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von1119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67

第五個月

第五個月 ●生理指標:滿五個月的男嬰體重5.3-9.2千克,身長60.5-71.3釐米。女嬰5.0-8.4千克,身長58.9-69.3釐米。 ●養育要點:添加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讓寶寶習慣一種再加一種。一般每週至多加一種新的食品,注意觀察寶寶的食欲、大便。如果消化不了,就暫停幾天。重視感官訓練,使寶寶的視覺、聽覺、語言交往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提高。不會翻身的寶寶,父母多進行翻身訓練。對寶寶進行冷適應鍛煉,逐漸適應較大的溫度變化,增強鼻腔、皮膚的抗病能力。冬天除外,每天應有至少兩小時的室外活動。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防止寶寶缺鈣。 ●發育指標:能夠認識媽媽,以及親近的人,並與他們應答;大部分孩子能夠從仰臥翻身變成俯臥;可靠著坐墊坐一會兒,坐著時能直腰;大人扶著,能站立;能拿東西往嘴裏放;會發出輔音一二個; ●特別提示:寶寶的床欄上,別放毛巾、衣服等,萬一搭著的東西掉下來,蒙住寶寶的臉,會出危險。即使母乳充足,也要給寶寶添加副食品。 這個月的寶寶會認物和認最親近者的臉孔;頭部大都已能完全挺立,聽到聲音就會轉過頭去;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多陪他做些平衡活動或相關遊戲,會有助於腦部發展及各項成長的學習。 一、看吸引他的物品 如果寶寶聽到物品名稱能用眼睛準確地盯住目標,表示他已有認物的能力了。觀察寶寶最愛盯著什麼東西看,再教他認這樣東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學。教他認識感興趣的事物,對寶寶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媽媽平時就應多留意什麼東西最能吸引寶寶的目光。 方法: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看燈,以此為例作說明。媽媽邊說:「燈,燈」邊把燈打開又關掉,使燈忽暗忽明,使他從注視你的嘴型轉向注視燈。也可拿著寶寶的手摸摸燈罩,然後開燈點亮時告訴他:「燈」。每天至少練習五次,直到你說「燈」時,他就能盯著燈看為止。這已表明他已了解這個字代表的是什麼,這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二、尋找聲音 寶寶能順著聲音用眼睛找到掉落的物品,表示他的視覺與聽覺靈敏,能循聲尋物了。有的寶寶125天左右就學會尋找落地的響物,多數的寶寶約在155天才有這項能力,你可試著記下自己寶寶的學習天數。 方法: 1.將會發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 2.媽媽在寶寶房間某處將玩具或物品弄出聲音,邊說:「寶寶聽聽,哪兒有聲音啊?」觀察他是否懂得將視線轉移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重覆練習幾次,聲音由強轉弱,由近到遠,並變化不同的方向。 三、舉高降下 將孩子拋入空中然後接住(多數是爸爸在做),讓孩子在大人膝上跳來跳去,這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刺激孩子腦部的前區庭發育及平衡發展。 方法:用虎口撐在寶寶腋下,讓他面向你輕輕舉起,以便你們能互相看見,並開心的告訴他:「你是一架飛機,飛啊,飛高了!」;放下時告訴他:「降落了,飛低了!」上升時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嚇著寶寶,最好能一直注視他的眼睛,使他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已能適應了舉高降下的遊戲,看寶寶的反應可試著玩輕輕往上拋的遊戲,但注意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不要拋得太高,以免危險和造成寶寶精神緊張。加上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千萬不要做太大動作的刺激遊戲喔 姿勢及粗動作發展~ 5~6個月:會自行翻身 5~6個月:坐著雙手可支撐30秒 5~6個月:頭控制的很好 視覺及精細動作發展~ 5~6個月:會玩弄繫在玩具上的繩 5~6個月:開始會敲打玩具 5~6個月:想抓小東西,如小珠珠.小鈕扣 社會互動認知及行為情緒發展 5~6個月:會尋找失落的東西(看的見) 5~6個月:看見媽媽(或主要照顧著)會主動張開雙手要求抱抱 5~6個月:會拉下蓋住自己或熟識著臉上的手帕或小巾,並發出快樂笑聲或其 動作 聽覺及語言功能發展~ 5~6個月:會發出一些重複的單音節聲音,如噠噠 5~6個月:會開始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 5~6個月: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立即轉向發聲處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54

6個月大嬰兒─ ─各項學習遊戲

【大紀元11月30日訊】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時,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2006年05月30日
公開
10

可怕的惡夢!

昨晚媽咪也不知道在累什麼.. 等爹地回來時等到睡著.. 還是爹地叫醒媽咪才起來的.. 之後洗個澡就清醒多了.. 媽咪和爹地聊個天後差不多就十二點了.. 於是我們就把妹妹換.. 試圖把妹妹用醒來餵.. 聰明的妹妹總算起來喝完奶後也快十二點半了.. 於是爹地及媽咪哄著妹妹也準備睡覺了.. 媽咪睡著睡著居然做惡夢.. 媽咪整個人驚醒..嚇死媽咪了.. 媽咪夢到媽咪在搭公車時突然發生大地震.. 媽咪和爹地衝回家後發現一些親人都躺在地上.. 媽咪發瘋的在找妹妹.. 赫然發現妹妹躺在下陷的地上.. 眼睛古露露的看著媽咪.. 一旁有外婆在哄著安慰妹妹.. 而妹妹的臉上及嘴角有一大條斜斜的血絲.. 肚子那好像受傷似的黑黑一塊.. 那時媽咪整個人頓時驚醒.. 媽咪嚇到哭醒..也不敢再去睡覺了.. 而醒來之後喘口氣平緩一下心情.. 媽咪懷著害怕的心情再回去睡覺.. 結果媽咪又做了另一個夢.. 夢到己經和爹地結婚的媽咪.. 在不知道什麼狀況下遇到另一個男生.. 這個男生頗斯文的..並且想和媽咪結婚.. 媽咪當時想了一下就決定和這個男生在一起.. 因為和爹地在一起雖幸福且平穩.. 可是和那個男生生活是媽咪沒經歷過的.. 似乎覺得這個男生可以一起生活看看.. 而這個男生條件各方面都不錯.. 但只要媽咪遵循一點..就是媽咪要準備便當.. 要媽咪及那個男生中午一定要吃家中的便當盒.. 什麼跟什麼呀..亂七八糟的夢.. 搞的媽咪前半場為妹妹傷心受怕.. 下半場為爹地感到愧疚不己.. 簡直是莫名奇妙嘛! 早上爹地起床準備上班時.. 因為妹妹醒來了而把媽咪叫醒.. 爹地趕著上班還幫媽咪一起幫妹妹換尿布.. 之後也很貼心的和媽咪say goodbye.. 媽咪都不好意思看爹地.. 因為媽咪在夢中移情別戀.. 對爹地愧疚的要死.. 唉~~爹地呀~~ 你老婆超級愛你的啦.. 我不是故意的..我更不會移情別戀啦.. 而在爹地上班之後.. 媽咪餵著妹妹喝奶奶.. 看著妹妹又想起昨天的惡夢.. 想著媽咪當時看著妹妹的狀況.. 沒用的媽咪差點又哭出來了.. 我想是真的嚇到媽咪了.. 越想越氣!! 真是的...搞什麼呀.. 早知道媽咪就不要睡了.. 做那個什麼夢呀..越睡越累.. 簡直是氣死我了..

2006年05月25日
公開
19

甜蜜日記框ok

2006年05月23日
公開
9

睡覺時像媽咪唷!

最近發現咱家的小寶貝睡姿像她爸爸.. 整個人睡的亂七八糟的才睡的著.. 昨天爹地想把妹妹的頭調正時.. 妹妹不依的往側邊鑽來鑽去的.. 爹地在那叫妹妹要乖乖睡.. 怎麼會睡的亂七八糟呢? 媽咪聽了直想笑..因為爹地也是如此.. 還怪妹妹咧..真是的.. 但睡覺的習慣像媽媽哦! 媽咪只要一睡著..管他肚子餓不餓.. 先睡飽再說..不會爬起來吃東西的.. 媽咪最近發現妹妹也是如此.. 這讓媽咪又好笑又擔心說.. 因為媽咪都是妹妹醒了想吃才餵.. 不會因為時間到了而餵.. 也不會因為妹妹醒來了就餵.. 媽咪一定是妹妹吵著要喝了才去泡的.. 因為有時雖然醒著可是還沒想吃呀.. 有時妹妹想玩而忘了要喝奶.. 更有時妹妹睡的較久而漏掉了.. 但妹妹餓時一定會吵著要喝.. 所以媽咪都不太擔心.. 最近的妹妹狀況讓媽咪輕鬆很多.. 現在妹妹己經很少半夜起來喝奶了.. 因為媽咪十二點左右再餵一次後.. 妹妹都到隔天早上七點才會要喝.. 除非十二點那次喝奶有提早時間吃.. 不然原則上媽咪半夜都不用起來唷.. 只是最近媽咪較擔心的是女兒餓肚子.. 因為有時可能白天妹妹活動較多.. 所以媽咪下班時妹妹較常在睡覺.. 一睡都睡好久唷.. 而媽咪邊看電視或上網時在妹妹身邊.. 發現妹妹的肚子己經在咕嚕的叫了.. 餓到叫了好幾聲..且聲音都好大聲.. 媽咪好幾次想拉妹妹起來喝奶.. 可是妹妹睡的又香又沉的.. 也不太忍心叫她起來呀.. 而再等一會就開始動來動去.. 餓到睡的不是很穩時.. 媽咪真的很想把妹妹拉醒.. 可是沒有完全醒的狀況喝奶也喝不完.. 之後等真的餓醒時..奶就要泡快點囉.. 不然呀..哭起來可是大聲加雜著眼淚呢.. 之後媽咪做個整理好囉.. 就是讓妹妹好好的睡.. 萬一餓到肚子叫了就先不管她.. 再來餓到翻來翻去睡不穩時.. 媽咪就把妹妹拉去換尿布.. 如果換尿布時醒了就餵她喝.. 萬一換尿布後還是在睡的話.. 媽咪就知道妹妹很累.. 就讓妹妹繼續睡囉..唉.. 只是有時聽到妹妹肚子咕咕叫又醒不來喝奶的狀況.. 真是讓媽咪左右為難.. 因為那個叫聲呀~~實在是太大聲囉..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7

0~6個月的生長表(上隨選日記)

嬰兒第一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除了哭外,開始發出小聲的的喉嚨音。 1. 幾乎所有手掌、手臂及腿部的動作仍是反射動作。仰躺時,姿勢仍是:身體往與臉反方向彎曲;與臉朝同一方向的手伸直,腳彎曲;另一手臂朝上彎,有如鬥劍者姿勢。活動時手臂及腿部用力伸踢。 2. 頭部如無外物支持會前後倒,俯臥時,頭部會左右轉以免窒息;頭可抬起一會兒。 3. 仰躺時,身體可以稍微側翻。 被  動 坐 1. 對聲音有反應。 1. 緩緩被拉起至坐姿時,頭部可直起而與背部成一直線。 精 細 動 作 1. 通常手會保持握拳或稍微打開姿勢,如果扒開嬰兒手指,會抓緊湯匙或搖鈴的把手,但又立即鬆掉。 2. 會注視物體,但不會伸手去拿。 3. 雙眼間配合得比較好了。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二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由小聲的喉嚨音變為:啊啊咿咿咕咕等聲音,但仍不像成熟的人聲。 2. 大部分的以哭啼為主。 1. 有受驚的反射動作(墨爾反射動作),手腳偶爾抽動。 2. 手臂、腿部轉動平穩。 3. 俯臥時,頭部居中。頭部可抬至四十五度角支持數分鐘。 4. 當大人以手臂環抱身軀,身體與地面平行時,會試著抬起頭部。(嬰兒通常很喜愛這個動作,大人帶著嬰兒走動也很方便) 5. 俯臥時,頭會左右轉,每隔一段時間頭會抬起四十五度。 被   動 坐 1. 對聲音有興趣。 1. 坐時,頭保持直立,但仍會不穩擺動。 精 細 動 作 1. 抓握動作發展為由意志控制的行為。 2. 可握著東西數秒鐘,或更能久些。 3. 手臂可能會揮擊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三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發出母音似的音:嗚、啊、哦。 2. 由喉底發出如咯咯、低泣等等聲音較少哭。 3. 大體上發聲不受環境影響。會以發聲作為社交性的回答,如對母親的微笑與交談報以「聲響」。 1. 身體控制由反射動作轉變為意志性動作。「脖子僵硬反射動作」消失。 2. 仰臥時,頭部居中,姿態對稱,可抬頭。 3. 身體一側之手腳一起活動,然後換另一側。或者雙手一起,雙腳一起活動。用力活動手臂及轉頭。被抱起時,身體結實。 4. 俯臥時臀部低,雙腳彎曲。 5. 被拉著站起來時,雙腳貼著地面,短暫支持。 被  動 坐 1. 傾聽人聲。 2. 分辨人聲。 3. 聽出不同字音。 1. 需要人支持才能坐,可稍微維持姿勢。頭會稍微搖晃。 精 細 動 作 1. 手掌大多張開。 2. 抓握反射漸消失。 3. 可能無法握緊物品。 4. 開始揮擊,但也許離目標還差得遠。 5. 以兩手臂一起伸向物品,從兩側開始,至身體前方會合,常以握緊的拳頭碰物。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四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喉嚨發出的咕咕聲有聲調的抑揚變化,維持十五至二十分鐘。 2. 開始牙牙學語,發出一連串不同的語音。 3. 聲音較正常;哭聲堅定有力。 4. 有人對他說适時會微笑,高興地尖叫,咕咕發聲。 5. 可發聲表示愉悅心情達三十分鐘之久-微笑、哈哈笑、大笑、喉底發聲。 6. 模仿數種音調。 1. 墨爾反射動作消失。 2. 仰躺時,頭保持正中。 3. 坐或臥時,頭均可自己轉動。頭部可穩定抬起維持短暫時間。 4. 俯躺時,頭頸可向前撐抬至自看得見手和腳。 5. 俯臥時,雙腳伸展。 6. 可故意彎曲腰以下的肌肉,臀部抬起。 7. 俯臥時,可如「飛機」般搖動,四肢伸展,背挺起成弓形。 8. 可由俯臥或側躺姿勢翻身。 9. 如被拉起站立,雙腿伸展,肩膀至腳在一平面上。   坐 1. 若有人支持可坐上十至十五分鐘,頭部穩定,背部堅實。 精 細 動 作 雙手動較靈敏了,也較多變化。 雙手手指交拉扯。 抓握東西時,手掌與四指在一邊,大拇指在另一邊,不熟練。 1. 揮擊物體仍不準確。 2. 視線可物體游移至手,再回到物體,想抓,但常抓不準,不是抓得太低、太遠就是太近。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五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發出母音,如啊、咦、噢,以及幾個近似子音的聲音(b、d、i、m)。 2. 會對自己、對玩具「說話」。 3. 可能利用咿、啊兒語吸引注意。 4. 專心注視別人說話時的嘴部,並模仿、實驗。 5. 會摸仿音調變化。 1. 俯臥時,頭與胸抬得很高。 2. 仰臥時,可抬起頭部與肩膀。 3. 可拉腳至嘴邊,吸吮大腳趾。 4. 仰臥時,四肢伸展。 5. 俯臥時,會如飛機狀搖擺,四肢伸展,背部挺起彎曲。 6. 可從俯臥翻轉成仰臥。 7. 俯臥時,雙手用力推,膝蓋向前縮起。 8. 可能以搖擺、翻滾、扭動身軀來移動身子;仰躺時則以腳踢平面來移動身體。 9. 很容易就可讓人拉起站起來。被人從腋窩抱住時會站立身體上下動,兩腳輪流踏。 被動 坐 1. 對人聲有較明顯的反應,轉頭,似乎在尋找發出聲音的人。 2. 了解「名字」涵義。 1. 有人支持時,可坐很久(三十分鐘),背脊堅挺。 2. 坐著或被拉著坐起來時,頭部保持挺直。 3. 被拉起時,頭和軀幹可向前彎,腳可縮至肚子。 4. 坐著時,手可抓握物品。 精 細 動 作 1. 顯示出少許大拇指與手掌的相對拉置,以大拇指與食指抓物,手掌稍微翻轉。 2. 若將搖鈴放在他手上他會握住玩耍。 3. 可能會以一手或雙手扶住奶瓶。 4. 看到環形玩具會伸手抓握,方向很準。 5. 物品從另一手換遞至另一手。 6. 用任何一手抓或搖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嬰兒第六個月生長表 語  言 動  作 主  動 大 動 作 1. 母音開始與較多的子音(通常有f,v,th,s,sh,z,m,k等)合念了。 2. 聲音大小、高低、快慢有變化。 3. 所有發聲仍與成熟人聲不同,但對聲音有控制了。 4. 牙牙學聲,發出興奮聲音時動作也多了。 5. 大多對女人聲音有反應。 6. 發聲表達高興或不高興;會抱怨咆哮、快樂的笑、興奮的尖叫、大笑。 1. 頭部轉動自如。 2. 俯臥時,雙腿抬伸頗高。 3. 可向各方向翻、轉。 4. 可由仰臥翻身為俯臥。 5. 可能以雙手、雙膝支起身體,四肢伸飛以使身體向前躣或向後退。 6. 蠕行-肚子貼地以手支撐向前或後慢爬。 7. 需有力支持才能站立。 被  動 坐 1. 對不同的聲調做不同的反應。 1. 稍予支持,即能坐,平衡良好,可向前或兩邊傾。坐在椅子上時,可抓晃動的物品。上下蹦跳。 2. 可以短暫獨坐,可無支持獨坐小時。但必須前傾以雙手支撐來維持。 3. 從俯臥翻身時能側身彎曲至半坐的姿勢。 精 細 動 作 1. 握奶瓶。 2. 可轉動手腕,將物品拿在手中轉。 3. 以單隻手臂伸向物品。 * 此表僅供參考,請勿奉為圭臬。寶寶的身心發展是難以預料的,有的快,有的慢,個別差異相當大。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9

7∼12個月之成長報告

  寶寶到了六個月大以後,從母親那兒經過胎盤接受的抗體逐漸消失,本身免疫系統逐漸發育,自己也開始有能力製告抗體,不過因為生活接觸面逐漸擴大,感染病原體的機會愈來愈多,如體內尚未有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就會生病了。寶寶生病的頻繁與否決定於接觸病原體機會的多少,如生活在擁擠密的空間,病原體散潘容易,生病的機會自然高些。以下是七到十二個月易發生的疾病:   1.視覺發育   用鋼筆型小手電筒在寶寶前方三十公分處,同時照射其兩眼,若反光點不是同時落在瞳孔中央即為斜視。有些嬰兒天生鼻子較寬兩眼距離較遠,外觀上看起來像是斜視,但長大以後慢慢就會恢復正常,這並不是真正的斜像,歸功於我們雙眼可同時看到一樣東西,如此才會有複雜的現象。真正斜視的嬰兒,但所看到的與閉上一眼看並無不同,這種視覺機能的發育在嬰幼兒時期最重要,若在此發育期間末能矯正,待長大後再矯正,則很難改善其視覺機能。   2.聽力障礙   由於聽覺缺失會引起語言能力異常,導致一連串發障礙,句括各式學習障礙、智能發育遲緩以及身心特質發展的扭曲。平日須多給寶寶聽音樂,多與寶寶說話、刺激其聽覺發展。在二歲以下的嬰幼兒可由其行為觀察且聽力正常與否,在安靜的房間內,把會發聲的玩具置於寶寶耳後觀察其有無驚嚇反射、眼之耳眼瞼反射,睜開眼睛或身體扭動之睡醒反應,在寶寶左右兩方各測試一次,如發現有聽力障礙須至醫院做進一步詳細之聽力測驗。   3.鼻淚管阻塞   有鼻淚管阻塞的嬰兒,大約90∼95%在年齡七至八個月大會通暢,所以在此之前如果有發炎現象,就給予發炎的治療,如果沒有發炎,就用按摩的方式從上往下壓,可使鼻淚管阻塞打開,過了七至八個月以後鼻淚管阻塞,才予以手術將鼻淚管打通。   4.奶瓶蛀牙   牙齒在六個月大左右開始生長,到週歲之刪,以上下各長二顆門牙為標準。長牙的快慢因人而異,毋需拿別人的孩子來比較,擔心還沒有長牙。家長平日須以紗布擦拭維持寶寶口腔的清潔。喝完奶後給寶寶喝些開水並避免含著奶瓶睡覺,以防奶瓶型蛀牙。   5.心臟循環系統疾病   (1)發紺性心臟病:   在台灣最常見的是「法洛氏四合症」,通常出生不久即可發現,當寶寶運動或啼哭之後,嘴唇與指甲會發紫,這是由於血中氧氣濃度降低所引起。大部份的發紺性心臟病都須手術治療,家長平日照顧上須注意「缺氧性發作」,這種情形通常發生於清晨上廁所或哭鬧太久之後,此時須立即抱起小孩,採取雙膝靠胸的姿勢,如此可改善發紺的症狀,然後立即送醫急救,如果不及作業處理,往往會有生命危險。   (2)非發紺性心臟病:   在台灣最常見的是「心室中隔缺損」這一顆的心臟病通常都沒有什麼症狀,必須靠醫師仔細聽才能發現有心雜音,或是出現食慾減低、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膚濕冷之心臟衰竭症狀才被發現。目前醫學進步,年齡與體重已不再是決定手術的因素了,要不要開刀或何時開刀主要是看缺損的大小及位置來決定。家長平日須注意控制水份的攝取,牛奶不可餵食過量,副食品也不可太鹹,以免加重心臟的負擔,引起心臟衰竭。    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此症最易發病年齡為一歲,侵犯對象多為小孩,東方人比西方人多,真正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自體免疫反應有關。主要的症狀有: 一、發燒五天或五天以上。 二、急性期時手掌足底變紅、手腳變硬腫:恢復期時從指(趾)尖開始膜片狀脫皮。 三、外形性皮膚出疹。 四、兩眼結膜充血。 五、嘴唇紅、草莓舌、咽喉泛紅。 六、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腺腫大且大於一.五公分。   主要的診斷是根據臨床表現。目前川崎氏症最嚴重的問題是在心臟血管方面,全身的血管都會發生炎性反應,在心臟左邊冠狀動脈更易受侵犯,約25%有冠狀動脈瘤發生。如果愈早治療、急性期愈早使用免疫球蛋白,心臟血管的後遺症愈低。部份的病人會持續有冠狀動脈擴脹、狹窄或阻塞,這是造成日後胸痛、心冗梗塞的原因,家長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定時給寶寶服藥,並且定期做超音波追蹤檢查。   6.呼吸系統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   大部份發生於一歲以下的小孩,以六個月大最常發生,男孩比女孩多,並且年齡越小病情越嚴重,病原體主要是呼吸道合體病毒,流行性感冒A及B型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本症的潛伏期灼二至五天,初期的症狀與輕型感冒相似,如微熱、流鼻涕及咳嗽等,但是過了些日子以後,咳突然加、易吐奶、不安、食慾減退,呼吸變快且出現咻咻的哮鳴聲,肋間肌肉隨呼吸而凹陷,更嚴重的會因缺氧而嘴唇發紫。這是因細小支氣管發炎水腫引起呼吸道阻塞,產生球瓣效果,使得空氣容易吸入而不易呼,出於是形成了哮鳴聲,通常愈早治療,恢復得愈快。   7.腸胃系統疾病   肛裂:   肛裂常發生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主要是因為大便太乾硬,刮傷肛門口之粘膜所致。大便上可見帶著鮮紅色血絲,或,在尿布上有鮮紅色血跡。治療時主要是避免寶寶便秘,平日多補充水份,牛奶可沖濃一些,必要時給予軟便劑,使大便變軟,以避免裂傷的粘膜再繼續受到傷害。每次排便之後,在溫水中浸泡五到十分鐘得以清除,擦乾之後,再塗上藥膏,約十天左右即可痊癒。     腹瀉:   六個月後,副食品如添加不正確,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好,可能引起腹瀉,只要暫停餵食此類副食品即可慢慢恢復正常。此時也正值寶寶心理發育上的口慾期,寶寶常會把手或東西放入口中,誤食不潔也是引起腹瀉的原因。寶寶腹瀉百分之八十為非細菌性引起,常見如輪狀病毒、腺病毒等,隨著不同的季節及地域性而有不同腹瀉的原因。真正的細菌性腸炎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普遍,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及大腸桿菌,其他如乳糖耐受不良症,牛奶白過敏等也會引起腹瀉。      當寶寶腹瀉時可換吃醫瀉奶粉,其並非真正有止瀉效果而僅是特殊配方之治療性奶粉,通常這些奶粉都不含乳糖,或是採用植物性蛋白,以便腸胃道易於消化,可以補充適當的水份以防脫水現象,當然寶寶腹瀉的處理,最重要的是立即就醫,根據不同的病因加以治療。不可濫用抗生素,因我們腸道內有正常細菌叢,細菌殺掉,細菌間的平衡會受到破壞,將使腹瀉變得比較頑固而形成慢形腹瀉。   腸套疊:   發生率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四,男女比為四比一,很少發生在小於三個月的嬰兒,三歲以後發生率較小,最常發生的年齡在一歲左右。寶寶一陣子煩燥不安,一陣子又看起來正常,好像有週期性似的。60%的嬰兒會有類似的草莓醬之大便,大部份都有嘔吐的症狀,吐到最後會含有膽汁的症狀,吐到最後會含有膽汁樣胃液,有時可在右下腹摸到一香腸狀之硬塊。臨床上可用超音波或大腸攝影診斷出腸套疊,在治療上先用鋧劑灌腸之壓力,使套疊部份之腸子回復原狀。如果鋇劑灌腸治療失敗才考慮以手術治療。   8.泌尿生殖系統   陰囊水腫:   單純的陰囊水腫不須吃藥或手術,最晚到二歲左右,淋巴系統將陰囊積水逐漸吸收,自然就會痊癒。     疝氣:   閉性疝氣的發生率在31%左右,這種情況顯示一歲內發生嵌閉的可能性相當高,約為一般年齡層小孩發生率(6%∼18%)的二至五倍。早產兒發生嵌閉性疝氣的機會更要高些,男孩發生率大於女孩,多數發生於右側,與右側睪丸較晚下降有關。     隱睪症:   足月產兒發生隱睪的機率約為2%~3%,早產兒機率更高,接近30%的低體重早產兒發生隱睪,未下降的睪丸會發生組織形態方面的改變,在六個月時,睪丸仍未下降,則其精細胞數量就開始減少。到一歲時,超過90%患有隱睪症的小孩會合併有疝氣,必須在一歲施行手術,同時做養育修補術。   9.運動功能障礙   對於某些此較特別如早產兒,出生時體重過輕、週產期有缺氧情形、高黃疸指數經過換血治療或有家族遺傳性神經障礙等疾病之寶寶,應多加注意評估,以早期發現運動功能障礙。     正常之運動功能發展如下:   七個月 開始學坐,會把東西由右手交換至左手。   八個月 已可坐得很穩。   九個月 會伸長手臂爬行,能用手指與拇指抓東西。   十個月 會扶著東西站立。   十一個月 可扶著東西走路,此時語言理解力更加進步,能指出身體器官的位置。   十二個月 可以獨自步行。     如果寶寶在運動發展上速度緩慢很多或有異狀時,家長就應請小兒神經專科醫師檢查,是否真有神經肌肉方面的疾病,或是腦部本身的問題。通常患右肌肉疾病之孩童,常有肌肉無力、萎縮或者肥大之臨床症狀。若病人只有運動功能發展的遲滯,可以歸類為神經肌肉病變;若伴有語言和社會適應能力障礙時,則考慮大腦病變。     另外,關於骨關節的問題,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會造成寶寶兩腿長短不一,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通常愈早治療,預後愈好。早產兒的生長發育不應比照正常嬰兒,應有矯正年齡的觀念,例如,提早一個月出生的早產兒,當滿一歲還不會走路,家長毋需擔心,因為他的矯正年齡僅有十個月。按照發展的里程碑來看,儘量多給他適合年齡的益智玩具,如敲打、撕、畫、玩開關旋轉與手眼協調有關的遊戲等。不管他聽不聽得懂,從出生起就開始多和他講話,多讓孩子出去接觸不同的人事地、活動,以增加他的適應及學習能力。   10.家長注意事項   寶寶在不同年齡,不同季節,容易犯的疾病往往不一樣,家長平日須吸收新的衛教知識,與寶寶一同成長。找一位經過專業訓練、親切細心、值得信任的小兒專科醫師,定期給寶寶健康檢查,若有特殊疾病時,可以做健康諮詢或做適當的轉介。平常家長須多洗手,避免讓生病的人與寶寶接觸;定期打預防針,注意寶寶均衡的營養,如此可以避免寶寶常生病,度過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

2006年05月17日
公開
46

1歲半∼2歲的生活檔案(上隨選日記)

一歲半到二歲的幼兒,語言能力正在訊速成長中,會努力記住物體的名稱,因此不管看到什麼會問「這是什麼」或「嗯」「啊」,令大人被問的有點煩,此時不適宜責怪他。大人不論問了幾次,回答應該一致,重覆的教導幼兒。對一歲的幼兒,大人最好使用幼兒容易用的嬰兒語言,大人使用成人語言。   一歲半的幼兒階段,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比較固執,常常堅持非按自己的意思不可。佔有慾也強,希望每個東西都是他的,雖然東西並不一定喜歡。二歲以後,仍在吸手指是病態的,可以用代替的方法,如提供娛樂性玩具或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   包括午覺在內,一至二歲幼兒總睡眠時間約十一小時到十二個小時半,應儘量讓幼兒過規律、正常的生活。   1.生長發育   體重增加約一公斤(平均體重由一歲半十一.五公斤到加約四公分(平均身高由一歲半八十二公分到兩歲八十六公分)。這段時期生長增加的比例較一歲以前的嬰兒期平緩,父母不必緊張。如果與平均值差 題。   一歲半幼兒所懂的字彙不多,語言的表達是以自我為中。如有些幼兒,「不要」是他最愛說的字眼,有時會以大人也聽不懂的兒語來表達,但是他已能聽得懂許多的話。   2.一般常見疾病   有很多媽媽在門診時會問到:為什麼二歲小孩常常感冒?比較起來,二歲以前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很容易被感染。疾病流行的季節如流行性感冒期,應避免帶到人多、空氣不好的公共場所。幼兒很容易被傳染到家中有哥哥或姐組上幼稚園感染到的疾病。母親自己在家照顧的幼兒,比起年紀很小就上托兒所或一位保母同時帶養許多小孩,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比較少,病程也較短。   感冒是最常見濾過性病毒的感染,年紀愈小的症狀愈嚴重,發燒也較高,表現出流鼻水、打噴嚏、輕度咳嗽、食慾不振或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以「鼻病毒」最常見,而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都是感冒的合併症。一歲半的幼兒表達能力不好,高燒不退、如果有挖耳朵和拍頭不安的動作,可能是合併了中耳炎,細心的小兒科醫師都會用耳鏡仔細的檢查,中耳炎的治療抗生素需給十天以上,防治上應幫忙或鼓勵幼兒擤鼻涕,避免幼兒躺著喝奶。   一歲半到二歲之間,合併小兒鼻竇炎不多。夜咳、慢性咳嗽是因為較微鼻竇炎的鼻涕倒流而引起的並不多見,可請小兒科醫師仔細聽診,呼吸是否有喘鳴聲,是否為氣喘。幼兒發燒畏冷、越咳越厲害或有胸痛、呼吸困難,則要考慮是否合併肺炎,在一歲半到二歲幼兒的肺炎,以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機會較大。一歲半至二歲幼兒的偏桃腺炎大部份是病毒所引起的,少數由鏈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絕大多數發生在三歲以上的兒童。因此幼兒感冒生病發燒有一定病程,應注意有無合併症,家長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清洗喉嚨、打消炎針,徒然增加幼兒的皮肉之苦。   有些病毒的感染,會出疹子,叫病毒疹。其中最有名的玫瑰疹,常見於六個月到二歲寶寶,而以一歲右最多,寶寶往往連續燒了三、四天,反反覆覆三十九度以上的肛溫高燒,等燒退了疹子才出現,但不會癢,約一兩天才退掉。其它的病毒疹也許燒了一、二天,或有點腹瀉,也會出一、二天不癢的疹子,也好犯在二歲以前幼兒。   庖疹性咽峽炎好犯的年齡是六個月至三歲,幼兒會突然發高燒、食慾差,卻沒有咳嗽、流鼻水感冒症狀,有些父母會誤以為長牙而忽略了。檢查咽候先有紅暈的水泡出現,直到二到三天破裂後留下白色的潰瘍,幼兒會因吞食時感到非常劇烈的疼痛而拒食並流口水。前一到四天高燒期,加強退燒處理和水份補充。至於手口足病,除了口腔有潰瘍,幼兒的手、腳、膝蓋,屁股有水泡。上述病症,一歲半的幼兒因吞食疼痛,可改以清涼鬆軟的食物,如布丁、豆花、豆腐或是冰淇淋等容易入口的食物,也能補充熟量。餵食開水、牛奶、稀飯最好也是涼涼的。   3.久咳或咳嗽有喘鳴聲要懷疑氣喘   幼兒的氣喘並非都有喘鳴現象,往往以持續咳嗽為主要症狀。如果時常感冒不癒、持續咳嗽、夜咳得厲害,或在夜間清晨有氣促、喘鳴等現象,應即早就醫,給予適當藥物治療,避免氣喘嚴重發作。可進一步檢查過敏原、避免幼兒接觸過敏原,如居家環境避免厚重窗帘、沙發、彈簧床和地毯敏治療。統計上,百分之八十的兒童氣喘在五歲以前發病,尤其好發於二歲前的幼兒,許多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氣鳴到五歲以後大部份會逐漸自然痊愈。      而一歲半以下寶寶的氣管尚未發育良好,罹患急性細支氣管炎時,很細的氣管內徑,加上發炎腫脹的氣管黏膜和分泌痰液增多,咳嗽時也會有喘鳴的聲音,很難和氣喘分別。有部份氣喘病童在嬰兒期就歲左右因為嚴重感冒後才開始喘。由鄉下搬到大都會生活的幼兒,氣喘發作機會比較高,與都市工業社會的空氣污染程度嚴重、塵屘過敏原較多、和病毒感染的機會較高有關。   4.咳嗽像狗吠的幼兒哮吼症   哮吼症好發在一歲到三歲的幼兒。幼兒咳嗽會有狗吠的聲音,聲音沙啞,吸氣性的喘鳴和呼吸困難,令家長十分緊張。有些幼兒突然在晚上 晚上,白天只有少數的感冒症狀,發燒很少見,屬於痙攣性哮吼。有些幼兒則先有一至三天咳嗽、鼻塞、流鼻水、高燒的感冒症狀,聲音沙啞,隨著呼吸道分泌黏液的增加,造成呼吸道的受阻,幼兒咳嗽一陣之後,會倒吸一口氣,發出像狗吠的聲音,在白天或晚上均可能發作,是由於聲門下或聲帶處的水腫所引起,有時候會往下蔓延成氣管炎或支氣管炎,屬於病毒所引起的為主。治療上除了藥物外,充足的水份補充,並給予冷潮濕空氣吸入,如利用家中浴室或蒸臉器瀰漫的蒸氣,每次吸入蒸氣約十五分鐘,可以讓幼兒的呼吸道自然擴張,有助於症狀的解除。如果幼兒呼吸困難的象沒改善,即使是半夜也要送急診。      一歲半的幼兒,吃的太多、消化不好、飲食不潔或感冒快好的時候,會有輕微的腹瀉或泥便,改給予清淡飲食如稀飯、吐司可以改善。如腸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胃炎,幼兒會突然嘔吐,甚至嚴重到喝水也吐,除給予藥物治療以外,應短暫禁食,少量多餐的即可恢復。夏天幼兒好犯的沙門氏菌感染,嘔吐、腹痛或有發燒以外,大便會有血絲、黏液、惡臭味,可請醫師做糞便的進一步檢查。一歲半幼兒表達力不好,高燒不退、昏睡、腹痛、吵鬧得相當厲害,沙門氏菌引起傷寒(菌血症)或腸穿孔也要注意。冬天好犯的輪狀病毒,先有多次嘔吐或發燒及輕微感冒的症狀,再出現稀繁惡臭的水便,可拉上三到五天。一歲半的幼兒很容易因為腹瀉厲害而脫水,可給予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餵食稀米湯,注意幼兒是否有嘴唇乾燥、小便減少,沒有眼淚,精神變差等脫水現象,必要時須打點滴。   5.小兒扁平足和O型腿   剛學會走路幼兒,部份會出現O型腿或以內八字來走路,以一歲半左右的小兒O型腿最明顯,有些到了三歲則會形成X型腿,多數只是幼兒發育中的一時現象,和太早走路、常包尿布沒有關係。一歲左右的幼兒,出現扁平足機會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幼兒時期短暫的現象,大多會隨年紀長大,而逐漸形成足弓。

2006年05月15日
公開
9

我家沒有小霸王(文章分享)

不同階段的管教方式:一歲三個月到兩歲 大家都說世上的人可以分成兩類:一類凡事都說「好呀」,另一類凡事都說「不要」。我有把握告訴各位,世界上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都屬於後者!如果要找出這個階段的共通語言,那就是「不要」。孩子會告訴你,「不要」吃早餐、「不要」玩積木、「不要」洗澡,當然也「不要」上床睡覺。有人把這段期間稱為「第一次青春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時期的特徵就是反對、衝突還有叛逆。 貝瑞•布列斯頓(Berry Brazelton)醫師寫了一本功德無量的書《學步的孩子和父母》(Toddlers and Parents),裡頭深入刻畫幼童行為,還把兩歲的孩子形容成「恐怖」。以下是該書精彩片段,描寫典型的一歲半男孩葛雷。 葛雷兩歲的時候,開始事事反對,他的爸媽也嚇一跳,彷彿被大榔頭猛敲一記。葛雷純真善良的天性,似乎都被一堆反對淹沒了。父母要他做事,他立刻擺張臭臉、雙眼微閉、昂然挺立,然後射出銳利的目光,很酷的說「不要!」就算給他最喜歡的冰淇淋,他也會邊吃邊說「不要!」下雪了,葛雷說:「我不要出去!」的同時,他衝出屋外去取出門穿的雪衣。 剛開始時,父母還會觀察葛雷的行為,後來漸漸失去耐心;他似乎處處和父母作對,非要試探每條底線,直到爸媽舉白旗投降才滿足。媽媽剛離開房間,葛雷就打開電視。媽媽回頭把電視關掉,溫和[email protected] 的數落一頓然後離開。葛雷當然又把電視打開,這次媽媽氣急敗壞衝回房間,質問葛雷為什麼不聽話,他的回答還是一樣:「我就是要這樣呀。」媽媽氣得眼冒金星,葛雷冷冷的瞪回去。最後媽媽假裝走進廚房煮菜,電視聲音立刻大作。這次媽媽噤聲躲在門後,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進去,狠狠的打了葛雷手心。葛雷居然嘆口大氣:「我就是要這樣呀。」媽媽坐下來,以近乎哀求的口氣要葛雷聽話,免得自討苦吃。葛雷又裝出悶悶不樂的酷臉,眉頭深鎖、一副愛聽不聽的模樣。媽媽只好站起來,一臉憂戚走回廚房。葛雷也站起來,依然故我重開電視。這次媽媽淚眼汪汪回來,重重打了兒子屁股:「葛雷,你為什麼一定要媽媽打你呢?我討厭你這樣!」葛雷說:「我就是要這樣呀。」…… 各位讀者,葛雷可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是不折不扣的小霸王!他把媽媽整得團團轉,並以此為樂,簡直把媽媽吃得死死的。關於這類孩子的管教之道,我要花點功夫說明。 如何對付這種不規矩的行為?衛斯理太太寫道:「陶冶孩子心性,第一步就是馴服意志,讓孩子變得溫文守禮。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苦心,真是曠日廢時,而且父母一定要循序漸進,讓孩子可以適應管教方式。不過,父母必須立刻馴服孩子的意志,動作越快越好!」葛雷的媽媽是否做到這個要求,我很懷疑。 如果父母和葛雷這樣年紀的孩子(十五到十八月大)發生衝突,打手或打屁股都可以(力道不要太猛)。體罰的頻率不要太高,除非犯規的情形嚴重(例如葛雷偷看電視),否則不要隨便打孩子。葛雷明明曉得媽媽的要求,卻明目張膽一犯再犯,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蓄意抗拒」。很明顯的,他不但惹毛媽媽,還屢次試探行為底線,但是媽媽處理失當。我無意批評苛求,也能體會媽媽的沮喪,我只能說這是正常反應。我要強調的是:當時媽媽應該強硬起來,絕對不能隨著孩子要求起舞,不然以後就沒完沒了。可惜葛雷的媽媽錯失了管教良機。 葛雷第二次偷開電視的時候,媽媽就應該坐下來,好好和兒子談談。她可以把手放在孩子的臉側,面對面看著孩子,以堅定的語氣說:「聽我說,葛雷。媽媽不希望你再開電視了,你聽到了沒?不—要—再—開—電—視!懂嗎?」這樣的用意,是在葛雷心中明明白白標出行為底線。假如第三次再犯,媽媽就該立刻行動,這時打手心就對了,而且不必解釋。大部分的孩子可能因此哭泣,原先叛逆的情緒也漸漸消退,事情應該就此打住。萬一葛雷超級倔強,很可能依然故我,再次挑戰媽媽的耐性。這時媽媽絕對不可尖叫、哭泣或懇求,不管孩子多麼無理取鬧,就是要撐得比他久。還記得布列斯頓博士怎麼說嗎?他說葛雷「非要試探每條底線,直到爸媽舉白旗投降才滿足」,媽媽絕不可中計。如果媽媽堅持到最後一分鐘,葛雷一定嘖嘖稱奇:原來媽咪玩真的!我可不要自討苦吃,下次乖乖聽話好了。 在整個過程,絕對不要釀成家庭暴力事件,讓孩子身心受創。多年來,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家長,深深認為應當在第一時間就鎮住挑釁行為。不要等到心力交瘁才要管教孩子,以免自己失控。 如果孩子因為自然的學習發展而如此,請不要處罰。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探索環境,以刺激智力的發展。大家看到耀眼的水晶飾物,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這就是所謂「視覺探索」。剛學步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運用每項感官探索世界:用手拿、用舌頭嘗、用鼻子聞,拿起來揮舞或碰撞牆壁,甚至從房間這頭丟到那頭,聽聽東西碎在地上的美妙聲響。孩子經過這種探索過程,一點一滴懂得重力的概念、粗糙和平滑的感覺、玻璃易碎的特性,還有父母生氣的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