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日期

#Tag

教養的四個寶盒

2007年10月27日
公開
42

文�游乾桂   有人問我,我的一雙兒女一定很聰明慧黠,知書達禮,很有教養,貼心得不得了。啊,天知道,你能想到的麻煩,我們家一個也沒有少,甚至更多。我最常被罵的一句話是———豬頭;最常聽見的一句問候語叫做———你閉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餘地。   即使如此,我與兒女的感情還是好得很。我常犯錯,但懂得道歉;雖然兒子很不屑的告誡過我,不犯錯,就不必道歉了,這話說得沒錯,只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請他們海涵了。   我的想法他們聽不慣,他們的作法我也看不下去,怎麼辦?   我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當下無法解決的,再爭辯,只是徒勞無功,有些就讓時間解決,有些就各自退讓一步。有時候我走出家門,買杯珍珠奶茶再回頭解決,根本不必解決便雲淡風清了。   我以前習慣用說的,現在常常改成用寫的,證明寫的比說的好得多。寫信很理性,說理有時便免不了會衝動了。   你會送禮嗎?如果證明是我的錯,買個禮賠個不是,也是良心,至少小人不計大人過,他們也就原諒了我,這些全是教養的小偏方,你該據為己有。   此外還有四個寶盒也挺管用的。   優點寶盒:人都有優點,但優點絕少被看見,於是缺點便被無限上綱,批評人的人不開心,被批評的也不舒服,全家淪為受氣筒,個個「氣」功一流;優點則有另一番風景,被知曉畫畫不錯,手藝一流,音樂很棒的小孩,往往更有自信,更主動,更具魅力。一句話,兩種效果,你選哪一種?   比馬龍定律這麼說:「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便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句話點出一個事實,善於捕捉孩子優點的父母,孩子會變得很討人喜歡;因為孩子是現實的,他習慣重複表現被注意到的行為;如果只在意兄弟吵架,他們便常吵架;你說他很窩心,他便很窩心。   多說些好話,孩子將多做些好事,就這麼簡單。   怎麼做才能留住孩子的優點?準備一個小小的紙盒,彌封成禮物狀,留一處開口,書寫四個大字「優點寶盒」,買一隻筆,備一疊紙,許一個願,每天找孩子一個優點,寫下來,放進優點寶盒裡。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後,找一個風和日煦的傍晚,泡一壺花果茶,備一碟小點心,分享孩子的好。   幽默寶盒:很多事可以一笑置之,不要老是冷冰冰,很僵化的說一是一。孩子弄壞花瓶,你懂得這麼說:「哎喲,花瓶跌倒了呀,把它收拾收拾吧」,比起這樣說:「小心我剝了你的皮」,顯然好多了。   研究指出,幽默的家庭,孩子比較具有創造力,表示他凡事很愛動動腦,會給煩惱找階梯,會替壓力找出口,懂得旋轉乾坤讓心情好起來,這種小孩離成功最近。   幽默從笑話開始吧,首先你得變成一個愛聽話、會聽話、想聽孩子說說話的人,聽聽他們說說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甚至一則笑料,讓生活軟一點,別太冷淡了。   猜心寶盒:即使你是兒童心理學家,也猜不透兒童全數的心思。你應該學會簡單的歸納,知道孩子某些行為的背後意思,比方說,苦瓜臉代表被欺侮,說老師像怪婆表示功課太多,噘著嘴表示哥哥不陪他玩等等。   動動你的腦,孩子生氣的理由有什麼?列舉五種。   孩子為什麼不做功課?列舉五種。   孩子晚睡的原因?列舉五種。   孩子頂嘴的理由?列舉五種。   創意寶盒:專家相信,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是創意,它是一種舉一反三的能耐。這一點的確很難,我們的孩子現在多半只能舉一反一,因為我們很少讓他們思考、想像,少了獨立的意見,創意便不見了。   如何具有創造力?   學會以下的問句是可行之途。   為什麼?怎麼辦?接下來呢?你如何辦到的?   此外,還得聽聽他的想法與作法。別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會,只要大人樂於提供機會,他們也有可能什麼都會了。 國語日報/家庭版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2007年10月26日
公開
42

想打他的時候,怎麼辦? 孩子已經把我氣得快瘋了,我舉起了巴掌……這個時候,我應該: 一、默念「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本能,我的孩子也有許多好處」若干遍,直到我能夠「正確地」看待他;   二、較平靜之後,我開始研判情況,現在的情況是:   1.他造成了立即的危險   2.他損傷了我的尊嚴、干擾了我正在進行的活動   3.他違反了做人的基本道德   4.他違反了我再三告誡過的命令 三、若是第一種情況(例如跑到可能跌下的高處、玩火、攻擊別人等),我採取下面三個步驟:   1.立即以行動(例如以手拉住或拉開)制止他,但不以語言指責,也不以暴力攻擊(即體罰)他。   2.嚴肅而堅決地,以非常低(只要他聽得見就可以)的語言說明他行為的不當,以及可能的後果,並確認他已經明白。   3.改變態度,對他示愛,並表示對他明白道理的嘉許,和對他不會再犯的信心。 四、若是第二種情況(例如對我不禮貌、把水潑在我身上、吵得我不能和別人說話等),我採取下面的三個步驟:   1.生氣地,以非常低(聲音越低越能表示生氣)的聲音告訴他我的感受。   2.溫和地,以非常低的聲音說明他的行為何以令我生氣,以及何以對我造成干擾,並確定他已經明白。   3.同前三之3 五、若是第三種情況(例如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貪得無饜、偷錢、說謊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思考他所違反的道德戒律的種種「理論」(例如人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所有物),並準備對他說明的「講稿」(要用孩子聽得懂的方法說道理)。   3.尋找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以便能專心地,在平和的氣氛下和他談話   4.和他談話,但不是教訓他,要他提出問題來相互討論(例如為什麼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又要和別人分享),務必使他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啟發。   5.這種談話也許要進行多次,不期望在一次談話中就讓他變得「道德」起來。   6.每次談話的最後,都要有一個快樂的結局,也就是三之3 六、若是第四種情況(例如超時看電視、不能如時完成家庭作業等),我應該:   1.不做立即的處理。   2.研究我的命令可行性(要考慮孩子所處認知的發展階段),以及他不能達成命令的各種原因。   3.試圖改變環境(例如讓家裡變得更安靜、改變家庭作業的份量),以便命令較易達成。   4.然後進行前面五之3、4、5、6 的工作 七、我下定決心,使用前述比較「嚴格」、深刻的方法教育他,不用魯莽、粗糙而「不嚴格」的手段體罰他。因為,我對他的愛是真愛,我不偷懶。 (以上轉載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的《愛的手冊》�洽詢電話:02-23670151)

教孩子絕對不可說的話

2007年10月25日
公開
51

教孩子絕對不可說的話 父母不恰當的責備,不但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傷了孩子的自尊。 康健雜誌 77期 文.張靜慧 我注意到有對夫婦,兩歲左右的兒子在身旁邊跑邊喊。這對夫婦在路邊買了兩支冰棒,邊走邊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親說:「寶貝,你可以從我這兒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來要整支,他母親再次把手拿開,他失望地哭了,父親又重複他母親的做法。小孩邊哭邊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來,嫉妒又難過地盯著兩個正吃得起勁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冰棒,但大人緊握著寶物的手卻一次次縮回去。 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覺得有意思。他們不停地笑著,並想跟他開玩笑:「你看你,這有什麼重要的,值得你這麼吵鬧?」於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對父母,朝母親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來,焦慮地四下張望,想知道爸媽是否還在那裡。父親吃完自己的冰棒後,把小木棒遞給兒子,自己繼續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著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撿起來,但最後還是沒有撿。接下來他一臉失望,孤獨又傷心地哭起來,全身顫抖。然後馴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親眼見的景象,寫在《幸福童年的祕密》裡,她非常驚駭於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後也展開對小孩成年後也會對弱者輕蔑的關聯性研究。 米勒認為小男孩並非因為「貪吃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斷受到傷害和打擊。不但願望無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還被開玩笑。 父母把他們的觀念與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為了生存和愛,學著去服從,甚至對父母所說的傷害自尊心的話,也只有壓抑下來,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社會裡每時每刻在發生,很多大人不自覺地常犯這些錯。 在婦幼節前夕,我們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提醒您,別再說了,別再讓羞辱與輕蔑代代傳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擊:笨蛋、壞蛋、混蛋、人渣、死人、豬、烏龜、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緒性的語句: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沒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貶抑:你真沒用、沒人喜歡你、你什麼都不會、你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壓抑:說不准就不准、閉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讓孩子解釋:再給我頂嘴、你說什麼我都不信、你還有理由啊? ◎諷刺、嘲弄:你也太聰?

常見的孩子頂嘴類型

2007年10月24日
公開
16

常見的孩子頂嘴類型 2007 / 1 / 21 兒童專家對此早有研究,並列舉了以下六種常見的孩子頂嘴類型,當然還有應對策略。趕緊學上幾招,對付你家那個惱人的寶寶,讓他變得乖乖的。 說話不禮貌   好友興高采烈地帶著你的寶貝兒子外出就餐,回來後,朋友卻生氣地告訴你,在吃飯時,她讓你的孩子少吃些冰其淋,孩子卻說:「你又不是我媽媽!別再整天嘮嘮叨叨!」 應對策略   一定要立刻對朋友道歉,因為這實在是很不禮貌的言辭。然後對兒子說:「媽媽很失望,也很生氣。因為你對阿姨說了很不禮貌的話,讓我和她都很傷心。」如果兒子爭辯說他今天心情不好時,對他說:「我知道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要講禮貌是很困難的,但是對長輩說如此不禮貌的話是絕對不允許的,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 然後要求他立即向阿姨道歉。雖然你會發現,也許他的道歉並不是認真並發自內心的,但這足以給他一個教訓,即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讓他學會如何補償其所做的錯事。也許以後他還會犯同樣的錯誤,每次都讓他道歉,他就會漸漸地接受教訓,不再犯。   好友離開後,還要與孩子進行交談,告訴他,當父母以外的長輩讓他做一些事時,應該如何應答。首先對孩子說:「寶貝,我並不是想讓你盲目地聽從大人的話,但是我們可以有禮貌地拒絕。」然後教他如何做,「你可以說,『我很抱歉,但是……』,或者說,『對不起,不過……』比如,你可以對教練說,『我很抱歉教練,但我感覺不舒服,不能再多跑一圈了。』如果只是個人愛好問題,也可以禮貌地讓大人知道。比如你可以對阿姨說,『我很喜歡那種冰其淋,平時很少能吃到,我再吃一個就好了。』」但同時也要建議孩子,吃正餐時的確不適合吃太多冰其淋,很容易引發腸胃炎。 帶有挑釁的「為什麼」   哄孩子上床睡覺是許多家長在筋疲力盡的一天後,還要和孩子進行的一場艱難鬥爭。我的朋友琳經常向我抱怨,讓他7歲的兒子去洗澡也是件苦差事,因為他兒子總是說「為什麼要洗澡?我不想洗澡,我不需要洗澡,我才不會洗呢!」 應對策略   專家建議說,要消除孩子的這種挑釁情緒,要設身處地去理解他的感受,先對他說「寶貝,我知道有時候上床睡覺是件很難的事情」或者「打開單詞課本記單詞很困難,是不是?」,以獲得他對你的認同,然後對他說:「但是親愛的,你必須這樣做。」為了避免孩子這種對抗情緒,還可以採用開玩笑的方法對他說:「寶貝,讓我們來看看你今天能以多快的速度上床睡覺。」然後就和孩子「賽跑」跑向小床。當孩子聽話地上床後,一定不要忘記給他一個緊緊的擁抱,並稱讚「真是個好孩子」。其實孩子有時候就像小動物,會記憶你對他完成某項要求的獎賞,而且下次會做得更好。 帶著不屑的反駁   當你告訴5歲的女兒,外面正在下雨,需要帶雨傘時,她卻斜眼看著你,轉了轉眼珠說「嗤,我早知道。」然後轉身離去,留下你一個人發呆。 應對策略 你需要立刻叫住她,直接向她指出,剛剛她的話「嗤,我早知道」以及所用的語氣會傷害別人的感情,並且說完後就轉身離去,不給別人回答機會的行為也是非常不禮貌的。這樣的說話方式和行為在家裡是不被允許的。   在接下來的幾周,孩子這種討厭的行為或許會有所增加,因為她在試探你所說的是不是真的。在這幾周內,一旦她有類似的不禮貌的身體語言,和「我早知道」相似的短語,或是差不多的自負語氣,要直接向她指出來,並批評和教導她。她發現你的確是認真的之後,就會改正。 記住,當你發現孩子已經不再用這種語氣說話時,一定要及時表揚她:「現在和你談話感覺愉快多了。」 罵人   你對7歲的孩子說:「對不起寶貝,你今天不能去參加游泳訓練了,因為我要帶你去看牙醫。」她對著你大叫:「你是個騙子!我就要去游泳!」生氣?絕對。不正常?不。我的朋友曾被她8歲的兒子罵作「蠢貨」、「騙子」、「傻瓜」和「大大大笨蛋」。只因為她不能如期開車帶他去遊樂園。當孩子對你用這些極其不尊重的詞語時,立即讓他想三個以上的禮貌詞彙來表達他的不滿意,但願在下次他對你不滿意時,能想起其中的一個來。 應對策略  當然這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尤其是當他說:「你這個壞蛋,你一定要開車帶我去遊樂園」時,你要嚴肅地告訴他,由於他說了非常不禮貌的話,你是絕對不會帶他去遊樂園的。並且要讓他知道,一旦他說了類似不禮貌的話,你就不會做他想讓你做的事。最後,還要告訴他不許這樣辱罵長輩和小朋友們。當你持續地告訴他罵人是不允許的,並且他也無法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時,他就會開始乖乖聽話了。 在公眾場合挑釁   當你和4歲的孩子在一家理髮店等著給他理發時,他不停地從前台拿糖吃。你叫他別再吃了,他卻說:「你管不著!」    應對策略 為了制止這種行為,千萬避免動怒。向他施壓,這樣只會加強他的挑釁,更加激化你們的爭吵。相反,要對他和顏悅色,但要讓他明白你是認真的。首先讓他知道,他已經吃到了極限,不能再吃了。對他說:「親愛的,你手上的這顆糖是最後一顆了。」 然後讓他選擇,是將這顆糖吃掉,還是放進他的口袋裡,或是由你來保管。這樣會讓他覺得你並不是命令他,而要讓他接受你的建議。也許他並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糖不能再吃了,所以還應當告訴他:「那些糖是給大家吃的,所以每人只能吃一點點,要學會留給別人吃。」 缺乏禮貌的朋友   當你準備帶著孩子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出門時,你發現那位小朋友的包還落在沙發上,你告訴他時,他卻瞟了一眼然後說:「你去拿。」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出門去。 應對策略   這時,你不能直接開車走,而是要把這個小子和他的包一起留在你家門口。你要趁這個孩子們在一起的時機,義不容辭地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如何講禮貌,這會加深你孩子的印象。如果你不願對孩子身邊的每一位無禮的朋友都進行教育,至少也應該教育一部分。因為這樣是在給你的孩子做榜樣,對不禮貌的行為,不但要有禮貌還要有決心。 ★Tips:孩子頂嘴屬於哪一種★   有時候孩子頂嘴純屬淘氣和不講理,但有時候卻是他們很不高興的表現。不同原因的頂嘴,應對方法也要不一樣。所以在對付他們之前,先判斷孩子的頂嘴屬於哪種—不講理型頂嘴:當孩子總是出現類似的問題時,表明他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他要檢測你的耐心程度。這時,要直接指出他的不對,並糾正他。   當孩子說「你管我呢」時,你應當說:「我是你媽媽,所以我希望你……」;   當孩子說「嘁,我早知道。」時,你應當說:「我希望你說:是的,我知道媽媽。」 不高興型頂嘴:除了用過激的語言外,寶貝還會有激動的情緒。這種情況下,先要安撫他,再教育他。   當孩子說「你是世上最壞的媽媽!我再也不會做任何你讓我做的事情!」時,你應當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所以我會等你能用好的詞語說話時,再聽你說。」   當孩子說「一點兒都不公平!我討厭你!」時,你應當說:「我明白你覺得不公平。但說『我討厭你』是不對的。」

孩子頂嘴、說髒話, 怎麼辦?

2007年10月23日
公開
52

◎古淑薰  秀雯是小四的孩子,有一次,秀雯正要跟同學去逛街,爸爸卻厲聲阻止,秀雯很生氣地跟爸爸說:「為什麼哥哥可以出去玩,我不可以?」爸爸火冒三丈,指責秀雯翅膀硬了,會頂嘴了。不久,媽媽也發現秀雯在跟同學講電話時,會不時冒出一些髒話。爸媽對於秀雯頂嘴以及說髒話的行為感到非常不安,擔心孩子將來容易跟人家起衝突。  在生活的表達溝通當中,孩子頂嘴與講髒話是許多爸媽非常擔憂的問題。當孩子頂嘴時,爸媽擔憂孩子學會不禮貌的說話方式,在外面面對其他長輩也會頂嘴,害怕他的人際關係會因此受影響。當聽到孩子說髒話,爸媽也擔心別人會用負面的眼光來看孩子,害怕孩子將來會因此吃虧。  孩子頂嘴或是說髒話,跟使用的語言與這些語言帶給人的感受有關。本文訪問兩位資深的教育諮詢講師,請他們談談,如何帶領孩子去認知語言帶給人的感受,以及怎麼讓孩子能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溝通。 看待孩子「頂嘴」的另一種眼光  「頂嘴這個詞,本身就具有從大人的本位出發,是一種威權的觀點。」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諮詢講師吳麗芬指出,「如果對話的兩人是平等看待,當一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或被另一方質疑的時候,我們不會說提出不同意見或是質疑的一方在『頂嘴』,而會說彼此『意見不合』,『想法不同』。」  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諮詢專線資深義工李美華也指出:「通常會以『頂嘴』這樣的詞來形容,背後是出自一個上對下的階級意識,也就是處在上位的人認為位置比較低下的人語言犯上,才會說別人『頂嘴』。」她表示,爸媽會認為孩子「頂嘴」,是因為爸媽有一種意識型態的框架,覺得孩子無論如何,必須要聽大人講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其他意見,就是在挑釁大人的自尊與尊嚴。  然而,許多孩子表示,他們不是「頂嘴」,只是想要說明事情,表達想法或是搞清楚狀況,弄清楚大人要他作什麼以及為什麼要他這樣做。國二的張同學就說,有一次他跟弟弟為了一件事情在爭吵,爸爸出言制止,要他讓弟弟,他覺得很委屈,就問爸爸:「為什麼你每次都要我讓弟弟?這不公平。」爸爸聽到之後暴跳如雷,很生氣地罵他頂嘴、不孝順。「我只是想瞭解為什麼爸爸這麼不公平?為什麼大人都不好好跟我們講道理?」張同學說。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裡,本來就會對父母提出的規則,或對於人應該有怎樣的限制,感到好奇與懷疑。當他們不認同某些規範或限制時,會想搞清楚狀況,並讓大人瞭解他的想法,或是想提出質疑,想進一步跟大人討論,做一點調整。這跟爸媽所謂的「頂嘴」就是犯上,不尊重是不一樣的。  但爸媽若以此而指責孩子「頂嘴」,認定了孩子是不尊重長輩的,不願意聽孩子說,孩子學到的也是同樣的溝通方式。一位已經結婚,剛有一個孩子的張媽媽就說,從小無論她說什麼,媽媽都認為她在頂嘴,不願聽她說,只會用責罵的方式命令她要她照著媽媽的意思去做。久而久之,她也不知不覺地用同樣謾罵的方式對待媽媽,母女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繃,常常一言不合就大吵起來。  事實上,想要培養孩子有好的表達溝通能力,父母必須先想想什麼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能與他人建立和善的溝通氣氛,能完整地描述事情,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傾聽別人,尊重別人的想法,能提出論證與人討論,與人辯駁。  如果上述這些是父母所期待的好的溝通能力,那麼當父母覺得孩子在頂嘴時,父母要先想想自己是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應孩子的「頂嘴」?  爸媽可以回想一下,當孩子頂嘴時,自己是不是常常用這些語言來回應孩子: (1)「我才念你一句,你就回我三句。」 (2)「翅膀硬了呴!就會頂嘴囉!」 (3)「我養你這麼辛苦,你還頂嘴?」  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諮詢講師吳麗芬表示,從以上這些詞語,可以發現爸媽在指責孩子「頂嘴」的時候,所使用的語言不僅對孩子少了尊重,也阻斷了兩人繼續溝通的可能,孩子也無法從爸媽身上學習到好的溝通方式。  而且,當父母不斷以「頂嘴」來指責孩子不孝順,孩子為了避免紛爭,會越來越不想跟父母說話。如此一來,小孩會學會隱瞞某些事情,無法坦承地說出心裡的想法,親子之間的隔閡也就越來越大。  「如果我們想要培養孩子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我們必須先翻轉自己對孩子『頂嘴』的想法。」吳麗芬說。 提昇孩子對語言的感受力  事實上,孩子慢慢長大,開始會有自己的想法,代表孩子逐漸能自主思考,能夠獨立,這不是爸媽心裡一直期待著的事情嗎?因此當孩子有想法、有感受想要表達,或是進一步的質疑時,父母應該正向看待,以尊重的態度看待孩子的回應。  如果爸媽擔心孩子的語氣太嗆,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就明白的跟孩子說出你心裡的擔心。爸媽可以請孩子先冷靜下來想一想:用生氣的語言是否能讓別人聽懂他想表達的意思?如果他是因為心裡有不滿想要讓對方知道,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這樣別人才會真正瞭解他想要表達的意見。如此,孩子自然能夠判斷他所使用的語言,並知道如何改進。  擔任學校專案輔導員的李美華提到,有一次他在學校聽到訓導主任抱怨孩子對他頂嘴。這位訓導主任一直很關心一位時常遲到的同學,一直想要跟他拉近關係。有一天早上,這位同學如往常一樣遲到,正在簽名的同時,訓導主任走過去看了一下孩子的字,讚美孩子說:「字寫得很漂亮」。沒料到,孩子卻回答他「騙肖耶!」,讓他很難過。李美華知道之後,跑去問孩子早上的心情是不是很不好?也跟孩子說訓導主任聽到他這樣說很傷心。孩子才說,「可是主任在看我簽名的時候,卻趁機檢查我有沒有帶煙,我很生氣,根本就亂簽名,主任還說我字寫得很好看,這不是『騙肖耶』嗎?」李美華告訴孩子,也許訓導主任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也有想要關心他的地方,也跟孩子說,「騙肖耶」可能很符合他當時的心情,不過「騙肖耶」這三字好像沒辦法讓別人知道他心裡不舒服的感受。她請孩子想一想,可以怎麼說,才能讓別人知道他的感受?  其實,大多數的孩子不會故意要去傷害自己的爸媽或讓別人生氣,他們只是有時候心情很煩,在語氣上會很糟糕。對於這些言詞很尖銳的小孩,李美華表示父母要花更多力氣去瞭解,孩子心裡面為什麼累積了這麼多的憤怒?可以跟孩子說:「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你是不是今天遇到什麼困難?」這樣的語言可以幫助孩子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與語言。  先傾聽孩子,才能瞭解孩子心裡的想法,也才有機會知道他在溝通上可能有的困難,而能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去與人溝通。而且,一旦孩子瞭解語言帶給人的感受,他們就能去同理別人,傾聽別人的聲音,尊重別人的想法,溝通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孩子為什麼說髒話?  另一個與「頂嘴」並列的言語問題,就是孩子出口成髒,而且有些髒話帶有性暗示,令父母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  李美華指出,當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中,常常會模仿一些特別詞彙,雖然大部份時候他們並不懂這些髒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經過幾次試探,他們發現這些髒話有一些驚人效果:因為髒話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簡短有力的髒話不僅能抒發情緒,而且在生氣時說髒話,很容易就能擊敗你的對手,讓對方跳腳、或讓對方不知道怎麼回應。 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跟孩子談髒話的問題  那麼,當孩子說髒話,尤其是講含有性語言的髒話時,大人可以怎麼幫助孩子改善表達的方式呢?  李美華表示,髒話對孩子來說之所以具有神奇的魔力,不是因為它髒,而是因為這些語言與性有關,帶有私密性。當孩子說髒話時,若能搭配性教育與兩性教育,向孩子解釋清楚髒話的意思,是最能減少孩子說髒話的方法。  例如,爸媽可以跟孩子清楚地解釋,「幹」的意思是「交配」,而交配這個行為對人類、對生物都是重要的。如果沒有交配的行為,生命也就無法延續。透過這些清楚的說明,讓孩子知道性是一件很神聖、很美好的事。如果孩子問:「性為什麼是很美好的事?」我們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和媽媽因為相愛而結婚,再生下你,這難道不是很美的事嗎?」  通常,孩子在瞭解性與愛是人生裡面非常美好的事,他們會知道使用這樣的語言來罵人或是拿來開玩笑,都是不恰當的,而能自我控制,盡量減少甚至不講髒話。  「在跟孩子談論髒話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大人的態度!」李美華強調,當大人的態度是坦然的,溫和的,堅定的,不是曖昧的或含糊不清的,孩子也會以很坦然的態度去面對這些語言。  李美華提到,有一次在人本森林育的營隊中,有個喜歡說髒話的孩子。有一次,他跟另一個孩子發生爭吵,又哭又氣地罵了許多髒話,還想拿石子丟人。李美華看到,趕忙跑過去抱住他,跟他說:「我必須暫時抱住你,因為我很怕你會因為太生氣而傷害到別人,也害怕你傷害到自己。你要不要先冷靜下來,我們可以聊一聊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等到孩子平靜下來,李美華才知道原來是他習慣用髒話罵人,被其他同伴排擠了。李美華便問他:「你知道『幹』是什麼意思嗎?」一開始,小孩楞了一下,他很驚訝有大人不是責罵他罵髒話,而是這樣問他事情。從孩子的反應,李美華知道,孩子並不很瞭解這個字的意思。等到李美華跟他解釋了「幹」的意思,並說明了「性是很美好的事情」,孩子的表情從一開始的疑狐,變成很好奇,最後變得有一點驚訝。從那天之後,孩子說髒話的次數明顯少了許多,朋友對他的不滿,也漸漸化解了。  此外,當孩子說了髒話,爸媽可以告訴他聽到這句話的感受是什麼。請他想一想,如果他聽到別人用這樣的話罵他,心裡的感受是什麼?讓孩子知道這些話給人的感受。  接著,爸媽可以教孩子分辨情緒,提昇他們自我情緒的覺察能力。例如,當孩子說髒話時,爸媽可以問孩子:「你說髒話是因為你現在不高興嗎?」、「你很生氣的用髒話罵他是覺得他很可惡?他做了哪些事情讓你這麼生氣呢?」…透過這些說法,讓孩子去想想自己到底在生氣什麼?  等到孩子比較理解心中的氣憤之後,可以再進一步請孩子想一想:「用髒話罵人,那個人知道你在生氣什麼事情嗎?」「如果不行的話,有沒有哪些話可以讓對方更清楚知道你為什麼生氣?」如此一來,孩子會清楚知道髒話無法幫助溝通,而會用其他語言來表達他內心的想法。  其實,孩子頂嘴或說髒話,爸媽需要用另一種「誠實的眼光」來看待—誠實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培養孩子清楚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以誠實的語言,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跟孩子說清楚髒話的意思。在陪伴孩子一起去思考這些語言的過程中,孩子會察覺自己與別人的互動關係,也會瞭解這些語言帶給人的感受,孩子自然而然會使用尊重人的語言去表達與溝通想法唷!

簡單四步法終結孩子的頂嘴行為

2007年10月19日
公開
53

簡單四步法終結孩子的頂嘴行為 簡單四步法 終結孩子的頂嘴行為 摘錄自《如何有效處理孩子頂嘴》 奧黛莉.瑞克、凱珞琳.克勞德◎合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孩子,口語上不禮貌的表現對於家長、保姆和老師來說,都是相當困擾且令人沮喪的行為問題,不但會阻礙親子間正常的溝通管道,對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與心智發展,更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聰明的父母不妨和我們分享一套簡單明確的四步法,除了能有效終結孩子頂嘴的行為,更有助於恢復學齡前到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平衡發展。 處理頂嘴的四步法 孩子頂嘴時,可以採取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來處理。 步驟1:首先,作家長的必須要知道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頂嘴。判別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孩子的行為讓家長覺得傷心、難堪、惱怒甚至無助,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頂嘴。 步驟2:接下來是選擇正確的應付代價。家長平時就應該先想好頂嘴行為的應付代價,而非臨時決定。例如當孩子做出無理頂撞父母的行為時,最理所當然應付的代價,就是禁止他去做他喜歡或事先計畫好的事情—不准去看電影或不許去朋友家。 步驟3:再來就是將應付代價付諸實現。例如媽媽必須告訴孩子他不能去朋友家玩,然後平心靜氣地對孩子說,他出言頂撞的舉動讓媽媽得花許多時間、精力和愛心來處理,這種行為非常要不得,所以他今天不准去朋友家玩。如果孩子對媽媽的這番話表示強烈的抗議(通常都會如此),那麼媽媽就應該採取下一個步驟。 步驟4:處理孩子頂嘴的第四個步驟是對孩子的憤怒抗議置之不理。媽媽一開始應不去理會孩子的抗議,繼續做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依然不肯罷休,那麼媽媽應該冷靜地把正在大聲抗議的孩子帶進房間,讓他一個人獨自留在房裡,不給他任何機會和媽媽討價還價,迫使媽媽改變心意。 對某些家長而言,以上這四個步驟看起來或許很容易執行,但對於那些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來說卻是一大挑戰,必須要有很大的決心、經常的練習和堅決的自制力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個大難題在於,現代的父母都想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而非扮演老師或上司之類的權威角色,但是他們很難了解,有時候孩子根本就不想當父母的好朋友,反而會像典型的叛逆少年一樣,刻意去嘗試各種不當的行為。 總之,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應該立刻採取上述的四個步驟來處理,這樣孩子就會了解父母不但說得到、做得到,而且還會堅持到底。 如何應付媒體上的頂嘴 要打擊受媒體所驅使的頂嘴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觀賞那些充斥著頂嘴畫面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然後在節目結束後讓孩子知道,電視或電影裡面的那種說話方式在家裡是不被允許的。你可以這麼說:「我想這部影集裡的那個家庭或許覺得無所謂,但在我們家裡是絕對不可以的。」而且還必須非常清楚地指出你不贊同的是哪一段頂嘴的畫面。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部非常受歡迎的輔導級兒童電影當中,主角對一位社工人員展開一連串充滿敵意的頂嘴,最後還用髒話罵他。 這時你可以跟孩子說:「我不喜歡那個小男孩說話的口氣,還有他罵人的那些髒話。」 而你的孩子可能會反駁說:「可是他罵的那個社工又不是什麼好人,我覺得他被罵根本就是活該。」 接下來你有好幾種回答方式,可以回應孩子的質疑,以下是專家們提出的幾種建議: 1.「小孩子用尊重的口氣一樣可以陳述事實,不需要用頂嘴的方式。」 然後請你的孩子幫電影裡面的這個小男孩想出幾種可能的方法,看要如何能用尊重的方式讓大人了解他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動動腦。 2.「那個小男孩是電影裡的人物,就像是故事書裡虛構的人物一樣,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小孩,在我們家裡絕對不可以有像它那樣的行為出現」 你現在所展現的,是將現實生活與媒體世界劃分開來的艱鉅任務。 3.「我們家裡絕對不允許有侮辱和猥褻的說話方式,就是這樣。」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絕不敢妄想自己說了侮辱和猥褻的話還能安然無事。 跟孩子一同看電視或電影也是與孩子相處及互動的方式之一,而相處和互動在親子關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樣的相處模式,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犯錯而遭受處罰。

信任的態度

2007年10月09日
公開
50

Subject: 信任的態度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 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 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 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 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 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10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 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5張門票, 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 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 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 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 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 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 採用外包模式 ,一樣乾淨整潔明亮。 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 )。 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了。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 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 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 當您和週遭朋友 .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 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 .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 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從現在開始. 就將心胸打開 .用開放的心情. 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 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 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 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粗心」和「太有自信」,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2007年10月08日
公開
44

「粗心」和「太有自信」,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劉墉的一本書書名為 『面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最近我去看了得奧斯卡十一項大獎的影片《鐵達尼號》,散場的時候,一對老夫婦走在我前面,那 太太一邊擦眼淚、一邊罵 :「造鐵達尼號的人真是太粗心了。那麼大的船、裝那麼多人怎麼只有不夠一半人 坐救生艇?」 「這不是粗心,是太有自信,」 老先生沈沈地說:「他認為他造的大船不可能沈下去,所以救生艇只是做樣子。」 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 我心想:「其實『粗心』和『太有自信』, 不常是同一件事嗎?」 記得前幾年的某一天, 台灣一架客機,由資深機師駕駛, 由東海岸的花蓮飛台北。 機師輕鬆地哼著流行歌曲,照例滑行過長長的跑道。升空、左轉,往台北飛去。 只是,才起飛幾分鐘,就轟然一聲,撞了山,全機五十多人全罹難了。後來從「黑盒子」的錄音得知, 飛機駕駛可能到撞山前幾秒鐘, 才警覺到當天他們換了一條不同方向的跑道起飛。 他們不是因為太熟悉那條航線,太有自信而粗心嗎? 記得二十多年前, 有一年台灣大學聯考, 為了怕作文題目消息走漏,只在考卷上印「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 意思是到時候會由監考老師寫在黑板上。 居然有學生, 就以「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為題, 振筆疾書,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交出去。 那些因為粗心而犯大錯、闖大禍, 甚至送掉千百條人命的人,原來不都認為不能出問題嗎? 相反地,許多戰戰兢兢,唯恐出毛病的新手,反而比較少粗心。 當然,粗心的人也不見得都因為 「太過自信」。 前些時美國有則大新聞── 一個太太因為臨時有事, 沒辦法帶孩子, 於是把小娃娃交給丈夫說:「你帶他上班吧, 反正你是主管,有秘書可以幫忙。」丈夫欣然同意了,太太就把娃娃放在後座。 一天照例忙得不可開交地過去。下班了,丈夫收拾東西,拿起錀匙, 突然心中一驚:「今天我不是帶了娃娃嗎?娃娃呢?」 當他發瘋似地衝到停車場, 車裡的娃娃已經因為經過一天悶曬而死亡了。 想想,這位父親會存心把孩子害死嗎? 他錯,因為他粗心;他粗心,則因為他按照每天的「公式」卻忘了,那天是不一樣的。 更妙的是,某年有位桃李滿天下的名教授到紐約,一群「昔日的學生」跑去接機,大家開了七、八輛車,又獻鮮花,又掛花環,又擁抱,又親吻。最後,大夥把教授送進大飯店,才發現──行李沒人拿,還在機場呢。 愈是「一目十行」的人, 愈容易「沒看到」。愈以為「膝蓋頭」想就知道的人,愈容易出紕漏。愈表現「瀟灑」的人,愈可能丟人現眼。愈「自以為是」的人,愈可能「什麼都不是」。 只有那些總覺得自己 學問不夠、細心不足、 容易閃神、容易粗心,而能再三計畫、再三檢討、再三驗證的人,才能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時代,「一步一腳印」地走向成功。 人就是常常會得意忘形, 忘了該停下腳步想一想再開始........

如何維持穩定成長的婚姻關係

2007年10月07日
公開
47

如何維持穩定成長的婚姻關係 「因愛而結合的婚姻關係為何不能維持長久?」許多人都在踏進了婚姻後才發現,不同環境成長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困難重重。夫妻之間相處最大的難題,不是只是維持一種靜止的相愛,太多的期望或幻滅,都會影響其真愛的,如何在變化的社會中,兩個各方面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依然使關係歷久彌新,愛情永存,唯有正確的婚姻觀,才能處進和諧的兩性關係,因此如何讓夫妻在不斷變遷的過程中穩定的成長,才識婚姻最大的挑戰與藝術。 一、 你儂我儂---談夫妻之愛 (一) 愛是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達到妳儂我儂的境界 要以極大的努力去發展個人【去愛】的人格,並要主動去實現「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這【去愛】主要的四個基本人格因素;如果沒有主動愛人的能力,沒有真誠的情,沒有勇氣接受失敗,沒有信心接受幸福,就無法在愛情和家庭中獲的滿足。 (二) 愛要能分享共同的感覺 夫妻之間需要更多的分享,讓對方知道你對他的感覺愛情者是一種行為而是必須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愛。 (三) 愛要有過程的創造力 當有某些事情不如意時,最容易引起夫妻間的吵架,使兩人關係惡化,因此在不如意當中,雙方都必須穩住自己的情緒;同樣的,在不如意的婚姻中也要穩固婚姻的過程。 (四) 要有永不分手的意志 當發現不愛一個人時,他從前在你心目中所有的優點都會變成缺點。所謂愛的意志力,即是想要讓夫妻的關係良好,就必須有意志的行為,規定自己嚴格遵守馬些規則,這種意志的存在,乃是為了維持夫妻倆的關係。所以,愛情不能只有浪漫,還必須有意志的行為。 (五) 要有成熟的人格 要達到愛,當事者的人格型態必須達到某種程度的成熟,即是當事人要有改變自我的能力以適應對方。若是我對自己有信心,就不怕別人對我的批評,自然也能面對更多的危機。 (六) 要有美滿婚姻的規劃力 許多人認為美滿婚姻是天上掉下來;或者認為美滿婚姻是對方要造我的意思做;也有人認為夫妻不合,是因為八字不合。其實,愛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時隨地的創造,精密的加以設計。 (七) 夫妻間的相處,需要有某些技巧 分享彼此的感覺,是配偶應有的權利;讓對方知道你的感覺是你的義務。當配偶再發洩情緒時,它需要的是對方的接納,而非分析或教訓。有時候,我們不能接觸到對方的感覺,是因為沒有抓住對方的主題,只強調自我的感覺,每有注意到別人的感覺。 所謂「鼓勵」,不只是把好話講出來而已,鼓勵需要有新的題材,還必須是真實的;所謂「分享」,是要找到對方適當的頻道,對準頻道,以相同的方式表達。 二、 密切的協調 決定婚姻調適的不是人的個性,而是兩性之間的配合,再好的性格如無知道欣賞的配偶、也只是令人徒呼奈何和受人非議罷了,如果夫妻間一搭一擋、情投意合、廝守終身,倒也不是難事。所以「女強人」沒甚麼不好,如果碰到比他強的男人,或是一個依賴性高的先生,一樣都是絕配。婚姻適應的重點不是自己或對方應該養成什麼好性格,而是雙方如何殷實、因地、因情境互相配合,克服環境危機。因此傳統標榜「與世無爭」、「息事寧人」、「委屈求全」,以避開問題,不解決問題的作法,應有應用上的限制;但「自尊」亦不是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相對於「自尊」的,每個人要同時學會「尊人」;懂得彼此的尊重,減少衝突,更蘊育出彼此的關愛,真正的和諧也就實現了。 三、 「聽」與「說」-良好的溝通管道 中國人「木訥近人」的道德描述與「盡在不言中」玄妙境界,使得人們不喜也不善於表達,尤其是內心中的話。也因此「猜心」常與真正的相去甚遠,南轅北轍的結果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尤其在價值多元,講求尊重的現代生活環境中,溝通便形成非常正要。 「婚姻滿意度與夫妻的溝通型態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曹中瑋,民73),互補溝通愈多、曖昧、交錯溝通越少,婚姻得滿意度愈高。另外若夫妻對期待、評價與認知間有明顯不一致時,則會使夫妻間潛伏著不滿與衝突(謝秀芬,民69)。因此,如果夫妻間發生了衝突或認知價值有明顯不同時,如何「溝通」及「知道溝通」便是化解衝突重要的管道。 歐尼爾(鄭慧玲譯,民72)提出「建設性的吵架」原則,指出有建設性爭吵既能免於夫妻彼此的傷害,又能發洩情緒,解決共同的面臨的問題,達到吵架的目的,其原則包括: 1.在相互同意下選擇時間與地點。 2.知道在吵什麼 3.把憤怒集中在吵的事上。 4.不要努力去贏。 5.吵架過後不可耿耿於懷。 在吵架之前能把「建設性的吵架」原則牢記在心,就會把互相傷害及愈吵愈糟的狀況減到最低。探索婚姻關係中常見的溝通不良原因,提出下列幾項建言: 1.「愛」,是有效溝通的籌碼。 2.「傾聽」,不主觀猜測或認定對方的意思。 3.「溝通」,不是說出來,對方就一定遵照辦理。 4.「坦承」,表達自己的感受、期望,把行為的決定權留給對方。 5.「彈性」,解決方案有彈性,可增加協調的可能性。 6.「等待」、「創造」有效的溝通時機。 四、扮演好『夫』、『妻』的『角色』 角色表現是指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別人對其職位與所負之責任所認同之定位、行為模式或行為表現。然而,今日社會變遷快速,每個人所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因此現代人在角色表現上所面臨的挑戰與困惑比之往昔更加困難。 現代人在角色上所面臨的問題有: (一) 大男人主義。 (二) 『男主內、女主外』的傳統觀念。 (三) 『女強人』對先生造成的心理壓力。 (四) 角色僵化的問題。 角色僵化的問題之處理原則: 1. 角色的類別要多;現代社會中,無論何人,若是想要在家庭中、工作場合中、人際互動中得心應手,一個絕對重要的條件就是『必須擁有足夠的角色經驗來與周遭的人相處』,否則必然困難重重。 2. 角色間的轉換速度要快;人與人的相處必須時時保持人際之間的『靈敏度』。與他人的人際互動欲得心應手,不僅角色的類別要多,而且,從一個角色變換至另一個角色的速度一定要快。否則,縱使角色已經變換也已經徒然無功。 五、 培養解決問題、忍受挫折的能力 兩性之間的相處,當兩人感情越深時對對方的期待也越大。期待越大時,失望的可能性也越高,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婚姻與家庭生活中,不能期待『沒有挫折、衝突,一帆風順』,而是要培養解決問題、忍受挫折的能力。以下一些原則可參考: (一) 分析問題的能力: 夫妻之所以過的幸福快樂,並非他們相處時沒有碰到問題,而是在碰到問題後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應當知道原因為何?也就是分析問題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在什麼情況下會大發雷霆,也知道衝突前會有什麼徵兆,更了解什麼樣的問題易產生爭執,他們是有高度分析問題能力的一對。因此他們知道如何去避免衝突的產生,衝突產生後,也能針對問題做根本的解決。 (二) 避免『零總』(Zero_Sum)的衝突解決方式: 所謂『零總』的衝突解決方式就是在每一次的衝突中一定要分出勝負,一方成為絕對的勝利者,另一方則成為可憐的失敗者。夫妻雙方一旦分出勝負,勝利者當然就可以予取予求,輸的一方則忍氣吞聲、任人宰割。聰明的夫妻在面對衝突時,一定能夠體會這是兩人對此一問題切入角度不同而已。自己再怎麼覺得有理,也必須知道對方也有他的道理。因此,他們一定給對方留後路,也是給自己留後路。而非將對方趕盡殺絕、逼到死角。 (三) 情緒的控制能力: 情緒的表現或許是天生的,然而,一位成熟的人卻能夠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自己在情緒方面的控制能力。若仔細觀察有婚姻衝突的家庭,往往會發現當事人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太差,容易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擴大,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大打出手,如此失去理性的處理方式,衝突當然是一發不可收拾。 (四) 預見衝突的避免能力、拖延能力: 夫妻之間無論誰對誰錯,在兩人即將發生衝突前,若有一方能靈敏的預先查知,刻意轉移話題,技巧性的閃過衝突的發生,那麼衝突自然無從發生。但是,這種預見衝突的能力並非天生而來的,而是必須靠著經驗的累積、不斷的學習與成長才能獲得的。而對於『衝突』的話題就留待他日氣氛較好時再行討論。 (五) 製造氣氛的能力: 夫妻之間的事是非非經常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的,如果在衝突即將來臨前能夠設法改變情境或製造另一種氣氛,那麼衝突也許就能消弭於無形。有時一個玩笑或小動作、俏皮的親蜜動作就能將情境改換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狀況。然而,這是需要練習才能夠適時的巧妙運用的。 (六) 能夠主動尋求社會資源的能力: 許多發生衝突的婚姻並非已到了非離婚不可的地步,若能夠適時的尋求社會資源,夫妻兩人接受諮商、懇談,由兩人一同來尋找問題癥結並解決,那麼,一般而言婚姻關係都能有改善的機會。如各地的生命線、家扶中心、張老師、社會局的社服人員等等都是夫妻發生衝突時很好的社會資源。 六、 營造幸福家庭的門路 幸福家庭或是美滿婚姻並非前世姻緣,或是祖宗積德,所以後代憑空所得。幸福家庭也不是夫妻兩人碰巧『性情相投』,所以成家後自然相安無事。營造幸福家庭有一些門路,只要當事人願意兩人同心、一起努力,雖會有挫折困難,但終會漸入佳境。營造幸福家庭的門路有: (一) 幸福家庭重視彼此的溝通與傾訴。 當家中有人在說話時,無論是大人或小孩,每個人必須注意傾聽,注意去了解他所要表達的觀念與意見,並且給於適時的回饋。讓說話者覺得被尊重與關心。並且也因此讓家中成員彼此了解對方的心情、感受。如此成員間不必要的誤會、衝突就相對的減少,家中氣氛自然較為和樂。現今社會中,電視是家庭溝通的第一殺手,所以要家庭溝通良好,首先必須做好電視的控制。 (二) 幸福家庭有一套解決問題的模式。 幸福家庭中的成員並非都不會發脾氣,而是當家中有人『失常』時或遭遇挫折危機時,其他的成員知道如何去因應,或適時給於協助。萬一夫妻兩人吵架,也不會撕破臉、置對方於絕境。吵架後,也知道運用何種方式表達歉意,讓兩人之間的傷痕減至最低。 (三) 幸福家庭內成員彼此互相尊重。 幸福家庭內的人尊重彼此之間的個別差異,容許彼此之間的不一樣。在食衣住行各方面,每個人都有其偏好,如果要求家中全體一致的話,那困擾一定很多。幸福家庭內成員彼此尊重個人的隱私,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由於個人隱私的尊重,夫妻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對待小孩以信任為基礎,更能造成良性循環,小孩知錯不必隱瞞必促使更願改過。因為互相尊重也包含了尊重對方有時會有反常的情緒反應。 (四) 幸福家庭的夫妻不隨便犧牲感情。 幸福家庭的建立最重要的因素知一仍是夫妻相愛,必且不斷成長,而並非為了孩子犧牲一切。有時夫妻的度度小蜜月,對於感情的增長有莫大的助益。 (五) 幸福家庭重視休閒時間。 夫妻之間除了平日感情的維護以外,幸福家庭對於全家共處的休閒時間也一樣重視。適當安排休閒活動的內容有助於感情的維護。 (六) 幸福家庭創造適當的好習慣。 (七) 幸福家庭重視道德教育。 家庭氣氛越輕鬆越好,但輕鬆並不代表隨便。有些道德上的原則要求在家中必須特別加強。而由於這些道德上的堅持,會發現幸福家庭一方面製造歡樂氣氛,另一方面也有無形的規範在控制,避免在不知不覺當中脫軌。 結論 婚姻是滿足人類社會基本需要的泉源,而夫妻關係更是人類關係中最親蜜的一種關係。也異於其他如親子、兄弟、姊妹關係來自於同一血源而是來自於『愛』。在充滿『愛』的家庭中,人的煩惱、情緒、不安、懼怕……等都能得到適當的發洩、安慰、支持與鼓勵。因此,家常常被人們形容成『避風港』。 婚姻的幸福與否是需要夫妻兩人不斷的學習成長,互相包容、尊重,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愛與關懷說出來,讓對方也知道你的感受,如此兩人坦然相見又互相尊重保有隱私,衝突的發生自然減至最低。 幸福的婚姻沒有不勞而穫的,想要深深的被愛,就得深深的去愛人。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0304651

常見的婚姻迷思

2007年10月06日
公開
39

常見的婚姻迷思   「婚姻迷思」是對於婚姻的不正確信念,容易使人對婚姻有不實的期待,也會阻礙夫妻的溝通和互動,而導致婚姻衝突。   以下是常見於問題婚姻中,當事人對婚姻的一些不正確信念: (一)婚姻可以克服單身時未解決的問題   許多人對婚姻有著不實的憧憬,以為愛情最重要,其它問題都是小事,甚至於認為單身時未處理好的事物,結婚之後便自然可迎刃而解,無須煩惱。   有些人在婚前,和其他人的人際關係不好,例如與同事不睦、與上司不和、與父母有衝突、與兄弟姊妹合不來、與同學疏離等,只有和戀人相處得來。如果對方是這種人,而你仍抱持「別人都不瞭解他,所以和他處不來」的想法,或者期待婚後,他會改善人際關係,以及對待你會一如婚前般體貼時,恐怕期待會落空。   又有些人婚前揮難無度,或有不良嗜好(如酗酒、賭博、打架、性好漁色等)時,很可能結婚後仍然如故,因為結婚本身並不會造成人的改變,除非他努力去修正自己的行為。一個人改不改壞習慣,在於其是否具有改變的意願和行動,而不是結婚與否。有些人在婚後會成長,有些人則否,全憑個人的努力。 (二)婚姻中有愛情就應該會給人帶來幸福與快樂,無須努力耕耘   很多人以為婚姻將會一帆風順,婚後會比婚前快樂。男人們常發誓說:「我一定要給妳過幸福的日子」,可見除了女人期待婚姻幸福之外,男人也期待自己能給妻子幸福。   事實上,婚姻所帶給人的挫折與艱辛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多。若欲婚姻如所預期的快樂,就必須先有一番努力,而且要持續的努力。婚姻中必然會有高潮與低潮,配偶雙方必須不時的耕耘、時時的溝通與解決問題。如果只有愛,卻很少花時間在互相討論與改進婚姻時,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婚姻關係。 (三)結婚之後應該滿足於家庭所給予的幸福,不必再追求家庭之外的快樂   其實婚姻關係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在夫妻關係之外,人還生活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之中。所以結婚之後,仍然可以追求個人在工作上的滿足、朋友交往的快樂、及休閒嗜好的樂趣。許多快樂來自家庭之外是很正常的,只要是關係良好的夫妻,會互相尊重彼此的交友、工作與正常的休閒。 (四)夫妻是合而為一的,不可分彼此   很多女性保有「出嫁從夫」的觀念,結婚之後不能獨立自主,在精神與物質上均極度依賴丈夫。男性若取到這類型的妻子,一方面固然可滿足價值感與權力感,但另方面也可魴飽受被依賴的壓力。結婚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結婚後應該保持獨立個體的自主性。結婚的目的在於雙方結伴共同生活,可以分享喜樂、分擔憂愁。若誤用了「夫妻一體」的觀念,不論誰依賴誰,對雙方都是一種負擔,因為依賴者與被依賴都會有被牽絆的感覺,那豈不成了「絆」侶。所以配偶雙方必須保有自主性及自由的生活間,才能成為真正的好伴侶。 (五)配偶雙方必須在任何時候都完全互相坦誠   這個觀念和上個觀念異曲同工,意即當一個人認為夫妻是合而為一的,便會期待雙方毫無隱私,不應分彼此的透明相待。其實,任何事都對配偶誠實以告,對婚姻是無益的。如果向配偶表達真實的情況,把一切喜怒哀樂都坦誠相告,有時反而會傷害了兩人的關係。曾有不少人在參加「會心團體」或各式成長團體之後,把在團體中所學到的表達方式(如真誠、表裏一致等)用到家庭中,卻導致婚姻破裂。   保有隱私以及適度的隱瞞,如果對兩人的關係有利,而且對配偶是一種保護的話,就不應全然的開誠佈公。 資料來源: http://singlemothers.yam.org.tw/womenlife/conception02.htm

何謂婚姻?

2007年10月05日
公開
27

何謂婚姻? 當人一開始那種稱為婚姻的約定時,至少可以說,他已開始從事某項驚險刺激的活動。 當一對夫妻結婚,他們正做著一件他們一無所知的事。從各種跡象顯示,當他們再婚,他們不會比第一次知道更多。 婚姻是家庭單位的基礎。在這個社會和時代,家庭是最緊密結合,自我延續及自我保護的單位。在經濟上和其它各方面來說,家庭對建立現今的社會是必要的。一個文化的基石 是家庭,若這塊正當的基石被移除,這個文化即將喪失。所以我們可以非常確定,誰破壞婚姻即破壞文明。 基本上,婚姻是一種念力設定的關係。這念力設定是指一個結論、一個決定或關於某件事的決心。當人們對婚姻停止念力設定時,婚姻便不復存在。那就是大多數婚姻所遇到的 情況。而不是當婚姻不復存在,人們便對婚姻停止念力設定。這並非都是因為人性邪惡而造成像婚姻這種契約通常因不貞而終止以致於瓦解。這是不正確的。反過來說才是正確的。當你擁有一段純粹地念力設定的關係後,你必須不斷創造它。當一個家庭不再持續創造 使其成為一個家庭時,它便不再是一個家庭。這是你必須知道的。 人們在婚姻中遭遇問題的原因是他們期待婚姻能自動地繼續下去,同時他們以為能不花分毫努力就能維繫一段婚姻;很不幸地,事實並非如此。婚姻是被創造出來的。 婚姻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雙方念力設定(postulate)婚姻的存在,並且持續存在。只有在這種基礎下婚姻才會成功。 或許眼看父母婚姻不順遂的人會做出這樣的認定:「喂,你們看吧!這種與生俱來,從來不曾改變的婚姻制度本身就無法永久,而且這種制度無法和諧一致,所以沒多大好處。」 他有過失敗的例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或許嘗試過將家庭念力設定為一體。他努力地試著使爸爸─愛─媽媽的情形以某種方式進行,並試著向他們證明他們有生活目標…等等。 事實上,一個小孩使自己受傷的原因之一是要使他的父母瞭解到他們對這個家庭有責任。童年時期的疾病等類似的事情會在家庭失和後直接發生。 然而,不論一個人本身是否擁有父母親良好的婚姻典範,和他是否能使婚姻成功無關。 如果你覺得婚姻本身已萬事俱備,所以並不試著去維繫它,那麼它必定走向毀滅。但是如果你進而瞭解到婚姻是你必須念力設定才會存在並且必須一直存在那兒,於是一旦你停止經營,它就會終止;同時,如果你了解本冊子內的技術,你便可以使婚姻穩固或彌補婚姻各方面的問題,或以任何你要的方式來修復它。但是這需要一些行動和一些勇氣,即使如此,還是不夠。 資料來源: http://www.scientologyhandbook.org.tw/3-1.htm

有關愛情的名言佳句

2007年10月04日
公開
29

1.愛情是一個碎了的玻璃球,有人拾得多,有人拾得少,但也少不免被割傷. 2.單戀而不去表白,可有什麼用?相戀而不坦誠相對,又有什麼用? 3.儘管光陰和外貌會使愛情凋零,唯有真愛永遠有初戀的熱情。∼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4.反覆看也不會生厭的東西是什麼?是戀人用心寫來的信。∼哥德 5.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確信有人愛著我們。∼雨果 6.經營一份感情就像堆積木一樣,當你用心耐心建造,他也就穩如一座山,颱風地震無所遁形。但若你無心挑戰下去,扭曲的外觀、動搖的架構,就像倆人的溝通不良,久之也就煙消雲散了。…聽海的女子(雯) 7.婚姻像穿鞋,好不好看別人知道,舒不舒服自己明白。 8.愛一個人:要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也要改錯;要體貼,也要體諒;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問,而不是質問;是傾訴,而不是控訴;是難忘,而不是遺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為對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費;可以隨時牽手,但不要隨便分手……佳句由網友藍傲天提供 9.愛情不是在泥土裏開出的花朵,而是泥土裏的肥料,最後開出的那朵花是,你的人生。《不要相信有王子》張小嫻 10.一個女人因為一個男人的離開而自尋短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除了他以外,她一無所有。擁有得愈多的人,愈捨不得死。一無所有的人,才會覺得活著沒意思。《為情自殺》張小嫻 11.愛情可以很優雅,婚姻並不優雅。愛情,若非讓對方看到你最美的一面,便是最醜陋的一面,而婚姻,卻是讓對方看到你最真實的一面。《不要怪他不優雅》張小嫻 12.每一段不如意的愛情或婚姻不外由完整走到破碎,結局是一個人完整,另一個人破碎,或兩個人都破碎,不可能兩個人都完整。《完整的破碎》張小 13.我們害怕他會變心。我們害怕愛情會變。首先改變的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心,而是他對事情的看法。想情人永不變心,你要不斷重新認識改變了的對方,重新欣賞改變了的對方。《不變心的情人》張小嫻 14.世上最無法掩飾的,是你不愛一個人的時候的那種眼神。《三月裡的幸福餅》張小嫻 15.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勉強的。戀愛是雙程路,單戀也該有一條底線,到了底線,就是退出的時候。這條路行不通,你該想想另一條路,而不是在路口徘徊。這裏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再過一萬年之後》張小 16.你愛一個人的話,你根本不會介意他的條件。一旦你介意他的條件,那不是證明你現實和勢利眼,而是證明你根本不夠愛他。一旦有嫌棄和介意,那只能證明你還沒有找到最好的。《男朋友的學歷》張小嫻 17.女人的抗衰老藥是愛情和自信。男人的抗衰老藥是權位財勢。失勢的男人會突然衰老,失愛的女人老得更快,直至再被人愛慕為止。《最好的春藥》張小嫻 18.愛情正是一個將一對陌生人變成情侶,又將一對情侶變成陌生人的遊戲。《熟悉的人太陌生》張小嫻 19.愛情是一朵生長在絕壁懸崖邊緣上的花,要想摘取就必須要有勇氣。《莎士比亞》 20.美滿的婚姻,雙方必須要有完全平等的感情,必須不干涉雙方的自由,必須保持雙方身心上的親密友誼,有相似的價值標準。如果具備這些條件,我相信婚姻是男女之間最美好最重要的關係。---羅素 21.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括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於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保羅) 22.人不能制情慾。則為情慾所制。(賀連斯) 23.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聖經哥林多前書13:5) 24.欲人之愛己,則必先以愛人為交換條件。(威廉詹姆斯) 25.愛人者,世人盡愛之。(賀連斯) 26.親情的無盡付出並不求回報,也無以回報 27.君子之愛人也以德,小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禮記) 28.珍惜時間的人,很少會錯愛。我們的感情弄得一團糟,通常是因為我們喜歡浪費時間,百無聊賴,以為自己浪費得起。《時間就是愛情.張小嫻》 29.事業要主動爭取,而愛情就可以順其自然。…年屆四十的「鑽石王老五」、屋之島老闆黃志強 30.要培養一分清淨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會有煩惱。《證嚴法師靜思語》 31.莫道你在(要)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公平原沒半點偏心!---陳百強(已故)「等」歌詞 32.恨一個人,比原諒一個人,更傷氣力。---「創世記」對白 33.選擇你所喜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托爾斯泰 34.蕭伯納:「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隨便施捨。」 35.列夫。托爾斯泰:「人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36.愛是付出不是佔有,愛是關心不是操心,愛是放手不是緊握,愛是在乎不是敷衍,愛是寬容不是強求,愛是包容不是責難,愛是呵護不是傷害,愛是溝通不是隱藏,愛就係令愛你的人唔使擔心你。 37.在得意的時候,男人需要的是崇拜。失意的時候,男人需要的,仍然是崇拜,而不是憐閔。《我沒有嫌棄你.張小嫻》 38.愛,拆開來是心和受兩個字,用心去接受對方的一切,用心去愛對方的所有。《寧靜海》---9/29/2000 39.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就是那分無形、無染而無求的愛。《證嚴法師靜思語》 40.愛情像一盞燈,它需要以內心為燈油來灌注否則它的光焰就會逐漸黯淡。《亨利華德比屈》 41.毛姆:「婚姻對男人來說是賭他的自由,對女人而言卻是賭她的幸福。」 42.愛情是一種發明,需要不斷改良。只是,這種發明和其他發明不一樣,它沒有專利權,隨時會被人搶走。 43.愛情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 44.愛情像一盞燈,需要以內心為燈油不斷灌注,否則它的光焰就會逐漸黯淡。 45.愛情的視覺不是靠眼睛,而是心靈。 46.在得意的時候,男人需要的是崇拜。失意的時候,男人需要的,仍然是崇拜,不是憐憫。 47.愛,拆開來是心和受兩個字。用心去接受對方的一切,用心去愛對方的所有。 48.愛情是盲目的,但婚姻恢復了它的視力。 49.初戀的感情是一盆水,平時放穩了休想弄灑半點,可是一旦潑它出去,不但收不回來,而且一滴也不留。 50.你怎麼能經過一片海,而忘記它的藍? 51.我是天山,等待一輪明月。 52.這頭髮,雖然不如弦的堅韌,用來纏傷,足以使得。就是用來繫住愛人的愛,也未必不能勝任。 53.一個人的際遇在第一次總是最深刻的,有時候甚至會讓人的心變成永遠的絕緣。 54.該不該說他是那粒沙,遼闊成我細緻的大千世界,而我就是那朵花,綽約成他旖旎的海角天涯。----戀人絮語。 55.每每對著鏡子問自己,刻意著妝的去處,答案卻都是,直往他盈盈眉眼的山水處行去。 ---戀人絮語。 56.人世間有許多事,在年華錯落之後的驀然回首裡,僅僅怔忡成一個曾經的影子----像愛情。 57.要求適合自己的愛情方式,是會得到更多,還是會錯過一個真正愛你的人。 58.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注定要失去它的真相…….當戀情開始時,是不是彼此絕對的付出,相信在戀情結束後就已經找不到答案了。找得到的,只是誰愛的比較有勇氣吧! 59.我在戀愛著?--------是的,因為我在等待著。----戀人絮語。 60.從來愛都不知它的深度,非得等到別離的時候。----先知。 61.莫里耶:「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我們重新作人。」 62.柏拉圖:「真正的愛情,就是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 62.貝多芬:「沒有靈魂結合的肉體享受是獸性的,而且將會一直是獸性的。事過之後,一個人體驗到的不是高貴的情感,而是後悔與遺憾。」 63.莎士比亞:「愛,像炭一樣,燒起來時要想辦法讓它冷卻,不然的話,讓它任意下去,將會把一顆心燒焦。」 64.於千萬人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只有輕輕地問一聲:「喔!你也在這裡嗎?」----張愛玲 65.愛情可以很優雅,但婚姻並不優雅。愛情若不是讓對方看到你最美的一面,便是最醜陋的一面,婚姻,卻是讓對方看到你最真實的一面。

增加幼兒抵抗力的10招

2007年10月02日
公開
48

增加幼兒抵抗力的10招 據估計,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無須靠藥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衛孩子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應儘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髒衣物。 2.不必過於乾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孩子洗手 雖然太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夠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孩子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 讓孩子了解身體具備的自癒力,當孩子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於依賴藥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濕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孩子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6.多和其他孩子接觸 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裡的小朋友相處,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他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7.減糖 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8.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 fatty acids)。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9.減壓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鬆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10.多吃蔬果 現代孩子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黏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禦功能。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黏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 胡蘿蔔及其他深橘色蔬果如芒果、甘藷等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細胞及黏膜組織健全,減輕感染;提高抗體反應,促進白血球生成;並參與補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 其他可以滋養免疫系統的蔬果還包括蕃茄、十字花科蔬菜、大蒜、香菇等。 TOP> 教孩子正確的洗手步驟: a.先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b.抹上肥皂或洗手乳 c.依序從手背、手指、手掌再到手背仔細搓洗 d.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e.以清水洗淨 f.以紙巾擦乾或用烘手機烘乾 只要花15∼30秒洗手,就可消滅9成以上的細菌,當孩子放學回家或從朋友家回來時,記得提醒他要洗手。 (審稿專家:台大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江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