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哈維媽咪*luc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破除寶寶飲食5大老觀念!

2007年01月05日
公開
16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針對一些飲食方面的老觀點,專家給出了建議。 *破除觀點1:新奶比保存奶要有營養 鮮奶(用巴氏法滅菌的牛奶)與和可存放的牛奶的營養成份幾乎相當,它們都富含鈣質,而目含有維生素A、D、E、K和大量的維生素B。 因此,德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應該攝入500毫升的牛奶或其他奶製品,如酸奶、煉乳、奶酪等,從而為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強健提供足夠的鈣。 *破除觀點2:冷凍蔬菜不含維生素 儘管冷凍蔬菜不如剛剛採摘就進行烹調的蔬菜有營養,但遠遠比買來後放幾天才吃的蔬菜更有營養價值。 例如,100克新鮮蔬菜會有22.1克維生素C,而冷凍蔬菜相應的含量是20.2克。可是,在20攝氏度溫度下存放兩天的蔬菜,維生素會迅速流失,只有14.1克。而大多數「新鮮」蔬菜都在採摘後,要經過長途運輸。購買等環節,幾天之後才端到餐桌上的。 *破除觀點3:吃飯時不宜喝水 我們的父母會告訴我們,吃飯的時候喝水會稀釋胃液,而使消化系統不能正常工作。但是,今天的發現是,人們應該盡可能地喝水。 一項有關兒童營養學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孩子喝水太少。從兩歲起,孩子就開始處於「缺水」的狀態。在孩子10歲之前,每天應喝800毫升到1000毫升的水,而如果天氣炎熱或做運動,就需要喝更多的水。 因此,你應該在飯前、飯後和吃飯中為孩子提供足夠的飲水。 *破除觀點4:果汁不會像可樂那樣使人發胖 儘管果汁比可樂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它的糖份也不低於(111克�升),因此所含的熱量也相當高——550克�升。而1升可樂裡熱量也有490卡。 *破除觀點5:每天孩子都要吃頓熱餐 其實熱餐與其說更有營養,不如說符合人類的飲食習慣和其他需要,例如在冬天喝熱湯,更多的是為了暖和。因為熱的食物從嘴巴到胃這個過程中已經慢慢變涼了,溫度和吃進的涼食品一樣。當然,也有些食物經過烹調後,營養價值比生吃要高得多,例如土豆。

八步驟 變身百萬富翁

2007年01月04日
公開
49

最近美國有一本新書「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成為網路理財熱烈討論的焦點,作者有系統訪問調查了美國170位百萬富翁,從他們的致富經驗中,歸納出人人都可實踐,讓自己躋身百萬富翁之林的守則。 這本書的作者是查理斯.卡爾森,書中提出的百萬富翁的八個行動步驟,分別是: 第一步、現在就開始投資:美國六成以上的人,連百萬富翁的第一步都還未邁出。每個人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實都只是自己在找藉口。 「沒錢投資?」卡爾森建議立即將收入中的10%到25%強迫自己用於投資;「沒時間投資?」何不立即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把精力花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上;「擔心股價太高?」別忘了股價永遠會有新高。 第二步、訂定目標:這個目標不論是準備好小孩子的研究所學費、買新房子或50歲以前金錢無虞地退休,任何目標都可以,但必須要訂個目標,全心達成。 第三步、把錢花在買股票或股票基金:「買股票能致富,買政府公債只能保住財富」。 百萬富翁的共同經驗是:別相信那些黃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兒,把心放在股票上,這是建立財富的開始。 從長期趨勢來看,股票每年平均報酬率是11%、政府公債則略高於5%,如果1925年投資1,000美元買股票,1998年已值235萬美元,買股票的道理再明顯不過。 第四步、先求一壘安打(別眼高手低):棒球選手如果只想打全壘打,其結果是被三振的機率高於只想擊出安打的球員,股市投資的道理亦同。百萬富翁並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的股票而致富,他們投資的是一般的績優股。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資:投資必須成為習慣,成為每個月的功課,不論投資金額多小,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資,就足以使你超越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因為他們永無止盡消費,到老才想到投資。 第六步、買了要抱住,還要再抱住: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百萬富翁買股票至少持有五年以上,將近四成的百萬富翁持有十年以上。 股票買進賣出頻繁,不僅冒險,還得付高額資本利得稅、交易費、券商佣金等,「交易越多不會使你致富,只會使交易商致富」。 第七步、把國稅局當投資夥伴,善用之:厭惡國稅局並不是建設性的思維,把國稅局當成自己的投資夥伴,注意新稅務規定,善於利用免稅投資理財工具,使國稅局成為致富的助手,才是正面做法。 第八步、限制財務風險:百萬富翁大多過很乏味的生活,他們不愛換工作、只結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買股票抱住五年以上,生活沒有太多意外或新鮮,可是穩定性卻是他們的共同特色。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報導/20070101】

你的存款或保單 有保障嗎?

2007年01月04日
公開
54

金融重建基金(RTC)日前接管台東企銀,年底前還有一些銀行以及保險公司,都可能因為無法達到增資目標而面臨「被接管」。如果你的銀行或產、壽險公司被接管,存款或保單權益還有保障嗎?很多消費者都知道要慎選銀行或保險公司,但若仍有可能不幸碰到營運不佳的金融機構。 如果存款戶是遇到被「金融重建基金」接管的金融機構,那還算幸運,因為依現行規定,金融重建基金是「全額保障」,不像參加中央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每戶只能賠100萬元。 過去被RTC接管的中興銀行或最近的台東企銀的存款人,即使被接管,所有存款都會百分百保障。 但如果金融重建基金退場,回復到中央存保機制,存保對該機構的每一存款人,其存款本金最高保障就只有100萬元。 舉例來說,如果存款人在該金融機構的存款總計有150萬元,扣除有保障的100萬元後,剩下的50萬元就只能參與金融機構的「債權分配」,看能夠分配到多少。如果債權不夠分,存款人可能會拿不回50萬元,權益就受損。 目前各大銀行時興「財富管理」業務,存款戶若一口氣存入300萬元,就會被奉為座上賓。但中央存保表示,不管業務名稱是什麼,只要銀行被存保接管,一樣都只有100萬元存款保障。 如果民眾是向銀行貸款,若銀行被接管,可別以為就不用還錢給銀行了。中央存保表示,不管是企業放款或個人房貸放款戶,甚至是無擔保的雙卡放款戶,統統都要還錢,因為經營不善機構,是債權、債務都被接管,因此接手的不管是金融重建基金或存保仍有專人負責債務催收。 在產、壽險公司方面,今年7月產險、壽險業的「安定基金」已重新修改賠付原則。按照新規定,只要產、壽險公司被金管會接管後,除了政策性強制保險,即強制車險及地震險可獲得全額賠付外,其餘各種保單,幾乎都有理賠上限。但這個理賠上限可能低於保戶原購買保單金額,因此保戶權益也有可能在公司被接管後受損。 若想避免踩到經營不善公司的地雷,建議消費者最好先評估一家金融公司的財務狀況,且同時考慮該公司「信評」等級。金管會已要求各公司財務透明化,並在自家網站定期公告財務數字。消費者在把錢放進銀行或投保前,最好多查證,以免誤觸地雷。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報導/20061226】

從玩具看你的寶寶的性格

2007年01月03日
公開
20

兒子.你果然是勁量小子.玩具.書籍等.玩或看或讀.過程比較重要 文/李建茹 (醫院心理科主管心理師) 孩子對玩具愛不釋手,似乎有多少也不能滿足他們。偏愛哪類玩具、怎樣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孩子的性格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兒童的天性是玩。通過玩,孩子們感觸現實、認識世界,增長才智;而玩的時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齡的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不一,選擇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比如: *嬰兒眼睛喜愛追逐色彩鮮亮的物品,手中搖動能發出響聲的玩具。 *1歲的孩子不僅看,還要動手去拿,那是想親自感覺一下物品,體會物品的質地、溫度。 *2~3歲時開始對能活動的玩具感興趣,似懂非懂之間什麼都要摸摸。 *3歲以後的孩子更是喜歡自己動手擺弄玩具,擺弄甚至拆毀東西是因為他太好奇了。「這是怎麼回事兒?我一定要弄明白。」於是,便出現了在大人看來的「破壞」行為。 喜歡懷抱絨毛類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豐富、細膩、依戀、溫情的人。絨毛玩具常常是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即可當做玩具,也可以視為夥伴;可以哄著它玩,也可以用它來發洩情緒,能滿足孩子不同時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絨毛玩具特有的柔軟質地,對性格孤獨、膽怯,渴望關懷的孩子有安慰、穩定情緒的作用。 喜歡拼裝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強,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較久,做事比較有耐性。拼裝玩具需要孩子腦、手、眼配合,鍛煉其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塑料拼裝玩具的色彩漂亮、反覆拆裝且較安全,是幼兒的必選玩具。3歲以內的兒童隨搭配,到4~5歲時就可以要求他們根據圖型安裝成一個「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勵他們發明創造「自編」圖形。 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性玩具,比如說:球、車、槍、劍、棍、棒等物。這些孩子從小好動,經常做出踢、跑、跳等動作,被家長認為「不安穩」。他們通常精力充沛、膽量較大,對內心的情緒不加掩飾,動作就是他們的「言語」,是一種表達方式。這樣的孩子喜歡簡單的玩具,他的快樂源於活動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個「飾物」。 還有的孩子喜歡電動玩具,一按電鈕開關,玩具就可以讓他們開心一刻,但這類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熱鬧」,無法探知其內部秘密。也有的家長因為電動玩具價錢最貴易損壞,就只讓孩子看著家長操作,而不讓他親手觸摸。這樣做的結果是只搏得孩子一樂,他對玩具的興趣不會維持太久,更不要說培養探索精神了。

黏小舅舅/又跑給媽咪追/幫外公刮鬍子/巧虎餵吃飯/不貪心.能商量/"回家吃久好"/又調皮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20

黏小舅舅 "小舅舅.你在幹麻"."小舅舅.下來下來"."小舅舅.吃三角型(維他命)"."小舅舅.維維要上去(小舅舅房間)"."小舅舅.跟維維玩"."小舅舅.玩軌道車".......張小維.小舅舅心情不好.小心小舅舅扁你喔~ P.S 小舅舅跟女友分手了.心情不好.媽咪前天問小舅舅怎沒去跨年.小舅舅說沒.媽咪心理就有底了.所以什麼也沒問.外婆中午問小舅舅.小舅舅不耐煩的回答.事後.媽咪跟外婆說"當事人會比我們更有感觸更難過.問太多.當然會不耐煩".結果換媽咪被數落-"當媽的都會問都會擔心".我當然知道.也了解要憋著真的不容易.小弟.你也要多擔待啊~ 又跑給媽咪追 中午垃圾車來.哈維聽到聲音又開門出去了.外婆追出去叫哈維進來.哈維跑著說"垃圾車來.維維倒垃圾".媽咪趕緊下樓叫哈維進來.哈維還跑給媽咪追.媽咪用手指頭比1.哈維說"不要數123"."那你要不要進來"."不要".(張小維.媽咪要扁人了)."我再數一次.再不進來.媽咪打喔"."不要".媽咪抓到哈維從屁股打下去.哈維說"維維生氣了.要跟阿嬤說".(哇勒.又找靠山.你跟誰說都一樣啦~媽咪照樣修理). 幫外公刮鬍子 明天外公回診.傍晚外公自己洗澡.(又挨外婆數落.外婆怕外公跌倒).哈維午覺睡醒.看到外公拿刮鬍刀在刮鬍子(手動的.不是電動的).哈維說"維維幫忙".外公拿了另一個沒開啟的給哈維.(新的.保護塑膠套還沒拆).哈維開心的在外公嘴邊.來來回回刮.哈維也刮自己的鬍子說"阿公刮鬍子.維維刮鬍子".(哈哈.兒子.你還沒長鬍子啦!你長鬍子的年紀.媽咪就不用一直被你黏著了). 巧虎餵吃飯 張小維.你又要媽咪拿巧虎玩偶陪你吃飯.厚~很累耶~該不會過年回奶奶家圍爐.也要帶巧虎上桌吧~ 不貪心.能商量 傍晚哈維跟外婆外出買菜.經過昨天吃糖糖的賣樂透鄰居店前.哈維說"阿嬤.吃糖糖".外婆說"那是別人家的.不是我們家的糖糖.你要吃阿嬤帶你去買".兩婆孫到便利商店.哈維要外婆抱抱看.哈維左看右看.指著乖乖桶說"阿嬤.買這個.這個好啊".(蛤?兒子.這不會太大桶嗎).外婆說"你感冒不能吃這麼多的糖糖.吃這個就好了(小棒棒糖).等你感冒好在買".哈維沒吵.一隻小小的棒棒糖就可以了.真是棒.兒子.可以跟你商量嘍~ "回家吃久好" 外婆不讓哈維邊走邊吃東西.所以教哈維.東西買了回家吃.在外面吃.掉在地上就不能吃了.哈維真的聽的懂.媽咪已經不記得哈維說了幾次.只清楚記得兩次.一次是媽咪帶你去賣場買東西.你要買軟糖.回程坐摩托車.媽咪怕你吵.準備打開塞個軟糖在你嘴裡.因為你會碎碎唸.結果你說"不要開.不能開.回家吃久(就)好.掉在地上就無(沒)吃了".又一次(上星期天吧).跟爸爸一起去大賣場.你要買麥片(結果回到家你吃兩口就不吃了).媽咪買小盒的.回程在爸爸車上.媽咪問你要不要吃.你也是說"不要.回家吃久好.掉在地上就無吃了".兒子.外婆教你的.你都記住.讚啦~ 又調皮了 *把外婆待洗衣服的洗衣水全倒光了 * 今天的用餐及作息表. 早餐 點心 午餐 點心 晚餐 點心 睡前 用餐 1/3碗白飯+魚+1/2碗蘿蔔排骨湯 1/2碗白飯+香菇竹筍(又要巧虎餵) 早餐 點心 午餐 點心 晚餐 點心 睡前 奶量 240cc 210cc 210cc 時間 顏色 說明 便便 沒便便 午睡 3點半上床.快4點睡到5點 睡眠 10點多上床.快12點睡著 乳酸菌 沒給吃

媽媽經大於管理經-傾聽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43

傾聽是所有成功談判的基礎 *我們有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 所以我們傾聽的時間應該是說話的兩倍。 ∼美國印地安人格言∼ *當人們不再找你解決問題時, 你就不再是一位領袖。 ∼前美國國務卿 鮑威爾將軍∼ 「傾聽是領導的首要條件。沉默不代表懦弱,而是智慧的表現。」一位知名德國記者,曾經如此建議美國外交政策的制訂者。如同我們所見,仔細傾聽他人的想法是所有成功談判的基礎。為人父母者也表示,「傾聽」是在帶小孩的過程中,學習到的重要技巧之一。無數的雜誌、育兒書籍和親職教育課程,都不斷強調尊重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成為好父母的關鍵要素,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 當我請前任德州州長安•里查(Ann Richards),描述她在家養育四個小孩的二十年家庭主婦生活,對她的領導風格有何影響時,她表示:「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我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有被其他人所重視。我們稱此為『建立共識』,或者叫做共識管理,但是真正的意義是每個人都必須相信他們的意見有被認真傾聽……當你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你會非常注重他們的感受,這種原則也適用在管理眾人上頭。」 傾聽選民的心聲 在政治方面,傾聽的重要性更是無以復加。我們生活在一個種族尊嚴、感情脆弱、感覺受傷的年代裡。反恐專家告訴我們產生恐怖份子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他覺得沒有人願意傾聽他的心聲。缺乏權力就代表缺乏發聲的機會。政治的原罪就是污辱他人──對他們個人、他們的種族認同、他們的性別,或其他個人特質沒有表現出適當的尊重。「美國的每一個政治團體希冀的就是被認真對待,這也正是所謂政治團體的定義所在。」哈佛大學的亨利•路易斯•蓋茲(Henry Louis Gates)曾經如此敘述。政治理論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稱之為「認可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指的就是傾聽。 被傾聽的感覺對人顯然會有非常正面的影響。由社會心理學家所進行的實驗顯示,當團體的領袖向團體內的少數諮詢意見,或是當一個團體被指示向每一位成員諮詢意見時,這類團體的表現都比團體內的少數未被諮詢的同類團體來得好。不了解傾聽對士氣影響程度的領袖必須承受失敗,以及失去所有領導能力的風險。

當爸媽不得不說謊時

2007年01月02日
公開
46

文�黃期璟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講師 「生病了就要吃藥,身體才會好;張開嘴巴才是乖寶寶,這個藥藥不會苦唷!」「不要哭囉,媽媽去市場買菜、一下下就來接你,在學校等媽媽喔,一下下喔……」你也會這樣對孩子「說謊」嗎?這些對話,大部分都是當大人面對所謂「有狀況」的孩子時所說的;也是一般人的印象──幼保工作者似乎天天都在「哄小孩」而已。 事實上,所謂孩子的狀況、哄小孩的善意謊言,都不是像字面上那麼單純,因為狀況所產生的互動,對於幼兒的認知、情緒、解決問題能力、甚至是創造力,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說善意的謊言是「哄小孩」的伎倆,那麼這個伎倆,學問還真不少。 一知半解 以經驗延伸認知 當大人說出善意的謊言時,通常是孩子哭鬧、不講理、耍脾氣時;而幼兒會發生這些狀況,大多是因為當下的情境讓幼兒無法理解或不能接受,他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或是不願意。 依據皮亞傑的理論,學齡前幼兒的認知發展是處於「感覺動作期」和「前運思期」,此時的幼兒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地與身邊的人事物互動著,在感官實際經驗的過程中,非常具體地學習世界上的事物。他們無法理解「苦苦的藥會對身體好」,更無法相信吃下難以下嚥的藥、身體就會好,孩子從感官經驗得知──藥是苦的、是不好吃的、我不喜歡;反之,糖是甜的、是好吃的、我喜歡,所以邏輯就是──難吃就是不好、不喜歡就是不要,這種直接的聯想是正常的,也是發展至高層次認知之前必經的過程。 秀才遇到兵 有理講不清 幼兒遇到不好的經驗時,會排斥、抗拒,開始產生負向情緒與行為,如:哭鬧、動手、生氣、咬人等。從幼兒社會發展而言,2∼6歲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適當地表示自己的情緒,因為在語言、認知發展上的限制,造成在理解與表達上有了困難,若此時成人又無法「說孩子懂的話」,而是想跟孩子「講道理」,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情況至此,一般的家長,就會開始拿出「醫生伯伯會打針」、「警察叔叔會抓不聽話的小孩」、「大野狼」等,恐嚇失控的孩子,希望趕快結束這場鬧劇。 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也有家長擔心,說「善意的謊言」,真的好嗎?會不會讓孩子學著說謊?只能騙一次、下一次就不靈了? 善意謊言溝通5技巧 善意的謊言並不是完全不好,而是要視當下的情境、有彈性地運用創意的技巧,與孩子互動。 ●同理幼兒 穩定自己情緒 很多幼兒不願意做的事,爸媽也不願意做,如:吃青菜、看醫生、等待……,當我們願意設身處地、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時,就會先整理自己的情緒,觀察幼兒的反應、傾聽幼兒的聲音、思考適當的解決方式。同理幼兒,除了可幫助我們更瞭解幼兒,更重要的是,穩定成人因幼兒反應而產生的情緒。 ●謊言合理 解決問題 在冷靜之後,成人才至於在情急之下,說出不可收拾的話,例如:「再不吃藥,就去醫院打針好了(對醫院造成負面認知)」;「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無法發展信任與依附關係)」;這些話語對幼兒的傷害,遠超過成人的想像。 餵幼兒吃藥真的不容易,建議爸媽先詢問醫生可否添加無傷藥效的食品、降低藥的苦味,以協助幼兒順利服用,才是餵藥的重點。而為了減輕初次上學的幼兒面對無盡等待的焦慮,爸媽可說「一下下就來接」,但盡量早點接回幼兒,再慢慢延長時間,讓幼兒學習等待。 ●創意想像 讓孩子放輕鬆 加入情境的想像,可以增加解決問題的趣味性,例如在餵藥的時候,可以跟寶貝說:「勇敢的大白鯊在哪裡啊?一點點苦苦的藥藥,大白鯊都不怕喔!大嘴巴呢?」藉由想像與創意,除了幫助幼兒放鬆心情、培養幽默感之外,更能夠減少幼兒的負向記憶。 ●加油鼓勵 增強孩子信心 在處理的過程中,別忘記時時鼓勵孩子,像是:「加油,快好了、你很勇敢喔、很有進步喔、動作越來越快了」,或給予擁抱、親親,讓幼兒在當下得到適當的讚賞,將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事後討論 建立正確價值觀 以餵藥的例子來說,當幼兒痊癒之後,可以跟孩子討論:上次生病的時候,發生何事?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不要吃藥?在討論的過程中,會讓幼兒學到表達、反省與正確的價值觀。 ∼學前教育雜誌12月號

咳嗽吐的滿床/看醫生/不貪心/和巧虎全家吃飯/不能吃.阿公.舅舅的

2007年01月01日
公開
16

咳嗽吐的滿床 兒子.你送給媽咪的新年禮物還真特別啊~讓媽咪和外婆手忙腳亂.ㄋㄟㄋㄟ吐的滿床都是.媽咪的外套和長褲也是.謝謝外婆的幫忙.洗完昨天剪髮換下來及全家的衣物.才剛剛晾好.又得洗我們睡覺的床組和媽咪.哈維的衣服(乳味好臭啊).外婆真是辛苦了.哈維昨晚除了放煙火哭到睡著.睡著又被煙火的聲音吵醒大哭要媽咪抱抱睡.咳的整晩都睡不好.一早7點多就起床.唉~媽咪心疼啊~ 看醫生→去看看*看醫生-糾正媽咪.會自己說感冒.流鼻水.酷酷掃.要勇敢* 上星期畫畫課.紘唯哥哥流鼻水和咳嗽.傍晚哈維就流鼻水了.媽咪多希望是因為天氣冷.所以哈維才流鼻水.沒想到果然中獎了.連媽咪也是.兩母子今早看醫生去吧~ 不貪心 鄰居給哈維糖果.哈維跟外婆說"阿媽.我們去買糖糖".鄰居再給哈維一顆.哈維說"維維有.一個久(就)好". 和巧虎全家吃飯 咳嚨紅腫.醫生說哈維食慾可能不好.不想吃喝ㄋㄟㄋㄟ也行.能吃就吃. 午餐哈維跟巧虎一家人一起吃飯.嘿嘿~食慾還可以喔~哈維舀起飯對著巧虎家每個人說"唵~".然後就自己吃下飯.耶~棒兒子.媽咪愛你喔~(本來想錄影的.又怕哈維不吃.算了.媽咪不用錄影.也知道哈維最棒了).晚餐哈維又來了.這會要媽咪用巧虎媽媽的手指玩偶餵哈維吃飯.(嘿~張小維.那是手指玩偶耶~一隻手指怎麼拿筷拿匙啊).媽咪跟哈維商量用巧虎手偶.哈維才吃下幾口.外婆炸雞翅膀給哈維吃.哈維開心的勒.(謝謝外婆幫忙解圍.感謝啦~隨便啦~兒子你能吃就行了). 不能吃.阿公.舅舅的 吃芭樂.幫外公.小舅舅各留了一塊.說"不能吃.那是阿公.還有舅舅的". 今天的用餐及作息表. 早餐 點心 午餐 點心 晚餐 點心 睡前 用餐 1/3碗白飯+滷肉 幾口白飯+2隻炸雞翅+脆瓜排骨湯 芭樂 早餐 點心 午餐 點心 晚餐 點心 睡前 奶量 240cc 210cc 210cc 時間 顏色 說明 便便 沒便便 午睡 3點多上床.快4點睡到6點多 睡眠 12點多睡著 乳酸菌 沒給吃

看醫生-糾正媽咪.會自己說感冒.流鼻水.酷酷掃.要勇敢

2007年01月01日
公開
37

兩母子看醫生.哈維還是一樣很勇敢.什麼都自己來.自己開門進診間(說醫生叔叔.阿姨(護士)好).自己爬上椅子.自己掀開上衣給醫生聽診(先掀開前面).自己開口讓醫生看喉嚨(不讓醫生使用壓舌棒).提醒醫生要量體溫(醫生不是沒量體溫.而是護士量過了.哈維要醫生再量一次). 醫生問診.媽咪說"咳嗽".哈維說"不是咳嗽.是酷酷掃".(張小維.那是一樣的意思啦).自己還補上說"維維感冒流鼻水.不能出去打球球".醫生笑著說"你好棒.乖乖吃藥感冒好了.就可以去打球了".哈維說"維維有乖乖吃藥.不要媽媽灌啊".媽咪再補上睡不好.鼻塞等.哈維聽了重複說媽咪說過的話.(兒子.你是巴哥喔).看完醫生哈維會跟護士及醫生說"掰掰.小心點喔".(嘿~兒子.小心點不用說啦~那是跟要出門的人說的啦) 在藥房等待拿藥.看診間裡的弟弟哭哭.哈維跟媽咪說"弟弟哭哭耶"."嗯.弟弟怕看醫生哭哭啊".哈維很認真的說"不要哭.弟弟不要哭.看醫生要勇敢".(哇~哈維越來越勇敢.越來越懂事了)."嗯.維維有沒有勇敢?有沒有哭哭"."維維有勇敢.沒有哭哭啊"."嗯.你好棒.媽媽摸摸頭".哈維還說要去跟弟弟說不哭.被媽咪阻止了. 兒子.媽咪不是不讓你去跟弟弟說要勇敢.而是看診間是關上的.所以不希望你去打擾醫生看診.

寰宇家庭-每日一招

2007年01月01日
公開
26

2007/01/01 幼兒在學習分類的過程中,會歷經比對、求同、組合等過程,也可發展邏輯和歸納的基本能力。 2007/01/02 0-2歲幼兒的感官經驗是以觸覺為主。父母可以用砂紙剪出英文字母的形狀,讓孩子去觸摸,用觸覺探索學習英文字母。 2007/01/03 訓練幼兒分類,可以在摺衣服時和孩子一同找出爸爸、媽媽、孩子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衣物,摺好後分開放置,再進一步讓孩子學習分辨褲子、裙子及分類擺放的位置。 2007/01/04 教3-5歲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美語,可適時加入有趣的肢體動作和音調上的變化,如問孩子“A”像什麼?像不像一座尖塔呀…?等,可增進孩子的聯想力。 2007/01/05 帶孩子去購物時,可告訴孩子超市中的東西都是分類擺放,如此可讓每個人更容易找到東西,不致雜亂無章或浪費時間,藉機給孩子分類能使生活更有效率的觀念。 2007/01/06 為孩子挑選英文童書需注意,太重的書不適合幼兒取閱,父母應選擇輕薄的圖畫書,出門遠遊時也可輕易放入袋中。 2007/01/07 將家中的玩具整理分組,兩週替換一次,可使孩子保持對玩具的新鮮感,,增加孩子玩玩具時的專注力,也可減輕孩子收拾玩具的難度。 2007/01/08 選擇附有CD、VCD的英文童書,應考量歌唱者或配音者的聲音、韻律感是否吸引人,若是音調和節奏、韻律感平淡、不夠有趣,孩子當然沒興趣囉! 2007/01/09 早熟的孩子,不論年齡大小,對指責都很敏感,容易全盤接受大人或師長對他們的批評,認為自己真的不行,家長應儘量以引導代替批評,並多給孩子建設性的意見。 2007/01/10 為孩子讀故事書時不須念出書中的每個字句,有時還會因為年紀太小而容易分心,無法接受冗長的文字。 2007/01/11 愛是穩定幼兒人格的重要因素,父母給孩子充足的愛,視孩子的能力做合理的要求,讓他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做什麼,從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日後他才懂得如何關心別人,在人格上才有穩定的發展。 2007/01/12 將閱讀的材料遊戲化,和孩子一起將故事書的內容表演或畫出來,或坐一本屬於自己的小書,大量的鼓勵與讚美,讓孩子慢慢愛上閱讀。 2007/01/13 即便父母能以引導代替批評,孩子無可避免的仍會在學校或其他活動場合聽到批評的聲音,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適應批評,知道這只是每個人的教導方式不同而已。 2007/01/14 「比較」容易造成子女間的競爭與衝突,應依每個孩子的能力與狀況寄予期望和鼓勵。 2007/01/15 培育領導者的首要原則,就是父母心態應先作調整,若是父母期望孩子完成未完成的夢想,或認為孩子將來一定要勝過自己,在行為上很容易對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 2007/01/16 玩積木、旋瓶蓋等動作,有助手掌的使力及手脕的穩定,如此一來,孩子的小手便會逐漸靈巧了。 2007/01/17 挑選字母書時,最好選擇書中字母是以較大印刷體呈現,而非使用藝術字的書籍,以讓孩子能清楚辨識字母的形狀。 2007/01/18 幼兒使用粗大、好握的畫筆,可以有效減少握姿不良或施力不當的問題,應避免幼兒使用成人用筆。 2007/01/19 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刻意培育孩子某項才能,滿足父母的虛榮心,才能讓每個孩子的才能發揮到極致,成為特定領域的領導人物。 2007/01/20 孩子學會寫字前,爸爸媽嗎可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將想要寫字的動機轉換成畫線或圖形,例如畫花朵、天空,以培養書寫能力的基礎。 2007/01/21 幫幼兒選擇字母書時,可選擇圖像背景單純的,才能讓幼兒將重心放在字母的形狀以及對應事物的名稱上。 2007/01/22 給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父母可以從電話禮儀、向親友師長問好教起,並讓他學會有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2007/01/23 選擇字母書時,書中字母的代表單字最好是能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常聽到且熟悉的,如「F」的代表單字是「FLOWER」〈花〉會比用「FOX」〈狐狸〉要好。 2007/01/24 做家事不僅是一種學習,也是養成負責任態度的方法,請孩子幫忙擺碗筷、摺衣服、收拾整理等,還可增進親子感情。 2007/01/25 不要放棄給孩子建設性的意見,孩子需要成人的協助才能解決難題,也會因為成功解決各種問題而獲得自信,這就是一種「我做得到」的感覺。 2007/01/26 幼兒固然還不能完全理解禮貌的必要性,但是父母簡要地說明,讓孩子能體會其他人可能有的感受,例如告訴他:婆婆好疼你,如果你不理她,她會好傷心喔! 2007/01/27 對待情緒智商差的孩子,以擁抱及按摩安撫情緒;對年齡稍長的孩子,教導做緩慢的深呼吸,調整情緒,待情緒回復後,學習以語言溝通表達。 2007/01/28 爸爸媽媽應留意自己的行事標準,不要因為今天心情特別好,就讓孩子覺得我什麼都能做;也不要因為今天心情不好,孩子便動輒得咎。 2007/01/29 對沈迷電腦的孩子,可多引導他接觸團體遊戲,如踢足球、老鷹抓小雞,或是到遊樂場盪鞦韆,提供多樣化的感覺刺激,可達到醒腦的效果。 2007/01/30 孩子有許多地方需要大人教導,若父母沒有告訴他,就對他說教或生氣,是不能解決事情的。而是要教他應該要怎麼做,而且要教很多遍。 2007/01/31 統計顯示,成人會將對工作的滿意度帶回家中,若是父母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挑戰性、很有成就且能發揮所長,則他們在工作上所展現的活力和積極正面的自我認同,也會帶回家中,和孩子的互動便同樣會是積極正面且充滿活力。 【每日一招由「寰宇家庭家長諮詢中心」提供】

2006年12月份便便紀錄表

2006年12月31日
公開
10

便便月份紀錄:2006年12月份  生病中  加入乳酸菌 日期 有沒便便 便便的量 顏色及形狀 情形 有 沒 少 中 多 1 ◎ ◎ 褐色團狀 下午1點多.便完不給媽咪洗屁股.說"痛痛(小鳥痛痛)" 2 ◎ 3 ◎ ◎ 黃土色團狀 下午1點多.媽咪趕著出門.哈維說要便便.便完也不說.跑來跑去的.媽咪還以為沒便便.聞到臭臭才知道真的便便呢 4 ◎ ◎ 黃土色團狀 下午1點多.又是吃午飯.說要包尿布便便 5 ◎ 6 ◎ ◎ 黃褐色團狀 晚上6點多.有些便秘.又大哭了 7 ◎ 8 ◎ ◎ 深褐色團狀 晚上9點多.挑媽咪要洗澡便便.還好媽咪還沒進浴室.不然又是一陣哇哇哭 9 ◎ 10 ◎ ◎ 褐色團狀很少(哈維說是花生) 晚上7點多.外出回到家.說要便便.包了尿布.蹲了好久.說便好.結果才一小團.便順洗澡 11 ◎ ◎ 土黃色團狀很多 下午4點多.邊玩車車邊便便.便完還不想洗屁股 12 ◎ 13 ◎ ◎ 黃土色團狀很多 下午5點多.邊便便邊完車車 14 ◎ 15 ◎ ◎ 黃土色團狀 晚上快1點.不睡覺說要便便.還一定要下樓洗屁屁.真龜毛 16 ◎ 17 ◎ 18 ◎ 19 ◎ ◎ 褐色團狀 下午2點多.說包尿布便便說了一上午.總算便便了 20 ◎ ◎ 褐色團狀 下午快3點.包尿布便便.邊看湯瑪士和巴布 21 ◎ 22 ◎ ◎ 黃褐色團狀+糊狀 中午12點多.一邊便便還要一邊吃麵麵 23 ◎ 24 ◎ 25 ◎ ◎ 黃褐色團狀+糊狀 上午11點多.邊玩火車邊便便 26 ◎ 27 ◎ 28 ◎ ◎ 褐色團狀稍硬 中午12點多.便了很久.沒哭哭 29 ◎ ◎ 褐色好臭團狀 晚上快8點.便秘大哭 30 ◎ ◎ 深褐色團狀 晚上快11點.小便秘.便的滿頭汗.沒哭 31 ◎

你會開導幼兒的攻擊嗎?

2006年12月30日
公開
17

幼兒身上好像天生賦予了好鬥的本能,尤其當幾個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更顯突出,看著他們玩得很融洽,說打就打起來,誰是誰非,很難斷定。有了攻擊能說孩子惹事,沒有攻擊能說孩子懦弱,如何讓孩子把握好自己,正確控制和有效使用自身的攻擊能呢? 問任何父母是否想她的孩子成為一個攻擊型人物,你會得到很多答案。攻擊畢竟是與在我們的意識和在我們的社會中贊成和不贊成的行為密切相關——與幫助我們真實把握生命的挑戰能力和目的相關,也與傷害的行動和破壞的力量相關。 當別人粗暴地對待我們的孩子時,大多數人主張我們的孩子能夠保護他們自己。我們不希望他們打架鬥毆,但如果他們被攻擊的話,他們將能夠對付攻擊者而不被對方壓倒。一個孩子學會在太多和太少攻擊行為之間找到健康的平衡可能是他成長中最難的任務。 根據幼兒發展理論,攻擊衝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是心理生命力的和生存的嚴酷的一面。在健康發展過程中,這些動力通常在不同的年齡表現為不同的行為,且在父母和他人的幫助下,逐漸被個人控制——有節制的、可開導的和可管理的,但決不是毀滅。 在第一年,嬰兒不常想到攻擊性行為,在與別的孩子相遇時,一個嬰兒推、拉或使力擋著另一孩子是外在發出能量和自信的象徵,這反應了健康成熟的攻擊。但9個月大的嬰兒拉你的頭髮並不知道頭髮可能受到傷害——在同樣非凡的調皮的意識裡這樣做在其它行為中可以看到。僅僅在第二年,當這孩子發展更好地意識到分辨「我」和「你」時——他開始能夠理解他對某人生氣並採取有目的的武力行為。直到第二年我們才常說一個孩子對其它人的殘酷或敵意。即使如此,他不充分知道其中的原因和結果來理解他行為的後果或如何對別人來調節他的行為。當你的一歲半的寶寶打碎一樣東西,他感到自信的快樂,並不期盼它的結果。 有時侯父母說他們的幼兒「知道更好」超過打或咬。他們認為之所以這樣,因為當他被斥責時,他感到害羞。幼兒所理解的不是他已傷害了某人或破壞了什麼東西,而是他已獲知他父母的不贊成。相反,當他溫和對待別人受到稱讚時,他知道且高興他那時的行為被贊成。在他理解不打或不咬適用很多情況之前,要花時間和需要很多提醒的人。年幼的孩子,特別是3歲以下到1歲半左右,很少知道他們自己的力量。吻與咬不同,拍與打不同,輕推與把人推倒不同,不是自動理解的,孩子需要很多提醒者:例如,「讓我做給你看如何拍寶寶(或家裡的狗或爸爸的臉)」;「拍感覺非常好。打能傷人」;或「輕柔地(或輕輕地)做,像這樣。」 幼兒在其它領域的發展也是這樣,在攻擊的社會化中是有步驟和階段的,值得你花時間去學習在不同的年齡出現不同的行為。如果你理解一個嬰兒或幼兒或4歲的孩子的能力,你可以把你自己的行為和教導調整到現實的展望並幫你省去焦慮和遇到挫折。你無須焦慮地想像你的幼兒很生氣和對他的攻擊缺乏自控力,當孩子受挫或心煩意亂時,決定要生氣,要破壞,不能自控,不論是4歲或10歲或20歲都一樣。另一方面,如果你4歲的孩子頻繁地爆發攻擊好像不關心他的攻擊結果,或者甚至以傷害他人為樂,你就要擔心並想法幫他朝健康行為發展。 那麼父母如何調節和疏導他們的孩子的攻擊,通過非常嚴厲的方式又不毀滅他的攻擊? 雖然沒有確切的處方,這裡有12條建議也許可以幫你在需要的時候指導你的孩子。 1. 記住要以你孩子感受到被愛和親切關懷建立他接受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你提供給他指導的基礎。感受到愛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會讓他們的父母高興並回應他們的指導。合理限制你孩子的行為是愛他的一部分,就像餵養、安慰、遊戲和回應他的願望一樣。 2. 努力斷定是什麼原因觸發你孩子的攻擊行為。問你自己可能發生了什麼事引爆他的攻擊行為——你的行為或另一個人的行為,或者在此情形下別的什麼事;也許他是太累了或身體感到不舒服。貿然做什麼、突然幹什麼、他要的東西遭到拒絕、他試圖用玩具或身體活動做什麼事未成功等經常產生受挫和生氣的情緒,結果導致攻擊行為。 3. 要確信無疑知道你孩子的體溫、節奏、喜好和敏感。例如,如果你知道在一天的第一個小時他易怒或心情壞,當他累了或餓了,就出問題,你就不要在那個時間要求他有太多的控制。 4. 告訴你的孩子,在特定情況下你要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但要避免冗長的教訓。你的孩子會從你的聲調中以及從你說的話中意識到你不高興。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不贊成表達清楚。然而,冗長的教訓和可怕的預言通常達不到預期目的。對3歲的孩子說,上帝不愛她,如果她打她的小弟弟,可能使她受到驚嚇,但這不太可能幫她理解和促進她的自我控制。更好的道理是你不要她打他,因為這會傷著他。你不喜歡這種行為是你最有效的信息。它可以幫助任何年幼的孩子知道父母不贊成,並提醒她即使你不喜歡這種行為,你仍愛她。 5. 當你的幼兒正在與別的孩子玩時,要盯著點,但不要在邊上徘徊。嬉戲混戰或跑和追趕或分享玩具等可以很快在孩子之間造成戰鬥,他們可能需要調解人。然而,當你讓年幼的孩子在他們中間解決問題尚要時日。當然,年齡使之不同。 6. 當你不喜歡你的孩子正在用不同方式攻擊時,停止這種行為,安排他做點別的事。你也可以建議和幫他開始一項新的活動或許帶他到一個地方,在那裡他可以釋放他的攻擊情緒,只要不傷害他自己、別人、玩具或家裡小寵物。例如,某個角落,可以用來打拳、猛擊或扔東西。你可以說,「如果你喜歡打,去打你的枕頭(或擊打包),但你不能打狗(或用錘子猛擊桌子)。」這樣的機會不僅幫這孩子釋放攻擊情緒,而且幫他理解只要有機會,可以做這樣的活動。 7. 當時間允許時,向孩子示範如何處理孩子們之間出現的衝突。譬如說,如果你的孩子夠大的話,為了避免或解決某個衝突,你可以教他一些有用的話。一個兩歲大的孩子能夠握住一個玩具,當另一孩子試圖搶他的玩具時,他可以說「不」或「我的」來代替總是推人或哭叫。孩子們需要從大人獲得特別的建議和示範,為了學到處理紛爭的有效方法,這比身體受到攻擊和報復更可接受。 8. 如果你的孩子有語言技能,幫他解釋他為什麼事生氣。如果你能猜測而他不會說,可以這樣做,例如,「我猜你太激動了,因你不能去與約翰尼一起玩。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但今天太遲了不可能去。」(或者究竟是什麼原因) 9. 問你自己你是否給你的孩子的攻擊發出「混淆的信息」。當你背地裡不高興你孩子對別人的攻擊行為,如果你說「不要打人」或「很好」,他會感到困惑,這樣的困惑致使他更難發展自我控制。 10. 請記住父母是家庭氛圍的創造者,孩子需要的嚮導,行為舉止最重要的楷模,目的是為了孩子以健康的方式使用攻擊。如果在你的家庭裡發生社會上的交易,包括當著孩子的面很多爭吵或打架,你可以想到孩子們也學會了。 11. 考慮一下對你孩子體罰的真正缺點。當孩子們挑釁、戲弄、固執地做什麼、或攻擊別人時,他們經常引起大人生氣。如果你的習慣是以某種其它方式打或體罰你的孩子,你應認真思考孩子會從中學到什麼。 12. 你的孩子學會與別的孩子通情達理相互融洽地相處要好幾年時間逐漸形成。對你來說作為父母,那會是有時好有時歹,有時你「教化」你的孩子感到失望或有時你會擔心面對嚴酷的世界他太膽怯。當日子一天天在快樂和受挫中度過,作為父母記住這點也很重要:有一個積極的動力推動孩子發展。這個先鋒實際上推動你的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使他獲得能力去開導和有成效地使用那些屬於我們天性重要部分的攻擊能。

數到十給我上床去!

2006年12月28日
公開
18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大象爸爸生日那天,大象媽媽老早就計畫好早點把孩子安頓好送上床,就可以和大象爸爸共享寧靜的兩人世界了。可是耗了半天,幾個孩子依舊精力充沛,一下要求爸媽說故事,一下說要再玩一下;最後,象爸爸和象媽媽自己先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了,孩子還幫爸媽蓋被子呢! 很有趣的故事,相信有經驗的爸媽都會發出會心一笑吧!或許你常常很納悶,孩子已經玩了一整天了,怎麼都不累啊!體力好像比大人還好呢!晚上老是三催四請還不肯睡,不但累壞爸媽,而且還可能影響到第二天上學,實在是很傷腦筋。讓孩子早睡早起雖是最理想的情況,但執行起來卻頗為困難。 孩子開始上幼稚園以後,由於必須根據學校規定的時間上學,規律的作息更是重要。一般幼稚園是早上八點半開始,起床後漱洗、換衣服、吃早餐,再加上上學的時間,所以大約七點以前就得起床。如果要有充足的睡眠,晚上可不能太晚上床。可是這時候,或許孩子睡意全無,也或許他玩興正好,不想睡就是不想睡,爸媽怎麼辦? 避免由著孩子說不睡就不睡 規律作息是孩子亟需養成的習慣,所以千萬別讓孩子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睡。到了時間,即使不想睡,也要上床躺著,漸漸就會有睡意了。如果孩子常因玩得高興而不想睡,那麼爸媽必須提早提醒孩子準備。例如,九點應該上床,八點半就要提醒孩子準備收玩具或關電視了。剛開始執行時,可能需要說很多次,所以可以再提早一些開始提醒。 用睡前活動吸引孩子上床 爸媽可以固定在孩子上床以後,說個床邊小故事,或者和孩子共享一首詩歌。用一些孩子喜歡的活動來作誘因,讓孩子期待這個時間的到來,並願意自己乖乖上床。 用睡前準備工作培養睡覺氣氛 其實想睡覺的感覺是可以營造出來的,爸媽可在每天睡前大約半小時左右,和孩子共同做些睡前的準備工作,例如,放晚安曲、收玩具、換睡衣、刷牙等,讓孩子習慣在那個時間做好這些儀式性的工作,為上床睡覺培養好心情。 全家人都要配合 或許孩子的上床時間對大人而言還太早,不過,如果在孩子睡覺時,家中依然吵吵鬧鬧、燈火通明,孩子也很難有想睡的感覺吧!所以到了這個時間,全家人要一起培養夜晚寧靜的氣氛,燈光打暗、輕聲細語,或者再放點輕柔音樂,讓孩子感覺該睡覺了。 晚上睡得好,第二天才會精神奕奕。規律的睡眠習慣不但是健康的基礎,也是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如果您還沒有讓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就試試從今天開始實行吧! ∼奇蜜父母學習中心 -- 專題企劃文章(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