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親子教育課筆記

2008年08月26日
公開
15

一.傳統社會覺得滿足孩子的需要是溺愛,吝於給孩子足夠的滿足,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的放鬆,好好的休息,什麼都不做(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充完電才有電力可以上路) 二.讓小孩在學習上是自發性的,而不是父母在後面一直push 三.小孩的成長需要等待,父母都太急了,放慢腳步 四.歐美對小孩的期待“身心健康,快樂即可   台彎父母對小孩的期待:要乖,成績要好 一個不能善待自己的人,不會善待自己的小孩 五.小孩子做家事是他本該做的事,不要什麼都幫小孩做,媽媽也讓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六.影片分享:命運好好玩   觀後心得:   1.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生命無法回頭   2.我們以為正確的事未必是正確的像父親認為努力工作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但若錯過小孩的成長,家人的聚會,這些都是無法重來的,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在了   3.身教很重要:劇中的父親不良的行為小孩也跟著模仿   4.要享受人生的過程:劇中的父親用快轉跳過了很多人生的精采過程,讓他自己後悔不已   5.失去時才知珍惜,珍惜現在擁有的   6.和孩子相處簡單的快樂─孩子需要的只是簡單的陪伴   7.腳步慢下來,和小孩共享快樂的時光,珍惜每一個片刻相處的火花 七.從一般的思考轉換為另類思考: 如孔明的空城計-反向思考 癌症病患去環島後來癌細胞不見了 八.結語:孩子需要的很簡單,只是父母快樂(簡單)的陪伴,和孩子共享生命,不要去批判他,活著就好,如果孩子準備好,他會知道的,現在的父母都太忙碌了,應該停下腳步真正了解小孩的需求 上週問題老師的回答 一.父母越早把孩子放下越好.生命都各自尋求其最佳的出路,不必為兒孫做牛做馬,媽媽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投射在孩子的身上.例如夫妻衝突所生的情緒,讓孩子做他們該做的,界域清楚,心情放輕鬆,跟孩子共享生命,不要為明天煩惱 二.不必改變老公,不過若老公的行為令妳不舒服,跟老公的關係可以從新架構,例如財務關係、居住關係、婚姻關係。自己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大人、小孩都一樣。要心平氣和的做決定,頭腦清楚,意志堅定。 三.手心手背都是肉,人有差異,此乃自然的事情,尊重個別差異,不要在孩子之間做比較。 四.大人世界的教養態度要一致 五.生命本來就充滿矛盾與弔詭。我們能做的,就是持平的、執兩用中,所謂中庸之道。教養沒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不過份,不去傷害孩子,即可接受,媽媽對自己要有信心,若媽媽能獨立,對孩子的擔憂就會減輕。媽媽需要放輕鬆。父母若無法寧靜(例如懷有憤怒情緒)很難發揮教養效能 六.父母需要就事論事,跟孩子溝通,孩子有立見,很好.今天社會是個民主的社會,人人都需要講出道理來,我們所培養的孩子不能夠只知順從,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 七.習慣需要慢慢培養.環境誘導很重要.時間安排與行動效率需要顧及孩子的能力.父母是大人,動作快,若再加上急性子,孩子就累了.又,孩子若是動機強,不必摧促他,自己就會緊張.例如去旅行,一大早就會起床,而對上學動機不強,所以拖拖拉拉,根本之道,是讓孩子隨時充滿自信、力量、喜悅、自尊、成就感。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50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   「我家孩子說話結巴,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的孩子一刻都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該怎麼辦才好呢?」   做媽媽的,對孩子的擔心從來就不曾間斷過。實際上,一天裡,我就會碰到數十位媽媽帶著各種問題來找我。像是孩子剛出生時,只要稍微哭得大聲一點,就擔心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長大一點,住在對面的孩子都會說話了,便緊張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會講話;看到隔壁家孩子很有主見,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太乖巧、太聽話了;隔壁鄰居的媽媽們紛紛送孩子去學音樂、畫畫和體育,於是擔心自己的小孩沒跟上腳步,會不會成為同儕間唯一的笨蛋;到了學齡階段,焦慮還是沒減少,煩惱孩子的成績會不會落後,憂心他在班上不受重視。   每個孩子不只長相不同,個性與行為舉止也不一樣,成長發展速度當然也不相同;有人發展得比較快,也有人發展得比較慢。孩子之間不只有這些差異,就連個人潛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也是有差別的,例如妳的孩子可能比隔壁家的晚學會說話,但卻有可能比較早學會走路。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競賽」,媽媽的眼光應該放得更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他所關心的事物,一看見現在流行上哪一家補習班或課程,也將孩子往那裡送,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給予適當地引導、刺激,提供適性教育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符合他個人性向的教育,而這絕不是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就能做到的。   在這場講究耐力的馬拉松競賽中,妳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能在他口渴時提供他水、熱的時候讓他涼快,隨時關懷他及引導他的媽媽。 媽媽不安,孩子也會感受到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不要杞人憂天,做無謂的擔心。在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今天,父母卻沒受過如何養育孩子、怎麼樣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教育訓練。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生下孩子後,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迎接新手父母的生活。在以前的大家庭裡,還可以向婆婆、嫂嫂取經,但在核心家庭時代,沒人能從旁協助,沒經驗的新手父母當然會感到很不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如果有過多不必要的擔心,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問題。舉例來說,當孩子進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階段,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有口吃。其實在語言發展階段,孩子說話不流暢,大部分都只是暫時的現象,很快就會消失。要提醒媽媽們的是,請不要過度求好心切,硬是催促孩子快快把話說完,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過於緊張、最後真的變成口吃了。又如幼兒期的孩子常常會說些不真實的話,這並不是撒謊行為,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想像力非常豐富,還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罷了。   另外,有些媽媽常因孩子的身體虛弱而擔心不已,總是說:「我的孩子身體不好,沒辦法去遊樂園玩,他只要乖乖待在家裡玩就可以了。」其實,當孩子到了需要盡情跑跳來鍛鍊體力的時期,如果無法給予適當的運動刺激,極有可能導致身體發展遲緩。我見過許多孩子,儘管身體有缺陷,仍能讓缺陷的阻礙降到最低,這和媽媽及家人給予他什麼樣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生命力有時真的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那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相較之下,那些在媽媽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產生問題。 不要讓擔心變成習慣   現代媽媽們因為社會型態的改變,家裡幾乎很少有長輩可以請教育兒的方法,只得獨自承受一些育兒上的煩惱,只要孩子有一點點不對勁,就會緊張半天。遇到不懂的事、發生問題時,當然會擔心、不安。因此,當媽媽的妳,請先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性以及照顧孩子的方法……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裡,許許多多的育兒叢書、相關雜誌或電視節目都是我們學習育兒知識的途徑。   如果真的感覺孩子有問題,千萬別獨自默默承受,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尋求專家協助,找出問題、及早解決。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帶孩子上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諮商中心,等於是給孩子貼上「心理異常」、「問題兒童」的標籤,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若懷疑孩子有問題,前往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或兒童精神科接受診療,不只能除去媽媽的憂慮,萬一發現孩子的確是發展異常,也才能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治療,這才是更重要的。   在這裡,我要提出一點,並非只有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傑出的孩子。一個孩子的成長好壞,除了父母的教養非常重要之外,孩子同時也是依他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一點一滴慢慢成長的,即使是發展有障礙的孩子,也都具有某種潛在能力。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孩子在熟悉母語的過程中,都不會有困難,這是孩子先天的語言習得能力與周圍適當的語言刺激而產生的結果。   事實上,沒有父母會特別花時間去鑽研如何教導孩子說話的學問,但卻都知道要適當地給予孩子語言刺激。當孩子咿咿呀呀說話時,父母都懂得以微笑來應對;不斷重複說同一個句子給孩子聽,希望讓孩子更容易了解自己說的話;對孩子溫柔地笑;只要孩子有危險,立刻飛奔過去保護他;知道孩子需要些什麼,能夠隨時滿足他的需求。這些對孩子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媽媽關心孩子、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不當的憂心──像是不斷地拿隔壁家的孩子來比較、老是操心孩子跟不上別人;或是不斷唸著:「這對智能發展有幫助!」、「這對語言發展有幫助!」要孩子做許許多多的練習題;或者因為無法送孩子上補習班、參加某種訓練營就焦急不已……媽媽這樣的態度對孩子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剝奪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動機,更可能導致孩子的發展有問題。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我發現媽媽們總是有這樣的疑問:「我到底能不能好好養育孩子?」而我的回答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要讓孩子走得遠、走得安全,請不要強逼孩子該往哪裡走、又該怎麼走。為了不讓孩子跌倒,妳可以將路上的小石子、小樹枝清理乾淨;為了不讓孩子走得太悶,妳可以在路上植樹種花;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放張椅子在路上,讓孩子能夠喘口氣再出發。   當孩子進入熟悉平衡感覺的階段,孩子開始會玩一種平舉兩隻手臂,沿著花臺周圍走的遊戲。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媽媽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送孩子去體能訓練班,而是只要注意花臺會不會太窄、太高或太危險。就算孩子失足、從花臺上跌下來,也要鼓勵他、安慰他,絕對不可以讓他失去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當孩子對文字開始有強烈的興趣時,同樣地,也要給他一套有系統的刺激教育;但,如果妳是先讓孩子寫一堆練習題,那麼,一定會產生反效果。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對文字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盡可能讓孩子讀自己想讀的圖畫書;對於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要誠懇回答。   「我們家的孩子能好好長大嗎?」能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反而更健康、更快樂,所以,媽媽們真的沒有必要一直拿這樣的問題來困擾自己。還有,一個人的學習是有限度的,請媽媽們也不要再有想要把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教給孩子的想法,把這種強迫式的教養方法擺一邊吧!媽媽只要在背後守護著孩子,讓他在成長、發展過程中走得安全;只需要持續關注他走到哪裡,為他提供一個可以讓身心健全發展的環境,讓他在其中盡情探索、自由發展,也就可以了。 發揮母性的本能來教導孩子   在經濟能力提升,人們對育兒問題愈來愈重視的今天,五花八門的育兒用品也跟著推陳出新,甚至還出現了「臍帶保管箱」這類的服務。臍帶是連接著孩子與媽媽長達十個月的一條帶子,當然算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紀念品。但,在媽媽與孩子之間,我倒認為還有另一條更加值得珍惜的東西,那就是在媽媽與孩子之間,綁著一條肉眼看不見、緊緊聯繫著兩人,一條充滿愛的線。這條線在孩子出生之後,便成為媽媽與孩子彼此間重要的聯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確實存在著,這條線的名字就叫做──依附。 媽媽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與前進的基地   所謂依附,是指孩子與媽媽之間所建立的愛、親密感,以及強烈的情感關係。我們也常用「繫著母子間那條隱形的感情線」來代表依附行為。對孩子來說,媽媽會展現強大的保護本能和愛,因而成為孩子最可靠的保護者;而孩子依附著媽媽,可以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及安慰,隨時能從媽媽那裡獲得生存中所需要的滿足。   兒童發展專家特別強調依附的重要性,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依附不只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依附,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基地。這不只是一種比喻。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以依附為基石,踩著它成長、發展的。就像一個人想跳躍時,腳下踩著的那塊地必須是堅固的,同樣地,為了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踏著正常的步伐前進,當然需要有塊能與媽媽緊密聯繫的依附做為基地才行。   相反地,如果孩子在依附行為發展中出了問題,那麼,他整體的身心發展,無論是情緒、身體、認知、語言的發展都會亮起紅燈,這就好比你站在一塊不穩固的石頭上,別說是在上頭跳,就連站都無法站穩。   這裡有個例子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究竟依附對孩子的身體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育幼院裡嬰兒死亡率高的原因,與生活在那裡的孩子無法擁有值得依附的對象,有很密切的關係。育幼院裡雖然具有完善、舒適、衛生的環境,孩子在哺乳、沐浴、換尿布等基本需求也都能得到滿足,但還是無法如大家所期望的,減低嬰兒死亡率。但是,只要將嬰兒從團體保育系統移轉到家庭保育系統,嬰兒死亡率就能顯著降低。這點正好反映出,孩子需要得到「一般化照顧」,才能生存;也就是有人能夠回應孩子的微笑、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對話;有人能夠用溫柔的雙手抱著孩子,與孩子有直接的接觸,在在說明「依附關係」比什麼都還要來得重要。   依附關係對孩子的身高與體重也有直接的影響。在團體保育機構中,長得較討喜的孩子總是比其他孩子的成長速度快,這與照顧孩子的保母們紛紛搶著要抱他有很直接的關係。無法培養出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往往會比一般孩子的體重輕、較嬌小。   依附,對孩子的認知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孩子踩著學步車往廚房裡頭鑽,碰巧流理臺的抽屜是開著的。這時,很少有孩子會直接去翻抽屜理的東西,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先觀察媽媽的表情,看看做這件事是否安全,如果媽媽允許了,他才會去探索抽屜裡的世界。但是,未能培養出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根本無法從媽媽那裡確認自己是安全還是危險,也因為無法得到媽媽的保護,總是處於不安的狀態,對於探索世界,自然也就變得消極。隨時保持好奇、勇於探索的孩子與消極、不常探索的孩子,在認知發展上當然會有差異。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存在就等於是一個「安全基地」。當他到處探索世界,感到厭倦,或是受到傷害,或者感到不安的時候,總是會回到媽媽身邊,尋求媽媽的慰藉及鼓勵,從媽媽那裡得到力量,再重返自己的探索世界。媽媽是一個給孩子安定的依附、擁抱孩子心靈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前進基地,提供孩子源源不絕的力量。 在孩子滿兩歲前,用心與孩子建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   出生約八週左右的嬰孩,已經能分辨誰是他的媽媽,但在這之前,他會透過哭和笑來與眼前的每個人交流。出生八週後的孩子開始會比較常對著媽媽笑,一旦媽媽離開視線範圍,也會立刻不開心。六∼八個月大的孩子,開始對媽媽產生信賴與依附、會怕生、討厭與媽媽分開,這些都和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有關。   在孩子十∼十二個月時,依附關係大致形成後,即使孩子正在玩,也會偶爾觀察一下媽媽的表情,好確定自己所處的狀況是不是安全。這時期的孩子將媽媽當做是一個探索世界的窗口、一個安全基地,並漸漸發展自己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世界的動機。而這份安定的依附關係,在孩子滿兩歲之後,將成為他建立社會關係的基礎。   令人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與媽媽形成這種安定的依附關係。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有不少到醫院就診的孩子被診斷出他們之所以有發展障礙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安定的依附關係。   想要確認孩子是否已經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可以設定一個陌生環境,讓孩子與媽媽暫時分開,然後觀察媽媽再回到孩子的身邊時,孩子有什麼樣的反應,就可以得到結論。   安定依附型的孩子,即使身處陌生環境,只要媽媽在旁邊,也能玩得很開心;一旦媽媽離開,就會開始到處找尋媽媽的蹤影,或者放聲大哭,但只要媽媽一回到身邊,馬上又會露出笑容。   相反地,和媽媽沒有建立起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就算媽媽在一旁陪他,他對周圍陌生的環境仍有戒心,不能敞開心好好玩耍;而當媽媽暫時離開再回來時,則是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甚至會鬧脾氣。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孩子常常對媽媽做出一些毫無情感的舉動,像是不在意媽媽的存在、不把玩具交給媽媽,或是就算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也不會哭喊;即使媽媽再回到身邊來,也是毫不關心。孩子產生這種反應的原因有很多,撇開有特殊障礙的孩子,可能是孩子發現媽媽對自己的反應一直都不熱絡,或者是媽媽的反應總是前後不一,孩子因此變得冷漠、不再理睬媽媽……而這些情形都是因為用來聯繫母子間的信賴與感情的那條線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依附關係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在孩子六∼八個月到滿兩歲之間。媽媽必須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投注始終如一的感情和照顧,才能夠培養出孩子安定的依附感。要養成孩子安定的依附感,並不需要專業的技巧,只要能夠好好照顧他,盡量不讓他感到不安、不舒服,並用微笑、溫柔的聲音、眼神或輕拍、撫摸等來回應孩子的反應就可以了。 像和孩子談戀愛一樣,全心全意地愛他   能夠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卻無法讓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感,這種現象與現代人不再把養兒育女當做是有價值的事,有很大的關係。在現代社會裡,人們不再強調女性應該待在家裡相夫教子,而是鼓勵女性應該從事其他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於是,很多媽媽一面教導孩子,難免也一面這樣想:「原來我正在做一件毫無價值的事!」如果把教養孩子的自己看得如此沒有價值,當然也就無法全心全意對待孩子了。事實上,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形塑孩子的人格的一個過程,這是做媽媽的才有的特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通常,媽媽所感受到的幸福,對母子間的依附關係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幸福感和另一伴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媽媽與爸爸的關係不好,很有可能媽媽會把對爸爸的不滿轉移到孩子身上。所以,想要教養出健康又聰明的孩子,爸爸一定要好好對待媽媽!媽媽從夫妻關係中找到的自信、滿足與幸福,對孩子的影響可是相當大的!   一般人通常會以為職業婦女比家庭主婦更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依附障礙。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許多全職媽媽因為自己整天待在孩子身邊,反而不願意將時間花在和孩子單獨相處上,不是常以有家事要忙為由,放任孩子一個人在一旁玩,不然就是長時間把孩子丟在電視機前。其實,要與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重要的不是能和孩子在一起多久,而是在與孩子相處時有沒有真誠的互動與交流。在依附關係的形成過程中,「質比量更重要」。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想像妳們現在是在跟孩子談戀愛。」回想一下當初妳與老公談戀愛的情形。那時妳對彼此之間的感情與行動都相當敏感,妳擔心對方會不會不高興,憂慮自己是不是不夠關心對方,需不需要多照顧他一點,對方說什麼都會仔細聆聽,總是給他支持和鼓勵。其實,父母要為孩子做的不需要多,只要能做到以上幾點也就夠了。   媽媽的愛就是孩子的精神糧食。若媽媽能像是在戀愛一般,用幸福、熱烈的感情去對待孩子,自己一定也會感到幸福的,那麼,孩子當然也就能夠健康地長大。 父母真的可以當孩子的朋友嗎?   「我家孩子真的很不聽話!吼過他、勸過他,但也只有那個當下有用。」、「我每天就像是在和孩子打一場生活戰。」   沒錯!養育孩子真的很困難!其實,成為父母反而是件簡單的事,但要成為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子女的父母才是困難的。不過,只要仔細地觀察孩子,徹底了解自己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反應、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就會意外發現,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首先,回頭檢討自己用什麼樣的方法養育孩子。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寫作業,只是瘋狂地玩電腦遊戲,遇到這種情況,做爸爸、媽媽的你會怎麼做?   -─「快給我關上電腦去補習!補習下課回家後,八點之前把作業寫好!」有些父母會要求孩子直接服從自己的命令。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樣的父母是屬於放縱型的。   -─最理想的應該是說理型的父母:「你當然能擁有休閒的時間,不過也是要去補習班上課、要寫作業。如果你今天一整天都在玩,那麼,你明天就不能玩了。」這樣的方式不強迫孩子服從,也不放任孩子玩耍。這類型的父母具有一定的權威,同時也替孩子畫出一個圓,允許孩子在裡面自由行動。   有趣的是,世界上的父母都分屬以上三種類型,請問你是屬於哪一型呢? 我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第一種類型是無條件罵人加威脅的「專制型」父母。父母決定孩子的所有行動,不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強迫孩子只能遵從父母的命令與指示。只要回想起在過去傳統社會裡,對孩子過度濫用權力的「典型的傳統父親形象」,很容易就能夠了解了。在這樣的父母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不成熟或沒有自尊的孩子。   第二種類型是「放縱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的父母根本就是超級理想型,實際上,孩子並不會像父母所期盼的那樣,照著他們的理想發展的。這類型的父母不會為孩子訂定任何法則與規範,但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受到約束。如果沒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他知道自由範圍內還是應該要有適當的限制,那麼,等到他將來出社會,一定會遇到挫折。   第三種類型是「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很多媽媽問我:「為什麼權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的父母?」我所說的權威並不是不考慮子女的興趣、只依照自己原則的嚴格管教方式,而是指為了引導孩子所必須具備的權威。民主又有權威的父母,會明白指出孩子不能超越的範圍,讓孩子可以在這個限制內自由選擇;也因為如此,孩子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的責任。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前面提過的例子。民主權威型的父母會提醒孩子上補習班的時間到了、應該去做功課了,不像放縱型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一天中必須完成的行程是什麼,一味放任孩子自由去做;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不會像專制型父母一樣,只會命令孩子,而是讓他知道今天一天應該要做些什麼事情,讓他面對自己選擇做與不做所應付出的代價,就算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做作業,也不會體罰,更不會用威脅的方式強迫他,只是讓孩子知道沒有完成的後果就是明天不能玩電腦,讓他自己對自己負責。   父母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應該決定要給孩子多少的自由與限制。專制型父母,只想綁住孩子,不給孩子適當的自由,是不適當的;放縱型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動,任憑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也是不行的。相較之下,既民主又權威、能視情況調整孩子自由的空間與限制的父母,才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現在的父母普遍都給幼小的孩子過多的自由空間,但對越大的孩子反而是限制越多。這就好比放任一個才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到處亂走,卻禁止一個已經很會走路的孩子走路一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告訴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應該走哪條路才安全,清楚指出危險的路在哪裡;而對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則應該讓他嘗試去走更多不同的路。也就是說,孩子越小,給予的限制越多;相反地,孩子越大、有判斷能力了,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而不是事事都要限制他。從小就懂得遵守規定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將會更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自由,而且不會任意跨越自由範圍的那條警戒線。父母在教導孩子時,一定要留心每個當下應該給孩子多少自由,那麼,要成為一個民主權威型的父母,絕不是件難事。 當孩子的朋友,其中會隱藏著什麼樣的陷阱呢?   在開始說明父母的定位之前,我想要先說說出現在電視上的一則廣告。 這個廣告是由某位知名模特兒與她的孩子共同演出。廣告裡,孩子對著坐在筆記型電腦前的媽媽說:「媽媽,妳又在玩電腦遊戲了?我要告訴爸爸!」媽媽聽了立刻說:「我們去買東西吧?」我想應該有很多媽媽會認為能像廣告裡的媽媽一樣,和孩子當朋友是件很棒的事。對孩子表現豐富的情感雖然很好,但,我並不認同這則廣告。我認為當孩子「威脅」媽媽要去跟爸爸告狀時,媽媽立刻說要帶他去買東西,這樣的做法很明顯地是在「賄賂」孩子;而在這樣的媽媽教育下的孩子,究竟能不能懂得尊敬父母,也是值得商榷的。   父母可以當孩子的朋友,但更重要的是,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因為,在孩子還未發展成熟前,很需要父母引導他走向正確、安全的道路。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的最佳指導員呢?首先,絕不要實施專制高壓式的教育,而是要當一個「知道自己和孩子是同等的」指導員。我把它稱為「同等感」。所謂「同等感」,是指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擁有人格上的尊嚴。如果以為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是同等,這是錯誤的。父母也要有一個認知:孩子不是父母獨有的財產,而是父母應該去珍惜的獨立個體。   一個好的指導員,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去理解、感受他的心情;一個好的指導員,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範;能讓孩子在一定的限制下,擁有選擇的自由;一個好的指導員,能夠教出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孩子。   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成為積極的父母。所謂積極的父母,是指當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憤怒,也不會出現挫折等情緒化反應,而是會運用智慧去找出適當的因應對策。想要成為這樣的父母,你必須去理解孩子之所以做出這些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成為能夠察覺孩子內在需求的父母   人的內在需求包括:接觸需求、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防禦本能、退縮本能等。著名精神科醫師戴克斯(Dreikurs)指出,孩子的內心中都有這四種需求,一旦無法得到滿足,將容易導致偏差行為。   ●接觸需求,指的是孩子需要從他人身上得到愛與關心。如果孩子在這個需求上無法得到滿足,為了引起別人的關心與注意,顯示出自己存在的價值,那麼,孩子可能故意犯錯,以引起他人注意。戴克斯將這種行為動機稱為「獲得注意」。   ●如字面上的意思,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就是指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支配某件事的需求。若能給孩子充分的力量,而他也能夠適當地表現出來,那麼,你將成就一個獨立的孩子。但,如果孩子表現過當,則可能有「爭取權利」的不當行為,例如不把父母的話當一回事、耍賴、硬要父母遵從自己的意思,這些都是孩子「爭取權利」的表現。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認為唯有父母能任由自己擺佈、做事情不需要父母的協助,才能夠顯現出自己的價值。   ●防禦本能,是指人在受到攻擊時,能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本能。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呵護,可以滿足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相反地,如果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充足的保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因而出現「報復」父母、想要讓父母難過的行為。   ●退縮本能,是指讓自己擁有獨處時間的一種需求。雖然人有過群體生活的需求,但也有想要獨處的時候。有些父母不明白孩子也有這種需求,總是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在這樣的父母教養下成長的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只要沒人陪就不懂得自己玩的人,甚至於對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沒有自信,更糟糕的是會變得「自暴自棄」。 與孩子之間的戰爭:用智慧管教孩子的法則   孩子所產生的問題行為,可以歸類成戴克斯的四種行為類型:引起注意、爭取權利、報復、自暴自棄。只要媽媽知道用什麼對策去處理孩子的這四種不當行為,那麼,養育孩子絕對不會是場戰爭,而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應該怎樣處理想要「引起注意」的孩子的問題。這類型的孩子,並不是想要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而是只要能引起父母的關心,做什麼事情都好。對他們來說,就算是責備、嘮叨或說教,也都是關心的一種。因此,要讓孩子不再繼續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不予理會是最佳的應對方法。如果妳無法漠視孩子的行為,最好立刻離開現場;但妳必須在孩子意想不到、毫無預期的情況下,對他表示關心,這樣孩子才會清楚了解一個事實──不需要故意做錯事,就能夠得到媽媽的關心。   表現出「爭取權利」的孩子,總是希望能夠支配、戰勝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能跟他硬碰硬。如果妳刻意要削弱孩子的氣焰,反而會讓孩子更想展現自己的力量。還有,對孩子生氣,對於導正他的行為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妳憤怒的反應正是孩子想要得到的結果。最好的方法是採用「柔性」攻勢。當妳指示孩子做事情時,絕對不要用命令語氣,如:「快把餐桌收拾好!」而是用詢問的語氣,如:「你可以跟媽媽一起收拾餐桌嗎?」   有報復心態的孩子,通常認為自已受到父母的傷害;因為被父母傷害了,所以反過來希望自己也能使父母受到傷害。面對這樣的孩子,絕對禁止使用感情攻勢的對策。當孩子有報復心態,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感到很難過,但,請媽媽們絕對不要對孩子說:「孩子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呢?」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傷心、有背叛媽媽的感覺,於是雙方陷入相互傷害的惡性循環中。隨著處罰、責備或說重話的強度,孩子的報復行為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嚴重。其實,媽媽應該做的是──先掌握、了解孩子受到傷害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在某件事上可能顯得無能為力,但如果父母每次總是忍不住想要幫他一把,反而奪取了孩子的成就需求,對他的發展過程也會有負面的影響。最好的方法是當孩子主動要求幫助時,才從旁協助,慢慢地給他獨自完成某樣事情的機會。記住,千萬不要對孩子過度嘮叨,或干涉過多。當孩子完成了,一定要給予鼓勵。這個鼓勵愈具體愈有效,像是:「昨天你已經完成到一個程度,今天又做得更多、更好。你越來越進步了,我很滿意喔!」就比「你做得很好!」來得具體。

我家孩子健康又聰明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50

我家孩子健康又聰明 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法   替孩子舉行抓周儀式時,媽媽期盼孩子抓到的物品,已從過去的線轉變為鉛筆或錢幣【譯註:在韓國習俗中,抓到線代表長壽(在台灣,長壽的代表物品為花生);鉛筆代表會唸書;錢幣代表富有。】。在醫藥發達的今天,人要保持長壽已不再是件難事,所以媽媽們的想法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很正常的。   但,現代孩子是否真的就比從前的孩子健康呢?現代孩子的體格雖然變好,體力卻不夠,還有越來越多孩子受肥胖及糖尿病等成人病折磨。關於孩子的健康問題,並非我個人的「專業領域」,但我想以一個非專業小兒科醫生的立場,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唯有懂得使用正確方式來養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像是媽媽親手做三餐給孩  子吃、盡量讓孩子多動動身體、提供孩子一個愉快的家庭,這些都是讓孩子維持健康的身心最基本的工作。而這樣做比起每天替孩子進補,效果會更好。 媽媽願意親手做菜,補藥不需登場   我跟一般的媽媽並沒有什麼差別。當我還是個新手媽媽時,也經歷過無數次的錯誤。我在帶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既缺乏經驗又未能確實建立起自己教育孩子的價值觀,因此,當時還是新手媽媽的我所犯下的錯誤,的確比帶老二時要多出許多。   我總是會問來接受我諮商的孩子:「吃中餐了嗎?吃了什麼?」孩子的回答中,披薩、炸醬麵和漢堡占了大多數。有時,如果有機會可以看看孩子的包包,我總是發現裡頭放的零食多半是麵包和餅乾。   以前,我將兩個孩子托給娘家媽媽帶時,我媽媽常常蒸地瓜、馬鈴薯或發糕給孩子們當點心吃,盡量不讓他們吃速食和加工食品。我也因此養成了一有時間就蒸些地瓜擺在餐桌上的習慣。孩子肚子餓時,親手做點心給他吃,絕對比叫披薩或替他煮泡麵來得好。   要養育出健康的孩子,應該先從孩子的三餐開始。如果在餐桌上擺的是速食、加工食品,就算給孩子吃再多的維他命和補藥,都是徒勞的。   選擇有益的食物很重要,讓孩子動一動身體也不能少。運動可以使人充滿活力、提振精神,對孩子絕對有好處。相反地,一個不喜歡動、總是愛睡懶覺的孩子,身體不但容易變得虛弱無力,也會精神萎靡。 讓孩子動一動身體,除了對他的情緒發展有幫助之外,對認知發展也有影響。舉例來說,當孩子剛學會走路、會喊爸爸媽媽後,不用多久,他就會懂得抓著鉛筆亂塗鴉。孩子一邊動著自己的身體,一邊探索這個世界,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無限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而這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不過,過度地活動,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孩子如果時時刻刻都在動,就無法好好探索世界、仔細思考,降低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耐心。所以,當孩子活動一段時間後,就要讓孩子安靜、休息一下。建議媽媽們這時可以唸故事書或是讓孩子猜謎,緩和一下他興奮的情緒。靜態與動態活動的均衡發展,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 讓孩子在和樂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孩子要能夠健康成長,媽媽必須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一個生活規律、有良好氣氛的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能長得健健康康。下面這五點可以提供媽媽們重新檢視自己的家庭是否夠健康。   ●觀察家庭成員的生活步調是否一致。如果全家人都是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生活完全沒有規律,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在心理或是生理發展上失去平衡。因此,全家人都應該培養出規律的生活步調。   要求孩子遵守規定,妳必須先提供孩子一個適當的環境。舉例來說,妳不想孩子吃糖果,就不要把糖果擺在他面前。如果妳將一堆糖果放在他面前,卻硬是阻止他吃,這就不叫管教,反倒是讓孩子受苦刑了。   ●家裡一定要保持整齊、清潔。保持家裡乾淨、整齊,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一個舒適的家,可以帶給孩子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有安全感;相反地,亂七八糟的環境則容易造成孩子懶散、不安。   對現代女性而言,要上班又要一手挑起整理家務,的確是一大重擔,所以妳應該和先生、孩子商量,請他們幫忙分擔。這樣做,不但可以減輕妳的壓力,也可以讓先生和孩子們對這個家更有向心力,尤其是孩子可以從中學習承擔責任。   ●成為值得孩子信任的父母。當孩子陷入不安與痛苦時,要讓孩子能隨時得到安慰;要讓孩子相信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隨時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愛與支持。父母堅定的愛以及穩固的後盾,是孩子成長的養分,也是孩子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隨時可以補充的能量來源。   ●夫妻相處要和睦,教育態度要一致。父母常起衝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緒不安,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如果總是前後不一致,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混亂、無所適從。   ●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很多人都說父母總是比較寵愛老么,其實,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發展真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無法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無論是受寵的孩子或是被忽視的孩子,都無法健康地成長。   讓孩子定時吃三餐、適當地運動,並給孩子一個有愉快、安定的家庭,相信妳的孩子一定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一天就能改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從孩子斷奶、進入吃白米飯的階段開始,媽媽們又有了新的煩惱。一到用餐時間,媽媽便開始頭疼:一方面憂心孩子吃得太少,怎會長得好;一方面又擔心餐桌上的菜不合孩子的胃口,孩子怎麼樣也不願張口,像條蟲一樣扭來扭去的。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沒吃飽,通常會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不然就是利誘加上「哀求」,要孩子把飯吃掉。事實上,從媽媽緊抓著湯匙不放,一副「無論如何」也要餵孩子的那一刻起,孩子便學到只要用一句「我不吃」,就能夠有效操控媽媽。   孩子不肯吃飯,就要把他當皇上伺候嗎?千萬別讓孩子誤以為一支湯匙就能夠操縱媽媽做任何事情。還有,絕對不要與孩子訂下像這樣的交易:「如果你肯吃飯,媽媽就幫你做這件事。」妳必須讓孩子知道吃飯是為他自己吃,而不是為媽媽吃。有一點很重要,要孩子養成飲食禮儀,就要先從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媽媽絕對不要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   孩子不吃東西或有偏食的情形時,媽媽應該回頭仔細檢討一下:   ●孩子是不是吃了過多的零食?   ●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有沒有問題?   ●孩子的飲食習慣不佳,是不是與媽媽本身的飲食習慣有關?   ●孩子的食量是否如自己所預期?   ●孩子突然改變原來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因為某種壓力造成,或是與周圍環境遽變有關。   一一檢驗過上述五點後,孩子的情形與這五種狀況都不符合,而孩子偏食和不吃東西的情形還是很嚴重,那麼,就有必要指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   我家老大原本是個嚴重偏食者,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每到吃飯時間,我都得逼著他吃才行。直到他上小學,我便徹底把他的偏食習慣糾正過來了。   祕訣很簡單!我會先告知孩子:「等一下我就會把餐桌收拾乾淨,如果你現在不吃,就吃不到了。」 說完後我會閉上嘴,不再對他嘮叨。如果孩子還是堅持不吃,我也欣然接受;但,我會再跟孩子強調一次:「家人用完餐之前,你的碗筷我都會擺在餐桌上,你隨時都可以過來吃。」到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肯上桌吃飯,就別再理會他,等全家人用完餐,儘管將餐桌收拾乾淨吧!   這個方法成功的根本在於──在兩餐之間,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無論是餅乾、麵包或糖果,甚至連杯牛奶都不行,除了白開水之外。   這個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定時吃三餐的習慣。只要依照這個方法做,而且態度堅定,絕不心軟,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很快就改正壞習慣。   為了讓這個作戰計畫順利進行,必須選一個適合的日子來進行,像是孩子的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不舒服的時候,或是週末假日,大人和孩子都較悠閒時,效果最好。   這個方法,不需要媽媽費盡心思勸孩子多吃點,更不用教訓他不准偏食,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在施行的過程中,很多媽媽不忍看到孩子挨餓,總是忍不住拿出零食或冰淇淋給孩子吃,或是受不了孩子的撒嬌攻勢,中途放棄。這樣是絕不會成功的。想要改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媽媽必須狠下心來! 飲食禮儀是評量孩子行為的量尺   不吃東西和偏食的孩子令人感到心煩,但是吃飯不好好吃,到處亂跑的孩子,也讓媽媽感到頭大。想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應該從父母本身開始做起,當孩子的好榜樣,千萬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看報紙。父母以身作則,比任何方法都來得有效。   下面我要提供的這個方法和之前導正孩子偏食的方法類似。同樣地,妳要先提醒孩子:「餐桌上的飯菜,等一下就會收掉。」並告訴他:「等我把你的飯菜收拾乾淨之後,就算你再怎麼大哭大鬧、撒嬌都沒用。」如果能事先把這樣的訊息明確地傳達給孩子,就能夠防止孩子耍賴。只要妳事先提醒孩子,態度前後一致,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妳是認真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這個方法不只可以用在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上,也很適合用來管教孩子,成果還不錯呢!   讓孩子養成在固定的時間用餐,這一點也很重要。切記不要把用餐時間訂在孩子會分心的時候。舉例來說,把晚餐時間排在孩子喜歡的卡通結束後,孩子比較容易乖乖地坐在餐桌上用餐。總之,在為孩子訂立規則時,必須先考慮到孩子的物理/生理環境是否能配合,這樣妳所訂下的規定才容易實行。   家裡如果有個總是坐不住、東奔西跑的孩子,一想到要到外面餐廳吃飯,妳一定很頭痛吧!有些媽媽可能認為孩子還小,於是放任孩子在餐廳裡亂闖,即使影響到其他客人的用餐情緒,也不在意。我就有過這樣的不愉快經驗。那天,我們全家一起到餐廳用餐,隔壁桌坐了一個孩子與父母三人。那個孩子應該已經讀幼稚園了,從頭到尾一直無理取鬧,不斷地想要離開座位,但媽媽卻放任孩子的行為,沒有糾正他,甚至連孩子將擺盤用的裝飾塑膠花丟到我們的餐桌上,也沒聽到她說一聲抱歉。   生活教育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孩子本就應當學習遵守基本的飲食禮貌,如果孩子在餐廳裡大聲喧嘩、打擾到別人,一定要讓孩子主動道歉,這是尊重別人的基本教育之一。   如果妳的孩子有上述的情形,那麼,妳需要一個特別的處方箋。帶孩子到他喜歡的餐廳點他喜歡吃的菜,是教導的最好時機。首先,在去餐廳前,妳可以先提醒他:「如果你今天還是像以前一樣在餐廳裡到處亂晃、大聲講話、騷擾到其他客人,不管我們點的菜來了沒,我都會馬上離開。」到了餐廳,如果孩子還是無視警告,照樣不守規矩,這時千萬不要再嘮叨了,只要冷靜地告訴他:「來餐廳之前,我已經跟你說過了。走吧,我們現在只好回家了!」然後立刻帶著孩子離開餐廳。雖然這樣做很浪費食物,但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基本的禮貌,浪費食物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讓孩子經歷兩次被帶離餐廳、吃不到喜歡的食物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改正孩子這些不好的行為。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掌控好時間,不要讓孩子在餐廳裡待太久。試想一下,有個媽媽帶著三歲的孩子到餐廳去,卻只顧盡情地與朋友聊天,在這樣的情況下,恐怕連陪同的大人都坐不住了,更河況是孩子呢?所以,要教導孩子良好的飲食禮儀,大人的要求也必須是孩子能做到的才行。 什麼是發展遲緩?什麼是發展障礙?兩者有什麼不同?   對於孩子的教養,什麼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呢?是孩子的早期教育?該給孩子玩什麼樣的玩具?還是家教問題?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孩子的發展問題。媽媽們總是問自己:這樣做對孩子的發展到底有沒有幫助?顯示出媽媽們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   不過,促進孩子的發展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能順利發展、健全地成長才是更重要的。四∼五歲是孩子進入情緒發展的時期,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發展情形。   孩子能夠順利地依照發展階段的步伐邁進,那真的是很幸運的事;但,萬一孩子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發展遲緩時,又該如何應對呢?有些孩子的狀況是只需要給他更多的時間,他一樣可以健康地成長,但有些則是得立即到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接受治療、輔導。問題是,應該如何判定孩子現在的狀況呢?是只要再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就好?還是要立刻帶孩子去接受治療?下面有幾個可以供媽媽們參考的判定標準。 孩子雖晚開口說話,但能理解父母的話,就不用擔心   在研究所裡,我一天可以接到數十通的諮詢電話,主要都是孩子比同齡的孩子發展慢,不知道該不該送他來接受治療?還是應該再多觀察他一陣子?其中,又以關於語言發展的諮詢最多。和孩子其他的發展階段相比,語言發展的問題總是特別容易引起父母的關注。   所謂語言發展有問題,是指孩子在應該開始說話的階段,出現異常遲緩的狀況。人類要透過說話與他人進行溝通,首先必須先經由耳朵將對方所說的話傳達到大腦,經過大腦處理,選擇適當的語言之後,經過一些處理過程,輸出語音,變成語言傳遞訊息。但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異常。根據資料顯示,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問題,最常被診斷出的原因是有精神遲緩或是有自閉症傾向。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差異很大,問題是要判斷孩子只是較晚開口說話,還是因為病理因素造成的,並不容易。   當孩子無法理解妳說的話,語言表達水準又比同齡孩子晚六個月,通常就會被視為是語言發展異常。下面我提出了幾個基準,好讓父母可以理解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是什麼樣的情形。   ●孩子滿周歲、會喊「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表示孩子已經知道單字的意義。過了這個時期,孩子認識語彙的速度會急速增快,所知道的語彙數量也會暴增。   注意:如果孩子到了十八個月之後,語彙數量沒有明顯增多,學習速度也停留在原地,就應該要找專家諮詢。   ●滿兩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已進入能使用五十個語彙、也能結合語彙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像是「討厭,牛奶」、「給,水」這類簡單句子的時期。   注意:孩子過了兩歲之後,如果有以下四種狀況中的其中一種,就表示孩子的語言發展可能出了問題,請妳一定要帶孩子去就診:無法將句子加長、只會不斷重複使用著從電視或錄影帶上接觸到的句子與單字、說話音調出現異常、無法主動表達語言。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常因無法用語言溝通而產生無力感、挫折感,容易變得暴力或消極,如果有這種狀況,一定要帶孩子去尋求專家的協助,讓孩子接受輔導、治療。 我以為孩子是天才,沒想到他卻是個有發展障礙的孩子   經過語言發展的階段,接著是手部操作技能的問題。   「孩子都已經四歲了,到現在還不會依樣模仿。」、「都已經四歲了,還不能自己穿襪子、戴手套,是不是哪裡有問題?」很多媽媽帶著這樣的問題來找我。   手部操作技能與手的肌肉發達程度有很大的關連。這項技能與智能發展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有下面的狀況時,建議一定要趕快帶孩子去接受專家治療:   ●出生後四個月,還是緊握著拳頭,無法將手攤開,表示他在手部操作上有異常。   ●到了四∼五個月,無法自己拿玩具。   ●到了九個月,無法單手拿任何東西,或是無法用拇指和食指抓住某樣東西。   ●到了兩歲,還無法堆起六塊積木。這有可能是小肌肉與認知發展異常造成的。   ●三歲了,不會堆八塊積木,也無法畫出一直線。   ●快四歲了,還無法堆十塊積木,也不懂得圓形要怎麼畫。   ●滿四歲了,卻還不會畫十字架。   接著我們要談的是關於孩子的行為發展。   當孩子出現一些令人難以理解、荒謬的行為時,總是讓父母不知所措。這些狀況有:不停地重複同一種動作;對某種特定的聲音或光有很強烈的反應或反應遲鈍;腳上像是裝著馬達一樣,整天在家裡跑來跑去,一刻都靜不下來;只是默默地抓著一個玩具,卻沒有要玩的意思;很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這類型的孩子雖然並不全都是有問題,但也有可能真的是有發展障礙,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狀況,一定要趕快尋求專家的幫助;尤其是當孩子有語言障礙同時又有其他狀況發生時,媽媽們更應該立即帶著孩子找專家診斷。即使妳認為孩子根本一點問題也沒有,還是要透過專家的診斷,才能確定孩子是否真的沒問題。   有時候,一些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他們的表現簡直就像是個天才。例如沒人教他,自己就會讀韓文;從來沒有猜過的謎語,居然可以每一題都答對;將數字圖片擺在他面前,可以過目不忘;能專注在某件事情上長達幾個小時……這樣的行為也難怪父母們會認為孩子是天才。但,必須知道的是,這一類的孩子當中,有的是喊他的名字時,卻一點反應也沒有;有的是自己要什麼東西,從來不會用手指頭去指,表達自己想要;也有的是當他需要某個人幫助的時候,會主動地走向那個人的身邊,但當別人需要他幫忙時,卻一點反應也沒有;還有一些是成天只會重複玩同一種遊戲。當妳發現孩子有上述這些情形時,一定要謹慎地觀察,究竟孩子是具有特殊的能力,還是發展上有問題。   對於孩子這樣的情形,如果妳的內心不斷掙扎、常自問:「該去找專家嗎?還是再給孩子時間?」那麼,我建議妳,別再苦惱,直接找專家協助吧!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容易的解決。即使最後的診斷結果是孩子一切發展正常,也不要認為這個諮詢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反而要慶幸自己賺到了,因為妳的孩子很正常,所有的苦悶、擔憂也可以完全一掃而空了。 為孩子的安全奮戰   韓國有「兒童安全事故共和國」的臭名。在OECD(譯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是一個位於巴黎的國際合作組織,目的是提供三十個會員國的政府一個可以分享經驗、討論與解決國內經貿難題的論壇。)的國家中,韓國是兒童事故發生比率最高的國家。   孩子在認知、語言、情緒及身體發展上都還不成熟,可以想見,他們將會遭遇多少危險的事情;一旦遇上意外時,他們也常常無法立即反應、找出因應的方法。   要預防孩子發生事故、保護孩子的安全,不讓他們接近危險物品與場所是最簡單的方法;但,父母根本不可能每天亦步亦趨跟在孩子身邊、為孩子排除每個會使他們受傷的因子。所以,最重要、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適當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學習保護自己。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不會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頂多只是告訴孩子:「要小心,不要出事囉!」孩子發生事故的模式與大人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必須了解孩子發生事故的模式和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特性有什麼樣的關係,並進一步研究可能發生的事故,這樣我們就知道該如何預防孩子發生危險了。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49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孩子的心聲,媽媽都知道嗎?   有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諮詢。她說孩子的精神總是不集中,不斷妨礙老師上課,因此孩子的導師建議她尋求專家的協助。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先請這個孩子做自我介紹。他提到自己在同學間擁有「超高人氣」,還被稱為搞笑王;孩子的媽媽也指出孩子無論是在性格或社交能力上都沒問題。從這位媽媽的言談中,我發現她對於導師建議她帶孩子接受諮詢這件事,其實是頗不以為然的。   不過,這個孩子的心理診斷結果卻不是這樣子。診斷報告顯示,這個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他表現出來的那些搞笑行為,只是為了獲得同學的認同,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媽媽卻只看見孩子外表上活潑的模樣,就認定孩子沒問題,卻從未用心去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了解他是不是有感到孤單的時候。   從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原本以為很了解自己孩子的媽媽,其實是不了解的。事實上,沒有一個父母能百分之百地說自己完全懂得孩子。想要知道孩子的內心裡真正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坦白說出他的心聲,那麼,父母必須先學會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認同、尊重孩子的任何情感表現。 先理解,再認同   父母常常誤以為孩子總是喜怒無常。其實,孩子只不過和大人一樣,有多樣情緒變化。滿兩歲以後的孩子和大人一樣,有各種情緒,他們會感到困惑、有羞恥心;會感到挫折、自負;會嫉妒也會恐懼。但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孩子在兩歲之後,因為開始與別人有接觸,相對地,也開始表現出愈來愈多的情緒,像是羞恥心及挫折感,都是在與人接觸下才會感受到的。孩子開始產生這些情緒時,也代表著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同時也開始與他人建立起人際關係。情緒發展不只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的形成,對於社交能力以及認知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情緒發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都不太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與情緒表現。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把孩子的情緒當一回事,甚至無視於這些情緒的存在,總以為孩子還小,只是在無理取鬧罷了。舉例來說,孩子與朋友吵架回到家後,很少父母會先去觀察孩子當下有多傷心、多氣憤,大部分都是劈頭就罵:「不是叫你在學校要好好跟同學相處嗎?為什麼不聽話呢?」又如很多父母完全不懂得家中老大對幼小弟妹的嫉妒心理,只會一味地告誡老大要讓弟弟妹妹。   想想,和孩子關係最親密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他的情感,會讓孩子感到多麼傷心呀!如果父母無視或忽略孩子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爸爸媽媽吐露心事,甚至緊閉心房,不願讓人知道他真正的情緒。此外,孩子的情感從來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同,而他自己也從來不曾好好面對、尊重自己的情感時,那麼,他也很難學會去尊重他人的情感。   想要了解孩子的心聲,即使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是不恰當的,也要先給予理解、認同,然後再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行為的對錯。例如,儘管孩子確實做錯了,首先,請身為媽媽的妳先試著平靜下來,嘗試去體會他的心情、安撫他當下的情緒:「你因為很難過、很生氣才這麼做的,對吧!」然後才導正孩子的行為:「不管再怎麼生氣,隨便亂丟東西、把東西摔壞了,都是不對的行為。下次你覺得很氣憤時,可不可以不要再亂丟東西,而是想想其他的解決辦法呢?」   不當的情緒行為、緊鎖的心扉,只有用理解與認同的鑰匙,才能打得開來。   當妳不知道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對他當下的情緒反應完全摸不著頭緒時,更要謹慎地處理這個狀況,絕不要一見到孩子就嘮嘮叨叨地唸:「你又來了?又跟朋友打架了?」一聽到媽媽這樣不明究理地胡亂說,孩子一定是更加生氣、難過,一句話也不說地和妳僵在那裡。相反地,如果妳是以關心、溫柔的語氣問:「你在外頭發生了什麼事嗎?要告訴我嗎?」這樣比責問的語氣來得好多了。孩子常常覺得父母很煩,就是因為父母總是給孩子一種凡事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感覺。想要當個有智慧的媽媽,千萬別老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追著孩子問東問西的,只要很簡單地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孩子知道即可,像是:「你最近看起來好像很憂鬱!」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並不具任何指責及評價的意味,反而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的。   媽媽準備好試著去理解、接納孩子的情感時,孩子同樣也會敞開心房,期待自己能夠與媽媽做良性的溝通。 仔細觀察孩子周遭的人、事、物,開闢一條通往孩子內心的道路   想要猜測孩子的心意或者了解孩子的心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整天陪在孩子身邊的全職媽媽都未必做得到。若想知道孩子每一分每一秒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擁有怎麼樣的心聲,就必須隨時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仔細聆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細心地關懷孩子;還有,和孩子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聊聊他的朋友、他的嗜好,相信透過這些方式,一定能讓妳更懂孩子的心。   要知道孩子的心聲、掌握孩子的情緒狀態,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處境。就以這章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媽媽當例子好了。如果那位媽媽能夠掌握同學及老師給予孩子的評價,也許就能及早察覺孩子的內心是不快樂、痛苦的。   一般來說,只要知道孩子在幼稚園、學校或是同儕間的相處情形,大概就能掌握孩子每天的情緒狀態了。我很建議媽媽們可以常常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然後從孩子們玩樂的過程中,默默去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這樣妳就能親眼見到其他孩子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小孩;還有,一定要隨時與孩子的導師保持聯繫,一方面不僅可以得知導師對孩子的評價,也能和導師分享有關孩子的一切資訊,藉此更加了解孩子。 要培養出個性好的孩子,媽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我問爸爸媽媽們想要養育出怎樣的孩子時,得到的答案都不出這兩個:聰明的孩子、個性好的孩子。   什麼叫做「個性好的孩子」呢?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活躍、積極、具有行動力、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應該就會被認為是個性好的孩子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點點消極、卻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雖然沒有領導能力、不夠活躍,卻願意協助別人、成為他人的好幫手;儘管自己所做的事沒有得到讚賞,卻還是很滿足於自己在做的事;能夠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孩子,與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孩子交朋友……難道這樣的孩子就不可愛嗎?   要判斷孩子的個性好或不好,與判斷是非黑白等邏輯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以是非對錯的邏輯來思考這個問題,那麼,所有的媽媽都要陷入這樣的迷思中了:「我的孩子一定要具備領導能力」、「我的孩子要很活躍」、「我的孩子要有魄力,不會附和他人」……一味地認為擁有那些別人看來很好的特質,卻忽略了孩子本身真正具有的氣質;只會一股腦地拼命在孩子背後鞭策,驅趕孩子往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前進,反而容易產生反效果。 個性好的孩子,腦袋也靈光   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很有能力,只不過是個性有點問題。」、「頭腦好的人,個性都很怪。」事實並非完全如此。腦袋好又有能力的人,遇到任何狀況,都能夠輕鬆應對,適應能力也比其他人來得好;腦袋好的人,也多半能夠好好管理自己,不過,千萬別誤以為所有腦袋好的人個性就好,其實,「情緒處理」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一個人即使具有良好的氣質、聰明的腦袋,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出來,這些良好的特質才會變得有意義;而一個人能否好好表現自己,穩定的情緒是很重要因素。即使孩子的條件不是那麼好,只要擁有穩定的情緒,孩子就能表現出最好的自己。情緒雖會受到個人先天條件的影響,但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關於孩子穩定的情緒與日常的能力表現,我們可以藉由下面的例子來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一個來接受諮商的國小二年級孩子,從小發展較緩慢,特別是語言。由於說話能力不是很好,他在父母親和兄弟姊妹面前一直不太敢表達意見,總是畏畏縮縮的。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時,我從他的語言能力和動作比一般的孩子緩慢來看,懷疑他可能是發展遲緩,然而,智力檢查報告出爐,他的智力雖然比正常的平均數值低,卻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經過幾次遊戲治療之後,出現了令人驚奇的結果。這個孩子可以透過人偶流暢地發表意見,還會借用人偶來開自己玩笑、甚至是毫不保留地批判自己,與平常結巴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還有,當他與人偶對話時,他平常那副畏縮的樣子也不見了。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這個孩子的潛在智力比實際上表現出來的還要高,只是因為得不到家人的認同,無法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表現,因此所顯現的智力相對地也較低落。所以,只要透過治療,讓孩子恢復自信,孩子就能回復他原本的智力表現。   以這個例子來看,情緒上的穩定的確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展。情緒佳,有助於孩子發揮他潛在的智能,相反地,就會抑制孩子的發展。因此,培養孩子的穩定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讓孩子順著他天生的氣質發展,而不是強力改變它   人的個性有些是天生,有些是靠後天培養。與生俱來的就叫做氣質,可分為單純型、挑剔型和慢慢型等三種。單純型的孩子無論是吃飯、睡覺、排便時間都很有規律,也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相反地,挑剔型的孩子就很難建立規律的生活,連一點小變化都反應敏感,常讓媽媽很頭痛;慢慢型的孩子,對於外在事物的刺激總是反應慢半拍,面對新環境,總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夠適應。   在教養的過程中,對媽媽來說,單純型的孩子是比較好帶的,而挑剔型和慢慢型的孩子,媽媽就需要花費較多的心力,也會擔心較多。其實,媽媽感到痛苦的原因,主要和她想刻意改變孩子天生的氣質有關。媽媽們應該認清一點,孩子天生的氣質不是輕易就可以改變的,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它,不如從孩子天生的氣質中找出優點,順著他的優點去發展,這樣,妳才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替自己減輕負擔,孩子也才能過得比較輕鬆自在,而不是承受著那股改變、扭曲的強大壓力。還有,要提供孩子一個適合的生活環境。如果孩子比較挑剔、敏感,請不要製造出會讓孩子反應激烈的狀況;對於反應較慢的孩子,媽媽並無須擔心,只要在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盡量給他充分的暖身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就好。   在後天的因素中,家庭氣氛是影響孩子的性格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民主氣氛、溝通良好、全家人經常聚在一起的家庭裡,這個孩子自然會擁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相對地,媽媽也會比較輕鬆、愉快。   「孩子的排行」也是影響孩子個性形成的一個主要因素。孩子的出生順序雖然是無法事先決定的,但是因為排行而產生的情緒問題,媽媽是可以經由努去改善的。不管孩子排行第幾,只要父母能同樣給予尊重,認同每個孩子所具有的特色,那麼,孩子的個性與適應能力也都會變好。 要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的個性變好?   當妳發現孩子的個性有問題時,該怎麼辦呢?通常媽媽最困擾的就是孩子非常固執,令人沒輒。固執、堅持、無理取鬧,這是十八個月後到兩歲前後的孩子必經的發展過程,但如果孩子經常耍賴、完全不聽別人的話,那麼,妳就得採取適當的行動和對策才行。首先,妳必須先替孩子訂下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規則,而且一定要徹底實行,絕不可以態度前後不一致,心情好時,就放任孩子撒嬌耍賴;心情不好時,便勃然大怒,這樣的教育態度是不正確的。   對於孩子的耍賴、不聽話,一定要了解原因,這是很重要的。通常,孩子多半是因為不高興,或是不了解狀況才不願意配合,妳要孩子做某件事或是禁止他做某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了解原因。還有,不要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合理的對待。記住,妳在對孩子解釋時,要避免嘮嘮叨叨說一堆,以免孩子失去耐心。   在大人眼中,也許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無論如何也要反抗到底、一定要完成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展現出固執的一面。這時候,媽媽請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傢伙,又亂耍脾氣了!」請先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如果孩子真的把這件事看得這麼重要,就盡量尊重他的意見吧!   精神不集中、靜不下來的孩子也很讓媽媽頭痛。這樣的孩子常感到厭煩,沒有耐心,很容易把家裡搞得跟戰場一樣,媽媽會特別地辛苦。   孩子無法專心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也可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要確定是不是遺傳上的問題,只有接受專家諮商;如果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只要好好改善環境,就能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不再那麼浮躁。 舉例來說,如果家裡一直都很雜亂無章,孩子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得不到平靜,精神當然也就不容易集中。所以,孩子房內的擺設越簡單、整齊越好,壁紙和地板最好是選擇可以讓人心情安定的樣式。如果妳擔心這樣的環境太單調,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刺激,建議妳可以在孩子休息的空間裡,盡量運用能使人感到平靜的擺設;而在遊戲空間裡,則使用活潑、色彩豐富的裝飾。   要解決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問題是有祕訣的。首先,貫徹自己所訂下的規則,不可以任意地破壞;從旁協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幫助他規劃好一天的行程,讓他可以跟著這個行程表進行;養成孩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當妳想要孩子做某些事的時候,請遵守「一次一件事」的原則,同時要孩子做一堆事,他當然很容易覺得複雜而耍賴不做。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要催促、干涉孩子。要孩子做某件事,卻不斷地從中介入,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過度的干涉,等於是剝奪他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父母要做的只是──默默地在孩子背後留心他踏出的每一個步伐。   也有些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害怕,太過於小心翼翼,無法融入朋友圈中。我發現,個性小心、對任何人事物容易害怕的孩子,他們的媽媽也總是很謹慎、小心。這樣的媽媽不但過度保護孩子,過於嘮叨、干涉,還會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無法放心,結果導致孩子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過多的干涉與嘮叨,都是因為媽媽不信任孩子才產生的。   孩子必須在父母充分地信任下才能健全地成長,因此,媽媽必須先學會信任孩子,充分地給予孩子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對個性比較謹慎、保守的孩子,讓他在家中擁有一個固定的角色,是對他表示信任的一個好辦法。比方說,讓他負責澆花的工作,或是飯後收拾餐桌的工作。不需要讓孩子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只要一個簡單的工作,就足以培養出他的自信心與責任感。當孩子能夠好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時,媽媽也不要忘記鼓勵他、給予稱讚。   另有一些媽媽是擔心孩子只一味聽從別人的指揮,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一旦在新的環境裡,將無法與人交際,表現能力會變差。對於這樣的孩子,媽媽要隨時從旁指導,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心裡話。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媽媽必須仔細聆聽孩子說話,學習尊重孩子的意見,慢慢地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了解到自己是擁有被尊重的價值的。 讓孩子大聲笑,放聲哭   第一次到韓國的外國人,往往會對兩件事感到很驚訝。一開始是對韓國人幾乎都是面無表情而感到錯愕,但接下來又會驚訝在那樣冷漠的表情之下,韓國人卻是那麼親切又溫暖。   對韓國人,通常是要經過仔細觀察、長期交往之後,才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基本上,大部分的韓國人只是不太懂得表現自己的情感罷了,這又和韓國人把不要隨便表露自己的情感視為美德有關。不過,這樣的性格也使得韓國人不習慣將謝謝與愛掛在嘴邊;同樣地,韓國人感到憤怒或厭煩時,也是藏在心裡不說出來。   其實,無論小孩或大人,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感情並不是壞事。父母試圖去駕馭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孩子本就擁有開心、愉悅、難過、煩躁與憤怒的自由。一個孩子能夠盡情表現自己的情緒,才會更懂得去調適自己的心情;擁有穩定情緒的孩子,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 能夠自由表達感情的孩子,身心發展更健康   能夠坦率地表現情緒的孩子,會比總是掩飾自己心情的孩子,在情緒發展上來得更健康。不只如此,孩子能否好好表達情緒與語言、認知、社交能力、智能發展等都有密切的關連。   人會使用語言或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情緒發展和語言能力是否良好有密切的關係了。   而有對象,人才能表現自己的感情,這就和孩子的社交能力有關。當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時,便能夠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懂得怎麼樣去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擁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就能夠盡情展現自己的情感;感情表達流暢,社交能力當然也會一樣好。   至於情緒的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從認知能力中的「社會化的認知能力」來看。社會化的認知能力,就是能夠隨時掌握狀況、適應周遭環境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懂得察言觀色。孩子要能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感情,絕對需要具有社會化的認知能力。   情感表現良好,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所謂能夠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指的是能夠坦白表現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能夠根據自己當下所面臨的狀況去調整情緒。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能夠好好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會懂得怎麼樣去調適自己的情緒。父母除了要鼓勵孩子適時地表現自己的情緒之外,也要教導孩子情緒不好時,如何去調適自己的心情,不能遷怒於人。 喜、怒、哀、怒,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很多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喜悅、愉快、幸福的情感,卻排斥孩子的恐懼、害怕、不安以及憤怒、傷心與不高興等情緒,因為這些情緒被當做是「負面情緒」。   每個人心中產生的情緒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沒有恐懼與不安,就無法發揮自我防禦的功能;如果不懂得表現厭煩、難過,又如何解除壓力。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負面且錯誤的情緒」,無論什麼樣的情緒,都要接受、尊重。   孩子受到責罵或是和同學打架,哭哭啼啼回家時,絕對不要劈頭就說:「你又做了什麼好事,就只會哭?」孩子害怕時,千萬不要對他說:「大白天的,怕什麼怕?別再哭了!」記得先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安心。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總是輕易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而擔心,那是因為這些父母通常有這樣的想法:「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就表示他是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常會聽到父母對哭泣的孩子說:「再哭,我就打你!」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父母壓抑著情緒,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懂得調適自己的情緒呢?只有可以盡情表現情感的孩子才有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要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從旁協助。當孩子的情緒行為傷害到別人時,請從旁提醒他、教導他,讓他知道怎麼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心情而讓別人不舒服。舉例來說,孩子被罵,哭是很自然的反應,如果妳不想因為孩子的哭聲吵醒了熟睡的弟弟妹妹,應該怎麼做來讓孩子停止哭泣呢?想要有效地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首先妳必須對孩子當下的心情產生同理心,妳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被媽媽罵了,所以難過!」順著孩子的情緒去理解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的原因,那麼,孩子一定會漸漸不再那麼傷心;如果安撫過了,孩子還是無法停止哭泣,妳可以帶著孩子離開現場,讓他獨自一個人好好緩和一下情緒,妳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一直哭的話,弟弟妹妹被吵醒怎麼辦呢?媽媽讓你待在自己的房間,等你心情好多了,再來找我,好嗎?」記得,請不要用這句話來緩和孩子的情緒:「都是媽媽的錯!別再哭了,好嗎?」或是威脅的話:「再哭,想再吃棍子嗎?」這樣的言語反而會有反效果。   情緒發展良好與否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父母應該從孩子的早期教育就開始教導孩子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以及調適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開始擁有「自我意識」時   孩子出生後十八個月的時期與青春期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自我意識」;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比較固執,會特別強調自己的主張。 不管是被稱做「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或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往往是父母最難熬、最辛苦、與孩子有最多爭執的階段。為了避免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壞,為了幫助孩子培養自我概念以及健全的整體性,父母必須先學習如何好好面對、安撫孩子的反抗及固執。 即使孩子只有兩歲,有錯就要糾正   鏡子是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媽媽看到孩子初次對著鏡子看時,心裡往往想著:「孩子會認出裡頭的是他自己嗎?」其實,孩子可以認出鏡子裡的自己時,就像是投出一顆信號彈,告訴爸爸媽媽他已經有自我意識了;現在,他正站在馬拉松賽跑的起跑點上,準備跑一場摸索出自我整體性的馬拉松賽。   孩子一旦過了十八個月時期,就會和之前的嬰兒期截然不同:他開始認識自己、發展語言能力、具有調節身體的能力,也開始懂得選擇發展自己想發展的能力,不再只想依賴媽媽。簡單來說,就是孩子開始有自立心和獨立感、開始有挑戰的精神,以及擁有表現自我主張的自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都想要照自己的意思、親自去做,如果不行的話,很容易就會和媽媽起衝突。這正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就這樣展開了。   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都可能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不管對或錯、好或不好、安全或危險。媽媽們必須有所體認,即使孩子的行為是不應該的,但卻都是孩子將來能夠進行更多活動的一種訓練過程。有時候孩子的固執和堅持,其實是他熟悉某項活動必經的練習過程罷了,父母應該尊重。當孩子試著用自己的手來做某件事時,請給他機會試試看,即使孩子可能笨拙地將餐桌弄得像戰場一樣,即使孩子可能拉個拉鍊就要拉上五分鐘,但請記得,孩子只有在不斷地嘗試錯誤中,才能夠熟悉所有技能。   當然,孩子的固執並非都是為了嘗試某件事或某樣東西,因此,當孩子表現出固執的行為時,妳應該先確認這個行為是不是違反了妳的規則?這個行為是不是安全的?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卻又堅持做某件事,那麼,妳一定要馬上制止。在孩子出生十八個月到兩歲之間,是教導他道德觀最適合的時期:妳要教導孩子區別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妳要教導孩子守秩序;妳要教孩子禮讓,懂得替別人著想。只有灌輸孩子這些觀念,才能夠培養出一個心性柔順的孩子。   這裡我想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教養孩子時,態度一定要始終一致,對於所訂定的規則也不能輕易改變、妥協。舉例來說,來我這裡接受遊戲治療的孩子,常會向媽媽撒嬌、想要把在這裡玩的玩具帶回家。一開始很多媽媽都會加以制止,但是孩子不停哭鬧、耍賴時,媽媽就會對遊戲治療師說:「可不可以先讓孩子帶回家?我會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再把玩具拿回來的。」我必須強調,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正是妳教導孩子遵守規則的好機會。所以,孩子哭鬧、硬是要帶走玩具,妳一定要堅定、明確地告訴他立刻將玩具放回原位。請記得,對於孩子不對的行為,一旦妳不准他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步,即使發生的場合讓妳尷尬不已,例如超級市場;因為,只要妳讓步一次、兩次,之後要再導正他固執、耍賴的行為,將會愈來愈難。   和前面的情形不一樣,當孩子的固執行為與妳的規則沒有衝突時,妳所採取的應對方式當然也要跟著不同。比方說,大熱天的,孩子堅持要穿毛衣,妳該怎麼處理呢?遇上這種狀況,妳並不需要費太大心思,就順從他的意思吧!妳只需要先提醒他:「你想穿就穿吧,只不過會很熱喔!」接著準備好另一套穿起來舒適、涼快的衣服,靜靜在一旁等待孩子決定換下那身毛衣,因為十分鐘之後,孩子就會熱得受不了,這時他便能夠充分體會自己固執的後果了。讓孩子直接體驗堅持己見所得到的結果,絕對比不斷阻止孩子、指責或處罰要來得有效多了。

親子教育課第二堂

2008年08月19日
公開
14

故事分享: 把孩子給放下來 最近認識一位美國籍的出家師父,是個很有趣的事情。特別是他叫我舉起蕃茄汁跟他說話的經驗。 我們約在一家茶館,用英文談論著心經,師父用英文跟我解釋因果、輪迴這些事情,這都不稀奇,有趣的事情後頭呢! 師父一聽完我跟他提到的個人煩惱的時侯,索性要我左手提起他剛買的三罐番茄汁,一邊提著,一邊跟他說話,可想而知,我左手感覺到疲勞的程度,跟時間成正比。 也懊惱著為何師父要我一邊提著三罐番茄汁,一邊跟他說話。 不了這樣的酸楚,我自行把左手放下,卻聽到師父跟我說“hold it up,and keep talking to me”聽到這樣的話,心理不免起了疑心,我心提的那麼酸,為何不讓我放下手上的東西,輕鬆的與他對談? 約莫過了15分鐘,我的左手實在承受不住,了才聽見師父跟我說“Now you can put it down.”看著我狐疑的臉,師父居然笑了出來,你不喜歡提著重物跟我說話,為何你卻喜歡帶著煩惱來跟我說話過著你的生活呢? 手酸了,放下就好,對待煩惱,不也是這樣?或是這些煩惱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樣,是你自己用手把它們給舉起來的呢?有的經驗,對吧? 最近我開始這樣的練習,一手舉起有重量的東西,一邊想著事情。手酸了,自然會放下手上的東西,看看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學到,心理累了,就把心事給放下來。 筆記: 一.媽媽和孩子容易過份依賴,媽媽的愛到底是愛還是礙呢,容易擔心的媽媽比較沒有能量。 二.孩子的過度補習是多文化性但缺少生物性 三.若誘發小孩的光明面,光明面就會出來,若誘發負面,負面也會出來,小孩可塑性很強,教育和環境很重要 四.如何讓父母ok呢,荀子說小孩好與壞不是教(do)的問題是be的問題,父母的身教比較重要 五.生命的開展不只是學業而已,喜歡自己也很重要,現在的父母普遍會讀書,但對父母良善的回應較少 六.小孩出門時給孩子祝福,給孩子力量 七.體驗:閉著眼睛走路 八.女人都是關係導向的,抓住老公.小孩不放,對自己沒有信心,應該試著放下,體會一個,千山我獨行的感覺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2008年08月13日
公開
12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1、生活習慣 2、衛生習慣 3、交往習慣 4、學習習慣 5、說話習慣 6、勤勞習慣 7、公德習慣),而不是知識教育。 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孩子能認多少字、能說多少單詞感到自豪。 把認字識數當作早期教育重點,是某些父母的短視!沒認幾個字,上了小學可以補上;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也許要花一生的時間去承受。 早期教育並不是早期智力開發,早期教育其實就是養成教育,是學習準備狀態的培養,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作息、自理、衛生、道德、記憶、觀察、思考等習慣。這些是在傳統的早期教育中被忽略甚至是省略的。傳統教育將智力開發推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智力的「獨尊」地位,排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現在不少父母過早地讓孩子識字讀書,學這學那,以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小天才為己任。這種盲目的神童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掠奪性的智力開發,它違背了學前教育規律,打亂了兒童身心發育的秩序。 很多孩子在智力上茁壯成長的同時,非智力因素卻是孱弱、不堪一擊的。如情感脆弱,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等。所以才會出現大學生要父母陪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事情。人類社會永遠都是由兩個智力極端的中間態構成的。在當今社會,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已經凸顯出來。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沒有與人合作的能力,且自卑、急躁、固執、難以面對挫折,智商再高也難成大器。幼兒時期是人格發育的重要階段,因此應重視孩子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隨機教育,培養孩子自信、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

親子教育課第一堂筆記和心得

2008年08月12日
公開
8

親子教育課第一堂 筆記: 一.先由各組分別討論: 我的問題是:小孩不吃飯.不洗澡 二.老師講解:現代的父母對小孩的管教有分以下 1.權威型: 2.情感情 3.威脅型 4.規矩型: 三.生命中有太多的支配,只要是自己自由意志想要的都很好,但這些也不能違法 不能違害健康(紀律).不能妨礙別人 四.父母對小孩有三點不能太過份的約束:吃飯.睡覺.大便 五.父母對小孩應該多用鼓勵不用稱贊 稱贊---取決於小孩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 鼓勵---重視過程,就事論事,阿德勒“植物需要水,人需要鼓勵”在孩子無力時給力量,有力時分享他的喜悅 小孩基於愛和信任長大,鼓勵立即基於愛和信任 六.不需要為任何人做不想做的事,從自己開始做起 七.教育最基本的不是教養是角色的認同.分享,當一個人被信認後,要為惡的機很少 八.小組討論:講出五個以上自己的優點 九.任何外在條件如身高.學歷,在孩子初發的心啟動時,沒有對錯只有不一樣,偏軌的行為是對生命中不信任所致,北歐的教育好在沒有條件的接納,鼓勵對生命有很多的支持 十.父母對小孩的愛不需要指標   教育就是讓生命過得最好 十一.父母往往不懂放下,責任心撈過界   1.你的事───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   2.別人的事──無法改變,不用去承擔   3.神的事──命運的事,命運自有安排   很多媽媽將三種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心得:廖老師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帶領,顛覆傳統的思維,希望我們能跳出為人父母的框框,跳出框框才能看得更清楚,如果一直陷在裡面,只會在框框裡打轉,轉到頭暈都找不到出路,對小孩我們也不能一輩子給他指引,人生也沒那麼簡單凡事都有個方向給妳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