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Taku's grandpama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我是退休的醫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9年12月19日
公開
13

京都紅葉踏 (1)

'黃山歸來不看嶽, 京都歸來不看楓' 這是多年前 我在旅遊雜誌上, 看到 描述京都賞楓的一篇報導. 這次 和家人 在楓葉正紅的季節, 6天5夜 的京都賞楓行, 讓我 見識到 的京都紅葉之美, 的確不是日本其他地區 的楓紅 所能夠比得上的. 回國之後 對他處的賞楓計劃, 一段時間內 是不會再有興緻了. 談到賞花的時令, 紅葉情報 應該比 櫻花情報 較容易掌握, 因為楓葉由 轉紅到全盛期 約一個多月, 而櫻花 則不到 10天 就凋謝了. 但仍必須掌握時間和 規劃行程, 因為每年 10月中旬以後, 成千上萬的 逐楓客 有如候鳥般的 前往京都. 境內的 各賞楓名所, 人潮洶湧, 交通阻塞, 進出困難. 而且旺季時段 訂旅館十分不容易. 而子苓 總是 等孩子睡覺後, 再徹夜做功課. 花費了不少心血, 安排了比旅行社 更圓滿和專業的行程. 所以的確要感謝 子苓的用心, 看來 她可以改行, 當旅日的導遊或顧問了. 京都, 這個擁有 大和民族 千年首都地位背景的古都, 雖然從明治天皇 正式遷都江戶以後, 卸下了 政經中樞的光環, 但仍舊是 日本歷史, 文化, 和觀光的重鎮. 日本全國, 也不過有 35 處被登錄為 世界文化遺產, 而京都 居然有 17 處, 佔了一半, 可見這個 古老的城市 確有傲人之處. 最令人贊佩的是 京都的建築, 自古以來 都以木造為主, 千百年來 歷經戰亂, 回祿,之災 而損毀的情形, 不計其數. 但一向珍惜古蹟文物的 京都人, 仍然秉持 不屈不撓的精神, 努力的重建家園, 回復舊觀. 因此 在京都境內 至今仍有 2000 多座 維護得相當完善的 神社, 佛寺. 屹立在世人面前, 而且 幾乎每一座 都值得前往 一逐踏紅葉. 在紅葉季節, 甚至 京都本地人, 不眠不休, 都沒有辦法 盡覽當地的 紅葉名所, 更別說是 祗停留 3-5 天的 台灣旅客了. 而且 要踏入 這些名寺古剎賞楓, 都要收費, 並不便宜. 部份 熱門景點, 像嵯峨野的大河內山莊, 大原的寶泉院等, 更干脆提供 抹茶, 和果子 (わがし), 把費用加在入場券內 (變相加價成為 800-900 日元), 所以參加 團体旅遊, 很少會帶你入內參觀. 事實上, 在我們排隊等待要 進入 洛北大原的名寺 '三千院'時, 就遇到國內的 某個知名旅行社的賞楓團, 導遊帶著團員們, 從大門前經過. 祗聽 導遊大聲的說 " 三千院, 裡頭紅楓不多, 而且要脫鞋才能進入, 非常的麻煩, 不值得參觀, 在外面走走和拍照留念 就夠了" 的話, 實在十分可笑. 三千院 是京都地區, 排名第二的 賞楓名所, 寺院內 的楓林, 苔庭, 美不勝收. 但寺院附近 道路狹窄, 交通擁塞, 我們國內的旅行團 辛辛苦苦 好不容易 才抵達的絕佳 觀光景點, 居然 過門而不入, 實在可悲. 一方面也 讓我們稱幸, 還好是 自由行, 才不至於有如此迷糊的 賞楓行程...再次的感謝 子苓的安排.. 這四張京都都內, 放縱 染紅的楓葉. 你說說看 動人不動人呢? 祖孫的背影紅葉踏仙境?

2009年12月17日
公開
10

關東紅葉狩り (4)

由Hoshinoya Resort 帶回家當記念品的星野香皂 輕井澤 車站前公園的 火紅楓樹 輕井澤 鹽澤湖畔的楓林之一 輕井澤 鹽澤湖畔的楓林之二 輕井澤 鹽澤湖畔的 楓紅落葉 輕井澤 三笠通り的別塹 門前的楓林和 白樺樹 關東賞楓的最後一站 非 輕井澤 莫屬了. 這個位於 群馬縣和 長野縣 交界處, 海拔約 1000公尺 的高原地帶. 有"東京後花園" 或"小瑞士"之稱. 在 1886 年 因為英國傳教士 Alexander Croft Shaw 的來訪, 感覺有故鄉 蘇格蘭的味道, 而在這裹 蓋別墅和教堂以來, 慢慢的成為 日本 上流社會和 文人雅士 喜愛的避暑勝地. 尤其長野新幹線通車以後, 從東京到輕井澤 只要一小時 (本來要 3 個小時) 大幅縮短了 東京到此地渡假的距離, 也帶來了更多的 觀光人潮. 這個渡假勝地, 空氣清新, 自然環境宜人, 走進落葉樹和 白樺樹 生長茂盛的樹林內, 深深的吸口氣, 享受 '芬多精'的洗滌. 有不虛此行的感受. 森林深處, 到處可見 達官貴人興建的別墅, 而從車站往北 沿著 '銀座通り' 漫步, 林陰夾道的兩旁, 商店林立. 或是咖啡屋, 餐館, 或是精品店, 古董店,或是流行商品專賣店, 禮品店等等, 房屋的建築, 櫥窗的擺設 多少透露出 西歐風情的 異國情調. 走累了, 踏進一間 古堡造型的 咖啡屋, 叫了一杯醇香的咖啡, 欣賞街道兩旁, 漫天的紅葉 和來來往往的人潮, 人生難得幾時閒? 唉! 還是趁著 走得動的時候, 多出國看看吧. 輕井澤 是 單身男女 最嚮往的渡假地了, 因為多年以前, 日本當時的 明仁太子, 就是在這裡的 網球場上, 邂逅了 太子妃 美智子, 進而自由戀愛, 結成連理.. 所以 不少未婚的女孩 來這裹渡假, 都 穿著 打扮得 十分講究, 甚至手牽 漂亮的寵物如小狗等, 來吸引路人的注目. 希望能像 灰姑娘, 在這裹找到好的對象. 我們在 輕井澤停留二晚, 因為住宿的旅館 '星のヤ' (星野屋, Hoshinoya Resort) 只接受 兩天以上的予約 所以我們祗好住了2夜, 真是豈有此理.. 這間近百年的老店 (1914年), 花了近 11年時間, 在2003年 改造脫胎換骨, 成為"療癒系溫泉" 排名第一的 現代和風, 高級渡假村. 在 20萬 坪的土地, 只用 1万6仟坪 興建旅館, 將一棟棟的客房 沿著人工湖 和小溪流畔 興建. (水波の部屋) 房間內的照明設備和 盥洗室等, 確實很講究, 都是現代的高科技產品. 起居室外, 寬闊的涼台, 擺了舒適的 桌椅. 讓客人在涼台上, 曬太陽, 喝荼, 看書, 賞楓和 欣賞山林湖景 十分的怡人. 天色變暗後, 館方更把湖面的水燈點亮, 祗見一排小屋的倒影 和山谷的樹林相映, 令人沈醉在浪漫的氣氛中.. 由於 旅館第四代主人 星野佳路的理念, 建立 LOHAS (Life Style of Health & Sustain Ability 的簡稱) 客房, 追求身心舒適應有狀態的一種生活方式, 所以 住房內既不擺放電視 也不鋪設網路線. 意思是要住客 休息在返璞歸真的環境?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客房採用 絕熱 挑高的 雙屋頂 不須冷氣. 又利用溫泉的地熱資源 不依賴暖氣和燈油, 頗合乎環保減碳的觀念. 旅館設有 2 個溫泉, Tombo-no-ya 獨立湯屋, 是星野溫泉鄉的公共大浴室, 從客房走路約 10 分, 非住客亦可買票進入泡湯. Meditation Bath 設在半山區, 只供住客專用. 但不是露天溫泉, 而且雖然館方 搞噱頭, 分成光房 (Hikari-no-heya) 和 暗房 (Yami-no-heya), 特別是暗房 澡客須通過黑暗通道, 進入祗有微弱藍光的浴池泡湯. 藉著冥想, 將心內的煩惱, 雜念摒除?? 但使用的住客並不多, 我個人泡了一次以後, 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 這間旅館 不但要連住二天, 而且收費很高. 還好 旅館的住宿 和餐飲服務分開, 並不規定旅客要搭伙. 館區內的 '村民食堂' 價格還算公道, 但要預約, 出菜又慢, 而且味道也不佳. 至於 館內供應的早餐價格, 則貴得離譜. 一個人消費 連稅金 要 7780 日幣. (折合 台幣 2500 元) 比起二期俱樂部 食材既豐盛 價格又合理 的早餐差遠了.. 總而言之, 這間旅館, 雖然在網路上, 名聲十分的響亮. 但是, 我住了 2晚, 綜合印象, 實在不佳, 不但 溫泉的水質並不是很好, 而且餐飲的消費額 頗高. 處處讓客人 有被敲人竹槓的感覺. 所以 肯定下次 不會再來.又今年 年底, '星のや'旅館 在京都 新開分店, 聽說場面十分浩大. 但這趟 我們的京都行 我也不會想去住 新開幕的 '星のヤ 京都店'吧. 舊輕井澤 銀座通 り 街道旁的咖啡店銀座通り林蔭道路旁的楓樹舊三笠飯店-日本最古老的純西洋木造飯店全家人攝於 傳教士 Shaw肖像 和記念Shaw的教堂前

2009年12月15日
公開
10

關東紅葉狩り (3)

記得多年前, 第一次帶立楷到美國波士頓近郊的 Deerfield , Eagle Brook 小學念書時, 剛好是秋天. 整個新英格蘭地區 的山谷 路傍和 湖畔 到處都是 鮮艷奪目的 落葉樹, 印象非常深刻. 回程經過 水牛城 到尼加拉瓜瀑布 再到加拿大的 多倫多遊玩和欣賞歌劇. 中途經過 加拿大 有名的 '楓葉大道', 一路上 滿山遍野 五彩繽紛的紅楓, 美麗的景色 堪稱一絕. 祗是 加拿大的楓樹 高大無比, 楓葉又大, 稍遠距離欣賞 確實燦爛奪目, 但近距離觀看, 卻稍嫌粗糙. 所以 我個人 偏向於喜愛 平易近人, 觸手可摸到葉子的 日本楓樹, 和葉片小而顏色嬌美的 日本楓葉. 關東賞楓的第二站 是位於櫪木縣的 那須高原, 這裹空氣清新 綠草如茵 是日本天皇家族 最喜愛的避暑勝地. 以牧場和 溫泉出名, 建議大家 到達此地後 一定要先嘗試喝 一杯本地出產的 牛奶, 保証味道鮮美.. 我們 抵達飯店後, 本想放下行李 稍作休息後, 就去乘坐有名的 '那須纜車', 欣賞茶臼岳四週的楓紅景色, 但進入館內, 立刻就被這裡週圍的環境,和館內的設施 所吸引, 再也沒有外出的念頭了. 二期俱樂部本館的正面 是一片碎石的水池 十分的優雅動人 走在通往本館的紅葉小徑 心曠神怡 在本館通往石舞台和觀季館的染紅廊道散步 令人目眩 洋式客棧 'Auberge'的外牆 被楓林和 變葉藤 包纏的 絕色錦織 auberge 房間裹頭的 陽台景色 可以形容為 秋紅如炙 通往露天溫泉大浴池的小徑 一旁的溪流是 出名的二會川的支流 落葉蕭蕭 夕陽灑在落葉遍地的小徑 宛如金色的錦緞 令人目眩神迷 泡完露天溫泉後 回程天色已暗 迷濛之際 詩意十足 這間曾經入選為 "世界 100 大飯店", 以及 在日本 連續數年 被評選為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溫泉旅館" 的建築, 從外面看 低調到不行. 但穿過小徑 進入 Lobby 大廳, 一路上, 卻充滿了驚喜. 在佔地 4萬2仟 坪的林區內., 本館的部份, 由日本建築大師 渡邊明 操刀, 最初只有 6 間日式客房. 後來 因人氣太高, 擴建了東館, 由著名的 英國建築師 Terence Conran 設計了 分佈在森林中的 20 間 獨棟 洋式渡假屋 (Auberge). 每個房間的裝璜, 都不相同, 而且客室採用 挑高的木樑, 和四面都面向森林的窗戶, 讓自然風 流到房間內 使住宿客人 融入 大自然裡, 忘卻 日常生活所 累積的壓力和不快, 是十分用心的設計. 飯店內四處 和住宿客房內 擺設的 藝術品, 傢俱 和油畫, 都是超一流水準作品, 加上飯店週遭, 以森林和 溪流 為設計的重點, 清晰的傳遞了 '二期俱樂部'的 "水, 光, 微眠 和靜寂" 的主題. 黃昏時分, 沿著小溪 和夕陽灑在遍地落葉 的小徑漫步, 聆聽溪流的聲音,体驗林木內, 恬靜的氣氛, 讓人難以忘懷. 林中小徑的盡頭, 是飯店的 戶外露天大浴池, 在深秋的 紅葉環繞中, 泡在適溫的 露天溫泉, 是紓解身心 最好的 治療祕方了. 飯店的另外一個賣點, 就是由 日本烹飪界傳奇人物的 前Grand Hyatt 主廚 宮崎康典 所負責的 和風法式懷石料理 La Brise. 採用的食材俱來自, 自家菜園收成的 山菜, 香草, 稻米, 以及當地的野豬, 野鴨, 活魚等. 但坦白說, 味道並非投我所好.. 倒是 晚餐後, 送來的 上等壽司宵夜 和 早上豊盛的洋食, 讓我 心折不已. 我的結論是 那須高原的 二期俱樂部 名不虛傳, 是一流的 賞楓和 渡假 飯店. 進入二期俱樂部飯店 Lobby大廳的 楓紅小徑在Auberge房間的陽台 照一張相片吧Auberge 陽台的另一景

2009年12月13日
公開
17

關東紅葉狩り (2)

和家人 頭一次 專程赴日賞楓 是 6 年多前的事了. 記得 那次 關東地區的逐楓行程 由於 正值楓紅最燦爛的時節 又投宿了 3 間 在日本 享有高知名度的旅館 所以是一趟 令人難以忘懷的旅行. 祗可惜的是 一方面 因為 這 3 間客棧 名不虛傳 館內的設施 都非常完備, 所以一進入旅館 跟本 就不想再外出. 所以沒有 太多的時間 到其他紅葉名所逐楓. 另一方面 返台後 因為較忙 沒能馬上整理 時間久了, 部份拍攝的相片 (輕井澤的 星のや 等) 己經流失, 實在些許的遺憾. 建議大家 如計劃到日本賞櫻或賞楓時, 最好行李不要帶多, 住的飯店也不必太講究. 一早 喝杯濃醇的咖啡就趕緊出門, 到晚上 在觀光景點附近 吃完飯後 再盡興回來, 才不至於浪費寶貴的時間. 從仙壽庵的套房 往外眺望 漫天火紅的楓山 別邸周圍的環繞的清澈小溪 套房內的露天浴池一景 大眾露天浴池外頭的楓林 大廳窗外如詩如畫的一景 散步小徑 途中的休閒小屋, 屋內有不少藏書和咖啡煎茶供住客飲用 散步小徑的滿地落葉 關東紅楓狩り的第一站, 是位於群馬縣二水的 '別邸 仙壽庵'. 由上野搭乘 上越線特急 到二水車站, 早有旅館的服務人員前來等著. 這是我們 第二度投宿這間旅館. 雖然路途遙遠, (從上野到二水 坐車須 2個半 小時左右) 但仍興緻不減, 理由非常簡單, 就是這間別邸 無微不至的 貼心款待, 讓你花錢 用的心服口服. 這間由 羽深隆雄 設計, 得到 88 年 日本建築士學會大獎 的旅館, 內部的裝璜 擺設, 連小角落 都不放過的用心, 處處可見.. 但最令住宿客人 感到窩心 就是從房間內準備的 不同花色 和厚度的浴衣, 背心, 和足下 的禦寒裝備, 外出散步使用的 木屐 雪鞋 到泡澡和 盥洗的用品, 無一不是經過精密的挑選. 館內的女中 和櫃台服務員 必恭必敬的服務態度 和細心準備的 宵夜點心等等--, 更讓旅客 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第二天清晨, 和內人 到靜謐的 染紅林中小徑散步, 並且在 小徑深處的休息閱讀室內, 一邊喝咖啡 一邊在館方準備好的 '一言帳' 上, 寫下 自己二度來訪的感想. 同時也翻閱尋找 3年前, 自已在 第一次來訪時 在一言帳內 所寫的投宿感言. (館方把建館以來 住客寫下的感言 整理後 逐年編訂成冊. 保存在閱讀室的書架上) check out 時, 老板娘 知道 我們從台灣 第二次來訪, 不但給我們 打折扣 算便宜, 而且 送 小禮物 和準備坐車回東京時 在車上吃的飯團. 總而言之 二水的仙壽庵 確實是值得推薦的 一間傳統日式旅館.. 換上浴衣 坐在房內沙發-怡然自得館內散步小徑-楓葉滿地揀些楓紅的落葉回家當記念吧

2009年12月11日
公開
17

關東紅葉狩り (1)

雖然 在日本 渡過了將近有 8 年的歲月, 但活動範圍 侷限在東京, 而且 每天 早出晚歸 忙看病, 忙作實驗, 生活十分忙碌. 所以 對於日本的 四季之美, 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可言. 談到 '秋楓' 我倒回憶起, 住在東京時 有一次和內人 到原宿逛街後 沿著明冶通り 散步到 青山一帶. 祗見 兩傍 整排高大的銀杏 金黃色的葉片 在燦爛的陽光下飛舞 加上落葉紛紛, 陣陣冷風 迎面而來 確實營造出 '黃瑟秋意' 的感觸.. 紅葉(もみじ) 本來是日本人 對秋日 由綠轉黃, 由黃轉紅, 落葉木的泛稱. 因為 楓紅是 構成紅葉的主要大宗, 因此 紅葉 在很久以前就成了 紅楓 的代名詞. 而紅葉之旅 和 秋日賞楓 之間, 也逐漸的被劃上了等號. 其實 楓 在日文 稱為 かえで (Kaede-亦稱為蛙掌). 因為楓葉外觀 酷似青蛙手掌而來. 在日本看得到的 巳有 100 多種 包括了 伊呂波楓, 大楓, 板屋楓, 中國唐楓, 以及日本原生的 羽扇楓等.. 伊呂波楓 (圖一) 別名 高雄楓, 是在日本各大紅葉名所, 最常能看到的 葉面刻痕深, 葉脈為 5-7道 的紅楓. 其他的唐楓 (圖二), 羽扇楓等 則葉脈平淺, 在京都 著名的 東福寺 就培植了 2000株 的唐楓. 楓葉變紅的現象, 可以說是楓樹對 自然界環境變化 反應的結果. 在四季分明的地區, 春夏季 日照長, 葉片利用 豊富的葉綠素行光合作用, 合成醣類等養分, 使大地成為綠泱泱的一片. 進入秋天以後, 一方面 白天日照時間縮短, 夜間低溫時間拉長, 使葉內的葉綠素 合成減少 分解增快, 在葉片內的含量 逐漸降低.. 而葉片中的 葉黃素 和 胡蘿蔔素 一般而言 比較穩定, 故仍存在葉片之中, 進而主宰葉片 由綠轉黃的顏色. 另一方面 進入秋天 落葉樹的葉子 在葉柄基部 會產生離層素, 使植物輸送養分回樹幹的能力減弱, 葡萄糖 被留在葉子裡面, 和葉黃素 在陽光下作用 產生了花青素. 深秋以後 日夜溫差加大, 在有日照的地方 植物產生的花青素就愈多, 紅色增強 變成鮮紅可愛的樹葉了. 其他葉片變紅的 還包括 錦葵科, 野漆樹, 槭樹, 欖仁樹, 甚至 杜鵑, 薔薇, 檀木等, 這些紅葉群組 都屬於 日本紅葉. 揀於嵐山 大河內山莊的 伊呂波楓葉-葉脈深刻 有5-7道揀於京都東福寺的唐楓樹下-葉面切痕比較淡的楓葉

2009年11月20日
公開
12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40)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4) 行的方面 由於 東京是 日本的 政治, 經濟 中心. 人口密集, 汽車擁有率又高, 所以雖然 市內道路, 一再擴建, 但始終趕不上 車輛增加的速度. 尤其在 上 下班 和 中午時段, 道路交通 堵塞問題 仍然十分嚴重.. 為了解決 交通問題, 日本的 中央 和 東京都 政府, 決定再修建 市內高速道路. 但是 在東京都內, 再開闢 新的高速道路, 勢必要佔用 相當多的土地. 而在寸土寸金 的東京市區內, 徵用土地, 並不容易. 而且如果 在現有道路上, 建設高架 的高速公路, 一方面 將會嚴重影響 地面的交通流量. 另一方面 沿線的 商家和住戶, 可能因為 擔心 築路產生的 噪音和廢氣污染, 而反對興建 等等, 難以解決的問題. 讓許多人跌破眼鏡的是,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 官員, 和專家, 學者, 在充分的 調查 和研究, 比較分析, 最後決定採取 地下高速道路的方式.. 此舉 除了可以 大幅縮減 建設的費用, 縮短築路的施工期間, 尚可在隧道內, 設置換氣站, 利用高科技方法, 排除汽車的 廢氣, 有利於 環境保護. 從池袋 - 新宿 - 到澀谷, 是眾所熟知 東京都內 最大的 3 個 商業中心 (有副都心之稱). 同時也是 車流量最大的地區. 所以東京 地下高速道路環狀線的 首段 '山手隧道' (即新宿線) 是建設在 山手大道 (山手通リ) 地下 40 公尺 深 的雙向 4 車道 高速道路. 全長約 11 公里, 於 92 年 開始動工. 預估完工後, 可以減少約 62% 的 東京都 車流量, 開車 由池袋 經新宿 到澀谷 也從 50 分鐘 縮短為 20 分鐘. 以及每年 可以減少大約 2.5 萬 公噸的 二氧化碳 等的好處.. 山手隧道 北側部份 4號 新宿線~ 5號 池袋線 路段 (6.7 Km). 從板橋區 熊野町 到 西新宿已於 2007 年底通車. 市長 石原慎太郎 最引以為傲的就是, 除了有效的 疏緩 了市區的交通擁塞, 將東京的交通 帶入 新紀元之外, 當局 採用 最新的 高科技 環保技術, 除了 在隧道內 設置了 9 個 換氣站外, 還在隧道上方, 裝設了許多 廢氣吸入孔, 將車輛排出的 二氧化碳等, 導入污染過濾系統, 過濾掉 9 成 的污染源, 讓東京成為 減碳和 環保 的城市.. 日本東北秋田縣 的傳統祭典表演北九州市 傳統的 抬燈籠 遊街祭典從1903年開始日本棒球史上有名的早慶戰終於在今年落幕了漂亮嗎? 這地方是 最近成為話題- 六本木Midtown的入口處

2009年11月18日
公開
1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9)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4) 行的方面 日本的 計程車 大抵 分為 2 種, 在大都會地區, 大街小巷, 穿梭繞行, 隨叫隨停 (外表為 黃色, 綠色 等五花十色的 中,小 型車. 起跳車資 為 710 日元) 的Taxi (タクシ-). 以及 在距離都市較遠 的觀光景點, 渡假勝地等地方, 車站外頭, 等候載客的車子, 或由住宿旅館的服務人員, 代叫的 計程車, 多半是 黑色 中型 轎車 ( 起跳 為 1480 日元 ) 稱做 Hire (ハイヤ-). 另外有 載客 7 人以上的 大型車. 則須事先預約, 才能乘坐. 一般而言, 日本 計程車司機, 尤其 ハイヤ- 的駕駛, 敬業 精神可佩. 穿著公司 規定的 制服, 甚至 打領帶 戴制帽. 不但 禮貌週到, 服務親切, 而且 車子內外, 十分乾淨. 司機 開車穩健, 不急也不緩, 坐在車內, 十分舒適. 不像 台北有些 計程車大哥, 載上乘客, 不等客人坐穩, 就快速起動, 橫衝直闖, 讓你 好像上了賊船一樣, 提心吊膽.. 日本的司機, 不會 拒載短程. (乘車拒否) 否則被有關單位 發現, 或 客人提出申訴, 會受到嚴厲的處分. 也甚少有發現有 敲乘客 竹槓, 的黑心司機, 故意 繞大圈, 或走遠路的情形. 但是 因為東京面積,實在太大. 有時司機 走錯路, 或不熟悉住址, 繞圈子,而增加乘車費用, 這時候 司機可能還會 自動減收車資, 做為補償. (現在 連自用車 都裝有 GPS, 不但不會迷路, 而且可以 避開 塞車路線) 但是 日本 Taxi 的車資, 實在太貴. 所以除非必要, 還是辛苦一些, 乘坐 大眾運輸系統, 比較合算.. 行的方面, 最後要提到的 東京都內 的高速道路. 首都高速道路, 在 2005 年 改制為 民營公司化以後, 簡稱為 "首都高" (SHUTO EXPWY). 包括 最主要的 內環 (港區, 千代田區, 和 中央區) -都心環狀線 ( Inner Circular Route, 簡稱 C1 ). 和 外環 (板橋區, 北區, 足立區, 和葛西區等) -中央環狀線 (Central Circular Route, 簡稱 C2 ). 此線的大部份是 地下高速道路, 其中 新宿線已部份通車, 其他的 品川線等 也陸續 不分晝夜, 加緊趕工中. 東京的路上交通, 以 內, 外兩環 為中心. 再以 放射路線 往都外高速道路銜接. 其中最有名的 是往南 到名古屋的 '東名' 自動車道, 以及往北 到仙台的 '東北' 自動車道等等. --待續-- 銀座鬧區松板屋百貨店前的車潮和 正在行駛Taxi 車影湯布院車站前 的 Hire (嘉枝後方的車子)

2009年11月16日
公開
6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8)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 --(4) 行的方面 大和民族 自古以來 飲酒交化盛行. 僅管大家 在白天 開車 安全至上, 規規矩矩, 禮讓行人. 但是 到了晚上, 就是 有一群 像神風特攻飛行隊員的日本人, 幾杯黃湯 下肚之後, 駕起車來 就宛如 脫韁野馬, 橫衝直撞, 什麼 交通規則 都忘個精光 . 加上 大都會區, 車多路窄. 所以酒醉駕駛 肇事 甚至 車禍死亡 的案例 層出不窮. 1970 年 日本國內 景氣大好, 股票和 房地產 漲到最高點, 各行各業 的工廠, 訂單接到手軟. 公司 行號 的交際應酬 接連不斷. 但樂極生悲, 這一年 也是 日本全國 因交通事故死亡 達到最高記錄 (共 一萬 六仟 多人) 的一年. 突來的變故 造成許多家庭的不幸, 而 日本警方 追究原因, 就是 酒醉駕車 所惹來的禍. 日本政府 隔年 就頒布了 全球少見 的 "酒駕嚴懲" 的法條. 規定 酒後駕車 警方取締 的標準 為血液 酒精濃度 達到 0.03 %, (台灣 警方取締標準 和世界各國大抵相同, 是 0.05 % ) 換句話說, 祗要 喝一杯 啤酒 就差不多 達到取締 的標準. 可見 日本 治安部門 整治酒後駕車 的決心.. 到了 2007 年 6月, 國會 再通過 更嚴厲 的新規定, 把酒醉駕車 的處罰 由刑期 3 個月 改成 5 年 以下徒刑, 外加的罰款 也由 5 萬圓 提高到 100 萬圓 日幣 的嚴懲之外, 對於酒類和 車輛 提供者, 甚至連 "同乘者" 即使沒有喝酒, 都要連坐處罰. 重罰之下, 果然奏效. 日本車禍 死亡率 年年下降, 去年度 更首度 跌破 6000人 大關. 法案通過後, 酒廊 或居酒屋 的 老板娘 或服務生, 在客人離開 酒店時, 會一個一個 確認. 酒客中, 如有駕車的人 , 都會叫 計程車. 送醉客回去. 根據 東京友人的傳述, 在 銀座, 或六本木, 的某些高級酒店, 更是 服務週到. 一方面, 請 Taxi 司機, 載酒醉客人 回家, 再由 店內的 小弟, 或特約 請來 的另外一位 計程司機, 開著酒醉者的汽車 緊隨在後 把車一起送回家... 唉! 景氣不佳, 加上峻法伺候, 日本的'夜店', 還真的不好經營喔. 事實上, 以我 個人經驗, 在東京 和親友 相約見面, 或參加應酬 的場合, 最好 還是不要 自己開車, 乘坐 地鐵等, 既輕鬆方便, 又能確實 掌握時間. 夜間開車, 不但 路況 因為黑暗, 不易辨認. 更何況 入夜後的東京, 滿街 計程車, 駛得又快又急, 讓你在馬路上駕駛, 心驚膽跳, 又何必呢? --待續-- 銀座的夜晚 格外的 嫵媚澀谷車站 南口 的夜景澀谷 道玄阪 附近 , 晚上 愈晚愈熱鬧

2009年11月14日
公開
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7)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4) 行的方面 在有 '汽車王國'之稱 的日本, 國內的車子 不但車款多 性能佳 而且價格低廉. 事實上 日本的 汽車工業 起步 比歐美 整整晚了 30 年. 但戰後 很快的有了進步, 韓戰期間 美國大量 向日本購買軍用車輛 更刺激了 日本汽車工業的 發展. 60 年代開始, 日本 汽車業 大量引進 西方國家 的 先進 技術 和 設備, 豊田, 日產, 等大廠 開始 脫穎而出. 配合了 這時期 日本國內 迅速, 蓬勃 發展的 鋼鐵 和 石油化學 工業, 使汽車製造業 如虎 添翼. 到了 70 年代 初期, 日本 汽車業 更以 '小型汽車' 為主攻方向, 開始生產 排氣量小, 耗油量少, 多功能, 配備精良, 甚少故障, 價格低廉 的 家用汽車. 成功的 拓展了 日本 國內, 和海外 的 市場. 帶動了 日本經濟起飛, 創造了 舉世醒目 的 "日本經濟奇蹟".. 到了 1980 年 日本汽車 年產量 更超過美國, 榮登世界第一 '汽車出產大國' 的寶座.. 在日本 駕駛車子 有不少 嚴格 的規定. 首先 想買車 必須先到 住家附近 的警察局 申請到 自用停車場的証明文件(沒有停車位, 不能購車). 其次 在日本 考駕照十分的困難, 76 年 我被 東大 婦產科醫局 派遣到 琦玉縣 的 癌中心病院支援, 因醫院位於 交通 不便的 '上尾' 附近, 必須 駕車上班, 土包子的我 才開始 上駕駛學校學開車. 也因為如此 我才了解 在日本 取得 駕照的 辛苦. 日本的駕駛學校 (自動車 教習所) 必須經由 國家公安委員會 認定. 學校教官 對學生 要求 十分嚴格. 在教室內上課的 學科教習 26 小時, 必須全部修完. 教官 每堂課不但 要點名 而且開始上課後 5 分鐘 就鎖門 不准學生 進出教室. 在練習場 的技能教習 34 小時 (內含 道路實際教習 8 小時). 包括 上坡起步, 路邊停車, 倒車入庫等 的操練. 每個項目的操作 都必須十分熟練, 教官 才會讓你通過試驗, 否則必須重來. 所以 雖然 規定 34 小時 的 教習, 大多數人 必須上 40 小時左右, 而 運動神經 較差 的學生 往往須要 50-60 小時 才能結業. 所以 平均 一個人 須花費 15-20 萬日幣 甚至 30 萬 以上, 才能 參加 卒業考試. 至於駕照考試 分為 2 階段, 第一階段 由 學校主持 測驗學生 的 學科知識 和 駕駛技術, 通過檢定後 發給學生 "假執照" (かり 免許). 第二階段 由取得 假執照 的學生, 在 教官的 帶領下, 實際 上道路駕駛學校的教練車 學習 各項 危險預測 狀況 和 對應方法. 等 道路教習課程修完, 再由 第三者 的教官 檢定 及格後, 才能到 設在各都府縣 的 駕駛執照 學科試驗考場, 集中筆試. 通過後 才正式 發給你 '駕駛執照'. 常常 因為 教官的 有意刁難, 報考了 3-4 次 才通過'路試' 的學生 可大有人在.. 由於 我到日本以後 才考 '駕照', 過程不但 費時 費力 也 費錢. 所以 強烈建議國人, 如果計劃 赴日定居, 出國前, 最好 先考取 台灣 的 駕照 (聽說 在台灣 取得駕照 非常容易). 到日本後, 祗要 參加 學科考試 就可以 取得 日本的 "運轉免許", 過程就 簡單多了.. --待續-- 江戶時代的人力車, 在淺草雷門前排開 等待觀光客乘坐新宿歌舞伎町前, 明治通り 的擁塞交通 特寫新宿伊勢丹百貨公司前-山手通り 的車潮隅田川的 觀光遊船, 在櫻花盛開的季節 可是不容易坐得上喔

2009年11月11日
公開
10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6)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 (4) 行的方面 日本 東京 擁有 全世界 發展 最完備, 最齊全 的大眾運輸系統. 由 JR, 私鐵 (尤其 地鐵) 和 巴士等 組成 綿密 的網路 涵蓋了 東京全域, 並且延伸至 郊區的 衛星城市 和 旅遊景點. 加上 密集 的班次, 提供了 市民 和 觀光客 一個 既 大量, 快速, 又舒適 便利 的 交通工具. 其中 又以 '地鐵' 更是 受到 外國旅客 的 觀迎 和讚賞. 東京地鐵 ( Tokyo Subway ) 是 東京 Metro 公司 (原稱 帝都高速交通營團) 經營 的 9 條 Tokyo Metro 路線 和 東京都 經營的 '都營地下鐵' 4 條線路 的總稱. 目前 有 13 條 線路在運營. 除了 2000年底 開通 採用 最新 磁懸浮 技術 的 都營 '大江戶' 線 乃 環狀線之外, 其餘各線 皆從 東京都 市中心 往外 呈放射狀 運行. 線路總長 已經超過 300 公里, 每日平均 載客量 逼近 1000 千萬 人次 ( 東京 Metro 620 萬, 都營地下鐵 350 萬 ). 是大東京都 地區 最主要 的 通勤 工具.. 東京地鐵 的 浩大地下工程 令人折服. 有些地鐵大站 像 日本 政府 和 民間大型企業 主要 辦公大樓 集中地的 '大手町站' 或 東京 商業 和娛樂 中心 的 '新宿站'等, 擁有 5 和 4 條 地鐵交會. 使得 有些月台 不得不 建在地面下 非常深 的地方 (最深 達 40 公尺). 連自動扶梯 都分成 4-5 段. 尖峰時段 上 下 電動扶梯 連同 中央 的步行階梯 擠滿了人, 宛如 一條 蠢蠢欲動 的 巨龍 甚為壯觀.. 一般 在地鐵車站 的窗口, 都擺置有免費的 '地鐵線路圖', 外出時 攜帶一張線路圖 便可放心 漫遊東京. 2004 年起, 為了便利 國外 觀光客 更採用 '線路 英文子母 編號' 和 '車站 阿拉伯數字 編號' 系統. 譬如 '銀座' (Ginza)線 的 '上野站' 代號是 G 4 等. 方便 搭乘民眾 可以輕鬆 識別 下車及 換乘車站 以及自己 的乘車方向.. 仔細觀察 東京的 上班族 和學生 坐在 地鐵車廂裡 的表情, 年輕的族群 不管男女 大多數會 拿出手機 打簡訊 或 上網 及玩電動. 年紀稍長的 上班 OL 則裝作認真 看書 的樣子 而男士們 則低頭 假寐. 大家動作 整齊劃一, 像機器人 一樣的死板 十分有趣.. 今年 在 日本關東地區 櫻花盛開的 4 月, 我們夫妻 到東京 玩了 21 天, 期間 除了 3 晚 住在 東京郊區 (箱根等). 其餘的 2 個 星期 都投宿在 市中心 赤阪見附 的 AKASAKA EXCELL HOTEL TOKYU (赤阪見附-東急飯店). 距離 '赤阪見附' 地鐵站 的出口 祗隔了 一條馬路, 而且 走路步行 8-10 分左右 還有 '赤阪' 和 '永田町' 2 個 地鐵站 可以利用. 所以 每天外出 到東京 各景點 遊覽 或逛街購物, 都十分 的 輕鬆 方便. 奉勸諸君 如果計劃 赴東京 自由行時, 住宿地點 最好 選擇 離 '東京地鐵' 或 JR 車站 較近的 旅館, 可以 節省 很多的 時間 和 精力, 因為 逛東京 實在是 蠻累的差事. --待續-- 東京最古老的地鐵-銀座線的淺草站出入口之一清晨6點半的赤阪見附地鐵車站 出入口之一東京近郊的 私鐵 小田急線的電車

2009年11月09日
公開
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5)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4) 行的方面 提起 日本的 鐵道發展, 大家 最 耳熟 能詳的 就是 由 JR (前國鐵) 所經營的 新幹線 和 '子彈列車' 了. 不但 速度快, 噪音小, 又準時到站 絕少誤點. 博得旅客們的 讚賞 和 信賴. 而且 讓 JR 更 引以為傲的是 自1964 年 東海新幹線 開始營運以來 至今 40 餘年, 仍然沒有 意外死亡的事故發生, 非常的難得. 唯一的缺點 就是 票價 太貴了一些. 我對 '日本國鐵' 的印象 十分深刻, 因為 在 73 年底, 我剛到日本不久, 就碰上 好幾趟 因為國鐵員工 串連 私鐵和 市內巴士等 的大罷工, 造成 整個東京 交通癱瘓. 祗好 徒步 走了 將近3 個小時 才回到家 的痛苦經驗. 所以 在這裡, 利用一點時間 來討論 日本國鐵 到底 發生了 什麼問題. 本來 '日本國鐵' 自 1872 年 明治政府 開始營運, 一直到 1960 年 '私鐵' (民營鐵道公司) 加入競爭以前 是隸屬於 國家獨佔的 鐵道運輸. 由於 國鐵員工公會 組織 (組合). 勢力龐大, 每年 都藉著發動職員罷工. 要脅政府 加薪, 如果 被政府拒絕, 就繼續罷工下去, 非達目的不可. 造成社會大眾 因通勤的不便 對 國鐵 印象大壞, 紛紛 改搭乘 私鐵 上班 上學. 另一方面 國鐵 內部 從主管階級 到 低層員工, 都是 公務員身份, 不但 缺乏競爭意識, 而且 因為 工作態度 鬆散, 造成多起 人為疏失的 大災難. 再加上 日本全國 將近 百條左右 的國鐵 地方 偏遠路線, 因 乘客 利用率太低 造成 的大幅 赤字. 所以 自 70 年代 '國鐵' 就開始出現 經常性虧損, 到了 1984年, 年度 虧損 1 兆 8000 億 日元, 及 負債總額 達到 37 兆 日元 幾乎等於 日本全年度 總預算 的天文數字. 為了解決 '國鐵' 這個 燙手山芋 日本政府 和 國會 合作, 於 85 年初 一下子 就裁員了 國鐵 的3 分 之 1 員工, 到了 4 月 的內閣會議 更決定將 國鐵 分割 民營化. 全額賣給 JR 東日本 等 6 個 '旅客鐵道株式會社' 來營運.. 意想不到 當初 大家都 不看好的 國鐵 的民營化, 居然產生 神奇的結果. 分割民營化後 的 JR , .不但 旅客 輸送量 大幅提升, 職員 運送工作效率 到 2005 年 提升了 1.81 倍. 安全性 也跟著提升, 事故 發生率 在 1988 年 還有 900 件, 到了2005 年 降低為 455 件. 而且 JR 6 社, 各自利用 地區的特性, 開發了 多樣化 的觀光路線. 和 經營 發展 地域性 產業, 來增加 收入. 至於偏遠路線 的 80% 以上, 則改交給 地方鐵道公司 或 巴士營運. 成功的 解決了 因 國鐵 持續的 赤字, 幾乎 托跨了 日本財政的 棘手問題. 更何況 國鐵民營化 之後, 甚少 再有 以往 大規模 的交通罷工出現, 這是 通勤 上班族 的最大福音. 前些日子, 在 台灣的報紙 和 電視 報導 不時提到 通車 2 年多 以來 , 種種問題 不斷浮現 的 "台灣高鐵". 尤其 不久前 高鐵 公布的 財報, 去年度 累積虧損 達到 675 億元 的驚人數字. 所以 有關單位 何妨 求教 日本政府 改造國鐵 的方法 來大刀闊斧 澈底 改造 '台灣高鐵'.. 善哉! 善哉! --待續-- 這是開往箱根的 小田急Romancecar 而不是新幹線喔姚子-外川 間 運行的 偏遠地區民營鐵道(原來由國鐵經營)

2009年11月07日
公開
11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4)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4) 行的方面 到美國觀光, 大家都知道 沒有車子 等於 沒有腳一樣, 幾乎 什麼地方 都去不成. 而到 日本 尤其是 大都會 來趟 自由行, 則 辛苦一些 必須要靠 自巳的雙足 和 大眾運輸系統 的幫忙了. 雖然 有調查報告 顯示, 新加坡人 走路的 速度 最快. 但是 我還是 認為 東京, 大阪人 的步行速度 才是 世界 最快的. 一般生活 在大城市 的日本人 以 高效率, 快節奏 而著稱. 別看 他們 身体不壯 個子不高 但如果和 日本友人 平時 一起 吃飯 或一起走路, 經常會 讓你 吃得 狼吞虎嚥 或走得 氣喘吁吁 才能 趕上 他們的 速度.. 大和子民 不但走路 速度快, 而且行走街道 斯文有禮 談話 輕聲細語 目不斜視, 縱然 走在路口 等紅燈時 遵守交通規則 不會左顧右盼, 這是日本人 從小 就養成的 好習慣. 所以 當你在 站在銀座 四丁目 的 交叉路口, 要過馬路 等 信號燈 的時候, 看見 馬路對面人群中 東張西望的 大聲談笑 的 東方人 準是 中國人 韓國人 或台灣人 沒錯. (日本 年輕的 族群, 就比較 缺乏 這方面的 素養了) 由於 每天約有 數百萬人 從首都圈 外圍 地區 到 東京 市中心 各處 上班 或 上學. 所以 通勤 尖峰 時段, 在 JR 山手線的 新宿 池袋 等大站 的月台上, 站滿了人. 大家 為了 趕時間 不遲到, 硬擠 也要 擠進 電車廂內, 有時 連電車的 車門 都關閉不了, 所以 車站方面 還得 聘請專人 負責 將乘客 推進車廂 的工作. 好讓車門關上. 電車才能 順利 運轉.. 在東京鬧區 漫步逛街 馬路兩傍 沒有 隨便 停放的車輛. 東京市區內 大約有 5 萬台 計程車 滿街穿梭, 但是在白天 除非 乘客 上 下車 否則 很少 有 Taxi 靠路邊 休息. 縱然晚上 10 點以後 計程車 可以在 車站 出口外頭 暫時停下, 等候酒醉 或單身的女客上車, 但車子 引擎 不能關掉 隨時維持 發動狀態.. 再者 日本雖然是 摩托車的生產大國. 但是 日本國內 騎機車 僅是 少數年輕族群 休閒 兜風 或者是 壽司店, 拉麵店 或 中華料理店 等 外送時使用. 尤其在都會區街道上 十分罕見. 不像 台北 摩托車騎士 在街道上到處亂闖, 行人過馬路 要提心吊膽才行. 所以, 以我多年來 國外旅遊 的經驗 向大家推薦 東京, 芝加哥 和 巴塞隆納 是最適合 觀光客 步行逛街遊覽的 城市了.. --待續-- 有名的東京銀座四丁目交叉路口 的迷人夜景從池袋車站東口的對側馬路邊所拍攝的池袋車站大樓由全日本最多人潮來往的新宿站-北口附近所拍攝相片

2009年11月05日
公開
1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3)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3) 住的方面 在日本 都會區 上班的 薪水族 如果 家無 恆產 , 想要 買一間 " MY HOME ". 可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 舉例說 在東京 市區內 JR 山手線 的車站 附近, 周圍環境 清靜的 一間不到 100平方公尺的 3 房, 要價 可能就要 1 億日元 (最近, 因為不景氣 東京地價 明顯 的滑落. 可能 一半的 價格 就可以成交). 一般人購屋 多選擇在 首都外圍, 坐電車 通勤 平均 60-90 分鐘 到達 市中心 的新興 郊區. 這些地方 房價 3 房 1 廳 約須 3000-4000 萬 日元. 而 買房子以後 的分期付款, 有時 一輩子也 還清不了. 還要 傳承 給 孩子 繼續償還. 所以 許多家庭 連購屋 的念頭, 也不敢奢望 祗好過 '無殼蝸牛' 的生活. 而在東京租屋, 同樣也不便宜 在首都圈內 3 房 1 廳 的公寓 月租大抵是 30 萬 日幣, 而在 距離 市中心 較遠 的郊區 2 房 的 每月租金 也要 10-15 萬 日元左右. 對中下 社會 階級 的家庭, 仍是一筆 不小的 開支. 通常租房子 要透過 不動產 公司的 介紹. 簽約時須給付 2 個月的 押金, 2 個月的 禮金 ( 送給房東的謝儀, 退租時不退還房客 ) 一個月的房租 以及 2-3 個月 的 仲介費. 外國人 如果 想租 高級 住宅區 的 房子 還須要 找日本 當地人士 來做 擔保人. 不過 近來 不動產低迷, 空屋率增加, 不少房東 但求房子能 租出去, 不再提出 不合理的 '禮金' 甚至押金 的要求.. 在日期間 , 一有空閒, 我常往 岳父 開設在 上池袋 的 "加藤病院" 見習 和幫忙. 有時 更自告奮勇 替岳父 到病患家 '往診'. 也正是有 這個機會, 才能 讓我能 了解 東京都內 一般 家庭, 實際的 住家環境. 岳父 間業的 池袋附近地區 是東京 人口密度 最高的 住宅區之一. 也是 中產階級 住家 的大本營. 我在 護士小姐的帶路下 到 醫院附近 各個不同 社會 階層 人士 的家裡 診療 病患. 也順便 觀察了 他們的 居家生活. 感觸很深. 舉例說 1) 在 2 DK 左右 的 舊日式宿舍, 就擠進了 一對 上班 的 中年夫妻, 2 個 已經 進中學的孩子, 1 位 沒有出嫁的 小姑 以及 躺在床上 生病 的老太婆 居住. 2) 在 不到 70 平方公尺 的 改建住宅 住了 兩個世代 包括 已經分家 而且各自起伙 的 2 兄弟 家庭 和 他們的 輪流照料 的高齡雙親. 3) 有些主婦 為了貼補家計 把住家內的 部份 房間出租 但因為 東京都內 房租實在太貴, 經常會有 2-3 人 合租一間 小客室的 情形發生. 一到早上 為了趕著上班 上學, 大家擠在 狹窄 的玄關 找鞋子穿, 讓我去他家 往診時 看見了 覺得 十分有趣 . 4) 究竟 日本 是一個富饒的國家. 比方說 東京都內 人口密集 的池袋, 雖然不是 高級住宅區, 但 富有人家 的豪宅 大戶, 卻彼彼皆是. 而且一棟比一棟豪華. 這些房子 從外面看來 絲毫不起眼. 但一踏入大門 就會 讓你眼睛 為之一亮. 這些 '有錢人' 來岳父 的病院 就診時, 不論在 穿著上 或態度上 也都 十分的低調 和 客氣. 所以 如果 不是去過 他們的 住家 '往診' 還真的 不知道 他們家 的底細.. (當然 醫生看病 應當 一視同仁 不能有貧富的 差別) 日本東京半藏門一番地的高級 Mansion同棟Mansion 的大門入口處東京淺草岳父家的 4-5樓同棟大樓的外觀 (現在低樓層是日本料理店)

2009年11月03日
公開
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2)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3) 住的方面 把上述的 日本人 '脫鞋入室' 和 '跪坐' ニ者 加起來, 就是 大家都 十分熟悉的 "和室" 的特色了. 由於 日本人 喜愛 自然建材 所以 傳統 和室 的地板 一般以 燈蕊草 編織 的 榻榻米 或木質建材 (杉木等) 為主. 我在日本 居住了 一段時間以後 開始 對榻榻米 地床 有了偏好, 因為 榻榻米 材質較軟 冬暖夏涼 席地而坐 或 席地而臥 溫馨舒適, 有回歸 大自然 的感覺. 從事 婦產科行業 的我 有時 因 前夜值班 或白天工作忙碌 從醫院回家後 實在太累 也不洗澡 換衣, 就先躺在 榻榻米 的和室 蓋上一條氈子或大浴巾 閉目養神 或假寐一下, 然後再 洗澡 吃飯 非常方便. 又有時 難得的假日上午, 穿著睡衣 趴在 榻榻米上 看報紙. 早上的 陽光 透過 糊紙 的木框拉門 照在身上 的感覺 十分的 溫暖 舒服. 傳統的 日本 和室 講究的 是 我先前提過的 日式美學 - "佗寂之美" . 利用自然的素材, 簡捷的器物 打造出 幽靜 平實的 空間. 室內的 矮桌椅 或座墊 等家俱, 大多強調 功能性 所以 一般而言 造型簡潔 格調內斂 而不求奢華. 唯一 例外的 是 和室一角落的 '床の間' (とこのま). 這塊面積 一個 榻榻米 左右大小, 高度比 地板稍高 的區域 是和室中 最神聖 的地方. 一般擺設 貴重藝術品, 香爐 或插花 掛畫等. 日本人 在家會客時 長輩 或重要的客人 被請入坐 是距離 床の間 最近的地方. 而年輕的訪客 刞坐在 靠近 拉門的 另一端. 這是 拜訪 日本家庭 必須知道的 禮節, 不要鬧笑話オ好.. 國人購屋, 不少人 喜愛 打造一間 '和室'. 但要注意 的是 由於 它的特殊風格, 常與其他 廳室 的裝璜 格格不入. 也有一些暴發戶, 為了虛榮心作祟, 把和室 裝飾得 燦爛 絢麗, 金碧輝煌 當成室內裝璜的一部份. 而不加使用. 完全失去了 建造 '和室' 的 意義. 十分的可惜. 其實 和室的用途很廣, 大和子民 一向 追求 "禪意". 利用這個 清雅, 簡單 的空間, 靜座 養神 以達到 沉澱心靈 的作用. 其他的用途 包括 待客 泡茶, 小睡 或 小孩子 在家裡面 的安全嬉戲 場所. 同時 也可當成 書房 或客人房間. 是一室多用 的典範. 尤其 在寒冷的冬天, 日本的主婦們 喜歡 在榻榻米 中央部份 擺設 "炬燵" ( こたつ, 電氣暖爐 ), 更使 '和室' 成為 一家人 最常 坐下來 談天 取暖 看報 吃零食 甚至 用餐 的 好地方了. 傳統日式旅館 套房內的 和室和中央的 炬燵(湯布院-玉の湯)湯布院 無量塔山莊 套房內 的高雅和室 及床の間湯布院龜の井別莊 套房內和室的 佗寂之美北海道定山溪古川旅館內的 和式休閑閱覽 室一景

2009年11月01日
公開
9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1)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3) 住的方面 國人赴日 拜訪友人住家 或投宿 傳統日式旅館 一踏入 玄關, 就必須 脫掉 自己的鞋子 換上 主人家 或旅館 所準備的 拖鞋 才能登堂入室. 這種特殊 的生活習俗, 在國際社會中 獨樹一格. 其實 脫鞋入室的行為 在其他國家也 偶而可見. 但多半是 進入 極少見的 神聖 或莊嚴 場所 (教堂, 古蹟), 才有的行為. 而日本人卻 視之 輕鬆平常. 對一般歐美人士 來說, 除非下雨 或 鞋底太骯髒 才會脫鞋入室, 否則 還是 穿著鞋子 在房子內 到處走動. 所以歐美系統 的飯店 不像日式旅館 一般而言 房間內 是不會供應拖鞋 給住宿客人使用. 為什麼 日本人 會有進屋脫鞋的 生活習慣? 我 查遍了文獻資料, 還是不得要領. 可能 古代的馬路 都是泥巴路 而且日本 一年四季 下雨落雪 十分潮濕 加上 大和民族 自古以 魚類 為主食, 為了討生活 必須 下河或下海 捕魚, 穿著 帶有污泥 的草履鞋回家 進屋後 會弄髒地板. 這對愛好清潔的日本人 不能忍受 所以 換鞋 或 赤腳後 才能 入室 的緣故吧. 不過 幾乎可以肯定的 是這個習俗, 應該 不是 由中國傳過去的. 實際上, 脫鞋入室 的作法, 這幾拾年來 在日本 國內 開始出現 不同的聲音. 首先 在寸土寸金 的日本, 一般住家 玄關的設計 不可能有太大的空間, 對身材 高大 或 粗胖 的男士 要俯身 脫 綁 鞋帶 並不容易. 而對 愛美 的 小姐 要穿 或 脫掉 流行的 長桶馬靴 更要 花費 一番工夫. 在講求 時間 和效率的 現代 並不實際. 其次 純日式 房間 特別地板 必須 經常打掃 保持乾淨 清潔. 維護上 費時費力. 所以 近來 不少 新開業的 旅館, 以及住家 採用了 改良 "和洋式" (玄關, 客廳 和 餐廳 地面 捨棄 木板, 改採用 水泥 或 大理石等 的建材) 的 設計, 在房子內 的部分區域 可以穿著外出鞋活動 頗受大家的好評.. 其次要談 的 也是 大和民族 的專利習慣 - 跪坐. 這個 習俗 始於 室町 時代 末期. 在此以前, 日本男人 是盤膝而坐 女性 則採用 豎著半膝的 半跪坐. 而之所以當時的人們 會改成正座 (せぃ ざ 跪坐) 的主要原因. 除了 因為 這時期 日本 境內 盛行茶道, 而一般茶室 的設計 為 小房間, 盤座 會碰到 鄰人 的膝蓋. 另外有一種說法, 就是 室町末期 到 戰國時代 群雄並起 戰亂紛爭不斷, 武士們 提高了警覺心 改為跪坐 以便 隨時 可以起身 應敵作戰 的緣故.. 正確的 跪姿 必須 端正直坐 上半身要挺直. 穿著盛裝 和服 的婦人 跪姿的背影 確實十分迷人. 但是 如果 在正式場合 的 婚宴 或 茶道, 花道等 的聚會上 必須 長時間的跪坐. 縱然 膝下放個 座墊 (ざぶ とん), 對於 沒有跪坐習慣的 國外人士 可是 有得罪受 , 往往跪得 兩腿 發抖 麻庳 而且 腰部 和 膝蓋 會酸痛 好一陣子 的 慘痛 體驗罷了.. --( 待續 )-- 傳統日式旅館 套房的玄關 館內或外出的木屐分得清清楚楚湯布院老店 龜の井別莊 套房 (玄關) 外觀北海道登別溫泉-望樓 套房的 和洋式玄關-派頭十足

2009年10月31日
公開
4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30)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 (3) 住的方面 日本從 50 年代開始, 隨著經濟起飛, 產業 的快速發展 以及 都市人口 的大量集中, 所牽涉到 生活 和居住環境 品質的惡化. 譬如 垃圾的囤積, 廢棄物的處理 和 高科技 產業工廠帶來 的公害問題等 造成 全國各地 空氣, 河川 和海洋等 的污染 日趨嚴重.. 雖然 日本政府當局 有所警惕 建立了 一套 完備的 預防 環境污染 和 都市計劃 等的相關法律 譬如 公害對策基本法, 大氣污染防止法 水質污濁防止法 和都市綠地保護法等. 但是 政府內部 既被動 又僵化的 官僚體系 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終於 在 1956 年 春天 爆發出 駭人聽聞 的悲劇.. 水俁市 是位於 九州 熊本縣 西南方的寧靜小鎮. 早在 50年代 開始 水俁灣 附近的 海面, 就出現 大量魚群 漂浮死亡. 接著 當地居民 家裹飼養的 貓 紛紛被發現 行走搖擺不定, 好像喝醉酒似的 漫無目的 的狂奔 甚至跳海 死亡的怪病 ( 貓舞蹈症 ). 終於 在 56 年 4 月, 一位 6 歲大的女孩 因腦部疾病 而入院. 很快的 幾星期後 陸續發現 其他兒童 和大人 都出現了 同樣的 症狀, 檢查結果 發現 患者們的 中樞神經系統 受到傷害, 導致 肌肉僵硬 痙攣 手足麻痺 脾氣狂躁 甚者 全身器官衰竭而死. 懷孕中的婦女 也因為 食用 受到污染的 魚類, 經胎盤的途徑 造成胎兒 水銀中毒, 產生類似 先天性 腦性痲痺 的後遺症. 全鎮 4萬居民當中, 前後有 1萬人以上 出現 不同程度的 中毒 症狀.. 經過 不斷的查證, 1960 年 正式將此 "甲基汞中毒" 引起的 公害 定名為 '水俁病' 原兇是 當地 製造 高科技產品 -氮肥- 的日本窒素公司工廠 所排放 的產業廢棄物 '汞泥' 污染了 整個水俁灣. 經由自然界 食物鏈 的累積效應, 造成 食用 受到 汞中毒 魚貝類 的 鳥, 貓 和當地居民 因而發病. 1973 年 法院判決 日本窒素公司 必須付出 相當於 3200萬美金的 賠償金. 政府當局 並於 79 年 發佈官方認定的受害者 高達 12000人 以上, 而其中的 1200人已經往生 所以 汞泥污染 造成當地 無辜居民 的傷害和 痛苦 和衍生出 的社會問題 豈是 幾個臭銅錢 所能彌補得了呢? 提及 這段 震驚 日本 甚至於 全世界 由 工業廢棄物 造成的 海洋污染事件. 就是 想讓大家了解 像日本 這樣重視環保 適合居住的國家 也會有 如此慘痛的經驗和教訓. 前車之鑑 希望 我們台灣 政府 當局 能戒慎恐懼, 好好的替 人民 把關 不要重蹈 類似 日本 水俁病 的悲劇發生.. 善哉 善哉 --(待續)-- 忙碌的 北海道 千歲機場 人來人往 為誰忙?我是湯布院的原住民. 湯布院的溪水可是十分清澈喔我是湯布院-無量塔旅館的貓兒. 我可沒有患舞蹈症喔!

2009年10月29日
公開
1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29)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3) 住的方面 國人到日本觀光旅遊, 除非是碰上了 黑心旅行社 的安排. 否則 一般而言 回國後, 都會對日本 這個國家 留下良好的印象. 更有些哈日族 一有空檔機會, 就飛往日本休閒渡假. 原因除了 距離近, 交通, 購物, 飲食等 各方面的便利之外. 還有一個可能大家沒有自覺 但潛意識裹 考量的因素, 就是 日本擁有 既安全, 又清潔 衛生 的居住環境. 讓你不管在 日本任何地方旅遊, 都可以 放心 悠閒 的享受 你的假期.. 舉例說: 日本全國各地 特別是大城市 譬如 東京的自來水 不必再消毒滅菌 就可以直接飲用. 而且 日本境內 幾乎所有的 觀光景點, 到處有 公共廁所的設置, 不但乾淨 而且也不收費. 比起 其他國家 多數的公廁, 骯髒得 讓人望之卻步 的 不良環境, 的確讓 來訪 日本 的旅客 留下 深刻 的 好印象.. 住了近 8年的 東京, 我的感受 就是 日本的居住環境, 確實比 台灣要好許多.. 以前 我在東大 上班, 上衣襯衫的領子 過了 4-5 天 仍然乾淨, 不像 在台北, 穿了一天 衣服的領子 就髒得 非換洗不可 (大氣污染的問題). 東京等 人口密集的大都會 鬧區的街道上雖然 人潮洶湧, 但井然有序 人來人往的行人 既不大聲喧嘩吵鬧 並且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而 路上行駛的車輛 總是 行人優先, 相互禮讓 甚少使用喇吧 更沒有違規停放車子的問題 街頭各處 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很少發現有 垃圾, 煙蒂 或鞋底 踏到了狗屎 等的問題. 在住宅區 不但沒有色情行業 或暴力等 不良團体 的魔手滲入, 而且 區內和 周邊的 道路 一律限制 車速 每小時 30 公里以下. 道路上 隨處可見 為了強制減慢車速的人工凸起路面, 務必提供 住宅區內 居民 尤其 在巷道內嬉戲的 小孩子們 一個既健康 又安全的 生活環境. 晚上的住宅區 一片寧靜, 沒有噪音騷擾 又有地方 自治團體的安全巡邏 , 可以 讓你睡得舒服 一覺到天亮. 更由於 日本家庭 十分配合 和落實 當局規劃 已經 行之多年的 垃圾分類制度 (某些地區 最多達 40几種的分類回收). 以及 日本人 愛乾淨 的性格, 所以 住家周遭 的環境衛生 非常良好, 几乎沒有蒼蠅的 蹤跡 . 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的教育 從幼兒園, 小學 開始 就十分重視 公德心和 守法概念 的培養, 所以孩子們 長大成年之後 自然習成 遵守交通秩序, 不亂丟垃圾等 的好生活習慣. 所以日本 確實 是很適合 尤其 有小孩子的 家庭 定居的好地方.. (待續) 從東京都廳45樓的展望台看過去的新宿超高大樓群從東京都廳45樓層展望台遠眺新宿御苑和周圍大廈日本東京池袋附近的住宅區-小孩遊戲的小巷道日本東京池袋附近住宅區的小馬路

2009年10月27日
公開
20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28)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2) 衣的方面 日本的傳統服裝 - 和服, 是由 中國古代 傳入東瀛. 而在日本 保留了原樣, 而且在 材質, 編織 和 染色 等各方面 加以 改良 並發揚光大 成為 大和民族 延續傳統文化的特殊服飾.. 在 隆重的場合, 比方說 古典音樂會 或結婚喜宴的會場上. 穿著華麗和服的婦人, 以溫柔婉約 高貴典雅的 氣息, 吸取眾人的 目光和 焦點. 充分的顯示出 傳統日本女性的 魅力和 格調. 宛如一件美不勝收 的藝術品. 這是多麼的美好的場景. 所以能擁有一套 材質好, 布料美 的和服 是許多 女孩子的 夢想. 和憧景.. 日本和服 又分成幾類: 首先是皇室 貴族, 在正式場合 穿著的 "唐服" (源於唐代的禮服). 其次是 "吳服" (ごふく), 乃三國時期 的東吳 和日本貿易商 以絲綢等的布料 和精緻細膩 的縫製方法 傳入日本的 高級和服.. 現在 成為 貴婦們, 在正式場合 應酬 交際時 所穿著的 服飾. 最後是 "浴衣" (ゆかた), 又稱 簡易和服, 一般以 棉布 為材質的 簡化版 和服. 因為材質輕便, 穿著 涼快 舒適. 是年輕女性 夏天 的流行 新寵.. 日本和服 最重要的 是在 色彩上 的 "調和之美", 而且穿和服 有所謂的 'TPO' (時間, 地點 和 場合) 的一定規矩. 依照 場合 季節的 不同, 所穿載和服 的樣式 和配件, 也隨之改變. 所以 如何將 和服的款式, 花色 和腰帶 (おび), 飾品, 髮型, 足袋 和 木屐 等 配合的 天衣無縫, 才是穿著 優雅和服 的最大關鍵.. 但一般而言, 日本和服 的價錢 並不便宜, 配件又多 此外 送洗不易, 收納 又必須注意 防霉 防潮濕 和防變質 . 加上 和服的穿法 和腰帶的 綁法 複雜 瑣碎. 而且 穿著盛裝和服後, 不但行動不方便 而且站立, 坐下 和走路等 都必須 慢慢動作, 處處要 注意到 優雅的儀態, 不然 就會顯得不搭配. 所以 漸漸的 被 年青 好動 的 e世代 所遺棄.. 鐮倉鶴岡神社 男祭司官 穿著的 唐服鐮倉鶴岡神社 女祭司官 穿著的 唐服東京神田的吳服名店-胡蝶-職人在現場編織草履鞋的實況京都的女人之二

2009年10月25日
公開
1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7)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2) 衣的方面 日本人的 '衣' 和 '住' 有很密切的關係. 我舉例來說 按照一般的禮節, 我們在街上 遇到了 多年沒有 碰面的老朋友 親戚. 或著 公司內 比較親近要好的 同事, 還是 打牌的 牌友們, 總是 會向她們邀請 來自已的住家坐坐. 甚至 在家裹請一頓便飯招待. 但是這樣的場景 在禮數週到的 日本 卻很少 能碰上.. 主要原因 就是 日本都會區內 一般薪水階級的住宅, 因為太狹窄 而不敢 招待客人 到家裹應酬. 祗好請 友人到 喫茶店 敘舊 談天了. 日本大城市的 大街小巷 到處可見的 喫茶室或 咖啡店, 就是因為 這個緣故 而盛行起來的. 換句話說 絕大多數的日本人 因為沒有辦法, 以 自己的住家 來 "appeal" (炫耀?) 自已. 祗好 退而求其次, 以 '穿著的衣裳' 來顯示 自己的 身價和 地位. 這也就是 日本婦女, 尤其年輕無知的女孩子 瘋狂的追求 所謂 "名牌" 衣飾 的主要原因了. 翻開 日本新聞 的社會版, 不時可看到, 年幼的 女學生 為了想買 名牌 的包包, 不惜和 上了年紀的男人 援交, 或是 年輕的主婦為了 想在朋友的婚禮會場上, 能穿著 名牌 的衣服來 顯示一番, 不惜在 百貨店或 賣場 偷竊衣物 (萬引) 等 的新聞, 都可以解釋是 "虛榮心 作祟" 而犯下的罪行吧. 記得 30 多年前, 一位 世交 好友 雙拾年華 待婚的 寶貝女兒 由台灣來 東京高高興興的遊玩 一個多月 (當時 我們住在日本). 回台後, 居然產生了 很可笑的 後遺症. 就是 不再想和 台灣的 男孩子 相親了. 這位 千金小姐 向她媽媽 抱怨的理由是 台灣的 年輕男孩 不但 長得土土的, 穿著又邋遢 隨便, 頭髮亂了也不整理, 鞋子甚至襪子 都髒汲汲的. 和她在 東京的地鐵車廂內 或馬路上 看到的 日本的男人 穿著體面 筆挺的西服, 頭髮也剪梳得整齊, 皮靴更是擦得亮亮的. 兩者之間的差異, 宛如天壤之別, 讓她下了決心. 不想在台灣相親結婚. 這位大小姐的決定, 讓她父母 啼笑皆非. 頭痛不已.. 後來 這女孩 終就嫁到美國, 而且婚後生活美滿.. 我之所以 提這段趣事的目的, 一方面是佩服這位 待嫁閨女 的敏銳觀察力, 另一方面也 讓大家了解 在泡沫經濟前 的東瀛男女 是如何的注重 儀表和 穿著服飾了.. (待續)東京六本木 高級洋裝店 (1)東京 六本木 高級洋服店 (2)

2009年10月22日
公開
5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26)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1)食的方面 大家都知道, 我們中國菜 或西洋科理 講究的是 "色" "香" "味". 而日本料理 則是 講求 "色" "形" "味" 的飲食文化特徵. 道地的 '京料理' (京都懷石料理) 連當地人都諷刺為 '京都人 都吃不起 的料理'. 在我們外國人 的觀點, 更是 除了 價錢昂貴 之外, 往往會讓你 有吃不飽的感受. 事實上 傳統的日本菜餚 並不特別講究 吃出什麼滋味, 但很重視 "形" 的表達. 將少量的食材, 精雕細椓 加工配色 再擺飾在雅緻的器皿, 宛如一件 美麗的藝術作品 由女侍 恭敬的端到你的桌前. 讓你 '吃巧, 不吃飽'. 難怪 知日之士會挖苦的說 日本菜餚 是用眼睛吃的, 而不是用嘴巴吃的.. 懷石料理 在日本已經有 400多年的歷史, 本來祗是三菜一湯 的儉樸 清淡 料理.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 逐漸成為 上流社會人士的美食. 現在更在 日本料理中 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是最高級的 會席 (與懷石同音) 料理之一. 高級的懷石 course 包括有: 食前酒, 先付, 前菜, お造り (生魚片), 蒸し物, 肉料理 (燒, 烤), 焚合せ (當季蔬菜的煮物), 揚物 (炸物), 接著是 御飯 (講究的採用 當地生產的 優良稻米 用釜炊 的白御飯) 和 汁物 (味噌汁居多), 香の物 ( 漬物如醬菜, 胡瓜等), 最後才上 當季的水果 和甜點 抹茶.. 高級 旅館或 料理店 的 お獻立 (菜單), 都是主廚 每天 依照當日購入的新鮮食材, 考慮好會席的菜色後 再親自用毛筆 書寫的菜單. 所以料理師父 不僅要有高超的廚技工夫之外, 還要懂得 日本傳統 的美學, 譬如 插花, 書道 甚至 茶道 俳句等等. 其實 日本古代 源自飛鳥時期, 由於 聖德太子(西元574-622) 和往後的几位天皇 篤信佛教, 對屠宰大的畜牲食用 以為不仁 而敕令禁止殺生. 所以在往後的 一段長期間, 大和民族的皇親 貴族等 跟本是不吃肉的. 肉類反而是 市井小民 的私下食物. 一直到 第二次大戰後, 日本人 才逐漸了解 肉類的營養價值, 而普遍的被接受 包括 牛肉, 豬肉等 的肉類食品. 日本是世界上 最依賴 海產的國家, 平均每個人 一年要吃掉 70 公斤的魚類. 是世界平均值的 5倍之多. 傳統的 "和食" 以 米飯, 適時蔬菜, 魚類等海產品 再加上醬湯(味噌汁等)為主. 吃起來, 或許不如 中華料理 或歐美洋食來得 可口誘人, 但 和食 貴在清淡, 少有油膩. 加上 日本人 喜愛 大豆製品 (包括 豆腐 納豆 和 味噌等), 蕎麥麵 和 海洋植物 (海藻, 昆布 和紫菜等). 這些食物 在醫學上, 營養學上 都是十分健康的食品. 日本是世界上 最長壽之國, 追究其主要原因 應當和傳統的 "和食" 有密切的關係. 近年來, 隨著歐美食品 尤其速食類食品的 輸入, 使日本人 食的文化 特別是 年輕的世代, 已經明顯出現 急劇西化的傾向. 戰後不久, 日本人在能量 攝取中, 只有 7 % 來自脂肪. 到了90 年代, 從脂肪中 攝取的能量 已經飆升至 25 % . 而在 2002 年統計的 每人每年的蔬菜消費量 下降為 102公斤 比 1980 年 的消費量 整整減少了1成. 難怪 這幾年以來, 肥胖症 和糖尿病的患者 在日本 有激增的趨勢. 這正是 日本人 脫離 他們 傳統 "和食" 的惡果, 如果不改善, 後果堪慮呀.. 北海道定山溪 翠亨亭 晚膳的-お獻立 (菜單)家人端坐在二水 仙壽庵 會席料理的華麗雅室內用膳北海道登別溫泉-望樓 晚膳的 先付月の兔 晚膳的 蒸し物

2009年10月15日
公開
19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5)

日本人的生活之道--(1)食的方面 國人赴日旅遊 或在國內的 高級日本料理店用餐時, 或許你點的菜色是 懷石料理, 松板或神戶牛肉的壽喜燒 還是 鐵板燒, 或是 海膽 鮪魚肚 等的生魚片等. 祭完了五臟廟 心滿意足的同時, 以為 日本人常常上館子或在家裹 吃這類的菜餚 不免會有點羨慕 大和民族的口福享受. 這個推論 並不正確. 事實上, 由於日本的高物價 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必要的高開支, 特別是小孩子的教育費用支出 高得嚇人. 所以 普通薪水階級的家庭,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對於一日三餐 並非十分講究. 甚至可以說很簡單 隨便. 記得過年前, 在 "女性自身"的 日本女性雜誌上, 看到一篇 統計 08年日本家庭 的晚膳菜單排行榜. 前10名內 有9項 包括 咖喱飯, 漢堡, 麵類(包括 烏龍麵和意大利麵) 蛋包飯, 餃子, 豚汁 烤魚 和親子丼 牛丼等蓋飯 以及超商店販買的速食食品等等. 几乎都是簡單而便宜的菜色. 一般人 要在家裹享用 牛肉壽喜燒, 或外出到 較高檔的館子用餐, 還必須等到 家人特殊的節日 (生日, 結婚記念日等)才能一飽口福. 所以 我認為台灣人雖然節省, 但在日常飯菜上 可比日本家庭 吃得還要豊富 . 事實上 在東京 祗要是吃進肚子的東西, 都非常的昂貴. 在六本木 Midtown 一樓 高級水果店內, 一粒百香果 要價 580日幣, 一顆大草莓 750日幣 而一個哈蜜瓜 標價 2萬日幣. 一般百姓在 超市購買蔬菜, 可不是 以重量 而是 '個' 或 '小袋包裝' 為單位計算的. 譬如 一顆像樣的蕃茄 要200日元, 切成四分之一顆的大白菜 350日元. 其他魚類 肉類 尤其牛肉 一小盒 250G的包裝 就要2000日元. 所以 不少精明的主婦 為了節省生活開銷, 不惜 騎了好幾公里的腳踏車 到遠處的大賣場購物. 或儘量去買拍賣品 促銷品, 收集促銷廣告 的傳單 夾報的 折扣券 集點卡 搶購便宜食材. 甚者 專門趕在 超市 8點關門 幾分鐘前, 才來買半價的麵包 食品等. 至於 生活忙碌的 上班族, 在大環境不景氣 生活費用 越來越吃緊的情況下 喜歡在超市 購買 短時間就可以烹調的 半成品 或 熟食食品 (インスタント しよくひん-速食食品 )充飢.. (待續) 日本的高物價-六本木的Midtown水果店百香果一個580日元松阪牛肉 100G 要價3500日幣小粒草莓-一顆150日幣, 大粒草莓則要-750日幣盒裝櫻桃 一盒索價3萬日幣

2009年10月12日
公開
16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4)

介紹一部感人的日本連續劇- 北の國から- (來自北國)--[B] 這部連續劇裡面 並沒有俊男美女, 也沒有大牌明星 或偶像歌手. 內容主要描述 一位因老婆外遇而離了婚 身心重創的中年父親 (黑板五郎-田中邦衛飾演), 帶著一對年幼的兒女 (男孩 黑板純-吉岡秀隆飾演, 女兒 黑板螢-中島朋子飾演), 遠離繁華的東京 搬回故里 北海道 富良野鄉下, 開始在廢棄多年的鄙陋老家 定居生活的北國物語.. 劇中強調的是 在北海道的鄉下地區, 一個嚴酷的大自然環境下, 性格溫厚 頑固的五郎 除了打工兼差和種田之外 還努力學習做一個負責的父親. 而2個住慣了都市生活的兄妹 在 物質缺乏 沒水, 沒電的不便生活環境下 相依為命. 從小學生, 中學生, 戀愛, 工作 一步步成長過程為主的故事.. 全劇 以溫情慈愛的筆 細膩的闡述 家人的親情之愛. 以及鄉下的親戚和友人之間的互相幫忙. 人性的純樸和善良 顯得格外的偉大.. 看完了連續劇之後, 我感動之餘 開始找了許多和本作品有關的花絮新聞. 整理了以後 歸納如下: 1) 本劇從 1981年10月首播, 因應觀眾要求 欲罷不能. 所以一直拍攝到 2002年夏天 前後一共拍了 21年.. 本來預定為24集 一年2個月播送完畢. 剛開始 收視率並不高, 但像倒吃甘蔗 最終回收視率達到 20%, 平均收視率 14.8%. 由於廣受大家的歡迎, 製作單位改為每年一集的番外篇 特別節目的方式播出, 以後再改為每隔 3年才出一個單元. 到89年3月31日的 '歸鄉' 單元 放送收視率33.3%. 2002年9月6日的 '遺言'單元 收視率更高達 38%. 除了當年的 世界杯 足球賽. 和第53回 NHK 紅白歌合戰之外, 創全國收視率 第3高的記錄. 2) 本劇堅持 不更換演員和參与制片工作人員的原則, 所以 21年以來 劇本隨著劇中人的年齡編寫 (飾演男孩的 吉岡秀隆 第一集時才11歲 飾演女孩的 中島朋子 才10歲 . 從小演到大, 從年輕演到老). 21年來, 裡頭的演員都沒變. 觀眾等於看2個孩子 如何從童星 慢慢長大成大明星一樣的真實感. 2002 遺言 最後一集結束拍攝, 電視台當局所提出的最大的理由 竟然是因為 制作的工作人員 高齡化 定年退職 缺乏人手 續編困難. 實在令人扼腕. 3) 本劇的編劇 找上了名作家 也是北海道出身的 倉木聰先生(現在仍住在北海道的富良野附近). 他的堅持是 '電視劇 本身雖然是個大謊言, 但拍片的宗旨 必須追求真實, 不可以作假, 當然也不能用替身演員'. 所以導演 杉田成道 為了追求情節 真實的拍攝 作法極為嚴酷. 從一開始 10歲小孩子 搬運大石頭回家, 以及男孩 遭同學欺負 跌落冰河. 如果以現在的角度看 都已經 違反了 '兒童福利法' 的法條了. 又如 黑板的親戚 北村 想轉業成為拳擊手 和職業拳擊手 肉搏對打 被K的頭破血流的鏡頭 都是真實的場景. 其中最殘酷的考驗 是飾演父親的 田中邦衛, 在嚴冬 意外從屋頂跌落的那一段場面. 這段長達 18 分鐘 的影片, 是在 攝氏零下 50度 的雪地下進行 .因為拍攝的困難 而不斷的NG 總共用了 7個工作天. 杉田導演 在寒冬深夜 指揮拍攝過程. 本來當地晚間溫度已經是 零下30度, 他還吩咐 用2台大風扇 加足馬力送風, 使拍片現場瞬間降到 -50度. 工作人員 為求逼真 不斷在 田中 身上蓋雪, 聽說還 邊加雪 邊說對不起. 等到拍完了片, 田中的手和臉部 都因為凍傷, 而到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 可以想像 輝煌日劇 的背後, 有多少鮮為人知的嚴謹和殘酷. 4) 本劇拍攝的北海道 富良野地區, 在連續劇放送前的1981年底 假日平均才數百人來訪. 到了2002年 年度有249萬人次來旅遊. 使富良野成為北海道 觀光必經的 路線和 名所. 當地的觀光團体 還在富良野車站前, 設立了 "北の國から" 資料館 供人參觀. 更跨張的是 日本觀眾 有人看完本劇後, 決定舉家搬去 北海道富良野居住. 可見本劇的影響層面有多大. 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來介紹這部 在日本泡沫經濟前 國家最富有 最強盛的時期, 由國內最賺錢的民營的商業電視台之一的富士公司 耗下巨資 所拍攝的不朽北國史詩. 這部連續劇 不論是制作單位, 編劇, 演員 和配樂 (尤其主題樂章 由 さだまさし 以優美的 melody 採用小喇吧和 低沉的男音 表達出北海道 淒涼而優美的情調 讓人聽了再聽 依然百聽不厭) 都是一時之選. 拍片過程 處處可見 工作人員的執著和細膩 以及制作的嚴謹和殘酷, 所以難怪 本片能突破了全日本, 連續劇片的拍攝和收視記錄 而且歷久不衰. 也難怪 在富士電視台成立 50週年的 特別節目上, 全場的30多位 大牌演員們 不約而同起立鼓掌 向本片的 杉田導演 和演員 田中邦衛, 中島朋子 致敬意了. 回顧我們台灣 這數拾年來 所拍攝的 黃金時段 連續劇. 制作和編劇的粗糙 以及導演和演員的不專業, 不禁讓我們 嘆了一口氣. 最近 有不少國人喜愛觀賞的韓劇 我的個人淺見是: 90%以上 經過整形的俊男美女, 一集接一集 似乎永遠播不完. 而內容則是眼淚特別多, 意外特別多. 女孩子生氣 落淚的方法 几乎完全一模一樣 好像是規定的演出. 尤其以 同父異母, 同母異父等等--- 一大堆的遺傳亂倫悲劇 來賺婦女觀眾的眼淚和同情, 我實在不敢恭維 領教. 不過 我也不敢再批評下去 否則會被 喜愛韓劇的粉絲們 群起圍剽 把我 罵得狗頭淋漓了.. 北海道的寒冬景色 (1)北海道的寒冬景色 (2)北海道的寒冬景色 (3)高速道路旁被大雪覆蓋的樹林-北海道寒冬景色(4)

2009年10月01日
公開
13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23)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3) 介紹一部感人的日本連續劇-北の國から-(來自北國)--[A] 今年的4月6日是 日本富士電視台 成立50週年的日子. 這間本社總部設於 東京台場的富士電視台, 可以說是日本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電視媒体之一. 一向和我們台灣 關係友好. 旗下的報紙-日本產業經濟新聞 是日本擁有近2億讀者的全國性工商大報. 台灣坊間所盜版販賣的不少著名經典日劇和綜藝節目, 都是富士電視台的作品. 而且自2004年起 已經連續了數年, 這家電視台都勇奪 全日本收視率的三冠王 (全日,晚間時段 和黃金時間). 這天 是我們夫妻赴日賞櫻旅程的第10天, 吃早餐看報紙時, 偶然翻到報上記載 晚間富士電視台 將有超過3個半小時的現場直播節目. 所以下午逛玩 池袋的西武百貨公司之後, 和嘉枝 提早用餐, 晚上8點 準時坐在電視机前 觀賞由 SMAP主持的 富士電視台50週年特別節目. 節目一開始 果然 現場星光閃爍 製作單位 大手筆的請來了 將近40名 主角級的 超大牌男女明星出席. 這些 名演員 平時在綜藝節目 難得露臉. 居然乖乖的在舞台上坐成幾排..包括 唐澤壽明, 淺野ゆぅ子, 織田裕二, 山口智子, 江口洋介, 竹內結子, 竹野內豊, 淺野溫子, 反町隆史, 松島菜菜子, 松隆子, 柳葉敏郎, 深津繪里, 陣內孝則, 柴崎幸 和江角真紀子等. 現場節目的進行 主要是經由 SMAP 的成員, 特別是木村拓哉 當司儀來 介紹和回顧 富士電視台 歷年來 所製作的經典日劇代表作品.. 包括 長假, 東京愛情故事, 101次求婚, 同一屋簷下, 白色巨塔, 五島醫生診療所, 庶務二課, 大搜查線 和水男孩 等等. 同時 現場訪問 當年飾演這些日劇的 男女主角們, 回憶拍戲時的一些趣事和辛苦談等. 由於 我以前很少有時間看日劇, 對以往播出的日本連續劇內容 並不清楚, 所以看了一個小時左右, 就興趣缺缺 轉而聆聽NHK 教育台所播出的古典音樂節目(布拉姆斯的第3號交響曲). 等到聽完樂曲 再轉回第8頻道的富士台時, 正巧是特別節目最後一節時段的播出. 本來想關機睡覺, 但是主持人告訴大家 將有三位神祕佳賓出現 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一會兒, 祗見台上所有的大牌明星們 全体都站起來 鼓掌歡迎入場的二男一女. 分別是導演 杉田成道, 男演員 田中邦衛 以及女星 中島朋子. 雖然有點失禮 但是坦白的說 這三位電視圈的人物, 在日本國內 並非十分的有名氣. 其所以會讓全体名演員們 一致起立致意的理由, 看完了節目 才知道 原來這三位 合作拍攝的 -來自北國- 這部連續劇 是富士電視台的電視制作同仁們 共同推選為 建台50週年 最成功和最具有社會教育價值的連續劇. 仔細的觀看了 節目主持人 採訪了杉田導演 和男主角 田中邦衛等 談到當年拍攝的艱辛過程. 節目也同時錄影訪問了 本片的編劇 名作家 倉木聰先生, 談起當時 劇本構成的理想和堅持. 不禁讓我 十分的嚮往. 所以回到台灣以後不久 就在光華商場的賣場內 找到了 來自北國 以及 來自北國番外篇 上下兩集 共3部DVD, 然後 用了10天的時間 一口氣 全部看完. 果然 是一部令人醒思的 偉大劇作. (待續) Copyrightc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北海道 洞爺湖 溫莎大飯店 的 戶外 寒冬景色從Windsor Toya (溫莎大飯店)大廳望去的北國寒冬景色

2009年06月03日
公開
15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2)

---日本的女人(4)--- 古諺 "女性是弱者, 而媽媽 則是強者". 這句話, 一點都沒錯. 事實上, 日本的教育媽媽 可以說是 日本經濟掘起, 工商百業, 欣欣向榮, 成為世界上的經濟霸權大國的 60年代以後, 才開始出現的社會現象.. 那個年代 的日本先生們, 每天 早出晚歸, 或因為做不完的工作, 或因為商場上 的應酬交際 而忙碌不已. 如果男人在下午 5點多 準時下班回家, 還會被左鄰右舍的 "團地妻們", 懷疑是否 失業 或公司倒閉, 而成為她們的話題人物. 由於丈夫, 每天都不在家裡頭 不能和孩子們 溝通 互動. 好不容易, 到了假日. 先生又要陪 上司 或顧客 去打高爾夫球. 所以孩子們, 大小事情, 几乎全部都包攬在媽媽身上. 尤其是男孩子, 自小就依賴母親. 社會上 很常看到所謂的 "戀母情結"的現象. 這類的男孩, 長大結婚, 成家立業以後, 不但不會持家, 教育子女. 而且對母親 或妻子 有嚴重的依賴性. 所以有不少的主婦, 還要兼做 丈夫的母親. 導至 戰後的日本社會, 表面上 是男尊女卑. 而其實在家庭裡面, 則是女人掌管一切的主宰.. 對於秉持 "家庭就是 人生全部" 理念的 日本全職媽媽而言, 由於丈夫 除了晚歸, 回家睡覺之外, 整天都在外頭忙碌, 甚至有時 連家庭的重大日子 (結婚記念日 或太太 小孩子的生日) 都不能陪伴她們一起渡過, 雖然認命(?). 但心態上, 不免寂寞 失落. 於是 有一部份的母親, 把她們對先生的 關懷 甚至愛情 移轉 (Transference) 到孩子們身上 (尤其男孩). 更讓 孩子們 成年後, 獨立 自主性 成了問題. 我們翻開 日本報祗的 社會版面, 常常會看到, 絕望的母親, 抱著孩子, 跳樓或跳河 心中 (自殺的意思) 的新聞. 你可以發現, 丈夫的遺棄 或家庭糾紛 並非主因. 最多媽媽 會帶著孩子尋短的原因 是孩子 或意外受傷, 或久病不癒. 甚至有因為 孩子頭腦不太好, 追趕不上 別家孩子的學習進度. 就這樣 莫名其妙的理由, 讓孤單 疲累 而且自責的 女人帶 孩子走向黃泉的悲劇. 我對 "教育媽媽" 所下的定義是 抱持著--"考上好的學校 是孩子未來 人生的 唯一出路"--想法的媽媽們. 她們把 自已 甚至整個家庭 的中心, 幾乎全部放在 孩子教育上. 她們的特徵 就是 有事沒事, 就往學校跑, 有時 還會去偷看 孩子有沒有在教室內 認真上課. 甚至 當孩子因為生病而缺課時, 她們還會替孩子到 學校教室上課, 替孩子 抄作業 和做筆記. 像這樣的家長, 在西方社會, 叫做 "Helicopter parents" (直昇機父母). 意思就是 父母像直昇機一樣, 隨時盤旋在子女的上空. 緊盯著孩子 在學校的一切活動. 甚至連 交朋友, 都要介入干涉, 唯恐子女 被欺負, 被帶壞, 或染上惡習等等. 可以說 和日本的教育媽媽, 有異曲同工之妙.. 教育媽媽們 在孩子下課回來 (有些媽媽, 在孩子上高校後, 仍然每天都到校門口, 迎接孩子回家)後, 就迫不及待, 打開孩子的書包, 查看考試的成績, 或家長的連絡簿. 並且 安排各項不同的補習活動. 有些孩子, 平常天 補習下課回來, 有時候 居然 比爸爸下班還要晚才到家, 而且 假日也要補習上課. 孩子 每天生活之忙碌, 令人咋舌. 到了 重大 的升學考試前, 更是對孩子 百般呵護, 無所不從.. 爸爸回家後, 也不得打開電視 看新聞 或棒球中繼節目. 媽媽還費盡心思, 每天準備不同的 點心 補品. 而其中 最令人不敢置信的 是有些教育媽媽, 為了步入青春期, 對女性 的好奇或憧景 而不能 集中精神, 專心念書的男孩子. 不惜寬衣解帶 陪孩子 上床睡覺的 奇聞. 總而言之, 日本的教育媽媽 最害怕, 最不能忍受的, 就是自己家的孩子, 在升學的競賽中, 輸給別人家 (特別是 鄰居 和親友) 的孩子.. 發生在 東京 文京區 的幼兒不幸事件. 應該是 走火入魔 的教育媽媽 一時衝動 所犯下的罪行罷了. 去年7月份, 緯來日本台 推出 由 "米倉涼子" 主演的 富士電視台 連續劇 怪獸家長 (Monster parents) 描述近年來 日本的中小學校, 出現了一群 有錢 有閒的 瑛瑛美代子們. 披著 愛心志工的外衣 或透過 PTA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的運作. 刁蠻 不講理的 干涉學校的管理和營運. 對看不順眼的學生, 老師. 帶頭加以 集体欺凌. 甚至以 趕走老師為樂.. 在日本的 教育界 引起了很大的震憾. 不過 這群所謂的 "怪獸家長" 其主要目的在於家長 個人的權勢 地位. 和以 孩子 升學為重的 教育媽媽, 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整天睡覺喝母奶的娃娃 是世界上 最幸福的一群人了米勒畫作--青春期的男女 不可以玩禁忌的遊戲喔 !

2009年06月01日
公開
19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1)

---日本的女人(3)--- 這是一件 發生時間在 1989年 11月 22日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地點在東京文京區 白山 2丁目 寧靜住宅區, 距離 東京大學 本部 還不到 3000M 的 小公園附近的巷內發生的 幼童失蹤案件. 根據 失蹤的 2歲女孩子母親 報案時的陳述 "下午 4點左右, 她帶著女兒 到 幼稚園 接剛下課的 5歲 哥哥一起要回家時, 在住家附近 稍作逗留 和熟識的鄰居太太 寒暄問好. 才不過 5 分鐘的時間, 女孩子 就失去了蹤影". 這則事件 按晚上電視新聞的報導, 警方 朝誘拐幼童 的方向偵辦. ( 當時 我們仍住在 東京, 子苓和立楷兩個孩子 也在住家附近的 小學就讀. 所以 對這則 疑似誘拐 的事件 十分注意 後續的報導. 一直到現在, 雖然歷時悠久, 但我仍然記憶猶新 非常的深刻). 想不到 3天後, 住在距離發生事件 不遠的鄰近住戶, 35歲 2個孩子的主婦, 在先生的陪同下, 到警察局 出面自首. 由於作案的動機不明, 所以 剛開始 警方還是半信就疑. 一直到 發現女童的屍体. 整個事件的真象, 才慢慢的暴露出來. 實在 令人 心酸, 不解 和 惋惜. 原來 兇手和被害人 的家庭都是中上階層的薪水族, 湊巧都有 5歲的男孩 和2歲的女兒, 而且2個男童在 同一所幼稚園就讀, 所以 雙方的家庭 還來往密切. 11月初, 雙方的女兒 在媽媽的帶領下, 同時報考 在首都圈內, 首屈一指的 "雙葉幼稚園" (每年 每班才收 20名園生, 卻有500名以上的幼兒報考). 兇殺案的 導火線是, 被害的女童考上了. 而兇手的女兒 不幸落榜.. 於放榜後的第三天, 趁著被害者媽媽 不注意的時候, 2歲 無辜的女童. 被熟識的兇手媽媽, 騙到 附近公園的廁所, 用圍巾絞死以後, 幼童的屍体 被裝在袋子, 由兇嫌 當天的晚上 就載回 遠在京都娘家 後院掩埋的 悲劇.. 真相大白之後, 日本舉國嘩然. 偵辦案件的 警方和檢察官, 始終沒有辦法 調查清楚 兇手犯案的真正動機何在? 一位受過 高等教育, 沒有前科, 既慈祥 又盡責 的二個孩子媽媽. 為何會犯下 如此 聳人聽聞的案件. 記得案發後 連續好一段時間, 日本全國上下 從政府到民間, 都在討論這件悲劇. 與論界 由開始的一片指責聲, 沈澱了一段時間候, 轉而憐憫 甚至有 聲援的聲音出現 (教育改革的團体). 犯罪心理學的專家 日本警察大學的青木教授 所下的註腳是 "教育媽媽 長年以來, 彼此之間的 競爭, 產生的過度焦慮 和積壓多年 內心 錯綜複雜 的憂鬱, 讓她們 鑽進了 "升學至上' 的牛角尖, 再也無法看到 前方的光明. 所以 孩子們應試競爭的成敗, 只是 這場悲劇的 引爆點而已". 沒錯. 一向注重學歷, 崇尚名牌 的日本社會, 反映在教育上, 就是所謂的 "菁英主義". 大藏省等中央政府機構 和 大型企業的 領導幹部, 幾乎清一色是 東大等 一流學府出身的 高材生. 每年有 80萬人報考東大, 只錄取3000名左右. (錄取率 低於千分之四). 升學競爭之慘烈, 可想而知.. 所以 為了讓 自己的孩子, 將來能有 出人頭地的機會, 一般日本的家庭, 再怎麼的窮困, 也會縮衣節食, 省吃儉用. 不惜 花費 數倍的學費, 將子女送進 私立學校就讀. 或者 替孩子 購買五花八門的參考書, 逼孩子加入 課外輔導或 補習班. 目的就是 希望子女能考上名牌的大學. --(待續)--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祈求聖母 傌利亞 寬恕這位無知教育媽媽的罪行吧- 阿們

2009年05月27日
公開
9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20)

---日本的女人(2)--- 大家應該 多少有看過, 國興衛視的 "日本住宅改造王" 的電視節目吧. 不管你家的土地, 坪數是多麼的小. 形狀是多麼的奇怪. 經由專業 建築師, 或住宅設計師等 的巧工下, 都可以將它 改造成兼具 功能和 美感 的住家. 像這種 研討收納, 專攻利用 空間的 建築設計, 我猜想 在世界上 也唯有生活在 寸金尺土的日本人, 才能研發出來的 大學問吧. 事實上, 二次大戰之後, 大量就業人口, 湧入大都會區. 使東京市區, 甚至近郊的住宅 嚴重不足. 所以絕大多數的 社會中下層階級的家庭, 祗得住在 房子又小, 住戶又多 的擁擠住宅區 或新開發的社區. 生活在這種環境 的日本婦女, 一方面由於大和民族女性 嬌揉造作 和表裡不一 的人格特質, 一方面由於 耳濡目染, 有樣學樣. 很自然地 發展出 所謂的 "團地妻" 和 "教育媽瑪" 等獨特的 日本社區文化. 這在其他國家, 是很少看得到的現象. 團地妻 (だんち っま) 的意思 就是日本女性, 結婚以後 住在 企業附設的員工宿舍. 或較大規模開發的 社區住宅 (很多是 由政府規劃興建的 國民住宅). 部份喜歡 搬弄是非的主婦們, 在先生和孩子們 早上出門 上班或 上學後. 閒來無事, 就三伍成群, 左鄰右舍, 聚集在一起, 除了 彼此寒暄 問好之外, 開始 東家長, 西家短 的論人是非起來. 由於團地的住宅, 都像是 兔子窩 或像是火柴盒 疊起來的建築, 一進門的玄關, 就面對一字型的狹窄公用通道, 幾乎沒有隱私的空間. 所以 如果家裡的人, 或來訪客人 在房間內, 說話 談笑 稍微大聲, 不幸遇上 住在附近 存心不良的鄰居太太, 隔牆有耳 甚至探頭傾聽, 然後 在第二天早上的團地妻們聚會時, 就可能被加油潻醋 的描述為, 因為 婆媳不和, 甚至於先生外遇 而夫妻吵架等 啼笑皆非的 八掛傳聞. 住在 住宅區或團地, 年青 不太憧得人情事故 的媽媽, 可要 吃不少的苦頭. 因為 想要融入 當地 主婦們的 社交圈, 十分的困難, 退而求其次, 想獨善其身, 不去跟她們打交道, 又會被譏笑 沒有教養和 不懂禮貌. 有時候 家裡天真無知的 孩子們 在社區的公園內, 盪鞦韆 溜滑梯 或玩沙土時, 都會成為 被欺負 或取笑的對象.. 不過 我猜想 泡沫經濟後的 "團地妻" 彼此之間 所談論的 可能改變成 先生們 被減薪 甚至 被裁員 的話題了吧.. 在擁擠的社區公園內嬉戲的媽媽和孩子們西武百貨7樓新設置的算命站-不少的男女專程去捧場喔

2009年05月25日
公開
18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 (19)

---日本的女人(1)--- 以我的多年觀察, 幾乎可以斷言, 日本的小孩子 可以說是 世界上, 數一數二 最幸福, 最受到寵溺的兒童了.. 如果這個結論沒有錯誤的話, 那麼 日本的媽媽們 應該是 最辛苦, 最操勞的一群了. 你說 對不對呢? 漫步在夜晚的銀座街道, 不時可以看到化粧得宜 穿著華麗 典雅的和服, 低聲談笑的 Madame 們, 三伍成群 擦身而過, 發散出 令人怦然心動的 溫柔婉約的氣息. 但是 有誰能知道 她們背後的心酸史呢? 在典型的 男尊女卑 的 封建保守 社會下, 日本女人 自古以來, 除了是 "生孩子的機器" (前日本厚生勞動省 大臣 柳澤伯夫 對女性的形容辭) 和煮飯洗衣的廉價勞工之外, 就是男人隨手可拋棄的玩偶, 和政治 軍事上的 籌碼 和戰利品而已. 而日本女人, 從小就被教養成 逆來順受的 認命個性. 以往的年代, 常會聽到 "娶妻當娶日本老婆" 這句話. 不錯, 尤其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日本女性 既溫柔 又卑屈. 每天跪坐 迎送先生 的外出和歸來. 過著 "家庭就是女人 人生的全部" 的生活. 而喪失了自我的存在. 戰後, 整個大環境的改變, 加上西方 兩性平等的教育下, 日本婦女 逐漸自家庭的 桎梏中解放, 踏進了社會 和就業的大門. 更隨著教育程度 和社會地位的提昇, 日本婦女在 商場上, 政治舞台上, 和運動場上等各領域. 也都開始 風頭漸露, 甚至 光芒四射, 開始和男性爭一席之地了. 祗是日本女性 在工作待遇上, 還是受到 不公平的歧視. 多半被派到 行政文書等的工作, 還是屬於沒有職場保障的 派遣職員而已. 不但薪水不如男性 (2008年厚生勞動省的統計資料, 女性的平均薪酬, 居然比 男性少 43%). 而且 難以昇遷, (女性祗佔高階管理階層的 3%而巳). 在進入公司的面試時, 主考官 常會詢問 應徵的女孩子, 打算何時結婚, 以及婚後 何時會辭職等等, 侵犯到女孩子 人權和 隱私 的問題. 仔細觀察 日本女孩的 あぃ きよぅ(愛嬌) 確實 比起其他東方女性, 要高明多了. 她們和 男人(尤其未婚的男性) 寒暄 或談論事情時 使用的口音和 聲調, 以及近似於討好 或求助的表情. 有時不禁會讓人 有想入非非的錯覺. 比起 她們女性之間彼此的 交談和對話, 基調上 有明顯的不同. 其主要目的 無他. 祗是要討好異性而已.. 一般而言 泡沫經濟之前的日本女性, 是早婚的. 20年代的年輕女性, 樂於進入較大的公司, 當花瓶 和奉茶水的工作. 然後 放大眼睛 和放低身段, 設法 釣一個金龜婿. 所以進入大企業, 祗不過是 覓得良婿的 一個最佳跳板而已. 如果 家裡的女兒 到24-25歲 連男朋友都沒有的時候, 做父母親的 可就緊張了. 到處拜託親友 甚至找媒婆相親----. 而婚後的女性, 絕大多數會辭去工作, 在家裡 好好的養兒育女. 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 是以往傳統日本女性 的最大心願了. 不過 在日本因為 泡沫經濟 而失落的 10多年 以來, 男人為了事業失敗, 公司裁員等的 打擊 而沈淪 喪志之際.. 外表似乎柔弱如水 的日本女性, 卻慢慢的走出了家庭. 或選擇了 當不婚或晚婚 的 "まけ ぃぬ" (Makeinu 指30歲 仍未婚的女性). 或當 近年來流行的 "アラ フォ-" (Arafour or Around 40 指 年齡40歲 上下 不管是未婚, 或結婚生子後, 也繼續留在職場上班工作的女性. 這群女人 顛覆了 以往 將孩子的消費視為至上, 自己省吃儉用, 以節省家庭開支 的思考模式, 轉而注重 自己本人的消費 和享受 的自我投資 主張). 反而成為 挽救日本汲汲可危的 服飾, 化粧品, 和美容保養等 消費市場的重要角色了.京都的女人之二

2009年05月22日
公開
14

我所了解的日本人(18)

當了多年婦產科醫生, 要有每天 24小時 值班的壓力和覺悟. 因為產婦何時要入院生產, 可不是由你 所能夠控制得了的急診. 所以嘉枝和我的旅遊觀, 就是既然要出外渡假 游玩, 就放下身邊的閒雜俗事. 住進最好的飯店. 享受最佳的美食. 否則就干脆呆在家裹休息.. 還有, 旅遊 最好能全体家人 一同出國, 以享天倫之樂. 同時也能藉此機會, 讓孩子們能擴展 他們的視野 和提昇 他們人生觀等的看法. 小女 子苓深知我們的想法. 所以每年 1-2 次的家族旅行, 都費盡心思 細心策劃, 來安排整個行程 (其中絕大多數是個人行). 這10多年來, 我們確實 玩遍了許多地方. 見識了許多一流的飯店, 和享受了不少高級的餐館的美食. 所以 我們要特別感謝 多年來, 子苓的付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子苓給我們 安排的住宿, 不但要看書或上網 來找最好的旅館, 而且指定要父母 住在旅館內最好的房間 (總統級套房不算). 誠に ご苦勞さまでしだ. 雖然 日本的觀光旅遊業, 步入寒冬之際. 但仍有部份的旅館或飯店, 要預約住宿, 須等一段時間, 甚至於半年以上, 才訂得到房間, 尤其在假期時段或 觀光季節更是困難. 譬如 伊豆的 "月の兔", 湯布院的 "龜の井別莊", 京都的 "俵屋" 等. 這些名店 外觀都很低調, 氣派也並不豪華, 溫泉的水質, 也並非特別的好. 而且房價貴得嚇人.. 但仍然能夠博得絕大多數個性龜毛 挑剔 的日本人的歡迎, 甚至於不同文化背景的 外國觀光客的極高評價.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幸運的 這三間旅館, 我都有住宿過的經驗. 各有所長, 各自具備有代表傳統大和民族 歷史, 藝文 美學 等的風格和 色彩. 值得向有心想對日本 這國家多了解的朋友, 做簡單的介紹.. 首先 於2001年末 才開始營業的 伊豆 月の兔. 藉著融合了 日本傳統和西洋現代化的理念. 打出了名聲. 這間旅館, 除了以豊盛美味的 日式懷石 和法國料理 知名之外. 開闢在 臨海山崖上, 視野寬闊的 個室 戶外露天風呂, 更吸引人氣. 在清晨起個大早, 浸泡在檜木的大型戶外溫泉池裡, 觀賞太平洋的日出. 和遠眺 海平面彼方, 相模灣內的 伊豆七島中 最大的島嶼-大島 忽隱忽現的奇景, 夫復何求? 位於九州 金鱗湖畔的 龜の井別莊. 是湯布院地區, 最高等級的旅館. 這家己經有70多年, 民俗風的旅館. 是由原來的農舍改建而成的 10多間獨棟和式別墅等. 除了料理方面, 採用地元生產的 高級食材 豊後牛肉的溫泉蒸, 和地雞料理等, 讓你滿吃之外. 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 清晨時分, 散步到近在咫尺的湖邊, 一方面呼吸新鮮的空氣, 一方面欣賞 被白茫茫的朝霧所輕撫 籠罩的金鱗湖美景. 更值得一提的是 旅館內備有芳香咖啡, 古色古香 宿泊者專用的 "談話室"了. 坐在舒適的靠椅, 或閉目養神, 或看書藉雜誌. 實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京都最古老的旅館-俵屋 (Tawaraya). 這間 擁有300多年的歷史, 被登記為日本國家有形文化財產的京風旅館. 外表看來 老屋土牆, 低調到不行. 但踏進大門, 穿過潑過水的石板小徑, 進入寬長的玄關, 穿著和服的女中, 早就以跪坐古禮, 來迎接貴客的到來. 館內的每一個細微的角落, 或放置著 清秀的插花小品, 或擺飾著古雅的字畫等藝術品. 看似並不經意, 但處處流露出獨特的意境. 加上 中庭天井的 京都傳統庭園景觀, 自然 不造作的景色. 可以說是把 傳統的日式美學, 發揮到極致的表現. 坦白說 傳統的 京 懷石料理 (以當造的鮮魚 和京都蔬菜為主). 既貴 且不合我口味. 但是讓我盛讚不已的是, 這間傳統老鋪, 無微不至 一絲不苟的服務品質. 比方說, 每次當我們要外出逛街購物時, 旅館內的服務人員, 會把刷得乾乾淨淨的皮鞋, 擺在玄關前, 並以跪禮相送. 而且服務客室的女中, 在我們予定入浴的時間前, 會於浴池內預先放好適溫的洗澡水. 這種把 客人 的價值, 發揮到極致的精髓所在, 我認為必須用心感受, 才會了解其價值所在.. 總而言之, 每個人的 審美觀都不同, 喜歡欣賞的景色也不一樣. 以我個人而言, 我非常的喜愛 日本的古老寺院和神社. 尤其是 京都和 鐮倉, 東西兩個 幽雅 清麗的古都. 到處林立著 大小不同的 古剎. 不管是莊嚴肅穆的佛殿, 還是偏荒的住持塚, 處處保持了古樸之美. 與台灣 香火鼎盛, 外觀 金碧輝煌, 雕楝畫樑 的名寺 相比較. 雖然並不起眼, 但碓實多了一份 懷古的幽情. 加上隨著季節的變化, 或有櫻花 或有楓葉的陪伴. 或有傳統的日式 山水庭園景觀相襯. 更突顯出 幽雅 寧靜之美, 值得遊客 一再好好的觀賞. 這也正是 我很喜歡 赴日觀光渡假的 主要原因了. (日本觀光旅遊業-C) 傳統的日式庭園景觀-(1)傳統的日式庭園景觀-(2)傳統的日式庭園景觀-(3)傳統的日式庭園景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