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錄到Andy說自己的名字

2008年07月05日
公開
12

記得Andy剛滿14個月,物理治療師來電,正好問到Andy是否會主動說五個字了,仿音是不算的,媽咪ㄑㄧㄚ指一算,正好3個,爸爸,媽媽,外帶個阿姨。但接下來的三個禮拜,媽媽很驚訝的發現,安弟同時進入學步和語言敏感期時間,大量的語音出現,而且音還算準確,單音或字彙學習還不錯,但少有疊字,不知道是不是和媽咪沒有在用兒語有關呢??基本上,媽咪是不對Andy說兒語的,ㄋㄟㄋㄟ是唯一例外。以下是一些鼓勵孩子說話的方法。 尋同音的詞彙 當發現孩子仿音的差異性增加的時候,就可以抓住那些類似音的詞彙,如Andy會說阿姨後,就開始很多阿X,如阿公,阿媽,阿伯(以上都是台語)還有阿們。 同時學二個字彙 目前學二個字彙的例子,如蘋果之於 Apple 。媽咪會問Andy蘋果怎麼說,Andy會回答Apple,但沒有反過來問,因為蘋果的蘋根據Andy目可發出的音,還沒有蘋,ㄆ的音。或是會問Andy洗澡可以怎麼說,Andy會回答澎澎。 設計問句和應用 當Andy會說自己名字時是14個月的事,但真的能應用,是媽咪每天上演自導自演劇,表演安弟的部分時,語調和聲音都要有所不一樣。 媽咪:你叫什麼名字? --Andy.... 約一個星期,就可以回話了。但是常問他的名字,他也會不耐煩,或不願作答。所以媽咪有想到一個妙方,就是問"誰的?"例如衣服,杯子,手機較明顯區隔使用者的,媽咪會問Andy 這XX是誰的,基本上,媽咪會給選擇題,免得他不懂"誰"的問句。如媽咪指著一條短褲,會問Andy這是誰的時,媽咪可以提示,阿嬤的?還是爸爸的。Andy就不會老覺得有人在問他的名字。 安弟自己找key Word 常常在Andy需要幫忙時,會哎哎叫,媽咪就會指正他請他叫"媽媽",幾次後Andy需要協助時,會想到要用這禮貌的一招,叫爸爸或媽媽,媽媽則例行性回答,你叫媽媽,媽媽就會幫忙你。很快的,Andy 學發"幫"這個音,媽咪便趁勝教Andy以後要求協助,要說幫,如媽媽幫或是爸爸幫。 讚嘆,說話真是一種無可取代的文明,因為Andy在哎哎叫時,媽咪要求Andy 用說的時候,Andy 會說"幫"或是"媽媽幫"! 電話情境式的聊天 Andy常會拿任何物品當電話使用,偶爾還會來個談笑風聲的模樣,所以媽咪也會跟著Andy入戲,增加對話的機會。 不要逼孩子說話 常常為了愛現孩子會說話,會要求孩子叫叔叔伯伯阿姨等,這招儘量不要用,孩子內心常有一些私密空間,不見得面對陌生人都能放得開。 感謝神給我智慧,時時在帶孩子的過程甚至是軟弱中,與我同在。

Andy認得回家的路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11

前言 記得在上蒙特梭利居家應用課程時,陳君卿牧師提到一個秩序敏感期的例子,因為秩序感的關係,只因父母親開車回家的行駛路線改變而已,那孩子哭鬧了很久。也就是說其實孩子認得回家的路。 報路習慣養成 曾經有一段時間,Andy坐在汽座上會哭鬧,不記得什麼時候了,但大約在10 ~ 11個月左右吧,所以回家時,很自然的會跟孩子說,我們現在在哪裡了,過經國橋,公園到了,家到了,現在要下地下室了,Parking 到了。所以就把報路的習慣養成變成一個讓孩子知道快回到家的 sign。最重要的是,不論去哪裡,都會有每一個目的地方向的固定路線。 反射動作 後來,每每到了公園,就會問Andy公園在哪裡,他就會指窗外公園的位置。但有一次,車上載著拉媽,我讓Andy表演"公園在哪裡"的戲碼,結果我是在快轉到公園之前問他公園位置,沒想到Andy只是反射動作的指著窗外,也就是說公園到了,就是指窗外的指令。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往後遇到公園時,不論是散步走過去或開車,媽媽都會花時間解釋公園是什麼,長什麼樣子。 終於認識回家的路 前一陣子發現駕駛座上的鏡子可以看到Andy汽座位置正面,報路問路的互動中,發現Andy終於可以認得客家公園,數字公園和社區大樓的位置。不管是提前問,當下問或是經過地點後問,Andy都是很有意識的指向問的地方的方向。大部分都只是強調二處公園,沒想到連社區大樓他也可以認得出方向。 雖然我們常說方向感有點天生的成份,但有方向感可以讓人有安全感,由於上蒙氏居家應用課程時,牧師強調在小的孩子都認得回家的路,所以囉,幫助孩子有點空間方向的概念也是有用的一招哦,雖無法得到證實,但我相信運用孩子有的(從小就可以認識路的能力),去成就他將來在方向認知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