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媽媽的e-mail

2008年07月21日
公開
14

第一次接到媽媽(乖群外婆)寄來的e-mail,感覺好特別喔! 一定要把它保存下來,常常回味這特殊的感動∼ 第一封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Zou Wen Wang Date: 2008/7/18 9:58 Subject: 練習寫信 To: Emily Wen 早安 有颱風假嗎 阿嬤的事已圓滿結束 感謝主 弘道的種子培訓課程 也於昨天傍晚的毛毛雨中結束 雖然拿不到結業證書 因為缺了5月29日的課 倒也受益匪淺 勛勛的畢業典禮因大雨延至明晚 所以今晚的成長之夜 在學校睡覺也 以及明早的潑水遊戲 全部取消 爸爸答應他 表現良好的禮物 蛋糕不知道要不要取消 哈哈 ************************************************************* 媽媽用的是爸爸的名義申請的Gmail,因為ㄅ半用得還不是很順手,所以都用空格代替標點符號。 信中提到阿嬤,是指阿嬤上個月辭世,終於做完七七(阿嬤沒能信主∼遺憾)。 弘道是老人志工團體,媽媽常常參加他們的活動,每週還要去醫院值班。 勛是哥哥的小孩,叫我小姑姑。他的農曆生日跟我是同一天喔! 第二封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Zou Wen Wang Date: 2008/7/12 15:32 Subject: 媽媽的信任 To:Emily Wen 你回來了嗎 我準備回台中陪阿爹了關於電腦就留待下回分解這趟沒看見你們有點遺憾拜呢好了已經在催了拜拜! *************************************************************** 這封更可愛!媽媽上週到台北來探望二姊,順便也請姊姊教她電腦網路。本來希望我們能北上相聚,可惜衝到小家例行出遊的活動。 標題其實是要寫"媽媽的信",但是大概不小心按到別的鍵,就把相關字詞給打了出來,我還認真地研究了半天,仔細端詳看看到底是信任什麼呢!呵∼ 我知道打字對媽媽的挑戰不小,因為思緒完全會被注音符號打斷(這也是我很早就放棄注音輸入的原因之一),這對擅長作文的媽媽而言,想必相當痛苦。但是媽媽卻為了在網路世界與我們對話,勉強自己努力學習∼寫到這裡,我的心裡是相當感動的∼ 我的作文是小時候被媽媽一字一句教出來的,沒耐心又一肚子草包的我,總是視寫作為畏途,可是媽媽常常就是把我龍飛鳳舞又隨便唬弄了事的作文簿拿過來,看完之後要我自己先乖乖擦乾淨,然後問我想表達什麼。 我"也"是個"用說的比用寫的"精采的人,媽媽耐心聽我講完之後,就開始幫我組織文句,一句一句唸給我寫。 記不得我是不是曾經看過有人批評這種作文法,這招對我卻是非常管用。我在無數次的練習中,慢慢體會到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文字,學會最簡易的"我手寫我口"作文法,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但是總是力求把意思表達清楚明白吧! 到了小學中年級,獨力撫養我和姊姊的她,居然還拿積蓄送我去上作文才藝班,我的作文也慢慢寫出了點樣子,到了國中、高中,我的作文就更常被老師選為佳作,唸給全班同學參考。 高二那年,莫名其妙地去參加了一場作文比賽,不小心就把人家台南區的第一名給抱了回來(我的籍貫是彰化縣啦),順帶一提,三年前的第一名是我姊,而且她光拿台南區的第一名不過癮,還一鼓作氣地把全國決賽的第一名也順便抱回家,統統送給那位向來捨不得投資教育經費在我們身上的老爸作紀念。 如果今天我在某些領域有些什麼小小的能力的話,我認為媽媽的功勞是最大的,沒有她當年的茹苦含辛,肯定沒有今天的我。當然,也要謝謝天上那位看顧孤兒寡母的耶和華上帝。 這篇好像應該在母親節寫的,可是我今天剛好有感而發…而且半夜還沒睡覺 ^o^

只要開始就永不嫌晚

2008年07月18日
公開
8

幾週前在讀書會的進行中,我瞄到遠處期刊架上一本雜誌的封面人物(一男一女)很面熟,男的是藝人凌峰(沒錯,就是那個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凌峰),女的卻是怎麼都想不起來她的名字,只知道自己一定知道這號人物,很細緻的一位女士。 終於熬到讀書會結束,一個箭步立刻衝上前去,仔細閱讀雜誌上的大標,果然!那位女士是郭小莊,曾經是我最喜愛的公眾人物,她創立的雅音小集,曾帶領我看了不少國劇。 我有點好奇,郭小莊已經很久不曾在大眾媒體出現了,怎會突然再度登上封面,而且還跟凌峰"擺"在一起,原來,這是好消息衛星電視頻道的月刊,採訪他們兩人各別信主(相信耶穌,承認祂是生命的主宰)的經驗。 匆匆翻完雜誌後,這件事還是常在心頭迴盪,正好遇上家裡新購了液晶電視,安裝了中華電信MOD,無巧不巧地,有一天就發現凌峰接受李晶玉的採訪,成為"真情部落格"的專訪來賓。 一看到節目開始前的預告,讓我不禁連忙呼喚先生"嘿!凌峰信主了!",原本手上有工作在忙的先生,也驚奇地放下工作,陪我一起看完這集的節目。 今天收到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內容就是凌峰受訪的內容大綱,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看下去,我就不再另外轉寄了。需要電子檔的人再跟我說一聲。 ***************************************************************** 只要開始就永不嫌晚 邁入了知天命的年紀,凌峰才信主。 『這是智慧太低、啟蒙太晚』他誠懇且謙虛地笑:『在我們生活中,都和佛道教比較近,像我和星雲法師很熟,也走得很近,但我認真思考了基督信仰』。 『我甚至對於教會禮拜的整個結構都深入研究,我發現太好!』凌峰說:『在宗教中,讓我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看到大師就要跪下來,但是教會的牧師卻是在教堂門口等著和人握手、甚至與你擁抱一下。生命中有了基督信仰後,自己的內省機制變強了、價值觀也改變』。 凌峰強調自己在演藝圈是個獨行俠,只有孫越大哥一直關心他。所以聽說遠志明來了台北懷恩堂,他就撥電話給孫越、兩人進教堂聽遠志明的流亡故事。 『我看著影片,邊看就邊落淚、心裡非常感動!原來上帝的力量這樣大,讓遠志明有這樣的信心熬過艱難。那一夜,我舉起手來、決心認識上帝這位神』。 之後、凌峰去教會,人有啟迪、性情也明顯地改變了。『這點我可以證明』!一旁的太太賀順順肯定地說:『凌峰那個長相啊,不笑時、就像中國五千年的滄桑都寫在臉上。他是那種完美主義者,連颱風天去買蛋,都會為了個理字和人吵得打起來。』 『不過自從他進教會後,親朋都說他變了,連孩子都對我說爸爸好慈祥哦!現在他比較懂得原諒別人、也知道包容,有些東西放下來了』! 凌峰接口:『不過,畢竟我信仰生命很淺,那個買蛋打架的事、就是我個性上的衝動。颱風來了,店家卻還要漲價。我氣極,這一鬧就鬧到派出所。 如果出差去大陸,一陣子沒去教會,我的本性就會還原,不過現在自省能力很快,也很強了。』基督信仰已在他生命中不斷地陶冶他,改變他。 『我看過我外祖母如何面對死亡,不像我父親那般愁眉苦臉。她用濃濃的山東腔說:" 我就快走了,耶穌來接我囉 "!是一種超越的態度。 我們想建立一個有基督信仰的家庭,這對女兒柔柔來說,是幸福的保障』。 賀順順說:『我婆婆生病時,牧師到家裡來為她禱告、婆婆倒在我懷裡,牧師帶大家唱詩歌(除你之外),我感動的落下淚來,心想:這歌聲怎麼那麼美。當我置身教堂裡時,我知道、我找到了靈魂的歸屬。 以前常常跟凌峰拌嘴,現在他去教會回來、會主動跟我道歉,還會說今天牧師講的信息好像是對他說的,他的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凌峰在暴力環境裡長大,『老師打、因為考不好,回到家、父親又打,所以就成了邊緣少年,邊緣少年很容易拉幫結派、最後成了黑社會的種子部隊』。 凌峰坦言自己的缺點,但信主後、再壞的脾氣竟也開始扭轉過來。 凌峰也有奇妙的經歷:『有一年、大陸的春節晚會邀請我,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目,而我在前一天則要去都安參加一個教會的義演活動。 所以我說,若我趕不回來彩排,他們要有心理準備。大家想不通,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那麼重要,犯得著為了一個窮鄉僻壤的義演而搞砸嗎?但我堅持要走』。 『直飛班次的緣故,再怎麼算,第二天都很難趕回來』凌峰笑笑說:『但是上帝卻給我靈感,可以繞著回來!義演完畢、我請牧師及弟兄姊妹為我禱告。 嘿!妙的是,我就一路轉機、每一班都準時(平常不太可能的),那天我順利準時彩排了。他們佩服我冒這個險。但我知道,這是上帝奇妙的作為』! 凌峰越發體會到信仰的力量,他讚嘆的說:『感恩是基督徒必然的思想。因為感恩,所以會反省、重視人的本質、且勇於幫助人、也敢於挑戰惡勢力』。 走過了中國的八千里路,但在基督信仰上,凌峰卻才開始,雖然他自忖『有些晚了』,但聽他一路的細述、倒不如說:『只要開始就永不嫌晚』!

冰箱變成廚餘桶

2008年07月18日
公開
31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實在是心有戚戚焉∼沒錯,我以前就是那種常常把冰箱當成廚餘桶使用的錯誤示範。 我常感慨,買回家的食物,吃的速度往往趕不上它變質腐壞的速度,也就是丟掉的比吃掉的多。 可是我也不想這樣啊!因為廚藝不佳,總想發憤圖強,每次都想買很多食物,以為買了就會做…,可是有空買食物,買回家卻臨時有事沒空煮,不然就是覺得太難而怯步;有時煮了沒吃完,接下來的幾頓又正好沒在家吃…。 有時是食物冰進冰箱之後,就被我忘記了,等到發現時,爛得只剩殘骸了∼唉 還好這些都是陳年往事,因為丟了幾次寶貴食材之後,痛定思痛,決定在沒把握煮食之前,寧可不買;加上小乖和群群每天開始去保母家,我可以自由採購的時間也變多了,不再需要每週大採購,需要時再買就好。更大的改變是,德傭廚藝好,什麼菜都變得很簡單,所以下廚不再是我的心理障礙了。 現在住家的位置也很便利,早上可以去大批發果菜市場買菜,早市沒趕上就轉往大潤發湳雅店對面的黃昏市場,再不行,還有24小時營業的頂好,雖然頂好會比較貴,但是無處可買的時候,它仍是個不錯的選擇啦! ******************************************************* 食物冰存不當 每年浪費258億元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8/07/18 04:33 陳怡妏台北報導 食物放冰箱不可能永遠保鮮,但許多民眾卻不清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十七日公布調查指出,近六成民眾不知道食物的保存期限,而一個家庭每周丟棄保鮮不當食物為六十六元;以此推算全台一年浪費食物約二百五十八億元,可讓二十二萬三千名的國小學童吃二十年的營養午餐。 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新鮮食物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就算存放在冰箱冷凍庫中,也不可能永遠不壞,因為冰箱只能減緩細菌生長速度,無法殺死細菌,民眾應徹底了解真正的保存期限,才不會造成浪費或食物中毒。 了解保存期限 避免浪費或中毒 北醫昨日發表的「國人食物保鮮認知與行為調查」,是針對全台二十三縣市、三十歲以上、每天至少有一餐在家用餐者進行電話訪問,有效樣本數為六百四十六人,調查重點為國人對食物保鮮的認知、個人保鮮習慣等。 保存方式上,雖然有八成以上的人自認食物保鮮做得好,但其實有六成的人誤認為使用塑膠袋和保鮮膜就可保鮮。 保存期限方面,近六成的人不知道各種生鮮食物的保存期限,近兩成民眾習慣把生鮮食物放在冰箱超過三天以上。 蓋保鮮膜就行?六成民眾誤解 判斷食物是否新鮮,有七成五的人表示會看外觀,一成八的人是靠聞氣味,超過五成的人表示自己曾有無法判斷是否新鮮的經驗。懷疑食物不新鮮,有七成二受訪者選擇丟棄,兩成左右的人會切除懷疑已腐壞部位、或直接加熱煮食。 至於過期食物吃了會有噁心、腹瀉甚至食物中毒的危險,調查中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受訪者近一年來曾經有吃壞肚子的經驗,若以此推算,全國有二百六十萬的民眾吃壞肚子,其中有二十八萬人還吃壞五次以上。 生、熟食分開 完全密封防病菌 調查也發現,九成二的民眾表示曾丟過冰太久不新鮮的食物,六成四的民眾每個月丟一次,一成的人每個月扔掉三次以上。 蘇秀悅指出,為免造成浪費、或因保存不當吃壞肚子,建議最好從源頭做起,購買時不要一次買太多;若是雙薪家庭不得不一周採買一次,保存上就要多用點心。 生食、熟物要分開,且最好完全密封,而非只在盤子上包層保鮮膜,才能避免病源菌交互感染,也可減少食物在冰存過程流失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