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wins 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副食品筆記

2007年11月29日
公開
67

6個月的附食品--- 6個月開始,母奶寶寶就可以開始嘗試附食品囉~ 這個階段,只是想讓寶寶嚐嚐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 所以,不用太介意寶寶吃的多或少。 有些人會給寶寶從果汁開始嘗試, 不過,寶媽認為, 水果裡面的纖維如果不一併攝取,那不是就太可惜了嗎? 因此, 我們家的寶寶沒有喝果汁, 他們的附食品是從果泥開始的。 原則1:除了柑橘類與有毛(奇異果、水密桃)的水果, 避免引發小小孩的過敏體質之外,其他的都給。 原則2:每一種新的食材,都試3-5天,再換下一樣。 原則3:水果都中午12點以前給比較好吸收。 因此, 可以給的果泥有: 香蕉泥、蘋果泥、西瓜泥、香瓜泥、葡萄泥、 哈密瓜泥、密棗泥、芭樂泥、水梨泥、西洋梨泥、 火龍果泥、木瓜泥。 做法很簡單,買個研磨器,把到手的水果去皮洗乾淨, 然後,磨就對了...。 如果每一種水果都真的給他試3天, 這樣,1個月下來就試了10種新的水果囉~ 如果,中午前給水果, 中午後可以給不同的東西嗎? 那就給寶寶喝點米湯(很稀的稀飯...), 米湯的部分可以從白米開始試, 煮個10天之後可以變成白米+胚芽米, 再過10天之後可以變成白米+糙米, 或是胚芽米+糙米。 做法就是一點點的米,加很多的水, 放入電鍋中熬成稀飯, 然後要濃綢一點的,就再煮一次, 餵寶寶上面那層米湯就對了。 這樣的附食品,對6個月的寶寶就很棒了...。 7個月的附食品-- 7個月開始,就可以加入紅黃白綠的蔬菜泥了, 如果擔心單一蔬果的營養不夠, 可以用米湯取代開水,跟蔬果泥攪拌在一起, 剛開始,先從紅色與黃色的蔬果開始, 用蕃茄泥、紅蘿蔔泥、南瓜泥、地瓜泥, 也可以給蛋黃泥,但是部要給蛋白喔~避免寶寶過敏~ 白色的白蘿蔔泥、豆腐泥、馬鈴薯泥、山藥泥, 綠色的豌豆泥、波菜泥、莧菜泥、蕃薯葉泥..., 做法很簡單, 全都是蒸或煮熟,然後加水或米湯, 放入研缽中搗成泥狀就好了。 不過,還是把重點放在讓寶寶嚐試各種不同的食物上, 不要在意吃的多寡, 每一種新食材要試驗3-5天確認是否會過敏,才是重點。 8-9個月的附食品 8個月開始的寶寶會坐學爬, 還會為了長牙準備而到處磨牙, 這時候的食物也試過很多種了, 因此,可以準備不同種類的高湯來熬粥給寶寶吃, 增加營養。 當然,有些媽媽會開始加肉一起來熬湯, 但是寶寶手冊上有寫,可以把肉(包括魚)放在1歲之後再給。 我呢~ 因為想儘量幫寶寶減少過敏元素, 所以,肉肉的部分,一歲以後才會出現啦~ 高湯1: 紅蘿蔔、馬鈴薯、洋蔥、蘋果高湯。 把以上食材都切成大塊,然後煮到食材變軟, 撈起高湯冷卻,預留給寶寶煮粥用, 留下的紅蘿蔔、馬鈴薯、洋蔥、蘋果加上肉片與咖哩塊, 可以變成大人的咖哩料理喔~ 高湯2: 高麗菜、香菇、紅蘿蔔高湯。 把以上食材都切成大塊,然後煮到食材變軟, 撈起高湯冷卻,預留給寶寶煮粥用, 剩下的食材加上排骨或肉片,就是美味可口的湯囉~ 高湯3: 香菇、枸杞、紅棗高湯。 把香菇、枸杞、紅棗都泡一下,就可以煮成高湯了, 這個高湯甜甜的、很香,很受歡迎喔~ 高湯4: 海帶、紅蘿蔔、玉米高湯。 把紅蘿蔔、玉米切大塊,連海帶或昆布一起下去煮, 一樣,把高湯留一些給寶寶,一些給大人。 大人的部分加入排骨,就很好囉~ 10-12個月的副食品 10-12個月的副食品就材料而言,其實是一樣的, 只是,為了讓小小孩可以早一點跟大人一樣吃食物, 所以, 再小孩長牙之後, 就可以開始把部分的食物切小丁(0.5cm),一起煮。 可以先1/4小丁+3/4果汁機打碎的,煮成蔬菜粥。 再來2/4小丁+2/4果汁機打碎的,煮成蔬菜粥。 再來2/4小丁+2/4果汁機打碎的,煮成蔬菜軟飯(水放少一點)。 再來3/4小丁+1/4果汁機打碎的,煮成蔬菜軟飯(水放少一點)。 除了這些, 這個時期也可以加一些手指食物, 煮軟的羅蔔、馬鈴薯、地瓜、冬瓜切成大丁(1cm), 葉菜類的葉子也可以讓小朋友當手指食物, 水果(香瓜、蘋果、芭樂)也可以切成塊放到水果餵食棒哩, 讓小朋友抓著咬, 讓小小孩練習咀嚼的感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