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von1119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Nikon 鏡頭命名法則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24

Nikon鏡頭系統標記閱讀 許多新使用者常常為了買鏡頭的事情搞的頭昏腦漲,剛入門就被一大堆希奇古怪的鏡頭代碼搞的民不聊生屍橫遍野,其實閱讀大多廠商的鏡頭標記不難,因為這些鏡頭標記大致可以拆成幾組來看,各組裡面有這顆鏡頭的功能代碼,可以很簡單的瞭解一顆鏡頭的特性,這裡介紹Nikon鏡系的標示法,希望由此文可讓您更快速的識別出您要敗下的目標. Nikon鏡系大體上的標示順序是: 機械測光方式 自動對焦-型式 特殊功能 設計者 ED使用與否 焦長 光圈 電子測光型式 改款型式 (內對焦與否) ----------------------------------------------------------- 機械測光方式: 全名是"自動開光圈索引(Ai = Automatic Maximum Aperture Indexing)",簡記為Ai,其實有分成Ai與Ais兩種,Ais有改進Ai一些對於機械相機P模式(程式曝光)會遇到的問題(焦長回傳,線性光圈值),但因為兩者年代差距很近,大多Ai鏡都被改進至Ais的標準,兩者可以由光圈環上的最小光圈值來判讀,若橘色則是Ais鏡,但因為差距很小,大多都簡稱"Ai鏡",基本上僅有在FA,F4,FG,F301,F501這幾台機身上Ai與Ais才會有明顯差異,其餘機身上大多不太有差. 有Ai這個標示字代表這顆鏡頭在支援Ai測光方式的機身上可以實行開光圈測光(因為鏡頭可以把最大光圈值與設定光圈值回傳給機身知道,機身才能推算真正拍攝時的入光量是多少),此外新一代的低階機身(F401起)已全面改採電子方式測光而不支援這種傳統的Ai機械方式測光. ----------------------------------------------------------- 自動對焦-型式: 這組有三種,分別是AF/AF-I/AF-S. 只要出現這組識別字即代表這顆鏡頭除了能自動對焦外,還有內置CPU來支援電子方式測光(跟Ai識別字剛好一對"),因此只要是AF鏡即是所謂的CPU鏡頭,因為一顆鏡頭只會有一種自動對焦方式,所以這組識別字不會同時出現在同一顆鏡頭上. AF代表這顆鏡頭支援機身驅動的自動對焦. AF-I代表這顆鏡頭為內置對焦馬達型式的自動對焦鏡頭. AF-S代表這顆鏡頭為內置SWM(降噪波形馬達Silent Wave Motor,就是俗稱的超音波馬達)對焦馬達的自動對焦鏡頭. 要注意AF-S與AF-I鏡頭僅在F90,F4以後的機身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背上才有支援. 此外手動對焦(MF)是每顆鏡頭的基本功能,因此Nikon鏡系也不會特別標示出來. ----------------------------------------------------------- 特殊功能: 這組有七種,分別是Zoom/Fisheye/VR/PC/Micro/DC/DX. 這組識別字代表這顆鏡頭的特殊功能(沒寫就是沒有特殊功能..),因為一顆鏡頭可能有兩種以上的特殊功能,因此這組識別字是可以有一個以上的. Zoom代表這顆鏡頭是變焦鏡 Fisheye代表這顆鏡頭是魚眼鏡頭 VR(Vibration Reduction)代表這顆鏡頭是防手震鏡頭,大多鏡身上會銘刻一個紅色的"VR"字樣,注意VR僅在F75/80/100/5之後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背上才有支援. PC(Perspective Control)代表這顆鏡頭具有透視控制的能力,也就是俗稱的移軸鏡,用以修正透視感或控制景深. Micro代表這顆鏡頭是專職的微距鏡頭,可以達到1:1或接近1:1的放大率. DC(Defocus-image Control)代表這顆鏡頭具有景深控制能力,可以控制拍攝的散景程度 DX代表這顆鏡頭是Nikon D系列數位機背專用,用在傳統鏡頭上可能會出現暗角. ----------------------------------------------------------- 設計者: Nikon鏡頭都是Nikon自己的Nikkor鏡頭廠設計的. ----------------------------------------------------------- ED使用與否: ED是Nikon自家的超低色散鏡片(Extra-low Dispersion)的簡稱,有此識別字代表這顆鏡頭有裝這種鏡片,大多鏡身上也會有一塊"ED金牌"來表示. ----------------------------------------------------------- 焦長: 此標示字表示出這顆鏡頭的焦長,單位是mm. 若是變焦鏡則用連字號或~來表示範圍,例如"28-70mm" ----------------------------------------------------------- 光圈: 此標示字表示出這顆鏡頭的最大光圈值,單位是F值. 若是變光圈鏡頭則用連字號或~來表示各焦段的最大光圈值變化,例如"F3.5~4.5" ----------------------------------------------------------- 電子測光型式: 這組有三種,分別是D/G/P 這組補充了CPU鏡頭的測光功能 D除含有電子測光所需的CPU以外,還具有鏡頭焦長回傳的功能,可以提供機身做計算曝光或閃燈時的參考. G標示代表此鏡具有跟D鏡一模一樣的電子測光與焦長回傳功能,但取消了傳統的光圈環設計,所有的光圈值都僅能由機身控制,因此較舊的機種因無法由機身上控制光圈會無法支援此種鏡頭,支援G鏡的機身有F75/80/100/5之後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身. P是代表這顆鏡頭具有CPU可以提供電子方式測光(但沒有距離回傳功能),主要用意是把手動鏡頭加裝一個CPU讓新一代的機身可以使用(因為許多新一代機身已經不支援Ai這種機械方式測光). ----------------------------------------------------------- 改款型式: 這組識別字標示出是否為這顆鏡頭的改款,例如寫"II"即為第二代改款,若沒有標示則是指這是一代鏡. ----------------------------------------------------------- (內對焦與否): 這組識別字寫在括號內,由此識別字是代表這顆鏡頭是屬內對焦(IF)型式,對焦時鏡身長度不變(注意!不代表變焦時長度也不變..). ----------------------------------------------------------- 此外鏡身上還可能會標示兩組識別字(規格表上不會寫出來): CRC(Close-Range Correction)表示這顆鏡頭有桶狀變形修正結構. Aspherical Lens代表這顆鏡頭有採用非球面鏡片. ----------------------------------------------------------- 拉拉雜雜寫了這麼多,接下來就容易分解了. EX1: Ai AF Zoom Micro Nikkor ED70∼180mm F4.5∼F5.6D 由此可見這顆鏡頭可以在支援Ai測光機制的相機上實現開光圈測光(Ai),這還是顆機身驅動的自動對焦(AF)變焦(Zoom)鏡頭,具有微距能力(Micro)且有裝ED鏡片,焦長是70-180,光圈是F4.5到5.6,支援焦長回傳功能. EX2: AF‐S DX Zoom Nikkor ED17∼55mmF2.8G(IF) 沒寫Ai且有G傳統機身就不能用了(沒Ai=機械相機不能開光圈測光,有G=沒光圈環可調),但是AF-S且有G所以電子相機還是能測光,這是顆數位相機專用(DX)的變焦鏡頭(Zoom),對焦是用超音波馬達的(AF-S),有ED鏡片,變焦範圍是17-55,光圈值只有一個所以是恆定光圈F2.8,有G所以沒光圈環但支援焦長回傳功能,這是顆內對焦(IF)設計的鏡頭. EX3: PC Micro Nikkor 85mm F2.8D 沒Ai所以他不能支援機械式的開光圈測光,也沒AF所以也沒有自動對焦,但有D所以可以做電子式測光,這是顆移軸(PC)微距鏡(Micro)焦長85mm,光圈F2.8.

轉載-拍好照片的十大要素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6

十大要素之一:時刻準備好你的相機 有很多一生只出現一次的精彩畫面都是在我們手上沒有相機的時候出現的。為了能夠拍攝到這些無價的照片,作為攝影發燒友的你,一定要隨時隨地手持一台能夠拍攝的相機。如果你的專業相機的個頭太大以至不便攜帶,我推薦你購買一台小巧的相機進行抓拍。我個人認為,一張在瞬間抓拍出來的普通照片,遠比一張經過長時間安排的色彩豐富的圖片來的有價值。 十大要素之二:讓你的人像照片充滿動感 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不要讓你的模特保持著一種姿勢,可以讓他嘗試各種各樣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地避免圖片中人物動作的僵化,而且可以讓你的模特時刻保持一種自然的表情。 現在雜誌封面的PLMM的照片都是在這種情況下拍出來的。 十大要素之三:使用大變焦 在一般的情況下來說,你的鏡頭距離物體越近,拍攝出來的照片越好。因為近距離能夠消除掉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背景,使主題突出,而且能夠得到更清晰的圖像。現在很多的DC都能夠在非常近的距離下進行拍攝。這為我們製造主題突出的圖片提供了方便。 十大要素之四:使用簡單的背景 在相機或者當時的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夠進行遠距離的拍攝。在這裡情況下,盡量使用顏色和結構相對簡單的內容作為背景。這樣也能夠突出你圖片的主題。 十大要素之五:使照片的主題遠離構圖的中心 雖然把主體位於構圖的中心是一種非常正確的突出主題的方法,然而,適當的使圖像的主題偏離中心能夠增加圖片的動感,而且這種不傳統的方法也能夠吸引大多數的目光。但是對中心的偏離一定要適度,否則會適得其反,造成圖片構圖散亂的結果。 十大要素之六:將前景物體置入風景照片中 在我們拍攝遠景物體的同時,最好能夠把近距離的物體包括在圖片中(比方說圖片的四角)。這樣可以突出圖片的距離感,增加圖片的深度。 十大要素質七:尋找合適的光源 光對於膠片(CCD)的曝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完美的光源能夠使你的照片看起來富有色彩、有深度並且美化你所拍攝的物體。強烈的陽光只是眾多光源中的一種,對於拍攝人物來說,多雲陰沉的天氣情況是最好的,因為這樣的天氣中,光線非常的柔和對於臉部的表現也非常的好。而在大晴天所拍攝的人像非常的銳利,而且會產生陰影。 十大要素之八:穩穩地拿住你的相機 要想拍攝到銳利、清晰的圖片,你的相機必須把持的非常穩。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在按下快門的時候,要勻速的輕輕按下,速度不要過快,否則會影響手持相機的穩定。你可以通過掛帶構成一個三角的支撐以保持相機的穩定。當然,最好還是能夠使用三角架。 十大要素之九:正確地使用你的閃光燈 如果你能夠充分地利用閃光燈,你就能夠極大地提升照片的成像效果。特別是在室內。每台相機的閃光燈都有他作用的範圍,在拍攝的時候要把物體至於閃光燈作用範圍內。一般來說,閃光燈的有效範圍在4~12英尺之內。不光是在室內,在室外閃光燈也能夠發揮作用,他能夠淡化陽光所產生的陰影,並且使色彩明亮。 謝謝YuKa 誘果 媽咪家資訊哦!

定焦鏡各焦段的不同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21

Nikon 35mm f/2.0D AF(比Nikon18-200mm VR 還缺貨.可能要停產了).室內外可超近拍距離25CM 裝在數位機上面變成等效焦距 52mm,變成了以往的標準鏡頭的視角(廣角)。 加上重量很輕,光圈也很大,在街頭隨拍或是室內拍攝都很方便。 拍人像還可以帶景,光圈縮到 F2.8 成像就很銳利, 發色略偏冷色,但是飽和。 AF Nikon 50mm,戶外全身帶景4公尺、半身帶景3公尺(室內拍人有時退無可退) 使用在數位機上面等效焦距變成75mm,雖然接近人像鏡的焦段, 但是因為實際的焦距還是 50mm ,散景還是 50mm 的,所以散景上還是比不上 85mm.唯一優點就是在定焦鏡中,價格上算是比較便宜的。 Nikon Ai AF 85mm F1.8D戶外全身帶景8公尺、半身帶景6公尺(室內拍人可能退無可退) 使用在數位機上面等效焦距變成127mm 買不起1.4外的好選擇.窮人鏡皇 結構尚屬紮實,雖然跟1.4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氣勢也小輸一點 但金屬鏡身質感仍是一流 , 散景表現也佳, 開放光圈下不如1.4的柔美 但光圈縮至2.8後差異不大, 發色較暖..但不及1.4的艷麗 如果對人像的要求不是發燒的等級... C/P值較高的1.8D是個不錯的好選擇... 不過有錢的話還是想試試1.4這顆N家人像鏡皇的威力啦! Nikon Ai AF Micro 60mm F2.8D 使用在數位機上面等效焦距變成90mm,如果要兼人像鏡50/60左右的焦段,散景都不太夠...

基本設定—ISO值設定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7

ISO值在設定變動時,會對下列的幾點產生影響: a.光圈(景深): 當提高ISO時,快門不變下,光圈就會縮小,景深上會有較深的視覺度,但在非常光亮處所時,ISO值若是過高,則有可能光圈會因仍過大而造成過曝,需要注意。但在光線明顯不足時,仍以較低ISO設定拍攝,光圈則需要非常大的光圈值來配合,有可能造成以達鏡頭最大光圈值而尚不足,造成曝光不足或是鏡頭光圈可以達到,但是景深過淺,造成主體景物脫焦。 b.快門速度: ISO值越高,可以加快快門的速度,但要小心超過相機本身的最快快門速度。過低的ISO值則是需要較慢的快門速度,可能因自身晃動或是拍攝的人物移動而造成照片模糊。適當的ISO值則是讓快門速度可以維持在個人能控制的範圍內就可以了。 c.背景吃光度: 在室內下的影響較明顯。一般若開啟閃燈時,光圈快門固定之下,閃燈會去主導主體的曝光值,使得主體可以獲得足夠的亮度,但這時背景就有賴於ISO來決定吃光量,ISO越高,背景光吃光就越多,整張照片也會顯得明亮些,但是太多的背景光完全吃進時,主體與背景間相同亮度下,就少了層次分離,雖然亮度上會美化不少,但是主體也較為薄弱了些。ISO值過低,會產生主體明亮,背景全黑的照片,雖然可以完全將主體脫離出來,加強其表達重點,但也太過於脫離現場感,也是需要注意的。 d.閃燈出力影響: 閃光燈都有其最大的出力,ISO值設定越高,可以讓閃光燈出力減低,降低閃光燈的損耗與提高閃光燈的補光距離,但是過高的ISO值,可能會讓閃光燈的最近補光距離過遠,導致主體若在最近距離內時,會有過曝之可能。也因ISO值高時,現場光對主體的影響也比較大,閃光燈補光度會減少,會產生主體色溫偏移的現象,ISO值越高,現場光越強,主體隨現場光的色溫偏移也將越多。 e.整體反差: ISO值越高,反差越小,ISO值越低,反差越大。反差小,光影層次會不夠突顯,反差大,又會影響到亮部與暗部細節不足。這部份,可以先降低反差,再由軟體來提高反差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反差值。 f.雜訊: CCD/CMOS感光粒子大小並不會ISO值提高而加大感光面積,而是利用放大器將訊號放大,同樣的,雜訊也是會被跟著放大,且影響會比低ISO值時更強烈。至於最高ISO的開啟極限,就視個人對雜訊的容忍度而定,若是不在乎雜訊時,可以開啟到ISO 6400拍攝也無所謂。但以現在的數位相機而言,一般大概ISO 800應是極限值了,有些機種則是可以高達到ISO 1600,甚至是ISO 3200都尚可接受。自己多嘗試看看,去看看亮部與暗部的雜訊度,以及曝光不足後去拉高曲線的雜訊,是否是自己所能容忍的。 一般以為ISO值設定越高越好,這是不對的,高ISO雖然有較多的好處,但不是最好的,應該是依現場來調整最佳的數值。一般在戶外明亮處,ISO100或是ISO200就有足夠的景深與快門來搭配,且反差會稍大,有較佳的光影層次。在一般室內,則是以ISO400或ISO800來取得較好的景深與快門,同時,閃燈在出力上可以節省出力,並有尚且不錯的背景光度。至於喜宴餐廳若是遇到挑高或是光度不足時,則是設定到ISO800以上,並以鏡頭開大光圈來多吃一些背景光線。至於ISO800以上的數值,每家相機廠與不同型號間,各有不同的雜訊會產生,以能接受之雜訊程度以內。不建議使用自動ISO值設定,會在逆光時,產生背景光正常,但是主體卻明顯曝光不足的現象 轉載至YuKa 誘果 媽咪家..謝謝媽咪資訊哦!

攝影的技巧在哪?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7

轉貼 ●熟讀說明書   熟讀說明書是我們買來相機之後首先要做的頭等大事。說明書可以帶領我們儘快地掌握機器。有的朋友覺得這個太浪費時間,稍微翻翻就把說明書丟在了一邊。其實仔細閱讀說明書並不會浪費時間,而是可以幫你節約不少時間,能讓你更快更好地掌握你的相機。只有熟練掌握了你所購買的相機的操作方法,我們才可能在拍攝的時候更得心應手、沒有障礙。如果我們細細地閱讀說明書,會發現很多細小的功能或設置。 ●多拍攝、勤思考、善總結   數位相機的一個優點是拍攝時幾乎沒有成本(其實早在買相機的時候,荷包早就先掏空了!),這樣我們就可以不用考慮使用成本的問題,也因此我們應該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儘量多的拍攝、練習,這樣才能儘快地掌握相機的使用。但在拍攝完畢之後,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總結總結。總是要尊重一下你對快門的態度。總結一下自己拍攝的照片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以便於下次能有所改善或提高。數位相機的另外的一個優點就是照片檔內有EXIF資訊。在EXIF裏,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拍攝時候的快門、光圈、焦距、曝光模式、測光模式等一系列的參數。我們在總結的時候要記得去查看這些資訊,查看EXIF的方法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特定的軟體,比如ACDSEE來查看。我們在ACDSEE裏打開照片,然後點擊右鍵選擇“屬性”,就會出現EXIF資訊。我們也可以在“View”功能表中選擇“Caption”,然後填寫“F= S=”,瀏覽照片的時候這些資訊就可直接顯示出來。   在熟練地掌握了相機的操作方法之後,我們的拍攝就不能求多了,而應該求精。這就需要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進行一定的思考,考慮一下自己究竟要拍什麼、要表現什麼。同時要注意拍攝的照片最好有一定的主題。 ●拿穩相機   有的朋友認為拿穩相機是很容易的。其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卻有不少新手並不能做好。拿穩相機是拍攝出清晰照片的先決條件。我們手持相機的時候,可以右手握住相機的拍攝手柄,左手托住相機底部。肘部應夾緊身體。此外兩個手用力不要過猛,手腕一定要放鬆,不能過於緊張、更不要太用力。否則會讓你雙手很快疲憊,而且會因肌肉的緊張而使相機不停抖動。至於雙腳,我們可以打開與肩同寬。拍攝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按快門不能過猛,要輕柔。拍攝移動物體的時候,除非需要特殊效果,否則儘量保證鏡頭不跟隨移動。其實這些都是很基本的。但是如果你要成為一個攝影高手,這些一定要做好。 ●合理運用三腳架   不少人認為三腳架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其實合理的運用三腳架可以保證你的照片的清晰度。使用三腳架實際上就是保持相機的穩定,不要認為自己真的有鐵手功,能在任何條件下都保持相機的穩定。通常當快門速度低於安全速度也就是焦距的倒數,所拍攝的照片就可能因為手的無意識的抖動而變得模糊,雖然有些是很輕微的,但是一旦將照片放大到10英寸甚至更大的時候,那麼就會顯露無遺。通常最需要三腳架是當光線不充足的時候特別是拍攝夜景或拍攝微距照片的時候,還有就是使用大變焦相機的長焦端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手頭正好沒有攜帶三腳架,那麼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借助一定的物體充當三腳架。比如把DC放在桌子上或者在欄杆上拍攝。只有相機能保持穩定,那麼我們才可能拍攝出好的照片。 ●獲取更多的知識   如果你對攝影方面的基本知識不是特別的瞭解,而且你也渴望成為一個攝影高手,那麼我建議你購買一些攝影方面的書籍來看看。我們最需要知道的是如何正確的曝光、測光以及構圖方面的一些問題。目前不少報章雜誌也有一定的篇幅介紹數位相機和拍攝技巧,我們也可以看看。 瀏覽攝影方面的網站也可以讓你得到很多所需要的知識。流覽這些網站的目的很明確,一是為了看看使用相同數位相機的朋友的心得體會和總結的技巧,二是看看別人所拍攝的照片。如果你想儘快地脫離新手的行列,網路或許就是你的捷徑。此外提高自己水平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的照片在上面的這些網站的論壇上貼出,讓別人評論、提意見。 ●曝光模式的運用   很多新手在拍攝照片的時候使用的是自動曝光模式。的確自動曝光模式是最簡單的一種拍攝模式。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其實我們可以嘗試使用程式曝光模式。這個模式的使用方法實際上同自動曝光模式一樣也非常的簡單,但效果要更好些。程式曝光模式的曝光參數是可以改變的,而對於新手來說,我們可以暫時不考慮這個問題。在熟練的使用相機後,我們再去自行設置或者使用其他模式,比如光圈優先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模式)。此外如果你的相機有包圍曝光模式,那麼建議大家在拍攝重要照片的時候使用它,特別對於新手而言。這個模式能讓你拍攝出三張曝光參數不同的照片,通過這個功能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和學習曝光補償的一些技巧。 ●光線的運用   良好的光線條件可以幫助我們拍攝出好照片。熟悉攝影的朋友大多知道一句話:“強光下無色彩”。它的意思是,如果在太陽非常強烈的情況下是不能拍攝出色彩很好的照片的。拍攝照片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早上10:00以前,和下午3:00以後。特別對於夏天來說,其實日落前的一段時間是拍攝照片的黃金時間。這個時候的陽光非常的柔和,而且帶有一點點金黃色。只要曝光合理,這個時候拍攝的照片會比中午時拍攝的好看很多。能合理地運用光線,應該說是新手需要注意的,它能讓新手們的攝影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在拍攝人像照片的時候,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側逆光拍攝,看看和順光拍攝有什麼不同。   測光模式的正確應用,對於攝影來說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多多嘗試,對一個場景用不同的測光模式拍攝,然後自己進行一些總結。也可以聽聽前輩的意見和建議。 ●換一種構圖方式   構圖是相對比較複雜的事情,這個不單單是技巧的問題,更重要是在於自己的美術功底。攝影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作畫,只是兩者使用的工具不同。通常的新手會簡單地把照片的主體放在照片的中央。這樣的照片會顯得比較的呆板。其實我們可以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嘗試另外一種簡單的構圖方式,也就是利用黃金分割的原理來構圖。我們可以把照片的主體放在黃金分割線上或者它們的交點上。不少機器比如FUJI S602提供了三橫三縱的構圖參考線,這些線大致相當於黃金分割線。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參考線來構圖。這樣的構圖方式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最有效的方式。當然當你真的成為高手之後,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些別的更好的構圖方式。 ●乾淨的照片   有不少朋友喜歡在照片上直接打上日期,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習慣。如果你想成為攝影高手,那麼記得把數位相機內的這個功能關閉,保持你所拍攝照片的乾淨,否則將影響到照片的美觀程度。如果參觀過攝影展之後你就會發現,所有展出的照片不可能有日期直接印在照片上。對於數位相機而言日期資訊可以在EXIF裏面找到。即便真的需要在某些有紀念意義的照片上打上日期,我也建議大家在後期製作的時候使用一定的軟體批量的添加。這樣可以有更多的迴旋餘地。當然背景的乾淨度也是一樣的意思。 ●事半功倍的後期處理   消費類數位相機有很多固有的缺點,所以我們需要注重照片的後期處理。就比如很多數位相機在陰天的時候拍攝,出來的照片都比較的灰,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對比度或者調節色彩曲線的辦法來改善。最常用的照片處理軟體就是Adobe Photoshop。如果你想成為數位攝影高手,那麼這個軟體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並應用。它能幫你做出一些很出色的照片。 轉載至YuKa 誘果 媽咪家..謝謝媽咪資訊哦!

談人像攝影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4

人像攝影是攝影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有紀實風格和藝術寫真風格兩種。兩者各有所長,互相補充,因此也談不上誰優誰劣。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去拍人像,我們不可能象大師一樣有著敏銳的目光去捕捉精彩的一瞬間,也不可能有機會使用專業的燈光和化裝師去給你所拍攝的model達到專業的效果,因此我們只能走一條中庸之路好在兩者在技巧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拍攝人像的技巧,希望更多的攝影愛好者能用上。 一:人像攝影的美姿技巧和構圖 人像攝影的目的就是把人拍美,所以,攝影者一定要在被攝人物的臉型 氣質 等都達到最美時再拍攝,不然的話勉強拍了則麼也彆扭。如何修飾被拍攝物件,是對攝影者的一個考驗,什麼時候要拍出反差,表現皮膚的質感,什麼時候要較少反差掩蓋皮膚的缺陷,都需要有觀察和思考的積累經驗才能準確作出判斷。例如一般概念中使用平光,是想將較瘦的人拍的顯得胖一些,具體方法是利用平光再加上降低相機高度,儘管這種方法能使人顯得胖一些,但,人物的鼻孔會露出來,破壞了美感。這就是使用傳統的燈光與相機機位元組合的弊端,所謂的救一救不了二。所以,現在我們通常是使用以姿態造型來改善 塑造人物的形象。 1:“美姿”應該注意技巧 (一)對於相貌較難看者,應當儘量避免拍攝特寫和近照。 (二)對於臉型較胖者,可以適當採用頭紗 手 或者其他小飾物來遮擋,同時也可以提高相機機位。 (三)大小眼睛的拍攝,應該調整被拍攝者的角度,小眼睛者近量靠近鏡頭。 (四)"翻白眼"的拍攝;應儘量使被拍攝者的眼神朝向一邊,撲捉眼神轉向的一瞬間,而不是眼睛瞪大的一瞬。 (五)“鬥雞眼”的拍攝;攝影者應盡可能的尋找一個合適的角度,使被拍攝者的雙眼不同時正對畫面出現。 (六)對於脖子較長的被攝者,也應當提高機位,讓被攝這位手下頜。 (七)對於尖下巴的人應該使用高機位,被攝者低頭的組合方式拍攝。 (八)拍攝“朝天鼻”最困難了,只有不拍攝正面就是了。 2:通常就是三種常用的構圖模式,也叫公式化模式構圖 (一)特寫 (二)七分身 (三)全身   在拍攝取景時,相機的高度也應該隨著拍攝的範圍的擴大而下降。拍攝半身像時候,相機的高度約與被攝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時,相機機位約在被攝者的胸部高度;拍攝全身照時,相機的高度應該在被攝者的腰部。所謂構圖,即使在特定的畫面景物內,安排各種拍攝要素,以達到表現訴求物件的效果。現在流行的人像攝影技巧,在構圖取景 表現主題上通常利用以下方法,寫出來大家給以參考指正。 (一)利用前後景深的差異,突出主題人物。 (二)用大小對照的方法,使主體大一些而陪襯物小一些。 (三)利用色彩對比的手法強調主體。 (四)利用主體靜止 陪體運動的方式,主構圖的穩定性就相對強。 二:STEVEN教你後期製作小TIPS 很多人都問我的圖片有沒有後期處理過,我想這是毫無疑問的.後期處理得當,對想要表達的氣氛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後期製作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和元素之一。我的圖片沒有大刀闊斧的人為加工,而是集中火力在色彩色調的掌握和運用上,如果色彩色調掌握運用得當,整組圖片就如虎添翼,生氣勃勃。   雖然很多人知道後期的無比威力,但是面對自己的圖片所要修飾渲染成怎麼樣的氣氛卻無從下手,我們不要為了後期而後期,跟前期拍攝一樣,你要明白這樣的後期處理是能渲染什麼樣的情緒和氣氛,而不是單純地把圖片千篇一律地弄成自我感覺良好的效果就認為是滿意的後期,也不能太過依賴後期,把一些原本廢片的東西拿來加工再造,這樣我想會失去攝影本身的意義。   網路上流傳很多別人做好的“PS動作”提供給網友下載,雖然說這些便利的“PS動作”非常省事省心。拿來點一下滑鼠就可以得到各式各樣的效果,但我並不建議直接就拿別人的“研究成果”來用,因為每張圖片的拍攝參數不同(比如所處的環境,曝光等等),出來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然後就會產生疑惑,為什麼我弄出來的效果會是這樣?所以,我們還是乖乖地認真學學硬功夫。其實,我們也不要把後期製作想像成如此繁瑣複雜,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東西,有時候,就是一,兩個步驟就會得到理想的效果,關鍵是我們不要偷懶。   在下手製作之前,先要明白怎樣的渲染才能表達出想要的氣氛和效果呢?明確個中心思想後,我們就有了一個方向,不至於瞎弄。當然,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效果,只要是符合或者接近所要渲染的氣氛就是正確的,有意識的後期,而不是無意識的“批量生產”。 從photo.poco.cn轉載下來。 謝謝YuKa 誘果 媽咪家資訊哦!

陰雨天氣拍什麼?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2

【陰雨天氣拍什麼﹖】(給新手) (轉貼自 攝影家手札 ) 陰雨天氣拍照很好啊﹗ 給你一些 ideas ﹕ 1. 找個有欄杆的二樓架腳架用『慢快門』俯拍樓下人群移動的各色花傘 2. 騎樓下拍雨中倉惶奔逃的人們和騎士 3. 拍雨中情侶,『一支小雨傘』的卿卿我我患難與共 4. 陰雨可以拍到非常飽和的綠色植物,去森林碰碰運氣吧﹗ 5. 用『慢快門』去拍溪流瀑布的綿綿密密 6. 到處找找『在葉下躲雨的青蛙』吧﹗ 7. 去菏花池用長鏡頭拍『雨打荷葉』 8. 到海邊巖岸去拍『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9. 去港邊拍漁船和烏雲滿天的畫面 10. 到山上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 11. 找一灘積水,來拍建築物的倒影 12. 雨天最適合拍夜景,地是濕的,反映霓虹燈、街燈、車燈,非常美﹗ 13. 拍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歡樂時光吧﹗ 14. 找隻大狗用『快快門』拍牠抖身甩水 15. 喝杯熱茶,窩在溫暖的家裡找小東西拍微距 夠了嗎﹖ 還有無限多的可能和驚喜等待你去發覺~~~ 別躲在家裡抱怨天氣了~ 許多〝落湯雞〞瘋子們早已拍出很多精彩有趣的『雨中即景』了耶﹗ 給自己一個任務(Project),出門實踐吧﹗ 〔後記〕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 【大部份人沒去拍的場合時間,可能就是我的好機會﹗】 〔補充〕如果你覺得陰雨天缺乏〝顏色〞那就拍黑白啊﹗ 謝謝YuKa 誘果 媽咪家資訊哦!

認 識 相 機

2006年09月08日
公開
12

要拍照之前對自己的相機要有一些認識,雖然每一部相機的功能不盡相同,但攝影的原理是一樣的。有些人看不懂相機的說明書,在這篇網頁裡我簡單的說明一下,哪些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 . (一)鏡頭─檢查看看你的相機的鏡頭是多少焦長?若標示為50mm是標準鏡頭,拍出來的視角跟我們肉眼看到的差不多。若是 28 - 35mm的焦長則為廣角鏡頭,拍出來的視角較廣,有時候你看的的景會呈弧線的視角,拍人像會感覺胖一點。80 - 135 mm則為中距離望眼鏡頭,視角較窄,拍出來的主題和背景間的距離會拉近。300 - 600mm則為遠距離望眼鏡,適合拍鳥等遠方的物體。 . (二)快門─相機一定會有一個按快門的鈕,當我們按下快門時,若細心的人會聽到快門開啟 喀!嚓!的聲音,有長、短的不同。若聲音拉的較長代表快門的時間較慢,也就是相機開啟的進光量的較久,通長陰暗的天氣快門都要用慢一點,反之則要快。快門的數字從1秒至1/1000秒,有些相機快門可以慢到5秒至10秒的長時間曝光,適合拍夜景。有些西相機快門可以快到1 / 4000秒,適合拍高速運動的物體。 謝謝YuKa 誘果 媽咪家資訊哦! (三)光圈─如同貓的瞳孔,當陽光下時,貓的瞳孔會縮小,陰暗或夜裡,瞳孔會放大。相機的光圈也必需隨著陽光的強弱來調整大小。大半的相機都會自動感應光線來調整光圈的大小,有些相機除了自動外,還可以手動來調光圈或快門,這類的相機較好。光圈的代表數字,從 2.8、4、5.6、8、11、16、22 ,有些較高級的數位相機,光圈的級數是無段的。 .....END.....

寶寶脫水,猛灌開水行嗎?

2006年09月04日
公開
25

寶寶脫水,猛灌開水行嗎? 當寶寶發燒、拉肚子時,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脫水的問題了。但是脫水只要一直猛灌開水就可以了嗎?聽聽醫師怎麼說! 文�天主教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孫麗娟 執行�劉繼珩 小兒科在中國古代又稱為「啞科」,顧名思義就是寶寶在不舒服時,因為無法說明清楚是哪裡不舒服,因而得名。而寶寶說不出不舒服的症狀,也是讓初次升格當父母的新手爸媽,最常感到焦慮不安的原因。 3原因造成寶寶脫水 在提到寶寶脫水時如何正確補充水分之前,先要明白哪些原因會造成寶寶脫水,才能即時處理。最常見的原因有下列3項: 1. 急性腸胃炎:寶寶常會有上吐下瀉及高燒的症狀。 2. 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寶寶會高燒、吃不好、咳嗽,合併吐奶,甚至有喘的情形。 3. 人為因素:哺餵母奶或嬰兒配方奶粉之奶量不足,不過這種情形較少見。 寶寶脫水3部曲 1. 剛開始會發現寶寶的尿量比平常少,口腔、嘴唇乾燥。 2. 較為嚴重時,寶寶活動力會變差,例如:平常很愛玩的寶寶變的不愛玩,並會哭鬧不安或嗜睡。 3. 皮膚張力會變差,哭鬧時淚液減少;更嚴重時,眼窩下陷,體重減輕及無尿之情形。 有上述特徵時,必須先請小兒科醫師診治,查明是什麼原因所造成之脫水,再來對症下藥。 急性呼吸道感染:補充溫開水 若寶寶是因為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燒、吃不好,而有脫水現象時,一般來說多補充溫開水、不冰的天然果汁、清淡的熱湯及牛奶類皆可。溫開水的溫度要保持在40℃∼50℃之間,最簡單的測量方法就是將溫水滴在手腕內側,若感覺不燙也不冰,就是最恰當的溫開水。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小於6個月的嬰兒,平時是不太需要額外補充大量水分,因為母奶及嬰兒配方奶已經有很多水分,所以哺餵母奶或配方奶就等於在補充水分。而上呼吸道感染是因為高燒、吃不好引起輕度脫水則可以補充溫開水、 急性腸胃炎:補充電解水 若寶寶是因為急性腸胃炎引起的脫水時,常會合併電解質的流失。經醫師診治後,認為是輕度脫水,可以補充電解水;如果脫水情況嚴重時,則需要即刻就醫打點滴。電解水在一般藥局都可以買得到,但是並不建議喝運動飲料,尤其是小於1歲的寶寶。因為運動飲料相較於電解水,其電解質含量過低,且碳水化合物偏高,會使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加重。 如果寶寶不喝電解水怎麼辦? 如果寶寶無論如何就是不願意喝電解水或白開水,而喜歡喝運動飲料,且臨床表現只有輕度脫水現象,還不需要打點滴時,只好退一步,將運動飲料稀釋成一半來喝,仍會有些許幫助,比不喝來得好。最重要的還是要請小兒科醫師診治及評估,因為在重度脫水時,還是需要用點滴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電解水可在4小時內慢慢補充 寶寶有輕度脫水現象時,可在4小時內慢慢補充電解水,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0c.c.。假設寶寶體重為10公斤,4小時內可慢慢補充電解水至500c.c.。若寶寶有合併高燒,或持續性腹瀉時,每公斤體重可多增加10c.c.電解水。此外,寶寶一整天(24小時)水分的補充也需要詳細記錄,包括奶量、電解水、稀飯、雞湯等的量。(餵食總量最少量記載請見下表) 寶寶1天中水分攝取之最小基本量 體重 健康寶寶 輕度脫水 重度脫水 10公斤 1000CC 1100~1200CC 必需看醫生 20公斤 1500CC 1700~1900CC 必需看醫生 30公斤 1750CC 2000~2300CC 必需看醫生 不要強灌電解水 寶寶因為肚子不舒服,不太愛喝電解水,但是心急如焚的父母,往往會用強灌的方式,強迫寶寶喝下電解水,這樣的舉動反而會讓他哭鬧不安,更容易吐。如果寶寶剛吐完,可以先讓他休息1小時,再嘗試喝少量電解水,等到寶寶沒有吐的情況,再逐漸加量。 市面上有很多種電解水,有些是葡萄口味,有些是蘋果口味,效果大致上沒有太大的差別,爸媽可以依照寶寶喜歡的口味選擇。已經可以溝通的大小孩,則可以讓他選擇喜歡的口味,並且告知若不喝電解水,有可能要打針,通常大部分的小孩會願意配合喝電解水,而1歲以下的寶寶,因為無法溝通,只好用嘗試的方式進行。 飲食物也可補充水分 在急性腸胃炎時,也可以藉由食物幫寶寶補充水分。 【6個月以下的母乳寶寶】可繼續哺餵母乳,但有可能因為不舒服,奶量會減少,這時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哺餵。 【6個月以下的配方奶寶寶】可暫時換為嬰兒無乳糖配方之奶粉,市面上俗稱止瀉奶粉,亦可補充電解水。 【6個月∼1歲的寶寶】大部分已開始會吃副食品,因此在急性腸胃炎時,除了可選用無乳糖嬰兒奶粉及電解水外,也可餵食稀飯、原味嬰兒米粉或原味嬰兒麥粉。 【1歲以上的寶寶】除了可選用無乳糖嬰兒奶粉及電解水外,也可餵食稀飯、白吐司、白饅頭、清淡的水煮麵條及去油雞湯,但要注意不可餵食鮮奶或脫脂奶粉。

幼兒學習網站

2006年09月04日
公開
61

英文學習網站 http://www.starfall.com 英文字母說故事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55346&op=dt&lno=82176215&no=2910520 分享免費英文練習單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50990&bid=11&r=119&page=1 成語動物園 http://resources.ed.gov.hk/idiom2/ 40個兒童益智網頁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800749&bid=11&r=5&page=1 64個 幼兒學習網站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51400&bid=11&r=368&page=1 好可愛的英文兒歌動畫音樂網 http://www.xinzhitang.com.cn/learning/200301/neirong/index_songs.htm 免費感覺統合評量 http://otist.org.tw/ 想用powerpoint教字卡的媽媽請進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3230&lno=81998147 超多幼教資料 http://cnat.pckids.com.tw/teachpaper/method01.asp 分享自製字卡、小書和百科圖卡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657080&bid=11&r=77&page=1 161本動畫繪本免費看 http://www.beenleigss.qld.edu.au/requested_sites/audiostories/index.html 分享:注音符號的學習 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6/107283/111201.15368520.swf 親子館的資料整理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56920&op=dt&lno=81682626&no=1233995 100首英文兒歌網站 http://nethmi.tripod.com/ Download 芝麻街填色圖案 http://www.sesameworkshop.org/sesamestreet/coloringpages/ 可以聽很多英文兒歌 http://www.qbaobei.com/htm/erge/FEEG/index.htm 30種數學遊戲 http://smartkids.ladder100.com/topics/detail.asp?articleid=531 線上簡易美勞教學分享 http://www.diybook.com.tw/diy.htm 分享:有各式免費塗鴉著色圖,可列印喔,快來尋寶! http://www.lil-fingers.com/coloring/index.html 摺紙藝術教學^0^很讚喔 http://www.yuanet.co.kr/member/yua/paper/flash/flash1.swf 兒歌網站菁華版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56535&bid=11&r=169&page=1 金山幼教社 http://gingshan.myweb.hinet.net/catalog1.html

向陽農場

2006年09月03日
公開
38

今天爹地媽咪帶緹緹去向陽農場玩.. 原本就想去了..因為目前花期還是向日葵.. 之後可能就沒什麼花了.. 想說下午晚點沒那麼熱時帶緹緹去那走走.. 昨天媽咪和好友們聚會時有問大夥要不要一起去呀.. 沒想到大夥居然都ok..這會全員到齊了.. 這讓媽咪很開心唷..因為很久沒有這麼多人一起去玩囉.. 大夥大約下午四點左右到了向陽農場.. 沒想到到那時居然有人現場演唱.. 整個感覺好舒服好棒哦.. 媽咪把緹緹戴上草莓帽並放在草地上拍照.. 叔叔阿姨們都說好可愛唷..叔叔們就全部都忙著拍緹緹囉.. 之後媽咪就帶著緹緹至向日葵花圃區照像.. 緹緹好奇的東看西看呢..也很開心的笑著拍照唷.. 當然爹地玩的也很開心..因為爹地整場一直猛玩飛盤.. 啍~~回到家看照片時還問媽咪怎麼照片那麼少.. 切..還敢問我咧..臭爹地是當媽咪有幾隻手呀.. 晚上大夥就去竹圍漁港吃飯.. 媽咪不曾這麼晚還帶緹緹在外面.. 有點新鮮也有點擔心.. 擔心緹緹怕黑..所以有點暗的地方媽咪都用抱的.. 緹緹不改好奇本性..又是東看西看.. 到了餐廳後..緹緹在推車上坐不住了.. 看著媽咪吃飯那付口水要流下來的樣子.. 可是緹緹前一個小時才喝完奶呀.. 於是爹地拿一些豆腐及魚給緹緹吃.. 沒想到緹緹吃的超開心的.. 邊吃邊笑邊拍拍手唷..簡直是讓媽咪面子十足.. 逢人就笑..笑的那付甜樣..簡直是捧呆了.. 叔叔阿姨看的好喜歡呢.. 看來食物可讓緹緹滿意極囉.. 回到家緹緹洗完澡也累壞了.. 十點喝完奶後一路睡到隔天早上七點.. 呵~~今天的緹緹表現一級捧唷.. 媽咪期待下次再帶著緹緹出遊哦.. 點我看更多的照片 本日記框來自璇家就是你家 ^0^Y

爹地媽咪聚餐

2006年09月02日
公開
21

今天媽咪帶緹緹回娘家.. 特別帶了幫緹緹新買的草莓帽回去.. 呵..照起來狠可愛唷.. 只是怕緹緹太熱..所以拍一下下就收起來囉.. 最近的緹緹越來越皮也越來越牛.. 有時力氣很大..大到媽咪都制不太住妹妹.. 晚上媽咪和爹地和朋友聚餐.. 而緹緹就託阿公阿媽及姑姑們顧囉.. 原本六點多打算把緹緹哄睡然後再出門的.. 不好意思造成家人的負擔呀.. 可是當時家中有客人..每個人都在和緹緹玩.. 也不好意思打斷他們帶緹緹睡覺.. 於是媽咪趁著緹緹沒注意就偷偷溜出門囉.. 晚上吃完飯後爹地及其他朋友們想去打撞球.. 因為晚上是吃帝王蟹無限供應..但限時二小時.. 於是囉..大夥一直猛吃..壓根沒有在聊天.. 之後大家決定續攤去打撞球.. 男人們打撞球..女人們就去附近逛街買東西.. 媽咪買了一件短褲及一個藍色媽媽包.. 這個媽媽包可側背裝一些緹緹簡單的外出用品.. 也算是為了明天的向陽農場之行做準備囉.. 趕在十二點回到家時..姑姑們在媽咪房間看電視並顧小孩.. 真的很感謝姑姑們..都會幫媽咪照顧著緹緹.. 但姑姑們和媽咪說緹緹晚上壞壞..讓媽咪深深覺得不好意思.. 姑姑說媽咪一走..緹緹雖然在玩但好像在找媽咪.. 邊玩邊在那左看右看的.. 而到了晚上姑姑帶緹緹回房間睡時..緹緹一直唉唉叫.. 怎麼就是不睡..而且居然還一直哭.. 而阿公聽到了不忍心..又把緹緹抱去樓下走一走.. 之後過一陣子大姑姑看妹妹想睡了..又把緹緹抱去樓上.. 到了樓上妹妹知道大夥又要叫她睡了..又開始哭.. 大姑姑很會帶小朋友..強壓叫緹緹睡覺對緹緹兇.. 沒想到這小妮子知道大姑姑對她兇..轉頭要小姑姑抱抱.. 果然是個會看臉色的小傢伙.. 之後媽咪問姑姑們她最後到底是怎麼睡著的.. 姑姑說即然不睡就讓她玩個夠.. 玩到九點多玩到在發呆..姑姑就把緹緹推往後倒.. 結果馬上睡著...呵..果然是姑姑厲害.. 有時媽咪撂不倒緹緹..還都是靠大姑姑幫忙哄的呢.. 看來媽咪以後不能這麼晚回去囉.. 緹緹越來越會認人了.. 而脾氣也越來越明顯了..真是個恰北北的妹妹.. 唉..大家別被她愛笑的外表所蒙騙啦.. 拗起來所有人都沒她折哩.. 不過這個晚上真的讓媽咪難忘唷.. 自從生完小孩後..己經很久沒有這樣玩以及玩這麼晚了.. 爹地是沒差啦..因為三不五時還是會和朋友打球呀.. 感覺好自由很舒服呢..這可能是有小朋友的代價吧.. 有得也有失囉.. 但知道緹緹晚上哭很久..媽咪聽了也好心疼哦.. 呵~~SORRY唷..媽咪明天帶妳一起出去玩唷.. 緹緹的草莓造型..^O^..cute..

第八個月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55

第八個月 ●生理指標: 滿八個月時,男嬰體重達6.9-10.8千克,身長65.7-76.3釐米。女嬰體重達6.3-10.1千克,身長63.7-74.5釐米,本月可出2-4顆牙。 ●養育要點: 寶寶在飲食方面的愛好可以看出來了,要以其愛好添加輔食,開發盡量多的食物品種,保持營養均衡。在做寶寶副食時,保證衛生是最重要的。在寶寶長牙時期,輔食中添加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蝦皮、海帶、動物肝臟、蛋黃、魚、綠色蔬菜等。可以用副食品代替1-2頓奶。在日常生活中,把教寶寶認識周圍環境與發展語言相結合。繼續進行動作訓練。幫助寶寶站立起來,讓寶寶多爬、多玩各種玩具。教寶寶一些社交禮節動作,如拍手表示“歡迎”,揮手表示“再見”。 ●發育指標: 能夠扶欄杆站起來;可以坐得很好;會兩手對敲玩具;會捏響玩具;會把玩具給指定的人;展開雙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東西吃;會用1-2種動作表示語言。 ●特別提示:這個月,寶寶的發病率會上升,不能因為怕感冒就減少戶外活動。提供安全的運動場,清除一切寶寶夠得著的小垃圾。電源插座要加保護罩,熱水瓶放到寶寶夠不到的。母乳充足的母親,不必急於斷奶。只要寶寶願意吃副食品就不要擔心。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9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58

許多家長都知道教育應從零歲就開始。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大約是一年時間是零歲期,這時嬰兒腦部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飛快增長,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最佳時機。 8個月-12個月大左右屬於寶寶的學步期,當他能腹部離地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到自行跨步決定自己的前進目標時,就邁入了另一個智慧階段。寶寶每天忙著探索豐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超乎你的想像,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聲音都吸引著他,所以不要把他關在嬰兒床或特定小範圍內,這會阻礙他們成為天才的機會。將家中危險物品收妥,並告知寶寶「禁區」禁止進入;危險物品不准碰觸,給他一個自由、寬闊、安全無虞的空間,盡情去探索、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開朗好相處的性格。只要寶寶做到任何事,一定要給他擁抱或讚美喔,這時他最期待的喜悅! 一、爬上爬下 當寶寶學會腹部貼地匍匐爬行,漸漸地他知道要爬得快必須腹部離地、臀部抬高用四肢撐開身體向前爬。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能有效地應用四肢支撐的力量了,很快就能扶著東西站立。讓他爬上爬下可以鍛鍊足部、手腕肌肉與關節,刺激腦部發展。 方法:在床上放些大枕頭、大絨毛娃娃等大型柔軟玩具,或爸爸、媽媽躺下當障礙物讓爬寶寶從身上爬過去。當寶寶能克服困難爬過這些障礙物時,爸爸、媽媽要立刻給予讚美,讓他體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二、刺激腳趾遊戲 讓寶寶光著腳丫訓練他腳趾用力,當拇指用力時,會增加對腦部的刺激。 方法: 1.拉起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站穩後教他踮腳尖,這時大人仍需扶著他的手,讓他保持平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天幾次,如果他不願意或臉潮紅時不要勉強。如果學會踮腳尖,可牽著他的手,讓他以腳尖走路前進。別忘了親親他,告訴他:「你好棒!」 2.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膝上,拉著他雙手,他的雙腳頂住媽媽的膝蓋,稍鬆手讓他往後傾,又拉回向前倒,讓寶寶身體一前一後,刺激腳底。也可配合音樂邊唱邊玩喔! 三、拿湯匙 手指的應用也能刺激腦部發育。平時給寶寶拿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或拿些葡萄乾、鈕扣等小東西給寶寶抓一抓也有促進作用,但因東西很小要避免讓寶寶誤吞。訓練寶寶拿湯匙,不但能促進腦部發育,也能讓他享受用餐的樂趣。很多媽媽不讓寶寶自己拿湯匙,是不想弄得到處髒亂、怕麻煩,其實這是剝奪寶寶的學習機會。只要訓練得宜,寶寶也可以自己拿湯匙。 方法:在寶寶正是拿湯匙前,可在平時遊戲中讓他學會用大鏟子鏟東西。拿米粒或砂土讓他鏟來鏟去,久了他就知道要用鏟子的凹面才能將東西鏟起來,及如何拿穩鏟子將盛好的東西再倒入另一個碗中。重覆學會這些動作後,他的手變得有力,漸漸地他就能拿穩湯匙將食物放入口中了。 四、大大與小小 這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十分旺盛,喜歡到處摸一摸、看一看,媽媽的梳妝台、抽屜,地上的鞋子、箱子等都是他的最愛。這時家長可善用身邊的事物,教寶寶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及各項認知的慨念。 方法:將大人的物品和寶寶的物品,如衣服、襪子、鞋子、枕頭等,大小分明的東西並排在一起,反覆對寶寶說:「這是大鞋子,這是小鞋子」。或是於實際生活當中,給予機會教育教他分辨大小。例如到戶外看到停放的車輛有大卡車、小轎車,就反覆教他:「這是大卡車,這是小汽車」,不斷重覆指出大小對照的物品,漸漸地他就學會分辨大小,及認識物品的名稱了。 五、玩娃娃 這個月的寶寶不但會察顏觀色,也會模仿平日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模樣。這時家長要注意身教,及教他學會關懷、同情別人。有些媽媽看到男寶寶玩娃娃就認為不妥,硬是將寶寶的娃娃拿走,這並不是好方法。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應該學會愛惜別人,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別人的。寶寶愛護娃娃正如你愛他一樣,讓他的愛心滋長,而不是被澆冷水。但是也要注意教導孩子性別的差異,如發現孩子異性傾向行為要及時教導,以免導致孩子日後性別意識上的錯亂。 方法:給寶寶一條可當被子的手帕或手巾,及一個布娃娃,有些寶寶就會玩起拌家家酒的遊戲。他會哄他、抱他、幫他蓋被子等,模仿媽媽照顧關懷寶寶的模樣。娃娃陪寶寶玩耍、陪寶寶睡覺,有時寶寶會跟娃娃說話,是他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學會關懷娃娃就會關懷其他的人,善待娃娃也是寶寶學習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

媽咪的學習

2006年08月28日
公開
13

   媽咪的寶貝女兒現在己經快滿八個月了.. 有時媽咪很感嘆時間怎麼過的那麼快.. 不知不覺緹緹己經要到開始準備週歲的事宜了.. 媽咪及爹地的寶貝緹緹在全家人的守護下也平安快樂的長大.. 越來越變成一個活潑好動愛笑討喜的小女孩囉.. 媽咪也因為緹緹的成長越發覺得要學的東西很多.. 之前隨著緹緹的出生..媽咪學著如何去帶小朋友.. 等了解緹緹的性子後終於帶上手一點了.. 媽咪就開始學著如何去幫緹緹拍好的照片.. 所以很感謝爹地送媽咪相機.. 讓媽咪可以在第一時間抓到緹緹的任何表情.. 對於媽咪想學任何東西..爹地一向在實質上很支持我.. 所以也要特別謝謝爹地囉.. 現在緹緹又大一些了..動作也越發可愛好動.. 不知道從什麼時後開始..媽咪己經變成相機攝影機二台同時使用.. 媽咪開始接著學著如何幫緹緹攝影.. 什麼時間點可以拍到可愛緹緹的照片.. 又在什麼時間點可以錄影到緹緹活潑爆笑的行為.. 媽咪一直在努力學習及探索研究緹緹最佳狀況的"時間點".. 而現在照片及錄影的資料都有了.. 現階段的媽咪開始準備要學習如何製作光碟.. 這個對媽咪來說很難..因為媽咪完全不懂這軟體.. 但媽咪很想在緹緹週歲時能做出一張光碟..一張錄影及照片精華的光碟.. 來回顧及紀念緹緹從出生到週歲的生活點滴.. 媽咪很想自己努力看看..但這需要時間.. 必竟媽咪不想麻煩朋友囉..因為總不能每年都要麻煩人家呀.. 做這個是很耗時也很辛苦的呢..所以..所以囉... 媽咪打算好好研究製作..希望媽咪真的學的起來.. 屆時有不懂的要麻煩好友叔叔們指教囉.. 希望媽咪能成功..寶貝要替媽咪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