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El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英文繪本共讀分享

2009年01月14日
公開
15

前陣子認識了Sarah(LILO reading fun http://www.wretch.cc/blog/Booklady)後,她也介紹我一位十多年經驗的美語老師小蜜老師故事喵的部落格,結合了她們的親子共讀與美語老師的教學經驗,總算是遇到相當理念的朋友。之前提到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我相當贊成從小就可以給孩子第二外語的環境和input,但是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不一定要用誰的,只要記得,真正的入門,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為理念,如此我們就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和興趣來調整閱讀的需要。 英文只是工具 1/4,我們分享了親子共讀的樂趣是一種"分享的能力"的文章,加上一位十幾年經驗的美語老師分享,我們相信:英文老師也許能教孩子講英文,但是能培養孩子有英文閱讀習慣的最佳人選,是家長。(註二)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是不挑胃口的,你讀什麼,他聽什麼,況且學齡前的英語繪本有很多是用簡易英語寫的。不管自己英文多抱歉,在台灣至少有國中的英文教育程度,或是善用工具,如英語辭典或是Yahoo!字典內的發音,總可以帶給家長一些幫助與自信。當然最重要的是,父母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是和他一起享受英語故事,不是要「教英語」。既便發音會受影響,但這個世界並沒有規定,英文一定要像美國腔?就像面對我們公司作歐洲生意客戶,我們也常遇到法式、德式、義式、西式、澳式、俄羅斯式甚至也有Singlish(新加坡英文),但我們都能享受在當中,因為我們需要的是溝通,而語言只是一種工具。 英文繪本共讀 繼續英文繪本話題之前,還是要重申,培養閱讀的興趣是本篇文章的前題,但是,不要讓一些擔憂或是刻板印象破壞了入門英文繪本的美意,因此,不要把親子共讀樂趣的機會交託給補習班的美語老師,那目的是全然不同的。學齡前,尤其是0-3歲,是一個非常適合幫助孩子培養第二外語環境的階段,這階段的孩子,只需要大量的給;而,進入3-6歲,孩子有一定的中文(母語)能力基礎,對於英文的陌生或許會有一些抗拒,若是要接軌第二外語的學習,父母的陪伴與導引顯得更為重要。當然在外面也有一些故事屋,有趣的美語學習環境,不管在哪裡,讓親子共讀時光,奠定"閱讀興趣"基礎的房角石,對孩子主動學習第二外語,會有加倍正向積極的作為。 書的選擇 坊間有一些書會為不同階段的孩子建議書單,由於現在的童書繪本選擇很多,不一定要按書單購買。參考重點倒是可以,因年齡階段,以畫風以及內容字多寡、難易選擇繪本或讀本。但是回歸到說故事的樂趣,選擇繪本以自己或孩子喜歡才是要件。(至少父母要能喜歡,因為說書的是父母自己)。 既然名為繪本(picture books),圖畫與文字就同樣重要,或是圖畫比文字更重要的書。不同畫風是讓孩子接觸美感經驗的媒介,內中隱含的細節可以有著更精彩的故事是文字內容找不到的;同時,這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直接在藝術鑑賞以及累積觀察行為的機會。再者,西方文化的繪本發展歷史比台灣更早,有更多不同類型或題材的英文繪本,讓共讀時光中得到更多的驚喜。 最後,我們還是必須重申,以本週的主題來說,閱讀樂趣是高過語言的學習,但是透過親子的互動共讀時光,確實可以讓學習閱讀或是第二外語能更加值的理由。 Bears on Wheels 是一本對大人來說看來很無聊的書,但裡面有數算熊的數量,還有重覆押韻的句子;後續再搭配英文One-Two-Three 童歌,成功的讓Andy在二天內,帶著好玩的心情唸起 One to Ten (但是目前還是有遇到 six 會跳過去不唸)。 註一:參考網站 LILO Reading Fun - Instill a Love for Reading in Your Child(http://www.wretch.cc/blog/Booklady) 註二:參考小蜜老師的故事喵網站, 從汪小姐的書談起http://www.babyhome.com.tw/storycat。

安弟的二手英文繪本

2009年01月04日
公開
7

很高興可以在部落格分享一個新認識的姐妹,Sarah,在她的儷格英文悅讀樂(http://www.wretch.cc/blog/Booklady)還有她的二手英文書店(竹北勝利三街101號3樓)可以供給我們在親子閱讀上的第一手幫助。 先說,為什麼閱讀很重要 閱讀興趣的養成,對我們的家庭是很重要的,很難說什麼時間點是最好的入門,但我相信一定是孩子的前六年時光;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孩子的閱讀經驗,不論是需要被啟發或是成為正式的活動之一是進入小學,閱讀的目的是學習知識同時也是為了考試成績,在這種環境下,孩子的閱讀能力會被大大的抹殺,如果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功課需要,而不是將焦點放在"興趣,引人入勝與拓展視野",如何能想像孩子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要背負多少的書本在肩上?因此,我相信六歲前是讓孩子喜歡閱讀習慣養成的黃金時光。 閃卡,小寶寶閱讀的入門 在閱讀的能力,我們是從閃卡入門,至少我相信對嬰兒有效的閃卡可以增加圖像記憶(不只是認字,認字只是外顯的結果。)從對Andy閃卡,到他看圖畫書的反應,知道書裡有一種是規則出現的黑色小且複雜的圖像以及豐富顏色的圖畫,文字對孩子來說也是圖,他會指著字亂唸,或看到他認識的字而產生一種熟悉感,對於圖畫他也會好奇問"這是什麼東西?",所以Andy對文字和圖都有相當的興趣。至少閃卡我還是持正面價值的看法,我相信閃卡對左右腦的刺激,對日後閱讀會有幫助。 母語vs.第二外語的學習 因為自己是學外文的,所以一直很相信語言只是工具,培養閱讀興趣優先應高過第二外語,第三外語的學習。初期,對Andy的語言期待,只將焦點放在母語上,而Andy在1Y3M到1Y8M,五六個月之間語言上有很大的進展,不論是聽故事CD,或口述或是回應故事情節,都有很大的興趣和進展;但是,對第二外語的學習,我沒有用同步的理由是,穩紮實力的母語才是第二外語的根基,此外,我們沒有條件給他比重一樣或接近的"第二外語環境",所以正確使用母語是我們家的優先共識。 面對第二外語的態度,比較是希望能增加聽其他類型語言的發音經驗,並且要建立在較有基礎的母音上。由於Andy的語言發展較早,在一歲八個月後才開始有英文或法文的加入。三歲前先培養第二外語的環境,三歲以後,再積極學習第二外語。(卡爾烕特的教育一書中,作者也是在三歲後開始教孩子第二外語)。 店員不夠熱心,讓我省下不少錢 讀汪培珽的著作"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時,一開始沒有時間看,我只參考英文書單,在第一次上誠品買書時,就"槓龜"了,我只能說「還好,誠品的店員沒有很熱心幫忙我,讓我省了不少錢。」直到前陣子,在網路上認識Sarah,後來在我們小豆苗親子營見到本人,進而從她那兒買了十來本英�法文二手繪本,在她的網站裡也有一些閱讀經驗分享,儷格英文悅讀樂。二手英文書讓我省不少錢每本看書況約 50 ~200元左右。 培養孩子"聽"的耳朵 我很喜歡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汪培珽的著作)這句話;因為面對母語,我們也是在培養孩子的中文耳朵,孩子開始說話也是從幾個仿音開始。孩子說話的回饋都是長期觀察大人的語言而來的,並不是學習文法而來的(學習文法的能力是在6,7歲以後,6,7歲以前是用"聽"學習。)。上過蒙特梭利居家應用,才明白孩子在三歲前的回應是比較無意識的,他們不知道話語的好壞,只有學習與應用,並在當中累積足夠的詞句與練習成為他的知識經驗。 對中文已有點程度的Andy,面對英文反而興趣缺缺,只要對孩子唸英文繪本,他可以在幾秒內就跑掉,後來半參考汪培珽的著作"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到一個技巧性的介紹(註):就是讀英文繪本時,一句英文一句流暢的中譯,大約重覆過三次後,就可以原汁原味的用英文閱讀了。這倒是很有果效,試過二本英文故事書,Andy終於願意坐下來。這一簡單入門後,我可以較自由的讀其他英文繪本,而且不需要加翻譯的動作。(註:書還沒看完,只學到這一招。) 每次進行閱讀一本新的繪本時,都會英,譯中文試過三到五次後,就只唸英文的了。目的很單純,不是期待他懂繪本在說什麼,而是拓展他聽至少第二種語言的發音;至於懂繪本多少,和讀中文繪本一樣,總是在累積閱讀以及看圖猜意思的過程中,慢慢了解全貌。至少一個多月的成果是,"很台"的英文發音,現在Andy也觀察到氣音,如 X;Andy也比較願意學我們說英文。最近讀一本Hide & Seek的繪本,裡面有一句 Don't peek!Andy 可以發出氣音Peek的[k]音。這大概就是我們想努力的方向。 如何選擇英文繪本 和Sarah討論過後,她建議,繪本宜選擇父母自己喜歡的,畢竟說故事的是父母,孩子只需要大量的被input。內容依小孩的年齡作選擇,主題以及畫風都是可以作為選擇的條件。我們也可以把期望的故事內容告訴 Sarah,由她來幫我們找。例如,我會特別想要找在故事裡有介紹世界各地特色建築的繪本,或是有農場,動物叫聲等。 Sarah也特別說,面對各式的學齡前兒童教育有很多說法,基本上還是要適性,看孩子的個性和發展,適度的給予,作父母的不要太焦急,而一味的給予,反而失去了與孩子正向互動的機會,有時說說話,聊天都是很好的方式,只是能透過有趣的故事和圖畫,又更能拓展孩子的視野。

為什麼要對孩子說故事 (上) - 分享的真諦

2008年12月17日
公開
7

這星期三參加一個小座談會,是由彩虹愛家的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將說故事陪伴兒童帶進去校園十年經驗的謝慧燕老師主講,名稱為"說出圖畫書中的生命",這聽起來頗嚴肅又大的課題,但過程中不斷有許多的認同,甚至我開始 review 我的童年,我缺少過什麼,還有讓我富足的童年。 故事是什麼? 其實我們長大的過程中聽過許多的故事,甚至是每天都有故事在我們周遭發生或是被敘述,每一個故事都有它背後的意涵,包括爺爺奶奶們用虎姑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或著是歌仔戲、布袋戲、連續劇、卡通影片還有時事,都是一篇一篇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絕大部分教我們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或者是負面的影響則不在我們的分享範圍)。在大環境與文化的影響下,故事其實在不同的階段給了我們許多input。所以換到我們孩子這個世代,不管是聽故事或是說故事,故事一直都在,只是過去不曾那樣的被強調,尤其是在學齡前的階段,而現在故事變成一種"流行",如故事屋,如更多美麗的繪本還有故事CD的現代產品可以豐富孩子的童年。 說故事的本質-分享 我們常聽到父母對進入自主期(1Y6M ~3Y或更大)的孩子說:「要分享!」這是個抽象的句子,而多半父母要孩子分享的是具象的東西,如玩具等。但是真正的分享其實是一種能力,而它首要建構在語言上,進一步說,分享是二者需要有"共同時間",如陪伴,並且要有共同媒介或是平台,如閱讀。所以一起看電視就不是分享,雖然有共同的時間,有單一媒介,卻不是共同媒介,同時也不是建講在語言上,說得更明白一點,是各看各的,不要說缺乏互動的行為,基本上是沒有相契的溝通與情緒的感染。 (當在語言上有分享的能力,等於擴張孩子內在正向情緒的能力,論到具象東西分享的學習,就更能相輔相成。) 分享就像是關係上的存款 就目的而言,圖晝書只是故事材料之一,所以我們可以把說故事時間正名為分享時間,我們可以有共同的媒介或平台,就像是利用同一個實體材料之如繪本、圖畫書,或利用同一個主題,之如聊一天的活動、興趣、觀點,與對方展開對話,彼此只有分享個人的感受看法,而不是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這當中沒有勝負,只是讓彼此更認識彼此,更了解彼此的看法。 面對要陪伴長大的孩子,正向的分享過程就像是幫孩子在作人生的存款,對彼此愈認識,愈能在生活上有本錢相處,如果雙方只在平行線上,沒有透過分享,在不同的價值觀上或生活的衝突裡,沒有足夠的存款,很容易與孩子的關係負債...,而存款就是要從此時此刻開始。 ∼待續。

安弟圖書會:第一本硬紙本故事書"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

2008年10月22日
公開
13

Andy小的時候,我為他預備的第一本書是"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你很特別則是第二本。這兩本書陪伴的時間,剛好是滿週歲的前後。對於第一本書,有一些深厚的感情,特別再拿出來分享,"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點點滴滴。 硬本書!耐用,好翻 首先,要表達的是,硬厚本書,很好,很耐用,若不算口水沾過,到現在還可以說是完好如新。另一個好處是訓練孩子的肌肉,翻書也是一種練習。一本書對學坐學爬的孩子來說,是有功能上的好處。 Andy五個月的時候,我會利用早餐之前,以一天說一篇的方式唸書給他聽,中英文各一遍,再加個極短的禱告,然後就可以用餐了。所以當時我們有養成早上閱讀的習慣哦。 找到他熟悉的東西 記得Andy對故事書最主動的第一個反應,是他會在一堆書中主動取出"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之後再明顯一點的反應,是會拿書,手指著書,請大人唸給他聽,但妙的是,沒聽幾句,就會爬走了,留下大人在原地尷尬。回想起來,還真是有趣。 在與孩子讀故事書的過程中,以及孩子月齡發展的不同,孩子對於故事書的反應大不相同。但,我就是大方的唸,管他聽懂不懂,只要有聽見就可以了,管他看有沒有,就是指著圖,只要有看到就好了。 後來,有更多的互動是,利用裡面的小插圖,介紹一些聖經故事中的角色,如耶穌嬰兒,耶穌的父親約瑟,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等等,裡面也有五餅二魚的故事,所以會有魚的插圖,或是鴿子,星星等插圖,我也會一一介紹。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由於前天故事爸爸的現場,有同事問到,我怎麼知道孩子有沒聽進去? 嗯,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曾經流行過一句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是很具體的敘述,把說故事用在孩子身上也很洽當,也就是說,如果這句話是事實,就不要管當下孩子的反應。孩子的反應不可能按照大人的想法,因為我們長大了,很多事都覺得理所當然,反觀孩子的行為反應,用大人的眼光,只會帶來奇怪的誤解。很多孩子是透過時間和父母陪伴的經驗累積,才能認識一件事一樣東西或其功能,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探索,而探索並不限於大人提供的東西。 所以,要說故事給孩子聽,千萬不要預期孩子的反應,過度的預期只是帶給自己莫名的反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意思是說,孩子不會馬上對你的付出有反應,等孩子能回饋的時候,就是不斷的把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一一的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來。這就是說,他不是走在前面,只顧自己的腳步;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公司演講:故事爸爸的心情故事

2008年10月22日
公開
9

前天10月22日,在公司辦的一系列親子相關演講首場,是"故事爸爸的心情故事";副標是,"用故事領略生命的美好,為孩子帶來幸福的付出"。 講員是一位資策會企劃室副主任,陳信宏,從他的經歷看得出他是一位忙於工作的爸爸,為什麼願意花時間為孩子說故事,且一說就說了六年… 曾經在為女兒找一本"慷慨"戰勝"貪婪"的故事繪本"拼被人送的禮物"時,被劇中的國王因為"付出"而得到生命的禮物時而感動不已。有一次,他在接送孩子時,看見路口有一群風雨無阻的導護媽媽,那"拼被人送的禮物"的感動激勵著他心中的種子,當下瞬間萌芽,他決定要用”他的方式,讀故事書”陪伴女兒成長。 本來只是單純為了陪伴女兒的動機,而到學校說故事給孩子聽,結果做上癮了,一做就是六年,並且成了二個班級的故事爸爸,甚至還會陪伴孩子們作戶外教學,設計活動,玩成一片。現在女兒已經國一了,因著共同閱讀的習慣,彼此透過書中各樣的智慧解決許多溝通問題與深度的分享,讓親子關係更無慮無惑。 聽完了演講,再加上我對孩子在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上有著契合的理念,所以,決定再開一個新的類別,安弟圖書會,希望大家一起共襄盛舉,透過繪本,故事書,與孩子共建一個雙向互動的媒介,這將是一座便捷的橋樑哦。 故事爸爸宣傳海報故事爸爸活動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