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64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雖然醫生尚未宣判群群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中獎機率頗高。由於母奶是群群的主食,因此媽咪決定主動出擊,先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應禁戒的食物。 首先列入黑名單的食物是:奶、蛋、帶殼海鮮、香菇、奇異果、草莓。 ************************************** 漫談異位性皮膚炎�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黃潔貞主任 常常在我的門診看到焦慮的母親帶著不安的小孩來到,這些聰明伶俐的小朋友卻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病,不停地搔抓,或是依偎著母親身體不斷地磨擦,更露出幾許無奈,無助的神情。 這些家長都會告訴一段大致相同的就醫故事:小孩生下來不久面上,頭部皮膚就會陸陸續續出現些紅色、乾燥的痱子,因為太癢,所以不停地與枕頭、衣服磨擦,皮膚越來越厚,分泌物越來越多又稠,小孩快變成老公公或老太婆的面子,整天吵鬧不休,花了很多錢,看了很多醫生都不好等等……,其實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一種表徵。 談到異性皮膚炎,先解釋何謂「異位性體質」,就是這些人與生俱來對某種物質有過敏現象,是一種遺傳疾病,這些人或家人容易得到鼻子過敏、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毛病。 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症狀就是癢,皮膚對癢的耐受性較別人差,常為陣發性發作,特別是夜裡更加嚴重。長期的搔抓後皮膚變成苔癬化,反而加重原先的癢感,形成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可分三個時期。 ﹝一﹞嬰兒期:主要是發生在兩個月到兩歲間,大部份在頭部、臉或頸部呈泛紅,濕疹樣變化,有時搔抓太過份而小水泡或浸透液,慢慢變成痂皮。 第二期是幼兒期,皮疹分佈較廣,遍及身體,四肢伸側,臂彎,膝蓋窩等皮膚皺折,此時紅斑不明顯,水泡較少,以丘疹為主,但由於長期搔抓,會逐漸出現苔癬化,如果嚴重時會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 ﹝三﹞成人期:由進入青春期至二十多歲左右,病人的面部,頸部或有些許濕疹,但四肢屈側或手足關節等皮膚表面卻變得厚,粗糙或變硬。其他皮膚表徵包括毛囊角化,白色糠疹,眼臉色澤加深,掌紋變複雜。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長期癢感影響睡眠,而使性情不穩定,脾氣暴燥,眼球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異位性白內障。 由於皮膚受到長期搔抓,受傷的機會更多,因此也就容易受到細胞、真菌及濾過性病毒感染。一旦受到某些濾過性病毒感染,例如牛痘、庖疹、傳染性濕疣症等,將會迅速蔓延,治療比較困難。又由於病人需常用不同濃度的外用類固醇,也會增加真菌感染的機會。 異位性皮膚炎的確實病因未明確,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且常常與氣喘,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疾病同時發生在同一家族中,因為遺傳得到過敏體質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些患者,會對很多過敏原包括食物,花粉,動物毛髮來產生陽性反應,他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濃度及嗜紅性白血球都全比正常人升高。天氣及濕度的改變,接觸到毛料、綿羊油、油脂類、清潔劑等會使病情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一般來說是比較困難,主要是造成的原因太多,且不太清楚。 治療主要的目的是減經症狀,使病患有一個正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止癢就是主要的目標,所以先了解造成病情惡化的各種原因,逐一去改善或避免它,比如家中不能養貓狗,兔子等動物,不要舖地毯或儘量清除家中或辦公室的灰塵雜物。 注意室內的溫度及濕度適中,也不能玩羽毛填充玩具,減少激烈運動,且儘量穿著純棉衣物,床單、枕頭套、被單、毛巾亦要常常清洗,晾曬在陽光下。 洗完澡不妨浸泡含有煤焦油的藥水,15-20分鐘,可止癢及減少皮屑。外用皮質類固醇,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病患的種類及濃度,都是非常安全。千萬不要擅自購買成藥,用別人建議的偏方,這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適量的抗組織胺或鎮靜劑的使用會減輕病人的癢感及控制激動的情緒,有良好睡眠,會使病情改善。 食物的控制會有很大的幫助,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的、燻的、罐頭的食物,含人工色素的果汁、糖果、竹筍、香茹等都不可多吃。 異位性皮膚炎雖是一種複雜又麻煩惱人的疾病,但只要家長、病人、醫生能充份溝通,信賴,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利用過敏原的檢查找出過敏原,避免接觸小動物,常常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2007年03月21日
公開
15

花時間學功課

為了申請承購國宅所需的"全國財產總歸戶清單",今天上午特地出門前往教會,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是把車停在教會,再步行到教會附近錦華市場對面的國稅局辦理。 想不到,雖然都是跟錢有關的機關,那個"全國財產總歸戶清單"卻只能到稅捐稽徵處申辦,所以媽咪只好繼續推著手推車(群群),再往遠一點的中正路走去。 好不容易走到了中正路,卻發現稅捐稽徵處搬家了,還好搬不遠,只是往前大約五百公尺,中信飯店隔壁的新大樓。媽咪只能擦擦汗,牙一咬,繼續往前走(不然怎麼辦,都走這麼遠了)。 終於,看到那棟氣派的新大樓了,正打算把手推車推上三層階梯,有一位公務員正好走出來,對媽咪說:"我們那兒有無障礙坡道"。順著好心人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大樓的轉角處果然有個坡道入口,心裡感動著自己繳的稅總算不是白繳的。 抽了號碼牌,前頭還有卅多號在等候。因為是第一次申辦這清單,就向志工詢問有無相關表格須填寫或需要的證件,志工阿媽說只要抽號碼就可以。 等啊等,終於在半小時左右等到了,承辦小姐親切地要媽咪提供身分證、印章、戶口名簿。什麼?還要戶口名簿喔?哇勒,沒帶到。還要爸比的身分證正本喔?嗚嗚嗚∼枉費媽咪走了那麼遠的路,排了那麼久的隊,卻沒兩分鐘就被打發了。 好吧!就當做是花時間學功課吧!下次要到稅捐稽徵處申請全國財產總歸戶清單時,一定要帶齊全戶每個人的身分證和印章,小孩(沒有身分證)要憑戶口名簿或謄本才能辦理喔! 另外還有個小收穫:新大樓附設有公有停車場,下回媽咪不用擔心無處停車,可以放心地開車載小乖和群群一起去洽公囉!

2007年03月20日
公開
10

我的幸福號列車2007年新希望

媽咪被"軒齊媽咪"點名玩「我的幸福號列車2007年新希望」 本來還在偷懶,能拖一天是一天,可是看到遠在美國的Rosa都交作業了,媽咪也要努力擠出一點"美國"時間來寫一寫。 媽咪的新年新希望其實有點難下筆,因為媽咪生性閒懶,很多事情通常都是只s有進度表,沒有時間表,說難聽一點就是可有可無,不過卻又很喜歡訂一些計劃來鞭策自己,嘻嘻! 至於屬於全家的大事,像是買房子啦、爸比的課業啦,媽咪又常覺得"這樣很好,那樣也很好",今年買到房子的話很好、沒有也很好,爸比兩年能畢業很好,三年才畢業也很好,要怎麼準確地列出心裡真的很"哈"的新希望呢? 不過,今早趁著乖群尚未起床,媽咪意外地收到一份電子報,本來以為是垃圾郵件,卻覺很有收穫,而且也跟新年新希望有關喔: 原文出處:溪水旁網路福音書房 節錄自�曹力中牧師,撒母耳神學訓練學校月訊 □我不嘗試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只要好好渡過每一天。 □我要學著以安靜信靠的心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以勇氣和信心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我要改變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不發怨言、準時並早一點到、物歸原位、每天固定靈修、每天背一點聖經、作任何反應前想一下…。 □說話不急躁、不尖銳,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 □我對待人是否還有不夠恩慈之處:對配偶、對兒女、對父母、對老板同事或下屬、對朋友或同學、對同工或弟兄姐妹? □使我有更寬宏的心,用神的眼光來看別人的錯。 □讓我能正確地看待甚至欣賞一些特別的人。「一萬人生下來,總有幾個故障的。」(佐賀的阿嬤)但那可能在某些方面彰顯神的榮耀。 □難過時,試著微笑,那會使真實的笑容浮現於你的面容上。林肯說:「多半的人決心要多麼快樂,就能有多麼快樂!」羅斯福夫人說:「除非得你允許,沒有人能使你難過。」 □不要對自己評價太低,要看自己是神的寶貝,也是能使別人得祝福的。「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個身來還有一億人哪!」(佐賀的阿嬤) □我要使自己更健康。(三餐正常、作息規律、常常喜樂、心中安靜,鬆開手,多給人…) □假如我的生命不結果子,誰讚賞我,都不重要;假如我的生命多結果子,誰批評我,也都不重要。(本仁約翰) □使我今年能夠得著某一個人的心,將祝福帶給他。(大人或小孩,喜歡或討厭的人。

2007年03月15日
公開
15

誰聽誰的?

大頭媽咪的留言引發了媽咪寫這篇文章的動機,純粹分享個人看法,沒什麼學理根據喔! 週二剛聽完玉筍老師的演講,這幾天心裡難免繼續反芻著關於教孩子理財的議題。 仔細想想,小乖擁有的物質的確不少,但是媽咪希望她能夠保有一顆感恩的心,除了感謝父母的供應,也要知道這一切,其背後還有一位更愛她的上帝。 每一餐的謝飯禱告,正是教導小乖表達內心謝意的機會,最近幾個月,小乖已經從聽完爸比或媽咪的禱告之後,說聲"阿們"(誠心所願、認同禱告內容的意思),慢慢進步到可以自行背完禱告詞(媽咪刻意把謝飯禱告制式化,每次都講相同的內容)。 媽咪用"背完"兩字,是因為不確定小乖究竟對自己禱告的內容明白多少,但相信她的理解力會逐漸增力。 如果當天那一餐是外婆煮的,媽咪都會在既有的禱告詞裡加上一句"謝謝外婆的辛勞",希望提醒小乖(和媽咪自己),這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 小乖原本有兩樣最愛的小零食,一個是大阿姨推薦的益生菌(福寶),另一個是氟錠,現在又多了一罐維他命彩色軟糖。因為媽咪嚴格控管,所以小乖常會願意為了他們,刻意維持良好的表現。 氟錠是每天睡前刷完牙後的獎勵,雖然爸比和媽咪想不透小乖為什麼愛吃氟錠,但是氟錠解決了從前爸媽差點需要彩衣娛親,才能確實執行刷牙任務的窘境。 前陣子,小乖喜歡在爸比幫她刷牙時咬住牙刷,爸比就和她約法三章,如果再咬牙刷,就不准吃氟錠。 但是媽咪認為,氟錠是爸媽希望小乖每天吃(雖然她也愛吃),但不確定哪天她會不會不愛了,因此媽咪建議,小乖咬牙刷的懲罰應該是剝奪她自行刷牙的權利(在爸比刷完之後),不宜以氟錠為剝奪的項目。 因為媽咪認為獎懲必須說到做到,最好不要說些做不到的恐嚇。 至於其他零食,像是布丁、養樂多等,除了前陣子小乖因為得了腸病毒,獲得食用特許權之外,這些都是額外的恩典,只有吃飯表現特別認真時,才有機會吃(認真吃飯是應該的,所以零食不是犒賞,是恩典)不是每次都有,但是沒認真吃飯就肯定不會有。 至於玩具、教具類的物品,除了書是放在床邊,方便小乖自取,其他像是巧虎印章、字卡等,都被放在高處,必須有爸比媽咪幫忙才拿得到。 信誼小袋鼠教具本來也放在小乖拿不到的地方,後來確定小乖能夠做到每次玩完就收好(需要提醒),置放的位置才從四層書櫃的最上層往下移一層。 小乖如果沒有收拾好自己玩過的東西,東西就會被沒收,萬一東西都被沒收光了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從早到晚聽經典錄音囉!呵呵,相信小乖不會樂見這的情況發生吧!截至目前為止,也的確尚未發生過…。

2007年03月14日
公開
35

接到詐騙集團的電話

晚上接到一通沒有顯示發話號碼的手機來電,對方是個女聲,確認我的姓名後就挖啦挖啦先講了一串,內容就是他們是某個警局什麼組的,破獲一個詐騙集團,在現場發現有我的存摺和資料,問我認不認識某某某(主嫌共有三位,一一唱名詢問)。 我這個人,對聲音有著沒來由的潔癖,覺得那個人的聲音聽起來實在…嗯…很不專業,就不太想理她,同時也強烈懷疑是詐騙集團的新手法。 可是我實在太好奇,很想知道他們到底想騙什麼,所以也沒立刻掛斷電話,只回答說不認識。 那女的很好笑喔(但演技不好),她聽完我的回答,居然誇張的提高音量說, "可是警方在現場發現你的資料,你的身分證字號是不是*********(還真的沒錯耶),而且法院曾寄通知,要求你於二月某日出庭說明,你當天為何沒到? 我問:你寄到哪裡去? 她說:寄到xx縣xx鄉xx村xx路xx巷xx號(完全正確,但是婆家地址) 我當然不會告訴她細節,只冷冷的答:你寄錯了,那不是我家(我沒說謊,只是沒說那是我先生的家,哈) 那個女的還用不悅的口氣問:Wen小姐,難道你對我們警方辦案有什麼懷疑嗎? 其實我一直要很努力才能克制住想笑的衝動,不過她的用詞都蠻精確的,不像我現在全靠事後回想,勉強拼湊出當時的對話內容,看起來更難取信於人。我會覺得好笑是因為她的敘述有太多地方讓我覺得不合邏輯。 如果警方懷疑我是共犯,會用電話來詢問嗎?開玩笑,我小時候可是每週日都會準時收看"天眼",雖然沒當過警察,至少看過很多集警方辦案的連續劇,這樣會打草驚蛇耶,都嘛要先跟蹤幾天,最好是有人證物證後才能出手。 不過,既然人家問我有什麼懷疑了,而我也實在忍不住了,就拋了一句:我的確很懷疑警察怎麼會用電話來辦案,我要問一下我那個當分局長的朋友確認一下。然後就切斷電話了。 先生還問我,幹嘛跟他們浪費時間,我說我很好奇嘛,只是聊天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先生卻說,人家在屋子裡設了百個千個陷阱等你跳,你只要不踏進屋子裡,就不會有事,何必去研究他每一個機關?萬一第99個、第199個陷阱不小心掉進去了,不是很倒霉嗎? 說得也是喔!好吧∼以後不要浪費手機電源好了。 後記:剛才看到淳恩媽咪也被詐騙集團騷擾,心裡有點後悔自己沒早點把這個小插曲寫出來提醒大家。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大家還是要小心一點嚕!

2007年03月13日
公開
54

教孩子理財

臨時得知一場精采可期的親職講座,來不及在網路上預告,週二早上媽咪帶著左右護法(小乖和群群),前往聆聽周玉筍老師的分享。 簡單整理一些重點: 一、從溺愛病毒談起,過多過量的物質供應,對孩子而言不是福氣,反而是傷害。(相關駭人的數據,可參考商業周刊等刊物) 二、誰是消費者?錢是家長賺的,但誰在主導家庭消費?誰在決定這一餐吃麥當勞?商人看準了這一點,連廣告都是針對孩子的胃口在設計! 三、誰在教孩子用錢?父母不教的話,沒人會教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但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想"教"孩子消費,買他們的商品。 又,你以為理財不用太早教?其實孩子從小就看著父母親怎麼做,你沒教,但是你的一言一行早就無聲地在教導孩子了。 四、教導孩子之前,先檢視自己對於金錢的態度(包括迷思、恐懼)、對理財的定義。 五、何時教?就是現在! 六、教之前先想一想,你想教孩子以怎樣的態度面對金錢、要他們重視哪些金錢倫理、學習哪些與金錢有關的基本知識?具備哪些理財能力、以及培養哪些經常性的理財習慣? 七、教孩子對金錢負責的十個基本步驟 @解釋你自己對金錢的態度 @讓孩子參與家中的財務規劃 @給予孩子零用錢(在適當的年齡) @要求孩子分擔家事(應該比領零用錢早幾年) @提供額外的工作機會和收入 @教孩子經常儲蓄 @幫孩子發掘分享的滿足感 @教孩子成為明智的消費者(需要學習媒體識讀能力) @教孩子對信用的正確態度 @教孩子明智的投資可以獲利 八、如何教(很難一一記錄老師分享的內容) 有幾個重點,像是樹立榜樣、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將零用錢視為一種教育的投資,零用錢的金額應該按照不同年齡而不同,不要給太多,也不要不給。 也可以利用遊戲教孩子認識金錢並學習使用之。一些小建議:零用錢的給法,最好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教孩子使用撲滿,應該有三個撲滿,一個是支出,一個是儲蓄、一個是公益,有撲滿會比較具體。 九、不只是錢的問題,我們應該教孩子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並且教孩子學會面對失去及懂得取捨(還有延宕滿足) 延伸閱讀及參考資料 1、我家小孩會理財,天下文化出版 2、專題報導─溺愛戰爭,廿一世紀全球父母的難題 3、如何教孩子用錢,世茂出版 4、品格決定未來,天下雜誌特刊 ps:乖群媽咪打字打得很辛苦(不是貼的唷),有看到這篇文章,而且覺得有點幫助的人,請記得到留言版出個聲,給媽咪一點精神上的犒賞及回饋吧!

2007年03月12日
公開
30

修車

上週六出了小意外之後,車子就不能開空調了,一開啟就會發出巨大的怪聲。 早上起床後,幫小乖和群群換裝完畢,自己也打理好,連早餐都來不及吃(其實也是沒東西吃了)就出門往修車廠去,路上順便買個豆沙包給小乖填肚子。 到了修車廠,兩位老闆(是兄弟,也是主內弟兄)放下手邊的工作,先過來幫我們家小紅檢查,原來怪聲是風扇前的鐵板被衝撞力撞凹了,所以風扇一轉動,就會卡到鐵板發出噪音。 這對兄弟向來很會幫摳門的媽咪省錢,他們拿出幾件工具,開始扳鐵板,原本出事當晚曾在雙溪就近找一家修車廠的師傅評估小紅的"傷勢",預計需要半天工夫才能修好的怪音,不一會兒就被他們妙手回春地解決了,而且沒花一毛錢。 本來媽咪敘述起那樁小意外,有點喪氣地說,我們撞了前車,結果人家沒事,我們卻撞壞了。可是老闆居然說,他們應該也有內傷,只是當場看不出來罷了!這樣一說,媽咪倒開始擔心起前車的真實情況了。 不過老闆又說,雖然怪音的問題解決了,但這次事故造成的損失還需要再觀察一陣子,因為那塊被撞凹的鐵板是灌冷媒的地方,如果日後發現冷氣不冷了,大概就得把那塊鐵板換掉(會漏冷媒),但也有可能沒撞壞,所以不用急著立刻換。 既然來了,媽咪就順便讓小紅做個定期保養(原訂要保養的里程數已稍微超過了),老闆在保養的同時,小乖、群群就和媽咪坐在旁邊觀看,小乖一邊吃著豆沙包,一邊好奇地看老闆把小紅升高又降下,興奮得不得了。 吃完豆沙包,媽咪又拿出事前預備的二本書,唸給小乖聽,群群在一旁也聽得煞有其事。原本媽咪擔心,帶著兩個小孩要修車會很不方便,事實證明,好像也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