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Mama

日期

#Tag

大禹治水 的方法

2005年06月24日
公開
41

孩子的意志力總是堅強無比 我家的也是,能咬的能破壞的大概都遇到過 其實最糟糕的就是打人 孩子反反覆覆做這些,都是一個重要關卡 不該當成壞孩子,其實他只是在學習如何溝通 或許我們可以引導他做正確的反應 比如說 "弟弟年紀小常搶不到,語言能力又無法迅速完全的表達, 一急之下就是用打的用咬的" 最好你先示範"跟姊姊道歉"給弟弟看 這可是一劍雙鵰喔!可以同時間也顧慮到姊姊的狀況 對與錯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如何用更棒的方式"滿足"兩個孩子的需要 話說回來不知你們的家法是什麼 希望不是以暴治暴 我想睿智的媽咪,一定是用"大禹治水"的方法 不過仍提出我家的"站站想想"給媽媽參考 對angel是非常有用 我家有一張小板凳靠牆邊, 如果angel作比較嚴重的錯事, 她就要去"站站想想",我會在他看得到的範圍內做做家事 給她幾分鐘哭,再請她想想 兩歲前其實要她想什麼很難,只是讓她整理情緒 現在三歲八個月,就可以講出平常我對她說過的道理學起來的給我聽 比如 "我想好了,請原諒我再給我一次機會...." (有時聽她說話還真是無厘頭) 最重要的是結束一定要抱她,跟她說很愛她的一些話 -------- (下一段是emily的分享,我非常喜歡,不知不覺就用上了,希望EMILY不會生氣) Hum Hum Buu Buu姊弟的窩 有位媽媽曾經分享過她的"Time out",我覺得更好 所謂"Time out",在國外是很多專家建議的好方法喔! 她也是準備一張椅子,足夠坐兩個人的椅子 因為她有兩個寶貝 兩個孩子吵架就請他們一起去坐那張寫有"Time out"的椅子, 孩子幾歲就坐幾分鐘 媽媽不做判斷或評論,讓他們自己解決 當然朋友會假裝對兩個都很生氣的樣子 ------- 對我來說,time out只是隔離不是處罰喔! 我的方式比較傾向正面引導可以怎麼做, 或是後果可能是會造成某種遺憾, 而不是指責對與錯, 所以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但可以試試看 "你知道嗎?咬人是不對的,會受傷會流血,她的媽媽會很傷心 像我好愛你也會怕你也受傷,我們可以用說的嗎? 我知道你想跟小朋友玩,要先問他"我可以跟你玩嗎" 媽媽現在很生氣,請你先坐好想一下,我也要想一下(當我心情不好時會說這句話,讓自己也冷靜一下) 給你一次機會,你願意遵守約定嗎?

兩位台灣兒童繪本女作家

2005年06月20日
公開
13

媽媽外面有陽光 徐素霞�文 和英�出版 媽媽心,媽媽樹 作者:方素珍/文,仉桂芳/圖 出版社:國語日報 一位是畫家(徐素霞),一位是作家(方素珍), 記得上次分享兩位男性作家,永遠愛你robertmunsch和艾莉森的家Allen Say 嗎? 我想了這兩位媽媽級的繪本 剛看徐素霞的作品,最吸引我的目光是畫風, 當然細緻的水彩畫最讓我一眼就喜歡之外, 特別是裡面小朋友的"畫"與作者的巧思, 讓我看了好多遍,看不膩 為什麼? 仔細一點會發現,畫的部分做很多的安排, 不管是老公公老婆婆或是不經意出現的小朋友臉譜, (很多畫家也會有此安排,神奇畫具箱也有) "圖像敘述手法"真的很自然且有生命的表達出來 angel還小,卻能可以感受到畫中的溫暖 很溫暖的瞭解媽媽真的很忙, 而更發體諒我並等待星期六與星期日的到來 媽媽心,媽媽樹,是去年為小angel要去上幼稚園作準備的一本書 記得還為她做了一個灑滿香水的愛心,上面還繡了一朵白色的小花 最後這顆心還分享給一位小姊姊 那時對這本書,因為當它只是影射媽媽角色 所以沒有很認真看待書中的意義 過了一年,再回過頭來看 方素珍女士真的是為花婆婆 知道嗎? 繪本有時是很具魔力的 當不知道如何讓angel懂為什麼時 書本的引導可以讓她稍微配合 並試著做做看 有時我會無法理解,到底書中虛擬的角色 對孩子到底有何影響力 又為何她們會相信呢? 類似的情景人物,竟然可以有被瞭解被認同這種大力量 看angel跟著小蘋果與小志及也沒有媽媽的老師,一起掉眼淚 那真是最可貴的淚珠了

媽媽請再給我一次機會好嗎?

2005年06月17日
公開
6

不知道為什麼,Angel從先生出國後到今天都出奇的好說話 "媽媽請再給我一次機會好嗎?", 每當我生氣的時候,angel就會跟我說這句話 而我也會反覆思考這句話 到底該不該輕易的就原諒她? 還是我又反應過度呢? 當我問她為什麼? 她從來也不會給我一個我想要的答案, 我是該反省的 其實,angel是很能體諒別人情緒的小孩 好幾次,她的越界,我很生氣的發洩情緒時 她總是能原諒我 她是在乎我的 不然,她大可不必管我生不生氣 因為,我跟她約定過"绝對不打小孩" 她大可理所當然的認定我拿她沒辦法, 可是她卻願意站到她的小椅子上 請我再給她一次機會 以前我總是很任性的把脾氣發完 現在,我會趕快整理好 告訴她,當然可以再給她一次機會,媽媽好愛好愛你 昨晚上帶她去家樂福打發時間 一大堆的玩具她看的好心動 甚至很努力的要求我可以買給她嗎? "當然不行" 我們看看就好,玩具是要等聖誕老公公才會送喔! 你可以想好最想要的告訴他 可以看見她小小的憂鬱,一下子就修正好了 真的很讓我感動 其實玩具買下來並不是問題 可是我必須教會她更重要的事 "珍惜"與"體諒" 因為在她小的時候,我沒有很注意到這件事 而讓她對玩具很不珍惜 也不懂體諒我們的心意 那是我們錯誤的方式 "愛"要用對方法 就像今早先生訂的台灣人壽恐龍送來, 她好高興,珍惜的摸它抱它 我可以知道,得來不易的禮物,是最可貴的 就像我要分享的這本書 "媽媽的紅沙發"一樣 媽媽的紅沙發

另一種母愛

2005年06月15日
公開
29

到昨晚我才瞭解到母親的堅強真的是無人能比, 昨晚母親的突然來訪,我感到很訝異! 沒事她不會來我這裡住上一晚的 就算在怎麼想angel就算20分車程就到就算我婆婆也很歡迎... 也不會輕易的來我家,當然不只是面子問題 更是她還是喜歡住父親留下來的房子 我心想大概小弟又闖禍了吧! 只是我不想問,等母親心情好些再告訴我 母親忍不住說了一大堆小弟的爛帳, 重點是小弟真的拿起刀子了 那動作才真正嚇著母親也讓她清醒了 我靜靜的聽完母親的訴說,我發現她一滴眼淚都沒有 甚至傷心的話都是輕輕帶過, 唉! 她絶對是世間少有的"堅強母親" 母親從不承認她"重男輕女" 所以她無法理解三個乖巧懂事的女兒,卻不能有一個好兒子 事實上,我不忍再責備她的教子無方, 只希望她懂得保護自己就好 小弟拿了她的身分證公司的登記證去借錢,還好沒成功 不要連自己都被小弟連累到也要過牢獄之災 母親跟小弟的事,真是幫不上忙 我當了母親後,我更能體會 "不可能"這句母親的名言 小弟不可能說謊 小弟不可能偷錢 小弟不可能吸毒 小弟不可能偷車 小弟不可能搶劫 小弟不可能拿刀要殺母親只為了錢 "不可能"這句名言,一樣樣都變成事實 沒了藉口的母親 ,依然抱持希望小弟能有想通的一天 母親可能永遠都不懂"不可能"為什麼變成"可能"甚至"一定會" 我想這也是母愛的一種吧!

朋友是沒有保存期限限制

2005年06月10日
公開
28

一早又一袋的絲瓜讓我有些憂鬱, 但,看到媽媽們的留言,又讓我精神百倍 明天我要獨自帶angel去新竹流浪,請不要太想我們喔! 要"雪中送炭"不要"雪上加霜"更要懂得"獨善其身", 這是我給自己對朋友的一種方法, 我想這應該是受我父親影響的關係, 我的父親是極端在乎朋友的一種人, 在很競爭的年代裡,在我家面臨苦日子裡或巨大災難裡, 相信嗎?父親還保有朋友開的本票,沒去對現 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錢呢! 從小父親就莫名其妙的當鄰長, 這鄰長是連人家水塔壞了都要自動當起水電工的那一種, 更別提我家的電話是不用投錢的公共電話,還可以打來找人的那一種了, 父親很少抱怨他被倒會或是工廠被大股吃掉那一回事, 倒是常常聽他說,誰誰對他多好,我們要心存感激 雖然自己年輕時很叛逆,但父親的一舉一動仍在無形中影響了我, 只是我討厭他的鄉愿,是非不分,拖累母親和小孩 所以我用自己的體驗改成,要"雪中送炭"不要"雪上加霜",更要懂得"獨善其身 只是有時忠言逆耳很難聽進去善意, 可是人就是很奇怪,只喜歡聽好話, 所以我盡量獨善其身,不得罪人就好 本來相安無事,結果卻因為這裡認識了媽媽們 讓我又感到自己不孤單 有朋友真好! 我可以了解angel為什麼那麼喜歡跟朋友玩了 就算吵架也要玩在一起 因為打打鬧鬧,反而更了解對方,更願意為對方付出, 當朋友有困擾我們能適時的給予溫暖 當朋友有錯誤時我們能適時的討論而得到修正的答案 當朋友被誤解,我們也可以適時的給予安慰和幫助 雪中送炭,是更能給人心靈上的鼓勵 靠緊的心可以讓彼此更溫暖 是不是?

艾莉森的家

2005年06月10日
公開
9

艾莉森的家 Allen Say / 文圖 劉清彥 / 譯 東方 / 出版(中文版) 給小芬老師 還記得您分享給我的故事嗎? 永遠愛你 Love You Forever 文�Robert Munsch 譯�林芳萍 心裡一直要與您分享這本書, 對我來說真正的家與真正的愛,應該是這樣才完整 "媽媽我是你的寶貝對不對?"angel問我 "對啊!妳永遠是我的小寶貝"我肯定的回答她 對一個母親來說,給孩子永遠的愛,是一種天性"母愛" 但要對不是親身的孩子一樣的"母愛",那是一種偉大的"愛" 這本書說的就是第二者 其實讀完,我就想哭,很想大大聲聲的哭 作者寫的故事很真實,甚至寫到我心坎裡了, 真實到它正在發生似的 無法想像這種愛可以存在"現實生活中的人"之間, 而這是我想過的問題,在我父親過世的和ANGEL出生 那段時間裡曾讓我仔仔細細想過兩回 雖然無血緣,但"愛"還是可以存在的 或許我想太多了, 很多孩子的父母不在了 而那些孩子在親戚中變成了次等人類 那才是最可憐的 故事的牽引,又讓我不斷的告誡先生,一定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安全, angel的現在與未來幸或不幸,全繫在我們的健康上 或許是我想太多,但我知道現實的社會就是這樣 記得也有人在我面前抱怨過養別人家的孩子 而那別人家卻是同姓血緣的近親,近的不能在近了 看了這本書我很慚愧 這樣簡單的愛,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在我心裡,真正的家人間的愛,是這樣的

共讀繪本之觀點之一 孩子的想像力

2005年06月07日
公開
27

對於共讀經驗的務實期望, 總是有很深很深的無力感, 書本是知識的傳授工具? 書本是定義好人壞人的標準答案? 書本是傳達大人思想的溝通工具? 大家總是將很多的期望放在小孩的肩膀上 因為"設定願景", 卻忘記"設定願景"對孩子來說短淺了些 孩子想的聽的都不一定是那一回事 大人將引導跟做學問當第一優先時, 我不僅想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正一點一滴的在喪失這項能力 或許我們能看到孩子問很深入的問題 可是這些理論性的知識,是該在大一點才給他會適當一些 我想起信誼出版的"你的三歲孩子" 最後的故事十六:不可以教三歲小孩讀書認字嗎? 那位媽媽對自己三歲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小二的程度, 用很具省思的字眼"現代的父母,不懂得教養之道,把孩子當作動物, 所以孩子一點成就也沒有" 那個媽媽在一年後又回了一封很謙虛的信, "我自己得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不要急切地希望孩子有所表現,我的孩子時常給我快樂和安慰,我想任何聰明的孩子,只要給予鼓勵和時間,他都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這個媽媽的改變令我很好奇,也很警惕 孩子有無限的潛能,我很同意 但是,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要懂得等待 我知道我的話很不重聽, 但是仍然要回過頭來再說一次 "共讀",是美妙的,而那份美妙只有在小小孩時才給得有用, 當孩子到大班時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想像力的減弱是必然的現象, 最大原因是知識已佔據他較多的思考模式, 對虛構的人事物已經沒有太多的空間了 那是很可惜的 錯過了時機,就不可能再有相同的機會了 時間總是不斷的在走 以前沒有抓到訣竅前,angel對故事總是很膚淺說我說過的答案或是我想聽的答案 現在他能安安靜靜思考並消化我說的每一字 並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試著給自己各種可能的答案 那比我以前直接塞給她或引導她的有很大的距離 "當她懂",是對的 但相信她可以自己消化故事的意境,那才是無限浩大的想像空間 妳的嚴肅我完全了解,我是夢想派

童話故事的神奇力量後續發展

2005年06月06日
公開
47

Dear Angel''s Mommy 我剛好跟你不同,和孩子聊圖畫書時,我是屬於不喜歡粉飾太平的那種,所以迪士尼的童話故事我從不主動給他接觸,講白了是認為我覺得給他接觸這些沒營養的夢幻,有些浪費時間,我講到睡美人,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童話故事時,我會特別問他為何王子是這樣挑選對象,素未謀面從未溝通,只因為長得美或是因為他是一位公主就娶她為妻,會不會太草率,以去年我帶Reed去金門旅遊為例,行前我已經和他介紹過了台灣和中國大陸以金門(小金門)為戰場的幾次戰爭,他在那時就知道台灣和中國曾經是同一國,後來又成為敵對國的緊張關係(所以中班的Reed曾經在上課時問老師我們國家是台灣,為什麼又叫中華民國),這個星期Reed在聽世界歷史時,對於斯巴達和雅典各自已不同方式教育和訓練孩子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歡聽戰爭情節的他聽到斯巴達國王下令剛出生的嬰兒就要用冷水檢驗身體夠不夠強壯,不夠強壯就強制棄養,以及七歲以後斯巴達人所接受的搏鬥考驗,瘦小的孩子的父母隨時要擔心,孩子通不過重重酷刑考驗, 對於瘦小挑食又好強的Reed心理,其實是有一些衝擊的, 聽完故事這幾天胃口好好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意外效果,當我告訴他以現代國家化觀點,國王為了建立強大國家下令不夠健康的孩子必須棄養,是違反人權的,他其實是有些茫然的,因為好戰好鬥好勝如他,隱約中又覺得一個國王就應該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我知道不急,等他累積夠多的背景知識,我想他會釐清起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判斷基準,,我很贊成朱台翔校長說的多給孩子事實的真相讓他自己思考,我認為所謂事實的真相,包括歷史和別人的經驗,但不包括脫離現實的浪漫,至於美學和美育欣賞是另一個問題,或許該這麼說,我是以一個人的快樂但是嚴肅的觀點帶領Reed認識這個世界,還是謝謝你的分享  ------------------------------- 可愛的米夏 你的話總是可以讓我想很久很久,細細品嘗著 可想過朱朱說話總是用很溫柔很緩慢的方式嗎? 就算是辯論會的場景也是一樣? 又想過史英先生說話的直接嗎? 鏗鏘有力落下他的觀點 然後他們的對談又可以有一個平衡點 我好喜歡聽他們說話的方式 或許當angel大一點,有反向思考的能力時, 我也會選擇跟你一樣的方式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我跟先生都是實話實說的言語跟angel說事情 除了不受歡迎的時刻我們會用正面的語言騙他, 不過那是不得已的時候才做的 我一直相信 在孩子無思考能力的幼兒期.他一直模仿.他需要更多的引導與學習.所以溫暖且正面的思考邏輯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這一點你我並不相同,不過我仍然相信你懂我的意思 堅強強壯對小小孩來說才是違反人類法則的 人類的幼兒是所有動物中最最脆弱的一環 但是這時期的孩子卻又是最具靈性的 不知道這樣說妥不妥當 "好戰好鬥好勝",很可能是父母影射給他的 "以柔克剛"也是父母影射給她的 同樣的孩子不同時期看到的相同的事物,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又剛好有切身的經歷,感受又會更不同 就算同樣的父母,同樣自己的小孩還是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這樣的循環是很棒的 在我自己還沒準備好前,也就是沒想好前 我不會對故事有任何的解釋或批判 她必須嘗試自己消化 我希望angel慢一點長大,慢一點

轉載§小羊睡了嗎? 陳怡文(華德幅學校)

2005年06月03日
公開
29

§小羊睡了嗎?  陳怡文老師 喜歡孩子們在充滿期盼,想像的專注眼神,喜歡聖.修伯里(SAINT EXUPERY)充滿愛和想像力的小王子。於是,在一個涼的秋天早晨,我將這個美麗的啟事說給我親愛的孩子們聽∼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很喜歡畫畫,有一天他畫了一張畫,他的第一張畫-就像這個樣子: 然後,他拿這張畫給大人們看,並問他們,他的畫是不是很可怕,所有的大人都不覺得一頂帽子有什麼可怕的,於是他又畫了第二張畫,像這樣: 來說明他畫的是一條巨蟒為了要冬眠而吞食了一頭大象,但大人都勸他放棄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內部的巨蟒圖畫,去學一些比較“有用”的知識。 所以,他放棄了畫畫,在他一天一天長大時,他學會了各種“有用”的知識,他學會了駕駛飛機,他成為一名飛行員,他駕著飛機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他在旅行中認識了很多人,可是,他卻覺得很孤單,因為他找不到一個可以說心裡話的好朋友。 一直等到有一天,他的飛機壞了,他被迫降落在一座沙漠中,在那座沙漠中他遇到了一位來自星星的小王子,這個溫柔的小王子看得懂他的巨蟒吞象畫,這個小王子和他成了好朋友,小王子請飛行員畫一隻小綿羊給他,可是飛行員畫不出小王子要的綿羊,他的綿羊不是生病就是太老,後來他畫了一個箱子給小王子,就像那樣:結果小王子在箱子中看到了他一直想要的小綿羊。 故事說到這兒,我畫了一只箱子,告訴孩子們,綿羊在裡頭睡的好甜,請他們小心,不要吵醒了小綿羊。再請他們一個一個到老師身邊來看箱子裡頭的綿羊。年紀較大較理性的孩子則說:『老師,你騙人。』我說:『請小聲!請小聲!不要吵醒了小綿羊。』然後,我請芳瑜來箱子前,請她由洞口去看看小王子的小綿羊。芳瑜小心翼翼的來到畫前,將眼睛輕輕貼近洞口,全班屏息以待,整個班級被寧靜、專注的美所籠罩,即使是那幾個年紀較大的孩子,也是滿臉期待的想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芳瑜專注的瞧了好一會兒,然後轉頭對我輕聲的讚嘆道:『牠睡的好美哦!』然後輕輕走回她的位子坐下。 接著晴晴也看了好一會兒,她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只是安靜、專注的看了好久,問她看到了嗎?她神聖的點點頭。耕暘說:『牠睡得好乖哦!』冠銓馬馬虎虎的瞄了一眼說:『沒有!』他再用心的看一看,他有一點不得要領的胡亂看了一會兒。結果還是『沒有』,告訴他要將眼睛輕輕的貼在洞口,然後從洞口看進去,就會看見一隻小白綿羊躺在角落的地方睡著了,這時他才點點頭的說:『看到了。』 年紀小的孩子們一個一個的瞧見了小王子的小綿羊,而年紀大的孩子們,雖然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卻又被全班那種『看到了小綿羊』的『神秘氣氛』所感染,在第一次的觀察中,他們沒有看到,可是他們並不再說:『你騙人。』在第二次要全班和小綿羊道別時,每個孩子都看到了綿羊,看孩子們輕輕道別,眼裡滿溢的關愛與疼惜,讓人感動。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年紀愈小的孩子,他們的想像力愈能被無限寬廣的延展,而年紀較大的孩子,因為有較多被教導理性思考的經驗,所以在類似情境中,他們較常會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令人興奮的是,這些較理性的孩子在年紀較小的孩子們引領下,他們也都一一看到了箱子裡的小綿羊,看到他們心中的小綿羊。 想像力對這個年紀的孩子而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是孩子們創造力發展的基礎,也是孩子們抽象思考的前身,它甚至影響了孩子生活的豐富程度,所以,請所有的大人們要小心,小心的呵護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能擁有的、珍貴的想像力。

轉載§童話故事的神奇力量 王心心

2005年06月03日
公開
8

§童話故事的神奇力量 王心心 童話故事蘊涵了說故事者對孩子無盡的愛和期待,是支持孩子成長的重要力量 童話中「當公主遇見王子...」的情節,對在現實社會打滾的成年人,常顯得虛幻而不切實際,但這些故事卻曾陪伴我們長大,每每在孤獨無助、沮喪困感時,就成為追求希望、支持生命的重要力量,是每個人心底最溫柔的夢。因此看到貴刊去年九月號「當公主遇見王子」一文探討童話中的性別角色時,忍不住想為童話故事辯白。 瞭解故事的意義 孩子愛聽的故事可能隨年齡不同而改變,但故事背後都有其意義,要成人先認識、瞭解並喜愛它,才能對孩子有所助益。 其實,古典童話中「美麗英俊」正代表孩子對完美的期待,但如果成人只將眼光停留在「美麗溫柔的公主」和「英俊勇敢的王子」,自然會擔心影響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同。事實上,除了從性別的角度解讀外,故事背後還可能隱藏著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智慧與勇氣;像灰姑娘不只擁有美貌,更因她的善良慈悲,才能得到仙子幫助、追求到自己的幸福。而【白雪公主】裡的皇后需藉由魔鏡證明自己的美麗,許多人不也因依賴別人的肯定而迷失自我?這些故事所要傳達的,絕不僅是表面炫麗的文字或高潮迭起的劇情,最重要的是它蘊涵了說故事者對孩子無盡的愛和期待。 引領孩子檢視自我 即使是同樣的故事,孩子也很少聽一遍就滿足罷休,他們總想一聽再聽,故事因此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古典童話唯美浪漫,善惡黑白分明,正是孩子所以著迷之處;其實在這虛擬世界的背後,還傳遞了許多人生哲理,在孩子單純的心靈中,希望自己是善,認同自己是王子、公主,成人不必急著打破這份夢幻,等到孩子漸漸成長,故事在心中沈澱,他將能察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影子;當掙扎於人生的善惡抉擇時,童話故事便有如領航員,引領他們隨時檢視自己。以【睡美人】為例,公主在出生時同時受到仙子的祝福與巫婆的詛咒,國王用盡心思,甚至蓋了座高塔來保護她,但她最終仍陷入沉睡,直到王子披荊斬棘而來解救了她,而人世不也如此?孩子生來完美無瑕,彷彿上天賜與的禮物,但縱使父母竭盡心力、呵護備至,孩子仍無法免於人生旅途中的種種試煉,也許有一天就像睡美人般沈沈睡去,直到更大的力量喚醒深處的靈魂,將其拯救出來,才能脫離魔咒的束縛,又如【青蛙王子】中,王子藉由公主的親吻回復正常,與現實生活對應,『親吻』不就是愛嗎?愛能讓迷失的人甦醒,讓心靈重生。 支持人生的動力 童話故事千篇一律的結局:「從此過著福快樂的日子..」也許了無新意,卻是我們沮喪無助時最大的支持力量,因為相信未來有希望,終究會「幸福快樂」,才能辛勤奮鬥不懈,雖然每個人對「幸福快樂」的定義都不同,如果沒有這個簡單的信念,我們怎能期待孩子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我完全同意性別角色不該單一化,不能僅以容貌評斷女性價值,女性也不應缺乏自信、處於被動。然而,超越性別的層次,古典童話背後仍有更深的哲學思想和價值值得探究。誠如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博士所言:「童話故事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更深奧,其中流露出的誠摯和真正的民俗故事,展現出幾個世紀以來人類進化的精華與迷人的魅力。」 話說回來,如果童話故事沒有美麗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還能如此優雅和令人著迷嗎?成長的歲月中,如果少了公主和王子相伴,是否會有些許缺憾?希望下一次當公主遇見王子,我們可以欣賞那份圓滿美好,不再憂心忡忡,在不斷追求現實和理性的同時,保留一些感性和夢想給孩子! 註:本文摘錄自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2000年一月22卷第10期 --------------------------------------------------------------------- 給我的朋友們 故事的選擇,我通常都會找"美好結局"的那一種 因為....所以... 公視「週二不讀書」--可怕的兒童故事? 那一段節目剛好我也有看, 所以我找出很久以前看過的文章 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聲音 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