛潑冷水指數40% 獅子座 獅子座的人對開玩笑的尺度有自己的標準,只要你不逾越界線,他都可以笑笑地跟你一來一往。但若是你的玩笑話太誇張,讓他覺得傷及自尊,他就會馬上轉移話題,當作剛剛的事沒發生過,讓你彷彿被潑了一桶冷水呢! 愛潑冷水指數50% 處女座 處女座個性一板一眼,是標準天生缺乏幽默感的人,依照他連小細節都要挑剔的個性,不僅不能接受你誇張的言詞,而且一旦你試圖調侃他,他就會板起臉孔說他覺得並不好笑,甚至當眾嗆你、潑你冷水,所以跟他說話還是小心一點為妙吧! 愛潑冷水指數90% 天秤座 天秤座的人非常具有交際手腕,他知道出門在外開開玩笑是尋常的事,所以即使自己被刻意調侃也當作是在做公關,絲毫不以為意,所以你跟他相處大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擔心他會潑你冷水,除非你為人實在惡名昭彰,他才會刻意冷眼對你囉! 愛潑冷水指數10% 天蠍座 天蠍座之所以有神秘感,在於他們很會故作姿態,因為不喜歡被人看透,所以經不起虛中帶實的玩笑話,即使你只是一時興起調侃他幾句,他也會覺得你的調侃帶有攻擊力。而一旦被激起防衛心,他可是會火力全開地潑你大大一桶冷水喔! 愛潑冷水指數95% 射手座 射手座的人個性大而化之、直來直往,只要你不是惡意要調侃他,或針對他的痛處來訕笑,大多時候他都開得起玩笑,但如果你講的話真的太誇張不實,或玩笑開到他在意的對象身上,他就會為了莫名的正義感而故意潑你冷水喔! 愛潑冷水指數60% 摩羯座 摩羯座的人個性實事求是,面為事情總以嚴肅面去思考,久而久之逐漸失去幽默感。所以跟他說話要注意,他很容易將玩笑話當真,如果你調侃到他,他更會緊張得猛追問你為什麼要這樣說他,反而小題大作潑人冷水呢! 愛潑冷水指數80% 水瓶座 水瓶座的人天生具有懷疑的精神,聽到誇張的、不切實際的話就要追根究底去質疑,即使是一句玩笑話,他也要去探索你的動機,愛潑人冷水的個性令人無法招架,如果你試圖去調侃他,他也會冷冷地當作沒聽到,讓你自討沒趣哩! 愛潑冷水指數70% 雙魚座 雙魚座的人心胸寬大,對於他人的玩笑話總能一笑置之,而且他的個性也不知道如何去潑人冷水,所以你大可放心的與他開玩笑。就算你是刻意地調侃他,他也會欣然接受你的指教,然後再自己到角落療傷啜泣! 愛潑冷水指數20%

讓吃飯變成一件樂事

2008年07月14日
公開
33

★不愛吃飯怎麼辦?   2歲左右的寶寶不論做什麼都是從興趣或從內心需求出發的,包括吃飯在內。因此,家中如果有不愛吃飯的寶寶,就得想點方法引起他們的興趣。 Q:我的寶寶什麼都很配合,就是不愛吃飯!我們為她調整食譜、為她尋找開胃的藥、也曾嘗試餓她幾餐,但都效果仍不好,為什麼? A:這是因為你家的寶寶對吃飯沒有興趣。當寶寶自己會走、會玩的時候,他會把大量的興趣投注在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上。不知家長是否發現這個現象:當端好飯菜叫寶寶吃飯的時候,寶寶會回頭看一眼,或者吃一口,接著就跑開了,又回到他的玩具世界去。這主要是因為寶寶認為吃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Q:我想培養寶寶自己吃飯,但是給他自己吃,他就在碗中亂搗,沒辦法我又餵他,他就又不高興。真不知道怎麼辦? A:寶寶有自己吃飯的慾望是可喜的現象,但是寶寶動作的笨挫、不協調是需要爸媽理解和等待的。您因為寶寶的「亂搗」會弄得「一塌糊塗」而阻止了寶寶的嘗試,實際是打擊了寶寶自己動手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寶寶是聽話了,服從家長餵他吃的模式,但是,等寶寶上幼稚園的時候,您又要為他不會自己吃飯而著急。   一般寶寶在1歲左右開始有自己嘗試吃飯的慾望,1歲半左右手指、手腕的運動發育差不多具備了自主吃飯的條件。而寶寶要能將飯和菜自如地送到嘴裡,這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鍛鍊,另外,想學習和鍛鍊自己吃飯的動力是來自寶寶內心的需求!   開始時,爸媽可以給寶寶一個碗,一隻湯匙,碗內盛少量的飯和菜,讓寶寶自己動手吃;爸媽則盛較多的飯和菜在一旁餵,家長餵幾口,讓寶寶自己吃一口。等寶寶嚐到自己動手吃飯的自豪感後,再逐漸增加寶寶自己吃的飯量。這個過程的長與短,是視寶寶個體成長的情況而定的,不可操之過急。 Q:寶寶不愛吃飯真是苦惱!不吃怎麼會有足夠的營養?有什麼辦法能讓寶寶有興趣吃飯。 A:寶寶吃飯確實需要有興趣,需要產生心理動力,這也是2歲左右寶寶的特點。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是不太區分吃飯、做事、還是玩,凡事他都是同一個態度:嘗試與探索,用成人的話來看說就是:「玩」。所以,遵循這個特點,我們提供了以下幾種方式來使寶寶產生吃飯的心理動力。 1。與成人同桌:之前寶寶小,獨自一個人先吃,現在長大了,能走會玩了,他非常想和大人們一起吃飯,參與到大人們的吃飯行列中。成人吃飯的模式,對一個初涉世的小寶寶來說是很新奇的,能讓他入座更意味著寶寶長大了!寶寶會有模樣地等候著吃飯。 2。允許湯匙、手並用:對寶寶來說,自己吃飯並不是像成人認為的「生活獨立的開始」,而是另一種新奇的遊戲!完成吃飯乃是這個遊戲的結果。把飯菜自如地送到嘴裡,這個動作的協調是在「玩」中訓練出來的。寶寶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話:「寶寶自己餵!」就能看出寶寶在意的是「自己餵」的過程而非吃飯本身。因此,過程盡可能讓寶寶自己做主,至於寶寶行為上的笨挫,甚至偶爾用手抓食物都可以包容,因為,保有寶寶吃飯的興趣、積極性最重要! 3。參與洗菜、做飯:2歲的寶寶不會做事但是做事的積極性很高。爸媽在做飯時可讓寶寶參與撿菜、洗菜等過程,哪怕寶寶在一旁看看、摸摸也算參與,或者抱寶寶按下電鍋的啟動鍵。當你把飯端到寶寶嘴邊時,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寶寶:「嚐一嚐,這是你洗的菜」、「快來吃你煮出來的飯」,這時的寶寶會很樂意張嘴的。 4。模仿成人的用餐方式:別看寶寶還小,當他看見成人自如地用餐,他會認為是成人的餐具好用,成人的用餐方式比較方便,而不會想到自己的能力不夠。為保護寶寶吃飯的心理動力,可以暫時滿足寶寶需求,給他一副成人的碗筷,如果,他用的結果不好,再勸他還是先用小朋友的湯匙或筷子。 5。猜一猜寶寶吃了多少?:這是一種媽媽向寶寶示弱、裝糊塗的技巧。媽媽閉上眼睛對寶寶說:「我來猜,寶寶吃了幾口飯?」寶寶會很樂意地配合的。您想讓寶寶吃飯就猜飯;想讓吃菜就猜菜。猜的數目要少,例如:你猜寶寶只吃了兩口,寶寶會說,不對,吃了三口。當然,猜錯的機率不能超過50%,否則,寶寶的興趣會減低。 6。讓寶寶為大家服務:鼓勵寶寶做事的積極性,全家吃飯前,讓寶寶分筷子、讓寶寶端菜、排好椅子,然後讓寶寶帶頭坐到飯桌上。利用這些小工作讓寶寶喜愛準備吃飯這件事。 Q:爸媽該如何正確面對寶寶吃飯這件事呢? A: 1。尋找適合寶寶的方式:能使寶寶產生吃飯動力的方法有多種,爸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個性選擇合適的,或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變通。只要寶寶能接受,有興趣去吃飯即可。寶寶喜歡的方式就多用,寶寶厭煩了就換。過了這個階段寶寶自然會將吃飯納入例行的公事中去。 2。寶寶的選擇:有時寶寶只吃飯不吃菜、有時寶寶只吃肉不吃蔬菜等。這種現象在2歲左右的寶寶中常有,但是,每一種現象都不長久,新奇感一過就結束了。爸媽只要從一週、半個月,或一個月的角度,整體考慮寶寶的營養均衡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為一餐的營養不均衡而與寶寶「計較」,影響寶寶的吃飯心理。 3。寬容對待寶寶的飲食行為:有的寶寶要用大湯匙吃飯、有的寶寶要用筷子笨拙的夾菜。對2歲寶寶,這種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能順利把飯吃完。 4。偶爾放鬆一下:有的寶寶已經會自己吃飯了,但有時會撒嬌要人餵,否則就不吃。建議家長滿足寶寶此時的要求,先餵他幾口飯,實際上是滿足寶寶對親情的索求,不用擔心從此寶寶吃飯的能力就會退化。

檢測你的育兒分數

2008年07月14日
公開
46

當你必須對寶寶爽約時   當答應寶寶的事不能履約時,你會怎麼處理,是誠懇道歉還是當作忘了這件事,不去管他。 *案例:   豆豆最近各個方面的表現都很棒,家裡的牆壁已經集滿了10朵小紅花!爸媽曾經答應過豆豆,只要有進步就會獎勵小紅花,當集滿10朵小紅花的時候,就會帶他去遊樂場玩。可是,到了週六早上,公司卻臨時通知要加班,看來,昨天答應豆豆的事是辦不到了。 作為爸媽,這時你會怎麼做呢? 請先選擇貼近自己想法的選項,再查看該選項所對應的詳細內容。 A.把實際情況告訴豆豆,並真誠地向寶寶道歉,另外再約時間去遊樂場。 B.沒有道歉,但還是告訴豆豆,因為爸媽工作忙,所以這次不能去,但是以後有空可以再去,或獎勵他其他的東西。 C.告訴豆豆,爸媽沒空,去玩的事情就先放棄。 D.假裝忘了這件事,偷偷溜去上班。 E.如果被豆豆纏著要去,會發脾氣說:「你煩不煩,我現在忙得要命,以後再說吧。」 看一看,你得了多少分? A.100分父母:面對因為工作而沒法履行對寶寶的承諾時,最佳的方法就是把實情告訴寶寶,致以歉意並重新約定時間。爸媽自身的坦誠,會幫助寶寶慢慢理解,生活裡有時會有突發事件,因此無論是大人(媽媽爸爸)還是小寶寶(寶寶自己)都要學會變通和調適心情的適應力;更為重要的是,爸媽的誠摯歉意表達了爸媽與寶寶間平等的尊重。有了信任,快樂和融洽才會倍增。 B.80分父母:告訴寶寶不能去的實情後,沒有向寶寶表達因為失信的歉意,這對寶寶來說是不公平的。爸媽與寶寶間的承諾與成年人之間的承諾沒有區別,一方失信,理應向另一方致歉,哪怕是爸媽事後有「再去遊樂場」的彌補,也應該讓寶寶感受到:他受到爸媽的尊重,他的熱切盼望(去遊樂場)也是爸媽在意的事情,他的努力(得了好多小紅花)令爸媽感到十分高興。 C.60分:寶寶期盼的事情,如果在爸媽眼裡那麼微不足道,寶寶的難過不僅僅是去不了遊樂場。更壞的後果可能是他會漸漸不信任爸媽,他會想:我和爸媽的約定,我努力地做到了,但爸媽輕易就可以爽約,他會覺得「約定是不必遵守的」、「爸媽的話不必很相信」、「哦,原來爸媽這麼不在意我」。這樣,爸媽喪失寶寶信任的同時,還為寶寶做了一個失信的壞榜樣。 D.40分:這樣做不僅僅是喪失寶寶的信任,更會傷害寶寶的心靈。因為告訴寶寶實情並道歉,這是爸媽對寶寶的坦誠,而假裝忘記,則是對寶寶的欺騙。在寶寶的成長生活中,爸媽應該讓寶寶感受到誠實、勇敢、關愛與尊嚴,而非欺騙、隱藏與躲閃。爸媽正向的生活態度會養成寶寶正確的生活觀。 E.20分:這是爸媽在寶寶面前耍賴的表現。既不能兌現諾言,同時還對寶寶發脾氣,爸媽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會減損自己在寶寶心中的形象——尤其是隨著寶寶的成長,他逐漸懂事後,如果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他會感覺爸媽是一個失信、不通情理的人,進而可能抗拒爸媽對他的教養。

安撫哭泣的寶寶

2008年07月14日
公開
9

幾乎所有媽媽都曾為寶寶的哭泣而搞得精疲力竭,下面就介紹一些安撫寶寶的小方法。   小寶寶每天哭的時間加起來大約有2∼3個小時,安撫哭泣的寶寶是每個媽媽逃不掉的功課。有的時候寶寶不是因為餓了、尿濕或者疲倦而哭,而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哭泣,這種時候該怎麼安撫他呢? ☆進行有節奏的輕搖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動作輕柔地、有節奏地左右或上下來回穩定地搖動寶寶,這種搖動和寶寶在媽媽子宮時的感覺很像,能讓寶寶平靜下來。 ☆減少生活中的噪音   噪音也會引發寶寶的不安,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還不能隔絕來自週邊環境的刺激,如果外面環境比較吵,媽媽可以關上窗,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掩蓋心煩的雜音。還可以抱著寶寶貼近自己的心臟處,讓寶寶聽聽媽媽的心跳聲,讓寶寶安心。另外,有些寶寶一聽到開著水龍頭的流水聲、電扇的聲音、廣播的聲音,也能停止哭泣。這些聲音因為具有特別的頻率和強度,所以能掩蓋其他的噪音。 ☆帶寶寶去兜風   帶寶寶到外面兜風也能安撫哭泣中的寶寶,這招對很多寶寶都很有用。有的寶寶是因為喜歡坐在手推車裡的感覺,有時不用推出去,光是坐在推車裡在家裡轉轉,他也能漸漸平靜。 ☆播放或哼唱搖籃曲   讓寶寶聽輕柔、好聽的搖籃曲也是很不錯的安撫方式,特別適合從睡夢中驚醒的寶寶,搖籃曲能幫助他再次入睡。如果認為自己唱歌不好聽,媽媽可用溫柔的聲音對寶寶說幾句安慰的話。 ☆撫觸按摩寶寶   輕柔撫摸所帶來的觸覺刺激通過皮膚傳入到寶寶的大腦神經,能讓寶寶平靜下來,而且長時間習慣性舒適的撫觸比短時間的撫摸更有效果。 ※smart tips:如果所有方法都用盡了,寶寶仍然哭個不停,可能是因為媽媽安撫得「太用力了」,過猶不及反而讓寶寶更加煩躁不安;有時不去安撫寶寶,讓他自己哭一哭,說不定還能讓他找到安撫自己情緒的方法。   另外,有些寶寶一定要在睡覺前哭一會兒才能入睡,如果是這樣,讓寶寶哭幾分鐘不去安撫也沒有關係。

胃痛&飛天強

2008年07月12日
公開
37

下午就又覺得怪怪的了…想吐又吐不出來… 可是又想可以撐得下去…就又去跳瑜珈了~~ 跳完回到家…靠!!真的又痛起來了!! 又拿之前沒吃完的胃藥來吃!!沒用!!還是痛!! 公公又在那邊唸!!胃藥沒痛的時候就要拿出來吃來保養啦!! 不是在痛的時候才吃!!一直唸一直唸!! 天啊!!人就在不舒服了~~還要聽他在唸!! 靠~我又不是你!!還吃胃藥來保養咧!!呿呿!! 好不容易把格格哄睡…我也試著要睡了… 不過真的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痛死了!!好想去掛急診!!不過又死硬撐著… 分不清楚到底是胃痛還是肚子餓在痛!! 到了半夜~我痛到冒冷汗!!有人吹冷氣在冒冷汗的嗎!! 正想要去把冷氣按冷一點~~結果看到蟑螂!! 嚇的我又坐回床上去!!看著牠!! 怕牠飛過來、也怕牠飛去妹妹那裡!! 好險牠跑去別的地方了!!真是囂張耶!! 老娘…老娘…放牠一馬!!因為人不舒服!! 【格格曰:騙人!!明明是妳怕牠】 後來我又躺回床上翻來覆去了!! 真的痛丫!!好險老公不在~~不然他又要說我吵他睡覺了… 後來又開燈坐起來,眼角又看到蟑螂~~應該是剛剛那一隻吧!! 一邊看著牠、一邊找傢伙要打死牠… 不過好險牠又跑走了~~只是又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 不過牠出現的時機真是好!!讓我有想吐的感覺了!! 吐一吐膽汁出來~~胃有稍微舒服多了!! 撐到早上上班去…還是不舒服…麵包也吃不下去… 還好又撐了幾小時…就先下班去看醫生了~~ 醫生問我是不是壓力大!!還是晚睡!! 沒丫~我最近都很早睡丫!!也沒壓力大丫!! 打個針~~回家吃個藥吧!! 回家之後~~沒胃口~~什麼都吃不下!! 就吃藥先睡一覺了!!格格!!就先給婆婆顧一下囉!!

為什麼寶寶這麼黏人?

2008年07月11日
公開
59

很多寶寶非常的黏人,不管媽媽去哪裡,即使上廁所也要跟在身邊,到底該怎麼辦? *案例:   寶寶今年一歲半,前陣子的某一天,媽媽趁寶寶午睡的時候,溜去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沒多久她就回家了,可是還沒進門就聽到哭聲。寶寶一看到媽媽,連走帶爬地哭著衝過來。這次經歷之後,寶寶就變得非常黏人,媽媽對寶寶的行為很是無奈,就連上個廁所都不行,前腳踏進去,他後腳就跟來,如果把他關在門外就聽到他聲嘶力竭地哭叫,罵他、罰他都不管用,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 *寶寶分離焦慮高峰期   一歲半的寶寶,正處於親子依戀形成、分離焦慮的高峰期。那一天,寶寶醒來看不到媽媽,發現家裡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害怕卻不知該如何用言語來表達,只能用哭來傳遞他的恐懼。對他來說,感覺過了非常久,媽媽才出現,他跑過去抱住媽媽,以為媽媽能瞭解他的啼哭是因為內心的害怕。但是媽媽沒有正視寶寶的情緒,所以安撫一下就沒再管他。寶寶接收到來自媽媽的力量還不夠撫平他的創傷,所以,才會轉變出黏著媽媽不放的反應。   如果媽媽又覺得「你都已經一歲半了,可以自己玩,再說我又沒有離開,你這樣黏著我,我怎麼做事啊?」把不理解和不滿情緒表達在對寶寶的態度上。如此一來,寶寶就會接收到媽媽拒絕甚至再分離的訊息,他的焦慮再度升高,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分離焦慮期主要是從寶寶7個月左右開始發展至三、四歲時逐漸結束,其中兩歲是分離焦慮的巔峰期。7個月開始,寶寶靠安全的親子依戀建立自己的生活能量,這期間最怕來自爸媽的能量突然中斷。只有當他的能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他才可以離開爸媽比較長的時間和比較遠的距離。 ☆剖析親子依戀的發展   寶寶從六、七個月開始認人,他對於自己熟悉或有意義的人(例如媽媽)會有親近的反應:面露笑容、表現愉快或願意接近的行為;對於陌生人會有退縮的反應:害怕、畏懼甚至逃開或躲到熟悉的人身後。親近的反應表示出,寶寶與媽媽之間已形成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媽媽是寶寶的避風港,能讓寶寶對週遭產生安全感,免除過多的焦慮。   親子依戀是指撫養者與寶寶建立的一種正常、健康的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關係。它是將來寶寶人格、人際、性格健康發展的基礎。心理學證明,生活上對寶寶的照料是無法替代心理上的安慰。 ★親子依戀的具體表現 1.寶寶從開始認生到三、四歲時,見到陌生人或處於陌生環境時,會抓緊爸媽手臂、衣服,往爸媽懷裡縮或躲到身後,勉強把他往前推,就會抗拒甚至哭鬧。 2.當寶寶覺得不舒服(例尿濕了、受傷等)會向爸媽求助,如果這時候爸媽給予回應,關心和擁抱寶寶,就如同幫寶寶充電,電一充滿,他就會繼續活動。 3.爸媽如果離開,讓寶寶與陌生人單獨相處,寶寶會感到焦慮不安,露出害怕的表情甚至哭叫,產生分離焦慮。 4.爸媽短暫離開寶寶後再出現,寶寶會表達出開心和想要抱一抱的行為意願。 □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通常媽媽是寶寶形成安全親子依戀的首要對象,是寶寶充電的強大電源。只要是能夠敏銳感應寶寶的需要,並及時做出正確的回應,即使每天只有一、兩個小時,都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安全親子依戀!不過,這同時需要兩個條件: 1.爸媽要毫無保留地關心寶寶,查覺寶寶的需要並及時做出回應。 2.在與寶寶分離的時間內,必須要有其他人也很關心和照顧寶寶,滿足寶寶的需要,最好能夠對寶寶說有關爸爸媽媽的話,例如:「媽媽是去買好吃的東西給寶寶!」、「爸爸去上班了,要賺錢給寶寶買新衣服啊!」 ■給苦惱的媽媽建議 *重新審視自己的寶寶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認識寶寶正處於「我—社會」關係的發展階段,爸媽的擁抱與微笑是他最需要的力量。 *爸媽的突然離開或有離開的可能性最容易導致寶寶焦慮情緒產生。 *接受寶寶的這些行為吧!把它們看成是寶寶表達「需要」的途徑,給他適當的關心與擁抱。 *在寶寶比較滿足的時候,才試著讓他在離爸媽一小段距離(例如隔壁房間)自己玩耍並隨時關心他,再慢慢將距離拉大。如此一來,寶寶也會嘗試漸漸地離開媽媽。 *在這段焦慮時期內,最好能對寶寶好行為給予鼓勵,儘量不要對他不對的行為給予懲罰

家有讀大班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學費補助辦法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98

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學費補助辦法 今年的補助跟以往不同喔,以往大家只熟析大班每學期的教育券補助,今年則有擴大實施,即是所謂的 "扶持五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 ",正府已都來文今年9月開始實施,全國幼教系統預計會在九月完成並給幼稚園托兒所使用,我節錄一些細節如下,給各位爸爸媽媽參考喔~您可以問問您家寶貝的園所(必須是立案的幼稚園或托兒所喔,別讓您的福利睡著了) 扶幼計畫相關內容如下; 1.開始申請時間:96學年第1學期開始申請之時間為96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2.補助對象: 90年9月2日至91年9月1日間出生且實際就讀合法立案幼稚園或托兒所之幼兒,也就是大班年齡的孩童。 3.補助條件: 符合補助年齡且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家庭、家戶年所得30萬元以下,或家戶年所得超過30萬元至60萬元以下。 4.補助內容: (一)低收入戶、中低收入家庭或家戶年所得總額30萬元以下: 就讀公立幼稚園及托兒所可享「免費」措施,就讀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每年最高以等同於公立幼稚園學雜費收費總額給予補助。例如某縣市公立幼稚園一年之學雜費收費總額為33,000元,則符合此項條件者,就讀公立幼稚園無須繳費,而就讀私立幼稚園時政府一年最高將補助其33,000元(一學期16,500元)。 (此補助條文的意思是說,你的孩子唸公立的學雜費免費,但您的小孩如果唸私立的學雜費加ㄧ加如果比公立的多,則補助到當縣公立的學雜費的標準) (二)家戶年所得總額超過30萬元至60萬元以下: 就讀公立幼稚園及托兒所可享「免學費」措施,就讀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1學期1萬元)。 (三)"離島三縣三鄉及原住民" 家戶年所得總額超過60萬元: 就讀公立國幼班每年最高補助5,000元(1學期2,500元),就讀私立國幼班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1學期1萬元)。 5.家戶年所得所指為何? 本計畫家戶年所得是指符合補助對象幼兒之父親與母親合計(或法定監護人)之年所得總額。 您可能會問的問題: 1.相關作業如何進行?以及我要如何才知道我符合那一種補助條件呢? 答:教育部正在著手進行的幼教系統會在近期釋出給原所使用,在幼教系統裡,只要園所輸入小朋友的身份證及出生日期,系統即會連線到國稅局得到家長所得,如此即可判斷孩子的補助落在哪個範圍。當系統指定孩子的補助條件時,園方需要列印補助通知書給家長簽名確認,當確認完成送回園方後即可透過園方統一向政府申請。 所以說,在申請截止日前,如果您的園方沒有列印通知書(A4的紙,滿滿一張)給您確認,您要主動跟園方連繫喔! 2.所得判斷的來源是? 答:扶幼計畫裡家長所得的多寡將影響補助的內容(至於低收入則需要政府已經列冊在案的,中低收入則需有證明在此不說明),在政府釋出的系統裡,已經與國稅局連線,只要輸入孩子的身份證號及出生日期,即可查得家長的年所得。依據解釋,96年的補助將查詢家長94年的所得資料(未來可能每年查詢時會查詢兩年前的所得資料,但我不確定)。 3.到時若是查到所得與現在的不何,那怎辦? 答:由於稅制的限制,所得資料有延遲性,所以假如您的園所印出的補助條件跟您現在實際的條件不符,可以向園方反應,並提供相關證明由園方協助辦理。但請注意,所得資料一定是國稅局有列案的才有,若是像擺\地攤或是您有兼差但沒有開扣繳憑證的則不會被計入。 4.如果我是公教人員,那可以享受上述補助嗎? 答:公教人員不在範圍內。但公教人員子女念私立園所仍享有每學期5000元的教育券補助。(大班) 5.如果我的所得條件不在上述範圍內,還有補助嗎? 答:所得60萬以上,仍有補助,即是教育券,每學期5000元。(大班) 另如戶口名簿上有註記原住民的則每學期補助10000元。 6.如果我屬於此補助的範圍,那還可以申請每學期5000元的幼教券嗎? 答:補助方案有很多種,但都只取補助高者申請之,所以如果您屬於此補助的範圍,則幼教券不再補助。 7.所謂學雜費包含的範圍如何? 答:幼稚園所稱的學費即為托兒所的註冊費,雜費即為托兒所的月費或活動費材料費等,保險、才藝課等不包含 (可以這樣歸類,每個孩子都要的大部分含,如果要孩子選擇的如才藝課則不包含在內) 8.此補助的年限為? 答:目前知道的,96年會全面實施在所有的公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至於九七年度,目前知道的是入學需要以公立園所為優先,當公立員額不足或抽籤沒抽到時,到私立念的始有補助,判斷標準為各縣市政府。但依據判斷,屆時在公平原則下,仍會落實到所有公私立園所。除非未來有新的補助方案。 所以依據您的身分您的孩子補助的狀況分類如下: 1.中/低收入戶(全省含台澎金馬):唸公立學雜費全免,私立補助當地公立學雜費等數的費用。 2.家戶收入30萬以內(全省含台澎金馬):唸公立學雜費全免,私立補助當地公立學雜費等數的費用。 3.家戶收入30萬以上60萬以內(全省含台澎金馬):唸公立免學費或註冊費,唸私立學童最高補助每年2萬元 (每學期1萬元) 4.家戶收入60萬以上且戶口在離島三縣三鄉或是戶口名簿有紀載原住民身分的:唸公立免學費或註冊費,唸私立學童最高補助每年2萬元 (每學期1萬元) 5.家戶收入60萬以上非離島三縣三鄉或是原住民:每年補助10000元,也就是每學期5000元,這是教育券補助。 ~~希望對您有幫助~~我以為大家都知道這個訊息 但是我發現好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希望不知道的媽媽~~可以趕快爭取妳的權益! 家族名稱:軍眷家族家族網址是:http://www.babyhome.com.tw/club/club.php?gid=1632

三步驟開發寶寶智力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55

想要寶寶聰明又健康,0∼3歲是關鍵時期。爸媽要掌握這個階段,提供寶寶充足的營養、刺激智力發展的環境與高品質的親子互動,才能讓寶寶聰明又健康。   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說:「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年智力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寶寶一生的任何階段。」   有的媽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特別聰明,會刻意去發展他的左腦功能,例如從小就不斷地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等,這樣的做法固然有作用,但也有些偏頗。專家認為,應該要讓寶寶左右腦均衡發展,並掌握適當的時期,對寶寶的左右腦進行以下三步驟開發,這樣才能真正讓寶寶聰明起來。 ◎智力開發step1:營養均衡   小寶寶從出生起大腦就開始不斷地吸收各種幫助大腦發育發展的營養元素,不少專家認為ARA和DHA成分對腦部和視覺發育非常重要,它們能夠為寶寶智力發展提供許多幫助。另外,飲食方面仍需以均衡營養為優先考量。 ●智力開發step2:益智遊戲   多進行益智遊戲,透過科學的訓練和學習方法,向寶寶灌輸精神營養,盡可能開發寶寶的腦部潛能,升級寶寶的智力。玩耍滿足了寶寶們的欲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善玩的寶寶有許多優點,例如聰明、樂觀、愉快、朝氣蓬勃、富於幻想、勇敢大膽。所以,家長要讓寶寶在玩樂中健康成長。 ○智力開發step3:親子交流   媽媽和寶寶的積極交流,對智力開發也有很大的幫助,寶寶在遊戲的同時,媽媽的參與很重要,因為媽媽的愛心和耐心能夠引導寶寶投入遊戲當中,將精神營養和物質營養有效地聯繫起來,所以,別忘了給予寶寶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