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von1119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6年07月19日
公開
37

寶寶厭奶資訊

謝謝孟辰的媽咪分享唷 基本上做媽媽的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寶寶長大了是會厭奶(即不要吃奶)的。 一般而言,寶寶大約到了六個月大左右,就會不喜歡吃奶。這種厭奶現象是存在於所有哺乳動物的,例如貓狗、老虎。哺乳動物長大了,都會出現厭奶的,長大以後也會斷奶。其原因基本上是因"奶"所提供的營養相當的稀薄,大約每公克"奶水"只能提供0、67卡的營養,而相同量(指每公克)的肉類蛋白質可提供4卡,飯也可提供4卡,脂肪可提供9卡。所以"奶水"只是用來育嬰的(或稱為專門養育初生的哺乳動物的),當寶寶較大,活動力增加了以後,需要較多的熱量與營養時,就會自動想吃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所以任何哺乳動物長大以後都會自動去找奶以外的食物,否剛它會餓,也會長不大。 人類也是一樣,平均六個月大左右就會出現自動厭奶(或說是斷奶)的現象。現在的媽媽是生活在2000年代,但是如果早出生100年,例如1900年代,那時侯還不知道以後會發明奶粉這種食物,那時也只懂得用母奶育嬰,寶寶長到六個月左右,開始厭奶,母奶也因為寶寶厭奶而自動縮回去而沒有了。寶寶餓的哇哇哭時,媽媽自然會餵地吃別的食物。 例如現在中國大陸偏遠的省份,人們買不起奶粉時,寶寶不吃奶時,母親也都會用半流質的稀飯之類代替,寶寶也可以繼續長的白白胖胖的。另外一方面上天造人也是很神奇的,醫學上早就証實:人類寶寶腸道內消化奶類的"乳醣酵素(lactase)",很神奇的在六個月大左右也自動減少,使人類嬰兒自動在六個月出現厭奶現象。 所以妳在了解以上的事實之後,可以很正常的面對六個月左右不吃奶的嬰兒,耐心的為他做一些半流質的嬰兒食品,他一定會習慣而且長的更好。請千萬記住:奶的營養很"薄",是小嬰兒的主食,但是是大小孩(指六個月以上),或大人的副食!不要吃奶,只是告訴妳:寶寶長大了! 此文摘自此網頁 http://www.dryahoo.org.tw/333/%B9%BD%A5%A4%B0%DD%C3D.html

2006年07月14日
公開
20

愛笑的寶貝~MV

2006年07月01日
公開
64

第六個月

第六個月 ●生理指標: 滿六個月時,男嬰體重達5.9-9.8千克,身長62.4-73.2釐米;女嬰體重5.5-9.0千克,身長60.6-71.2釐米。頭圍44釐米,長牙約兩顆。 ●養育要點: 繼續添加副食品。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蛋黃、魚、肝泥、肉末、動物血、綠色蔬菜泥、豆腐等。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 提供適宜的玩具。為半歲孩子提供的玩具主要是形象性玩具,分為觀賞性和操作性兩大類。觀賞性玩具一般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操作性玩具是寶寶能拿的,多為能發聲的玩具。 反復叫寶寶的名字,使寶寶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熟悉並記住自己的名字。 教寶寶認識實物,給寶寶指認實物。寶寶已經認識媽媽了,媽媽應多與寶寶在一起,多跟寶寶說話、做遊戲,撫摩寶寶的皮膚,滿足寶寶的親情渴望。經常抱寶寶出去玩,讓寶寶多接觸生人,有助於減緩寶寶即將出現的怕生現象。讓寶寶照鏡子,幫助寶寶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發展寶寶的自皕N識。 ●發育指標: 手可玩腳,能吃腳趾;頭、軀幹、下肢完全伸平;兩手各拿一個玩具能拿穩;會發兩三個輔音;在大人背兒歌時會做出一種熟知的動作;照鏡子時會笑,用手摸鏡中人;會自己拿餅幹吃,會咀嚼。 ●特別提示: 鍛煉手的精細動作。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智慧的增長,家長可以讓寶寶玩各種玩具,促進手的動作從被動到主動,由不準確到準確,由手把著手教到聽語言指揮而動。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氶A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6~7個月:可做出爬行的動作且可以稍微移動 6~7個月:俯臥時可以肚子為中心轉方向 6~7個月:抱起來站在大腿上會亂跳,蹬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6~7個月:兩眼動作一致,沒有斜視等兩眼動作不一致的表現 6~7個月:用整隻手的手掌抓握物品 6~7個月:將積木由一手移到另一手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6~7個月:會用雙手伸出去抓小玩具 6~7個月:常以雙手握棒的方式拿取物品,但有時會用單手 6~7個月:有時會用腳來幫助取物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6~7個月:對自己或他人發出單調但悅耳的母音 6~7個月:會發出雙音節的聲音,如阿兒,爾了,阿如等 6~7個月:玩耍時會開心的大笑,咕咕叫或尖叫

2006年07月01日
公開
61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大紀元12月7日訊】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