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rtemis(*☻-☻*)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News--『戴勝益:月入低於5萬 別儲蓄』

2013年06月10日
公開
51

台灣新聞變乏味了~常常拿戴董的演講作文章 = =!! 現代的宅男、宅女、宅爸、宅媽太多了吧! 人與人之間似乎少了以往的人情味,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網路交友、網路資訊為主,對於人之間少了溫度和體會。 我想戴董這篇演講主要是鼓勵時下年輕人不要一直宅在家中,只顧上網,卻封閉了年輕人追求新事物、新朋友的契機!!另外,戴勝益非常強調英文的重要性,他甚至認為領22K的大學畢業生,是輸在英文太爛,沒有競爭力! (呵呵...我認為一部分是,一不分不是!) 雖然他常常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來凸顯他的言論,但是內容我寧可選擇我需要的訊息即可,至於他說的年輕人賺的不多,所以要跟父母親要錢,我還是很有意見的!!XD ------------------------------------------------------------------------------------------ 討論區--戴勝益:月入低於5萬 別儲蓄 屢評新鮮人薪水 戴勝益常語出驚人 -字+字東森新聞東森新聞 – 2013年6月10日 戴勝益常語出驚人看相片屢評新鮮人薪水 戴勝益常語出驚人 戴勝益對大學生的薪水一直很有意見,他已經兩次在演講上討論大學畢業生薪水,甚至還說過,有競爭力的大學生,畢業三年就可以拿到100K,也就是十萬塊月薪,當時就被網友罵翻了。 其實戴勝益已經不只一次對大學生的薪水有意見,王品董事長戴勝益(2012):「我多麼希望說5年以後所有的畢業生不是22K,而是44K。」2012年他在演講提出大學生五年可以拿到44K,被網友砲轟王品都沒給這麼高,沒想到2013年他又語出驚人,開出更高價碼,王品董事長戴勝益(2013):「我並不認為說台灣真的那麼悲慘,只有22K,我是認為,他沒有把自己準備好,所以如縱使大學畢業三年以後,我是認為他可以拿到100K。」 網友怒嗆戴勝益,家裡有錢可以讓他賠兩億做生意,但是一般人沒有,還問董事長願不願意用100K請所有的畢業生。戴勝益演講總是充滿話題性,他不但道具很多,連社會時事他都關心,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2013.4.29):「還悶的話那麼就是,再發一次消費券就好啦,因為發消費券第一金額不很高,第二就是造成話題,讓每個家庭感到幸福。」這番言論被當時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怒嗆消費券天天吃會拉肚子。 雖然每次演講都引爆話題,但是戴勝益似乎一點也不以為意,舉凡員工尾牙、公司爬山,他永遠玩得最HIGH,不顧形象,似乎內容越大膽,越標新立異,就會有越多人討論他說出來的話。

二十世代為什麼害怕給承諾?

2013年06月09日
公開
53

不婚、不生、啃老:二十世代為什麼害怕給承諾? 現今的年輕人面臨著充滿不確定性的前景。不過就在幾十年前,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在青春期尾聲就已經知道未來會住在哪裡,從事什麼職業,將會和誰結婚。可是,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直到長大成人,仍對這些問題都沒有完整的答案。 全球化經濟增加了更多機會與壓力,促使年輕人遠離他們所成長的社區;甚至許多受過最好教育的年輕人,也得花上好幾年從事短暫的工作,而不是進入長久穩定的工作線上。事實上,當許多職業包含了一連串相對短暫、不連續的工作時,從事一份長久且穩定工作的觀念,已經開始受到質疑。 至於建立自己的家庭這個部分,全世界的成年人正在延緩結婚的時程,甚至謝絕婚姻。如果目前這個趨勢繼續下去,不婚的年輕人口將持續增加,或是等到他們幾乎快過了生育年齡才會結婚。 有些年輕人樂於接受這樣的改變,以及改變帶來的新機會。他們已經清楚地構想好未來的夢想,他們具備強烈的動機、充滿活力、樂觀進取,並且已開創出一條務實的路徑,去實踐自己的夢想。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樂於探索世界,並測試自己潛能的極限,而且不需要任何保護或督促,任何人都幾乎沒辦法拉住他們往後。換句話說,他們找到一個清晰的人生目的,激勵著他們前進並提供一個方向。 在此同時,他們卻有為數眾多的同儕處在痛苦掙扎中。年輕人正邁向成年階段,在面對眼前重要的選擇時,他們覺得自己彷彿漂浮在或被卡在個人與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現今有一大部分的年輕人對任何被認定是成年人的角色,像是父母、就業者、配偶或公民,都不敢輕易許下承諾。 從美國到日本到歐洲,年輕人無法許下承諾的現象,發生在全世界各地。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在義大利,有報導指出,大部分三十歲的年輕人仍然跟父母同住,從未結婚,也沒有做過全職工作。在美國,一項針對十幾歲後半到二十歲初期的年輕人進行的研究發現:「對這些年輕人而言,婚姻、家庭和孩子並不被認為是要去追求的成就,而是要避免的風險。」 英國是第一個正式指出「年輕的成年人無所事事」此一現象逐漸擴大的政府,在五年前的國家報告中,創造了一個新名詞「青年尼特族」,指沒有在受教育、工作或受訓的一群年輕人。最近,日本政府的報告,也對幾乎有上百萬的青年人口變成尼特族,提出嚴重的警訊——特別是此一現象竟存在於一個長期以穩固的世代工作倫理聞名的社會。 這些報告中沒有一份提及任何經濟成長的減緩,會是個問題。在歐洲、亞洲、美國,包括其他的工業國家,經濟持續地快速成長,足以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給年輕人。然而,有很多人退縮了,也許他們因為眼前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而感到膽怯,也許他們害怕自己所做的選擇可能產生風險,或者他們認為目前能獲得的工作不足以激勵人心或缺乏意義。對父母與教育工作者而言,這些讓年輕人遲疑的原因,似乎難以理解,其中很多人甚至擔心起這些年輕人還沒有找到可以讓生命感到有意義的約定與承諾。 許多父母也逐漸對早該展翅高飛的子女,卻可能變成啃老族,回到父母家裡長期窩著而感到憂慮。一開始,父母通常表現得很幽默,隨著時間過去,他們的幽默不再。我將之稱為:「如何才能讓我那可愛的女兒搬出地下室?」之類的問題。 當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對子女需要花較多的時間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而覺得困擾,畢竟其中也有正向的一面:它的確顯示了一種親密感,這是許多家庭在幾十年前已經不復記憶的感覺。這段日子以來,長大的子女對於待在家裡感到自在,比起嬰兒潮世代年輕的時候,他們也似乎很享受圍繞在父母身旁的感覺,並能更加坦然地和父母溝通。 這種情況獲得了部分媒體的矚目。2007年五月號《財星》雜誌,一篇名為「嬰兒潮世代的孩子」的報導中,引用一份針對2000∼2006年美國大學生的調查,指出幾乎近三分之二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搬回父母家,其中有半數住在家裡超過一年。 報導引述一位28歲年輕人的話:「如果我們不喜歡一個工作,我們就辭職不幹,因為最糟的情況,不過就是搬回家住。這沒有什麼丟臉的……我們的媽媽最喜歡煮我們愛吃的菜了。」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恩寵之一,而且真的很幸運,大部分的父母都很樂意去做任何事情來幫助子女面對生活。同樣毫無疑問的,大部分的子女都可以充滿安全感的期待父母會供應他們所需,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並沒有被說服進而去相信,大部分父母會希望用自己的黃金歲月來供應子女的基本需求;我也不相信這樣會符合子女的最佳利益。符合子女最佳利益的,應該是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路,為自己的家庭,乃至最後可以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最終的問題,不是父母在子女的生命中該扮演什麼角色,而是子女該如何自我實現。 漂浮的青春 現今許多年輕人的延遲呈現出一系列讓人憂心的特質,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有為數眾多的年輕人似乎並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情。這些年輕人看起來好像只是過得順順利利,然而,似乎被卡在那裡,漫無目的,對於這輩子想做什麼毫無概念。他們也許沒有惹上任何麻煩,而且也達成了我們要求他們去做的事,可是實際上,他們是漂浮不定的,缺乏清晰的方向感。他們看起來像是依循著軌道前進,卻可能差一步就會掉出去,或是跳離這條他們好像遵行的軌道。 我並不想暗示現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深陷麻煩」,或是處在任何立即的危機之中。事實上,現在的年輕人從某些明顯的跡象來看,都比十年或十五年前的年輕人過得幸福,至少沒有比他們更差。 在美國,時下的年輕人比起十年前的年輕人較少發生青少年懷孕的狀況;暴力與犯罪的傾向也較為減少;某種程度上,也比較不容易受到嗑藥的誘惑。大部分的學生比以前的年輕人花上更多年的時間求學,並且很規律地參與各種課程。但是,許多人自己已經認知到生命裡缺少了一些東西,雖然他們經常只能透過非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此一認知,像是透過表現出焦慮、憤世嫉,或是冷漠。 四分之一的年輕人 找不到人生的目的 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大約七年前,我開始進行一項調查,想了解當一個年輕人沒找到人生的目的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我們的民調與訪談中,年齡在12至22歲之間的年輕人之中,幾乎有四分之一的比例,表示他們一點夢想也沒有。某些人甚至宣稱,他們不覺得有必要去追求任何一個目的。 對許多疏離的年輕人而言,缺乏方向感,讓他們感到非常苦惱。他們表達了內在的焦慮,以及因自己無法掌控生命,而有一種受困的感覺。他們對自己感到失望,也對自己所面臨的人生感到灰心。他們對自己每天的活動感到空虛、了無意義。 從遠處來看,想想世界各地那些身陷恐怖處境的人們,可能很難理解,這些養尊處優的年輕人會感到他們的生命裡缺少了些什麼,但是有些東西確實是不見了。 在過去,一些教育學者稱這個缺少的元素為「動機」,而我也同意,充分的動機真的是缺少了。我還如此認為,真正的核心問題是缺乏了動機的來源,是對於目的感的缺乏。從長遠來看,缺乏目的會摧毀掉人生快樂與滿足的基礎。 然而,我們該如何幫助年輕人找到一條通往目的之路? 如何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處在經濟、文化、社會不確定感愈來愈高的世界,當今的父母最緊急的任務,是幫助子女獲得健全的方向感,以協助他們安全通過威脅這一代年輕人的漂浮、困惑、冷漠、焦慮、恐懼,和自我沉溺的地雷區。 在此,我並不想提供父母親們一般的指引,而是比較想強調出一些特別的方法,讓為人父母者可以更有效地達成任務,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一、找出火花,然後煽風點火 不論孩子們在談論日常活動時,看起來有多麼普通,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興趣的「火花」埋藏在某處。沒有人比父母更適合去鼓勵子女把這個興趣表達得更清楚,並為此採取行動。一些能夠引發孩子思考的好問題,例如: 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你會關心這些事情? 你有沒有任何長期的目標? 為什麼這些目標對你很重要? 如果有一天回顧你的一生,你會希望自己如何被記憶? 這些問題也許很基本,卻很少在親子對話中被提及。圍繞著這些問題的對話,可以激發孩子的省思,讓他對人生目的產生一些思考與行動。同時,也開啟了一扇窗,讓父母親一窺子女內心的期待與夢想,提供了父母可以如何支持孩子的寶貴訊息。 二、利用平常的機會展開對話 建議父母可以利用平常的家庭活動,引發子女談論一些有關於人生目的的對話。生日、假日及一些轉變期,像是新學期的開始、父母換工作,都可以提供豐富的背景,來討論有關日常活動背後更深刻的意義。父母親必須確認這些談話是雙向、三向或是多向的對話,而不是大人主導的獨白。透過這樣的談話,父母必須學習做個好聽眾,更重要的,是擔任好的訪問者,引導子女闡述個人的觀點,經常問「為什麼」,鼓勵他們對有興趣或覺得有價值的事情,做更深入的思考。 三、對子女的興趣保持開放的心胸,並且表達支持 除非是毀滅性或反社會的目的,父母親支持子女做出自己的選擇,是最有智慧的表現。更重要的,記得對子女想要嘗試的事情,表達出你對他的信心。這不僅可以提升孩子在所努力的事情上,獲致成功的可能性;從長遠來看,還賦予孩子一種樂觀進取、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 四、傳遞你對人生目的的想法,以及從工作中獲得的意義 父母應該和子女分享自己的目標與人生目的,而非不停抱怨工作,假使孩子只看到工作的物質報酬,卻無法無法領悟工作對社會與個人正向的重要性,孩子們將會認為工作不過是一個不愉快卻無法避免的負擔。因此,父母親應該花心思去談論自己的工作價值,將對工作感到驕傲的感覺表達出來,並且在進行討論時生動地描述細節,就能成為很具有說服力的角色典範。 五、教導孩子務實的生活智慧 在真實世界裡如何達成目標,特別是在工作的領域,父母將自己所知道世俗的訊息跟實用的技能傳遞給子女,真的非常必要。因為子女對父母獨特的愛與尊敬,讓父母處在可以成為子女獲取這類資訊,唯一最有價值的來源位置。父母能指引子女如何找到工作與學習機會,以及介紹一些讓他們得以跨出第一步工作的人脈,幫助子女在這個體系裡航行。 六、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人生導師 任何可能的時候,父母都要介紹子女認識那些有可能會激發子女興趣火花、成為人生導師的大人。人生導師能以各種方式幫助年輕人發現、定義,並且靠自己去完成有意義的使命。 七、鼓勵創業家精神 父母親可以藉由鼓勵子女接受挑戰與健康的風險,來幫助他們發展創業家能力。一句話︰「你做得到!」,其實有如一種父母親的魔咒,為孩子該如何應付可怕的風險,傳達出關鍵的訊息,特別是這四個字經常出現的話,將對孩子大有幫助。不管用何種方式,來自父母親的加油、鼓勵,是建立人格特質的極佳練習。當孩子學會在挑戰中成長茁壯,他們將更清楚了解自己有可能達成哪些目的。 八、培養正向的人生觀 在一般情況下,建議父母親幫助子女以充滿希望的態度,來詮釋自己的經驗,還要盡全力避免悲觀的「毀滅性思考」,因為這種思考傾向會在事情才剛出一點問題時,就開始往最壞的可能去想像。取而代之的,為人父母者應該為子女指出事情可能會有的轉機,特別是我們能擁有多大的掌控能力去將危機化為轉機。 當問題真的發生時,我們應該幫助孩子了解,問題是人生當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毋需為此感到灰心失望。更何況,解決問題其實能夠帶來很大的喜悅。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是問題的存在絕不代表孩子做錯了什麼,或者他是個壞孩子,他很倒楣,他註定會失敗等等。 九、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責任感 父母應該教導子女一個基本的原則:「你對世界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很重要」,不只是因為父母在乎這些事情——這當然也很重要、很需要傳達——而是要從更大的角度來看,不論好或壞,他們的行為確實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至為關鍵的原則,是要善用在對話時自然發生的情境,以及像分配家事、幫忙擺碗筷、送禮物等平常的家庭活動。另一個可以賦予孩子自主性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清楚地知道,你認為他們很有趣,而且有能力。 以上這九個教養準則,希望為人父母者要時時記在心上,利用任何可能的機會——小至每天的日常活動,大至正式的場合,好好運用吧。 (轉載商周)

不切實際的正向思考vs.正常思考

2013年06月08日
公開
45

前言:當自己或是周遭朋友陷入低潮,我們常用鼓勵的方式提醒對方或自己要正面思考。 但這並非萬靈丹,對於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對我而言,尤其是教養方面),不切實際的正向思考,是否陷於過份樂觀的假象裡呢? 話說回來,許多人的一生,平順的少,拂逆的多;也許也正因曾陷困難之中過,我會心甘樂意接受這種負面情緒,比他人多一點點思考面。所以常有朋友說:妳會不會想太多了?其實呢~我是試著從多方面找出解決問題的點! 下面這篇文章,剛好帶給我一些能量,與之分享!! ------------------------------------------------------------------- 6月初美國電台節目「尋找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的主持人被發現在家中自殺,一向鼓勵正面思考的的勵志節目主持人,為何會自殺?這也引發了美國大眾對於正向思考的重新討論。 真正問題不在正向思考本身,而是人們如何運用正向思考。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2012年刊登於《心理科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正向思考與情緒之間存在的反向關係。 主導這項研究的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教授瓊恩.伍德(Joanne Wood)表示,對於自信心低落的人來說,想要用正面的自我描述來自我激勵,結果往往是情緒變得更沮喪。原因就在於,這種正面的陳述往往與事實不符,因此不僅不能達到激勵效果,最後卻成了反效果。 心理學家表示,對這些缺乏自信的人來說,每天對著鏡子稱讚自己,並不會讓他們變得快樂。他們真正需要的做的是承認自己的負面感受,然後逐步消除這些負面感受。 生命是一座迷宮,每條路都有出口,但是你我可能要在長短不拘的時間,才能找到各自的出口,而每個出口會通向不同的風景,有的無限繽紛,有的萬般寂寥,不推開最後一扇門,不知道最後面臨的是怎麼的風景。 坦白的說:我很少看勵志的書、很少看生涯規劃的書,也不偏好鼓勵正面思考的書。畢竟我最喜歡的是,躺在床上輕鬆看小說、故事書、漫畫書,至於生涯規劃或其他有的沒有的書,我的態度向來是:遇到了便遇到了,隨緣。 我一直覺得,最近流行的正面思考,其實有點太過頭了,所以我常常跟別人推薦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我深深以為:我們需要的,既不是一去不返的負面思考,也不是一廂情願的正面思考,而是有正面有負面的「正常思考」。 平凡人的生涯途程,都有起落浮沉。就算是一帆風順,也會因為一成不變讓人逐漸失去了熱情,人在不順利或失去了熱情的時候,常常會想:有沒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或者,有沒有另一條路之外的另一條路可以走? 其實路真的很多。因為生命是一座迷宮,每條路都有出口,但是你我可能要在長短不拘的時間,才能找到各自的出口,而每個出口會通向不同的風景,有的無限繽紛,有的萬般寂寥,不推開最後一扇門,不知道最後面臨的是怎麼的風景。 或許因為智慧可以外借,勇氣借不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在迷宮中繞呀繞,不願繞出來。 所以我們都在既有的人生途程中猜測、思考,但是我們缺乏想像力,也缺乏整合的能力,於是我們一直想來想去,還是在原點。 原來我們有了種子,且匆匆種下,卻種在不是最適合的地方。盲目的「正向思考」會告訴你,只要埋下種子,就可以期待枝盛葉茂。但是「正常思考」的作者點破了需要勇氣才能承認的事實:要回顧人生中有的熱情時刻,思考生命的意義,才能把種子種在對的地方。 而我們都還在迷宮中忽忽轉悠。再怎麼倦,還是沒有勇氣推開那扇門。其實,只要回想初心,即是門開後一片枯寂寥落,我們的手中還有種子,想清楚,再找個地方種下去,有一天,總有一天,會迎來我們自己種下的枝盛葉茂。只要你選在正確的地方,用我們無盡的熱情。 (作者為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現任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

轉貼網友日記

2013年06月07日
公開
47

看到某網友家(奉天承運)有一篇很棒的文章,厚顏的貼在自家日記版上! -------------------------------------------------------------------- 原文作者: 彭博裕 原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yorpong 澳洲墨爾本給我的第四課:澳洲的『PISA』與『讚嘆台灣驚人的教育發展』 啥!?這個老師就是『全澳洲PISA的教育主持人,也是到聯合國開會的全球澳洲代表』,主辦單位太厲害了吧! 連這種『全球級講師』這種厲害的角色都幫我們請來!這一趟真的不虛此行啦! 當老師正在分享澳洲的PISA教育時,提到兩個概念讓我好訝異喔! 一、 記憶在數學教育中有其必要性: 不虧是大師!因為她是研究全球數學教育現象的大師,她知道我們是亞洲台灣來的,特別豎起大拇指說:『應該是全球參訪你們教育,而不是你們到其他國家!你們的PISA表現已經成為新的研究現象』。 他認為台灣原本的『記憶數學技巧(就是九九乘法表等直接性數學)』是相當重要的教育發展,她說固然理解數學很重要,但針對基本的數學技巧的記憶更是生活的本能,這一點沒有人贏過台灣,台灣實在不用拋棄自己的優勢而去推動建構數學(那一開始是給美國特殊教育學生用的,台灣正常智力的學生不需要這樣學數學), 天呀!天呀!天呀!天呀!當年台灣推動的原因到底是啥呀?我們一個教育改革已經袍除自己的根本,現在的課堂已經不是這位教授所欣賞的台灣數學教育了! 我們全場所有老師汗顏的不敢接受這位大師的稱讚!因為我們已經全面袍除了!唉~~~毀了!救不回來了! 二、 澳洲正在思考如同亞洲『推動國家教科書』的概念 天呀!殺了我!殺了我!我出發以前一直認為國外的老師都不用教科書,而台灣老師使用教科書是教死書, 但這位大師說:『研究發現使用”學習單”是相當危險的,沒有組織,也沒有邏輯,學習斷裂』 (真的就是這樣呀!可是台灣教育當局都在推動這樣的概念呀!),大師說他們研究過亞洲(台灣、中國、日本、韓國), 他們認為亞洲『推動國家教科書』是相當負責任的『國家』,確保學生學習的品質與數學邏輯組成,大師的研究指出小學中學一定要給予一定的數學邏輯,到高中在使用西方國家的『開放性學習(前提是老師要有這能力)』就可以融合這兩種教育的優點! 天呀!PISA大師!你快來台灣演講吧!台灣有這麼多優點我們都不知道! 每次在台灣教育當局胡亂推動政策下,教育現場都快悶死了!對自己都沒有信心! 地方政府更是完全不給現場老師信心!在成功教育基礎亂推動改革! 亂改亂改!改到老師都沒有信心了!都無所適從了! 可是各位朋友你們知道嗎?這位PISA大師的一場稱讚亞洲台灣教育的演講激活了所有團員的熱情! 教育當局呀!不要再罵現場老師了!老師要的不是亂改革!是這種鼓舞的力量呀! (或許大師當著亞洲台灣人面前稱讚你可以說她會做人,那教育當局為何不也來學習這種充滿力量的教育改革的鼓舞藝術與激勵方法) ======================================= 不要說我選擇性貼文,不說別的,台灣的"基礎"教育本來就很成功, 你可以微調, 但不需要砍掉重練...... 不過上述的論點,只成立於"教改"前.......

小學生家長適合到國高中版發言嗎?

2013年06月03日
公開
76

小學生家長適合到國高中版發言嗎? 這個問題曾有網友明示加暗示在討論區問及這個問題? 是的!我的孩子目前是小學階段,一開始進入國高中版討論純粹是受到前輩們言論的吸引。在我所屬的團體中,也曾輔導過青春期的孩子。而我喜歡看討論區的討論,可以針對不同教育議題而給我不同的思維和衝擊。 加上我周遭的環境,我的親戚、同學、熟稔的朋友....他們的孩子以國高中居多,在平時我們都會常常討論,互相給予建議和打氣,我常常將版上看到的資訊在朋友間分享,這也是我會進入討論版的部分原因!(完了~~我的年齡完全洩底了,嗚嗚嗚...大家不要笑我思想過於幼稚啊!) 說實話!在台灣畸形的教育體制下,這群國高中的孩子受苦了~政策不停地變,但卻沒有越變越好!讀國高中的孩子每每到了第八節第九節課還在學校晚自習,考試和讀書,我雖不緬懷當年的聯考制度,但是看到現階段的孩子受困於教育制度的缺失,我深深認為這樣的教改並沒有越改越好!!反而肥了許多爛大學充數。 可惜了~當年風光的技職教育慢慢式微,(還記得我們當年台北商專、台北工專、北市商、大安高工、南港高工...等等優秀的技職學府出來的學生,都是企業主的最愛呢~ 話說回來,女人是最實際的動物,尤其是媽媽們... 遠距離的目標和理想化都很好,也都很夢幻,尤其看到沒有補習沒有壓力的芬蘭教育,和德國的技職教育辦的令全世界讚嘆和尊敬,誰不羨慕? 但是他們的教育可以移植到台灣嗎? 顆顆顆.....當然不可能,所以啊~~作作美夢幻想一下,我們如斯做如斯想也不賴,上上討論版藉此紓發心中的理想也沒甚麼不對?! 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和能力本就不一樣,遇到填志願和選校的大問題當然也不一樣!國高中的家長常常和家中孩子一起面臨人生的抉擇,擔憂的不僅是學業,還有其他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等等。 他人若有質疑,我會盡力反思自己是否多言?? 談論教育議題,應該是擴大更廣的範圍,讓不同『階級』『性別』『區域』...等諸多領域相關人等進場闊論高見,您可選擇視而不見,也可以指點迷津,我相信這塊園地是需要大家共同來灌溉滋養,彼此以正向為心念,互相得到供應,讓我們自己和孩子都能彼此成長!! 哈哈!!一位天龍國媽媽不負責任的發言。

Fun--從洗澡上也可看出一個人的 個性

2013年06月02日
公開
56

想不到從洗澡上也可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很妙吧!! 看看你(妳)是哪一種(^__^) A.喜歡飯後洗澡的人 B.飯前洗澡的人 C.習慣在看完電視後才洗澡的人 D.習慣在上床睡覺之前才洗澡的人 E.而喜歡早上起床之後才洗澡的人 F.習慣跟家人排順序洗澡的人 > > > > > > > A.喜歡飯後洗澡的人頗具領導能力 通常習慣在吃晚飯之後才洗的人,是屬於做事比較慢條斯理型的人,他們也喜歡趁著洗澡時沉澱一下思緒,並悠遊自在地享受洗澡的樂趣。而這類型的人比較不會情緒化,對事物的喜惡不易表現出來,但若你排在這類型的人後面洗可要等上老半天囉! B.飯前洗澡的人做事喜歡速戰速決 而習慣在吃晚飯前洗澡的人則是屬於較具領導能力的人,通常他們比較不愛泡澡,因為這對於凡事喜歡速戰速決的他們來說,太浪費時間了。而且他們會在洗完澡之後安排許多事情,像是:吃飯、看電視、甚至看書等等,此外,他們更喜歡按部就班地將所有規劃的事情做好,而不願意拖拖拉拉,否則屆時後面的事情都得延後,而無法按時完成。 C.習慣在看完電視後才洗澡的人 則是屬於會先享受,其他事後再說的人。他們很重視滿足自己的慾望,比較不會事先規劃做事的程序,儘管他們目標會訂得很高,甚至幾近完美而難以達到的境界,但是他們做事的態度還是非常腳踏實地,而不至於好高鶩遠、虛華無實,他們還會等到事到臨頭之後,再邊盤算邊做決定,由此可知他們的應變能力也不差,否則早就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了。 D.習慣在上床睡覺之前才洗澡的人是屬於審美型的人 他們會習慣將自己打點清理乾淨之後,帶著一身香噴噴的皂味再舒舒服服地鑽進被窩。通常這類型的人喜歡追求溫柔又美麗的一段感情,他們的感情故事也相當具有浪漫色彩,通常他們比較喜歡獨來獨往,不習慣過團體生活,即使和朋友出門旅遊,也不習慣跟人同處一室,因此像露營之類的活動,他們會比較少參加;再者,他們在生活方面也不喜拘泥於形式,對美的事物有相當大的渴望。 E.而喜歡早上起床之後才洗澡的人 則是屬於經濟型的人,他們會習慣在洗澡完澡後才出門上班。通常這類型的人是屬於比較精明的,他們對於數字很有觀念,對於理財更是有一套,做一件事之前會先評估許久,等計劃周詳,對一切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才會開始行動。但是這類型的人要避免過於看重金錢和財產,要不然久而久之,你在他人心目中會被認為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 F.習慣跟家人排順序洗澡的人 很好協調溝通而習慣跟家人排順序洗澡的人則是屬於社會型的人,他們習慣接受他人的安排,相當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與看法,很好相處,其人格方面協調性也強,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其設想,不會自私地自掃門前雪。在處事時會將心比心,能體會他人的感受,常常能幫別人著想,與朋友也相處的非常和睦,處在團體生活裡也不會和他人起衝突,相當合群呢! ~~~~~~~~~~~~~~~~~~~~~~~~~~~~~~~~~~~~~~~~~~~~~~~~~~~~~~ 對阿緹蜜絲我而言,還真有一點小準耶~~~

發現天賦之旅

2013年06月01日
公開
72

本周讀書會推薦書籍,「讓天賦自由」的作者羅賓森又一新作《發現天賦之旅》。 -------------------------------------------------------------------------------------------- 羅賓森爵士的《讓天賦自由》激發與感動了全球無數讀者, 這本大家期待已久的續作,解答了許多讀者心中的疑問,包括: .我該如何發掘天賦、點燃熱情?   .萬一欠缺天份來從事我所熱愛的事物,該怎麼辦?   .有些事我做來輕而易舉,但我一點也沒興趣,該怎麼辦?   .我沒辦法靠我的天賦養家活口。   .我該如何幫助我的孩子、學生找出自己的天賦?    世界各國的經濟、教育、環境議題愈來愈複雜且連動,發展個人獨有的天賦,於是世上層出不窮的問題,才能得到多元且有效的解答。作者在此關鍵時刻推出新作,闡明個人應如何連結自我天賦與熱情,而完全發揮個人潛能更是至關重要。 透過這本鼓舞人心的實用指南,練習自我成長、個人轉型,你也可以更快樂,更富創造力,只要選擇踏上發現天賦之路,這本書就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你的起點,無法決定你人生的最終走向,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重新認識自己、自製你的精采人生。   只要你願意,發現天賦永遠也不遲!   書中15個練習,幫助你發現內在的無限潛力!   不論你正在從事什麼工作、生在什麼環境、年紀多大,   只要你發自內心想要做自己,活出滿滿的熱情與使命感,   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作者簡介 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   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他一直與歐洲、亞洲和美國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世界500強公司、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的文化組織合作。他的演說充滿熱情,鼓舞人心,善於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廣受歡迎。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應如何變化。2005年,他被《時代》、《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他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 「我待在學校的時候並不開心,我惹了很多麻煩,而且沒有把基本的讀寫能力學好。」一位學徒傑米.羅伯茲(Jamie Roberts)如此表示,「離開學校後,我做了好幾種不同的工作,監獄也進進出出了好幾次。這裡的課程很吸引我,因為我覺得這是翻轉人生、步上正軌的好機會。」 另一位學員愛蜜莉.杭特(Emily Hunt)說,「老實說,假如沒有參加這個計畫,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會做什麼。可能在一家紙箱工廠上班吧。」在發現自己對廚藝的熱情之前,愛蜜莉總是不斷地在換工作。她說,「都是一堆爛工作。」奧利佛所推動的計畫顯示出:別人通常比我們還要早看出我們的天賦。 我之所以投身於教育界,也和我自己受過的教育有關。在高中時,我和幾個朋友詢問學校可不可以製作一齣話劇。我們曾在英文課上過一些劇本,但從來不曾實際演出。有一位老師願意擔任導演,幫助我們準備一齣話劇表演,當作課外活動。由於我們的學校是男子高中,所以我們只能找所有角色全都是男生的劇本。這種劇本並不好找。我們最後選定了雪瑞夫(R. C. Sherriff)的《旅程的盡頭》(Journey’s End),它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在戰壕度過的生活。我負責擔任舞台監督。製作這齣話劇的過程非常愉快,而且演出相當成功。於是,我們在隔年決定要演出理查.謝雷登(Richard Sheridan)所寫的《屈身求愛》(She Stoops to Conquer)。這齣戲裡有女性的角色。我們不想男扮女裝,於是只好另外想辦法。後來,我們決定大膽採用女生來演出。然而,要在男校裡找到女生並不容易。不過,就在學校操場的另一頭,是一個宛如平行宇宙的另一個世界──一所女子高中。 這兩所學校每年只有在兩個場合會有來往,一次是從頭到尾讓人渾身不自在的聖誕舞會,另一次是情況更慘的年度健康教育演講。兩所學校的高年級生會集結到我們學校的大禮堂,聽老師講解我們的身體構造。這種演講有兩場,一場的主題是抽煙,另一場的主題是性教育。而這兩場演講的結論都一樣:「不要做,它對你的健康有害。」 我們的製作小組問校長,可不可以向對面的女校借幾個女生參與演出。他說我們可以去找那個女子高中的校長問問看。於是,我們鼓起勇氣橫越操場,就像遠征軍要前往未知的國度一樣。那個女子高中的校長以親切、但充滿好奇的態度接待我們。她覺得這個主意很好,立刻就同意了我們的請求。一個星期之後,有三個活生生的女生來到了我們學校,參與台詞排練。這齣話劇的製作對兩所學校來說都是破天荒的合作。 這次的成功開啟了下一個話劇製作──王爾德(Oscar Wilde)的《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我們再次詢問指導老師,可不可以為我們執導這齣戲。他說,這次他幫不上忙,但是他可以幫我們選角。於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我們圍坐成一圈,老師依照清單,一一為每個角色與職務選角。我因為表明不再擔任舞台監督,於是靜靜地坐在那裡等著。結果老師提議,「我這次不能擔任導演,我覺得羅賓森可以當這次的導演。」我當場嚇呆了。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執導任何一齣戲劇演出。更讓我訝異的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點頭表示贊同。結果,我真的為那齣戲執導,並且發現自己其實喜歡、也擅長做這件事。 那次的經驗點燃了我對戲劇的熱愛,而這份熱情,後來成為我在大學做研究以及早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基礎。假如那位老師沒有在我身上看出我自己沒有看見的能力,我的人生很可能就會朝向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 找出你的天賦 要找出你具有的天賦──不論是你已經知道的天賦、或是還沒有意識到的天賦──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做各種能力性向測驗。你可以找到許多關於性向測驗的研究報告,也可以從網路或書本找到大量的相關資源,包括測驗、試題和練習。不過,我想要提醒幾件事。許多測驗是要收費的,而且有些測驗不太具有科學價值。有些可能會要你訂閱刋物,或是在線上就業網站加入會員。不過,還是有一些資源是免費的。姑且不論其準確性,這些性向測驗至少很有娛樂性。偶爾,甚至有一點參考價值。你可以在搜尋引擎輸入「性向測驗」這四個關鍵字,看看會找到什麼。 你可能會找到幾個歷史悠久的性向測驗。請記住,有些測驗就算不是完全錯誤,也有可能產生誤導的作用。因此,你應該以一致的質疑態度,來檢視所有的性向測驗。而且要小心福瑞爾效應──誤以為某些一般性的敘述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為了寫這本書,我和我的兒子詹姆士進行了一些研究,我們到一個頗具規模的商業測驗中心實際做了性向測驗。我們進行了兩個各別三小時的測驗,這些測驗包括有時間限制的紙筆測驗、多選式問卷、操作物品、分辨音調與節奏、依照模式與顏色排列順序、記憶測驗、算數、語文與時間管理。 ************************************************************** 另外商周06/13有一篇最新文章: 【越洋專訪>>TED最受歡迎獎者--羅賓森>>幫孩子找天賦第一步:一起吃晚餐】

與網友討論『超前學習』

2013年05月31日
公開
74

姓名:阿緹蜜絲 會員 參觀網站 2013-05-30 22:13:25 看到討論版的討論 超前自學的家長何其多 就知道教育的M型化有多嚴重了! 英文只是冰山一角 XD 115.83.208.... 回覆: 瓶子小一的班親會上 有個家長說他家孩子已經念完國小所有教材 然後就一堆家長跟著附和 "是呀!我家孩子也已經唸到小??了!!" 然後又另一堆家長說 "我家孩子??刊物訂的是進階版,他還說很簡單" 當下我有點被嚇到 --台灣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課業真是競競業業呀! 關於超前自學 我的看法和ooo同 知識面的學習牽涉到孩子的智能發展速度 記憶性的學科或許超前自學有好處 可是偏抽象邏輯性的學科需要"水到渠成" 倘若孩子尚未進入形式運思期 硬塞給孩子相關知識 孩子只能靠記憶學習 對孩子的學習反而是減分 後來那幾個在班親會上強調自己孩子已經自學完所有教材的孩子 在校考試成果都沒有特別出色 而我班上有個孩子數學已經自學到高中了 數學老師也認為他的確對高中數學有些概念 可是因為基礎不扎實 觀念有些混亂 在校成績表現並不特別出色 而我兩個英文班裡 也有幾個已經通過全民英檢初級的學生 可是他們的文法根基不甚穩健 常會有混淆不清的情況 考試都可以拿九十八分附近 可是每次班上都會有完全沒補習卻考一百分超越她們的孩子 超前自學是個很複雜的議題 因為牽涉到個別化教學 或許父母應先釐清 超前自學的必要性與目的性 否則 當超前學習只是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卻不見得一路領先時 那樣的"超前"有時是日後孩子自暴自棄的助燃點 --------------------------------------------------------------- 姓名:阿緹蜜絲 會員 參觀網站 2013-05-31 12:59:52 呵呵呵... 我的看法跟妳並無二致,也許妳沒有真正看懂我說的喔!我並不喜歡用"超前學習"這四個字,強塞給孩子填鴨的知識,這也是我後來讓女兒讀公小的部分原因~ 個別差異性的孩子,我相信妳比我更懂!當一般般數學課不再吸引資優孩子的求知慾,當然要有特殊教學輔導。 其實,我比較喜歡用『先備經驗或知識』來解釋討論版的超前學習,這也許比較針對一般學生而言,當作學科的預習準備,有何不可?只要不是耗太多時間就好。 學習有這麼多面向,生命何其美好?探索都來不及了,小孩子就是要多跑跑多動一動啦! @__@ 他的回覆: 我並沒有上那版看 所以我也不知道版上討論到了什麼 我知道我們彼此之間"頻率"是相同的 對於該議題的看法應該也一致 我只是凌晨莫名醒了 就自己的經驗隨意談談 自己亂發揮啦:) 對呀 這世上好玩好吃的這麼多 讓孩子把時間全耗在"超前學習"?? 太不划算了 ----------------------------------------------------------------------------------- 孩子啊~~只要你吃的好、睡得飽,身體健健康康的,何必在不在乎『超-前-學-習』?

有趣的人性實驗(轉貼FB)

2013年05月30日
公開
63

神經科學家Jonah Lehrer認為,人們之所以會不理性,是由於我們的邏輯運作緩慢,且理性部分的大腦較新而容量有限,他認為這就像「趕著上市的電腦作業系統」一樣。另一方面,情緒部分的大腦是功能強大而能做出好決定的,這就是為何大多數的時候是由情緒層面做出決定。 《誰說人是理性的》、《大腦決策手冊》兩本書中,提到了8個實驗,證明了我們不是理性的: ◎人們不擅於用一種絕對的標準比較事物 在某個實驗中,參與者需要從不同價位的物件中做出選擇。實驗者發現,僅需增加另一個價格相似,但品質較差的產品,他們就能讓某個昂貴的物件銷售量加倍。這個較差的物件就是所謂的圈套,它主要的用途就是影響人們去買原本較貴的那項物件。 ◎人們用相對的方式進行思考另一個實驗顯示,若能從某個價值18元的物品中省下7元,人們願意花15分鐘走路;但他們卻不願意花一樣的時間走相同的路程,從價值455元的物品中省下7元。如果人們是理性的,影響他們的不應該是物品價值,而是走15分鐘的路程省7元這件事。 ◎我們的第一印象烙印在我們的腦袋中在一項實驗中,研究員先問參與者是否願意為特定物品,支付某個指定的價錢;然後研究員請參與者自己對那件物品出價。這個實驗的結果發現,參與者自己的出價,深受他們第一次看到的價格影響:當人們一開始看到的價格較高時,他們會做出較高的出價。這叫做錨定效應。 ◎人們偏好免費的選擇,更甚於幅度較大的折價人們更願意拿10元的亞馬遜禮券,更甚於花7元購買20元的亞馬遜禮券。當亞馬遜法國分公司將一項不怎麼重要、僅值20分的運送費調成免費以後,他們的銷售量戲劇性地成長。閱讀更多關於免費的力量。 ◎我們的第一印象烙印在我們的腦袋中在一項實驗中,研究員先問參與者是否願意為特定物品,支付某個指定的價錢;然後研究員請參與者自己對那件物品出價。這個實驗的結果發現,參與者自己的出價,深受他們第一次看到的價格影響:當人們一開始看到的價格較高時,他們會做出較高的出價。這叫做錨定效應。 ◎我們總是過份地高估自己已經擁有的事物。一項實驗顯示,需要2400元才能讓擁有某場球賽門票的籃球迷賣掉那張票,但手上沒有票的人平均只願意出170元買票。 ◎我們事前的期待,強烈地影響我們的經驗可口可樂的粉絲較喜歡它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它的品牌,而不是它嚐起來的味道。許多實驗指出,較貴的止痛劑比便宜的、或打折的更有用(因為安慰劑效應)。 ◎若用字的方式不同,我們對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反應人們會因預設的答案是什麼、或敘述中強調一個人可能得到什麼、失去什麼,而做出不同的選擇。這就是框架效應。 ◎我們很沒耐心Lawrence Ausubel分析了信用卡公司真實的促銷活動後發現,大多數的人們仍選擇低的優惠利率,即使這樣會造成顯著較高的終身利率。另一項實驗顯示,人們較喜歡能馬上取得的亞馬遜禮券,而不是等2-4周取得優惠更多的禮券。 ----------------------------------------------------------------------------- 有趣的人性實驗 我們都是不理性的 這些大都是來自於習慣與制約

大部分的男人,都沒有生活可言

2013年05月28日
公開
51

大部分的男人,都沒有生活可言(摘錄) 男人們到底哪裡出了錯?簡單來說,答案就是大部分的男人都沒有生活可言。男人認為是生活的,往往只是一齣戲,每天早上男人把面具硬往臉上套,直到晚上睡覺才拿下來。大部份的男人每天竭盡全力地生活在謊言中。對此男人已經感到如此習慣,以至於完全沒注意到這點。 這並非亙古以來就存在的狀況。綜觀歷史,有時候男人的確需要「硬充好漢」,但是他們也可以不要演戲,如此才能好好去愛別人、放聲大笑、與人維持親密關係、或是感受哀傷,培養友情。至今男人都還是一直把面具戴著,面具背後通常是困惑或驚慌的表情。大部份的男人畢生都裝成一副沒事的樣子,但實情卻非如此。假裝自己沒事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生活。 這個問題很早就出現。通常男性在十五、六歲時就會遭遇到「蛻變為男子漢」的問題,男孩開始試著從男性的刻板印象中去挑選要扮演什麼角色:是個很酷的男人、苦幹實幹的男人、乖巧的小子、男子漢,或者是「敏感的新好男人」。最後男孩會選擇一個角色定下來,他所選的角色對於自己的社交生活(包括在家裡、在學校以及在街上鬼混的生活)是最有利的。 這個角色的面具上往往會帶著一抹不變、假假的微笑,好像在對別人說:「沒關係」或是「我很好」。選擇蛻變角色的過程大多在不知不覺狀況下完成的,男孩們對於自己正在做這件事根本就沒有概念。而且,因為他周遭的男孩們也都是這樣,更讓他們感覺到這件事是理所當然。 男人的寂寞是自找的? 面具自有其功用:它們可以遮掩脆弱的一面,避免露出真性情——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本性為何,或者不知道自己應該有什麼感覺的男孩而言,面具是非常重要的。戴上面具後,沒有人可以傷害他們,如果別人看不見他們的真我,也就不能嘲笑他們、拒絕他們、或者評斷他們。他們大可以「遊戲人間」。 但是裝酷是必須付出代價:這樣的男人們,就像躲起來似的,不以真我示人,感到很寂寞。當父母察覺兒子把自己封閉起來時,會感到很悲傷。至於男孩的朋友們,本來有可能成為女朋友的人、或是其他長輩,如果也察覺到男孩為自己砌起一道高牆,原本想伸出援手的人們都會因此退卻。而最痛苦的還是這些即將成為男人的男孩們。一旦戴上了面具,他們一輩子都無法好好療傷,也不能真正去愛。 大部分的女性沒有這種問題。只要花幾小時觀察一群女性(特別是那些年紀比較小的),你會發現,她們都比男性更為真誠與活潑。在她們的言談舉止以及笑容中,自然地散發出內心真正的感覺與氣質。女性有她們自己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女性的表現至少都表達出真正的自我。一般而言,女性比較清楚自己的本性以及想要的是什麼。 這種性別差異是從何而來?不管是男孩或女孩,一開始的狀況都很好,孩子的本性就是有開闊的心胸,他們期待的生活是快樂而充滿冒險。這就是為什麼一群孩子們在一起時總是那麼快樂。 然而小男生的心靈很早就開始萎靡不振,到學齡時他們已經變得死板板、總是一副不自在的模樣。而到十幾歲時,他們身上每吋肌膚彷彿都寫著:「我不快樂」。長大成人後,他們變成像被豢養在動物園裡的老虎:四處徘徊、困惑而呆滯,身體裡蘊藏著無法發洩的巨大能量。他們感覺到人生不應只是如此,卻不知道還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做的。所以他們用畢生的時間偽裝自己,在朋友、家人與自己面前,裝出一副沒事的樣子。 壓力超載 整天都處於偽裝狀態實在很累人,所以男性遲早都必須面臨「壓力超載」的時刻,這沒什麼好訝異的。 有時候,他們會像靈光乍現般隱約看到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改變;有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在大自然中獨處,不管是衝浪或者觀賞夕陽,突然感到自己與海洋、樹木和天空之間存在著上天恩賜的關聯。 當他們與某位女性相處時,會發現自己有股強大的熱情,或是溫柔的親近感。也有可能在和孩子們玩耍時,突然覺得自己的赤子之心還在,充滿活力。他們彷彿看到了什麼,雖然令人不安,但卻如此美好,但那感覺隨即消失無蹤。他們沒辦法找回那種感覺,又回到自己的生活常軌中,但內心其實已為之撼動。他們發覺自己的生命有所欠缺。 「壓力超載」有時會是突然出現的。如果有人擅於壓抑自己的真感情,這種內在張力可能會持續累積,但他們卻視而不見。某天,就像個充滿壓力的鍋子一樣,突然超過臨界點,接著立刻造成嚴重的損害——有可能是身體健康突然出狀況、令人感到羞恥的事發生、事業受到重大挫敗(從各種跡象看來,都是自作自受),或是場驚人的車禍,顯然他們自己就是肇事者。 然而出現的狀況通常不會那麼戲劇性,只是有種絕望的感覺慢慢逼近。他們會突然懷疑身邊的人並不愛他們(通常不是這麼一回事),發現沒人了解自己(通常就是這麼一回事)。轉瞬間,他們與自己的生活開始脫節,關係變得薄弱無比。 男人,你要憂鬱到什麼時候? 從一九七○到一九九○年的二十年間,我在心理學的專業領域裡做的大多是幫助女性的工作。其他像是教學、社工以及健康照顧等專業領域,情況也都一樣。因為如此,女性得以突破原有的狹隘角色限制,這方面的改變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包括兩性關係、職場、教育以及家庭角色等方面),女性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樣貌。 這是個能激勵人心的過程,但是有些人(包括我自己)逐漸體會到:如果只做到這樣,我們會有未竟全功之憾。 男性常常被困在別人所設下的圈套中,即使他們在工作、收入與各種可用外在標準衡量的權力等各方面,有最突出的成就,並不代表在任何一方面都會是贏家,所以我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男性。 觀察的結果極為驚人。有非常明顯的證據顯示(請參閱下頁的圖表),從整個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許多危險因子與男性密不可分。例如自殺、英年早逝、車禍與酗酒等等——從數據上來看,男性的比例遠高於女性。還有,男人一旦受過傷,他們也容易去傷害別人:例如對配偶動粗、性侵孩童、離婚,還有在商界與政壇上的重大道德缺陷,會做這些事的男性有很大的比例是自己本身有問題。 另外像是校園槍殺案、連續殺人案,兇手總是男性。就像羅勃.布萊的名著《鐵約翰》(Iron John)一書最前面所說:「你要憂鬱到什麼時候?」 最重要的問題是:那些出了錯的男人只是例外嗎?還是男性的養成教育有問題,導致所有男人都如此輕率地過日子,成為鑄成大錯的高風險群? 我們是不是該重頭做起,注意小男孩與少年的教養方式,並且對年輕男性伸出援手?是不是應該跟當年改變女性的生活一樣,也要改變男性的生活?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男人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下面列舉的事實都是和這個世代的男性有關: ◆平均來講,男性的壽命比女性少六年。從出生到行將就木的各個年齡層中,男性的死亡率都高於女性。 ◆男人常常會搞砸自己和其他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從這兩個指標就可以看出來:百分之四十的婚姻最後以離婚收場,每五個離婚案例有四個是由女性提出來。)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暴力行為都是男性下的手。 ◆遭受暴力的受害者,其中有百分之七十是男性。 ◆全部行為偏差的學童中,大約有百分之九十是男孩;有學習障礙的學童裡面,有超過百之八十五是男孩。 ◆年輕的男性(十五歲到二十五歲)的死亡率是同年齡層女性的三倍,而且死因都是可預防的事件——其中以汽機車意外為最多。 ◆遊民中有百分之八十是男性。 ◆囚犯中有超過九成是男性。 ◆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男性的死因,排名首位的是由自己所造成的死因。 不管是心理健康或身體健康,還有死亡率,男性都是「名列前茅」。似乎「男性」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險因子。 能和誰學當好男人? 男人怎麼會變成這樣?男人為何會如此不快樂?一九九○年代初期,開始有作家與評論家指出一件本來就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事:跟過去數千年的歷史相較,現代的男孩與年輕男性極度欠缺父親提供的教養。換言之,父親或其他男性長輩並未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教養與典範,以至於他們無法蛻變為成熟的男性。 一個人如果要成長,關愛、教養與典範是三種不可或缺的要素: ⑴關愛: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多重要。 ⑵教養: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人生。 ⑶典範:他們可以透過觀察,學會一個好人應該有哪些感覺、想法與行為。 任何人都應該要有個好爸爸,幾個好的叔伯舅父,或是幾個友善的老師,透過他們才能學會好男人應該有的言行舉止——這個要求並不算太過份。但是,現在的男孩們在生活中幾乎不曾接受過這三者的洗禮。缺少這種訓練,男孩的身體當然還是會長大變成男人的身體,但是他們欠缺善用身體的知識與技巧。換言之,他們欠缺的是灌進去後就懂得如何當男人的「軟體」。 引用:心理諮商師的男人觀察室:現代男人遇到的問題不一樣,別再用老方法對待他們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undercheng/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8872

一個紅茶杯的社交量

2013年05月25日
公開
47

一個紅茶杯的社交量 (文: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孩子渴望跟人互動,因為他的親和需要沒有被滿足。可是,跟人互動沒多久,就不想繼續了;或者,明明幫孩子營造了一個很棒的情境,偏偏他看了看,還是不去跟人互動。 平常嚷著慶生會沒人找他,可是,有一天別人真的主動邀約,他卻扭扭捏捏說不去;或者,去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沒多久又找理由回家。從孩子的言語中,似乎想要交朋友,但孩子的表情與行為,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不僅家長困惑,連孩子自己也不清楚。 這是因為有些孩子的社交容忍量,可能像一個紅茶杯子那樣小。杯子空了,想被倒滿,每個人都一樣。可是,他與人互動一下下,杯子就滿了,量太多了,自然就會想要自己靜一靜,清空、消化一下。 對熟人的容忍量,也許稍微多一點;陌生人的容忍量,也許稍微少一點。精神好、精神不好,都會影響可容忍的量。 有些女生,可以整夜聊天,都不覺得疲累。可是,以我為例,我是很喜歡思考的人,如果對話不是很有意義,一小時就是我的極限了,我寧可去想一些更重要的事。 只有當事人自己,在累積了足夠的社交經驗之後,又能時常自省,才會知道,自己的社交容忍量有多少。 不用懷疑,當一個人不夠認識自己,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就會出現一段焦慮的鴻溝。那麼,清楚掌握自己當下的感覺,或者,家長能敏感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就顯得非常重要。 就算是好朋友,聊到少數主題,大家意見不同,還是會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越深的關係,彼此感覺的變化越是微妙,懂得經營的,就能夠和氣收尾,看不清楚的,可能就會敗興而歸。 您呢?您的社交容忍量有多少?每個人都不一樣喔! BOX�洪老師談人際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的社交容量為高或低? 人天生有親和需求,透過確認彼此的存在而有安全感,驅趕寂寞。只有比例相當少的人,天生就不想跟人接近。不過,只有當事人在主觀上最清楚自己的社交容忍量。 要把主觀經驗用客觀標準定義,那麼,我們勉強這樣看,一個人,能跟多少人,在什麼情境下,互動多久時間,而沒有衝突、不悅,可說是一個人可容忍的社交量。 譬如,我可以同時對許多人演講,講我熟悉的題目,也可以接受問答,持續一整天也沒問題,情緒可以保持穩定。可是,如果跟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中年男人,一起搭火車,如果又沒有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物,那麼,半小時以內我就會開始感覺尷尬,只好閉目養神! 很能夠接受社交挫折的孩子,只要教會適當的社交技巧,他就能在社交情境優遊自在。就像會游泳的人,學划船比較快一樣,因為不怕翻覆。可是,社交容忍量低的孩子,常常也搞不清楚自己的狀況,需要家長幫忙判斷,然後,先調整一次互動所接觸的時間,再來,視孩子的需要調整頻率。 此外,讓互動的情境越結構化(譬如,參加慶生派對,相對於單純是大人聚會,把孩子放一邊玩,孩子更知道要做什麼),互動的方式越正面(譬如,競爭性相對較少、合作性相對較多),對社交容忍量低的孩子越有利。 簡言之,少量、多次、結構化,可以幫助社交容忍度低的孩子,找到與人互動的和諧節奏。 ∼本篇之圖文皆取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一書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轉貼)

2013年05月24日
公開
49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 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 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為什麼? 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 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來年,他再度挑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 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 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但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 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30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前半生,在別人眼中,該也是標準的「金榜題名」、算得上是超級好學生。先後考取建中、台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台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 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台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 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先是我自己在壯年之時,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我雖僥倖得勝,卻也大傷元氣。而沒幾年後,我又遭逢中年喪妻!失去了最愛的人,心裡什麼也不剩,只有空空蕩蕩,整個人渾渾噩噩⋯⋯ 但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自怨自艾,因為我還得拉拔兩個正要經歷青春期的小男孩長大。 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我在校園內觸目所見,年輕快樂、對未來滿懷想像與盼望的學生們。不禁感嘆: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大多時刻,學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過關斬將在大小的考試中勝出? 幾乎沒有人告訴我,考不上「好」學校、「好」科系之後該怎麼辦? 如何勇敢站起來面對挑戰? 聯考制度強調的是,不管喜不喜歡,先搶第一志願就對了! 從來沒有人認認真真地鼓勵我們: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再找出獨屬自己而非主流價值一致鍾愛的「第一志願」? 我們從小經常聽到的童話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與公主結婚,然後呢? 就沒了。從沒有告訴我們,王子公主可能吵架啊! 人生的本質就是無常的變動。如果有一天,公主離開了,王子該如何? 沒有人教過我們,我們也從來不會教學生,關於人生,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反而是我在歷經人生後,最想要獻給學生的禮物。 人生總有悲歡離合,但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更有能力,去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 如何做? 其實很簡單,提前把這些人生問題,丟給學生去想,讓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有心理準備;提前為他們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們突然面對了,竟只有手足無措的份。人生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我想教會學生的,是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 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選擇補考,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說穿了,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而成,懂得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麼是人生導師?「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重點是裡頭的精神,能不能讓你在歷經悲歡離合時,多一點力量與勇氣,繼續朝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無缺的老師,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學生,打開心胸、主動出擊,每天都能遇見自己的人生導師、每天都能茁壯成長。 (台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摘自商周) (書名:勇敢做唯一的自己:台大教授郭瑞祥的人生管理學)

好萊塢的換乳宣言

2013年05月23日
公開
55

陳文茜曾說:「乳房是女人的社交工具。」相信很多人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承認,男人特別在意且鍾愛女人乳房的事實。很多女人寧願相信胸前的波濤洶湧不但是事業線,更是代表愛情線。 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 )在5月14日投書《紐約時報》說道:「我並沒有因此感覺自己不再像是女人,我反而覺得自己做了很勇敢的決定,而這個決定絲毫未減損我的女性特質。」 這項『割乳宣言』大大顛覆了豐滿雙峰的完美標準,讓多少男性失望落淚啊~沒辦法,男人就是視覺型的動物。 這個宣言的背後,除了代表預防醫學的日益抬頭,也慢慢扭轉女性一定需要豐滿的乳房才能吸引異性嗎?(還好裘莉已有六名小孩,還有支持她、愛她的另一半,也許她會考慮裝置義乳呢~) 我在想,裘莉切了雙乳,其實她的世界更為海闊天空!以性別角色來說,她似乎可男可女,渾然天成的性感雙峰不再是她的專屬,取而代之的是裘莉的智慧和勇敢,征服成千上萬的粉絲,還有對於預防醫學的重視,身為女性,更要重視乳癌的風險因子。 *********************************************************************************************** 科幻片莫非是恐怖片,當人類生活竟一步步實現所有荒謬預言。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在紐約時報發表防癌割乳宣言,一方面鼓舞了全世界女性,妳是妳身體的主人,主宰妳的命運。尤其她以性感女神之尊,自曝她身體其實不完美,感動無數影迷;另一方面,就像她四處領養孩童、去非洲專制國家待產,看似正面的行動卻透露出令人不安的訊息。 裘莉的換乳決定其實是當代美國主流文化的必然結論。好萊塢工業幾乎已經很難找到一張天然的臉孔,不分男星女星,許多年紀輕輕便已改頭換面,打開電視,連新聞主播都很少有一張正常的人臉。美國影星拒絕衰老,個個動刀,導致好萊塢必須去英國找演員來演老角,因為只有英國演員有皺紋。美國社會崇尚青春,崇尚力量,必定重視身體機能完美——不能只是性能尚佳或良好,而是十全十美。 社會期待女性維持完美體態的標準,早已超乎人類極限,並因之發展出龐大的化妝品產業、時尚工業、醫療產業,同時沒放過男性,發明了威而鋼,然後又怕男性缺乏慾望,再推出口服藥,要男性體內保持一定雄激素。任何身體的變化、正常的衰老、心情的起伏,在當代美國,不再是人生的經驗、生命的自然過程,而是一種疾病。裘莉並不是在改寫女性美的定義,因為她還是裝了義乳,維持她符合主流美的身材,她事實上正在改寫疾病的定義。她卅七歲,身上還未測出一個癌細胞,她的疾病,只是母親遺傳給她的「缺陷基因」。 「缺陷基因」此詞出來,便是一條康莊大道通往種族滅絕。美國黑人過去遭到歧視便有偽基因理論當藉口,說他們含有低等基因,更接近猩猩,因此不必把他們當人。至於二戰時希特勒如何對付猶太人,刊登裘莉文章的紐約時報只顧著衝流量,恐怕一時忘了歷史的教訓。 但,可悲的是,基因醫學、預防醫學怕是越來越難抵禦。因為,學術上,人類終究好奇生命的藍圖,想要探索人體奧祕;而商業上,隨著人類社會高齡化,追求健康長壽,預防醫學勢必蔚為潮流。若是如此,將無可避免帶來階級分裂尖銳化,越來越多有錢人像裘莉,不只想防老,而是進一步、意圖用錢預買更多壽命。 他們想知道、更想改造自己以及下一代的基因,所以他們可以活得更強悍。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基因將會成為不公不義的社會解釋,翻轉死亡一視同仁的永恆定律,以後窮人若有幸生副強健的體魄,說不定,他的唯一出路只能販賣器官給想要延長壽命的富人。 缺陷基因說,也將限制個體對生命的想像,減低自我實現的動力,人們不用再激勵自己奮鬥,努力克服各種生命條件的限制,通過練習、教育與毅力,以抵達夢想的彼岸。真的,我人生之所以失敗(而且註定失敗),其實都是我爸媽的錯。以後全世界的小學生都會能以此理由拒交功課。 一九八七年美國拍出《機器戰警》(RoboCop),人類藉由拼裝身體,變成現代版的科學怪人;但十年之後的美國卻拍出科幻片《千鈞一髮》(Gattaca),描述一幅基因決定一切的未來社會,卻有一名基因有缺陷的年輕人因為嚮往太空,以個人意志力與激情,克服重重驚險,終於圓夢。 到了二○一三年,裘莉可能只會對這名年輕人說,去換顆心臟吧。(作者為胡晴舫)

FB 分享

2013年05月22日
公開
58

朋友Maggie自從換了新工作,因職是之故,在工作上要用到大量的英文。而她的專長除了企管之外,英文語言學是她第二個強項。在FB上常常看到她的分享,嗯....我每天也可以自學一點英文。 Confidence man 是"信得過的人"嗎? Personal remark 是"個人評論"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 要小心你的中英文之間還有些gap喔! 以下是網友幫我們整理出台灣學生最容易會錯意的英文phrase,趕快一起來試試: Dead president 美鈔 (上印有總統頭像,並非“死了的總統”) Busboy 餐館勤雜工 (不是“公汽售票員”) Busybody 愛管閒事的人 (不是“大忙人”) Dry goods (美)紡織品 (英)穀物 (不是& ldquo;乾貨”) Heartman 換心人 (不是“有心人”) Mad doctor 精神病科醫生 (不是“發瘋的醫生”) Eleventh hour 最後時刻 (不是“十一點”) Blind date (由第三者安排的)男女初次會面(並非“盲目約會”或“瞎約會”) Personal remark 人身攻擊 (不是“個人評論”) Sweet water 淡水 (不是“糖水”或“甜水”) Confidence man 騙子 (不是“信得過的人”) Criminal lawyer 刑事律師 (不是“犯罪的律師”) Service station 加油站 (不是“服務站”) Rest room 廁所 (不是“休息室”) Dressing room (化妝室) (不是“試衣室”或“更衣室”) Horse sense 常識 (不是“馬的感覺”) Capital idea 好主意 (不是“資本主義思想”) Familiar talk 庸俗的交談 (不是“熟悉的談話”) Black tea 紅茶 (不是“黑茶”) Black art 妖術 (不是“黑色藝術”) 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 (不是“陌生的黑人”) White coal (作動力來源用的)水 (不是“白煤”) White man 忠實可靠的人 (不是“皮膚白的人”) Yellow book 黃皮書(法國政府報告書,以黃紙為封)(不是“黃色書籍”) Red tape 官僚習氣 (不是“紅色帶子”) Green hand 新手 (不是“綠 手”) Blue stocking 女學者、女才子 (不是“藍色長統襪”) 繼續中....

小學生討論版

2013年05月21日
公開
61

最近小學生版討論強強滾!! 其中有一篇很吸睛的討論是,版主形容自己有兩個小孩一個小三一個小一。小三的孩子很愛吃,小一的學校功課多。因為版主所給資料很有限,網友們只好靠自行想像,借題發揮.... 我粗淺的認為,有些小學生版的媽媽急著求救孩子的學習出了很大的問題,有很多問題其實是出在家庭面,以及不熟悉幼教體系和小學體系的不同之處。 在台灣,尤其是幼教的環境堪稱是最成熟也是極富愛心的地方,老師們多半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耐性對待幼齡孩子,給他們生理(吃喝玩樂)極大需求外,在學習中(英)文、蒙特梭利、藝術美勞、校外教學、體能活動...等,往往滿足家長和孩子的胃口。軟體和硬體上也一應俱全。 所以為什麼,在北部的家長(尤其是台北市)擠破頭也要把孩子往明星公立幼稚園送?另外在下午或額外的時間補充公幼英文的不足。還好現在是因少子化之故,口碑良好的公幼很好進入,但也有極少數需要抽籤,或是戶籍要落地滿幾年才有資格進校。 問題來了,無論是公私立幼教老師,通常是被家長抱怨的多,又被要求的多,幼教老師也極力做到配合家長需求,在校偶爾發生的同學之間的碰撞和擦傷,家長們都會繃緊神經怕小孩受傷...。久而久之,大多數家長似乎也習慣這樣的模式跟幼教老師"相處"。加上少子化的關係,現在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不少,每個孩子都是當成寶貝般的呵護著。 上了小學,老師又是另一個族群。所以你幾乎再也看不到老師會為孩子把屎把尿的陪著,因為你的孩子大了,他們要學會獨立長大,家長不可能再像以往要求幼稚園老師的標準來要求小學老師,這是一般家長的基本認知。 幼稚園銜接小學這一段時期,我個人認為是十分重要的。小孩的生活常規作息從很小時,一定要學會自主安排,凡事一定要自己來,該學習就好好學習,該玩樂就盡情玩樂,這非但是老師之責,更重要的是家長平時在家就要教會教好的。上了小學後,第一個挑戰就是作業問題,握筆有沒有拿對?上課專注力如何?感統問題在此時會慢慢暴露無遺。 我也看過有的家長一下子無法接受學校作息,認為老師太嚴,功課太多...其實真正要自省家長自己平時的在家教育為何?如果真正是孩子性格或是老師不適任的問題,那就外一章了~ 以上純粹個人感想!

當她的英雄--『摘自父親的力量』

2013年05月20日
公開
53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也許你從八歲起就常聽到這個問題。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超人,或者你想成為牛仔、消防員、騎士,或橄欖球明星。但你真正想當的其實就是英雄。 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你女兒需要英雄,而你就是她選出的那位英雄。 看看英雄吧,他們保護人民、堅忍不拔;他們展現無私利他的愛、深信自己內心的信念;他們明辨是非,並且採取行動。消防員衝入火海和斷垣殘壁,只為拯救一個驚慌失措的人,卻從來沒想過成敗。 英雄都很謙卑,但對於他們拯救的對象而言,他們卻比天還高。 那要如何成為女兒的英雄呢?首先你得知道,她不能沒有英雄。她需要一個英雄帶領她通過陰險的流行文化叢林。你也要有體認,成為二十一世紀的英雄並不簡單。這需要堅毅的心志、自制的思想和行為的克制。因為你得先走入尷尬、難受不堪,甚至人身威脅的境地,才能把女兒救出來。 你女兒的朋友,甚至她自己都可能在派對上喝酒,而你得去那裡找她,然後把她帶回家。你也可能需要和她談談她的穿著打扮,還有她喜歡的音樂。甚至可能在凌晨一點鐘,開車去她男友的家裡,堅持要把她帶回家。 這些時刻女兒都需要你。 領導能力 女兒從出生那刻起,就認得你較母親低沉的聲音;學步時期,她抬頭看著你偌大的身形,察覺到你的偉大、智慧和堅毅;就讀小學時,一有問題,她會不假思索地找你。 無論她外在給人什麼印象,她的生活都圍繞著父親打轉,亟欲發掘你喜歡她什麼、你想要她做什麼。她知道你比她聰明,而且因為她需要你的愛,所以她給你權威。除非獲得你的點頭,否則她不會對自己滿意。所以你在運用權威時應當謹慎、以智慧應對。她不想只把你當等閒之輩,而是她的英雄,一個比她更有智慧、堅定、強壯的英雄。 女兒可能永遠離你遠去的唯一原因,就是你已不值得她尊敬、無法帶領她或保護好她。如果你沒辦法提供她這些需求,她終將轉向他人身上去尋求,而這就是問題的開端,千萬別讓她放棄你。 現今對權威的普遍看法讓男性憂心,多少帶有政治正確性的疑慮。大眾心理學家與教育家曾說,權威讓人窒息、感到壓迫,可能壓垮一個孩子的心靈。父親擔憂的是,如果他們過於逼迫小孩,或建立太多規矩,孩子會變得叛逆。但最大的危險其實是棄械投降的父親,特別是孩子正值青少年時期。權威不會威脅你和女兒的關係,反而會讓你們的關係更緊密,讓她更尊敬你。 事實上,會出現在心理輔導室、臨時拘留所和中途之家的少女,通常缺乏一個善用權威的父親。惹禍上身的年輕女孩,會花許多時間在諮詢上,講述父親帶給她們的傷痛,可能是遺棄、離開或忽視。她們口中的父親都無法或害怕訂立規定,相較於女兒的心情,他們較關心自己內心的掙扎,只想要避開衝突,閃躲與女兒對話的機會,或不阻止她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你的天性就是要保護女兒,別管大眾文化和心理學家怎麼說,做就是了。 請做好萬全準備,女兒希望視你為她的權威。但隨著她年紀漸長,她會測試你,看看你是不是真心的。父親等同於規定,青少年在這年紀必會挑戰他們,一對一鬥牛會更激烈,兒子也會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 我告訴你一個祕密吧,大多數女兒也會挑戰父親,她會與你進行角力,不是為了要看你夠不夠強悍,而是要看你是否真的關心她。所以千萬謹記在心,當她反抗你的規定時,哭著說你過分、不公平,她其實在問你一個問題:爸爸,我真的值得你這樣做嗎?你是否夠堅強,可以管住我?你一定要讓她知道你可以。 我就讀大學的時候,父親對我保護甚嚴,嚴格到我都覺得他是邊緣性精神病人。當時我就讀的是女子大學,決定出於自己的意願,期間也未曾給家裡添麻煩。我是家裡最年長的女兒,所以具有身為老大的責任感。大四前的某個夏夜,有個英俊的男生約我出去用餐,他剛從大學畢業,從事一份正派的工作。他來家裡接我時,我父親向他自我介紹,但不巧地(或者說很巧地),這個男生說了一些觸怒父親的話。當時我不能理解,坦白說,這全是因為那個男生很帥。父親問我幾點回家。沒錯,他在提醒我,我暑假回家,住的可是他的房子,所以必須遵守這個屋簷下的門禁。我告訴他會在午夜前回到家。 我們去一間高級餐廳用餐,之後轉往另一間享用點心和飲酒(當時合法的飲酒年齡為十八)。接著不用說,由於我太迷戀這個男生,所以完全忘記時間。半夜十二點半,安靜高雅的餐廳裡,忽然傳來有線廣播系統的聲音,通知我有通電話找我。這感覺實在太丟臉了,因為我知道是誰打來的。由於覺得太難為情,我直接請約會對象載我回家。我簡直氣得七竅生煙,而父親就站在家門口等我,門廊的燈也開著。這個可憐的男生想要借用廁所,但在他能開口之前,我父親對他說,他一點也不欣賞他在外面把我留到這麼晚,尤其他應該已經知道,我在一個鐘頭前就應當回到家。然後他告訴這男生,這個家再也不歡迎他來,因為他對我根本就不尊重!我的約會對象因為太沮喪,連廁所都沒借就離開了。 我勃然大怒,準備好要和他大吵一架。我告訴他,我已經二十歲了,有能力決定幾點回家,我不能接受被當作不受控的少女。我對他大吼,他也對我大吼,告訴我住在他的屋簷下,他絕對有權管我幾點回家。接連兩天我都不和他說話,我不高興不只是因為這些家規,更是因為他打電話到餐廳,讓我顏面盡失。更過分的是,他還把我的約會對象趕走! 之後我仍陸續和這個男生出去約會,但他再也沒來過家裡,我們直接約在外頭碰面。我覺得他真的很棒,殷勤、聰明,也很幽默風趣。此外他也很有禮貌,不像爸爸說的那樣,我覺得他對我很尊重,我也很滿意這點。直到有天,我在無事前通知的情況下去他家,因為我跟他相處很愉快,只是想去打個招呼。我敲了門,應門的卻是一位二十多歲的金髮美女。當下我很失望。之後我發現這可惡的傢伙,交往的對象不只這位金髮美女,還有其他女人,我對他簡直失望透頂。 我終於明白,我爸爸的男性直覺告訴他這男生不行,而這是我無法察覺的。即便我已經成年,他仍舊堅持我遵守門禁,也向我坦承他對我約會對象的感受。爸爸強硬的態度是對的,他已經說對了好多次。他從來都沒有失去他做為父親的權威。我可以告訴你,對少女或年輕女孩來說,沒有什麼比得上父親強壯臂膀的保護。他的權威保護我遠離麻煩,也讓我感到被愛。更重要的是,他讓我可以很驕傲的說他是我爸爸。 你的女兒也同樣需要你的指引,告訴她是非對錯、行為合宜與否。進入小學三年級、大學或婚姻,對她來說都是全新的經驗,她需要知道你的看法,知道你認為怎麼對她才是最好。因為你經歷過這一切,而她也相信你給予的意見。所以不用害怕,告訴她吧!也不要畏懼人生中面臨的大問題,她會想知道你對她的人生目的有何想法,無論是她應該投入自己的熱情,或是致力於幫助他人。 書名:父親的力量: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 一個朋友推薦我要看的一本好書 也與大家分享

紀伯倫的一段話

2013年05月18日
公開
35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非常好的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 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任何事情不論多微小, 只要超過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 過長、過大的壓力會殺死海馬迴的細胞, 使孩子的記憶衰退。 不要叫孩子圓你的夢, 因為那是你的,不是他的, 更不要常說「你讓我很失望」, 這種話只會使孩子放棄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 當一隻狗怎麼做都不能改變環境時,牠會放棄嘗試, 到後來環境改變了,牠有機會可以翻身時, 牠也不會去做,因為牠已經習慣牠的悲慘了。 別輕言失望 別讓孩子放棄自己 「先前的經驗會決定後來的行為」, 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地方, 看到現在小學生也要上大夜班就深覺台灣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如果我們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小三、四年級學生放學後 不是回家,而是去補習班, 就難怪最近的調查發現國中以上的人, 五個有一個曾經想過自殺。 紀伯倫的話是對的,孩子透過我們來到人間, 但是他們不是我們的化身, 不要因昨日我們的觀念去限制明日他的發展。 (轉自--洪蘭)

神奇的定律

2013年05月16日
公開
52

神奇的定律 (文/劉炯朗) 大家都知道,科學的研究有理論和實驗兩個相輔相成的層面,理論是一個模型,加上數學的公式,可以用來描述物理、化學或者生物裡的真實現象;實驗則是經由觀察這些真實現象,獲得數據來驗證理論上的模型。科學上有很多例子是先有理論,然後再從實驗裡得到驗證的數據。譬如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裡指出,光線會被重力扭曲,但是一直等到3年之後,1919年5月29日,當在非洲和南美洲可以看到日全蝕的時候,才獲得驗證的數據。(英國的亞瑟•愛丁頓在當天觀測了日全蝕,發現太陽附近的星星位置確實會產生視覺上的偏差,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推論。) 80/20法則 19世紀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帕雷多(Vilfredo Pareto),提出了現在被大家叫作「帕雷多法則」或者「80/20法則」的經驗法則。帕雷多研究當時義大利人民財富的分配時,發現大部分的財富分配在少數人的身上,比較精準的說法是,他發現全義大利80%的財富,集中分配在20%的人身上。後來,他對其他國家財富的公布做了相同統計,也發現這個80/20法則是相當準確的。按照聯合國1989年的統計,全世界最富有的20%人口的生產總值是全世界的82.7%,他們在自己國內的儲蓄是全世界的80.6%,他們在自己國內的投資是全世界的80.5%。 我們只知道這個80/20的分配,卻沒有一個模型或者方程式可以用來解釋怎麼導出80/20這個結果。後來,美國的管理大師朱蘭(Joseph Juran)沿用帕雷多的觀念,提出在管理學上的80/20法則,也就是80%的結果來自20%的力量。譬如說,在一個企業裡,80%的成果來自20%菁英員工的貢獻;上班時,20%的時間用來做80%需要做的事情,剩下來的80%的時間就花在無關重要的事情上了;生產線上,80%的錯誤來自20%的工作點。不過,漸漸地「80/20法則」也被濫用,失去了數值上的精準性。 用一個例子來驗證班佛定律:假設我們有100元存在銀行裡,每年利息10%,按複利計算,如果我們把25年內每年在銀行裡存款的數據列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從100元到200元要花7年多的時間,所以有7個數據的第一位數字都是1;但是,從500元到600元只要花2年的時間,所以只有2個數據的第一位數字是5;從900元到1000元只要1年多一點的時間,所以只有1個數據的第一位數字是9,這又驗證了班佛定律。 班佛定律 另一個差不多在100年以前一位物理學家班佛(Frank Benford)發現的定律,叫作「班佛定律」(Benford’s Law)。這個定律說,假設找出1,000個人,請每一個人隨手寫下一個四位數,這些四位數的第一位數字可能是1,也可能是2,是3……是8,是9,這其中會有多少個是1?多少個是2?……多少個是8?多少個是9呢?一個直覺的答案是──應該是相當平均地分布吧!九分之一是1,九分之一是2……九分之一是9吧!因為這1,000個四位數是完全隨機選出來的。但是,當班佛分析許多從真實生活裡搜集得來而不是隨機選出來的數據時,例如不同河流的長度、不同城市的人口、不同股票的股價,他發現在許多數據裡,第一位數字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 他提出一個公式,用來計算第一位數字的分布,按照他的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第一位數字是1的機率是30%,是2的機率是17%,是3的機率是12%,一路遞減,是8的機率只有5%,是9的機率只有4.6%;換句話說,在這些數據裡,大約三分之一數據的第一位數是1;大約三分之一數據的第一位數是2或3;大約三分之一數據的第一位數是4、5、6、7、8或9。當我們看第二、第三或第四位數字的時候,它們從0、1、2、3……到8、9的分布倒是相當平均,每個數字出現的機率都大約是十分之一。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不可思議,甚至和直覺相違背。但班佛定律經過反覆驗證,很多數據都是相當正確的。 《摘自--學校沒教的邏輯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