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剪指甲

2006年11月18日
公開
9

看到軒齊的媽在留言版中的分享,乾脆就來寫寫小乖如何克服剪指甲的恐懼好了。 真的不懂,小孩為什麼怕剪指甲呢?我想,絕對不是因為"孝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哈哈! 小乖很小的時候,我都是千挑萬選個她睡著的時刻下手,既要等她睡得深沈了,才不容易驚醒,又要避開一些淺睡期,經歷幾次失手的經驗,看起來好像是在她睡著後一個小時左右最安全。 睡後一小時,說起來容易,實際執行起來,卻常常是一晃就錯失了良機,我常常為了自己忙過頭,錯過了剪指甲的黃金時刻而跳腳不已。後來,一氣之下,決定挑戰清醒時刻。 忘了小乖當時確切的月齡有多大,不過印象中還蠻小的(因為事成之後我頗得意啦!)。 還記得我是將她一把抱在懷裡,嘰哩咕哩講了一堆曉以大義的話,然後雙臂夾住她的上半身,只抓出一隻手來,再用我的雙手,挑出小乖的一隻小手指來。 通常都是從大拇指開始,下手前還要唸個歌謠助助興: 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很多人應該都對這首手指謠不陌生吧! 說也奇怪,大概是分散了注意力,可以減少恐懼感,我一邊唸著歌謠,有時還把安全剪刀的套子"慷慨"地借小乖把玩,小乖就這樣克服了剪指甲的莫名恐懼,願意在清醒的時候讓我幫她剪指甲了。

禁食中

2006年11月15日
公開
30

中午開車載著小乖和外婆,一起到台北去找二阿姨,開開心心地在君悅飯店(就是以前的凱悅)喝下午茶,順便見一位失聯十多年的大哥哥。(這一餐是大哥哥請客的唷,感謝啦!) 感謝主!一路行車平安,號稱已有38週大的群群也很安份,只是偶而跳跳踢踏舞,保持穩定的胎動,但沒讓我太不舒服,因此可以放心地享受美食。 雖然明早要驗血糖,不過我還是照常吃喝,因為昨晚"家庭會議"(就是和小乖爸比及外婆討論)的結果,在驗血之前,先不要太早下定論,也不要太快就採取任何降血糖的行動,因為希望可以驗出最接近事實的數值。 這頓下午茶吃到五點多才結束,因此晚餐也順便省掉了,開始進入禁食階段,連水都不能喝,希望明天的檢查可以順利進行,下週二產檢時看報告,順便和醫生討論後續的應變之道。 其實,我有點猶豫∼為什麼要在此時驗血糖?就算真有妊娠糖尿,現在開始飲食控制好像也有點晚了,群群應該就快出來報到了(以size推測的話);不過小乖爸比認為,我應該當個聽話的"病"人,盡量提供詳實的證據,幫助醫生做較準確的判斷,如果不驗血糖的話,醫生在做一些醫療決策時,會有較大的灰色地帶∼就做吧!唉∼ 明天要偷加在糖水裡的檸檬已經準備好了,明早出發前要記得搾好原汁!

33週產檢∼號外

2006年11月14日
公開
27

今晚是第卅三週產檢。 對群群有點不好意思,過去這段日子以來,很少記錄有關他的事,我的時間全被自己想做的事和照顧小乖給填滿了。 醫生說預產期是12/30,可是從超音波看起來,群群一直都比預估週數大兩週,所以我自己已有心理準備,有可能十二月中旬就會生產。醫生認為比預產期早(晚)三週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不打算調整我的預產日期。 確切的產檢情況要等今晚從醫院回來之後才能再上網來報告,不過如果沒什麼特別的醫囑,大概就是這樣囉! *************************************************************** 上面這些是出發前隨手寫下的,群群這小子,果然給了眾人一個驚喜: 晚上醫生幫我超音波時,看了特久,還一邊對照病歷,然後說了一個大新聞∼群群已經有38週的size! 蝦?38週?小乖可是39週就出生了,那我不就隨時都可能要生產了?? 我們(一家三口都出動去產檢)和醫生在超音波室裡聊了很久,在得知小乖出生體重(3820克)和我自己小時候(4200克)都是份量很重的寶寶後,醫生對於群群的大size顯得稍可理解,另外也不排除是當初提供的日期(最後一次生理期)有誤,或是懷孕那次的排卵期正好週期亂掉…,但是為了避免風險,醫生希望我進行妊娠糖尿的抽血檢查。 因為抽血前要先空腹並且喝100克超濃噁心糖水(跟養樂多一樣大罐),所以今晚無法立刻進行,要另外再去一趟醫院。目前暫訂週四去檢查,聽說可以偷偷帶檸檬汁去加在糖水裡(有待查證),結果如何要等下週二產檢看報告才知道囉。(一下子從四週產檢一次,躍升為每週產檢) 請大家為我禱告囉!

自得其樂

2006年11月11日
公開
11

小乖喜歡玩語言�文字遊戲,或者說簡單一點,是喜歡玩"聲音",常常藉此逗弄大人,自己也玩得不亦樂乎。 **阿們篇** 基督徒禱告的末了,總會說聲"阿們",這是直接從希伯來文的發音翻譯成中文,原意是"誠心所願",也有"堅固的"、"真的"的涵意,用在禱告的結尾,意思就是"上述的禱告內容都是出自我的真心誠意",如果是跟其他人一起禱告,也有認同別人禱告內容的意思。 什麼是"阿們"?當然我從來沒有特別向小乖解釋過,而她學習禱告,是從完全聽我禱告,慢慢會在我禱告完畢後學著說"阿們"。(目前禱告的學習進展將另以專文報告) 前情提要了一堆,言歸正傳吧!小乖有時候會故意調皮,禱告完該說"阿們"時,故意說"阿爸爸"、或是"阿媽媽"。初次聽到她的新發明,我們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爸比隨口回她"阿什麼都沒有用啦!",小乖笑得更開心…。不過大部份的時候都會乖乖說"阿們"。 **稱謂篇** 記不得多久以前,有天小乖忽然開始針對"爸爸"、"媽媽"等稱謂,揣摸出很多奇怪的發音(或音調),會故意叫我"媽姆",我覺得很有趣,倒也不以為意。後來她又故意叫爸比為"八捕",爸比不干示弱,也發明了小乖的代號,叫做"乖捕"。於是,一家三口都有了新的代稱。 這回外婆上來長住,小乖趁著某次坐車跟外婆聊天的機會(外婆和小乖坐在後座),還認真的向外婆一一解釋:"八捕就是爸爸,媽姆是媽媽,小乖是乖捕"。

睡功一流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11

前天,看到住家前的空地上有人開始搭棚,心裡就隱約覺得不妙,果然,昨天吵鬧了一整天,聽說是請了戲班來演歌仔戲給小廟裡的"老大"看。 從早上八九點開演,鏗鏘了好久,我覺得整個腦袋都快炸了,無法安靜地做些什麼事,後來躲到三樓書房去。近午的時候,小乖外婆來找我(們),她以為小乖跟著我,可是我以為小乖跟著外婆…。 經過一番尋找,原來小乖自己溜到最吵(離外面最近)的房間裡…睡∼著∼了!真是太令我佩服她的睡功了! 為了不打亂下午的生活作息,我費了一番工夫才把熟睡中的小乖挖起來。還好,吃完午餐後,小乖又照平常的作息一樣,在將近兩點的時候,乖乖地上床睡午覺。我也跟著睡著了… 兩點卅分,一分不差地,戶外的野台戲又開演了(這時我才發覺原來剛才享受了一個多小時寶貴的寧靜時光)…。喇叭大力傳送出來的聲響吵得我無法再睡,乾脆起身讀聖經,因為擔心小乖隨時會被吵醒,我沒離開房間,忍受著高分貝的噪音,陪在小乖身旁讀經。 想不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小乖只翻了幾次身,依舊沒被吵醒,不由得讓我對她的睡功豎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呀! 小乖一直睡到將近四點(也是差不多該起床的時候),才被我拆信封的聲音"吵"醒∼真是奇怪的聽覺呀!外頭那麼大聲都吵不醒她,卻被撕紙的聲音吵醒?!

【電影】極地長征

2006年11月05日
公開
16

好久沒有在家看影片,這回租了一支小乖應該會感興趣的電影,是迪士尼出品的【極地長征】(英文片名:Eight Below),片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八隻冰雪聰明的哈士奇犬(雪橇犬)。 這是改編自1958年2月日本派到南極昭和基地的越冬觀測隊發生的真實故事,之後曾於1983年拍攝成日本版本的【南極物語】,由演技派性格男星高倉健主演。迪士尼影片公司將日本的故事背景改編成為美國版。 這齣描述動物與人類之間真情流露的冒險故事,是發生在空無人煙、遍地冰雪的南極洲大陸,男主角傑瑞是南極探險隊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照顧八隻基地的哈士奇工作犬,負責拉雪橇運輸器材以及人員到他們需要去的地方,某日他帶著八隻雪橇狗運載一名研究地質的學者戴維斯執行一次研究任務時,卻遇上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風雪,學者不慎掉入冰冷的海水中,哈士奇犬奮力救起科學家並載回基地後,探險隊便緊急撤離基地。 由於撤退的飛機無法承載,因此八隻哈士奇工作犬被留了下來,綁在戶外狗鍊上,準備等隔天天氣較好時再回來帶他們離開,但是風雪持續了好幾個星期,使得哈士奇犬的救援計畫完全不可行,而探險隊也中止計畫不再回到南極。 八隻哈士奇犬在冰天雪地、完全沒有食物的南極開始獨力求生,靠著互助合作、相互幫忙,展開長達180幾天的生存競賽,讓人見識到哈士奇犬的求生意志。 看完電影後,我上網找到些幕後花絮新聞,像是這部片並不是真的在南極洲拍攝,還有電影中的八隻狗明星,其實總共動用了廿多位狗演員,才能夠順利拍攝完成那些逼真又不容易的鏡頭。 這部電影應可定位為勵志冒險電影,片中許多白雪皚皚的場景相當壯觀,有些對白也頗發人深省的,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優質電影。 整個觀賞過程中,小乖雖然無法表現出像看巧虎一般的專注力,但是對於狗狗的一舉一動,還是蠻有興趣的,也會隨著劇中狗狗受傷、受困、或是找尋食物等劇情,在一旁嘰嘰喳喳地"現場轉播"。

參加運動會

2006年10月29日
公開
7

雖然從小到大,能參加的運動會項目都只有開場的大會操,不過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會運動會,我們一家三口還是準時出門,前往參與盛會。 想起去年,教會運動會當天,我們原本已幫小乖報名了寶寶爬行項目,而且還偷偷在家裡練習了很多次,摩拳擦掌地打算抱回冠軍獎盃,想不到小乖卻住院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感受還是只有"心痛"兩字可以形容…。(當然是心疼小乖住院啦!) 早上九點鐘在運動場報到,九點半左右開始戶外的主日崇拜。牧師刻意預備較短的講章,好讓運動會可以如期於十點半展開。 第一個熱鬧登場的活動是分組的團康趣味競賽,雖然我只是遠遠地坐在陰涼處觀戰,還是感受得到各組的賣力。 緊接著是幼兒20米賽跑(咦?今年沒有寶寶爬行比賽的項目了),為了競賽安全,所有的參賽選手又按出生年齡分成三組(91、92與93年次)。不曉得是不是因為94年次出生的寶寶都跟小乖一樣沒有報名,所以只有分這三組。 現場也開放臨時報名,不過小乖卻像隻小無尾熊一樣,緊緊黏在爸比身上不肯下來(爸比一直碎碎念:枉費過去一週以來的密集訓練啦),所以我們只在一旁幫小選手們加油打氣,期許明年再上場挑戰。 好了,運動會報告完畢。蝦?這樣就結束了喔!當然不是囉!不過我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差點把在旁邊乘涼聊天、目睹大肚婆摔跤實況的三五位阿嬤都嚇出心臟病,那群阿嬤們的年紀加起來應該有超過七百歲吧!(最老的一位高齡97歲) 所幸傷勢很輕,只是雙膝擦破皮而已,經過開業醫師級的消毒處理與鑑定,一切無恙,群群也沒事。不過,我們還是早早就打道回府了。

預告:親職講座--蘇緋雲博士主講(竹北)

2006年10月27日
公開
27

看到這則消息時,覺得很不可思議,蘇緋雲博士居然親臨新竹演講?! 前年她也曾來台灣演講,地點是在台北縣新店,而且是要收費的喔!不過我認識的朋友中,還是有很多新竹家長不辭路遙地專程前往聆聽。 這回演講地點近在竹北,錯過實在很可惜。不過∼不過,我就是那個只能徒呼"可惜啊可惜"的人啦!因為週五晚上小乖爸比有課,無法準時下班當奶爸。真希望有人可以幫我錄音…。(話又說回來,我也收藏了幾套蘇博士不同題目的演講錄音喔!有興趣的人可以到筆記本去看,歡迎借聽) 言歸正傳,介紹一下這次的演講吧! 題目- 我的孩子是天才嗎?如何培育優秀的下一代? (插播一下,蘇博士是四個孩子的媽,這四個孩子全都是跳級讀書的資優生,每個孩子都比一般人早拿到學士學位,至於到底培育出幾個碩博士,想知道的人可以當面去問問她…) 講員--蘇緋雲博士(著作有《教子成功的秘訣》、《發掘孩子潛能、促進家庭溝通》、《教養兒女問題解答集》、《進化、退化、神化》(蘇博士與夫婿合著)。 講座地點-- 場次�時間--------地點 第一場 10/26(四)9:30-11:00 東海大學 基督教活動中心(台中市西屯區中港路三段181號) ★★第二場 10/27(五)19:30-21:00 新竹縣光明國小 會議室(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九路65號)★★ 第三場 10/28(六)13:30-16:30 浸信會懷恩堂 樂民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0號) 免費報名,但請事先電話報名,詳洽02-25233100轉412 主辦:福音證主協會

觀察孩子的學習模式

2006年10月25日
公開
29

前幾天在教會分享字卡的使用心得時,聽璦珺姐提起不同學習模式的孩子,在使用字卡時,會有很不一樣的成效,這提醒了我應該好好觀察(回想)小乖擅長的學習模式為何。 以字卡教學而言,擅長視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學習起來多半是如魚得水,通常認得快又記得多,很快就可以達到自行閱讀的預期目標。 相對的,聽覺型或觸覺型的孩子,就需要較多的練習,施教者也需要多一點耐心,特別是如果有其他孩子是擅長視覺型學習模式的話,更應該避免"比較"。 根據網路上查到的一些資訊,比對小乖過去半年來在語言學習上的突飛猛進,我想她應該是比較偏向倚賴"聽覺型"的學習模式。因為: 1.她對閃示卡的興趣始終很高,但是卻沒有很明顯的學習成果(一方面也是馬姐再三強調"不要測驗"、"不要考試")。 2.聽力很好,即使是不算短的句子,小乖也可以很快地覆述。 3.愛學大人說話。 4.用聽的方式學習,記憶的速度很快,像是主禱文、多本故事的書名與情節、或是學唱歌謠…等。 我想,這是小乖目前學習上的情況,除了繼續透過聽力來提供她豐富的學習環境之外,我還是會刻意地多安排些需要藉助視覺和觸覺學習模式的機會,例如字卡、金句海報、繪畫、欣賞世界名畫等,讓她也有機會多練習其他的學習模式的運用。 ★對學習模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下方文章 (引用自香港教育城網站http://www.hkedcity.net/article/parent_pri_edu/061010-008/index.phtml) 認識孩子的學習模式�文:翁信固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經常會問: 「不知道為何孩子教來教去也不明白!」或是 「不知道為何孩子讀來讀去也不入腦,經常是水過鴨背」, 「所讀的資料,轉瞬即逝!」又或是 「為何我以前讀書的方法,對我孩子來說是完全沒有效!」 其實,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個別獨特的學習模式 (learning styles)。 三大學習模式 原來人類大腦的運作,主要是用五官從外界接收不同的訊息和資料,而其中絕大部分是從視覺 (visual)、聽覺 (auditory)和觸覺 (kinaesthetic)。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把其中一種發展成較優勝和較喜歡運用的接收訊息渠道(模式),而其餘兩類則作為輔助。 孩子運用自己優越的一種學習模式本身是沒有對或錯。 視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 喜歡色彩、圖像、形狀、不同大小體積和會移動的東西。 聽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 喜歡用聽來接收不同聲音和文字, 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強,而且善於辭令。(----小乖是很典型的例子吧!) 觸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 善用觸覺和動作來學習, 他們較喜歡參與和實習初學習模式, 喜歡自己用手來嘗試不同新的資訊和事物。 很多孩子出現的所謂學習困難,其主要原因往往是父母未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模式。 例如,一個視覺型的孩子如果只是用說話來講解課文內容,只會令他們「聽不入耳」。這就好像收音機接收不清一樣,問題不在於收音機本身,亦不是電台出現問題,而是未能對準頻道而已。 在傳統的學習形式中,聽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是最有利和得益的, 因大部分的教授和學習方法都是用語言,即用聽覺模式進行。 近年來視覺學習型的學生也得到不少利益,因老師會用一些很美麗的影視教材來幫助孩子學習。 最吃虧的則是觸覺型學習式的孩子,他們經常被標籤為好動、不專心、愛破壞、難於安靜和集中,其實他們只不過是善用觸覺和運動而已,在香港便有百分之37是這種學習模式的兒童。 要讓這些孩子都能學習得好,就必須運用對符合他們學習模式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視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可在學習期間多提供他們一些白紙和顏色筆,讓孩子能把學習的資料,用顏色筆在白紙上畫出來,又可把要學的內容重點,用較粗大的字體和顏色,寫在紙上,然後如海報般貼在牆壁上,讓孩子經常看見這些資料。 聽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通常是喜歡一些較安靜的環境學習,鼓勵他們把課文資料朗讀出來,而錄音機常常是這類型學習模式孩子的最有效輔助功具,把資料錄下來,然後播放給自己聽。 觸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做角色扮演,或是把資料用動作表達出來,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模式。多給予他們學習的空間,容許他們不一定要安定坐下來學習,是更能令這類孩子吸收的好方法。

品嘗陶板屋

2006年10月19日
公開
32

因為有人送爸比兩張陶板屋的餐券,因此我們一家三口又有打牙祭的機會。 新竹店位於中正路與北大路口附近,福華飯店對面,由於沒有特約停車場,負責開車的爸比對那一帶又不熟,沒有找到公有停車場,只好忍痛停在每小時要價50元的"高貴"停車場。 陶板屋的點餐模式與西堤相同,爸比點的是"肋排",我點的又是"魴魚",看來我們倆對新食物的接受度也不是挺高的,即使是到不同的餐館,點的還是那幾道菜。 陶板屋的價格居然比西堤高,這一點頗令我驚訝,吃起來並不覺得有那種價值,不過整體而言,服務還算是不錯。 餐廳內的氣氛屬於熱鬧型的,服務生還為一桌來慶生的壽星現場清唱生日快樂歌,所以帶孩子去並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有一桌(兩個女生)聊天的談笑聲,還引起小乖的側目呢! 這次用餐的過程說來很愉快,小乖也很努力地享受各項美食,只是有點小出槌(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小茶杯,還好杯子是摔不破的塑膠杯)。不過吃到甜點和飲料時,小乖很明顯地已經吃飽了,有一點點不安於座。 爸比問小乖想不想下去走走,可是我覺得"此風不可長",因此拿出包包裡的秘密武器─旺仔小饅頭和乖乖。前一秒鐘才剛表示已吃飽的小乖,馬上又安份地坐在位子上吃起零食。古有名訓─正餐和零食是裝在不同的胃,說得真是有道理呀! 總算,將近兩小時的用餐時間很快地就過去了,我們一家三口吃得飽飽的,開開心心地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