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水靈兒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奇蜜電子報51W

2012年09月15日
公開
25

踏出人生的第一步! 你的寶寶踏出神奇的第一步了嗎?寶寶的一小步,是邁向獨立自主的一大步喔! 寶寶在11、12個月左右,就開始學習走路,他能在大人的牽扶下慢慢的行走,也會自己扶著傢俱慢慢移動。現在,寶寶的骨骼發展更成熟,對肌肉的控制和神經的協調都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大部分的寶寶會在12至15個月之間,踏出人生的第一不,開始獨立行走,但是學步初期步伐不穩,很容易搖搖晃晃的。 在學習走路的這個階段,需要練習雙腳的前進行走以及保持重心的穩定,你可以利用咕咕雞手推車、拖拉玩具之類的輔助器,來協助他做為學步前的練習。這時,寶寶穿的鞋子和襪子,最好都要有防滑的功能,家中地面也要定期清理,並注意不平的地毯或台階。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一樣、膽子勇氣也不相同,一定要順應孩子的發展和能力,讓他能站幾秒就站幾秒、能走幾步就走幾步,不要造成他能力上的負荷喔! 讓孩子走得更穩∼鼓勵孩子站和行走的玩具   當孩子有慾望想多站一會兒或試著移動步伐時,「鼓勵孩子站和行走的玩具」能夠讓孩子依著或握著而不致摔倒,甚至能發出聲響吸引孩子往前移動步伐,陪伴孩子度過學步期。 孩子的發展   從七個月開始,孩子的活動能力大增,活動範圍也不斷擴大。大部份孩子在這個月分之內學會坐或爬,顯示孩子下半身肌肉的發展及控制已有很大的進步,之後就開始嘗試學習站立了。孩子學站的地點可能在小床邊、沙發旁,他先是跪在床邊或沙發邊雙手抓著欄杆用力拉,接著雙腿用力蹬,把身體往上撐,掙扎著站起來。 玩具種類 一、垂吊式學步椅   這種玩具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鞦韆,事實上它是為孩子學步而設計的。您可以將孩子放進椅內,跟孩子面對面逗弄孩子,或拿東西吸引孩子往前走,由於上頭已經固定,孩子在一定的距離內都不會傾倒,可以減少孩子學步時的挫折感。 二、推車型學步玩具   對剛學走路的孩子來說,如何讓自己的身體直立不倒並且邁開步伐,是這個時期的一大挑戰。因此車身重、底面積大、不容易翻覆的推車最適合這個時期孩子的需求。等孩子站穩之後,推車上附加的玩具還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及操作的需要。常見的有電話推車、積木推車等等,推動時有的會產生聲音,有地會有驚奇的效果吸引孩子推動或操作。 三、咕咕雞型學步玩具   「咕咕雞」常勾起許多人的兒時回憶,只是記憶中「咕咕雞」似乎很容易夾到手、或推著推著便連人帶車趴倒在地上。不過現在「咕咕雞」的材質和穩定性已大大的改善。目前市面上的「咕咕雞」除了典型的小雞造型外,還有小鴨、兔子、小狗等多樣化造型。 四、拉車型玩具   孩子剛會走路時,會很喜歡拉著東西四處走,拉車型玩具就因運而生。 五、學步車玩具   學步車通常有一個寬的平盤,盤上有撥珠或滾動的大珠子,更有許多學步車附有一些懸掛玩具如兔子或轉輪等等。事實上,立體懸掛設計會干擾孩子前進時的視線,並不實用。簡單寬廣的盤面反而可以彈性地運用,更換不同的玩具,讓盤面更具變化性。此外,車底的輪軸是另一個考慮重點,一般而言,八個輪軸的車子行走比較平穩,撞及牆壁時也不容易翻覆。 六、握把式推的玩具   典型的握把式推的玩具通常有一個透明的滾軸,推動時,滾軸內彩色的珠子就會隨著滾動,發出「剝剝」的聲音;最近的設計有的加上爆米花的聲音,有的放入鈴噹,吸引剛會走路的孩子推著它到處走動。 階段性的選擇幫助孩子走得更穩   對初學走路的幼兒,重型學步推車比較合適,因為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平衡感尚未建立,因此需要的是一個堅實的把手,和具有相當重量的車身,以幫助他平衡。   當學步兒更有自信之後,會十分喜愛握把式推的玩具,孩子喜歡帶著它一起散步,也期待推動玩具時有些驚奇。  回頭向後看的動作對於初學步的幼兒仍有些困難,因此拉的玩具較適合學步晚期的孩子。這類玩具若光是以動作和聲音效果來吸引幼兒,適用時間恐怕不長,因此通常設計者會把這類玩具跟其他的概念結合在一起,如做成形狀配對箱或玩具娃娃車等,讓孩子可以拉著走,也可以坐下來玩,充分發揮它的功能。 注意事項   選購這類的玩具,不管是推車或學步椅,最重要的是重心要穩。使用垂吊式學步椅時,要注意讓孩子的雙腳能自然的碰觸到地面,不要把孩子懸空吊著,拉車型玩具繩長不可超過三十公分,以免不慎纏繞在脖子上發生危險。除了幫助孩子學步外,安全是要格外注意的。

奇蜜電子報50W

2012年09月08日
公開
24

可以開始學習自己吃飯囉! 每當寶寶坐上餐椅,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抓飯吃,弄得髒兮兮,你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心想自己餵他比較快些?千萬不要心煩,這個時候是培養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最佳時機。 現在寶寶已有握湯匙的能力了,所以,可以準備寶寶專屬的用餐座位,盡量讓他在位子上吃副食品、吃飯,別讓他養成邊玩邊吃的習性。替他選購的幼兒餐具,要考慮抓握的方便性,例如單邊有把手的塑膠碗盤、匙口扁平好抓握的湯匙。要寶寶乖乖的吃飯,最關鍵的是,一定要讓他有「餓」的感覺,所以盡量不要在正餐兩小時前提供點心。平時,讓他和家人一起同桌吃飯,他會漸漸熟悉進餐的時間、方式和禮儀。吃飯前,可以在座位下鋪上舊報紙,以方便清理,並舀一點食物在餐盤碗裡,讓他試著勺著吃,這時即使用手抓著吃也沒關係,因為對寶寶來說,順利將食物送進嘴裡可是個大工程。寶寶學吃飯的過程中,要包容寶寶弄髒餐桌或自己喔! 嗯!真好吃--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當寶寶第一次揚起菜汁和飯粒把自己弄成小花臉,並滿臉笑意的對你說:「好吃!」時,寶寶正用他敏銳的味蕾享受著食物的美好。這時,便是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奠定日後對食物接受程度的關鍵時刻。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孩子愛吃飯、會自己吃吧! 了解孩子的能力發展 隨著孩子的生理發展,他的肢體動作會越來越純熟。到一歲左右,他已能夠準確地抓取和放下物品,也可以用杯子喝水。只要有足夠的練習,約十五個月大的孩子,就會使用湯匙,並將湯匙準確地放入口中。之後,孩子自行進食的技巧會更臻純熟。但是,進食技巧的熟練與否,除了有賴孩子生理發展的成熟外,其實,還與練習機會的多寡有關係呢!看著爸媽以筷子、湯匙用餐,小小孩也會很想自己嘗試用餐具吃東西,當孩子表現出想嘗試的企圖時,就是開始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的好時機囉! 讓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當孩子到了8、9個月大,能夠獨坐的年齡時,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了。爸媽可以將餵食時間配合成人的「用餐時間」,讓孩子有機會感受用餐的氣氛與禮儀。若是孩子提早餵食完畢,也可以準備一些水果或是簡單的點心,延長孩子停留餐椅的時間,經過這段醞釀期的預備,孩子自然會更加熟悉用餐時的氣氛和大致的規則。 當寶寶第一次揚起菜汁和飯粒把自己弄成小花臉,並滿臉笑意的對你說:「好吃!」時,寶寶正用他敏銳的味蕾享受著食物的美好。這時,便是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奠定日後對食物接受程度的關鍵時刻。一起來看看,如何讓孩子愛吃飯、會自己吃吧! 了解孩子的能力發展 隨著孩子的生理發展,他的肢體動作會越來越純熟。到一歲左右,他已能夠準確地抓取和放下物品,也可以用杯子喝水。只要有足夠的練習,約十五個月大的孩子,就會使用湯匙,並將湯匙準確地放入口中。之後,孩子自行進食的技巧會更臻純熟。但是,進食技巧的熟練與否,除了有賴孩子生理發展的成熟外,其實,還與練習機會的多寡有關係呢!看著爸媽以筷子、湯匙用餐,小小孩也會很想自己嘗試用餐具吃東西,當孩子表現出想嘗試的企圖時,就是開始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的好時機囉! 讓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當孩子到了8、9個月大,能夠獨坐的年齡時,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了。爸媽可以將餵食時間配合成人的「用餐時間」,讓孩子有機會感受用餐的氣氛與禮儀。若是孩子提早餵食完畢,也可以準備一些水果或是簡單的點心,延長孩子停留餐椅的時間,經過這段醞釀期的預備,孩子自然會更加熟悉用餐時的氣氛和大致的規則。 陪孩子精熟進食技巧 學會自己進食,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由於湯匙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孩子在將食物運往口中的過程裡,常因為無法正確掌握湯口方向,而將食物灑落滿地,這些都是孩子嘗試與學習的歷程,只要爸媽運用一些技巧,就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吃得更愉快: ★ 先在用餐地點鋪上廢紙,以減輕後續清潔環境的困難度。 ★ 準備利於幼兒抓握的專用餐具,方便孩子練習。 ★ 將少部分食物放入孩子的餐碗之中。以容易勺起的食物類型為主,如:米飯、小塊狀食物。 ★ 讓孩子一手握住餐碗的把手(或購買下方有吸盤的餐碗),避免餐碗的移動,另一手則引導他握住湯匙。 ★ 因為還不太會使用餐具,嚐不到食物可能讓孩子心急,想直接以手抓取食物。爸媽可以適時協助他使用餐具,對孩子說:「媽媽幫你一下,好嗎?」用手支撐孩子握湯匙的手腕,帶著孩子感受如何用正確的角度,將食物順利送入口中。 ★ 在孩子進食技巧尚未成熟時,除了把湯匙給孩子,讓他嘗試自己吃之外,爸媽不妨也拿另一支湯匙,在一旁幫忙餵食。如此,不用擔心孩子到底吃飽了沒,而孩子也有充分的練習機會,慢慢的就會越吃越順手。 ★ 肯定孩子的進步,適時給孩子讚美,讓孩子更有信心。 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雖然短時間內可能帶來一些的不便,例如:環境變得髒亂、進餐時間變得更長,只要爸爸媽媽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邁向精熟的重要過程。 最後,提醒爸媽,吃飯不該只是攝取營養的手段,而是人生重要樂趣與享受的來源。請放下「孩子吃不夠」的擔心,不要催孩子「吃快一點」,陪著孩子一起,感受每天三餐各種食物的美好滋味。這些一起共食的美好經驗,不但建立了孩子未來飲食的良好基礎,而那些有「媽媽的味道」的食物,也將成為孩子未來難忘的童年回憶。

奇蜜電子報49W

2012年09月01日
公開
25

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現在寶寶會睡得很淺,容易驚醒。而有許多寶寶現在喜歡搖手擺膝,用頭去撞床板或欄杆。白天用不完的精力總要發洩掉,不是在睡前搗蛋,就是半清醒的淺睡。最好的方法是在寶寶睡前熄燈陪他哼歌、講話,讓他安靜下來,幫助他放鬆緊張的神經,這樣他會睡得好一點,長大後也會自己放鬆緊張的神經。 許多研究證實,世界上並沒有其他活動能媲美睡眠所帶來的好處,只有睡眠可以讓孩子達到既能休息,又能學習的效果。而現在你應該開始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了。 掌握孩子的黃金睡眠期--調整作息,帶孩子進入夢鄉! 每個寶寶的睡眠情況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同氣質往往也有差異。較易照顧的寶寶,熟睡期比較長,即使偶爾醒過來也不會哭鬧。較難照顧的寶寶,則是淺睡期較長,同時也比較容易醒過來。入睡情況同樣也因人而異;有些寶寶累了倒頭就睡,或是會靜靜地躺著,四處張望一下就睡著了,即使哭鬧幾分鐘,也會自己入睡。不過,絕大多數的寶寶是愈疲倦就愈躁動和哭鬧,有些還需要花很多準備功夫才能安穩入睡,例如:要特定的小毯子、要人拍背安撫、老是口渴想喝水、要上廁所、要講很多個故事……。 針對寶寶的入睡需求,爸媽除了可以透過「睡前儀式」來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夢鄉,同時也需要將寶寶的生理時鐘「設定」好,才能讓孩子在適當的時間入睡,並在其他時間保持清醒,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得到充足的睡眠,親子之間不必為了上床而起爭執,爸媽自己也能擁有舒適的睡眠品質。 睡前儀式,讓孩子知道「該睡了」 睡前儀式是指寶寶入睡前的準備活動,每天照著一定的「程序」進行,養成習慣時後,寶寶在第一個活動訊號出現時,就會和「睡覺」聯想在一起,而且在完成既定的程序後自然而然產生睡意,進入夢鄉。 哄寶貝上床3部曲 周怡宏醫師提醒,睡眠儀式可依據自己家中的情況來取捨,不宜安排太繁複的儀式,每次大約以20-30分鐘進行即可;上床前後要選擇較安靜的活動,避免讓寶寶情緒太亢奮。建議爸媽參考以下作法: Step 1 環境暖身預備 請爸媽先放下手邊的家務或關上電視,再播放一段有助催眠的輕柔音樂,讓孩子在樂聲中做睡前的準備。 Step 2 上床前的儀式 帶寶寶向其他人道晚安、洗澡、刷牙、上廁所、換睡衣等等,這樣的做法讓寶寶很清楚下一個動作該做什麼。 Step 3 上床後的儀式 幫寶寶輕柔按摩、唱首催眠曲、說個晚安故事,讓寶寶擁著心愛的玩偶入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依著年紀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當孩子習慣的儀式完成、有睡意時,再把燈調暗。 不同年齡的睡眠引導方式 不同年紀需要採取的儀式可依著孩子的成長需求而漸漸調整。在帶領不同年紀的孩子時,爸媽需要敏銳地觀察孩子每個階段的特質。如果你家中有兩個不同年紀的寶寶,請記得針對他們的個別需求,來安排睡前儀式和安撫的方法。 0∼1歲的孩子: 寶寶剛出生的前3個月,最容易也是最正確的方式,就是依據寶寶所透露的訊息、順著寶寶的需要、並且要保持彈性地來照顧他,像是餓了就餵奶、累了就哄他睡、醒著的時候就陪他說話、逗弄他。寶寶3個月以後,飲食、遊戲、洗澡、睡眠和其他活動的規律性,已經慢慢可以找出節奏。爸媽可以開始運用洗澡→餵奶→按摩→唱催眠曲→關燈等簡單步驟,傳遞「準備睡覺」的訊息。 1∼2歲的孩子: 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喝了奶睡覺,多半也還需要特定的安撫物,例如:奶嘴或是味道熟悉的小被子。安撫物雖然能幫助寶寶入睡,不過,如果寶寶太依賴某件安撫物,一旦不見了,那麻煩可大了,所以平日最好能有替代性的東西,讓寶寶不必仰賴單一的安撫物。有的寶寶喜歡被拍撫身體或輕輕按摩,有時聽著固定的睡前音樂就會漸漸入睡。爸媽可以將這些能安定孩子的動作逐一進行。。 對於睡前儀式, 孩子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中去熟悉,才能建立起規律的節奏,養成自動想睡的習慣;當爸媽放鬆心情陪著孩子進行時,孩子多了一份安定,少了被催促的感覺,入睡的心情變得愉悅,自然就能夠一夜好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