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歲半∼3歲小兒訓練方案

2008年03月31日
公開
1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較長短。也可在紙上劃線段,教小兒比較長短。還可比較長褲和短褲,長袖衫和短袖衫,長鉛筆和短鉛筆,長凳子和小方凳等。 ②比較厚薄。讓孩子拿一本小畫書,你拿一本更厚一點的書,同孩子比較,說"我的書比你的書厚"。"你的書比我的書薄"。然後,鼓勵孩子尋找一本更厚的書,孩子就可以說上邊的話,其後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類推。以後可以倒過來玩,"我的書比你的薄。""你的書比我的厚。"這種遊戲也可以用於比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③綜合比較。引導孩子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來培養小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2)發展幼兒注意力。教小兒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種遊戲。成人提示任務越具體,就越容易引起幼兒集中注意,明確注意的目的,在兒童完成作業時成人可不斷給予幫助,讚許,鼓勵幼兒正確的行為,表揚孩子的成績。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性,鼓勵他集中精力。 2、記憶力的培養 (1)利用遊戲培養記憶力。將幾種幼兒熟悉的玩具,如小動物、汽車、球等擺在桌子上,請小孩說出玩具的名稱,然後用布把玩具蓋上,成人從蓋布下取走一個玩具,再將蓋布打開,讓幼兒看一看,少了什麼玩具。 也可以地上放幾個圈,每個圈中放一個小動物玩具,表示小動物的家,然後讓幼兒記住每個動物家的位置,並請小動物出來玩,最後再叫幼兒將小動物逐個送回"家"--即原來的位置。 (2)圖像記憶。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然後將圖片拿開,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孩子記住的不多,還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記憶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飛的有哪些?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小兒記憶。如小兒遊玩回來,讓孩子回想一下玩了什麼東西,遇上了什麼人,經過了什麼地方,等等。還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兒按成人說的先後次序去做,逐漸可用語言指導小兒按指令先後做更多的事情。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學會數數並理解數量的概念。 (2)利用語言促進思維。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發展了直觀具體性思維,並有了簡單的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學會對各種物體或現象進行簡單的比較、概括。並確定它們之間的聯繫。可經常用 "為什麼?"、"在哪裡?"、"幹什麼?"、"怎麼辦?"等,引導小兒思考。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預想事情的結果,從而教會孩子去思考、推理並學會應當怎樣做,如冰糕一直拿在手中會怎樣?讓孩子先預想一下事情的結果後,做做實驗看看。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角色遊戲。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能力的加強,孩子逐漸能理解並模仿人們之間的關係。此時可引導小兒做扮演角色的遊戲,可以讓他注意現實生活中角色的特點,來豐富他的遊戲情節,如上公共汽車觀察售票員是怎樣工作的?到理髮店理髮,留心觀察理髮師的一舉一動,等等。 (2)繪畫。在幼兒能畫出一些線條和形狀後,成人可引導小兒將他所畫的東西同實物作比較,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在繪畫中想像、構圖。 (3)音樂。培養孩子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孩子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並要求孩子在唱歌時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像歌曲提供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腳站立練習,兩腳可交替訓練,使雙下肢力量均衡。開始時小兒可能要扶著人和物才能抬起一隻腳,逐漸地訓練小兒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夠單足穩定地站立幾秒鐘,並逐漸訓練小兒單足獨站由幾秒到10秒左右時間。可用競賽的形式鼓勵小兒,使小兒能夠逐漸地較穩定地單腳支撐。 2、跳高、跳遠練習。可在地上放一張紙或劃二道線,要求小兒向前跳時不能踩到紙張或線內,調節紙張或兩條線的寬度,訓練小兒向前跳躍的距離。還可訓練小兒跳高,可在地面上設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如一本書或一塊磚,讓小兒跳越過去,並逐漸地增加難度,如再加一本書或一塊磚,變得更高;或兩本書或兩塊磚平放,變得更寬,讓孩子練習。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給予適當的防護。 3、發展動作協調能力。泥塑、拼貼畫,既可發展小兒手動作的靈巧性,還可促進小兒想像力和創造力。教會孩子搓、揉、壓、卷、捏等動作,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各種物和人的形象。家長可適當給於指導和幫助,從容易的形象學起,以發展小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動手創造的能力。 三輪童車是這個年齡段小兒特別喜愛的玩具,騎三輪童車既增強孩子的體質,又培養小兒膽大心細、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借此訓練小兒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應能力,並能幫助小兒理解交通常識。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教小兒練習自己穿衣服,認識衣服的前後,並試著穿好衣服,扣上簡單的扣子。脫衣服時,先自己解開扣子,再脫掉衣服。可用一些較寬鬆的外衣先讓孩子練習,一般小兒先學會脫衣褲,再學會穿衣服。還要教小兒試著自己穿鞋子。 教會小兒能夠明確的表達要大小便,可訓練小兒自己脫褲子蹲盆或上廁所,教小兒如何才能不弄髒褲子,並教小兒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覺時知道先去廁所。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可教小兒與其他孩子一起做集體角色遊戲,通過這種遊戲培養孩子建立起與同齡人的關係。在指導孩子們玩角色遊戲時,家長可幫助幼兒分配遊戲的角色,教幼兒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項義務,在角色遊戲中領會人與人的交往和聯繫,豐富生活經驗。例如,扮演保育員的孩子,應該溫和地和孩子說話,給他們玩具,哄他們玩等,而扮演托兒所孩子的,則要認真聽"保育員"的話。 2、發展語言能力。鼓勵小兒自己敘述一些事情,如 "今天做了什麼?","上公園看到了什麼"等,讓他複述故事,講述圖中所描繪的內容。教小兒記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職業、單位,自己的年齡等。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孩子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在大人的影響下形成的,開始他們常常只是重複父母或老師的看法,以後才慢慢地學會獨立分析。教育孩子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尊重長輩、尊重老師、愛祖國、愛勞動、正直善良、富於同情心,教孩子遇到困難應努力克服並培養孩子學會從生活中獲得美的感受。 轉貼於麻吉球麻

2∼2歲半小兒訓練方案

2008年03月30日
公開
7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較形狀。用一些不同形狀的積木,也可用硬紙板剪成不同形狀的紙卡,教小兒學會認識圖形,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選擇同樣的圖形進行匹配。   ②比較遠近。培養孩子遠近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遠近的詞引導孩子行為,加強對遠近概念的意識,如"和媽媽靠近點"。還可在遊戲中,教小兒領會遠近的意思。   ③培養孩子觀察的更全面,這樣孩子可擴大觀察的範圍,促進思維的發展。帶孩子到戶外觀察,教小兒學會先觀察周圍總體概況,再集中觀察某一特定的事物。   (2)發展幼兒注意力 要注意培養幼兒注意的持久性,集中性。   2、記憶力的培養。   (1)複述話語。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可讓孩子複述成人的話語。可從簡單的短句開始,然後教長一點的句子如背誦歌詞、兒歌、古詩等,以促進小兒記憶能力的提高。   (2)數字記憶。雖然此時小兒對數的概念還不清楚,但機械記憶能力強,通過數字記憶練習,可強化小兒機械記憶能力,如可教小兒記門牌號、電話號碼、歷史年代等各種數字材料。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對因果關係的認識。讓孩子看看吹風能使小風車旋轉,還能使臉盒裡的水出現波紋,將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肥皂泡。這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探究的熱情,促進認知發育。 (2)歸類練習。可教小兒根據事物的某些性質練習分類。可按聲音分類,將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歸類,還可按顏色、形狀、大小、用途分類等等,以提高小兒歸納、概括的能力。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顯的錯誤,讓孩子去發現,並鼓勵他說出錯誤所在及解決辦法,以培養小兒分辨問題的能力。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表演遊戲。可根據故事或童話的情節和內容,讓孩子表演,在表演遊戲中,小兒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繪畫。通過繪畫可以提高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性。引導小兒根據自己對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認識,仔細觀察自己所畫圖畫的構圖,看看由這些粗細不同的線條搭配成的圖像輪廓是否像要畫的事物。    (3)音樂。幼兒兩歲時就具有聽成人有表情唱歌的能力,聽歌曲可大大豐富幼兒的音樂聽覺感受性。教幼兒留心聽歌曲旋律的同時,還要教他留心聽歌詞。引導小兒注意樂器發出的聲音表現的意思,讓孩子根據歌詞、旋律,構思與樂曲相符合的音樂形象。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自上、下樓梯練習。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勵小兒上樓,使其能不依靠家長或欄杆自己上、下樓梯。可選擇無扶手、只有3∼4層的階梯練習。   2、雙足跳練習。成人可牽著小兒兩隻手,教小兒蹦跳,逐漸訓練小兒不要扶持,雙足能同時抬起跳離地面。但是,不應當讓孩子過分迷戀於跳躍(特別是從高處跳下),因為幼兒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腳弓,過多的跳躍有可能形成平足。   3、繼續讓孩子多做動手遊戲,發展手部動作。可用積木搭樓房,和孩子玩比賽拾物的遊戲,比賽用繩子串珠的數目,學習用筷子來取東西,折紙等等,發展手部動作。   4、兩歲後可讓幼兒學做主動操。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繼續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良好的睡眠、飲食、衛生等習慣和愛勞動,關心別人的品德。教小兒自己解開扣子,脫掉衣服,大小便後自己幫忙提褲子,洗手後用毛巾擦乾手並將毛巾放回原處,自己用勺進食,遊戲結束後將玩具收拾放回原處等。   還應鼓勵小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這對將來智能發展和學習關係有較大促進作用。如小兒搭積木不成功,要求成人幫助,成人應鼓勵小兒再試一試,而不要馬上伸手相助,當孩子重複多次嘗試成功時,應鼓勵表揚孩子。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訓練小兒和別人一起玩合作遊戲,使小兒在遊戲中懂得遵守一定規則,相互合作,團結友愛。多帶小兒接觸社會,教會小兒有禮貌地稱呼周圍的人。   2、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幼兒的詞彙量。如帶小兒上公園時,給他講他所看到的花草樹木的名稱,等等。   教小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可經常讓小兒看圖片,給他講簡短故事,教他說歌謠。隨著幼兒理解能力的加強,在適當的時候,可教孩子掌握一些比較抽像的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的用法,如"今天不去姥姥家,明天才去。","剛才你吃了一塊糖,現在別吃了。","你在前邊走,爸爸在後面跟著你"等。   並經常在話語中使用常用代詞"我、你、他(它)、我們、你們、他們、自己、咱們",使孩子逐漸理解各個代詞的指代關係。教小兒使用表達動作的詞,如"你拿著"、"扶著我","我領你走"、"抓住我的手"、"他們在踢球"、"上醫院扎針"、"用手拍球"。   還可以通過說"不能一邊吃,一邊玩","我有手和腳",等等,讓孩子掌握"一邊……一邊、也、以及、和、同、跟"等連詞的用法,使孩子能準確、完整、連貫地表達意思,這對於提高小兒的交流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   此階段小兒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緒,對成人的讚許會出現滿意的情感,對成人的譴責會產生羞恥的情感。開始能辨別簡單的是非行為。   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激發兒童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羨慕、嚮往的情緒體驗,而對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表示厭惡、羞恥、蔑視。及時表揚孩子好的行為批評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   教育孩子愛護玩具,有禮貌、不亂扔果皮、主動收拾玩具、公園的花不能摘、不隨地大小便,等等。要從小發展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學會看到美的東西會感到愉快,審美能力。 注:此貼轉自好醫生網站,作者為陳燕惠. 轉貼於麻吉球麻

1歲半∼2歲小兒訓練方案

2008年03月29日
公開
3

轉貼麻吉球麻  1歲半∼2歲小兒訓練方案   一、小兒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培養上下、裡外、前後方位意識。如遊戲時說:"球在箱子裡。","小車在箱子外面。"等等。   (2)辨別多少。如分糖果給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樣多,放桌上比比看誰多誰少。也可以用專門的圖畫,訓練孩子認識多少。   (3)比較高矮。讓小兒看爸爸比媽媽高,孩子比媽媽矮。用玩具比比看,哪種動物高,哪種動物矮,或直接帶小兒到動物園實地比較一下,也可看動物的畫片,如小烏龜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長頸鹿,誰高誰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是不是比長頸鹿更高了?   (4)指導小兒觀察事物的特徵,有助於隨意注意的形成和發展。帶小兒觀察動物、自然景物,如"小貓在吃什麼?","它怎麼叫?","小鳥在哪裡?",自然:"紅色的花在哪裡?""聞聞看什麼東西香香的?"。   2、記憶力的培養。   (1)詞彙記憶。成人在講述孩子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兒念他熟悉的兒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時,有意識地停頓下來讓孩子補充,由簡到難,開始讓孩子續上單字,以後可逐漸讓孩子續上一個詞、一句話這既可促進記憶力的提高,還可發展小兒的語言能力。   (2)實物記憶。讓小兒回憶起不在眼前的實物,可給孩子一件玩具,讓他注視您將玩具放到盒中,蓋上蓋子,讓他說出盒中玩具的名稱。   3、1歲半以後應在孩子的遊戲中增加一些較為複雜的內容,促進小兒思維發展。   (1)比較大小。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紙盒等玩具,教小兒依尺寸的大小,將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比較、概括、並做簡單的分析。   (2)按顏色特徵將物體歸類。在遊戲中,成人可讓孩子他在各種顏色的物體中,將指認顏色的物體找出來。在遊戲中,還可以讓孩子按顏色分別放置物體。例如,將紅色的木製小球放到紅色盒子中,而將藍色的小球放到藍色盒子中去等等。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小兒用小錘子將小木板釘進潮濕的沙土中,用木棍將手拿不到的環拉到跟前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模仿遊戲。遊戲能促進孩子創造性想像的發展。成人可指導幼兒模仿日常生活情節的遊戲,開始可由成人設想遊戲的內容指導幼兒遊戲。   (2)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繪畫,不僅可以發展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發展手部小肌肉活動的能力,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進而可以逐步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感受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的能力。   繪畫還可培養幼兒獨立活動和專心作事的好習慣,促進智力的發展。   (3)培養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擴展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各種不同事物的想像力,促進幼兒情感和智力的發育。 小兒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其音樂能力發展的起點,可通過培養孩子區分音的高低、音的長短、力度、音色、節奏、旋律等能力,來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節奏的樂曲能發展幼兒的音樂想像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扶欄上、下樓梯。訓練小兒學習上、下樓梯。訓練上下樓梯時,開始選擇的樓梯不要太多層,以便於孩子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跑步練習。家長可通過遊戲來訓練小兒跑步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如靈活的向前跑,轉彎跑。   3、通過遊戲、手工、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促進手動作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白天睡眠的次數逐漸減為1∼2次,可根據作息制度,將小兒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飯後,睡眠時間為1.5∼2小時。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個過程,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逐漸使小兒的作息時間向新的制度過渡。   2、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間各排一次點心。培養孩子進餐的正確姿勢,教會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不要邊玩邊吃,不要在飯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嗆咳窒息,飯後不要讓孩子做劇烈活動,可讓孩子輕微安靜地活動半小時,避免嘔吐。   3、教小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對於幼兒來說,學會任何一種新的本領都是一件複雜的事。成人要幫助孩子減輕掌握這些新技能的困難。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順利地掌握構成技能的一個個動作。   4、培養幼兒愛護玩具的習慣。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此時期的小兒已有了語言,可以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兒初步懂得與人交往中一些簡單的是非概念。   2、幼兒在1歲半後,言語發展會突飛猛進,他們不僅重複成人說的言語,而且想要自己說出周圍東西的名稱。語言來源於生活,家長應常帶小兒到戶外、公園去玩,鼓勵他與人交往,並引導小兒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告訴小兒他遇到事物的名稱和特點。 回家後,要他回憶在外面接觸的人,看到的東西,並盡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彙,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克服新手父母情緒困擾的6舒壓法

2008年03月27日
公開
10

為什麼生了孩子後,以前約會看電影、旅行的生活完全消失?生活中除了寶寶的尿布、奶瓶之外,夫妻間的甜蜜默契似乎已經悄悄在消失!為了照顧孩子,夫妻倆不是辛勤工作就是將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其實有了孩子後,釋放壓力才更加重要呢! PART 1:影響新手父母情感的6種原因 原因1:睡不好(睡眠品質變差) 原因2:寶寶哭不停,無法得知寶寶的需求。 原因3:照顧上的建議相左 原因4:職場、家庭兩頭燒 原因5:生活重心突然改變 原因6:缺乏適當的舒壓時間 PART 2:增進夫妻情感的舒壓方式 舒壓指數 ★★★ 方法1:挑選氣氛佳的餐廳,約會吧! 假使夫妻倆都是上班族,下班後幾乎沒有體力再下廚,那麼不如就選間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用餐吧!就當作給彼此一個獎勵,讓自己沉浸在美食、情人、浪漫間,和老公(老婆)聊聊也不賴。 舒壓指數 ★★ 方法2:挑個時間,看場電影! 如果夫妻倆實在抽不出時間前往外地旅行,那麼就撥一晚上的時間去看場電影吧!別忘了最好事先上網訂票,才不會因為挑不到好位子而敗興而歸!這時候,體貼的老公請展現風度,為親愛的老婆服務,而不是自己站在旁邊,讓老婆去買票、劃位兼買爆米花和可樂,這樣可不是一位體貼的老公該有的風範哦! 舒壓指數 ★★★★ 方法3:到溫泉飯店泡溫泉! 當疲憊的身軀滑進溫泉飯店內的超大按摩浴缸中,再多的疲累也頓時消失無蹤!其實,並非每戶家中都有設置浴缸,即便有設置浴缸,為了省水費或省時間,通常也很少會使用浴缸,想在家中悠閒地泡澡,又不被外務打擾,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呢!這時候,燈光美氣氛佳的溫泉飯店就能展現功用了!不僅可以讓您挑選喜歡的浴池款式,還能享受SPA的樂趣和品嚐美食佳餚,相當適合作為夫妻約會的秘密基地呢! 舒壓指數★★ 方法4:去旅行! 假使孩子有公婆或爸媽幫忙照顧,夫妻倆又能撥出假期,不如就挑個好行程,夫妻倆一塊去旅行吧!假使嫌出國花費太多又放不下孩子,到花蓮、台東選間特色民宿渡假也不賴!加上高鐵縮短南北兩地的距離,若想到愛河畔喝咖啡、看夜景,搭乘高鐵只要2小時以內就到的了!旅行的意義,是要讓夫妻兩人重溫情侶出遊的感覺,因此在旅行的途中,請將對方當作第一次約會的對象,改口稱呼對方為「HONEY」或是「親愛的」,而不是逕自地將對方當作老公老婆使喚,或是稱呼對方為「○○把把、○○媽媽」! 舒壓指數 ★★ 方法5:挑件性感睡衣! 許多媽咪在歷經懷孕、生產後,會覺得身材變形而感到自卑,加上照顧寶寶的壓力,許多媽咪累到一看到床只想倒頭就睡,根本忽略了一旁辛苦等待的老公。久而久之,夫妻之間的甜蜜溫度自然低了好幾度!這時候,不妨挑件性感睡衣吧!無論是薄紗、蕾絲,還是豹紋,只要不是那件天天穿的「阿嬤牌」睡衣就好!別忘了將頭髮放下,在耳後撒點香水,將燈光調暗,給老公一個surprise! 舒壓指數 ★★★ 方法6:別忘了對他(她)說:我愛你! 中國人對於「我愛你」三個字始終太保守!總覺得要在特別的場合、完美的氣氛、愉悅的心情下,才能含情脈脈對老婆(老公)說出「我愛你」。其實三不五時對老公(老婆)說我愛你,讓彼此都能沉浸在愉悅的氣氛下,why not?且絕對可讓感情增溫好幾度呢!要是覺得自己太害羞,不敢說出口,只要主動練習2∼3次,一回生,二回熟,就會愈來愈自然了!親愛的老公們,假使老婆帶點嬌羞地說出我愛你,別忘了給老婆一個擁抱和KISS,鐵定會讓老婆大人更愛你! 結語 孩子是最甜蜜的負擔!當老婆辛勤地照顧孩子之餘,體貼的老公們,別忘了好好感謝親愛的老婆大人!適當的舒壓才能排解負面的情緒壓力,讓夫妻倆的感情愈好,給孩子更多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