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水靈兒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書

2013年04月05日
公開
60

很多母親會問:「我的孩子已經五歲,認得一些字,會自己看圖畫書,也很喜歡看。以後我該怎麼教他比較好呢?」 我認為,在思考圖畫書與幼兒的關係時,最重要的是認清:「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看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因此,即使孩子已經能夠自己看,父母還是最好照樣唸給他們聽。 如果因為孩子能自己看了(其實只是認識書裡的文字), 母親就不再讀給他聽,不但可惜,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損失。 所以,在小孩上小學以前,甚至進入小學以後,父母都應該繼續念圖畫書或童話給他們聽。 這對豐富親子的生活,建立心靈互通的人際關係,也有相當大的意義。 以下就來看看幼兒自己看圖畫書,和大人(父母或保母)唸給他們聽,有哪些根本上的差異? 五、六歲的孩子自己看圖畫書,大都是盯著文字一個一個的唸。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看書,而是在讀字。 在這種狀況下,他們不太可能了解書中的故事,更別說樂在其中。 從常識來判斷,大人唸給孩子聽和孩子自己看,哪一種比較容易懂?比較有趣呢? 如果孩子不能快樂的享受,圖畫書的內容就不會留在他們的記憶中,也就無法帶給孩子精神上的成長。 因此,提早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書,在教育上並沒有好處。 孩子的人生經驗還很短,自己看圖書書很難了解故事的內容,充其量只是跟著文字讀而已。 相對的,大人擁有較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讀書經驗,在閱讀時能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思想, 並透過文字想像故事中描繪的世界,甚至對某些內容產生共鳴,深受感動。 這麼深入解讀圖畫書的人,如果能滿懷愛心唸書給孩子聽, 必定能將文字轉化成生動、溫暖的話語,傳入孩子的耳中跟心中。 換句話說,讀的人把本身的內涵與圖畫書結為一體,傳入孩子的心中。 這種言語的體驗和心靈的溝通,是幼兒自己看書時無法體驗的。 因此由大人讀給孩子聽,對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長都非常的重要。 而且,讀的人對書的了解、共鳴越深,聽的人(孩子)愈能深入書中,豐富自己的經驗。 由此可知,圖畫書的價值因人而異,價值可大可小,影響可深可淺。 本文摘錄自:《幸福的種子》

何時換牙才正常?

2013年04月01日
公開
21

  當十幾年前的醫療資源還不普及,小孩子的乳牙在搖動時,家中的長輩總會用線的一端綁著搖搖欲墜的牙齒,另一端將線綁在門上,然後大力關門時牙齒就應「聲」而落,「砰」的關門聲與小孩哇哇的哭聲,牙齒就給這麼硬生生地拔了下來。然而現在時代這麼發達,牙醫診所也十分普遍,如果還是照這樣做的話,不被說是虐待兒童才怪;那我們做家長的究竟應該何時帶小朋友去拔除乳牙呢?   正常而言,乳牙的脫落是由於恆牙在其根部萌發,使其產生搖動的現象。但是有一些特別的情形就例外,如果小朋友的乳牙蛀得太厲害,也會使乳牙搖動的時機提前,使得換牙時間還未到,牙齒就搖搖欲墜;相反的,若是有些小朋友的恆牙因為先天的因素無法萌發,甚至恆牙先天缺陷,也會使乳牙過了換牙的時機,也沒有搖動的情形。那麼正常換牙的時機是何時呢?   有些牙醫師觀察大部分的小朋友換牙時間,統計出下列的換牙時間表: 在上顎 (上面的那一排牙齒) 的情形如下 上顎門牙萌出的時間 ─ 約 7-9 歲 (大約是小朋友在小學中低年級時)。 上顎犬齒萌出的時間 ─ 約 11-12 歲 (大約是小朋友小學快畢業時,而且上顎犬齒是前面的牙齒當中最晚萌出的,比門牙與小臼齒還晚,所以如果萌發時有空間不足的狀況,就會產生小虎牙的情形。) 上顎小臼齒萌出的時間 ─ 約 10-12 歲 (大約是小朋友在小學高年級時)。 上顎第一大臼齒萌出的時間 ─ 約 6 歲 (小朋友剛上小學時,所以第一大臼齒又稱 6 歲齒。也由於它萌發的時間較早,常被家長或小朋友誤認為蛀掉了也沒關係,反正是乳牙,殊不知,其原來是不折不扣的恆牙呢!結果就會導致小朋友嚴重的齒列不整與咬合不良。) 上顎第二大臼齒萌出的時間 ─ 約 12-13 歲 (大約是國小畢業,剛上國中的時候)。 上顎第三大臼齒 (俗稱智慧齒) 萌發的時間較不一定,大約在 18-21 歲左右,也有人的智慧齒是不萌發的。 在下顎 (下面的那一排牙齒) 的情形如下 下顎門牙萌出的時間 ─ 約 6-8 歲 (大約是小朋友在小學低年級時)。 下顎犬齒萌出的時間 ─ 約 9-10 歲 (下顎犬齒的萌發較有順序性,所以您很少看到下顎虎牙的小朋友吧!) 下顎小臼齒萌出的時間 ─ 約 10-12 歲 (大約是小朋友在小學高年級時)。 下顎第一大臼齒萌出的時間 ─ 大約也是 6 歲 (所以容易被誤認為是乳牙,請各位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這顆牙齒)。 下顎第二大臼齒萌出的時間 ─ 約 11-13 歲 (大約是國小六年級到國一的時候)。 至於下顎第三大臼齒 (俗稱智慧齒) 萌發的時間較不一定,大約在 18-21 歲左右,也有人的智慧齒是不萌發的。   說了這麼多的數據,常有關心小朋友的家長問我說:「高醫師,我的小朋友已經過了換牙的時間一兩個月了,為什麼恆牙還不長出來呢?」   別急別急,有些小朋友生長發育的速率比較慢一些,晚一兩個月不需要太緊張,但若是晚了半年到一年,牙齒還沒有長出來,就要儘早去牙醫診所,讓牙醫師藉由 X 光片與口腔檢查,判斷其牙齒生長發育是否有異常的情形了。 作者:高文愷牙醫師

換牙期注意事項

2013年04月01日
公開
72

換牙期6大注意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換牙可能比讓他們彈鋼琴、滑旱冰、學算術更重要。因為﹐新長出的恆牙幾乎要伴隨他們一生﹐而且關係到飲食、面貌﹐甚至心理。換牙期的保健與護理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孩子今後的牙齒是否整齊、美觀。因此﹐做父母的在此期間應該對孩子加強護理﹐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    注意1﹕乳牙是否滯留或早失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應脫落而不落稱乳牙滯留﹐其後果往往是恆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大多數孩子在五六歲時開始換牙﹐也有的從4歲開始﹐個別孩子會遲到7歲才掉第一顆乳牙。牙齒的脫落通常從下邊的兩顆門牙開始﹐繼而是上面的兩顆門牙。最常見的是下前恆牙在乳牙內側長出﹐上前恆牙在乳牙的外側長出﹐看起來像是雙層牙。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應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騰出位置﹐以利恆牙萌出。若乳牙在應脫落之前就脫落了﹐稱為乳牙早失﹐這往往會造成兩側鄰牙向缺牙空隙傾斜﹐使缺牙間隙變小﹐恆牙因間隙不夠而錯位萌出。此時應在乳牙缺隙處戴缺隙保持器(由醫院口腔科訂做)﹐防止兩側牙齒傾斜﹐以保持恆牙應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恆牙萌出。    注意2﹕恆牙萌出是否有困難     乳牙過早脫落﹐孩子習慣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會變得肥厚﹐阻礙恆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換牙的年齡而恆牙未長出﹐應帶孩子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取得醫生的輔助說明。孩子缺鈣也是恆牙遲遲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時給孩子補鈣。換牙時前恆牙從乳牙的下方或內側萌出﹐萌出的恆牙即為成人牙齒的大小﹐出現輕度擁擠、扭轉是正常的﹐可隨鄰牙的萌出和頜骨的生長髮育而自行調整排齊﹐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矯治﹐但要定期觀察﹐最長不應超過半年。如在乳牙完全取代後仍排列不齊﹐應及時就診﹐以免因延誤治療﹐造成矯正困難。    注意3﹕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在換牙期﹐乳牙與恆牙共存﹐恆牙剛剛萌出﹐特別是作為“咬合關鍵”的“六齡牙”﹐體積大、咬合面窩溝多﹐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加之多數兒童刷牙不徹底﹐常容易發生齲壞。此時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地刷牙。在換牙期﹐乳牙松動即將脫落時﹐兒童常習慣用舌舔松動的牙﹐這是一種不良習慣﹐會影響恆牙的正常萌出﹐應及時給予糾正。    注意4﹕牙齒錯位咬合會影響容貌    兒童在換牙期﹐牙齒在取代﹐頜骨在發育﹐隨之逐漸建立咬合關係﹐有時會出現暫時性的錯位咬合﹐在牙齒的發育過程中﹐往往能自行調整而恢復正常。有的錯位咬合﹐如因上脣脣系帶位置過低而造成上前牙間隙過大﹐不能自行調整﹐會影響顏面發育﹐應去醫院診治﹐否則將影響孩子的容貌。    注意5﹕預防和治療乳磨牙齲病     換牙期乳磨牙易患齲病﹐如齲齒引起根尖病﹐可影響繼發恆牙的生長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齲病的及時治療和預防﹐絕不能有“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醫生忠告﹕應當盡量使乳牙保留到恆牙萌出﹐如乳牙過早缺失﹐常導致繼發性恆牙萌出間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齊。    注意6﹕換牙時宜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到六七歲左右﹐恆牙就開始陸續萌出﹐取代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恆牙雖已萌出﹐乳牙卻常常不肯“讓位”﹐迫使恆牙不得不從乳牙的內側長出﹐形成“雙層牙”﹐造成恆牙排列不整齊。引起乳牙滯留遲脫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孩子進食過於精細﹐沒有充分發揮牙齒的生理性刺激。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髮育以及自然吸收、脫落。 因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應讓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以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時脫落。當孩子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資料來源:http://www.babyhome.com.tw/)

奇蜜電子報1Y5M

2013年03月23日
公開
27

陪孩子 一起快樂學習上廁所 小寶寶的如廁訓練,常常令爸爸媽媽十分地頭痛,不論是「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用馬桶上廁所?」,或是「如何讓寶寶願意學習在馬桶上大小便?」都讓爸媽困擾不已。其實,如廁訓練開始的時間早晚,與孩子何時可以成功控制大小便無關,只要孩子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準備好了,每個孩子都可以學會自己上廁所。這時,如果爸媽能運用一些小技巧,引發孩子嘗試的動機並提供他正確的示範,就能讓如廁訓練變得更順利囉! 等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 一般來說,孩子一歲半到兩歲半大的時候,在身心的成熟度上都最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從生理方面來看,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會站、會行走,排便時間比較有規律,白天的時候尿布也至少可以維持兩個小時的乾燥而不會尿濕。這些現象都表示,孩子的直腸括約肌功能已經發展得比較健全,大、小便可以在直腸及膀胱中停留一段時間,孩子也可以憑自我意識去控制排便了。 從心理方面來看,兩歲左右的孩子,對外在環境已經有了基本的信任及安全感;再加上自我意識的萌芽,這個時期的孩子凡事都想要自己來,不希望別人幫忙,爸媽可以利用孩子想要自己嘗試的心理,鼓勵孩子和爸爸媽媽一樣用馬桶上廁所。此外,這個時期孩子在溝通能力上的進步,不論是透過語言、肢體動作或是表情,都讓孩子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狀況以及需求,也更能聽懂爸媽的指示,這些都會讓如廁訓練更容易進行,也會減緩訓練時親子間的緊張氣氛。 不過,每個孩子在發展歷程上都有個別差異,而男生通常又比女生慢一些。所以,爸媽還是要細心觀察孩子,以孩子自己的身心發展狀況,作為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最重要的準則喔! 孩子是否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了呢? 請依據孩子現有的能力,勾選下列項目: □ 孩子對排泄有感覺,有尿意、便意時,表情或動作會變得不一樣。 □ 孩子括約肌的控制力增強,尿布可以保持至少2小時的乾爽,不再整天尿不停。 □ 孩子可以毫不費力地坐下、站起來,也會自己完成簡單的穿脫動作。 □ 孩子對成人上廁所感到好奇,也會想要觀察、模仿成人的動作。 □ 孩子可以了解尿尿、大便及馬桶等詞彙的意思,也能夠完成簡單的指令。 □ 進行如廁訓練時,孩子不會出現排斥或抗爭的反應。 * 上述六個項目,如果孩子都能做到,就表示孩子已經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了。請注意,孩子如有任何一項尚未達到,爸爸媽媽就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喔!

奇蜜電子報1Y5M

2013年03月16日
公開
33

聲音探索-小小孩樂器初體驗 當孩子可以自己坐起來的時候,看到的範圍就更開闊了,這個時候只要眼前有好玩的東西,他就會想要伸手去抓取。所以和孩子一起唱兒歌時,可以讓他嘗試抓握沙鈴搖晃出聲音,或是用鼓棒敲打玩具大鼓,讓音樂與樂器之間產生連結,也讓孩子體驗一下不同樂器的演奏方式與特色。 不過,對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樂器比較像是會發出聲音的玩具,可以提供孩子探索、遊戲,但要真正演奏玩具鋼琴或木琴等有音階的樂器,還是有些難度的。所以,沙鈴、鈴鼓、小鼓、響板等簡單的節奏樂器,是比較適合小小孩的選擇。跟著歌聲,搖一搖、敲一敲,探索聲音的遊戲,是孩子無窮創意的展現。 寶特瓶沙鈴DIY 啟動孩子愛音樂的能力,家長不一定要買很貴的樂器玩具,其實你可以利用家裡的寶特瓶、豆子、米粒、鈴鐺、珠子甚至是水,製作出簡單的樂器,和孩子一起感受不同的聲音變化。一個簡單的沙鈴,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聽覺刺激,更能促進孩子的肌肉發展、強化孩子視覺追蹤的能力呢!準備好了嗎? 到廚房找材料和孩子一起做吧! 1.先選個寶特瓶吧! 選擇當沙鈴的寶特瓶,除了透明之外,小一點(容量小於600cc)、瓶頸較長或具有曲線的瓶身,都很適合孩子的小手。 2.開始做囉! 裝進豆子或米粒,若是有彩色的通心粉,顏色會更漂亮,而且聲音也大不相同喔! 3.加點不一樣的聲音 再放幾個不同顏色、大一點的彈珠或鈕釦(要先洗乾淨)。 4.封住瓶口的方法 轉緊瓶蓋,再用膠帶繞幾圈。可以避免小朋友轉開瓶蓋,把東西灑出來或誤食。 玩寶特瓶沙鈴,促進孩子發展 1.豐富聽覺刺激 ★★★★★ 聽一聽 沙鈴的聲音 瓶子裡裝進不同的食材,裝多或裝少,搖起來的聲音都不太一樣,可以和孩子試試看有什麼不同。 2.手部抓握能力 ★★★★☆ 握緊沙鈴 搖一搖 讓孩子自己試試看寶特瓶哪裡最好抓握。孩子可以找出最容易握緊的部位,探索過程中也促進了小肌肉發展。 3.視覺追蹤能力 ★★★★☆ 找一找 鈕釦在哪裡? 搖一搖用透明寶特瓶做成的沙鈴,孩子可以看到顏色的繽紛變化,還能找一找彈珠或鈕釦在哪裡。 對小小孩來說,遊戲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學習最好的方式;媽媽爸爸若是能從每天生活的元素發想,以家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取材,和孩子一起DIY玩具、餐點或是生活用品,不但經濟實惠,更重要的是,製作的過程就像玩遊戲一般,讓孩子參與、成為你的小幫手,除了促進孩子的各項發展能力,也能學習到愛物惜物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