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琪 (亮亮&騰騰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右腦啟發訓練 【日本幼兒教育學博士 七田兒童教育協會校長】七田真 主編

2006年04月03日
公開
41

愉悅的心情有助於心靈、能力與智慧的成長 讓幼兒在七田式豐富的教育環境下萌芽. 幼兒對父母親表達情感、無論是使用肢體語 言或言語上的溝通。此時,若能獲得父母的 讚同與回應,將會加快幼兒學習與成長的腳步。 學習過程中,幼兒的成長環境是最重要的, 若能運用玩具或圖片等有趣的教材,將可引導 幼兒的學習意願。這些有趣的教材能使幼兒在 愉悅的心情下,啟發他們的心靈成長、能力成 長與智慧成長。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幼兒,提 供適當的教材,父母親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 就可以讓孩子們得到快速的成長與學習。 幼兒右腦教育系列一 0歲∼6歲是幼兒具體體驗數字的教育加強時期,算術不只是抽象的數字認識, 具體認識的概念才是最重要的。「幼兒數學教室」系列針對右腦靈活的運用, 特別加強幼兒數字的認識以及印象的加深。 30張以上卡通動畫與唱遊的結合,啟發右腦,讓幼兒輕鬆的認識數字與算數. 幼兒右腦教育系列二 右腦具備了常人所未知,超越一般常識的能力,而0歲∼6歲 的幼兒原本就擁有使用隱藏在右腦的高度潛能,這個時期不 但可以吸收知識,更可啟發幼兒先天的資質。三歲前的幼兒 們左腦尚未完全開發,對他們來說,使用左腦勉強記憶理性 、知識、語言、判斷力的灌輸,是揠苗助長的作法。啟發右 腦,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下學習吧! 幼兒右腦教育系列三 『右腦啟發訓練─幼兒英文教室』系列是一套能使幼兒開心 學習英文的視聽教材。每天輕鬆的反覆學習,完全的輸入右腦, 讓初學英文的幼兒能正確發音。讓幼兒也在雙語教育下學習英文 !本片以卡通動畫與唱遊的結合,啟發右腦,讓幼兒輕鬆地學習 英文ABC。 講師∼七田真博士簡介 1929年出生。日本島根縣人。教育學博士。 美國新港大學日本部教育學院教授。開設七田兒 童教育研究所、兒童英語研究所。目前擔任日本 教育學檢定顧問。日本科學會顧問及七田兒童教 育協會校長。目前日本約有三百多家實行七田式 幼兒教育的七田教室。並漸漸推及至美國、韓國、 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區。著有〞嬰兒是天才〞〞 所有兒童都會成為天才〞〞智能與創造之科學〞 等書。其中尤以〞超右腦革命〞〞右腦智力革命〞 在台灣學術界引起熱烈的討論。 七田式教育法的目的 左腦是語言的腦,右腦是圖像的腦。推廣開發圖 像能力的右腦教育,自始至終的圖像教育,自然 而然的培育出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因為右腦是創 造愛、和平、協調的腦,使二十一世紀的地球能 重新尋回和平、沒有戰爭,成為一個彼此關懷的 世界,同心協力的集團社會。 七田式兒童教育的六大原則 1. 不看孩子的缺點,多稱讚孩子的優點。 2. 視小孩現有的舉動為成長必經的過程。 3. 不追求完美主義,視〞不會〞為理所當然。 4.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認同孩子的個性。 5. 不以學習能力為主。避免造成孩子之間競爭與壓力。 6. 認清現狀,相信孩子們的可能性。 七田真-右腦開發12VCD內容如下: 一. 體操教室-1感覺與交流 二. 體操教室-2創造空間 三. 英文教室-1單字教學 四. 英文教室-2單字教學 五. 英文教室-3單字教學 六. 音樂教室-1音感與思考 七. 音樂教室-2情緒空間 八. 遊戲教室-1數字與容量 九. 遊戲教室-2思考空間 十. 數學教室-1數數看 十一.數學教室-2總共有多少 十二.數學教室-3大小的比較

教具名稱:螺絲起子練習

2006年03月21日
公開
13

年齡:3歲半以上 你需要: 1塊木板上面鑽3個洞,分別鑲入3個梅花釘 3個螺絲(已旋轉入梅花釘內) 一字型的小螺絲起子 示範步驟: 1. 右手拿起螺絲起子,尖尖的地方對準左邊第一個螺絲的一字凹痕壓下,右手食、中、拇指抓緊螺絲起子的頭,左手扶著下面,慢慢逆時針旋轉,直到螺絲轉出來為止,把螺絲放在木板上。 2. 繼續旋轉第二及第三個螺絲,直到螺絲轉出來為止,分別把螺絲放在木板上。 3. 反向操作,左手拿起第一個螺絲,對準第一個梅花釘,右手拿起螺絲起子,壓緊螺絲的一字凹痕,再依順時針方向轉緊。重複第二及第三個螺絲,直到全部螺絲都轉緊為止。 延伸變化: 1.可以變化不同數量或大小的螺絲,愈小的螺絲愈需要精密的肌肉控制。 2.選用十字型的螺絲和螺絲起子。 3.選用六邊型的螺絲和扳手。 4.家裏的椅子、書桌、或櫃子需要用螺絲起子修理的,請孩子先來做練習。 目的:學習使用螺絲起子打開及鎖緊螺絲。 爸爸媽媽加油站: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子)都會喜歡看爸爸修理家具或調整家用設備,對爸爸所使用的各樣工具特別感興趣。在沒有安全顧慮下讓孩子參與部分工作,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可藉機會告訴他工具的相關安全規定。做過這個工作的孩子會拿著螺絲起子到處巡邏,看看家裏有沒有東西要修理的,請多多製造機會來滿足孩子的成就感。 很意外的..亮晶晶做的很好 因為我原本以為他不太會使用螺絲起子 只是他有時候會欠缺耐心 這是他的大缺點

教具名稱:倒東西練習一(杯子無把手)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4

年齡:2歲半或3歲以上 你需要: 2個透明杯(或透明花瓜罐頭) 1/2杯量的紅豆 一個托盤 注意:1.紅豆數量約杯子的1/2至2/3,不要太多,以免溢出。 2.托盤的邊緣略高起約1至2公分,以承接不小心掉出來的豆子。 示範步驟: 1.告訴孩子這個工作叫「倒東西練習」,請孩子先注意看你做一次。 2.右手拿起杯子,左手扶著杯緣,慢慢把紅豆倒入左邊的杯子中,倒完用眼睛再檢查一下杯子內還有沒有紅豆。 3.把托盤沿順時針方向轉180度,有紅豆的杯子又轉到你的右手邊,再重覆步驟(2)一次。 4.把掉出來的紅豆撿回杯內,再邀請孩子從頭做做看。 5.把工作放回原位。 延伸變化: 1.請變化不同種類或大小的杯子。 2.請變化不同的內容物,例如綠豆、黑豆、彩色細沙、小珠子等等。 目的:學習運用手部小肌肉來倒東西。 爸爸媽媽加油站:1.這個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它還包含促進手眼協調、次序感(Sense of Order)、專注力、小肌肉控制力、以及獨立感等間接目的,在所有的日常生活教具裏都具有這些功能,請引導孩子多多練習。2.請提醒孩子小心使用玻璃杯,以免因碰撞而破裂。另外,我們做父母也要學習,不要怕髒亂,也不要怕打破,孩子的成長會超乎我們的想像。3.有些孩子練習幾次後,會省略步驟三,直接用左手把左邊的紅豆倒回右邊去,這是孩子自己動腦筋發展出來的趣味和變化,不需糾正他。 亮晶晶做的滿開心的.. 但是... 後來把紅豆直接到在盤子上 玩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