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我愛三寶,三寶愛我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心馬鈴薯泥

2012年10月24日
公開
49

亂餵馬鈴薯泥… 寶寶差點胃結石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四個月以下嬰兒餵食馬鈴薯泥得小心,長庚醫院研究報告顯示,過早餵食,可能會造成胃及十二指腸阻塞。 林口長庚兒童肝膽腸胃科主任趙舜卿發表在美國《兒科與新生兒》期刊(Pediatrics & Neonatology)的研究,分析了三名不滿四個月嬰兒腸阻塞案例,發現他們在病發前都被餵食過馬鈴薯泥。 一名剛開始吃副食品的三個月大女嬰,看到祖父吃速食,女嬰一副嘴饞模樣,祖父順手剝了薯條外皮,抓了剩下馬鈴薯泥給寶寶吃,不久女嬰就嘔吐、腹脹並哭鬧。三日後情況仍未改善,就醫照X光才發現,女嬰胃中有類似結石的物質。醫師用內視鏡幫她移除後,住院兩日才出院。 趙舜卿表示,成人食用的馬鈴薯泥,對嬰兒而言,可能都不夠軟爛、磨成泥狀顆粒也不夠細,四個月以下嬰兒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難以消化顆粒太大的馬鈴薯泥,就易產生類似結石沉積,這些塊狀物體會阻塞腸道、胃。他建議家長在新生兒六個月後再餵食馬鈴薯。 博仁醫院小兒科醫師毛心潔表示,最好不要餵食四個月內的新生兒副食品,四個月以上嬰兒吃副食品應單純化,就是一次只食用一種食物,待無異狀後,下次進食再給予另一種食物。 此外毛心潔也建議,一歲前的新生兒應避免碰觸蜂蜜、牛乳及蛋白等易出現過敏反應的食物。

寶寶副食品添加

2012年10月17日
公開
70

嬰兒副食品添加原則: 母奶是嬰兒時期最理想的食物,隨著嬰兒成長的需要, 只吃母奶是不夠的,四至六個月以上的寶寶, 除了吃母奶或配方食品外,還應吃固體食物(副食品)。 副食品可提供熱量、鐵質、維生素及缺乏之微量元素,如:鋅、銅、鐵; 可為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作準備; 最重要是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勉日後造成偏食。 開始每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由少量開始。 汁-泥、糊-切細碎-切薄片、丁的順序; 濃度由稀至稠、糊狀至塊狀、細至粗,不要過度加工及調味。 不要給嬰兒過量之食物,不要強迫一定要吃完所準備之食物。 每試一種食物時,試2∼3天,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 如:腹瀉、嘔吐、皮膚發生變化,應即停食該食物, 帶寶寶去看醫師,以確定病情。 試過4∼5種不同的食物後,可以混合餵食。 有過敏的嬰兒、出生後盡量餵食母奶6個月以上, 有困難可改餵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副食品6個月後才添加, 避免柑橘類果汁、鮮奶、黃豆類、麥粉或麥類製品1歲以上; 蛋白及全蛋製品至2歲以上;有殼海鮮、花生、堅果類3歲以上再添加。 2歲以內之嬰幼兒禁止給予低脂或低膽固醇食品, 因為脂肪是重要的營養來源,腦部發育需要足夠的「必需脂肪酸」與 「膽固醇」,因此不應限制。 以碗或杯盛裝食物,湯匙餵食,以訓練吞嚥及咀嚼之能力, 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添加副食品期間需有耐心,給嬰兒一個舒適、輕鬆的環境。 四∼六個月: 奶類∼母奶或配方奶一天5次。 水果類∼果汁30-60cc(葡萄、蘋果、番石榴等水果) 蔬菜類∼菜湯30-60cc(胡蘿蔔、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蔬菜之湯汁) 五穀根莖類∼米糊3/4∼1碗。 七∼九個月: 奶類∼母奶或配方奶一天4次。 水果類∼果汁60-120cc或果泥1-2湯匙    (葡萄、木瓜、香蕉、蘋果、番石榴、香瓜等水果) 蔬菜類∼菜湯30-60cc或菜泥1-2湯匙    (胡蘿蔔、菠菜、青江菜、高麗菜等菜泥) 五穀根莖類∼米糊、麥糊、稀飯、麵條、麵線、土司、饅頭,        可由上列食物中任選2.5∼4份。 肉魚豆蛋類∼蛋黃泥(一天最多一個)、豆腐、豆漿、魚或肉泥、        肝泥、魚鬆、肉鬆,        由上列食物選1∼1.5份,種類可多變化。 十∼十二個月: 奶類∼母奶或配方奶一天3次。 水果類∼果汁60-120cc或果泥2-4湯匙    (葡萄、木瓜、香蕉、蘋果、番石榴、香瓜等水果) 蔬菜類∼剁碎蔬菜2-4湯匙    (胡蘿蔔、菠菜、青江菜、高麗菜等) 五穀根莖類∼米糊、麥糊、乾飯、稀飯、麵條、麵線、土司、饅頭,        及其他五殼根莖類,由上列食物中任選4∼6份。 肉魚豆蛋類∼蒸全蛋、豆腐、豆漿、魚或肉泥、肝泥、魚鬆或肉鬆、海鮮,        由上列食物選1∼1.5份,種類可多變化。 資料參考: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建議書-寶寶副食品添加

6個月-寶寶的第一口副食品

2012年10月15日
公開
72

A:寶寶可以開始吃副食品的徵兆: 1.滿六個月或六個月以上:尤其是母奶寶寶,若是早於六個月添加副食品,會取代了完整營養的母奶,而滿六個月後孩子的腸胃發展才算完成,此時開始給孩子副食品才不會造成孩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2.能不靠外力自行坐正:這樣我們才能面對面給孩子餵食副食品。 3.開始長牙:表示孩子的成長階段已經準備好接受液體以外的食物。 副食品的添加原則: 1.軟硬度:液態(果汁、菜汁、米湯…)==>半固態(稀飯、米麥粉糊、菜泥…)==>固態(白飯、餅乾…)。 2.一次試一種新食物:3-5天孩子沒有出現過敏、不適(如便秘或拉拉)的症狀,便可以再增加或改變另一種食物。 3.一歲之前副食品的量不是重點,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新口味及練習咀嚼才是目的,因此,可以依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增加份量即可,若孩子接受度不高,以『三餐』進食的方式可以在滿一歲後再進行。 4.因為一歲以前添加副食品的目的是『讓孩子嘗試母奶以外的食物』以及『讓孩子練習咀嚼能力』,因此不需要將任何母奶以外的食物加在母奶中一起餵食。 5.從不易過敏的食物開始,請參考『食物過敏常見症狀與易過敏食物』 6.不要添加任何的調味料,一方面讓孩子品嚐食物的原味,一方面不要增加孩子小小腎臟的負擔,也為了不要養成孩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7.多喝開水及不限定時間次數的給予母奶:飯後喝開水可以當漱口及預防便秘,至於母奶在孩子一歲前還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8.配方奶『不是』副食品的一種,因此當孩子食量增加的時候,可以從增加孩子副食品的量著手,直到孩子建立『一天三餐』的進食方式,這中間完全無須添加配方奶。 『在寶寶六個月前,母乳是最完美的食品,沒有需要添加任何食物或飲料(包括開水)。這樣的作法可以使媽媽的奶水充足,同時減少過敏的可能。 即使在頭一年後,母乳仍可持續提供相當量的重要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寶寶六個月大時,神經發展也讓他適合嚐試他種餵食方式。他的頭控制較好,眼睛可以直視前方,稍加扶持可以坐得穩,並且會用手抓東西放至嘴裡。我們可以觀察寶寶的情形,如果有五、六天在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下,而他每次伸手抓東西就往自己嘴巴送,而且不停的想吃奶時,就可試著讓他吃一點熟香蕉或馬鈴薯,如果他吃得很高興而且不會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那麼我們可以確定他已經準備要吃其他食物了。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幾個月的差別是正常的。 添加副食品10大原則 原則1. 持續哺乳 持續在寶寶需求時就哺餵母乳,避免因為過多的副食品取代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免疫方面的好處。 原則2. 漸進添加 一開始先讓寶寶吃一兩湯匙以母奶或是開水泡成糊狀的米粉,如果寶寶吃得不錯,幾天後可以另外再餵一餐。通常約在開始進食兩個月後左右,可以一天吃到三餐的副食品。一旦寶寶熟悉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時,可以慢慢改變食物的性狀,增加食物的黏稠度,並且添加其他的食物。一般建議先是水果泥、及青菜泥,最後是肉類。 原則3. 多樣化內容 每天提供多樣化的食物,母奶、米麥粉、水果、蔬菜及動物性食物。添加鐵的穀類米麥粉及肉可以提供適當的鐵。豆類、小魚、起司、優格等可以提供鈣。(一歲之前不建議喝鮮奶。)避免給太多的果汁,(一歲前不要超過每天120cc,之後不要超過每天240cc),因為它們只有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為避免寶寶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蛋黃一週不要超過三個。 原則4. 準備一些可以用手抓的食物 當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越來越熟練時,約在八個月大左右,可以嘗試讓他以手抓東西吃,例如:撕碎的土司、小塊雞肉、熟的香蕉切片、煮熟的紅蘿蔔、地瓜或是麵條。不同的味道和質感,會讓他有興趣抓來吃。要注意不要讓他嗆到。不宜給他花生,爆米花,翠果子,瓜子、硬糖果或其他硬而圓的食物,以免造成異物吸入。 原則5. 天然為主 製作副食品時,以天然食品為主,無需添加調味品。製作之前,除了用具要乾淨外也記得要洗手。 原則6. 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牛奶、蛋白、花生、帶殼的海鮮類、酸性的水果,如:草莓、柑橘、蕃茄,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一歲之前不要食用。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以免引起肉毒桿菌中毒。一歲之前不要給寶寶一般成人吃的牛奶,兩歲之前不要給寶寶脫脂牛奶,已免缺乏必需脂肪酸,並造成不必要的腎臟負荷。 原則7. 注意反應 一次從少量開始添加一種食物,注意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氣喘、皮膚紅疹、腹瀉等。如果適應不錯,可逐漸增加量,一週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原則8. 愉快的用餐氣氛 選擇大人最輕鬆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可以是中午或是晚上。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需要有耐心。可以一邊餵食,一邊鼓勵他:「好好吃喔!」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可以在餵食前讓寶寶先喝些母奶,以避免他太餓。維持用餐時的氣氛。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要勉強寶寶,當他不想吃時,就抱離椅子。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 原則9. 不要怕髒 當他習慣於吞嚥食物後,可試著讓他自己拿湯匙。當他湯匙拿得不錯時,讓他穿圍兜,地上舖報紙或塑膠布,會讓妳比較容易清理。通常在一歲以後,他可以做得較好。 原則10. 不需要用奶瓶 副食品不要放在奶瓶中,以免過度餵食,或是讓寶寶嗆到。試著讓他用杯子喝飲料,而不需使用奶瓶。市面上很多寶寶用的杯子,有兩個把手,杯子有蓋子使裡面的液體不易溢出。可先放一些開水在裡面,讓寶寶知道怎麼使用它。剛開始他可能會拿來當玩具玩,不要著急,他慢慢會學會使用杯子,等他使用得順手時,可以放些果汁或奶水讓他飲用。 注意:當寶寶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寶寶大便的形狀、顏色、或味道有可能會改變。有時你會看到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例如:紅蘿蔔絲、蔬菜葉,這是很常見而正常的。有時米粉、米飯、蘋果泥、或是香蕉會讓寶寶的大便較硬不好排出,可以嘗試換別種食物看看。 藉由使用適量的糖、鹽、及油,不以食物當作鼓勵,提供均衡的食物,你可以培養寶寶正確的飲食習慣。 總而言之,當寶寶開始表現出對大人食物有興趣,或是他的神經發展到可以控制頭部及手的動作時即可嚐試讓他吃副食品。不要著急,不要怕髒或麻煩,維持進餐時的愉快氣氛,和他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引述自『母乳最好』一書作者:陳昭惠醫生之文章2002/03)

過敏食物

2012年10月15日
公開
48

A:食物過敏常見症狀: @呼吸道- 流鼻水、打噴嚏、喘嗚、鼻塞、淚眼汪汪、支氣管炎、耳朵感染不斷復發、久咳不癒、充血、胸部發出聲音 @皮膚- 紅色、沙紙般的臉部紅疹;蕁麻疹;手腳腫大;皮膚乾燥、鱗狀、發癢(多半在臉部);黑眼圈;眼皮腫脹;嘴唇腫脹;舌頭酸痛、裂開 @腸道- 黏液狀腹瀉;便秘;腹脹、脹氣;吐過多的唾液;嘔吐;腸道出血;體重增加不足;肛門附近出現灼熱紅疹;腹部不適 (上述許多症狀也可能是吸入性過敏) 過敏食物: @『最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 槳果類、蕎麥、巧克力、肉桂、柑橘類水果、椰子、玉米、乳製品、蛋白、芥末、果仁、豌豆、花生醬、豬肉、貝殼類、大豆、糖、蕃茄、小麥、酵母 @『最不易』造成過敏的食物- 蘋果、杏桃、蘆筍、酪梨、大麥、甜菜、綠花椰菜、紅蘿蔔、白色花椰菜、雞肉、小紅莓棗子、葡萄、蜂蜜(但容易有寄生蟲)、羊肉、萵苣、芒果、燕麥、木瓜、水蜜桃、梨子、芋妮、葡萄乾、米飯、裸麥、紅花油、鮭魚、南瓜、葵花油、蕃薯、火雞、小牛肉 @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可能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包裝上,常見的包括: 小麥粉-粗麥粉、細麥粉 蛋白-白蛋白 乳製品-乳清蛋白、酪蛋白、酪蛋白酸鈉 @仔細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示,才知道自己吃進的東西是什麼: *可可亞粉、含奶油的食物、肉汁及一些醬汁都含有牛奶 *麵條與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麵中都含有小麥,有時還有雞蛋 *罐頭湯可能含有小麥和乳製品 *大部分的麵包都含有乳製品 *人造奶油通常含有乳清蛋白 *熱狗、冷盤切片、『非乳製品』點心含有酪蛋白酸鈉

翰〝米糊

2012年10月10日
公開
45

昨天成功了餵了人生中第一口副食品 今天媽咪拿出s26泡了60cc的牛奶+米精攪拌後餵小翰翰 翰翰初嚐皺了一下眉頭,接著一口一口開心的吃著 吃了幾匙後開始學泡泡龍吐吐吐 媽咪餵一口,翰翰吐一口 今天就先到此為止,腸胃尚末習慣我們淺嚐就好 剩下的也別浪費,媽咪再加入一些阿華田調均後交給小乖姐姐處理 哈哈... 白米 營養素 醣類、維生素B群、維生素E、鈣、磷、鉀 益處 預防動脈硬化 止瀉、助消化 注意事項(禁忌) 患有糖尿病的不宜吃太多 胃酸過多的人應避免食用過量 加工過於精細的粳米少吃 白米含有醣類、維生素B群、維生素E、鈣、磷、鉀等營養素。加工過於精細的白米,會損失很多胚乳與糊粉層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較低,最好與糙米等搭配食用,才能兼顧營養。 白米的維生素B1可以幫助醣類代謝;維生素E有抗氧化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將腸內的膽汁排出體外,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促進消化。 煮食白米最好避免使用鋁鍋,以免攝取過多的鋁,影響智力。清洗白米只須放入盆中,加入水輕輕撥動淘洗即可,用力搓洗或搓洗時間過長都會造成養分流失。 樂活營養師小叮嚀: 白米不宜和豬肝、糖、鳳梨一起食用。白米中的植酸會妨礙人體吸收豬肝中的鐵質,而降低營養價值;糖會阻礙澱粉的消化,如果和白米一起熬製,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鳳梨則是對澱粉的分解不利,因此也不適宜和白米一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