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水靈兒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奇蜜電子報1Y4M

2013年02月16日
公開
26

孩子愛不釋手的翻翻書 孩子快一歲半了,你會發現孩子對「書」時而有興趣、時而沒興趣。不過,有一種書,孩子一定會有興趣,那就是---當書內設計有小翻頁的「翻翻書」,孩子總是翻完一頁接著下一頁,彷彿就是一個愛書人的表現啊! 為什麼翻翻書對小小孩會有這麼大的魅力呢? 這是因為書中小翻頁的設計正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首先,它可以讓孩子自己打開小翻頁,滿足了孩子喜歡探索與好奇心;其次,小翻頁設計讓孩子自己動手作,讓自己來控制閱讀的速度;更特別的是,孩子只要翻了幾遍之後,孩子就可以記得翻頁背後的物件,重複翻閱時,可以產生「孩子對自我能力的肯定、驗證了他的預期」,所以,孩子才會越翻越開心、越翻越滿足。 最受孩子喜愛的經典翻翻書 翻翻書內頁的小翻頁帶給孩子自己動手與滿足預期的樂趣,所以,翻翻書既是圖畫書、更是好玩的玩具書,因此,一歲多的小朋友因為手部操作能力越來越精準,孩子可以不依賴大人的幫忙就可以翻動小翻頁,在自主的翻閱過程中,無形中可以對閱讀產生更多的興趣,這也是孩子邁入自主閱讀最重要的第一步。 《小波在哪裡?》、《小寶寶翻翻書》,這兩本書可說是經典翻翻書的翹楚,出版多年卻仍然深受小小孩的喜歡,它們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讓小小孩如此的著迷?! 《小波在哪裡?》 小波系列,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不過,《小波在哪裡?》是作者艾瑞克.希爾創作的第一本小波系列圖畫書,更是翻翻書的經典作品。書中利用很簡單又很生活化的對話,邀請孩子可以參與故事的進行,書中的故事情節單純,孩子翻到哪、說到哪,讓閱讀變得很輕鬆;畫風用簡單的線條構圖,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每當親子一起共讀《小波在哪裡?》時,孩子彷彿就像跟著書中那隻活潑可愛的小黃狗小波,一起在家裡的不同地點展開新奇的探險活動,父母在共讀過程中,也可以針對家中不同場所名稱、不同方位予以說明,孩子一定可以有更深刻的體驗喔! 《小寶寶翻翻書》 《小寶寶翻翻書》以溫暖居家情境為主題,運用了巧妙的翻頁設計和一問一答的對話方式,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故事的進行。《小寶寶翻翻書》用硬紙板的書頁設計,更適合讓低幼年紀的孩子重複的重複翻玩。 此套書,有4個不同主題的小書,分別以自己穿衣服、動物的小寶寶、好朋友、上床睡覺為主題,這些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經歷且關心的內容,因此,在共讀過程中將會引發親子之間的對話,無形中孩子學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並透過角色認同的過程,增加生活自理能力養成的動機。 延伸遊戲讓翻翻書更有樂趣 共讀翻翻書之後,別忘了將書的內容延伸到生活之中,和孩子玩一玩「躲起來、找到了」的遊戲,例如:你可以把玩偶藏起來,再鼓勵孩子去找(別忘了給他一些提示,或故意露出玩偶的一部份),或是和孩子一起玩躲貓貓……在這樣愉快的親子共玩互動時光中,孩子將更能感受閱讀所帶來的無窮樂趣。

奇蜜電子報1Y4M

2013年02月09日
公開
22

孩子怎麼認識顏色的? 雖然1歲寶寶還不能說出各種顏色的名稱,但已經能認出紅、黃、綠、藍等基本色。研究顯示,3歲前偏好紅色,之後慢慢擴增到橙、黃、綠;這些鮮豔的色彩會帶給孩子愉悅的感覺,而藍色相對來說則較沈重。成長經驗會影響孩子的顏色偏好,有時可能因為接觸的玩具以紅色居多,於是特別偏愛紅色,但喜好的時間未必持久,隔兩天也許又迷上黃色了。 語詞中加入顏色線索,孩子學得快 既然孩子已經能夠辨識顏色,而孩子的語言發展又到了「指物命名」時期,爸媽可以在語言裡多加入顏色線索,讓他學習為顏色命名。例如帶孩子到公園時,看見花草樹木,順道加入顏色線索,跟孩子說:「這裡有『紅色』的『花』。」讓孩子很自然地同時認識顏色(紅色)和物品(花)兩種名稱;穿衣襪時,請孩子找出『藍色』的襪子配『藍色』的褲子,並重複說出這是『藍色』。在爸媽的主動協助下,孩子會學得比較快。 快樂玩顏色,提高對色彩的敏感度 生活中許多簡單的材料和物品,也是孩子認識顏色,提高色彩敏感度的好幫手。爸媽可以善用每個小道具,強化孩子的顏色分類概念和敏感度。 ●一邊收拾玩具,一邊學色彩分類 1∼2歲孩子已經具有不錯的分類概念。教導孩子收拾玩具時,可以請他按照顏色分類,例如,把紅色的積木放在一起;面對一些模稜兩可的中間色,比方藍綠色、橘紅色,就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和誰是「同一國」的?要跟誰放在一起比較恰當呢?多次經驗累積之後,孩子對顏色會更具敏感度。 ● 從遊戲和觀察大自然辨別顏色深淺 1歲多的孩子開始想塗鴉,這個年紀手部靈巧度已逐漸增加,爸媽可藉著陪他「玩」顏色來認識顏色,而無毒的手指膏正是體驗色彩、用手沾著塗鴉的好材料(也可以用廣告顏料加漿糊調製)。等孩子握筆漸穩,蠟筆和軟芯的粗色筆也是塗鴉的好工具。1∼2歲的孩子先給他幾個基本色,之後再慢慢增加顏色數量。由於孩子對於灰色、不同深淺的顏色敏感度較低,2歲半以後請爸媽提供12色以上的蠟筆,讓孩子更清楚地覺察:原來綠色有深有淺,藍色也有不同的變化。色紙也是好材料,透過撕貼作畫也能增進對色彩的認識。 而大自然更是色彩學的好老師,外出時不妨停下腳步引領孩子細細觀察:同樣是綠色的葉子,是不是和蠟筆一樣,有深綠、淺綠、黃綠?甚至有些還帶著一抹紅。這個年紀的孩子,深淺顏色命名對他們來說還太難,但是透過實際的觀察經驗,孩子在運用畫筆描繪眼裡的世界時,會更加多采多姿。 尊重孩子的顏色偏好,享受花花世界 從孩子1歲左右,購買衣服、鞋子時,爸媽就可以做個小實驗:相同款式的兩種 顏色,孩子會選哪一件?然後再拿起另一套衣服,讓孩子挑挑看,或許爸媽會驚奇地發現:孩子喜歡紅色呢!鮮豔色彩通常較受歡迎,心理研究甚至發現,在明亮的色彩環境中上課,一學期後,孩子不僅心情較在黯淡環境上課的孩子開朗、愉快,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所以不論孩子喜歡紅色、黃色、綠色或藍色,爸媽都可以適當地滿足他,偶爾在旁提供些許審美建議即可。 孩子對顏色的好惡會因為生活經驗而不停變動,一直到6歲左右才會有較穩定的喜好。在生活裡,建議爸媽多活用一些家居小擺飾,為生活創造新鮮的視覺感受,譬如在乳白色的牆上更換不同的圖片和吊飾;或是多帶孩子四處走走,體驗季節更迭時大自然的顏色轉換;從小陪孩子閱讀美麗的圖畫書,欣賞不同畫家對顏色的運用,這些都是豐富孩子色彩經驗的好方法喔。

奇蜜電子報1Y4M

2013年02月02日
公開
22

讓寶貝愛上爬樓梯 即使剛學走路、步伐還不穩的孩子,也會想盡辦法到處探險;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項特殊嗜好——喜歡爬樓梯,但是要手腳並用才行。孩子爬樓梯的姿勢,有時候看起來逗趣卻又怪怪的。爸媽怎麼知道孩子的動作是否已經成熟並提供必要的協助呢? 找出平衡姿勢,從走路邁向爬梯 走路的時候,孩子必須把全身的力量從一條腿換到另一條腿,兩腿交替來回移動。每一條腿的肌肉都要有足夠力量和平衡感,才能夠支持身體的重量;而上下樓梯又比平地走路增添了不同高低的難度,所以寶寶在開始上下樓梯時,姿勢多半看起來怪怪的,這是因為他們正在不斷修正,以便找出身體最佳的平衡姿勢。 爸爸媽媽可能也會發現,寶寶在還沒有走得很穩之前,就已經蠢蠢欲動朝著樓梯探險去了,不過,這個時候由於寶寶的動作還不是很協調,卡在樓梯上進退不得是常有的事呢! 爬樓梯,先學會爬上及倒退下樓 大部分的寶寶通常是在1歲1個月左右,會開始用雙手雙膝跪爬的方式嘗試向上爬樓梯,他們是用膝蓋來作為爬行時的重要支撐點;下樓梯的難度則會更高,剛開始寶寶是用小屁股坐著往下一格一格地移動,到了1歲3個月左右,才以倒退的方式、手腳並用往下爬。就在倒退下樓梯的同一時期,上樓梯的動作已經大大進步,你會看到他小心翼翼地扶著欄杆或牆壁,一腳跨上階梯,另一隻腳再緊跟著登上同一台階;這時候,如果爸爸媽媽能牽著寶寶的另一隻手,他會更放鬆心情,走得更順利。 孩子大約要到2歲1個月時,才能不依賴扶手或爸爸媽媽在一旁牽著小手上下樓梯,他已經能夠自己每走一階,把雙腳停在同一階上,然後再跨出下一步。等到2歲半大,孩子多半就有足夠的能力以兩腳輪流踩踏階梯的方式,隨心所欲地爬上爬下囉! 如何引導正在學爬樓梯的孩子? 寶寶的神經肌肉及骨骼發展到適當的成熟時機,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想要爬樓梯的動作。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還是有時間差異,而住家環境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開始爬樓梯的時機,爸媽仍須仔細觀察與引導孩子。 1.提供安全合宜的環境,鼓勵活動 肢體動作靈活,孩子才能盡情遊戲探索,而上下爬樓梯的能力是肢體靈活運作的一個環節。住在一樓或電梯大樓的爸媽,如果不常常帶孩子出門走動,生活習性定型時,將影響到孩子動作能力的進展。建議爸媽應該隨著孩子的年紀,帶他多活動,像是在家中利用大床或沙發,讓孩子學著上上下下。 在生活中,孩子除了從爬上爬下、到扶著欄杆、大人牽著手走之外,還需要多多練習雙腿交替出力,2歲以後讓他踩腳踏車也是個好方法,能讓孩子腳步穩健,不須依賴扶手也能上下樓梯。 2.從動作特徵看出站立爬梯能力 一般說來,等孩子到了1歲半左右,爸媽可從以下4個重點來判斷他是否具備用「站立姿勢」爬樓梯的能力。包括: ●會自己爬上高的座椅,且手腳協調良好。 ●會用雙手雙膝在樓梯爬上爬下。 ●可以一手扶著欄杆,慢慢跨上樓梯台階。 ●跑得相當穩當,腿部有力,平衡感不錯,很少跌倒。 如果你發現孩子已經出現這些舉動,表示他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用非常正確的姿勢上下樓梯了。這時,爸媽不妨從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主動去牽他,讓他可以自己練習揣摩如何調整步伐、掌握重心。

奇蜜電子報1Y4M

2013年01月26日
公開
22

沙包真好玩 沙包可以提供幼兒抓握與拋接的學習,讓幼兒能以自己的雙手掌控沙包。對一歲四個月的孩子來說,沙包遊戲可以滿足感官探索的欲望,以及促進手部的抓握能力;等到孩子再長大一點,則能幫助大肌肉動作的發展以及增進身體的平衡感。 沙包的遊戲方式大多以投擲、撿拾、隱藏、奪取較多。投擲是幼兒最容易學習的動作,一般可分為「漫無目標的投擲」、「固定目標的投擲」、「移動目標的投擲」。幼兒剛開始的投擲動作大多以低手丟出較多,要做到肩上投擲必須給予引導及練習,才容易做到。 這個月,我們從小小孩的感官遊戲出發,等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進入玩拋接的大肢體活動。 好玩的沙包遊戲 沙包停看聽 讓小小孩抓一抓、玩一玩不同的沙包,體驗每個沙包的形狀、顏色,質感和聲音的不同,增進感官知覺能力。 進行「沙包停看聽」時…… ◎沙包的選擇,顏色最好能有明顯的區隔,通常使用紅藍黃綠四個顏色,幼兒最容易辨認。沙包造型最好也是幼兒熟悉的,形狀上要有明顯的不同,更能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 ◎每次只給孩子一種動作指令,因為太多的指令容易讓孩子混淆。 ◎在遊戲的對話中,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沙包的造形、顏色、硬度、聲音等,讓孩子熟悉每個沙包的特性。等到約一歲半左右,孩子已經具備水果與顏色的概念,就能進行「選擇」的遊戲,把多個沙包放在地上讓他依指令選出正確的。 沙包過山洞 爸爸媽媽站著張開雙腳當山洞,讓孩子將沙包丟過來或推過山洞。 進行「沙包過山洞」時…… ◎先將沙包放在地上,引導孩子用手「推」沙包的方式進行,慢慢的孩子就能掌握力道,並控制沙包行進的方向了。 ◎爸爸媽媽也可以張開、縮小雙腳距離,或者前進後退調整與孩子的距離,增進孩子投擲的能力以及增加遊戲的趣味。 沙包投籃高手 爸爸媽媽可以蹲下或盤腿坐在地上,雙手環抱於胸前,做籃框狀。讓孩子拿沙包投入手臂圍成的圈圈內。 家中現有的鞋盒、水桶、盆子,只要大小適中、好抓握,都可以做為孩子的投擲目標物。 進行「投籃高手」時…… ◎一開始要對準籃框投入沙包並不容易,爸爸媽媽記得隨時移動身體,幫助孩子投入目標,並鼓勵孩子,增加他的成就感。 ◎孩子剛開始朝固定目標投擲時,可以先縮小孩子和投擲目標的距離,等孩子掌握的更好了,則可以將目標物往後移動,增加遊戲的難度與趣味。 ◎爸爸媽媽也可以指定投擲的沙包,讓孩子認識不同的沙包造型。 ◎和孩子一起數數看,他投進了幾個沙包,練習簡單的點數。

奇蜜電子報1Y3M

2013年01月19日
公開
21

促進語言能力的好時機 這時,小寶寶正開始學說話了,做個多話的父母,經常和寶寶說話,對他的語言發展一定有正面影響。有些爸媽認為自己原本就不愛說話、或不知找什麼題材跟孩子對話,不妨嘗試念念故事書吧! 聆聽,是這年齡寶寶最擅長、也最容易吸收的學習方式。尤其是透過熟悉的爸媽聲音,很自然就會專注傾聽。為寶寶重複朗讀圖畫書的過程中,無形中會增加故事裡文字、語音和表達間的關係,甚至在寶寶會說話後,還能主動加入新的對話呢! 除了用故事書來製造親子間的話題外,其實,生活裡也處處充滿「故事」,都是談話的好題材,例如:買菜時,和寶寶說說菜名、顏色,聞一下味道;回家烹調後,一面嚐一面再說一次。別擔心寶寶聽不懂,一字一句,他都在注意學習呢! 唸童謠,幫助寶寶發展!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 「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餓了不能跳;給香蕉,他不要,你說好笑不好笑!」 多麼熟悉又能朗朗上口的童謠呀!這些童謠或兒歌,也不知道流傳了多久,但是它似乎也不會因為年代的久遠而被淘汰,反而衍生出更多的變化及配合的遊戲出來。甚至可以發現,即使是牙牙學語的孩子,都還能說上一、二句呢!當然,傳承下來的童謠,價值除了在於它的〝年紀〞外,文字的押韻、活潑、重複、精簡、與活動發展,也成了讓大人、小孩都能一直〝朗朗上口〞的原因了。 準備好了嗎?   對孩子來說,唸起童謠那簡單、押韻的文句,和用唸的、用唱的、用手比、用腳跳的搭配活動,都讓他們感到非常有趣;所以,無論是在語言發展上,或是在社交技能上,都是有很大的影響力量。當你和您的孩子已經準備好要開始進入童謠世界時,就請先準備好您的雙手、身體、和活潑的聲音吧! 童謠的節奏 童謠的順口,是因為它的節奏非常明確,可以拍拍雙手,打打大腿,就輕易的跟上節拍,然後再讓文字順著節奏唸出來,自然就會容易學習而且被記憶。也由於句子都好短,所以反覆個三、四次都不覺冗長;反而更可以變換不一樣的節拍:忽快忽慢、忽大忽小…;再加上肢體的運動:轉轉頭、踏踏腳…;用多樣的遊戲,讓孩子盡情享受感官的經驗。 童謠的文字   再來,文字容易被記憶,對孩子語言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短短的句子中,只要學會幾個字彙,然後再串聯起來,一首童謠就學了起來;對孩子來說,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呀!而且,童謠通常都是描述生活上的小點滴,因此從童謠中去累積對生活行為的看法,也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童謠的另一招 例如:「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這類的童謠,更是可以做到安定寶寶心情的效果。回想小時候,在大人懷裡,或是躺在搖籃裡,搖呀搖的時候,就會有「咿咿睏,咿咿睏,一暝大一吋…」這樣柔順的音調在做催眠。或許孩子在強褓中時,對這樣的語調已經熟悉不過,因此,即使漸漸長大,每當再次聽到時,都還是會有很多的安心與放心。 童謠,在文字中,就可以讀到快樂與平實;所以,當您與孩子在玩童謠的遊戲時,請放輕鬆;不用太過在意孩子知不知道文具得意思,不用過於校正孩子的發音。因為,其實就是一種聲音,一種可以用節奏、用身體去表現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