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夏末秋初

赤道下的豔陽天

赤道下的豔陽天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吃完飯~~才有讀書

2008年10月06日
公開
33

不知幾時開始千千食量越來越小,越來越無法順利吃完一餐飯(食量比睿又少又慢)...總是要威脅利誘.連哄帶騙或是爹娘餵,家裡沒啥零食可以吃,但是換菜式.換餐盤.運動.禁食.預告.獎懲.讚美..依然固我 再去翻閱褚皮來時的紀錄寶典..... --先預告•約定好 --說話算話•說到就要做到 --做不到的懲罰•就不要執行(說出) 從孩子最在乎的下手~~看書,睡前念書--褚皮並不建議我這麼作,因為家裡那麼多書,睡前念書是很溫馨的親子時間,是我們和妳在妳還是嬰兒期就養成的生活型態,但是不這麼作還真想不出方法了;妳會依賴爹娘餵(睿睿都自己吃喔),加上有時晚上要去上律動或是英文遊戲課(妳自己很喜歡去),常常遲到也不好(才1小時)又不可能不讓妳去...但妳卻越來越瘦(雖還是很健康)... ------------------------------------------------------------------ 吃飯前千一看白板上用紅字寫著:飯沒有吃完 睡前不能讀書...(這些字妳都會認),馬上眼紅.扁嘴說:那麼多飯(才1/3碗飯~妳看睿睿的碗)媽咪嚴肅的對千說,千千皺眉很辛苦咬著飯(如果爹娘餵.妳又邊吃邊玩)。 我預計40分鐘讓妳吃飯,15分鐘讓妳玩水兼洗澡,15分鐘車程去上律動....希望來得及。結果妳30分鐘吃完,還多10分鐘讓我可以幫妳重編好辮子。 睡前多讀了2本新書給她聽,以獎勵她乖乖吃完飯。我的大寶貝,可以好好專心吃飯嗎? 我還真的無法送妳去非洲勒 >_

品格決定未來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51

BBH媽咪的分享---放著•好好提醒自己 手握緊,線放鬆,風箏才有高飛的機會 多欣賞,少批評,看見孩子成功的笑容 品格的培養是一個內隱的學習,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它是個潛移默化的歷程,無法立竿見影,一蹴而就。中國人說「三歲定終生」,三歲的孩子還未進學,它所指的不可能是「智」方面,但是宅心是否忠厚、會不會替別人想、懂不懂禮貌,三歲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三歲定終身」應該講的是孩子的品格,品格不好,知識再好,誰敢用呢? 因此教育孩子的重點應該是生活習慣的養成、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而不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讓孩子誤以為功課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我們一直極力想打破分數迷思,家長應該知道分數只是評量的一個方式,它不是唯一的方式,而且甲校的一百分可能只等於乙校的五十分,成績好不等於能力好。若能打破國人「考試最大,分數至上」的觀念,父母就可以有更多的心力注意到孩子的品行上;沒有分數的壓力,台灣的孩子也會快樂很多。 父母都知道,現在的社會人際關係及做事的態度最重要,而這兩者都建立在人格上:有好的品格才會交到好的朋友,有敬業的態度才能做出大的事情。 從人類的歷史看起來,不論是什麼時代,只要是人的社會,基本的核心價值都不曾改變:忠誠、正直、公平、正義還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交到好的朋友在事業上才有幫手,而有好的態度才會交到好的朋友,做人態度其實是人際關係的根本,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直、諒其實就是人的品質,只有多聞才是知識。 我常不了解父母親為什麼肯起早睡晚的賺錢,再開車接送孩子去上昂貴的補習班、才藝班,卻沒有花時間在教導孩子的品行上,這是捨本逐末,因為直接影響孩子成功的是他的人品,不是他的知識。現代知識翻新得太快,在學校學的,出了社會後早就用不到了。 沒有從小把孩子教好,孩子進了國中,智慧漸開、身體漸壯後,父母便覺管教不動,這根源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沒有把誠實、尊重、勇敢、相信、謙虛、毅力基本的做人道理教給他,時間都拿去補習拚分數,等他長大威權行不通就不服管教了。 談品格培養必須了解它是一個從小就得教的歷程;它得在生活中慢慢養成,就像品味、風度一樣無法走捷徑,不能去補習班得來;它的核心價值觀必須持久不變,不然孩子會無所適從;這個核心價值觀必須透過生活中的例子或故事中的情結深入孩子心中並明朗化,它不能是抽象口號或教條。當一個孩子養成良好品德後,他會像岳飛、閻海文、高志航一樣盡忠報國,他會像諸葛亮、孫運璿、李國鼎一樣,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最重要是他會成為一個社會中堅份子,誠實的過一生。

夢想.藝術.家---轉載

2008年09月26日
公開
31

夢想.藝術.家 我的「翡冷翠山居閒話」 A Home with Art Sergio Risaliti’s Dream House in Fiesole 撰文.攝影�陳靜寬 每回來到歐洲,尤其待在巴黎、米蘭、佛羅倫斯這些有著許多藝術資源的地方,就覺得住在這裡的人們真是太幸運了!每天觸目所及盡是歷史建築、文化古蹟,隨時可以參觀庫藏豐富的博物館、美術館……生活在藝術殿堂之中,審美觀還能差到哪去? 於是我開始相信,所謂的眼光和品味,不僅是天賦的承襲,也是後天潛移默化的培養。 似乎所有人都對於那天下午的行程感到興奮莫名,午餐過後就滔滔地談論起我們即將要去的地方──翡索雷(Fiesole),一個鄰近佛羅倫斯(Firenze)的山城。博物館學教授說,佛羅倫斯最早就是從翡索雷發展起來的;另一位又說那裡是薄伽丘的《十日談》故事發生的場景;教授的台灣太太則說,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閒話〉寫的極可能就是翡索雷……不過最重要的,前往翡索雷除了可以暫時避開義大利夏日的暑熱,主要還是因為很快地,就可以見到我們的朋友Sergio Risaliti。 一走進翡索雷,她的可愛已經不需要多餘的說明。日光照耀下的葡萄園和橄欖樹林描繪出典型的托斯卡尼風光;磚紅和褐色的屋頂,黃色、灰色、褚紅的牆,深綠的窗門,曲斜的石板路,累積了幾個世紀以來的穩重樸實;遊客在羅馬遺跡和教堂前拍照,幾個穿黑衣的修士在蜿蜒的山路上騎單車經過我們,當路過滿院子怒放的玫瑰花園,人們在露台上熱情地招呼。尚未抵達Sergio家之前,我早已經愛上這個小城。 從外表看起來,Sergio的家和其他坐落在翡索雷的山居別墅一樣閒適寧靜。我一見到Sergio就高興地直說對這個地方的喜愛,「真好,你住在一幅古畫中呢!」沒錯,站在絲柏和橄欖樹包圍的院子裡,放眼往下望就可以看見劇場、浴場那整片的古羅馬遺跡,在這裡連陽光都變得古老了。「這棟房子是20世紀初義大利藝術家Primo Conti的祖宅,」Sergio說,屋前緊鄰的就是Conti紀念美術館。從古羅馬到20世紀初,乍聽之下歷史突然跳接在一起,幾千年的時間感覺又沒有想像中那麼長了。 不過,驚喜還不止於此……。 一踏進屋裡,是全然不同的景物和氛圍──那簡直是座小巧的現代藝術展覽館!走道、牆上、桌面,每個角落都是展示台,繪畫、攝影、雕塑,處處可見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像是德國著名前衛藝術家Joseph Beuys的「大地震」、義大利當代藝術大師Enzo Cucchi送給他的畫作「醉眼惺忪看世界」,牆上那幅中國藝術家Yi Zhou設計的藍底白線條刺繡,和室內佈置的主色相同,好像原本就是為這個房子創作的,搭配得真是完美! 其中有一隻小銅馬十分吸引我,順手拿起來仔細看看,原來是義大利抽象主義大師Marino Marini的作品。Sergio開玩笑說,這裡大部分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用來抵帳的」!Sergio是知名的藝術評論家,除了寫評論、著書,也舉辦藝術展覽,自然結交很多當代藝術家,這隻小銅馬就是幾年前Marini感謝他籌辦抽象主義大師作品展時相贈的友誼紀念。 我告訴Sergio,我很佩服他可以將這些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品,靈巧地擺放在同一個空間中,彷彿渾然天成!他開心地坦承,其實家中的裝潢擺設大多是他美麗的太太Antonella的傑作。曾經擔任藝廊經理的Antonella對居家佈置很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喜歡把所有的東西都僵硬地固定在某個地方,而且喜歡親自動手挪東挪西,「這樣才能隨時依照心情來改變佈置,比較有人味,也能保持新鮮感。」看到藍底白格子的矮桌上放了一本本藝術雜誌,產生一種呼應的效果,其中有Sergio寫的書,還有《attitude》,這對夫妻的幽默感教人打從心底會心一笑。 Sergio的工作室是名副其實的「書房」,四面都是書牆,走道也以書架作為隔間,桌面上、地板上都堆滿了一疊疊的書籍,大部分都是藝術相關主題,當然,仍可看到一些現代藝術作品散落在書叢之間,書桌上還有他以太太為模特兒拍攝的一系列藝術照。以藝術為一生職志的Sergio,從以前到現在仍不斷嘗試著自己創作。 為何選擇住在這個3千年古城的人,卻如此熱衷現代藝術呢?──我忍不住提出我的疑問。「這一切其實是從我5歲的時候,媽媽買給我的第一本書開始。那是一本關於達文西的故事。」15世紀的達文西啟蒙了一個孩子的心靈,從此他便跟藝術脫不了關係。但是教Sergio感觸很深的是:「義大利的城市或許就是因為背負了太多藝術史的光榮,文藝復興的輝煌成就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好像藝術與美只能是博物館的陳列品,難以親近,反而造成了人們和藝術的距離。」因此他進入了可以親身接觸和體驗的現代藝術領域,並且努力讓藝術成為一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Sergio的健談、Antonella的好手藝,讓這次的聚會輕鬆又熱絡,除此之外,Sergio家的兩位小主人為我這次的拜訪增添了幾分甜蜜。Sergio的女兒Rachele和不到1歲的兒子Isacco笑起來簡直像天使,小女孩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做的點心的樣子真是可愛,還帶我去參觀她自己佈置的房間。 我心想,生活在藝術當中的小女孩,多麼幸運!她的父母早已將美的種子,深植在她的內心。 臨走前,我瞥見客廳窗台上隨興放著摘下來的瓜果,中間是一隻手捏的大象,從這裡再環顧Sergio的家,房子裡雖然充斥著現代藝術作品,卻一點也不會讓人感覺做作──這是Sergio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空間,不是展覽館。霎時我明白了,對他而言,藝術品不是裝飾或投資,是他真正的喜愛,就像讀到一半的書,很自然地就攤開擺在那裡,Sergio也是這樣持續地閱讀著他們。這才是真正地「和藝術生活在一起」! 這趟旅行也使我了解到:歷史再古老,人還是活在當下。前人留下來的豐厚藝術資產是滋養心靈的沃土,讓我們可以在自己人生的土地上開出奇艷的花朵。我期望自己也能灌溉他人的生活,在寬庭放進去的每一樣物品,都是可以讓「家」達成夢想的藝術,來到寬庭的朋友愛上它們、擁有它們,讓「美」自然地在家中生根。也因為如此,我同時為自己所做的感到幸福。

母奶&奶粉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50

三鹿奶粉又驗出致命桿菌 三鹿奶粉經檢驗後證實含有三聚氰胺導致嬰幼兒腎結石(已經有4個死亡)。昨天中國媒體報導三鹿奶粉又驗出阪崎氏腸桿菌,可能使初生嬰兒染上腦膜炎和膿毒病,嚴重會導致嬰兒死亡。而台灣廠商進口山東都慶的奶精等原料,全部中招。台北地檢署偵辦毒奶案,追查廠商,盼查明製成何種產品。 --------------------------------------------------------------- 不只是中國.台灣.全球父母都被這一波毒奶粉事件給驚嚇到...思索著為何不餵母奶勒?餵母奶方便、增加寶寶抵抗力、初期幫助子宮收縮、將大腿外側的母奶脂肪用掉.....但是上至我奶奶那老一輩下至新生代全被奶粉公司的醒目廣告術語給徹底洗腦...而忽略那一排小字◎最接近母奶成分的配方奶◎ 懷千千時就打定主意一定餵母奶,上網搜尋餵母奶的各種資訊,返台產檢時還特地去上了幾堂--如何哺餵母奶課程,還將所需裝備全備齊搬回大馬。 因為心臟因素.我必須剖腹生,怕藥物影響母奶,止痛藥.消炎藥我都不敢服用,獨自摸索又超毅力.認真的努力執行全母奶(我將醫院送的2罐奶粉轉手即給三小姑),沒有奶粉~只有母奶... 千千是個天使寶寶乖巧好照顧,瓶餵、親餵她都接受。 我白天3餐、睡前湯湯水水猛灌,半夜是泌乳高峰期,實在好睏設定鬧鐘定時起床擠奶,不到滿月~冷凍庫全滿庫存3~4000cc.的母奶冰棒...怎麼辦?產量過剩,而且母奶解凍再加溫後味道真的好腥啊(我喝過),結果分批送給大千千7個月的小堂哥喝(給了6個月.1~2天2瓶300cc母奶)。 千千全母奶餵至約15個月,因為我右手嚴重媽媽手(應該是擠母奶過度)必需開刀就醫,只好停餵改配方奶。 到了睿睿餵母奶,已經很有經驗。懂得適時.適量刺激泌乳(安全庫存1週量.睿吃飽即可),結果--沒想到睿有嚴重的乳頭混淆,堅持拒絕奶瓶(只好請陪月安娣用針筒餵奶>""

Musik Garten 妙事多--音樂律動

2008年09月16日
公開
36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bid=11&sID=1903133&r=2&page=1---以下BBH--幼兒學習區 妙事多Musik Garten的Rapunzel老師,之前曾經在妙事多Musik Garten網站上發表過這篇文章。 一直以來,家長常常提出對於各種不同的教學法或課程有疑問或比較。 基於尊重每個家庭教養觀念的不同,下面文章所提出的僅有課程教學法上的差異。每一種教學法或教育理論都會有反對及支持者,家長在經過教學法的選擇後,老師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老師能否將教學法的精神完整傳遞才是家長選擇任一教學法的最終目的。 敎授妙事多Musik Garten課程已有八年多,這期間也與一些美育奧福的老師們針對課程上的差異交換過意見. 同時上過兩套課程的家長們也給我ㄧ些他們的看法。很多家長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兩套課程差別在哪裡?” 以下是我的比較提供大家參考。 從教學法及教材兩個方向來討論差異性 我的一位幼兒班家長,她曾是編寫美育教材的資深講師,在跟她的討論過程中得知,美育是秉持著奧福的教學精神,藉由民謠及童謠、文學、戲劇、舞蹈等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奧福樂器的合奏也在早期的課程中就開始呈現,之前最小的上課年齡為三歲左右,近幾年才開始研發兩歲半的課程,一堂課中使用幾首歌來學習樂理,樂器合奏、音樂節奏上是使用ti ta 的傳統奧福教學法。 而妙事多使用的是在美國已經享有盛名的Musik Garten教學法。此套教學法融合了奧福, 高大宜, 戈登, 達克羅茲及蒙特梭利的精神於其中。承襲了奧福對於兒童學習音樂始之於童謠及民謠的理念,高大宜對於用歌唱(人的聲音)來學習音樂的重要性,達克羅茲教授用身體來學習感受音樂的方式,及目前台灣還沒有任何一個教學法使用的戈登(Dr. Edwin Gordon)理論,戈登教學法已經得到許多早期幼兒音樂教育專家的肯定,在北美洲及中國大陸得到廣泛的討論及應用,台灣也有音樂學者出書討論,但是還並未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上。 Musik Garten 45分鐘的課程中有將近十二到十五個活動,讓您的小朋友做八大智能的學習,多重文化及多樣化的活動讓小朋友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的音樂曲目,但螺旋式的增加新的活動也符合了小朋友的學習模式---在熟悉的活動中重複練習達到學習的效果。 如果用一個三角形來解釋Musik Garten的課程,底部的課程為最基礎的寶寶班,所涵蓋的學習方面也最廣,可說是藉由音樂韻文活動來達到全人的發展。當小朋友的年齡及學習經驗的增加,漸漸的往三角形的頂端,也代表著音樂的學習從身體的感受延伸到音樂知識上的理解及技巧上的實踐。 Musik Garten教學法希望孩子在經過這樣循序漸進的環境下理所當然的達到三角型頂端的境界,而不是在強記死背下瞭解音樂理論及技巧,但身體及心靈卻感受不到音樂,對音樂的熱情也容易退卻,不管是否想要讓孩子做專業的音樂學習, 這樣的音樂活動對早期的嬰幼兒發展都已經得到正面的肯定。 從教材方面來看,美育教材為中文國人自行研發。而Musik Garten音樂花園則是英文進口教材 (目前已有幼兒班中文版教材)。個人並不特別偏好中文或英文版教材,但對於Musik Garten音樂花園教材的錄製用心,幼兒的音樂教材中為少見的---幾乎所有歌曲全由音樂家用真正的樂器在錄音室錄製,並非電子合成樂器;目的是讓小朋友能更真切的聽到各種樂器的音質。歌唱方面也是由專業的聲樂家及幼兒合唱團來演唱。讓普遍的童謠及民謠藉由專業的表現方式增進音樂欣賞的目的. 樂曲的選擇方面,美育教材為自行編寫,以本土文化或擬人化的故事內容帶進音樂的元素。 Musik Garten音樂花園教材則是蒐集世界各國歷代相傳,歷久不衰的童謠及民謠。您的小朋友因此可以接觸更多各國不同類型的音樂,文化及傳說故事,也從小建立世界觀。還有一個特點是在Musik Garten音樂花園的課程裡,同一首歌在不同的年齡層裡有不同學習的目的:小朋友用一首他在寶寶班媽媽帶他跳過的舞曲,兩歲時學習節拍,四歲時學習樂器的合奏,而在六歲時學習曲式,這樣的學習方式減低學習上的挫折,達到學習的目的。 對於兩套教學法的評論 並無褒貶之意, 端看各位家長對於教學理論上的喜好,師資同時也是家長考量的原因。不過Musik Garten音樂花園所堅持的音樂學習理論在國內已得到包括音樂學校主任,專業音樂老師,早期幼教專家的肯定, 也成為其他教學法追隨的對象. 當然也包括廣大家長的推從,更多的學習樂趣就請家長親自到教室來體驗。 最後, 我想用戈登博士的一句話來總結Musik Garten教學法的教學目的. "Music literacy is being able to see what you hear and being able to hear what you see" Edwin Gordon 【音樂知識是能看到你耳朵裏聽到的, 以及聽到你眼睛看到的】

和孩子一起愛上運動

2008年09月12日
公開
45

讓孩子愛運動的最好方法就是爸媽也喜歡運動。對幼兒來說,要「動」得有樂趣,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同時必須選擇符合年齡的體能遊戲,讓孩子有成就感,才能產生持續學習的興致。 運動對孩子的好處已經是大家都肯定的。運動正好是認知、情意和技能三方面的結合發展,對孩子來說,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親子玩體能遊戲,養成好習慣 學齡前孩子的可塑性高,同時所接受的社會訊息不是很多,所以,他還不會受到「腳踏車很難學,要跌倒很多次」、「游泳可能會吃到水,很恐怖」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因此學習時自然輕鬆,學習效果也最好。 爸媽多給孩子鼓勵,由體能遊戲來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孩子要學會運動、愛上運動自然變得更容易。但爸媽要知道,自己不愛運動就很難讓孩子愛上運動,所以你必須當孩子的模範,和他一起投入運動,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從家人可以一起做的運動開始 運動遊戲可以從不需要道具,或利用簡單生活工具就可以進行的項目開始。同時,也要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慢慢用引導、漸進的方式來提高難度。 ■ 練習跑步和騎腳踏車 4∼5歲的孩子步伐已達成人的八成,跑跳能力則為成人的五成,所以平時最簡單的運動就是和孩子並肩快走或跑步,但要注意孩子是否能跟上腳步;5∼6歲時,孩子跑步已能自由控制身體了,你可以試著拉長跑步的路程。 此外,近來騎單車風氣盛行,是節能減碳又有益身心的活動,非常適合家人一起參與。一般學習騎車是從2歲9個月左右就可以騎三輪腳踏車,到了4∼5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能騎附有輔助輪的腳踏車,如果平衡感強一點,甚至可以卸掉輔助輪。學會騎車的孩子,多半6歲就騎得很穩了,當他能自己掌控交通工具時,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是準備獨立的一種表現。 ■ 變化多端的球類活動 球是孩子從小到大都喜歡的「玩具」,在不同年紀運用各種材質的球,不但能達到遊戲的目的,也有運動的功能。例如,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玩「拍氣球」,親子隔一段距離面對面,一開始爸媽請先以孩子適合的高度輕輕拍給孩子,等孩子能夠習慣這個高度之後,再慢慢增加高度。鼓勵孩子變換拍打的方式,用手、頭、肩膀、腳、膝蓋去碰球,靈活運用身體各部位。 另外,也可以玩自製「保齡球」遊戲,用6∼10個小寶特瓶裝水(約裝半瓶即可,以免太重打不倒)排成三角形或長方形,畫出一個距離及範圍作為遊戲區,用一顆軟皮球,以手投擲或用腳踢的方式,擊倒瓶罐。距離可以由近而遠漸漸增加難度。至於棒球、乒乓球等需要特別工具,且眼手協調及技巧難度較高的運動,建議在5、6歲之後開始嘗試。 上小學之後,孩子的運動類型開始轉變。由於孩子展開密集的團體生活,會逐漸接觸到團體競賽遊戲,如棒球、躲避球、飛盤,透過這類運動遊戲,孩子很容易和有相同興趣的孩子玩在一起,這麼一來,他們對於團體生活也能適應得比較快。孩子如果有運動基礎、身手靈活,對於跑步、跳遠、跳繩、溜冰等校園裡常見的活動,也就難不倒他。

父母給愛的方式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45

摘錄~~商業周刊第 977 期 作者:李盈穎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 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尤 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 首先,要停下來。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 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 「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 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 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 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幾分? 答題方式 請根據孩子的真實狀況快速給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數各異: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題後,累計總分 (檢測對象 此問卷設計係針對孩子6歲至12歲的父母) 1. 大部分時間,自己整理書包、準備上學用品 2. 受挫或被拒絕時,不會一直吵鬧,或與父母交換條件 3. 很想要超市、百貨公司的某樣東西,未經同意,能等待或放棄 4. 借東西前,會先向物主說一聲 5. 做錯事不會一直說是別人的錯,會想下次怎麼做更好 6. 會時常關心家庭其他成員 7. 客人來家裡,會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給大家留愛吃的東西 8. 規定、約定打電動或看電視時間,或上床睡覺時間,可以遵守 9. 需要做決定時,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不知所措 10. 對於分配到的打掃、洗碗家事或功課,大多能負責 11. 清楚表達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測、詢問半天 12. 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不會馬上喊父母來協助 13. 能自然的對別人招呼,如鄰居、管理員 14. 被指出錯誤,會反省,會思考別人說的,不是只有「我對」 15. 生氣適可而止,能說出為何讓他生氣的事 16. 當父母稱讚別的孩子,也能學習欣賞別人 17. 知道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會表達感謝 18. 在家與在校,態度、表現一樣 19. 在零用錢的額度內適當使用,不超支、不預支 20. 喜歡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 21. 容易親近,大方和善,或樂於與人合作 22. 喜歡動手幫忙做家事,不懶散 23. 在大熱天,雖會煩躁、抱怨,也能去做該做的事 24. 不會一直比較物質的貴賤,或覺得高人一等 檢測結果 37分以上 你不會太寵愛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備很好的社會化能力,能應付變遷快速的社會 36-25分 你有一點寵愛你孩子,現在你要幫助他建立較欠缺的能力 24-12分 你蠻寵愛孩子,有時過度保護,有時又太放任,阻礙他發展相關能力的意願與標準 11分以下 你已經過度寵愛你孩子,使他無法建立許多能力,你應該要檢視他欠缺這些能力的原因,謹記「停收等慢」4口訣

愛肝守則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37

親友傳給我看一篇文章--- 台大醫院醫師最近掀起一股超音波檢查熱,原因是該院一位才37歲的主治醫師就是因為太過仰賴肝功能指數檢查( GOT、GPT),被檢出已有10公分肝癌!且肝已被撐破! 臨床上有太多人都迷信肝功能指數,以為指數正常就一切 OK ,這樣的誤解,連很多專業醫師都會犯,這些平時要民眾建立正確保健常識的醫生,自己的常識竟還不正確。 肝癌的預防要好,早期檢出、早期治療是不二法則許金川表示,醫生對肝病的防治都可能發生錯誤認知,更遑論一般民眾了;這也是肝癌為何如此難以治療的最大原因。 日前,許醫師門診也是有位病人,最近一個月經常肚子痛而且體重也減輕了不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部位有一個很大的肝癌,幾乎 80%的肝臟都「吃」掉了。病人大吃一驚,直呼「怎麼可能?去年才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怎麼可能才短短的一年,就長出這麼大的肝癌?」 原來病人接受的體檢只有做肝功能檢查,檢查結果病人的肝功能都是「正常」。病人接受的肝功能檢查,是肝臟檢查項目中最讓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一種檢查,但這項檢查卻是被國人誤解最深的一項。 因為,很多人以為只要肝功能檢查出來的數值正常的,那肝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結果一樁樁喪失治療先機的悲劇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許金川說:GOT 、GPT 是肝細胞裡面最多的酵素,如果肝臟發炎,或者是不管什原因細胞壞死,壞死之後GOT 、GPT會跑出來,導致 血液裡面的 GOT、GPT數值升高;但是, GOT、GPT 指數不高,卻不代表病人沒有肝硬化或是肝癌。因為形成肝硬化的時候,大部份肝炎患者,就算發炎情形都已經停止了,可是纖維化、肝硬化卻已經形成;一旦變成肝硬化,病人就很容易形肝癌。 另外,肝癌在早期,肝指數也不會高,因為肝癌在生長的時候,只有在肝癌周圍被肝癌壓迫侵犯的肝細胞才會壞死,因此,GOT、GPT 仍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會升高,不會太高;但是,由於很多人缺乏這些知識,因此造成不幸悲劇。 肝的致命傷原因如下: 1. 晚睡、晚起為最大致命傷。 2. 早上不排便。 3. 暴飲暴食。 4. 不吃早餐 → 透支體力而不自知。 5. 服用藥物過度。 6. 防腐劑、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醬)。 7. 不當的油脂(如:沙拉油為不穩定油,烹調盡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如:橄欖油。疲倦 時不吃油炸物,若要吃趁精神好時吃。 8. 不生食(完全熟食)亦不利肝。青菜生吃或煮三分或五分熟,炒過的青菜當天吃完,不要隔夜吃。 要做到,完全不需花錢,只要注意起居與飲食習慣的調整。食療加上時療,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 原因: 晚上9點過後不再進食固體食物(大人.小孩皆是)。 晚上9-11 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倘若此時,作母親的仍處於焦慮狀態,如洗碗盤、盯孩子功課,對健康不利。 晚間 11-凌晨 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 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 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 經,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清晨5-7 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清晨7-9 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 點半,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 9、 10點吃都比不吃好 。 晚睡晚起混亂整個排毒過程;另外,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冷氣吹久了會變胖?

2008年08月19日
公開
44

醫定要注意�上班族看過來! 冷氣吹久了會變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常吹冷氣的上班族注意了!有醫師研究指出,吹冷氣有可能會導致肥胖,這是因為在冷氣房裡待愈久,冷氣溫度調得愈低,人體會進入「類冬眠狀態」,造成體內新陳代謝減低,有人就因此在10天內胖了2.5公斤。 炎熱的夏天每個人都喜歡待在冷氣房,但是你知道嗎?冷氣吹太久 可能會導致發胖。減重醫師劉伯恩研究發現,每天吹冷氣超過10個小時,會導致身體進入「類冬眠狀態」,造成新陳代謝降低,體內溫度也因此下降,腸胃蠕動也會跟著變慢,體內水分不易排出,所以體重直線上升,甚至有患者10天內就胖了2.5公斤。 醫師劉伯恩說:「我們懷疑復胖的人,他們在冷氣房裡面至少一天都吹10個小時以上,那有一個案例比較特別,他在不到10天之內就胖了將近2.5、2.6公斤。」對於這樣的說法,上班族很驚訝,但大家也無奈的說,「夏天沒吹冷氣真的沒辦法做事」。 聽到吹冷氣會變胖的說法,民眾說:「一半一半(相信)吧,熱還是會想吹啊」。怕胖的民眾很無奈,但是不是身材較瘦的民眾可以靠吹冷氣來增胖呢?醫師強調,多吹冷氣對身體並不健康,「我們建議他1個小時裡面,至少要有10分鐘把冷氣關掉,甚至到戶外走一走做深呼吸,流點汗這樣子。」 想要減重又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少吹冷氣和多運動,但最重要的還是飲食正常,保持規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