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佑佑行為及語言紀錄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1

之一:  前陣子佑佑感冒  有天半夜在喝完牛奶後  咳了一聲  才一聲而已  而且感覺也不是咳的很大聲  過了大概三十秒  他在搖籃裡說:濕濕  老公問他什麼濕濕  他回答:被子濕濕  這時老公才反應過來  原來他剛那小小的一咳  有吐一些牛奶出來  老公把他抱起來  我也用手去摸搖籃  感覺不出有吐的穢物  然後他就開始想完  過了一會兒還不睡  我問他:佑佑要不要搖  他回我:搖籃濕濕不要  哦,他的反應真是讓我嚇一跳  真的很會表達哦 之二: 一早看到他爸爸在穿衣服 就說:爸爸要上班 早上送佑佑到婆家後 就跟兩雙說再見並且說媽咪要上班了 佑佑跟我說不要上班 我說誰不要上班 他馬上回我說媽媽不要上班 只要在他老爸不在旁邊時才會找我 怪怪的小孩 之三: 每次他討厭或害怕的事情 一定推給哥哥 例如:害怕吃藥,只要看到我們在用藥   一邊害怕一邊哭著說哥哥吃   如果我們告訴他是哥哥要吃的   他就放心,若不是一定哭的很大聲   之前恩恩這麼大時   要他吃藥都不用第二句話   自己乖乖把嘴巴張開   差好多哦 之四:現在最喜歡看卡車和挖土機    這點倒是和之前恩恩差不多    而且在車上看到卡車時超興奮    有點好笑的大叫卡車 之五:破壞王    每次東西到他手裡    下場一定是散落一地    他會把東西整個倒出來    不管是玩具或糖果    所以家裡有他在總是亂七八糟    最近老公有在教他自己收拾    不過大部份還是恩恩在幫他收拾殘局 之六:超愛說不要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學哥哥的    台語講不夠還要講國語    這是他難得會講的國語哈   

100 個福送給您!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16

100 個福送給您! 0 001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002 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003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 004 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 005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006 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 007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008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009 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010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步.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 011 要得到別人讚嘆.就得先讚嘆別人 012 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腦 013 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014 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015 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016 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017 不要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018 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019 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020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有謙沖的胸襟 021 孝首重在順.要體貼親心.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022 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份功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023 欣賞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024 成功在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025 "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苦"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026 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 027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028 常能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即得解脫又自在 029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030 恆心就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衝破 031 要想家庭吉祥合睦.要常常起歡喜心 032 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 033 捨去昨日的好與壞.把握今日 034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035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036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037 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工作要歡喜.人與人要感恩 038 愛與感恩.能喜淨心中的煩惱 039 做好事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義務 040 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是永遠不滅的 041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042 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043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044 時時存好心.日日是好日 045 口說好話.心享好念.身行好事 046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047 口說好話如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吐毒蛇 048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049 理直氣要和.得理要饒人 050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051 把貪的念轉為滿足.把滿足的念換做慈悲 052 精神如能常滿足.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053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054 無欲.無求則力量不盡 055 災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多造福.就可增無量的福報 056 愛是無盡的財富.施比受更有福 057 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最好把握當下時刻 058 平安是福.快樂是慧 059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060 紛亂的心田.開不出智慧的花朵 061 最好的臉部保養品.就是微笑與善念 062 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 063 笑容.不但可以表答善意.還可以縮短人際間的距離 064 福"是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065 有時煩惱是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066 愛護身邊物.惜福常知足 067 歡喜和感恩是消除煩惱的力量 068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 069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070 臉上有笑容.心中有愛的人最可愛.就是菩薩 071 無心去往壞處想.聽任何話都是好話 072 師長的責任.只是教導.實踐的路.學生必須自己去走 073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074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075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076 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時時歡喜.時時吉祥 077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078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079 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080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081 求福壽倒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壽 082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083 問心無愧心最安.能夠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084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上就會活得很快樂 085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086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087 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088 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089 難行能行.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090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091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092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個種子開始 093 再好的機會.福報.如不能把握因緣.一樣會溜走 094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095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096 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困境 097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098 心無邪惡.意無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則邪不侵 099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 100 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十:故事書的插圖,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2007年12月20日
公開
6

故事書的插圖,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女兒在兩歲半時,我曾經用坊間流行的方式,以字卡教她認國字,這是一種藉由孩子對圖像的記憶,每天做三次、每次練習幾分鐘的簡單方法,而女兒也在短時間內就神奇地認得了許多國字。我原本還驚訝於女兒的「聰明」,但後來與朋友談起,才知道大多數孩子都能靠這種方法快速認字。 但是,我那經營幼稚園的母親所說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做法。 她說:「觀察幼稚園裡那些認字、讀字能力發展較快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專注於閱讀文字,而忽略了繪圖的欣賞。」母親只是將她觀察到的正反兩面情形告訴我,而我當下就打住了教女兒讀字的工作。 *經典童書的插圖,就像一座「書本美術館」 我為什麼不再教孩子讀字了呢?因為在德、智、體、群、美之中,美育是最抽象、也最難教導給孩子的;但故事書中的繪圖,其實就是教導孩子美育的最佳素材。想想那些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繪本童書,那一頁頁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插圖,就像是把美術館的名畫搬到眼前一般。當我一頁唸過一頁時,有時文字較多的頁數會需要停留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而幾本故事書唸下來,就等於陪著孩子逛了一趟美術館。而且,只有學齡前的孩子有這樣的能力,對於「書本美術館」可以一逛再逛、百看不膩—有經驗的父母應該都知道,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孩子往往可以一聽再聽、一看再看,好像永不厭倦。 就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用分心去閱讀文字,所以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感受故事、欣賞繪圖。繪圖的欣賞應該要比閱讀文字更為優先,因為在整個人生中,閱讀的機會非常豐富,但只有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此能力和興趣,可以只用耳朵多聽我們朗讀,眼睛則能盯著繪圖看個不停。所以我當然很想好好把握這個階段,讓他們多欣賞美的東西。 *技巧可以速成,美育的感受卻必須發自內心 送孩子學音樂、學畫畫,似乎是父母除了智育以外,最常為孩子做的美育投資。然而美育是一種感覺教育,而非只是教會孩子如何彈琴、如何畫圖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發自內心,對這些事物產生感覺與熱情。 技巧可以靠著練習養成,也可以是不需要感情的;而感覺則是完全無法量化的東西。喜歡畫畫的孩子,即使是隨手塗鴉,也可以對自己的創作愛不釋手,這是美育;兩歲的孩子喜歡玩石頭、排樹葉,達到忘我的境界,這也是美育。只要孩子能發自內心,對事物產生感覺和感動,都是美育。兒子唸小一的時候,會對著照片裡朋友剛學步的孩子說:「娃娃好可愛喲!」這也是美育。 父母幫孩子唸故事書,就等於在為美育播種。孩子愛這個故事,就會在心裡產生感覺;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繪圖,就是美的欣賞。孩子當然無法用言語告訴父母他感覺到了什麼、欣賞到了什麼,但是那些深沉的美感教育,就會這樣在一本一本的故事書中累積出來了。 雖然我不想陷父母於俗氣的功利目標之中,但若真要從實際的狀況來觀察,目前各企業的求才趨勢,對國外MBA的需求比例確實已大降,對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卻反而大增。某個暑假時,有機會帶唸小二的女兒和幼稚園大班的兒子去紐約訪友,我很想趁機重遊大都會博物館,卻又顧慮到這麼小的孩子哪有耐心看藝術作品?沒想到在我詢問之下,他們竟毫無異議地說要跟我去。 當時博物館正在舉行美術大師馬諦斯的特展〈其實我對藝術一竅不通,但欣賞應該不限於專業〉,入口大廳則有自動導覽的耳機可以租借。許多展覽作品前都有一個編號,只要對著耳機輸入編號,它就會開始介紹這件作品的歷史淵源、創作動機或是藝術家的生平事蹟等,每則介紹的長度約是七、八分鐘不等。而當孩子要求我租耳機給他們聽時,我心裡根本不相信他們聽得U去。 還好,我給了孩子機會。從頭到尾的一個半鐘頭裡,他們倆完全不理會我,一選到自己喜歡的畫,就逕自輸入編號聽了起來,還不時和我分享他們聽到的解說〈我並沒有租借耳機,一來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和耐心聽這些東西;二來則是覺得待會兒就可以接收他們不想聽的耳機了〉。其中有一幅名畫四周擠滿了人,只見兩個個頭很小的孩子,鑽到最前面,似乎只有他們倆帶著耳機,而且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幅畫,表情專注而肅穆。這一幕不僅震撼了我,連周圍的大人們也覺得訝異,紛紛對他們投以感動的眼光。 不要問我,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有這種欣賞的能力與耐力,很多事情可能只有老天爺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不要讓孩子錯過故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