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日期

#Tag

友薇滿1y3m

2008年05月11日
公開
8

小薇現在10kg 包妙而舒L的尿布 很喜歡走路 很喜歡翻東翻西 譬如把阿嬤的醬油罐拿下來 或是把抽屜打開 大人看電視的時候 就會跑去把開關按掉 阿嬤說小薇比右安還要皮 因為阿公阿嬤很早就睡覺 所以小薇早上六點起床 中午會睡午覺兩小時 晚上七點多就睡覺了 現在小薇已經有八顆小白 長得比右安慢. (右安這時已經有14顆小白) 上方的兩顆犬齒已經看得到白白的 但是還沒有長出來 白天以阿嬤的愛心稀飯為主食 大人吃飯的時候會吃幾口就不吃了 小薇不太喜歡吃水果和甜食 就算吃也吃不多 喜歡喝湯~ 所以阿嬤吃飯時都會給她一些湯喝 補充水分 因為小薇先前便秘很嚴重 所以現在阿嬤把青菜的量增加 其中青菜就佔了一半. 包括洋蔥.紅蘿蔔或地瓜. 地瓜葉或是菠菜.馬鈴薯 絞肉是腰內肉去絞兩次弄的 吃起來甜甜的~很好吃~ 小薇一天要吃二至三碗左右 晚上和早晨剛起床的時候 會各喝一瓶牛奶 上次小薇改吃可貝可的奶粉後 一樣便祕 因為那天沒有吃青菜 所以阿嬤終於能夠接受 小薇便祕不是因為奶粉廠牌的關係 而是因為青菜吃太少 所以目前又換回桂格的三益菌 現在小薇會講的話不多 大都是兩個字 爸爸. 哥哥. 阿公. 阿嬤. 媽媽.(會說但是不講~) KIKI.(小狗的名字) MONMON.(肚子餓的時候) BYEBYE. 愛. 厚(台語的好). 賣(台語的不要) 好.(肚子餓的時候.問她什麼都會說好) 抱抱. 厚加(台語的好吃)

懶媽媽哲學

2008年05月01日
公開
44

人人都說勤勞好,可是我卻一直認為偷懶 最好了。 因為「能幹的父母,往往教出笨拙的孩子 」、「緊張的媽媽,那有快樂的孩子?」 而快樂,卻是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當我看著周圍的能幹媽咪,常常生活得疲憊不堪時,就更相信當個懶媽媽的好處多多。 就如同買股票:逆向操作、收穫必豐。 懶媽媽的生活哲學,第一就是「化主動為被動」。 孩子沒叫肚子餓,我便不急著張羅飯菜。 因為「飢餓是最美味的食物」,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飯菜鐵定一掃而光, 從來沒有人會懷疑懶媽媽做菜的手藝,而三個孩子長得又高又壯, 懶媽媽看在眼裡,自然樂在心底。 第二個生活哲學就是當別人正忙著買測驗卷、參考書、學珠心算以補強孩子的數學能力 時, 我卻喜歡窩在地板上,和孩子玩撲克遊戲 。 比如「心臟病」,不但讓幼兒了解數序的概念,更可以訓練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撿紅點」是學習「10以內個位數加法」的最佳方式; [補10點半] 則帶入小數的概念; 「老 K」遊戲則更棒了,除了二位數以內的加法、減法, 還包含通關、消除、反轉……許多概念; 多的時候,擺起「大富翁」遊戲時,我覺 得他們是在上一堂豐富的〔統整課程〕呢! 聽故事一向是小孩子最喜愛的活動。 懶媽媽我在示範說了幾年故事後,開始試用第三個生活哲學:「能不動就不動」。 對老大說:「媽媽講累了,你要『子承母業』,負責講故事給你弟弟妹妹聽哦!」 於是,下班後已累癱了的我,大大方方的 窩進沙發裡,半瞇著眼, 聽著孩子用稚嫩卻愈來愈流利的口才,講著丟三落四的故事 , 但卻有和大人不同的邏輯,常聽得我捧腹大笑,樂不可支。 我從來不相信「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這句廣告詞。 小孩子要禮物,要學才藝,要參加任何活動,總要一再要求, 懶媽媽確定孩子的動機十分強烈,所謂「求知若渴」,才勉強答應。 但只要孩子不知珍惜或學習不認真,我便拉長了臉:「要學就學,不學拉倒,我要把錢 存起來養老!」 孩子知道懶媽媽的養老金十分不易,慢慢也懂得儉樸生活的道理,因為懶媽媽連賺錢也 是懶呀! 隨著孩子日益成長,我的懶功也愈發爐火純青了,現在幾乎已到了「動口不動手」的地 步。 我在餐廳的牆壁上掛了好大一個磁鐵白板 ,家中該修的、該洗的、該買的、孩子要交 的費用、 要參加的活動、各種通知單、成績單、各類留言……林林總總, 大家卻各自分工合 作。 我會把處理好的事擦掉,再補上新的事項。! 每個星期有一個固定的家庭會議時間,把做人處事的方法、家裡的狀況, 或每個人的意見做一個溝通,讓我們這個五口之家, 在偷懶有理的氣氛下, 也能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裡,擁有高品質的快樂生活。 我只知道我愈懶,孩子就養得愈好!真的 !

生活習慣好,學習力才會棒

2008年04月20日
公開
44

「K書高手」呂宗昕分享自己的經驗,教父母如何培養「學習力」100分的孩子。 文.謝曉雲 2007/04 康健雜誌 101期 台大化工系教授呂宗昕教書十多年,發現不少他的學生(大學聯考成績頂尖的人),進了大學後竟然不會主動學習,大一就出現學習不適應的問題,甚至不及格被當,促使他開始找原因。他發現台灣學生上大學之前,都是被動接收知識,老師給什麼就唸什麼,加上考試多半考選擇題,而不是申論題,無助於思考,所以就算考試成績很漂亮,到了大學卻無用武之地。 另外,他也觀察到學生在校的成績表現,和在社會上的表現不見得成正比,決定因素是進入社會後,是否仍有積極的態度和學習動力,「因為這時候你不再是為了考試、學位而學習,」呂宗昕說。 因此,他投入研究如何讀書學習、如何提升學習力,更不斷出書、寫專欄,和孩子及家長分享他個人學習的心得與經驗。 先建立好的生活習慣 提升學習力最重要的是什麼?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呂宗昕的答案或許令父母意想不到。他發現,那些表現好而且學習力強的孩子,多半自我要求比較高,並且生活管理比較嚴格,包括會安排規劃自己的時間,生活作息規律,保持讀書環境整齊(書桌上沒有雜物,書分科別類排放在書架上等),而且每天自己整理書包等等。 「學習效率是建立在這些細微的日常事物上,父母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生活習慣,」呂宗昕建議。 適度施壓力,孩子學得更好 大人正向的期待和適度施加壓力,可以幫助孩子學得更好。 不過,父母的期待應隨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年齡不同,及學習情況變化,靈活調整,而非一成不變。 例如,有的孩子自我期許高,又在乎外界眼光,如老師同儕的看法,那父母給他的壓力可以小一點,否則會超出他的負荷;相反地,如果孩子被動、消極,自我要求少,家長就要多施一點力,在後面推他一把,幫忙拉高學習力。 另外,孩子找不到學習目標,也會不想學習。呂宗昕建議家長,經常問孩子,「你的志願是什麼?未來想做什麼?」也許孩子的答案每個月不同,沒關係,重要的是促使他思考這個問題,慢慢找到學習的方向及目標。 增加學習自由度 教育專家一直呼籲讓孩子快樂學習,但孩子如何才能學得快樂? 呂宗昕認為,先要有學習意願,而且能自由學習,加上學了有成就感,具備以上三者,快樂學習並不難。 因此,他提出幾個可行方法: ●對必須考試的科目,父母不妨讓孩子參與決定用什麼方法學習,例如看圖畫書學英文,及決定學習範圍,例如自己規劃學習進度。 ●至於不需要考試的學習,給的自由可以更大,讓孩子自己決定學習內容及方法,例如想閱讀的書,想參加的才藝或社團活動等。 ●父母應該為孩子加分,別吝於讚賞孩子,只要他每天或每一次考試有一些進步,或每天學到新東西,就要鼓勵他,讓他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和自信。 後退學習,進步更多 父母總期望孩子的學習一直進步,很少想過有時候「退步」反而是好事。 呂宗昕舉自己的例子說,他從小到高中,數學成績一直很優秀,但大學聯考數學科竟然考得很糟,連自己都嚇一跳,決心好好檢討,找出考壞的原因。因此,他利用大學開學之前的那一個暑假,把高一到高三的數學全部重新複習一遍,過程當中發現許多過去學習數學的盲點,而他這次的「後退」學習,讓之後在大學學習微積分、工程數學等科目時,比別人更得心應手。 又像他服完兵役,準備出國時,發現英文忘得差不多,所以花一星期看國中英文,再花一個月回顧高中英文,完成這些基礎複習之後,接下來的學習變得又快又有效率。「退回原點學習並不丟臉,反而學習力加倍提升,」他強調,父母不需要太心急,一直要孩子不停往前衝,有時候停下來,甚至後退一步,讓孩子把過去學習的問題和不理解之處徹底弄懂,下階段的學習將更有成效。 他建議可行的方法是: ●認真訂正考卷 發了考卷,父母的目光不要只集中在孩子考了幾分,「家長都期待孩子下一次的100分,但我認為考後的100分更重要,」就是把這次答錯、未達100分的地方訂正好,不會的問題弄懂,也等於拿到了100分。 ●準備錯誤筆記本 每一科都準備一本「錯誤筆記本」,把經常弄錯,或學不好的部份記下來,例如彈鋼琴常彈錯的地方、常寫錯的國字、拚錯的英文單字等,隨時提醒自己注意,甚至考試之前拿來加強練習。 避免太快幫孩子解決問題 教導孩子時,父母常犯的錯誤是操之過急。 尤其當孩子提出問題,希望爸媽回答解決時,大人經常太快就給答案,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機會。「家長要先忍住,停止給速食答案,」呂宗昕建議家長問孩子,「你先想一想可以怎麼做?」然後耐心等待孩子思考,父母也可以給一些提示,一步步引導孩子,但切忌立刻出手相助。 面對多變、不確定的未來,「學什麼」不重要,學習「如何學」才是勝出的關鍵,尤其是自己找問題、自己思考及自己找答案解決的能力。 教孩子有效管理時間 孩子念書、寫功課拖拖拉拉,不僅學習效率不張,更且犧牲睡眠、活動及娛樂放鬆的時間,不利於健康。 因此,建議父母從小養成孩子「時間管理」的觀念: 第一步,先讓孩子知道他一天有多少時間可運用,例如放學回到家4點半,一直到9點半上床睡覺,中間共有5小時,扣掉吃晚飯、洗澡等一小時,他還有4小時可以寫功課、唸書、閱讀、看電視、打電動等。 第二步,讓孩子養成先計劃、後行事的習慣,在寫功課或玩耍之前,先想一下今天有哪些必須完成及想做的事,並大略規劃所需花的時間,最好能條列寫下來。 最後,排訂事情的優先順序,然後再做,例如第一先做重要而且緊急的事,像寫完明天要交的功課,接著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像複習今天的上課內容、閱讀課外書、運動等,然後再做緊急但不重要、及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像打電動、看電視等。 不斷練習之後,孩子比較能有時間觀念,並且有效率分配時間及完成事情。 呂宗昕:現任台大化工系教授,曾當選10大傑出青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一路由建中、台大到赴美日深造的「K書高手」。著有十幾本教學生如何有效學習及準備考試的書,最新一本是《教出學習力》,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