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璇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05月09日
公開
3

◎ 莫以成人的道理去說服孩子,以免破壞孩子的邏輯性★多湖輝親子館 英國社會學家班斯汀認為,在文化尚未開發地區成長的孩子,與其他地區的孩子比較起來,智能發展都比較遲緩,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成人所用的語言。 文化落後地區的語言有一個特徵:這些地區的語言大致都是一段一段的,句子很短,文法的結構也相當簡單,多半都在重複一定的語言。除此以外,最常見的情形就是一句話既是理由、也是結論。 例如,「不要到裡面去,照媽媽說的去做。」這句話既可以當成理由,也可以當成結論。又如,「不要出去哦!」、「為什麼?」、「因為你常出去啊!」、「為什麼不可以出去啊?」、「媽媽不是說不可以嗎?」這種說話等於只是在重複孩子的問話,即使是理由也不成理由了。 班斯汀將這種語言稱為「大眾語言」,和關係親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倒無妨,至於要與人辯論,或發表個人的創見時,就行不通了。父母如果常以這種說法來搪塞孩子的問話,等於親手摘掉孩子腦中邏輯性的芽。 ◎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目標,不要強制給予★多湖輝親子館 對於孩子的智能作業,你是否一開始就為他訂立目標:「這個問題好!」、「你必須達成這些要求」?這種作法可能會使孩子變得消極、沮喪。 例如,如果給年僅二、三歲的孩子複雜的組合式玩具,他大概組合到一半就會隨手扔掉。相反的,年紀較大一點的孩子,就會繼續做下去。 這是因為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依自己的能力訂出作業目標,並且看出其中的困難點。因此,目標最好讓孩子自己去設立,讓他做某種程度的預測。 ◎ 責備孩子應講求時機★多湖輝親子館 有些孩子到了百貨公司的玩具部,就會吵著要買玩具,父母如果不答應,就開始哭鬧起來。這時候,父母為了不願在大庭廣眾之前責罵孩子,通常都會先買給他,等到離開人群眾多的地方,再罵他:「你剛才是怎麼回事,連媽媽的話都不聽!」 這種責備方法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為孩子無法將挨罵的原因與結果連起來,只會使頭腦更加混亂。為了讓孩子思考自己挨罵的原因,責備孩子一定要掌握適當的時機。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05月02日
公開
3

◎ 孩子面臨難題時,應肯定正確部分,避免指出錯誤★多湖輝親子館 日本女子大學助教古澤賴雄,曾經針對父母在孩子處理問題過程中給予建議的方法,做過如下的實驗,並且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 古澤賴雄為了了解語言的賞罰對於解決問題能力的影響,特別將孩子們分為三組,進行這樣的實驗:當第一組的孩子們對一連串的作業反應正確時,實驗者就說「是的,對了!」,反應錯誤時則說「不!錯了!」。當第二組的孩子對作業作出正確反應時,實驗者就說「是的,對了!」,反應錯誤時什麼也不說。至於第三組,實驗者只有在孩子們反應錯誤時才說「不!錯了!」,正確時什麼也不說。 從這個實驗的結果發現,當提出的問題較簡單時,實驗者如果只告訴孩子「不!錯了!」孩子的成績較差,相反的,提出困難的問題,然後只告訴孩子「是的,對了!」孩子的成績卻較好。 孩子面對難題時,本來就已經逐漸喪失信心了,外人在這個時候指出他的錯誤,無異於落井下石,孩子的頭腦就更不靈光了,倒不如肯定他正確的一面,把他的思考引導到正確方向。 ◎ 禁止孩子的言行,就等於禁止孩子思考 你是否注意到,四、五歲的孩子一旦沈迷於自己的遊戲中,就會自言自語起來,你在旁邊聽他唸唸有詞,不曉得在說什麼,其實他說的話並不是沒有意義的。他會把自己腦中的思考過程用嘴巴說出來,實在相當有趣。 孩子自言自語,是一種思考的表露,父母千萬不要覺得討厭而禁止,否則就等於禁止孩子思考。 事實上,人類在進行思考活動時,都必須以語言作為媒介。如果是成人,由於思考過程是內言化的,所以不會表露出來。至於四、五歲的孩子,智能的發展尚未到成熟階段,自己的思考過程無法內言化,只好說出口。 孩子讀書也是如此,一個孩子要能夠默讀,必須具有七、八歲的智能。換言之,孩子一定要了解書中的每一個句子,才能默讀。 由此可見,隨著智能的發展,孩子即使做同樣的思考活動,表現於外表的形態也有不同。因此,孩子在自言自語或大聲唸書時,父母絕不要去禁止。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04月26日
公開

◎ 孩子面對難題時,父母應避免給予直接的幫助★多湖輝親子館 面臨難題,對孩子而言,正是發揮思考力的最佳時機,做父母的不妨冷眼旁觀。當然,偶爾提供孩子一點建議或幫助,還是需要的。但是,提供幫助也必須講求技巧,有些父母幫助孩子的方法就不高明了。 例如,孩子在路上跌了一跤,美國的母親會和孩子說一、二句話,站在一旁等他站起來,而我國的母親多半馬上就心疼地伸手把孩子拉起來,而非洲某些種族的母親們則是模仿孩子,跟著他摔一跤,再自己爬起來,絕不會伸手去幫忙。 換言之,美國人是採取言詞的鼓勵,非洲人是採取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絕不像我們給予直接的幫助。 父母提供最直接的幫助,確實可以使孩子立即度過難關,可是卻無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因此,只要提供他側面的幫助,讓孩子多多運用思考力,也就足夠了,絕不要給予直接幫助。 插畫家真鍋博先生每天都讓孩子帶著簡便的塑膠雨衣上學,遇到下雨的日子,絕不到學校去接他。這就是給面臨難題的孩子最小限度的幫助,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的一個例子。 ◎ 記憶即是學習的重複 有些孩子往往還不會認字,拿到圖畫書卻能朗朗上口,一字不漏,令人十分驚訝。 當然,不認識字的孩子不可能唸書,他只不過是記住了別人重複唸給他聽的內容,再自己唸出來罷了。由這件事可以了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記了又忘,忘了又記,重複如此。 有些心理學家也曾說,所謂記,其實也就是忘的重複。不要以為教給孩子的東西孩子馬上就忘了,就不必費心去教。父母如果忽略了讓孩子記的工作,孩子很可能永遠無法成長。 ◎ 經常做反覆測驗式的問題,只能培養出反覆測驗型的頭腦 最近,市面上大量出現小學生、中學生用的反覆學習式參考書。由於這種流行的影響,連幼稚園的入學口試都採用這種反覆學習式、反覆測驗式的問題。 在母親們的眼中看來,這種書籍是能夠提升教育意願的教材,但對孩子們的頭腦,卻造成困擾,帶來負面的影響。 一般而言,市面上所販賣的參考書,內容不外乎都是一些測驗題,而且題目多半雷同。這種題目做多了,就等於強迫孩子接受單一的問題,會使孩子的思想規格化、固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