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別錯過孩子「黃金閱讀期

2008年03月24日
公開
16

幼教網   「不論是聽課還是讀書學習,一個人的理解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過去大腦中所存儲的經驗和知識。有豐富閱讀經驗的人,具備豐富的詞彙量,能夠快速提取、理解聽到的或看到的語言的意義。而閱讀貧乏的人,腦中所儲存的經驗和知識相對貧乏,他所聽到的或讀書看到的語言、詞彙,較少地與已知的語言、詞彙發生聯繫,聽課、讀書的理解力就相對較差。」北京前程美好教育科學研究院董麗燕副院長認為,閱讀對於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閱讀量大會使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知識面、感知力、求知慾、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的形成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方面,都現出明顯的優勢。所以,在一生中的黃金閱讀期做好閱讀儲備,會使一個人受益終身。   愛閱讀的孩子悟性高,注意力集中時間持久,閱讀和聽課的理解力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廣並且深入,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也強,各科成績優良。並且他們具備較好的記憶技巧。一般來說,理解性記憶比機械性記憶效果好。雖然小學生的機械記憶能力比較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孩子們的記憶能力會越來越依賴於理解力。學生的理解記憶占所有記憶的比例,在小學一年級是8%,初二是45%,高二是83%。董麗燕認為,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許多東西,之所以有些學生沒有學會,主要是因為注意力不夠集中,理解力較差;或當時聽懂了,但過後又忘掉了。「知識的遺忘主要是因為學生當時或過後沒有對學習內容進行精細加工---這是形成長期記憶的主要策略。相對於閱讀水平較低的學生,有豐富閱讀經驗的學生能更好地綜合句子內和句子間表達的論點,更容易對知識進行精細加工,加工速度也更快。」   孩子應在什麼時候大量閱讀?   「根據一個人的成長規律和我國的升學考試制度,一個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觀、價值觀、知識基礎的黃金閱讀期,只能在10∼14歲(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之間。」董麗燕認為,小學三年級之前,屬於識字階段,學生還沒有能力進行大量閱讀;而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學校又為迎接中考普遍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習題數量,沒有時間閱讀;到了大學階段,又面臨著繁重的課業、英語考級、考研、實習、就業等一系列壓力,也沒有時間集中閱讀。因此,在10∼14歲這4年的黃金閱讀期內,如果學生能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將幫助他們確立積極的人生觀,提高學習能力,甚至選擇適合的專業方向。如果錯過了這一「黃金閱讀期」,後面各個階段的學習可能會先天不足,那時,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突擊補課將很難奏效。   把課外閱讀時間還給孩子   「每到晚上、雙休日,看到孩子們小小的身影奔波在各種補習班路上時,我都不禁會心疼。許多孩子由於家長望子成龍,從小學二年級,就開上了這樣的『小灶』,有的一直會持續到高中。無論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大都逃脫不了上各種課外班的命運。」董麗燕說。許多孩子因此沒有了自己玩耍、讀書的時間,沒有了思考的閒暇,而滋生出對學習的厭惡。但家長為孩子「加餐」最盛的幾年,正是孩子的「黃金閱讀期」。小升初、中考、高考,一個接一個的考試,家長和學生的「制勝法寶」就是上一個一個的課外補習班。學生假期本應該是大量閱讀、大量實踐的時間,就這樣匆匆度過了。但是,如此付出的結果,卻讓孩子閱讀貧乏,學習後勁明顯不足。結果,孩子越學越吃力,越到高年級,負面影響越大。所以,讓學生從疲憊不堪的補習牢籠中走出來,還他們一個閱讀、實踐、發展自己興趣的空間,應是許多仍然迷信各種文化補習班的家長的當務之急。   如何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   「許多老師和家長把閱讀看成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學生還未捧起書,他們就先規定了要讀什麼書,不能讀什麼書,什麼書堅決不能買,什麼書看見就沒收。結果,還沒有調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已經讓他們對讀書產生了心理負擔。」董麗燕說。提供給孩子們的圖書,都應該是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經典好書。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首要的是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保護他們剛剛萌發的閱讀興趣,否則,任何經典都不會進入他們的視線。還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與同年齡的孩子一樣,對《大宇驚奇系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是她第一次表現出對於文字書而不是連環畫、漫畫書的興趣。但是,女兒卻很怯怯地告訴我,他們老師不讓看』大宇』,有個同學的書被沒收了。我當時的想法是,喜歡略帶恐怖、驚奇情節的故事,是這個年齡孩子的普遍心理,對於孩子剛剛萌發的閱讀興趣,做家長的應該高興。所以,我在半年內,帶著她幾乎買全了這個系列的書。我們倆經常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時間一長,她自己就感覺到這樣的故事其實也沒有什麼新奇,閱讀興趣逐漸轉移到了科幻、文學名著和名人傳記方面。當讀完文學作品,看完名畫之後,她就對作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找來關於作者的各種版本的傳記;看完人物傳記,又對人物的其他作品、所處時代的歷史產生了興趣。就這樣,女兒的閱讀面迅速擴大,直到最終看到了《吳健雄傳》、《居里夫人傳》,就愛上了物理。此時她剛上初一,已讀過逾千本書籍。初中三年,她泡在學校圖書館裡,以每天一至兩本書的速度閱讀,直到熟悉了學校圖書館中每一個書架上的書。董麗燕說。   董麗燕告訴記者,大量閱讀不但沒有影響她女兒的學習成績,而且使她一直輕輕鬆鬆地保持在班級前幾名,文理科全優,同時她還是班長、學校小記者、文學會會長、優秀班幹部、學習部長,課餘時間做了大量的其他工作。   許多重點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有大量的閱讀經歷,有著豐富的課餘愛好。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了他們的注意力、理解力,使他們逐漸顯現出學習方法好、學習效率高、學習後勁足、文化底蘊厚的優勢,關鍵是他們學得不那麼累。當然,最讓別的同學、家長羨慕的,還是他們不怕各種考試,並能在這些考試中輕鬆獲勝

感動是因為我們懂得什麼叫愛 /李家同

2008年03月23日
公開
14

感動是因為我們懂得什麼叫愛 /李家同 我做大學教授已經很多年了, 我注意到大學男生屬於白面書生的已經非常少了, 大多數男生都有很健康的膚色, 可是比起在外面做工的工人來說,似乎我們的大學生仍然白得多了。 張炳漢是少數皮膚非常黑的那種大學生, 難怪他的外號叫作「小黑」, 我是他的導師,第一天導師生面談, 他就解釋給我聽為何他如此之黑, 他說他從高二開始就去工地做小工, 再加上他是屏東鄉下長大的,所以皮膚黑得不得了。 他說他家不富有,學費和生活費都要靠哥哥, 而他哥哥就是一位完全靠勞力賺錢的建築工人, 他大一暑假就跟著他哥哥打工,賺了幾萬元。 有一天,一位屏東縣社會局的社工人員來找我, 他告訴我一件令我大吃一驚的事, 他說張炳漢現在的父母絕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因為他們血型都是O型,而張炳漢卻是A型, 他們早就發現了這個個案, 經過電腦資料庫不斷的搜尋,他們總算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 長話短說, 我只在這裡說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他們發現張炳漢其實是走失的孩子, 他現在的父母領養了他, 而他被發現時穿的衣服也有很清楚的記錄, 當時他只有二歲, 十八年來,他的親生父母仍保留著當年尋人的廣告, 也從未放棄過找他的意念, 那個廣告上的衣服和小黑當年被找到的完全吻合, 再加上其他的證據, 他們已可百分之百地確定小黑可以回到親生父母懷抱了。 社工人員問我小黑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我告訴他小黑性格非常爽朗, 他建議我們就立刻告訴他這個消息。 小黑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感到十分地激動, 可是,他告訴我,他早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可能是他的親生父母, 血型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他和他哥哥完全不像, 他哥哥不太會唸書,國中畢業以後就去做工了, 他卻對唸書一點困難也沒有,他哥哥體格也比他強壯得多。 他們倆唯一相同之處是口音, 可是他認為這是因為他從小學他哥哥的緣故。 不要看小黑年紀輕輕,他的決定卻充滿了智慧, 他說他不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什麼人物, 可是不論他們是什麼人,他的身分證上父母欄不會改變, 他的理由非常簡單:他們對我這麼好,收養了我, 含辛茹苦地將我帶大,我這一輩子都會認他們為爸爸媽媽。 至於親生父母,我會孝順他們,將他們看成自己的父母, 只是在法律上,我不要認祖歸宗了。 我和社工人員都為小黑的決定深受感動, 社工人員告訴小黑, 他的生父是一位地位不小的公務員,生母是中學老師, 他們還有一個兒子,比小黑小一歲, 念大學一年級,他們住在台北。 小黑表現得出奇鎮靜,他要和社工人員一齊回屏東去, 將這一切告訴他的爸爸媽媽, 他的爸爸媽媽是典型的鄉下好人, 他們聽到這個好消息立刻和台北方面聯絡, 約好週六小黑去台北見他的親生父母。 誰陪他去呢?這個責任落到我和太太身上, 我們夫婦二人抓了小黑,到街上去買了新的牛仔褲,新的花襯衫, 當時已冷了,我們順便又替他買了一件新毛衣, 星期六一早就從台中開車去台北「相親」。 小黑雖然是個壯漢,可是當他走下汽車的時候, 兩腿都有點軟了,幾乎由我和太太扶著他進電梯上樓, 大門打開,小黑的媽媽將他一把抱住,哭得像個小孩, 小黑有沒有掉眼淚,我已不記得了, 我發現小黑比他媽媽高一個頭,現在是由他來輕拍安慰媽媽。 事後,他告訴我,當天他在回台中的火車上, 大哭一場,弄得旁邊的人莫名其妙。 我和我太太當然識相地只坐了半小時就走了, 半小時內,我觀察到他的親生父母都是非常入情入理的人, 他的弟弟和他很像,可是白得多,和小黑一比,真是所謂的白面書生了。 我心中暗自得意,覺得還是我們的小黑比較漂亮, 尤其他笑的時候,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齒, 有一種特別男孩子的魅力。 小黑收到一件夾克做為禮物,是滑雪的那種羽毛衣, 小黑當場試穿,完全合身, 這也靠我事先通風報信,將小黑的尺寸告訴了他的親生父母。 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小黑要我請客, 將他的「雙方家長」都請到台中來, 我這個導師只好聽命,除了兩對爸媽以外, 我還請了小黑的哥哥和他的親弟弟, 因為大家都是很真誠的人,宴會進行得十分愉快, 我發現小黑的哥哥的確比他壯得多, 我又發現小黑的弟弟比他們白了太多, 小黑好像感到這一點, 他說他還有一個綽號,叫做「非洲小白臉」, 他顯然希望由此說來縮短他和弟弟間的距離。 小黑的帳戶中增加了很多錢, 可是小黑的生活一如往常, 只是週末有時北上台北,有時南下屏東, 他的親生母親一開始時每天打電話來噓寒問暖, 他只好求饒,因為同學們已經開始嘲笑他了。 大二暑假開始,小黑向我辭行, 我問他暑假中要做什麼?他說他要去做苦工, 我暗示他可以不必擔心學費和生活費了, 他說他一定要再去屏東,和他哥哥在一起做一個暑假的苦工, 他要讓他哥哥知道他沒有變,他仍是他的弟弟。 我知道屏東的太陽毒得厲害,在烈日之下抬磚頭、搬水泥, 不是什麼舒服的事,我有點捨不得他做這種苦工。 小黑看出了我的表情,安慰我,教我不要擔心, 他說他就是喜歡做苦工,他還告訴我他做工的時候, 向來打赤膊打赤腳,這是他最痛快的時候。 可是小黑沒有騙得了我, 我知道小黑不是為了喜歡打赤膊、打赤腳而去做苦工的, 如果僅僅只要享受這種樂趣,去游泳就可以了, 我知道他去做工,完全是為了要作一個好弟弟。 小黑大三沒有做工了, 他是資訊系的學生,大三都有做實驗的計畫, 整個暑假都在電腦房裡,他自己說,他一定白了很多。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我看到小黑身旁多了一個年輕人, 在他旁邊玩電腦,我覺得他有點面善, 小黑替我介紹,原來這就是他弟弟,可是我怎麼樣都認不出來了。 他過去不是個白面書生嗎?現在為什麼黑了好多,也強壯多了? 小黑的弟弟告訴我,他已經打了兩個暑假的苦工, 都是在屏東,兩個暑假下來,他就永遠黑掉了, 我忍不住問他,難道他也需要錢嗎?小黑的弟弟笑了, 黝黑的臉,露出了一嘴的白牙齒, 他指著小黑對我說「我要當他的弟弟」。 在烈日下做兩個暑假的苦工,他真的當成小黑的弟弟了。 我們有選擇的權利,而每個選擇都是轉折。 小黑可以選擇回台北血緣父母的身邊; 小黑的弟弟可以選擇做其他輕鬆的工作; 而他們的選擇,更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繫, 不單單是親情,還有選擇後面的智慧。 「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您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 就是把它分享給您四周的人;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 ...

孤單的路,誰曾陪妳走過?

2008年03月17日
公開
2

孤單的路,誰曾陪妳走過? 好感動的一篇故事,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往往貼身以及最接近的人、事、物, 都常被自己遺忘,是否再檢視一下身旁,以免有所遺憾! 那年,她終於決定逃離嗜賭 成性的 先生,從北部的舊家打包, 帶著三名子女風塵僕僕地下到南部避開先生與債權人的糾纏。 接下來的每天,她清晨三點半就起床,騎著從鄰居那要到的破爛 二手腳踏車,到市場採購當天需要的菜色,回家仔細地配料捲成 漂亮可口的壽司,再趁年輕人趕著上學和上班的時間,到公車站 前擺攤叫賣。賣完早餐回到家,兩個孩子已經到學校去。 她拿出一塊塊布料按工廠要求裁製成需要的樣式,這樣忙沒幾個小時,到快中午時,她得頂著豔陽或大雨將存放在冰箱裡的第二批壽司,帶到某個熱鬧的街頭一面躲警察、一面叫賣。 賣完午餐,她再回家裡趕製更多的成衣直到四點多,她簡單地為孩子們準備好晚餐擱在餐桌上,自己再胡亂塞些東西果腹後,又騎車到一家不怎麼近的公司裡打卡,搖身一變成為清潔婦,匆匆忙忙地在各個樓層間打掃清理。 晚上十點她回到家,孩子們已經該休息。 她得相當努力才能維持自己母親的身份,溫和地喚他們上床睡覺,將所有因為疲憊、虛脫、怨懟、悲傷而幾乎要湧出雙眼的淚水吞回肚裡。 這樣一天硬撐過一天,幾年後她終於存下一筆錢,便不再賣那最耗費她體力的壽司,也推辭了成衣加工,白天到附近一家花店賣花,晚上仍當她的清潔婦。 又過了一 兩年,朋友將花店頂讓給她,她乾脆也不做清潔婦了,專心地經營起她的花店。 漸漸地,她的花店生意愈做愈好,口碑比朋友經營時還響亮,她的生活獲得更多改善,孩子們靠著她的犧牲,個個高學歷、成就非凡。 逢人問起她如何將自己的一生推到如此的顛峰時,她總是聲淚俱下,提起所有的孤獨坎坷,認為沒人能比她更為淒慘,這一切都是靠自己掙來的。 表面上為自己驕傲,內心裡卻難過無比 ── 這麼一條孤單漫長的路,竟然沒人曾拉她一把。 50歲這年,孩子們為她辦了一個很特別的慶生會。 她在花店裡忙了一整天,疲憊不堪,走進客廳,屋子裡的歡呼聲幾乎要掀了她的房子。她定睛一看,全是過去 20年來的老朋友,他們之中很多人或先或後,都到了不同的地方發展,為著她的慶生會,還特地大老遠趕回來。 提起當年往事,那送給她二手腳踏車的鄰居,因為放心不下她每天都得騎車,在當鄰居的幾年,定期幫她維修 ── 她記起來,多虧他,別人腳踏車是愈騎舊,她的卻是愈騎愈新,全由鄰居自己掏腰包幫她換裝零件。 一位婦人靜靜地坐在客廳的角落,含著意味深長的淚水向她微笑 ── 她記起這位心軟的鄰居,在早些年自己忙到沒時間做晚餐時,她曾每晚定時出現,無論如何拉她到她家去吃東西,還要她打包回去給孩子吃。 她有些訝異地,看著屋裡一位位老朋友,有的人曾送她孩子衣物,持續好幾年。 有的曾免費幫她修理家電用品,從來不拿零件或維修費;有的曾在她病中分著接手所有的工作;有的曾自告奮勇,在孩子最需要有人訂正作業時,每晚到家裡來教她孩子 …… 這些人來來去去,時代久遠,她幾乎都忘了曾有這些人存在。 她轉向她三個珍貴又貼心的孩子,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她的成功從來不是單靠自己,她的辛苦不曾孤單,太多人都幫她分擔過, 一顆沈鬱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生命中的感恩,需要我們刻意去記憶、細數。太多人伸出手給過我們這裡一點、那裡一點希望的人,都像海邊的沙,曾經出現,又消失無蹤。 當我們細數上天賜給我們的恩典時,才會發現我們 靠著眾人的支持,才有力量不斷力爭上游。 感恩的心情,撫慰所有的孤獨,也穿透所有看似牢不可破的生命悲苦,拉著我們突破困境,不斷超越。 ...爭吵時需要溝通 孤獨時需要人陪... ...難過時需要安慰 生氣時需要冷靜... ............ 快樂時需要分享.................

to靜法:家家有本幸福經~親子篇:管教的藝術

2008年03月17日
公開
2

家家有本幸福經~親子篇:管教的藝術 口述╱林朝富 撰文╱劉純吟 社會變化得很快,孩子的思想行為也變化得很快,快得讓家長受不了,讓老師們束手無策。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只要給我一個眼色,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 打不屈服 記得和兒子最激烈的一次爭吵,是在他念國三的時候。當時,他非常叛逆,也愛頂嘴,不管跟他講什麼,他永遠有各種理由反駁。他最愛聽西洋饒舌歌曲,乒乒砰砰,聽得我頭皮發麻。 隔天就要段考了,他卻把音樂開得震天價響,半躺在沙發上,我忍不住大聲斥責他:「音樂轉這麼大聲,真的看得下書嗎?」 一回頭,發現他站了起來,雙手握拳,瞪大眼睛說:「我就是要這樣才讀得下!」 身為父親,我怎能忍受孩子挑釁的態度,「你現在這種姿勢是要跟我打架嗎?」我問他。 他生氣地衝回房間,「砰」的一聲,把房門重重關上。 那時,我已失去了理智,拿著雞毛撢子就衝進房間。 他立刻識相地起身,伸出手,把頭轉向另一邊。那種倔強的態度實在讓我忍無可忍,便開始動手打他。 見他不哭也不求饒,我心裡出現一個聲音:「今天不打到你哭,我就輸了;我一定要打到你哭、你求饒才行。」 我把他扭出房門,要他雙手撐在走廊的牆上,開始沒命似地打他,每打一下就罵一句:「乎你死!」 那天,他穿著一條短褲,不久,雙腿就布滿一條條鞭痕,不僅紅腫,還流出些微血絲。我轉而抽打他的小腿,這時候,終於聽到哭聲了,是太太和女兒的哭聲。 太太跑過來護衛他,我冷冷地對她說:「我在教孩子,你不要管,他才國中而已,就管不了,以後怎麼教!」 女兒也哭喊著:「爸爸,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弟弟,求求你趕快說對不起!」女兒一邊求、一邊哭,他卻默不出聲,彷彿事不關己。 打累了,我把雞毛撢子狠狠摔在地上,進他房間拿出了他的書包,用力地往門口一甩說:「你有種就給我離開這個家!一輩子都不要回來!」沒想到,他真的穿好衣服,繫上鞋帶,拾起書包,背著就往外走。我氣不過,衝出去又把他拉回來揍了一頓。 ◆主動道歉 晚上,我根本沒心情吃飯。躺在床上,雙眼直望著天花板。心裏想著: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明天,我要怎麼面對兒子?要不要跟他道歉?哪有父親跟孩子說對不起的?……一整夜,翻來覆去,輾轉難眠。 清晨五點多,半睡半醒之際,我看見房門被推開,兒子走到床前,跪下來放聲大哭:「爸爸,對不起!」我趕緊下床,緊緊抱著兒子,勇敢地告訴他:「爸爸對不起你。」 站起來的瞬間,我猛然察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但比我高,連肩膀都比我寬,而我卻只會拿大人的權威去壓制他。我為前一天的行為感到很後悔,不解自己為什麼要發瘋似地打他?真的是「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啊! 見他傷痕纍纍,我去拿了一瓶碘酒說:「爸爸幫你搽藥好不好?」他說:「不要,現在搽會很痛。」 夏天是穿短褲校服,我只好建議他改穿長褲去上學,他點頭說:「好。」 當他背起書包,離開家門那一刻,我望著他的背影,忍不住又掉了一次眼淚。 我心裡想,昨天的他是如此叛逆,今天怎麼會主動來道歉?太太為了解決我的疑問,從兒子房間拿出一封信,上頭寫著:「親愛的兒子,你是我們的唯一!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論你犯了什麼錯,爸爸媽媽永遠會原諒你!媽媽求求你,找個機會跟爸爸說對不起。」 簡單幾個字,敵過我用棍子傷害了彼此。 回想過往,仍感到懺悔不已,真的如同證嚴上人所言:「孩子不是反對父母的教導,而是反對父母教導的方法跟態度。」 ◆愛的智慧 上了高中,兒子依然沒有放棄他喜歡的熱門音樂。但,我已經懂得怎麼包容、接受,我跟著他聽饒舌歌曲,試著去了解那些吵鬧的音樂。 有一天,他要我幫他向學校請兩個小時假。我問他要做什麼?他拿出一張CD說:「我想去參加這位饒舌歌手的簽唱會。」 聞言,我心裡雖不同意,但想到一味地反對,只會造成反效果,於是,就幫他寫了一張請假單。第二天,他興高采烈地告訴我:「爸爸,謝謝你!老師已經准假了。」看著他臉上綻放的笑容,我想,這或 許是個對的方式。 簽唱會那天,我告訴他:「爸爸今天請了一天假,陪你去參加。」他不解地問我:「我自己去就行了啊!不用您陪啦!」 我告訴他:「你只請兩個小時假,搭公車會來不及上第三節課,我載你比較快。」 到了西門町,離預定時間還有一小時,隊伍已經排了 五百公尺 遠。我們等了很久,一點動靜都沒有。我走到前面,問清原委,主辦單位說:「已經發出三百個號碼牌,簽完這三百個,歌手就要走了。」 我穿越人群,告訴兒子這個消息,他不相信,我又陪他走了一趟,確定之後,他非常失望地回到他用書包占的位置。 我請兒子看看隊伍中的青少年,他們鋪著報紙,有人躺在地上睡覺、有人在抽菸、有人在打牌……我摟著他的肩膀說:「兒子呀!你不希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吧?」 他默默無語,背起書包說:「爸爸,您帶我回去上課好了。」到了學校門口,要下車那一刻,他回頭對我說:「爸爸,您放心好了,以後我不會再做這種傻事了。」 從那時候起,我知道孩子對我產生了信任感,因為他知道我們是「同國」的。 和孩子有了更多共同話題,也讓我更加確信,用愛心與耐心陪伴孩子,才是「愛孩子的智慧」。 上了大學,兒子開始用電腦創作饒舌歌,還將我常聽的北管音樂拿去搭配。那時,剛好新聞局在徵選歌曲,沒想到竟被選為佳作,得到了五萬元獎金。 二○○五年,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有一百五十個樂團報名參加,兒子組的團「拷秋勤」榮獲前十名,受邀上台演出。 表演當天,由於沿途塞車,我 和 太太開了四個多小時才到貢寮。現場只有我們兩個人是「LKK」,年輕人都穿著比基尼、泳褲,兒子站在台上就像個指揮官,請台下的人舉起右手,大家就跟著舉右手,跳左陪兒子看喬丹打籃球、看王建民打棒球,從不了解到逐漸熟悉,我邊,大家就跟著跳左邊,那時我才了解年輕人的精力要這樣發洩。 後來,新聞局想錄製一片專門收錄年輕人創作的CD,與國外作音樂交流,兒子有兩首歌被收錄在其中,讓我們感到很驕傲。 成長過程中,兒子始終不放棄他的興趣與理想。如今,他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班,雖然依舊熱愛樂團,但也同時擁有好成績,讓我們感到很放心。 我暗自慶幸,還好當時轉變了想法,改變了對待的方式,化解了我們親子間的衝突,而不是掉進不可自拔的漩渦。 每個人都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開始扮演這個角色、學習其中的奧妙。

教育經 - 三種父母

2008年03月17日
公開
16

教育經 - 三種父母 夏瑞紅  (20071221)  雖然母子同樣都省了一句不說,但不說的理由卻不相同。兒子不說那一句是因為,不說妳也知道;而母親不說那一句卻是,說了你也不知道。  有天晚上兒子從學校宿舍打電話到報社給我。  「娘!(他有時愛這麼叫常被他調侃為「古人」的我)我要跟妳分享一件好棒的事!」聽起來頗興奮的樣子。但我正在忙,請他等我下班再說。  下班途中,我給他回 電話。他知道我還在捷運上後,就說:「我有很大的收穫要跟妳分享,妳要仔細聽,下車再打!」  幹嘛?搞神秘啊!那天是他拍的短片在班上發表的日子,八成是片子得到讚賞吧!我心裡這麼想,覺得這高中小子真好玩,雖然未免太「小題大作」了點。  下車不久,他的 電話來了。  「今天我們班有三個同學在校抽煙被記過。」啊?這、這……這是哪門子「分享」?老娘被兒子嗆到學乖了,暫且按下不表,咬住舌頭、豎起耳朵,繼續給它聽下去。  「學校要他們和父母連絡。結果,妳知道嗎?三個同學的爸媽正好有三種不同的反應。」  「喔?」  「J從小挨打,還曾離家出走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時間。她媽一聽,在電話裡破口大罵,吼她:『妳不要命了啊?』,所以J整天心神不寧,都在害怕、想像回家被打的情景;U的爸爸很酷,居然處罰最寶貝頭髮的U放學直接去剃光頭,以示懺悔,否則不准回家,結果U超不爽,每節下課都在跟同學談頭髮;而S的爸爸最神,他只是沉默了一下,然後平靜地說,他知道了,學校已經處理了就好了,爸爸媽媽不會再罵他,並要S放學早點回家,因為媽媽今天會做飯。」  「嗯,然後呢?」  「然後,妳知道嗎?我看到三個同學裡面,為被記過這件事難過、反省最深的,就是S。然而,S的父母卻是花最小力氣的。」  「啊!有意思ㄋㄟˋ!那……,你為什麼高興咧?」  「啊?妳不覺得這是很寶貴、很寶貴的一課嗎?我很高興學到 教育 孩子的好方法,十五年後我也會這樣 教育我兒子!我一定會是一個很棒的爸爸!」  哈,現在變「十五年後」了喔?以前不是說十七歲就當爸爸最好嗎?我只貼著手機猛點頭:「喔喔,是啊!謝謝你喔!媽媽很喜歡你這個分享。」  「好啦!就醬,我要去晚點名了,Bye!」  呵呵,我走了一段路,才意識到自己在笑。小子說得很清楚,但他更清楚,他真正要說的那一句不必說出口,媽媽一定心知肚明。  那一句就是:「娘,看看人家是怎麼當爸媽的,妳要學著點啊!萬一哪天我也被記過,妳可別大驚小怪、白費力氣!」  臨睡前,媽媽給小子發了一則 簡訊:  「謝謝分享,好感動!無論如何,我相信他們對 孩子的愛,本質上沒有差別。我願作慈悲智慧的娘,但有時力不從心,請多多包涵!」  當然媽媽也「暗蓋」了一句沒寫,那一句就是:  「你以為S的父母花的是最小的力氣?哈哈,外行!等你當爸爸就知道,力氣最大、內功最深的父母,才有 辦法若有似無地輕輕提起、放下啦!」

容許孩子也有情緒

2008年03月06日
公開
3

「媽媽,我希望妳死掉!」 當妳聽到孩子這樣對妳咒罵的時候,妳會如何反應? 氣得發抖?抓起來毒打一頓?流下傷心的眼淚?或是對他長篇大論訓話? 前一陣子,我那不到四歲的兒子,有一天為了一件小事跟姊姊爭吵,我沒有如他的意責備姊姊,反而說他不對,於是他非常生氣的對我喊叫。我乍聽之下,楞住了,心想:「有這麼嚴重嗎?」 他見我沒反應,變本加厲的叫喊:「我希望妳跟姊姊通通都死掉!」 他喊了幾次,我也火大了,將他拎起,把門打開:「你希望我死掉,那在我死之前先把你趕出去!」 看我真的要關上門,兒子嚇的眼淚直流。我說:「你不可以說什麼死掉的這句話,太難聽了。換一句話。」我兒子還是很生氣,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跟妳好了啦!」 我說:「好吧!這一句我接受!」把他拉回門裡。兒子有一陣子不再敢咒我死掉。 發生這次小風波後不久,我參加了女兒國小的「志工媽媽課程」,學校請來陳立容老師上「兒童心裡發展」課程。總共五次,共十五小時的研習課程,我覺得獲益良多。 回過頭來再看這次衝突,我覺得想法有很大的不同。 在處理孩子情緒的時候,老師一直強調:「我們應該糾正孩子的行為,但是我們要同理孩子也有情緒,情緒本身並沒有錯。」 在一個不到四歲的孩子口中,「死」這件事,對他意義不大,因為他還不太懂得什麼是死亡。因此,他使用這句話,很可能是在什麼書裡或是電視上學來的。目的是,他要表達他的憤怒,因此他要激怒我。 因此,當第二次我再聽見這句話時,我便沒有火氣了,我試圖先「同理」他:「我知道你很生氣!」但不對他的話有所回應。等他的憤怒平息後,再告訴他,「死」是什麼意思,我們不應該講這樣的話,因為那不是我們真正希望的。 同樣的狀況,還有,兒子每次都會在我責備他或是制止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說:「哼!我就知道,你根本就不愛我!」 剛開始,我每次都會回答:「我很愛你,可是你現在還是不可以吃糖。」或是「我很愛你,可是你不應該打姊姊。」可是,這個小孩會很固執的不停重複:「沒有!你根本就不愛我!」搞到最後我就會很火大,氣得滿頭煙。 上完課之後,我試著照老師的意思,去找尋孩子語言背後隱藏的動機。在又一次兒子重複「妳不愛我」的控訴之後,我問他:「你真的希望媽媽不愛你嗎?」「還是你只是想要聽媽媽說『我愛你』?」兒子嘟著嘴不講話。 於是我姑且試之的對他說:「這樣好了,以後你想要聽媽媽說『我愛你』的時候,你不要說『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就直接問媽媽:『你愛不愛我?』好不好?來,你說一遍給我聽!」兒子依言說了一遍,我立刻抱住他說:「媽媽愛你!我超愛你的!」 後來,每次他又說:「哼!你根本就不愛我!」時,我就提醒他:「ㄟ,該怎麼說才對?」我很驚訝的發現,接連幾次之後,兒子真的改過來了!他現在每次被我責罵時,會突然說:「媽媽,你愛不愛我?」而我每次都給予擁抱、親吻,一再保證我雖然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依然愛他。 我覺得,這個改變對我兒子是有效的。相較於老大的粗枝大葉,兒子屬於纖細敏感的孩子,因此,他額外需要更多愛的保證。在很多肉麻的「我愛你」之後,他以「叛逆」或是「反話」來表達正面需求的次數,漸漸變少了。 一個簡單的同理,其實不難,但效果真的很不錯。 女兒有一次在自然課的分組時,想要跟某個同學一組,可是被拒絕了。她很傷心的大哭起來。當下,我抑制住去排解的衝動,只是摟住她說:「哇!被人家拒絕,真的很令人傷心。哭一下吧!」她哭了一陣,停止了。回家後,我問她:「你覺得他為什麼不想跟妳一組?」她回答我:「我想他可能想跟別人一組吧!」 第二次遇到她的好友晴晴莫名其妙的不理她、兇她時,我決定用同樣的方式:「妳現在好難過喔!嗯!晴晴這樣,真的讓妳很傷心。」我順便也說了一同學不理我的故事給她聽,只是讓她知道我也曾經遇到過。女兒果然平靜下來。我們選了一本書,以說故事平緩她憤怒的情緒。 這兩次的狀況,其實我並沒有替她解決糾紛,只是藉著同理她的情緒,然後找一個舒緩的方式結束。雖然糾紛還在,但是,她的情緒卻抒解了。我覺得效果很不錯。 因為在我心裡,我知道,媽媽不可能永遠在妳身邊替妳處理糾紛,或是為妳解決危機,當妳的超人。但是當妳生氣、憤怒、或是傷心時,媽媽希望妳知道,妳有辦法可以解決,可以面對,可以健康的讓自己恢復過來。 為人父母,我們很習慣說:「不要哭!」「這又有什麼好生氣的?」或是「不准跺腳!」「不許發脾氣!」事實上,我們應該自我練習,容許孩子也有情緒。這是十五小時課程下來,我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