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媽精選1050906基金資訊

2016年09月06日
公開
3

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 股債多元配置穩穩賺2016/09/06 07:19:5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包括歐美央行會議以及重要經濟數據公布等全球重量級財經活動將登場,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甚鉅,法人表示,這些財經活動將影響經濟趨勢方向,投資人在面對市場不確定因素下,最好是以股債平衡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因應。 9月初除了目前正在舉行20國集團(G20)工商高峰會,另有包括歐美、加拿大、巴西、日本、紐澳等各國央行都將舉行利率會議,其中月底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會議是否決定升息,最受市場關注。 群益投信指出,在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市場較容易動盪,想要達到收益多重,完整的多重資產、股債匯配置不能少,攻守兼備的海外平衡型基金為市場波動下建議配置標的。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由於到年底前金融市場還將面臨美國總統大選、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推估市況仍將難脫震盪格局。而市場仍將處在低利率環境,加上各國央行量化寬鬆(QE)政策加持,資金充沛有利風險資產表現。年底全球同時處於消費旺季,景氣轉佳有利股市,故維持股優於債的投資策略,已開發市場包括美、歐、日都可望有不錯表現,至於新興國家主要仍受貨幣貶值影響,相對看好新興亞洲。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Bloomberg統計過去五屆G20領導人峰會之上證表現,峰會隔周滬指上漲機率比下跌高,且漲幅較大,預估會後陸股上漲機率偏高,峰會前後相關題材板塊已發動攻勢。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全球低利環境不變,股市資金行情不退,但美國升息時點未明,市場觀望氣氛濃,全球股市較有可能區間整理,建議投資人維持分散而多元的投資組合,爭取收益,方能提高投資勝率。 ---------------下一則---------------  9月變數多 股債平衡因應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9月國際財經大事 http://goo.gl/2CiKEE 時序來到9月,全球包括歐美央行會議以及重要經濟數據公布等全球重量級財經活動將登場,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甚大,法人表示,這些重要的財經活動將影響經濟趨勢方向,投資人在面對市場不確定因素下,最好是以股債平衡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因應。 檢視本月重要財經活動,除月初的七國集團(G7)舉行眾院議長會議與20國集團(G20)工商高峰會,另有包括歐美、加拿大、巴西、日本、紐澳等央行都將舉行利率會議,其中月底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會議是否決定升息,最受市場關注。 群益投信指出,受惠美國返校需求旺季,廠商將提高雇員意願。據利率期貨預估,Fed升息時點落在12月,機率將近6成左右,即使日前Fed官員陸續發表鷹派談話,但市場年底前僅升息1次預期不變。 摩 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市場對美國升息早有共識,只是時間點的問題,由於升息前美元區間波動,未來部位一旦調整恐波動加劇,但面對市場震 盪,投資人若躊躇不進場,一旦錯失資本增值成長機會,所得報酬落差大,建議透過全球股票、債券與另類資產全方位布局,既可為整體投資組合增加穩健度,也可 靈活調整資產配置,同時兼顧波動風險和收益機會,不錯過市場多頭契機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就現階段投資策略來說,年底全球同時處於消費旺季,景氣轉佳有利股市,因此可維持股優於債的投資策略,已開發市場包括美、歐、日都可望有不錯的表現,至於新興國家主要仍受貨幣貶值影響,其中相對看好新興亞洲。 ---------------下一則---------------  Q4投資 三招拉高勝率2016/09/06 07:34:4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摩根投信第4季投資三大主軸與建議 http://goo.gl/ZLaEwk 第3季以來全球風險性資產漲多跌少,展望第4季,摩根投信認為將有三大市場主軸—負利率擁收益、新興市場再起、資產防護傘,建議投資以「收益更好」、「資產更活」、「波動更小」三大策略應戰。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指出,除了美國升息時點捉摸不定,英國脫歐餘波盪漾,與美國大選等不確定因素,預期第4季多空消息將繼續干擾投資人情緒。不過,金融市場的常態就是波動,重點在於能否掌握機會,基於全球資金派對還未落幕,風險性資產仍有發揮空間。 各類資產中,摩根投信依據市況與內部觀點,給予不同評等,股票資產的美股、亞股、天然資源類股皆獲得三顆星推薦,債市的成熟市場高收益債、新興市場美元主權債也獲得三顆星。 林雅慧指出,全球寬鬆浪潮營造低利環境,目前負利率公債已突破13兆美元,資金持續尋求收益出口。而美國高收益債到期殖利率高達7.5%,位居主要債券之冠,且扣除通膨後的實質配息率仍然較高;此外,目前債券的信用利差位於擴張水準,資本利得空間相對充裕。 ---------------下一則---------------  美股基金嗆 躍吸金王2016/09/06 07:50:5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Z4A0MS 美國8月非農就業成長低於預期,使得9月升息預期再回落,吸引國際資金重回美股,美股基金上周再轉吸金27.4億美元,重返全球股票基金吸金寶座。 從8月整體資金動能來看,全球新興市場基金搶錢不手軟,主要是全球多國央行在英國脫歐後,幾乎全面性寬鬆舉措為全球股市帶來資金活水,支撐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買氣不墜,單單8月全球新興市場累計吸金便高達100.3億美元,是居次的美股基金的四倍左右。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國際投資風向球轉往新興市場趨勢鮮明,自從英國公投脫歐確定後,全球多國央行相繼宣布降息,甚至不惜祭出負利率,激起的資金 流向新興市場股市,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坐擁低估值、基本面改善、高成長等多重優勢,加上投資不侷限單一區域型新興市場,自然成為追求收益且低波動的國際資金 大舉進駐首要標的。 市場大漲後投資人開始擔心是否有過熱情況出現。不過,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強調,觀察過去資金流量,目前仍在安全區間,並未落入過熱需要賣出的階段。 全球央行第4季將持續聯手打造利率低檔的環境,這場資金盛宴短線還看不到結束跡象,而流動性豐富有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未來上揚空間能仍值得期待。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全球新興股票基金在基本面和資金面支撐下,近期資金流入力道雖放緩,仍持續受到青睞。 從基本面來看,穆迪發布報告上調新興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展望,預期新興市場今明兩年分別增長4.4%及5%。 投資策略上,由於市場近期波動較大,資金面雖持續受惠寬鬆貨幣政策,新興市場因具有多元題材,不過考量第4季國際市場上雜音可能較多,投資人仍宜採多元布局,且以可強化投資組合下檔風險的收息或平衡資產來掌握市場行情。 ---------------下一則---------------  美股又開趴 上周重返吸金王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un1xEO 美國8月非農就業成長低於預期,一度高漲的9月升息預期再回落,吸引國際資金重回美股開趴,美股基金上周再轉吸金27.42億美元,重返全球股票基 金吸金寶座;而英國脫歐後資金動能維持強勁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上周再湧入8.72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來到第9周,改寫自2014年10月來資金最長連 續淨流入的周數。 從8月整體資金動能來看,全球新興市場基金搶錢不手軟,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受惠全球多國央行在英國脫歐後,幾乎全面性寬鬆舉措為全球股市帶來源源不絕的資金活水,支撐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買氣不墜,僅8 月全球新興市場累計吸金達100.3億美元,較居次的美股基金多出近4倍,受國際資金青睞程度可見。 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分析,國際投資風向球轉往新興市場趨勢鮮明,而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坐擁低估值、基本面改善、高成長等多重優勢,加上投資不侷限單一區域型新興市場,自然成為追求收益且低波動的國際資金大舉進駐的首要標的。 凱 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美國8月新增就業15.1萬人,雖不如市場預期,但整體經濟復甦方向確立,聯準會採漸進式升息趨勢不變,推測未來美 元升值的力道將不至於太強勢,新興市場資金派對可望延續,主要原因在於原物料行情上漲的情勢尚未結束,加上亞洲國家仍有持續降息空間,新興市場漲勢仍將優 於成熟市場而持續向上。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全球央行動向是9月焦點,全球低利環境不變,股市資金行情不退,但美國升 息的時點未明,也讓市場的觀望氣氛揮之不去,全球股市不易大漲也不易大跌,區間整理是較有可能的發展方向,建議投資人維持分散而多元的投資組合,爭取收 益,方能提高投資勝率。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展望美股後市,除了低利環境有利風險性資產表現,從企業表現來看,根據 Bloomberg預估,S&P500企業的營收及獲利表現在第4季將轉強,在成長動能強勁下,可望重拾成長契機,成長股包括科技和生技醫療類股 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行情可期。 ---------------下一則---------------  中小股接棒上攻 新亮點2016/09/06 07:43:1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央行加持資金寬鬆,新興股市漲聲響。觀察主要市場表現,藍籌股上漲後普遍由中小型股接棒,累積報酬甚至勝過大型股,代表中國中小企業表現的中證700指數成為亮點。 為反映不同規模的企業股票行情,中國中證指數公司以滬深300指數為基礎,建構涵蓋大盤、中盤、小盤、大中盤、中小盤等指數。一般熟悉的滬深300指數,代表中國前300大企業,中證500指數納入第301-800大企業;中證700指數則綜合中證500與中證200指數。 統計中國大型、中小型股指數,過去三年中證700指數報酬率有73%,優於上證指數的58%與深圳中小板指數的59%。另外,中證700指數年化標準差31%,波動度低於深圳創業板指數年化標準差的43%。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近年大陸投資熱潮未見消退,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核准合格境外投資機構(QFII)額度,累計814億美元。 就市場熱點來看,投資人從藍籌股為主的上證指數,擴及去年加入代表中小型企業的深圳綜合指數,在今年指數大幅修正時,市場注意到波動度較低且符合新經濟概念的中證700指數,推升指數走揚。 台新中證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中國市場已跟進低利趨勢,在債券利率走低下,高分紅低估值的價值股,特別是受惠中國消費升級的族群備受青睞。一方面,消費類股指標白酒今年來基本面大幅成長,激勵類股上漲;另外,消費產業具剛性需求,受景氣影響小,防禦性佳,因此表現不俗。 ---------------下一則---------------  美緩升息台股匯歡喜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張志榮�台北報導 9月5日主要亞幣對美元升貶幅 http://goo.gl/kPTXJr 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可望緩升息,激勵國際熱錢再度轉進亞洲新興市場。昨(5)日股匯同步大漲,台股重返9千點大關,大漲102點、收9,090點;新台幣升值1.97角、收31.506元,創半個月新高。 外資昨天不僅在台股現貨擴大買超至81億元,更將台指期淨多單部位,一舉拉升至87,576口歷史新高,顯示多頭再度蠢動。外資認為,國際熱錢若重啟回流機制,搭配iPhone新機效應,台股本週有機會重新挑戰9,200點。 外匯交易員表示,8月底才因為Fed主席及官員在全球央行年會上釋出鷹派言論,強化升息預期,激勵美元走強,亞洲股匯市震盪向下,新台幣也跟著貶向32元大關;但上週五非農公布表現不佳,亞股昨日在熱錢重返推動下紛紛上攻,亞幣重拾升勢,新台幣也演出大幅升值。 匯銀統計,5日主要亞幣以韓元漲逾1%幅度最大,其次印尼盾、新台幣均升值0.5%以上,馬來幣、菲律賓披索、日圓、星幣各漲0.21∼0.34%,人民幣小升0.07%,僅泰銖反向貶值0.36%。 「8月以來(Fed)升不升息變化大,使得匯市如洗三溫暖,一下升一下貶,真的很難操作。」外匯交易員認為,這也代表熱錢根本還沒有大幅撤出的打算,除非Fed跌破眼鏡地意外提前在9、10月升息,否則短期應看不到新台幣及亞幣重貶走勢。 但熱錢匯入量能暫時還沒有完全發威,昨匯市總成交量僅8.77億美元。外匯交易員強調,如果後續熱錢用力加碼,美元也沒有走強消息面支撐,新台幣應維持偏升格局,匯入量如明顯擴大,不排除將升破31元大關,再見30元價位。 受到市場預期美國Fed升息機率降低的激勵,台股昨天重獲國際資金青睞,指數大漲1.14%、以9,090點作收,惟成交量僅640億元,指標股台積電股價領軍上漲1.15%,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呂家璈將合理股價預估值調升至210元。 美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儘管新款iPhone面臨供應鏈供貨不順影響,備貨量預估值再遭外資圈下修,但國際熱錢若重新回流亞洲新興市場,「利空也會被視為利多」,指數要攻克9,200點的問題不大。 ---------------下一則---------------  台股後市走勢 觀察三大指標2016/09/06 08:45:13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即時報導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現階段台股的後市走勢,可觀察三大指標。 包括一、外資動向:8月轉倉後,外資台指期未平倉量仍維持在7萬口以上高檔水準,不過,也同步布局T50反1與PUT賣權,表示外資對於台股也有居高思危意識,後市須留意外資未平倉多單是否迅速下降。 二、台幣匯率變化:若出現持續性的回貶,表示外資匯入國內已不如先前積極,甚至有匯出的可能。 三、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動向:Fed主席葉倫9月26日在Jackson Hole演說表示,由於勞動市場改善,且預期經濟可望穩健成長,美國升息的依據已於最近幾個月強化,這是近期葉倫對於利率政策首次偏向較為鷹派的立場,預期年底前Fed至少升息一次。 ---------------下一則---------------  台股打蘋果光 後市不淡2016/09/06 07:48:30 經濟日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上周外資買賣力道拉鋸,雖然台股上淨流出,但整體來看,台股已連三月吸金,8月吸金額亞洲最高。 今年以來整體新興亞洲僅吸引約7,000萬美元流入,台股則遭外資拋售,流出約2.4億美元。反觀南韓則吸引將近2.7億美元。觀察8月的資金狀況,總流入金額(67.86億美元)較前一個月(133.95億美元)減少約近一半,但多數國家股市仍呈現資金流入,並以流入台股最多。放大到今年來情況,台股以淨買超137.8億美元居冠,遙遙領先第二和第三的南韓的82億元和印度的60.5億美元。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美國上周五公布8月非農就業數據僅新增15.1萬人,低於市場預期外,也較前月新增27.5萬人的水準大幅回落。雖然失業率與參與率仍維持前月水準,但每小時平均工資卻僅微增0.1%,使全年增幅放緩至2.4%。 台股部分,劉哲維分析,上周雖因外資動向而震盪,但因蘋果新機即將上市,市場盼新機題材激勵蘋概股表現。 此外,本周外資大型科技論壇在即,與會企業涵蓋各大科技領域,分享今年下半科技產業展望,或有利多支撐台股表現。 不過,上周的中秋長假即將到來,市場擔心長假前夕會否有變盤危機。 ---------------下一則---------------  台股基金強 7檔今年漲逾2成2016年09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統計顯示台股受惠熱錢挹注,前8個月加權指數與店頭指數分別上漲8.76%及1.07%,146檔台股股票型基金平均報酬率達11.37%,且前10強中7檔漲逾2成之多,表現突出,在選股不選市基調下,台股強基金績效亮眼。 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現階段選股以第3季表現佳及第4季展望優及具題材性者擇優布局,目前進入8月營收公布期,營運好壞將影響個股表現;大陸十一長假前的鋪貨潮將屆,選股上仍以質優選股策略為主,搭配第3、4季產業旺季及EPS,及評價持續拉升的價值型族群為主,包括大型股、藍籌股為主要投資標的,半導體及車用仍為主要投資產業。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朱翡勵指出,台股具高殖利率和低本益比兩大優勢加持,基本面出現好轉跡象,根據台經院最新發布的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信號,7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結束連續15個藍燈,顯示國內製造業逐漸從景氣谷底翻揚。台股基本面有撐、評價面佳及進入產業旺季3利多加持下,仍有利於吸引資金進駐、維持長多格局。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認為,台股在新興市場中,具高現金殖利率優勢,自然在全球市場大幅震盪下,更能吸引外資停泊,市場逐步反應第3季iPhone 7上市、Fed升息延後及第2季季報公布等偏多因素,有助台股上漲氣氛。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強調,預估iPhone7這波升級潮可望提高族群營收表現,為台股供應鏈商挹注正面作用,帶動營運季節性成長,如後續終端消費能跟上,第4季仍是關注焦點。 外資買盤推升大盤指數看回不回,相關個股基本面、題材面簇擁下漲幅偏高,近期市場氣氛趨保守,將是相對較佳進場點,建議回檔機會以台股基金取代個股操作,以分散風險,也參與第4季旺季行情。 ---------------下一則---------------  陸股迎金九銀十 有看頭2016/09/06 07:45:5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A股9月觀察十指標 http://goo.gl/MFHH9M 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市場預期美元轉弱,加上人民幣獲准納入SDR後,都有利於人民幣匯率趨穩,支撐陸股表現。 英國新任首相表示短期內不會啟動脫歐談判,削弱了先前英國脫歐對新興市場貨幣造成的下行壓力,且英國、日本央行進一步寬鬆,也推遲聯準會升息時程,使得人民幣匯率走穩。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人民幣獲准納入SDR後,意味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預期未來人民幣在全球的流通量會快速增加,將有助於中國企業降低借貸成本,甚至插旗海外。 從新公布的中國工業企業財報來看,投資人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已獲緩解。在當前偏低的資金利率,張徑賓認為,對於市場估值形成一定支撐,股市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高,搭配匯市穩定,支撐投資信心。 企業財報數字顯示,上半年A股獲利較去年小幅滑落,但剔除金融業的獲利微幅成長0.8%,創業板獲利成長約三成,在中國定調今年經濟表現為「穩增長」,企業仍能繳出不錯成績,尤其新經濟板塊的增速依然強勁。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中國經濟穩增長、美國升息放緩,人行在利率政策上不會有太大變動,人民幣匯率呈趨穩態勢。 官方新公布的8月製造業PMI數字是50.4,重返50以上擴張區間,而且無論生產或新訂單指數都見上揚,代表企業投資重燃復甦跡象。 隨著中秋假期將至,短期股市動能將難見改善,但技術面已經打出支撐線型,預期A股後市可望維持區間格局。 張徑賓表示,零售消費和旅遊觀光業績加持下,A股向來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後續還有「雙11光棍節」網購商機,以及12月西方耶誕假期的拉貨效應,觀察歷史數據,A股9至10月不但勝率高,漲幅還有機會擴大,逢低都是布局的時點。 ---------------下一則---------------  年底節慶旺季+獲利上調 亞股Q4牛氣足 布局好時機2016年09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過去10年3大新興市場各季度平均報酬 http://goo.gl/Pssj0v 時間愈來愈接近第4季,全球股市也益發火熱,根據統計,3大新興市場在歷年第4季多有年底旺季行情,其中,亞股因為能搭上歐美感恩節、聖誕節、新年等一連串節慶銷售旺季的多頭列車,第4季漲勢在3大新興市場中最搶眼。 摩 根投信統計,近十年來若扣除金融海嘯該年,新興亞股在3大市場中的漲幅最亮眼,平均可繳出4.6%的報酬率,比起拉丁美洲的3.8%、新興歐洲的3.0% 高出不少,顯見年底節慶旺季對亞洲市場的挹注不淺,如果投資人有意參與第4季亞股的多頭走勢,近期可開始分批進場布局。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歐美感恩、耶誕節傳統消費旺季,往往能刺激新興市場的出口動能,而亞洲國家又因為與美歐經濟連動度高,最能直接受惠美歐買氣成長趨勢,並帶動亞股第4季走強。 除 出口表現與美歐市場呈現正相關,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從亞太(不含日本)的企業獲利調整來看,也是今年資金偏好亞股的理由,雖然最新公布的8月數字仍為負值,但比起年初的負4成,已大 幅回穩至-4%,由於改善幅度相當大,成為今年來外資持續湧入亞洲市場的一大動力。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指出,新興亞洲經濟持續回溫,各國政府持續推動改革政策刺激,如印度通過最新稅制,有助於降低企業於印度營運成本;印尼祭出租稅特設計畫、成立境內避稅優惠專區,以及計畫將營業所得稅進行調降,在各國政府改革政策之下,可望帶動經濟成長。 此外,新興亞洲國家擁有較高殖利率,及各國央行仍有降息的空間,將持續吸引資金持續流入,支撐指數走高。 ---------------下一則---------------  對抗通縮 IMF籲日強化安倍經濟學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安倍經濟學」推行3年多來未見顯著成效,日本經濟甚至每況愈下,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一發表論文指出,日本須加強「安倍經濟學」火力來對抗通縮,建議將薪資成長目標設定在3%,藉以帶動物價上漲,使央行期待的通膨率順利達標。 這篇IMF工作論文同時呼籲日本央(銀)行,採用通膨預測目標導向(inflation-forecast- targeting)架構,亦即當通膨預測偏離2%目標,須提出相對應的貨幣政策。 「安倍經濟學」已實施3年多,日本這個全球第3大經濟體成長卻陷入停滯,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升反降,基本薪資漲幅也少得可憐,整體信心惡化下,私人消費與企業投資持續疲軟不振。 IMF論文向日本政府喊話,應強化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回鍋執政後力推的「安倍經濟學」,這帖抗通縮藥方涵蓋寬鬆貨幣、擴大財政支出與結構性改革等三支箭。 IMF論文建議安倍政府射出所得政策這支「新箭」,致力終結薪資低成長的現況,透過成本推動(cost-push)壓力來誘發通膨。 根據新所得政策,安倍政府頒布工資通膨(wage inflation)指南,企業必須遵行辦理,否則得公開說明無法加薪的理由。 該論文亦提到,日銀的通膨預測將成為理想的貨幣政策中期目標,這有助增強日銀在金融市場的威信,也有利落實2%長期通膨目標。 ---------------下一則---------------  韓泰股獲政策加持 外資在8月維持對亞股強勁買氣2016/09/06 07:49:5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8RB5aC 上周外資對台股中止連七周買超,轉而賣超近2.4億美元,但對南韓、印度及泰國仍是買超。外資在8月維持對亞股的強勁買氣,台股8月獲外資買超21.5億美元最多,且繼續蟬連今年以來的買超王。 外資上周在亞股買賣動向不一,亞股也是漲跌互見。今年以來,台股吸金137.8億美元最受外資青睞,其次是南韓的82億美元、印度的50億美元。今年以來的亞股漲幅則以泰國漲18%最凶,其次是印尼的16%。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上周市場大幅提高9月美國升息的預期,美元指數轉而走強,國際資金回流亞股趨勢降溫,但長線來看外資仍將回流亞股。 摩根投信指出,南韓政府力圖提振經濟,將明年的預算案總額調升至400.7兆韓元(3,600億美元),不僅較今年總預算多出3.7%,更是首度突破 400兆韓元,改寫歷史新高,擴編支出主要用於改善國內就業環境。另外,南韓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也由今年的2.3%降至明年的 1.7%,預期在2020年前降至1%。 泰國已連續四周吸金,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泰、菲及印尼今年基礎建設支出增長達25%,創十年新高,預期政府投資將扮演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這三國也都上調今年的經濟預估成長率。 ---------------下一則---------------  孟買指數創新高 11檔印度基金好正2016/09/06 07:44:4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印度基金表現 http://goo.gl/pS7Ku0 印度孟買指數2日創下2015年7月以來新高,推升今年以來漲幅達到9.2%,印度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統計投信發行的11檔印度股票基金表現,檔檔正報酬,平均漲幅超過一成。 今年以來印股前三名全由群益投信包辦,三檔基金績效都超過14%。法人指出,印度股市大漲,主要受惠外資大舉買超及企業財報報捷,後續印度經濟結構逐步改善,GDP增速強勁,還有發揮空間。 近期印度經濟表現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世界銀行、IMF、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研調機構看好印度,已給予未來兩年經濟成長超過7%的正面展望。印度7月服 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急彈至51.9的三個月高點,製造業指數51.8更創四個月最高,兩者保持在榮枯分水嶺50以上,顯示景氣處在持續擴張階 段。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市場風向轉移到聯準會是否升息,雖然目前看來機率還不大,若不升息,資金浪潮可望繼續推動新興股市上漲,波段漲幅上看5%-10%。萬一升息,新興股市可能出現一成左右的跌幅。 ---------------下一則---------------  印股攻高 印度基金紅通通2016年09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11檔印度基金表現 http://goo.gl/p4a6rm 印度股市近期漲多跌少,印度孟買指數2日創下2015年7月23日以來新高,使得今年來漲幅達9.25%,連帶印度基金績效也紅通通。法人表示,印 股大漲至13個月來的高點,主要受惠於外資大買與企業營運優異的雙重激勵,未來在經濟結構持續改善,GDP成長力道強勁下,後市表現仍可期。 群 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從印度今年雨季以來的累積降雨量觀察,儘管現階段全國雨量略低於歷史均值1%,但雨量不足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與西部等 非農業生產重鎮,中、南部地區雨量相對充裕,因此農產量仍無稀缺之虞,由此推測將有助於控制通膨與提升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活度。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在財政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外資券商紛紛看好印度未來經濟成長率持續攀高,彭博整理各家券商研究,2017及2018財年預估印度經濟成長率分別為7.7%及7.9%,印度未來經濟成長率可望稱霸主要新興市場國家。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亞洲,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看好。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東南亞國家除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各國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降息等刺激方案,帶動內需表現,中長期的表現會較為穩健,值得持續關注。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分析,印度國會8月剛通過GST稅制法案,此政策將有利於提升產出效率,提升經濟成長,就產業面來看,以消費、運輸、建築材料、製造業相對受惠。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印度GDP已開始增溫、企業盈餘終結連5季負成長,加上政府基礎建設實施與稅制改革決心,均有利推動印股。 ---------------下一則---------------  美小型股獲利 有想像空間2016/09/06 08:11:03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即便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但匯銀人士指出,市場普遍認為Fed年底前仍將升息,市場部分資金也蠢動回流美國,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都受到影響,投資人更搶賺美國升息財。 雖然在美國上周五公布的8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不佳,使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設延後,激勵美股收紅,不過根據統計,標普企業今年全年盈餘增長年增約2%,若不含能源產業的成長將增長6%,表現不俗,但因為美股已來到相對高水位,預估本益比逾17倍,且年底前有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增添短期波動可能。 雖然目前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9月升息機率低,但年底前仍有一次升息可能,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就業及內需回溫持續支撐美國經濟穩健擴張,加上美元、油價近期回穩的走勢,美元指數也走揚,代表美國經濟體質日益穩健,能承受升息環境,將進一步推升美元走強,吸引資金回流美國市場。 建議投資人鎖定內需題材及具成長潛力的標的,像是美國小型股,因為內需比重高、獲利成長具想像空間,相對較大型股更具補漲契機。 而債券市場在國際低利率的氛圍下展示多頭格局,但由於殖利率極低,也開始導致投資人觀望,不願盲目追逐,債券市場空頭格局逐漸成形,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認為,10年期美公債殖利率僅約1.6%,預料多數資金仍將轉進高息差的美股和高收債市場。 而根據聯準會過去三次升息循環經驗顯示,高收債指數在升息循環期間,平均漲幅達7.44%。而去年12月為例,聯準會發出升息第一槍後三個月,高收債指數上揚2.78%。黃奕栩認為,本次輔以美國經濟情勢改善,邁向自發性擴張,隨著升息循環啟動,對投資人而言高收債基金是不錯的選擇。 ---------------下一則---------------  沙俄合作穩油市 油價勁彈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布蘭特原油11月期貨價格 http://goo.gl/Y0YYs3 全球2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周一同意加強合作,俾以穩定油價,消息一出帶動國際油價大漲,不過投資人仍對產油國能否達成協議感到質疑。 倫敦布蘭特11月期油周一盤中大漲1.5%,報47.53美元,早盤一度勁揚逾5%。紐約西德州10月期油盤中揚升1.8%,報45.25美元。 沙國與俄羅斯能源部長在杭州G20峰會透過聯合聲明表示,「兩國體認到建設性的對談和大型產油國間密切合作格外重要,以達成油市穩定的目標。」 聲明指出:「2國部長同意採取聯合行動或與其他產油國合作」,並有意成立聯合工作小組來監督市場。沙國與俄國同意合作,讓市場重燃主要產油國可能凍產的期望。 沙國能源部長法勒(Khalid al-Falih)表示,雙方合作是穩定油價「重要的一步」。俄國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希望其他產油國一同協力促成油價穩定。 即便如此,鑑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先前曾協商凍產,但最終因伊朗拒絕而破局,市場對產油國能否同意凍產仍抱持質疑態度。 瑞士顧問公司Petromatrix分析師傑柯布(Olivier Jakob)表示:「沙國與俄國的聲明屬於政治性質,內容並不明確。工作小組的構想先前便討論過,我不認為目前市場真的存在供給機制。」 OPEC會員國將於11月召開正式會議,不過產油國家在本月稍晚於阿爾及利亞進行非正式會議,俄羅斯也將出席兩場會議。伊朗重返油市和沙國爭奪市占是產油國達成凍產協議主要的障礙。 全球油市嚴重供需失衡,而且產油國堅不減產,造成油價在今年初跌破每桶30美元關卡,寫下近13年新低紀錄。油價近期雖有反彈,但仍遠遠低於2014年中的每桶逾100美元價位。 ---------------下一則---------------  債市 買氣不墜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vBpeHh 全球資金派對持續,支撐三大債市上周買氣續旺,同步吸金周數來到第4周,投資級企業債買氣不墜、上周搶進23億美元,伴隨市場風險胃納量提升,風險 雙債吸金動能也持續強勁;新興債上周再吸金7.76億美元,連續第11周吸引國際資金進駐;高收益債近4周累計淨流入達47.14億美元。 殖 利率曲線平緩,美債利率走升空間有限,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分析,美國聯準會官員近期言論轉趨鷹派,但美債殖利率反應仍舊平靜,美國兩年期公債利率微幅上 揚,長天期公債利率走勢持平,殖利率曲線漸趨平緩,反映現階段投資人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動能有限,未來美債長天期債殖利率走升空間將相對受限,仍有利於 債市後續投資環境。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看好新興市場經濟重回成長軌道,搭配新興貨幣走勢趨穩,加上各國央行力行寬鬆,驅使資金追求更高收益,國際資金已連續11周進駐新興 市場債,今年來累計吸金高達210億美元,其中又以新興美元債吸金動能最為強勁,累計淨流入164.77億美元,鑒於目前資金流量仍在安全區間,尚未落入 過熱需賣出階段,未來仍有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過去3個月市場資金大舉回流新興市場,除了 受惠資金挹注,新興國家的基本面,包括經濟成長率和工業生產均出現溫和改善,且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於過去兩季正擴大中,為2012年初以來首見現象, 反映新興國家政府經濟改革開始出現成效,基本面好轉的趨勢可望將持續吸引全球資金青睞。 高收益債方面,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在美國升息機率偏低、當前市場資金寬鬆的情況下,預期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資金將持續找尋優質的標的,高收益債因為具備利差的優勢,未來仍是市場青睞的標的。 摩 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及貨幣環境趨於寬鬆,美國高收益債到期收益率約7.5%,收益率相對具吸引力,而美國經濟復甦有利高收益債券表現,現階 段礦業及能源以外高收益債企業基本面良好,企業營收與現金流維持健康水準。 ---------------下一則---------------  債市看俏 投資好時機2016/09/06 07:39:0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貿易指數連續衰退下全球股債表現 http://goo.gl/Cf738a 象徵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的台灣貿易數字持續疲弱,外銷訂單顯示已連16個月衰退,持續改寫連續負成長記錄,也凸顯全球需求不振。根據統計, 自1998年以來,全球貿易總共出現過四次超過15個月的負成長,而這四次的投資市場表現都由債市拿下領先地位,顯示在經濟偏弱勢下,債券投資吸引力明顯 勝出。 鉅亨網投顧表示,全球貿易前景從2014年12月以來便落入負值,目前已連續20個月低於0,代表異常疲弱。除領先指標外,地理位置與台灣接近的其他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中國,情況也與台灣相似,這些國家出口弱勢也反映了全球經濟景氣表現。 目前摩根士丹利全球貿易領先指數已連續20個月呈現負值,根據過去經驗,期間不論保守型的全球政府公債、投資級債或風險性債券的新興市場債,平均有4.5%至9.7%的漲幅,領先股市皆下滑的表現,意味目前仍是投資債市好時機。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已開發國家需求不振,全球經濟成長依舊缺乏動能,在低成長及低通貨膨脹率環境下,債券仍是最有吸引力資產之一,反應需求疲弱 下資金往債市靠攏趨勢,除了高評等債券,預料追尋收益的資金將持續推升新興市場債券,較積極的投資人可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納入配置。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現階段各類型風險債券仍維持上漲態勢,其中又以高利差相關族群表現亮眼。布局上建議以信用債或其他高息資產為主,區域別則看好新興亞債表現,主因新興亞債具有基本面佳、違約率低兩大利多加持。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從資金動向看,高殖利率債券備受青睞,建議投資人可以鎖定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券,不過鑒於年迄今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債券漲幅不小,未來報酬來源將主要來自於息收與部分的資本利得機會。 ---------------下一則---------------  新興債 今年將破1,250億美元2016年09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市場公債發行額 http://goo.gl/btmB4K 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已開發國家實施超低利率,壓低新興市場借貸成本,帶動亞洲到南美洲等開發中國家積極發債,預料今年新興市場在全球債市的發債金額將突破1,250億美元,締造歷史新高。 即便年初發債速度緩慢,但墨西哥、卡達、阿根廷等新興國家政府,2016年迄今合計已發行規模900億美元的公債。摩根大通信用策略師表示,今年底以前,新興市場以美元、歐元等主貨貨幣計價的公債,估計突破1,250億美元,這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首度加入全球債市。 已開發市場超低殖利率的環境,促使資金操盤手過去數月對新興市場債券需求大增。 經濟大國通膨低迷、利率按兵不動,歐洲央行、日銀與英國央行等國更是加碼貨幣寬鬆措施。在美國,上周五出爐的8月就業數據表現欠佳,澆熄外界對聯準會本月升息的預期。 隨著資金大舉流入,推升新興債券價格與降低借貸成本,帶動債券銷售增加。 過去2個月流入新興市場固定收益資產的資金,已超過流入其他風險資產的資金。自英國脫歐公投後,迄今投資人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注資逾160億美元,此波資金不僅流入美元計價債券,對當地貨幣債券亦然,後者雖有信用和匯率波動的風險,卻同樣出現需求升溫的情況。 摩根資產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債券部門主管帕普(Zsolt Papp)表示,未來數月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將持續增加。他提及,近期印度、土耳其等國已調降利率,其他國家也可能跟進。 不過,美銀美林分析師警告,債券價格拉回的風險仍相當高,不只是因為新興市場表現不穩定,油價下跌與投資人追求風險的態度改變等因素,都可能迅速引發賣壓。 ---------------下一則---------------  美估緩升息 高收債湧錢潮2016/09/06 07:35:3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國上周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差強人意,且失業率維持4.9%未見改善。市場法人認為,美聯準會升息步伐可能再度推遲,資金浪潮將繼續湧入高息差的高收債市。 美國升息箭在弦上,牽動國際資金提前回流,近一周以來美元走勢轉強。但因市場對9月升息看法存在分歧,造成主要債市漲跌互見。 統計顯示,近一周歐洲高收債、新興市場高收債、美國高收債、全球高收債與美國公債均呈上漲,漲幅介於0.01%至0.3%不等;全球公債、新興市場公債、亞洲高收債、歐洲公債和全球投資級債券出現回落,跌幅最大約0.8%。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指出,儘管美國年底前至少升息一次,但經濟成長未能強勁復甦,利率政策將趨向和緩,利率敏感度較高的投資等級債衝擊最大,反觀高收債因高息差與高收益優勢,持續吸金,表現勝過其他券種。 觀察前三次升息循環,全球高收債指數在升息後三個月、半年與一年皆呈上漲,平均漲幅最高為8.3%。去年12月升息後,全球高收債指數半年上漲近一成。 過去經驗指出,固然利率越低,高收債表現越好,不過目前利差水準不及2%,黃奕栩認為,即使美國在年底前升息兩次,對高收債仍舊利多於弊。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歐洲仍受英國脫歐餘波干擾,經濟及企業獲利長期可能放緩,巴西及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面臨政治不確定性與原物料價格波動,至於亞洲國家可能受中國經濟放緩挑戰,都可能影響債券表現。 美國不論在經濟及企業獲利穩定度方面,均優於其他區域,根據預估,S&P 500今年第3季每股純益有望由負轉正,2015全年獲利成長預估可達2%水準,明年全年每股純益成長更可望來到6%,有利美高收表現。 ---------------下一則---------------  高息貨幣 波動將加劇2016/09/06 07:37:1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境外非美元基金規模變化 http://goo.gl/NuLaqZ 今年以來美元轉弱,澳幣、南非幣兌美元反彈幅度逾4%,帶動相關基金買氣回籠。但隨美聯準會(Fed)吹響升息號角,這些高息貨幣的波動可能加大。 自Fed去年底升息以來,美元走勢不如預期,加上各國央行積極寬鬆,投資人重返利差商品。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境外澳幣計價基金規模從去年的2,291億元成長一成至2,500億元,南非幣基金更大增17%至800億元以上,是非美元貨幣基金規模增幅前二大。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負利率時代,新興市場資產收益率相對具吸引力,但新興國家基本面不一,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已勢不可擋,隨近期美國升息機率大幅上揚,投資人宜鎖定美元計價基金,手上持有非美元貨幣產品者可找機會減碼,避匯率風險。 瀚亞投資環球配置暨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指出,澳幣、南非幣受原物料行情及經濟表現影響,上半年明顯反彈,但兩國經濟持續疲軟,澳洲第2季CPI僅年增1%,寫下近17年新低,7月新屋銷售數據也降溫,研判央行降息機率高,澳幣可能承壓。 南非近年飽受經濟蕭條之苦,去年出現轉機,最近總統祖馬與財長戈登的角力躍上檯面,資金趁勢了結,拖累南非幣走貶。 復華南非幣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汪誠一指出,由於總統祖馬聲望不斷下滑,不排持政治動盪引發巴西一般的改革浪潮;上周Fed對外釋出較鷹派訊息,亦使南非幣波動升溫,可能影響債券基金淨值。 不過,南非幣屬高息貨幣,相關債券殖利率高,依舊是熱門的固定收益商品,長線低利環境也有利高殖利率市場,建議逢低以閒置資金介入。並以債券孳息作為收益考量。 ---------------下一則---------------  海外平衡基金 募集熱度高2016/09/06 07:21:00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在低利率、高波動的金融環境下,愈來愈多投資人利用多元布局的方式來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提升投資效益,投信也紛紛募集平衡型商品。投信本月新募集三檔主動管理式基金,全都是海外平衡型基金。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共有五檔基金募集,包括三檔主動管理式基金,即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台新歐洲動態平衡基金、中國信託樂齡收益平衡基金。還有兩檔是ETF,即富邦NASDAQ100單日正向兩倍基金、富邦NASDAQ100單日反向一倍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今年以來,海外平衡基金的發行呈現逐季增溫的趨勢。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第1季僅一檔,到第2季增加至三檔,第3季以來加上即將開幕的新基金累計共有五檔,顯示在投資環境震盪時,市場對於股債平衡配置的商品需求熱度高。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今年來經濟數據時好時壞,研判目前全球各區域的景氣位置顯得更困難,也墊高投資難度,建議投資人不妨採用多元布局、靈活調整的操作策略,不但能參與各類資產和市場的輪漲契機,還能分散風險、抵禦市場波動,達到持盈保泰的效果。

小媽精選1050903-0905基金資訊

2016年09月05日
公開
6

搶在升息前 布局相關基金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勞動市場及經濟數據明顯好轉,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上周談話對9月升息傳遞肯定態度,根據彭博預估顯示,市場預估9月聯準會升息機率已經來到34%;愈接近年底,升息機率愈是提高,法人建議投資人升息前夕,布局好收益相關基金。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在Jackson Hole年會表示,雖然美國第2季GDP受到資本投資拖累而表現低迷,但強調伴隨家庭支出持續擴大以及就業數據改善,預計未來GDP將持續緩慢增長,現階段已具備新一輪升息的條件,且緩慢漸進式升息是合適的,儘管未明確升息時間表,但已帶動市場升息預期急遽增溫,年底升息機率攀升至59%。 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儘管美國升息議題再度干擾市場投資情緒,但全球貨幣環境持續維持寬鬆,低利環境驅使資金持續追逐收益。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在全球股市走了數年多頭格局後,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此外,全球市場高波動度已成為常態,如何達到穩定績效以及嚴控風險,完整的多重資產、股債匯配置不能少,由於到年底前還有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推估市況將與上半年一樣難脫震盪格局。 他建議,投資人在投資策略上,除了選擇股票,股債、REITs與原物料多重資產也可納入投資組合,多元收益資產海外平衡基金更是降低投資波動風險的好選擇。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全球景氣溫和復甦、資金寬鬆的大環境下,找收益的需求仍將為未來市場主軸。 但為避免屆時聯準會升息步調與市場預期存有過大落差而引起市場較大幅度波動,以及考量到第4季非經濟因素可能增多,建議投資人可廣納全球多元機會靈活配置,同時聚焦布局可以提供相對穩定收益的優質資產作後盾,把握品質、穩定及多元等大原則,應會是當前較佳策略。 ---------------下一則---------------  Q4投資抗波動 3策略應戰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摩根投信第四季投資三大主軸與建議 http://goo.gl/H35sYc 近期風險性資產表現良好,投資氣氛明顯改善,從波動指數VIX已降至歷史相對低檔可見,展望第4季,法人認為將有三大主軸─負利率擁收益、新興市場再起、資產防護傘,在多空消息充斥的環境中,建議投資時以「收益更好」、「資產更活」、「波動更小」三大投資策略來應戰。 摩 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除了美國聯準會再升息時點令人捉摸不定,英國脫歐衝擊,以及美國大選等諸多不確定因子,預期在第4季將持續干擾市場投資情緒,但金 融市場永遠有波動,重點是否可於波動中掌握機會,眼見目前全球資金派對還沒有落幕的跡象,風險性資產機會仍極富想像空間。 林雅慧指出,寬鬆浪潮營造低利率環境,全球負利率公債突破13兆美元,資金持續尋求收益出口,建議在降低波動前提下,核心布局可以多空操作的策略總報酬基金,以及能夠股債彈性配置多重資產基金,在為資產撐起防護傘之際,還可以擴大收益來源。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由於到年底前金融市場還將面臨美國總統大選、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推估市況仍將難脫震盪格局。 但年底全球同時處於消費旺季,景氣轉佳有利股市,故維持股優於債的投資策略,已開發市場包括美、歐、日都可望有不錯的表現,至於新興國家主要仍受貨幣貶值影響,其中相對看好新興亞洲。 瀚 亞全球策略收益股票基金經理人謝天翎指出,經驗顯示,第4季的確是加碼投資高股利低波動股票的時機,且由於全球殖利率低於1%的公債比重已高達總量的 70%,因此市場上已出現債券化股票趨勢,也就是原本配置在公債的資金,轉進高股利低波動的股票,用股票的股利收益取代過去的債券孳息。 法人強調,第4季布局首重波動管理,核心持有策略總報酬基金和多重資產基金將是最佳投資首選,股票部分建議加碼不論是資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都深具利多題材的亞洲,債券則以具利差優勢的美國高收益債和新興美元主權債為主。 ---------------下一則---------------  空頭蠢動 股債平衡保平安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AAII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看美股調查 http://goo.gl/Q5Sqy6 AAII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最新調查報告結果出爐,美國散戶投資人看空美股的比率升至31.52%,是下半年以來首次高於看多比升,顯示美國散戶投資人現階段趨於謹慎。 法人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本月底將舉行,市場屏息以待,也讓投資人觀望氣氛濃厚,因此現階段除了美股以選股不選市應對外,全球布局應以股債平衡、多元資產布局為宜。 群益投信表示,全球市場高波動度已成為常態,如何在黑天鵝頻傳的2016年,達到穩定績效以及嚴控風險,完整的多重資產、股債匯配置不能少,全球 股、債市輪動快速,每年皆有相對強、弱勢市場,特別是在目前各區域景氣復甦腳步不一,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勢不同調下,唯有透過多元配置才能順應市場潮流, 掌握收益機會並嚴控下檔的風險。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股在基本面及企業獲利的加持下,整體來看,短期間美股依舊存在資金動能。而從類股觀察,近期美股大盤漲勢先由科技股領軍,後由能源股接棒,呈良性輪動跡象,因此後市美股仍有續漲的可能。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全球市場波動將加大,不過由於美國經濟仍在成長軌道上,拉回可視為不錯的投資機會,其中,與景氣回溫連動較高的高收益債和可轉債,受到利差收斂的影響,第2季以來表現一直相對較佳,料這樣的趨勢可望延續。 企業表現方面,料將受惠穩健收入、成本控管及獲利成長等契機。此外高收益債與可轉債受到信用貸款等的數據支撐,資產負債表、槓桿比例、利息保障倍數也顯示整體市場仍健康,更低的票面利率將有效減輕企業借貸的利息費用負擔。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全球景氣緩慢復甦,市場需求不斷成長,但房屋供給有限,反而增進了出租方的議價能力,同時也增強不動產證券所產生的金流外,代表每股配息將有更高的成長空間,這也是全球REITs表現優於其他產業的原因之一。 以美國為例,在金融風暴後,美國REITs出租率和租金成長維持強勁增長,預期未來數年也將維持正增長。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新興股中長線展望佳2016/09/05 07:14:3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於Jackson Hole發表對於升息較為明確的演說後,9月與12月升息機率皆因此提高,並造成市場震盪整理;上周投資人等待周五非農就業數據報告,觀望心態較濃。整體而言,成熟股市以日股相對突出,新興市場方面則是印度名列前茅。 美國勞工部2日公布,美國8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15.1萬人,不如經濟學家預期的增加18萬人,8月失業率連續第三個月持平於4.9%。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交易員預期Fed本月升息的機率已降到14%。隨著美股來到相對高檔,想要持續向上推進需要更多動力,因此近期恐將以震盪整理走勢為主。 日股受惠美升息機率增加、日圓走貶,而出現反彈。野村投信指出,雖然短線日圓走貶有助日股表現,但先前公布第2季GDP表現不盡理想,企業支出也連續兩季下滑,基本面缺乏利多,短線上建議仍是審慎因應。 至於新興市場方面,在價值面仍有優勢,市場風險偏好上揚,且國際資金充沛的支持下,中長線展望轉佳,但短線波動將增加,應以逢低承接為宜。 ---------------下一則---------------  G20開議 陸股創新板塊借力衝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5年G20領導人峰會陸股表現 http://goo.gl/MqSLhy G20峰會4日在杭州開議,前期活動已執行一整年,共20個城市舉辦60多場會議,財長和行長會議皆召開3次,5月底以來專業部長會也密集上陣,本次可望達成近30項主要成果,成為歷屆最豐碩一屆,預估激勵陸股上漲機率高,創新板塊已發動攻勢,相關大陸基金後市可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Bloomberg統計過去5屆G20領導人峰會的上證表現,會後一周3次上漲、2次下跌,3次平均上漲3.09%,2次平均下跌2.63%,代表會議隔周滬指上漲機率高於下跌,且漲幅大於跌幅。 這次是大陸第一次舉辦G20,吸引國際聚焦,官方十分重視峰會,預估會後陸股上漲機率高,且會前相關題材板塊已發動攻勢。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除G20會議,中國國務院8月16日批准深港通,亮點是總額度取消,深港通和滬港通將不設總額度,意味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有利未來A股納入MSCI。 未來深港通一開通,估值相對便宜的大市值行業龍頭股、及估值相對較便宜的成長股、QFII主要持股、兩地相對稀缺的股票是相關受惠族群。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題材性增溫與基本面漸回穩,陸股預料將緩步走升,除滬港通利多,MSCI最新季度權重調整,調升陸股在新興市場和新興亞洲權重,為升幅最大的亞洲國家。 陸股去年年中高點修正以來,價值面已低,企業獲利近期出現落底回升,均可望成為股市向上攻堅動力。 G20峰會是陸股9月最重大事件,環保概念、科技創新、安防監控、跨境電商等主題值得關注。 此外,黃上修強調,由於看好陸股後市,19日將新開募首檔聚焦A股中小及新興戰略的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上限150億元,提供新台幣、人民幣、美元等3種計價幣別,提供最新布局選擇。 ---------------下一則---------------  深港通吸金 陸股行情再加溫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資人引領期盼的「深港通」計劃年底前將上路,法人表示,眼見全面互通時代展開在即,受惠偏低估值,且較A股大幅折價,港股、H股近期表現強勢,短線有望吸引資金進駐,資本開放題材搭配人民幣和經濟領先指標都漸止穩,可望為陸股下半年資金行情再添薪柴。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一旦互通機制生效後,所涵蓋A股市值高達81%與港股市值則達73%,未來是宣告A股資本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重大里程碑,市場看好將大幅提高MSCI指數未來納入A股預期。 伴隨深港通年底開通,投資主軸仍聚焦新經濟,瞄準長期成長題材,沈松持續看好「新經濟概念」產業,布局鎖定成長趨勢明確的娛樂、環保、新消費、醫療保健、網路服務等題材,除了具特色的優質深圳A股外,包括交易所、證券股等標的亦將受惠政策方向,看好券商、保險等收入持續成長。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從新增標的角度來看,深股通以成長性行業為主,港股通則新增50億港幣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成分股,因此對高成長股最為有利,看好科技及汽車類股,選股策略是決勝關鍵。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深港通的題材性增溫與基本面漸次回穩下,陸港股預料將緩步走升,H股因折價優勢而具想像空間。此外,陸股企業獲利近期也出現落底回升之基,在基本面漸次回穩下,也可望成為另一股令股市向上攻堅的推升力道。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深港通不是單方面有利於陸股或港股,而是為深、港股市帶來資金活水,增強兩地資本市場的活力,朝向更健康的趨勢發展。因此,以同時布局陸、港股市的大中華市場基金,將是深港通措施下的最大贏家。 ---------------下一則---------------  中小型美股 比大型股有亮點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相關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比較 http://goo.gl/ZyuwG7 在美國經濟數據佳、多數公司獲利比預期佳的情況下,市場正持續關注聯準會是否在9月升息,但仍有不少法人認為聯準會最可能升息的時間應會落在年底,至於美股後市,法人認為,未來美股恐波動大,若要投資美股,中小股仍有機會勝過大型股。 在Jackson Hole會議後,聯準會主席葉倫與主席費雪對外表示,美國升息的條件已更趨成熟,讓市場對於Fed將升息的預期大幅提高。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 市場最擔心不確定性,在升息時間點未確定前,近期的美股恐怕是震盪難免。但因美國經濟持續穩定成長,一旦升息時間點確立,美股可望因利空出盡而走揚,而金 融股可望因利差擴大而受惠。 張繼文認為,只要本周公布的美國就業報告再度強勁成長,不排除Fed可能提早升息1碼的可能。因此,在9月中旬以前,隨著投資組合經理人在休完假期、陸續歸隊之後,預期美股乃至於全球股市波動將擴大,建議投資人需審慎以對。 根據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統計各投資機構的意見來看,不少法人依然認為美國聯準會在美國大選前的升息機率並不高,另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今年內升息的機率約50%。 富 蘭克林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說,儘管美國總統選舉不確定性及聯準會升息動向可能造成美股短期波動大,然而,鑒於美國政經局勢較為穩定且資金環境依然寬鬆,短 線波動應不至於扭轉美股長線多頭走勢。 即使升息會讓市場波動加大,安本資產管理北美股票團隊主管勞夫也認為,「升息意味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根 據彭博資訊,在1999年和2004年升息啟動下,小型股的表現領先大型股;從1999年截至去年底為止,小型股在過去的17個年度中有13個年度的表現 優於大型股。另小型股多為內需類股,可受惠於國內消費成長,受海外市場與匯率影響較小,因此,美國小型股所蘊藏的成長潛力與個股表現不容小覷。 ---------------下一則---------------  錢進資源股 多元布局2016/09/05 07:13:4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近十年天然資源主要指數單季報酬 http://goo.gl/HVbCxO 國際金價今年來多頭氣盛,然隨美國升息預期增溫,再出現回落。摩根投信表示,觀察過去十年來天然資源市場報酬輪動迅速,重壓單一板塊不僅進場時點不易掌握,而且容易錯失其他產業的上漲機會。 因此,建議看好天然資源後市的投資人,分散投資能源、基本金屬及貴金屬等板塊,更能掌握天然資源市場的反彈契機。 商品市場今年來曙光再現,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指出,全球金融市場今年波動劇烈,加上英國公投脫歐確定,不僅觸發市場避險需求急遽增溫,也帶動金價重拾漲升動能,累計今年來漲幅近三 成,貴金屬指數漲幅更逾95%,而布蘭特原油今年亦跌深反彈逾22%。 不過,葛瑞森表示,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和副主席費雪上周於全球央行年會後輪番拋出升息言論,引領美元匯價漲勢再起,由於金價與美元向來呈現反向走勢,導致金價與金礦股價格再回落,貴金屬指數8月單月跌幅便高達17.25%。 就機會成本角度而言,葛瑞森分析,債券殖利率的上升會使購買黃金的機會成本相對變高,從而使得黃金需求減緩。目前全球公債殖利率已處於相對低水平,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加上近期逢低反彈,顯示投資人風險偏好逐漸回溫,金價升勢明顯趨緩。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許家?表示,受景氣供需、天候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原物料價格走勢不見得一致,透過全球布局除了納入傳統油礦金外,亦涵蓋農林 漁牧等產業,相對可同步參與各種原物料漲升行情,增加投資勝率;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補充,目前股市末升段氣氛漸濃,資源類股往往是首選,建議 投資人可分批布局。 ---------------下一則---------------  美歐不確定因素 推升金價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蘋果遭歐盟判決需繳高達145億美元的天價的補稅,除了補稅案,早先德國也指出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談判失敗,兩大事件都顯示歐盟對美國跨國大企業的規範愈趨嚴格,美歐雙方關係恐趨向緊張,在政治、經濟的不確定下,有助於避險需求的黃金買盤。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近期美國多位官員再度釋放升息訊息,遭美國升息及美元走強打壓下,黃金基金近期受壓下行,但考量到美國及歐洲都面臨選舉壓力,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走高下,風險性事件可望推升黃金價格,建議投資人趁此波拉回找尋買點。 宏利投信指出,預期在大陸與印度接力的市場需求驅動,以及美國升息腳步較市場預期要緩慢下,今年金價仍有向上空間。特別是全球景氣復甦緩慢,增加市場波動,驅動對黃金避險需求。 天達環球黃金基金經理人夏喬治(George Cheveley)表示,預期未來有三項不確定因素,將讓金價仍有上漲空間,包括其他歐洲國家也可能循此模式脫離歐盟、美國短期不太可能升息且其他國家可能在全球經濟放緩下,進一步實施寬鬆,最後則是美國總統大選逐漸逼近,英國脫歐陣營意外贏得公投勝利激勵川普支持群眾。 元大黃金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金價目前受到美國經濟持穩影響,將呈現區間震盪格局。預期將使黃金多頭能夠走的更長更久,建議投資人仍須擇機布局黃金部位。 ---------------下一則---------------  科技業獲利增 基金跟著漲2016年09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8月產業基金科技績效第2強 http://goo.gl/jzhdYy 隨大型科技股過去幾年連番大漲,美股科技在史坦普500指數比重拉升至21%,約來到15年高點,且大漲建立在獲利表現良好基礎,科技股獲利占全市場約兩成,科技公司更紛紛轉型尋求下一個突破點,反應在獲利增長,激勵8月科技基金在產業基金績效高居第2位。 富 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科技產業帳上現金充沛,這不僅僅為公司提供下檔保護,同時可用於股票回購及併購,從現金的角度來看,是最健康產 業之一;相較於其他產業,科技產業成長性突出,無論是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或自由現金流量利潤率,均是所有產業中最好的。 此外考量科技業高成長性,目前評價面還極具優勢;未來相對看好擴增實境、雲端服務、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與智慧汽車等領域,進展較快的公司都已將題材轉換為實質獲利,展現在股價上。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認為當前美國景氣已確實朝向好轉階段,激勵升息預期增溫。 根據彭博聯邦利率期貨顯示,9月升息機率42%,12月機率上升至64.7%,短線預估S&P 500在2,050∼2,200點間區間震盪,其中受惠財報成績紛紛報佳音的科技股,大多有不錯表現,科技產業成長性突出,評價面仍具優勢。 群 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上半年美股大盤漲勢先由防禦性族群領軍,近期則轉由科技股接棒,呈良性輪動。進一步觀察,全球資金積極投入科技股, 進入9月後,企業財報公布已告一段落,後續包含聯準會升息意向與總統選舉等都將影響大盤,不排除美股短線有拉回可能,但基本面相當優異下,反而提供逢回布 局契機。 ---------------下一則---------------  醫療基金修正 伺機進場2016/09/05 07:12:0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有如「潘朵拉之盒」的美國藥價議題再度引發關注,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近期點名,Mylan藥廠的抗過敏注射劑價格過高,也使得製藥、生技次產業股價出現明顯修正。保德信投信分析,醫療四大次產業目前本益比全面下滑,不難找到低本益比的優質標的,當醫療基金出現修正,不失為投資人進場的好時機。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去年9月,希拉蕊挑起藥價管控的議題,此番捲土重來,預料生技股並不容易出現如去年底一般的大幅修正。按照美國現行體制,管控藥價的實質效果十分有限,而且美國獨立支付諮詢委員會(IPAB)今年6月已表示美國醫療支出沒有超標,並不會啟動檢討醫療支出(包含藥價)的程序。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儘管近期藥價議題使醫療生技類股表現承壓,不過從基本面來看,包括新藥核准數量、研發數據等都持續有正面消息傳出,企業獲利狀況也逐季改善,因此整體醫療生技產業的發展仍持續看好。 展望後市,目前醫療生技類股評價上仍處合理區間,加上題材面上有10月將登場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ESMO),相關商機題材可望提前發酵,有利類股表現。 ---------------下一則---------------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市場震盪 多元靈活配置跟漲抗跌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各系統性事件期間與期後多元靈活配置表現 http://goo.gl/VTVivh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再起,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越來越熱,歐洲則有西班牙新政府籌組遭到否絕,加深歐元區政治風險,市場後續震盪的不確定因子未除,布局股債單一資產風險升高。 市場輪動加劇下,法人建議,採多元配置方式平衡布局各類資產,提升投資組合的抗震力,有利把握不同資產上漲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金融風暴以來歷次大型的系統性風險事件,例如歐債危機、美債降評、美國QE縮減疑慮以及油價崩跌四大事件期間與事件結束後1年,採取多元靈活配置和一般均衡配置的報酬表現。 在上述事件發生期間,若採取多元靈活配置的方式來因應,彈性調整強、弱勢資產間的投資比重,相較於均衡配置各資產,表現更加抗跌,且在事件結束後一年跟漲效果佳,平均報酬率為10.51%,較一般均衡配置6.97%更亮眼。 面 對機會與風險並存的環境,投資上單押某一資產或者或區域較容易大起大落;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反觀多元靈活配置的好處在於透過廣泛布局 來降低波動度,且收益來源包括股息、債息、REITs股利等,能提供穩定、持續的收益,面對系統性事件時具有較強的抵禦能力,回復效率也較高,對於追求穩 健報酬的投資人而言,應是現階段最合適的投資策略。 有別於傳統股債平衡基金,現行新一代的海外平衡基金,投資標的除了股票、債券,也將REITs和原物料納入投資標的考量,整體投資區域橫跨成熟與新興市場。 群益投信強調,因此無論是資產類別或是區域布局上皆更為全面周延,並依據市況靈活調整、汰弱留強以提高投資效率,在合理的風險下,捕捉最具成長動能的標的,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評估適度納入核心配置。 ---------------下一則---------------  多元資產、平衡基金 募集潮湧現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疑慮再起、美元轉強,增添不安變數,從投信新發行基金計畫來看,也發現多元資產當道,顯現收益至上局面,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新基金募集跨國股票型、股債平衡型皆為多元資產,9月至少4檔多元資產或平衡基金開募。 瀚亞全球策略收益股票基金經理人謝天翎指出,多元資產早就成為投資趨勢,股票投資也逐漸朝向「債券化」,尤其全球利率愈低、收益愈薄的威脅下,低波動、高股利股將是資金出口,第4季升息疑慮持續干擾,建議持續布局多元資產類型產品,以達到增益減震雙重綜效。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透過資產多元配置,區域多元布局是另一提升投組表現關鍵,一般平衡基金在成熟股市著墨多以美、歐、日為主,統計2月以來平均報酬率5.7%,加入澳洲和加拿大後,平均報酬率提高至8.4%,充分展現區域多元布局優勢。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認為,避險貨幣維持強勁下,政府債券殖利率下滑至低位區間,企業信用利差亦見到推升,市場基本面仍強勁,但波動影響下,亞洲本地貨幣公司債券可望更穩定,有利搭配股債布局。 再就大陸來看,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強調,資金效應提供大陸股市及債市續進動能,人民幣長線仍有升值需求在,相關資產長線仍具投資潛力,在升息概率較小,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也將有所緩解,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下行,避險資產的債券仍是資金下一步配置主力。國際環境續好,大陸股債市在大陸資本市場持續開放與改革中,將更能吸引境外長期資金進入,也就是說,股債平衡布局,相對可掌握未來大陸復甦行情。 ---------------下一則---------------  台債基金收益穩 吸睛2016/09/05 07:16:0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幣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變化 http://goo.gl/MlbTVQ 新 台幣貨幣市場型基金因波動低、又可隨時申贖,堪稱法人資金停泊穩健又靈活的避風港,近期除元大投信推出「基金貨幣通」App,結合新台幣貨幣市場型基金與 換匯概念,讓投資人自由轉換外幣貨幣市場型基金,具備相似概念的「台債基金」,同樣布局國內資產、訴求穩定收益,也吸引市場目光。 所謂「貨幣市場型基金」通常投資於短期貨幣市場工具,例如短期票券、銀行定存,屬於低風險的RR1等級,適合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至於同樣追求穩定報酬 的台債基金,投資風險屬於中級的RR2,通常投資已開發國家政府公債,或國際專業評等機構評鑑為投資級的已開發國家公司債券。 保德信瑞騰基金經理人王華謙指出,台債基金,受惠於降息政策,近一年月度年化收益率多半能維持在1%左右,對於投資屬性偏向穩健保守的投資者來說,不失為獲取收益的選擇之一。 日盛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陳勇徵指出,受外資持續匯入及外匯存款增加影響,7月M1B、M2年比同步上升,且兩項指標連續11個月呈黃金交叉,最近公布的國 內景氣指標,景氣對策燈號分數亦轉為綠燈,不過,7月外銷訂單、工業生產、貨幣供給趨弱,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綜合以上指標研判,尋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可考 量貨幣市場概念基金,做為資金停泊去處。 ---------------下一則---------------  高收債、新興債 吸金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各種債券基金今年來績效TOP 10 http://goo.gl/yIlTlu 美國經濟現況樂觀,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副主席談話,讓市場加深升息預期,法人表示,未來幾個月美股、新興市場股波動恐加大,但因成熟市場利率太低,依然會將資金推向收益率較高的風險性債券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 瑞銀投信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鍾君長則表示,聯準會若升息應是美國經濟持續成長下的結果,並非全然都是利空,然而市場擔心的不是「升息」,而是「不確定性」,因此,在政策未明確之前,市場可能出現震盪。 鍾君長表示,升息前夕,投資人同樣對聯準會是否升息仍存有不同預期,在政策不明的環境下,包括美股、新興市場債以及高收益債券都出現下跌走勢。若是 以前一波美國升息循環期間為例,在升息政策明朗化之後,亞洲高收益債券卻走了3年的多頭行情,自2004初到2006年底的3年期間,美林亞洲高收益債券 指數漲幅更是將近39%,表現相對出色。因此,若未來亞高收債價格因升息消息而下挫時,可以留意亞高收債的買點。 儘管美國今年升息機率漸提高,然而多數法人認為即使升息,幅度也不會太大,升息趨勢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在各國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政策之下,資金會持續流入高殖利率資產。 根據EPFR統計至8月31日當周,資金淨流入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達1.01億美元、為連續第9周資金淨流入,創近兩年來最長的淨流入周數紀錄。 除了高收益債基金,新興市場債也是法人推薦的標的,因為高收益債及新興債均具高息優勢。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表示,根據國際金融協會資料,估計8月份資金流入新興債市的資金流入高達133億美元,此已連續3個月超過百億美元。 野村投信表示,成熟市場國家處於超低利率或者負利率環境,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經濟成長轉趨穩定,加上新興債具利差及較高殖利率優勢,使得國際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債券,目前依然看好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後市表現。 ---------------下一則---------------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全球高收債 繼續挺拔向上2016年09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升息循環期間全球高收債指數表現 http://goo.gl/hqZ22v 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數滑落至15.1萬人,不如市場預期的18萬人,失業率維持4.9%未見改善,大出市場意料,法人認為,美國升息腳步延緩,資金將持續湧進高息差的股票和債券,有利高收益債券持續挺拔向上。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美國升息箭在弦上,牽動部分資金提前回流,帶動過去一周來,美元走勢轉強。不過,由於市場對9月是否升息的看法分歧,投資人陷入觀望,導致債券市場漲跌互見。 統計上周全球各主要債市表現,歐洲高收債、新興市場高收債、美國高收債、全球高收債與美國公債均呈現上漲走勢,漲幅由0.01∼0.34%不等,而全球公債、新興市場公債、亞洲高收債、歐洲公債和全球投資級債券出現回落,跌幅介於0.04∼0.86%。 整體來說,高收債的表現勝過公債和投資級債券。黃奕栩分析,儘管美國今年底以前至少升息一次,然而經濟成長未能強勁復甦下,政策動作將趨於和緩,因此利率敏感到較高的投資級債受衝擊較大。而高收債因為高息差與高收益的優勢,持續吸引資金轉進。 美 銀美林調查顯示,8月經理人手中的現金比重已經從7月的5.8%高點,下滑到5.4%。路透社調查也指出,8月機構法人開始增持股票和債券,其中,債券的 配置比重達41.3%,較5月高出3.5個百分點,創近5年來新高。高收債市場在8月中旬的流入資金即達23億美元以上。 黃奕栩認為,固然利率愈低、高收債表現愈好,但以目前利差水準不及2%的情況來看,即使美國在年底前升息兩次,對高收債市場仍舊是利多於弊。 從前三次升息循環經驗顯示,全球高收債指數在升息後3個月、6個月、1年都是向上挺拔,平均漲幅1.7∼8.31%。如以去年12月為例,美國終於發出升息的子彈,之後3個月、6個月,全球高收債指數分別上揚2.78%和9.47%。 黃奕栩強調,本次升息輔以美國經濟情勢改善,邁向自發性擴張,因此,全球高收債持續收復失土,預料未來仍將繼續挺拔向上。 ---------------下一則---------------  投資新選擇 首檔韓股ETF來了2016/09/05 07:17:0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目前台灣市場無論是國內投信發行的共同基金或是ETF,都還沒有單一投資南韓市場的產品,去年底台灣交易所、南韓交易所、元大投信、以及南韓未來資產管理公司共同簽署MOU後,元大投信將發行募集連結南韓KOSPI 200指數的ETF,南韓未來資產發行台灣ETF,預計10月完成台韓通,推出首檔韓國ETF。 根據彭博統計,過去15年中,南韓股市以第4季的漲幅最強、可達5.2%,上漲機率也最高、達73%。南韓新韓證券預估,南韓股市至今年底還有8%漲升空間。 元大韓國KOSPI 200ETF擬任基金經理人陳品橋表示,近幾年隨著南韓政策的轉型,南韓股市走勢與鄰近市場包括大陸、日本及台灣之間相關性明顯下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股市投資價值浮現。 南韓主要指數中,除KOSPI指數外,KOSPI 200指數是從南韓股市中挑選出200檔優質藍籌股加權編製而成,今年以來至9月1日,KOSPI指數上漲3.6%,KOSPI 200指數上漲6.5%,表現優於KOSPI 200指數,且KOSPI 200指數成分股中,包含三星、醫藥類股等近期在股市震盪行情中,都有創歷史新高強勢表現。 陳品橋指出,近日南韓政府宣布增加總支出3.7%,總金額達400.7兆韓元,預估明年GDP成長率約為2.8%。南韓為G20會員國,G20峰會在中國大陸杭州召開,市場預期峰會主題將聚焦在財政政策,以及如何透過擴張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成長,穩住經濟表現。

小媽精選1050902基金資訊

2016年09月02日
公開
7

懶人投資…三類商品吸睛2016/09/02 07:30:30 經濟日報 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 三大懶人投資標的比較 http://goo.gl/3z6Xkn 固 定配息投資商品永遠是投資人的最愛,高現金股利的股票、定期配息基金與類全委保單已成為三大懶人投資標的,該怎麼選呢?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梁彥平指 出,依照個人花在研究投資的時間多寡而定,資深證券分析師林成蔭則說,再怎麼懶人投資術,依然該定期檢視成績,不好就要換掉。 全球投資市場面臨負利率風暴,固定配息商品成為資金的新希望,林成蔭表示,若沒有太多時間研究的人,可以考慮類全委保單,由保險公司委託投信公司代操,不 用直接煩惱選哪檔基金,而能夠定期追蹤上市櫃公司財報、選擇進場時間點的投資人多挑高配息股,固定配息基金則介於二者之間。 林成蔭說,台股最大的特色就是高配息率,因此投資人若時間充分,可仔細研究財務報表,追蹤股價,挑最好的時機進場。以歷史配息來看,台塑四寶、中華電信、 各金融類股每年都有穩定的現金股利,只要進場的股價夠低,配息率就會飆高,去年營建股景氣,興富發、總太等殖利率都超過一成。 在選擇固定配息基金的技巧上,梁彥平指出,投資基金的人可以採用定期定額方式分散投資風險,但關鍵還是要抓對趨勢,她強調,若挑到趨勢向下的產業,定期的錢放入一個錯的放向,報酬率只會愈來愈低。 至於沒有太多時間看股市、分析理財工具的投資者,林成蔭建議也可考慮類全委保單,連選股都由專業經理人代勞,他強調,不論買高配息股、配息基金、類全委保單,都應定期審視自己的投資報酬率,不好就該換。 ---------------下一則---------------  多元配置夯 投資人青睞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來基金申請統計 http://goo.gl/9KiwP1 在金融海嘯後,投資人為了降低風險而傾向避免押注單一資產的心態愈趨明顯,過去一年間無論股票、固定收益或股債混合基金都呈現資金大幅流出,但「多 元策略基金組別」卻明顯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法人表示,多元配置在操作上更具彈性,還能夠分散風險,是穩健型投資人不錯的選擇。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透過多元配置,完整布局股票、債券、REITs和原物料四大資產,再搭配市況多空變化靈活調整,不僅可達到投資效率最佳化外,還可有效控制投資組合的波動度,具備更強的抗震力,在市場輪動快速之際兼顧風險與報酬。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整體寬鬆環境不變、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且新興市場經濟自6月起有走出谷底的氛圍,資金動能、企業盈餘及驚奇指數轉好,因此,風險性資產表現出色;黃家珍分析,仍持續看好新興股票,特別是亞洲的表現。 債 市方面,過去債券利差情況分析,以債券利差評估價值面,美歐高收益債目前偏貴,美國與歐洲高收債的利差歷史百分位在43.4%與33%,相對於亞洲高收益 債的66.2%和新興市場債利差於51.6%的位置,亞高收債、新興債與公債間的利差仍較美歐高收益債大,仍較具利差縮窄空間。 黃家珍認為,利用多元資產做動態操作,可以不用挑選進場時間點,讓專業團隊依據市場狀況,靈活調整資產配置,建議投資人長期核心持有。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脫歐公投後亞幣明顯升值,且亞洲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隨美債殖利率下滑,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在這一波變動中,成為良好的避險工具,需求上升明顯。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今年以來新興股與債表現亮眼,資金重入新興市場,造就了新興市場股與債市牛市當道,截至8月26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JPM新興主權債今年以來分別上漲了13.51%及14.74%。 Bloomberg統計,2009∼2015年每季平均表現,新興市場債第3季正報酬機率為四季中最高,新興市場債仍有期待空間。 ---------------下一則---------------  強者恆強 七檔台股基金漲逾20% 2016/09/02 07:11:1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來台股基金前七強 http://goo.gl/so4WPY 時序進入9月,統計前八個月台股上漲8.7%,在台核備的146檔台股基金平均繳出11.3%的佳績,前十名並有七檔基金上漲超過兩成,皆來自上半年的績優基金,強者恆強態勢確立。 前八個月基金前十強,由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奪冠,這檔基金前兩季就名列前茅,目前績效近三成。 保德信、日盛投信各有三檔基金緊追在後,這些基金同樣入榜上半年前十強,形成兩大投信爭搶局面;台新中國通、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後來居上,近一季交逾一成報酬。 日盛投信指出,今年以來黑天鵝頻傳,資金卻異常充沛,相當考驗台股基金的選股與趨勢判斷能力。第3季即將結束,金融市場還充斥美國聯準會升息、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餘波等不確定性,預期操作難度依然不小。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統計7月以來外資買超台股逾1,700億元,占今年買超金額近半,近期外資只要轉賣,即造成行情震盪,後續宜提防外資縮手。 ---------------下一則---------------  大陸製造業PMI回升 站上50榮枯線2016/09/02 05:55:43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孫淑瑜�綜合報導 大陸製造業PMI http://goo.gl/2mVydF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日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大幅回升至50.4,重回象徵景氣榮枯界線的50上方,創下近兩年新高。 大陸官方版8月PMI較前一個月回升0.5個百分點,來到50.4,創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PMI通常以50作為景氣強弱的分界線,高於50象 徵景氣擴張,低於則反映景氣收縮。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8月數字遠高於預期,尤其是在G20召開前中國不少工廠停工的情況下,數據反應 經濟增長動能正在改善,可望扭轉疲弱的市場信心,預計對人民幣有正面推動作用。 但亞洲其他地區製造業景氣重拾成長的跡象不顯著,根據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日本8月PMI雖回穩,但仍呈現萎縮,而南韓則下滑至一 年來低點,顯示即使各國決策者紛致力於恢復成長動能,但全球需求仍疲軟不穩。Markit╱日經編纂的日本8月製造業PMI經季節調整後的終值升至 49.5,略高於7月的49.3,為六個月來首度增長,仍低於景氣榮枯線50以下。 ---------------下一則---------------  外資滬股通大買 A股基金可卡位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來滬股通流入額 http://goo.gl/tUNgZ8 上證綜合指數在8月中旬放量突破、站上年初失守的3,100點大關後,最近兩周來,散戶的熱情似乎逐漸退卻,不過,作為外資風向指標的滬股通資金, 卻在8月以來加大了抄底A股的力道,8月整體淨流入破200億人民幣,創下今年內單月新高;法人建議投資人可擇機卡位A股基金。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重要消息公布前夕,A股延續狹幅整理,但深港通預計在11月中下旬啟動,參考滬港通啟動後A股漲勢凌厲,本次深港通不僅增加外資投資渠道,也大幅增加明年MSCI納入A股的可能性,A股再演牛市行情的可能性頗高。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大陸股市具長期投資價值,深港通開通時間預計落在12月,未來一旦深港通開通後,估值相對便宜的大市值行業龍頭股、及估值相對較便宜的成長股、QFII主要持股、兩地相對稀缺的股票是相關受惠族群。 統 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鄭宗傑表示,英國決議脫歐後流出的資金讓亞股受惠不少,目前全球多數股市評價已偏貴,港股即便在創今年新高後,股價淨值比(PB)也僅 1.1倍,仍低於歷史平均的1.5倍,便宜股價對國際資金及大陸深港通啟動後的南下資金有吸引力,估計年底前還能有15%的上漲空間。 鄭宗 傑指出,自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美國放緩升息腳步,其他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印尼、馬來西亞、台灣等央行陸續宣布降息,全球的寬鬆熱錢持續湧入股 市,美股標普500指數頻創歷史新高,推升股價淨值比來到2.8倍,放眼美歐亞主要股市,多數評價已位於高檔,港股是少數便宜的市場。 ---------------下一則---------------  深港通題材發酵 A股指數基金吃紅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陸股主要指數表現 http://goo.gl/a0sQ3W 深港通實施方案獲批准,深圳股市已預先上演慶祝行情,觀察國內A股相關基金中,包含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摩根中國A股、匯豐中國A股匯聚近周都有4%以上漲幅。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經理人林永祥指出,此次深港通政策細項中,最大亮點在於總額度取消,意味陸股某方面來說已經對所有國際投資者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和資本帳戶開放的重要一步,可說是為MSCI指數納入A股作鋪路。 2014年開放「滬港通」後,一度吸引大量資金湧向陸股,短短半年時間將上證指數由2014年底的2,400點左右推升至去年6月最高的5,178點,期間漲幅超過1倍。由於目前陸股又逢修正到相對低檔,使得市場高度期待深港通再度啟動新一波行情。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本次深港通發布的同時,除仍維持每日南下與北上的額度限制,也同步一併與滬港通取消設置總交易額度限制,市場解讀大陸當局更明確將港股市場定位為中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市場之一,並試圖緩解先前市場所擔憂港股邊緣化的疑慮。 隨著港股對國內投資者全面開放下,也會令港股投資者結構產生改變,在增加其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下,預料也會進一步活絡整體港股的市場交易動能。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8月滬指累計漲逾3%,月線3連陽並創5個月最大升幅,深成指漲逾3%;創業板指漲逾4%。8月26日新增投資者數63.41萬,環比增加24.8%,連增三周,顯示人氣有升溫跡象。 ---------------下一則---------------  韓8月出口 20個月首見成長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周四公布最新經濟指標,儘管8月出口呈現20個月以來首見上揚,但通膨跌至16個月低點,製造業景氣指數創1年來最低,顯示該國經濟復甦仍然疲弱。 韓國貿易工業暨能源部周四公布,8月出口值年增2.6%至401.3億美元,優於7月修正後的年減10.3%,並且超越市場預期水準。經濟學家原本預估8月出口年增約1.2%。 不過韓國出口量持續下滑。繼7月年減1.6%之後,8月出口量較去年同期衰退3.3%,對主要經濟大國的出口量也全面縮減。 出口支撐韓國經濟成長的一半比重,受累於全球貿易不景氣、油價走低以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韓國出口自2015年1月以來就不斷走低。中國占韓國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韓國8月進口值較去年同期增加0.1%至348.2億美元,優於經濟學家原本預估的年減1.4%。至於7月進口值經修正後則銳減13.6%。 8月貿易順差從7月修正後的76億美元收縮為53億美元。 首爾證券商Eugene Investment & Securities經濟學家Lee Sang-jae直言,最新貿易數據看起來走強,但部分歸因於今年8月的工作天數多2天,且去年同期的基期比較低。 野村證券駐香港經濟學家權榮善(Kwon Young Sun)表示:「我們預期出口成長在9月將再度衰退,主要受累於船運、汽車和機械設備等非科技領域。」 韓國統計局周四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0.4%,升幅低於7月的0.7%。官方表示電價下滑使整體通膨低於預期,不過澳盛銀行(ANZ,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經濟學家指出,家庭負債是讓通膨低於2%年率目標的基本原因,「我們預料,家庭負債上揚進一步壓抑民間消費」。 另外,根據IHS Markit公布,日經�Markit韓國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7月的50.1下滑至48.6,寫下1年來最低,並終結過去4個月景氣擴張情況。指數位在50點景氣榮枯分界線之下,意味該產業處於萎縮,反之則意味擴張。韓國上一次製造業PMI指數不及50出現在今年3月。 ---------------下一則---------------  財政及貨幣政策雙利多 印股續拚高點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年印度政府支出 http://goo.gl/8Vx1MM 挾帶高經濟成長率及政策良好等利多,高盛最新出爐的報告指出印度股市將具有力支撐,看旺未來指數表現。而印度總理自2014年上台後,不僅連年增加 政府支出積極推動改革政策,印度貨幣政策同樣深獲外國投資人青睞,吸引資金持續流入,預期在政策持續做多下,印股有望持續挑戰高點。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在財政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外資券商紛紛看好印度未來經濟成長率持續攀高,彭博整理各家券商研究,2017及2018財年預估印度經濟成長率分別為7.7%及7.9%,印度未來經濟成長率可望稱霸主要新興市場國家。 朱挺豪就投資面表示,對於偏好股市及高風險的投資人,新興市場中的印度,有著高經濟成長率及改革政策不斷等優勢,目前印股正高檔盤整並積極挑戰歷史高點,建議投資人可定期定額佈局,靜待印度的樂觀未來。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亞洲,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看好。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東南亞國家除了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各國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降息等刺激方案,帶動內需表現,中長期的表現會較為穩健,值得持續關注。 日 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印度8月初通過GST稅制法案,就長期角度,經濟將逐漸受惠,印度新央行行長確定由現任副行長擔任,有利央行政策延續, 印度在亞洲開發銀行支持下,正於南亞地區推動規模達50億美元的各項基礎建設,以強化與鄰國的經濟連繫,在多面向刺激經濟政策推展下,將對經濟有正面幫 助。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分析,印度國會8月剛通過GST稅制法案,此政策將有利於提升產出效率,提升經濟成長,並使整體國家稅基更健全、稅收提升,就產業面來看,以消費、運輸、建築材料、製造業相對受惠,對印股未來看法仍正面。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印度GDP已開始增溫、企業盈餘終結連五季負成長,加上政府基礎建設實施與稅制改革決心,均有利於推動印股。 柏瑞印度股票團隊主管胡薩法.胡辛(Huzaifa Husain)表示,印度經濟正邁向全方位大躍進,稅制面的革新對經濟具有長遠實質助益,長期來看有助於降低通膨、推升經濟和改善財政體質。 ---------------下一則---------------  印度改革利多 股債靚2016/09/02 07:17:03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高盛最新出爐的報告指出,印度挾帶高經濟成長率及政策良好等利多,對股市將是有力支撐,看旺未來指數表現。印度股市最近也相當爭氣,半年來漲幅達兩成。 鉅亨網投顧指出,印度的政策改革是牽動海外投資人進駐與否的重點觀察指標。從2013年9月央行總裁拉詹上任以來,外資累積投入338.5億美元至印度股市,充分透露出外國投資人對於印度央行及政府現代化的支持。 安本資產管理亞洲區業務發展部董事安斯岱(Donald Amstad)指出,印度央行總裁拉詹雖然本月將去職,令外資失望,但繼任者帕特爾(Urjit Patel)是他的左右手,可望延續他的政策。另外,印度的經濟改革加速,大幅提振投資人信心。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在財政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外資券商紛紛看好印度未來經濟成長率持續攀高。彭博資訊整理各家券商研究顯示,2017及2018會計年度預估印度經濟成長率分別有7.7%及7.9%,經濟成長率可望稱霸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目前印度股市正在高檔盤整並積極挑戰歷史高點,建議積極型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從印度今年雨季以來的累積降雨量觀察,農產量仍不會缺,推測將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與提升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活度。短期可觀察新任央行總裁是否提出新措施,印度股市可能持續在高檔震盪,但印度企業未來兩年獲利成長料將加速,因此長線走升趨勢並未改變。 安斯岱指出,印度基本面改革故事不只放在亞洲很耀眼,放在新興市場或甚至全球來看,也都相當出色。重要的是,印度與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沒有太大的關係。 安斯岱說,首先,印度公債與美國公債的連動性為零,美國升息對印度的影響在新興市場中最小。其次,如果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新興市場中可能以中國與墨西哥受到的衝擊最大,對印度沒什麼影響。第三,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對印度的衝擊也不大。 ---------------下一則---------------  歐美製造業轉弱 美意外萎縮2016年09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近一年美歐製造業PMI http://goo.gl/gzMfcf 專業調查機構Markit周四發布美歐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結果雙雙微幅下修,且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8月製造業指數,結果跌到49.4的7個月低點,不僅意外陷入萎縮,也大幅低於7月的52.6,為該指數今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50水平。 受此利空衝擊,原本周四以平盤開出的美股主要指數跌幅擴大,道瓊工業指數下跌74點,跌幅為0.41%、標準普爾500指數也挫低0.52%、那斯達克指數則跌0.34%。 Makit表示,美國8月製造業PMI終值從初值的52.1略為下修至52,並且低於7月終值的52.9。雖然新訂單與就業成長放緩是導致8月PMI下滑的主因,但調查也發現一大亮點,就是上月製造產能強勁增加,其擴張幅度更創下2015年11月以來之最。 該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指稱,雖然美國8月製造業PMI走跌,不過調查也顯示,製造業產能成長已較今年上半年大幅轉強,加上出口銷售也呈現好轉,透露第3季可望成為今年美國製造業表現最強的1季。 另外歐元區受到產能、新訂單與出口成長下滑,8月製造業PMI終值也微幅下降,並創3個月低點。 Markit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終值從初值的51.8降至51.7,並低於7月的52。但由於指數仍在50榮枯線之上,意味該區製造業依然處於擴張,不過力道有所減緩。 數據指出,在受訪8國當中,有6國上月製造業仍呈現成長,其中德國與荷蘭在新出口訂單增加帶動,促使它們擴張力道最強。前者製造業PMI為53.6,與初值相同;後者則為53.5,創5個月高點。 不過法國與義大利則是疲弱不振。前者製造業萎縮幅度加劇,從前1個月的48.6降至48.3、義大利也為2015年1月來首次跌破50,降至49.8。 威廉森表示,「歐元區製造業者指出8月業績表現不佳,而且跡象顯示未來數月成長還將進一步減緩。」 他還提到目前歐元區製造業發展面臨嚴重不均。像是德國、荷蘭與奧地利等國工廠活動雖然活絡,並成為帶動該區製造業成長的主要力道,但其他國家卻陷入疲弱或停滯不前,令人感到憂心。 ---------------下一則---------------  美股讓人昏昏欲睡 聽到8月就業報告應會較有精神2016/09/02 06:26:10 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即時報導 交易員對幾周來昏昏欲睡的美股走勢想必是受夠了,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或許可以振作一點,只不過,結果可能是跌多於漲。 紐約時間下午4點,標普500指數跌不到1點至2,170.86點,仍處於過去36天所處的1.5%的波幅區間內;這也是自1964年以來交投最狹窄區間。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盤升18.42點,報18419.30點;那斯達克綜合 指數上漲13.987點,報5227.206點。 科技股上漲,抵銷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景氣不佳和油價下跌的利空。 Global Markets Advosory Group策略師 Peter Kenny 說:「ISM一句話來說,就是失望,多數投資人和市場人士原指望走強,比照最近趨勢,這讓投資重新考慮前景 」 8月的非農就業報告通常比較糟糕,而這對於股市來說 一般是壞消息。彭博匯總數據顯示,自1996年以來,19次數據發布中有15次低於經濟專家的預估。當數據低於預估時,標普500指數平均下跌了0.4%。 此次非農數據若低於預期,可能被解讀為看多信號,因為會促使Fed在9月份按兵不動。但數據疲軟也會損害對下半年經濟回升將扭轉企業獲利下滑的信心。 ---------------下一則---------------  原物料價格…明年復甦2016/09/02 07:09:1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世界銀行日前發布最新季度大宗商品市場展望指出,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幅度較之前預期小,主要受到需求上升推動向上,並認為「最壞的時期已過」,價格將從2017年開始復甦。法人建議,逢低可進場布局或透過定時定額原物料基金,參與後市回升契機。 彭博資訊統計,MSCI世界原物料指數在2016年1月跌至九年多來新低點後,開始打底震盪走揚。儘管世銀指出,大宗商品在此周期底部,仍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達市場供需平衡,但該報告中幾乎上調多數大宗商品2017年價格預期,特別是能源及食品,預計因市場需求強勁,能源價格將漲22%。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許家王皇表示,因新增供給減少使供過於求的現象改善,原物料報價跌勢趨緩、逐步回溫,將有利原物料類股轉為偏多,相對看好跨國整合型能源大廠與具有成本優勢的能源探勘類股。 ---------------下一則---------------  避險需求增 黃金發光2016/09/02 07:16:2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歐企營收占總營收比重 http://goo.gl/Rppl1y 鉅 亨網投顧說,蘋果2015年營收有21.5%來自歐洲,只要歐盟決定不變,蘋果除繳交高達145億美元稅款外,別無他法。觀察美國大企業的營收來源分布, 道瓊工業指數的30個成分股中,揭露單獨歐洲地區營收的公司共有17家,該17家公司占道瓊工業指數權重為54%、2015年總營收為1.1兆美元、歐洲 營收為2,194億美元,歐洲地區營收占整體營收比重高達19.9%,若歐盟將追稅政策擴及其他美國跨國企業,道瓊工業指數恐面臨衝擊。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8月26日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認為當前美國景氣已經確實朝向好轉的階段,短線預估S&P500在2,050點至2,200點間區間震盪,近期美股科技股有不錯表現,評價面仍具優勢。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由於聯準會多位官員再度釋放升息訊息,遭美國升息及美元走強打壓下,黃金基金近期受壓下行,但考量到美國及歐洲都面臨選舉壓力,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走高下,風險性事件可望推升黃金價格,建議投資人趁此波拉回找尋買點。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分析,隨著市場關注美國升息步調的程度升溫,中長期黃金價格波動幅度可能變大,美國升息與政經情勢變化將帶動風險偏好走向並影響未來價格表現。 ---------------下一則---------------  平衡型基金當道 投信紛搶市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基金申請資料顯示,今年至8月22日,以平衡型基金最熱門,光是已成立加上已核准就有11檔,且還有4檔排隊等核准,顯示這幾年的金融市場風雨,讓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具有安全概念的平衡型基金躍身為搶手商品。 中國信託樂齡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說,樂齡概念企業的營收成長高、獲利潛力佳。Factset統計2000∼2015年的資料來看,樂齡概念企業的平均營收成長率為7.3%,高於MSCI全球指數的平均5.9%。且預估樂齡概念企業在2016年的EPS成長率將達8%,2017年則有10.6%的成長。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全球市場高波動度已成為常態,如何達到穩定績效以及嚴控風險,完整的多重資產、股債匯配置不能少,全球股、債市輪動快速,每年皆有相對強、弱勢市場,特別是在目前各區域景氣復甦腳步不一,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勢不同調下,唯有透過多元配置才能順應市場潮流,掌握收益機會並嚴控下檔的風險。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英國脫歐公投後亞幣明顯升值,且亞洲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隨美債殖利率下滑,顯見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在這一波變動中,成為良好的避險工具,需求上升明顯。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美企第2季財報雖仍為負成長,但優於預期,短期市場風險並不高,升息預期續降有利新興股債市後續表現,歐日亦將維持寬鬆,建議逢回擇機布局。 ---------------下一則---------------  新興債擁兩優勢 看漲2016/09/02 07:17:3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新興債繳出雙位數漲幅佳績,NN投資夥伴新興市場債券團隊資深產品策略經理石若以(Roy Scheepe)指出,新興債坐擁兩大優勢,面對美國升息,負利率仍會吸引資金重返利差資產,看好新興債持續表現。 NN投資夥伴1993年開始投資新興市場債,旗下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績效穩健,去年獲得AAM (亞洲資產管理雜誌)最佳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10年期獎;目前團隊管理新興債超過80億美元。 石若以表示,受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下滑影響,新興債的高殖利率優勢,吸引資金不斷流入,未來債券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利差仍是影響報酬的關鍵,現階段兩者利差還有330個基點,尤其美元計價的新興高收債殖利率約6.7%,對於國際資金十分具吸引力。 新興債基本面大幅改善,是資金匯入的第二關鍵,石若以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以前,新興國家GDP成長率與成熟國家的差距逐年擴大,金融海嘯後連續下滑,但今年開始出現反轉訊號,預期未來新興國家表現將再度與成熟國家拉開。 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市場已逐步反映對於歐洲經濟的疑慮,資金大舉轉進新興債市,其中超過九成的資金流入美元計價債,反映美元計價債仍是市場主流。 面對美國升息預期增溫,石若以指出,聯準會調升利率確實會對新興債帶來短期影響,但全球資金追逐收益的趨勢並未改變,債券修正後可望重啟漲勢,尤其看好利差空間大的券種,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哥倫比亞債等,下半年新興債仍有機會繳出正報酬。 石若以強調,目前全球負利率公債規模持續擴大,對於持債人形成不小壓力,今年來愈多法人將資金轉進高息債券,投資人把成熟國家債券轉為新興債的趨勢已然確立。 ---------------下一則---------------  新興強勢貨幣債 坐擁3大利多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流入新興市場的國際資金 http://goo.gl/eWhbe6 新興市場債經過修正後,2月中展開強勢反彈,今年來新興強勢貨幣債券漲幅已逾一成,新興高收債也逾15%;展望下半年,NN投資夥伴認為新興強勢貨 幣債券具備三大利多,包括經濟基本面、高殖利率(較成熟國家)與資金持續流入,可望支撐新興債表現,建議納入核心配置,中長期布局。 野村投 信總代理的NN投資夥伴新興市場債券團隊資深產品策略經理石若以(Roy Scheepe)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經濟成長轉趨穩定,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具吸引力,加上由於成熟市場超低利率環境,投資人無不企求收益,新興債因 具利差及較高殖利率優勢,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債券,尤其看好以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表現。 石若以認為,原物料(特別是原油)價格下滑,新興市場債利差於2015年下半年大幅擴大,使新興債投資價值再次重新浮現,隨著油價止穩反彈,新興債 券與公債利差自近年來高點開始收斂,目前仍處於相當具吸引力的水準。現階段儘管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度微幅升高,但仍較之前下降,尤其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後, 支撐整體報酬表現持續上揚。 雖然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漲勢凌厲,石若以指出,新興市場債券仍具良好投資價值。首先,新興市場基本面成長雖緩 慢,但已轉趨穩定,中長期經濟成長預期上揚。新興市場成長率自1998年超越成熟市場,目前與成熟市場經濟成長率雖拉近,但預估將會再度拉 開,2016∼2020年中長期成長率約4∼6%,成熟市場經濟成長率則不到2%,明顯較低。 此外,新興強勢貨幣債具有相對穩健的信用評等,新興強勢貨幣債無論三年或五年殖利率皆超過6.25%,新興投資級債則超過5.30%,較目前美國公債殖利率約1.5%水準,仍較具吸引力。 石若以強調,今年以來資金累積流入新興債券逾304億美元,其中以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債逾282億美元,是推升新興債券不斷上漲的因素之一,建議投資人納入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產品,做為長期核心標的。 ---------------下一則---------------  Fed升息後半年 亞高收多走堅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高收債過去升息後半年表現 http://goo.gl/I3KIVn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演說,釋出升息預期增強訊號,觀察1999年6月及2004年6月兩次升息經驗,亞高 收債指數表現最壞在升息前1∼2個月,升息後半年多頭啟動,去年12月16日升息後,今年7、8月報酬皆正數,加上存續時間短特性,後市升息訊息干擾,仍 具挺進走升契機。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目前市場預期12月Fed升息機率走揚至64.7%,根據經驗,升息後半年亞高 收有機會轉為多頭走勢;去年升息至今年6月中已滿半年,今年7、8月亞高收債指數月報酬分別為1.9%及0.8%,加上亞高收債的低波動短存續特性,使面 臨風險時,相對具下檔保護,將有條件應對接下來升息訊息的干擾。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在當前市場資金寬鬆,預期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資金找尋優質標的,隨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降至歷史低檔,甚至有三分之一為負利率,高收益債因為具備利差的優勢,預期未來仍是市場青睞的標的。 他指出,亞高收債除具備利差優勢外,體質相對穩健、違約率亦低,仍具有投資價值,後市表現持續看好。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認為,亞洲債市延續漲勢,整體微幅上揚,印度與大陸受惠於MSCI季度指數權重增加,可望吸引大量外資湧入,激勵亞洲成長動能,亞債投資機會可期。 此外,世銀規畫於大陸發行SDR計價債券,將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利點心債後市。 JACI 亞洲高收益公司債總報酬指數上漲23.84%,S&P500指數及美林全球高收益債指數分別上漲19.41%及8.45%;鄭易芸強調,亞高收具 有正報酬的持續性,及面對風險事件的長線低波動性,相較全高收,更具短存續、低波動低利率敏感度及高評等的特性,凸顯亞高收本身穩健特性。 ---------------下一則---------------  Fed升息機率高 亞企搶發美元債2016年09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由於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升息,亞洲企業鎖定低利率搶發債,根據統計,8月份亞洲企業發行美元計價的公司債總額逾1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1倍,顯見今年亞洲債市異常火熱。 往年8月由於適逢暑假,亞洲發債市場通常屬於淡季,但今年情況特殊,據統計上個月亞洲地區的企業與金融機構(不含日本)發行美元計價公司債的總額達140.5億美元,較過去2年同期均大增1倍。 亞洲企業發債量暴增一來是因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寬鬆,市場資金湧進新興市場債券,債市需求維持強勁,同時Fed可能今秋就會升息,亞洲企業趕在市場利率揚升前搶先鎖定低利率籌資。 根據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亞洲投資級債券目前平均殖利率已降至3.38%,較年初時已大跌約0.84個百分點,非投資級債券的平均殖利率更從8.02%下滑至6.41%,急降1.61個百分點。 瑞銀亞洲債券資本市場部門共同主管歐恩陶(Paul Au)表示:「美元計價債券發行量激增確實與市場擔心Fed即將升息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低利率環境對於發債人非常有利。」 市場人士認為,在Fed開始升息前,亞洲企業與金融機構搶發美元債的熱潮預計都會維持高檔,包括主席葉倫在內,Fed許多官員上個月都暗示即將升息。 儘管近幾個月來亞洲企業發債熱度急速加溫,但受到年初時發債量偏弱的影響,今年前8個月的發債總規模僅1,2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少了6.7%。 亞洲企業發債又以中國大陸的企業與金融機構占大宗,今年迄今新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中有將近5成係由中國企業所發行。 但柏瑞投資公司亞洲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劉曙明警告,「由於目前殖利率已超低,若Fed決定加快升息步調,新興市場將面臨資金撤離潮,恐衝擊亞洲債市。」

小媽精選1050901基金資訊

2016年09月01日
公開
6

平衡型商品魅力十足 今年來新募集十檔2016/09/01 07:30:0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來各類型境內基金募集檔數 http://goo.gl/wBqLFm 近期美國升息預期再起,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緊繃與不安,對照今年募集相當熱絡的境內基金,主打「平衡」概念熱度持續,反映出投資人風險分散的需求不減反增。 根據CMoney統計,今年以來已成立的新基金當中,主動式操作基金總檔數有29檔;若依照基金分類來看,跨國股票型仍是發行最大宗。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平衡概念相關基金募集檔數已經高達十檔,顯示股債平衡、多元資產仍是投資市場主流。 今年以來債券股票平衡型、組合(平衡)型基金分別有五檔基金募集成立,發行檔數超過固定收益類型,成為投信公司主推商品。 瀚亞投資副投資長林如惠說,今年來看國際股、債市都已經累積相當大的漲幅,隨美國升息的聲浪加大,投資人既想提高收益又要有適當防禦,組合型或平衡型基金自然就受到青睞,更重要的是,經理團隊能夠彈性調整股債配置來因應市場突發變化。 林如惠指出,除了在股債配置上的靈活彈性,年底前市場將遭遇美國升息、美元等雜音干擾,在布局策略上,股票資產宜以高股息、低波動標的作核心配置,搭配基本面好轉的新興亞股,債券資產以高收益債為主要債息收入來源,但投資等級債、現金配置也不可少。 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表示,透過組合型基金經理人觀察多項指標,靈活調整投資比重,可進一步追求漲升契機與控制下檔風險,此外,以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的方式,取代直接投資個別公司債,也可降低流動性風險。 目前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仍有近7%,仍具投資吸引力。 摩根多元入息成長基金經理人楊謹嘉說明,近年來各類資產快速輪動,沒有任何一類資產可以永遠維持優異績效。 隨著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投資布局更應著重多元性,最好核心布局具有收益的多重資產商品,才能因應景氣靈活調整資產配置,掌握多元收益的機會。 ---------------下一則---------------  五檔股債配置標的 繳佳績2016/09/01 07:28:2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境內組合型基金今年發行熱絡。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分類,又可細分為股票、債券或平衡等類型,其中,今年來募集的五檔基金均以股債平衡為主。 隨股債市場變動愈來愈大,也考驗著投資團隊的配置能力。 若以今年以來的績效來看,雖然該類型基金的平均漲幅不比高收益債、美股等單一股債,但也有不少基金繳出亮眼績效,如瀚亞新興豐收、安聯目標收益、保德信新興趨勢組合、復華高益策略組合以及摩根多元入息成長基金,今年來這五檔的報酬率都在5%以上。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相較於成熟股債市場累積的漲幅已大,新興股、債市隨著基本面好轉、評價低,近期開始受到資金行情挹注,將提供更有潛力的投資回報。 由於許多風險性資產都已經來到相對高位,鄭夙希指出,短線因美國升息預期,已調節部分漲多且與利率敏感性較高的資產,例如印尼股市、REITs等,轉以亞洲股市區域布局,債券部位則以新興市場美元債為核心配置,在爭取收益機會外,也適度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 安聯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分析,全球景氣溫和復甦,找收益的需求仍將為未來市場主軸。儘管市場對於美國升息預期有升溫跡象,目前除美國外,全球多數央行寬鬆政策的大方向不變。 建議投資人可廣納全球多元機會靈活配置,同時聚焦布局可提供相對穩定收益的優質資產作後盾。 ---------------下一則---------------  美元資產 法人叫好 相關指數攀近三周新高2016/09/01 07:18:37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釋出升息訊息後,美元指數創近三周新高,法人指出,美元走強,美元資產將受到青睞,持續看好美國創新產業、新興亞洲及金融類股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Fed升息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牽動美國雙率(美元及公債殖利率)走勢看升,預期在9月20日至21日利率會議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難免,新興市場可能因國際資金回流美元資產而承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醒,若把時間拉長來看,Fed主席葉倫強調未來升息將是溫和漸進,對於長期均衡利率的謹慎措辭,也意味未來幾年升息路徑更為平緩,加上歐元區及日本央行暗示未來將擴大寬鬆,豐沛資金有助收斂股市下檔風險。 在9月Fed會議結果出爐後更有機會上演利空出盡行情,短線震盪提供空手者加碼機會,持續看好新興亞洲、美國創新產業及金融類股投資機會,債市則較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及新興國家當地貨幣債的利差優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認為,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統計,美國商業銀行第1季度一級資本比率來到12.5%,高於2009年平均9.9%水準,資本比率增加可提高銀行在面對危機時損失的能力,並降低系統性風險,減少央行採行額外動作的需求,而Fed貨幣政策正常化,升息可望增加美國銀行業利差收益,目前美金融股相對大盤折價將近六成,接近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水準,顯示金融股評價面已過度反應利空,評價面具備調升空間。 ---------------下一則---------------  台股基金 好嗆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近一月績效逾6.2% http://goo.gl/G84W2Y 台股今年跌破投資人眼鏡,居然是亞洲前三名強的市場,若統計近一個月,台股漲幅約1.6%, 共有116檔台股基金贏大盤, 但其中有6檔台股基金漲贏台股4倍,投信業者指出,足見經理人選股功力是基金績效的關鍵,不需理會大盤的走勢。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表示,近期績效優異,主要是布局在AR/VR、IC設計、測試等相關類股表現不俗,特別在6月底市場對脫歐議題感到恐慌時、基金反而加碼近場,因此在近期看到成效。 展望未來,他指出,依舊看好具創新題材的公司,而中小型股表現靈活、較不受大盤局限,因此建議投資人可逐步布局。 針對台股盤勢,陳同力看法則維持微幅保守,因為目前股價高於目標價比率,維持超過40%的警戒值,加上外資近期買超幅度趨緩,上檔空間有限。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略低於預期,但上市櫃家數創新高,包含上市29家,上櫃39家。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現階段的台股投資策略還是以選股不選市為主,電子股因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因此上游著重於半導體、IC設計與面板族群,下游則以NB零組件與伺服器產業為主。 傳產方面,傳產股方面則集中在汽車零組件族群,由於大陸乘用車銷量仍佳,其中SUV仍維持高速成長,商用車銷售也擺脫去年衰退,如此包括行人碰撞預警系統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相關產品,也將有大幅成長的契機。 整體來看,第3、4季具備業績題材,以及同時具備高現金殖利率與高ROE的類股可以是投資首選。 華頓中小型基金經理人許漢州認為,近期外資買超台股力道趨緩,加權指數進入整理,但台指期未平倉口數持續維持高檔,加上被動式基金持續流入,對台股具支撐。 短線來看,他認為,本土資金有接棒意味,中小型題材股活躍,建議投資人宜著重具基本面、長期營運展望看好的個股或族群為主,不妨可聚焦電子零組件、汽車零組件、民生消費、傳產等具競爭力的企業進行操作,慎選個股、積極汰弱留強為制勝關鍵。 ---------------下一則---------------  深港通、G20題材熱 卡位A股基金良機到2016/09/01 07:32:4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來滬股通流入額 http://goo.gl/cq1S7b 8月滬指累計漲逾3%,月線三連紅並創五個月最大升幅。法人建議,由於部分個股明顯被低估,加上深港通今年內開通,外資看好A股態度鮮明,投資人可擇機卡位A股基金。 上證指數8月中旬放量突破,站上年初失守的3,100點大關,做為外資風向指標的滬股通資金,截至8月30日,已連續18個交易日淨流入,8月淨流入更突破人民幣200億元,創下今年單月新高。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本周四官方與財新將公布8月製造業數據,周五美國則將發布就業報告,重要消息公布前夕,A股延續狹幅整理;不過證監 會已明確指出,深港通預計在11月中下旬啟動,參考滬港通啟動後A股漲勢凌厲,深港通後,不僅增加外資投資渠道,也大幅增加明年MSCI納入A股的可能 性,A股再度上演牛市行情的可能性頗高。 8月至今,A股指數走勢隨全球股市走強,但仍介於2,800到3,200點區間,張徑賓分析,帶動上漲族群除消費外,以大金融族群及基礎建設為主,主要特色都是估值水準位在低檔,或有相對高殖利率的個股。 張徑賓也提醒,投資人可持續關注全球金融市場變化,以及各國財政及貨幣政策可持續性,中國方面則應留意人民幣匯率走勢、監管機構對股市的治理,以及A股企業的獲利狀況。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G20峰會將近,市場或存在維穩預期,股指下檔空間有限,當前A股行情從反彈轉為震盪格局,接下來轉為上漲行情的機率轉高,其中,環保概念、科技創新、安防監控、跨境電商等產業為G20主題投資,也是近期觀盤重點。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近日兩融餘額突破9,000億元大關,意味增量資金開始緩步進場,為市場反彈提供充沛的流動性,維持A股審慎樂觀的看 法。由於深港通預計將在年底前通車,可留意包括估值相對便宜的大市值行業龍頭股和成長股,以及兩地相對稀缺的股票,可望在深港通開通後有所表現。 ---------------下一則---------------  亞洲領新興市場復甦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印度和部份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快速擴張,讓亞洲成為帶領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來源。 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2%,為過去10個季度裡年增幅最高的一季。菲律賓第2季GDP年增7%,表現優於市場預估,並創3年來最大增幅。 世界第7大經濟體印度,其財政年度第1季(4月到6月)GDP年增7.9%,高於前季的年增7.2%。這些優異的GDP數字,不但確認亞洲目前仍然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地區,也讓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可望超越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值。 這對於那些過去5年來不看好新興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這是十分重要的訊號,因為他們已注意到新興市場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發展差異已大幅縮小。 事實上,亞洲目前的復甦態勢,不可能重現金融危機前急速成長的盛況,因為商品價格下挫和來自中國的需求持續放緩,導致亞洲的出口收益銳減。 但種種跡象顯示,亞洲正採取新的務實做法,不斷降低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同時鼓勵內部消費來帶動經濟成長。 凱投宏觀研究發現,雖亞洲地區第2季出口僅勉強維持不衰退,但內需卻出現2012年第4季以來最高增幅。尤其印度、中國和東南亞等中產階級的消費力驚人,已成為歐美等跨國企業鎖定爭搶的重大商機。 ---------------下一則---------------  日經ETF強勢 投資優選2016/09/01 07:27:5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日經 東證股指數比率 http://goo.gl/XFS6OB 為活絡市場動能,日本政府擴大購買日股ETF,尤其青睞資產規模較大的日經225指數ETF,帶動近期日經指數表現勝過東證指數,衡量兩大指數偏離程度的日經-東證股價指數比率來到1999年來最高。 受日圓升值衝擊,日股今年走勢不盡理想,日本央行7月會議決議提高一倍金額購買日股ETF,全年購額上看600億美元,且標的侷限在日經、東證與JPX日經400指數,將按發行ETF的總市值比例進行購置。 由於日本上市的日經225指數ETF占資產管理總額的56%,日央購買最多的就是日經指數,加上市場形成磁吸效應,上周日經-東證股價指數比達到12.8、寫下近17年高點。 就指數走勢來看,日經與東證指數的表現差距在7月29日央會議以來進一步擴大,原先出口股為主的日經指數,易受日圓升值干擾,上半年跌幅高於涵蓋多元產業的東証指數,目前跌幅收斂至11%,大型股為主的東證一部指數反而累積下跌14%。 統計日央會議以來,追蹤日經指數的國泰日經225(00657)漲幅也勝過追蹤東證指數的FB日本(00645);積極型投資人若想參與日股後市,可參考連結日經指數的ETF,對於日圓匯率較有疑慮的投資人,則可參考東證指數ETF。 國泰投信新金融商品投資部主管章錦正表示,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五個月呈負成長,物價成長力道放緩,通縮壓力仍未解除,日央總裁黑田東彥在全球央行年會指出,未來將毫不猶豫推行更多貨幣寬鬆措施,市場預期日央9月加碼寬鬆機率走揚,可望增添日股動能。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日央提高ETF購買金額,預期會是支撐日經指數的一大推力。當前日本經濟表現雖然疲軟,但長線趨勢來說,公司治理、高齡化、旅 遊、自動化都是值得關注的結構性機會,這些產業發展遠優於傳統的出口類股。 ---------------下一則---------------  通膨、失業沒改善 ECB擬祭新刺激措施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歐盟統計局周三公布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通膨依然積弱不振,加上失業率也不見改善,引發外界預期歐洲央行(ECB)很可能在下周四召開利率會議時,再度祭出新的刺激措施。 歐盟統計局表示,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年增0.2%、與前1個月相比則持平,但低於市場預期的年增0.3%。至於扣除能源與食品後的核心通膨也從0.9%降至0.8%,凸顯歐元區物價上漲動能持續疲弱。 然而8月通膨數據對於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並不意外。他曾在7月已發布警告指出,未來數月歐元區通膨仍將低迷,直到年底才有機會反轉上升。 歐元區通膨不振也凸顯不僅單在歐洲,甚至在全球都遭遇需求下滑,各國政府為拉抬通膨所面臨的挑戰將比以往更為艱峻。加上英國又決定脫離歐盟,恐進一步削減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迫使ECB必須認真評估是否再推新措施。 ECB預定將下周四召開利率會議,部分經濟學家預期該央行可能宣布延長購債計畫時間(目前計畫實施至2017年3月),或是暗示它將考慮採取該措施。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亞洛柔Barbara Teixeira Araujo)預期由於經濟放緩、缺乏內需提振與商品價格依然低迷,歐元區通膨短期內都難以揚升。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布朗(Stephen Brown)表示,8月通膨持平「凸顯歐元區物價上漲力道持續孱弱,提高ECB再度寬鬆的機率。」 不過仍有跡象顯示歐元區部分國家消費者需求已逐漸轉強。德國統計局周三指出7月零售銷售月增1.7%,創2014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 歐盟統計局在周三還發布歐元區7月失業率,雖然失業人數減少4.3萬人,但失業率仍持平在10.1%,高於市場預期的10%,並為美國失業率的2倍多。 ---------------下一則---------------  美就業穩 9月升息機率增2016年09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今年來ADP就業人口增加數 http://goo.gl/cPvYY9 美國周三公布8月民間就業人數呈現持續增加,充份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仍然穩固成長,安聯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aed El-Erian)認為在強勁就業數據下,只要符合三個條件,聯準會(Fed)9月升息機率就高達80%。 根據專業薪資處理機構ADP和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資料顯示,美國8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17萬7,000人,跟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預估的18萬人差不多。 7月就業人數從原先公布的增加17萬9,000人,往上修正至增加19萬4,000人。 穆迪分析的首席經濟學家桑迪(Mark Zandi)認為,美國勞動市場會繼續成長,因為大部份產業還在穩定增聘人手。 ADP的數據顯示,雖然美國經濟仍然有疲弱的一面,像企業對政經前景愈來愈感到憂慮而抑制其投資意願,但美國勞動市場卻仍然健全,讓民眾的薪資得到增長而願意消費,得以抵銷其他不利因素對美國整體經濟的影響。 由於近期就業的相關數據表現良好,市場預估官方勞工部周五公布的8月失業率,會從4.9%下降至4.8%,非農業就業人數預計增加18.5萬人,低於7月的增加25.5萬人。 但伊爾艾朗認為,只要周五就業數據符合三個條件,聯準會升息機率可能高達8成。 他提出的三個條件,分別是非農業就業人數超過18萬人水準、薪資持續上升、和失業率未因勞動參與率明顯變化走高等。 他強調只要周五數據全符合這三大條件,聯準會就很難不升息。因為勞動參與率和薪資上升等,都顯示在接近全民就業的情況下,美國勞動市場繼續成長。就算周五數據只符合當中兩個條件,還是有可能促使聯準會升息。 伊爾艾朗認為美國經濟發展到目前程度,聯準會是應該升息,因為過低利率維持太久,只會傷害到經濟的健康成長。 ---------------下一則---------------  美升息聲再起 金價恐承壓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1周因金蟲指數大跌使黃金基金出現明顯回檔 http://goo.gl/MX9KL1 近來美國就業數據良好、經濟正呈現穩定擴張,在英國脫歐負面效應漸降溫後,使得美國升息聲再響起,法人表示,若市場漸感受到聯準會升息金價短期恐承壓。 美國堪薩斯聯儲於Jackson hole召開的全球經濟年會,除了聯準會主席葉倫釋出年底很有可能升息的訊息,聯準會副主席費雪在這次會議中表示,年底前有二次升息的空間,因此,法人表示,升息訊息將較不利於金價走勢。 在葉倫和費雪尚未發表演說前,市場已開始嗅出聯準會官員可能拋出升息議題,上周金價即在震盪後略走低,根據Stockq資料,8月26日以1,321.18美元作收,全周下跌1.51%,近一個月跌幅為2.23%。 元大黃金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一旦市場升息預期抬頭,金價恐有跌破1,300美元之壓力,較穩固的支撐價位是在半年線1,280美元附近,預期未來1∼2季市場變數多了些。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則表示,隨著市場關注美國升息步調的程度升溫,短中期黃金價格波動幅度可能變大,美國升息與政經情勢變化將帶動風險偏好走向並影響未來價格表現以及中長期表現。 即使因升息因素讓金價短期波動加大,但法人對金價長期走勢並不悲觀。 富 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表示,即使聯準會在9月意外升息,只要引發市場動盪,即可能讓聯準會放鬆緊縮的腳步,預估升息負面影響時間不會持續太 長。另由於全球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難以停止、黃金每年供給量將停滯甚至下滑、全球政治與地緣風險加劇,黃金還是具有保值利基。 潘昶安也認為,在各國都在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之下,長期仍有金融資產通膨泡沫隱憂,因此,依然看好黃金長期走勢,投資人還是可以趁金價回檔逢低承接。 史蒂芬•蘭德說,因黃金股與其他資產連動性不高,過去10年,黃金礦脈類股跟全球股市的相關性僅有2成,還是可以將黃金股票納入投資組合,因為可分散風險。 ---------------下一則---------------  機器人股擁成長利多 升息前是大好的買點2016/09/01 07:31:3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期間 機器人指數續創新高 http://goo.gl/bMBFng 美國聯準會(Fed)再度吹響升息號角,市場憂心資金行情退燒,但回顧歷史經驗,具成長題材支撐的產業影響不大;以機器人類股為例,以往升息啟動後的一至三個月普遍能收復前波高點。基金業者認為,在升息前正是介入機器人等成長型股票的時點。 統計2003年以來,美國共啟動兩次升息循環,第一次是在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那一次連續升息17碼,利率從1%上調至 5.25%;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12月至迄今,利率調整僅有1碼。 聯準會兩次升息循環期間,ROBO Global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指數計有四次明顯回檔,跌幅介於一至兩成,分別發生在2004、2005、2006與2015年間,當中,除了第三次因進 入升息循環末期,市場居高思危,機器人指數花了七個月才收復前波高點,其他三次回檔,都在三個月內重整旗鼓,並創波段新高。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從聯準會去年12月開出升息第一槍以來,機器人指數一度波動,但至今累計上漲12.4%,顯示升息初期對指數的影響大多先跌後漲,具利基題材的投資標的依舊是資金青睞焦點。 今年以來全球央行積極寬鬆,更促使資金擁抱風險性資產,機器人指數頻創新高。陳世杰指出,評價面來看,許多個股並不便宜,但由於機器人產業邁向獲利商轉階 段,在業績題材支撐下,後市仍不容小覷。隨著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心理拉高,股價出現拉回整理,反而提供介入相關類股的進場時點。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大會(CCAI)正在北京如火如荼舉行,2016年中國瀋陽國際機器人展也將在今(1)日揭幕,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和產業化發展已進入爆發期。 據統計,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03億元,估計2018年將達到361億元,未來隨著政策扶植中國品牌工業機器人,搭配中國人工智慧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可持續關注包括機器人、工業4.0、人工智慧等投資機會。 ---------------下一則---------------  資金回流+高股利 REITs拉回是買點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REITs防禦性佳且3∼4%以上高股利優勢,吸引國際資金回流加碼,今年以來約30億美元流入REITs基金,去年全年為流出54億美元,在各國央行寬鬆政策下,後市續獲資金青睞,加上REITs在8月底獨立成為GICS第11大產業,法人增加配置比重可期,長線多頭不變,短線如明顯拉回即為買點。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目前主要REITs如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日本、澳洲、香港、新加坡股利率都在3%以上,遠遠超過美、德、日指標10年債殖利率,尤其加拿大及新加坡REITs股利率,更分別高達5.2%及6%,美國REITs第2季獲利成長率8.9%,更遠優於標普500指數-1%;區域看好全球REITs龍頭的美國,及亞洲的新加坡,還有住宅供給嚴重不足的德國。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美國升息議題再起,可能帶來房貸利率衝擊,但經濟回溫下,租金收益揚升與外在環境因素配合,REITs反而可期;但不動產市場在不同市況下會產生區域、類股的快速輪動,建議全球配置最能掌握市場趨勢,並分散區域風險。 宏利投信認為,利率與債券殖利率持續走低,對房產股價提供支撐,類股將持續吸引資金;歐洲市場看好德國住宅市場仍可望延續健康的結構性成長趨勢,西班牙租金水準回升,及瑞典等北歐國家房市前景,且以學生宿舍、小型倉儲與工業廠房等,具結構性成長潛力。 謝夢蘭強調,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延續寬鬆政策,殖利率位於低檔,在經濟成長緩慢下,低利環境應會持續,REITs高股利特性仍是布局首選,房市景氣循環通常需要6∼10年時間,建議持有REITs時間至少為3∼6個月,以利掌握房市上漲利差機會,以及固定配息報酬。 ---------------下一則---------------  美股創新高,回檔風險增... 多元收益基金 防禦力佳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投信新基金風潮多鎖定「多元收益」題材。理柏統計,27檔今年才成立的境內基金中,就有5檔是布局全球的組合基金,迎合台灣投資人擁抱收益的偏好,訴求多元資產配置,從近期績效來看,表現穩健。 法人分析,隨著美股屢創新高,回檔的風險也升溫,建議投資人可持續將多元收益基金納為核心資產,做好避風的準備。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美國升息議題持續牽動市場敏感神經,11月美國大選前,市場可能趨於震盪,建議投資人在此刻宜以多元收益,對抗資產配置的波動。 李宏正分析,接下來一年,就算多國央行祭出寬鬆貨幣環境,刺激經濟的力道已十分有限,美、歐經濟成長依舊溫吞,新興市場表現參差,預料各類資產將輪流「爭出頭」。尤其上半年全球市場震盪,高收益債經歷油價震盪後,光環逐漸褪去,不少投資人從「高收益」轉向「多元收益」,為的就是要掌握投資等級債券、高收益債,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高息股、另類收益資產等五大收益機會。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從今年市場各類資產或市場表現來看,多元布局策略才能跟上市場輪動或同漲的復甦行情;另一方面,高殖利率題材更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有望提供相對穩定且優質的收息資產,相對受到市場高度青睞。 許家豪表示,打造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好處,在於市場輪動時也可望及時掌握不同資產的輪動契機;同時也可藉此緩和投資組合波動。 目前包括:美國強勢資產、新興亞洲股債市場,還有具落後補漲機會的部分歐洲市場,都具有投資吸引力。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全球投資環境維持低利,市場高度預期多國央行持續加碼寬鬆,豐沛的資金活水到處流竄尋求收益,推升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除了高收益債與新興債屢創新高,全球股票指數也回升至英國脫歐前水準。 ---------------下一則---------------  經濟陷僵局 投資債市賺贏股市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需求不振,導致貿易數據陷入僵局,根據Morgan Stanley 全球貿易領先指數顯示,目前已連續20個月呈現負值。根據經驗,自1998以來總計出現過四次貿易數字連續衰退15個月以上,期間債市表現完勝股市,各類債市平均有5∼9%的漲幅,領先股市表現,也意謂目前仍是投資債市的好時機。 鉅亨網投顧指出,全球貿易數據疲弱,尤其在已開發國家需求不振下,全球經濟成長缺乏動能,而目前的狀況正是低成長及低通貨膨脹率,相較之下,債券似乎仍是最有吸引力的資產之一。 目前Morgan Stanley全球貿易領先指數,已連續20個月低於0,過去經驗顯示,當該指數連續15月以上低於0時,代表股票的MSCI世界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平均下跌4.5%及3.1%。 而債券指數普遍表現良好,包括評級較高的全球政府公債及全球投資級債券指數,分別平均上漲7.7%及9.7%,顯示當全球經濟成長低迷且充滿不確定時,正是高評級債券發揮吸引力的最佳時機。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成長依舊低迷,部份已開發國家仍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加上即將到來的義大利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任何風險性事件都可能觸發股市下跌,建議投資人以投資級債券或已開發國家公債比重較高的基金為資產配置核心。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在英國脫歐之後,聯準會升息預期降低,短期內僅英國受到較負面的經濟數據影響,負面效應未外溢,公債殖利率雖未持續探底,但仍在低檔區間波動,因此在市場資金充沛之下,整體追求收益投資的效應延續,現階段各類型的債券仍維持上漲態勢,其中又以高利差相關族群表現亮眼。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則認為,新興國家基本面逐漸改善,由於石油價格回漲,巴西問題大致獲得控制,先前失色的拉丁美洲逐漸回魂,而亞洲新興市場今、明兩年經濟成長仍是亮點,新興國家公司債擁有「高殖利率」的優勢,可望持續吸引資金,建議布局美元債以及選擇指標企業作為投資標的,以降低波動度。 ---------------下一則---------------  柏瑞投信: 全球資金瘋亞洲 亞債看漲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柏瑞投信亞洲型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DhA78i 熱門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推出後,風靡全球,猶如亞洲資產現在正成為全球追逐收益的焦點。根據澳盛銀行(ANZ)統計,7月外資買進亞洲股債資產(不 含中國)的金額高達184億美元,高於6月的58億美元,亦為今年次高金額,顯示金融市場已迅速從英國脫歐的震驚中回神。而隨著風險意識消退和主要央行仍 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促使資金前往亞洲市場尋找機會。 柏瑞投信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後,為了穩定經濟發展,各國央行致力維持市場流動性並加碼寬鬆,雖然美國聯準會(Fed)近期對於升息的立場轉趨鷹派,年底前升息的機率增加,但不會因此扭轉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仍有利於信用債券市場。 此外,根據經驗,新興亞洲投資等級債對於Fed利率預期的變化較不敏感,亞洲債券可望維持上揚的格局。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由於過去幾年穩健的表現,亞洲債券在與其他新興市場債券比較時,總被認為評價偏貴,但仔細研究,仍具有相當的投資機會。 她 指出,在三大理由支撐下,亞債未來還有漲升空間可期,一是殖利率相對較高:如果和公債殖利率相較,目前全球約有25%的公債殖利率已落入負值,但JACI 亞洲高收益債殖利率8月仍高達6%,而JACI亞洲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也有超過3%的水準,顯示亞洲債券相對具有較高殖利率的優勢。 二是債信品質相對佳:根據渣打銀行8月公布的調查報告,亞洲債券評等展望為負向(表示未來有調降評等可能)的佔比,為新興市場債券中最低,僅約12%,遠低於拉丁美洲的35%和歐非中東的41%,債信品質相對為佳。 三是資金將持續流入:今年來資金不斷湧入亞債。不過根據渣打銀行的資料顯示,全球共同基金目前投資亞債的比重仍低於指數的權重,未來仍有加碼亞債可能,雖然到年底前不見得會大幅增加配置,但資金要快速轉向其他新興市場債券的可能性,也相對偏低。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建議,在金融市場混沌不明的時局下,投資人可以考慮把亞債納入投資組合的一環,並透過手續費後收型、零分銷費,且擁有新台幣、美元和人民幣等多重計價幣別的「N級別」來介入。 ---------------下一則---------------  亞債配新企債 攻守兼備2016年09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投資一年的滾動報酬分布 http://goo.gl/LUeLVu 債券成為近年來投資人青睞資產,法人分析,回顧過去三年,新興亞洲債券相對穩健。儘管年初震盪,走勢明顯抗跌,至於投資範圍擴及拉丁美洲及東歐的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受惠於商品價格反彈,今年來漲勢凌厲。 展望後市,法人建議可讓波動較低的亞債扮演「資產守備」的角色,搭配具爆發力的新企債,以債券理財,即可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 低利率環境下,全球逾7成成熟國家公債利率不及1%,相較之下,新興市場主權債具有較高的收益率,隨著新興國家基本面好轉、匯價回穩,近期吸引大批 資金進駐;觀察債券基金資金流向可以發現,從今年3到5月開始,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漸受青睞,資金轉賣為買,尤其6月下旬英國脫歐公投後,買氣更是強強滾。 保 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今年亞債表現穩健,隨著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巴西等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明年有望大幅改善,景氣相對樂觀 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的企業信評獲得調升;從收益面來看,新企債較具有收益率優勢。對積極投資者而言,可布局「三成亞債、七成新企債」;較保守的投資人,則 可調整為「七成亞債、三成新企債」。 時序進入第4季,鍾美君提醒,接下來包括義大利憲法公投、美國總統大選都可能左右市場情緒,此外,聯準會主席上周偏鷹派的談話,讓市場解讀年底前美國聯準會將至少升息1次,雖然今年新興市場債券獲得資金青睞,但投資人仍須謹慎,混搭亞債、新企債,才是提升勝率的不二法門。 摩 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受惠成長與收益需求,亞債近幾年來資金流入相對強勢。就風險報酬角度,亞洲美元債券過去十年的年化波動度,包括高收益債與投資等級 債均較亞股、美股為低,但同期年化報酬不僅可媲美,甚至較股市報酬更為出色,且相對成熟國家公債均已接近歷史低點,現階段亞債在收益率與基本面都深具投資 價值,是市場動盪環境下的穩健收益選擇。 此外,亞洲偏低利率且續行寬鬆,對亞債具正面助益,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近年來亞洲國家央行多採取降息措息,利率環境持續走低,有利於資金進駐收益率較高的亞洲高收益債,加上亞洲企業獲利下修趨勢漸有改 善,違約風險隨之降溫,進一步支持亞洲高收益債後市表現。

小媽精選1050831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31日
公開
7

大數據精選配置 基金3年績效傲人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歷年9月進場大數據精選配置績效 http://goo.gl/glSWF8 時序將進入9月,面對市場波動加劇、進場時點和標的相對難掌握,平衡型基金將是穩健首選,統計2006年以來,布局大數據精選配置平衡基金,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亮眼,持有1∼3年漲幅2.3∼8%,整體而言,平均優於一般多元配置平衡基金。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再起,還有美國總統大選、歐洲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股市波動度預料加大,透過股債平衡布局方式,將有利掌握股市漲勢,並且獲取債券收益,嚴控下檔風險。 他指出,畢竟面對市場劇烈波動,押注單一資產或單一國家的風險居高,平衡配置兼顧風險和報酬,也因此使得近5年來平衡基金規模成長率,領先其他類型基金。 透 過全球多元區域及多元資產配置方式,除能分散資組風險,還有助把握不同市場的輪漲行情,達到跟漲抗跌的效果;張俊逸建議,適度完整配置於股、債、 REITs和原物料四大資產的海外平衡基金,納入核心配置,有助資產配置種類和區域更多元豐富,提高投資勝率和報酬率,將優化投資效果。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認為,市場趨向風險性資產推升股市,但債市殖利率穩於低水位盤整,顯示避險資產需求仍大;其中亞洲信用市場呈現持續緊縮狀態,推升投資等級債券價格,凸顯亞洲投資等級債,成為這波變動中,良好的避險工具。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以大陸股市來看,近期動能明顯走強,但人民幣長線仍有升值需求,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下行,避險資產的債券仍是資金配置主力。 他指出,國際環境續利好激勵陸股和陸債,資本市場持續開放與改革,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流入,因此布局上,設定大陸股債市平衡布局,將有利因應風險。 ---------------下一則---------------  開學行情啟動 亞股異軍突起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9月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強 http://goo.gl/eVqrvL 根據歷年經驗,每逢全球開學季,總能掀起內需消費潮,啟動下半年第一波電子產品銷售旺季,進而帶動股市表態。統計發現,自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股市9 月漲跌多少,成熟市場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勢更是擠進全球前三強,在美股多頭走勢提振下,新興市場表現不俗,亞洲股市漲勢更是異軍突起。 摩根 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不少國家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只要美股有好氣色,這些國家多能同步沾光,從歷年9月各股市表現來看,包括台灣OTC指數、韓國股 市、台灣加權指數等,漲幅都相當亮眼,台灣OTC指數平均漲幅更達3.73%最甚。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由於今年國際資金大舉卡位亞洲市場,讓亞股的9月開學行情更值得期待,根據統計,亞洲各國股市光自7月至8月15日當周,短短七周 多的資金淨流入量,已遠超過上半年淨流入總合,且各亞洲市場皆然,在資金行情加持下,9月多頭有望延續。 不過隨著未來美國可能再次啟動升息,可能造成亞洲市場出現波動,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建議投資人若想降低波動風險,又不想錯過亞股行情,不妨以平衡型產品參與亞洲受惠美國開學旺季的投資機會;較為積極的投資人則認為可鎖定亞太高息股。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今年來資金回流亞洲市場的趨勢相當明顯,尤以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更加顯著,顯示在市場動盪加劇的環境下,亞股因為基本面較佳而相對受到青睞。 根據花旗研究統計,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的第2季企業獲利優於預期的比例超過五成,為2013年第1季來的新高,因此在資金動能持續發酵、企業獲利改善,以及包括印度、東協等多國政府持續推動經濟改革政策,料將有利亞股持續表現。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在Fed升息機率提升,美股本益比偏高下,須留意美股未來回檔的風險,但能源、原物料、新興市場具基期低、股價調整數年的優勢,後市有表現空間,建議可以逢低分批布局,定期定額投資是最佳的操作方式。 ---------------下一則---------------  台、美印度股市 9月看漲2016/08/31 07:15:1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9月全球主要股市漲幅前十強排名 http://goo.gl/or5Cm4 開學旺季報到,根據歷年經驗,每逢開學季,總能掀起內需消費潮,啟動下半年第一波電子產品銷售旺季,帶動股市漲多跌少。統計9月股市表現「三傑」包括印度、台灣及美國,單月平均漲幅皆超過2%。 從歷年9月股市報酬來看,印度、台灣櫃買指數、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位居前三,最大漲幅皆超過一成,勝率以台股最高。另外,泰國、南韓、印尼、台灣加權指數與菲律賓也躋身前十,勝率都在五成以上。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不少出口導向國家,只要美股有不錯表現,這些國家多能沾光,觀察開學季的市場表現,反映歐美市場的投資氣氛好轉,亞股多頭亦占 上風。最近國際資金積極搶進亞股,光是7月初至8月中流入的資金就超過上半年淨流入總和,更讓開學行情值得期待。 印度股市在歷年9月表現最佳,今年以來繳出8%的報酬率。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7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反彈至三個月新高,製造業PMI也寫四個月高點,經濟景氣持續擴張,短期市場高檔震盪,但未改變長線上行趨勢,前景趨向樂觀。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各國股市普遍回測月線,台股亦呈觀望氣氛,指數空間不大,不過盤面表現的族群轉向中小型股,資金維持健康輪動,尤其具業績和利基題材支撐的個股,後續公布營收期間有機會進一步表現。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雙利多加持2016/08/31 07:10:1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9月,一向視為科技產業利多的返校季總能為電子股及大盤走勢帶來激勵,今年更加上蘋果i7新機將在9月發表,投信業者表示,在此雙項利多下,台股科技基金後市看俏。 法人指出,觀察從金融海嘯以來,9月返校季的大盤指數平均漲幅為1.6%,同期電子股指數平均漲幅為1.7%更小勝大盤,整體來看返校季對台股確實有正面作用,特別是電子類股受惠於消費電子業績提升,因此表現更佳;此外,9月蘋果新機上市眾所期待,建議投資人可進場布局科技類股,布局蘋果新機發表前以及第4季電子消費旺季帶來的投資契機。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明勛表示,從台灣以代工為主的立場來看,iPhone的新品上市對台股而言是助漲的契機。據了解,部分業者8月營收已經開始向上,同時參照歷年iPhone新品發表經驗,備、出貨甜蜜期值得把握,相關概念股後市看俏。 ---------------下一則---------------  深港通可望11月開通 大中華基金帶勁2016/08/31 07:19:34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深港通與滬港通概況 http://goo.gl/GIbOKe 中國大陸證監會最新釋出訊息,「深港通」可望在11月中下旬開通,比市場原預期的12月時間提早,法人認為,這將有助陸股的慢牛行情與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 「深港通」原計劃去年底推出,但由於陸股劇烈波動,才延遲至今。大陸的深滬股市皆為重要股市,但市場結構並不相同,也使得滬港通與深港通的本質並不相同。 依全球證券交易所聯會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深圳股市規模約3.2兆美元,為全球第七大股市。其小型股數目遠高於上海股市,總市值中約有七成半為非國企,比率遠較上海股市的37%大。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上海和深圳兩市的產業結構有所差異,深圳股市擁有較多科技、非必需消費和醫療等新經濟產業,為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大選擇空間,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深交所掛牌企業偏向新經濟,消費、資訊技術、醫療保健等新興行業占比較大,且具有一些稀缺股如白酒、家電等,對外資更具吸引力。 同時,港股因具備評價優勢(相對A股折價),亦將吸引中國境內投資人。 展望後市,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表示,參考之前滬港通開通後經驗,短、中或長期皆帶來股市多頭,陸股本益比已明顯修正,加上企業獲利開始回升,特別是中小板與創業板個股獲利增速加快,預期陸股在第4季將有表現機會。 此外,許廷全表示,由於深港通被視為中國官方持續進行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進程之一。 長期而言,A股進一步開放國際化,未來納入MSCI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由於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額度限制是A股納入MSCI的主要障礙之一,此次深港通及滬港通投資總額度取消,應有助於大幅改善這個問題,對A股及香港股市都有拉動效果。 ---------------下一則---------------  利多政策齊發 日股後市看俏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日本東京即將在2020年舉辦夏季奧運會,營建業首先受惠,加上日本企業受惠於首相安倍晉三振興經濟的後續政策,加上日本成長中的照護服務業,都為日股帶來投資契機。 亨德森遠見日本小型公司基金經理人李允英(Yun Young Lee)指出,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數周後日本政府批准總額為28.1兆日圓的景氣振興方案。安倍的連任與後續的振興方案,在全球環境變數橫生的今天,對於尋求穩定局面的投資人來說,格外值得歡迎。 其中,日本小型企業比大型企業更能對抗日圓強勁升值的影響與衝擊。這是因為日本大型公司有多達60%的銷貨額來自海外業績;相形之下,小型企業則更為聚焦在國內市場,海外銷售表斬獲比例不到20%。從當前及歷史資料看來,至少短至中期都會是這樣的趨勢。 李允英說,日本的照護服務業乃是另一個饒富投資潛力的領域,優質照護服務的市場需求可望持續快速成長。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墨比爾斯預期,假若美國暗示升息意願不高,進而推升日圓匯價攀升至90日圓,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就將決定採取行動,日本央行可能採取「直升機撒錢」政策最快近期採取行動。 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日本下半年經濟增速恐須依賴財政支出,市場對於擴大寬鬆抱有期待,日股走勢將續受日圓影響,建議持續關注美國升息進度,日股配置偏防禦性。 ---------------下一則---------------  日本失業率21年新低 卻無助消費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周二公布7月失業率創逾21年新低,雖然接近全民就業程度,但7月家庭支出與零售銷售都低於去年同期,顯示安倍政府振興經濟的績效不彰。 總務省公布7月失業率,從6月3.1%下跌至3%,創1995年5月來最低,優於市場預估的3.1%。 7月扣除居住費用後的實質家庭支出月增0.3%,連續兩個月上升;較去年同期下跌0.5%,跌幅雖比市場預估的年跌0.9%為少,卻連續5個月呈年跌走勢。 經濟產業省公布7月零售業銷月增1.4%,創3月來最大增幅;較去年同期下跌0.2%,跌幅雖較市場預估的0.9%小,但也同樣連續5個月呈年跌走勢。 儘管從就業到零售等數據都優於市場預期,但對停滯的日本經濟沒有產生正面作用。大部份國家失業率愈低,消費信心就愈高而增加民眾消費意願,但日本沒出現這現象。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首席經濟學家小玉佑一說,就業數據好轉只是表面,因為企業要降低成本,雇用更多非正式的派遣人員而非正式員工,從而壓低薪資水準。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長濱敏弘說,日本有「信心」問題。雖然日本勞工整體收入持續上升,但民眾憂慮未來而不敢隨便消費。 雖然安倍2度延後調升消費稅,但仍計劃在2019年把稅率從目前8%調升至10%,屆時日本全民每年將增加5兆日圓稅賦負擔。長濱敏弘認為刺激消費的最快方法,就是縮小消費稅率或暫停加稅。 周二數據顯示民眾可支配所得除以實質支出的7月比率,從去年同期66.7%下降至64.6%,為2006年以來同月份最低水準,反映日本人消費意願減弱。 專家認為全球經濟疲弱和日圓走強,正傷害日本出口和資本支出,在結構性問題沒解決下,就算本季經濟回升,力度也將十分溫和。 ---------------下一則---------------  韓國拚經濟 擴編明年預算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政府周二發表明年預算案,依然維持財政擴張基調以支撐疲弱經濟,總預算較今年多出3.7%創新高,為歷來首度突破400兆韓元(3,600億美元)。 韓國企劃財政部周二宣布,2017年政府總支出編列400.7兆韓元,較今年的386.4兆韓元擴增3.7%。明年國庫歲入料增加6%至414.5兆韓元。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編列的社福預算多達130兆韓元寫下歷史新高,與今年的123.4兆韓元相比增加5.3%,占總預算32.4%。 其中17.5兆韓元預算投注於改善就業,與今年相比多了10.7%,包括扶持新創企業、加強職訓、創造女性勞工能在生活和就業取得平衡的環境。政府另編列2.7兆韓元用於協助青年就業,較今年擴編15%。 韓國政府明年的財政赤字目標,從今年的36.9兆韓元或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3%,砍到28.1兆韓元或占GDP的1.7%,2020年前財政赤字在GDP占比降到1%。 財政部同時指出,預估明年政府負債總額占GDP比重,將自今年的40.1%微升至40.4%,該占比2018年料攀上40.9%高峰,2019、2020年降至40.7%。韓國的負債GDP比,遠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2015年的平均值114.6%。 財政部聲明表示,政府預算將在「不傷害財政體質的前提下,盡可能維持擴張」。預算案訂本周五送交國會批准。 擴編的支出主要用於創造就業,資助新成長領域的研發,強化國防以抵禦北韓核武導彈的威脅。此外,少子化及高齡化的人口挑戰,船運與造船業等艱困產業進行企業重整,在在都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 財政部同時將韓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先前預估的3.1%下修到2.8%。該亞洲第4大經濟體去年GDP成長率,自前年的3.3%減速為2.6%。受累於全球貿易疲軟及內需不振,韓國這個出口導向經濟體成長動能流失,7月出口連續19個月衰退。 ---------------下一則---------------  股息吸睛 法人:歐股仍具吸引力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今年來歐股基金資金連29周大流退,但是對歐股後市,法人還未全然悲觀,主要因英國脫歐事件淡化後、歐股股價相對便宜,而且有7成以上的歐股股息率高於公司債的殖利率,對於想坐領股息的投資人依然具吸引力。 台新歐洲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英國脫歐主要衝擊的是英國經濟,即使如此,2016∼2017年英國經濟仍可保持正成長,對歐元區影響更是微小,Amundi預測歐元區在2016年GDP成長為1.5%,2017年為1.3%,與英國公投脫歐之前所預測的相差無幾。 另外,花旗集團7月針對英國脫歐議題向全球經理人進行相關的訪問與統計,英國脫歐的重要性敬陪末座,其中有52%經理人認為英國脫歐對市場衝擊會在3個月之內反應完畢。在英國脫歐事件淡化、歐股股價相對便宜之際,第4季反而是布局歐洲危機入市的絕佳時機。 富達投資表示,英就算脫歐,歐洲展韌性歐洲經濟數據依舊正面,歐洲溫和復甦態勢持續。另近7成(68%)歐企業Q2實際獲利優於預期,展望未來,英國退歐帶來的不確定性,預估將影響投資信心和企業獲利成長。 但英國及歐洲企業獲利都擁有跨國特性,歐洲指數約46%企業營收來自海外,預期弱勢貨幣有利推升企業獲利成長。就價值面而言,歐股仍具投資吸引力,目前未來本益比約16倍,股利率達4%,相較於債券,約70%的歐洲企業股利率大於債券殖利率。 ---------------下一則---------------  美消費信心與房價指數雙揚2016年08月31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凱斯席勒20都房價指數漲幅 http://goo.gl/NQkNQw 美國6月房價持續強勁成長,顯示房市需求仍然有增無減,但20大都房價指數卻創10個月來最低的年增幅度,反映高房價正讓房市有降溫跡象。此外,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約1年新高,讓人看好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成長。 涵蓋全美的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6月年升5.1%,與5月年升5%的幅度差不多。若跟前月相比則月增1%。 6月份10大城房價指數年升4.3%,略低於5月的年升4.4%。 至於20大都房價指數6月年升5.1%,創去年8月來最低增幅,略低於5月的年升5.3%,也低於市場預估的年升5.2%。 若跟前月相比,10大城和20大都房價指數均月增0.8%。 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管理總監布里茲(David Blitzer)說,美國近2年來的房價成長幅度都維持在約5%水準,沒有出現任何放緩跡象。 但隨著房價高漲,也正導致房市成交量出現減緩。 美國全國房仲協會(NAR)上周公布7月成屋銷售月跌3.2%,主要原因就是房價高漲,降低部份民眾在買房上的負擔能力。外界預期房市需求持續降溫情況會延續至下半年。 儘管從加州到丹佛等部份高房價地區,房市的銷售活動已出現明顯下降,但美國房市最熱地區仍主要在西岸,6月房價持續有2位數增幅。其中波特蘭和西雅圖分別年增12.6%和11%。 此外,美國紐約經濟諮商理事會公布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7月終值96.7點,大幅上升至101.1點,創近1年最高水準。 8月現況指數從118.8點上升至123點,展望指數從82點上升至86.4點。 經濟諮商會負責指標的主管法蘭克(Lynn Franco)說,民眾對目前企業和勞動市場的看法都較7月來得樂觀,加上個人所得有增加,都預示未來幾個月經濟可望適度成長。 ---------------下一則---------------  新興股淨值比低 有錢景2016/08/31 07:33:1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後,資金反而加快流向新興市場資產,不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吸金持續創新高,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也受惠。基金業者指出,新興市場基本面改善,持續吸金的期間可能不是數個月而已。 安本資產管理集團新興市場股票主管卡祿(Devan Kaloo)表示,英國脫歐,觸發資金大舉流入新興市場。一方面,新興市場對於英國與歐洲的曝險部位少。整體來說,新興市場出口到英國與歐陸的比重不到兩成,其中東歐最高,拉丁美洲最少。 卡祿說,另方面,新興市場本身大幅改善,如中國經濟趨穩,投資人對於人民幣的擔心減緩,印度等市場的改革振奮人心,新興市場企業的獲利前景也轉好。 卡祿指出,就全球來說,歐洲與日本企業獲利狀況不佳,新興市場與美國企業獲利前景較優。以安本有投資的企業來說,都有不錯的獲利,尤其是原物料以外的產業。如果美元不大幅走強,這些新興市場企業獲利轉成美元後,仍將有不錯的表現。 就評價面來說,安本發現,新興市場的股價淨值比只有1.5倍,與超過二倍的成熟股市相比,已折價三成之多,折價幅度是近十年最大的。另外,新興市場貨幣已歷經大幅修正,已到20年來低檔區間。百達投顧對新興市場仍然維持加碼立場,因為新興市場企業獲利受惠整體經濟環境而改善。中國經濟趨於穩定,增強投資人對中國及新興市場信心。 ---------------下一則---------------  連14個月吸金 多元策略基金穩穩賺2016/08/31 07:38:5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一年來主要資產資金流向 http://goo.gl/Y7bYH7 一年以來,多元策略基金吸金高於其他資產類別。基金業者指出,多元配置的方式在操作上更具彈性,更能分散風險,有助維持中長期的穩定績效,是穩健型投資人不錯的選擇。 晨星(Morningstar)統計,以在台灣核備的基金來說,多元策略基金已連續14個月吸金,且一年來在全球共吸金新台幣672億元。同期間,其他類型基金多為淨流出,尤其股票型基金共流失1.2兆元以上,債券型基金也失血4,700多億元。 投資市場氣氛轉變快速,資金也快速在各資產間移動。今年以來,資金逐漸從貨幣市場基金中移出,債券型基金轉為淨流入,但股票型基金仍為淨流出。 三個月來,資金大幅流入商品基金,也將一年來的資金流向由負轉正。下半年以來,雖然全球股市大反彈,但投資人仍保守,股票型基金、可轉換公司債基金、股債混合基金全都淨流出。 晨星分析,雖然金融市場風險降低,但美國經濟成長表現不如預期,英國脫歐提高不確定,且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機率低於年初時預估,增加投資人對固定收益的青睞度。 群益投信表示,金融海嘯後,追逐高資本利得的時代已然過去,無論是傳統單一資產或股債配置的平衡基金,在操作策略的運用上都受限,無法及時因應市場趨勢做出調整。因此,多元策略基金應運而生。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以6月下旬的英國脫歐事件為例,當時投資人擔心全球股市將轉折向下邁入空頭,但現在回顧,當時反而是逢低介入的好時機。因此,建議投資人與其執著於何時進場,不如採取多元配置策略。 張俊逸指出,透過多元配置,完整布局股票、債券、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原物料等四大資產,再搭配多空變化調整,控制投組波動度,在市場輪動快速之際兼顧風險與報酬。 ---------------下一則---------------  亞債漲勢穩 資金停泊港口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的談話較市場預期鷹派,近期全球股市偏震盪,然亞債仍持續上漲,年初迄今漲幅將近一成,統計2008年底以來,亞債漲幅達100%,反觀全球股市和亞股高低震盪過後的走勢還不如亞債長期表現來得穩健。 NN(L)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庾宏璟(Joep Huntjens)表示,國際資金持續流入為亞債帶來相當挹注,市場尋求相對具有較高品質的債券,例如大陸房地產企業所發行的債券,特別是英國脫歐公投後,觀察到資金持續流入表現相對平穩的亞洲債市,儘管美國轉趨鷹派,但亞債具強健基本面支撐,表現仍相對可期。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印度央行新任總裁將於9月任職,其貨幣政策立場偏向鷹派,儘管降低寬鬆政策可能,然市場認為其政策立場將有效抑止印度通膨惡化,穩定印度經濟環境。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各國央行目前仍維持貨幣寬鬆基調,美歐公債持利率處於低檔,顯現新興市場債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的特性,加上多數新興國家基本面趨於穩定,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有助進一步推升新興市場債價格走高,後市表現仍樂觀看待。 ---------------下一則---------------  新興債、歐高收錢景佳2016年08月31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通膨率比較 http://goo.gl/lus6PF 各國央行都在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下,不少國家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都接近零,甚至低於零利率,因此,愈來愈多投資人願意承擔風險來追求風險,使得年初至今各種債券依然有不錯的表現,在各風險債券中,安本資產團隊目前相對看好新興市場債和歐洲高收益債後市。 安 本資產管理亞洲區業務發展部董事唐諾•安斯岱(Donald Amstad)表示,看好新興市場債後市有三大原因:一是相較於成熟債,新興市場債價位合理;二是新興市場國家因通膨下滑有再降息的空間;三是新興市場各 國日前推出的良好政策現已看到成效,使得各國經濟已開始由谷底翻轉,包括亞洲和俄羅斯,未來拉丁美洲國家也會步入正常軌道的基本面發展。 唐諾•安斯岱(Donald Amstad)指出,原本在成熟國家的資金已逐漸回流新興市場,這趨勢還會持續,不會只有幾個月甚至可以持續幾年時間。 儘 管如此安本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債的後市,然而唐諾•安斯岱也表示,投資新興市場債未來有三大風險因子,分別是川普當選、美國通膨大幅提高、中國政治問題,因 為若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除了可能對大陸和墨西哥較不利,對其他新興市場股和債都有不利的影響,因為市場不知道有多少不確定性。 其次是美國通膨大幅提高後,美國勢必要大幅升息,因此,對新興市場的股債也不利;最後是中國政權無法掌控全局時,對新興市場債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除 了新興市場債,安本投資團隊也認為歐洲高收益債長期報酬吸引力佳。唐諾•安斯岱說,因為歐高收在過去幾年中,在市況佳時,投資報酬率比股票佳;在市場波動 大時,歐高收的波動卻較股票低,表現相對良好,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風險報酬特質。目前市場的違約率接近3%則遠低於長期平均的4.5%。歐高收除了具備良 好的評價外,歐洲央行持續寬鬆的政策、低利率環境以及弱勢的歐元應可對歐高收市場帶來支撐。 ---------------下一則---------------  新興債有勁 伺機布局2016/08/31 07:34:4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風險債券表現出色。基金業者指出,在低利時代,新興市場債券與高收益債券都有吸引力。不過,要注意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如果通膨超出預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加快,將不利風險債。 安本資產管理亞洲區業務發展部董事安斯岱(Donald Amstad)昨(30)日指出,今年以來,各類債券殖利率同步走低,許多債市也出現10%以上的強勁漲幅。 例如,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14%,安斯岱認為,新興市場債券不能算是便宜,但也不算貴。就基本面來說,新興市場的成長率已從谷底上揚,尤其是巴西與俄羅斯,明年可望有正成長。通膨下滑,更讓許多新興市場有降息空間。 安本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今年以來表現名列前茅,長期來說也相當穩定,是安本的旗艦基金。這檔基金以新興市場美元債為主,但也掌握當地貨幣債的投資機會,並著墨邊境市場。 到8月初為止,安本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加碼墨西哥、阿根廷、印尼、巴西。安斯岱說,基金主要看好墨西哥落實財政紀律、阿根廷重返國際市場發行公債、巴西負債低且有降息空間、印尼也有貨幣寬鬆的空間。 此外,安本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還加碼一些指數中極低或沒有的邊境市場,如衣索比亞、亞塞拜然、加彭、迦納、象牙海岸、卡達、盧安達、突尼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安斯岱說,這些市場雖然小,但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安斯岱也看好歐洲高收益債券的投資機會,尤其歐洲已有51%的公債是負利率,更凸顯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價值。高收益債券的殖利率已是投資級債券殖利率的近六倍,達到歷史高點。 目前安本歐元高收益債券基金加碼B等級債券,減碼BB等級債券,安斯岱認為,主要是前者較後者便宜。由於歐債的殖利率曲線非常平坦,投資長天期債很難有額外報酬,因此基金存續期間也只有三年,比指標指數少一年。至於布局風險債的風險,安斯岱表示,如果美國通膨大幅升高,迫使Fed積極升息,將是利空。另外,美國總統大選、中國政經局勢發展,也都是值得關注的因素。 ---------------下一則---------------  台債、美投資級債 抗震2016/08/31 07:35:24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主要債種年化波動 http://goo.gl/wCRcM8 全球主要資產處於近一年來相對高點,未來資產價格反應消息面變化,市場震盪可能加劇。盤點市場上主要債種,台債、美國投資級債的年化波動度都低於全球投資級債券指數,法人建議,要降低資產波動的風險,除了分散布局,也可考慮將具抗震效果的債種納入資產配置。 由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呈現弱復甦,各國經濟不再同步成長,低成長的投資環境與風險偏好降低下,預期收益型資產將是市場中較具表現空間的主流資產。 保德信瑞騰基金經理人王華謙分析,在穩健收益資產中,台灣貨幣市場型基金收益率逐漸降低,相較之下,台債基金受惠降息政策,近一年月度年化收益率多半維持在1%上下,且近五年的年化波動度只有2.5%,對於投資屬性保守的投資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同樣低波動的美國投資級債,近五年的年化波動度也僅2.7%。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美國經濟穩定成長,增添聯準會(Fed)升息的信 心,葉倫在全球央行會議的演講較預期偏鷹派,市場認為升息機率升高,造成投資級債近期走勢較為震盪。不過,就算如此,需求持續成長仍有利投資級債後市,為 提防升息衝擊,可選擇存續期較短的優質債券,以降低升息可能的影響。 王華謙也指出,第3季接近尾聲,台債新券供給不足讓市場氣氛偏多,在債券供需失衡的情況不變下,市場持有台債的意願轉強,殖利率反彈的風險不大,投資人可進場投資。 ---------------下一則---------------  點心債交投熱 價格有撐2016/08/31 07:37:3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資等級海外短期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f7STiF 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機率提高,使美元指數走強,再度牽動新興債市資金動向。 根據聯邦利率期貨估計,今年9月升息機率由前周的22%上升至42%;11、12月升息機率分別為47%及65%。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市場開始調整升息預期,短線債市偏向震盪,投資人現階段可藉由布局新興市場短天期債券趨吉避凶,降低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以較穩健的方式參與新興債高債息及資本利得機會。 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吳宜潔表示,9月21日FOMC會議前,市場波動度可能略上升,使短線新興美元債利差不易進一步縮窄。但隨新興國家後續經濟成長動能轉強及資金回流趨勢,有助於長期利差收斂。 由於新興市場3年期以內的短天期美元計價債券的收益來源以利息收入及債信改善為主,價格變動受市場影響相對較小,使得報酬風險比佳,建議可納入作為核心資產兼具收益及波動風險。 吳宜潔認為,目前通膨仍相當溫和,預估未來聯準會即使升息,也會採取緩慢且漸進模式,抑制公債殖利率上行空間。由於新興市場債指數今年來上漲逾10%,短 線上可能出現獲利了結,但因歐洲及日本等諸多國家處在負利率環境,新興市場債仍是提升收益率的重要來源,加上新興國家基本面確實在好轉中,故不預期會出現 資金大幅流出的現象。 宏利東方明珠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培倫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後,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但點心債在全球債市走多、需求大於供給等利多因素帶動下,表現仍然熱 絡。展望未來,陳培倫認為,雖然因為美國升息預期再起,帶來市場動盪,但短天期債券可降低利率波動的衝擊,加上點心債券供給減少的利多因素,使得點心債券 價格有撐。 吳宜潔提醒,在Fed升息議題升溫的時候,部分低信用評等的國家或公司債券可能受到美國升息的影響較大,建議投資人暫時避開CCC等級債券比重過高的基金。

小媽精選1050830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30日
公開
5

葉倫喊升息 日股獨樂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指數走勢 http://goo.gl/iSMC7j 在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上周末釋出近期可能升息言論後,日圓應聲貶破102兌1美元大關,激勵日股周一在多數歐亞股市都下跌之際表現獨強,日經指數收盤大漲2.3%。 周一在歐亞等股市多表現疲軟之際,日股卻一枝獨秀,在汽車與電子零件製造商等出口類股領軍上攻,日經225指數收盤飆升2.3%至16,737.49點,扭轉上周周線收黑1.1%的頹勢。 葉倫上周五在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演說時,暗示聯準會將在近期調升短期利率。之後聯準會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更提到美國最快將在下月就可能扣下升息板機。這兩名聯準會關鍵人物對升息持鷹派看法,也為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帶來支撐。 再加上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上周六演說中也提到,為了實現通膨目標,日銀將「毫不猶豫」再度祭出新的寬鬆措施,美日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拉大,更為美元漲勢錦上添花。 周一受到國際美元持續走強影響,日圓兌美元走貶0.5%,摜破102關卡至102.39日圓,挫跌至3周低點。由於日圓貶值有助日本出口反彈,周一馬自達汽車股價狂升6.4%、工具機生產商豐田織機也收高5.8%。 此外,保險業者受惠於債券殖利率將升高的預期升溫,第一生命保險股價攀漲5.1%。人壽保險業者T&D控股更強漲5.6%。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全球市場策略研究部門負責人內田認為,雖然美國有可能在9月啟動升息,但他指出美元升值速度並不會太快,主要是聯準會將以循序漸進速度調升利率,加上美國貿易失衡也將導致美元升值力道受到壓抑。 他預測在市場預期美日貨幣政策差異將擴大,可能壓低日圓兌美元在近期將下探至105關卡。不過,一旦投資人發現美元上漲空間有限,日圓很可能再度恢復升值走勢。 ---------------下一則---------------  Libor飆7年新高 陸企償債壓力大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黃欣�綜合報導 3個月期美元Libor走勢 http://goo.gl/1Fr1Y3 儘管美國全新的監管改革方案今年10月才生效,但已吹皺金融市場一池春水。美元3個月期倫敦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Libor)飆升到2009年以來最高水準,對於背負近6,000億美元外債的中國企業而言,償債壓力愈發沈重。 匯通網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推出的新規,是希望避免貨幣市場基金再度發生擠兌,以免重蹈雷曼兄弟崩盤後造成的金融市場動盪。不過新規還未上路,市場已瀰漫恐慌情緒,大量資金出逃避難,紐約時間上週五Libor已來到0.82933%的7年新高。 外匯分析師指出,由於中國企業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中,許多都是浮動利率,並以Libor作為基礎定價。Libor快速飆升,「對於肩負著5,851億美元外債的中國企業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外媒統計數據顯示,現在中國企業美元計價的債券和貸款,在所有外幣計價的債務佔有絕對主導地位,比例高達85%。發債成本上升可能會讓中資公司還債和繼續借貸的計畫帶來壓力。 道明證券高級亞洲利率和外匯策略師Sacha Tihanyi直言,Libor的上漲勢必對很多企業的資金部運作和融資決策造成影響。 分析師表示,Libor從7月以來持續上漲,將使中國企業借美元債的動力不足,還債壓力則進一步上升,進而影響人民幣匯率。他解釋,由於美元債務成本上升,負債企業被迫將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還債,進而人民幣匯價承受不小壓力。 本月26日人民幣在岸價夜盤收報在6.6690元,8月迄今貶值0.44%,昨(29)日在岸價收6.6790元,再貶0.15%。 外媒分析,過去3年間人民幣在岸價與3個月Libor的相關度超過90%,同期在岸價和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相關度為78%。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在岸價對美元利率的敏感度更高。 不 過有分析師對人民幣未來走勢抱持樂觀看法。渣打銀行駐倫敦的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Robert Minikin表示,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很多,市場不應忽視中國龐大的貿易順差,這部分足以抵消資本外流造成的影響。他預期,人民幣在年底前不會出現大 幅貶值,只會在區間震盪。 ---------------下一則---------------  Fed轉鷹派 谷月涵:台股暫免驚 資金動能仍強勁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張志榮�台北報導 市場擔心美聯準會(Fed)升息,引發台股昨(29)日盤中一度重挫逾百點,終場僅下跌21點。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信心喊話指出,按歷史經驗,台股多頭走勢通常會等到美Fed升息3至9次後,才會出現反轉向下,目前不必太擔心。 由於美Fed多位官員釋出鷹派談話,拉升市場對於今年升息預期,台股昨天盤中出現急殺,所幸低接買盤開始進駐,最後僅下跌21點收9,110點,勉強守住9,100點,但成交量僅676億元,外資賣超3,964萬元。 儘管國際資金匯入動能出現放緩,但持續流入新興股市的趨勢未變。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8月18至24日國際資金流向,股票型基金以國際股票型基金流入17.95億美元最多,其次為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流入5.08億美元,為連續8周獲得淨流入。 谷月涵表示,從基本面來看,台股其實不是很好,因為支撐台股的兩大成長主軸,也就是蘋果與中國消費,現階段看起來都不是很好,以前者為例,蘋果產品約佔台灣科技股營收比重30%,尤其是iPhone為甚;至於後者,大多是靠政府補貼,成長力道恐難以為繼,都是台股基本面背後潛在隱憂。 然而,谷月涵對台股這波強勁的資金動能到倒是信心滿滿,認為即便Fed升息,並不必然指數就會開始反轉,因為根據1994、1999、2005/2006年歷史經驗,台股在美Fed分別升息3、7、9次後才出現反轉走勢,這次也僅在去年12月才第一次升息,因此,國際資金仍會對高現金收益率台股感興趣。 儘管國際資金短期內無落跑疑慮,但美系外資券商主管提醒,包括今(30)日為摩台期結算、明(31)日盤後為明晟(MSCI)最新季度調整生效日,及週日有G20會議召開,都被視為牽動台股走勢的新變數,是台股成交量僅676億元的主因。 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表示,台股短線將在月線上下整理,成交量限縮,動能無法擴增,月及季均量同步向下,因此,市場以重質不重量,選股為主軸,暫避動能不足且投資價值偏高的族群。 ---------------下一則---------------  台股基金奮起 今明年股息殖利率逾4% 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7年股息殖利率逾3%的亞洲地區 http://goo.gl/QlGYXL 台股在資金行情推升下,近期上攻力道相對強勢,但預料後市上漲動能將減緩,大盤指數表現空間有限下,短線個股表現為主,以長線保護短線為原則,首選高股息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優勢股相對看好,為台股基金布局最佳指引。 台 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分析,雖然台股基本面未出現令人振奮訊息,但仍是外資加碼最給力亞股,今年來買超台股已逾4,000億元,持股比重達 40%,主要因具有高股息、高ROE、匯率相對穩定、獲利下修幅度不大等四優勢。根據Morgan Stanley預估,台股2016年及2017年股息殖利率均達4%以上,優於其他亞股。 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台股中期資金動能不變,在量能未見穩定放大前,暫以區間整理看待,選股以第3季展望佳、具題材性者擇優布局,並留意即將進入第4季產業旺季,及受惠日圓升值電子廠,但近期新台幣急升,電子產業應留意匯損問題。 宏利投信指出,全球市場動盪,但貨幣政策續寬鬆,市場預估台股今年第3季企業獲利年增率將翻正,帶動整體股價表現,產業布局看好科技股的半導體、Macbook及手機相關族群為主,同時可留意工具機族群。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建議,台股今年是「強者恆強」格局,儘管近來偏震盪整理,但強勢股股價持續上揚,選股仍是獲利主要關鍵。 楊金峰指出,目前外資買超力道趨緩,大盤將狹幅震盪,回測月線到季線區間位置,將是相對較佳的進場買點。 沈建宏強調,台股個股表現下,優選高股息殖利率、技術面相對低檔、2017年業績題材展望佳等三大方向布局,看好汽車零組件與汽車電子、中國十三五規劃受惠股、具利基題材的設備、材料、PCB供應鏈,及成長動能佳的網通股。 ---------------下一則---------------  淨值創新高 11檔台股基金猛2016/08/30 07:33:34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11檔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 http://goo.gl/apxiSk 台股自5月中低點7,999點至8月26日已上漲超過千點,指數漲幅大,個股表現空間更大,根據統計,至上周五(26日)已有11檔台股基金的淨值創新高,表示只要有進場且續抱至上周五的投資人都是正報酬。 統計149檔台股股票型基金中,計有11檔基金淨值創新高,今年以來這11檔基金平均報酬率高達18.3%,其中包括安聯台灣科技、台新中國通、日盛MIT主流皆有超過20%的報酬率,而向來是台灣投資人定期定額最愛統一大滿貫基金,是這11檔基金中規模最大的,達70億元,淨值還是能創下新高,顯示即使台股氣氛沉悶,基金經理人若能精選個股,仍有亮眼表現。 但這11檔台股基金中,竟有六檔基金的基金規模不到5億元,投信解釋,這些經理人操作績效良好,但參與的投資人很有限。 展望台股後市,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外資台指期淨多單維持高檔,聯邦利率最新預測12月升息預期升至65%,由於今年以來行情由資金面主 導,後續須觀察外資動態,在大盤量能未見穩定放大前,指數暫時以區間整理看待;選股上基本面為本,以第3季展望佳、具題材性者擇優布局,並留意即將進入第 4季產業旺季。 對台股加權指數在9,000點橫盤逾一個月,統一大滿貫基金暨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聖表示,短線上來看,外資近期似有依據新台幣升貶空間在調節持股的跡 象,未來大盤的指數空間將由外資決定,主要觀察重點為新台幣匯率與美國聯準會動向,長線而言,台股有二高一低即「高殖利率、高產業競爭力、低利率環境」撐 腰,中長期展望仍樂觀。 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劉建生表示,台股目前股價淨值比(P/B)雖到達相對高點,但若以明年獲利預估之P/B約在1.6至1.7倍間,仍低於歷史均值,長線來看台股仍未偏貴。目前也不需要擔憂年底上路的深港通將對台股資金造排擠。 ---------------下一則---------------  外資捧台股 連七周買超2016/08/30 07:45:09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DkLnhB 外資買超亞股力道減弱,上周只買超台灣、泰國及印尼。台股已連續七周吸金,印尼則更連八周吸金,推升最近漲幅。 外資上周買超台股近2.8億美元,對泰國也有近1.3億美元的買超,但卻大賣南韓6.7億美元。累計今年以來台股仍以140億美元的吸金金額稱霸亞股,其次是南韓的79億美元、印度的近57.9億美元。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上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葉倫在全球央行總裁年會發表看法,國際資金回補亞股的步伐放緩。 不過,羅傑瑞認為,整體來看,亞股對於外資的吸引力仍大,主要是因為經濟基本面佳,多數國家能受惠美國景氣復甦,且中國新常態增長趨穩,印度成長腳步加快。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台股上周上漲近1.1%,漲幅是新興亞股第一,資金動能依舊是近期推升台股的重要關鍵,後續仍需觀察外資及新台幣走勢。 台股長多格局不變,建議投資人可留意營收財報、產業前景佳等具有多元利多題材的族群。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短線台股電子權值股震盪整理,中小型股表現差異大,可布局具題材利多或旺季營運動能個股。 傳產股方面,鋼鐵和塑化族群可望受惠中國減產策略,食品股進入旺季,紡織股則受惠於棉花價格上漲及產業落底。 亞股今年以來以泰國及印尼表現最強,漲幅分別達20%、18%。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印尼最近的政策紅利不斷,如改採七天附賣回利率作為基準利率,形同變相降息3碼(即0.75個百分點)。 泰國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則有望高達8.1%,且新憲法公投過關,政治趨穩。 時序上將步入9月,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美國大選及Fed升息時程仍將持續干擾金融市場,建議投資人,把握具基本面、政策面和高殖利率題材的投資機會,分批布局平衡型資產。 ---------------下一則---------------  日股夯 連四周吸金2016/08/30 07:34:0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上周適逢全球央行年會,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意外釋放升息震撼彈,國際資金選擇退場觀望,全球股票基金買氣轉淡,美股基金更遭空方襲擊,失血42.5億美元,連兩周吸金止步;歐股基金亦流出22.7億美元,日股基金則是自8月以來連續四周獲資金淨流入。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整體經濟數據維持強勁走勢,為聯準會9月升息提供強而有力依據,加上近期多位聯準會官員談話漸趨鷹派,升息議題再度干擾市場投資情緒,而上周適逢全球央行年會於美國Jackson Hole舉行,投資人高度期盼能從主席葉倫會後發言內容獲得利率方向指引,促使全球投資氛圍轉趨觀望,首當其衝的美股基金遭資金調節。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葉倫預期美國經濟將會穩步成長,未來應會循序漸進地升息,儘管談話內容無新意,但卻降低了上周部分聯準會官員鷹派談話的衝擊,不過隨後在副主席費雪表示今年可能升息兩次,再度壓抑股市表現,導致美股上周五收盤表現錯綜。現階段市場將聚焦在總統大選和升息與否兩大事件,根據利率期貨預估,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可能升息的時間落在12月,美元有機會出現反彈,加上近期美股表現相對強勢,建議投資人可適度增加美元資產和美股投資部位。 至於在日本市場方面,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許家豪指出,受惠日本央行表示有再寬鬆空間,日圓兌美元大致持平提振,日股近期走勢相對強勢,在此利多消息支撐下,日本股票基金最近一周淨流入3.03億美元。 ---------------下一則---------------  東協基金績效滿堂彩 今年來區域各股市平均漲一成2016/08/30 07:46:0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東協股市在歷經去年底、今年初的打底後,評價面上具有吸引力,因此吸引資金挹注,使得東協市場今年來投資氣氛熱絡,股市表現也相當亮麗。 統計今年以來東協股市表現,泰國20.3%、印尼18.4%、越南15.3%、菲律賓12.9%,漲幅都有一成以上,也使得布局東南亞股市的基金績效亮眼。 投信發行的東協相關基金並非主流產品,僅有十檔,但今年以來相關基金績效不但全部都正報酬,平均績效也達9.4%,再以個別基金來看,其中元大印尼指數、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績效更超過15%。 市場法人表示,在市場資金寬鬆、經濟成長前景看好,以及基本面體質不錯的情況下,持續看好東協國家後續表現,建議投資人可把握機會分批或採定期定額的方式布局東協基金,掌握獲利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今年來資金回流亞洲市場的趨勢相當明顯,特別是英國脫歐公投後更加顯著,顯示在市場動盪加劇的環境下,基本面及成長性較佳的亞股相對較受青睞,加上亞洲多國政府積極推動改革刺激政策以及改善經商環境,以吸引海外資金進駐,特別是東協市場,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擁有6億人口,且人口結構極佳,東南亞勞動人口比重普遍在65%以上,越南與泰國比重最高,分別有77%及71%,隨著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人民所得逐年攀升,消費潛力驚人,可以帶動非常多各行各業的商機,人口紅利相關契機大。特別是逐年擴增的中產階級,更是擴大內需消費的重要關鍵。由於東協國家基本面不錯,自然成為低利環境下市場看好的投資標的。整體來說,東協勞動人口大幅上升所帶來的人口紅利,有助國家長期經濟發展,並帶來廣大內需消費商機,對股市具正面效益,深具長線成長潛力。特別區域內的農產品類股、內需消費相關相關類股都可多留意。 ---------------下一則---------------  歐股基金 漲贏美股2016/08/30 07:42:0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歐洲基金新台幣績效 http://goo.gl/iYJTjg 歐洲股市已漸擺脫英國脫歐衝擊,歐股基金表現出色。基金業者指出,歐洲經濟數據轉好,貨幣政策寬鬆,企業獲利改善,都有利歐股後市。 鉅亨網投顧表示,歐洲主要國家指數都已收復英國脫歐時下跌的失土,德國股市持續在10,000點以上,不少國家指數也持續攻高,回歸基本面。 歐股基金最近一個月漲幅優於美股基金。理柏(Lipper)統計,一個月來,富達北歐基金上漲近一成、百達歐洲小型企業基金上漲5%多;亨德森遠見泛歐小型公司基金、富達歐洲小型企業基金也上漲近5%。單國基金則以法巴百利達德國股票基金漲4.7%最強。 鉅亨網投顧指出,從經濟基本面觀察,歐元區的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今年來一直維持在50以上的水準,且未曾低於53,另一方面,經濟信心指數也在103~105間徘徊,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樂觀。 台新歐洲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英國脫歐主要衝擊的是英國經濟,即使如此,今、明年兩年英國經濟仍可保持正成長。至於歐元區,東方匯理預測,歐元區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是1.5%,明年為1.3%,與英國脫歐前所預測的相差無幾。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受到英國央行新的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英鎊持續走軟,英國股市則表現強勢,英國富時100指數已創下去年6月來的新高,今年以來的漲幅已逼近一成。歐元區同樣受惠於歐元走低,股市受到激勵。 王昱如說,花旗集團7月針對英國脫歐議題向全球經理人進行相關調查,其中有52%經理人認為英國脫歐對市場衝擊會在三個月內反應完畢。在英國脫歐事件淡化、歐股股價仍便宜時,投資人可逢低進場。 王昱如指出,後市全球金融市場受到美總統大選、義大利及匈牙利公投等變數影響,波動將加大,建議布局歐洲基金以平衡型為首選,掌握可攻、可守的優勢。 ---------------下一則---------------  德法批TTIP談判失敗 罪在美國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與法國官員先後表示,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談判,因為美國保護主義而失敗,加上已完成談判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今年很難在美國國會通過,讓歐巴馬總統幾乎不可能在明年卸任前讓TTIP和TPP通過。 德國副總理賈布里歐(Sigmar Gabriel)周日表示,「歐美之間TTIP談判基本已告失敗,只是沒有人願意承認。」 法國外貿部長費克爾(Matthias Fekl)周一強調美國保護主義是讓歐美自由貿易談判瀕臨破局的罪魁禍首。若TTIP沒有進展,法國就準備退出談判。 歐美致力在歐巴馬明年1月下台前完成建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談判,尤其支持TTIP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希望明年5月德國國會大選前完成談判,但明年還有法國總統選舉等重大選舉,外界咸認談判因此更為複雜而難有進展。 尤其美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英國脫歐,外界認為歐盟提出的談判條件會令美國接受度更低。 歐美自2013年以來不斷就TTIP進行談判,雙方一直希望在今年底前能達成協議,但德國內部最反對TTIP,包括多個工會和環保團體認為TTIP是反民主,會衝擊歐盟的環保和食物安全標準。 英國公投脫歐讓歐盟內部,缺少最強而有力和主張自由貿易的力量。英國過去在歐盟內扮演制衡部份偏向保護主義國家的角色。賈布里歐所屬的社會民主黨成員,7月就批評歐美談判陷入一池死水。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早在年初警告,TTIP的談判內容會淪為民粹的滋生地。 除了德法官員先後向TTIP說不後,美國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上周重申,已完成談判的TPP很難在今年國會通過,因為國會考慮把表決日程延遲至明年。 ---------------下一則---------------  美7月消費者支出 連4升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個人所得與支出月增率 http://goo.gl/1Hnujp 美國商務部周一公布7月消費者支出連續4個月增加,顯示美國內需可望在下半年繼續推動經濟成長,並創造可讓聯準會(Fed)升息的有利環境。 受內需依然強勁的激勵,美股周一早盤擺脫升息迫近的干擾跳空開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4%至18,476點,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分別揚升0.4%與0.2%。 商務部表示,7月個人支出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月增0.3%,符合市場預期。主要是民眾增加購買汽車,和在炎夏開冷氣而增加電費支出等讓個人支出增加。7月個人所得月增0.4%,增長幅度高於過去兩個月增幅,符合市場預期。 由於低汽油價格繼續壓低通膨,並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力,7月經通膨調整後可支配個人所得月增0.4%,為去年12月來單月最大增幅。 由於個人支出在6月、5月和4月,分別月增0.5%、0.3%和1.1%,加上7月維持在月增0.3%水準,反映出個人儲蓄率在去年第4季和今年第1季維持在6%或以上後,讓民眾對個人財務感到安心而願意開始增加消費。 7月個人儲蓄率上升至5.7%,高於6月往上修正後的5.5%。 美國逾三分之二經濟活動來自家庭支出,而過去幾季的企業投資又陷入停滯局面,因此消費已成為推動美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 像第2季的消費者支出為2014年底以來表現最佳,為美國經濟中的亮點,抵銷了企業與政府減少支出所帶來的衝擊。 另一方面,7月個人支出數據顯示美國通膨情況依舊溫吞。聯準會最喜歡用來衡量通膨的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7月跟6月持平,若跟去年同期相比則年增0.8%,為3月以來最低增幅。 美國通膨率已超過4年都沒有達到聯準會所定下的2%目標。尤其過去2年通膨率最受汽油和石油價格走低,和進口物價更便宜等因素所影響。隨著油價在今年初出現穩定回升後,適度地推高美國通膨率。 在扣除食物和能源後的7月核心物價月增0.1%和年增1.6%,其中核心物價年增率自3月以來就一直維持在1.6%水準不變。 ---------------下一則---------------  美IPO市場 回溫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9月將掀起一波首度公開發行(IPO)熱潮,令原本低迷的IPO市場注入活力。不過專家認為,由於年底有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近期企業股票上市回溫,可能只是短暫的復甦。 趁著美股創新高以及波動位在歷史低點的好時機,許多企業計劃在美國勞工節(9月5日)連假過後進行IPO。 美銀美國證券資本市場部門主管莫里亞帝(JD Moriarty)表示,「對於一些準備多時的企業,我們不斷告訴他們現就該進行上市。」 分析師與銀行家認為,此波IPO熱潮預料6周後結束,因為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將使政治不確定性升溫。 消息人士指稱,引擎與汽車保養產品供應商Valvoline將是近期最大規模的IPO案,該公司從Ashland Inc.獨立門戶,估計籌資約7.5億美元。 另一個外界關注的IPO案則為矽谷軟體業者Nutanix,可望成為今年少數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新創公司。 其他預計9月進行的較小規模IPO案,包括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投資、總部位於百慕達的商業銀行The Bank of N.T. Butterfield & Son Limited、化妝品業者J.A. Cosmetics US Inc.、保冷設備供應商Yeti. Holdings。 另兩家正在申請IPO的業者為能源公司Noble Midstream Partners以及廢棄物處理業者Advanced Disposal Services,兩者先前曾延宕上市計畫。 近期企業股票上市趨向熱絡,將為枯竭的IPO市場帶來及時雨。據Dealogic資料顯示,截至8月止,2016年IPO規模料將創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的一年,累計63家企業在美上市交易,籌資金額僅129億美元。 專家指出,今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使許多企業紛紛延後股票上市時間。但隨著股市近來走升,加上IPO市場已平靜多時,為IPO市場復甦預備有利的條件。 美股雖受到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震盪,但隨後反彈。標普500指數自7月初以來已11度締造新猷。CBOE波動指數則下滑至數年來未見的水準。 ---------------下一則---------------  新興市場 續擁多頭行情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若啟動升息,可能使新興市場股票短期流入資金動能稍歇,但中長期多頭走勢仍未變,法人表示,主要因為新興市場無論在評價面與收益率上,相對成熟市場更具有優勢,在全球實施資金寬鬆政策下,新興市場股是最大受惠者。 聯準會若升息,資金是否會自新興市場大撤退?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美國升息的預估是建立在經濟好轉的利基點上,加上升息方式將採「漸進式」,所以未來美元升值的力道也不至於太強勢,對新興市場來說不會有資金大幅轉出的壓力,投資人不需太過擔憂。長期而言,新興市場股市具有企業盈餘改善、企業獲利逐漸成長且價值面相較成熟股市有吸引力等優勢,仍是目前值得布局的市場。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則認為,一旦聯準會開始升息,新興市場甚至有機會接棒演出,因為新興市場最壞情況已過,不僅經濟好轉,也紛紛進入降息循環,Morgan Stanley預估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在通膨大幅改善之下,2017年仍將有降息空間,相對於美國的升息趨勢,新興市場有更多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市場資金更為活絡。 依歷史經驗來看,新興市場、能源、原物料的景氣循環通常為5至7年,今年新興市場的多頭走勢只是起點而已。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聯準會是否在9月就升息,本周所公布的美國8月製造業數據與就業報告可視為聯準會政策的風向球。就短線的新興市場股市走勢以狹幅整理的機會較為濃厚,就算多國央行祭出寬鬆貨幣環境,接下來9月或12月,Fed可能終止資金派對,新興市場將回歸基本面。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美國可能升息和美國大選都可能成為主要牽動美元和市場表現,屆時市場波動度有可能加大,因此,投資人在布局新興市場時需留意挑選相對具有基本面、轉機題材或有較高殖利率保護下檔風險的市場或標的,在結構層面上,投資人尋求報酬和資本收益的需求力道仍有利於支撐新興股市。 ---------------下一則---------------  新興股市連8周吸金 創2年最長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WKlOMZ 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可能釋放升息訊息,資金選擇先行退場觀望,美股基金遭空方襲擊,失血42.51億美元;所幸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和日股基金仍持續呈現資金淨流入,全球新興市場上周再以5億美元連兩周居冠,連續吸金周數創下近二年之最。 摩 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儘管上周資金態度轉觀望,然新興市場卻不甩市場雜音,自英國脫歐來持續獲得資金青睞,連續吸金周數來到第8周,創下2014 年9月以來資金連續淨流入的最長周數,帶動上周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得以逆勢維持淨流入的趨勢,顯示低基期且基本面大幅改善的新興市場股票,仍是現階段資金前 進的首選標的之一。 展望9月,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認為,有鑑於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加上聯準會官員對於風險因素消散等考量,即將揭曉的8月非農就業人口數據是後續觀察重點,不過,考 量聯準會漸進式升息政策不變,預期短線內美元指數仍將持續於高檔震盪。 儘管美元再次走升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壓力,但卻不乏多空投資機會,泰利博•謝克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做多美元放空部分新興貨幣與歐元,即便全球匯市波動仍可從中獲利,同時買進基本面佳,且提供較高股利率的防禦類股,靈活運用多空策略,降低波動。 保 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新興市場股票持續吸金,以台股來說,近期外資、法人買氣不墜,截至26日外資已連續7周淨流入,此外台灣基本面轉佳,7 月景氣燈號重亮綠燈,多家龍頭股第二季業績數字亦亮眼,再加上第四季技術型態為多頭排列,多項正面訊號顯示台股後市樂觀,建議投資者可在股市拉回之際趁勢 低接。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穆迪發布報告上調新興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展望,預期新興市場今明兩年分別增長 4.4%及5%;不過考量第四季國際市場上雜音可能較多,投資人仍宜採多元布局,且以可強化投資組合下檔風險的收息或平衡資產來掌握市場行情。 ---------------下一則---------------  油價崩跌危機 頁岩油商 靠撙節熬過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早在美國頁岩油火紅之際,就有分析師警告,一旦油氣價格下跌,這個產業將兵敗如山倒,果真國際油價2年前開始崩落後,頁岩油業被認為在劫難逃。但油氣業者公布的第2季財報顯示,削減成本因應油價暴跌的策略奏效,助他們通過生存考驗。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油氣探勘生產商先鋒自然資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宣稱,自去年起,每桶油降低26%的生產成本。另一油氣探勘生產商戴文能源(Devon Energy)則透露,生產成本相較高峰期已大砍40%。 部分油氣業者能壓低成本,係受惠於供應鏈降價。像先鋒自然資源的鋼管及水泥合約去年到期,新約的供應價格少了30%至35%。 還有則是靠內部創新提升效能來降低成本。以德州油氣探勘生產商EOG Resources為例,藉由數個油井同時進行鑽探作業,達到節省支出目的。美國頁岩油生產商Continental Resource表示,自去年起,已經將在奧克拉荷馬州頁岩油區的鑽井時間縮短44%。 頁岩油商量力而為削減營運支出後,以往認為頁岩油生產非得仰仗持續不斷的資金流支持的想法漸漸消退。 《彭博社》追蹤報導的58家主要石油天然氣探勘、生產相關業者(E&P),今年第2季的總資本支出僅超出營運現金流2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出現97億美元赤字。 即便油氣業者縮減資本支出,只要成功降低生產成本,還是有提升產能的可能。如油田服務集團Halliburton執行長雷薩(Dave Lesar)所說,頁岩油業發展正「回復正軌」。 據油田服務集團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的統計資料,上周頁岩油鑽油平台數量316座,相較5月時的低點增加68座。儘管同一時間,紐約油價從未漲破每桶52美元,甚至一度跌低到40美元之下。 ---------------下一則---------------  小麥價 跌至10年新低 供給過剩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芝加哥小麥期貨走勢 http://goo.gl/iM2i9s 《金融時報》報導,由於俄羅斯、美國等全球主要小麥生產國大豐收,今年全球小麥產量上看7.43億噸創新高,供過於求陰影籠罩下,小麥價格崩跌到10年新低點。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麥9月期貨價,上周五收盤大跌4.4%,報每英斗3.835美元,創2006年9月以來最低價位。麥價自2008年至今累跌71%,當年爆發的糧食危機,將小麥這個全球最普遍食用榖物的價格,推高到每英斗13美元之上。 分析師鑑於於小麥大面積種植加上氣候和緩,一再調高該穀物展望。國際穀物協會(IGC)上周將今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上修至創紀錄的7.43億噸,與去年相比增多1%。 據美國農業部資料,近期美國冬麥收成量達4,50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1%。有小麥商的庫存多到穀倉放不下,被迫將小麥堆放在戶外。 俄羅斯的小麥庫存隱憂也有加劇之勢,俄國今年小麥產量料超過7,000萬噸,將擠下美國躍為全球第1大小麥出口國。另一小麥生產大國加拿大,政府預估今年產量寫下25年來第2高。小麥收成期將臨的澳洲,收成量估達2,650萬噸,為5年來之最。 今年唯一收成量看跌的主要小麥生產國是法國,當地產區收成料因豪雨而大受影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深經濟學家阿巴希安(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無論法國或其他少數生產陷困境的地方出了什麼狀況,今年大多數國家的小麥供給無虞。」FAO數據顯示,全球每年人均小麥食用量為67公斤。 該穀物分析師並提到,小麥價格壓低並未明顯刺激需求,小麥需求通常隨人口成長而起。預估今年小麥產量將比消耗量多出約1,000萬噸,恐使全球穀物庫存量進一步膨脹。 IGC經濟學家雷諾斯(Amy Reynolds)指出,小麥作物品質不均,雨水充沛雖有利豐收,但也使得農地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全世界能否充分提供優質小麥成一大問題。 ---------------下一則---------------  年底升息機率提高 美科技股長線帶勁2016/08/30 07:43:5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今年年底升息機率提高,但美股受到的影響不大。基金業者指出,如果本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新增人口超出預期,將加快升息腳步。投資人可留意美國科技、生技及小型股基金的投資機會。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葉倫上周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年會上指出,美國經濟已接近Fed最大就業及價格穩定目標區。 雖然葉倫未表明升息時點,但市場已預期升息機率提升。聯邦資金利率期貨隱含9月升息機率從前一日21%提高至36%;12月升息機率也從51.8%增加至63.7%。 富達證券指出,本周的焦點在周五的美國就業報告。市場預期,非農就業人口將較前月的25.5萬人減少至18.5萬人。如果數字優於預期,將加快升息步調。 富達證券表示,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雖然減少0.1個百分點到1.1%,但市場對第3季仍樂觀,主要是因為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縮小、7月住宅建設增加、耐久財訂單急升。 美盛投顧認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薪酬增加,油價下跌,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及與家庭資產凈值。以今年上半年來說,美國企業整體資產負債表穩健,國內併購活動十分活躍,預期下半年也將持續此一趨勢,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極有限。 凱利投資聯席首席投資總監柯恩(Hersh Cohen)表示,雖然美國股票的估值較高,但相比較其他市場並非極端。美國企業增加配息的力道不減。展望未來,美國經濟及股市的獲利增長,仍將由企業營收增長來驅動。 美盛投顧總經理王心如認為,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應會以價值型股票為主,美國小型企業股票更將是這些資金的較佳選擇。 百達投顧分析,科技與生技是成長性較強的產業,有基本面的支持,股價可望長期走升,可作為當前積極投資部位重心。以科技股來說,物聯網、金融科技(Fintech)、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穿戴裝置等應用,都讓人感受資訊科技發展無所不在。 ---------------下一則---------------  負利率效應 3大債市續夯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yO3RdL 美國升息預期衝擊債市,買氣雖不若以往,但資金已連續第三周淨流入三大債市,顯示即便偶有利空消息干擾投資情緒,但在低利率環境且高波動下,債市依舊是資金首要投資標的。 全球投資人高度矚目上周在美國Jackson Hole登場的全球央行年會,擔心聯準會主席葉倫會拋出支持9月升息言論,國際資金先行前進貨幣市場基金停泊等待,導致上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爆出大量,瞬間湧進202.38億美元。 不過在全球資金尋求收益的需求有增無減下,三大債市仍持續受到資金青睞。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彭博最新聯邦基金利率期貨走向顯示,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升息機率已大幅攀升至42%,12月升息機率更一舉來到64.7%, 不論9月升息與否,過去經驗顯示升息前夕各類資產常隨波動加劇而表現輪動,建議投資人應即早調整資產配置,以多重資產基金為核心配置,強化資產配置穩定 度。 邁可•施厚德指出,美債殖利率處於低水位,有利債市表現。鑑於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強勁,且市場焦點重回美國升息議題,但現階段美國公債殖 利率仍處於相對低水位,反映投資人對於升息疑慮仍低,在利率風險溫和的環境下,債市後續表現仍舊可期,持續看好包含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與投資級公司 債等信用債券前景。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在負利率環境支撐下,全球投資人找收益的需求不減,今年以來包括高收益債、 新興市場債迄今的表現已經超越政府公債。目前三大債市的利差水位都接近過去三年的平均利差,顯示價位仍屬合理。其中全球高收益到期殖利率仍約有6%以上, 儘管近期資本利得空間或有限,但在供給減少及需求增加有望對價格形成支撐。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 即使聯準會今年升息,但歐日英央行持續寬鬆,預期資金仍會持續流入新興債市,因目前新興市場相對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差距已擺脫去年的低點,預期自今年 起差距可逐漸拉大,增加新興國家資產的相對投資吸引力,加上公債殖利率高於工業國,對於有高殖利率需求的投資者而言,基本面體質佳的新興國家政府債仍相對 工業國公債具有吸引力。 ---------------下一則---------------  台債穩當 投資避風港2016/08/30 07:45:3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台灣出口在連17黑後,終於在7月止穩,然而國內經濟成長率依舊面臨「保一」困局,為提振景氣,央行自去年9月以來已連續四季降息,當民眾覺得存在銀行的錢愈來愈薄的同時,台灣的企業公司債(台債)走勢卻在寬鬆政策支撐下穩步向上,是爭取穩健收益的不錯選擇。 銀行人士分析,目前市場熱門台債供給稀少,接下來本季將有亞泥、正新、台聚等大企業,合計發行170億元公司債,定價票面利率可望維持較低水準,由於第2季經濟成長率有望轉正,可能刺激公司債加速定價。 目前國內投資台債的基金,包括22檔股債平衡基金,以及一檔台債基金,投資人可評估自己的投資屬性,挑選適合的標的。其中,22檔股債平衡基金都有一定比例投資於台債,儘管台股高檔震盪,仍有聯邦金鑽平衡、華南永昌龍盈平衡以及中國信託精穩、群益安家等四檔平衡基金淨值在日前創下新高,顯示台債具抗震能力。 至於唯一一檔的台債基金則是成立近20年的保德信瑞騰基金,雖然並非市場主流,但7月底規模達39億元,有一定投資吸引力。保德信瑞騰基金經理人王華謙表示,從2009年以來中華信評的受評企業連續七年未出現違約,加上台灣企業債鮮少出現降評,在亞洲地區,台灣主權債評等相對優異,企業債也普遍屬於投資等級,對穩健型投資人來說,是不錯的避風選擇。 王華謙指出,台債近五年年化波動度2.5%,低於美國、歐洲和全球的投資級債券指數,相較其他海外債券標的,台債更避免了外匯波動的匯兌風險。台灣指標債券殖利率停留在十年的低檔,反觀公司債,3年期以上的殖利率普遍高於10年期公債,惜售心態偏濃,在多空未明顯反轉前,台債堪稱兼顧收益與低風險。 ---------------下一則---------------  資金寬鬆、基本面穩健、低違約率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大陸高收益美元債因為企業基本面穩定、違約率不高,買盤需求不墜,今年來利差大幅收窄。投信法人認為,目前境外點心債與陸資美元債因為高收益率優勢,且籌碼面健康,可望優先吸引資金青睞。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以姍說,英國脫歐事件讓多數國家央行維持現行寬鬆利率不變,以防範各種可能的風險,短線上,資金將加速流向點心債與陸資美元債等具高收益優勢的亞洲資產。 陳以姍表示,從第2季GDP顯示,6.7%符合市場期待,顯示大陸經濟基本面大致維持穩定的發展。雖然大陸企業債務違約傳聞不斷,但統計至7月底為止,公募市場只出現11個發行主體違約,累計金額155億人民幣,違約率不到0.5%,大多數都是因為個別企業的公司治理出現問題,或者產能過剩的公司,未出現系統性危機。因此,在市場資金仍舊充沛下,政策護航可望對沖經濟增長走緩的壓力,讓整體信用風險可控。 宏利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說,在全球債市走多、需求大於供給等利多因素帶動,點心債表現依然熱絡,整體而言,點心債券價格仍延續前月上漲走勢。 陳培倫指出,去年大陸點心債全年發行量為2,862億人民幣,而今年截至8月16日的發行量為1,117億人民幣,債券供給減少的利多因素仍將對點心債券價格形成支撐。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在債券佈局上,建議以美元計價大陸高收益債券為主,主因美元債流動性較高,且較不易受到匯率波動影響,人民幣長線仍有升值需求在,人民幣相關資產長線仍具投資潛力,在升息概率較小,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將緩解,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下行,避險資產如債券仍然是資金下一步配置主力。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分析各主要債券類別在金融海嘯、歐債風暴、美國QE退場恐慌和人民幣重貶等四大黑天鵝事件中之耐震程度,全球短期債券最大跌幅僅3.91%,平均最大跌幅甚至不到2%,且收復跌幅所需時間也僅需3.82個月。但反觀傳統保守型資產的全球投資級公司債券最大跌幅達16.49%,平均最大跌幅亦有7.56%,雖然跌幅較高收益債券小,但耗時8.55個月才能收復跌幅,所需時間與高收益債券一樣長。 ---------------下一則---------------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LIBOR飆高 短債受惠 趁美元走貶先卡位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全球公債負利率比率不斷攀高,資金持續流向較高利差且穩健的投資級債券。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接受專訪表示,全球央行寬鬆力道很難再大幅度增加,市場波動幅度將高於資本報酬,透過高品質、低波動的短債配置,可有效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問:雖然市場資金甚多,但近期 LIBOR飆高到金融海嘯後新高,是否暗示升息腳步接近、市場對寬鬆持續有所疑慮? 答:三個月LIBOR(倫敦同業拆放利率)近期飆升的主因,來自於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法規的改革,新法規限制投資人在市場動盪時期大規模逃離貨幣市場基金,除了讓投資者接受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價值會出現波動的事實外,還給予暫停贖回的限制。 此法規將於10月14日生效,由於貨幣市場基金尚難精準評估受到影響所流出的資金規模,因此僅投資生效日前到期的商品以因應可能的贖回,使得商業本票不受青睞而發行量減少,進而導致短期銀行拆借利率的LIBOR驟升,並非暗示美國升息腳步接近。 問:美國聯準會(Fed)將於9月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對升息與否的看法為何? 答:雖然市場認為英國脫歐對美國實質影響不大,但目前尚難以評估,因此聯準會將更謹慎面對今年升息的決策,期貨市場反應今年升息的機率驟降近零,並再度啟動市場對寬鬆的預期,因此需謹慎觀察後續經濟數字變化,我們認為9月升息機率低。 問:這波風險性債券的漲勢不錯,投資短期債券是否過於保守? 答:今年固定收益表現優異的主因為歐日央行量化寬鬆,以及股票市場波動飆升,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但現在大多數債券的價值面已不具吸引力,且近期LIBOR飆高讓短天期債券殖利率承受壓力而下降,反而讓短債價格受惠上漲。 此外,高品質、低波動的短天期債券相對本益比創新高的標普500指數的關聯性為負值,若股市一有風吹草動,短期債券更能發揮抗震效果,此時投資短債不是保守,而是適當且應該要有的配置。 ---------------下一則---------------  巴西、哥倫比亞債市火熱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基金表現 http://goo.gl/FhfqSB 新興國家資產在沈寂3年之後,今年展現強勁反彈氣勢,根據彭博資訊彙整的美林債券指數為例,今年最夯的新興國家當地債市以巴西及哥倫比亞最為傲人,巴西公債加上里拉升值幅度合計漲幅達5成,哥倫比亞債匯市合計也有22%漲幅。 回顧去年底至今年初市場仍普遍對新興市場退避時,如果能於當時勇於進場,享受跌深反彈的獲利即相當豐碩;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於去年第4季時即喊出新興市場出現數十年難見的投資機會。 彭博資訊今年2月報導,哈森泰博領軍的債券基金於去年第4季加倍持有巴西當地公債;他當時表示,巴西公債殖利率一度超過15%,匯價貶破4里奧,投資報償已可彌補風險,儘管巴西公債今年大漲,但目前公債指數殖利率仍高達12∼13%水準,在全球中仍為超高收益的公債。 彭博資訊7月時再度報導哈森泰博所操盤的債券基金,上半年合計買入16億美元的哥倫比亞債券,約佔全部外資部位的1成,由去年無任何部位成為哥債最大的外資持有者。 哥 倫比亞為石油出口國,可受惠於今年油價反彈,哈森泰博看好原因除高殖利率優勢外,主要也是著眼於該國嚴謹的財政紀律,限制財政支出和降低債務負擔的努力。 上週哥倫比亞政府與國內最大的判軍組織達成最終的和平協議,結束長達4年談判過程,更終結自1964年開始的內亂衝突;穆迪信評表示和平協議達成有助於主 權債信朝正向發展。 今年里拉和哥倫比亞披索已強勢反彈,高盛證券表示,新興國家有高利差以及評價面優勢,看好像是如高利率的巴西里奧應該有機會朝3元關卡邁進,而產油國哥倫比亞在歷經持續升息後也屬於高利差貨幣,在展望油價可望處於每桶45∼50美元區間下,上修哥倫比亞披索升值目標空間。 ---------------下一則---------------  高收債利差保護 抗升息風險2016年08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9月升息機率轉強,投資人擔憂情緒跟著升高,金融市場面臨調整壓力。不過,法人統計,從2000年以來,無論美債殖利率處於多高的位置,全球高收益債券因為利差保護,在接下來的1年、2年或3年,都呈現上漲表現,為少數能夠抗衡升息風險的資產。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上周五談話表示:「近月來調升利率的機率已經增強。」隨後,副主席費雪跟進指出:「今年可能升息2次。」消息面牽動下,9月、11月和12月升息機率分別上揚至42%、47%和64%,同時拖累道瓊工業指數、S&P 500指數收黑,MSCI世界指數亦同步下滑,不過,美銀美林全球高收債指數與美國高收債指數則持續上揚。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美國近期就業市場明顯好轉,增添升息的信心,並且將牽動全球資金流向,金融市場面臨震盪考驗。不過,高收債因為具備高殖利率與存續期間短的雙重優勢,擁有利差保護效果,是升息環境下的最佳選擇。 統計2000年以來,當10年期美債殖利率處於1∼2%之間時,全球高收債指數在接下來的1年、2年和3年分別上漲了7.85%、16.83%和16.1%。而當殖利率處於2∼3%、3∼4%,甚至4∼5%時,高收債指數仍舊呈現上漲。 以歷史經驗為依據,黃奕栩表示,投資人不必過度擔心升息對高收債市場的影響。尤其目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只有1.6%,處於低檔位置,更加凸顯高收債的利差優勢,將引導資金持續轉進高收債資產。 再者,美國升息意味著實質基本面改善,代表高收債發行企業營運狀況普遍好轉、新增違約案件減少。隨著近期國際油價反彈站穩40∼60美元區間,年初導致債券價格滑落的因素排除,有助利差進一步收窄,嘉惠高收債價格表現。

小媽精選1050827-0829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9日
公開
6

全球市場觀測站�俄股看俏 拉回就買2016/08/29 07:14:4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上周績效 http://goo.gl/9lL6o9 上周全球股市等待周五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在傑克森洞(Jackson Hole)的演說內容,以尋求升息相關指引,在結果未明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主要股市均呈震盪整理走勢。 野村投信表示,雖然部分Fed官員對於利率政策有較鷹派的看法,但7月FOMC會議記錄顯示出委員對升息看法意見分歧,近期沒有升息急迫性。葉倫上周五演 說未明確指出升息時機,但表示近幾個月升息可能性增強,雖對升息表達較明確看法,但在沒有通膨壓力情況下,仍預期12月升息機率較高。 野村投信指出,在成熟市場中,美股的經濟基本面較出色,第2季企業財報雖連續四季出現獲利衰退,但也優於市場預期。不過,由於本益比偏高,美股短期內將持續震盪。 至於歐、日股市,雖然都還有進一步寬鬆政策可做支撐,但歐洲經濟受英國脫歐影響仍待評估,日本近期經濟數據亦不理想,預期短期內亦將以震盪走勢為主。 新興市場方面,除新興亞洲因整體基本面較健全,且中國大陸經濟已有部分數據轉佳,後市持續看好外;今年以來漲勢凌厲的俄羅斯股市,隨著油價再度回彈至近50美元價位,以及較低廉的價值面,搭配中期經濟動能緩步恢復,後續若出現拉回,可逢低布局。 本周美國將有多項就業相關數據將公布,包括8月非農就業人數變化、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s)以及8月失業率等。此外,消費信心、ISM製造業指數等也須留意,據以觀察美國經濟表現。 ---------------下一則---------------  六檔境內基金…沒有競爭對手2016/08/29 07:10:21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公會分類一檔獨秀的境內基金 http://goo.gl/SVa5O3 基金類型愈來愈多,不少投資人挑選基金時,除看市場趨勢、產業優勢,更重視績效,希望在同類型基金找到表現穩健標的做長期投資。但就投信投顧公會分類來看,有六檔境內基金在所屬分類中沒有競爭對手,堪稱「一檔獨秀」基金。 法人表示,這些基金缺乏同類型基金供參考比較,但仍具有投資價值,投資人可觀察長期績效後,再依照自己的風險屬性,進行布局。 這六檔基金中,保德信瑞騰基金是國內唯一台灣債券基金,1997年成立,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金融海嘯,每年維持正報酬,截至今年7月底,規模達38.9億元,堪稱是被主流市場遺忘的穩健型基金。 摩根新興雙利平衡基金至7月底的規模也有30.5億元,其他還有聯博歐洲收益成長平衡基金、安聯全球計量平衡基金、元大全球滿意入息基金、富邦台灣鳳凰基金等,都是一檔獨秀基金,規模在2億至12億元。 保德信瑞騰基金經理人王華謙指出,台債基金吸引投資人,主因台灣貨幣市場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逐漸降低,截至7月底,月度年化報酬率已不足0.3%。台債基金受惠於降息政策,近一年月度年化收益率多能維持約1%,走勢平穩,若與股債兼備的平衡基金相比,台債基金風險較少。 摩根新興雙利平衡基金是國內第一檔直接投資全球新興收益資產的境內基金,掌握新興市場高息成長股與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機會,當行情看升,股債比率最高可達8:2的積極配置;若見到走勢反轉,亦可將股債比率調整為2:8的防守模式,以因應市場環境變化。 基金經理人陳亭安表示,如此操作策略能更精準掌握各國當地股票、債券投資價值,並擇優布局,提升投資效益。 其他如安聯全球計量平衡基金,以計量平衡為追求追求絕對報酬的投資模組,經理人許豑勻指出,由於市場風險胃納量回溫,近期布局將再略提高風險性資產配置,成熟市場仍以美國等配置較高;債券部位則採分散券種配置策略,以降低利率風險,並提高潛在收益機會。 ---------------下一則---------------  睽違17月 景氣回溫亮綠燈 股市 進口 消費轉好「不會曇花一現」2016年08月27日蘋果日報【林海、廖珮君╱台北報導】 景氣復甦!國發會昨公布7月景氣燈號,亮出代表穩定的綠燈,睽違17個月以來首見,國發會表示,從各項指標、政府促進投資等利多消息判斷,7月綠燈應不會曇花一現,有信心8月續亮綠燈。 上一次亮出綠燈已是2015年2月,此次變燈主要是因為股價指數、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3項指標各增加1分,綜合判斷分數較6月增加3分達23分。 「加薪才是復甦」 台股此波從6月下旬的8500點一路上攻,7月底已來到9000點大關,本月更一度來到9200點大關,短線漲幅達8%,相當驚人。服務業楊小姐則認為,最近股市表現不錯,但看到出口、外銷訂單等數據仍不太理想,不認為景氣可以就此變好,如果能看到公司普遍幫員工加薪,才代表景氣真正復甦。 餐飲業瓦城主管表示,觀察今年以來餐飲業的消費趨勢,未受景氣波動影響,公司業績穩定成長,不過瓦城肯定景氣指標變好,能增強民眾消費信心,對業者來說是好事。 領先指標連5升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近17個月以來,綜合判斷分數一直維持14~20分之間,不像金融危機一樣,一度低到只剩9分,兩者低迷的狀況與背景都不同。對未來景氣,她認為審慎樂觀,主要因iPhone 7等電子消費新品將上市、車用電子與半導體先進製程投資支出擴大,出口動能可以維持。 其次,高仙桂指出,今年政府採取擴張型財政政策,雖然主計總處公布上半年政府投資年減5.35%,主因為新舊政府交替,公共投資暫緩,但主計總處預估全年仍可年增2.8%,代表下半年政府、公營事業投資都會加速,是一大有利因素,對出口與投資都是好消息。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副處長邱秋瑩表示,領先指標已經連續5個月上升,累積上升幅度1.94%,且逐月擴大;同時指標也連5月上升,累積增幅3.69%,代表景氣回穩的訊號越來越明朗。 「得觀察3個月」 不過,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景氣是否可以維持「穩定」的綠燈,要看3個月,他說,7月包括新加坡、日本、中國和韓國出口都不好,台灣靠半導體才比較好,台灣8月就面臨挑戰。 孫明德說,7~8月股市好,短期熱度可以維持,但進出口要很小心,是否可以維持熱度,如果燈號一下子綠燈、一下子黃藍燈,燈號不穩定,不代表是穩定復甦。 ---------------下一則---------------  深港通、G20助陣 中國基金 8月熱翻天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海外股票基金8月績效10強 http://goo.gl/V2p9RJ 受惠深港通利多及G20會議在中國舉行,陸股總算撥雲見日,近一季漲幅近9%,連帶中國基金表現亮眼,根據CMoney統計,8月以來境外股票型基金表現,反彈前10前清一色幾乎是中國或大中華基金,下半年降準降息預期不變,有利陸股短中期表現。 瀚 亞中國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風險性資產不確定利空下降,市場資金積極轉進新興市場,陸股近期更因深港通預期激勵,且價值面便宜,順利推動指數谷底反彈。 9月G20會議將在中國舉行,預料可望持穩,下半年中國仍有貨幣政策降準降息預期,有利陸股市短中期表現,但應留意經濟數據的出口、PMI是否回溫,布局 建議穩健、高分紅的藍籌股及消費股。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市場正面看待深港通相關開放題材,陸股投資結構可因外來投資者加入而更健全,擴大國際資金投資A股管道,預料A 股後勢,可望受政策面改革而向上突破。再看價值面評估,中長期港股估值向A股趨近,市場普遍按照滬港AH溢價指數評估兩市折溢價情況,在明顯折價情況下, 可望持續聚焦投資者目光,後勢不容小覷。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認為,陸股近期指數放量大漲後,短期較大支撐暫看月線,預估將為震盪整理格局,今年底深港通開通,將有利於促進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改革,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建議採定期定額投資大中華基金或中國A股基金,參與這波行情。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強調,深港通亮點在總額度取消,意味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有利未來A股納入MSCI。近期A股漲勢來自房地產與證券類股,主要反應舉牌題材與深港通將開通,雙重利多推升中國股市上揚,受惠深港通題材加持,A股將延續落後補漲走勢。 ---------------下一則---------------  陸股基金 布局時點到2016/08/29 07:08:3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每年Q4中證700指數漲跌 http://goo.gl/01zQhB 「金九銀十」消費季即將到來,迎接完中秋節後中國十一長假接力登場,在兩大假期加乘下,上億的民眾返鄉及外出潮引出的消費力將十分驚人。旅遊、消費型電子等,都可望有假期行情,帶動陸股表現。法人指出,在金九銀十、深港通題材帶領下,陸股後市相當值得期待。 法人統計2009年至2015年,中証700指數在第4季的報酬率表現,其中有五年為正報酬,近七年第4季平均報酬為8.6%,且近年中小創業板崛起,A股新經濟活耀,金九銀十收紅盤的情形在近兩年更是顯著,2014、2015年分別上漲15.9%與22.4%。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A股市場正迎接半年報揭露期,業績表現將導致個股表現出現明顯分化,輕指數重個股是目前操作原則。接下來進入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在時序即將進入9月之際,正是布局金九銀十行情的好時機。 此外,黃上修指出,深港通於8月16日拍板,市場資金已蠢蠢欲動,A股滬深兩市獲資金流入,中國股票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融資餘額攀升。待深港通正式啟動 後,港股生態環境正面臨質變,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的廣度、深度將進一步提升,北上深股通開放標的深証中小、創業板指數的成份股有望持續吸引資金進駐。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9月初有G20會議,股市大幅下跌風險不大,考量融資融券餘額小幅升溫,陸股在稍事休息後的走勢仍值得期待,建議空手的投資人儘速建立中國部位,已持有陸股之投資人可在相對低檔處加碼。 ---------------下一則---------------  迎消費旺季 陸股蓄勢待發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上證綜合指數近期走勢 http://goo.gl/s4E5Ba 「深港通」將於12月正式開通,並沒有馬上吸引資金進入陸股,即使上海綜合指數上周消面偏負面,以跌勢作收,但指數仍站穩3千點之上,法人表示,秋節之後緊接著大陸十一長假的消費旺季即將來臨,預期可讓陸股更上一層樓! 陸 股上周下跌,富蘭克林投顧表示,主要是因中國保監會擬對萬能險等產品資金限制,加以人行要求加強流動資金管理,引發投資人對於市場資金面偏緊的擔憂,滬深 300指數十大類股除健康醫療類股外,其餘全數收黑。此外,上海市政府近期將召開會議,也考慮調整土地與住房政策以抑制房價與地價,萬科遭標準普爾下調債 信評等,上證綜合指數下跌1.22%。 然而「金九銀十」旺季來臨之際,可望讓陸股走勢翻轉。根據日盛投信,統計近7年第4季(2009-2015年)中証700指數的報酬率表現,5次為 正報酬,僅2次負報酬,近7年第4季平均報酬為8.59%。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所謂「金九銀十」是指在9月份和10月份進入消費旺 季,今年中秋節是落在9月15日,隨後中國「十一長假」登場,在兩大假期加乘效果,上億的民眾返鄉及外出潮,中國會激發出驚人的消費力,近2年陸股反應 「金九銀十」行情,則更加顯著。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中國即將進入中秋節及國慶長假的消費旺季,消費類股的確具 有表現空間。今年以來一些高配息低本益比的中國消費股,尤其受投資人青睞,包括家電、醫藥、食品飲料、零售等類股從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後,因此,這些 類股的漲幅居前,因為這些消費類股指標─白酒今年來營收獲利大幅成長,帶動整體消費類股的上揚。而且消費產業具有剛性需求特性,受景氣影響小,具防禦性, 所以在盤勢不佳時,股價相對抗跌。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也說,除了題材面豐富之外,目前陸股仍處於相對低點,且根據大陸主要券商 預估,上半年陸企獲利應較去年同期改善,進場布局的下檔風險應有限,建議空手的投資人可儘速建立陸股基金部位,尤其相對看好中小型概念股,先前持有陸股之 投資人,不妨在相對低檔之際加碼攤平。 ---------------下一則---------------  深港通題材熱炒 迎資金行情2016/08/29 07:07: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深港通 港股通和滬股通額度 http://goo.gl/93U1Ss 投 資人引領期盼的「深港通」計劃終於正式獲得中國官方批准,並取消總額度限制,預期12月上路機率高。摩根投信表示,全面互通時代展開在即,而受惠偏低估 值,且較A股大幅折價,港股、H股近期表現強勢,短線有望吸引資金進駐,資本開放題材搭配人民幣和經濟領先指標都漸止穩,為陸股下半年資金行情再添薪柴。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國務院這次批准的「深港通實施方案」,不但取消「深港通」設定總額度限制,同時一併取消「港股通」和「滬股通」原本2,500億元人民幣和3,000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限制,已展現中國股市全面對國際投資者開放的劃時代意義。 另外,沈松表示,南向股票範圍擴大也是本次政策的一大重點。除恆生指數成分股外,本次擴充至恆生小型股指數中市值大於50億港幣股票,以及A+H兩地上市的港股公司,且產品也更開放,待「深港通」上路一段時間後,預期開放式基金也將納入覆蓋標的,可交易產品將更豐富。 沈松分析,由於一旦互通機制生效後,所涵蓋A股市值高達81%與港股市值則達73%,未來兩地市場投資者與市場定價將更趨一體化,更是宣告A股資本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里程碑,市場看好將大幅提高MSCI指數未來納入A股預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深港通獲批,港股窪地持續迎來增量資金,港股生態環境正面臨質變,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的廣度、深度將進一步提 升,A股的藍籌股也開始發動,其它低估值、有潛力的優質股皆有機會接棒,樓市調控加劇,樓市去槓桿過程中,部分資金會流向股市,陸股仍有期待空間。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提醒,參考滬港通經驗,深港通上路後可望點燃沉寂逾一年的A股行情。 ---------------下一則---------------  暑假基金績效盤點 亞股最強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暑假績效表現最佳的基金類型前10名 http://goo.gl/iM8ysq 儘管八月即將步入尾聲,全球資金盛宴卻似乎沒有跟隨暑假熱浪落幕的跡象,根據統計,暑假7-8月績效表現最佳的基金類型前十名,不僅全數由股票型基 金囊括,且不再由成熟市場獨領風騷,前十名幾乎由新興市場相關基金霸佔,尤其是亞太相關股票基金便佔了7檔,市場頗有轉由亞股接棒演出的勢頭。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資金、內需、政策等三大面向持續捎來捷報,引發資金行情出現噴發,東協相關基金今年上演逆轉秀,一路從去年的績效後段班急起直追,尤其是泰國基金,更以7.6%搶下今年暑假強勢基金寶座。 不讓東協基金專美於前,中港台三地基金暑期表現也不遑多讓,林雅慧表示,提前反應「深港通」利多預期,估值趨近歷史低檔的港股、H股反彈力道更為強 勢,近3月反彈均超過15%,居全球市場前列,火燙行情連帶香港基金這個暑假身價水漲船高,直接以7.39%竄上季軍寶座,A股強勢突破各均線也讓中國基 金奪下第八名,而受惠資金追求收益,台灣中小型基金和台股基金暑假亦搶進前十名之列。 從價值面來看,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 (Jeffrey Roskell)分析,亞太(不含日本)股市盤整多時,目前本益比約13倍,不僅較美歐股市便宜,估值尚處在過去十年平均的歷史低檔水位,投資價值不言而 喻,而相較於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股市今年來漲幅已大,亞股仍處於初漲階段,未來補漲行情可期。 統一大滿貫基金暨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 聖表示,短線上來看,外資近期似有依據新台幣升貶空間在調節持股的跡象,未來大盤的指數空間將由外資決定,主要觀察重點為新台幣匯率與美國聯準會動向,長 線而言,台股有2高1低即「高殖利率、高產業競爭力、低利率環境」撐腰,中長期行情展望樂觀。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指出,新興亞 洲經濟持續回溫,各國政府持續推動改革政策刺激,如印度通過GST消費稅制,有助於降低企業於印度之營運成本;印尼祭出租稅特設計畫、成立境內避稅優惠專 區,以及計畫將營業所得稅進行調降,因此在各國政府改革政策下,可望帶動經濟成長。此外,新興亞洲國家擁有較高殖利率,及各國央行仍有降息空間,將持續吸 引資金持續流入,支撐指數走高。 ---------------下一則---------------  美下月升息與否 關鍵在8月就業報告2016年08月29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繼美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聲稱美國升息機率已在增強後,Fed是否最快將在下月扣下升息板機,外界指出本周五發布的8月就業報告將是重要關鍵。 葉倫雖然在上周五公開發表升息可能性已經轉強,但針對何時升息卻沒有進一步透露訊息。 美國保德信公司市場策略師柯斯比(Quincy Krosby)認為,在葉倫表達她對升息的支持立場後,這也意味周五發布的美國8月就業報告將比以往更為重要。 繼上週葉倫發表對升息的鷹派看法,根據聯邦基金期貨市場顯示,交易員押注12月升息的機率已逼近60%,高出先前的5成;至於9月升息的機率也在攀升。葉倫在上周演說中強調就業市場的重要性。她指出近來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反彈,可望帶動美國經濟持續擴張。 U.S.銀行執行董事席格勒(David Schiegoleit)預測葉倫將會仔細關注周五的就業報告,這將成為Fed是否將在9月啟動升息的決定性因素。 高盛經濟學家海留斯(Jan Hatzius)也提到,若就業報告持續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出現改善,Fed最快在下月就有所行動。 根據路透社對分析師的調查預估,繼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激增25.5萬人後,8月預料新增人口將減緩至18萬人。失業率也將從4.9%降至4.8%。至於另一項外界關注的平均時薪則將增加0.2%。 此外本周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還包括周一的個人所得支出、周二的消費者信心與周四的汽車銷售與工廠活動等。 BMO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策略師亞當斯(Jon Adams)表示,任何有關消費者與就業數據的走強,都有助支撐目前處在高檔的資產價格。 ---------------下一則---------------  新興股債靚 元氣十足2016/08/29 07:15:5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來各類資產報酬表現 http://goo.gl/3UPkcG 新興股債翻身。根據美林美銀8月最新調查,全球基金經理人配置新興股票部位竄升至2014年9月以來新高,加碼幅度來到13%。另一項觀察新興股市相對於成熟股市看好度的數據,也來到2013年3月以來新高。 觀察今年以來各類主要股債資產表現,新興股票、美國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主權債�公司債是最亮的三顆星,漲幅分別達17%、14%、12%,新興市場股債齊漲、大豐收。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聯準會(Fed)延後升息帶來的資金行情,是推動這波新興股債齊揚關鍵,從全球資金流向或是經理人調查皆可看出,新興股票買盤捲土重來。 鄭夙希指出,新興市場整體景氣持續好轉,第2季GDP年增率可望自第1季的3.6%增加至4.1%,獲利下修情況也在改善。 目前新興市場仍看好基本面穩健的亞洲股市,並篩選具備低波動、高股息的股票為核心;區域布局則以印尼、印度等具備經濟成長及稅率改革等實際成效的國家為首選。 評價面來看,新興股市打底時間已五年,評價面提供極大的投資優勢,可搭配新興市場美元債券分散配置,以股債平衡策略雙向進擊 鄭夙希說,新興債市仍有挑戰,例如Fed升息機率上揚、升息後資金潮回流等,將加劇新興債市與貨幣匯率波動度,對於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會有不確定性;反而是美元債,可提供較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此次資金重入新興市場,造就新興市場股與債市牛市當道,觀察Bloomberg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5年每季平均表現,新興市場債第3季正報酬機率為四季最高,新興市場債仍有期待空間。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補充,包括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往往波動較大,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布局。 ---------------下一則---------------  IoT指數大漲 科技股熱2016/08/29 07:09:1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產業趨勢明確、國際大廠搶進及財報數字帶動下,物聯網持續發燒,MSCI物聯網(IoT)指數8月以來大漲領先全球股市,也帶動資訊科技股票型基金有亮眼表現。復華投信表示,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自駕車、FinTech及相關裝置有明星級產品問世,將增添物聯網科技動能,是布局科技產業不可或缺標的。 彭博資訊統計,MSCI物聯網指數8月以來上漲4.1%、MSCI全球資訊科技指數漲幅亦有1.6%,皆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0.5%。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下半年起全球投資氣氛好轉,投資人可把握第3季由科技股、第4季由科技及生技類股領漲趨勢及物聯網相關投資主題,透過基金定時定額參與中長線成長商機。 全球引發熱潮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讓任天堂股價嘗到甜頭,也讓擴增實境商機逐步爆發。過去以PC領域為主的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進軍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有成,日前公布財報優於市場預期,推升股價再創新高,都說明物聯網科技方興未艾,後市成長動能可期。 根據埃森哲顧問公司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美國是物聯網發展最好的國家,在2030年前將有超過7.1兆美元的經濟貢獻。英國通訊商Vodafone今年7月公布橫跨17國最新IoT調查報告,55%在美國已發展IoT的企業,營收成長逾20%。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葛雷哥.托特(Greg.Tuorto)分析,這波美國科技股漲勢除科技新品屢屢問世,特別是物聯網產業趨勢大爆發,並跨產業發展,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也是重要支撐力道。 ---------------下一則---------------  併購熱度不減 生技股題材多 後市看俏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生技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w3jMAQ 美國重量級藥廠輝瑞(Pfizer)宣布以140億美元收購抗癌藥生技大廠Medivation,在未來併購持續增溫下,生技股後市看俏。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瑞士信貸預估,至2019年,大型製藥及生技公司具備1,570億美元的資金實力可用於併購,看好未來併購活動持續增溫下,旗下擁有創新藥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有望成為最大受惠者,股價具想像空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不過,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24日再度拋出藥價議題,目前距離總統大選時間僅剩下二個多月,選舉頭條雜音可能造成生技股波動 加劇。然而,屆時不管何人當選美國總統,小規模抑制藥價的政策恐怕難免,但欲對制度有大幅度的修改仍需要經過國會同意,使得大幅變革的難度不小,使得生技 股選後有望回歸基本面。展望年底前生技醫療產業新藥審核及實驗數據題材豐沛,有望為生技股帶來上漲題材。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 表示,年初至今的生技股走勢顯著落後美股大盤,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約7%、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反而逆勢下跌,若從去年7月高點計算,NBI指數修 正幅度達27%。然而,隨著大型生技股企業獲利預期持續上修,且目前本益比僅15倍,不僅為所有醫療保健次產業中最便宜,亦較美股大盤折價近15%,隨著 產業政策風險逐漸淡化,資金可望持續回流生技類股,積極型投資人可進場布局。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摩 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表示,美國企業目前正值第二季超級財報周,就產業來看,醫療保健業獲利能見度相對較高,預估每股盈餘高達5.7%,再者,美國經濟持續復 甦,憑藉著穩健基本面,企業帳上現金豐沛,搭配全球貨幣環境寬鬆、利率低檔,全球醫療保健業購併潮可望持續。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美股中,醫療類股堪稱成長引擎,美股第2季財報已大致公布完畢,醫療為表現最出色的產業,產業的基本面良好無虞,在輝瑞重金買下Medivation後,有併購題材助攻,生技股下半年的反彈有機會更加強勁。 ---------------下一則---------------  多元平衡基金可攻可守2016/08/29 07:13: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近十年各主要資產年度報酬表現 http://goo.gl/L4FglZ 近年來包括成熟和新興股市、各類型債券、REITs和原物料在內,八大資產表現輪動快速。法人統計近10年各項資產年度報酬表現,沒有一項資產可以穩居領先。面對第3季、第4季的國際政經變數,投資人可採多元布局的策略,平衡配置各類資產及區域,兼顧報酬與風險。 根據資料顯示,成熟和新興股市分別在2007、2009及2013年的表現最佳;而2008、2011年遭逢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這二個年度以公債表現最佳。2006、2012和2014年則以REITs表現居前,而2010年又以原物料漲幅最大。 法人表示,從市場輪動看,中長期投資要在資產配置的選擇更趨多元與靈活配置,才能把握各資產的投資契機。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多元平衡配置的好處是同時建構積極及防守部位,當市況良好時,可透過積極部位參與市場上漲行情;若市況不佳時,也能透過防守部位來降低波動、穩住收益,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 特別是在今年黑天鵝事件頻傳的環境下,更有助滿足投資人既想追求報酬、又想降低波動的雙重目標。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操作難度大,而下半年市場不確定因子仍多,因此投資上更需靈活多元布局,才能在中長期創造穩健的績效表現。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隨著美股屢創新高,回檔風險也升溫,11月美國大選前,市場可能趨於震盪。 不過,接下來一年就算多國央行祭出寬鬆貨幣環境,刺激經濟的力道已十分有限,美、歐經濟成長依舊溫吞,新興市場表現不一,預料各類資產將輪流「爭出頭」,投資人此刻宜以多元收益,對抗資產配置的波動。 ---------------下一則---------------  群益:大數據分析平衡基金 提高勝率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1996∼2015年大數據精選配置年化報酬勝一般多元配置 http://goo.gl/AUtu7R 統計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市場輪動快速,投資人紛紛採取股債多元配置分散風險,但如果僅分散風險,未完整考量各資產間相關程度,投資效率未 必可完全發揮,最新採大數據分析的平衡基金,除分散風險、提高勝率,更使投資效率達最佳化,統計1996∼2015年年化報酬率,打敗一般多元配置,將是 穩健投資人最佳操作策略。 群益投信表示,將1996∼2015年每5年劃分為一個區間,發現每個區間皆曾發生過系統性事件,如1997年亞 洲金融風暴、2001年網路科技泡沫化、2008年金融海嘯、2011歐債危機;但透過大數據精選配置策略,在各期間得到的年化報酬率全都正數,表現打敗 一般多元配置,顯見大數據分析提升質量操作效果,有助提高投資組合整體績效,規避系統性風險的負面衝擊。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在市場輪動極為快速及低利率環境下,除採取股債平衡配置分散風險外,若能透過大數據分析進一步掌握各資產間的相關程度,在市場波動加劇時,將更能有相對穩定的表現。 舉 例來說,金融風暴以來美股表現雖然明顯優於歐股,兩者間齊漲齊跌的特性也很明顯,但美股上漲時幅度較大、走低時相對抗跌,導致兩者累積報酬率差距擴大,加 上市場震盪加劇下,各資產間相關性更容易趨向極端,因此透過大數據分析有助找出相關度低且具成長潛力的標的,同時兼顧風險與報酬。 群益投信強調,「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是首檔採用大數據精選配置的新一代股債平衡基金,透過多元且靈活的操作策略,不僅可達到投資效率最佳化,更可以有效控制投資組合的波動度,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建議投資人不妨將其納入核心配置中。 ---------------下一則---------------  多元收益 吸睛2016年08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以來各資產波動度 http://goo.gl/CtNP8v 低利環境加上高波動,為掌握不同資產獲利機會,近年來多元資產基金異軍突起;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近3年來規模成長幅度最高資產類別,即為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規模漲幅超過7倍,對比全部基金規模僅成長10%,可見多元資產基金已擄獲台灣投資人芳心。 野 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目前全球成熟市場10年以下公債殖利率有近半數為負利率,市場追求收益趨勢不變,強調以股息、債息等高息資產為主的 多元資產基金受到青睞,但同時間股債市波動度也逐年走高,投資人逐漸了解資產配置若只聚焦在追求股息、債息或租金收入收益,卻忽略資產價格波動,結果可能 得不償失。 因此,於6月底募集成立的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運用創新的「收益管理」機制,以幫投資人兼顧收益與風險為目標,追求高波動下的收益機會,希望達到年化收益率7∼8%的目標。 Bloomberg 統計,巴克萊環球高收益債指數自2014年以來年化波動度從5.25%逐漸上揚,今年以來到8月年化波動度已達10%;股票也有類似情形,反映標普500 指數波動度的VIX指數,從2014年的平均值14.1,逐漸增加至2015年的16.7以及今年以來的17.36;標普已開發不動產指數波動度也從 2014年的11.3%大幅增加至今年到8月的19.1%。由於波動度升高,高息資產單年度總報酬出現負報酬的情況也趨於頻繁,獲取收益更為不易。 野 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除了瞄準股息、債息以及權利金等多元收益來源,更會視市場環境變化主動調整收益來源,除股票部位運用保護選擇權,獲取權利金收入擴大收 益來源外,於鎖定收益後,也會透過三重波動防禦網:運用防禦型資產、保護選擇權以及期貨避險架構完整防護,以降低資產組合波動。 在可預見的未來,低利率與高波動度仍是市場常態,除了運用多元資產分散風險,更要精算各項收益來源並加以管理,才有機會在嚴控風險下達成收益目標。

小媽精選1050826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6日
公開
6

多重資產基金 穩健參與行情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暑假創波段新高的主要股市 http://goo.gl/K65HJ9 台股有「外資放暑假」一說,但今年卻未若往常冷冰冰,反倒跟隨室外高漲的氣溫上演火燙燙的資金行情,受惠於資金巨浪大舉襲來,7月以來包含美國和台 灣在內等多國股市輪番飆出驚人行情,法人建議,積極者可適度納入利多題材豐富的亞股,穩健投資人則可核心配置多重資產基金,穩健參與市場漲升契機。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為了提振國內經濟,維持出口競爭力,同時應付英國脫歐引發衝擊,全球多國央行相繼宣布降息,不僅為全球股市帶來源源不絕的資 金活水,激起的資金暗流也引領市場行情跟著噴發,致使這個暑假淡季不淡,眼見全球央行下半年將持續聯手打造利率低檔的環境,這場資金盛宴短線還看不到結束 跡象,而流動性豐富有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未來上揚空間能仍值得期待。 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看好全球區域股市後市,也不見得需要直接投資相關股票基金,多重資產基金的優勢,就是能因應市場環境,動態追求全球收益機 會,加上廣納全球多元收益性資產,包括成熟市場股票、新興市場股票、REITs、新興市場債、高息股、特別股、高收益債券、可轉換公司債等,透過網羅了各 類收益機會,讓投資人在低利的大環境底下依舊能夠時時有利可圖,還能伺機參與經濟成長榮景。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聯準 會主席葉倫將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表談話,本周美國也將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修正值,預期投資人將謹慎考量今年內升息的可能性,11月美國大選前,市場可能趨於震 盪,建議投資人此刻宜以多元收益,對抗資產配置的波動。 李宏正直言,接下來一年,就算多國央行祭出寬鬆貨幣,刺激經濟的力道已十分有限,美、歐經濟成長依舊溫吞,新興市場表現參差,預料各類資產將輪流「爭出頭」。 ---------------下一則---------------  3萬個投資人賺到 14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新高2016年08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淨值創新高台股基金 http://goo.gl/8kCUjW 台股前波低點5月中至今已漲1,000多點,統計14檔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近3萬個投資人賺到,台股在基本面轉佳下,後市仍可期,但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建議布局台股基金參與行情為上。 群 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台股基本面可望轉佳,觀察最新公布7月出口由負轉正,雖受惠基期相對低影響,但主要也因為電子產品出口回溫的提振,如積體電 路、鏡頭與手機零組件等項目,後續iPhone7出貨下,手機組裝出口也可望拉升,第3季大盤指數不排除有再創波段高位機會。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指出,台股高檔跌破月線,後市大盤出現持續走弱,位於月線以下遊走,加上季報表現佳近期股價表現強個股,近期大幅震盪,但機能衣、汽車零組件、半導體、金融股因基期低,相關個股仍有表現空間。 宏利投信認為,台股指數反映第3季或下半年展望與成長,整體企業獲利來看,第2季衰退幅度大減,市場預估第3季獲利年增長率將翻正,帶動台股一波表現,預期年底前指數區間為7,900∼9,000點。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強調,8月以來外資累積淨買超規模逾600億元,目前本益比仍低於過去5年平均水準,且股價淨值比在相對低檔,加上4%左右股利率,全球資金追逐收益趨勢,台股下檔空間相對有限,大盤後市不看淡。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說,台股短線指數空間有限,以個股表現為主,先前防禦型、權值股大漲,短線乖離已大,追漲風險高,反觀中小型股上半年走勢相較大型股弱,具籌碼優勢,未來有機會接棒演出。 ---------------下一則---------------  陸股帶勁 大中華基金看旺2016年08月2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8月以來全球主要股市上漲前10強 http://goo.gl/m7hTVm 觀察8月以來MSCI中國指數大漲8.27%,比較全球主要45個主要國家指數平均報酬1.77%,前10強平均報酬4.61%,尤其在深港通預期 帶動下,10強中陸股囊括9席,再從資金面來看,EPFR統計8月第二周計9.9億美元流入陸港股,為2015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流入量能,顯示資金看好 陸股後市,大中華基金後市可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上證近期指數放量大漲後,短期較大支撐暫看月線,預估短期將為震盪 整理格局,今年底深港通開通將有利於促進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改革,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後續關注相關主題投資契機,包括企業財報、政府改革 政策出臺、G20峰會結果等,建議定期定額布局大中華基金或A股基金,掌握這波行情。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未來深港通開通後,估值相對便宜的大市值行業龍頭股、成長股、QFII主要持股、兩地相對稀缺股均是受惠族 群。近期A股漲勢來自房地產與證券類股,主要反應舉牌題材與深港通雙重利多,推升陸股上揚,後續深港通題材加持將續推動A股落後補漲。 宏利 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的分析,MSCI最新季度權重調整,雙雙調升陸股在新興市場與新興亞洲權重,為今年來第2度,不僅是新興市場升幅最大國家,也是 兩大指數中占比最高國家;陸股去年中高點修正以來,股市價值面明顯修正,企業獲利近期也出現落底回升之基,在基本面漸次回穩下,也可望成為另一股令股市向 上攻堅的推升力道。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認為,陸股漲勢落後啟動補漲,後市表現空間相對看好,大陸官方釋利多,下半年經濟前景不看淡,後續高達6,000億元人民幣養老金可望入市,搭配深港通利多,為陸股帶來豐沛資金活水,深港通蜜月行情可期。 ---------------下一則---------------  市場流行「資產荒」陸港股上攻動能強2016/08/26 07:11:37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寬鬆浪潮不斷,利率水準相對高的中國近期同樣面臨無處可投的「資產荒」,資金紛紛轉進股市,成為助攻陸港股的重要力量。 隨著深港通開通倒數,法人認為,資金面與題材面將加持深、港股表現。 今年以來,大陸資本市場流行「資產荒」的說法,意指大量資金找不到適合標的停泊,特別是高收益的理財商品匱乏,造成配置混亂。 以近期中國股債市為例,資金湧入10年期國債等低風險資產,呈現四到五倍的超額認購,企業債亦出現倍數認購,A股中的高息藍籌股,因符合「類債」特色,同樣受到青睞。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上海A股自8月上旬以來強勁反彈,重返3,200點之上,深圳A股也來到2,100點高檔,其中,股市掀起舉牌(收購)風潮,投資對象集中在高分紅的地產股與金融股,包括恆大舉牌萬科、復星舉牌新華保險,顯示資金過多,因此積極轉進股市,尋找高品質標的。 事實上,去年8月底至12月,陸股就歷經一波舉牌高峰,期間滬、深A股分別強漲24%及38%。此波舉牌風潮,主要來自市場資金氾濫,短期上趨勢不會明顯改變,料將支撐股市。 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聖表示,由於大陸經濟結構與資本市場調整,需要時間適應,深港通題材在國發會通過後,市場已先行反應,近期略有利多出盡意味,但正式開通後,可能有一波新氣象,直接影響的深、港股中,具獨特利基或稀缺性的標的可望受益。 近期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股市步入高檔震盪,陸港股轉向盤整,但A股的藍籌股與港股低估值、高成長潛力的優質股接棒演出,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認為,在市場資金不虞匱乏下,深港通開通將替兩市結構帶來轉變,表現具有想像空間。 ---------------下一則---------------  相較A股便宜 H股年底前看漲15% 2016/08/26 07:13:2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近一年恆生AH股溢價指數走勢 http://goo.gl/ExXV8e AH股套利交易熱絡,恒生AH股溢價指數來到今年低點125點。市場人士指出,隨著深港通有譜,A股相對H股還有溢價空間,H股買氣看增不減。 中國大陸與香港股市同時上市的AH股,在A股與H股價格向來存在差異,市場運用AH股溢價指數衡量兩地市場的強弱程度,以100為指數基點,當數值愈高,代表A股相對H股愈貴,反之,A股相對H股愈便宜。 今年以來,AH股溢價指數自1月高點的148點呈下滑趨勢,第3季受深港通消息激勵,資金南下追逐低估值的H股,指數進一步收斂至125點附近,統計A股較H股的溢價幅度收斂超過15%。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陸港股消化上半年財報後,逐漸完成築底,走出弱中透強格局,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映大陸經濟有望谷底回升,替A股帶來攻堅力道;H股受惠國際股市創高,坐擁比A股廉價的優勢,吸引資金南下套利,近一季漲勢更勝A股。 國泰投信新金融商品投資部資深經理游日傑表示,滬市AH股超過70支,深市AH股數量明顯較少,但最大特色在於稀缺性,例如深市AH股以中小板個股為主,行業多元,不同於滬市AH股的市值較大、密集分布在金融業,其中H股折價幅度又大,因此受到追捧。 從股息殖利率來看,各國實質利率直落,熱錢搶進低估值、高殖利率標的,H股整體殖利率近4%,國企股殖利率更有4.2%,皆高於全球平均;麥格理證券預估,H股至年底還有15%的反彈空間。 ---------------下一則---------------  溢價指數+ETF 投資利器2016/08/26 07:12:1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展望A、H股後市,年底還有題材可期,專家建議,投資人可善用AH股溢價指數發掘趨勢,搭配相關ETF,掌握獲利契機。 在指標上,AH股溢價指數反映兩地投資氣氛,適合用來研判市場趨勢,國泰投信新金融商品投資部資深經理游日傑指出,當溢價指數受事件影響,H股較A股走強,預期指數還有價差擴大空間,此時買進H股槓桿型ETF與A股反向型ETF,將增加報酬又減低波動。 從技術理論來看,游日傑觀察,A、H股走勢往往需要時間醞釀,因此半年線是不錯的指標,可善用長期均線投資法。當AH股溢價指數的位置突破半年線,且看回不回,代表A股正朝「過熱」發展,一旦指標背離,可視為A股工具出場時機。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表示,香港H股屬於中國境外市場,在國際資金流動下,能夠迅速反應全球風險偏好,加上波動率高,相當適合搭配A股工具進行策略性操作。 以過去經驗為例,當國際股市多頭,H股漲幅都勝過A股,AH股溢價指數會有明顯波動,適合針對A、H股工具採取買進強勢市場、做空弱勢市場的策略。 ---------------下一則---------------  7月訪日遊客登高 日股後市添動能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最新統計,7月訪日的外國觀光客改寫歷年來單月新高,法人表示,由於觀光收益有望支撐日本經濟邁大步,觀光客爆買潮是否推升日本經濟和日股後市,令人期待。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表示,今年來日本觀光產業受到日圓兌美元強勁走升拖累而表現不如以往,不過在暑期觀光旺季加持,以及郵輪增闢停靠港口以及航空公司開新航線大幅成長的帶動下,7月訪日的外國觀光客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0%,來到229.65萬人次,創下歷年來的單月新高;到7月底,全球訪日人數正式突破1,400萬人次,年成長率逾26%,預估全年可望刷新去年歷史最高紀錄1,974萬人次。 水澤祥一說,除了訪日遊客再創新高的利多,安倍經濟學也值得期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表示將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總計將挹注市場資金規模高達28兆日元,包含13兆日圓的「財政措施」、提高最低工資3%等,已經遠超過日前市場預估的20兆日元,占日本GDP近6%之多,經濟振興方案若能落實,不僅有望為日本經濟基本面再挹注新動能,更將為日股注入一劑強心針。 富達卓越領航全球組合基金暨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賴葉臣(Eric Lai)表示,日本近期經濟數據雖較疲弱,較市場預期樂觀。就內需部分,就業市場持續改善,6月失業率下滑至3.1%的低檔,求才求職比攀升至1.37,創25年以來新高,實質薪資連續5個月增長,就業市場持續好轉。然而受到強勢日圓拖累,6月工業生產和出口表現較疲軟,日本政府正透過貨幣、財政政策拉抬日本經濟以及日股走勢。 賴葉臣指出,展望未來,由於日本央行祭出負利率政策,對日股具有正面效應,因在日本負利率政策下,公司持有存款的成本增加,大部分企業現金部位相當龐大,導致公司提升股票購買的規模,股東權益回報有望持續擴大。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日本財政與貨幣寬鬆低於預期,政策內容相對空洞,應留意失望賣壓;又近期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市場做多日圓勢力抬頭,對市場都會形成一定壓力,現階段對日本市場後市持較保留態度。 ---------------下一則---------------  能源科技股擁題材 亮眼2016/08/26 07:18:5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8月市場避險情緒退散,加上美國升息議題開始發酵,今年以來表現強勢的避險資產出現拉回走勢,美國就業報告優於預期和聯準會(Fed)官員的鷹派談話則提振了景氣預期,使得景氣循環股在這個月的表現突出,其中能源股與科技股各擁題材,表現亮眼。 隨著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等產油大國相繼表態,將在9月底在阿爾及利亞的臨時會議中討論穩定原油市場的行動,西德州油價從本月初的每桶40美元,一度快速地反彈到每桶48美元,使得能源股在8月的漲勢亮麗,能源類股基金平均上漲4.4%。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雖然從實際供需面來看,油價中短期的上檔空間受到抑制,但就當前可知的供需情勢觀察,原油需求將在明年中開始追上供給,進入小幅供不應求的狀態,使得油價長期還是有再向上推升機會。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葛瑞森也指出,從商品市場資金動向來看,確實見到回溫曙光,隨原油價格較年初回溫,相關產業股價紛紛走升,只是石油上下游產業受惠不一,例如,標普油氣探勘與生產產業指數截至24日為止,漲幅達21.8%,明顯高於標普油氣設備與服務產業指數的16.8%,顯示出油氣上游產業較中下游產業更具投資機會。 ---------------下一則---------------  里約奧運機器人吸睛 全球類股齊步走揚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日本接棒2020年奧運,首相安倍晉三提出機器人革命口號。圖�路透 http://goo.gl/jM1qsQ 2016年里約奧運閉幕,今年大會採用多項「黑科技」應用,最令人驚嘆之處包括潛水夫攝影機器人、無人機等,動態捕捉運動選手的力與美,並且帶動相關機器人個股股價齊步走揚。 供應無人機的數位多媒體核心處理器AMBA(安霸),於奧運期間漲幅超過1成;而ROBO GLOBAL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指數亦續創波段新高。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奧運會向來都是展現運動裝備的最佳舞台,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更以運動和新科技結合,完全呈現運動與科技的藝術。 陳世杰指出,機器人的應用已經滲透至各領域,本屆奧運賽場便環繞許多機器人,下一屆主辦國為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提出「機器人革命」的口號,目標到2020年東京奧運為止,產業要擴大為目前的3倍,達2.4兆日圓,其規模潛力不容小覷。 日 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2016年大陸人工智慧大會(CCAI)將於26日在北京召開,在全球對工業製造重視的大趨勢下,人工智慧領域的投 入和產業化發展已進入爆發期,去年大陸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03.9億人民幣,預計2018年有望達到361億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21%,未來大陸 人工智慧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可持續關注相關主題投資機。 亨德森全球投資全球股票收益主管Alex Crooke表示,2016年環球股息增長速度勢將略緩於2015年,美元兌若干貨幣下跌。展望今年,日本、北美和歐洲增長強勁,但部分增幅將被英國、澳洲和新興市場的弱勢所抵銷。 駿利美國股票策略總監副總裁Nick Thompson指出,市場有助成長型股票與可預見性,看好創新公司,尤其健康護理與科技股。科技方面,雲端革命持續,目前兩個關鍵趨勢是雲端運算採用與物聯網。 ---------------下一則---------------  應用廣 機器人概念股亮眼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人口老化加劇,過去以人口紅利見長的大陸等新興國家,也開始面臨缺工與勞動成本高漲的壓力,促使各大工廠加速推動自動化生產,對機器人需求若渴。國際機器人協會IFR預估,未來5年,大陸製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將爆增3倍,擠進全球前10名,成為拉動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市場的火車頭。 美國人口調查局指出,全球人口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老化,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6億人,占全球人口總數8.5%,到了2050年,老年人口數會達到16億人,占比17%。人口結構老化代表著勞動人口的快速消失,包括大陸等新興國家也不例外。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新興市場普遍都出現勞動力減少的情形,迫使當地工廠加速推動自動化生產,以工業機器人填補人力缺口。同時,機器人創造更多的新機會,如無人機、人機協作、3D列印等。 陳世杰強調,機器人產業只有3成與高科技相關,而有7成和工業、醫療、非必需消費、能源等自動化產業緊密結合,應用更廣泛、機會更多元。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今年新款Macbook的規格變化較大,部分供應商將受惠,可留意相關概念股。半導體、車用電子及工業電腦等族群可同步留意。 亨德森全球投資全球股票收益主管Alex Crooke表示,2016年環球股息增長速度勢將略緩於2015年,美元兌若干貨幣下跌。展望今年,日本、北美和歐洲增長強勁,但部分增幅將被英國、澳洲和新興市場的弱勢所抵銷。 駿利美國股票策略總監副總裁Nick Thompson指出,在股票市場的展望上,目前的低利率以及低通膨預期,能支撐更高的本益比,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區域,目前股票評價並未過高。其中,市場有助成長型股票與可預見性,看好創新公司,尤其是健康護理與科技股。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表示,Nasdaq-100指數權重前幾大的個股,皆是全球具領導地位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不但有高獲利性外,也握有充足的研發資金與人才,未來不論是要做內部的研發支出、或外部的併購需求皆能滿足,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增長動能。 Nasdaq-100指數的成分股是未來創新科技的主要動力,非常適合投資人長期持有NASDAQ-100 ETF,掌握未來科技所帶來的利潤與成長。 ---------------下一則---------------  併購號角響起 醫療基金行情俏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醫療產業本月重要併購案 http://goo.gl/1k88Oa 美國重量級藥廠輝瑞(Pfizer)宣布以140億美元全現金交易吃下研發抗癌藥物的生技大廠Medivation,不僅創下美國今年來最大生技業 併購交易,讓Medivation股價應聲大漲,也帶動生技股上攻,法人分析,預料醫療產業還會有更多生技業併購案冒出,台灣投資人可考慮布局醫療基金。 保 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美股中,醫療類股堪稱成長引擎,美股第2季財報已大致公布完畢,其中醫療為表現最出色的產業,產業的基本面良好無 虞,今年生技次產業的併購消息略顯沉寂,不過在輝瑞重金買下Medivation後,在併購題材的助攻之下,生技股下半年的反彈有機會更強。 根據彭博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生化產業傳出的併購金額約8,000億美元,今年也達3,600億美元,江宜虔指出,在低通膨之下,醫藥類物價成長動能遠高於一般消費品,也讓醫療類股獲利成長有較大上修空間,併購整合下,研發生產力將明顯提升。 江宜虔認為,腫瘤藥品市場極具成長潛力,但目前各大廠研發競爭激烈,具有獨特技術能力的藥品才能擁有定價優勢,免疫療法為腫瘤藥物研發最競爭的戰場;輝瑞也企圖發展抗癌藥物與免疫療法藥物的混合治療,Medivation的藥物研發動能,可望助其一臂之力。 摩 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指出,全球企業積極進行併購,醫療保健業另有藥品專利到期、依賴購併取得新藥之誘因,推升去年醫療生技產業不論是併購金額或件數,都創下新 高,搭配企業持續創新,去年美國新藥核准上市件數創下近十年來新高,購併熱潮可望延續。 瑪登(Anne Marden)分析,中小型生醫股若具產品利基優勢,往往容易成為大廠為完整產品線的併購標的,被併購目標在併購消息傳出後,短線股價常大幅飆升,眼見國際大藥廠整併效應持續發酵、還有藥品專利到期以及購併取得新藥的誘因加持,生技醫療股後市看俏。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醫療產業併購案件近期攀升,顯見生技產業經過修正後,吸引力提升。 ---------------下一則---------------  環球高收益債 歷史新高點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高收益債券修正期 http://goo.gl/EVxa66 低利率環境拉長,市場資金重回風險性債券,環球高收益債券今年上漲逾13%,不僅收復近兩年失土,更再創新高價位。 NN(L)環球高 收益基金經理人經理人都霆宇(Tim Dowling)表示,金融市場對於英國脫歐的擔憂很快地消逝,低利環境中追求收益的風潮成為推動高收益債券上揚的主要力量,近期雖油價出現較大幅波動, 但高收益債價格有與油價脫鉤現象,全球高收益債市場在7月便強勁上漲2.54%。 Bloomberg統計1994年以來,全球高收債共歷經七次明顯修正,平均跌幅為12.9%,且平均歷時一年可收復跌幅,最嚴重便是2008年金 融海嘯重跌33.4%,但14個月後便收復跌幅;這波從2014年下修的全球高收益債券,雖然最大下跌幅度僅11.7%,但因國際油價先前持續探底、衝擊 能源高收益債走勢,因而長達24個月才在今年7月收復跌幅,更於本月來到歷史新高價位。 這次觸底修正時間拉長且多數負面因素反轉,搭配負利率環境,全球高收益債評價面合理,殖利率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因此將吸引資金回補,有助於整體漲勢延續。 都霆宇分析,高收益債仍然是現階段相當不錯的投資標的,來自美國、歐洲的成長將會支撐多數高收益債發行公司財務狀況,而低利環境將會推動資金持續湧入風險性債券,對於高收益債後市展望樂觀。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從資金面、供需面、價值面與信用面四大面向考量,現在可逐步增加債券曝險比重,留意消費相關產業配置比重較高,並以B到BB級等較高評級的持債部位高者,作為優先加碼的基金。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今年以來,持有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的環境,相對有利。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亞高收自2014年以來,相較於美高收,具有正報酬持續性,以及面對風險事件的低波動性。展望後市預期寬鬆環境不變,亞債持續供不應求,使價格緩步向上,亞高收債的低波動短存續特性,使面臨風險時,相對具下檔保護。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鑒於當前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能源債平均仍可提供約9%的殖利率水準,而危機債券殖利率更處18%的高檔區,看好高收益債券價格仍具漲升空間。 ---------------下一則---------------  人民幣一年來貶逾三成 陸企美元債漲不停2016/08/26 07:27:50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Z27HP7 隨著人民幣兌美元過去一年貶值逾三成,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美元債券的需求飆升,大量資金持續推漲中國企業的美元債券。 根據摩根大通預期,亞洲美元債可望一路火到年底;彭博資料也顯示,中國企業第3季在離岸市場發行了137億美元的美元債券,高於去年同期。法人表示,下半 年中國企業海外發行美元債券的規模可能超過上半年,尤其是高收益的地產公司債券,較低的舉債成本也將吸引其他還在觀望的高收益發行主體。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中國貨幣政策目前流動性足夠,但因第2季民間投資下跌較多,預期第3、4季投資信心仍偏弱,同時間,英、日央行 均在實行貨幣寬鬆政策,預期未來人行有降息空間,但降準機率較低,主因在於若調降準,則銀行存款準備金孳息收入下跌,對銀行不利。 人民幣過去一年貶值逾三成,將中國的資金引入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美元債市場,加上全球風險偏好逐漸改善,來自歐洲日本的流動性高,且中國境內資金對外投資配置需求持續升溫,支撐了Markit中國高收益債指數今年以來一路走揚趨勢。 野村亞太複合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范鈺琦指出,中國房地產公司的美元債今年以來債券價格大漲,反映強健的房地產銷售金額。根據剛公布7月中國70個大、中城 市住宅銷售價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7月房價較上月漲1%至2%;同時中國第一、二線城市今年以來房地產庫存明顯降低,顯示購屋民眾需求仍強。展望第 4季,在中國政府的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債券價格可望維持在較高的水準。 ---------------下一則---------------  資金續留 大陸高收債漲勢可期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人民幣兌美元過去一年貶值3.53%,大陸企業美元債券需求飆升,大量資金續留推漲大陸高收債行情,摩根大通日前預期亞洲美元債可火到年底,Bloomberg統計也顯示,大陸企業離岸市場發行137億美元的美元債,年增112億美元,下半年企業海外美元債規模超過上半年可能性高,高收益地產債尤其看俏,激勵大陸債相關基金後市可期。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大陸貨幣政策流動性足夠,但第2季民間投資下跌較多,預期下半年信心偏弱,英、日央行貨幣寬鬆政策下,預期未來人行還有降息空間。人民幣貶值將大陸資金導入大陸在內的亞洲美元債市場,加上全球風險偏好逐漸改善,流動性源源不絕,中國境內資金對外投資配置需求升溫,支撐Markit大陸高收益債指數今年以來一路走揚趨勢。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大陸境外債的點心債與美元債漲幅持續擴大,且以高收益債漲勢相對凌厲,其中美元計價券種因擁有流動性佳、市場需求旺盛等利多加持,今年來漲幅甚至高於點心債;在政策維穩與資金寬鬆的環境下,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放緩,預估仍將有利於大陸高收益債表現。 宏利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認為,全球債市走多、需求大於供給等利多帶動下,點心債表現仍然熱絡,去年點心債全年發行量2,862億人民幣,今年截至8月中發行量1,117億人民幣,債券供給減少利多,將對點心債券價格形成支撐,深港通將上路,也帶動國際化開放腳步,連帶激勵點心債上揚。 ---------------下一則---------------  美高收債利差居冠 法人給讚2016年08月26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高收益債基金今年來又大吸金,也推升高收益債券指數屢創新高,法人表示,全球利率已在低檔,公債殖利率未來再下滑空間已有限,在追求較高收益下,高收益債基金反而吸睛。 高收益債今年漲勢亮眼,巴克萊資本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漲幅超過14%,摩根投信指出,在低利環境之下,高收益債後市依舊看好,但因為預期公債殖利率未來再壓低的空間有限,信用利差空間收斂將成為推升高收益債漲勢的主要動力。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說,高收益債利差後續仍有收斂空間,此將支撐高收債價格續漲。目前以美國高收益債與公債之間的利差空間最大達575bps,是各債券中最高者,其他如新興市場債利差是520bps,新興亞洲高收債、歐洲高收債的利差分別是487及454個基本點,因此,在利差部分,美國高益債券相對勝出,價格上漲潛力大。 羅伯•庫克(Robert Cook)說,就基本面來看,不論在經濟及企業獲利穩定度,美國均優於其他區域,根據預估,S&P500今年第3季每股盈餘有望由負轉正,2015全年獲利成長預估可達2%水準,明年全年EPS成長更可望來到6%,因此,有利美國高收益債的後市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理人愛德華.波克指出,美國高收益債雖出現一波強勁漲勢,但因全球公債利率在歷史低檔,所以讓美高收債未來價格還是有漲升空間。 ---------------下一則---------------  平衡型基金夯 投信募集熱2016/08/26 07:25:1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今年來投信新基金申請統計 http://goo.gl/pV1vPh 各投信今年來以來申請新募集的基金以平衡型基金最熱門,光是已成立加上已核准就有11檔,且還有四檔排隊等核准,顯示這幾年的金融市場風雨,讓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具有安全概念的平衡型基金躍身為搶手商品。 其中最新獲得核准募集的基金是中國信託投信樂齡收益平衡基金,將在9月21日展開募集,這檔基金是中國信託投信今年度發行的第二檔收益概念基金。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該基金精選符合樂齡概念的股票為投資標的外,並多元搭配債券,更能增加穩定收益、降低波動,可視為同一主題基金的再晉級。 中國信託樂齡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說,樂齡商機是著眼於消費族群轉移的人口勢力,除了醫療照護外,消費產業所衍生的投資機會更是重點。特別是樂齡族在 經濟、感情和生活等各方面相對穩定,懂得享受生活,休閒旅遊等消費居各年齡層之冠,且估計每年旅遊支出高達1,200億美元,可衍生許多投資機會。 隨著市場變化,張晨瑋發現到投資人近年開始追求以穩健收益為主的投資,投資組合中若能彈性加入債券穩定資產風險,並因應不同市場氛圍,動態調整股債比重,更符合投資人想在降低波動度情況下,達到一定的收益目標。 因此,中國信託投信建議,不妨透過聚焦樂齡消費、搭配多元債券的樂齡收益平衡基金,將樂齡財富力轉化成投資助力。

小媽精選1050825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5日
公開
6

今年最賣 10檔境外基金 好賺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來最熱銷境外基金績效 http://goo.gl/KZ0AYn 雖然今年股票基金表現明顯轉佳,但是熱銷境外基金前十名中除了第一名的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是屬於平衡基金,清一色都是債券基金,這前十大熱銷基金今年績效也全都賺。法人表示,波動較低、收益穩的債券基金依然是投資人的最愛。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是今年來最吸金的基金,該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表示,近期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強勁,衡量市場波動度的VIX波動指數更下降至相對低水位,反應市場投資氛圍明顯改善。 不過全球經濟成長與獲利疲軟、油價低迷等挑戰仍在,美歐日公債殖利率處於極低水位,反映投資人對經濟前景仍持保守看法,加上最新RSI技術指標顯示,全球股市走勢已近超買水準,短線恐再震盪,未來VIX波動指數可能再次攀升。 正因為市場波動明顯加大,使得投資人喜歡穩健配置的基金,這應是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受到投資人青睞的主要原因。 高收益債基金淨值波動雖不小,但是高收益債基金價格逢低即會吸引買盤介入,因此,高收益債基金中時常出現在前十大熱銷基金如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至於聯博美國收益基金績效和配息率都相對不錯,吸引買盤介入。 至於PIMCO全球投資級別債券基金吸金原因,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表示,PIMCO是全球債券基金的龍頭,正如在今年的長期展望中指出PIMCO最重要的是要將客戶的資金「留在安全地帶、保本第一」,主要是PIMCO認為目前市場所面對的風險不會消失。 雖然一般市場認為今年聯準會升息速度應會放緩,但在低利率、負利率的環境下,資金仍有收益需求,預期全球資金持續流向入有多元收益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券。 ---------------下一則---------------  政策撐腰 亞股大反攻2016年08月25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改革題材與股市表現 http://goo.gl/kpDBfI 國際資金潮與政策利多雙助攻,亞股年中以來大舉反攻,其中來自政經改革的紅包功不可沒,包括泰國、菲律賓及印尼股市,今年以來反彈幅度均超過1成,在全球股市名列前茅,激勵東協基金績效表現可期。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指出,東協國家基本面佳,坐擁內需改善、企業獲利成長、基礎建設加碼、稅法改革等重大利多,吸引外資流入。根據瑞士信貸預測,MSCI亞洲指數未來12個月預估企業獲利上調0.3%,為2014年4月以來首度上調,顯示企業獲利前景改善。 就價值面來看,打底5年後的東協股市,目前本益比僅約13倍,低於30年平均值13%,短線指數衝高後,建議鎖定高股利股票,或以定期定額方式進場布局東協基金。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目前東協股市評價面具吸引力,基本面佳支撐,成為低利環境下備受看好標的。整體東協穩健且人口紅利足,有助長期經濟發展,並帶來廣大內需消費商機,推動股市上行的長線潛力,建議把握機會透過東協基金掌握獲利契機。 宏利投信認為,歐美國家經濟復甦力道不足,預期亞洲GDP也續持平,但中國經濟在政府支出及投資挹注下,數據趨於反彈,亞洲國家在政策面促使短期週期回升,帶動亞洲包括東協股市後續整體股市走強可期,類股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看好。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第3季以來外資資金續入東協,印尼、印度及泰國受青睞,主要著眼東協成長力。馬來西亞日前降息1碼,預估未來仍有再降1碼空間;菲律賓上半年進口增速20%,內需動能強勁;印尼新總統第2次內閣改組,新政府已做出成績。 ---------------下一則---------------  東協氣旺 基金績效水漲船高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不變,加上美國短期內升息機率陡降,市場資金大舉挹注新興亞洲股市,觀察亞股今年來表現,以泰國的20.2%漲幅最大,其他依序為印尼18.45%、菲律賓15.87%,整體來看,東協、印度表現佳,連帶相關基金績效也水漲船高。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國家現階段處在降息循環中,低利率或貨幣寬鬆將有利不動產表現,因此看好航空、地產、REITs、緬甸概念與非銀金融等相關產業。整體而言,東協市場基本面穩健,有助國家長期經濟發展,並帶來廣大的內需消費商機,深具長線成長潛力。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東南亞國家除了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各國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降息等刺激方案,帶動內需表現,中長期的表現會較為穩健,值得持續關注。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觀察亞洲各國觀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6月起皆站穩景氣枯榮分水嶺50臨界點之上,顯示這波亞股反彈有實質經濟轉佳的支撐。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分析,現階段亞洲各國股市外資買超占市值比重僅約0.4%水準,資金流入狀況尚屬健康水準,且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未來12個月預估企業獲利於7月獲上調0.3%,是逾兩年來首次獲得上調,顯示亞洲企業獲利前景有所改善,為帶動股市走揚的基本面支撐,今年來亞股走揚並非無「基」之彈。 ---------------下一則---------------  美股疑慮多 不宜追高2016/08/25 07:16:4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股基金下半年前十強 http://goo.gl/TyeIG2 受全球央行寬鬆政策、與企業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等利多激勵,美國股市近期再度走高,8月美國三大指數甚至一度在同日攀上歷史新高,但目前各大資產管理公司多不建議再追高美股。 大環境對於美股續強有壓力,先機環球投資全球股票投資董事韋斯汀(Justin Wells)發表投資展望指出,目前美股的不確定因子甚多,包括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政策動向、11月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政治風險、美國企業盈餘表現等,因此建議投資美股需審慎,宜轉進高品質防禦型類股。 其中,利率政策風險是一考驗。韋斯汀說,Fed去年開始進行貨幣緊縮政策,包括縮小購債規模及去年年底開始進入升息循環。 因此,他預期美國大選前市場波動性勢必增加,所幸,美國薪資已重回成長軌道,有利經濟動能,美股還是有續創新高的可能。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指出,美國經濟與景氣溫和成長,帶動美股屢創新高,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標普500指數自下半年起企業每股獲利有望轉正,全年獲利成長預估可達2%水準,明年全年成長更可望有6%;不過隨美股指數來到歷史高檔,現在投資美股更要精選標的,建議以能搭上內需景氣回溫的美國小型股為主。 ---------------下一則---------------  定時定額投資新興市場 有賺頭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市定時定額投資績效 http://goo.gl/dPPo3G 隨著今年2月開始聯準會升息預期下降,美元強勢的程度已經放緩,新興市場貨幣強勁反彈後已大幅釋放壓力。法人表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領漲全球股市,展望後市,市場預期美國升息腳步放緩、歐日央行將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各國央行還有降息機會,均有利新興市場走勢。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今年投資風格轉向價值型,從股價淨值比(PB)來看,目前MSCI新興市場股價指數的PB約為1.51倍,低於過去10年平均水準的1.82倍,顯示評價仍未偏貴。 全球經濟變數猶存,對於進場股市有些疑慮,但又想參與市場反彈行情的投資人而言,目前為投資進場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的好時點。 統計顯示,投資人於任一個月進場定時定額投資新興市場股市,投資愈久,正報酬機率越高,報酬率也愈亮眼。 凱基投信回測1998∼2016年期間數據,若將定期定額投資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間設定為兩年,則投資報酬率平均約8%,正報酬機率為63%,若將時間拉長到三年、五年及十年,則投資報酬率平均達近14%、31%及近73%,正報酬機率為60%、77%及95%。 陳沅易強調,愈是波動的市場,或隨景氣循環波動的穩健型、積極型基金,愈適合定時定額投資,其平均成本效益得以彰顯。但要留意,選擇市場不同,定時定額累積報酬率也不同,經濟成長率較低的市場,或是基本面不佳的景氣循環產業,往往景氣谷底盤整時間更長,定時定額獲利機率便會大減。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就資金來看,由於各國央行在考量經濟放緩下,可能持續貨幣寬鬆政策,加上聯準會升息機率降低,資金仍有利於新興股市,其中相對看好東協市場。 他指出,東協下半年經濟展望佳,印尼第2季GDP年成長5.18%,優於預期,菲律賓今年GDP成長率也可望傲視新興亞洲國家,預期吸引資金流入機率高,仍樂觀看待東協股市表現,相對看好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為主的東協市場。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表示,受惠今年美元升勢趨緩,油價止跌回穩,新興市場股市終於得以在今年再展雄風,伴隨新興市場不確定性大幅減少,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上升,新興市場憑藉價值面優勢,重拾國際資金關愛目光。 ---------------下一則---------------  牛市當道 後市走升可期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國際統計機構指標顯示,新興市場流動性呈現6年來最充裕,除因經濟體基本面改善,更受益成熟達國家貨幣政策寬鬆,新興股債牛市當道,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JPM新興主權債今年漲14.15%及14.82%,MSCI新興亞洲及JACI高收益公司債指數也走高9.84%及10.91%,在成熟國家低利率或負利率下,新興市場評價面合理,後市可期。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亞高收指數近月上漲1.03%,債券價格上漲6.26%,推動上漲因素為美國升息預期延後,美股續漲,全球央行寬鬆,原物料行情續揚,至8月23日亞高收殖利率6.25%,利差484.9基點,離2014年低點仍有收斂空間。 她指出,展望後市,預期寬鬆環境不變,亞債持續供不應求,使價格緩步向上,亞高收債的低波動短存續特性,使面臨風險時,相對具下檔保護。 鉅亨網投顧指出,目前美國最有可能的狀況是維持低利率,低利率環境下,預期將有更多資金被迫投入新興市場債券等較高收益的投資工具中。在低利率及負利率當道環境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國際債券基金近期持續增加新興市場債,全球債券基金中10.6%比率在新興市場債,達近1年最高水準。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主要國家仍採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有助吸引資金進駐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加上新興市場的企業營運可望持續好轉,且評價面尚處合理區間,利多加持下,新興股市仍有走升契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新興經濟體經濟基本面總體略微強健,東南亞國家近期陸續斥資興建基礎建設,截至2020年底的5年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GDP預估將成長逾30%,助長基建並推升原物料需求及內需成長,加速亞洲成長動能。 ---------------下一則---------------  新興股基金買點到 今年來領漲全球股市2016/08/25 07:27:2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市定時定額投資績效 http://goo.gl/TDe3aE 近期因美元匯率走緩,新興市場貨幣強勁反彈後已大幅釋放壓力。法人認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領漲全球股市,展望後市,市場預期美國升息腳步放緩、歐日央行將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各國央行還有降息機會,都有利新興市場走勢。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今年投資風格轉向價值型,從股價淨值比(PB)來看,目前MSCI新興市場股價指數的PB約為1.5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水準的1.8倍,評價並未偏貴。 由於全球經濟變數猶存,對於進場股市有些疑慮,但又想參與市場反彈行情的投資人來說,陳沅易說,目前是投資進場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的好時點。 根據凱基投信模擬試算,投資人在任一個月進場定時定額投資新興市場股市,投資愈久,正報酬機率越高,報酬率也愈亮眼。 從回測1998年至2016年期間數據來看,如果把將定期定額投資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間設定為兩年,則投資報酬率平均約8%,正報酬機率是63%;如把將時間拉長到三年、五年及十年,則投資報酬率平均達近14%、31%及近73%,正報酬機率各為60%、77%及95%。 陳沅易強調,愈是波動的市場,或隨景氣循環波動的穩健型、積極型基金,愈適合定時定額投資,其平均成本效益得以彰顯。但要留意的是,選擇市場不同,定時定額累積報酬率也不同,經濟成長率較低的市場,或者是基本面不佳的景氣循環產業,往往景氣在谷底盤整的時間也更長,定時定額獲利機率便會大減。 新興市場雖屬波動大的基金類型,但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高,今年來持續吸引全球資金投資,加上其擁有較多人口紅利、龐大中產階級興起帶來需消費商機,中長期趨勢向上,長期定時定額投資到正報酬機會可望增加。 ---------------下一則---------------  多元收益基金 穩健優選2016/08/25 07:15:3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論起今年投信新發行募集(IPO)基金,「多元收益」題材堪稱競爭最激烈。根據理柏統計,27檔今年成立的境內基金中,就有五檔是布局全球的組合基金,迎合台灣投資人擁抱收益的偏好。法人分析,隨著美股屢創新高,回檔的風險也升溫,市場甚至傳出剛過86歲生日、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親上火線,大力作空美股,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持續將多元收益基金納為核心資產,做好避風的準備。 以投信投顧公會分類的全球跨國組合型─平衡型基金來說,今年就有五檔基金搶市,訴求能迎戰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後驗證,這五檔基金平均績效都繳出正報酬,儘管沒有大漲,卻有效為穩健型投資人做好守備工作。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將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表談話,本周美國也將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修正值,預期投資人將謹慎考量今年內升息的可能性,11月美國大選前,市場可能趨於震盪。 ---------------下一則---------------  廣納資產 參與漲升契機2016/08/25 07:14:1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際股市夏季向來有「外資放暑假」一說,今年卻大演資金行情,包含美國、台灣在內的多國股市都改寫新猷。眼見各市場下半年坐擁不同題材,法人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配置多重資產基金,參與市場漲升契機。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表示,為提振國內經濟,因應英國脫歐,全球央行相繼宣布降息,甚至不惜祭出負利率,為全球股市帶來源源不絕的活水,致使今年暑假淡季不淡,不少股市接續創下波段高點。 儘管近日在美國聯準會官員拋出鷹派看法,股市漲升動能出現下滑,但修正幅度不大,主要股市依然保持多頭格局,且不論成熟市場或新興市場,股市不乏基本面、資金面與政策面等利多支撐,預計高檔震盪後,有機會持續攀高。 施厚德指出,看好全球區域股市後市,不見得要直接投資股票基金,多重資產基金的優勢,就是能因應市場環境,動態追求全球收益機會,加上廣納多元資產,讓投資人在低利環境下,依舊能夠參與經濟成長榮景,追求市場回升帶來的資本增值機會。 ---------------下一則---------------  債市紅不讓 國際買盤捧2016/08/25 07:25:1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統計指出,新興市場流動性目前是六年來最大。基金業者指出,這次資金重返新興市場除了考量新興經濟體基本面改善,更多是受益成熟國家貨幣政策方向,在寬鬆趨勢確立不變,新興債市還有熱潮可期。 摩根大通新興主權債指數今年以來上漲14.8%;JACI高收益公司債指數也有10.9%的表現;近七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更吸金202億美元,是兩年來首見,凸顯國際資金尋求收益,對於風險性資產偏好不減。 美銀日前指出,當前熱錢湧入新興市場的趨勢還不會減弱,主因是聯準會升息未有明確方向,有利資金持續流入。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分析,這一波資金流向,一定程度與聯準會保持貨幣政策不變有關,目前市場聚焦明(26)日登場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總裁會議,牽動資金是否將在9月FOMC會議前夕進行調節。 不過,相較成熟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基本面轉向強健,尤其東南亞國家近期陸續斥資興建基礎建設,截至2020年,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GDP預估成長超過30%,不但推升建設和原物料需求,內需增長可望形成正向循環,長期依然有利資金轉進新興市場。 根據OECD和世銀資料,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國家跟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的差異自去年起開始反轉拉大,今明兩年差距將更進一步擴張,在實質經濟基本面撐腰下,新興債強勢走升,不但國際買盤連續搶進,基金投資人熱度持續升溫。 皮耶指出,儘管新興市場債券與成熟市場債券間的信用利差因資金大量流入,已收斂至332的水準,但現階段利差仍高於五年平均值,距離過去低點還有一段距離,代表新興債光景可期。 此外,多數新興國家債信評等預期上調到投資等級,收益率相當誘人,中長期趨勢將向上發展。 ---------------下一則---------------  長期布局新興債 更勝新興股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今年重投資市場鎂光燈,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債市,統計過去七周共流入202億美元,國際美元轉弱推升大宗商品價格,也推升新興貨幣走高,短期內預期美國將維持鴿派,市場風險情緒依舊良好,新興債的年化報酬與報酬風險比,超越新興股市,成為資金回流新興市場的首選。 野村投信表示,統計2006年以來,新興股債和其他債券的報酬與風險表現,新興股市的年化標準差高達23.52%,反應市場波動極高,但年化報酬率僅3.54%,投資人長期持有未必有滿意成果;反觀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年化報酬率將近8%,但年化標準差僅8.85%,年化報酬風險比達0.9%,遠優於新興股市。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認為,目前新興債市評價仍相當吸引人,的確看到新興市場經濟出現穩定跡象,商品價格回穩與低利率環境,都將有利於新興市場資產未來的資金流向。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從新興國家的外匯、財政、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系統的體質及法規健全度等因素評估,多數新興國家在過去幾年已提升經濟體質至更佳狀態,足以因應海外的衝擊,因此持續看好基本面具改善空間、具高殖利率、及具有降息及政策作多題材的新興債市。 ---------------下一則---------------  高收益債擁債息 不怕升息、油來亂2016年08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高收益債指數大反彈1成後,雖面對難以預測的油價,及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兩大變數,但下半年大環境仍利於高收益債表現,因穩定債息收入與中性溫和經濟成長,有利投資人持有,短期可能受油價漲跌或升息影響趨震盪,卻提供美、亞高收債進場布局佳機。 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顧問Curt M. Burns表示,就基本面來看,美國在全球市場當中是相對穩健良好的,伴隨著美元升值,在當前全球低度成長、低利率及美元強勢的環境下,美國高收益債券挾著6∼7%殖利率收益,在各類資產中相當具吸引力,且波動度低於美股和全球股市近4成。 今年可能提高的違約率風險;Curt分析,高違約率年度不盡然會拖累高收益債表現,以CCC級債為例,違約率將遞延反映在利差擴大後,當違約率升高時,反而是指數利空出盡、高報酬反彈之際。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美林全球政府債券收益率0.54%,新興市場主權債平均收益率4.54%,資金寬鬆環境下,新興債自然吸引尋求較高報酬資金進駐。 但美元能否走出震盪格局,取決於Fed升息決定,建議布局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債券,減少新興貨幣匯率波動風險。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認為,美債殖利率穩定於低水位盤整,避險資產需求仍大,亞洲信用市場持續緊縮狀態,推升投資等級債券價格,因市場基本面仍強勁,遭超賣的亞洲本地貨幣及公司債券後市仍有機會。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強調,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尋找相對高收益資產已成為市場共識,亞債波動度相對股市較低,且殖利率相對公債較高,在加上新興亞洲的經濟成長前景看好,預料亞債將持續受到市場青睞。 ---------------下一則---------------  高收債吸金力猛 近二周流入23億美元2016/08/25 07:29:1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指數漲幅 http://goo.gl/j1wKQG 全球寬鬆浪潮來襲,近二周湧入高收債市,累計回流金額達23億美元,但受發債量縮減影響,市場出現一券難求,推升價格走勢持續翻揚。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將在周五發表深夜談話,市場觀察以待,資金撤離股市轉向債市,坐擁高息優勢的高收債繼續吸金。據EPFR統計,近二周高收債基金流入23億美元,今年以來流入132億美元。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翔指出,市場對於聯準會9月升息的看法相當分歧,雖然美國就業市場好轉,聯準會最在意的通膨數據依然只有1.5%,不 及目標的2%,使得期貨利率推測年底升息的機率一直徘徊在50%附近。在此情況下,利率敏感較高的公債與投資等級債首當其衝,反觀高收債持續吸引資金轉 進。近期許多公司接獲增額發行機會,反映了高收債的需求日益增強,甚至因為整體發債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4%,導致一券難求,支撐債券價格走高。 觀察債券指數表現,巴克萊環球高收益債券指數已來到歷史新高,NN(L)環球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經理人都霆宇(Tim Dowling)指出,過去20年環高收指數共七次明顯下跌,平均跌幅12%、歷時一年可收復失土。 但近年這波修正受到油價滑落,能源業高收債引發違約疑慮,指數經過兩年至今年7月才收復失土,分析背後影響的多項負面因素已見反轉,包括指數走勢開始與油價脫鉤,加上負利率驅動資金追逐收益,高收債評價合理,還有上漲空間。 統計下半年以來,高收債指數上漲超過4%,超越新興市場主權債、新興市場公司債和美國投資等級債的漲幅,且能源業債券隨著油價趨穩,與大盤指數的利差回到常態水位,整體高收債違約率落在3.7%的低檔位置。 黃奕翔認為,從資金面、供需面、價值面與信用面四大面向考量,可逐步增加債券曝險比重,留意消費相關產業配置比重較高,並以B到BB級等較高評級的持債部位高者,可優先加碼。 ---------------下一則---------------  美同類商品 殖利率誘人2016/08/25 07:27:4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本周五將在央行年會發表演說,是金融界近期的焦點,讓今年已彈升超過一成的高收益債後市備受矚目。 面對油價、美元及Fed升息的市場變數,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顧問Curt M. Burns今年二度來台,針對高收益債市下半年投資機會提出新方向。 當前全球投資人最擔心的變數,就是Fed升息所帶來的衝擊。Curt表示,美國升息勢必將影響公債表現,但根據預測,美國利率今年底僅將緩升至1.8%,2017年年中僅約2%,更重要的是,美國高收益債與美國公債長期是微幅的負相關(-0.19%),也就是說,在緩步升息及負相關環境下,投資人仍可適度持有高收益債。 1996年至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有九次增加了100個基準點,不過高收益債券在這九個期間,仍有七個期間擁有正報酬,也印證了美國高收益債與美國公債負相關關係。 再從基本面來看,美國在全球市場當中是相對穩健良好的,預期美國經濟將持續以2%的速度成長,為高收益債券提供環境上的支撐。 如加上美元也在升值趨勢上,在當前全球低度成長、低利率及美元強勢的環境下,美國高收益債券挾著6%至7%的殖利率收益,自然在各類資產中相當具備吸引力。

小媽精選1050824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4日
公開
6

7月流入158億 新興股基金受青睞2016/08/24 07:20:3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下半年以來,新興市場基金與全球高息股基金受歡迎,但歐洲、美國及中國股票基金仍為淨流出,主要是因為英國脫歐、美股已到歷史高點、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前景有疑慮。 在晨星(Morningstar)統計的前十大熱銷基金名單上,7月終於出現股票型基金。整體來說,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7月共吸金新台幣158億元,只略低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166億元,主要是因為新興市場陸續傳出利多。 相反的,歐股基金7月流失最多。依晨星的分類,歐洲大型均衡型股票單月失血約490億元,歐洲股票(貨幣對沖)基金流失300億元,歐洲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則失血157億元,分居淨流出排行榜的第一、二、四名。 美股基金同樣遭大量贖回,尤其是美國大型增長型基金及大型均衡型基金,連全球大型價值型基金也受到波及。晨星分析,能源產業表現仍受制於低能源價格,低利環境也替金融業獲利增添不確定性,投資人陸續將資金轉出全球大型價值型基金。 中國股票型基金則連續第九個月淨流出,7月淨流失近130億元,但比上個月略為下降9億多元。晨星指出,深港通將開通,有助於降低投資人調整中國市場的意願。 ---------------下一則---------------  牛市卡位 A股基金可加碼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國國務院確定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A股量能逐漸回溫,滬股通也持續淨流入,外資也積極卡位下一波牛市,法人分析,深港通上路後,可望點燃沉寂逾一年的A股行情,建議可趁此時加碼,以降低平均投資成本,加速解套的時間。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觀察,2014年滬港通開通經驗,公布細則後,價量緩步上揚,自公布細則至正式開通前這段期間,上證綜指漲幅逾3成;而正式開通後,更上演爆發性行情,上證綜指於滬港通正式開通至2015年高點上漲逾90%。 張徑賓分析,若投資人於今年初上證綜合指數約3,600點時進場,單筆買進10萬元A股基金,若於目前點位加碼1倍原始投資金額,指數上漲至3,350點(漲幅約8%)即可達損益兩平;若加碼2倍原始投資金額,也就是20萬元,則指數只要上漲5%就損益兩平。 反之,若此時不加碼,需等指數重返3,600點,也就是漲幅約16%,才可解套,張徑賓建議,持有較高成本的A股基金投資人,應把握此時深港通甫宣布之際,再進場。 統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鄭宗傑表示,本季以來全球股市普遍上揚,美股屢創新高,亞股也全面上漲,其中以香港表現最亮麗,恆生指數漲幅9.6%居亞股之冠,可見英國決議脫歐後流出的資金讓亞股受惠不少。 目前全球多數股市評價已偏貴,港股即便在創今年新高後,股價淨值比(PB)也僅1.1倍,仍低於歷史平均的1.5倍,便宜股價對國際資金及大陸深港通啟動後的南下資金有吸引力,估計年底前還能有15%的上漲空間。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指出,深港通最大意義在於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包含大量的中、小型股、民企股和創業板股,一些新興企業也會選擇到深圳掛牌,可說涵蓋大多大陸新經濟代表企業,較不受現階段經濟調控影響。 盧正穎強調,深港通充裕A股資金活水,除了短期的深港通題材,中期還有2兆人民幣的養老金入市議題、而納入MSCI指數則是長期最終趨勢,對照目前大陸本益比處相對低檔,建議拉回便可布局。 ---------------下一則---------------  陸股喜迎金九銀十 上漲機率估七成2016/08/24 07:22:1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上證指數近十年各月份平均報酬率與收紅機率 http://goo.gl/8cbzKX 中國「金九銀十」旺季來臨,根據統計,陸股9月至10月受惠消費熱潮,股市往往收紅慶祝,上漲機率達到七成,並列全年上漲機率最高的月份。 富蘭克林華美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九月下旬中秋連假以及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商機,將帶動內需與消費產業積極鋪貨,今年以來白酒、乳業受益於消費升級,企業利潤提升,股價表現不俗,旺季續航力道可期。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所謂「金九銀十」,代表中國九到十一月連綿一季的消費旺季,包括九月返校商機、中秋節、十一長假、十月百貨周年慶,以及雙十一購物節,消費熱潮從實體店面串聯到網路電商,舉凡零售、旅遊觀光、消費類股都有業績行情,使陸股不看淡。 就宏觀角度看,服務業是中國結構轉型的主力扶植板塊,黃筱雲指出,服務業產值占中國GDP比重超過一半,成為官方作為彌補傳統產業出口衰退的重點。依據政府支持力道,麥肯錫預估,中國勞動人口消費金額未來15年將翻倍成長,占全球消費金額的比率上看12%。 低利環境也可望為陸股推一把,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近期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7%,寫下2009年以來最低,隨著債市收益率下滑、保費增長,保險資金對於股市的需求配置將提升。 此外,近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面積成長加速,新開工面積增長卻趨緩,代表地產商不願投入地產開發,為有效運用閒置資金,加碼A股的意願有望增加。 伴隨債券利率走低,高配息且低估值的價格型股具有表現機會,特別是受惠中國消費升級的消費類股,從家電、醫藥、食品到零售類股,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繳出不錯漲幅。 葉宇真指出,相關類股都有實績支撐,面對消費旺季報到,還有發揮空間。 ---------------下一則---------------  深港通年底上路 科技、汽車類股迎錢潮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深港通將上路,從新增標的角度來看,深股通以成長性行業為主,港股通則新增50億港幣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成分股,因此對高成長股最為有利,看好科技及汽車類股,選股策略是決勝關鍵。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指出,上半年對大陸經濟環境的過度悲觀,多類產業庫存水準偏低,在需求未出現明顯衰退下,進入第3季後,將帶來回補庫存的需求。 此外,透過對產業及個別公司的調查研究,在手機規格升級、車聯網等趨勢帶動下,上半年財報超過市場預期的可能性偏高,對下半年的展望也偏向樂觀,針對評價低估並具高成長性的科技股偏多布局。 朱繼元認為,接下來選股的重要性更為提高,預期四個月後,深港通平台可正式登場,將擴大投資範圍,納入具高成長性的個股以加強基金投資組合。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深港通的題材性增溫與基本面漸次回穩下,陸港股預料將緩步走升,H股因折價優勢而具想像空間。他認為,陸股自去年年中的高點修正以來,股市價值面已明顯修正,企業獲利近期也出現落底回升之基,在基本面漸次回穩下,也可望成為另一股令股市向上攻堅的推升力道。 至於港股方面,更將因為目前H股仍相對A股有明顯的折價利基外,預料在政策準備期中與政策上路後,將呈現緩步走升的格局,中長期投資人可擇機分批介入。 ---------------下一則---------------  陸港股漲勢爆發 亞股同步沾光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滬港通與深港通上路前後亞股表現 http://goo.gl/uPf5OG 深港通議題持續發酵,市場看好深港通年底前即將通車,資金紛紛搶先卡位大陸與香港股市,法人指出,據統計,每當大陸祭出振興股市方案,周邊亞洲股市也有望隨陸股上攻而同步沾光,上演齊揚的多頭效應。 摩 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根據2014年滬港通通車前後的亞股表現,雖然滬港通上路前一季亞股漲跌互見,但正式啟動後3個月,亞股全面翻紅走揚,除陸股飆漲 三成,東北亞的台灣、日本,及東協國家印尼、菲律賓等,也繳出逾5%的好表現。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建議,若要搶搭多頭行情,投資人不妨鎖定亞太高息股,由於亞洲仍處於實質正利率環境,企業體質良好,持有現金比重較其它地區高,有助促進 企業提高配息率,目前亞太高息股平均逾5%的股息率,優於全球高息股的4%,本益比又較全球高息股低,深具投資價值。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深股通範圍預計涵蓋深證中小創新指數及深證成分指數,以及深交所的A+H股,港股通則由目前的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和A+H股外,預計新增恒生小型股指數。 ---------------下一則---------------  深港通炒熱A股 亞股可望搭便車2016/08/24 07:28:4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深港通與滬港通上路前後亞股表現 http://goo.gl/H2NIzi 深港通預定年底上路,資金搶進陸港兩市,根據基金業者觀察,每當中國大陸祭出振興股市方案,周邊亞股也有機會搭順風車,加上時序邁入旺季,亞股多頭效應待發。 統計2014年滬港通開通前後的亞股表現,滬港通上路前一季,亞股漲跌互見,但正式啟動後一季,亞股全面收紅,除了陸股上漲三成以外,台灣、日本、印尼及菲律賓也交出逾5%的漲幅,A股利多帶動資金匯聚亞股。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亞洲區內經濟貿易連結度高,特別是東北亞和東協的經濟與中國大陸的依存度緊密,使得大陸股匯市表現都牽動周邊國家發展。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觸底反彈,電量和新屋開工等領先指標止穩,配合深港通開放與10月六中全會加持,陸股行情可望續航。 今年在熱錢推升下,深港通消息釋出前夕,亞股已先大漲一段,香港、印尼、台灣和泰國近一季漲幅都達到雙位數,替下半年行情營造正向氣氛。 統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鄭宗傑指出,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熱錢不斷從歐洲成熟市場轉進亞洲,目前只有港股是少數稱得上便宜的標的,即使港股來到今年最高,股價 淨值比僅1.1倍,仍低於歷史平均的1.5倍,吸引海內外資金布局。面對熱錢急尋收益,港股擁有近4%股息殖利率,港股年底前還有15%的反彈空間。 ---------------下一則---------------  亞太財富增長 冠全球2016/08/24 07:26:3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億萬富翁及財富分布狀況 以及今年來股市表現 http://goo.gl/OQ66mM 最新Wealth-X年度億萬富翁調查近日揭曉,去年新增億萬富翁中,超過五成來自於亞太地區的貢獻,而這些新增富豪的財富值占整體比例更直逼七成。 摩根投信表示,亞太地區近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帶動民間財富大幅累積成長,報告顯示去年亞太國家的億萬富翁人數較前年成長了14.2%來到678人,正式超 越北美的628人,其擁有財富也較前年增加16.5%至1.76兆美元,不論是富豪人數或財富的增長速度,皆高居全球之冠。 進一步檢視億萬富翁人數的變化,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太去年新增富豪高達84人,不僅遠遠領先北美的19位,也是歐洲地區的近三倍之多,而財富效果同步反映至股市,MSCI亞太(不 含日本)指數今年來漲幅高達9.6%,不但遠優於歐洲的負報酬,也較近來股市屢屢飆出歷史新高的北美區域還亮麗。 亞太國家去年再度扮演引領全球富翁和財富的成長引擎,高達56.76%的新增億萬富翁來自亞太地區,且亞太區貢獻了去年全球64%的新增財富,其中,又以中國和東協兩地區的貢獻度最高。 羅傑瑞強調,亞太地區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近年來國民所得大幅成長,支撐內需消費成長力道起飛,眼見財富效果持續發酵,引爆的多元內需消費商機相當值得期待,有望支撐亞股漲升動能,惟近期市場不確定性再度升溫,建議以股債兼具的方式參與亞太成長契機。 羅傑瑞建議,亞股估值偏低、亞債波動度低等優勢,下半年有機會再見到亞洲股債市的補漲空間;投資人若要參與亞洲市場,可透過亞太入息、亞太高息平衡等基金 介入。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目前挹注新興市場的資金多來自收益型基金、全球型股票基金和多元資產基金,顯示在高殖利率和高股息率的 支撐下,新興亞洲股債仍受市場青睞。 ---------------下一則---------------  3利多 亞洲股債吸金力強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各國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c6Zr65 亞洲基本面與資金面有力支撐,加上政策面改革,三大利多加持下,股債市投資前景不變,但面對高檔震盪,法人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以亞洲區域基金或亞洲平衡基金為核心,及亞洲債市相對低波動及高報酬率投資優勢。 亞洲具備資金多、獲利多、改革多三大利多優勢,預期亞洲股市多頭行情可望獲得延續。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分析,今年以來亞股明顯受惠外資資金湧進推升,但現階段亞洲各國股市外資買超占市值比重僅約0.4%,顯示目 前資金狀況尚屬健康水準。MSCI亞洲指數企業獲利7月獲上調0.3%,為逾2年來首次獲上調,顯示企業獲利前景改善,帶動股市走揚。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今年來資金回流亞洲趨勢明顯,特別是英國脫歐公投後更加顯著,顯示在市場動盪加劇的環境下,基本面及成長性較佳的亞股相對較受青睞;且政府積極推動改革刺激政策及改善經商環境,吸引海外資金進駐,中長期仍看好亞股表現。 宏 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認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隨美債殖利率下滑,顯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在這一波變動中,成為良好避險工具,需求上升 明顯。政府債券殖利率下滑至低位區間,企業信用利差推升,由於基本面強勁,在波動影響下被超賣的亞洲公司債券仍具投資機會。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指出,今年上半年亞洲高收益債發行淨額僅130億美元,創7年來新低,在供給量大幅減少下,為後市價格帶來強力支撐。 全球負利率債券占比已達3成,更有近5成的債券收益率低於1%,但亞洲高收益債具有高達6.3%殖利率,將是低利環境下的絕佳資產配置。 ---------------下一則---------------  亞股動能強 錢景亮眼2016/08/24 07:22:3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下半年以來全球投資氣氛好轉,隨美國穩健復甦、中國經濟硬著陸疑慮解除、日本加大刺激方案,增添亞太股市投資吸引力,法人認為,隨消費旺季來臨將帶動亞洲出口,挹注亞太經濟成長動能。 彭博資訊統計,目前美國、歐洲股市本益比分別約是21倍與22倍,亞太(含日本)股市本益比約17倍,配合基本面好轉,提高亞太股市的投資價值。 隨9月返校潮,以及接下來的萬聖節、聖誕節等消費旺季來臨,加上iPhone新機將問世,法人預估包含台灣等亞洲國家出口可望漸入佳境。復華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後續科技股表現可期,看好台灣、中國、日本及南韓等相關價值成長股,以及龍頭股;美國半導體及生技類股有表現空間。 黃壬信指出,亞洲國家經濟型態多元,囊括出口代工、內需消費、原物料生產等多項競爭力,此外,新興跨國企業競爭策略能因應趨勢創新靈活,投資機會多,建議可透過區域型基金布局,參與亞太市場成長契機。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日前上調中國、日本的經濟成長率,2016和2017年中國分別增長至6.6%和6.3%,調升0.3%、0.2%個百分點;日本0.7%和0.9%,二年度都調升0.4%個百分點。穆迪報告指出,調升中國經濟成長是因為其強大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加上大宗商品價格料溫和復甦,資金流向正面,有助亞太及整體新興市場經濟回穩。 安聯亞洲動態策略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受惠全球景氣緩和復甦,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延後以及英國脫歐風險降溫,亞太股市動能增,包括循環消費、科技、金融和原物料類股也 受惠。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分析,東南亞國家近期陸續斥資興建基礎建設,截至2020年底,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的GDP預估將有雙位數成長,基建預算擴大至3兆美元,基建推動更能加速亞洲各地成長動能。 ---------------下一則---------------  日8月製造業PMI 半年來首見揚升2016年08月24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製造業活動露出回穩曙光,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連續第6個月處於萎縮,卻是今年2月以來首見揚升,反映出日本經濟似有逐漸從今年初低谷翻身的跡象。 周二出爐的IHS Markit�日經8月日本製造業PMI初值,經季調後由前月的49.3上揚到49.6,6個月來首度回升。 不過8月指數依然在50點景氣榮枯分界線之下,萎縮情況已維持6個月,所幸跌勢較過去輕微。 分項指標方面,產出指數自7月的49.4爬升到50.6,也是自今年2月以來首見揚升。 但聘雇指數從7月的50.5下滑到49.5,係去年9月以來首度萎縮。8月新訂單及新出口訂單(雙雙以可觀速度滑落。 IHS Markit經濟學家菲迪斯(Annabel Fiddes)指出:「日本製造業部門在8月逐漸趨於穩定,但PMI相關的數據反映出,製造業呈現多空交錯的態勢。產出指數半年來首度擴張,新業務及出口銷售縮幅也見趨緩令人振奮,然聘雇指數去年9月以來首見滑落。」 該經濟學家另提到,「客戶需求相對疲軟加以日圓走強,迫使日本製造業者大砍產品售價,降幅創2012年10月來之最,藉以吸引新業務。」 周二早盤日圓兌美元匯價一度升破100日圓大關,但尾盤回貶到100日圓價位,終場報100.82兌1美元。 瑞士信貸證券日本首席經濟學家白川浩道(Hiromichi Shirakawa)指出,有2大風險威脅日本經濟,一是日圓升值,另一是日本長期利率走揚。他表示,瑞士信貸認為日圓兌美元升破100日圓關卡的態勢明朗,明年底之前甚而升破90日圓。 ---------------下一則---------------  歐企發特別債 專售ECB 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歐洲央行(ECB)資產購買計畫擴大至公司債的方案已在信用市場引發高度關注,部份投資銀行與企業甚至特別發行專售給ECB的債券。 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相關資料後發現,ECB至少已有2次透過私募(private placement)的方式直接向歐洲企業購買債券,而經手的投行都是摩根士丹利。 此一情況凸顯出在非傳統的貨幣政策環境,投行與企業已針對央行極端的貨幣政策採取迅速的因應措施。過去10年來大規模購買政府公債的量化寬鬆措施早已見怪不怪,如今央行甚至還邀請民間業者為其購債計畫設計出新標的,以利其持續向金融體系大量注資。 ECB雖未直接指示企業開發出特定的債券供其收購,但已表明將是急切的買方,也公布了希望購買的清單。 指名購買的央行不只ECB,日本銀(央)行去年底也宣布將購買由「擴大資本投資與增聘人力」企業組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等於是指導基金業者備好可讓日銀購買的相關ETF。 央行大肆收購債券對於企業與政府而言是一大利多,因企業與政府可以用低到不能再低的利率舉債,但市場也有一派聲音批評央行相關的貨幣政策,反對的主要理由是央行此舉將壓縮其他投資人的投資收益率,及經濟與金融體系負債過高。 相較於美國、英國與日本,ECB算是比較晚實施資產購買計畫的央行,一直到2015年才首度採取量化寬鬆措施,但不實施則已,一實施便是超大手筆,今年3月更將每月購債金額從600億歐元加碼至800億歐元,並宣布很快就會將公司債納入購買標的的資產清單。 在大手筆買進大量的政府公債後,ECB已面臨市場中公債快被其買光的困境。 根據ECB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從6月初開始收購公司債至8月12日止,ECB總共已買進逾160億歐元的公司債,其中絕大多數是在次級市場買進已發行的債券,新發行債券僅占一小部份。 ---------------下一則---------------  英國脫歐不利因素尚未傷害經濟 歐8月綜合PMI 創7個月新高2016年08月24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研調機構Markit周二公布,歐元區8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上升至53.3點,高於7月終值53.2點,創7個月新高。顯示歐元區景氣持續成長,英國脫歐的不利因素尚未傷害歐洲經濟。 其中,8月服務業PMI,從7月52.9點上升至53.1點,創3個月新高。雖然製造業PMI從52點下跌至51.8點,創3個月新低,但產出次指數從53.9點上升至54點,創8個月新高。指數高於50臨界點反映經濟成長。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遜(Chris Williamson)說,歐元區第3季經濟仍然穩定成長,沒有跡象顯示復甦態勢受英國脫歐的不確定因素影響。 他指出7月多項經濟數據都優於預期,顯示歐元區7月經濟年增1.2%,與上半年裡平均每月經濟年增幅一樣。 國際貨幣基金(IMF)7月把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從原先預估的成長1.5%調高至成長1.6%。 但IMF也警告隨著英國脫歐影響慢慢浮現,明年歐元區經濟增幅將縮小至成長1.4%。 Markit同時公布德國8月綜合PMI初值,從7月55.3點終值下跌至54.4點,創2個月低點。其中,服務業PMI從7月54.4點下滑至53.3點,創15個月低點。至於製造業PMI則是從53.8點下降至53.6點,創3個月低點。 雖然8月PMI數據反映德國經濟成長幅度縮小,但指數仍然在50臨界點以上,尤其製造業的8月新訂單,在國內與海外需求強勁下持續成長並優於市場預期,新出口訂單更創2年半來第2大增幅。 連經濟還在掙扎的法國,其8月綜合PMI也從7月的50.1點,跳升至51.6點,創10個月來最大增幅。 IHS Insight經濟學家亞契(Howard Archer)說,PMI數據顯示英國6月公投脫歐到目前為止,尚未明顯衝擊歐洲的經濟活動。 ---------------下一則---------------  德法義領袖會談 協商歐盟未來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文正�綜合報導 歐盟「三巨頭」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歐蘭德及義大利總理倫齊,22日登上極具象徵意義的義大利小島文托泰內(Ventotene),祭拜「歐盟之父」斯皮內利(Altiero Spinelli)陵墓,展現英國脫歐後重新出發的共同承諾,誓言將帶領歐盟邁向歷史新頁。 三巨頭選擇此島舉行非正式峰會,別具象徵意義。二戰期間,義大利政治學者斯皮內利於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囚禁於此島。他與其他被囚學者在島上發表「文托泰內宣言」,倡議歐洲國家成立單一聯盟,繼而啟發歐洲聯邦主義,促成歐盟的誕生,被譽為歐盟之父之一。 梅克爾等人先在島上祭拜斯皮內利的陵墓,獻上象徵歐盟旗幟的藍色及黃色鮮花。之後,他們登上停泊在附近、現擔任拯救難民及反偷渡行動的義大利「加里波底號」(Garibaldi)航空母艦,舉行1小時的峰會,商討英國脫歐後歐盟的未來,以及經濟與安全等議題。 3人隨後在「加里波底號」甲板上舉行記者會。東道主倫齊表示:「許多人認為,英國脫歐後,歐洲已經玩完,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尊重英國人民的抉擇,而我們也想要撰寫未來的新頁。抱怨很容易,而歐盟就是最好的替罪羔羊,但這可是攸關和平、繁榮及自由。」 梅克爾則說,歐盟誕生於歐洲史上「最黑暗的時刻」,現時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在經濟方面更需大力促進成長,提供就業機會,讓人人有工作,對未來懷抱希望。歐蘭德坦承,歐盟面臨分裂的危機,建議從經濟、國防及安全等3面向注入「新動力」。 針對伊斯蘭恐怖分子多次在歐洲發動恐攻,3巨頭一致表示,將強化內部及外部防禦措施,包括更好的情報分享及增強邊境防禦。歐蘭德說:「基於安全因素,我們需要可資防衛的邊界,我們也希望在對抗恐怖主義方面,能有更多協調合作。」 此次三巨頭會商,旨在為9月在斯洛伐克舉行的歐盟27國峰會暖身、尋求共識。 ---------------下一則---------------  美8月製造業景氣 持續擴張2016年08月24日 04:10工商時報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美歐8月製造業PMI http://goo.gl/nxb9H9 根據市調機構IHS Markit最新報告,美國8月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不過略弱於前月,由製造業產出持續顯著成長支撐。另外根據美國商務部,7月新屋銷售升至近9年最高,顯示美國房市成長動能強勁。 美國8月份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到52.1,較前月的9個月高點52.9下滑,但仍遠在景氣擴張線50點之上,且自2009年10月以來每個月均維持擴張。 儘管如此,8月數據已落於金融危機後以來的平均數之下,一方面由製造業產出強勁成長支撐,另一方面製造業新訂單與新增就業成長均減緩。 8月份製造業產出為連續第3個月增加,增幅大於前月,來到9個月高點,主要由新產品、市場基本需求提升及行銷策略拉抬成長。 新訂單增加的速度略有減緩。隨著出口銷售以將近2年來最快的速度成長,國內需求顯得相對疲弱。部分製造商表示,客戶選擇在美國大選前按兵不動,也有製造商回報表示收到來自海外的大批新訂單。 至於製造業就業僅小幅增長,成長速度來到4個月最弱,此一指標通常與新訂單增加數量連動。此外,員工效率提升也削弱就業成長。 另外,美國商務部同時發布7月份新屋銷售數據,獨棟新屋銷售經季調後較前月強勁增長12.4%,換算年率為65.4萬戶,強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減少至58萬戶,房市景氣強勁成為美國經濟今年最大亮點。 7月銷售數據為2007年10月以來最高水準,較去年同期則大增31.1%。 6月數據則自59.2萬戶下修至58.2萬戶。今年前7個月新屋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12.4%。 美國房市受歷史低檔的房貸利率、國內薪資成長、就業市場成長穩健等原因支撐,購屋的人多。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6月份成屋銷售成長也是近10年來最強勁。 ---------------下一則---------------  奧運機器人搶鏡 類股風光2016/08/24 07:27:3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2016年里約奧運順利閉幕,今年大會採用多項機器人科技應用,包括潛水夫攝影機器人、無人機等,提供不同的觀賞體驗,而這些科技的展示,也帶動相關機器人個股股價齊步走揚,如供應無人機數位多媒體核心處理器的AMBA,於奧運期間漲幅超過1成,同時ROBO GLOBAL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指數亦續創波段新高。 整理此次在奧運賽場上出現的機器人,除了轉播用的潛水夫攝影機器人與無人機,還有華盛頓郵報的機器人記者、iRobot 510機器人警察等,展現各種創新應用,相關機器人公司股價表現也相當亮眼,AMBA、iRobot於奧運期間分別強漲12%、5%,ROBO GLOBAL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指數則上揚2.8%。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談到機器人許多人會認為是高科技產業,但是從奧運機器人運用的案例顯示,機器人的應用已經滲透至各領域,像是本屆奧運賽場便環繞許多機器人,而下一屆主辦國為日本,相信會在運動場上看到更多機器人的身影,尤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提出「機器人革命」的口號,目標到2020年東京奧運為止,產業要擴大為目前的3倍,達2.4兆日圓,其規模發展不容小覷。 法人指出,整體機器人產業只有3成與高科技相關,有多達7成是與工業、醫療、非必需消費、能源等自動化產業緊密結合。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認為,其中像是無人機產業就極具潛力,可應用在政府公共服務、參與救災重建應用。 ---------------下一則---------------  生技股瘋併購 後市俏2016/08/24 07:31: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醫療產業本月重要併購案 http://goo.gl/ZOj0ko 本周美國重量級藥廠輝瑞(Pfizer)宣布以140億美元收購研發抗癌藥物的生技大廠Medivation,是美國今年來最大生技業併購交易,消息公布後 Medivation股價應聲上漲,連帶激勵具有潛在被併購機會的個股開出漲勢,如BioMarin、Incyte、Tesaro股價漲幅均超過4%,推 升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22日大漲2%。 法人指出,預料未來醫療產業還會有更多生技業併購案,投資人可把握機會進場,掌握併購風下的投資契機。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分析,Medivation是加州的獨立藥廠以生產治療攝護腺癌、乳癌藥物引發市場關注,除了輝瑞之外還有不少大 廠企圖「搶親」,這次輝瑞出手併購Medivation,等於是搶下抗癌藥物的重要灘頭。目前腫瘤藥品市場極具成長潛力,但目前各大廠研發競爭激烈,具有 獨特技術能力的藥品才能擁有定價優勢,Medivation的藥物研發動能,將在輝瑞發展抗癌藥物與免疫療法藥物的混合治療的道路上,助其一臂之力。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輝瑞併購案對市場有兩個重大意義,首先,此為輝瑞今年以來的第2宗併購案,顯示輝瑞積極跨入癌症等領域,此舉將可 望持續帶動大型生技M&A併購動能;其次,與輝瑞一同競標的法國製藥大廠因為今年已二度併購失利,料仍將積極尋找下一個併購對象,進而帶動生技產 業M&A併購動能。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指出,低利率環境讓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備充沛的資金實力,看好擁有創新技術或潛力產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將成為被併購的主要目標,其中 癌症及罕見疾病藥物因擁有較佳成長前景,相關藥物研發商有機會成為大型藥廠青睞的合作對象,可望受惠於併購交易增溫的趨勢。 法人認為,醫療是美股第2季財報表現最出色的產業,基本面良好無虞,輝瑞重金買下Medivation後,在併購題材的助攻之下,生技股下半年的反彈有機會更加強勁。 ---------------下一則---------------  人民幣熱錢將湧入 陸債潛利無窮2016年08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將在今年10月生效,看好「入籃」可望帶來的大利多,全球央行掀起一波購債熱潮。據英商渣打銀行預估,未來5年,將有7兆人民幣的資金湧入大陸債市,有利延續人民幣債券的牛市行情。 搶在人民幣納入SDR正式生效前,英國、香港、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智利、俄羅斯等各國央行,已經展開搶購人民幣債券的行動。渣打銀行指出,隨著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以及大陸債市納入大型國際債券指數,將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搶買人民幣債券。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近期在岸和離岸匯率總體而言,均保持在基本穩定度,匯率壓在相對下緣區間,在債券布局上,建議以美元為主,主因美元債流動性較高,且較不易受到匯率波動影響,人民幣長線仍有升值需求在,人民幣相關資產長線仍具投資潛力。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Neal Capecci指出,美元計價的大陸公司債深具機會,其中,特別偏好短天期和投資等級公司債,例如對經濟發展具策略重要性的國有企業,或是將獲益於大陸境內低再融資成本的房地產開發商。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以姍表示,目前境外機構持有大陸債券的比重不到2%,遠低於美國的48%、南韓的23%和日本的8%。在納入SDR效應與人民幣作為相對高息貨幣的誘因下,預估未來5年熱錢會大量湧入人民幣資產,至2020年時,境外機構與各國央行的持債總額會7.1兆人民幣以上。 陳以姍表示,大陸政府上半年推動供給側改革取得初步成長,信用債系統風險得到緩解。 此外,她表示,由於市場對固定收益類商品的配置需求仍高,債券可望吸引市場青睞,建議投資人加碼大陸境內人民幣高收益債券與境外點心債、陸資美元債等基金,多元配置。 ---------------下一則---------------  高收債基金買氣爆發 三檔擠進7月熱銷前十大排行2016/08/24 07:19:2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7月全球熱賣的台灣核備基金十強 http://goo.gl/ypilIm 下半年以來,投資人風險承受度提高,資金回流風險資產,在7月人氣最旺的十檔基金中,有兩檔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三檔高收益債券基金。 晨星(Morningstar)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到7月逐漸淡化,加上美國就業市場及企業財報偏多,英國政治及義大利金融機構風險降溫,歐美央行利率決議符合預期,全球股市一掃陰霾,普遍收紅。 從淨流入前十名的基金名單來看,投資人更願意冒險,第3季的投資氣氛與第2季大不相同。在今年4月,前十大熱銷基金中,高達五檔是貨幣型基金。 晨星統計,在台灣核備的所有共同基金中,7月以聯博美國收益基金最受歡迎,在全球共吸金新台幣310億元,大幅領先第二名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的127億元、第三名路博邁高收益債券基金的126億元。 聯博美國收益基金、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都是由同樣的經理團隊操盤。由於這兩檔基金名列銷售冠軍及亞軍,聯博順理成章成為7月最受歡迎的基金品牌。 聯博美國收益基金主要投資在美元資產,採啞鈴式投資法,一邊是保守的美國公債超過三成,一邊則是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則始終是國人最愛的共同基金,國人持有超過3,500億元,基金除布局高收益債券以外,也有新興市場債券。 第四、五名分別是貝萊德亞洲老虎債券基金、摩根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貝萊德亞洲老虎債券基金已是連續第11個月享有資金淨流入,在7月進入前十名。 ---------------下一則---------------  低利環境 新興債魅力大2016/08/24 07:17:33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投資人下半年以來的風險承受度雖然高於上半年,但仍不敢全心擁抱股票型基金,加上美國升息趨緩,資金7月大幅流向風險債券基金,股票及股債平衡基金仍是淨流出,只是流出金額減少。 晨星統計,就資產類別來說,固定收益在連續兩個月的資金淨流出之後,7月轉為資金淨流入,共進帳約新台幣1,166億元。股票型基金已連續九個月淨流出,7月失血近1,700億元,居所有資產類別之冠,但已比6月減少近367億元。股債平衡基金則是連續八個月失血。 晨星指出,美國經濟成長表現不如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機率降低,增加投資人對固定收益的青睞,尤其是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美林全球政府債券指數目前收益率為0.54%,新興市場主權債平均收益率為4.54%,資金寬鬆環境下,新興市場債自然吸引尋求較高報酬的資金進駐。低利率環境有利新興市場債利差持續收斂,也提升投資吸引力。 鉅亨網投顧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債市的多頭仍有機會延續。

小媽精選1050823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3日
公開
10

全球經理人 最看好美股、新興市場2016年08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最新的8月全球經理人調查報告,經理人對全球經濟樂觀程度改善,23%預期未來一年經濟將增強,且預期利率將長期保持低檔,提振風險偏好加碼股票,區域上最看好美股及新興股市,預期美股及新興股基金將跟著受惠。 調查結果顯示,經理人加碼新興股市從上月的10%升至13%,為2014年9月以來高點,至於美股加碼從上月9%增至11%,也創2015年1月以來高點。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表示,看好科技、醫療及消費耐久財類股最具投資機會。全球科技支出展望維持強勁,科技新應用與新服務層出不窮;醫療產業則受惠人口結構、藥物開發及醫療科技方面的創新創造出許多投資機會。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市場預期聯準會12月才升息,加上美國經濟穩定度相對較佳,企業獲利年增率逐季改善,將持續支撐美股走勢,然美股本益比已不便宜,推估將以高檔震盪為主。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聯準會升息腳步放緩,且主要國家仍採行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有助吸引資金進駐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加上新興市場的企業營運可望持續好轉,且評價面尚處合理區間,新興股市仍有走升契機,區域上最看好新興亞洲。 ---------------下一則---------------  新興股有料 經理人按讚2016/08/23 07:17:1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上周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LFwLqk 國際資金派對仍在繼續,成熟和新興上周同步資金淨流入,其中,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再爆出44.5億美元的大量,搶回上周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今年來累計淨流入金額更一舉來到205.5億美元。 其他新興區域上周買氣也回溫,伴隨全球資金浪潮滾滾而來,資金回補力道也跟著轉強,僅歐非中東受到俄烏衝突再起拖累而出現微幅流出。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指出,根據8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伴隨市場漸漸重拾投資信心,經理人加碼股市比例也跟著慢慢回升,尤其以美國股市以及新 興市場股市獲得調升的比例最大,顯示隨新興市場景氣自底部回升,經理人對新興市場股市的偏好程度明顯上揚,而這股偏好趨勢的轉變,也可以從上周新興股和美 股基金資金動能最為強勁獲得印證。 此外,林雅慧分析,8月經理人投資組合持有現金比例,雖仍位在歷史相對高點水位,但已從7月5.8%的15年新高點回落到5.4%,顯示經理人雖對投資前景仍持審慎態度,並特別留意脫歐後續影響、人民幣再度貶值,以及美國通膨上升等風險事件,但態度稍有改善。 根據經驗,當現金比例高於歷史平均值4.5%時,代表投資氣氛未過熱,往往被視為股市有後續上漲潛力的訊號。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亞洲走勢有後來居上態勢,顯示具基本面、政策面和殖利率題材的新興亞洲市場,下半年來更受到市場青睞。新興市場受惠基本面改善、估值仍偏低,具轉機題材,後市可期。 中長期來看,投資人可以繼續偏向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多元布局,掌握潛在收益和資本利得。 在成熟市場方面,美國、日本股市,上周分別吸金22.8億美元以及1.2億美元。但美股表現並不如市場預期,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主要 是因為市場反映聯邦準備理事會官員的鷹派談話,加上第2季企業財報公布已經漸漸進入尾聲,市場投資氛圍轉趨謹慎,也壓抑美國股市走勢。 ---------------下一則---------------  稅改加持 印度股添動能2016/08/23 07:18:40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印度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c62uH7 印度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7.9%,不但遙遙領先中國,也是全球首季經濟成長率最強的國家,法人認為,印度持續改革,更通過25年以來最重大的稅制改革,使得印度長期前景看好。 印度上議院8月正式通過貨物及服務稅(GST)法案,將全國各地多達11種中央及地方稅捐整合為一,將有助於減緩經常帳赤字,穩定印度盧比匯率,帶動印度GDP長期再成長。 包括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四大經濟研究機構,都看好在印度總理莫迪持續推動經濟改革下,今、明兩年印度經濟成長率都可望突破7%,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經濟體之一。 柏瑞印度股票團隊主管胡薩法.胡辛(Huzaifa Husain)表示,印度經濟正邁向全方位大躍進,稅制面的革新對經濟具有長遠實質助益,長期來看有助於降低通膨、推升經濟和改善財政體質。 此外,印度股市放寬外商投資限制,已在6月開放外商可完全擁有國防與民航領域的企業所有權,以及放鬆外商對製藥與零售行業的投資限制,有利印度經濟長期發展。 統一大龍印基金經理人鄭宗傑認為,印度在年底前有表現機會,印度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都維持穩定增長態勢,雖然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至 6.1%,超過央行預期通膨目標區間,壓抑了第3季降息空間,但目前雨季的季風雨量一如預期,有利農村作物成長與收成,第4季CPI應可順勢下滑,年底有 機會降息,印度股市持續看好,基建、農村消費受惠股還有表現空間。 胡辛指出,明晟(MSCI)在8月季度調整,印度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的權重雙雙獲得調升,代表印度市場的重要性愈來愈高,將增添印度股市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國際資金也開始轉賣為買,顯示市場對於印度股市的信心持續增強。 ---------------下一則---------------  新興市場吸金量 暴衝2016年08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L0gF4h 國際資金派對未見終止訊號,市場風險胃納量提升,加速買盤前進風險性資產的步伐,成熟和新興上周同步呈現資金淨流入,其中,新興市場魅力指數破表, 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再爆出44.54億美元的大量,躍居上周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今年來累計淨流入金額更一舉突破200億美元大關。 除了全球新興市場買氣不墜,其他新興區域上周買氣也出現回溫跡象,其中已連續10周失血的亞太(不含日本)基金上周一舉翻正轉吸金4.7億美元;另除了歐股基金,美日等成熟市場上周也持續吸金。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指出,深具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買氣仍然略勝一籌。上周整體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入高達51.72億美元,買氣不僅首度超越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的44.54億美元,也超越整體成熟市場基金。 以全年度來看,整體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來累計淨流入也首度由負翻正至13.1億美元,儼然是全球寬鬆下的最大受惠者。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分析,8月經理人投資組合持有現金比重雖仍位於歷史相對高點水位,卻已自7月5.8%的15年新高點回落到5.4%,顯示經理人雖對投資前景仍持審慎態度,並特別留意歐盟解體、人民幣再度貶值及美國通膨上升等最大尾端風險事件,但態度已有改善。 根據經驗,當現金比重高於歷史平均值4.5%時,代表投資氣氛未過熱,往往視為股市有後續上漲潛力的訊號。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亞洲因具基本面、政策面和殖利率題材等利基支撐,下半年來更受市場青睞。 根據美林美銀8月調查,全球經理人已連續4個月淨加碼新興市場股票,從6月超配10%提升至7月的13%,為2014年9月以來最高改善幅度,新興亞股可望從中受惠。由於新興市場受惠基本面改善、估值仍偏低,具轉機題材,後市可期。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領漲全球股市,展望後市,市場預期美國升息腳步放緩、歐日央行將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及新興市場各國央行還有降息機會,均有利新興市場股市走勢,將持續吸引資金湧入。 ---------------下一則---------------  川普若當選 金價估將狂飆2016年08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黃金現貨價 http://goo.gl/23nM2S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11月贏得美國大選,分析師預測金價將一飛衝天。他們指出川普多項受爭議的經貿政策,恐讓美國經濟不確定升高,引發資金湧入金市避險。 花旗指出就歷史而言,美國大選與黃金並無太大關係,但今年情況卻不同,大選結果對金價走勢影響至深,「因為兩名候選人的政策差距堪稱是數十年來最大。」 花旗預期若川普當選總統,「市場波動性將異常升高並且持續」,有助推升金價飆漲至每盎司1,400美元,為2013年初來首見。 不過若是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入主白宮,花旗則預期金價將跌至1,250美元。 花旗在報告中提到:「川普在海外貿易與移民政策上比較傾向隔離主義與保護主義者。因此一旦川普選上總統,美國經濟恐將提早陷入衰退。」 受惠於負利率與經濟不確定攀升,國際金價今年來已飆漲25.6%。另外美國升息一再遭到拖延,也讓美元貶多漲少,並帶動與美元走勢相反的金價向上攀升。今年首季金價勁漲16.1%,創1986年來表現最佳單季。 荷蘭銀行分析師波爾(Georgette Boele)稍早也提到川普贏得大選,金價恐將衝高至1,850美元,逼近該貴金屬在2011年所創的1,921.15美元歷史高點。 野村證券的蘇巴拉曼(Rob Subbaraman)與盧伊(Michael Loo)也力挺川普當選將支撐金價走高的說法。他們預期川普若擊敗希拉蕊而選上總統,將引發全球經濟更大風險,至於金價在避險需求升高下也將進一步上攻。 受美元走強影響,周一金價跌至2周低點。紐約黃金現貨下跌0.3%,每盎司1,337.71美元,為本月8日以來最低。 ---------------下一則---------------  生醫股 反彈行情帶勁2016/08/23 07:15:5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生技產業進入下半年後展開強勁反彈,漲幅約一成,除坐擁資金、併購與新藥等利基,大型生技股的預估本益比也低於S&P 500指數,各方面評價都具優勢。法人建議,此時可分批布局波段漲勢,若擔心生技股波動,則可平衡布局醫療各次產業來降低風險。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近七個月的底部型態幾乎完成,前波高點3,029點頸線將成為有力支撐,且近一季生技醫療產業基金遭資金流出情況開始出現改善,反映市場對生技股的投資信心恢復。 再評估大型生技股的預估本益比僅有13.7倍,相較S&P 500指數18.5倍,折價空間達25%,兩者差距為2009年以來最大,評價面優勢可望吸引資金回流。 在題材面,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報載近期生技大廠Biogen可能是默克等大藥廠競相爭取的併購標的,若消息成真,將會促成規模上看700億美元的重量級併購案,在併購題材的助攻下,生技股下半年的反彈有機會更加強勁。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麥可羅(Evan McCulloch)也指出, 今年上半年美國醫療產業併購交易金額達1,629億美元,居十大類股第一,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讓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備充沛的資金實力且欲藉併購中小型業者的意願仍高,擁有創新技術或潛力產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不僅具成長爆發潛力,也可能成為潛在被併購標的。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大型生技股企業獲利預期持續上修,是所有醫療保健次產業中最便宜,因此,中期來看,隨著產業政策風險逐漸淡化,資金可望回流生技類股。 法人看好生技產業後市,不過也提醒,生技股雖然上漲爆發力強,但短期急跌的機率也較高,可平均投資各醫療次產業,進而掌握生技股下半年的反彈機會。 ---------------下一則---------------  企業獲利樂觀 商機題材發酵 經理人加碼生技醫療2016年08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經理人8月全球產業加減碼比重 http://goo.gl/gG5kPB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8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經理人對全球經濟樂觀程度改善,淨加碼從前一月的2%大幅升高至23%,其中醫療生技加碼比重達 31%,主要因目前大型生技股與美股大盤間折價幅度仍大於2009年時水準,就成長性來看,預估營收及獲利年增率優於史坦普500指數,生技評價面極具吸引力。 生技股雖已經過一波反彈,但併購活動增溫,有望締造中小型生技股本益比提升機會,生技股後續漲升動能值得期待,建議進場者續抱,空手者可採定期定額及逢震盪加碼。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資金實力且欲藉併購中小型業者的意願仍高,看好擁有創新技術或潛力產品的中 小型生技公司將成為被併購的主要目標,以癌症及罕見疾病藥物因擁有較佳成長前景,相關藥物研發商有機會成為大型藥廠青睞的合作對象。 群益全 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第2季美股財報預期,大型製藥企業展望樂觀,中小型製藥企業有好壞落差,根據已公布的美國S&P500企業公布 獲利結果,超過6成企業獲利正成長,高達近8成優於預期,醫療生技類股更有超過9成優於預期,獲利正成長逾8成,為十大類股中最佳兩大族群。 他指出,未來重頭戲將在10月登場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ESMO,商機題材可望從8月開始提前發酵。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認為,半年報陸續公布後,新藥股評價上將面臨考驗,後續需要持續關心新藥授權、取證、購併及上市櫃等事件發展,醫材相關可望有獲 利面的支撐,一、二類醫材仍是首選;保健相關食品及美容相關化妝保養品有13∼29%年成長率,顯示個別利基商品仍可在不景氣環境維持成長動能,可留意相 關企業發展。 ---------------下一則---------------  併購+錢潮 生技指數衝高2016年08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生技股上漲期間績效領先生技基金 生技產業併購消息加溫,第2季財報表現轉佳及實驗數據利多,激勵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自6月27日波段低點以來漲幅達2成,指數價位突破去年7月高點以 來形成的下降趨勢線,技術面翻多,生技股在併購和實驗數據題材及資金面加持下,近期指數震盪只要不破頸線支撐,潛在目標有機會上看3,500點。 理 柏資訊統計,今年來那斯達克生技指數波段上漲期間,台灣核備境內外生技產業型基金績效表現,9檔基金平均上漲13.79%,以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 平均波段漲幅18.17%居冠,與追蹤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被動式ETF IBB相較,這檔基金平均波段漲幅也較優異,顯示基金經理團隊優異選股功力。 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布局鎖定癌症及孤兒藥等醫療需求高且擁有較佳定價能力的領域,且基金除配置大型生技股,市值小於50億美元的中小型生技股投資比重也約4成,挹注基金上漲期間突出表現主因。 瑞士信貸預估,至2019年大型製藥及生技公司具1,570億美元資金實力用於併購,旗下創新藥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有望成最大受惠者,股價具想像空間。 根據Lipper/AMG統計至8月17日,生技醫療產業基金已連續兩周吸引資金回流,為6月初來首見,且生技產業因坐擁創新技術及高成長性,更持續獲得專業機構的青睞,根據顧問諮詢服務公司資誠和美國創投協會報告,2016年上半年創投資金共投入36億美元於生技產業。 理財專家指出,生技股目前無論預估本益比或股價營收比,均低於過去5年平均,顯示目前生技股評價仍被市場低估;展望年底前新藥審核及實驗數據題材豐沛,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底部型態幾已完成,建議趁震盪加碼,掌握波段漲勢。 ---------------下一則---------------  英脫歐 法、澳、德REITs最得利2016年08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英脫歐至今的主要國家/區域REITs表現 http://goo.gl/ZFts4u 英國自6月24日公投脫歐至今即將屆滿兩個月,觀察這段期間的REITs表現,除英國外的REITs不跌反漲,法國、澳洲、德國的REITs表現更 是亮眼。法人指出,市場短期影響劇烈,REITs折價幅度龐大,加上低利環境令市場投資人更積極追尋收益來源,目前全球REITs約4∼4.5%的股利 率,相較於各國公債,仍具吸引力。 據彭博統計,從6月24日至今,全球主要REITs上漲5.1%。單一國家中,則以法國、澳洲、德國的 REITs漲幅最大,法國REITs上漲近10%,澳洲8.09%,德國REITs也漲了近8%,表現最差的美國也有漲了3.77%;區域中,以歐洲 REITs表現最優、上漲7.62%,亞洲REITs也漲了7.42%。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對金融市場擲下一顆震撼彈後,短期市場反應雖然劇烈,但脫歐的實質影響仍取決於脫歐過程的談判,預期英國可能最早也會在2017年上半才會啟動歐盟里斯本條約第50號條款,開啟脫歐程序與討論。 陳雯卿說,市場已逐漸回歸冷靜,儘管不確定因素仍存,但脫歐公投餘波或地緣政治風險的隱憂已逐漸消。英鎊可能持續處於弱勢,但趨勢已較為明朗。未來,歐洲各區或各產業的表現差異拉大,可以提供長期穩定收益的資產表現將會勝出。 陳雯卿提到,英國脫歐風險應不至於向外蔓延,且可能成就其他區域REITs的投資機會。 觀察除英國REIT指數仍較公投前低10%左右,但歐洲其他REIT指數已回到或超越公投前水位,歐洲REIT市場整理過後浮現更佳投資機會。 至於金融中心若自倫敦外移,反而提供其他金融重鎮商辦表現機會。而英國為降低脫歐影響,不僅祭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亦可能採取財政刺激措施。整體而言寬鬆環境有利支撐不動產市場表現。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REITs市場除了受惠於本波資金行情的推動,各區域REITs也都各有利多加持,以美國來看,受惠於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聯準會緩升息,可望持續支撐房市表現。 ---------------下一則---------------  油價反彈、寬鬆貨幣政策不變 三大債市買氣逼人2016年08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2l4UfH 市場流動性充沛,通膨維持低檔,資金全面流入全球主要債市來到第二周,投資級企業債上周雖仍獲資金青睞,但已大幅收斂至38億美元,反觀風險雙債買氣持續增溫,特別是高收益債,受惠於近期國際油價重返牛市,上周再吸金19.34億美元,創下近四周來最大單周淨流入。 摩 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歐洲以及日本許多公債殖利率已下降至負值,目前有將近74%的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不到1%,全球主要央行未來甚至有機會擴大寬鬆措施,全 球利率維持在低檔水準再一段時間,而高收益債能夠提供較高的到期收益率,有助持續吸引資金。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高收益債近期表現受惠油價反彈。儘管歐元高收益債因離脫歐事件核心較近,市場資金對於歐高收還是持相對保留態度,但在歐洲央行寬鬆政策持續下,仍有部分標的的價值面具有不錯的吸引力。 許家豪指出,目前市況仍有利債市,在油價反彈、貨幣政策寬鬆基調不變的情況下,仍有利支撐三大債市,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元債券為主的組合基金來建立核心收息資產,穩步掌握債市輪動行情。 至於新興債市則是連續七周受市場資金追捧,且金額較上周增加。許家豪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新興市場債到期殖利率仍較成熟國家低利率環境具吸引力,持續受到全球資金青睞。 摩 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伴隨新興市場經濟觸底回溫,基本面持續大幅改善,新興市場債信評展望也更趨穩定,國際資金自然青睞有加,今年來累計流入新興市場債券 基金高達195.19億美元,其中,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便占153.07億,反映投資人看好美元計價債券前景。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 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新興國家之中不乏多元投資機會,例如商品生產國債市可以受惠於聯準會不急於升息,美元轉弱、商品市場反彈的機會;亞 洲的國家例如印度、印尼公債,不僅殖利率居亞洲中的偏高水準,而且兩國政府也積極作多,欲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 ---------------下一則---------------  短債基金增美元級別 保守型投資人青睞2016年08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各種主要債券在過去黑天鵝事件中的耐震表現 http://goo.gl/rBlqor 在資金行情推動下,全球風險性資產價格紛紛來到新高,也相對提高進場的投資風險,訴求高品質、低波動的短期債券基金,近期廣受保守型投資人青睞。 野村投信於今年3月底發行的「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自成立時的新台幣11.25億元規模,到7月底已達21.17億元,成長率高達88.2%,現在更增設美元級別,方便持有外幣的投資人直接以美元進場,省下對新台幣避險成本以提高投資收益。 國內投信業者募集的新基金,基金規模高點往往落在成立到閉鎖期;閉鎖期一開,基金規模明顯流失,除了投資風向轉變或黑天鵝事件等市場因素,基金產品差異性不大也是投資人容易琵琶別抱的主因。但如此短暫的投資時間,其實很難讓投資人獲得滿意的投資成果。 「野 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投資全球投資等級的短天期的高品質債券,基金整體持債平均存續期為1∼3年、持債平均殖利率2.72%,基金年化波動率維持在 1.09%(至2016年7月),對於機構法人與保守型資金具有相當吸引力而規模續增,特別是優於傳統保守型工具的貨幣市場和投資級債券,成為今年最具特 色的債券產品。 統計至今年7月底為止,台灣貨幣市場利率為0.35%,位於歷史新低水準;至於全球投資等級債券的到期殖利率則已降至 2.25%,且存續期拉長到6.66年,意味殖利率波動1%,投資損益將達6.6%,投資風險上升。無論是殖利率或波動性,兩者均無法與全球短期債券相匹敵。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分析各主要債券類別在金融海嘯、歐債風暴、美國QE退場恐慌和人民幣重貶等四大黑天鵝事件中的耐震程度,全球短期債券最大跌幅僅3.91%,平均最大跌幅甚至不到2%,且收復跌幅所需時間也僅需3.82個月。 但反觀傳統保守型資產的全球投資級公司債券最大跌幅達16.49%,平均最大跌幅7.56%,雖然跌幅較高收益債券小,但耗時8.55個月才能收復跌幅,所需時間與高收益債券一樣長。 林 詩孟指出,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主要仍投資於投資級債券,其持有的債券為較高評等,且基金整體平均存續期不超過3年,透過獨特的債券階梯投資策略,能將目 標年限投資於不同天期的債券,使得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債券到期,到期本金再投資到期限更長、收益率更高的債券以提高投資組合收益率,目前看好並尋找被市場 低估而信用利差較大及與利率連結的正浮動利率債券,以求降低利率風向瞬間轉變所產生的大幅震盪。 在國人對外幣投資需求殷切下,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近期特別增設美元級別,方便持有外幣的投資人直接以美元進場。 林詩孟認為,美國在年底之前,仍有升息可能,加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均會刺激美元升值;更重要的是,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均提出稅改方案以鼓勵美企回國投資生產,屆時美元需求上升將引發升值潮,長期持有美元股別的債券基金投資人有機會坐收長期美元走升的匯兌收益。 ---------------下一則---------------  當地債匯率波動風險大 新興美元債 投資效率佳2016年08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在全球低利率、低通膨環境驅動下,新興市場債券7月淨流入超過百億美元,8月雖然資金稍有減緩,但仍處於淨流入,資金行情也反映在各種新興資產,今年來包括全球新興美元債、新興當地債券、亞洲高收益債累積漲幅紛紛超過一成。 以收益率除以年化波動度來看,新興美元債的每單位風險所能獲得的報酬達1.1倍,明顯優於股市、匯率及當地債券表現,換句話說,新興美元債的投資效率明顯最佳。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以新興資產收益率來看,當地債達6.3%,美元債以5.6%次之,當地貨幣債券殖利率雖然高,所承受的匯率波動風險也相對較大。 若考量未來市場升息變化、匯率波動等因素,建議投資人布局新興市場債券仍以美元債為主,當地貨幣債券為輔,美元債可以提供較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多數新興國家在過去幾年已提升經濟體質至更佳狀態,足以因應海外的衝擊,因此持續看好基本面具改善空間、具高殖利率、以及具有降息及政策作多題材新興債市。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有機會再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政策。野村投信建議,順應新興市場債走勢轉趨正向,投資人不妨視本身風險承受度,挑選具長期績效參考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納入中長期資產配置。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投資市場自英國脫歐後掀一波低利浪潮,使得到期收益率高達7.5%的高收益債市特別吃香,特別是目前將近74%的已開發國家公債殖利率水準都1%之下,資金在低利環境中尋求收益時,自然會優先考慮收益率最為誘人的高收益債市。 木星資產管理公司債券及多元資產部門投資總監鄧懿雅(Katherine Dryer)表示,相較於成熟國家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段時間,新興市場債券所提供的高殖利率具投資吸引力。 ---------------下一則---------------  新興債逢回布局 可趁Fed升息時加碼2016/08/23 07:04:0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單月下跌3.7%後走勢 http://goo.gl/epeDHL 新興市場債今年來大漲,指數創新高,在漲多且又處歷史高檔,加上近期美國恐在9月升息的聲浪再起,投資人不免擔心新興市場債還值不值得投資。 根據統計,2000年來新興市場債有八次單月下跌超過3.7%,平均之後半年都能收復下跌失土,且後一年平均漲幅高達22%,顯示新興市場債急跌後快速上漲的特性,在低利率環境、市場資金充裕下,仍不失為好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對於未來升息速度與節奏依然舉棋未定,而不管是大幅升息、維持利率不變或降息,都會牽動美元強弱及資金流向,影響新興市場債券走勢。 新興市場債投資人最怕美國升息,以目前市場預期Fed於今年年底前將利率調升2碼來估算,美元指數恐衝破100大關,資金將回流美國並衝擊新興市場債券。 截至7月底,新興市場主權債券指數的有效存續期間為7.37年,若美國升息0.5%(2碼),新興市場主權債價格恐跌3.7%。 數據顯示,若Fed突然升息,新興市場債券短期內將承壓下跌,但中長期將快速反彈,反而應趁機加碼。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只要全球低利率環境不變,追求收益的資金潮將繼續推升新興債價格,若美國貨幣政策驟變,新興市場債券短期恐受傷害,但過往新興市場債券均能快速反彈並回到上漲趨勢,新興市場債券仍是投資人該布局的好資產。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指出,自1997年開始的升息循環,新興市場主權債報酬均優於美高與美國投資級,可看出進入升息循環後,新興市場債券較不受升息環境影響。

小媽精選1050820-0822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22日
公開
9

定期定額 留意轉機題材2016/08/22 07:09:5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儘管今年來境內股票型基金總規模略微衰退,不過,仍有部份股票型基金績效、規模及淨申購同期間同步正成長創造三贏,成為此波多頭走勢的贏家,並以新興市場、商品原物料相關市場標的為大宗。 復華投信表示,今年來能源及原物料觸底反彈帶動新興市場貨幣及經濟走強,加上美國升息與美元升值幅度有限支撐新興市場下檔風險,預估隨全球低利率環境持續、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頻創歷史新低,本益比較低、具高殖利率優勢之新興股市及相關資產類別,仍將吸引資金進駐。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來跨國投資股票型規模增加89億元、增幅2.94%,但國內股票型基金減少108億元、減幅5.26%,合計國內外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仍小幅衰退0.38%。 由於基本面較佳的東協、台股、基期較低的金磚國家及商品原物料持續吸金,進而帶動上述類基金績效及規模增長,累計共有十檔今年來績效、規模及淨申購皆開紅盤,表現相對亮眼。 復華東協世紀基金經理人許家?指出,中期全球低成長低利率趨勢,仍將使美元欲強不易,資金尋求高收益且穩定成長市場,東協股市仍將受惠此趨勢不變的新興市場,若原物料價格回溫,印尼等市場亦將雨露均霑。 至於東協後市觀察指標,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建議持續追蹤東協國家的雙率動向,以及外資是否持續流入與企業獲利動能,此為推升東協股市再向上的關鍵。 據統計,台股上市公司殖利率約4.4%,名列全球股市前茅;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表示,台灣具高現金殖利率、且第2、3季電子產業有明顯轉好,現階段可留意具轉機題材族群。 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蔡政哲補充,隨經濟景氣好轉、電子業回補庫存、旺季業績動能推升、外資買盤持續,預估台股仍處震盪向上走勢,建議可透過定時定額方式分批布局台股基金。 ---------------下一則---------------  大數據精選配置 汰弱留強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不同GDP成長區間主要資產配置收益 http://goo.gl/gdb1iG IMF總裁拉加德曾形容全球經濟進入「新平庸時代」,意味景氣持續處於不好也不壞的階段,統計過去在全球GDP成長率介於2.5∼3.5%區間,運 用大數據精選配置的報酬率遠勝其他投資策略,顯示出當前低成長、低利率以及高波動的環境,最適合選擇以大數據分析的海外平衡基金來投資。 群益投信表示,在經濟不好不壞的新平庸時代,投資更要靈活變動,「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運用大數據分析,綜合分析包括總體經濟、景氣指標、市場情緒和量能變化等上百項數據因子,能夠及時找出好市場與好資產的最佳落點,精選出最合適的投資標的,資產報酬率表現也更為出色。 統計1995∼2015年,各年度主要資產及配置的報酬率表現,在GDP成長率介在2.5∼3.5%的溫和成長年度,大數據精選配置由於能適時掌握不同市場的強弱狀況,歷年平均報酬率為14%,表現更勝一般多元配置和單一資產配置。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即使全球仍處在資金相對寬鬆的環境,但下半年金融市場仍將迎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10月人民幣將納入SDR、11月美國總統大選、歐洲銀行壞帳問題也是個不定期炸彈。 因此想在單一市場中獲利的難度將大增,透過大數據分析將更有助汰弱留強,降低系統性事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也能跟上市場輪動的腳步,建構攻守兼備、跟漲抗跌的投資組合。 ---------------下一則---------------  配息資產 吸睛2016年08月22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Q3以來主要股債市場表現 http://goo.gl/memNqt 負利率時代來臨,公債殖利率持續下探,迄今近4成的政府公債已落入負利率,隨著負利率效應漫延,全球資金尋找收息資產的需求有增無減,法人表示,從今年市場各類資產或市場的表現來看,多元布局的策略才能跟上市場輪動或同漲的復甦行情。 具有高殖利率題材的市場或標的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可以提供相對穩定且優質的息的資產,如每年通常都能提供一定的配息水準,則更是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這類資產不僅只有債券,有些股票資產亦具備高殖利率和基本面相對穩健等題材,譬如高息股、REITs。 根據彭博資訊顯示,年初以來,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表現來比較MSCI世界指數,可以發現,債券表現跑贏股票;若以市場來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表現超越成熟市場,但成熟市場裡的美股則仍有一定的表現;若再進一步把時間拉近到第3季迄今,不論股或債都有繳出相當不錯的成績。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在全球景氣溫和復甦、資金寬鬆的大環境下,找收益的需求仍將為未來市場主軸。目前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貨幣政策保持擴張狀態;美國聯準會可能延後至年底才升息的消息也有利支撐市場表現。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目前各區域景氣復甦腳步不一、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勢尚未明確的情況下,適度布局不同資產才能更順應市場趨勢,掌握收益機會並控制下檔風險。 展望後市,他認為,成熟股市中仍以美股相對看好,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經濟能見度較高;債市方面則看好新興市場與高收益債的表現。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由於聯準會在7月28日會議並未強烈暗示升息,市場預期聯準會短期內不會升息,導致殖利率滑落至7月底的1.45%,此亦引導國際資金往新興市場移動,因此,新興市場表現並未明顯受到油價滑落拖累,新興債券可逢低布局。 ---------------下一則---------------  台股基金績效紅不讓 今年來14檔淨值創新高2016/08/22 07:14:40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14檔近期淨值創新高的台股基金 http://goo.gl/vxlkOH 台股近期盤勢震盪,統計至18日為止,仍有14檔台股基金績效突出,包括群益安家、日盛MIT主流等基金淨值均創新高。法人對此表示,在基本面轉佳以及外資未撤離下,台股後市雖仍可期,但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參與行情為宜。 法人指出,台灣7月出口成長率由負轉正,雖然是受惠於基期相對低,但主要也因為電子產品出口回溫,如積體電路、鏡頭與手機零組件等項目的出貨帶動,後續在iPhone 7供應鏈出貨下,手機組裝出口也可望拉升,因此第3季大盤指數不排除有再創波段高位的機會。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表示,8月以來外資累積淨買超規模逾600億元,但評價面上,目前本益比仍低於過去五年平均18倍的水準,且股價淨值比也在歷 史相對低檔,加上約4%左右的股利率在亞太區中僅次於澳洲,在全球資金追逐收益的趨勢下仍具一定的吸金力,因此台股下檔空間相對有限,對大盤後市並不看 淡。 日盛MIT主流基金經理人趙憲成則認為,7月隨著全球指數大漲、部分指數創歷史新高,外資台股的期貨多單也維持歷史高檔,然19日收盤指數跌破月線,後續 須密切觀察外資動向。布局上建議配置淡季不淡且營收已提前表現往上的個股,另外跌深的原物料族群也可留意,手機與半導體、大數據概念、汽車零組件、原物料 價格反彈受惠股、運動用品、中概收成股等產業可續追蹤。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短線上需留意龍頭指標股的走勢,如果持續走弱,也代表大盤走弱確立,此外外資的動向也是必須留意的指標。布局上可留意 低基期的電子股,以及受惠油價回穩且位於相對低點的原物料族群。中長期看好族群包括:物聯網、雲端、汽車電子以及AR帶來的新契機。 ---------------下一則---------------  電子豐收年 台股科技基金揮強棒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台股科技基金前五強 http://goo.gl/lmcND3 今年已過大半年,不論從基本面、評價面或是未來展望來看,都可算是電子股的豐收年。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以來迄今,電子指數漲幅超過一成,表現強勢。 晨星資訊顯示,年初迄今,台股科技基金前五強繳出15%以上的亮麗成績,近三個月也有一成以上的表現,明顯優於大盤,凸顯基金經理人選股和操盤實力。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就第2季財報而言,台股指標股多交出優於預期的表現,加上蘋果公布財報優於預期,進而帶動電子股的漲勢;任天堂Pokemon Go的推出,讓市場對科技有了新的期待,也開始思考手機過熱或耗電問題。 另外,由Google Project Tango所帶動的相關輔助硬件需求,也帶來相關投資題材。 廖 哲宏表示,下半年電子獲利年增長動能較強,除了市場預期低的iPhone7陸續進入鋪貨旺季,高階雙鏡頭將受惠iPhone的應用,而今年雙鏡頭採用不如 預期的大陸手機,明年滲透率也有機會拉高;面板報價持續反彈;跨入電競筆電的公司或具穩定現金流的都享有重新評價的機會。 廖哲宏指出,Data Center持續的資本支出,也將帶動Server/Storage/Switch需求穩定增長。整體而言,半導體景氣持續朝復甦方向邁進,需要留意的下檔風險是中國手機供應鏈是否有重覆接收訂單的可能。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明勛表示,台股短線大盤受高檔震盪難免,投資人要掌握盤面強勢族群才能提高勝率。科技產業面來看,蘋果新機將於9月發表上市,參照歷年iPhone新品發表經驗,備貨甜蜜期值得把握,建議投資人可進場布局科技類股。 華頓中小型基金經理人許漢州認為,第2季季報公布後,如先前預期,匯損效應使整體上市櫃半年報不如預期,整體較去年同期減少20.7%,但在國際熱錢持續流入台股下,使台股仍維持高檔盤堅格局,但資金行情需謹慎面對修正時的波動,此時慎選個股、積極汰弱留強為致勝關鍵。 ---------------下一則---------------  接棒成熟市場 新興亞洲 湧資金活水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根據晨星資訊統計,近三個月包括大中華、全球新興市場、歐非中東、拉丁美洲或亞太市場等股票基金,漲幅都在一成以上,顯示下半年在全球寬鬆政策支撐下,資金板塊明顯往新興市場、尤其是新興亞洲挪動,接棒成熟市場意味濃。 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半年以來上漲10.42%,年初迄今上漲超過17%,超過MSCI全球世界指數的6.45%。其中MSCI新興亞洲指數漲勢集中在第3季,漲幅10.29%,逼近MSCI新興市場指數。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亞洲走勢有後來居上之態勢,顯示具基本面、政策面和殖利率題材的新興亞洲市場,下半年來更受市場青睞。目前挹注新興市場的資金多來自收益型基金、全球型股票基金和多元資產基金。 許家豪指出,新興市場受惠基本面改善、估值仍偏低,具轉機題材,後市可期。以東協為例,包括印度、印尼和泰國等國家都有政策紅利做支撐,加上基本面改善,漲勢相對凌厲,具投資吸引力。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新興市場中最看好新興亞洲,由於坐擁經濟穩定發展、股市評價被低估,以及企業獲利成長趨勢向上等三大機會點,深具投資價值,下半年依然是資金追捧標的,新興亞股後續漲勢值得期待。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則看好深港通題材。除陸股的投資結構可因外來的投資者加入而更形健全外,也擴大國際資金投資A股的管道,因此在引頸期盼政策開放前,股市已先行發酵相關利多,而預料A股後市也可望受此政策面改革而有再向上突破的推升力道。 ---------------下一則---------------  高處不勝寒? 美股多空劇烈分歧2016年08月22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標普500指數今年來走勢 http://goo.gl/wcEbhR 美股近期屢創新高,推升標準普爾500指數本益比創下逾1年高點。然而美股變貴、也引發投資人對於美股後市看法多空分歧。 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周五收2,183.87點,小跌0.14%,距離8月15日收盤2,190.15點所創的歷史高點僅有咫尺之距。與此同時,根據湯森路透計算,標普500指數本益比也已攀升至18.8倍,來到逾1年新高,並超出過去10年的平均15.9倍。 湯森路透對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計算,是按照過去1年的企業獲利計算得出。若依據未來12個月獲利預估,目前該指數本益比則略降至17.3倍。 不過持有美股的投資人認為用本益比衡量,並不能研判美股已經偏貴的事實。 他們提出兩大理由,首先是美股本益比攀升是因為企業獲利水準受到壓抑。其次在低殖利率債券環境下,也讓美股相對債市更具投資吸引力。 RidgeWorth Investments資產配置經理蓋爾(Alan Gayle)說,目前美股估值被推高,是因為市場正把尚沒展開的企業獲利復甦情況先評定在估值裡。他還強調,與債券相比,目前股票仍然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標普500企業過去4個季度獲利持續下跌,尤其占指數權重高的能源業財報不佳,是導致本益比偏高的原因之一。 但分析師指出,近期油價回穩將有助提升能源業獲利,Wells資本管理的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Jim Paulsen)認為,美股本益比過高是因為油價與商品價格仍從低點緩慢復甦。他認為該情況將出現反轉,有助美股本益比降至正常水位。 People's聯合財富管理投資長泰依洛(John Traynor)也指出目前美股本益比升高、不至於到無法承受的程度。 湯森路透預估標普500企業第3季獲利下跌0.5%,但接下來3季將分別成長8%、15%和13%。泰伊洛指出在預期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將在未來12個月出現加速下,將使今日美股估值回歸到合理水準。 ---------------下一則---------------  全球REITs雙優勢 今年來狂漲15.6% 大勝全球股市2016/08/22 07:18:5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來全球REITs與全球股市表現 http://goo.gl/LHwc1x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表現,全球REITs領先全球股市,表現亮眼。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全球貨幣環境維持寬鬆,加上美國延後升息預期,歐日也擴大寬鬆,充沛資金往收益較高的市場流動,而目前公債利率進入負領域,REITs具較高殖利率優勢,將持續吸引追求收益的投資人。 根據理柏統計,全球股市今年來至8月15日上漲6.5%,全球REITs的漲幅則是15.6%,比全球股市表現翻倍。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說,全球REITs兼具高息題材與獲利成長,預估2016年全球REITs營收成長5.85%,每股純益年增約7%,2017至2018年預估獲利成長率仍可達5%至6%,未來股利發放具成長空間。 全球主要區域REITs中,陳雯卿看好美國市場,相較於S&P企業獲利已連續數季衰退,美國REITs表現相對亮眼,獲利持續增長。且根據第2季 財報揭露,將近九成REITs表現符合或優於預期,財務體質強健,代表未來將有淨值重估的機會,提供REITs股價成長空間。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腳步遲緩,預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攀升機率不高,對於REITs等仍是有利的環境。 尤其是亞洲REITs,因亞洲國家公債殖利率與美債連動性高,REITs指數可望受惠與公債利差加大而呈現上漲格局。 另外,亞洲地區通膨溫和,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澳洲降息及日本實施負利率政策),REITs指數今年以來受到全球股市振盪幅度加大,已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強調,全球地產已歷經二個月大漲,加上多數國家貨幣政策陸續公布,且美債利率位置仍處於1.50%附近低位,預計8月上 半旬進入整理機率高。但因基本面穩固,若逢低拉回可趁機布局。從REITs的次產業來看,看好工業、倉儲業、零售賣場等產業。 ---------------下一則---------------  財報出色 生技大反攻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期NBI生技指數展開一波反彈,波段漲幅已超過20%,第2季財報營收、獲利雙雙表現出色外,且長期人口老化趨勢蔓延,美國因此持續增加醫療支出,預期在基本面有撐且未來展望看俏下,生技產業具投資吸引力,生技基金後勢讚。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就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人口老化對生技產業來說有重大的影響,尤其這個問題不僅發生在日本,包括德國及美國都面臨高齡人口的壓力。 近年美國65歲以上的人口增速加快,尤其2010∼2014年間增加的509萬人是過去10年增加的總和,持續增加的老年人口也提升了醫療保健支出。 自2007年以來,消費者醫療保健支出年增率平均為4.5%,高於整體消費支出年增率的3.2%,在醫療及個人保健銷售年增率回升下,對生技相關類股的業績帶來支撐,後市續看俏。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生技醫療產業擁有企業併購熱潮不斷、新藥核准速度逐季增溫,以及企業獲利改善等利多支持,加上產業具備創新動能和產值持續成長兩大特點,產業長線發展看好,在當前評價面仍合理的狀況下,深具中長線投資價值。 投資布局方面,建議可關注具備獲利優勢的大型醫療生技個股,從次產業來看,今年以來腫瘤、心血管和自體免疫等藥物市場的成長快速,產業發展看好,相關個股表現也值得留意。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認為,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資金實力且欲藉併購中小型業者的意願仍高,看好擁有創新技術或潛力產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將成為被併購的主要目標。 他認為,其中,癌症及罕見疾病藥物因擁有較佳成長前景,相關藥物研發商,有機會成為大型藥廠青睞的合作對象。 ---------------下一則---------------  布局完整醫療基金 分散風險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醫療產業本益比 http://goo.gl/fwL5sl 生技次產業下半年展開強勁反彈,累積下半年漲幅在1成上下。法人分析,醫療在美股和歐股當中,都是財報表現最好的產業,目前全球醫療產業本益比從2 月低點之後開始溫和擴張,近期在16倍附近徘徊,但仍持續低於長期平均,建議投資人逢低進場之餘,選擇平衡布局各次產業的醫療基金。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現階段可調高生技比重,但也搭配製藥、醫療器材和醫療服務等次產業,分散風險;她提醒,生技股雖然上漲爆發力強,但短期急跌的機率也較高,投資完整醫療產業,方能降低下檔風險,同時掌握生技股下半年反彈機會。 摩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表示,目前正值美國企業公布第2季財報旺季,據湯森路透預估,受能源業拖累,美國S&P500指數企業EPS衰退5%。 反觀醫療保健企業因產業具防禦性,較不受市場動盪衝擊,預估獲利年增率高達7%,且今年各季度預估獲利成長率,皆優於整體美股企業,在穩健獲利動能支撐下,醫療保健股後市持續看俏。 瑪登(Anne Marden)提醒,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正式登場,藥價爭議恐怕再度成為話題,生技股短線波動難免,建議投資人若要參與生醫業前景,宜多元布局,廣納製藥、生物科技、醫療服務、醫療科技等產業,避免僅投資單一區域或僅投資生技股。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產業併購案件近期攀升,顯示生技產業經過修正後,吸引力提升,下半年持續看好癌症、罕見疾病、病毒感染、眼科等主要以大型生技及特殊疾病領域的投資機會;同時也看多大型生技股,因為評價相對合理、展望穩定等。 ---------------下一則---------------  生技醫療短線漲多 逢回可進場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資金近期湧入成熟國家股市,同時也積極投入科技、生技類股,Bloomberg公布S&P500大企業中,醫療生技類股獲利與盈收成長率在十大類股中都名列前茅,且展望樂觀,產業長線成長趨勢不會改變。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現在已有458家美國S&P500企業公布獲利結果,其中60%的企業獲利正成長,且高達78%的企業獲利優於預期,其中醫療生技及科技類股獲利優於預期的比例皆超過九成,為十大類股中比例最高的兩大族群,可望持續是成長股反彈的領頭羊。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生技醫療類股今年走勢落後大盤,短線有急起直追之勢,反映產業長期基本面正向,短線漲多或因美國政治面風險而回檔,反而可以逢低分批布局。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駿利資產管理指出,過去幾個月健康護理產業購併交易活動加快,部分原因是評價具吸引力所驅動。股價偏低促使近期交易存在可觀的溢價,預期相關趨勢將會持續。購併活動有助於這個產業從年初的賣超水準回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型生技股預估本益比約13.8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且生技股相較大盤折價幅度大於2009年時的水準,評價面具吸引力,建議投資人可把握震盪買點加碼,或是透過提高定期定額扣款頻率或金額,穩健掌握生技產業多元豐富的獲利契機。 ---------------下一則---------------  亞太高股息基金 錢景俏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在景氣短期調整後,亞洲經濟領先指標已出現回穩,未來在美國經濟走強下,亞股中長線股價將有向上表現空間,法人建議在投資配置上以具防禦性產業及高股息類股為基礎,可在亞洲尋求更高的增長機會。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指出,亞洲逐步復甦且企業獲利成長性高,相對具投資優勢,目前尤其看好印度及東協國家後市。目前印度股市本益比雖約18倍,但若考慮未來印度經濟可望持續穩定增長,印度股市評價並不貴,中長線仍看好,其中又以金融、消費、天然氣及基礎建設等最具表現。 凱基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除了美國,全球主要央行都持續進行寬鬆貨幣政策以引導利率走低,歐洲及日本甚至實行負利率,將驅動資金走向較高收益率的商品。 高股息股因擁有股利的下檔支撐,在高波動的投資環境相對具利基,今年來MSCI高股息相關指數表現相對MSCI股票指數優異。 陳沅易表示,亞洲股市憑藉著低本益比及高股利率等優勢,加上企業獲利成長動能高,將持續吸引資金往高股息類股移動,現階段的資產配置中納入亞太高股息類基金還不算太晚。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亞股股息率居全球之冠,即使是固定收益資產,亞洲高收債跟投資級債的殖利率也較美國更高,就資產收益價值來說,在負利率的環境下,亞洲資產對外資來說都相當具有吸引力。 法人指出,亞太企業非常重視配息政策,配息金額及公司家數逐年增加,在低利環境下,收益為王當道,著重高股息和高成長的亞太高息股自然備受矚目。 眼見下半年全球金融環境市場不確定性仍高,預料市場波動幅度將不小,法人認為,由於高息股有股息支撐保護,於市場波動劇烈時較能抗跌跟漲,在市場震盪投資高息股反而贏面較大,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將亞太高息股納入投資組合。 ---------------下一則---------------  市場雜音多 平衡基金卡穩當2016年08月2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成立以來績效逾15%之前五名海外平衡基金 http://goo.gl/W8YPGZ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五度下修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市場黑天鵝不斷,在風險意識提升下,海外股債平衡基金受青睞,統計今年新成立跨國平衡基金就達26檔,且觀察146檔投信發行海外平衡基金成立以來績效表現,9檔超過15%,表現相對出色。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全球貨幣寬鬆下,經濟成長前景較明確的亞洲為外資加碼首選,由於經濟體質較其他新興市場健康,後市表現不看淡,以東協、印度相對看好。 由於到年底前還有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推估市況將與上半年一樣難脫震盪格局,多元平衡型基金可為核心配置。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協管基金經理人陳姵穎指出,以MSCI亞太指數與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進行試算,運用股債混搭的方式佈局亞太市場的投資效果,明顯優於單純投資亞股。 考量市場波動仍是未來重要課題,現階段亞太地區評價相對便宜,透過低波動指數為風險指標的投資組合及以VIX(波動率)指數為避險策略操作方式,利於追求長期勝出機會。 宏利投信認為,7月英國脫歐公投影響漸緩,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優於預期,市場風險性資產偏好升高推升股市;債市方面,美債殖利率穩定於低水位盤整,顯示避險資產需求仍大。美股上漲但美債殖利率下滑,亞洲信用市場則呈現持續緊縮狀態,推升投資等級債券價格。 ---------------下一則---------------  中國高收美元債 法人按讚2016/08/22 07:15:5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會議紀錄偏鴿,暗示短期暫不升息,低利率環境促使國際熱錢持續流向亞洲市場,中國高收益美元債因企業基本面穩定、違約率不高,買盤需求不墜,今年來利差大幅收窄。法人認為,目前境外點心債與中資美元債因高收益率優勢,且籌碼面健康,可望優先吸引資金。 統計7月點心高收益與中高收美元債上漲約1%至2%,反映出在寬鬆環境下,資金持續追求較高收益商品的趨勢。除境外債外,中國大陸境內債因基本面改善與債券新增供給有限,配置買盤持續回籠,帶動各類型債券價格齊漲,且信用利差收窄,信用債表現不俗。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債基金經理人陳以姍指出,英國脫歐事件讓多數國家央行維持寬鬆利率,以防範可能的風險。Fed也表達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擔憂,延緩升息步調,短線上資金將加速流向點心債與中資美元債等具高收益優勢的亞洲資產。大陸實行供給側改革,包括去產能、去槓桿與去庫存,削減未來三至五年煤炭與鋼鐵產量,至今年7月分別達成38%、47%減產目標。為降成本,還調整「五險一金」等宏觀稅賦,減輕企業營運壓力,引導資源流向與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目前來看,大陸第2季GDP成長率6.7%符合市場期待,顯示大陸經濟基本面大致維持穩定發展。 法人表示,雖然大陸企業債務違約傳聞不斷,但統計至7月底,公募市場只出現11個發行主體違約,累計金額人民幣155億元,違約率不到0.5%,大多是因個別企業公司治理有問題或產能過剩的公司,未出現系統性危機。在市場資金仍充沛下,政策護航可望對沖經濟增長走緩的壓力,讓整體信用風險可控,一些境內優質公司債,仍將吸引中長期資金青睞。

小媽精選1050819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9日
公開
4

高品質股票基金 跟漲抗跌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低利環境當道,控制下檔風險成為重要課題,投資於高品質的股票更為重要,近期多家投信投顧推出相關商品,希望幫投資人捍衛資產,也能跟漲抗跌。 天達資產管理股票投資─品質(Quality)團隊研究主管霍思博(Rob Forsyth)指出,以全球特許品牌企業來看,具備高度進入障礙、處於穩定成長產業,又有市場主導地位,財務體質強健,因此具有一致性的高度獲利性,可以抵禦經濟不確定因素,對股東財富可產生增值效果。 霍思博強調,全球經濟成長步調疲弱,全球獲利趨勢向下,因此讓具有定價能力的公司、體質優質的公司,都更具高度的吸引力,股利率、報酬、風險都相當具有優勢。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鷹派勢力抬頭,使得原先沉寂的升息預期再度蠢蠢欲動,面對市場短線恐波動再起,資金活水卻仍相當充沛,顯示現階段投資首重優質好收益。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認為,若股票市場波動性持續升高,將導致定價差距,因此價值誘人的高品質公司可望帶來優渥的潛在投資機會。 Nick Sheridan說,採取由下而上策略,可摒除心理層面干擾,深入分析重大措施並加以整合,藉以釐清立足點最佳、表現可望超前的股票。市場波動性、短期消息面及意外事件,可能帶來某種程度的變動,但傾向著重於可測量的因素,如盈餘�現金流量、股利及資產負債表。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企業,多為財務體質健全、企業獲利穩定,且擁有較高現金,加上亞洲投資人喜好追求收益,使得亞太企業非常重視配息政策,配息金額及公司家數逐年增加,在低利環境下,收益為王當道,具有高收益率的亞太高息股,自然成為市場投資亮點。 ---------------下一則---------------  高品質選股法 拉高勝率2016/08/19 07:33:4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慢,且面臨許多政經不確定因素,但全球股市卻持續上漲。基金業者認為,只有布局現金流強勁的高品質個股,才是因應市場動盪的最佳方式。 天達資產管理股票投資品質團隊研究主管霍思博(Rob Forsyth)昨(18)日來台指出,全球經濟成長步調疲弱,全球企業獲利趨勢也向下,不論是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或MSCI新興市場指數,五年來企業盈餘幾乎沒有成長。 不過,仍有部分產業有較強的抵抗力。霍思博說,十年來,資訊科技、非核心消費與醫療保健等產業的營收成長60%到75%,而且波動較低。 霍思博強調,最好的成長股是具有高度進入障礙的公司。尤其是許多全球領導品牌,平均歷史超過100年,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1930年代的大蕭條、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考驗,具有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更能抵禦不確定環境。 霍思博說,這些高品質企業具有強勢品牌、專利或商標,處於市場主導地位,創造高度進入障礙。例如,雀巢每年的行銷費用達90億美元,微軟每年投入100億美元進行研發,平均每種新藥的研發成本達30億美元。 霍思博認為,許多投資人注重的是本益比,但其實本益比變動快,不能反映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自由現金流量才是衡量優質企業的關鍵,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總報酬與自由現金流量呈正相關,與本益比卻沒有明顯關聯。 有些投資人會擔心,優質企業的股價偏貴。但霍思博舉例說,雀巢在1990年時的本益比是25倍,現在也是25倍,但從1990年到去年底的股價漲幅高達2,365%,遠高於同期間MSCI世界指數的477%。 ---------------下一則---------------  多重收益、資本利得 取代單純股債配置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美國零售銷售數據低於預期,美國12月升息機率由49%降至42%,9月升息機率僅18%,持續激勵風險性資產價格上揚。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美企第2季財報雖仍為負成長但優於預期,短期市場風險並不高,升息預期續降有利新興股債市後續表現,歐日將維持寬鬆,建議逢回擇機布局。 黃家珍指出,美股目前有價值面偏高疑慮,成熟國家公債也多為負利率,加上油價反彈,國際資金明顯回流新興市場,基金已靈活調高新興股市配置,債市仍看好投資等級債的表現。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脫歐公投後亞幣明顯升值,且亞洲投資等級債券信用利差隨美債殖利率下滑,顯見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在這波變動中,成為良好的避險工具,需求上升明顯。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投資除了訴求分散降風險,並期望能透過多元布局爭取合理的預期報酬。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建議,投資人可以買進基本面佳,且波動低的美國醫療保健防禦類股,在美股勁揚行情下,基金可從中獲利。另一方面,放空美國股票指數,在企業獲利前景不明環境下,提供下檔風險保護,透過更多元的投資工具,在股債資產外,靈活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同時進行多空策略操作。 富蘭克林華美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棋正表示,保守性資產收益率大受衝擊下,若想維持原有的收益水準,就必須廣納報酬機會,以多重收益及資本利得取代過去單純的股債配置。 華南永昌策略報酬基金經理人呂大偉表示,隨著大數據科技的發展,全面性的市場量化分析更能準確預測市場趨勢及篩選個股,提升整體報酬。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金融風暴以來黑天鵝事件頻傳,因此投資人需要的是即便在系統性事件發生前進場布局,隨後表現也能相對優異的投資方式。 ---------------下一則---------------  投信基金規模雖縮 股債基金買氣升溫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7月投信基金規模再較6月回落0.22個百分點至2.22兆元,7月有七檔新基金募集,但不敵指數型基金規模較前月減少161億元,是造成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下滑的主因,反觀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的7月規模分別較6月增加1.51%和4.6%。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表示,多數高收益債具有配息機制,剛好符合國內投資人偏好落袋為安的投資需求,加上波動度較股票基金低,又有資本利得空間可期,使得高收益債基金的買氣和人氣同步增溫。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高收益債券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高達13.46%,並屢次寫下歷史新高,吸引國人重拾對高收益債券的投資熱度,儘管高收益債指數飆升至歷史高點,但從低利環境、資金面、違約率、利差收益空間等面向來看,整體高收益債並未出現投資過熱,仍有高點可期。 宏利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經濟依然穩健,通膨仍溫和成長,不影響美國利率正常化的速度,維持平穩緩慢,他仍維持今年兩次升息的預期。而目前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率的環境,有利美國高收益債券未來的表現。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今年初一度引發違約風險的原物料相關產業,違約情形改善,信評遭調降的比率也出現止穩。目前違約率落在3.56%左右,與過去25年平均值相當,利差卻達669個基本點,高於574個基本點的平均值,顯示利差仍未反映歷史均值,未來逢修正即是買點。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指出,隨著被推延的美國升息預期,投資者也重新將資金推至新興市場資產布局,資金動能也重返新興市場債券;由於新興市場國家尚無通貨膨脹壓力,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有機會再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政策。 木星資產管理公司債券及多元資產部門投資總監鄧懿雅(Katherine Dryer)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下,如何追求較佳的收益是投資人渴望的事。建議可同時透過持有優質的公債,如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以增加投資組合的流動性並降低波動度,並在高收益債市和新興市場債市尋求收益,增加資本增長。 ---------------下一則---------------  資產市場經營模式改變 熱錢流亞洲 負利率養出6怪獸2016年08月19日 04:10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負利率對資產市場影響 http://goo.gl/vsGrdV 負利率環境下,資產市場長出六大怪物。標普全球評級18日發布報告,強調民間借款爆增、日圓走強、公債利率走向分歧、銀行獲利大降、貨幣基金替代銀 行存款和保單發行期限縮短,都是各國推行負利率前沒預期到的怪現象,除造成資產市場經營模式改變,也讓歐洲和日本的資金大量外溢至亞洲。 全世界現有5億人口處於負利率環境,標普全球評級指出,全球資產布局、金融商品都因此出現改變,由於利率收益太低,基金投資安排必須冒更大的風險, 保險商品期限只能設計3∼5年期,就連高達19兆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及公司債,現在也都以負利率在交易,全球資產市場正長出一堆怪物。 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帕羅比(Robert Palombi)指出,各國都假設調降利率、採行負利率,可以用來創造經濟刺激效果,但「至今很難找到證據顯示這是有效的」,反而負利率正損害銀行獲利能力,錯置資產市場供需,削弱金融信用系統機制,導致更多資產泡沫。 標 普全球市場部門主管金士頓(John Kingston)更說,日本是負利率最沒有效果的案例之一,日圓匯率變動未如市場預期,強勢的日圓近乎限制了負利率的影響程度,近日英國央行採取量化寬 鬆,都會因脫歐公投後遺症、英鎊貶值,使得負利率影響範圍變得更不確定,情勢更趨於複雜化。 整理標普全球評級的報告,可發現目前資產市場有六大怪物,一是原本預期負利率可增加銀行貸放誘因,卻出現民間借款爆增的現象;二是日圓反向大幅走強;三是負利率不但沒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反而損害銀行獲利能力;四是負利率讓貨幣基金取代存款,成為民眾現金管理主流。 四是原本各國預期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可能趨於零,但額外新增稅負增加籌資成本,更讓公債利率走向分歧;最後則是保險業無法依計畫管理長期資金,新發行保單的期限因而縮短。 該報告也分析,負利率對資產管理的衝擊最大,對銀行業、保險業和共同基金的管理都極具挑戰。 標普全球評級高級分析師阿薩拉(Cristiano Zazzara)指出,銀行現在忙於「勸阻」儲戶存入資金,而滿手現金的一般民眾則傾向數位支付,財管部門少了手續費收入、要靠顧問諮詢費取代,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模式更被重新定義以彌補偏低的投資回報率。 ---------------下一則---------------  深港通敲定 大中華市場基金爆香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滬股通近一月成交量 http://goo.gl/0sRh7C 法人表示,深港通如順利上路,極有機會複製滬港通的成功經驗,為陸股帶進一波推升行情。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深港通政策大石落定。由於陸、港監理機關需要4個月的準備,因此市場預期,包括系統測試、市場講解等,預料最慢12月即可上路。 黃筱雲指出,2014年開放「滬港通」後,陸股引入大量資金活水,上證指數從年底的2,400點左右位置起漲,至去年6月,衝破5,000點大關,期間漲幅超過一倍。 爾後官方為防止股市過熱而開始踩煞車,才導致上證指數由高點回檔,但已顯示滬港通對陸股具有相當大的助漲效應,也為下一階段的深港通增添不少的遐想空間。 有別於滬港通的情形,黃筱雲認為,深港通擁有優勢,可同時為深、港兩地股市投資人創造新的機會點。深圳股市以高成長性的企業為主,其次,港股掛牌公司約2,000家,不乏成長性高的中小型公司,也是陸股投資人偏好的標的。 黃筱雲強調,深港通不是單方面有利於陸股或港股,而是為深、港股市帶來資金活水,增強兩地資本市場的活力,朝向更健康的趨勢發展。因此,以同時布局陸、港股市的大中華市場基金,將是深港通措施下的最大贏家。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指出,下半年由於A股與港股(含國企)預期仍為區間震盪行情,但港股(含國企)評價合理,投資價值高,加上下半年企業獲利回升(中小股預期超過15%、中大型預期5∼10%),預期下半年可望有較佳表現。 鉅 亨網投顧表示,近期港股已出現一波不小的漲勢,過去一個月漲幅逼近6%,顯示股市已反映部分利多;目前上證指數與恆生國企指數本益比分別為17.2倍及 7.6倍,而從今年初低點1月28日以來,上證指數與香港恆生國企指數分別上漲16%及24.5%(以美元計價),因此相對便宜且評價較低的恆生國企指 數,將會是前進大陸的聰明選擇。 ---------------下一則---------------  深港通效應 大中華中小基金搶鏡2016/08/19 07:15:4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大中華中小基金績效 http://goo.gl/YU38vb 深港通的開通,將為成長性高且產業趨勢明確、但以往外資難以進入的深圳中小型科技股,提供最佳的投資管道,法人認為新經濟題材,或布局陸港中小型股的大中華中小基金將受惠。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部大中華組研究主管楊佳升指出,除了成長性佳的新經濟概念中小型股受益,深港兩地的稀缺性產業,例如深市的白酒、醫藥、軍工等;港股的博彩娛樂、殯葬、金融等,被法人看好有機會獲得資金青睞。 根據統計,與滬市相比,深市小市值和中小型股票比重高,產業中的新經濟、科技、醫療保險、選擇性消費、新材料等產業比重亦高於滬市,且多為民企及私企。 楊佳升認為,過去不受境內炒作資金青睞,本益比相對較低的龍頭股,亦有望吸引海外長線資金流入。此外,深港通顯示中國大陸資本市場持續走向國際化,大幅提高MSCI明晟在2017年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系列成分股的機率,對A股長線走勢將是大利多。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深股通範圍預計涵蓋深證中小創新指數及深證成分指數,以及深交所的A+H股,港股通則由目前的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和A+H股外,預計新增恒生小型股指數。 儘管目前市場提前反映深港通獲批利多,不過,市場推估深港通今年底有望正式實施,後市行情仍可期。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深港通最快在今年12月即可啟動,根據先前滬港通經驗,於2014年11月17日實施之後,到上証前波高點2015年6月12日的5,166.4點,累計漲幅高達108.4%,推測未來深港通啟動後,陸股蜜月行情亦可期待。 ---------------下一則---------------  A股看漲 進場時機來了2016/08/19 07:12:21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深港通實施方案獲批准,A股相關基金預期將受惠,統計國內A股相關基金中,包含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摩根中國A股、?豐中國A股匯聚近周都有3%以上漲幅。法人表示,參考滬港通經驗,深港通上路後可望點燃沉寂逾一年的A股行情,投資人可趁此時進場加碼,掌握可期漲勢。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經理人林永祥指出,此次深港通政策細項中,最大亮點在於總額度取消,意味陸股某方面來說已經對所有國際投資者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和資本帳戶開放的重要一步。 林永祥說,若參考滬港通開通經驗,其中大型優質藍籌股率先領漲,由於目前陸股又逢修正到相對低檔,深港通意在完備中國資本市場全面開放,預期外資將依照指數編製同時進入滬市與深市藍籌股,卡位大型藍籌股同時具高股利優勢者更佳。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若投資人於今年初上證綜合指數約3,600點時單筆進場,只要在目前點位加碼一倍原始投資金額,指數上漲約8%來到3,350點後,即可達損益兩平。 ---------------下一則---------------  滬股通連8日流入 外資續挺A股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上證綜合指數16日因金融股修正而小幅拉回,但是受惠於深港通題材,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深成指持續上漲,法人分析,A股投資氣氛改善,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回溫到7,000億人民幣,且深市成交量明顯大於滬市,深港通期待效應逐步顯現。 滬股通16日全天淨流入50.2億人民幣,每日額度130億人民幣,剩餘79.8億元人民幣,使用率創下一年新高,整體而言,滬股通自8月5日以來,已連續8個交易日淨流入,累計流入近百億人民幣,顯示外資持續看好A股後市。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A股量能回溫,背後有三股力量撐盤:一、深港通上路預期升溫;二、國家隊資金進場,增持藍籌銀行股;三、大陸官媒發文,強調大陸資本市場漸趨穩定。 張徑賓認為,自證監會發言人證實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後,深港通開通預期迅速升溫,本周投資氣氛明顯好轉;2014年底,滬港通開通啟動一波大漲走勢,而今年深港通開通,有機會重現滬港通行情,建議積極投資人不妨趁深港通尚未宣布前布局,提早卡位深港通帶來的漲升行情。 大陸屬新興市場股市,加上專業投資人占比不高,使其波動高於其他地區股市;再者,中小型A股的產業多為政府未來重點發展的新經濟產業,如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等,多具備高成長性以及股價爆發力;投資人若希望降低進場的選時風險,可以定期定額方式布局A股基金。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張婉珍表示,香港官員透露深港通即將開通,加上中國大陸證監會成立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受深港通開通題材激勵,上周上證綜合指數、深圳綜合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一片紅通通,伴隨近期全球風險偏好回溫,開放題材將有利A股彰顯估值窪地效應,陸股富含轉機。 群益深圳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伴隨著深港通題材、9月G20會議、10月人民幣加入SDR等重要事件,大陸國家隊維穩的力道將加強,短期股市有較強的支撐,大盤再下跌的機率也較低。 ---------------下一則---------------  5大利多捧場 陸股基金上衝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陸股主要指數表現 http://goo.gl/eBFERK 中國國務院批准深港通,滬指前一日創7個月新高,恒指也創逾9個月新高,就像是在預告一般,藍籌股、中小創紛紛起舞,資金積極湧入,五大利多包括深 港通准通、國企改革激發藍籌股、全球股市紛創新高、樓市資金流向股市、場外資金加碼的全面助攻,A股將啟動衝高期,帶動陸股基金可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市場期待的深港通獲准開通,時程順利則將在12月正式通車,總額度限制可能跟著取消,加強點燃行情發動力。 此外,近期7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不僅是納入試點企業,改革也循序漸進推展,地方國資國企改革也加速中,加上供給側改革,預料實力股將冒出頭,並啟動相關板塊個股動能,推動A股上衝。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滬港通方案通過利多,MSCI且再次調升陸股權重,為今年以來第二度,更是新興市場指數中升幅最大的國家,觀光旅遊和電子商務等相關新經濟概念的類股更是焦點,在相關題材面加持下,勢必將持續成為推升陸股的主要動力之一。 群 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深港通批准,預計12月啟動,亮點就是總額度取消,深港通和滬港通將不設總額度,有利未來A股納入MSCI,估值相對 便宜的大市值行業龍頭股、及估值相對較便宜的成長股、QFII主要持股、兩地相對稀缺的股票是相關受惠族群,受惠深港通題材加持,A股有落後補漲機會。 港股也持續走強,A股藍籌股開始發動,其它低估值、有潛力的優質股皆有機會接棒;黃上修強調,滬股通資金近七個交易日均實現淨流入,日均超10億人民幣,餘額快速下降,顯示外資對A股熱情升溫,兩融隨之頻創新高,國外A股ETF成交大增,A股實值得期待。 ---------------下一則---------------  日圓太強 日7月出口連10衰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日圓兌美元走勢 http://goo.gl/QuZRNG 受日圓強勢升值和海外需求疲弱的夾殺,日本7月出口創金融危機來單月最大跌幅。由於日本政府很難依賴脆弱內需來推動經濟,迫使財務省官員周四再度口頭干預,喊話要採取強硬行動阻升。 日圓兌美元匯率周四在亞洲盤中曾升破100日圓,最高報99.66日圓;終場收100.01日圓,升值0.7%,勉強壓回至100日圓水準。日圓兌美元匯率今年來升值約20%。 受強勢日圓衝擊,日經225指數周四大跌1.55%,收16,486點。指數今年來重挫13.39%。 日本7月出口金額5.728兆日圓,年跌14%,創2009年10月來最大跌幅,但符合市場預估。日本出口已連跌10個月,是美國次級房貸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長跌勢。 就項目來看,對美國出口汽車、對中美洲出口船隻、和對義大利出口鋼鐵等都大幅下滑。就地區而言,日本對其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年跌12.7%,較6月年跌10%更嚴重。對美國出口年跌11.8%,也高於6月年跌6.5%。 7月進口年跌24.7%至5.215兆日圓,連跌19個月,顯示強勢日圓降低進口物價,讓日本通縮壓力增加。專家擔心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仍未消散,日本出口疲弱態勢就不會改變,這將摧毀日本政府為刺激經濟而做的一切努力。 瑞穗證券經濟家宮川憲央說,出口力度不足以推動經濟,這表示日本更依賴脆弱的內需。也許政府振興內需措施能發揮一時作用,但效果不會持久。因此外界要求推額外貨幣寬鬆的聲浪會愈來愈大。 面對日圓強勁升值,財務省、金融廳和日本央行周四中午過後緊急開會討論如何應對。 雖然主管匯率的財務省次官淺川雅嗣說,政府不容忍投機炒作日圓升值,揚言將採取實際行動來阻止日圓強升,但投資人對政府直接干預匯市仍持質疑態度。 ---------------下一則---------------  7月CPI年增0.2% 歐通膨疲弱 ECB最快下月推新刺激 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7月消費者物價通膨依然疲弱不振,凸顯歐洲央行(ECB)先前為拉抬通膨所做的多項努力依然成效不彰。分析師認為,基於歐元區上季經濟成長放緩,加上通膨持續低迷,恐迫使ECB最快下月將再度祭出新的刺激措施。 ECB在周四公布上月利率會議紀錄,內容指出決策官員警告英國脫歐決定很可能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影響全球經濟,不過他們也認為目前討論新的刺激措施還言之過早。ECB官員還對歐洲疲弱的銀行部門表示擔心,憂心恐將傷害ECB降低歐元區借貸成本的努力。 歐盟統計局周四表示,歐元區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符合上月底發布初值,但若與前1個月相比則下滑0.6%,比初值月減0.2%更加疲弱。 扣除能源、食品、酒精與菸草後,上月核心CPI則年增0.9%、月減0.7%。 雖然ECB過去實施多項史無前例措施,包括將利率降至負值、加速債券收購速度與對銀行推出多次的4年低利貸款計畫,意圖提振歐元區物價攀升,但到目前為止,歐元區通膨仍然還在ECB設定的2%目標以下。 ECB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上月記者會上曾提及,歐元區通膨率「在未來數月仍將處於低位,直到2016年底才會開始上升」。 IHS Markit經濟學家亞瑟(Howard Archer)認為,歐元區上月通膨年增0.2%,僅比前1個月的0.1%增幅略為加速,對ECB而言,堪稱只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小步,加上歐元區經濟成長動能已經減緩,也意味未來ECB仍有可能再度加碼刺激措施。 亞瑟還補充,若有跡象凸顯歐元區成長前景已經明顯得受到英國脫歐公投影響,新措施最快將在ECB於9月8日利率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公布。 亞瑟預期ECB可能將延長量化寬鬆計畫的實行時間,或是擴大每月債券收購規模。 ---------------下一則---------------  市場預期 Fed下月不會升息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據美國聯準會(Fed)公布7月會議記錄顯示,Fed內部對升息立場分歧,不過整體內容比市場預期鴿派,投資人據此堅信Fed短期內將繼續凍漲利率。 雖會議紀錄指出,Fed不排除最快在9月升息,但機率並不高,主因在於決策官員對於美國經濟成長前景、就業市場與通膨等多項議題始終未能達成共識。 市場則對Fed在9月升息高度存疑。根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顯示,交易員押注9月升息機率僅有18%,11月會議升息的可能性也只有20%,不過12月升息機率則升抵50%。 會議紀錄指出,鴿派官員憂心美國通膨低於目標已有4年之久,因此他們傾向繼續關注,直到確定通膨朝2%的目標前進,再來考慮升息時機。不過另一派鷹派官員則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已接近完全就業,因此有理由支撐Fed在近期調升利率。 Fed下次召開例會時間是在9月20與21日,不過受近來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加上海外市場面臨經濟風險,特別是來自英國脫歐造成威脅尚未完全消退,因此部分Fed官員寧可保持靜觀其變、繼續暫緩升息的策略。 紀錄指稱「成員認定應持續維持政策選項開放,並保持政策立場彈性,以因應未來數據表現進行調整。」分析師解讀從該紀錄內容,可看出觀望態度依然主導Fed內部,這也讓市場堅信離升息時機仍有一段距離。 然而本週還是有一些鷹派官員出面喊話,提醒投資人升息時機已近。像是紐約聯準銀行總裁杜德利(William Dudley)周二接受訪問時聲稱,升息時間已愈來愈近。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也表示不排除9月升息的可能性。 目前投資人將目光轉至Fed主席葉倫下周五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總裁年會演說,企圖從中尋找美國利率動向的更多線索。 此外低利率環境中,能再降息空間有限,紀錄還顯示,Fed官員在7月會議還討論除了傳統貨幣政策外,其它可用來刺激經濟的新措施。 ---------------下一則---------------  油價築底 能源股Q4反攻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市場原油價格預估 http://goo.gl/GIs04D 油價在每桶40美元附近找到支撐,預料隨需求緩步追上供給量能,庫存趨於下降,油價將逐漸擺脫低檔,重返長期均衡水準,且原油空單倉位漲到警示水準,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預估第4季油價出現強勢反彈機率高,目前布局能源相關基金,年底前績效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弗朗表示,能源產業裡存在許多具投資價值標的,鎖定具健全資產損益表與高股利分配的主要綜合石油公司,及美國與油價高度相關的產業,在供需再度達到平衡時,將可大為受益。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指出,短線油價雖暫時承壓,研判下檔風險應不大,長線價格仍有需求增加的支撐,加上整體市場狀況有利於信用債市。根據統計,當油價自高點修正後,高收益債券基金仍維持近1%平均上漲幅度,少數基金報酬更勝一籌。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強調,能源債平均提供約9%殖利率水準,危機債券殖利率更處19%高檔區,價格仍具漲升空間;中期來看,受惠全球原油需求增長,企業可望重返獲利成長,支撐能源股債續漲潛力。 元大標普高盛原油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認為,油價近期將持續在季線及年線間震盪整理。 ---------------下一則---------------  獲利強 美科技股挾洪荒之力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S&P500科技業Q2及未來盈餘預估年增率 http://goo.gl/n4tFMo 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8月以來收盤數度改寫新高,分析這波美國科技股漲勢主要由強勁的企業財報所帶動,和2000年網路泡沫時期非常不同,現階段投資氣氛較為理性,受惠於企業獲利強勁,美國科技股表現可望持續偏多。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目前超過九成S&P500指數成分企業已公布第2季財報,美國科技企業財報繳出亮眼成績,獲利超出預期的企業家數達82%,僅略遜於醫療保健業的83%,穩穩領先其他產業。 湯森路透最新預估,美國科技企業今年第2季盈餘年增率高達0.7%,且未來呈現逐季成長趨勢,在獲利成見度清晰下,美國科技股後市持續看俏。 亨德森全球投資全球股票收益主管Alex Crooke表示,2016年環球股息增長速度勢將略緩於2015年,美元兌若干貨幣下跌。展望今年,日本、北美和歐洲增長強勁,但部分增幅將被英國、澳洲和新興市場的弱勢所抵銷。 駿利美國股票策略總監副總裁Nick Thompson指出,在股票市場的展望上,目前的低利率以及低通膨預期,能支撐更高的本益比,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區域,目前股票評價並未過高。 其中,Nick Thompson預期,市場將會穩定下來,有助成長型股票與可預見性,看好創新公司,尤其是健康護理與科技股。科技方面,雲端革命持續,目前兩個關鍵趨勢是雲端運算採用與物聯網。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今年新款Macbook的規格變化較大,部份供應商將受惠,可留意相關概念股,此外半導體、車用電子及工業電腦等族群可同步留意。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表示,Nasdaq-100指數權重前幾大的個股,都是全球具領導地位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不但有高獲利性,也握有充足的研發資金與人才,未來不論是要做內部的研發支出、或外部的併購需求,都能滿足,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增長動能。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全球資金近期湧入成熟國家股市,同時也積極投入科技、生技類股,其中醫療生技及科技類股獲利優於預期的比重都超過九成,為十大類股中比例最高的兩大族群,可望持續是成長股反彈的領頭羊。 ---------------下一則---------------  熱錢湧亞洲高股息基金 大贏家2016/08/19 08:25:03 聯合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熱錢湧入亞洲,讓沉寂已久的亞洲股市再次出現亮麗表現,尤其在低利環境下,具高息特性的亞洲高股息基金,更成為這一波國際資金前往亞洲找收益的大贏家。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過去一個多月來,國際資金紛紛湧入亞洲,亞太相關基金的績效也一改年初債優於股的現象,反而變成高股息股票出現大反攻。例如近一月績效前時名的亞太股票基金中,高股息基金就高達8檔,明顯壓過以成長為訴求的東協,甚至印度基金。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過去幾年來,包含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景氣築底已久,最近企業獲利出現明顯改善,再加上全球公債殖利率破新低、且市場擔心美股偏貴的驅使下,使得資金轉向亞洲股票市場。 張正鼎說,在這波資金進駐之前,亞洲股市的股價淨值比僅剩1.28倍,距離2001年全球陷入衰退時的1.19倍、2003年SARS危機的1.22倍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1.23倍僅有咫尺之遙;從過去的歷史來看,現在布局亞洲股市,未來一年正報酬的機率有70%、平均報酬率則達40%。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因為具有經濟成長與高股息雙優勢,吸引資金持續流入,也推升亞洲貨幣轉強。在亞洲股市中,高息股以收益與抗震兩大能力備受國際資金青睞,分析亞太高息股指數的產業布局,主要偏重於公用事業、醫療保健、電訊與必需消費等防禦性產業,以及景氣循環股,在今年來震盪的金融環境中能發揮避震效果。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分析,在全球貨幣寬鬆的環境下,亞股因為擁有基本面佳、政策加持以及評價合理三大優勢,今年以來吸引資金回流。 ---------------下一則---------------  生技基金擁三多 活力旺2016/08/19 07:37:4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S&P500 NBI指數第2季財報 http://goo.gl/PziSwX 近期NBI生技指數展開一波反彈,波段漲幅已逾20%,除了短期剛公布的第2季財報營收、獲利雙雙表現突出外,長期來看,人口老化趨勢繼續,帶動醫療支出增加,是基本面的有力支撐,生技產業仍具投資吸引力。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生技相關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帶動指數向上,財報、併購和政策面三大利基成為支撐下半年生技產業表現。從已經公布生技相關產業財報表現來看,生技產業成長動能依然強勁;根據瑞士信貸預估,今明年企業營收成長率高於大盤指數。 鉅亨網投顧指出,今年初,NBI生技指數一度在一個多月內大跌近28%,引發市場一波恐慌,在經歷半年多的來回震盪,今年6月下旬指數又跌至波段低點,再次打擊投資信心。但NBI指數在財報利多的支撐下展開反攻,且從前波低點以來已大漲逾二成。 進一步觀察,自美國第2季財報公布前,生技類股就開始走強;財報公布結果也顯示,不論S&P 500指數中醫療保健類股的50家企業,或是NBI指數中的185家醫療保健公司,第2季的營收獲利都同步成長,NBI指數的獲利年增率更高達6.4%。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就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人口老化對生技產業來說有重大影響,不僅日本,包括德國及美國都面臨高齡人口的壓力。持續增加的老年人 口也提升醫療保健支出,2007年以來,美國消費者醫療保健支出年增率平均4.5%,高於整體消費支出年增率的3.2%,在醫療及個人保健銷售年增率回升 下,對相關類股的業績帶來支撐。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補充,生技醫療產業當前評價面仍合理,具中長線投資價值,建議關注具獲利優勢大型醫療生技個股。從次產業來看,今年來腫瘤、心血管和自體免疫等 藥物市場的成長快速。 ---------------下一則---------------  低利環境籌退休金 經理人:高評級債+多元布局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5年各類資產收益率表現 http://goo.gl/l1iq8f 在目前超低收益率的環境下,現金流相對於退休人士更為重要,法人表示,退休族或者準退休族群只要在投資組合中持有部分現金部位以及善用高評級債券,都有助於降低市場波動的影響,讓退休族或準退休族可以安心投資;此外,就是多元布局,放在風險性資產比重也不宜過高。 晨星基金美國個人理財董事Christine Benz表示,低利環境短期內不會改變,就算聯準會在9月升息,低收益率的環境還會持續著,在低收益率投資環境中,投資人為了提高收益率當然可以選擇風險略高的資產,但退休族或準退休族對高風險資產不宜持有過高部位。 Christine Benz指出,目前美國股市與標普500指數的股息,只略高於巴克萊綜合指數,約為2%,而非以往常見股票收益率遠優於股票收益率的情形。因此,建議投資人以目前市況都不宜積極追捧風險性較高的資產類別。 而且在任何市場環境中,任何商品的收益率,若明顯優於市場中任何高評級的投資工具,投資人都應該對其背後的風險進行檢視。 例如高收益債券收益率目前約為5∼6%,明顯優於高評級債券收益率的2%。但高收益債卻對經濟與股市變化相對較敏感,這就是高收益債券共同基金於2008年出現約25∼26%損失的原因,所以在經濟不穩與股市表現震盪時,高收益債券無法提供出色表現,並面臨較高的損失。 法人表示,要降低資產組合波動,投資高評等債及抗通膨債即可。 保 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退休理財應該掌握的心法,就如同廣告台詞所說「先求不傷身體,再講效果」,在全球都處於微利時代,即使美國啟動升 息,預估到明年底基準利率仍低,全球股、債市未來還會持續劇烈震盪,首先要建議投資人別重押單一資產,爭取穩穩的收益。 李宏正指出,各類收 益資產輪動快速,沒有永遠的贏家,以過去15年來說,高息股票累積報酬約150%,一般股票則約為100%,但是回顧各類收益資產的報酬狀況,高息股票在 2013年最為亮眼,當年度總報酬達19%,然而到2014年,報酬掉到只剩2%,去年則交出負報酬近5%的成績,表現不如預期。 所以,退休族除了傳統的債券、股票外,加入房地產和其他收益資產,換言之,要多元布局可分散的投資組合投資風險。 ---------------下一則---------------  資本利得+匯兌收益 新興債漲相佳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來全球股債市全面反彈,債券彈勢更完勝股票,帶動債券基金績效跟著水漲船高,其中,又以新興市場債券自各券種中脫穎而出,躍升為今年來最具「漲」相的債券資產,投信法人持續看俏。 摩根投信統計,今年各類型債市,不論新興市場本地債或是美元債,漲幅都高達雙位數,而新興市場本地債挾著資本利得與匯兌收益兩大優勢助陣,漲幅更高達逾14%,漲勢全球第一強。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隨基本面改善加上原物料價格回穩,帶動新興債市從谷底翻揚,今年漲勢相當傲人,而且從長線來看,即使今年上半年新興債已大漲超過一成,但現階段與成熟國家公債的利差仍高於五年長期平均,顯示未來利差仍具有收斂空間,能提供新興債資本利得機會。 從報酬率來看,新興本地債券雖然收益率比起美元債更誘人,但因為美國利率正常化仍為必經之路,投資人需留意匯率波動風險,據統計,今年以來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達266億美元,其中,流入新興市場美元債券基金的資金高達253億,反應市場更看好美元計價債券前景。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因為新興市場債到期殖利率仍較成熟國家低利率環境具吸引力,持續受到全球資金青睞。另因新興市場匯市趨穩,具備高利率的新興市場當地債券,在匯率風險降的情況下,也受追逐收益者青睞。 許家豪指出,目前市況仍有利債市,風險胃納量升高亦有利支撐三大債市。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元債券為主的組合基金來建立核心收息資產,穩步掌握債市輪動行情。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隨著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降溫,美歐公債殖利率位於低檔,凸顯新興市場債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的特性,加上多數新興國家基本面正趨於穩定,經濟最壞情況已過去。 ---------------下一則---------------  新興債基金 上演吸金大法2016年08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來新興股債指數漲跌及資金動向 http://goo.gl/lDUpw5 歐日的負利率政策以及美國緩升息步調,吸引資金流到收益率較高新興債,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已連續6周淨流入,總額逾180億美元,創記錄以來最大量。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債後市仍有可為。 富 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從新興國家的外匯、財政、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系統的體質及法規健全度等因素進行評估,多數新興 國家在過去幾年已提升經濟體質至更佳狀態,足以因應海外的衝擊,因此持續看好基本面具改善空間、具高殖利率以及具有降息及政策作多題材新興債市。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認為,受惠於基本面改善和匯率回穩,搭配市場風險偏好增溫,新興市場債券因波動較股市為低,搶先一步扭轉窘境,成為資金回補的前哨站,7月單周資金淨流入更創下歷史新高,引爆新興債資金行情。 Pierre-Yves Bareau表示,JPMorgan新興美元債指數今年來漲幅近15%,新興本地債指數漲幅18.19%,甚至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5.33%還高 ,使得新興債成為市場聚焦標的,連帶拉抬新興強勢貨幣債基金和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漲勢。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說,目前拉美地區政治局勢依然混沌,亞洲企業的現金債務比則為各區域企業中最好的,包括德意志銀行和瑞信的私人銀行部門,都建議客戶買入同時提供美元的安全性、同時相比美國同類債券殖利率更高的亞洲投資級公司債。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也相對看好亞洲地區債,尤其是亞洲高收益債。他表示,由於美元還是強勢貨幣,加上目前預期美國聯準會年底前仍有可能升息,幣別上建議仍以強勢貨幣為主。 展望新興市場債後市,許家豪指出,目前景氣溫和擴張搭配寬鬆貨幣基調不變的市況下,仍有利新興債市,但仍建議投資人多元配置債券,穩步掌握債市輪動行情。

小媽精選1050818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8日
公開
3

英國脫歐 美股走揚、亞股更吸睛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 亞股、美股得利 http://goo.gl/bsD4Qu 英國公投脫歐後,全球股市波動加大,不過,今年以來全球股市仍呈現小漲格局,尤其亞股表現更搶眼,美股也持續向上。法人認為,全球股市輪動愈來愈快速,去年修正過一波的亞股在今年反倒成了脫歐後的受惠者,資金湧進,也成為本季投資亮點! 先機環球投資全球股票投資董事韋斯汀(Justin Wells)17日來台時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川普得勢都代表全球民粹主義崛起,也代表未來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將帶給投資市場更大的挑戰。不過,第3季較第2季明顯好轉的市場以亞股最為明顯。 韋斯汀分析,近期亞股吸金主要有二大因素,一來亞股經過去年的修正,投資評價已相當便宜,且投資者手中的持股比重都不高,而英國脫歐後雖然短期造成全球股市震盪,但近期投資人的情緒已漸回穩,開始回頭尋找值得投資的風險性資產,亞股自然成為首選。 二來,投資人對中國經濟下滑的憂慮已鈍化,去年人民幣大貶時市場立即就反應,但近來人民幣續貶後,市場已沒什麼反應。 韋斯汀認為,政治風險難預測,主要還是以市場情緒來決定布局,當投資人風險趨避心態明顯時就可拉高高品質、防禦性的持股,這些類股的特性包括盈餘成長高、低波動度、具防禦性。以先機來說,在脫歐後就轉進有成長潛力、內需為主的產業類股。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表示,持續看好美股。根據聯邦基金期貨的預估顯示,12月升息的機率已降至4成,顯示市場認為聯準會升息可能再度延後,因此經濟數據和企業營運表現仍將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 從基本面來看,美國就業市場穩定、企業競爭力佳、家庭負債問題及銀行業體質也已大幅改善,顯示美國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企業獲利有望逐季改善,因此在當前市場資金條件寬鬆的情況下,看好股市仍有緩步墊高的機會。 ---------------下一則---------------  7月境外基金規模 直逼3.1兆元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7月境外基金規模 http://goo.gl/4YUhYT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7月境外基金規模較上月成長1.92%來到3.09兆元,不同於6月各類基金規模普遍縮水,7月股票型基金規模較6月增加 170.37億元來到1.23兆元;債券基金規模增長力道更不容小覷,大增368.34億元重返1.49兆元,創下近8個月的規模高點。 高收益債基金及新興債基金更是扮演推升整體境外基金規模回溫的最大主力。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說明,新興債基金青睞度持續增溫,增胖趨勢令人另眼相待,7月增幅高達4.01%,一舉向上衝破1,940.8億元,改寫15個月來新高紀錄。 至於高收益債基金規模也較上個月大增216.47億元,重新站回9,016.52億元。 整體而言,7月國際主要股市「漲升」響起,激勵市場投資改善,也帶動國人投資態度有向風險性資產靠攏的趨勢,法人指出,高收債和新興債買氣可望再上一層。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國家跟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的差異自去年起開始反轉拉大,今明兩年差距將更進一步擴張,在實質經濟基本面撐腰下,新興債今年來強勢走升。 JPMorgan新興美元債指數漲幅高達14.68%、新興本地債指數更強漲18.30%,遠優於MSCI世界指數4.1%的漲幅,加上新興國家近年積極調整財政體質,評價面優勢浮現,引爆新興債資金熱潮,不僅國際買盤連續八周搶進,台灣投資人投資熱度也持續升溫。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聯準會升息預期降低,投資人在追求收益考量下,資金仍將大量流入新興市場債。雖然今年以來資金轉趨流入新興債市,但相較往年的流入金額仍少,在資金尚未全面回流下,新興市場美元計價債券指數已來到高點。 在各國多數央行立場寬鬆下,資金流動性有利於金融市場,若資金再進一步回流債市,則後續漲勢仍可期待。 不 讓新興債專美於前,高收益債基金7月規模較上個月大幅增加216.47億元,法人表示,多國央行續行寬鬆,驅使資金在低利環境中持續尋覓高收益資產,高收 益債基本面受惠油價反彈而回穩,美國高收益債到期殖利率甚至高達7.5%,穩穩稱霸各大債市,搭配信用利差仍位於近年高點,深具收益優勢,加上多數高收益 債具有配息機制,切合投資人落袋為安的投資需求,造就高收益債基金買氣高漲。 ---------------下一則---------------  股債雙升 境外基金變胖2016/08/18 07:09:5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7月境外基金規模 http://goo.gl/39YWXP 7月境外基金規模股債雙升,整體規模月增1.9%至3.09兆元,超越英國脫歐前水位;其中,新興債、高收債「風險雙債」扮演推升主力,反映脫歐對於投資信心的衝擊淡化。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境外基金規模除了貨幣市場基金,7月全數基金類型規模同步長胖。股票型基金規模較6月增加170億元至1.2兆元,債券型基金大增368億元至1.4兆元,寫下八個月來最高,以新興債、高收債分別月增4%及2.4%的幅度較大。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說,新興債基金青睞度持續增溫,7月增幅超過4%,一舉突破1,940億,寫15個月新高;高收債也較6月增加216億,重返9,000億大關,顯示國際投資氣氛改善,帶動國內投資人朝風險性資產靠攏。 黃慶豐指出,美國聯準會7月維持利率不變,多項經濟指標強勁,確立景氣擴張態勢,激勵美股三大指數輪流創高,加上全球央行加碼寬鬆,備戰英國脫歐,提振投資人對於風險性資產的布局意願,從股債資產規模雙升獲得印證。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指出,全球央行洪水式貨幣政策傾倒,主要資產收益率陡降,反觀新興債評價面優勢浮現,國際貨幣基金(IMF)並指出,新興市場未來五年經濟成長率逐年提高,將提供誘因吸引資金。 同樣受惠資金浪潮的還有高收債,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目前能源及原物料業的違約率持續從年初高點滑落,CCC評級以下的新發行債券同步減少,只占總量的2.7%,考量未來發債量減低,到期壓力縮小,預期高收債市場結構進一步改善。 ---------------下一則---------------  風險意識升溫 收益題材基金 買氣飆百億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7月買氣前5強的境內基金 http://goo.gl/90PTlw 儘管7月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較前月萎縮逾48億元,統計7月境內基金淨銷售前三強,分別是高收益債券型、跨國投資組合(債券型)及跨國投資固定收益一般債券型,合計賣出百億元,可見儘管市場氣氛轉好,仍有不少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爭取多元收益以迎戰無預警來襲的黑天鵝。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因市場對於聯準會今年升息還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股、債市都可能再掀波瀾;至於第4季,包括可能衝擊歐盟完整性的「10月義大利憲政改革公投」,以及充滿不確定的「11月美國總統大選」,建議投資人不宜重壓單一資產。 李宏正指出,今年投資人普遍擁抱收益,讓債券收益率下滑,其實,只要投資「多元收益」概念基金,就能掌握投資等級債券、高收益債,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高息股、另類收益資產等五大收益機會。 操盤方向上,李宏正建議,拉升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的布局比重,尤其是信用評等不俗的新興市場債,投資價值又比高收益債更具吸引力。 摩 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全球風險性資產近期都來到高點水位,VIX波動指數來到逾一年多的相對低點,不過,鑒於目前IMF等國際組織下修全球經濟成 長、原油供過於求問題未解,但美歐日公債殖利率處於歷史極低水位,反映市場避險需求仍強勁。 再者,RSI技術指標顯示,現階段全球股市已達超買水準,不排除風險性資產再次震盪,因此,建議投資人現階段應該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夠多元和分散,動態追求收益機會並調控風險。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政府公債負利率已是全球現象,此類債券規模超過9兆美元,相當於已開發國家全部公債的39%左右。 他指出,負利率效應漫延,找收益大不易。如今在全球景氣溫和成長、貨幣政策寬鬆的支撐下,市場資金找收益的需求有增無減,在資金行情帶動股債雙漲的行情下,反映景氣復甦的收益型商品仍持續受到市場的青睞。 ---------------下一則---------------  Fed一句升息說 亞幣全挫貶2016年08月18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昨日主要亞幣對美元升貶幅 http://goo.gl/8R2116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官員一席「9月有可能升息」的談話,讓主要亞幣昨(17)日聞聲紛紛反轉重挫,尤其8月以來漲高的韓元跌勢最兇,新台幣也跟著重貶,重挫1.72角,收在31.452元,成交量合計11.67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表示,Fed決策官員一放話,讓全球匯市跟著起舞,前一日才有官員大談鴿派論調,激勵日圓大漲,帶動亞幣全面走強,沒想到隔一日,另一官員放話9月可能升息,主要亞幣紛紛就重貶倒地;「真的好像在洗三溫暖,(Fed官員)兩派相互打臉,結果市場被搞得一團亂」。 更有外匯交易員以「見鬼了」形容,因為亞幣前一天才強漲,昨天馬上重挫,「現在市場風向到底往哪吹,連銀行都看不準了」。 根據匯銀統計,主要亞幣昨天以韓元重挫1.45%最多,第二弱就是新台幣貶值逾0.5%,前一天大漲的日圓吐回0.4%,泰銖及馬元都跌了0.3%,菲律賓披索、星元、人民幣也各貶值0.08∼0.28%,僅印尼盾微升0.03%。 「下 半年來市場大多認為(Fed)升息最快要12月,熱錢也就肆無忌憚湧入,新台幣、韓元漲很兇」,外匯交易員指出,但近期因為欠缺新的指引,續漲力道有減弱 趨勢,上周甚至回貶整理,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的消息,往往就會出現很大的反應,何況是大咖Fed決策官員的放話。 外匯交易員認為,接下來外資熱錢若轉向擴大匯出,新台幣恐將面對一波跌勢,但如果並沒有大幅匯出的動作,消息面衝擊而漲高回檔整理,也不見得是壞事;尤其在老大(央行)全程盯場下,其實樂見新台幣轉弱,甚至看到新台盤中貶輸韓元太多,尾盤還加碼助貶約4.2分。 外匯交易員強調,但外資昨日還是買超台股逾36億元,另一方面又進場買匯,「真的看不太出來這到底是在玩什麼」,股匯操作方向完全不同調,只能猜測或許先前有些該匯出的資金,卻暫援並等待機會進場台股,但現在因為新狀況出現,反手加速處理,後續走勢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下一則---------------  聯準會官員 9月升息說 匯市存疑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近來聯準會(Fed)官員表達9月可能升息的鷹派訊息,但周二美元匯率卻持續貶值,由此顯示匯市並不認同官員看法,市場人士也大多質疑美國經濟成長速度是否足以支撐Fed作出升息的決定。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美元指數周二跌至6月底以來最低水準,即便兩位Fed官員表示Fed傾向年底前升息。一般來說,當投資人預測美國利率走升時,美元兌外國貨幣通常會升值,反映市場對債券殖利率與投資報酬即將上揚的預期。 BK資產管理公司外匯策略部門主管史洛斯柏格(Boris Schlossberg)周三接受CNBC訪問時指出,由匯市反應得知,投資人對於Fed官員的看法並不買帳,基本上他們好像在說,「我不相信,證明給我看」。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德利(William Dudley)周二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可能」在9月會議時決議升息,他看好美國經濟下半年可望走強,總統大選不會影響Fed的升息決定。另外,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也指出,他預期年底前至少升息1次。 史洛斯柏格說:「顯然市場人士認為這論點有些荒謬。現在最大的分歧在於市場走勢和Fed官員說法已經脫勾。」 這不是投資人頭一次對央行的動作產生質疑。先前日本央行(日銀)致力讓日圓貶值,甚至推出負利率,但成效不彰。歐洲央行今年初為壓制歐元升值,也曾面臨類似問題。由於長期的低利率或負利率政策,導致金融市場混亂,央行要控制市場已愈來愈困難。 美元指數周二重貶0.9%,創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低水準。周三該指數小幅回升0.1%。過去1周美元指數重挫1%。分析師認為,美國即將公布FOMC的7月會議紀錄,可更清楚得知Fed對升息的論調。 ---------------下一則---------------  深港通方案准了…陸高成長股是贏家2016/08/18 07:13:47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深港通記事簿 http://goo.gl/1qGDnz 中國國務院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並不針對深港通設置總額限制。資產管理業者指出,深股通、港股通各以成長股和綜合小型成分股為特色,預料高成長股會是最大贏家。 目前滬港通設置滬股通及港股通餘額上限為人民幣3,000億元與2,500億元,港股通餘額剩人民幣450億元,市場對資金管道有所需求,催生深港通機制,中國官方更進一步放寬總額限制。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今年以來陸股行情低迷,近期上海股市月均量只有人民幣2,000億元,深圳股市也僅3,000億元,在指數盤整之際, 投資人進場意願明顯下滑。宣布深港通之後,首先觀察能否吸引新資金進入市場,次要留意投資人對於科技股等高成長族群的買進意願,與兩市本益比收斂程度。 觀察下半年以來,香港科技股在市場反映深港通題材下,已出現重新估值行情,朱繼元指出,相較中國A股的科技股本益比偏高,香港科技股先前一直未受青睞,評價較低,最近搭配中國產業轉型與高成長特質,汽車、物聯網等香港科技股受到關注,預期深港通會持續有利類股表現。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深港通擁三優勢,可望同步替兩市創造投資機會,包括深圳股市以高成長公司為主,逾七成企業來自「新中國」產業,潛力 大;港股不乏成長性佳中小型股,卻受流動性限制估值偏低,對偏好風險的中國股民具吸引力;深港位置與經濟高度相關,兩地對彼此的熟悉度高。 ---------------下一則---------------  歐股重回基本面 近月漲勢再起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公投為市場帶來不小衝擊,但近期德國股市重回萬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再創一年新高等股市表現來看,歐股似乎已走出該事件的影響,且在經濟數據包括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經濟信心指數穩定向上,股市走勢回歸基本面,也大大紓緩歐股的投資壓力。 鉅亨網投顧表示,歐洲主要國家指數都已收復英國脫歐時下跌的失土,且不少國家指數持續攻高,都反映歐洲未來經濟前景穩步復甦下,及今年來包括歐元區、英國的貨幣政策都維持寬鬆態勢,進而讓市場有充裕的資金,也對股市及債市帶來正面挹注。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受到英國央行新的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英鎊持續走軟,英國股市則表現強勢,英國富時100指數更創下去年6月來的新高,而歐元區同樣在歐元走低下,有利於出口表現而激勵股市。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歐股中的能源與銀行股反彈,帶動盤勢近期震盪走升,逐漸收復英國脫歐公投前高點;儘管近期市場樂觀反映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以及後續義大利或將與歐盟達成銀行業紓困協議,不可否認,銀行股整體獲利持續下修,產業基本面仍疲弱。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洲的復甦較預期更為緩慢且不穩定,但近期的消息卻相當令人振奮,所有訊號都顯示未來幾個月該區可望穩健成長。儘管近期歐洲的整體企業獲利表現令人失望,可喜的是,許多公司已調升獲利預測。 富蘭克林華美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棋正表示,短線歐洲政經不確定因素仍多,預期將壓抑歐股表現,若有其他如財政刺激或經濟基本面明顯好轉趨勢,才有機會推動歐股突破上方壓力,建議投資人可觀望,或由側重歐美大型績優股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介入。 安聯歐洲成長股票團隊共同投資總監彭瑪帝表示,股市因受諸多不確定因素及資金板塊快速挪移影響而將呈現較大波動,但具結構性成長利基、或具高殖利率題材的股票都是可聚焦的標的。 ---------------下一則---------------  脫歐公投後英鎊狂貶 英國7月PPI急速躥揚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脫歐後英鎊狂貶,導致製造商的進口成本大增,也讓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急速躥揚,不過英國第2季失業率仍維持在11年低點,換言之脫歐效應尚未蔓延至就業。 英國統計局(ONS)周三公布,7月PPI較去年同期激增4.3%,與6月的年減0.5%天差地別,英鎊貶值為主要肇因。石油、金屬和穀物等商品在國際間以美元計價,而自6月23日英國公投脫歐以來,英鎊兌美元重貶14%。 英國智庫「經濟暨商業研究中心」(CEBR)分析師柯夫(Scott Corfe)指出,製造商的成本上揚將衝擊企業獲利,最終將造成消費者的生活成本攀升。 再者,通膨揚升但薪資成長停滯,受薪階級將開始感受到生活壓力。柯夫表示:「受消費推動的英國經濟將逐漸停下成長腳步。」 部分經濟學家預估英國經濟將陷入衰退,也就是連續2季經濟陷入緊縮,其他專家則認為英國經濟將緩步下降。 另一方面,英國統計局同日公布,第2季失業率仍維持在11年低點的4.9%,尚未發生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在公投前預警的,英國若脫歐失業率將躥揚至5.5%的情況。報告指出,英國第2季就業率達74.5%,此為1971年開始編纂該數據以來最高,並符合經濟學家預期。 此外,涵蓋6月23日在內的周薪數據亦維持穩定。第2季不含紅利的薪酬較去年同期增加2.3%,計入紅利的總薪酬年增2.4%。 第2季英國企業共增加17.2萬份工作機會,不過Pantheon Macroeconomics 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湯斯(Samuel Tombs)指出:「該數據掩飾了英國在公投前聘雇開始減少的情況。」 英國7月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8,600人,此為2月以來最大減幅,並優於市場預期的增加9,000人。 ---------------下一則---------------  看回不回 先機:美股還有高點2016/08/18 07:23:4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政治與經濟不確定增加,資金輪動頻率增加。基金業者指出,美國股市理論上應該修正卻仍未回檔,且不排除持續創新高。亞股基本面改善,更受惠英國脫歐,將持續吸金。 先機環球投資全球股票投資董事韋斯汀昨(17)日來台指出,今年以來,成熟市場的民粹聲音加大,造成政治不穩定;經濟同樣不穩定,因為投資人擔心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果差。 韋斯汀指出,以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其實很像是英國脫歐這樣的極端事件,目前還不知對市場的衝擊如何。不過,先機不會押寶,而會先觀察市場的風險與投資情緒,同時會避免過度反應。 美股最近迭創新高,韋斯汀認為,這並非反映基本面的結果,理論上美股應該會有一波修正,但市場不確定因素太多,也不排除美股會繼續登高,投資人不用預設立場。 韋斯汀看好亞股前景,認為亞股大幅受惠英國脫歐,未來又有多項利多支撐。亞股基本面改善,歷經修正,股價合理,美元弱勢也有利於亞洲貨幣,加上全球投資人對於收益的需求強,突顯亞股的吸引力。 韋斯汀認為,投資人對於中國的憂慮下滑,也是資金青睞亞股的原因。人民幣在去年8月與今年元月大貶時,全球股市也急跌,但近來人民幣也貶值,市場卻沒有太大的反應。 韋斯汀說,今年以來,全球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大起大落,所偏好的族群也不時更替。例如,年初先是跌深的能源及礦業等類股大反彈,社群與生技股等大跌,之後價值股翻身,但下半年以來,能源與礦業再度走強。 韋斯汀認為,今年投資人偏好獲利能見度高、防禦性濃、波動低的股票,像電信股、核心消費股、公用事業股等。尤其是過去被認為無聊的公用事業股,今年備受資金追捧,價格已經變貴,甚至與能源股同步領漲,這也是過去少見的現象。 ---------------下一則---------------  新興股債三利多 強勢演出2016/08/18 07:11:35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各市場股息率 http://goo.gl/Ufm93N 新興市場揮別過去三年陰霾,自7月以來出現久違的強勢表現;包括MSCI新興市場、MSCI新興亞洲和MSCI拉美下半年迄今漲幅都超過一成。 近期新興市場挾基本面、資金面及全球收益需求的三重利基而走勢強勁。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資金面支撐外,在負利率環境下,全球資金都在積極尋求較高收益率的推升力道,也成為這波新興市場走勢轉強的主要原因。 許家豪表示,新興市場今年算是基本面好轉的第一年,投資題材也相對豐富多元。 例如:巴西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四個月成長;印度近期GST法案通過、雨季和降息符合預期都具正面意義;泰國憲法公投草案通過有利穩定當地政經情勢;印尼新政府新政策效率亦受外資的青睞。 至於在資金面,新興市場也出現逆轉的狀況。根據統計,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淨流出251億美元、233億美元及476億美元;不過近六周新興市場連續吸金,並反轉近三年資金淨流出的態勢,今年以來已淨流入超過36億美元。 另從收益面來看,包括新興市場高息股、新興市場債的股息率或殖利率都超過4%以上,顯示新興市場相對具有投資吸引力。 另外新興市場企業獲利預估,若以美元計價,也可望從今年的6.2%成長至明年的11.1%。 展望後市,法人建議,投資人可以繼續偏向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多元布局,掌握潛在收益和資本利得。 整體而言,寬鬆貨幣政策對市場產生正面支撐作用,投資人尋求報酬和資本收益的需求力道也有利於支撐股市。 ---------------下一則---------------  新興市場 有賺頭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興亞股基金今年來績效逾一成 http://goo.gl/LBqOPc 由於全球金融市場利率普遍偏低,使得投資人風險偏好上升,吸引大量資金流進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法人表示,依目前情況來看,因聯準會未必會馬上升息,氛圍將對新興市場的資產相當有利。 貝萊德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董立文(Richard Turnill)表示,儘管美國就業數據轉強讓市場對聯準會再度升息的預期升溫,但英國、歐元區和日本的央行卻大力推行貨幣寬鬆措施,因此,貝萊德投資團 隊認為美國聯準會未來升息步伐仍會非常緩慢。董立文指出,美國升息往往使美元升值,拖累大宗商品價格,新興市場資產一般容易受到聯準會升息所帶來的不利影 響。然而因為上周疲弱的零售銷售數據顯示國內經濟復甦步伐未穩,而且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尚未明確,預估聯準會今年只會升息一次,時間可能會落在12月。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也表示,只要未來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朝寬鬆的態勢前進,新興股市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是有機會保持相對強勢的格局。 她 說,愈來愈多的成熟國家主權債收益率跌入負值,資金有找尋正收益資產的需求,相對於歐洲的政治與社會的穩定性遭到破壞,而日本在無實際結構性革新下,刺激 政策的效用也有限,然而新興市場基本面相對一年多前確實有一些改善,相對有吸引力,也讓新興市場接收了許多從歐日撤出的資金。 百達資產管理 於8月即上修對新興市場看法,從「中立」調整至「加碼」,除了大陸金融環境趨穩,過往拖累整體新興市場成長狀況的巴西與俄羅斯,近期也頗有走出深度衰退的 跡象。百達投顧進一步指出,新興市場股的起漲僅在初期,整體新興市場的本益比也僅有13.6倍,判斷在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大陸經濟趨穩、Fed升息時程可 能在年底以及新興市場技術面打底完成下,後續仍有行情可期。 ---------------下一則---------------  全球央行拋美債速度 創紀錄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外國官方機構(含央行)淨賣出美國公債金額 http://goo.gl/ItdKoI 據美國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外國央行淨賣出1,92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是去年同期淨賣出金額830億美元的2倍有餘,脫售美債速度創至少1978年以來之最。多國央行大拋美債,反映出全球經濟疲軟不振,靠賣美債來支撐本國貨幣。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資料顯示,6月份海外投資人脫手329億美元美國公債,連續第3個月淨賣出。5月賣出182.9億美元,4月淨賣出金額更寫下創紀錄的746億美元。 其中,連同央行在內的外國官方機構,6月淨賣出335億美元美國公債,同時間海外民間投資人買進24億美元美債。 美國維吉尼亞州投資公司Lindsey Group首席市場分析師布克瓦(Peter Boockvar)指出:「今年迄至6月,美債淨賣出規模寫下歷史紀錄。」 中國、日本、法國、巴西、哥倫比亞等國,拋售美債動作最為積極。身為全球最大美債持有國的中國,5月持債規模1.244兆美元,但6月減持為1.241兆美元。 美債向來被奉為避險資產,不少國家的外匯儲備都有可觀的美債部位。而今油價低迷、中國經濟走緩及貨幣貶值羈絆全球成長,多國央行面對本幣貶值壓力,只好拋售美債來支撐自家貨幣。 舊金山Action Economics全球固定收益部門執行董事魯伯特(Kim Rupert)表示:「看看美國公債拍賣情況便可知,比起去年,外國央行對美債的需求普遍減少。」她另提到,也可能是投資人在美債價格大漲後想獲利了結。 6月初時,10年期美債殖利率1.844%,之後曾觸及1.856%高點,到6月底殖利率跌低至1.492%。反觀6月美股股票基金失血68億美元,連續第5個月淨流出。 ---------------下一則---------------  境內高收債申購回溫 報酬當靠山2016年08月1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淨流入逾10億之績效十強 http://goo.gl/lwtP0i 擺脫上半年英國公投脫歐、油價重挫等重大利空陰霾,全球風險性資產下半年展現生氣蓬勃的一面,從境內各類型基金最新規模變化及申購狀況,便可發現資金再度重回風險性資產,特別是海外高收益債券基金,再度成為吸金利器。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至7月的境內基金規模,從各類型基金規模消長來看,固定收益類型中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出現明顯回溫,單月規模成長5%,增幅居各類型之冠,而且來自於投資人的淨申購買盤更高達61億元,傲視其他類型基金。 進一步透過CMoney資料統計,今年前7月國人累積淨申購金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境內基金僅28檔,如果搭配基金績效表現來看,今年以來迄今有不 少高收益債、債券組合及多元資產類型基金表現亮眼;例如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新台幣)的報酬率超過1成,創下淨申購與績效「雙十」的成績。 環顧本波高收益債基金買氣回溫,不少資產管理業者就指出,最大的原因是有報酬率當靠山,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今年以來累積超過12%的上漲幅度,再加上7∼8%的債券殖利率優勢,自然吸引資金前進搶收益。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分析,高收益債指數今年2月來到最低點後展開反彈,除了原物料和油價止跌反彈帶動,良好的基本面和合理的價值面才是驅動漲勢的最大動能。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以來績效亮眼,前7月也吸引近12億的淨申購金額;周曉蘭指出,靈活掌握油價反彈契機,成功布局墮落天使及新發行債券,再透過分散個別產業和單一持券來降低波動風險、都是基金績效成功進擊的關鍵。 對於近期想進場布局的投資人,周曉蘭認為,目前高收益債評價面仍合理,殖利率及利差約當於過去5年平均水準,下半年高收益債依舊有潛在上漲空間,預期將由債息收入為主,違約率也有望反轉向下,短線若有修正,投資人不妨伺機進場布局。 瀚亞投資產品開發暨市場研究部主管王智誼則建議,近期主要貨幣匯率變化較大,新台幣匯率走勢相較於美元或其他亞幣更為強勁,投資人不妨可以持新台幣直接布局有匯率避險的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避免在匯率波動下白忙一場。 ---------------下一則---------------  收益型基金 投資人愛2016/08/18 07:16:4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7月買氣前五強的境內基金 http://goo.gl/LJJPi4 7月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較前月萎縮逾48億元,從銷售上來看,仍有不少類型基金頗受投資人青睞,尤以「收益」題材最夯。 統計7月境內基金淨銷售前三強,分別是高收益債券型、跨國投資組合(債券型)以及跨國投資固定收益一般債券型,合計賣出百億元,保德信投信解讀,儘管市場氣氛轉好,仍有不少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爭取多元收益,為的就是迎戰無預警來襲的黑天鵝。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聯準會7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記錄將在台灣時間今(18)日揭曉,若內容被市場偏向鷹派解讀,因市場對於Fed今年升息還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股、債市都可能再掀波瀾。 至於第4季,包括可能衝擊歐盟完整性的10月義大利憲政改革公投,以及充滿不確定的11月美國總統大選,建議投資人不宜重壓單一資產。 李宏正指出,今年投資人普遍擁抱收益,讓債券收益率下滑,其實,只要投資「多元收益」概念基金,就能掌握投資等級債券、高收益債,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高息股、另類收益資產等五大收益機會。 操盤上,目前拉升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的布局比重,尤其是信用評等不俗的新興市場債,投資價值又比高收益債更具吸引力。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政府公債負利率已是全球現象,此類規模超過9兆美元,相當於已開發國家全部公債的39%左右。 如今在全球景氣溫和成長、貨幣政策寬鬆的支撐下,市場資金找收益的需求有增無減,在資金行情帶動股債雙漲的行情下,可反映景氣復甦的收益型商品仍持續受到市場的青睞。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指出,英國脫歐決議後使得熱錢由歐洲流入亞洲,推使亞高收債持續上漲,由於亞高收今年發行面仍然缺乏,市場資金追逐少量供給,高殖利率商品的特性下,預期亞高收債仍將有期待空間。

小媽精選1050817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7日
公開
5

日圓強升 激勵台幣跟漲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蕭美惠、呂清郎�綜合外電報導 周二盤中,日圓兌美元匯率在極其清淡的交投中強彈逾1%,升破100日圓關卡,創下近7周來最高,美元疲軟,對歐元亦跌逾1%,來到1歐元兌1.3030美元;美元指數盤中滑落0.77%,報94.894點。 此外,外銀擴大拋匯,激勵新台幣大幅走揚,盤中升值逾1角,演出股匯不同調走勢。午後多家大型匯銀進場買匯後,壓抑新台幣漲勢,終場新台幣收在31.28元,升值9分,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升,總成交量放大至13.06億美元。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後,日圓曾短暫升破100大關,於6月24日觸及99日圓水準。周二盤中高檔則是來到99.73日圓兌1美元。 交易員表示,周二日圓急升並無特別消息刺激。目前金融市場許多人員都在放暑假,成交量極低,有人可能刻意賣出以誘發停損賣單,造成美元進一步對日圓走低。 IG證券市場分析師石川純一表示,投資人覺得安倍經濟學已逐漸接近極限,亦加速日圓漲勢。 稍早時,美國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各國央行或許應該調高通膨目標,更加專注在成長,支持未來更多寬鬆政策。市場人士認為,他是在暗示美國利率可預期的未來都不會調高,因而形成美元周二走跌的背景。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28強 績效勝大盤2016年08月17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大中華股票型基金 http://goo.gl/42AwF3 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降溫、大陸官方改革題材、企業盈利轉佳等利多推動下,陸股從5月中的前波低點以來呈現緩步走升格局,上證指數向上反彈6.9%, 也讓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亮麗,統計投信發行的64檔大中華股票型基金同期間平均績效為6.54%,其中28檔基金績效勝過大盤,平均績效逾一成。 群益投信表示,今年來大陸市場投資風格轉變,加上7月政府打擊炒作下,資金輪動極為快速,不過在短期外圍不確定因素降溫,包括聯準會升息預期下滑、英國脫歐公投衝擊暫緩,加上第3季大陸經濟可望在供給測改革和國企改革加快的推動下轉佳,看好中長期陸股仍有行情可期。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陸股兩融餘額在歷經五連降後已止穩,目前兩融槓桿趨於均衡,處在相對低位的安全區域,因此籌碼面上仍有利陸股中期走勢;政策方面,大陸最新公布的7月CPI年率為1.8%,已連續2個月低於2%,讓未來人行再次降準的機會升高。 除此之外,中企改革的進度有望超前,加上深港通題材發酵,也將對市場產生正面刺激作用。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大陸7月PMI維持弱平衡,沒有出現太大不如預期的現象,顯示政策仍具有撐盤作用。 至於在布局上,建議可趁市場盤整之際,擇優布局成長概念股產,如業能見度高、回檔後評價具投資價值、市占率有機會提升、技術進入門檻高以及具備結構成長機會的投資標的。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英國公投脫歐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普遍維持低利,國際資金積極尋求風險相對來得低且具備穩定現金流的投資標的,使得中港台三地股市順勢脫穎而出,上證綜合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恆生中國指數和台灣加權指數表現相當耀眼。 沈松指出,投資大陸要看政策走向,眼見官方為維持經濟增長積極作多心態不變,第3季不僅有「養老金入市」,又有「深港通」上路等政策利多題材加持,由於中港台三地向來互惠互榮,大中華市場又以大陸為馬首是瞻,大中華市場向上機會仍值得期待。 ---------------下一則---------------  投資陸股 瞄準新能源車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上證創7個月新高,十三五規劃啟動元年,大陸改革主題及政策紅利相關,因經濟出於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帶動消費升級、新興科技主題概念,成未來發展重點方向,陸股鎖定新能源汽車、晶片國產化、智慧駕駛及國企改革等相關主題看俏。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大陸工信部12日出台《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修訂徵求意見稿,強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監控,准入門檻提升將一定程度上淨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環境,有利市場向優勢企業集中,安全監控的強制要求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對中期發展利好。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9月隨G20會議舉行,A股可望止跌回升,題材面持續關注深港通開通時程,留意業績穩定、估值較低的金融、食品飲料、汽車零組件、材料等類股,相對具成長空間。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今年經濟L型,重點落在更積極的財政支出政策,中產階級崛起成為消費與景氣重要支撐,近期經濟數據亮點在大型企業年成長由負轉正,支撐供給側改革所抵銷經濟的下滑。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大陸官方透過供給側改革去化舊經濟產業過剩產能、激發新經濟產業發展動力,同時透過增加有效市場供給,促進消費與服務業發展以達到經濟轉型目標。7月重要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營運環境好轉,市場對官方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將推動陸股走強。 陸股進入調整階段,下一波大機會醞釀中,新經濟相關主題具有投資契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鍊增長;黃上修分析,碳配額管理辦法推出,加上預期8、9月出台的補貼政策調整、電動物流車進入目錄等刺激,新能源汽車優質企業將有機會在第4季迎來產量爆發期。 ---------------下一則---------------  後脫歐時代 亞洲市場前景佳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09年來任一月投資亞股債1-3年平均報酬 http://goo.gl/HpJdgu 英國退歐事件引發全球資金大挪移,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新興亞洲單單6、7月便吸金330億美元,占全體新興市場資金流入的87%,推升亞洲資產水漲船高,更突顯後脫歐時代,無論股債配置都需要納入較不受成熟市場衝擊的亞洲區域,才能抗震求增長!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MSCI亞太(含日本)指數年初至今上漲5.0%,遠低於拉美及東歐20%以上的漲幅;目前亞太指數股價淨值比在1.4倍,為過去20年均值1.7倍的下緣,十分具投資吸引力。 中長期而言,IMF預估未來5年新興亞洲每年仍可繳出5%以上的成長率,遠高於其他區域,加上去年底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更增添亞洲經濟發展實力。 楊子江表示:以歐盟為例,歐洲經濟共同體在43年前成立,爾後德國直間接享有20年的多頭行情。如今亞洲與歐洲此消彼漲,東協的平台加上中國與印度的結合,對於亞洲將形成區域良性循環的益處。 此外,隨著亞洲經濟前景看好,信評高與利率高的亞債也成為投資新寵,尤其亞洲美元債向來供給量低、投資者對亞洲債市的需求持續攀高及多數亞洲國家仍處降息循環等利多下,亞債不論從資金面、供需面來看,皆具上漲的潛力。 觀察目前已經成立的亞洲相關基金,仍以股票型最多,法人建議,僅管亞洲題材豐富且受資金青睞,但考量未來仍有義大利公投、美國總統大選等變數提高金融市場波動,建議採取股債靈活配置、區域分散的方式介入亞洲市場,不僅能參與股債雙高機會,也比較能平衡風險。 根 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任一個月進場投資亞股,持有一年的平均報酬率8.64%,正報酬機率為70%;若採股債各半的方式進場,則持有一年的平均報酬 率8.94%,正報酬機率為85%,即便把持有時間拉長至二年或三年,採股債各半的方式投資亞洲,正報酬機率均優於單純投資亞股。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現階段亞太地區評價相對便宜、後續成長動能持,加上資金自成熟國家撤出轉進亞洲更加顯著,建議投資人應增持亞洲資產,並透過股債混搭的配置方式提高投資效率。 ---------------下一則---------------  MSCI季度調整 新興亞洲續展魅力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三大新興市場權重調整狀況 http://goo.gl/X0BU9z MSCI公布最新半年度調整,統計三大新興區域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變化,新興亞洲持續深獲MSCI,本季權重再獲上調0.14%,一舉突破七成占比來到70.3%,不僅調升幅度超過5月的水準,也是近年來最大上調幅度。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隨MSCI將關愛目光移轉至新興亞洲之際,歐非中東與拉丁美洲權重則遭排擠,分別再遭下調。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常能配發高股息的企業,多為財務體質健全、企業獲利穩定,且擁有較高現金,亞洲高息股成長動能有望維持強勁,長期資本利得空間也值 得期待,加上亞洲高息股目前價值面便宜,本益比卻仍僅有11.58倍,低估值且高現金殖利率雙重優勢可望吸引資金持續進駐。 觀察本次亞洲各國家間權重消長,中國是今年來唯一獲得MSCI連續兩度雙雙調升的國家,印度本次在新興市場權重雖僅微幅上調0.03%,但在新興亞洲權重躍升幅度卻稱冠,其餘亞洲國家權重持續遭到中國和印度排擠。 群 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新興亞洲坐擁經濟穩定發展、股市評價被低估,以及企業獲利成長趨勢向上等三大機會點,深具投資價值,下半年依然是資 金追捧標的,新興亞股後續漲勢值得期待,基本面好轉勢將形成股市的強勁支撐,建議下半年投資人可留意新興亞洲的投資契機。 元大印度指數基金經理人劉偉正表示,本次MSCI權重調整,印度在MSCI三大指數中均被調升,今年外資從第2季開始資金流入印度股市,在主要亞洲國家的買超金額僅次於台灣、南韓。 劉偉正分析,目前券商機構普遍預估印度2017財政年度的GDP成長率仍可維持7%以上,加上今年印度國會通過第七次公務員調薪專案,及預期雨季降雨高於歷史平均,將使農民收入增加,有利帶動印度整體消費成長。 ---------------下一則---------------  索羅斯、伊坎 看空美股2016年08月17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眼見經濟成長依然疲軟、企業獲利呈現停滯,但美股短線卻拉出一波多頭行情,包括索羅斯(George Soros)、伊坎(Carl Icahn)等對沖基金投資大戶,持續看空美股後市,紛紛加碼空頭部位;其中,市場巨鱷索羅斯第2季美股空頭部位,暴增近1倍。 根據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資料顯示,索羅斯第2季大舉加碼做空美股的部位,季末持有連結標普5百指數ETF共400萬股的賣權,較第1季底的210萬股賣權激增190萬股。賣權一般被視為做空,指持有人可在一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賣出股票的權利。 美股3大指數周一同步再創歷史收盤新高,延續近幾周創高多頭氣勢。美股標普5百指數的本益比來到20倍,逼近歷史平均水位高檔。 另一名知名投資大戶伊坎也看空美股後市,根據該公司營運高層本月稍早透露,伊坎第2季底的淨空頭部位比重仍達149%。 新債券天王DoubleLine對沖基金經理人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對美股後市同樣偏空,他引用畫家沃爾(Christopher Wool)的《賣屋、賣車、賣孩子》經典字畫表示:「這正是我當前的看法,情勢不太妙,全部出清就對了。」 此外,索羅斯也趁金價第2季漲到2年高點,出脫黃金相關持股。 ---------------下一則---------------  美股硬底子 創新族群看旺2016/08/17 07:34:00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股市看回不回,指數頻創新高。基金業者指出,股票仍比其他資產有吸引力,但投資美股不能再以被動式投資,選股將是關鍵,看好有創新題材的族群,如科技與生技。 駿利美國股票策略總監湯普森(Nick Thompson)昨(16)日指出,英國脫歐開啟了震盪的夏季,而且不確定會持續數年,各國央行也會以政策來度過政治與經濟的逆風。英國脫歐後,資金流入美元等貨幣,推升美元資產價格。 湯普森表示,全球處在低利率與低通貨膨脹環境,預期能支撐較高的本益比,不管是美國或其他地區,目前股價並不算貴,與其他資產相比,更有吸引力。以美股S&P 500指數來說,現在的本益比與一年前相近。 湯普森指出,即使經濟是慢速成長,也仍有成長機會。創新公司是焦點所在,尤其是生技醫療與科技股。此外,也要注意併購活動,併購能顯示市場的信心狀態,在企業持續購回自家股票時,也會尋找有成長機會的公司。 湯普森表示,在緩慢成長的環境下,企業會尋找買入有市占率的公司,而不是投資並透過內部成長來獲取市占率,預期在科技、健康護理與工業類股會出現較多的併購活動。而且,潛在的併購者也會有較強健的財報品質。 就科技業來說,湯普森認為,雲端革命會持續,尤其雲端運與物聯網是兩個關鍵趨勢。以企業的資訊科技支出分布來看,傳統資訊科技支出的比重預計將從2014年的75%以上降到2019年的60%以下,雲端支出則會提高。至於健康護理,沒有比創新影響更深遠、維持時間更長且更適時的動力。 雖然股市中長期前景佳,但短期波動難免。湯普森提醒投資人,應該忍受波動而非逃離波動,因為以過去歷史來看,波動是創造超額報酬的一部分。只要拉長時間,波動對股票的重要性會減退。投資人往往低估市場的成長性,高估風險,就會錯過掌握股市報酬的機會。 此外,湯普森指出,小型股也有不錯的投資機會。美國經濟溫和復甦,美元強勢,加上小型股的歷史溢價也已縮減,在在有利於美國小型股的表現。 ---------------下一則---------------  3利基發酵 新興市場擁上攻行情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英國公投脫歐雖然使全球股市震盪加劇,但因市場預期國際主要央行將加大貨幣寬鬆力道,延續低利環境,促使資金持續轉進收益較佳的新興市場,近一個月新興股市呈現普遍上漲的榮景。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新興市場最壞的情況已過,且具有資金追逐、外資調升評等及政策作多三大利基,後市上攻行情持續看俏。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Bloomberg統計,目前泰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股息殖利率皆在3%上,可望持續吸引資金續入,此外,近期可看到包括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印尼、泰國等國家,紛紛推出改革政策,可望刺激經濟衝成長,這波資金回流亞洲有機會持續,預期8月亞洲股市在資金動能充沛下,仍將維持7月穩定向上趨勢。 野村環球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金融市場對於美國今年升息的擔憂仍不高,新興股市高檔整理的時間將會拉長,短期反轉機率低,近期表現亮眼為巴西股市,熱烈展開的奧運刺激觀光消費、就業及政府支出,對於實體經濟具正面效益,近日漲勢已推升巴西聖保羅指數12個月預估本益比至13倍以上,接近歷史平均加上一倍標準差,對於中長期保持樂觀看法,但指數短線上方空間非常有限,建議投資人勿重押追高。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東北亞表現可望優於東南亞及印度股市,類股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為看好。 ---------------下一則---------------  基本面有撐 新興股債迎資金行情2016/08/17 07:29:2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新興市場PMI與股債表現 http://goo.gl/85FBtS 隨著美國升息機率降低,資金再度回流新興市場,股債市同步吸金,推升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新興市場債券指數登高;另外,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重回50以上,基本面也有支撐。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表示,新興市場經濟在原物料回升以及油價反彈下,短期呈現落底狀況,龍頭指標中國經濟亦維持平緩發展,預估在經濟基本面好轉,加上全球低利率環境仍將持續,若市場無突發性利空干擾,基本面較佳或本益比較低、殖利率較高的新興股市與信用債市,仍將受到市場資金青睞,逢低可留意 大中華、東協等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今年1月觸及波段低點後展開反彈,低點以來上漲幅度超過三成,更在近期創下逾一年新高,這一波漲勢除了受到巴西及 俄羅斯股市近半年大漲超過四成的拉抬,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也重回漲勢,都推升新興市場指數走強。此外,資金連續大幅度流入新興市場債,除了讓新興市場債券 指數創新高,今年來至11日漲幅達13%多,是2012年以來同一時期最佳表現。 由於美國在今年底升息機率已降至40%,有利新興市場資金動能,全球主要央行的極低利率政策也讓尋求收益的資金轉入新興市場,進而帶動新興市場股匯走揚。 鉅亨網投顧表示,從資金面來看,新興市場債券3月以來累積淨流入263億美元,加上有相對高的殖利率保護,更凸顯投資的吸引力;新興股市2月以來累積淨流 入425億美元,表現不落人後。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分析,新興市場企業營運可望持續好轉,且評價面尚處合理區間。 以區域別來看,現階段相對看好新興亞洲表現,主因新興亞洲景氣回升趨勢明確,企業展望僅次於美國,加上印度、印尼、泰國等國持續推動經濟改革、吸引外商投資,有利股市中長期表現。 ---------------下一則---------------  資金搶進 新興股匯漲很大2016年08月17日 04:10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MICEX綜合指數 http://goo.gl/Xf2Ycp 在全球多國央行開始實施負利率後,追逐高報酬的投資人紛紛將資金轉進新興市場,帶動新興市場股市和匯市走高。 MSCI新興市場指數周二上揚0.71%,報916.52點,寫下1年新高紀錄,並已連續9個交易上漲。該指數自1月開始走高,今年迄今累計上升逾15%。 拜油價反彈所賜,帶動產油國俄羅斯股市回溫。以盧布計價的MICEX指數盤中一度衝上1,994點的紀錄高點,不過稍後拉回至1,974點,小跌0.14%。過去1年來MICEX指數累計上漲逾20%。 在此同時,由於跡象顯示美國今年的利率水準可能在原地踏步,也讓新興市場貨幣得益於美元走貶。韓元周二大漲0.84%,報1,092.49韓元,揚升至15個月高點。巴西里耳攀升至1年高點,墨西哥披索亦升至5月以來最高紀錄。 安 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師沙伯(Viktor Szabo)表示,「夏季通常是市場交投清淡期,近期新興市場大幅走高更顯得可貴。投資人正在等待9月初的幾波債券發行計畫,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 不得不說現在市場環境相當完美。」 俄羅斯財政部官員Konstantin Vyshkovsky表示,財長將會在秋季決定是否發行以歐元計價的債券。 此外,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等中歐國家也傳利多消息,且上述國家的重要出口夥伴德國的投資人信心,也較英國6月公投後略為好轉。 德國智庫ZEW主席汪巴赫(Achim Wambach)表示:「歐洲的經濟信心已略從英國脫歐的衝擊中回復,不過歐盟內外部的政治風險持續抑制德國的經濟展望。」 ---------------下一則---------------  亞太高息股吸金力強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幣兌美元走勢全面升值 http://goo.gl/skkTXm 近期在美元緩升與國際資金簇擁下,亞洲貨幣升勢銳不可當,根據統計,自從英國公投脫歐以來,亞幣清一色走揚,法人表示,從經驗來看,貨幣升貶與股市漲跌有高度連動關係,因此今年來亞股與亞幣聯袂走升,而高息股企業體質通常相對同產業更為穩健,成為率先受惠的標的。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因為有經濟成長與高股息雙優勢,吸引資金持續流入,推升亞洲貨幣轉強,加上美國聯準會今年升息預期下降、市場逐步消化脫歐變數,風險偏好明顯上揚,下半年以來外資強力加碼亞股。 從基本面來看,亞洲市場已見庫存去化,包括台灣、南韓、印度與印尼等製造業PMI指數下半年至今均重回擴張趨勢,成為另一吸引外資的一大重點。 羅 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亞洲央行的寬鬆政策,也成為股市多頭的推升助力,亞洲今年來已有逾10個國家宣布寬鬆政策,包括南韓、台灣、澳洲、馬來西亞、紐西 蘭、印度等國家央行、相繼宣布降息以提振經濟,在寬鬆貨幣環境下,有助刺激資金轉向具有股息收益的亞太高息股標的。 凱基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高股息股票除穩定發放現金股利,股票除息後若價格上漲,還有資本利得空間,進可攻退可守,今年以來特別吸睛。 他指出,高股息企業後續盈餘成長及股價表現具想像空間,目前亞洲國家像是台灣、澳洲都是以配發較高股息著稱的國家,以台灣為例,自2012年以後股息配發率一年高於一年,未來可望有愈來愈多亞洲國家加入高股息行列。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受惠於美歐國家的景氣復甦,亞洲國家的出口也連帶成長,企業因此受惠,獲利狀況也可望進一步提升,有利於企業配發股利回饋股東。 ---------------下一則---------------  陸匯改周年 人民幣債火紅2016/08/17 07:14:2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匯改期間人民幣貨幣市場與債券型基金表現 http://goo.gl/6h7pQF 中國匯改滿周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投信產品首當其衝。根據統計,近一年人民幣貨幣市場型基金賺賠各半,平均下跌0.9%;人民幣債券型基金受惠全球資金寬鬆,最佳五檔皆賺逾一成。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意外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超過1千個基點。一年之內,人民幣共經歷三輪貶值,中間價、在岸價、離岸價累計跌幅都逾6%。 匯率波動加大,直接影響投信發行的人民幣理財商品。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去年8月人民幣計價的投信基金規模大減超過一成,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趨緩、市場於匯改形成共識,基金規模才趨向穩定。 就基金類型看,主流的商品包括人民幣貨幣市場型基金、人民幣債券型基金。在匯改期間,由於人民幣和新興市場貨幣匯率起伏,非人民幣計價的貨幣市場型基金幾乎全數賠錢。 反觀人民幣債券型基金,受惠資金追捧高殖利率債券,各種貨幣計價的基金都是漲多跌少,整體平均績效為3.8%,富邦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A/B類型,及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人民幣/美元更交出一成以上漲幅,表現亮眼。 ---------------下一則---------------  與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利差擴大至4.476% 新興債 投資價值浮現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受惠於經濟數據轉好、市場氣氛與資金流入,儘管今年以來已漲一成,但相對於成熟市場債券,價格仍偏低,具投資價值。新興債與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利差大於五年平均,意味價格相對便宜。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根據彭博資訊,近五年全球巴克萊綜合債券指數殖利率與JP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的利差逐年擴大,顯示儘管美國綜合債券價值持續上揚,殖利率不斷下降,但新興市場債卻仍未跟上,今年以來平均利差擴大至4.476%,已經較過去五年要高出許多。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有機會再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政策。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7月預估,今年起新興國家跟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的差異將再度擴大,從去年的2.1個百分點上升至2.3個百分點,明年將再擴大至2.8個百分點,伴隨新興市場評價面便宜優勢,看好新興原幣債市表現。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投資市場自英國脫歐後掀一波低利浪潮,使得到期收益率高達7.5%的高收益債市特別吃香,特別是目前將近74%的已開發國家公債殖利率水準都1%之下,資金在低利環境中尋求收益時,自然會優先考慮收益率最為誘人的高收益債市。 ---------------下一則---------------  高收益債 近30年勝率8成2016年08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高收益債近30年來,沒有連續兩年負報酬紀錄 http://goo.gl/cWvtoC 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低,帶動高收益債今年強勢演出,據統計,高收益債今年報酬率達12.1%,完勝MSCI世界指數3.55%表現。另從近30年高收益債券指數走勢來看,上漲勝率高達八成,且從未出現連續兩年負報酬紀錄,預期未來高收益債利差收斂、報酬續揚的動力大增。 摩 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從過去30年高收益債漲跌幅可發現,高收債市除了從未出現連兩年下跌走勢,這段期間內甚至出現6次連續兩年報酬率維持在雙位數的高水準; 另外,一旦報酬率由負翻正後,其後平均連續四年可望維持正報酬。 除高收益債本身表現屬於績優生,在未來美國利率邁向正常化過程,高收益債與美國公債走勢為負相關,最能因應利率正常化的環境。 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相較之下,高收益債存續期間平均較其它券種來得短,利率風險較低,更能抵禦公債殖利率彈升的市場波動,且高收益債本身具有收益率高優勢,有助吸引市場資金持續向高收益債市靠攏。 就各區域高收益債市來看,美國高收益債市能受惠美國景氣及企業獲利基本面皆優於全球其他區域。 群 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在美國升息機率偏低、當前市場資金寬鬆的情況下,預期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資金將持續找尋優質的標的,高收 益債因為具備利差的優勢,未來仍是市場青睞的標的。其中亞洲高收益債除了具備利差優勢外,體質相對穩健、違約率亦低,因此仍具投資價值,表現持續看好。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後,美國公債受全球買家追捧,殖利率走低,顯示美國已經成為全球默認的「避風港」,美元計價的高收益債在溫經濟、美國緩升期的支撐下仍有表現空間。 投資機會上,全球高收益債目前到期殖利率仍約有7%,仍具長期投資價值;高收益債在歷經過去數月的上漲後,利差明顯收斂,但相較於長期平均值,仍有收斂空間;另方面,考量後續利差大幅收斂的空間相對較小,潛在資本利得有限,此時策略偏向以獲取利息為主。 ---------------下一則---------------  高收債強勢 8月亮點2016/08/17 07:21:5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亞洲高收債近十年淨發債金額 http://goo.gl/m2s3s2 在低利、資金行情當道下,高收益產品持續吸金,8月以來,美高收益公司債及亞洲高收益公司債分別上漲2.5%及1.9%,居各類型債券前二強。 台新投信分析,今年上半年亞洲高收益債發行淨額僅130億美元,創七年來新低,在供給量大幅減少下,為後市價格帶來強力支撐。此外,全球負利率債券占比已達三成,更有近五成的債券收益率低於1%,但亞洲高收益債殖利率高達6.3%,是低利環境下的絕佳資產配置。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表示,英國脫歐後,國際資金流出歐洲股票市場高達51億美元, 當中大部分資金流入新興債市(包含高收益債),流入金額高達49億美元,兩者都創歷史新高。 就後市分析,日本與歐洲央行在實施負利率下,每月量化寬鬆(QE)的金額合計高達1,800億美元,持續壓低收益率。 在低利及負利日趨嚴重下,資金將持續追逐收益較高的高收益債券。 邱奕仁指出,就市場別分析,亞洲高收益債因為沒有拉丁美洲債的能源債風險及新歐債的政治風險,加上經濟成長性佳,是較為看好的商品。亞洲高收益債近五年息 收是7.9%,且目前利差在近五年平均值附近,仍有收斂空間,進一步帶動價格上揚。此外,亞洲高收益債目前違約率僅0.9%,體質相對穩健。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美國財政部上周標售230億美元10年期公債,吸引大批買家,得標殖利率再創近四年新低,顯示公債需求依舊 強勁,帶動全球公債和其他債種全面上漲,其中,又以持續受惠資金流入的新興市場債表現最佳,投資人不妨鎖定高信評的新興亞債。 ---------------下一則---------------  平衡基金再進化 大數據選標的2016年08月17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全球股債平衡基金演進 http://goo.gl/C8AZi5 去年以來油價重挫、人民幣重貶、德意志銀行償債疑慮、英國脫歐公投等黑天鵝事件紛出,市場波動度升高,衝擊各類及各區域資產表現快速輪動,投資難度有增無減,群益投信因此創新推出國內首檔大數據海外平衡基金,透過大數據分析和經理人質化判斷,做到跟漲抗跌效益。 群益投信9月5日開募的首檔大數據分析海外平衡基金「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募集上限200億元,包括新台幣、美元和人民幣3種計價幣別。群益投信強調, 年底前金融市場還將面臨美國總統大選、聯準會升息、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推估市況仍將難脫震盪格局,透過大數據分析有效整合各類型資訊,標的篩選兼具 廣度與準度,兼顧動態與穩定配置特性,配置最具成長動能標的,應是投資人投資組合核心配置的一環。 觀察歷年來投信發行海外平衡型基金,從最早的傳統股債平衡基金,進展到以高息資產靈活配置為主軸,投資標的含括高息股、債券以及REITs三大收益 資產,增加基金收息和資本利得的機會。最新一代海外平衡型基金的「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則率先運用大數據分析作為決策輔助,布局股、債、REITs、 原物料等六大資產,跨美、歐、日、加、澳、新興亞洲及拉美第七大區域,強化資產配置的投資效果。 群益投信指出,根據Bloomberg的資料,全球112個國家,光8月公布的總經數據就有近2,000筆,過去採人工進行判讀,採樣數偏少下,投資範圍受限,難避開主觀判斷盲點。但最新的大數據分析,解讀有意義資訊,屏除市場過度反應情緒與雜訊,有助全方位無死角的客觀決策,提供資產配置更精準參考價值。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 人張俊逸表示,統計顯示金融風暴以來歷次較大系統性事件,如標普下調希臘主權信評至垃圾級、美國頁岩油大量生產導致油價大跌、德銀COCO債危機等,採大 數據精選配置方式,對全球股、債、房產與原物料等四大資產動態調整配置,事件後1年報酬表現亮眼,平均達7.51%,勝過一般多元配置,更具強大抗震力。

小媽精選1050816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6日
公開
5

企業獲利靚 美股基金再湧錢潮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wIqxD4 美國企業獲利超犀利,第2季財報超乎市場預期,刺激美股爆發洪荒之力,國際資金也強力回流助陣,帶動美股基金上周狂掃49.9億美元,重新奪回全球股票基金吸金王寶座。 日股基金也連兩周獲得資金青睞,上周再吸金16.48億美元,單周買氣創下今年1月底以來的28周之最;以全年度資金動能來看,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仍以161.04億美元穩穩高居2016吸金之冠。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提醒,近期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強勁,但全球經濟成長與獲利疲軟、油價低迷等挑戰仍在,加上最新RSI技術指標顯示,全球股市走勢已近超買水準,短線內恐再次震盪。未來VIX波動指數可能再次攀升,投資仍應以穩健配置為上。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今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超過14%,大幅勝過MSCI世界指數的4%漲幅,且近期相對弱勢的市場已經開始起漲。 他指出,目前新興股市目前股價淨值比仍低於歷史均值,尤其今年投資風格轉向價值型,因此評價偏低的新興市場符合價值投資潮流,隨著資金持續釋放,將吸引資金持續回流新興市場。 安 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美國經濟數據佳、油價走高與財報利多,激勵美股三大指數來到歷史新高或相對高檔位置。在市場投資氣氛上,英國公投脫歐 後,美元走強,美國公債受全球買家追捧,殖利率走低,美股、美債同樣受到資金的青睞,顯示強勢美國資產仍是投資人建立核心收息資產的首選。 保 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本周關注焦點將在18日公布的聯準會7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會議記錄,如果內容被市場偏向鷹派解 讀則對股市和債市都較不利;由於目前利率期貨反應的9月升息機率僅約10%,12月升息的機率也不到50%,顯示市場對於聯準會今年升息還沒有充分的心理 準備,建議投資人不妨選擇具多元收益題材的基金,降低資產配置的波動風險。 ---------------下一則---------------  多元平衡 追求7∼8%目標收益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各類資產近年規模 http://goo.gl/Sxt2I7 今年以來全球多元資產配置型產品規模成長快速,截至今年6月底,累積規模已達3.187兆美元,超越去年底的3.105兆美元,規模逐年成長優於其他投資策略,反映在目前投資環境,多元資產投資策略仍較受投資人青睞。 野村投信建議,在下半年全球市場仍存在風險與變數情況下,投資人不妨以追求7∼8%年化收益目標的投資策略做為核心配置。 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祐慈指出,成熟市場短天期公債殖利率有半數陷入負利率區間,低利率時代,尋找收益來源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追求收益目標與規避市場波動同樣重要,高息資產雖然可以提供高收益率,但價格也會波動,故需要跳脫傳統思維,才能盡量鎖住收益目標。 李祐慈表示,投資人追求收益趨勢不變,但面對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但資產波動度增高情況,收益來源必須分散不同標的,並透過嚴謹管理,精算收益來源,才能有效降低風險,提高達成收益目標的機會。 目 前市面上平衡型或多元資產基金,多數僅依據市場環境來配置,然而既要追求資本利得又想兼顧收益目標,往往兩面不討好;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主要著重收益目 標,依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主動調整收益來源,投資標的除股息與債息等成長性資產,作為收益來源的核心配置,亦配置有投資級債券等防禦性資產及衍生性金融商品。 李祐慈強調,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目標收益的同時,藉由獨創的三重風險防禦網包括配置防禦資產、保護性選擇權,以及靈活運用指數期貨,來降低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惟有做好收益管理並控管風險,才有機會締造長期績效。 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強調收益管理,期望達到每年7∼8%收益目標,並透過專業團隊善用股息、債息、保護性選擇權等投資工具,彈性靈活主動操作,追求較佳的收益來源,使投資人相對省去不知如何選擇理財商品或資產配置的困惑。 ---------------下一則---------------  國人買基金占資產配置僅1.3% 投信業成長空間大2016/08/16 07:19:1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境內外基金資產總額近一年增減 http://goo.gl/zZr3GL 新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說,台灣人投資基金占資產配置僅1.36%,遠不及歐美水準,這使得投信業具有相當成長空間,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根據張錫提供的資料,國人家戶平均持有基金僅占資產的1.36%,在歐洲是12%、在美國是11%,日本則因政府開始推動ETF被動式投資,而使配置比率從4.7%提高至5.5%。 張錫說,國人還沒有習慣以買基金為投資理財的主要工具,雖有然部分是產業問題,但整個產業秩序都已大幅改善;未來即使僅與日本看齊,也得提升4個百分點,成長潛力仍具想像空間。況且,張錫強調,從經驗顯示,只要能夠做好定期定額買基金,報酬率不會太差。 提振方法之一即是增加交易的便利性。張錫認為,投信的電子交易平台若能更完整,將有利於基金交易,若與證券商電子交易占47%、期貨電子交易幾近100%相比,投信基金的電子交易僅占6%,顯然過低,若能適度加強基金的電子交易,也有利於國人增加投資基金。 台灣依然是資金充沛的市場,張錫表示,台灣有40兆元的資金停留在銀行存款,若是能適度引導至投資市場,對投資人可以增加績效,對國內的游資過剩也可以有效疏導。 張錫說,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到0.6%,銀行存放比低到73%,更有近2兆元的超額儲蓄,持續低利率的環境不利於國人進行退休準備,應可適度利用基金進行投資理財。 張錫說,投信必須要提供更多元的產品供投資人選擇,不要一窩蜂地發行跟其他人一樣的「Me too」產品,整體產業才能成長。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投信發行的基金,以平衡型與固定收益型基金檔數增加最多,各增加了八檔及七檔,ETF也是投信全力衝刺的產品線,增加了24檔。至於不動產證券化型基金,則是總體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類型,共增加了288億元。 ---------------下一則---------------  港股正向兩倍 最來勁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牛氣沖天,海外ETF更給力,累計此波反彈以來,共有5檔正向兩倍標的報酬超過兩位數,其中,FH香港正2漲幅逾2成最亮眼,日、美、中、印等市場相關標的亦有佳績。 此波國際股市多頭走勢自6月27日展開,根據Cmoney統計至2016年8月11日,FH香港正2(00650L)波段漲幅約24%居冠,其次為國泰日本正2(00658L)約18%、FB日本正2(00640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元大S&P500正2(00647L)、國泰日經225(00657)同期間漲幅也逾1成。 復華投信表示,今年來全球央行利率直直落,加上全球債市殖利率亦屢創新低,使資金布局轉向股市尋求收益,帶動此波多頭榮景,基本面較佳或者如港股等本益比較低、殖利率較高之市場最受資金青睞。 復華恒生單日正向二倍基金經理人康毓真表示,港股先前受海外市場經濟成長暫緩、大陸經濟疑慮與股災拖累,加上政治局勢不明使港股本益比遭下修,但隨投資情緒回溫,港股企業治理良好、財報透明、股息率約4%等優勢,吸引資金進駐本益比低之藍籌股,成為歐美資金回補新興市場股市首選之一。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指出,展望下半年,A股與港股(含國企)預期仍為區間震盪行情,但港股(含國企)評價合理,投資價值高,加上下半年企業獲利回升,中小股預期超過15%、中大型預期5∼10%,預期下半年可望有較佳表現。 ---------------下一則---------------  深港通年底通 陸港股振奮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欣、張志榮�綜合報導 滬、港、深股通額度 http://goo.gl/0mrFNq 上證指數、恒生指數 http://goo.gl/DqJ4Ox 香港信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外界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最快本周宣布開通,預計今年12月正式通車。受此激勵,大陸滬、深兩市昨(15)日分別大漲 2.44%、2.79%。美系外資券商認為,因中國經濟前景仍處於高度不確定性等因素,這次對台股的「資金磁吸」效應將遠小於去年,投資人免驚。 深港通開通的利多消息,不僅激勵香港恒生指數昨日漲0.73%收2萬2932點,再創今年新高,大陸滬指收3125點漲幅2.44%,深指漲幅更達2.79%收1萬822點,大陸兩市共成交7,511.39億元人民幣,較上周五大增逾3,200億元人民幣。 消息人士稱,中國國務院關於「深港通」的批核文件及發布公告已最後定稿,本月將宣布,甚至最快本周公布。兩地監管機構在完成4個月系統測試及市場講解,於12月便可達到滬、深、港股互聯互通。 目 前港股通2,500億人民幣、滬股通3,000億人民幣總額度限制將取消,深港通亦不設總額限制。且深港通開通後每日額度仍維持目前水準,即滬股通130 億人民幣、港股通105億人民幣。最受散戶關注的深圳創業板,則因涉及高風險股份,只限香港專業投資者參與,散戶無緣入場。同時,大陸個人投資者參與「港 股通」的50萬人民幣的門檻也未放寬。 港交所昨未就深港通開通日給予正面回應,但重申在技術上已準備就緒,等待監管單位批准。 由於陸、港股市昨都帶量大漲,台股則小跌1點、收9148點,且成交量依然不到新台幣800億元,市場擔心台股量能將再次受到排擠。 對 此,美系外資券商主管表示,這次深港通對台股資金排擠影響有限的原因包括:一、中國經濟前景仍處於高度不確定性,國際資金不見得願意先大舉壓寶;二、全球 央行不願意鬆手負利率政策,對國際機構投資人來說,能拿到手的台股現金股利才是王道;三、從滬港通前例來看,恐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從昨天外資進出台股觀察,儘管滬深股市同步大漲逾2%,但外資仍買超台股新台幣34億元,在台指期也僅新增1,945口淨空單,未平倉淨多單部位仍維持在69,607口的高水準,顯然並未有撤離台股的動作。 ---------------下一則---------------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東協經濟共同體 增添亞洲實力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與東協股市表現 http://goo.gl/of40VK 今年以來資金回流新興亞洲市場趨勢明顯,推升亞洲各國股市幾乎全數呈現揚升格局,檢視各國表現成績單,泰國SET指數以大漲23.4%居冠,印尼雅加達指數、菲律賓綜合股價指數則分別以18.98%、16.08%緊追其後,東協國家包辦今年來亞洲股市表現前3名。 富 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分析,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未來五年新興亞洲每年可繳出5%以上成長率,遠高於其他區域,亞洲為未來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發 展速度最快地區,不僅擁有最具消費實力的大陸、經濟成長率高達7∼8%的印度,2015年底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更增添亞洲經濟實力。 楊子江指出,以歐盟為例,歐洲經濟共同體在43年前成立,1993年形成歐盟組織,之後德國直間享有20年的股市多頭行情。如今亞洲與歐洲此消彼長,經濟共同體成立對於中長期的穩定成長將有正面效應,東協經濟共同體平台加上大陸與印度結合,對亞洲形成良性循環。 東協各國股市表現也並未全數令人稱羨,以今年來漲幅僅2%的新加坡股市為例;法人分析,新加坡因主要以金融服務與轉口貿易為經濟主力,相對缺乏內需動能支撐,且股市可搜尋到受惠當地內需消費市場的標稀少,對比今年以來股市表現可見較不受外資青睞。 理 財專家認為,由於新加坡為MSCI東南亞指數最大權值國、占比高達3成,市面上一般東協基金為避免配置與對應指數相去太遠,因此都以星股配置比重最高,如 此可能相對削減東協基金的漲升潛力,透過產業個股選擇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新興東協市場布局,應可以尋得較佳投資標的。 ---------------下一則---------------  新興亞股連五周吸金 台灣及南韓繼續蟬連冠亞軍2016/08/16 07:16:3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HZJz5j 亞股持續吸金,台灣及南韓繼續蟬連冠亞軍。東協則啟動輪漲態勢,上周輪到泰國大吸金,泰股大漲2.4%,今年以來以20%漲幅居亞股第一名。 台股上周獲外資加碼9.4億美元,繼續成為吸金王,累計今年以來已進帳近135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亞股;亞軍南韓上周吸金6.7億美元,今年以來累計近82億美元;東協則以泰國及印尼來勢洶洶,吸金速度不亞於印度。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亞洲指數今年來強漲近一成,並非無基之彈,而是由經濟實質面確實好轉所帶動。未來只要基本面持續好轉,將有助於吸引國際資金回補。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後,外資大舉流入新興亞股,已連續五周買超,顯示在市場動盪加劇的環境下,基本面較佳的亞股較受市場青睞。 亞股獲利前景改善,加上各國政府經濟刺激政策,有利後市。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朱翡勵表示,台股股利率近4%,在亞太區僅次於澳洲,因此在全球資金追逐收益趨勢下仍具吸金力,下檔空間也較有限,看好受惠旺季需求的電子族群,傳產則可多留意汽車零組件族群。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台股在資金行情持續推升下,持續在高檔位置,但近日盤面中強勢股走勢開始分歧,現階段除了要觀察大型權值股的走勢外,也要留意中小型股,選股回歸基本面和財報表現。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泰國選民上周以公投通過軍政府制定的新憲草案,政治局勢穩定與明朗化,有利於泰國經濟與金融市場。 黃寶麗表示,泰國央行日前預測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達3.1%。全球觀光客到訪人數創紀錄,加上國內大型基礎建設等公共工程支出寫下新高,有望彌補內需疲軟影響。 ---------------下一則---------------  新興亞股好嗨 台股最吸金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國際資金亦持續湧入,後市行情不看淡。 http://goo.gl/N2muhO 國際股市風險偏好升溫,MSCI新興亞洲指數漲勢動能延續,近一周上漲2.55%,第3季以來累積漲幅近一成;過去一周主要新興亞股全數淨流入,其中又以台股最受國際資金的青睞、其次是韓股。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亞洲挾基本面和高殖利率等優勢,持續受國際資金青睞;包括台股、韓股、泰股、雙印股市都是呈資金淨流入;在日股方面,近期受惠匯率及經濟數據回穩,加上美股強勁帶動,激勵日股。 展望後市,許家豪表示,在國際氣氛仍相對正面,新興國家刺激政策等,均有利支撐市場表現;在政策面,寬鬆政策基調不變亦有助於支撐市場信心和資金行情。其中,印度維持指標利率6.5%不變,韓國央行也維持基礎利率1.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宏 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7月在脫歐不確定性解除以及資金區域轉移的推波助瀾,亞股和亞幣均呈現漲勢。IMF第五度下修全球經濟預測,今明年 全球GDP分別為3.1%及3.4%。區域經濟體瓦解的疑慮、地緣衝突及恐攻頻傳,除打擊市場信心更讓原本全球成長趨緩的態勢疲弱。 她指出,預期Fed升息落在2017年的機率較高,亞洲持續寬鬆及降息循環(印尼),為短中期亞股帶來利多。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今年來資金回流亞洲市場趨勢明顯,尤以英國脫歐公投後更加顯著,顯示在市場動盪加劇環境下,基本面較佳的亞股相對較受市場青睞,加上企業獲利前景有所改善及各國政府經濟刺激政策的加持下,有利新興亞股後市表現。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國際貨幣基金(IMF)12日發表最新的報告指出,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將放緩至6.6%,未來兩年仍將緩步下降至6%,通貨膨脹率今年將達2%。 ---------------下一則---------------  日第2季GDP 僅增0.2% 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GDP季增年率 http://goo.gl/BU7Jt7 出口疲弱與內需不振促使企業削減支出,日本第2季(4至6月)經濟成長陷入停滯。日相安倍晉三面對更大壓力,必須祭出更有效刺激政策以強化經濟動能。 由於日本GDP數據欠佳,周一日股及日圓反應冷淡。日經指數收低0.3%至16,869.56點,日圓則從101.14開低走高至100.94兌1美元。 內閣府周一表示,日本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成長0.2%,遠低於首季的2%增幅。若與上季相比則為零成長。兩者數據都大幅低於市場預期。 數據指出,若不是靠政府增加公共投資支撐,日本第2季經濟恐將陷入萎縮。由於安倍本月初才批准規模28兆日圓的刺激方案,外界預期政府支出在下半年將持續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引擎。 瑞穗研究機構經濟學家德田說,基於日本出口未來仍將不見起色,成長力道必須繼續倚賴公共支出。不過他也警告就基本面而言,日本經濟成長已經下滑,「這意味日本政府需持續進行結構改革,而非只是倚賴刺激措施。」 內閣府表示,上季企業投資年減0.4%,為連續第2季下滑;至於出口也減少5.9%。經濟學家認為年初來日圓走強已對出口造成重創。 此 外,約占日本GDP 6成的消費支出上季則僅年增0.2%。分析師指出,雖然近年來日本多家大型企業獲利締造新高,但民眾薪資調漲有限,無法激勵他們打開荷包消費。數據指出, 日本員工上季所得薪酬僅較前1季略增0.3%。不過住宅投資則激增21.3%,創下2011年來單季增幅最大。政府官員說,拜日本銀(央)行貨幣寬鬆所 致,導致抵押利率下滑,進而推升住宅投資增加。 雖然第2季GDP數據不如預期,經濟學家認為以日本疲弱的潛在成長率而言,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日銀曾預估日本潛在成長率為0.21%、內閣府則預測為0.3%。因此任何負面因素出現、像是出口低迷、都可能導致經濟陷入萎縮。 ---------------下一則---------------  泰第2季GDP成長率 創13季以來新高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官方周一發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受家庭支出與政府民間部門投資增加的帶動,年增率優於預期,寫下13個季度以來最快增幅,受此激勵股匯同步走高。但分析師警告,上周泰南觀光勝地的連環爆炸事件預示泰國政治衝突暗潮洶湧,經濟恐有倒退風險。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NESDB)周一公布,第2季GDP年成長3.5%,較前季的3.2%增幅略微加速,創13季以來新高,也超出分析師的預估中值3.2%。 與前季相比,季調後的泰國第2季GDP僅擴張0.8%,不如前季修正後的1%季增率,但較調查預估的0.5%為佳。 總計今年上半,泰國GDP較去年同期成長3.4%。NESDB的今年全年成長率預估,則維持在3%∼3.5%區間,高於去年的2.8%。 受第2季經濟擴張速度快於預期的消息鼓舞,周一泰銖兌美元匯率盤中曾觸抵1年多來高點,達1美元兌34.6泰銖;泰股SET綜合指數一度攀上去年4月以來新高,但終場小跌0.23%,以1,549.11點作收。 野村證券等金融機構分析師預測,第2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下,恐降低泰國央行降息的機率。澳盛銀行也認為,央行降息以阻升泰銖的意願不高。 倫敦調研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簡報指出,泰國經濟面臨若干不利因素,包括全球成長的隱憂、自身出口競爭力下滑,若政局不安持續更是雪上加霜。 上周泰南觀光勝地驚傳連環爆,釀成至少4死及多人受傷,對占泰國GDP約1成的觀光業勢必構成影響。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Krystal Tan表示:「爆炸案顯示出,泰國長久以來的政治衝突恐開始進入更猛烈的新階段,將嚴重危及經濟。」 ---------------下一則---------------  OPEC凍產有望 油價漲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沙烏地阿拉伯新任能源部長法勒(Khalid al-Falih)上周表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可能討論採取行動來穩定油價,帶動國際油價周一創3周新高,但法國興業銀行認為OPEC就算凍產,也不會對石 油供應產生任何影響。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9月期貨價,周一盤中每桶報45.25美元,上漲1.7%。倫敦布蘭特10期油報47.77美元,上漲1.7%。 石油市場過去2年陷入供過於求困境,但以沙國為首的OPEC始終無意減產的情況下而導致油價大跌。外界一直觀察OPEC何時會採取行動來維護油價。 當法勒暗示沙國對採取穩定油價措施持開放態度時,就強化市場預期OPEC在9月舉行非正式會議時,會祭出凍結產量等手段來穩定油價。 雖然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曾在4月有意達成凍結石油產量的跡象,但沙國最後以伊朗無意配合為由而拒絕凍產。 隨著伊朗7月每天產油量已增加至363萬桶,迫近400萬桶水準時,專家認為伊朗已站穩陣腳,而可能逐漸傾向支持凍產,因為油價愈穩定就對伊朗愈有利。 OptionsXpress分析師林區(Aaron Lynch)說,雖然任何刺激油價上升的措施都對伊朗有利,但問題是其他產油國是否同意凍產,因為大家都想維護或擴大市占率。 雖然不少專家認為,只要產油國之間能達成抑制產量的協議,都能有助油市恢復供需平衡,但法國興業分析師魏特納卻不如此認為。 他強調,就算OPEC主要成員國和俄羅斯等產油大國同意凍產,也無法實質解決全球供應過剩問題,只能短暫刺激市場樂觀情緒。 他認為法勒上周言論,跟OPEC的6月半年會那樣,流於空談而沒有實際作為。Capital Economics也認為OPEC不太可能達成凍產協議。 ---------------下一則---------------  機器人成顯學 富豪搶布局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機器人產業融資交易金額 http://goo.gl/gNJl0T 全球進入工業4.0時代,機器人成為市場顯學,科技大廠爭相投入機器人產業。除了國內的鴻海、華碩等電子業龍頭,大陸家電品牌巨頭美的斥資40億歐 元,收購德國KUKA,累計持股已達95%,Google、Apple等也都投入10億美元以上資金,顯示這一波機器人軍備競賽已經如火如荼展開。 第 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Google近年一口氣併購9間機器人公司;Canon則砸下33億美元,收購多家機器人與生命科學相 關企業。Apple、Toyota同樣不手軟,前者投入11億美元發展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技術,後者規劃5年10億美元,興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中心。 春江水暖鴨先知,科技大廠的投資風向因此成為了創投業者的聚焦目標。據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調查,過去5年,全球機器人產業的融資交易金額成長了2.78倍,從2011年的1.55億美元開始,去年達到5.87億美元。在工業 4.0的推波助瀾下,預估今年仍然可望以倍數增長前進。 陳世杰表示,機器人浪潮已經在全球企業引發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耳熟能詳的知名頂尖企業布局機器人毫不手軟,為的就是在這一片新藍海取得一席重要的地位。對投資人來說,誰能比趨勢早一步,就有機會獲得最佳的回報。 以2016年美國富比士雜誌公布的富豪排行榜為例,前10大富豪中即有半數以上嗅到機器人的未來性,包括排名居首富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臉書創辦人札克伯格、彭博資訊創辦人麥可.彭博、Google共同創辦人布林和佩吉等,都已早早布局機器人產業。 陳世杰認為,或許多數人無法像富豪一樣,大手筆併購機器人相關公司,但透過投資機器人、物聯網等基金的方式,同樣可以跟得上富豪的腳步,創造人生的另一桶金。 ---------------下一則---------------  ETF規模衝近3千億 創8月新高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ETF規模前十大之表現與成交情況 http://goo.gl/jGvEfv ETF市場規模下半年以來熱度不減,至8月12日為止規模達2,828.1億元,再創下8月以來新高,其中目前規模最大的ETF為元大台灣50反1,15日規模已經突破800億元,達808億元,其次為元大台灣50,規模為577.9億元,兩檔合計規模達1,486億元。 元大台灣50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位居國內ETF或是整體共同基金規模第一大的基金,今年規模正式被元大台灣50反1超越。 此外,截至12日為止,國內主要ETF發行公司規模來看,仍以元大投信規模達2,017.6億元最大,市占率達71%,目前旗下有21檔ETF,也是檔數最多,且市場上規模前十大ETF,元大投信占了7檔,接下來元大投信預估到年底還陸續有多檔新種ETF上市。 不過,台股反向ETF成交量增加並不代表空頭力量較強,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法人持續看好台股的漲勢,因此必須更加強避險的部位,因此台股反向ETF的增加,可視為短線台股續強的指標。 劉宗聖表示,事實上台灣股市近幾年的結構已經明顯改變,以前參與股市的市場投資人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漸漸退出股市,而目前外資持有台股的市值更達3至4成,這使得過去在市場追求資本的上檔報酬,漸漸轉向為追求資本的下檔保護。 因此元大台灣50反1上市掛牌後,正好解決機構法人、一般投資人希望控制下檔風險的投資工具。事實上,當看到外資法人買進反向ETF,並非直觀的代表外資看空,反而是看多台灣股市。 元 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指出,元大台灣50反1上市後,將期貨操作現貨化,解決機構法人在期貨避險操作上受限的問題,特別是不少法人機構持有台股龐大現貨部 位,當股市上漲至相對高點之後,可以發現逢高買進元大台灣50反1進行避險的趨勢相當明顯,這也是推升元大台灣50反1規模今年以來大幅成長634.6億 元的主因。 ---------------下一則---------------  美國亞太REITs 未來一季主打星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REITs未來3年成長率預估 http://goo.gl/OYLJr2 美國REITs企業受惠低利環境帶動買氣,第2季財報繳出亮麗成績單,帶動美國REITs指數創新高,分析師上修美國REITs企業今年獲利預估成長率至7%,隨8月REITs將成為GICS第11大獨立產業,美國REITs長線續看多。 台 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美國近期與房市相關的經濟數據普遍亮眼,新屋、成屋銷售都創下佳績,優於市場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 97.3高檔水準。財報方面,REITs企業50%超越預期,38%符合預期,53%企業提高獲利預期,其中估計數據中心產業未來3年複合成長率近 14%,居各次產業之冠。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市場低利環境及風險偏好回升下,全球REITs表現亮眼,7月上漲幅度達4.9%,未來1季最看好美國和亞 太REITs表現,尤其美國主要REITs公司財報優於市場預期,顯示整體產業狀況強健,加上低利率持續帶動收益題材,有利REITs後續走勢。 宏利投信認為,觀察歐洲地產市場,過去12∼18個月持續投資區域,包括學生宿舍、小型倉儲與工業廠房等,可望因為具有結構性成長的潛力而展現抗跌趨勢,德國住宅市場可望延續健康的結構性成長趨勢,西班牙租金水準將回升,瑞典等北歐國家房地產市場前景看好。 未 來REITs走勢觀察指標,李文孝強調,由於美、歐、日央行的利率決策,及英國脫歐後續變化未定,市場仍存款不少變數,但美國升息腳步,及歐洲、日本央行 擴大寬鬆,全球持續低利,充裕資金可望流入防禦性佳且殖利率相對高的REITs產業。此外,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佳,有利房市的表現,但應留意美國總統大選結 果,勢必牽動未來房市政策及市場投資意願。 ---------------下一則---------------  資金派對non stop 三大債市買氣發燒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市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qV6ida 多國央行續行寬鬆,市場資金活水充沛,引發全球資金行情持續發燒,三大主要債市再度同步吸金,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買氣不墜,上周再淨流入53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來到第23周,穩居主要債市之冠。 隨投資人風險胃納量提升,部分資金趨於向風險性債券靠攏,帶動高收益債上周資金動能由負翻正,轉吸金17.14億美元,新興債買氣更是連旺8周,上周再進帳13.07億美元;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續航帶勁,上周再吸金18億美元,全年累計淨流入高達456.14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後,市場強烈預期全球央行將擴大寬鬆貨幣政策,加上英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央行近期相繼降息,上周全球公債殖利 率走低,英國、德國及西班牙等歐洲公債殖利率下探至歷史低點,全球資金大舉湧入債市,使得三大主要債市上周再度呈現全面資金淨流入。 法人指出,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低,投資人應防範公債殖利率自低點彈升風險,為因應逐漸攀升的利率風險,林雅慧建議投資債券應首選存續期間較短的高收益債;若未來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或繼續下探,高收益債價格也能受惠。 安 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受到全球債券殖利率下滑影響,包括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全球投資人,對於長天期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的需求仍相對強 勁;目前15年期以上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市占率為美國投資等級市場的84%,其收益貢獻度更達90%,顯示市場資金仍熱衷追逐收益率。 至於新興債市方面,則是連續六周受市場資金追捧,過去六單周的淨流入都超過15億美元。 許家豪表示,主因新興市場債到期殖利率仍較成熟國家低利率環境具吸引力,受到全球資金青睞;另新興市場匯市趨穩,具備高利率的新興市場當地債券,在匯率風險下降情況下,也受追逐收益者青睞。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近期油價再回落和美國11月總統選情,料將再為全球經濟前景再添變數,而美元計價債券波動度又相較本地貨幣計價來得低,可避開匯率波動風險,看好新興美元債表現。 ---------------下一則---------------  新興債下半年漲幅 緊追高收益債2016年08月16日 04:10 魏喬怡�台北報導 市場對於歐洲央行9月可能加大寬鬆仍具期待,新興市場受到通膨降溫,未來一年降息的機率仍高於升息,全球幾乎仍偏向寬鬆政策方向布局,流動性充沛拉低公債利率。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表現亮眼,漲幅超過12%;下半年以來也有近3%的漲幅,緊追高收益債。 法人表示,新興債市表現亮眼,一是全球經濟溫和;其次是受惠全球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三是有基本支撐;四是收益率水準仍相對具吸引力。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市場經濟改善,加上資金持續流入,其中,新興市場主權債受惠基本面轉強;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收益率也大概有4%左右。 新興市場高收益債今年以來違約率不到4%且並未較以往攀升,基本面良好,潛在收益率又較其他市場為佳,若整體考量違約率後的報酬率,更具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8月隨著英國及澳洲利率再降至低點,且根據惠譽信評統計的全球負殖利率公債規模達11.5兆美元,全球投資人對於追逐高殖利率需求殷切下,將嘉惠新興國家債市表現,看好具有降息及政策作多題材的印度和印尼公債、具有雙位數殖利率的巴西公債,以及可受惠油價反彈的產油國債市,如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等國家。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暨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總監葆羅•狄儂(Paul DeNoon)表示,從基本面,供需面與評價面三大面向觀察,目前新興市場債券深具投資吸引力,建議投資人適時增加配置,掌握目前相對便宜的進場機會。 她指出,不論是全球型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或者涵蓋新興市場債券標的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都是投資人可藉以重返新興債市的投資之選。 ---------------下一則---------------  債券基金 轉向新興市場2016年08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由貝萊德、美盛與奧本海默(Oppenheimer Funds)等資產管理公司營運的全球債券基金,最近數月持續增加新興市場部位。這也反映在負利率政府債券暴增下,迫使這些債券基金轉向新興市場尋求較高收益,此舉也將推升今年新興債市行情。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指出,負利率的政府債券規模已膨脹至11.4兆美元,其中多數為已開發國家。 負利率債券暴增,促使許多債券基金經理人必須轉向新興市場尋求收益。主要是基於他們機構客戶,包括部分退休基金與保險公司,對於投資負殖利率債券有其限制。這些投資者需要現金來因應償債,並且要求投資可以創造收益。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固定收益部門全球投資長李德(Rick Rieder)表示,貝萊德戰略全球債券基金最近增持巴西、印度、印尼與阿根廷的債券部位,不過同時減碼負殖利率債券部位,特別是日本。 根據申報文件顯示,截至6月底該檔規模為1.6億美元的基金,有37.3%資產為新興市場,高出2015年底的25%。 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指出,8月第1周全球債券基金對新興市場的配置從2月的9.8%升高至10.6%,創下約1年來最高比重。 雖然該增幅看來不大,但基於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掌管的債券規模約1兆美元,即使對新興市場的配置溫和增加,也會帶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活水。 分析師預期,大型債券基金對新興市場的興趣增加,加上7月流入新興債市的資金創下143億美元的紀錄新高,都有助為新興債市帶來新一波漲勢。根據摩根大通統計,7月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債券報酬率為12.3%;同期的花旗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則上漲7.5%。

小媽精選1050813-0815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5日
公開
6

全球市場觀測站�美股站高崗 當心回檔2016/08/15 07:22:3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績效 http://goo.gl/aZq6Vv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表現優於預期,加上企業財報支撐,帶動上周全球主要股市震盪走高,油價走勢則為干擾盤勢的短線因素。除成熟市場上揚,主要新興市場亦有不錯表現。 野村投信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第3季股市通常以整理居多,但英國脫歐讓美國聯準會(Fed)延緩升息步調,歐、日等國央行亦採取更寬鬆貨幣政策,支撐風險 性資產表現,美股頻創高點。不過,市場對於美國何時升息仍有不同看法,加上美股位處相對高檔,須審慎應對,並選擇體質良好的企業布局。 上周日本股市表現出色,單周上揚4.1%,主要是受到美股上揚帶動。日本28兆日圓經濟刺激政策出爐,其中13.5兆日圓為財政刺激政策,內閣預計將對GDP提振1.3%,但市場普遍認為提振效果不如預期,短期內市場仍受到國際股市、日圓走勢及油價等因素影響。 亞洲新興市場中,泰國股市近期表現出色。野村投信指出,泰國憲法改革公投於8月7日過關,政治穩定度有望延續,明年泰國可望進行大選,短期政治風險將可持 續獲得控制,有助股市長期穩定。不過,目前泰股價值面偏貴,建議分批逢低布局並長期持有。野村投信建議投資人留意美國原油庫存數據,與Fed會議內容。 ---------------下一則---------------  瞄準美元 投資級債賺收益2016年08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6上半年股債市各月績效 http://goo.gl/bQa2zl 今年債市全面上漲,上半年的六個月中就有五個月收紅,累積報酬更完勝股市。法人指出,目前市場資金仍氾濫,但投資風險有增無減,預期資金仍會持續追捧穩定性相對較高的投資級債,表現值得期待。 鉅亨網投顧指出,就上半年市場來看,全球及新興股市波動不小,上漲及下跌的月份都有三次,但債市表現則相對穩定,尤其在全球啟動避險模式下,主要債券指數在前六個月中僅只有一個月出現下跌,這種資金持續湧入債市推升漲勢,也反映投資人仍謹慎的投資心態。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下半年投資最需要留意的仍是風險。不論是從年初討論至今的美國升息與否、地緣政治風險、民粹崛起、恐怖攻擊等等,都為投資增添不確定性。 他指出,在什麼都在變的當下,唯一不變的是央行捍衛市場的決心,央行不斷擴張資產負債表後,全球政府公債及投資級債券的價格跟隨上漲,只要央行政策方向不變,公債及投資級債仍將受益。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伴隨低利環境拉長,市場震盪幅度將加大,高品質、低波動的投資策略才是長久之計,全球短期收益策略主要投資於短天期投資等級債券,可降低波動與利率反轉風險,特別是美元計價級別更有機會提升收益率。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 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例如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馬來西亞當地貨幣計價債券的殖利率,相對區域內相同評級的債券更有吸引力。即便美元走強的趨勢可望延續到下一季度,但亞洲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仍會因為強勁的基本面因素而獲得投資人關注。 台新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全球債市走向低利與負利,市場中具有收益的債券都炙手可熱,外加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任何回檔修正都有利投資人進場布局。 ---------------下一則---------------  7月基金再變瘦 指數型商品銳減161億元拖累2016/08/15 07:19:3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6年7月投信基金規模 http://goo.gl/btcnoG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7月投信基金規模再較前月回落0.2%至2.22兆元。 摩根投信分析,近年來投信基金規模多由新募集基金所驅動,雖然7月有七檔新基金募集,但不敵指數型基金規模較前月減少161億元,是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下滑的主因。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的7月規模分別較6月增加1.5%和4.6%,顯示股債皆出現跌深反彈行情。進一步來看,債券 型基金規模單月增加97.14億元,其中,僅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便較前月大幅增胖77.3億元,不難看出國人在低利環境下對高收益債的情有獨鍾。 黃慶豐說明,儘管英國脫歐公投對金融市場形成嚴峻考驗,但伴隨恐慌情緒散去,脫歐對市場衝擊逐步淡化,國際主要股市跟著「漲升」響起,除了MSCI世界指 數和新興市場7月分別反彈4.2%和4.8%,日股漲幅高達6.4%,美股更連袂寫下歷史新高,激勵市場樂觀投資氛圍之餘,也吸引國人轉為從基本面、估值 面等面向評估,尋找最具漲升潛力的市場,重回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懷抱,而具收益題材的高收益債更是大受歡迎。 黃慶豐表示,雖然7月全球市場依舊波動,但景氣向上趨勢不變,加上全球央行持續貨幣寬鬆政策,資金充沛帶動風險性資產投資意願提升,由於多數高收益債具有 配息機制,剛好符合國內投資人偏好落袋為安的投資需求,加上波動度較股票基金低,又能受惠景氣復甦,有資本利得空間可期,使得買氣和人氣同步增溫。 ---------------下一則---------------  指數型基金縮水 投信基金規模連減2月2016年08月15日蘋果日報【高佳菁╱台北報導】 7月投信基金規模連2縮,較前1個月減少161億元,資產管理業者表示,近年來投信基金規模多由新募集基金所驅動,雖然7月有7檔新基金募集,但不敵指數型基金規模減少,是拖累整體基金規模縮水元凶。 高收益債最受青睞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雖然指數型基金規模下滑,但反觀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的7月規模分別較6月增加1.51%和4.6%,顯示股債皆出現跌深反彈行情。進一步看,債券型基金規模單月增加97.14億元,其中,僅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便較前月大幅增胖77.3億元,國人在低利環境下對高收益債情有獨鍾。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投資市場自英國脫歐後掀一波低利浪潮,使得到期收益率高達7.5%的高收益債市特別吃香,特別是目前將近74%的已開發國家公債殖利率水準都1%之下,資金在低利環境中會優先考慮收益率最為誘人的高收益債市。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指出,高收益債自今年2月以來大幅上漲,主因包括油價及原物料反彈,且相對於全球維持低利率環境,高達7~8%殖利率優勢的高收益債,自然在現階段更具吸引力。 ---------------下一則---------------  外資年買超逾3,000億 台股漲相佳2016年08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00年以來外資年度買超3,000億以上台股表現 http://goo.gl/BU5NTx 外資青睞激勵台股創今年新高,統計外資今年來買超台股3,971.81億元,台股也上揚9.74%,觀察過去外資年度買超3,000億元以上,當年台股表現漲相佳,平均上漲逾3成,法人指出,股市短線高檔震盪難免,但基本面轉佳且外資未撤,台股後市可期。 然而面對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大,法人也建議,透過台股基金布局參與行情可能較合宜。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基本面出口成長率轉正,為台股中長期利多,也讓台股續受外資青睞,為今年亞股吸金王,趨勢短期不變,有利行情支撐;台股維持上升趨勢,雖然月線KD已處高檔,但多頭走勢未被破壞,建議續為偏多操作。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指出,台股在資金行情主導下,大型權值股與電子類股表現最佳,第3季整體市場系統性風險低,各國持續寬鬆,國際資金續轉向有投資報酬區域;台灣具高現金殖利率、第2及第3季電子產業明顯轉好,外資續挺台股,留意具轉機題材族群。 宏 利投信認為,台股走勢反映第3季甚至下半年展望與成長,從整體企業獲利第2季年衰退幅度明顯減少,預估第3季獲利年增長將轉正,帶動第3季台股表現產業布 局的科技股以半導體、Macbook及手機相關族群為主,iPhone7升級改版重點是雙鏡頭,受惠組群主要落在零件供應鏈,看好工具機族群。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明勛強調,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預料短線推升力道將減弱,但近期外資在期貨調節動作略微加大,短線須留意17日台指期結算前,外資期貨操作動向。 投資布局上,看好第3季為電子業拉貨和新品題材發表旺季,且庫存調整也已告一段落,有利相關類股表現,可多留意半導體、IC設計等類股。 ---------------下一則---------------  中小型股增溫 櫃買指數基金後市看俏2016年08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近一季在外資大力買超下大盤走出一波千點行情,不過,大型股與中小型股表現卻兩樣情,權值股在外資力挺下表現出色,不但上演填息行情,甚者創下波段或歷史新高,中小型股則相對失色。投信法人表示,台股個股波動劇烈,基金投資的低波動優勢勝過個股,建議看好櫃買指數後市表現的投資人,可以買進櫃買指數基金。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投資布局上建議汰弱換強,可留意第2季財報佳或第3季營運展望正向且具基本面的個股,看好績優且有展望的成長型公司持續表現,建議布局展望佳的中小型個股與績優傳產。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汽車電子,包含自動駕駛、電動車與智慧車,都是台股投資最大亮點。而Smart Home(智慧家庭)相關應用產業、IoT(物聯網)周邊產業,以及運動商機周邊、紡織產業也都是未來上攻聚焦領域。 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蔡麗卿表示,看好半導體、醫材、蘋果Macbook供應鏈與電競概念股。其中,Macbook面臨4年來最大一次的改款,盛傳新機種將採用更輕薄的外型設計,搭配TouchID、OLED顯示觸控條與Type-C接口,帶來一波零組件商機。 日盛新台商基金經理人祝以諾表示,第三季是電子中小型股最好的一季,進入傳統旺季,營收動能有助市場追價買盤進入推升股價,即使短線上可能會因為公布第2季季報,使得部分毛利率或獲利不如預期的個股出現短線修正,但短線修正後,也會因傳統旺季再行上漲。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表示,由於短線漲多,獲利回吐賣壓漸重,台股後市震盪將加大,建議買低不追高。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電子產業第3季進入旺季,蘋果新機開始拉貨帶動供應鏈業績增長,中長期看好高階半導體、蘋果供應鏈、車用電子、塑化、航太、製鞋、機能性成衣、風電、生技、文創產業等具長期成長趨勢族群。 ---------------下一則---------------  臺灣50 近半年大漲20% 指數公司好會挑 4支編纂指數全勝大盤2016年08月15日蘋果日報【林韋伶╱台北報導】 在台股由多頭控盤的環境下,證交所旗下指數公司編製的多項指數跟著創下年度新高點,而不管以1年、半年或是1季的時間點來看,指數公司好會挑,編纂的指數多漲贏大盤,其中以老字號的臺灣50指數表現最優異,過去半年漲幅高達20.75%。 台股近半年漲13.5% 回顧過去1年台股大盤指數漲幅約10.47%,半年與1季漲幅則為13.49%與12.86%,與其它亞洲股市相比並不遜色。而證交所旗下的指數公司獨具慧眼,編製的主要指數如:臺灣50、就業99、高薪100、公司治理100,不管在1年、半年或1季漲勢皆優於大盤。 其中指數公司在7月公布的新指數「漲升股利150」,因推出時間短暫,1季漲勢表現落後大盤,但若以指數推出以來約1個月的時間來看,指數上漲6.7%的成績亦優於台股大盤的3.49%。 指數公司指出,這些主要指數漲贏大盤的好表現,展現了指數公司在編製指數時挑對了選股原則,像是最近推出的的漲升股利100與漲升股利150指數,就是聚焦股利發放好的上市公司,上述2檔指數漲贏大盤,顯示股利發放優渥的企業,股價也受到投資人認同。 漲升股利150月漲6% 「漲升股利150指數」為指數公司於今年7月8日推出之最新指數系列,以現金股利成長與營運指標作為篩選條件,設計具可投資性、個股替換率低、兼顧股利品質與獲利能力特色的新指數,適合偏好穩定收益之機構法人與具穩健投資需求的投資人。 指數公司表示,「漲升股利150指數」長期績效表現良好,10年回測績效達102.36%,優於加權報酬指數的59.85%漲勢,也優於臺灣50上漲56.57%,與高股息指數上漲44.83%的成績。 「臺灣50指數」其成分股涵蓋台灣證券市場中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代表藍籌股之績效表現,是台灣證券市場第1支交易型指數,臺灣50指數在半年與1季期間漲勢冠居所有指數公司編製的主要指數。 ---------------下一則---------------  美元基金增180億 台幣基金大失血2016年08月15日蘋果日報【高佳菁╱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維持低利率,但美國聯準會升息疑慮始終存在,帶動市場對美元長線升值預期,刺激境內基金各種幣別規模消長。據統計,國人不愛台幣、改抱美元,台幣計價基金今年來失血47億元;反觀,美元計價基金爆增約180億元。 民幣基金也小幅增加 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今年美元計價基金規模增加5.8億美元(約180億台幣),是所有幣別增幅最大,規模來到18.6億美元;其次是人民幣計價,今年增加3.4億人民幣(約17億台幣)。唯一失血則是台幣計價,5月起開始明顯流出,今年來規模減少47億元,只剩2.09兆元。 瀚亞投資行銷長林長忠表示,央行連續降息,讓台幣資產面臨去化壓力,如何運用台幣轉投資海外資產增加效益,成為基金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僅台灣如此,美元資產在升息預期催化下,自然吸引資金追捧。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指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美元穩定走強,美元投資需求隨之而來,在微利時代,具有收益性質的投資管道持續受到市場青睞。 ---------------下一則---------------  深港通快了 陸港股後市俏2016/08/15 07:21:10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證監會成立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即將開通,正與證監會密切洽談。市場預期深港通第4季有望開通,法人認為,中長線來看,陸港股後市可期。 受此題材激勵,上周上證綜合指數、深圳綜合指數與滬深300指數分別有2.5%、1.7%、2.8%漲幅,香港指數也上漲2.5%。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雖然大陸7月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但仍在合理區間,為推動積極財政,大陸人行不斷市場操作定向投放維持流動性,資金陸續挹注股市,釋放積極信號。限售股解禁壓力也是近年內低點,目前內外宏觀環境相對友好,陸股值得關注。深港通正式上路後,TMT、醫療、傳媒等板塊具較好流動性和成長性,將受深圳A股投資者關注。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留意目前資金動能相對低迷,短線上以區間震盪機會較高,觀望深港通開通細節或降息降準等政策,有助了解A股走勢。 ---------------下一則---------------  經濟數據持續改善 印度基金水漲船高 勝大盤2016年08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印度基金近1季表現 http://goo.gl/WcaLRK 受惠於經濟數據持續改善、改革政策支持,及雨季雨量充沛緩解旱象等利多加持,近一季印度Sensex指數漲幅11.15%,名列全球股市前10強, 印度基金績效受惠水漲船高,觀察投信發行13檔印度股票基金同期間平均報酬12.21%,更勝大盤,前10名績效都在一成以上。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從基本面來看,印度經濟前景透明度在新興市場中相對較高,通膨也處在央行可控制的範圍內,加上雨季雨量充沛,有利振興農村經濟,對印度股市而言利多猶存。 除此之外,近期市場所關注的商品暨服務稅法(GST),這項法案推動後,將有利於利於印度政府控制預算,提升財政政策的執行效率,企業也能因此降低運輸成本,對中長期股市和經濟發展具有正面助益。 印度投資布局方面,林光佑建議,留意受惠於政策的產業和循環性產業,包括內需消費、金融、資本設備等產業。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印度央行8月9日維持附買回利率在6.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先前印度在亞洲開發銀行支持下,正於南亞地區推動規模達50億美元的各項基礎建設,以強化與鄰國的經濟連繫,印度市場受惠持續進行中的結構性改革,對經濟有正面幫助。 凱 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認為,在民間消費增長提速,及基礎建設持續投入帶動下,印度經濟穩健成長,截止今年第1季印度已連4個季度GDP成長達7% 以上。印度上議院於8月3日通過貨物與服務稅修正法案,未來全國均採用統一稅制,可望減輕企業負擔及提高公部門的工作效率,有助於吸引外資持續流入。 ---------------下一則---------------  基本面最快明年翻正 俄股有望提早上演偏多行情2016年08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觀察俄羅斯工業生產連續三個月年增率為正,且俄羅斯央行於6月調降50個基本點後,下半年還有機會降息,搭配適度的財政刺激政策,法人預估,俄羅斯經濟基本面最快可於明年回到正成長,俄股有機會提早上演偏多行情。 野村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俄股與油價連動度自7月中旬開始逐漸降低,油價自每桶50美元向下修正,但RTS指數逆勢向上,陸續公布的第2季企業獲利持續上修成為助因,已公布的財報包括Novatek在內的部份能源股、Magnit等零售股與Yandex等網路股,皆繳出不錯的成績單。 根據野村投信預估,俄羅斯企業今年獲利成長率約10.5%,且所有類股皆呈現正成長,目前俄企殖利率來到4.8%,比五年平均值的4.5%要高,也優於整體新興股市的2.7%,對追求較高收益的投資人而言,具吸引力。 宏利環球俄羅斯股票基金經理查理曼資本指出,在先前的國際紛擾事件趨於平息下,俄羅斯的貨幣可望轉強,對股市帶來支撐。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俄羅斯經濟已經走出低谷,但查理曼資本認為經濟狀況已經開始轉佳,包括製造業與營建業都有出現改善,而通膨也降到個位數的水準。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俄股仍遭低估,因股利率在新興市場裡居高水準,且股利率在發放率有提高空間下,可能繼續上揚,加上多數新興市場基金大致還是減碼俄股,若長期油價可回升,有加碼俄股的空間,但需留意油價對俄股的影響。 預期在寬鬆金融環境下,俄羅斯國內需求將緩慢復甦,他指出,這次俄羅斯經濟收縮程度小於預期,主要得益於厚實的外匯準備和政府的經濟應對方案,包括彈性匯率制度,銀行業資本和流動性的注入,幫助恢復市場信心,穩定金融體系。 ---------------下一則---------------  金銀大漲 今年來最亮投資2016年08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今年紐約現貨金價 http://goo.gl/50CZpu 金融時報報導,黃金與白銀等貴金屬基金是今年來表現最閃亮的投資產品,主要是投資人擔心全球經濟前景而增加避險需求,導致金銀等貴金屬價格得以大漲。 根據基金調查機構晨星指出,今年來美國與歐洲的10大表現最佳共同基金全都是貴金屬基金。1月到7月間,資金流入貴金屬基金的金額,是去年同期金額的近2倍。 由於擔心全球經濟前景,以及預期主要央行將再度寬鬆貨幣政策,投資人相繼將資金轉向貴金屬市場而推升今年來的漲勢。 晨星分析師凱索(Fatima Khizou)說,英國公投脫歐刺激市場對黃金等避險需求同時,投資人因為美國經濟數據疲弱,大舉把資金轉進貴金屬。在全球經濟處極不明朗之下,黃金成為避險天堂。 Hermes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格蘭(Lewis Grant)也表示,當投資人處極度緊張不安時,往往會聯想到黃金的避險功能。因此當大家對經濟沒信心時,就有利黃金與金礦類股的走勢。 在目前投資人焦慮不安的情況下,今年來貴金屬基金表現,完全扭轉過去數年來疲弱不堪的走勢。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資料,投資人上半年的黃金需求量創歷年來同期新高。 上週五紐約黃金與白銀現貨價每盎司各自收在1,335.71美元與19.69美元,至於年初迄今漲幅分別達25%與42%。 去年底,金價較2011年的1,920美元頂峰幾乎腰斬40%;銀價較2011年將近50美元歷史高點更大減近65%。金價表現突出,銀價漲勢又更加強勁,除了其過去跌幅較黃金嚴重外,白銀的市場規模和價格都遠低於黃金,往往成為投機客最愛的炒作工具。 加上白銀的工業用途較黃金廣,話題性較黃金多,讓白銀今年來漲幅得以超過黃金。但專家提醒,白銀投機性較強,因此走勢波動幅度較大,沒有金價那樣相對穩定。 ---------------下一則---------------  生技股 瘋補漲2016年08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醫療保健基金近一月績效正報酬 http://goo.gl/7s67Fs 在財報行情與併購消息持續激勵之下,生技醫療保健類股近期表現亮眼,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與那斯達克NBI指數雙雙突破今年以來的盤整區間上緣,演出落後補漲行情。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生技醫療類股今年走勢落後大盤,短線有急起直追之勢,反映產業長期基本面正向,短線漲多或因美國政治面風險而回檔,反而可以逢低分批布局。 黃靜怡指出,生技醫療保健類股的第2季財報延續優異表現,股數加權的每股盈餘(EPS)總計年增7.9%,較兩周前的5.9%顯著上修,指向產業盈 餘預估上修趨勢將延續;此外,市場傳言美國Merck與Allergan有意收購生技大廠Biogen,也帶動其價值重估行情,可持續留意併購消息。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富 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表示,逼近美國總統選舉,可能牽動生技醫療類股股價波動,但評價面優勢將收斂下檔風險。預期國會可能通過一些細微的法案且會有更多市 場化改革,不認為政治力量將會願意付出全面扼殺生技產業研發意願的代價。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全球主要新藥研發公司營收多來自美國市場,美國藥價及醫療相關政策改變,將直接影響創新藥品研發業者的營收及獲利表現,因此,近期美國針對藥價議題的討論格外引起矚目,預期未來政策上,仍將傾向鼓勵研發創新。 ---------------下一則---------------  美元平衡基金 股債兩頭賺2016年08月15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元平衡股債基金近六個月前五強。 http://goo.gl/RY36eX 油價大漲,加上零售商等季報強勁,三大美股創下新高;受惠資金寬鬆和景氣持續回暖,美債、可轉債第3季以來的漲勢亦與股市相當,顯示資金行情仍在持續,法人指出,強勢美國資產仍是布局首選。 法人表示,美股驚驚漲,反應景氣溫度的信用債,在市場對收益需求的支撐下,漲勢延續,顯示在政策寬鬆、緩成長和低收益的時局下,加上資金行情延燒,股債資產都有表現,以美國資產為布局核心的平衡型基金有助於掌握股債雙漲行情。 根據晨星統計,美元平衡股債基金近六個月表現前五強繳出13%以上的報酬率。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英國脫歐後,美元走強,美國公債 受全球買家追捧,殖利率走低,顯示美國已經成為全球默認的「避風港」,強勢貨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在溫經濟、美國緩升期的支撐下仍有表現空間。 不過,面對第4季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市場也將因為來到高檔位置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擾下,波動可能加大。 蔡明潔表示,為迎戰全球市場的瞬息萬變,故建議投資人在建置或調整中長線投資組合上,可以將美元股債平衡基金納入中長期的核心收息資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短線美股創高後有高檔震盪壓力,然而,聯準會持審慎及漸進升息的政策立場,歐日英央行可能再降息或擴大寬鬆政策規模,市場資金充沛搭配美國經濟穩定度較佳,加上類股良性輪動有利支撐美股走勢,建議如逢短線波動,可視為布局機會點。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參考經驗,每逢美國總統大選,第3季以生技和醫療器材表現最佳,醫療服務和製藥落後,建議投資人選擇平衡布局各次產業的醫療基金,投資時間可設定至少一到兩年,以定期定額策略降低大選風險。 ---------------下一則---------------  新興債基金吸金力強 熱錢湧入印尼、南韓等國2016/08/15 07:23:5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國債券外資累積買賣超 http://goo.gl/p1QLNY 英國脫歐公投引發市場震盪,放眼下半年,市場仍有風險,投資者紛紛逃離負殖利率的債券。 彭博調查,由於亞洲經濟成長最快、企業盈利上升,德意志銀行、瑞信私人銀行部門均建議客戶買入能提供美元的安全性,且相比美國同類債券殖利率更高的亞洲投資級公司債,以美元計價的新興亞債基金成為穩健型投資人的新寵。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英脫公投後,亞債買盤熱,其中印尼受外資青睞程度最高,主因6月28日印尼國會通過租稅赦免法案,預期可降低逃稅者的逃稅意願,增加國庫逾百億美元收入,利多政策激勵印尼股債市表現。 另外,南韓、印度、泰國在內的投資等級債近期也受到資金追捧,有助於延續亞債升勢。 鍾美君分析,目前美聯準會(Fed)升息按兵不動,對債市利多,多數亞洲企業擁有投資等級以上(BBB-以上,含BBB-)信評等級,獲利增長雖轉弱,現金債務比則為各區域企業最佳,整體而言,亞洲國家信評水準優於東歐和拉美之企業。 在操盤上,鍾美君持續減碼大陸地產公司及印尼原物料、能源等高收益債,她認為,英脫對亞洲國家無重大影響,建議投資人選擇「高評等、存續期間短」兩大特徵的券種,擁抱美元計價的債券,除債券收益,中長線更可獲得額外的匯兌收益。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根據IMF最新預估,今年新興國家跟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率的差異將再度擴大,從去年的2.1個百分點上升至2.3 個百分點,明年再擴大至2.8個百分點。今年2月以來,新興債資金流向由負轉正,在資金持續湧入下,顯示出新興市場經濟動能不斷增強,已開發國家地緣政治 風險疑慮持續,相對安穩且有價值面題材之新興債市受到投資人追捧。 ---------------下一則---------------  強勢吸金 新興債指數登高峰2016年08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2月以來新興債資金流向由負轉正,資金湧入激勵新興債火苗延燒,至8月初新興美元債基金連續24周淨流入,創3年半新高,雖然美國升息議題再度干擾市場信心,但隨新興經濟回穩,市場信心快速回籠,締造JP新興市場債指數9日收盤創指數成立以來新高。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各國央行購債計畫最大受益者為美國公債和公司債,貨幣寬鬆政策龐大資金衝擊重要資產收益率大減,未來半年風險因子仍多,反轉風險加大。 反觀新興債評價優勢盡現,據IMF最新預估,新興市場未來5年經濟成長率將逐年提高,已開發市場則陷入停滯,基本面好轉將持續提高新興市場資金吸引力。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指出,今年以來資金流入新興債市,但相較往年流入金額仍少,在資金尚未全面到位下,新興美元計價債券指數已來到高點。全球寬鬆不變下,資金流動性有利於金融市場,待資金進一步回流債市,後續漲勢可期。 宏利投信分析,持有存續期較長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環境中相對有利,比較美元計價及當地貨幣計價債券,美元債更能降低投資報酬波動度。 此外,美國聯準會(Fed)不急於升息,歐元區、英國、日本預料更加寬鬆,有助新興巿場債券未來表現。 木星資產管理公司債券及多元資產部門投資總監鄧懿雅認為,全球不確定性未除,應續留意控制下檔風險,在低利率環境下,透過持有優質公債,如美、澳、紐,有利增加投資組合流動性並降低波動度,在高收益債市和新興市場債市尋求收益。 相對安穩且有價值面題材新興債市將續受追捧,陳勇徵強調,個別國家存在更多政策紅利,提供新興市場債市更進一步上揚動能,預期未來有更多資金注入,推動新興債券價格上揚。

小媽精選1050812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2日
公開
5

外資加碼金融股 台股基金優2016年08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一月台股基金績效表現前10名均逾10%,包含科技中小、一般股票型、金融ETF等,法人強調,近日外資大舉加碼金融類股,目前金融類股指數位於相對低檔,建議可透過金融ETF掌握金融股行情,或布局金融比重高的台股基金。 元大台灣金融基金經理人周宜縉分析,依照經驗,外資資金湧入台股,主要以加碼市值比重高的類股為主,如電子、金融類股,金融保險類股目前占市值比重為12.6%,以其股價位置相對偏低且7月金融業獲利表現呈現大幅成長的有利條件下,若外資資金持續買超,有利帶動金融類股持續上漲。 周宜縉認為,由於全球陷入負利率環境,在美國升息時程不斷延後下,資金明顯湧入亞洲、新興市場,台股因擁有相對高的股息殖利率,自然吸引外資資金流入,外資從6月開始連續三個月買超台股,是短線影響台股走勢的重要關鍵。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朱冠華指出,全球處於低利時代,「殖利率高低」是目前外資選股的主要因素之一,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優於亞洲其他國家,加上企業獲利展望相對穩定,使其成為今年外資首選,當外資源源不絕湧入,台股易漲難跌。 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劉建生表示,以指數來看,台灣擁有相對較高的股利率,殖利率4%高過於日本2%、美國道瓊2.5%及德國3%。 ---------------下一則---------------  陸企獲利轉強 H股魅力增2016年08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大陸股市持續在3,000點上下震盪,雖然沒有出現大漲走勢,但觀察近1、3、6個月,上證指數分別有1.3%、6.8%、9.5%漲幅,投資不俗,且企業獲利由負翻正,營收預估續攀升,基本面支撐下,尤其H股評價低於A股,凸顯目前H股投資好時機。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企業獲利是支撐股市表現重要因素,根據統計,上證指數與上證指數盈餘年增率走勢相仿,顯示當企業獲利好轉時,股市也隨之走強。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已經透露出企業獲利轉佳訊號,隨著大陸企業盈餘逐步好轉,股市可望隨著上漲。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大陸7月CPI年成長1.8%,連續3個月增幅放緩,且創6個月新低,進入第3季內部經濟下行壓力較小,持續關注受政策關照的地方國企改革將價值主題,產業方向重點為新能源汽車、晶片國產化、智慧駕駛、國企改革等新經濟主題。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認為,陸股下半年由於A股與H股預期仍為區間震盪行情,但H股評價合理,投資價值高,且下半年企業獲利回升,中小股預期超過15%,中大型預期5∼10%,可望有較佳表現。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分析,市場預估9月之後A股將有反彈契機,主要因宏觀面支撐指數走強預期仍在,刺激政策繼續加碼,去產能、去庫存、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將有利第3季經濟成長轉佳,現階段關注深港通開通時程。 ---------------下一則---------------  陸股打底 蓄勢攻堅2016/08/12 07:09:43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股市持續打底。法人認為,大陸經濟第3季可望轉好,加上企業獲利轉正,基本面可望支撐股市,題材面可留意深港通進度。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逾14%,最近則在3,000點上下震盪。以中國基金來說,則是H股比重較高的基金績效較優,最近一個月力爭上游,有的基金今年以來績效已翻正。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上證指數站上3,000點大關後,大盤獲利了結賣壓較重,加上成交量未能進一步放大,大盤震盪難免。 張俊逸認為,A股在9月有望出現反彈的契機,主因是政策面支撐指數走強的預期仍在,去產能、去庫存、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國企改革加快等利多,將有利第3季大陸經濟成長轉佳。 至於大陸企業獲利,也傳出好消息。鉅亨網投顧指出,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年增率由去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值。此外,衡量整體企業的上證指數企業盈餘年增率也於5月觸及低點後,連續兩個月轉佳,營收預估年增率也在最近變好,在在顯示,中國企業獲利已走出谷底。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企業獲利往往是支撐股市的重要因素。據統計,上證指數與上證指數盈餘年增率走勢相仿,顯示企業獲利好轉時股市也隨之走強。 展望後市,張俊逸表示,可關注深港通開通時程。如果8月宣布最快10月開通,預期深港通正式啟動之後,深圳市場中業績穩定且估值較低的金融、食品飲料、汽車零組件、運輸、材料等會較活躍,投資人可多留意。 朱挺豪則提醒投資人,可留意H股的投資機會。恆生AH股溢價指數昨(11)日收在124.19,代表同樣一家公司的中國A股平均較香港H股貴了24.2%,高於2006年以來平均的17.9%。到8日為止,上證指數的本益比為16.7倍,但恆生國企指數本益比只有7.3倍,顯示目前透過香港H股投資中國,會是更聰明的選擇。 ---------------下一則---------------  政策撐腰 亞股基金擁吸金行情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第3季亞洲國家經濟刺激政策 http://goo.gl/Yygivb 8月以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續漲,台、港及印尼均漲逾2%,外資對新興亞洲全面買超,觀察下半年來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印尼、泰國等紛推改革政策,全力刺激經濟成長,帶動亞股活絡,亞股基金受惠政策利多可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脫歐情緒趨平息後,市場期待歐、日、英央行擴大寬鬆政策,且預期美國不急於升息,資金湧向新興市場,帶動亞股明顯上漲,這波資金流入亞洲預料將持續下去。 大陸整體經濟環境仍偏弱而有待更多政策出台,日本續祭貨幣寬鬆政策,東南亞國家調整結構刺激內需,預期8月亞股資金動能充沛行情,將維持7月穩定向上走勢。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亞股因基本面及成長性佳,相對受外資青睞,據瑞信報告,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未來12個月企業獲利預估值7月上調0.3%,為2014年4月以來首見上調,顯示亞洲企業獲利前景有所改善。 亞洲多國政府積極推動改革刺激政策及改善經商環境,吸引外資進駐,中長期仍看好亞股。 宏 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認為,儘管歐美經濟復甦力道不強,大陸景氣續疲軟,但政策面促使短期周期回升,帶動亞洲後續整體股市向上。上半年亞股進行 一波修正後,下半年已顯轉熱,尤其是中小型股財報佳,又有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支撐,東北亞表現可期,以生技、新能源、汽車零組件較看好。 富 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強調,觀察亞洲今年以來各主要股市外資淨買超金額,過半數均在英國公投之後流入,主要看上亞洲高股息企業提供的平均股 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平均約2.75%的水準,在各國央行仍延續寬鬆政策趨勢下,預期資金流向亞洲尋求收益趨勢不變,亞股將為續強行情。 ---------------下一則---------------  柏南克:Fed短期內不會升息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在部落格發文指出,由於Fed近幾年來經濟預測經常失準,且普遍有高估的情況,Fed將引以為戒,短期內都不會升息。 柏南克是在布魯金斯研究院的部落格發表這篇最新文章。過去華爾街最愛的活動之一就是解讀Fed官員的談話,藉以預判Fed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與貨幣政策走向,但柏南克表示,依當前的狀況,華爾街此舉只會讓投資人更加迷惘不知所措。 柏南克進一步說明指出,主因在於Fed最近幾年在經濟預測方面老是失準,「他們一直認為經濟成長一定會走強,就業成長與利率也會雙雙揚升,但事實卻不然。」 他說,「Fed官員將引以為戒,在有關成長與升息的預測方面將較不可能發表看法,Fed決策官員很清楚,當前的情況與幾年前已大不相同,攸關經濟與貨幣政策可能走向的不確定性如今是格外的高。」 對於投資人來說,柏南克認為,「Fed已瞭解到其在經濟成長預測方面過於樂觀,也就是說貨幣政策可能也不夠寬鬆,使得Fed好一段時間都不會升息,雖然升息後聯邦基金利率離長期正常水位就會愈近,但即便是立場鷹派的決策官員都認為沒有升息的急迫性。」 2016年對於Fed來說尤其是最難預測的一年,去年12月決策會議在決議啟動9年多來首次升息時,Fed原本還向外界釋出今年可能再升息4次的預測訊息,但迄今都按兵不動,市場甚至認定要等到明年6月才會再升息。 ---------------下一則---------------  美股甜度高 Q3是買點2016/08/12 07:37:4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股夏季創新高後表現 http://goo.gl/yJqG65 美股屢創新高,投資人好奇現在適不適合進場?根據統計,過去十次美股夏季創新高以後,平均波段修正7.4%,高點進場持有至年底的平均報酬率仍有3.1%,若把握第3季低點布局,平均報酬率更達11%。 第3季向來是市場淡季,因此美股夏季創高後,往往進入慣性整理。不過,統計美股近十次創高後的波段跌幅,除了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美股修正幅度達到兩位數,其他時期的跌幅收斂在一成以內。如果投資人耐心持有至年底,或把握第3季低點加碼,獲得正報酬的機率超過九成。 富蘭克林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唐諾.泰勒(Donald Taylor)表示,美國連續兩個月非農就業數據交出25萬人以上的亮眼成績,激勵美股來到新高,不少投資人因此居高思危。但觀察美國經濟,就業市場幾近 充分就業,薪資開始上揚,且消費者債務水準低,穩健的就業市場有利消費動能,將支撐美股表現。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轉 佳,企業公布第2季財報優於預期,推升投資人信心。 ---------------下一則---------------  原物料走中多 資源基金靚2016/08/12 07:35:2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資源型基金績效 http://goo.gl/04uF0z 近年走勢低迷的原物料市場,今年來表現相對亮眼。復華投信表示,隨市場供需改善,加上法人預估美國升息腳步放慢,減弱美元對原物料報價的殺傷力,對原物料中期看法仍偏多,建議可透過全球資源型基金布局。 全球央行持續在市場撒錢,在低利率環境下,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國家及原物料等市場。根據基金資金流向統計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來資金多買超全球原物料�礦業股 票型基金,上周再買超近17億美元,推升MSCI全球原物料指數今年來上漲逾15%,近一周表現也優於MSCI世界指數。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許家表示,原物料報價在過去幾年大跌,新增供給逐漸縮小,多數原物料品種供過於求情況都將逐漸改善。此外,彭博社預期美國聯準會已不可能以每年二至三碼速度升息,美元對原物料報價殺傷力已不若過去幾年,原物料最壞情況已過。 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6,明顯高於上個月的48.6,也是17個月以來首次超過榮枯線50。許家指出,若中國等主要新興 經濟體總經數據持續回溫,也有利原物料價格走勢;各國若採「直升機撒錢」救經濟,將有機會帶動通貨膨脹,有利工業金屬與建材表現。 許家表示,目前持續看好貴金屬表現,特定種類工業金屬如鋅、錫礦,因供給衝擊也有投資機會。 此外,由於能源價格已自波段高點修正約二成,可留意能源類股,看好能源服務與能源探勘開採類股。 ---------------下一則---------------  避險情緒升溫 黃金投資需求 上半年創新高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黃金現貨價格 http://goo.gl/q0QVlp 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政經局勢受英國脫歐等衝擊動盪不休,升高投資人避險情緒,在西方資金搶進金市的帶動下,第2季全球黃金需求年增15%。總計今年上半的黃金投資需求創歷來同期新高,同時間金價漲幅達25%。 WGC周四發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Gold Demand Trends)報告指出,低利率環境加上全球政經情勢瀰漫不確定性,掀起西方投資人的買金熱潮,以作為避險之用,並求投資組合多樣化分散風險。 WGC市場情報主管休威特(Alistair Hewitt)表示:「全球的黃金走勢,主要受到西方持續且可觀的黃金投資需求主宰。」 根據WGC報告,Q2全球黃金投資需求448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141%。已連續2個季度,全球黃金需求主要靠投資帶動,此情況前所未見。 總計今年上半年,全球黃金投資需求躍增到1,064噸,幾乎占了同時間整體黃金需求量的一半,創歷來同期的新高紀錄,相較2009年上半高出16%。 歐美投資人除偏好金條和金幣外,黃金ETF尤其受青睞,今年上半黃金ETF的淨流入金額寫下史上最高。美國第2季的金條、金幣需求量,較去年同期激增101%。第2季全球黃金整體需求量1,050噸,相較去年同期的910噸揚升15%。 英國脫歐及美國總統大選等國際政治大事潛藏不確定性,加以義大利銀行業壞帳高築的隱憂,今年上半美國金價已累漲25%,漲幅為1980年以來同期之最。周四倫敦現貨金價受美元轉強壓抑,小跌0.1%至每盎司1,344.33美元。 金價飆漲抑制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市場需求。第2季珠寶需求量下滑14%到444噸,傳統消費大國中國和印度,在該季的珠寶需求量分別年跌15%、20%。 WGC報告也發現,第2季科技業與央行的黃金需求量,各自年減3%、40%。 ---------------下一則---------------  經濟表現佳 亞債後市看俏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亞股市場表現良好,受惠市場風險胃納持續及亞洲經濟出口貿易數據佳,以及走強的新興市場貨幣表現,使得近期亞債價格表現亮眼,後市看俏。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因財務的正面發展,JP下修2016年亞高收違約率由2.4%至1.8%,低於新興市場整體的3.5%,及全球高收益債的6%,今年以來亞債已發生的違約為0.9%。 此外,亞債持有人當中,亞洲在地投資人占74%,逐年增加,顯示在地投資者比重高,不易受國際事件使得資金流出而大起大落,顯現出亞高收本身穩健特性。 野村亞太複合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范鈺琦表示,持續看好亞洲債市表現,特別是雙印(印度及印尼),因當地貨幣債券殖利率高,可增加投資組合報酬率,且印尼經濟成長強健,第2季GDP成長率達5.2%,印度則是因為上議院通過新稅制改革,市場正面解讀為有利於貨幣表現。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外)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的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公司債較受青睞。 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在機會,例如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馬來西亞當地貨幣計價債券的殖利率,相對區域內相同評級的債券更有吸引力。即便美元走強的趨勢可望延續到下一季度,但亞洲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仍會因為強勁的基本面因素而獲得投資人關注。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各國央行目前仍維持貨幣寬鬆基調,美歐公債持利率處於低檔,顯現出新興市場債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的特性,加上多數新興國家基本面正趨於穩定,因此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有助進一步推升新興市場債價格走高,後市表現仍樂觀看待。 從區域別來看,亞洲債券的發行公司多具有國營背景,企業體質穩健,因此在市場動盪之際,也能展現良好的抗震性,現階段相對看好亞洲新興市場債的表現。 ---------------下一則---------------  漲幅亮眼 追求美元資產 布局高收債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高收債與美股指數比較 http://goo.gl/aV11Jl 高收益債今年好威,不僅指數創歷史新高,表現更勝美股一籌。統計顯示,今年來高收益債指數漲幅高達12.63%,在美股相關指數中,幾乎是 S&P 500指數同期漲幅6.7%的一倍,也遠優於道瓊指數6.34%,整體而言,高收益債指數今年表現僅次於費城半導體指數,法人建議,有意布局美元資產的投 資人,應乘勝追擊高收益債。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環顧全球,美國是經濟表現最穩健的市場,美國7月新增就業人數數據強勁,為連續第二個月走揚,進而推升美股屢創高點,但也因此讓不少投資 人望之生怯,相較之下,與美股走勢高度連動的高收益債券資產,反而是現階段想參與美元資產投資人的較佳投資標的。 羅伯•庫克(Robert Cook)分析,由於高收益債企業有很大的部位來自美國公司,因此在美股上漲期間,高收益債資產能同步參與多頭行情,據統計,今年美股若在當月上漲,高收 益債該月的上漲機率同樣為100%,且因為高收益債有高殖利率保護,當美股走跌時,高收益債仍能相對抗跌。 尤其低利環境吸引資金大舉進駐收 益商品,讓高收益債漲勢比起美股更為亮眼,除了今年上半年資金回補36億美元至高收益債市,英國公投脫歐之後,全球央行再度擴大且延長低利率環境,除降低 市場對美國聯準會的升息預期,日本、澳洲、歐洲也在近日相繼宣布寬鬆政策與降息,資金自然持續向具有高息優勢的高收益債靠攏。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認為,在資金派對不知何時休止的此刻,金融環境充滿不確定,收益來源「定於一尊」的風險太高,除了另類收益資產,也可從投資等級債券、高息股票、高收益債,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等資產找收益,避免重押任何一種來源。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高收益債方過去兩個月原油價格出現約兩成修正,但高收益債仍續上漲,鑑於油價近期波動較大,投資人應留意油價走勢,避免配置過高比重在能源相關。 ---------------下一則---------------  漲勢、資金雙贏! 新興債大有賺頭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來新興股債指數表現及資金動向 http://goo.gl/kyjOxS 新興市場債持續發燒,法人表示,目前全球超過70%的成熟國家公債利率都不到1%,引發投資人追求收益的強烈心態;今年以來新興債不論在漲幅或資金動向方面,都遠勝過新興市場股票,眼見下半年全球收益率仍低,新興債可望在全球資金浪潮下持續獲得投資人青睞。 摩 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受惠於基本面改善和匯率回穩,搭配市場風險偏好增溫,新興市場債券因波動較股市為低,搶先一步扭轉窘境,成為資金回補的前哨站,今年 累計淨流入高達166.7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來到第七周,7月單周資金淨流入更創下歷史新高。 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資金回補行情如火如荼地展開,亦支撐新興債走勢益發穩健,JPMorgan新興美元債指數今年來漲幅高達13.7%,連帶拉抬新興強 勢貨幣債基金和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今年來也分別有7.52%和8.02%的亮眼報酬。 皮耶(Pierre-Yves Bareau)強調,眼見全球處在低利率環境的外部因素並未顯著改變,在投資人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新興本地債和新興美元債到期殖利率分別有7.0%和5.6%的高水準,利差優勢可望吸引資金持續進駐,籌碼面將支撐新興債續有表現。 群 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隨著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降溫,美歐公債殖利率位於低檔,凸顯出新興市場債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的特性,加上多數新興國家 基本面正趨於穩定,經濟最壞情況已過去,在目前市場流動性充沛的情況下,預期資金仍將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有助債券價格走高。 從區域別來看,相對看好亞洲新興市場債,主要是因為新興亞洲今年以來的債市違約率為各新興市場最低,且發債公司多具有國營背景,企業體質相對穩健,因此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適合長線持有。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市場經濟改善,亞洲區塊復甦力道又相對更強,加上資金持續流入帶動貨幣升值,有利新興市場債;今年算是新興市場基本面好轉的第一年,投資題材相對豐富。 如果把美國升息不如預期可能讓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較大波動、基本面以及潛在收益水準納入考量,亞洲高收益債會是不錯的選擇。 ---------------下一則---------------  新興債搶短 留意三變數2016/08/12 07:35:5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強烈預期全球主要央行將擴大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環境延續,全球資金大舉湧入收益率高、信用品質好的新興債券,帶動債市呈現大多頭走勢,今年以來新興美元主權債大漲12.3%,與股市相比毫不遜色。 台新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全球債市走向低利與負利,市場中具有收益的債券變得炙手可熱,外加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 尹晟龢說,今年隨著強勢美元威脅消失,新興國家通膨壓力開始下降,給予當地央行更多的降息空間來刺激經濟成長,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最壞的狀況已過。隨已開發國家央行的不斷擴大寬鬆貨幣政策,負殖利率債券占市場比重已達三成,大量資金被排擠進具較高收益且信用品質好的新興市場債,帶動新興債長線多頭行情。 尹晟龢指出,新興債長線看好,但短線仍要留意三大觀察點,包括美元走勢、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月底Fed主席葉倫談話。弱勢美元一旦反轉,將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隨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如果川普支持度愈高,他所主張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對新興市場造成壓力將愈大,特別是墨西哥與中國;此外,一旦葉倫談話傾向提高升息機率,要留意資金行情反轉導致的回檔修正風險。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分析,英國脫歐公投後,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前景好轉,一方面是歐洲政經面不確定性升高,相對來說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風險改善。 ---------------下一則---------------  熱錢回流 亞高收指數近月新高2016年08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qgi8Lw 英國央行8月初宣布降息1碼,負利率疑慮再度瀰漫市場,固定收益投資人紛轉往其他區域。法人表示,由於亞洲國家擁有政策面刺激、資金面簇擁,和基本 面等三方加持,亞債還同時具有供給減少等優勢,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淨流入亞洲高收益債券,推升摩根亞洲高收益債券指數創下九個月新高,今年以來漲幅已達 10.42%。 瑞銀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鍾君長指出,近期資金轉戰亞洲債市的態勢明顯,從EPFR的資料顯示,到8月3日為止,亞洲 (除日本外)債券基金連續五周呈現淨流入,國際資金重返亞債的態勢明顯,除了收益率相對較高之外,基本面佳和政策面支撐,都是吸引投資人加碼亞洲高收益債 市的原因。 鍾君長以2010∼2012年歐債危機為例指出,當初許多國際資金也是欲從歐洲市場撤出,使得當時的新興市場成為一大受惠者,其中又以新興亞洲市場又更相對看好。 這次歐洲地區是負利率的主要地區,加上日前英國脫歐的變數,導致這些從歐洲外溢的資金,相繼轉往亞洲債市,其中收益率相對較高的亞洲高收益債券更成為資金青睞的焦點,包括印尼和斯里蘭卡等,債券表現就尤為突出,今年來漲幅分別高達18.5%和13.7%。 日 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美高收債利差持續收斂,然仍高於10年平均值的481基準點,利差仍有縮窄空間,ECB購債行為有助歐高收債券價格 產生正面效果,新興亞洲2016年GDP增長5.8%,2015年財報企業增長有限,預期利率水準的向下有助於降低企業利息負擔,有利亞高收債資金續入, 各國主要央行積極的貨幣政策,提高了風險性資產的波動程度,可試著透過債券組合基金抓住各類債券續動力。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目前歐、日等成熟國家公債負利率氾濫,新興市場的高殖利率債、尤其是亞洲高收益債,成為市場吸睛標的。 展望今年後半,儘管美國仍有升息可能,但只要不超出目前市場預期,新興市場債券仍有望受到青睞。 其中亞洲高收益債因狹基本面和潛在收益較高等優勢,更具投資吸引力。以印尼為例,印尼政府計畫發行更多債券來改善預算赤字;儘管供給持續上升,但投資人看好印尼的各項改革及建設計畫,並持續續買進印尼公債,目前印尼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接近7%,可望持續吸引投資人目光。 ---------------下一則---------------  怪象 新基金愈養愈瘦2016/08/12 07:13:0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近一年新募集基金規模縮減概況 http://goo.gl/jZ95Lv 長久以來,投信發行的境內基金一直無法擺脫在募集後即見基金規模持續縮減的狀況,根據最新統計,近一年募集的基金即使績效表現佳,規模還是會縮減。 投信指出,新基金愈養愈小,與銀行通路以首次收取手續費的銷售策略有關,再不能有效改善,投信生存環境更為艱困 。 金管會自今年起,規定國內投信的新基金成立且開放買回後的六個月期間,單位數較成立日減少50%以上者,其後要募集新基金募集申請案,將從原本的「申請制」改為「核准制」。這規定原本是針對投信新基金常常「愈養愈小」,最後萎縮到被併或被清算的產業狀況。 由於投信新基金若改採核准制,恐讓審查時間拖長;部分投信的因應之道,即是在募集一開始就報請成立,使規模縮減的情形看似減輕,但若以閉鎖期間的規模為比較基礎,「愈養愈小」的情形依然不變。 隨著全球股市走多與高收益債的反彈,近一年募集的基金不乏一度績效超過10%者,例如,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群益大印度基金等,都讓參與新基金募集基金的投資人可以有相當獲利的基金,但這兩檔基金在成立第一個月之後,規模還是縮減了8億餘元。 不願具名的投信業者指出,銀行通路首收手續費的銷售方式,使得投信的新基金愈養愈小,尤其是境內基金能回饋給通路的費用不如境外基金,因此高度仰賴保管銀行銷售。 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銀行通路的基金銷售動能大減,銀行銷售通路只好在有限的基金投資人中,再求高周轉率,以增加手續費收入,因此,只要投資人略有獲利,理專多會建議投資人贖回基金,再找下一檔標的。 也因此,即使參與新基金募集的投資人多能在投資一段時間後,即有波段獲利,但投信公司依然無法留住基金。 許多投信業者私下抱怨,績效愈好的境內基金,遭贖回的速度愈快,情況愈來愈嚴重;反倒是基金績效若表現不佳,最好能做到僅低於淨值一點點,才較能減輕贖回潮。

小媽精選1050811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1日
公開
7

台股主動基金績效佳 科技、中小題材基金漲勢最猛2016/08/11 07:09:2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近期台股表現強勢,國內146檔台股基金在520後也跟著轟出全壘打,績效在4.5%到20.6%之間,投資人只要抱台股基金都有賺頭,其中,又以科技、中小題材基金漲勢最猛。 法人分析,全球資金寬鬆已成共識,只要台股不破8,800點,預料將高檔盤整,在看好半導體類股後勢下,主動式基金可望持續勝出。 根據理柏統計,520以來新政府上台以來至今台股上漲13.6%,146檔台股基金中,有66檔打敗大盤,比例達45%,前三強保德信科技島、台新2000高科技、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漲勢更勝一籌,漲幅在二成上下,績效吸睛。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朱冠華指出,美股財報捎來佳音,目前已公布的台股企業財報結果,多數公司皆優於市場預期,且在第2季經濟成長年增率由負轉正後,下半年每股盈餘(EPS)可望逐季改善,為台股的續航力增添柴火。 朱冠華分析,全球處於低利時代,殖利率高低是目前外資選股的主要因素之一,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優於亞洲其他國家,加上企業獲利展望相對穩定,使其成為今年外資首選,當外資源源不絕湧入,台股易漲難跌。建議單筆投資人可於指數震盪之際逢低分批進場,定期定額投資人則可持續布局台股基金。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表示,預估台股指數持續在新高附近震盪機率比較高,外資台指期淨多單仍歷史高檔、現貨續買超,尤其短期看不出國際有較大系統性風險,會有利於資金持續往風險偏好度較高的股市移動,操作上建議採取分散布局利基型個股;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也建議,台股因評價相較其他新興市場便宜,吸引外資熱錢持續湧入。 ---------------下一則---------------  澳洲央行總裁:降息非萬靈丹2016年08月11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澳元兌美元走勢 http://goo.gl/wfgbRl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周三在卸任前發表最後一次公開演說警告降息並非萬靈丹,強調央行不應僅靠壓低利率來提振經濟,市場進而預期該國未來進一步降息可能性降低,帶動澳元應聲漲破0.77美元大關,站上逾1年新高。 史蒂文斯質疑降息刺激經濟的評論,加上國際美元走軟與鐵礦砂價格持續上漲,周三雪梨匯市澳元兌美元收高0.4%至0.7695美元,歐洲交易時段更跳升至0.7755美元,大漲1.1%。 全球央行,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正透過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包括將利率降至超低水準、對市場挹注龐大流動性與收購資產等多項措施來刺激疲弱不振的經濟成長。 不過將在下月退休的史蒂文斯卻在演說中提出警言,指稱「不能假設貨幣政策可以實現我們所希望的經濟成長,我們需要務實一點」。 他還表示對全球依賴貨幣政策作法持「嚴重保留」態度。史蒂文斯卸任後,將由該央行副總裁洛威(Philip Lowe)接任總裁職務。 史蒂文斯解釋,雖然低利率有助鼓勵家庭與民間機構增加借貸與提高支出,不過在現今部分家庭與機構已經債台高築下,低利率對於刺激經濟成長的效果反而有限。他強調在此時政府必須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大幅增加支出與投資以創造需求。 58歲的史蒂文斯還預期,在全球經濟仍陷入低成長困境下,經濟與貨幣政策想要回復到過去的常態,「看來依然是非常緩慢的過程。」 此外在全球與澳洲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升高,有部分人士提出澳洲央行應放棄或降低它所設定的2%至3%通膨目標,但史蒂文斯周三對於該說法也提出駁斥。他解釋在超低通膨時期,設定通膨目標框架「保留一定彈性」,既可符合現實環境,又可維持重要的整合性。 澳洲通膨率目前正處於17年低點,澳洲央行上周曾預期到2018年底前,通膨率預料將在2%以下。 ---------------下一則---------------  東協製造崛起股市衝 越馬泰雙印各擁優勢2016/08/11 07:13:3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強力五國製造業排名變化 http://goo.gl/0EkiYz 自 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站上50以來,中國大陸製造又面臨連續四個月的衰退,使得7月製造業PMI指數再度下滑到49.9的收縮局面。不過,根據 美國競爭力協會與德勤會計發布的《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指數》報告,印度、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與泰國,將依各自的優勢接下「中國製造」的大旗。 根據德勤的全球首席CEO調查報告指出,中國製造業在2016年的產值雖仍高居全球第一,但到2020年將被美國取代,不過在中國製造業下滑的過程中,印 度製造的產值排名將提升六名進入全球第五名,印尼、越南、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國製造業的產值,也將同時進入全球前15強,並彌補中國製造下滑的產值。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東協與印度受惠於基本面好轉以及政策加持,加上美國聯準會(Fed)緩升息態勢不變,市場流動性充沛,具有利基的印尼、泰國、印度等國今年以來相對受到外資青睞。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張正鼎指出,東協各國與印度最近在基礎建設跟相關法規上都有革新之舉,例如菲律賓新政府將重新檢討「公私夥伴關係(PPP)」,對 民間部門的提案敞開大門,鼓勵民間參與重大基建工程;此外,印尼國會也通過租稅赦免(tax amnesty)法案,提供逃稅者以較低的稅率申報未納稅財富,預估可為印尼帶進印尼盾165兆元、約124億美元的海外回流收入。 張正鼎補充,世銀也同時預估泰國經濟年增幅有望從2%提高到2.5%。主要受惠於財政收支、經濟刺激措施、政府投資以及旅遊產業的持續增長;且泰國政府在今年6月18日明確提出以交通基建作為經濟核心驅動的增長模式。 ---------------下一則---------------  企業動能強 獲利將躍進2016/08/11 07:09:5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備受市場看好的「強力五國」,今年來吸引大量的資金流入,就股市漲幅來看,則是印尼與泰國基金績效明顯超前。東協地區去年全年都是資金淨流出,但今年來則是淨流入,東協股市的表現可謂鶴立雞群。 根據統計,強力五國基金今年績效前十名多為印尼與泰國基金,績效也多在20%以上,對照亞洲貿易下滑對中國大陸、台灣與南韓的負面衝擊,以消費及區域內貿易為主的印尼與泰國基金反而表現優異。 以瀚亞印尼基金為例,該基金的前五大持股中,金融股就達三檔比重為22.9%,至於金融股在基金內的比重也高達38.8%,消費類股也達31.3%,該基金布局的並非是印尼主要的出口大宗棕櫚油,而是當地內需商機。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分析,新興亞洲挾基本面和高殖利率等優勢,持續受到國際資金青睞。其中,印尼股市今年來吸金逼近26億美元。根據IBES企業獲利預估資料庫預估,2016年東協企業獲利成長可望維持較高動能,包括印尼、泰國今年預估獲利有望交出7%以上表現。 ---------------下一則---------------  俄股水噹噹 伺機撿便宜2016/08/11 07:37:4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俄羅斯基金績效 http://goo.gl/bsb4SG 俄羅斯股市向來與國際油價連動,近期卻無畏油價走跌,俄羅斯RTS指數攻上950點,法人指出股市表現與油價脫鉤,且俄羅斯評價便宜、經濟循環將重返正軌,預期俄股還有行情可期。 野村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俄股和油價連動情形,自7月中旬以來開始減低,油價從每桶50美元關卡走跌,俄羅斯RTS指數卻逐漸往950點靠攏,陸續公布的第2季企業獲利上修是重要原因。 包括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廠Novatek在內的能源股等繳出獲利實績,使油價不再大幅影響股市方向。 根據野村投信預估,俄羅斯企業今年獲利成長率為10.5%,所有類股表現都可望轉為正成長,另外,摩根大通也上修俄股企業盈餘預估,估計明年企業獲利成長13.5%,整體經濟表現最快在明年翻正。 摩根新興市場暨亞洲股票團隊投資長理查.提塞林頓(Richard Titherington)指出,新興市場今年以來出現明顯反彈,主因是油價上漲推動,下半年雖然不容易見到大幅漲勢,但油價若能在40-50美元區間持 穩,配合俄股及俄國貨幣相對便宜,看好俄羅斯未來表現。 統計俄羅斯股市今年以來上漲超過兩成,但目前本益比只有6.4倍,與近五年平均的6.3倍相當,葉菀婷分析,這代表經歷一段漲幅後,隨企業獲利上修,俄羅斯股市並未顯得昂貴。 就資金動向看,上半年資金動能仍屬疲軟,替下半年行情醞釀空間。 也因為企業表現重新評估,當前俄羅斯企業股利殖利率來到4.8%,較近五年平均值的4.5%高,也優於整體新興股市的2.7%,對尋求收益的投資人來說仍具有吸引力。 俄羅斯央行6月調降指標利率50個基點至10.5%,是去年7月以來首度降息。由於央行還留有政策彈性,市場預期下半年可能再次降息,年底前隱含6碼的降息空間,搭配財政刺激措施,有利經濟基本面觸底回溫。 ---------------下一則---------------  印度巴西 搶鏡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印度、巴西基金近1月績效逾4% http://goo.gl/sWNcRL 統計2000年以來的每年8∼12月全球股市表現,以印度與巴西平均漲幅10.36%與8.22%表現最佳,進一步觀察投信發行印度、巴西相關基金,今年平均漲逾15%,現在進場布局印巴雙星,年底收益估近1成。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巴西股市今年隨原物料價格反彈而走揚,上漲33.01%,印度股市下半年也展開一波反攻,今年來上漲7.87%。 法人指出,由於印度與巴西優勢產業涵蓋科技、消費、原物料、能源,同時擁有人口紅利、內需擴張、豐富天然資源及強大軟體科技,印度與巴西產業互補性與股市慣性,組合投資印巴,將達到進可攻、退可守之利。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瑞士信貸上調巴西股市評等至中立,預估主權債殖利率可能再降100個基本點,激勵巴西股市上看60,000點,因為大宗商品鐵礦砂前景改善,全球流動性充沛及巴西經濟、企業獲利應觸底。 巴西奧運開賽,根據2014年世界盃經驗,創造旅遊收入超過20億美元,穆迪預估,這次奧運預估將為里約帶來約35萬觀光客和1萬名比賽選手,為當地經濟帶來及時雨。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印度通過GST稅制法案,未來將進入統一稅制,避免重複課稅,減輕企業負擔,有助吸引外資;根據Bloomberg統計今年以來至8月2日已有47.8億美元流入,若第3季的雨季能持續順利,將成推升經濟成長的助力。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印度企業投資及內需消費皆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包括世界銀行、IMF、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均看好印度經濟,未來2年經濟成長估超過7%。 他指出,針對印度股市,建議布局循環性類股的金融、原物料與耐久財消費,農村復甦類股也可做為布局重點,至於醫藥類股因最壞情況已過,同樣可留意適當的布局時機。 ---------------下一則---------------  全球央行拚印鈔 黃金升勢旺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十年美國貨幣年增率與黃金走勢 http://goo.gl/NEh9Z3 金價漲勢未歇,今年來累積漲幅直逼30%,儘管股市維持高檔,但對下半年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都是推升黃金走勢的關鍵。加上全球央行持續印鈔救市, 包括英國都加入降息行列,更宣布將有更多寬鬆政策問世,且全球主要國家政府也積極提高貨幣供給量,預期都將延續黃金的多頭態勢。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以經濟最大國美國來說,非國防(飛機除外)資本財訂單年增率連續9個月為負值,顯示美國民間對未來缺乏信心,對未來的投資自然疲弱不振。 此外,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報告,截至7月底,目前黃金投機淨多單部位高達27.9萬口,遠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14萬口,都凸顯投資人看多黃金氣氛強烈。 除了避險,黃金傳統功能為對抗物價上漲,從統計數據來看,當美國貨幣供給年增率上升時,過多的貨幣供應可能誘發未來物價的大幅上漲,而可能到來的高物價自然推高黃金價格。 現在不僅美國積極提高貨幣供給量,法人指出,從大陸、日本到英國,各國央行均積極透過寬鬆貨幣制策提高貨幣供給,在央行火力全開印鈔下,黃金吸引力大增。 元大黃金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短線金價上檔雖受到美國升息因素壓抑,但歐日負利率狀況持續、人民幣貶值、德意志銀行身陷風暴,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等市場干擾因素,將依舊會堅強的支撐黃金,維持今年以來的多頭格局。 從長線來看,實體經濟雖然缺乏通膨風險,但在貨幣寬鬆、股債飆漲的背景下,金融資產存在通膨泡沫的隱憂,長期而言黃金仍有表現空間,建議黃金投資上仍以逢低承接為主,勿追高。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指出,黃金做為避險資產,因具保值特性,在市場恐慌情緒上升時往往成為投資人首選標的,因此開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帶動金價重拾漲升動能,在商品中表現相對亮眼。 不過,目前全球公債殖利率已處於相對低水平,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加上近期逢低反彈,顯示投資人風險偏好逐漸回溫,金價升勢明顯趨緩。 ---------------下一則---------------  下半年百花齊放 科技基金領風騷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7月全球或區域科技股票型基金前十強 http://goo.gl/3Dhlkg 機器人、物聯網、AR/VR應用快速發展,科技業下半年百花齊放,全球科技基金7月全數繳出正報酬的成績。法人表示,蘋果不再獨領風騷,亞洲各大品牌競推新機種搶市,帶來一股新活力,重燃產業生機,將為科技類股譜寫下半年的牛市行情。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在新機發表與新應用快速發展下,科技類股開始受到投資人的關注,尤其是日本、台灣和南韓的高科技產業,吸引不少資金流入。 黃筱雲指出,拜賈伯斯時代結束,三星已發表Note7,SONY、HTC和華為預計8、9月推出新機,搶食市場大餅。此外,機器人、物聯網和 AR/VR等進入商業化應用初期,未來的成長潛力更勝智慧型手機,都有機會成為iPhone後的殺手級產品,營造出下半年科技業百花齊放的局面。 駿利資產管理指出,科技領域上半年版圖的轉移預期將會持續,其中最重要的是等待已久的轉換至雲端;長期而言,由於連結成本下降,造就了軟體讓大量裝置變得更聰明,更多元的應用裝置使用於汽車正說明目前的趨勢,預期新穎的應用裝置將會引領更大比重的投資資金到來。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美國)資深經理人Sandy Sanders認為,升息政策應視為對經濟成長的肯定,就算歐洲與大陸的經濟成長出現變數,也不影響美國的成長軌跡。 Sandy Sanders認為,今年是一個有利的一年,美股的本益比在16倍左右應該是合理的水準。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預估半導體業整合趨勢將持續,半導體股中看好物聯網、車用半導體內容增加、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投資機會。 復 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隨行動網路科技發展純熟,也逐步改變人與裝置、網路的互動及關係,這兩年開始邁向裝置整合、朝向萬物聯網的腳步邁 進,預估跨產業的物聯網裝置數量將成為主導企業應用物聯網的關鍵,消費性應用則是未來驅動物聯網市場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下一則---------------  追科技熱潮 平衡基金嘛ㄟ通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平衡基金一樣追得上美股近來走勢強勢。標普500指數一度創新高,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日前也在蘋果與Google的支撐下,幾度來到今年新高。第3季以來,科技股財報效應優於市場預期帶動下,表現亮眼。根據統計,在標普500指數中,近一個月以科技股表現亮眼,漲幅逼近9%。 法人表示,為因應新時局,抓趨勢,也要有好策略;尤其是在政策寬鬆、緩成長和低收益的時局下,面對市場波動大,不同資產都有表現之際,平衡型基金其實也可以搭上科技熱題材。 在財報表現上,以龍頭企業為例,Google第2季財報獲利達兩位數以上,微軟獲利也優於市場預期。其它企業財報也多優於預期,支撐盤面表現,故即使美股來到相對高檔位置,在資金面和基本面支撐下,美股走勢穩健。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近年來,新一代的美元平衡基金,受到市場關注,尤其是投組均衡布局美股、高收益債、可轉債等三大資產,廣納股息、債息、權利金的收益來源,同時亦掌握股債的潛在資本利得機會,中長線投資的效果更佳。 蔡明潔表示,有鑑於美股來到相對高檔位置,但像是科技題材仍在發酵,對於一方面想要追上這類具高成長性的熱題材、又擔心股市波動;另一面又看好全球受惠寬鬆貨幣政策的市場,不妨在投資組合上選用傳統熱門資產的美國高收益債、美國可轉債,搭配具備成長題材的美股,參與美國復甦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科技產業帳上現金充沛,這不僅為公司提供下檔保護,同時可用於股票回購及併購,從現金的角度來看可說是最健康的產業之一。 其次,相較於其他產業,科技產業成長性突出,無論是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或是自由現金流量利潤率均是所有產業中最好的,從評價面的角度來看,考量其成長性,目前評價面還極具優勢。 ---------------下一則---------------  優異財報 美國REITs長線看多2016/08/11 07:42:50 經濟日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相關企業受惠低利環境所帶動的買氣,第2季財報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也帶動美國REITs指數於7月創下1,275歷史新高點。在優異的財報表現下,分析師已上修美國REITs企業獲利預估,將2016年成長率由6.5% 調升至7%,2017年成長率由6.4%調升至6.8%。 此外,配合8月REITs將成為全球行業分類系統(GICS)第11大獨立產業題材,美國REITs長線持續看多,建議短線若遇較大的回檔,可逢低加碼,以成長性看好的數據中心產業優先布局。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美國近期與房市相關的經濟數據普遍亮眼,如6月新屋、成屋銷售皆創下佳績,零售銷售月增0.6%,優於原先預期的0.1%;消費者信心指數仍在97.3的高檔水準。另外,與REITs內在營運息息相關的同店成長穩健,SS NOI(淨利成長)仍在擴張階段高峰;在財報方面,截至目前,美國REITs企業財報有50%超越預期、38%符合預期,且有高達53%的企業提高獲利預估,相較S&P500成分企業第2季獲利仍是衰退狀況,優異許多。 李文孝指出,未來影響REITs走勢可觀察:美、歐、日央行利率決策、、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及油價四指標。 ---------------下一則---------------  資金追捧 債券組合基金HOT 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主要信用債殖利率 http://goo.gl/mKQaUV 日本與歐洲央行負利率與量化寬鬆政策下,資金湧向海外追逐投資回報,續推升全球債券價格,統計至7月底債券價格都較過去10年平均價格高,但美高 收、歐高收及亞高收有效殖利率約3.75∼6.62%,新興投資等級公司債有效殖利率2.98%,更高殖利率資產續吸金,激勵市場氣氛熾熱,債券組合基金 更有利抓住債券續航動力。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美高收債利差持續收斂,但然仍高於10年平均值,利差仍有縮窄空間,歐洲 央行購債行為有助歐高收債券價格產生正面效果,新興亞洲今年GDP增長5.8%,預期利率水準向下有助降低企業利息負擔,推動亞高收債資金續入;在各主要 央行積極貨幣政策下,提高風險性資產波動程度,建議透過債券組合基金掌握債券後市潛力。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全球金融環境變化瞬間,維持正報酬是投資最大目標,當全球股市走多,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與股市連動性高, 同步上揚;當股市震盪下跌、氣氛悲觀時,政府公債或投資級公司債等低風險投資則可望穩住正報酬,各類債券動態搭配布局,將是震盪金融市場中的最佳選擇。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認為,今年持有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的環境,相對有利,尤其是美元計價債券,相對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更能降低投資報酬的波動度。美、歐、日續採寬鬆貨幣政策,有助新興巿場債券未來表現。 李家豪強調,英國脫歐不確定性尚未全面解除,歐洲央行寬鬆不變,加上英國央行也跟進寬鬆政策,在美元指數上檔有限,大宗原物料價格有機會回升的背景下,資產配置將以多重收益為基礎,妥善布局高評級及高收益信用債。 ---------------下一則---------------  利差收斂 新興債有利可圖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金融海嘯後 新興市場債券與新興股票指數表現 http://goo.gl/J528Rv 新興市場債券今年以來表現不俗,漲幅已逾一成,但新興市場債仍具利差收斂空間,統計顯示,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短、中及長期漲幅皆遠勝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也優於新興股市。 針對想對抗全球低利率環境的投資人,投信法人建議,不妨投資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並挑選長期績效穩健,且獲獎項肯定的相關基金布局。 野村投信分析,金融海嘯後,近五年來JPMorgan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指數的表現漲幅逾34.88%,遠勝過JPMorgan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指數負11.36%、MSCI新興市場股票負23.23%的表現。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指出,新興市場債殖利率因政治不確定性因素而比成熟市場政府公債高,加上經濟基本面好轉,波動度偏低,表現受到投資人青睞。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後脫歐時代,投資人開始前進新興市場,在超低利率環境下,投資人追逐新興市場較高的殖利率;和之前的幾次震盪不同,新興市場並非市場波動的震源所在,因此反彈也更快。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國際貨幣基金預估,016年新興國家經濟可望自底部回升,雖然新興市場貨幣也會跟隨市場氣氛而震盪,但多數新興市場貨幣價位仍低於金融海嘯時期,再下跌空間可能有限,且亞洲國家最可受惠全球央行的寬鬆環境。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儘管英國退歐的黑天鵝出現,但預料對新興市場債券的衝擊有限,主要是因為各國央行仍維持貨幣寬鬆基調,美歐公債持利率處於低檔,新興債具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的特性,後市表現仍樂觀看待。 ---------------下一則---------------  新興債大吸金 連七周資金淨流入2016/08/11 07:23:3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來新興股債表現 http://goo.gl/f4qQeY 新興債熱潮延燒,墨西哥本周標售近30億美元長期公債,吸引3.3倍超額認購。基金業者指出,今年以來新興債不論漲幅或資金動能,都勝過新興股票,眼見全球高達七成的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低於1%,新興債可望在資金浪潮下續獲青睞。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表示,受惠基本面改善與匯率回穩,新興債由於波動較股市為低,成為資金回補前哨站,累計今年以來淨流入166.7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來到第七周,7月單周資金流入金額也創歷史新高。 資金回補行情發燒,支撐新興債走勢愈發穩健,摩根大通新興美元債指數今年來上漲13.7%,新興本地債上漲16.8%,同步領先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3.3%,連帶拉抬新興強勢貨幣債基金和新興本地貨幣債基金累積漲幅達到7.5%及8.2%。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指出,各國央行力行購債計畫,洪水式貨幣寬鬆政策傾倒,美國公債率先受益,造成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頻創低點,反觀新興債評價面優勢浮現,加上IMF預估新興市場未來五年經濟成長率逐年走高,已開發市場卻恐陷停滯,吸引資金轉進新興資產。 目前已有將近74%的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不到1%,根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今年第4季可能有85%的新興國家央行,資產負債表維持擴張或利率不變,皮耶認 為,眼見全球低利率環境的外部因素沒有顯著改變,新興本地債與美元債還提供7%及5.6%的到期殖利率水準,利差優勢可望替籌碼面帶來支撐。 至於國際油價,近期從6月高點以來回檔兩成,能源債走勢卻相對持穩,陳勇徵分析,這凸顯投資人對於收益的需求,隨著債信風險充分反映在債券價格,短期油價震盪不影響能源債利差收斂,預期印尼、巴西等主要債市仍保持上行趨勢。 ---------------下一則---------------  油市震盪 投資級企業債上周吸金92億美元2016年08月11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油市震盪再起,資金湧入高評等債券避風頭,造就投資級企業債基金單周便強吸92億美元,另伴隨近期油價重挫,投資人避險需求再起,風險性債券的資金偏好度稍微降溫,所幸全球資金活水源源不絕加持下,新興債基金買氣仍得以延續,但高收益債券基金連4周買氣止步。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投資級企業債今年資金動能相對穩健,累積吸金高達632.14億美元,面對近期油價走疲,若投資人對市場震盪仍有疑慮,建議可以選擇有企業獲利增長的支撐的投資級企業債較為安穩。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各國家央行下半年有望維持寬鬆,全球低利環境料將延續,目前新興債到期殖利率約6∼7%,在資金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有利於新興債表現,並吸引長線資金持續進駐。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在新興市場債方面,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流入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資金7月增加至248億美元,其中約102億美元流入債市,顯示在國際資金持續回流下,新興債市仍持續受到一定程度的青睞。 在高收益債方面,過去兩個月原油價格出現約兩成修正,但高收益債仍持續上漲,有鑑於油價近期波動較大,投資人應留意油價走勢,避免配置過高比重在能源相關。 展望後市,許家豪指出,目前歐、日等成熟國家公債負利率氾濫,新興市場的高殖利率債券自然而然會吸引追逐收益的資金。展望今年下半年,儘管美國仍有升息可能,但只要不超出目前市場預期,新興市場債券仍有望受到青睞。 ---------------下一則---------------  保本基金 安心投資優選2016/08/11 07:53:20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近期募集的兩檔保守型基金 http://goo.gl/fmYVtG 繼施羅德投信推出四年到期的主權債券基金後,大華銀投信也推出人民幣保本基金,以保本為訴求,只要基金持有2.33年到期,即可達到100%保本率。這兩檔基金都將在本月中下旬募集。 雖然美股迭創新高帶動全球股市大反彈,但國內投資人仍保守, 投信也推出相對應產品。 施羅德四年到期主權債券基金為台灣首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且是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獨家銷售兼保管。 基金特色強調投資人不必預測進出場時點、不必煩惱升降息,只需持續持有基金四年,且期間還可獲得配息。 無獨有偶,大華銀也推出國內首檔人民幣計價保本基金,強調三大優勢,即鎖定投資高品質債券、持有到期100%的保本率、保本期間僅2.33年。 大華銀人民幣保本基金布局投資等級優質債券,以降低投資風險,並達成基金持有至到期。 基金預計募集期間為8月22日至26日。 特別的是,大華銀投信去年獲准成立,是15年以來第一家取得投信執照的純外商基金公司。 今年上半年,大華銀投信正式宣布成立,新投信成立後募集的第一檔基金通常是台股基金,大華銀卻打破慣例,推出針對保守投資人的保本型基金,反映投資人的保守心態。 施羅德投信業務行銷長謝誠晃表示,根據日前發布的「2016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受到低利率與大環境變動影響,台灣投資人態度偏保守。 為滿足台灣投資人需求,施羅德投信特別量身打造這檔基金,特色在於協助投資人回歸債券投資本質,也就是長期持有債券至到期日,若無違約,即可達到還本付息的目標。

小媽精選1050810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10日
公開
7

8檔跨世紀台股基金 績效強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股站上9,000點大關,買氣跟著回溫,盤點國內台股基金近三個月的前10強,平均績效均在1成以上,不僅勝過加權股價指數的表現,凸顯主動式基金的選股攻力,且10強中就有8檔是「跨世紀」基金,法人分析,不少投信的招牌台股基金投注豐厚研究資源,擁有穩健績效,是投資人中長線布局優選。 以近期台股基金前三強保德信第一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保德信高成長基金,不約而同都是上個世紀成立的老字號台股基金;而盤點台股基金10強,保德信投信有3檔,華南永昌、日盛投信各有2檔,統一、群益、國泰投信各有1檔。 保德信第一基金經理人賴正鴻分析,全球處於低利時代,殖利率高低成為外資選股的主要因素之一,台股現金殖利率明顯優於亞洲其他國家,加上企業獲利展望相對穩定,使其成為今年外資首選加碼標的,台指期貨的外資淨多單口數至今仍在歷史高位,7月外資於現貨市場的買超也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在外資湧入下,預期台股易漲難跌。 賴正鴻表示,本季台股可能處於高檔震盪,大幅修正的機會不高,下半年總體經濟、企業獲利仍有好轉的空間,加上第4季為電子股傳統旺季,股市上漲機率偏高;建議單筆布局台股基金的投資人可於指數震盪之際,逢低分批加碼,定期定額投資人則可持續扣款。 統一全天候基金經理人朱文燕表示,加權指數來到9,000點的高檔,會有獲利了結賣壓,但資金面及業績面應可提供買盤支撐,從企業獲利角度來看,第3季盤面表現重心還是會以電子股為主。 ---------------下一則---------------  避險升溫 台股反向商品受寵2016/08/10 08:47: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規模前五大台ETF http://goo.gl/1NFZ9f 今年以來,隨著台股大盤指數節節上揚,台股ETF也大幅成長36%,尤其是反向ETF,多出近四倍的規模,反映投資人愈來愈善於運用ETF來避險與套利。 CMoney統計,目前連結台股相關指數的ETF規模為1,492.4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393.8億元,成長36.4%,主要成長來自於元大台灣50反1增加598.1億元最多,成長幅度達392%。 到目前為止,元大台灣50反1規模已達750億元,取代長期以來的冠軍元大台灣50,成為規模最大的ETF。尤其在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以後,外資大舉加碼台股,加權指數站上9,000點,這檔ETF價量俱揚,不但每日交易量躍居冠軍,規模也隨著大幅增加。 同期間,元大台灣50規模縮減,短短一個多月,規模從約800億元大幅跌到600億元以下,銳減兩成多。法人指出,指數上揚,投資人的避險需求也增加,因此買進反向ETF,賣出做多的ETF。 張美媛建議投資人,面對台股的波動,可以在台股指數漲至相對高檔時,買進反向ETF,進行避險,當指數跌至相對低檔時,則可考慮逢低分批買進原型ETF。 ---------------下一則---------------  中小型A股 定期定額現優勢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A股定期定額報酬率試算 http://goo.gl/Pn10l2 上證綜合指數持續在3,000點上下盤整,法人建議若看好A股基金後市,不妨以定期定額策略投資波動較大的中小型A股,因回測過去五年數據,一年累 計報酬率平均為11.55%,若將定期定額時間拉長至三年,則累積報酬率平均達57.05%,平均年化報酬率超過16%,正報酬機率為100%。 保德信投信表示,比一比大型與中小型A股,若採取定期定額策略,藍籌股(大型股)投資一年的正報酬機率不到五成,而中小型A股則超過七成;拉長時間到三年,藍籌股(大型股)的正報酬機率拉高至九成以上,而中小型A股勝率則上看100%。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中小型A股波動較高,背後有兩大原因,首先,大陸屬新興市場股市,加上專業投資人占比不高,使其波動高於其他 地區股市;第二,中小型A股的產業多為政府未來重點發展的新經濟產業,如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等,多具備高成長性以及股價爆發力。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指出,全球股市消化英國退歐干擾,Fed近期升息可能性下降,而多數新興亞洲國家與英國基本面關聯較低,近期新興市場資金流動相較過去穩定,有利風險性資產。 大陸股市結構看來仍處在橫向區間築底,短期來看尚未具備大行情條件,中期而言則看經濟情勢、貨幣政策放水力度等,題材方面可關注即將宣布的深港通,以及年底前養老金是否入市,現階段建議分批布局。 ---------------下一則---------------  亞股基金 有魅力2016年08月10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國家今年降息 http://goo.gl/8NyQL5 今年以來歐洲及亞洲降息動作頻頻,日本央行更推負利率,印尼、台灣、南韓、印度、澳洲也先後加入降息行列,連英國也7年來首見降息,激勵股市資金活水不斷,印度、東協、大中華等亞洲股市最受外資青睞,有利亞股基金布局。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大致上仍在復甦軌道上,帶動亞洲國家出口恢復,基本面和企業獲利出現緩步好轉,在多國推動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下,經濟中長期發展和股市表現可期,受惠資金流動性充沛,亞股投資契機不變。 至於產業,看好成長型產業龍頭與優質景氣循環股,另高殖利率股也可多加留意。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日、英央行續推 寬鬆,全球股市資金行情延續,國際熱錢將持續尋找高殖利率題材,新興亞洲政治情勢及經濟成長穩定,IMF上調大陸今年經濟增速至6.6%,資金可望續入, 且從國企改革到央企合併提速,第二批央企改革試點全面鋪開,市場持續關注改革議題國企,及估值有盈利的大消費類板塊。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經濟在政府支出及投資挹注下,經濟數據顯現反彈,政策面促使短期週期回升,帶動亞洲後續整體股市走強,尤其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東北亞表現可望優於東南亞,看好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強調,英國降息且擴大QE規模,資金行情推動英國及歐股後市,投資布局可多留意具穩定殖利率的高息股,產業包括公用、電信、民生消費品。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也認為,全球低利環境下,新興股市可望受惠,相對看好新興亞洲,如大陸、印度及泰國。 ---------------下一則---------------  亞洲蛻變 股債雙收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09年以來投資亞股亞債報酬率 http://goo.gl/u3sBtC 面對下半年布局最需考量歐美政經變數,及全球資金流動引發的區域行情,亞太地區受歐洲政策影響輕微,又兼具股息債息雙高優勢,吸引全球資金流入,看好亞太地區谷底翻身成長契機,法人建議,透過亞股加亞債平衡布局,股債雙收可期。 因應亞洲股債平衡布局需求,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趁勢推出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強調提供累積型與配息型的彈性選擇,及新台幣、美元、人民幣等多元計價級別,充分滿足外幣資產配置需求,預計8月22日開始募集,募集上限為200億元,包括新台幣及外幣各100億元。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協管基金經理人陳姵穎表示,隨亞洲經濟前景看好,亞債近5年成為投資新寵,發行規模倍數成長,根據統計,亞債過去五年平均 年化報酬率為7%,優於全球投資級債的4%,但波動度在4∼4.5%間,與全球投資級債平均3.5%波動度相當,因此受到資金青睞。 陳姵穎指出,新債實際發行後殖利率,大多比公告時下降20∼30個基本點,足見需求強勁,加上亞洲美元債供給量低,多數亞洲國家仍處於降息循環,支撐亞債後續上漲機會。 亞洲高股息企業也是這一波資金加碼標的,如台灣、泰國等股息率較高亞股,均獲外資大幅加碼;成長性高且兼具改革題材的印度、印尼等股市,今年以來也持續受市場資金關注。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說,IMF預估未來5年新興亞洲每年經濟成長5%以上,遠高於其他區域,且亞洲高股息企業提供平均股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的2.75%與美國高股息的3.27%,在負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投資價值。 根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任一個月進場投資亞股,持有1年的平均報酬率8.64%,正報酬機率為70%;若採股債各半的方式進場,持有1年的平均報酬率8.94%,正報酬機率為85%,拉長至2或3年,採股債各半的方式投資亞洲,正報酬機率均優於單純投資亞股。 ---------------下一則---------------  新興亞股續強 印、台最吸金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資金流向 http://goo.gl/L9NEj4 無畏脫歐黑天鵝干擾,第3季以來受國際資金回流推升,MSCI新興亞洲指數漲勢動能延續,近一周上漲1.44%,下半年累積漲幅達9.16%;除泰國上周微幅淨流出外,其它主要新興亞洲市場幾乎全數淨流入,其中又以印股最受國際資金的青睞、其次是台股。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新興亞洲挾基本面和高殖利率等優勢,持續受到國際資金青睞;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流入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資金7月增加至248億美元,其中約146億美元流入當地股市;亞洲吸金191億美元。 許家豪表示,在國際氣氛仍相對正面,新興國家刺激政策等,均有利支撐市場的表現;另一方面,新興亞股企業獲利預估逐漸回穩,也有利於投資信心改善,進而帶動股價。 根據IBES預估,2016年新興亞股企業獲利預估可望成長2.1%,其中印度可望有兩位數成長、達13.4%。東協經濟動能穩健,也可望支撐企業獲利成長;包括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今年預估獲利都有望交出7%以上的表現。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大陸官方製造業PMI指數小幅下降,回落至50以下,報49.9,但財新PMI製造業指數卻背道而馳,自前值48.6激升至50.6,也是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領域。 他指出,未來大陸股市仍有深港通等利多待發酵,若要在年底前開通,在二至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後,可能近一兩個月就會有消息釋出,可望為A股市場帶來資金行情。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受到國際油價止跌反彈利多、以及英國央行降息資金效應的帶動,除了泰國之外,上周新興亞股普遍收紅,其中以印尼上漲3.92%以及台灣上漲1.2%表現相對突出,而在資金流動性充沛之下,新興亞股也持續受到外資青睞。 ---------------下一則---------------  獲利、政策雙引擎 印度股市再奔高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儘管今年投資市場震盪連連,但印度股市維持穩步上漲格局,近半年來累積漲幅13%,且指數直逼近一年新高。觀察印度基本面,2015至2018年的企業獲利預估呈現連年成長,經驗顯示在企業獲利走強下,股市同步受激勵,加上印度史上最大銷售稅改善法案通過在即,企業獲利及政策利多雙引看好。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印度政府目前已成功提高外資投資上限、通過破產法並增加外國人投資公債上限及吸引資金流入,下一個關鍵改革便是全國統一的商品服務稅。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 GST法案在各方對話及妥協下終於推進成功,短線也帶動SENSEX及NIFTY指數穩步走升,雖然有些經濟數據仍在相對低端,但GDP已開始增溫、企業盈餘終結連五季負成長,加上政府基礎建設實施與稅制改革決心,均有利於推動印股。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從技術面來看,SENSEX指數現階段已向上突破年線壓力,且未來二年獲利成長速度料將加速,因此走升趨勢並未改變,布局上建議以循環性類股為主,看好耐久財消費、金融類股表現,至於農村復甦類股因為受惠於雨季雨量充沛,可做為布局重點。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亞洲,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為看好。 ---------------下一則---------------  印度巴西基金 行情可期2016/08/10 08:37:4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印度 巴西相關基金績效排名 http://goo.gl/XJ0Zh2 時序進入8月,國際金融市場表現震盪,不過,統計歷年8月至12月全球股市表現,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其中印度、巴西以平均一成的漲幅領先,下半年行情可期。 統計2000年以來,每年8至12月股市走勢,前五名依序是印度上漲10.3%、巴西8.2%、俄羅斯4.6%、上海綜合3.6%、印尼3.2%,成熟市 場只有美股較為突出,漲幅在2%附近。進一步觀察投信發行印度、巴西相關的20檔基金,今年以來平均上漲超過15%,又以巴西基金表現領先。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洪玉婷表示,巴西股市今年來跟隨原物料價格反彈,走出大漲三成的強勁行情,印度股市下半年也展開反攻,主要指數至今上漲7.8%。由 於印度和巴西的優勢產業涵蓋科技、消費、原物料與能源,兩國又兼具人口紅利,綜合印度與巴西的產業互補性及股市慣性,共同投資可發揮攻守效果。摩根策略總 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巴西坐擁低基期優勢,明年企業獲利成長上看16.6%,似乎是不錯的標的。不過,投資人也要挺得過大起大落的波動風險,才有 機會收穫,眼見油價重返高檔機會不大,國際變數仍多,預期股市的震盪格局不會改變,建議投資人審慎應對。 印度方面,國際焦點普遍落在剛通過的GST消費稅案,野村印度潛力基金經理葉菀婷表示,經濟學家預估法案正式實施後,將推升印度GDP成長增加一至二個百分點,市場樂觀其成。 ---------------下一則---------------  能源基金進攻!OPEC有意凍產 油價大漲近3% 2016/08/10 08:37:34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能源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3NMn1v 國際油價眼看著要跌破40美元關卡,卻展開了一波軋空行情,由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有意凍產,激勵西德州油價於8日單日大漲近3%至43.02美元,法人說,油價的反彈有利能源基金表現。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非商業性原油期貨在8月月初的空單部位,在一周內大增11%,來到29.53萬口,逼近去年3月的 30.7萬口,且距離今年2月歷史高點的35.9萬口也不遠,分析師說,前兩次空單居歷史高檔後,油價分別暴漲四成與接近一倍,這次有可能重演軋空行情。 隨著油價反彈,有利於能源基金走勢,表現優異的能源基金半年來可有兩成以上的漲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40美元以下的油價將中止美國頁岩油商產量回升的趨勢,不太可能跌破,加上需求穩步成長,預估年底前油價將朝每桶50美元靠攏,短線拉回可視為逢低加碼能源股的機會,單筆或定期定額皆宜。 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弗朗(Frederick Fromm)表示,能源產業裡存在許多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部分標的的投資價值甚至是數十年來未見的,美國能源股相對全球股市的股價淨值比仍在20年來低 檔,但平均股利率超過3%,綜合能源股平均股利水準更有3.5%,評價面與高股利優勢可望吸引追求高息資金買盤進駐,目前布局側重於獲利與股價表現與油價 具高連動性的美國能源探勘與生產商。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則指出,隨原油價格已比起年初回溫許多,帶動相關產業股價走升,只是石油上下游產業受惠不一,這代表未來投資能源市場更需慎選產業,並挑選具備長期現金流的優質企業。 他舉例,標普油氣探勘與生產產業指數截至6月底的漲幅達15.1%,明顯高於標普油氣設備與服務產業指數的6.8%,顯示出油氣上游產業較中下游產業更具投資機會。 ---------------下一則---------------  美REITs走多 逢回就買2016/08/10 08:37:2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REITs次產業成長率 http://goo.gl/KiMthg 美國REITs企業受惠低利環境所帶動的買氣,第2季財報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也帶動美國REITs指數於7月創下1,275點歷史新高。 台新投信表示,財報表現優異下,分析師已上修美國REITs企業獲利預估,將2016年成長率由6.5%調升至7%;2017年由6.4%調升至6.8%,美國REITs長線持續看多,建議短線若遇較大回檔,可逢低加碼,以成長性看好的數據中心產業優先布局。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美國近期與房市相關的經濟數據普遍亮眼,如6月新屋、成屋銷售都創下佳績,零售銷售月增0.6%,優於原先 預期的0.1%;消費者信心指數仍在97.3的高檔水準。與REITs內在營運息息相關的同店成長穩健,淨利成長仍在擴張階段高峰。在財報方面,截至目 前,美國REITs企業財報有50%超越預期,38%符合預期,且有高達53%的企業提高獲利預估。 就REITs各次產業分析,李文孝指出,由於網路、影音、雲端及行動裝置是未來趨勢,將為數據中心帶來龐大成長商機,包括蘋果、微軟、臉書、亞馬遜等國際 大廠都投入相關產業,加上數據中心具有建設期短、現金流入快特性,業績相對穩定,分析師估計美國數據中心產業未來三年複合成長率近14%,居各次產業之冠。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從地產市場來看,房市與REITs都受惠本波資金行情,其中美國除了擁有資金面的優勢,在就業市場和企業競爭力表 現都不錯,且家庭負債與銀行業體質都明顯改善,顯示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聯準會緩升息,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上述因素都可望持續支撐美國房市和 REITs表現。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提醒,過去REITs走勢與長期利率呈正相關,但從2012年後,REITs與利率的關聯卻變成負0.87,可見這波REITs資產的上漲,主要是來自資金需求,不過後續需關注的變數,就是聯準會升息動向。 ---------------下一則---------------  英歐降息 美高收債績樂2016年08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境內外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jriq70 英國央行降息後,市場傳歐洲央行(ECB)可能跟進,「利差損」陰霾攏罩歐陸上空,反觀美國高收益債卻出現逆勢上漲,因美國就業數據亮麗,美元資產氣勢旺、油價止跌回穩使得能源債違約率指標出現下滑,三大利多反而再度帶動美國高收益債投資熱度。 分析近期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今年以來19檔平均漲幅為6.4%,其中以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最佳,漲幅接近10%。 進一步分析近期油價自今年高點53美元回跌至8月2日最低,這個看似干擾高收益債的不利因素現在卻失靈了,因為對照油價回檔期間,19檔境內外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均正報酬。 根據統計,當油價自高點修正以來,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仍維持將近1%平均上漲幅度,有少數基金報酬率更勝一籌,例如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均優於同類型平均。 瀚 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指出,美元高收益債下半年表現仍可期待,高收益債券跟油價的關連性,在過去兩年來已逐步走低,且國際油價的下跌也讓美國 能源企業進行新一波的重組,因此,現在能源企業的債信狀況比過去明顯改善,這也讓高收益債券指數的違約率預期,出現連續3個月下滑走勢。 周曉蘭認為,未來能源債布局以中高信評為主,受油價負面影響較小的中下游產業,仔細評估個別能源債持券的債信狀況,陸續將較高波動性持債,轉進信評等級或體質較佳的標的。 高 收益債是下半年相對看好的風險性資產之一,對空手投資人來說,現階段正是不可錯過的進場機會;根據過去15年經驗,歷年第3季通常為高收益債低點,平均漲 幅僅1.24%,第4季至隔年第1季通常有5%以上總回報率,且今年高收益債第3季出現放緩及合理的回檔,建議趁漲勢暫歇時機進場布局,掌握中長線債息收 益,以及債券價格上漲機會。 ---------------下一則---------------  優選!高收債指數漲12% 領先標普500指數一倍以上2016/08/10 08:41:2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高收債與美股相關指數比較 http://goo.gl/sup10V 油價反彈,高收益債指數不但創歷史新高,表現也優於其他美元資產。根據統計,今年以來高收益債指數上漲12%,領先美股表現最佳的標普500指數一倍以上,並勝過負報酬的美元指數和NBI生技指數,基金業者建議,布局美元資產可優先考慮高收益債。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羅伯.庫克表示,環顧全球,美國是經濟表現最穩健的市場,美國7月新增就業人數強勁,連續兩個月走高,推升美股攀上高點,不過投資人也因此居高思危,相較之下,與美股走勢高度連動的高收債,反而成為想參與美元資產投資人的較佳選擇。 由於發行高收債的企業很大部分來自美國,因此美股上漲期間,高收債資產往往同步走出多頭,根據統計,今年美股當月若上漲,高收益債同月上漲機率為100%,美股走跌,高收債基於高殖利率保護,表現相對抗跌。 此外,負利率環境驅動資金大舉進駐收益商品,使高收債漲勢超越美股,庫克認為,今年來高收債指數繳出雙位數報酬,不但勝過美股大盤,也優於那斯達克和NBI生技指數等產業類股,代表若要參與美元資產,美股不再是單一選擇,高收債也應納入考量。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黃奕翔指出,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比市場預期鴿派,去年底以來只調升半碼,統計顯示,當基準利率低於2%,期間布局高收債的報酬都為正,之後報酬效益呈現遞減,反映目前是進場好時機,在聯準會連續強勢升息機率不大下,高收債可做為長期配置。 野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郭臻臻表示,隨全球主權債和投資等級債殖利率位處低點,高收債殖利率優勢極具吸引力,且美國高收益債今年以來發行量較去年大幅銳減,供不應求提供資本利得空間。 只要聯準會緩步升息,配合油價穩定,高收債價格可望獲得支撐。

小媽精選1050809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9日
公開
11

「C、A、R」資產喊衝 搶搭資金順風車2016/08/09 07:13:5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CAR資產 http://goo.gl/xqE8vB 英國宣布啟動量化寬鬆(QE),為全球股市挹注資金活水。基金業者指出,下半年金融市場將延續資金派對,建議投資人留意「C、A、R」三類資產,分別是中國、美國和機器人科技相關資產,搶搭資金順風車。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表示,美國新公布的就業數據亮眼,雖然市場預期9月升息的機率增加,但聯準會(Fed)去年以來保持審慎升息態度,未來市場動向還 有待觀察,而假使下半年二度升息,按照過往經驗,利率水準低於2%,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並非立即性衝擊,因此投資上無須過度擔憂。 在英國量化寬鬆措施的推波助瀾之下,第一金投信認為,下半年全球股債市將延續資金充沛環境,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分批布局策略,定期定額加碼C、A、R三類資產。 C是指中國大陸股債資產。綜觀全球,大陸仍是具有爆發力的大型經濟體,上半年歷經供給側改革,經濟出現落底訊號,7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揚至50.6,是去年2月以來首次返回擴張區間,顯示經濟L型拐點浮現。 在投資板塊上,陸股可鎖定業績成長股、供需健康與官方政策支持的產業,這些類股預期將率先吸引資金。陸債部分,建議聚焦由經濟發達地區發行的城投債,以及著重去產能的龍頭企業、政策獎勵行業等發行的企業債,其債券信評普遍在AAA級以上,平均殖利率介於5%左右。 A是指美國股債。美國經濟在Fed政策刺激下溫和復甦,最新公布的7月非農就業人數達到25.5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的17.9萬人,預期下半年企業盈餘可望重返成長軌道,為美股和高收益債帶來表現機會。 R是指機器人相關的智慧商機。全球工業4.0盛行,吸引投資目光。根據富比士最新公布的前十大富豪中,有半數嗅到未來潛力,已率先布局機器人產業。一般投資人若追隨富豪腳步,投資自動化產業,成功致勝機率可望跟著提高。 ---------------下一則---------------  大陸基金回溫 瞄準新經濟題材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第3季以來內外環境相對友好,反應在上證、上證A、上證180、深圳B、滬深300等主要大陸股市指數皆上漲,且觀察資金集中做多國資改革主題,盤面熱度回暖,成交量逐步放大,資金參與熱情提升,預期短線指數有望延續反彈行情,有利中國大陸相關基金布局,並看好新經濟標的。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第3季以來,大陸內部經濟下行壓力較小,CPI預計維持在2%以下,限售股解禁壓力是年內低點,內外宏觀環境相對友好,美國升息預期最早9月,國內增長和通脹下行,G20峰會前維穩預期,改革政策有機會推出;看好新能源汽車、芯片國產化、智能駕駛及國企改革等新經濟相關主題。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大陸股市近期避險情緒增溫,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補漲,短期來看存量資金仍集中部分個股,預期8月大盤仍將維持震盪走勢,但9月隨著G20會議的到來,A股可望止跌回升。看好金融、食品飲料、汽車零組件、材料等類股表現。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認為,A股與港股區間震盪行情下,觀察港股因評價合理,投資價值高,加上下半年企業獲利回升,中小股預期超過15%,中大型預期5∼10%,下半年可望有較佳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大陸在刺激政策逐漸發酵帶動下,預期經濟情勢短期內持穩,結構轉型持續進行,增加有效市場供給激發消費,尤其預計深港通即將宣布開通,並提高滬港通額度,有助提振A股與港股投資氣氛。 黃上修強調,7月以來各地方政府密集召開關於國企改革的會議,傳遞管理層下半年對國企改革的重視。國改與央企國改不同,目前更多受益於市場預期,建議自下而上選擇基本面情況良好個股投資機會。 ---------------下一則---------------  亞洲股債雙市夯 資金搶著來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外資今年買超亞洲股債金額狀況 http://goo.gl/F8QlPk 亞洲資產好威。今年來全球央行接力寬鬆,加上美國聯準會今年升息預期下降,美元升勢跟著放緩,帶動國際熱錢競相湧入亞洲市場卡位,法人指出,觀察今年以來,不論亞洲股、債市,外資幾乎全數買單,在資金動能加持下,亞洲股債資產身價水漲船高。 摩 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為力圖經濟振興,今年來亞洲已有十大央行聯手寬鬆,包括年初啟動負利率的日本、7月甫宣布七年來首次宣布降息的馬來西亞、利率來到 五年新低的印度,除了寬鬆政策提供市場充沛資金,也讓政策力度與區域穩定度更勝一籌。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亞洲市場今年有兩大護身符加持,第一個是與成熟市場以及拉美、歐非中東相比,亞洲經濟受脫歐衝擊最輕微,光是這一點就相當吸引外資 駐足,第二則是亞洲有大陸新常態增長趨穩、印度成長腳步加快的雙引擎帶動,引領亞洲今明兩年成長動能明顯優於其他區域。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 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目前聯準會(Fed)升息步調應放緩,對債市而言仍為利多,包括南韓、新加坡、大陸、香港等多數亞洲企業,擁有投資等級以上 (BBB-以上,含BBB-)的信評等級,近期獲利增長雖轉弱,現金產生能力仍佳,現金債務比則為各區域企業中最佳。 鍾美君分析,儘管英國公投脫歐讓全球經濟陷入不安,但對亞洲國家並無重大的實質性影響,建議投資人必須選擇較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投資,在操盤上,鍾美君持續減碼中國地產公司及印尼原物料、能源等高收益債。 值得注意的是,亞債今年以來漲勢強勁,殖利率已降至歷史新低,利差和2014年的低點相去不遠,後市漲勢可能暫歇,鍾美君建議,已持有亞債的投資者先續抱並觀望Fed的後續動向;未持有亞債的投資者則可待拉回再行買進。 ---------------下一則---------------  擴大寬鬆 日股終止連二周失血2016/08/09 07:18:5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vRzzHu 澳洲和英國央行上周聯手降息,國際資金行情繼續發燒,新興市場挾基期低、脫歐衝擊低「雙低」優勢,上周狂掃22億美元,不但連五周呈淨流入,今年累計流入141億美元也居全球股市之冠。 反觀成熟市場,上周歐、美股流出31億及40億美元,只有日股淨流入1億美元,終止連續兩周失血。另外,印度上周通過歷史性的GST稅制改革法案,激勵金磚四國基金終結連兩周流出,小幅流入200萬美元。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表示,在英國決議脫歐後,不但美國聯準會按兵不動,歐、日以外的成熟國家也紛紛降息應戰,帶動新興市場資金行情爆發,這從全球新興市場下半年以來周周獲得資金回補、且力道不弱可見一斑。 觀察過去兩次全球寬鬆環境,新興市場明顯上揚,表現甚至凌駕成熟市場之上,顯見寬鬆環境相當有利新興市場表現。謝克認為,只要市場傳出利多,新興市場便會順勢走高。 日本部分,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分析,日本央行7月底只宣布擴大日股ETF購買量,一度導致失望賣壓湧現,不過伴隨日本央行上周擴大單日收購日股ETF,僅四日購買量 便高達707億日圓,達到先前每日購買量的兩倍之多,吸引資金轉流入。 未來日股及日圓走勢端視美國與日本公債利差,市場預估,美、日利差將在相對縮小的區間縮窄,日圓升勢可望因此縮小。 ---------------下一則---------------  標普上調信評 韓股匯雙漲2016年08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韓元兌美元匯率 http://goo.gl/5kXzwl 全球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S&P)周一將韓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上調1級至AA,理由為該國經濟穩定成長與財政及貨幣政策彈性有所改善。受信評調升利多激勵,韓元與韓股周一雙漲。 在標普發布上調韓國信評消息後,韓元一轉先前頹勢止跌回升,終場收報1,108.3韓元兌1美元,較上周五收盤價升值0.2%。至於韓股也在外資買超帶動下收高0.65%至2,031.12點。 標普周一宣布將韓國長期主權信評從AA-調升至AA,展望為穩定。這是該機構在1年內第2次調高韓國信評。它前1次調升該國評等是在2015年9月。該機構還預期韓國AA評等在未來兩年將不會改變。 標普發布聲明指出「我們對韓國評等的看法,反映該國有利的政策環境與健全的財政體質」。它表示雖然韓國經濟在未來3到5年成長速度可能將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放緩,但預料其經濟表現仍將優於其他已開發國家。 韓國財政部也對此消息表示歡迎。它說標普調升信評將有助韓國降低海外借貸成本。特別是近來全球許多已開發或發展中國家的信評都遭調降之際,韓國信評此外卻獲上調,其意義更加非比尋常。 AA在標普評等機制中為第3高等級,目前法國、比利時與英國主權信評都屬該等級。如今韓國也躋升於AA行列,讓它高出中國1級與日本兩級。 標普還指出,韓國經濟維持「高度多元化」,沒有特別依賴某種產業或出口市場,這也有利於在美國經濟逐步復甦下將帶動韓國出口反彈,「美國經濟復甦可望對韓國出口提供支撐,有助抵銷對中國的出口疲弱。」 但標普也警告,雖然韓國財政情況大致穩健,不過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來自北韓的挑釁,將持續對韓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對該國信用基本面而言將成為最大風險。 ---------------下一則---------------  印尼股猛 漲幅冠亞洲 今年來勁揚18% 2016/08/09 07:22:4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亞洲股市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FMY8kd 台股持續強勢,吸金吸不停,穩居外資在亞洲單周與今年以來吸金王。印尼異軍突起,上周擠下南韓,成為吸金第二名,同時也擠下泰國,以18%漲幅居今年以來亞股漲幅冠軍。 台股上周吸金9.2億美元,再度成為吸金王,超過印尼的4.7億美元、南韓的3億美元。累計今年以來台股已吸金125億美元,超越亞軍南韓(73億美元)、季軍印度(47.8億美元)的總和。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這波外資強勢回流亞股,除看好亞洲企業體質健全、企業現金比重高於其他地區外,也受到亞洲高股息的吸引。 羅傑瑞表示,目前亞洲高股息企業平均股息率達5.02%,明顯優於全球高息股的4.07%,甚至還優於部分債券殖利率,且相對成熟市場,亞洲仍處實質正利率環境。此外,亞洲高息股目前本益比僅約10倍,也低於全球高息股的16.2倍。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朱翡勵表示,台股在月線附近出現支撐力道,目前本益比仍低於過去五年平均18倍的水準,且股價淨值比也在歷史低檔位置,顯示尚未過熱。短線上,17日為台指期結算,要留意外資在期貨操作動向。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印尼內需改善,又有公共基礎建設題材加持,消費類股漲勢領先,且下半年一向是全球消費旺季,看好印尼大型銀行、電信與運輸股等。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IBES預估,今年新興亞股企業獲利預估可成長2.1%,其中印度可望有兩位數成長,達13.4%。東協經濟動能穩健,可望支撐企業獲利成長,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今年預估獲利成長率都有望達7%以上。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英國脫歐公投後,股市迅速回到高點,判斷與美國短期間暫緩升息有關,寬鬆環境持續,目前全球皆走資金面行情。 ---------------下一則---------------  小摩:英Q3經濟陷衰退 加碼寬鬆帶動,股市創14個月高點2016年08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摩根大通(JPMorgan)預料,儘管全球經濟逐漸甩開英國脫歐公投的負面衝擊,但英國在第3季可能是唯一陷入衰退的主要先進國家。此外,受到英國加碼寬鬆措施的帶動,英股周一升抵14個月高點。 根據摩根大通先前預估,英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由第2季的2.1%加速至2.5%。然而在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該投資銀行預估第3季英國GDP將萎縮0.5%,不過到第4季可望反彈成長0.5%。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凱斯曼(Bruce Kasman)表示,有鑑於全球股市反彈並且衝上新高,歐元區也展現穩定跡象,英國脫歐的衝擊應該已受控制。 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 index)周一刷新14個月高點,上漲0.3%至6,829點,寫下2015年6月24日以來最高,當時英國正歷經5月大選後的榮景,同時也尚未受到去年夏季人民幣重貶與陸股暴跌的波及。不過富時100指數稍後下滑至6,788點,小跌0.1%。 周一由礦產股領漲,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大漲3.5%表現最佳,其次為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漲幅達3.4%。 涵蓋更多英國企業的富時250指數(FTSE 100 index)也勁揚1%,寫下去年8月17日以來的1年高點,不過稍晚漲幅收斂至0.6%。 英股主要受到英國央行加碼寬鬆的支撐。上周四央行宣布利率降至0.25%的史上新低,加碼購買600億英鎊公債,以及100億英鎊的企業債。此舉推升以英鎊計價債券價格攀升,使其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固定收益資產類別。 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一滑落2個基點至0.651%,降至史上新低。 ---------------下一則---------------  新興股基金潛利大 法人建議鎖定消費類股2016/08/09 07:26:20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票股息貢獻度 http://goo.gl/UgI53z 新興市場投資早已告別「金磚四國」概念,取而代之的投資概念是新興市場的消費潛力,法人指出,以消費為主的投資除了獲利較穩定,也有高股息可以支撐,值得留意。 安聯投信的「安聯金磚四國股票基金」 最近更名「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強調兼顧投資收益和資本利得成長機會的投資策略。該基金經理人高庫納(Kunal Ghosh)表示,國際資金已開始回流新興市場,目前新興市場基本面穩健,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標相對美元也已止跌回升,有利資金回流,但一定要投資以 選股為主的新興市場基金。 高庫納說,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與消費相關的類股太少,無法反映新興市場經濟現況,即使是銀行股,也只有1.5%是與消費相關的銀行;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主要是由消費力帶動,若只投資ETF或是貼近指數操盤的基金,就無法分享新興市場的成長力道。 如果是投資消費類股,股息的來源也會比較穩定,而且,股息在穩定總報酬的表現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庫納表示,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2012年到2015年的三年期間,股價變動雖對累積報酬提供負13.3%的貢獻度,其中股息卻提供了10.6%的正貢獻度 高庫納表示,從評價面來看,新興市場本益比不到12倍;未來12個月的企業獲利成長預期更是超過一成;此外新興市場股票資金面流向再次轉正,亦凸顯市場資金正轉進新興市場尋求下半年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新興市場氣勢強 吸金又居冠2016年08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02XvrV 澳洲和英國央行上周接連降息救經濟,使得國際資金行情持續延燒,全球新興市場基金挾著低基期及較不受英國脫歐衝擊等兩大優勢,上周再狂掃22.39億美元,不僅資金連續淨流入周數來到第五周,今年累計淨流入更達141.48億美元,穩居全球股票吸金之冠。 摩 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指出,全球寬鬆當道成為趨勢,力行寬鬆的日股基金上周也在重拾國際資金關愛下轉為淨流入1.07億美元,告別連兩周失血。另印度上周通過歷 史性的GST稅制改革法案的利多,激勵金磚四國基金上周也終止連兩周失血,小幅流入0.02億美元。 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表示,今年來多個新興國家央行陸續施行降息措施,維持寬鬆的資金環境,在英國決議脫歐後,不僅美國聯準會按兵不動,歐日以外的成熟國家也紛 紛降息應戰,帶動新興市場的資金行情蓄勢待發,這從全球新興市場下半年以來周周獲得資金回補,且力道不弱可見。 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指出,觀察過去兩次全球寬鬆環境來看,新興市場走勢明顯上揚,表現甚至凌駕在成熟市場之上,顯見寬鬆環境相當有利於新興市場表現。 法人認為,只要市場一有利多消息傳出,價值面便宜的新興市場便會順勢走高,搭配全球央行陸續重回降息行列,新興市場資金行情可望延續。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展望後市,美國經濟數據依然穩健,在全球緩成長、高波動與低收益的情況下,新興亞洲因有基本面支撐、且波動度仍較其他新興市場為低,相對具投資吸引力;美國科技財報效應支撐美股走勢,也顯示優質美國資產仍是核心資產的首選。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能源、原物料價格回穩及美元轉弱將使新興市場盈餘上修機會增加,因此在原物料價格回穩的前提下,下半年新興市場只要有回檔都是逢低布局好時機。 他指出,目前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經常帳已見改善,可支撐貨幣走勢,且全球投資人在新興市場部位相對較低,雖然近期資金有開始回流新興市場,但幅度仍不高,預期未來資金持續流入的空間大。 ---------------下一則---------------  OPEC下月開會 油價振奮2016年08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主席周一宣布9月召開非正式會議,顯示OPEC對近期油價走跌感到焦慮。外界揣測OPEC推出穩定油價措施的可能性增加,刺激油價周一上漲。 紐約原油9月期貨價,周一盤中每桶漲2.7%,報42.93美元。倫敦10月期油漲2.3%,報45.29美元。 美國油價上周跌破40美元後,外界傳出OPEC開會討論油價而讓油價急速回升。OPEC周一證實9月開會而支撐油價續漲。 今年擔任OPEC主席的卡達能源部長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表示,OPEC向來會討論穩定油市方法,也一直密切監督油市發展,經常思考所有成員國可採取的方法與手段去恢復油市的穩定與秩序。 摩根士丹利認為OPEC的9月會議將討論干預油市。只要油價繼續疲弱,就愈多產油國有干預想法。 假如油價繼續承受下跌壓力,和伊朗全面恢復生產,OPEC在12月舉行半年度正式會議之前,干預油市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薩達對油市表達正面看法,認為市場需求在下半年將轉強的同時,全球石油供應會減少。 他認為外界對第3和第4季的原油需求將增加,和供應會減少的預期,讓許多分析師得出同一結論,即目前的熊市只是暫時性,油價在年底前將上漲。 由於伊朗重回國際油市,部份OPEC成員國希望在秋季時,給石油產量設定一個新配額上限來支撐油價。 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科威特等OPEC成員國,更希望跟俄羅斯等非OPEC成員國一起聯手穩定油價。 Petromatrix分析師雅科布(Olivier Jakob)說,利比亞把每天產量推升至30萬桶的可能性與日俱增,在更多石油供應之前,OPEC趕緊開會討論減產是聰明做法,能減少油價下跌的負面影響。 ---------------下一則---------------  殖利率讚 歐美REITs看俏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市場避險意識濃厚,加上市場預期各國央行未來將實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以致公債殖利率持續創新低。法人表示,市場投資人在尋求收益下,資金仍會流入能創造較高收益的REITs,並拉動REITs未來表現。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指出 比較各國的10年期公債與REITs殖利率,可以發現REITs殖利率普遍有3∼4%,反觀10年期公債則落在1∼2%,差異最大的就屬加拿大,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1.1%,但REITs殖利率達5.7%。 陳雯卿認為,美國升息步調緩慢,歐洲與日本實施負利率,主要國家的公債殖利率持續滑落,低利率環境有利REITs企業融資成本下滑與推升不動產價格上漲,全球主要區域REITs表現優於整體股票市場表現,預估2017∼2018年企業營運現金流年成長仍有7%,未來股利發放仍具成長空間。 群益投信表示,全球寬鬆貨幣政策使得房市與REITs皆受惠,除了英國,歐美成熟市場的REITs都相對看好,主因是歐洲REITs的評價誘人,美國則是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聯準會緩升息,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都可望支撐美國房地產基本面。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全球地產已歷經二個月大漲,加上多數國家貨幣政策陸續公布,且美債利率位置仍處於1.5%附近低位,因此預計8月上半旬進入整理機率高,但由於基本面穩固,MSCI與標普預計在今年8月底,將不動產獨立為全球畫分標準(GICS)第11個類股,以及風險貼水仍有縮減空間三大支撐因素下,建議若逢低拉回可趁機布局。 從REITs的次產業來看,看好工業、倉儲業、零售賣場等產業。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布局方向上仍建議以高股息為布局主軸,以緩和股市的波動度,穩定投資組合的報酬表現。由於REITs有基本面支撐,除了挾高殖利率等題材,另一方面又有望受惠低利率環境,故可擇優納入投資組合。 ---------------下一則---------------  今年新募基金 REITs成大贏家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回顧上半年投信新募基金的情形,在各類型基金當中,只有REITs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超過30億元,跟去年比較,也只有REITs與貨幣型的平均募集規模優於去年,其餘基金類型的募集在今年都全面縮水。 特別的是,REITs資產的募集動能不但比去年更強,就連基金績效也相當出色。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來境內的REITs基金,績效多在9%以上,表現最佳的亞太REITs基金績效更在11∼15%間。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說,多數國家央行都在降息階段,這環境將拉大REITs與當地公債殖利率的利差,加上REITs是股票資產,殖利率多在3∼6%間,明顯高於政府公債,所以REITs資產在資金動能上較其他資產更有優勢。 方定宇說,在公債殖利率呈現下降或維持低檔水準,資金將持續流入高股息基金,REITs就是高股息基金的受惠對象之一。 亨德森遠見全球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Guy Barnard指出,英國脫歐公投所帶來的潛在影響,需要好幾個月甚至是數年的時間,才會逐漸明朗。就不動產市場而言,衝擊來自於兩個層面。首先,因不確定程度增加,短期需求可能大幅減少,價格因而下調至新水平,與其他資產類別同樣走低。其中,英鎊疲軟可望吸引國際投資人前來投資,一如先前金融危機過後的情況。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現階段全球REITs的股利率有接近4%的水準,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預期仍將吸引追求穩健報酬的資金進駐,後市表現仍可期待。REITs次產業方面,獲利展望最佳的為資料中心、物流中心等受惠於網路經濟的次產業。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各國央行延長低利率時間,金融市場資金更加寬鬆,短線資金將尋求避風港,REITs具收益型特性更受青睞,另一方面,REITs在今年8月底將獨立成為GICS第11大產業,將吸引機構法人增加配置比重,帶動資金持續流入,預期REITs在8月底前仍是偏多格局。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威爾森.邁吉表示,將全球不動產證券加入投資組合當中,能提高報酬潛力、增進投資組合風險分散效果以及提高股利率。 ---------------下一則---------------  資金回流、股債翻身 亞太平衡基金左右逢源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各國外資買賣超 http://goo.gl/kbnOYS 資金浪潮來襲!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調緩慢態度鴿派,且歐日央行持續擴大寬鬆,市場流動性充沛下,今年資金明顯回流亞洲尋求較高收益,尤其英 國脫歐公投後資金自歐洲轉進亞洲趨勢明顯,統計今年來各國外資淨買超金額,半數為近1個月流入,推升各國股市連袂攀抵波段新高價位。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這波亞股漲勢明顯受到資金湧進推升,但反彈非完全無基之彈,據瑞士信貸資料顯示,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未來12 個月預估企業獲利於7月獲上調0.3%,為2014年4月以來首見上調,顯示亞洲企業獲利前景有所改善,帶動股市走揚;目前景氣缺血年代,亞洲經濟成長率 居世界之冠,汽車、網購、手遊等新經濟產值都排名第1,吸引資金流入實屬必然。 楊子江指出,大陸政府著重結構改革、加強發展內需、扶持新興產業,以推動經濟轉型;印度開放外資投資、發展基礎建設,推動「印度製造」力拚成為全球 製造業與出口重鎮,南韓大力推進財團及金融改革,扶持中小企業,以尋求經濟再成長潛力;印尼降低油品補貼、推動各項基礎建設以及醫療措施,加速城市化進 程,整體亞洲正歷經史無前例的改革進程。 財富管理專家評估,負利率環境下,大陸、東協、印度等亞洲各國強勁基本面,企業偏高的股利率水準,極具優勢,亞債更具備僅有全球投資等級債的波動程度,但卻享全球高收益債報酬率的高CP值優勢,成為相當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下一則---------------  殖利率高 債信品質佳 印尼公債基金搶手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人民幣級別)淨值走勢 http://goo.gl/ljwYs8 全球經濟疲軟,各大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倍數成長至新高,國際資金持續向外尋找收益,在超低利率下,儘管市場上息率超過4%的產品已大幅減少,惟新興債的息率仍相當誘人,法人表示,債信品質佳且殖利率高的印尼公債,已成為現今寬鬆貨幣政策下最具吸引力的資產。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印尼公債殖利率為亞洲最高國家之一,加上印尼國家整體負債比重占GDP大幅低於已開發國家、與連年改善的財政體質,使印尼成為目前投資國債的首選。 7月27日印尼總統佐科威再次改組內閣,為印尼國債再添利多。這是佐科威自2014年10月上任以來第二次進行內閣改組。 新任財政部長施莉·穆麗亞妮Sri Mulyani原為世界銀行董事總經理,2010年起即是世行第二號人物,先前擔任財政部長的任期內,印尼外匯存底大幅上升至新高550億美元,債務佔GDP比重降至歷史新低30%,政績卓著。 市場預期由穆裡亞妮向國外招商引資,對於印尼基礎建設的推動將很可能有超前進度的發展。自她上任後市場信心大增,10年債殖利率正式突破7%,對於金融市場表現具有正面影響。 林培珣表示,印尼債券多頭格局明確,以過去經驗值,2年期債券殖利率進入多頭後半期平均交易在基準利率下方25∼50點;在貨幣政策維持高度空間,下半年印 尼央行再降息機率高,預期年底1年期貼現率達6.25%,在基準利率5%背景下,印尼債券殖利率仍有相當幅度的下滑空間。未來觀察重點與指標可觀察包括美 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後續發展、美國升息步伐等。 ---------------下一則---------------  淨流入金額18個月新高 寬鬆當道 新興債後市看好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投資組合資金流向追蹤報告顯示,英國脫歐公投後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規模大幅增加,7月流入新興市場資金創3月以來最大規模,其中新興債市流入金額將創2015年1月來單月最大規模,在全股市場高檔震盪下,新興債後市續看好。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指出,美歐公債殖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就評價面或殖利率水準來看,新興國家中仍有相當多投資機會可尋,且配置側重跌深的新興國家當地貨幣,以拉丁美洲及新興亞洲相對看好。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資金雖然續湧入新興債,但相較往年流入金額偏低,代表尚未全面到位;在各國多數央行立場寬鬆下,資金流動性有利,若進一步流向債市,後續新興債漲勢可期。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認為,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環境,加上歐元區、英國、日本紛採寬鬆政策,將有助新興巿場債券未來表現,但應留意英國脫歐後續程序發展,及對金融巿場的影響。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強調,今年以來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持續吸金,JPM新興主權債與JPM新興公司債交出亮眼成績,第3季新興經濟體可望進入復甦軌道,基本面利多下,更多流動性注入,新興債利差預期維持收斂軌道,後市仍有期待空間。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分析,亞洲高收益債以政策作多的印度及印尼債市為首選,英國央行擴大購債規模刺激經濟後,歐洲央行預期也會跟進,資金將再度追逐收益率,亞洲高收益債在高殖利率、低違約率,將持續受惠。 ---------------下一則---------------  新興債四利多 人氣夯2016/08/09 07:24:5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近期績效 http://goo.gl/yD0XPq 資金浪潮來襲,新興市場債市大展拳腳。根據EPFR資金流向統計,債券型基金上周流入102億美元,寫下2015年2月以來最大規模,其中新興市場債流入22億美元,過去五周吸金166億美元,創下歷史以來最大規模。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陳以姍表示,今年以來市場資金充沛,股債資產齊步吸金,尤以新興市場最突出。分析新興債市大幅吸金的原因,包括負利率催 化,資金急於尋求收益;油價和原物料價格反彈,推升新興市場的投資價值;開發中國家普遍有更大的降息空間,以及整體債市未見供給增加,需求卻大幅成長,供 不應求導致資金搶進。 永豐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曹清宗表示,上半年新興市場企業債以拉美反彈最大,統計拉美企業債指數上漲超過一成,主因是巴西資產跌深強彈,巴西企業債券指數今年以來大漲兩成;另外俄羅斯、印尼等債市表現也不俗。 由於資金大幅流入新興債市,觀察新興市場企業債指數殖利率至今下滑130個基點至5%,這是2014年9月以來新低,利差約360個基點,也是一年以來低點。不過,目前殖利率離歷史低點還有80個基點左右的利差,曹清宗認為,接下來仍有資本利得空間可期。 就基本面來看,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今年以來亞債已發生的違約率僅0.9%,相較去年的違約復原率達到59%明顯降低,此外,英國脫 歐對於歐洲經濟體造成長遠衝擊,亞洲曝險低於其他新興市場,在新興經濟體因脫歐事件而與成熟經濟體的表現差異擴大,預期資金將繼續轉進亞洲市場。 ---------------下一則---------------  高收債反彈 美亞亮眼2016/08/09 07:23:4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下半年以來,風險資產價格反彈,高收益債券也有不錯的表現,資金也逐漸回流,基金以美國及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較好,但也有少數聲音看好歐洲高收益債券跌深反彈的機會。 高收益債券基金近年來被打成落水狗,投資人擔心能源債違約風險,紛紛避開美國為首的高收益債券市場。不過,油價最近雖然下跌,但仍未跌破前波低點,投資人疑慮降低,高收益債券價格跟著回升。 雖然資金逐漸回流高收益債券基金,但速度仍不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反映投資人信心仍不足。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今年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吸金3億多美元,遠遠低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近166.7億美元。 在績效方面,今年以來,以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美國及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較出色,多檔基金漲幅超過或接近一成;歐洲高收益債券基金受英國脫歐衝擊,先盛後衰。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庫克(Robert Cook)表示,歐洲及日本許多公債殖利率已下降至負值,目前約75%的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不到1%,相較之下高收益提供高收益率,更具收益優勢,有助於持續吸引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 庫克指出,扣除能源及礦業以外,高收益債企業違約只有0.56%,特別是健康護理、通訊、資訊科技及零售等違約率極低,預料將穩健支付債息。因此,投資高收益債宜慎選投資標的,注意產業趨勢和發行企業並擇優布局。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建議,仍以遠離歐洲震央的美國和亞洲資產為主要布局區域。 ---------------下一則---------------  油價回落 優質高收債抗震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各信評等級高收債表現 http://goo.gl/9y56M7 進入下半年,原油供過於求問題再度浮上檯面,也衝擊國際油價表現,8月首周更一度出現每桶40美元關卡保衛戰,也拖累近期高收益債券走勢,法人指出,在全球低利的環境下,搭配高收益債信用利差仍位於近年高點,高收益債收益優勢仍相當誘人,建議投資人挑選優質高收益債。 摩 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BB級別高收益債今年以來漲幅略遜於B級別和CCC級別高收益債,不過,真金不怕火煉,近期油價再度回落,BB級別高收益債表現卻相較 CCC級來得抗跌,自油價修正以來僅小跌了0.08%,反映出投資人追求收益之餘,也要留意債券的信評品質。 羅伯.庫克說,能源及礦業以外高收益債企業違約風險仍低,特別是健康護理、通訊、資訊科技及零售等違約率極低,在基本面支撐能穩定支付債息;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到期殖利率高達7.5%,穩穩稱霸各大債市,有望吸引資金持續進駐。 第 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今年初一度引發違約風險的原物料相關產業,違約情形改善,信評遭調降的比率也出現止穩。目前違約率落在 3.56%左右,與過去25年平均值相當,利差卻達669個基本點,高於574個基本點的平均值,顯示利差仍未反映歷史均值,具有一定程度的收窄空間,未 來逢修正即是買點。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表示,下半年除密切注意全球資金流向與各國經濟表現外,以目前情況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在相對歷史低檔區,公債價格維持高檔,而公司債仍具利差收斂空間,較具投資吸引力,債券部位較看好公司債。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雖然美國自身的經濟數據好轉,但在外部利空衝擊下,預期美國短期升息機率不高,目前全球跌入負利率的公債規模高達12兆美元,尋求收益的誘因將驅使資金持續轉進高殖利率的股債資產,高收益債就是受惠對象之一。 ---------------下一則---------------  美升息放緩 投資級債重啟多頭2016年08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環球短期債券基金績效 http://goo.gl/BBSbC2 美國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但並未暗示近期會有升息行動,加上第2季經濟成長率及耐久財訂單不如預期,刺激美債近期上漲。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美國成長不佳黯淡了全球經濟前景,預期美國將維持謹慎升息步調,支撐美債區間表現,年底升息機率再添變數,投資級債恢復上漲格局,由於供給穩定,於波動市場中需求殷切,資金效應將助長期報酬表現。 林詩孟指出,這次全球維持低利時間為史上最長,投資人對追求優質收益的渴望更強烈,投資等級債可提供比政府公債更好的收益,透過全球短期債券介入不僅降低波動風險,也不用擔心未來利率反轉風險,適合作為核心資產長期持有。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成長趨緩,雖美國仍對總經及升息有信心,但就業市場及製造業成長數據卻持續趨緩,預料將對升息決策出現不利的影響,寬鬆環境將對債市前景有利。 投資展望方面,王建欽認為,亞洲總體經濟成長逐漸見底,各國下半年將可見較明顯復甦,政府財政改善後將有信評推升可能,相較美元利率持續落於低水平,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前景仍看好。 鉅 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下半年投資最需要留意的仍是風險。不論是從年初討論至今的美國升息與否、地緣政治風險、民粹崛起、恐怖攻擊等等,都為投資增添 不確定性。在什麼都在變的當下,唯一不變的是央行捍衛市場的決心,央行不斷擴張資產負債表後,全球政府公債及投資級債券的價格跟隨上漲,只要央行政策方向 不變,公債及投資級債仍將受益。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高收益債券報酬中,有9成來自票面利息收入的貢獻,在低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有吸引力。從過去15年的年化報酬率與標準差來看,高收益債券的波動度低於股市,約落在10%左右,年化報酬率卻有6∼8%,優於歐美等成熟國家股市。

小媽精選1050806-0808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8日
公開
5

母子基金投資術 懶人也有賺頭2016/08/08 07:26:05 聯合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現在任何事情都流行「懶人包」,融合母、子基金的新式資產配置帳戶也快速興起,投資人能夠在市場行情快速變動下,以相對輕鬆的方法,有序掌握投資機會,無需花費太多的精神擇時操作,改善傳統資產配置的單位風險報酬。 今年全球金融市場黑天鵝漫飛,年初受到陸股熔斷機制衝擊,各國股市幾乎全面爆跌,就在投資人信心跌落谷底之際,股市又在2月中下旬重新燃起希望,而且一路見回不回,直上雲霄。雖然6月因為英國脫歐事件,一度受到震盪,但7月再度加足馬力向上衝。 第一金投信副總李芸樺表示,根據傳統投資理論,影響投資報酬率的因素有三:一是選股策略、二是買賣時點、三是資產配置。一般人通常會採用「定時定額」的方式,來規避買賣時點的風險,避免單筆買在高點或賣在低點,再透過分散布局股票、債券等,達到資產配置的效益。 可是,這是兩套操作步驟,很多投資人得傷腦筋調整投資組合,尤其是在市場詭局萬變下,遵循傳統方式做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容易錯過漲跌的機會點。 但如果能夠透過母子基金帳戶的操作方式,可以達到迅速應變的目的,省掉很多心思和功夫,並且有機會獲取更好的報酬,特別適合手握大筆閒置資金或需要進行中長期退休規劃的投資人。 母子基金帳戶的投資方式很簡單,第一步是先把資金投入屬性較穩健的基金,如債券或貨幣市場基金,以此作為母基金;第二步是從母基金中,定時定額投資屬性較相對積極的子基金,如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機器人等主題式基金。 第三步是設置子基金的停利點與扣款方式,如子基金停利目標20%,達到時就贖回,資金轉進母基金;如果虧損達2成時,提高扣款金額一倍,藉此大幅增加持有基金的單位數,等到市場反彈時,回復速度也跟著加快,然後再調整回原先的扣款金額。 採用母子基金帳戶帶給投資人的年化報酬率,和傳統的定時定額差異不大,但年化波動度約莫可以減半,報酬風險比因此提高,投資效率明顯提升,能同時達到攻守兼備的循環投資效益。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美股短線區間整理2016/08/08 07:18:3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績效 http://goo.gl/i5cjfY 受到油價回檔影響,加上近期股市已有一波漲勢,上周全球主要市場以震盪整理為主,成熟市場回檔整理居多,新興股市則是漲跌互見。 上周四英國央行調降指標利率1碼至歷史新低0.25%,為2009年首度降息,日本央行在前一周亦宣布加碼ETF年購買規模;野村投信表示,日、歐持續寬鬆,全球成長低迷,美國選舉具不確定下,企業投資意願不強,均有利美國聯準會(Fed)延後升息腳步。 至於美股部分,上周受到油價回檔影響而震盪,但事實上美股價值面偏貴,也影響市場投資信心。雖然第2季企業財報公布至今,整體表現優於分析師預估,但近期 經濟數據如第2季GDP、ISM指數等均不如預期,短期內市場觀望氣氛較濃,美股將以區間整理為主。不過,美國勞工部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5.5萬 人,遠優於市場預期。 新興市場方面,由巴西及印尼股市領先。野村投信指出,巴西參議院將於8月25日至27日針對羅賽芙的彈劾案進行最終表決,由於過去幾周代總統作為與釋出的訊息深受肯定,彈劾案翻盤機會極小;巴西股市今年以來漲幅多由市場情緒帶動,經濟未明顯復甦,後市持審慎態度。 ---------------下一則---------------  老牌台股基金 績效好辣2016/08/08 07:10:04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近三個月績效十強 http://goo.gl/I2TpLr 台股自5月中以來上漲約千點,國內台股基金近三個月表現亮眼,前十強平均績效更是大幅超越台股,展現主動選股功力。 法人表示,雖然目前台股加權指數不易有大幅回檔,但向上空間有限,企業將依第3季獲利強弱各自表現,是選股為主的市場,可透過基金經理人的專業,布局具有獲利能力與前瞻性的標的。 觀察台股基金十強,近三月平均績效13.2%,今年以來績效12.5%,都勝過大盤漲幅,值得注意的是,這十檔基金中有八檔基金成立超過16年,是所謂的 「跨世紀」基金。法人指出,這些老字號的招牌台股基金,持續獲投信挹注豐厚的研究資源,長期績效相對穩健,適合中長線投資。 以拿下榜首的保德信第一基金來看,近三月績效14.3%、今年來績效17.6%,雙雙領先群雄。基金經理人賴正鴻表示,成立近20年的保德信第一基金,長 期努力發掘產業中EPS成長率第一名的企業提前卡位,兼顧藍籌與小型股、電子與傳產類股的成長機會,目前電子股獲利動能優於其他板塊,加上第4季為傳統旺 季,股市上漲機率偏高,建議布局台股基金的投資人可於指數震盪之際,逢低分批加碼。 另一檔老牌明星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操作策略是尋找中長期具有成長趨勢的產業,挑選具全球競爭力的領導廠商長期持有。基金經理人張繼聖指出,目前主要持股 為晶圓代工、製鞋用面料等產業,看好半導體、網通等大產業營運動能回溫,加上新產品推出及新版服務升級,企業獲利將明顯提升。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認為,目前指數仍在高檔震盪整理,突破機率低,不過資金相對充沛,操作偏重選股不選市,未來盤面會以個別利基型個股表現為主。 ---------------下一則---------------  亞股題材熱 迎資金行情2016/08/08 07:15:5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國家今年來降息概況 http://goo.gl/k7jeGR 今年以來歐洲及亞太區降息動作頻頻,包括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分別宣布利率調降至0%或負利率,隨後印尼、台灣、南韓、印度、澳洲等國加入降息行列,英國也在本月4日宣布降息1碼,為七年來首見。 群益投信指出,統計今年以來主要國家和區域的降息概況,共有九個主要央行祭出降息政策,若以次數來看,印尼今年降息次數最多、已四度降息,累計共降利率1%。南韓和澳洲央行分別將利率水準降至歷史新低。 市場資金活水充沛,除歐美股市受惠資金效應,經濟體質較佳的市場如印度、東協、大中華等亞洲股市,可望續受外資青睞,投資人可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逢低進場方式,酌量布局亞股基金。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不如以往,但仍在復甦軌道運行,也帶動亞洲國家出口恢復,基本面和企業獲利亦出現緩步好轉跡象, 在多國政府推動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為經濟中長期發展和股市表現帶來助益。資金流動性充沛,亞洲股市仍存投資契機,產業面目前較看好成長型產業龍頭、優質 的景氣循環股,以及高殖利率股。 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台股2015年平均殖利率4.6%、居全球之冠。 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蔡政哲表示,全球低利率環境持續,資金尋找較高收益機會,台股具高殖利率題材,台灣總體經濟開始好轉,加上許多公司釋出對第3季展望正向訊息,且目前進入電子業出貨旺季,有利企業成長動能,預估將吸引資金進駐,是布局新興市場不可或缺標的。 至於亞太股市舉足輕重的中國大陸市場,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上證指數下方有半年線與季線的雙重保護,短期下檔風險應有限。 ---------------下一則---------------  印度股雙多 拚有基之彈2016/08/08 07:13:1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投資市場震盪連連,但印度股市維持穩步上漲格局,近半年來累積漲幅已達13%,且指數直逼近一年新高。觀察印度基本面,2015至2018年的企業獲利預估連年成長,過去經驗顯示,在企業獲利走強下,股市同步受激勵,加上印度史上最大銷售稅改善法案已通過,企業獲利及政策利多雙引擎有望再推股市一把。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Stephen Dover)表示,推動GST消費稅制為重要的結構性改革,為印度全國間接稅創造單一稅制與稅率的環境,將能大幅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增進生產效率、提升企業營運前景,有利吸引外資,提升印度股市評價水準。 鉅亨網投顧指出,印度剛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報佳音,51.8的水準較6月成長,出口內需同步增溫下,新興企業成長速度是近三個月來最快。有經濟數據支撐,印度SENSEX指數已逼近一年高點,2月以來,累積漲幅突破二成。 ---------------下一則---------------  新興市場消費強 內需市場受矚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TOP 5 http://goo.gl/Z0va8L 全球資金持續寬鬆下,新興市場漲勢延續。根據彭博資訊顯示,下半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迄今上漲超過5%,累積年初漲幅更達12%以上,下半年新興市場投資機會令人期待。 根據統計,全球有80%的人口在新興市場,75%的土地面積在新興市場,有63%的天然資源集中在新興市場。全球GDP有37%的GDP是來自新興市場,顯示布局新興市場的重要性。 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高庫納表示,長期而言,新興市場最大的投資吸引力就是消費。如果比較新興市場的消費、出口和原物料/地產相關族 群,可以發現,在金融危機爆發期間,因為起爆點是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不在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就業市場並未因此受到太多影響,當地民眾還是在持續消費,在上 述三類族群中,以消費類股表現最好。 金融危機過後,市場逐漸回歸基本面,新興市場的消費動能則仍在持續成長;根據統計,2009年3月一直到2016年6月底止,新興市場消費類股以美元計價累積報酬達205%,但MSCI世界指數在此期間的漲幅卻不到170%。 高庫納表示,新興市場這波消費崛起力道非常強勁,料會延續非常多年;譬如2009年3月消費類股比重只有27%但迄今已上升至41%,消費類股在過去7年來不斷成長,所占比重一直成長,顯示消費類股不斷崛起,長期趨勢已成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許多新興國家正厲行改革,優先受惠的將是內需導向的中小企業。 ---------------下一則---------------  巴西、俄羅斯翻身 股市漲逾兩成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新興股市今年演出逆轉秀,從去年的後段班急起直追,特別是巴西和俄羅斯,今年迄今累積漲幅分別逾32%和22%,勇奪全球主要股市漲幅冠、亞軍;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等東協國家今年來漲幅也有14%∼17%的水準,扭轉去年頹勢。惟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巴西和俄羅斯坐擁低基期優勢,明年企業獲利成長分別上看16.6%和13.5%,似乎是不錯投資標的,不過,投資人也要能先挺過大起大落的波動風險,才有機會收穫,眼見油價重返高檔機會不大,下半年國際變數仍多,加上兩國基本面仍顯疲弱,能否支撐股市續航仍需持續觀察,預期兩國股市震盪走勢不會改變,投資人宜謹慎以對,亦或採取核心布局全球多重資產,再衛星布局兩地股市的方式,來穩健地參與資本增值契機。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就現階段投資策略來說,已開發市場包括美、歐可望有不錯的表現,至於新興國家主要仍受貨幣貶值影響,新興市場前景或許仍未明顯好轉,但原物料價格及匯率已來至歷史低檔區,下檔風險或已有限,其中相對看好以東協、印度為首的新興亞洲,由於新興亞洲國家的經濟體質較拉美國家健康、政治風險也相對小,因此後市表現不看淡。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新興市場股市從2013年到2015年已連跌3年,2015年底時更一度跌破20%。不過風水輪流轉,歷史經驗顯示,自1991年以來,新興市場從未出現連續4年的下跌,新興市場已於2013∼2015年連3年收黑,預期今年全指數收紅機率高。 ---------------下一則---------------  機器人概念亮 買點到2016/08/08 07:20:0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全球機器人產業平均每股盈餘 http://goo.gl/2wxnnK 全球企業第2季財報陸續出爐,彭博(Bloomberg)統計,機器人產業整體盈餘較前一季成長近一成,一掃淡季陰霾。隨著美國景氣復甦與出貨高峰來臨,分析師預估,下半年獲利可望逐季走高,部分企業甚至可較上半年成長逾50%,帶旺機器人、物聯網等相關基金表現。 去年第3季以來,受到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放緩影響,全球企業營運紛紛走下坡,機器人產業整體營收雖然保持0至5%的成長,但因多數企業藉機進行業務重組,導致獲利下滑。不過,在歷經三個季度以來的調整後,營運已出現落底回溫的訊號。 截至上周為止,機器人產業整體營收較前一季成長約1%,盈餘則增加約9%。法人指出,幾家知名企業如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機器人微創手術領導廠商Intuitive Surgical、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等,第2季財報都繳出不錯的成績。 ABB受惠協作機器人業務訂單的增長,單季盈餘達4.06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Intuitive Surgical第2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銷量年增長10%,帶動每股盈餘成長23%;西門子Q2淨利14.4億歐元,也優於市場預期,同時二度上調全球獲利預估。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陳世杰表示,全球製造業已進入工業4.0時代,許多中大型企業率先導入機器人製程,以解決勞動短缺問題,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帶動市場對機器人設備的需求快速增加。 以同為機器人四大家族的Fanuc為例,今年中宣布斥資55億日圓設置新廠,目標提高工業機器人產量一倍以上,滿足大量湧現的訂單。 法人指出,根據日本機器人協會報告,除歐美等國家外,亞洲新興國家需求也很強勁,今年日本機器人產值有機會創歷史新高紀錄;而在美國經濟復甦,以及大陸積 極推動2025年「智」造強國計畫拉動下,下半年將是機器人出貨高峰,且未來10至20年的需求會持續攀升,投資人可布局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 ---------------下一則---------------  出貨步步高 機器人基金跟著旺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機器人產業平均每股盈餘 http://goo.gl/Z0va8L 全球企業第2季財報陸續出爐,據Bloomberg統計,機器人產業整體盈餘較第1季成長約9%,一掃淡季陰霾。隨著美國景氣復甦與出貨高峰來臨,分析師預估,下半年獲利可望逐季走高,部分企業甚至可較上半年成長逾50%以上,帶旺機器人、物聯網等相關基金表現。 去年第3季以來,受到大陸等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放緩影響,企業營運紛紛走下坡,而機器人產業整體營收仍然保持著0∼5%左右的正成長,不過,多數企業藉機業務重組,導致獲利下滑。在歷經3個季度以來的調整後,營運已出現落底回溫的訊號。 截至上周為止,機器人產業整體營收較上季成長約1%,盈餘則增加近1成。法人指出,幾家知名企業如: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機器人微創手術領導廠商Intuitive Surgical、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等,第2季財報都繳出不錯的成績。 ABB受惠協作機器人業務訂單的增長,單季盈餘達4.06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Intuitive Surgical第2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銷量年增長10%,帶動每股盈餘成長23%。西門子第2季淨利14.4億歐元,同樣優於市場預期,同時二度上調全球獲利預估。 第 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陳世杰表示,全球製造業已經進入工業4.0的時代,許多中大型企業率先導入機器人製程,以解決勞動短缺問題,同時提高 生產效率,帶動了市場對機器人設備的需求快速增加。 同為機器人四大家族的Fanuc為例,今年中宣布斥資55億日圓設置新廠,目標提高工業機器人產量1倍以上,以滿足大量湧現的訂單。據日本機器人協會報告 指出,除了歐美等成熟國家之外,亞洲新興國家的需求也相當強勁,今年日本機器人的產值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陳世杰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以及大陸積極推動2025年「智」造強國計畫拉動,下半年進入機器人出貨高峰,而且未來10∼20年的需求還會持續攀升,在趨勢不可擋的原則下,建議主動擁抱它,布局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跟享趨勢財。 ---------------下一則---------------  利率頻降時代 REITs投報率逆勢增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連英國也啟動降息以及實際QE政策,在各國利率頻降之際,要到那找年報酬率達3%以上的投資標的?房仲業者和理財專家表示,投報率逾3%在商用房產較多,另外,生活機能佳、交通方便的套房也有,尤其在房價大修正之後,租金投資報酬率也易跳升至3%以上!另外,REITs也有不少年投資報酬率逾3%的投資標的。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協理林泰隆表示,目前定利率已跌破1.2%,定存族利息縮水,若考慮通膨因素,資產還有可能面臨減損的風險,其實房產還是安全且保值的投資標的。 林泰隆說,目前以投報率穩定的店面產品最受青睞,另外,也可以考慮生活機能佳且交通方便的套房產品。由於套房價格已修正,在租金不變的情況下,租金投報會增加,若年投報率達2.5%以上,甚至超過3%,不失可以作為中長期的資產配置規畫。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若要求3%以上的投資報酬率,目前應該在中南部比較容易找到,店面與學區套房的租金報酬率達3%以上的標的比較多,但要注意空置率與未來轉手性等問題。 在北部來說,她指出,新北市的大學周邊套房的租金報酬率也有可機會達3%以上,但在市區內無論住宅或是店面,因為房價較高,投報率都還在2%以下,因此,保本效益遠大於投資效益。至於海外不動產,由於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加上不動產變現難度高,投資前應三思,如還是有興趣試試看,可以從REITs下手,成本與風險也會相對較低。 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表示,在微利時代,REITs因具股利率與資本利得,是值得投資的好標的之一。而且從目前到升息尾端之前都適合投資REITs,但當升息到頂時,則要留意REITs價格恐將反轉向下,因為當市場討論央行或聯準會何時要降息,即代表景氣榮景不再,REITs走勢也會跟著下坡,那時就不太適合大舉投入。 ---------------下一則---------------  亞太平衡基金 漲相佳2016/08/08 07:09:0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成立以來績效逾15%的海外股債平衡基金 http://goo.gl/kHwSHf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五度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在風險意識提升下,今年來國內平衡基金也大行其道,統計今年新成立的跨國 平衡基金就達26檔。法人建議,在經過數年的多頭行情後,不少國家股市都來到相對高點,面對投資風險攀升,若擔心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可適時布局海外股債平 衡基金。 法人指出,近年平衡基金是投資市場的焦點所在,涵蓋多種計價幣別也凸顯市場需求,在平衡基金募集熱潮下,也讓該類型基金規模成長幅度快速。而觀察146檔 投信發行海外平衡基金成立以來的表現,有復華全球平衡、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等在內的九檔基金,績效超過15%,其中包含三檔全球平衡、四檔亞太平衡,以及 兩檔中國平衡型基金。 以降低波動角度來看,全球型基金要優於區域型基金,但近年新興亞洲國家崛起,成長動能吸引投資人青睞。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在全球貨 幣寬鬆的環境下,經濟成長前景較為明確的亞洲國家為外資加碼首選,同時新興亞洲國家的經濟體質較拉美國家健康、政治風險也相對小,因此後市表現不看淡,亞 太區域的東協、印度,還是相對看好的投資方向。 近期即將開幕的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英國退歐提高歐洲地區政治風險,美國則面臨總統大選等變數,看好亞太地區據經濟好轉、評 價便宜以及資金回流三大優勢,目前包括印度、印尼、中國、南韓等國都是由改革派當家,在政府力拚經濟轉型、政策開放投資及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帶動下,亞洲高 股息企業提供的平均股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的不到3%的水準,在負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全球短債 品質高波動低2016年08月08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短期債券在數次黑天鵝事件中的表現 http://goo.gl/ez309d 英國公投決定離開歐盟,全球主要央行態度更加鴿派,貨幣寬鬆為推升資產價格的主因,但尚未跟上腳步的經濟基本面埋下震盪隱憂。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 經理人林詩孟表示,伴隨低利環境拉長,市場震盪幅度將加大,高品質、低波動的投資策略才是長久之計,全球短期收益策略主要投資於短天期投資等級債券,可降 低波動與利率反轉風險,特別是美元計價級別更有機會提升收益率。 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意外遜於預期,這股從2014年中以來一路加溫的經濟動能有冷卻跡象,亦降低美國今年升息預期;此外,英國央行於8月4日宣布七年來的首次降息,並擴大寬鬆以緩和脫歐對經濟衝擊,然風險資產價格還是高漲,讓投資人進場心驚驚。 林詩孟指出,這股全球市場資金浪潮讓股債評價面都不便宜,目前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的1.5%,標普500指數已衝破2,100點的新高價位,無論是追高或防守,市場的心態都逐漸趨向保守,如何對抗波動並追求較佳收益,是目前投資人最大的兩項需求。 即 便是傳統保守型資產的投資級債券都成為高波動標的,林詩孟分析指出,美銀美林全球投資級債券到期殖利率降至2.266%,存續期為6.53年,意味殖利率 波動1%,投資人損益將達6.5%,投資風險明顯上升,此時最好的投資策略應是選擇存續期較短的短天期高評級債券,從過去數次的黑天鵝事件中也顯示,全球 短期債券平均最大跌幅僅1.77%,且平均114.5天便可收復跌幅,表現相當耐震且復原速度快。 除了短天期高評級債券的債息和資本利得,在投資人對外幣投資需求殷切下,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特別增設美元級別,方便持有外幣的投資人直接以美元進場,省下對新台幣避險成本以提高投資收益。 林 詩孟認為,美國年底前仍有升息可能,加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均會刺激美元升值,更重要的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兩黨候選人均提出鼓勵企業回國生產的主張,加 上美國跨國企業因發股息或購併需求而匯回海外所得的稅率高達35%,若未來調降稅率鼓勵回流美國本土投資,美元需求上升將引發一波升值潮,長期持有美元股 別的債券基金投資人有機會坐收長期美元走升的匯兌收益。 ---------------下一則---------------  歡慶奧運 拉美債大跳森巴舞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拉丁美洲企業債今年來表現最佳 http://goo.gl/3kLRSX 南美洲第一次舉辦的奧運在巴西開幕,巴西股債市7月就已經先上演慶祝行情,帶動拉美債券同步走揚,法人指出,新興市場拉美企業債指數殖利率目前約6.5%,為近一年來低點,相較整體指數高出約15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收益率及資本利得空間仍具吸引力。 上半年新興市場拉美企業債指數報酬逾10%,是主要地區中表現最佳者,法人指出,這主要是受益於巴西跌深反彈帶動,巴西企業債券指數今年來漲幅約兩成,為主要國家中表現最佳者。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國際油價反彈走升,帶動巴西和智利等原物料國家的貨幣回穩,今年以來,兩國貨幣漲幅分別有21.41%和7.6%,連帶拉丁美洲債市 臉色跟著紅潤,眼見拉美債券目前信用利差極具吸引力,預期在資金行情推升下,下半年可望續有表現。 皮耶分析,根據JP Morgan證券最新預估,今年第4季有高達85%新興國家央行資產負債表將維持擴張或維持利率不變,全球低利率環境料將延續,貨幣環境依然溫和且寬鬆,新興債料將續有表現。 永 豐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新興市場企業債指數的殖利率今年來下滑近130基點至5.08%,已達2014年9月以來新低,利差363基點 則創一年來低點,新興市場企業債指數殖利率目前距離歷史低點約50基點,利差約80基點,預期接下來仍有一定的資本利得空間,持續看好拉美債。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在公債價格偏貴與負利率債券金額已高達13兆美元的壓力下,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一樣在今年吸引大量的資金進駐,其中又以巴西政府公債較被看好,甚至也成為高收益債券基金的主力部位。 周曉蘭說,根據統計,巴西政府7月底於市場標售公債,原本殖利率比6%略高,但在投資人追捧下,最後不但超額認購一倍,且殖利率還被壓低至5.87%,可見市場對巴西公債的信心已經回溫。 ---------------下一則---------------  投資高收債 別碰CCC級2016/08/08 07:11:5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信評等及高收債表現 http://goo.gl/jhtnxJ 進入下半年,原油供過於求問題再度浮上檯面,也衝擊國際油價表現,8月首周更出現每桶40美元關卡保衛戰,累計自6月高點以來,跌幅約二成,幾乎陷入技術性熊市,也拖累近期高收益債券走勢。 不過,摩根投信指出,在全球低利環境背景下,搭配高收益債信用利差仍位於近年高點,高收益債收益優勢仍然誘人,建議投資人挑選優質高收益債,盡量避開CCC信評等級占比過高的高收益債券基金。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BB級別高收益債今年來漲幅略遜於B級別和CCC級別高收益債。 不過,近期油價回落,BB級別高收益債表現卻相較CCC級抗跌,自油價修正以來僅小跌0.1%,反映出投資人追求收益之餘,也要留意債券信評品質,應該透過挑選優質高收益債,來追求安全高息收益。 庫克說,今年以來整體高收益債漲幅逾12%,但違約率也攀升至3.72%的逾五年高點,惟多數集中在能源及礦業公司,分別達13.74%及17.05%, 現階段因商品價格仍低,加上市場不確定性高,因此投資高收益債宜慎選投資標的,注意產業趨勢和發行企業進而擇優布局的重要。 高收益債券仍值得投資,庫克分析,能源及礦業以外高收益債企業違約風險仍低,違約率僅0.56%,特別是健康護理、通訊、資訊科技及零售等違約率極低,在基本面支撐能穩定支付債息,投資人應調降違約風險高的CCC級債券投資比例。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美高收債利差持續收斂,但仍高於10年平均值,利差仍有縮窄空間,展望後市,高收益債後市表現可持續關注。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新興市場債及美國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 但因預估能源債今年違約率會到相對高點,因此建議投資人應留意在能源債和C等級高收益債的部位不宜太高。

小媽精選1050805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5日
公開
11

英脫歐公投後 3類海外股票表現佳2016年08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海外股票基金於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平均績效 http://goo.gl/YnMCrd 英國脫歐公投後,至今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型基金績效,以其他單一市場型平均績效7.96%、新興市場型6.76%、亞洲型6.62%三類型表現最佳,除此之外,在單一市場型當中排名前十檔的基金有五檔為印度相關基金,區域表現相對亮眼。 群 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底定以及美國延後升息,刺激全球風險偏好升高,資金大幅回流新興市場及原物料等高風險資產,區域表現上 相對看好新興亞洲,主要是東南亞市場受歐洲市場的影響較低,且經濟增長動能可望持續增溫,在美元走弱下可望有較好的表現。 至於南亞印度則受惠於改革政策持續落實,加上未來仍有降息空間,有助維持多頭格局不變,看好消費、醫藥族群有較佳的表現。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東北亞表現可望優於東南亞以及印度股市,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為看好。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表示,新興市場獲利和成長的預期開始穩定,加上英國脫歐後資金可望轉往亞洲、新興市場股票,建議適度增持價值面相對低廉的亞洲國家股票例如印度、東協等國。 ---------------下一則---------------  台股電子族俏 經理人喊買2016/08/05 07:13:5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台股站上9,000點大關,盤點國內台股基金近三個月的前十強,平均績效13%、超越台股的8%,凸顯主動式基金的選股功力。多檔排名前茅的基金經理人指出,下半年電子股備受看好,將持續加碼並中長期持有。 由前三名的保德信第一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保德信高成長基金領銜,台股基金近三個月的前十強平均績效達13%,法人展望後市,認為具高殖利率且基本面改善的台股可望持續吸引外資,台股基金表現值得期待。 統一大滿貫基金主要持股產業為高溫高頻基板、晶圓代工等產業,看好雲端的需求持續向上,網通業領導廠商可有持續成長的空間,目前操作策略為先尋找中長期趨勢持續向上的產業,從中挑選具全球競爭力、市占率或滲透率仍在提升中的領導廠商逐步買入。 華南永昌永昌基金因應盤勢變化,對於第2季獲利較高的個股將先進行獲利了結,產業布局方面,將逐漸加碼電子類股比重,其中看好物聯網及半導體上游產業;傳產則偏重於車用供應鏈、智慧家電、生技產業。 ---------------下一則---------------  A股逢低加碼 長線釣大魚2016年08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6年A股中報業績預告 http://goo.gl/e9f9Tt 2016年A股中報(半年報)陸續揭曉,根據大陸券商統計,2016年上半年大陸企業的盈利狀況,相較於去年明顯改善,逾6成企業報佳音。法人表示,近期官方打擊市場題材炒作,壓抑投機情緒,短線不利股市資金面,但長期而言,仍有利於A股往價值面投資發展。 保 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指出,大陸資本市場流傳一句話「當風來時,連豬都能飛」,在缺乏題材刺激下,正是「沒風」的整理格局,目前中國官方加速資金 「脫虛向實」,也就是遠離估值虛、盈利虛的企業,往優質股票集中,中長期來看,投資人正回到基本面,尋找能夠創造價值的個股。 張徑賓建議,由於A股近期盤勢不明朗,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者,可暫且觀望,不過製造業PMI不如預期,使人民銀行降準的可能性大增,且愈來愈多政府高層對深港通開通持樂觀態度,態度較積極者,可趁A股拉回之際逢低加碼,提前掌握降準或深港通等利多題材帶來的上漲行情。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大陸經濟在第2季表現並不如第1季,因此第3季官方政策刺激力度有望加強,後期大陸經濟有望保持穩定,短期人民幣貶值可望近尾聲。 此外,深港通開通也只是早晚的問題,預估短期引入的增量資金有限,參照滬股通經驗並按照5%和7%日度平均使用比率估算,下半年A股和港股引進的增量資金分別為570億元和650億元。 摩 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不論從政策、企業獲利、資金面來看,大陸市場都相當具題材性,特別是國際不確定因素上升,貨幣政策有望跟進放寬,市場預期年底 前人行有降準甚至進一步降息的空間,進一步推升大陸風險性資產,建議未來布局大陸可鎖定「新經濟概念產業」,讓投資再升級。 ---------------下一則---------------  亞洲股債雙多 外資愛2016/08/05 07:33:0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外資今年買超亞洲股債金額 http://goo.gl/ppi3xs 全球央行接力寬鬆,加上聯準會升息遞延,國際熱錢競相湧入亞洲市場,觀察今年以來,不論亞洲股債市,外資幾乎全數買超,推升亞洲資產水漲船高。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表示,亞洲市場今年共有兩大利多加持,一是比較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拉美、歐非中東,亞洲經濟受英脫衝擊最輕微,光是這點就吸引外資進駐。 其次,亞洲有中國、印度經濟成長保持高速的雙引擎,引領亞洲成長動能領先其他區域,使國際買盤不絕。 今年主要亞洲股市清一色獲得外資買超,不少股市至今累計買超金額已是2015年全年數倍。 除了亞股外,亞債同步獲得資金卡位,像是泰國跟南韓債市買超總額分別來到100億與90億美元附近,超越兩地股市淨流入的22億與72億美元。 另外,印尼以及馬來西亞債市也分別獲得75億及50億美元買超。 景順投信指出,根據長期歷史資料,外資淨買超累積金額與亞洲股價指數走勢的相關係數是0.73,凸顯外資是亞洲資產表現強弱的主要動力來源。 今年來看,國際資金對於亞洲偏好有增無減,預期在成熟市場利率水準下探低點時,提供相對高股利率和殖利率的亞洲股債仍有吸引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亞債之所以大幅吸金,來自市場表現較為波動,債券因為有穩健債息收入,較能發揮抗跌表現,成為資金追捧標的。 同時多數亞洲國家貨幣包括印尼盾、馬來西亞幣等受惠強勢美元不再,從偏低的估值轉強,提升了當地貨幣計價債券的價格,因此這些債券漲幅勝過美元計價債。 如果把將時間拉長,亞債表現仍然穩健。 羅傑瑞指出,自2006年以來,亞洲高收益債券平均年化報酬率達到7.5%,即使亞洲投資等級債,同一期間的平均報酬也有5%水準,波動度僅6.4%。 進一步比較各類新興市場高收益債違約率,亞債同樣勝出,目前亞高收違約率約0.7%,在整體新興市場最低。 ---------------下一則---------------  東協、印度基金 後市閃耀2016年08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投信發行印度與東協基金績效前5強 http://goo.gl/DseMQH 尼爾森(Nielsen)公布2016年第2季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指數在代表樂觀的100以上的共12個國家,排名前五名依序為菲律賓、印度、印尼、美國、丹麥,整體來看,亞洲國家消費信心最強勁,支撐亞股基金投資契機, 以東協、印度最看好。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勞動人口大幅上升所帶來的人口紅利,有助國家長期經濟發展,並帶來廣大的內需消費商機,對股市具正面效益,尤其基本面穩健,深具長線成長潛力。 他指出,東協國家仍處降息循環,低利率或貨幣寬鬆將有利不動產表現,建議加碼不動產,同時看好航空、地產、REITs、緬甸概念與非銀金融等相關產業。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指出,第3季以來外資續入東協,印尼、印度及泰國至8月2日累計有超過10億美元流入。 馬來西亞日前意外降息,為自2009年來首度降息,預估今年仍有續降空間;菲律賓上半年進口平均增速20%,內需動能強勁;印尼新任總統第二次內閣改組,新政府展現成績,東協利多題材可期。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認為,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9月擴大寬鬆,且美國聯準會9月前升息機率不高,低利環境延續,資金將偏好高收益市場,新興股市可望受惠;相對看好國會有望通過GST法案與通膨穩定的印度,及經濟改善的泰國。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印度無論在企業投資或是內需消費方面,皆擁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且從評價面來看,印度股市目前本益比與本淨比,皆已在歷史均值附近,顯示股市並未過熱,在市場健康又便宜下,又有高經濟成長率當後盾,值得留意投資契機。 ---------------下一則---------------  7月全數翻紅 全球科技基金強強滾2016/08/05 07:16:1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全球或區域科技股票型基金前十強 http://goo.gl/fMN8Zs 物聯網、機器人、VR�AR應用百花齊放,全球科技基金7月全數翻紅。投信表示,賈伯斯時代結束,蘋果不再獨領風騷,隨著下半年各大品牌新機搶市,旺季行情可望延燒。 全球科技產業揮別上半年的淡季陰霾,7月開始邁入銷售旺季,統計標普500指數從6月27日低點反彈以來,科技股上漲超過12%最佳,位居十大產業之冠,帶動投信發行的全球及區域科技型基金繳出佳績。 分析排名前列的基金表現,以布局亞洲科技股的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最佳,主要是半導體族群走強,基金重倉持有創造領先漲幅;其他基金普遍以美股為主,尤其青睞蘋果、臉書、谷歌、阿里巴巴。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國際金融市場雖然餘波不斷,不過科技產業公布上半年財報,開始走出利空出盡行情,加上下半年新機發表跟新應用齊發,科技類股重登盤面焦點,近期日、台、南韓的高科技產業,明顯見到資金進駐。 黃筱雲指出,拜蘋果獨秀時代結束,競爭對手前仆後繼,特別在今年Sony、HTC、華為、OPPO推出新機都引起熱議,後續旺季還有更多產品登場,市場大餅遭到瓜分的態勢可見一斑,蘋果與非蘋陣營呈現強弱分歧。 ---------------下一則---------------  NBI指數強彈 生技基金正點2016年08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境內生技基金近期表現 http://goo.gl/AEVa3k NBI生技指數在近一月展開反彈態勢,反彈幅度達18.94%,表現強勁,也帶動近一月投信發行生技基金績效表現。 法人表示,生技醫療產業無論是在新藥核准數量或併購活動上都已回溫,加上大型生技股的本益比仍低,在市場資金仍寬鬆的環境下,預估指數仍有上揚空間,後市表現仍看好。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生技醫療產業具備產業產值持續成長,以及產業具備創新動能兩大特點,因此產業長線發展看好,從次產業來看, 今年來腫瘤、心血管和自體免疫等藥物市場的成長快速,產業發展相對看好。從評價面來看,NBI生技指數的本益比仍處在歷史區間下緣,因此評價面上仍合理且 具吸引力,深具中長線投資價值,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生技醫療股市值加權的每股盈餘(EPS)總計年 增率達10.4%,其中強生與Biogen分別超越市場預期的3.5及11.2個百分點,反映產業盈餘預估上修趨勢將延續,基於基本面良好,產業長期展望 仍偏向樂觀,短期要留意漲多及美國政治面風險。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摩 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表示,美國企業目前正值第2季超級財報周,就產業來看,醫療保健業獲利能見度相對較高,預估每股盈餘高達5.7%,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憑藉 著穩健基本面,企業帳上現金豐沛,搭配全球貨幣環境寬鬆、利率低檔,全球醫療保健業購併潮可望持續。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上半年美國醫療產業併購活動規模達1,629億美元,居各產業之冠。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資金實力且欲藉併購中小型業者的意願仍高,看好擁有創新技術或潛力產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將成為被併購的主要目標。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建議逐步加碼創新成分較高的生物科技產業,但仍應持續平衡布局生技、製藥、醫療器材、醫療服務業四大醫療次產業。 ---------------下一則---------------  財報、併購、政策 替生技撐腰2016年08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財報普遍優於預期效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政策面正向,併購題材持續發酵等利基帶動支撐下,NBI生技指數從今年低點反彈迄今幅度超過23%,技術面好轉,安聯7月生技觀測指數從上月6分上升至7分,投資氣氛轉趨樂觀。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生技相關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帶動指數向上,近一周上漲近4%,累積近一個月漲幅近14%;財報、併購和政策面三大利基成為支撐下半年生技產業表現。 許志偉表示,目前S&P 500指數生技醫療產業成份股中已有44家、近八成已公布財報,其中獲利優於預期達84%,幾乎是十大產業中最高者;如果再加上符合預期的部分,比重達95%,顯示生技醫療產業財報表現正向。 許志偉表示,從迄今已經公布生技相關產業財報表現來看,生技產業成長動能依然強勁;根據瑞士信貸預估,今明年企業營收成長率高於大盤指數。另根據研究,全球生技製藥支出預期在2020年達到1.4兆美元,將較2015年成長32%,顯示整體產業成長性仍高,也有利指數長期發展。 許志偉表示,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一顆由Shire研發用於治療乾眼症新藥;累積FDA今年通過審查的新藥顆數達15顆,高於歷史平均值13顆,意味政策面正向的態度有利支撐生技產業。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在財報行情和研發利多的推升下,近一月NBI生技指數上漲13.46%,突破3,100點大關。展望生技醫療後市,除了新藥核准數量持續增溫外,購併活動亦表現熱絡,大型公司持續透過購併小型研發公司以尋求成長動能,加上題材面上接下來10月將登場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相關商機題材可望在8月提前發酵,上述利多皆有利於生技醫療類股接下來的表現。 ---------------下一則---------------  44檔REITs基金 全球型領漲 包辦前5 2016年08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周及近1月績效均正數REITs基金 http://goo.gl/EbLVEd 6月底以來歷經英國脫歐公投、義大利銀行壞帳危機、油價震盪、主要國家經濟數據好壞參半等事件,增加投資人布局難度,但根據投信發行44檔 REITs基金績效統計,近一周及近一月績效表現皆正,前5名由全球型REITs基金包辦,顯示市場快速輪動之際,採全球配置REITs基金更能掌握趨 勢、領漲抗跌。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在市場低利環境以及風險偏好回升下,7月全球REITs表現亮眼,單月上漲幅度達4.9%,展望各區域REITs後市,未來一季看好美國和亞太REITs表現。 其中美國已公布第2季財報的美國主要REITs公司中,有50%財報超越市場預期、38%符合預期,顯示美國REITs整體產業狀況強健,加上低利率持續帶動收益題材,有利REITs後續走勢。 台 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各國央行延長低利率時間,金融市場資金更加寬鬆,短線資金將尋求避風港,REITs具收益型特性更受青 睞,REITs在今年8月底將獨立成為GICS第11大產業,預料吸引機構法人增加配置比重,帶動資金持續流入,REITs在8月底前仍是偏多格局,看好 美國、加拿大、德國、亞洲REITs後市。 宏利投信認為,英國脫歐後續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使得房地產市場的租賃需求減弱,但市區辦公大樓展望轉差時,空置率仍低,尤其學生宿舍、小型倉儲與工業廠房等,因結構性成長潛力展現抗跌。 其他如德國住宅市場延續健康結構性成長趨勢,及西班牙租金水準回升,瑞典等北歐國家房地產前景,也都可多留意。 亞太方面,應迦得分析,澳洲看好消費型與高品質REITs表現,新加坡和香港REITs具股利率偏高、評價偏低優勢,新加坡REITs股利率更接近6%水準,在當前市場流動性充沛下,後市表現可期。 ---------------下一則---------------  低利續航 REITs獲利看增7% 2016年08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公債殖利率持續處於低檔,低利環境令投資人更積極追求收益。法人指出,相對各國公債,目前全球REITs約4%的股利率更具吸引力,且低利率環境也成為REITs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的一大支撐,預估全球REITs獲利成長今年約7%,未來股利發放具成長空間。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由於市場對於美國今年升息預期次數已經下修為年底升息一碼,截至7月28日止,美國REITs公布財報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的比率高達9成,表現亮眼,但由於整體美國REITs評價已接近歷史均值,短線指數表現空間有限,但產業與個股表現差異加大。 英傑華投資─歐洲不動產證券基金經理人保羅(Paul van de Vaart)仍看好未來歐洲REITs表現。他說,價格相對實體不動產折價浮現投資價值、相較債券市場報酬較好、租收穩定等因素,且REITs具穩定配息特性,投資REITs相對直接投資不動產更具吸引力。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表示,從地產市場來看,房市與REITs皆受惠本波資金行情,其中美國除了擁有資金面的優勢外,在就業市場和企業競爭力皆有不錯的表現,顯示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上聯準會緩升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可望持續支撐房市和REITs表現。 至於歐洲及亞洲REITs則受惠於寬鬆貨幣環境,具有高股利性質和高獲利前景的REITs有望持續為市場資金追求孳息的出口,惟歐洲市場方面須留意政治不確定性,且低通膨與低經濟成長也將限制租金增長動能,因此布局上宜慎選國家。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威爾森.邁吉表示,英國退歐公投後一度引發市場恐慌,導致不動產資產賣壓湧現,但預期英國央行維持寬鬆政策將壓低利率水準與英鎊匯價,將提高海外機構投資人低價收購英國不動產資產意願。 ---------------下一則---------------  美高息商品…資金搶進2016/08/05 07:24:1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國持續維持貨幣寬鬆的政策,資產管理業者認為,無論是美國、亞洲高息債券,都將成為資金去處。 全球持續低利率政策,美國聯準會7月底宣布利率按兵不動,日本上周央行利率會議維持貨幣寬鬆,擴大ETF購買規模,接連著澳洲央行也將利率降至新低。 最新的動作是,英國央行4日宣布降息1碼,泰國、印尼等亞洲國家也在貨幣寬鬆的預期內。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指出,美國經濟基本面雖然是支持升息,但迫於全球政治和經濟事件變數很多,Fed一直下修升息幅度預估值,甚至延後升息時間點。 當前美國、亞洲等經濟基本面紮實的區域,以及信評展望較佳的國家,將吸引資金投入,特別是具備高股息、高債息的標的,例如美國及亞洲高收益債券。 從目前債券殖利率來看,美國、亞洲高收益債超過7%的殖利率仍最具優勢,印尼及印度美元債則分別以5至6%殖利率居次。周曉蘭認為,市場資金流動性充足,使得資金轉入相對安全或是收益相對高的資產。 例如亞債,尤其看好印尼、印度兩大高利率市場,除了債券殖利率具備吸引力,其貨幣匯率更具有升值潛力。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目前美林亞洲高收益公司債指數殖利率約6.3%,新興亞洲2016年GDP增長5.8%,2015年財報企業增長有限,預期利率水準向下可降低企業利息負擔,亞洲基本面持續轉佳,有利亞高收債資金續入。 ---------------下一則---------------  高息優勢 資金青睞 三大信用債 吸金力強2016年08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英國公投雖然脫歐,但市場預期過程將十分冗長,投資人原本的不安情緒也快速弭平,由於全球主要央行仍維持寬鬆,資金仍尋求高息標的,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至7月27日,債券型基金持續獲得資金青睞,本周總計流入79億美元,其中又以新興市場債淨流入34億美元之規模最大;高收益債淨流入7億美元,為連續四周淨流入;投資等級債則流進32億美元,三大信用債吸金力不減。 華頓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宜君表示,近日Fed會後聲明重申對升息維持審慎態度,聲明亦較前次更正面,似乎準備好重啟升息模式,但由於目前美國總統大選戰局陷膠著,Fed很可能在11月總統大選前都將按兵不動,市場預估年內最有機會升息的時間點可能落在12月。 然而,在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Fed緩步升息及全球低利環境下,資金自然向具高息優勢的高收益債靠攏,當前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水準相對具吸引力,後市行情持續看漲。 蔡宜君認為,自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市場對主要央行的政策期待,以及隨著工業國公債殖利率降至低檔,驅使資金流入具備高債息優勢的新興債市,顯現新興國家不乏多元的投資機會。受惠全球利率持續走低、新興國家體質轉佳,且受英國脫歐實質影響低,預期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債市將持續吸引資金進駐。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由於全球仍處在低利率且流動性相對寬鬆的環境,資金將持續尋找優質的標的,高收益債因為具備利差的優勢,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進駐。 ---------------下一則---------------  油價重跌 高收益債逆勢揚2016年08月0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境內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5強 http://goo.gl/DseMQH 近期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高收益債不但沒有出現壓力,在6月8日至8月2日油價下跌期間,美銀美林全球高收益債指數還繼續上衝,高收益債基金今年來各區間績效仍維持正報酬,凸顯油價不再是影響高收益債主要變數。 根據Bloomberg統計,紐約輕原油價格在過去1個月與3個月分別下挫3.70%與18.23%,但美銀美林全球高收益債指數卻分別上漲2.06%與4.15%,顯示高收益債指數並未受油價走跌的影響而出現壓力。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高收益債券跟油價的關連性,在過去2年來已逐步走低,且國際油價下跌也讓美國能源企業進行新一波的重組,因此現在能源企業債信明顯改善,也讓高收益債券指數違約率預期,連3月下滑。 富 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指出,第2季以來美國高收益債雖已歷經一波強勁漲勢,但當前全球公債利率仍處於歷史低檔,看好能源債平均仍可提 供約9%殖利率水準,預期在原油供需趨向均衡、能源企業獲利可望重返成長趨勢下,短線油價拉回反而是逢低布局的良好時機點。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認為,美國經濟成長穩健,英國脫歐後續使得金融市場風險及不確定性未除,延後美國升息,加上歐,英、日等主要國家寬鬆不變,新興高收債表現可期。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強調,亞洲高收益債具有供給少、價格支撐力強、受歐洲地緣政經影響小、全球持續低利下資金追逐高收益等利多,後市行情看漲,且以印度及印尼債市為首選。 ---------------下一則---------------  油價跌 高收債照樣正報酬2016/08/05 07:28: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與高收益 http://goo.gl/WFUw5z 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跌,市場擔心是否又會引發高收益債另一波壓力。但根據統計,情況剛好相反。今年油價下跌期間,美銀美林全球高收債指數還持續上漲,高收益債基金今年來各區間績效也還是維持正報酬,顯示油價已不再是影響高收益債的主要變數。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高收益債券跟油價的關連性,在過去兩年來逐步走低,且國際油價的下跌也讓美國能源企業進行新一波的重組,因此現在能源企業的債信狀況比過去明顯改善,這也讓高收益債券指數的違約率預期,出現連續三個月下滑的走勢。 更重要的是,經理人也預期到了油價的壓力,因此現階段有超過40%的經理人在能源債是低配置狀況,且保留一定程度的現金,顯示高收益債市場並未過熱,交易面還是相當冷靜。 根據Bloomberg統計,紐約輕原油價格在過去一個月與三個月分別下挫3.7%與18.2%,但美銀美林全球高收益債指數卻分別上漲2.1%與4.2%,可見高收益債指數並未受到油價走跌的影響。 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表示,美國運作中的原油鑽機平台數量連五周增加,而鑽井數量回升帶來的新增產能也可能在暑假結束後的用油淡季出現,未來 美國產量下滑的趨勢將放緩。近期油價表現偏弱,小型能源類股受拖累,連帶使能源類高收益債價格也出現波動,且ETF資金動向轉為淨流出狀態,建議留意相關 市場數據發展。 展望未來,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經濟成長穩健,預期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仍不會太迅速,最快要到12月才有升息的機會。目前美 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的環境,日本已經宣布28兆日圓的刺激政策,再加上歐元區與英國本等主要國家預期將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此將有助於新興巿場債券 未來表現。

小媽精選1050804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4日
公開
5

近一周績效…台股平衡型靚 贏大盤2016/08/04 07:26:5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站上9,000點後,由於短線上檔空間有限,盤勢轉趨震盪整理,不過波動度相對較低的台股平衡型基金近一周表現仍超越大盤。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由於政策作多、資金及技術面也偏多,台股後市仍可期,這個時候建議選擇布局較靈活、報酬�風險比佳的台股平衡型基金,追求跟漲抗跌。 復華投信表示,夏普值(Sharpe Ratio)代表基金在每單位風險下,所獲得的超額報酬,當夏普值愈高,即在相同風險下,可獲得愈大的報酬,展現投資效率,可作為兼顧報酬及風險的基金布局參考指標。 理柏統計,台股一般股票平衡型基金近一年夏普值是0.77,其中復華傳家二號、復華人生目標、復華神盾、群益安家等基金同期夏普值則在1以上,表現相對亮眼,中長期績效也相對優異。 台股自5月低點反彈以來大漲逾千點,獲利回吐賣壓漸重,復華人生目標基金經理人吳英鎮表示,預估盤勢仍將維持高檔震盪整理,台股平衡型基金因持股水位彈性,加上可運用期貨、選擇權等避險工具進行動態避險,來降低基金大幅波動可能性,追求跟漲抗跌,可作為投資屬性較穩健投資人參與行情多頭的投資工具。 吳英鎮指出,外資持續偏多操作權值股帶動本波資金行情;受惠半導體、面板等產業趨勢漸佳,操作仍可中性偏多,電子族群看好半導體權值股、網路通訊類股,傳產留意有題材性類股。 ---------------下一則---------------  國內ETF規模 6月增22% 2016/08/04 07:15:2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國內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跨國投資ETF,6月基金規模分別較5月成長22.9%、3.8%,合計規模達到2,705.92億元,也是少數規模維持正成長的基金類型,可見國人對ETF的偏好不減。 在富邦香港H股ETF傘型基金5日掛牌上市後,台灣整體證券市場ETF總掛牌數將達到54檔,接下來元大、富邦、國泰等三家投信均大力推展ETF,而新種ETF因為跳脫純股,也備受市場期待。 元大投信鎖定原油槓反�黃金反向、南韓、美元指數、美國債券等ETF,至於富邦和國泰投信則以美股、台股為主。由於市場高度期待商品槓反、外匯、海外債券等新種ETF的推出,而元大投信在這部分非常積極推動,率先進軍至新種ETF的發行。 ---------------下一則---------------  投信看陸股 偏空轉中性2016/08/04 07:17:1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第一金投信8月陸股晴雨表 http://goo.gl/KCFnSr 第一金投信新公布8月「中國股市晴雨表」,評價維持多雲的「中性」看法,價值動能較上月改善。法人表示,雖然上證指數3,000點以上反壓仍大,短線不脫盤整格局,但企業獲利好轉,資金轉進高成長族群,著重選股的陸股基金可望受惠。 根據中國股市晴雨表,總分數小減至51分,在五大評估指標中,股市與資金動能小幅滑落,但價值動能大幅提升,因此評價從「中性偏空」轉為「中性」。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分析,由於證監會近期嚴控股市投機行為,防範泡沫化發生,造成市場人氣略為退燒,上證指數7月融資餘額增額,較6月減少111億人民幣,反映追價力道略顯不足,不過,季線與半年線保持上揚,中期偏多趨勢依然不變。 就基本面看,企業獲利確實好轉,主因是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率加速,包括家具、汽車、文教、醫藥等產業獲利拐點浮現。另外,化學、電腦、通信和食品飲料業上半年保持一成以上的增速,透露出下半年陸股結構性改革的投資機會,資金明顯轉進優質族群。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說,官方打擊市場炒作,銀監會清理理財資金,都不利股市資金動能,指數短線修正難免,但長期而言,有利於A股「脫虛向實」,即遠離估值虛、盈利虛的企業,往優質股票集中。 ---------------下一則---------------  菲消費信心強 股市俏2016/08/04 07:29:5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際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公布2016年第2季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指出,全球消費信心與上季持平,信心排名前五名分別為菲律賓、印度、印尼、美國、丹麥,菲律賓並以132點居冠,是全球最看好的消費者市場。 這項調查針對全球63國、超過3萬名網路消費者進行信心調查,衡量消費者對於經濟前景、就業市場的信心,及個人理財部分與是否準備消費,指數以100點作為強弱的分界點。統計今年第2季共有12個國家的指數高100,亞洲國家就占了九個,凸顯亞洲國家整體的的消費信心強勁,尤以東協、印度的消費動能最被看好。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勞動人口大幅上升,帶來人口紅利跟廣大的消費商機,不但有利經濟發展,對股市也產生正面效益,尤其,多國為振興經濟,紛紛擴大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積極營造正向循環。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進一步指出,印尼除了利率政策還有彈性空間,今年以來政府調降物價、減低稅負,都有利消費動能;印度在氣候條件得以控制物價壓力外,政府也上調1,000萬名公務人員薪資,最高調整幅度上看兩成,大眾消費信心自然上揚。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印尼受惠內需改善,包括汽機車銷售數據回溫,零售銷售與製造業等經濟數據同步好轉,帶動今年印尼股市漲幅高達16%,表現居亞股第二;從類股來看,也以消費類股漲勢領先,隨著下半年消費旺季報到,若有意參與印尼消費成長列車,可鎖定消費內需產業。 至於菲律賓人口年輕且產業結構服務業比重較高,經濟對中國依賴較低,搭配政府支出與消費支出高度增長,帶動今年首季GDP增速達6.9%,超越中國6.7%。亞洲開發銀行與摩根大通證券預估,菲律賓全年GDP將超過6%,股市動能看好。 ---------------下一則---------------  指數創新高 印度基金 今年來績效 轉正2016年08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印度股市近期漲翻天,印度中型股指數連5日創歷史新高、印度孟買指數也創下2015年8月7日以來新高,連帶印度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甚至讓今年以來績效逆轉正,投信法人持續看好印股後市。 統計投信發行的12檔主動式印度股票基金績效表現,今年以來績效每檔都是正報酬,平均4.96%,7月平均報酬更是高達5.37%,前三名依序為群益印度中小(人民幣和美元級別)、瀚亞印度(美元)5.8%。 市場法人表示,印度經濟結構改善,GDP成長力道強勁,更添吸引力,未來在經濟增溫下,中小型股獲利動能強,可做為布局首選。 群益投信表示,印度無論是在企業投資或是內需消費方面,都擁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從經濟成長角度來看,包括世界銀行、IMF、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研調機構皆看好印度經濟,給予未來兩年經濟成長超過7%的正面展望。 再從評價面來看,印度股市目前本益比與本淨比皆已在歷史均值附近,顯示印度股市並未過熱,整體而言,印度市場健康又便宜,建議投資人可進場印度基金掌握獲利契機。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印度7月開始進入密集降雨,累積降雨量在近期大幅增加,降低通膨疑慮,並且大幅拉近與過往平均值的差距,對於股市及個股表現最具激勵的則是企業獲利的表現。 林元平說,印度PMI製造業指數連續回升至51.7,經濟景氣明顯改善,加上MSCI India指數2016年第1季的獲利年增率為9%,不僅遠優於市場原先預期的1%,更優於其他新興市場,甚至終結了連續五季的盈餘負增長,實質開啟了盈餘動能增溫的階段,帶動印度股市持續上漲動能。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指出,受全球經濟變數衝擊,亞洲開發銀行再下調亞洲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至5.6%,但印度經濟由內需與政府投資主導,受外部衝擊較小。 ---------------下一則---------------  雨過天晴 三大利多加持 俄羅斯股漲2016年08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在國際油價繼續震盪走高下,曾推升油價今年來已上漲超過30%,支撐俄羅斯經濟和股市表現。在俄股漲升一波之後,法人表示,中期油價可望溫和上漲、俄高殖利率以及低本益比等三大利多將支撐俄羅斯股市續漲。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今年以來油價曾出現一波漲勢,但因突發性供應中斷的原因已修復,預估短期油價將在每桶40∼50美元區間震盪,然就中長期來說,油價還有緩步上漲的空間。 根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油價在年底將會上漲至每桶54美元,2017年可望站上每桶62美元,整體油價上漲趨勢明顯。 油價溫和上揚支撐下,也有助俄羅斯經濟基本面改善。張繼文表示,就瑞銀證券預估2016年俄GDP成長率為負0.6%、2017年GDP成長率將轉為正成長1.5%,整體經濟狀況逐漸轉佳;此外,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俄羅斯股的本益比低,但殖利率卻較高,有助吸引資金湧入。 截至今年7月底,俄羅斯RTS美元指數上漲超過22%,在全球央行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加之熱錢仍在找尋高殖利率的標的及市場,瑞銀投信認為,上述的大利多將支撐俄羅斯股市續揚。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受惠油價轉強利多,使得俄羅斯股市今年一掃過去5年股價弱勢的陰霾,今年來有不錯的上攻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指出,在新興市場國家中,俄羅斯股利率相對較高水準,且股利發放率有提高空間下,俄股市有可能繼續上揚,目前雖然多數新興市場基金還在減碼俄股,但若長期油價持續回升,這些新興市場基金資金則會回補俄股。 ---------------下一則---------------  美醫療基金體質好 逢低加碼2016/08/04 07:29:1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總統候選人對醫療產業的立場 http://goo.gl/hp6ER5 投信業者分析,短期由於美國總統大選交鋒,使不確定性增加,導致美國醫療基金維持在相對低點,一旦政治因素消除,因基本面仍維持良好,預料將有所表現,投資人不妨逢低逐步加碼,或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登場,兩黨候選人對醫療產業政策的討論,是近期衝擊醫療保健產業股價的重要因素。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借鏡歷史經驗,每逢美國總統大選,第3季以生技和醫療器材績效表現最佳,而醫療服務和製藥表現則落後,建議投資人,可以選擇平衡布局各次產業的醫療基金,投資時間可設定至少一到兩年,以定期定額策略,降低選時風險,提高投資報酬。 江宜虔認為,藥價議題為民主、共和兩黨的討論重點,研發新藥投資成本高,成功率低,參與創新研發的營運風險,勢必將反映在後續藥價上面。 而且高藥價是自由市場機制下必然產生的結果,美國一向鼓勵創新研究發展,調控藥價的政策,應該是難以推行。 因此,在基金操盤時,已採行逐步加碼具創新內涵的生物科技產業,以及部分大型製藥廠。 受到不少投資人關注的歐巴馬醫療改革,即可負擔健保法案(ACA),江宜虔解讀,從2012年6月由最高法院判定其合法性以後開始實施,預期這項法案將使3,000萬人受惠。 儘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主張推翻該項法案,隨著更多選民將受惠自該法案,預期該法案實際被推翻的可能性不高。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表示,逼近美國總統選舉,藥價議題新聞頭條風險可能牽動生技醫療類股股價波動,但評價面優勢將收斂下檔風險。 預期國會可能會通過一些細微的法案且會有更多市場化改革,著眼藥物研發是過去數年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突破性療法的原因,仍有許多疾病需要新療法或藥物,政治力量應不會想要付出全面扼殺生技產業研發意願的代價,以大幅壓低藥價。 江宜虔補充,醫療基金仍值得長期投資,投資時間可設定至少一到兩年,在基本面撐腰下,醫療基金下半年反彈可期。 ---------------下一則---------------  奧運加持 巴西股喊衝 賽事前後平均漲逾一成2016/08/04 07:17:4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事6日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場。回顧過去20年奧運主辦國股市在賽事前後表現,受惠賽事引爆的觀光及消費商機,主辦國股市往往志氣高昂,不論賽事前後,股市平均漲幅超過一成,後一年勝率更達百分百,上漲潛力備受矚目。 觀察過去五屆奧運主辦國在賽事前後的股市表現,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為應付賽事期間對運動場館的需求,主辦國加碼基礎建設支出,不但對於GDP產生貢獻,也激勵股市上漲,因此賽前一年,主辦國股市平均漲幅便達33%,勝率高達八成;而賽後一年在觀光與消費大幅成長帶動,仍有32%的漲幅,上漲機率更達100%。 本屆主辦國巴西,受惠奧運,投資能見度大增,加上原物料價格自今年初谷底翻揚,帶動巴西貨幣回穩,巴西黑奧兌美元今年來升值21.6%,與匯市高度連動的股市同步走揚,統計巴西聖保羅指數迄今大漲將近三成。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奧運除了旅遊觀光商機,特別重視所謂的「綠色奧運」,環境改良和城市綠化已是盤面的新興族群,此外,考量巴西基本面有待改善,類股操作可留意較不受經濟疲軟衝擊的必須消費、獲利續增的外銷族群。 野村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也提醒,巴西經濟尚未回穩,預期股市仍有波動風險,建議積極型投資人不要過度追高,逢低可以定期定額介入,或是多元布局來參與表現,並保持對於政經事件的敏感度。 ---------------下一則---------------  新興股三利多 吹漲風2016/08/04 07:30:3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新興股市近一個月表現 http://goo.gl/yCr28Q 英國脫歐雖然使全球股市震盪加劇,但因市場預期國際主要央行將加大貨幣寬鬆力道,延續低利環境,促使資金持續轉進收益較佳的新興市場,近一個月新興股市呈現普遍上漲的榮景,以巴西大漲逾16%居冠。 台新投信指出,新興市場最壞情況已過,具資金追逐、外資調升評等,以及政策做多等三大利基,後市上攻行情看俏。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外資今年一反過去對新興市場的保守態度,今年評價趨於正面,如JP Morgan認為新興市場可望結束五年熊市。歸結評價轉向原因,包括美元偏弱,新興市場高殖利率持續吸金;原物料價格止穩,有利原物料出口國,以及中國經 濟趨於穩定。 另外,Morgan Stanley在Fed延後升息與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符合預期下,也調升新興市場股票至中性。 王昱如指出,近一月漲勢最凌厲的巴西,主要是外資看好該國新政府所展現的財政改革決心。 另外,印度也是政策積極作多的國家,官方大力改善內部結構,如2017年預算著重於刺激農村就業與消費,以及對於基礎建設的投資增加,有助於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 至於新興股市的指標中國,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中國下半年仍有穩增長寬鬆及滬港通等議題,近期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指出,8月公布深港通機會大,預計最快10月正式開通。 擴大滬港通額度及標的也在規劃內,今年全球大消費板塊整體迎來價值重估,A股當中估值有盈利的大消費類板塊,投資人可持續關注,包括汽車、醫藥、食品、旅遊及商貿零售業的藍籌龍頭股。 王昱如表示,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產生的市場變數下,國際主要央行為減緩對經濟的衝擊,可望再延續寬鬆的貨幣政策,資金持續尋求高收益的市場,新興國家股市可 望受惠,看好國會有望通過GST法案以及通膨穩定的印度、經濟改善的泰國、受惠油價上揚推升經濟的俄羅斯及有信評調升機會的匈牙利。 ---------------下一則---------------  8月全球強市 新興股常勝2016年08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00年以來8月表現佳股市 http://goo.gl/Fz5VLr 根據Bloomberg統計,2000年以來每年8月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前四名,由新興股市的俄羅斯、泰國、巴西、印度包辦,大贏成熟股市,且依 IMF的7月最新經濟展望報告,新興國家經濟前景改善,可望自底部回升,新興亞洲更受惠基本面穩健吸引資金回流,後市布局新興市場基金有利可圖。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從政策動向來看,巴西新總統就任後已透過減少政府支出方式,將2017年預算赤字占GDP比重由目前10%降至約2%,新政策出台後可望進一步控制服務與政府管制價格,降低通膨升溫壓力,股市未來續漲可期。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泰國軍政府在去年下半年釋出消費刺激政策,成果已逐漸發酵,在政策加持及內需成長帶動下,經濟動能可望持續增溫,進一步激勵股市表現。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認為,亞洲在政策面帶動下短期週期回升,有利後續整體股市走強,上半年股市出現賣壓修正,相較於去年不明顯,尤其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佳,且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續看好亞洲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外資今年以來流入新興亞洲,印度是重點市場,主要因基本面佳,經濟穩定,激勵SENSEX指數創新高;全球央行寬鬆不變,印度經濟今年可望維持高增長及改革持續,外資加碼可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也說,印度改革政策持續下,經濟結構改善,通膨數據和匯率相對穩定,加上企業獲利成長,今年來備受外資青睞。 展望後勢,印度傳統節慶消費旺季來臨,加上商品暨服務稅法(GST)法案可望通過,有利政府控制預算,再為印度股市挹注利多。 ---------------下一則---------------  資金浪潮席捲 債券組合基金有賺頭2016/08/04 07:20:1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主要信用債殖利率 http://goo.gl/isOAAK 日本央行未如期擴大寬鬆政策,投資人從日本債市轉向其他債市,推升主要債市連續四周全面獲得淨流入。基金業者表示,在資金浪潮席捲債市下,可留意債券組合基金,掌握多元券種表現機會。 根據統計,全球主要債市近一月全面獲得資金追捧,投資等級公司債買氣不墜,連續第21周吸金,高收益債連續四周吸金,新興債買氣也連六旺,推升全球債券價格。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觀察目前金融市場債券基本面,至7月底債券價格皆較過去10年平均價格高,不過歐美亞高收益債券有效殖利率介於 3.75%到6.62%,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也有2.98%,代表全球投資人為了尋找高殖利率資產,讓債市氣氛熱絡起來。 李家豪指出,美高收利差持續收斂,但仍高於10年平均的481個基本點,利差還有縮窄空間;ECB購債行為有助歐高收債券價格上揚;至於新興亞洲,今年 GDP估計成長5.8%,利率水準向下,有助減輕企業營運負擔,基本面繼續改善,吸引資金進駐亞高收市場。在各國央行積極營造寬鬆氛圍下,可透過債券組合 基金抓住多元債券表現。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表示,債券組合基金以全球角度布局,視景氣市況適時調整配置來增進收益,並控制波動,解決投資人想追收益但又無法承受波動,或面對各類債市輪動,卻不知如何掌握的困擾。 此外,由於成熟國家公債、信用債市及貨幣市場彼此為負相關或低度相關,若部分市場表現不佳,仍有其他債市具上漲動能,透過靈活配置提高投資效率,也是債券組合基金的優勢。 周上順認為,近期商品指數走勢與新興美元債信用價差出現背離,顯示短期市場不確定性仍在,但整體而言,全球央行陸續降息,殖利率相對較高的高收益債、新興債,料將吸引資金,是布局全球債市不可或缺的要角。 ---------------下一則---------------  中高收債指數 強彈逾7% 2016年08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美銀美林最新報告,過去一周機構投資者持續由全球股票基金撤回資金,轉投新興債,激勵新興債買氣上衝,中高收指數從今年1月低點至7月底漲逾7%,55檔中高收債基金有13檔超過5%的表現,在美國緩升息、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風險偏好下行,大陸PMI上升及景氣擴張等國際環境下,大陸債市後市續看好。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大陸7月全國百城住宅均價月成長1.63%、連續15個月上漲,年成長12.39%、連續12個月上漲。主要城市未來房市供給下降有利房價穩固,房產開發商上半年已達成年度銷售目標59%,有利開發商財務體質,加上房貸未出現疲弱跡象,市場有望超預期,房市增長有望穩定,有利債市穩健向上。 宏利中國點心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指出,大陸在政策推動下,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據表現不錯,國內經濟短期底部逐漸浮現,市場風險偏好改善,且債券供給持續減少,對點心債形成支撐。整體而言,債券價格上漲抵銷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有利於點心債部位獲利,但應留人民幣匯率波動,如果幅度加大,宜採取保守策略以對。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認為,人行降準降息,境內多數企業海外市場贖回已發行債券,轉為境內籌資降低成本,使得境外債供給量減少,但QDII與RQDII資金持續釋出,點心債需求依然暢旺,進一步推動點心債指數續揚,並以高收益債最受青睞,今年來指數漲幅超過8%;後市仍是官方主導經濟,在貨幣寬鬆政策持續前提下,有利中高收表現。 中高收指數進入8月後站上所有均線;曾咨瑋強調,在未來風險偏好續高下,且債券技術面供不應求,未來如發行新債,票息勢必低於舊券,支撐現有債券價格續看漲。 ---------------下一則---------------  亞債穩健 市場聚焦2016/08/04 07:20:4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英國央行今(4)日將公布利率決議,可望擴大刺激力道,歐、日央行9月也將評估是否採取進一步寬鬆措施,全球資金派對可望延續。法人認為,資金將持續追捧高收益資產,其中亞洲國家信評水準優於東歐和拉美,亞債有機會成為債市焦點。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美聯準會升息步調放緩,對債市仍然利多,包括南韓、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多數亞洲企業擁有投資等級以上(含BBB-以上)信評等級,現金產生能力較佳,現金債務比也為各區域企業中最佳,債券表現相對穩健。雖然英國公投脫歐讓全球經濟陷入不安,但對亞洲國家實質影響有限,更使新興經濟體表現改善,與開發經濟體的差異拉大,吸引資金轉向新興市場,亞洲地區同步受惠,建議投資人可選擇較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債。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由於企業財務改善,摩根大通證券下調今年亞洲高收益債券違約率至1.8%,低於新興市場整體的3.5%,也低於全球高收債的6%。今年以來亞債已發生的違約為0.9%,低於其他市場違約率。 此外,亞債持有人中,亞洲在地投資人占比近75%,並有逐年增加趨勢,顯示在地投資者比重高,不易受國際事件干擾,資金進出大起大落,顯見亞債本身的穩健性。 基金業者表示,亞債今年來漲勢強勁,殖利率來到歷史新低,利差和2014年低點相去不遠,後市漲勢可能暫歇。建議持有亞債的投資者先續抱並觀望聯準會動向;空手投資人則可待拉回再買進。 ---------------下一則---------------  經濟成長力強 亞債續旺2016年08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亞債新券發行金額預估較去年下滑2成 http://goo.gl/rv5OXc 英國公投脫歐負面效應持續發酵,加上歐洲恐怖攻擊頻傳,東歐地緣政治風險和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國際貨幣基金(IMF)近來調降今、明年的全球經 濟成長率預估值。但IMF指出,英國脫歐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甚微,新興亞洲的經濟活動依然強勁,預估2016年全年新興亞洲的經濟成長率可維持在6.4%的 高檔,經濟前景相對其他地區樂觀。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新興亞洲國家經濟可望維持相對強勁的成長,新興亞債前景依然相當值得期待,一來為保持經濟持續成長,今年來多數亞洲央行一再降息,包括印度、印尼、南韓和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近來都陸續調降基準利率,可望推升亞債持續上揚。 二來根據外資券商JPM統計,2016年上半年亞債發行金額為7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預估今年全年發行金額約1200億美元,將較去年減少約20%。在資金持續流入而供給持續吃緊的情況下,亞債利差有進一步收斂空間。 施宜君指出,以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為例,目前亞洲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水準約3.45%,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為6.37%,相較於德國10年期公債水準約在0.01%,日本10年期公債已落入負值為-0.23%,亞洲債券殖利率享有優勢。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固定收益部投資長彭德信指出,在全球與亞洲經濟成長走弱下,亞洲債市投資機會以美元計價的公司債較受青睞。然而,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也有潛力,例如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馬來西亞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殖利率,相對區域內相同評級債券更有吸引力。 ---------------下一則---------------  高收益型夯 今年來漲12% 2016/08/04 07:18:27 經濟日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今年高收益債市好風光,漲幅驚人,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今年來漲幅達12%,且日前一度改寫歷史高點,讓高收益債投資人全數獲利。 再從資金動向看,摩根投信指出,高收益債市今年可說是「逆轉勝」的一年,一反過去三年資金淨流出頹勢,統計2013年至2015年高收益債市經歷全球資金淨流出,整體失血量超過450億美元,然而自今年起,全球資金再度重返高收益債市懷抱,轉賣為買,替高收益債資金動能再添柴火。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指出,今年來高收益債市回補36億美元,扭轉過往失血窘境,不過與過去三年逾450億美元淨流出的龐大資金相比,後續仍有很大資金回流空間,有利進一步推升高收益債指數攀歷史高點。 此外,自英國公投脫歐後,全球再掀一波寬鬆浪潮,讓殖利率逾7%的高收益債市特別吃香,羅伯.庫克表示,包括日本、歐洲及新興亞洲等國家,相繼推出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同時也壓低了公債殖利率,目前全球高達75%的公債殖利率在1%以下,資金在低利環境中尋求收益時,自然會優先考慮收益率誘人的高收益債市。 羅伯.庫克說明,即使高收益債指數今年改寫歷史新高,整體高收益債並未出現投資過熱或基本面轉壞跡象,截至7月底,高收益債信用利差為617bps,此信用利差水準近似美國景氣陷入衰退時的違約水準,但事實上,目前高收益債實際違約率只有3.78%,考量目前高收益債違約率不高且信用利差仍位於過度擴張水準,投資人宜適量布局。 不過,羅伯.庫克提醒,目前高收益債違約集中在能源與礦業兩大產業,鑒於全球商品價格仍處低檔水位,預料後續能源及礦業公司仍會有違約事件,投資時宜避開這兩大產業。同時,為避免市場黑天鵝再次造成市場大幅震盪,挑選高收益債基金應該嚴守三大原則:第一、長期績效前段班,但波動後段班;第二、配置B級或BB級等信評較穩健債券;第三、配息率穩定。 整體而言,羅伯.庫克認為,隨市場情緒好轉,高收益債信用利差近期大幅收斂,未來在低利率、低違約率及資金回流的加持下,高收益債仍具資本利得潛力,而目前整體高收益債市中,又以美國高收益債信用利差空間最大,高於新興市場、亞洲及歐洲,是未來最具利差收斂空間的券種。

小媽精選1050803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3日
公開
4

國人加碼 首選股債平衡基金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定期定額加碼投資前5名基金 http://goo.gl/ZBFGDZ 根據摩根資產管理針對定期定額投資人加碼基金類型的最新調查,分析投資人願意加碼的基金類型,「多重資產或股債平衡基金」再度蟬聯國人加碼首選,中國基金投資熱度雖略見降溫,仍以10.40%拿下加碼亞軍,高收益債人氣也以6.36%擠進前段班。 多數法人建議,投資人下半年宜以平衡型基金因應市場多變。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表示,受美國聯準會今年來暫緩升息及全球央行可望進一步加碼寬鬆激勵,國際投資氣氛轉趨樂觀,激勵多國股市紛紛吹 起多頭號角,但考量第3季種種不確定性因素與市場雜音,如何在報酬與風險中取得平衡的難度攀升,因而推升投資人加碼股債平衡型基金的意願。 考量未來美股仍將波動,傳統策略僅能藉由減碼風險性資產配置,來減低波動風險,但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指出,「進化版」平衡型基金可透過更多元 的投資工具,在股債資產外,靈活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像是買進基本面佳,且波動低的美國醫療保健防禦類股,在美股勁揚行情下從中獲利,再同步放空美國大型 股票指數,在企業獲利前景不明環境下,提供下檔風險保護,靈活運用多空策略,降低波動,掌握多元獲利來源。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沈 宏達表示,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中仍以亞洲表現最為突出,不論是東協市場、或者近期大幅反彈的印度股市,都是投資市場的焦點。整體來看,由於市場在經過數 年的多頭行情後,目前不少國家股市都來到相對高點,投資風險攀升下,若擔心股票市場波動較大,不妨採用平衡基金作為佈局的方向。 瀚亞全球策 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股票與債券的動態配置,是傳統平衡型基金的操作方式,但在成熟國家公債幾乎進入負利率的情況下,安全性資產只剩下價差, 卻沒有收益;這反而會讓安全性資產不再安全、進而難以替投資人控制波動。所以透過高殖利率資產來控制波動風險,反而成為平衡型基金經理人的首要任務。 方定宇說,沒有控制波動風險,配息收益與資本利得也就失去意義,現階段的最佳平衡策略,還是集中在成熟市場的收益型資產。例如在股票上還是以美國高股息股為 主,一來美股波動比新興市場低,二來高股息股票的波動也較一般成長股低,在控制波動的前提下,高股息股票的股息優勢才能發揮。 ---------------下一則---------------  黑天鵝亂飛 股債都有機會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6月底以來,全球股債市場都有表現,無礙黑天鵝亂飛;隨著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升溫,資金行情發酵,市場資金明顯流向美國和亞洲資產,加上市場高度關注的三個事件都落在第4季,法人認為,目前來看,消息面明顯正向,有利第三季股、債市場表現。 據統計,下半年以來,在量化寬鬆政策支撐下,全球資金版塊大挪移,資金開始回頭加碼新興市場;美股和美債淨多單也持續,顯示股債都有機會。法人表示,投資人可以採較為積極的股債平衡策略,一方面可利用平衡型基金或組合基金適增加追求潛在資本利得的機會;一方面也可藉由布局信用債,擴大收益機會,同時亦可緩和市場波動可能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綜觀各類股債多元入息資產,到今年6月底的收益率較高者大多仍有4%以上、甚至7%以上的水準,在低利與負利率的趨勢下,凸顯這類有息收入的多元資產相對具投資價值。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儘管全球不乏投資機會,但下半年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投資更要主動靈活,如震盪加大時,可適時提高債券部位或增加避險比例,或當特定區域或市場發生政治風險時,轉往相對穩健的市場。 群益金選報酬平衡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表示,投資市場走了多年牛市後,今年投資人明顯感覺到震盪加大,也讓平衡型商品愈來愈受到青睞,因為平衡基金不管市場如何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適當調整股債比例,都有助投資組合效益。 張俊逸指出,持續看好全球股市,但市場波動增加,透過平衡方式進場,既能掌握股市漲勢,又能獲取債券收益,並有效降波動風險。 ---------------下一則---------------  轉機題材加持 這些國家股市有望續漲2016/08/03 07:15:0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8月行情向來清淡,全球股市跌多漲少。不過,根據彭博統計,2000年以來俄羅斯、泰國、巴西、印度8月平均繳出正報酬,這些市場今年以來也因為「轉機」題材表現亮眼,法人認為後市可期。 根據IMF 7月公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強調包括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前景有所改善,經濟表現可望在今年自底部回升;而新興亞洲受惠經濟穩健增長,今年以來資金回流,反映在股市表現突出。 摩根投信分析,全球市場近期開啟資金派對,新興市場盤整多時,股價淨值比依然比過去十年平均值折價,正因為估值便宜吸引資金關注。當中不少新興市場企業獲利改善,特別是俄羅斯企業盈餘過去三個月上調8%,上修幅度在新興市場最高,股市評價卻是最低,綜合來看,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俄羅斯。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巴西在新總統就任後,已透過減少支出的方式,把明年預算赤字占GDP比重由目前的10%降至2%,加強控制服務與政府管制價格,希望能壓低通膨壓力。 根據機構預測,巴西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從-3.8%上修為-3.3%,明年轉正成長0.5%,代表市場表現將持續改善。 ---------------下一則---------------  投資人驚喜 巴俄股今年來漲逾20% 2016/08/03 07:16:5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00年以來8月表現最佳前十大股市 http://goo.gl/6ieVfU 今年以來,全球新興市場反彈,基金業者分析,受惠於貨幣政策支持、美國資本支出改善、巴俄兩國走出深度衰退及長期資金湧入,後市持續看好。 新興股市落後成熟股市多年,今年以來揚眉吐氣,尤其巴西狂漲三成,俄羅斯大漲兩成多,更讓投資人驚喜。在今年以來漲幅前十大的全球主要股市中,有七個是新興市場。 群益投信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公布的經濟展望報告,儘管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再度下修,但仍維持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估值不變,且強調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前景改善,新興國家經濟可望在今年自底部回升。 百達資產管理也認為,過去一段時間原物料與能源價格走揚,金磚四國中褪色的巴西與俄羅斯終見基本面改善,兩國終於走出深度衰退的困境。 百達分析,美國升息議題與貨幣市場基金政策調整可能影響融資成本,但預期在12月前升息的可能不高,有利風險資產。此外,日本、中國、英國與歐元區都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改善全球流動性狀況。 百達表示,美國資本支出增加,帶動製造業活動趨穩,經濟成長率可能優於2%的預期。美國消費需求強勁,也擴散到部分亞洲經濟體,嘉惠相關國家產業。而中國金融環境趨穩,也使周邊國家得以喘息,有利基本面改善。 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統計,投資人已開始改變長期部位減碼新興市場的現象,自英國退歐公投後,已有83億美元湧入新興市場股票,這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2013年9月延後量化寬鬆(QE)退場事件以來最高的規模。 雖然巴西與俄羅斯漲幅大,但不少資產公司仍最看好亞洲。瀚亞亞太豐收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亞太(不含日本)股市已經打底長達五年,評價面來看非常便宜。 ---------------下一則---------------  經理人:中小股將先盛後衰2016/08/03 07:11:2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2016上半年台股上漲3.9%,但中小型基金平均卻只上漲3.5%,主要是外資偏好大型權值股,中小型股相形失色。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卻在上半年交出10.8%佳績,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認為,下半年中小股走勢將「先盛後衰」,行情延續取決於國際盤勢。 今年是中小型基金操盤不易的一年,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卻在上半年交出10.8%佳績,在同類型基金排名第四,2015年榮獲Smart智富基金獎、台灣金鑽獎,周俊宏本身則七度獲得國內基金獎。 周俊宏表示,台股今年以來走出不一樣的行情,從總統大選、新政府上任,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前夕,市場態度總是不樂觀,台股卻屢次強彈,之所以比想像還來得好,除高殖利率優勢,政策積極做多,政經局勢趨穩,也吸引外資停留,基金順勢操作,創造了超額報酬。 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的時程已經推遲到年底,周俊宏認為,7至8月資金動能旺盛,不必擔心看多,9到10月觀望FOMC會議、義大利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操作宜保守,待選後至年底FOMC會議前,台股可能還有一波行情,整體走勢偏多看待。 經過沉澱的中小型股,有機會展現攻勢,特別是題材跟業績護航的績優股,資金輪動,可望重獲青睞;不過愈接近年底,國際變數愈多,中小型股能否延續漲勢端視行情變化。類股操作鎖定六大主題:電競�VR、中國品牌手機、反聖嬰、汽車電子、安全監控,與新崛起的電子標籤、黑膠唱片商機。 周俊宏指出,娛樂意識抬頭,遊戲已是不能忽視的題材,電競市場匯聚了龐大的人流跟金流,全球電腦品牌都致力擴充產品,甚至強打結合電競與VR的設備,從Google搶進可見一斑,同時不少台廠供應鏈在今年大方發放股利,擁有高息題材護體,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 ---------------下一則---------------  7月台股基金漲幅 打敗大盤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受到美股持續創新高的加持及國內大型企業第2季財報表現亮眼激勵,7月台股強勢表現,觀察同期144檔台股基金績效,143檔正報酬,平均績效4.19%,大勝大盤的3.67%,其中93檔打敗大盤,一般股票型、上櫃型、中小型、科技型各類型基金都十分亮眼。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指出,第3季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及新品發表的旺季,傳產股則集中在汽車零組件族群,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認為,目前台股走勢反映第3季甚至下半年展望,從企業獲利角度來看,2016年整體企業獲利將呈現年度負增長,但第2季衰退幅度大減,市場預估第3季獲利年增長率將翻正,可望帶動第3季台股表現。 至於產業布局,建議科技股的半導體、Macbook及手機相關族群。 日盛新台商基金經理人祝以諾表示,熱錢並無退潮跡象,只要國際未出現重大利空,中長期偏多趨勢應不易改變,後續成交量如能持續有效放大,指數將有機會突破區間整理再往上攻。 台股在摩台結算後進入8月財報公佈空窗期,9,000點回檔不明顯且量能未失控,選股建議第2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且股價基期低的個股。 法人指出,台股後續關注5日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提供判讀美國升息步調的參考數據,產業重點包括半導體、物聯網、智慧節能及金融股,均為市場留意的重點產業。 ---------------下一則---------------  澳洲央行降息1碼 再破底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央行(RBA)周二宣布降息1碼,盼藉此提振位處低點的通膨以及逐漸疲軟的就業市場,一些經濟學家預料,若通膨持續低迷,澳央行仍有可能再降息。 受到降息影響,澳元貶值0.4%,報0.7509美元兌1澳元。 澳洲央行周二開會後決議將現金利率調降1碼至1.50%,再創歷史新低,為今年5月以來再度降息。此結果在市場預料之中,彭博新聞調查25位經濟學家看法,約有20位預測此次會降息。 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指出,「央行理事會認為,透過此次會議的寬鬆貨幣政策,通膨日後將重返目標值,並可改善經濟持續成長的前景。」 澳洲上周公布,第2季核心通膨率為1.5%,遠低於央行訂的2∼3%目標區間。決策人士擔憂,低通膨可能影響薪資和民間定價行為。以澳洲央行目前預測,通膨最快要到2018年中才可能重返目標區間。 澳洲今年每月平均新增約7,000就業人口,也遠低於2015年下半每月平均創造的逾3萬就業機會。 澳洲財政部長莫瑞森(Scott Morrison)否認降息意味經濟出現陷入困境跡象,並強調澳洲經濟成長仍達3.1%。史蒂文斯則表示,此舉不太可能讓房市過熱。 摩根大通資深經濟學家加爾曼(Ben Jarman)認為,低通膨將持續一陣子,接下來發布的通膨數據,會促使澳洲央行採取更多行動,時間點很有可能在明年上半。 凱投宏觀首席經濟學家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從澳洲央行的聲明來看,顯示央行目前比較不擔憂房市風險,這也意味央行可能預備進一步降息。 澳洲央行自2011年11月以來已降息300個基點,藉此提振經濟成長。澳洲先前歷經礦業旺盛投資的榮景,如今致力轉型為非資源成長帶動的經濟。 ---------------下一則---------------  日銀未擴大寬鬆引爆拋售潮 日債跳水 4天跌幅13年來最大2016年08月03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日10年期公債殖利率4天上揚紀錄 http://goo.gl/c1DDqm 受日本銀(央)行未大舉擴大寬鬆貨幣的衝擊,日債周二持續面臨拋售潮,推升各天期公債殖利率全面揚升,其中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高一度逼近正值,創4個半月新高,最近4個交易日總計狂飆23.1個基點,創13年來最大漲點紀錄。 周二殖利率創4個半月新高 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連動關係。日10年公債殖利率周二收-0.056%,創4月27日以來收盤新高,單日上升7.9個基點,盤中最高一度來到-0.01%的3月16日以來最高,當時也是該指標債殖利率最近一次保持在正值。 值得注意的是,日銀目前的政策基準利率為-0.1%,周二也是日本10年公債殖利率自6月8日以來首度收盤水位高於日銀的政策基準利率。 日指標公債殖利率上周三才觸及-0.295%的歷史新低,但之後便開啟這波近13年來最大揚升走勢。 總計從上周四到本周二收盤,10年公債殖利率一共暴升23.1個基點,創2003年9月以來4個交易日的最大漲點,並為史上該交易天數的第7大漲點紀錄。 摩根大通駐東京資深經濟學家足立表示,之前進場買進日本公債的投資人主要是預期日銀將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未料日銀上周五決策僅增加股市的資產購買手筆,並無新的寬鬆動作。 日銀總裁黑田宣布9月決策會議將對日銀貨幣政策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包括足立在內的市場專家認為黑田此舉等於是宣告下次會議定會擴大寬鬆,但有另一派的專家解讀為日銀貨幣政策已面臨極限的困境,再降息的空間與可能性愈來愈少。 足立指出,由日債行情顯示市場投資人的看法偏向後者,之前因市場預期日銀會降息導致日債殖利率迭創歷史新低,如今反映市場預期日銀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下滑,殖利率才會觸底強彈。 周二加重日債賣壓的另一個原因是財務省標售10年期新債,結果市場認購需求意外疲弱,最低得標價格落在101.19,得標利率達-0.02%。 ---------------下一則---------------  日股基金回神 報酬率跳高2016/08/03 07:17:1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受到市場對日本寬鬆政策的預期,日經225指數近一月有6%漲幅,使得日股基金拋開上半年陰霾,7月的績效表現強勁。 法人指出,日本央行的寬鬆力道雖不如市場預期,但日股有基本面題材護體,仍然值得期待。 根據Morningstar統計,相較於上半年相形失色的表現,49檔境內外日本股票基金7月平均上漲3.8%,更有逾半基金的漲幅優於大盤,展現選股的功力。 瀚亞投信海外股票部主管林元平指出,短線受政策影響,日圓升值幅度高於市場預期,日股短期內將隨日圓走勢呈較大區間波動。但在保守的預估下,日企今明兩年EPS可望有平均7%的增長,只要日圓未劇烈轉強,日股可望在現今位置逐步築底回升。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迪恩.凱許曼(Dean Cashman)表示,日股經歷上半年沉寂後,有不少股價遭到低估的股票反而提供良好的投資機會,整體日本股市股價淨值比僅約1.2倍,低於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歐洲及美國等市場,不僅如此,企業持續從事庫藏股買回,以及配發股息等有利於股價的行動,都對日本股市有利。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日本央行再透過貨幣政策,像是透過擴大購債、購買風險資產與負利率等方式來刺激經濟效果已相對有限,市場已將期待放在本周公布的財政刺激方案細則。 水澤祥一表示,安倍政府振興經濟政策規模將達28兆日圓,計畫將包括財政投資與貸款融資計畫、10.7兆元磁浮鐵路、大型港口、碼頭等基建、對特定收入公民發放每人15,000日圓、投入10.9兆元協助中小企,以因應英脫可能經濟衝擊,因此投資必須跳脫大盤、著重選股,參與日本中長線投資題材與改革契機。 ---------------下一則---------------  歐銀行股哈啾 全球股市嚇跌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金融股出現新一波跌勢的衝擊,全球股市周二陷入低氣壓,日股大跌1.5%,歐股挫低1%,美股早盤同步開低。但油價強勁反彈構成支撐。 華爾街3大股市周二跳空開低,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2%至18,365點,可能出現連續第7個交易日收黑,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則分別挫低0.2%與0.3%;歐股部份,德國與法國股市均重挫約1.2%,英國股市則下跌0.3%。 國際油價周一重挫4%,此波從高點反轉下跌以來累計跌幅超過2成,宣告跌入熊市;周二盤中歐美油價反彈逾2%,紐約指標期油升至40.87美元,布蘭特原油達43.12美元。。 不過分析師警告,全球原油供給持續增加將摜壓油價短線下探35美元,並對能源產業與其債權銀行帶來新一波營運壓力。 此外,歐股則是受到銀行股大跌的拖累,主要利空在於上周五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義大利銀行股恐需增資,以及市場擔心歐洲金融業的獲利能力。 倫敦券商Peel Hunt股票交易員安揚(Dean Enyon)表示:「不論是義大利、西班牙,還是葡萄牙,整個歐洲的金融業都受到壞帳問題疑慮的衝擊,近來銀行業相繼發表偏空的財測與部份銀行驚險通過壓測,都使產業前景更加悲觀。」 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在股價重挫5%後,周二已暫停交易,德國商業銀行則因發布獲利預警盤中股價暴跌8%,瑞士信貸與德意志銀行則因遭Stoxx 50歐股指數剔除,股價分別大跌6%與3%。 日本安倍內閣周二通過28兆日圓的經濟振興方案,但日經指數收盤大跌1.5%,澳洲央行為刺激經濟也宣布降息,然而澳股還是收低0.8%。 券商Robert W. Baird首席投資策略師畢托斯(Bruce Bittles)指出:「全球股市這波多頭行情一直以來都是靠全球央行強打流動性所推升,並無企業獲利成長的基本面支撐。」 ---------------下一則---------------  美個人支出連3月成長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6月個人支出較5月成長0.4%,優於華爾街日報調查分析師預期的0.3%月增幅,且是連續第3個月成長。儘管6月個人所得月增幅0.2%不如預期,但消費者樂於花錢仍對國內經濟形成正面推動力。 美國個人支出繼4月月增1%後,5月再度月增0.4%,且至今連續3個月增幅都超越個人所得增幅。華爾街日報調查分析師預期6月個人所得月增0.3%,但實際增幅不如預期。 在個人所得成長有限但消費持續擴大的情況下,6月個人儲蓄率從5月的5.5%降至5.3%,創下去年3月以來最低點。 周二報告也顯示,國內至今尚未出現顯著的通膨壓力。被聯準會(Fed)視為通膨指標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在6月月增0.1%,即便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幅也只有0.9%,與聯準會設定的2%通膨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美國通膨率至今已有超過4年低於上述2%通膨目標,主要是先前國際油價大跌造成通膨率偏低,直到今年初油價開始回穩後才稍有起色。 周二報告顯示,排除波動劇烈的食品及能源價格後,6月PCE核心物價指數月增0.1%,年增幅1.6%則維持在今年3月以來的水平。 聯準會自上一回決策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後,便密切關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美國GDP有三分之二來自消費支出。儘管政府先前公布第2季GDP季增年率僅1.2%,但這段期間消費支出創下1年多來最大增幅,彌補企業與政府支出下滑。外界因此認為,個人支出若能持續成長,將提高聯準會在年底前升息的機率。 ---------------下一則---------------  近1月平均報酬7.57% 美股基金績效 勝3大指數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信美股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PAc28N 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佳,零售銷售月增高於預估值,7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52.9,創2015年10月以來新高,顯示美國經濟復甦不變,且美股第2季財報不錯,激勵三大指數聯袂上漲創新高,投信發行美股基金受惠水漲船高。 統計投信發行美股基金近一月平均報酬7.57%,績效佳的更超過1成,漲幅優於美股三大指數,表現亮眼;法人強調,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下,美股後市中長期仍持續看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近期美國企業陸續公佈第2季財報,在100家已公布財報的S&P500公司中,有73%公司獲利高 於預期;根據高盛預估,S&P500企業的EPS成長率在第3季和第4季將轉為正增長,且表現逐季改善,未來呈現高度獲利成長性,有利後市表現。 此外,下半年成長股可望出現落後補漲契機,具備評價及獲利面優勢新創類股是優選,產業可關注科技、醫療生技、非核心消費等類股。 日 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美國目前多數企業財報優於或符合預期,Apple法說略優於預期,預期iPhone7拉貨旺季來臨,市場正面看待蘋概股, 可尋找與iPhone新機相關的低基期股票與利基型IC設計等低基期概念股,從補庫存過渡持續到旺季效應的半導體,留意股價未表態成長標的,盤面仍回歸第 2季財報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認為,7月底花旗美國經濟驚奇指數攀升至43.1,創2014年9月以來新高,顯示近期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多優於預期,6月成屋銷售及新屋銷售分別創下9年及8年多來新高。 ---------------下一則---------------  新興市場 有錢途2016年08月03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票股息貢獻度 http://goo.gl/zmRkmx 參考經驗,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新興市場不管是在哪一個時期,股息都占股票總報酬一定的比重,在各個階段,股息占每年年化報酬率的比重至少都是在8%以上,法人指出,這顯示未來投資新興市場,股息在穩定總報酬的表現上扮演重要角色。 觀察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1987∼2016年上半年間,含息的累積總報酬達1,649%,其中來自股息貢獻的報酬率達914%,明顯優於同期價格報酬的734%;而且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裡,93%的成分股都有發放股息。 但也不是每個新興市場國家股息發放水準都是一樣的。目前發放股利比較高的國家,包括捷克超過8%、俄羅斯接近5%、台灣也有4%以上。 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高庫納(Kunal Ghosh)表示,今年對新興市場最好的事就是英國脫歐,提升新興市場的投資吸引力,尤其是高息股的投資機會,而投資新興市場高股息股票,其中一個優勢就是投資人不用擔心市場波動,因為高息股票可望強化下檔保護。 高庫納表示,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2012∼2015年3年下來,股價變動雖對累積報酬提供-13.3%的貢獻度,但股息卻提供了10.6%的正貢獻度。由此可見,股息對於穩定投資組合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由於聯準會7月底利率會議後的聲明顯示美國經濟前景的短期風險降低,加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推出規模28兆日圓的刺激方案,在全球政策寬鬆方向不變的激勵下,帶動新興股市周線上漲。 區域選擇方面,由於新興亞洲的基本面相對穩健且政策利多不斷,除此之外,根據瑞信的研究報告顯示,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未來12個月企業獲利預估值上調至0.3%,為2014年4月以來首見上調,顯示亞洲企業獲利前景有所改善。 法人指出,在上述利多的加持下,看好新興亞股後勢,建議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區域選擇上可以新興亞洲為重。 ---------------下一則---------------  美股財報傳佳音 醫療基金可望反彈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醫療類股表現落後全球股市,但法人表示,美國標普500指數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不論是營收或是盈餘,逾8成的醫療保健成分股優於預期,是十大類產業中表現最佳的,在基本面撐腰下,醫療基金下半年反彈可期。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生技股上漲爆發力強,但短期急跌機率也高,以2010年為例,生技股上半年跌12%,下半年就漲了17%;根據2000年以來的統計,如果上半年生技股下跌,則下半年上漲機率為80%,投資人現階段可適度調高生技的投資比重。 江宜虔認為,時序進入8月,綜觀醫療保健產業的四大次產業,生技類股的確有收復失土的趨勢,隨著醫療產業財報公布進入高峰期,一向被解讀是產業風向球的嬌生已率先公布財報,獲利、營收均優於預期,為財報季開啟了好采頭。 參考經驗,每逢美國總統大選,第3季以生技和醫療器材表現最佳,建議投資人選擇平衡布局各次產業的醫療基金,投資時間可設定至少一到兩年,以定期定額策略,降低選時風險。 摩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表示,美國企業目前正值第2季超級財報周,根據湯森路透預估,美國整體企業財報在能源股虧損的拖累下,第二季獲利年增率衰退3%,反觀醫療保健企業因本身具有防禦特質。 醫療保健業除了獲利能見度相對較高,現階段估值也極具吸引力,瑪登(Anne Marden)指出,生技股股價經大幅拉回整理後,S&P生技指數本益比回落至21倍左右,創下逾兩點多來新低水準,且仍較美股大盤折價,投資價值浮現,因此現階段布局醫療生技基金,正好可以趕上醫療生技產業下一波獲利成長的浪潮。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產業併購案件近期攀升,顯示生技產業經過修正後,吸引力提升,下半年持續看好癌症、罕見疾病、病毒感染、眼科等主要以大型生技及特殊疾病領域的投資機會。 此外,也看多大型生技股,因為評價相對合理、展望穩定等;另具有併購題材、現金流相對穩定及投資風險相對較低的大型製藥公司,也有投資機會。 ---------------下一則---------------  高息資產旺 亞洲具雙高優勢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新興亞洲債今年以來表現亮眼 http://goo.gl/z798Lg 負利率加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投信業者今年以來新募基金仍以平衡型為大宗,但隨英國退歐引發歐美政經變數的擔憂,全球資金開始往評價面偏低,但收益率相對高的亞太區移動,看好此趨勢,目前有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等7檔瞄準亞洲投資潛力基金,將於下半年募集。 根據國際信評機構惠譽統計,隨英國公投脫歐事件影響,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已達11.7兆美元,占全球固定收益資產近四分之一,迫使機構投資人在配置資產時,開始往收益更佳的海外債市,以及穩定性相對高的高股息股票移動。 包括南韓、台灣、泰國、越南等股市,已連續三周獲外資淨買超,亞洲新興債也連續三周淨流入。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協管經理人陳姵穎表示,隨亞洲企業獲利成長、整體債信評等較其它新興市場佳,及供需緊俏等有利因素推動下,現在正是亞債最佳投資機會點,預期各國央行仍有降息空間,及部分國家如印尼等主權債具信評調升機會,亞債後勢看漲。 目前包括印度、印尼、大陸、南韓等都由改革派當家,政府力拚經濟轉型、政策開放投資及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帶動,亞洲高股息企業提供平均股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的2.75%,及美國高股息的3.27%,在負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投資價值。 觀察已成立的亞洲相關基金,仍以股票型最多,投資範圍多集中東協、中國及印度等國家;理財專家建議,儘管亞洲題材豐富且受資金青睞,但考量未來義大利公投、 美國總統大選等變數,金融市場波動升高,建議採股債靈活配置、區域分散方式布局亞洲市場,參與股債雙高機會,同時平衡風險。 ---------------下一則---------------  新興債人氣旺 後市俏2016/08/03 07:13:4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與新興股票指數表現 http://goo.gl/FzOgd9 市場期待主要央行擴大寬鬆政策,且預期聯準會(Fed)並不急於升息,配合新興市場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新興債市單周淨流入金額屢創新高,帶動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 法人指出未來隨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動能轉正,新興債市充滿投資機會,商品進、出口國的債市都可望有所表現。 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債券型基金近周流入規模擴大至79億美元,其中連續三周流入資金規模創新高紀錄的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近周再獲34億美元資金流入,累計過去四周共吸金140億美元,創2004年來紀錄新高。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新興市場過去兩年表現不佳,一度拖累新興市場債券表現,不過目前情況已逐漸好轉,JPMorgan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近一年漲幅11.9%,JPMorgan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指數也上漲5.9%。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也認為,目前新興債市的投資機會多,如商品生產國債市可受惠於聯準會不急於升息下美元轉弱、商品市場反彈的機會;而商品進口國如印 度、印尼,公債不僅殖利率居亞洲中之偏高水準,且兩國政府也積極做多欲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企業債券指數今年來漲幅約兩成,為主要國家中表現最佳,帶動拉美債券同步走揚。 永豐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新興市場拉美企業債指數殖利率目前約6.5%,為近一年來低點,相較整體指數高出約150bps,收益率及資本利得空間仍具吸引力,持續看好拉美地區債市表現。 ---------------下一則---------------  陸高收債基金 績效亮眼2016/08/03 07:11:5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在成熟國家負利率環境不斷釋出資金影響下,高收益債券買氣續旺,其中,中國高收益債指數自今年1月低點以來漲幅超過7%,帶動多檔中國高益債基金表現。 統計55檔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有13檔績效在5%之上,其中富邦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更分別有8.7%與8.1%的表現。法人表示,未來在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中國景氣擴張加速下,預期中國第3季GDP仍有機會維持6.5%以上成長動能,避險資產如債券仍然是資金下一步配置主力。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中國主要城市未來房市供給下降,有利房價穩固,相較去年1至6月房產開發商年度銷售目標僅達44%,今年同期表現已達59%,有利房產開發商財務體質,若房貸額度能保持充足,房市將可保持穩定增長。目前中國高收益債券技術面供不應求,未來發行新債的票息勢必低於舊券,對現有債券價格衝擊不大,債券價格仍看漲。 第一金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以姍指出,中高收境內債隨中國推動供給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違約情況獲得改善;中高收境外美元債則受惠於發債量未大增,又有英國脫歐事件帶動美元資產需求,整體中高收後市相當看好。 ---------------下一則---------------  亞洲垃圾債 人氣回籠2016年08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高殖利率債券(俗稱垃圾債)市場規模過去幾年持續萎縮,但投資人追逐較高收益率資產,使得今年來垃圾債市場又恢復人氣。 在超低利率環境刺激較高收益率資產需求增加的同時,相關債券發行量卻不斷減少,讓今年來亞洲垃圾債價格飆漲。價格上漲讓債券殖利率持續下滑,目前美元計價債券的借貸成本已低於年初水準,吸引企業重回債市發行債券,也引來投資人注意。 之前亞洲美元計價垃圾債發行量持續萎縮主因,是過去幾個月來亞洲多國放寬國內貸款條件來提振經濟,像中國垃圾債發行者因為人民幣舉債的成本更低,從而打消發債念頭。 德意志銀行亞洲信用研究部主管阿格瓦爾(Harsh Agarwal)說,信評僅B級的中國不動產商,目前以人民幣發行3年到5年期債券的利率平均在4%到5%之間,低於美元債的7%到8%區間。 尤其當美元走強後,以後還債的成本會更高。今年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升值2.2%,促使不少美元債發行者趕緊贖回美元債,再以利率更低的人民幣發債。 雖亞洲垃圾債市規模已大幅縮水,但全球投資人為尋找更高殖利率資產而投入規模僅976億美元的亞洲美元計價垃圾債市場,讓市場氣氛很快熾熱起來。美垃圾債市場規模達1.726兆美元。 美銀美林亞洲債券承銷業務主管艾舒拉(Devesh Ashra)說,由於全球整體殖利率下降,投資人心須投資亞洲垃圾債等才能找到更高收益率的資產。

小媽精選1050802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2日
公開
7

7月製造業PMI 美、歐維持擴張腳步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7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儘管較前1個月減緩,但仍為連續第5個月擴張。 ISM表示,7月製造業PMI為52.6,較6月的53.2下滑,也不如市場預期的52.7,但仍處在50榮枯線之上,意味製造業活動仍持續擴張。在分項指數方面,新訂單指數為56.9、就業指數則為49.4,這兩者都較前1個月下跌。 此外,IHS Markit稍早也發布7月美國製造業PMI終值,結果與初值相同為52.9,並大幅高於6月的終值51.3。該機構表示,產出、新訂單與就業成長加速,是帶動7月製造業PMI走強的主因。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預估,在美國經濟歷經上半年疲軟表現後,7月製造業PMI強勁數據希望有助美國經濟在進入第3季有好的開始。 此外,7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雖然從初值的51.9略為上修至52,但仍低於6月終值的52.8,凸顯英國脫歐引發的不確定性,已對歐元區製造業景氣造成影響。 IHS Markit的威廉森表示,7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確實放緩,但仍落在景氣分水嶺之上。其中產出與就業依然穩健擴張,不過新訂單成長則呈現疲弱。 在個別國家方面,德國製造業擴張力道最強,7月PMI終值為53.8、法國持續萎縮為48.6。此外義大利下滑至51.2,來到18個月低點、西班牙也跌至51,創下31個月以來新低。 威廉森認為,德國製造業成長依然強勁擴張,但是西班牙與義大利卻處於停滯狀態,法國與希臘更陷入衰退。他說歐洲主要國家經濟發展嚴重不均,將對歐洲央行(ECB)帶來新的問題,特別是目前該央行正苦思是否要推出刺激措施以抵銷英國脫歐造成的負面衝擊。 ---------------下一則---------------  7月台股基金 94檔打敗大盤2016/08/02 08:00:51 聯合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股7月衝破9千點大關,國內核備的147檔台股基金平均上漲4.1%,其中94檔、超過六成的基金擊敗大盤。盤點7月台股基金前5名,台新2000高科技、群益長安、未來資產阿波羅、統一大滿貫、保德信科技島基金出列,這些基金都未入榜上半年前十強,卻在7月竄起,共同特色是押寶外資大買的權值股。 觀察7月排名前5基金績效都超過7%,各家投信尚未公布持股,根據截至6月的最新月報,前5名台股基金皆重倉持有台積電,共四檔基金列為最大持股,另一檔基金列為第二大持股,比重一律在6.5%以上;統計外資單月買超台積電15萬餘張、上漲6.1%,對於基金績效產生卓著貢獻。 另外,大立光、台達電、聯發科、友達、華新科也是熱門標的,都獲得兩「票」,整體以外資買超的大型電子股為主,混搭各家看好的中小型股。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此波連續上漲,主要是全球資金氾濫,台股擁有低評價、高殖利率優勢,吸引外資大舉加碼。外資布局又偏好國際知名度高、市占率高、具備全球競爭力、產業能見度高的龍頭股,因此權值股成為行情領頭羊,積極佈局的基金都受惠。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朱冠華表示,台積電與大立光對於營運展望樂觀,加上蘋果新機備貨潮可望帶動晶片、雙鏡頭、散熱模組設備供應,使電子類股下半年走勢不看淡,預料將是各型基金押寶的類股。 統一大滿貫基金經理人張繼聖、未來資產阿波羅基金經理人楊自強指出,英國脫歐公投後,政治不確定性消除,各國央行提供流動性,股市回歸基本面,全球投資氣氛轉佳、上市櫃公司景氣改善,基金操作從中性轉樂觀。 ---------------下一則---------------  台股基金六成贏大盤 前15名績效超過6% 2016/08/02 07:28:3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7月台股基金績效前十強 http://goo.gl/c5aXjC 美股創高、台股上市櫃企業財報亮眼,台股7月衝破9,000點大關,國內核備的147檔台股基金平均上漲4.1%,其中94檔或超過六成的基金績效擊敗大盤。 歷經「五窮六絕」的產業淡季後,7月台股基本面回溫,大盤表現先蹲後跳,7月1日至6日下跌1%,隨後外資連買15個交易日,推升台股指數攻破9,000點,29日受到日股震盪影響,外資反手賣超,但月線仍收漲317點,反彈近3.7%。 觀察7月台股基金表現,排名前五的基金績效都超過7%,前15名也有6%以上佳績;類型上,一般型、科技型表現最佳,中小型居次,上櫃型較落後,主因是外資大買權值股,櫃買指數月線只小漲1.7%。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目前台股成交值穩定放量,上周五外資一度轉賣,但昨(1)日再度大買128億元,股匯期市同步走揚,籌碼架構依然有利多方。 不過,指數來到高檔,指標呈現背離,預期後市進入震盪,第3季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都相對正面,選股不選市仍是投資策略。 第一金電子基金經理人蔡麗卿指出,聯準會升息遞延,日銀推出貨幣刺激政策,資金派對曲終人不散,外資回頭買超台股的行情可期。尤其,國發會公布的景氣對策燈號轉為黃藍燈,下半年不排除亮綠燈,支撐台股表現「無基」轉「有基」。 類股操作上,基金經理一致看好電子股,特別青睞半導體、蘋果Macbook供應鏈與電競概念股,傳產股關注奧運、生技醫材、食品及車電族群。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受惠半導體需求暢旺,景氣維持復甦,市場對於未來獲利預期轉向樂觀,繼續上修未來一年的預估盈餘,上市公司EPS與上櫃公司的營收年增率,可望逐季改善,其中表現相對居後的中小型股,成長動能更佳。 ---------------下一則---------------  資金行情火熱 半導體股超夯2016/08/02 07:24:2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台股強勢,成為全球資金在亞股主要布局重點,今年以來外資買超金額超過116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亞股,更是去年全年吸金量的三倍多。 外資連續三周全面買超亞股,台股上周吸金12.2億美元,再度成為吸金王,超過南韓的近10億美元、印度的近6億美元。今年以來,台股吸金金額約等於亞軍南韓(70.3億美元)、季軍印度(46.1億美元)的總和。 市場人士指出,英國脫歐,歐洲與日本持續寬鬆政策,是資金轉向亞洲的重要因素。外資7月起大幅買超亞股,更連續15日同步買超台股及韓股,整個7月在台股及新興亞股的買超金額直逼今年上半年。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台股有高殖利率特色,目前為除權息旺季,除息後資金活水動能強勁,大幅提升外資加碼買進意願,也激勵外資今年來買超台股金額突破百億美元,台股成為亞股最吸金的市場。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擁有經濟成長好轉與高股息兩大優勢撐腰,吸引國際資金7月加碼買進。 台韓兩大市場最吃香,主要是因為台韓經濟與國際景氣高度連動,一旦美國景氣好轉,台韓通常率先沾光。 羅傑瑞說,台股的晶圓代工龍頭受惠半導體市場需求提升,下半年營運展望看好,市值再創歷史新高,激勵台股多頭信心。美股第2季財報高達82%企業獲利優於預期,更是利多。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指出,儘管外資結束連續15日買超台股,但外資期貨淨多單仍維持在6.8萬口的歷史高緣水位,因此籌碼面上仍有利大盤。 在產業方面,看好半導體、面板、汽車零組件等類股及高息股。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分析,下半年蘋果開始增加關鍵零組件訂單,預料台股的半導體族群將受惠。另外,蘋果第2季財報顯示庫存水位下修,也屬正面訊息。 ---------------下一則---------------  前五強選股 跟著外資走2016/08/02 07:23:5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7月台股基金五強持股 http://goo.gl/LLcbx7 盤點7月台股基金前五名分別是台新2000高科技、群益長安、未來資產阿波羅、統一大滿貫、保德信科技島基金,這些7月的強檔都沒有入榜上半年前十強,卻在7月竄起,共同特色是押寶外資大買的權值股。 各家投信尚未公布7月持股,根據截至6月的最新月報,前五名台股基金都重倉持有台積電,其中有四檔基金列為最大持股,第五檔基金列為第二大持股,比重一律在6.5%以上。 統計外資單月買超台積電15萬餘張、上漲6.1%,對於基金績效產生的貢獻顯著。 另外,大立光、台達電、聯發科、友達、華新科也是熱門標的,都獲得兩「票」,整體以外資買超的大型電子股為主,混搭各家看好的中小型股。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本波連續上漲,主要是全球資金氾濫,台股擁有低評價、高殖利率優勢,吸引外資大舉加碼。 外資布局又偏好國際知名度高、市占率高、具備全球競爭力、產業能見度高的龍頭股,因此,權值股成為行情領頭羊,積極布局的基金都受惠。 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朱冠華表示,台積電與大立光對於營運展望樂觀,加上蘋果新機備貨潮可望帶動晶片、雙鏡頭、散熱模組設備供應,使電子類股下半年走勢不看淡,預料將是各型基金押寶的類股。 統一大滿貫基金經理人張繼聖、未來資產阿波羅基金經理人楊自強都指出,英國脫歐公投後,政治不確定性已逐漸消除,各國央行提供流動性,股市回歸基本面,在 全球市場投資氣氛轉佳、上市櫃公司景氣改善之下,基金操作已經從中性漸次轉向樂觀,持股水位目前介於九成左右,也是績效能大躍進的原因。 ---------------下一則---------------  台股平衡基金 5檔淨值飆新高2016年08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驚驚漲,大盤站上9,000點後來回震盪,統計5檔台股平衡基金表現亮麗,基金淨值創歷史新高,今年來平均績效上漲逾1成,遠勝過大盤的8.7%,充份發揮平衡基金進可攻、退可守特性,應是現階段高檔震盪的布局首選。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目前大盤呈現多方盤堅格局,但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短線推升力道可能減弱,更須關注外資是否轉賣超,及新台幣走勢;第3季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電子業拉貨及新品題材發表旺季,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 選股方面,包括獲利優勢、利基成長題材、資金青睞、殖利率保護個股,均為關注重點。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顧克勤指出, 財報效應7月中下旬開始反應,具代表性高現金殖利率個股除息後走勢,將牽動未來除息個股發展,評價偏高績優股,指數短期表現空間不大;產業方面先觀察蘋果新機拉貨題材,能否帶動電子族群續強,半導體與具現金殖利率個股亦可同步留意。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認為,台股短暫回檔後,進入下半年來展開反彈,更超越前波高點,統計上半年累積漲幅5.09%,主要是英國脫歐事件對台灣影響小,台股受衝擊相當短暫,並且台股在新興市場中具高達4.14%高現金殖利率優勢,預料將吸引外資停泊。 他認為,在逐步反應第3季iPhone7上市、美延後升息,及第2季財報等偏多因素,台股上漲氣氛佳。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強調,漲多獲利回吐賣壓漸重,預期台股短線將進入震盪整理格局,高股息股相對具防禦性,可望成為短線資金避風港。 下半年美國GDP可望較上半年回升,大陸十三五產業細節陸續出台,有利基本面回溫,且目前台股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相較國際股市均偏低,後市不排除續創今年新高,有利短線回檔擇優分批布局。 ---------------下一則---------------  中國新經濟成長股 優選2016/08/02 07:13:4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全中國製造業PMI http://goo.gl/abdR7G 上證指數於3,000點上下震盪,中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法人建議操作上應聚焦財報表現亮眼、產業供需健康與具成長性標的。 同時隨深港通開通在即,中國新經濟成長股也成為近期亮點,投資人可把握機會布局。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中國總體經濟正處於落底整理階段,7月財新製造業PMI回升,反映新業務總量恢復增長,下半年有站穩跡象。 近期配置可著重三項重點:一是上半年財報表現亮眼的績優股,如半導體、光學、醫療等;二是供需穩定、產品價格具上漲空間的資源產業;三是景氣能見度佳,輔以官方重點支持的新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可釋放成長動能。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雖然中國第2季經濟走勢處於低檔,但官方刺激政策仍持續加碼,去產能、去庫存、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以及國企改革加快等利多支持下,有利第3季中國經濟成長轉佳,人民幣匯率趨穩也可望令資金外流疑慮降溫,都對股市具正面效益。 另外,黃筱雲認為,中國加快資本市場開放力度,多次叩關MSCI,同時,去年開放滬港通後,今年有機會進一步啟動深港通,引入資金活水,強化投資人結構,陸股絕對具有投資價值。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也指出,香港證券協會主席上周表示本月可能公布深港通相關細則,最快10月開通,深港通利多可望激勵A股後續走勢。 隨著深港通宣布時間愈來愈近,近日深圳創業板再次成為投資焦點,深交所日前發布消息,將遏制市場炒作題材股,此消息令創業板指數上周三單日回調超過5%。 但投資人「撈底」氣勢強勁,香港唯一追蹤深圳創業板指數的南方東英中國創業板ETF持續溢價,至昨(1)日收盤大幅溢價2.4%,意味市場持續看好中國新經濟成長股後市。 ---------------下一則---------------  近10年勝率高達6成 A股調整 為Q4覓良機2016年08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06至2015年第4季A股表現 http://goo.gl/sq96gL 近期上證指數箱型震盪,大陸政治局會議提「抑制資產泡沫」以加強市場監管,降低金融槓桿控制風險,A股調整時間預期將拉長,觀察過去10年A股第4 季表現,上證、深圳及滬深300指數平均漲幅3.25%、3.52%及3.4%,上漲機率超過6成,建議可指數調整期,分批或定時定額布局陸股基金。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美國7月未升息,短期風險下降,整體態度略偏樂觀,市場預期12月才會升息,有利全球股市資金行情延續,國際熱錢將持續尋找高殖利率題材,新興亞洲受青睞。 IMF上調大陸2016年經濟增速預期至6.6%,資金可望續入,加上A股在監管層嚴打題材炒作的背景下,國企改革作為中央大力推進經濟轉型的重大主題,可望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關注。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結構性行情繼續,隨人行降準降息期待、去產能和國企改革持續等利多發酵下,中期A股持續上攻可能性高,深圳表現可望優於上證,中小板指數在企業獲利高成長、評價相對偏低以及落後補漲3大潛力帶動下,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可望有較佳的表現。 短期可關注基本面較好的超跌個股、傳統消費類個股、未來持續催化劑主題股3大主題。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認為,大陸銀行理財商品主要連結債權,連結股權規模不高,短線主要是心理面衝擊而下跌,下半年A股與港股預期仍為區間震盪行情,因企業獲利回升,中小股預期超過15%,中大型預期5∼10%,代表下半年可望有較佳表現。 目前上證指數估值約13倍,雖略低於歐美股市水準;黃上修強調,從5月底領導層密集發聲國企改革,到央企合併提速,進一步更有第2批央企改革試點的全面鋪開,市場將持續關注有改革議題的國企,及估值有盈利的大消費類板塊。 ---------------下一則---------------  台股最受青睞 新興亞股 外資上周全買超2016年08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近1周資金流向 http://goo.gl/wNX7z7 企業財報優於預期及經濟數據增添市場樂觀氣氛帶動下,第3季以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漲勢動能延續,近1周上漲0.38%,累積第3季以來漲幅達4.89%;其中,新興亞股全數淨流入,其中又以台股最受國際資金青睞。 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就近1周而言,國際市場訊息好壞參雜,但就新興市場表現中,又以亞洲整體表現相對較佳;其中,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0.52%、亞洲上漲1.02%;拉丁美洲及新興歐洲則是漲多回檔,近1周分別下跌1.66%和0.68%。 展望後市,許家豪表示,在國際氣氛仍相對正面,新興國家刺激政策等,均有利支撐市場表現;另外,東協經濟動能穩健,印尼政府改組內閣等動作也有望帶動基礎建設及改革效率,有利支撐市場後市。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底定以及美國聯準會仍維持既有的貨幣政策,刺激全球風險偏好升高,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及原物料等高風險市場,也對亞股發展形成正面幫助。 他指出,亞股具有基本面穩健、評價合理、多數國家經濟刺激政策不斷等利多條件加持,且亞股向來有下半年旺季行情,因此後市表現持續看好。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指出,台股在外資買盤的支撐下突破9,000大關,高股息殖利率權值股將是近期的觀察重點。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指出,相較於歐盟趨於弱化,亞太區因結合中國龐大的世界市場、東協接手的世界工廠、印度推動工業製造與日韓打造品牌價值,區域內國家各擁題材,產業各具特色,亞洲聯盟隱然成形。 他指出,目前包括印度、印尼、大陸、南韓等國都是由改革派當家,在政府力拚經濟轉型、政策開放投資及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帶動下,亞洲高股息企業提供的平均股利率高達5%,遠優於全球股票平均約2.75%的水準,在負利率環境下,格外具有投資價值。 ---------------下一則---------------  慘!韓國出口連19衰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出口緩跌2個月後,7月又見惡化,年跌10.2%超出預期,創3個月來最大跌幅,連續第19個月萎縮,以致該月貿易順差縮減至78億美元。 韓國上月出口表現比預期糟,讓市場對這個出口導向經濟體步上復甦軌道的期待落空,也再次證明韓國在全球貿易停滯的環境下,仍身處劣勢面臨挑戰。 韓國貿易工業暨能源部周一公布,7月出口年減10.2%至410億美元,係今年4月來最大減幅。6月出口僅年跌2.7%。 占韓國整體經濟產值5成的出口,自去年1月開始下滑至今,連續19個月衰退,歸咎其因不外球全球貿易疲弱不振、油價低迷及中國經濟走緩。 韓國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出口衰退,已有逾1年時間,主要是中國經濟正進行改造重整,以及對韓製產品的依賴性降低。此外,全球第5大、韓國第1大車廠現代汽車鬧罷工,也是削弱7月出口的原因之一。 7月進口年減14%至333億美元,減幅較前月修正過的7.7%擴大。《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後,預估韓國7月進出口分別年降9.5%、4.6%。 韓國7月貿易順差因而從前月修正後的115億美元,收縮為78億美元。 針對韓國出口展望,貿易工業暨能源部指出,近期內恐難見改善,因而計畫對出口商擴大財政援助,包括放寬貸款或調降保險成本。儘管如此,該部仍期盼8月出口反彈好轉。 首爾證券商Eugene Investment & Securities經濟學家Lee Sang-jae表示,韓國對中國輸出須轉好,整體出口才會見起色。他認為韓國有必要再出手降息,以抵銷出口疲軟的拖累。 接受《路透社》訪調的經濟師大多預期,韓國央行年底前起碼會再調降基準利率一次。所幸韓國坐擁龐大經常帳盈餘,加上通膨低,央行還有降息的餘裕空間。 ---------------下一則---------------  英國央行 本周料將降息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英鎊兌美元走勢 http://goo.gl/fMz5zI 英國央行周四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預期以總裁卡尼(Mark Carney)為首的英國央行很可能會把經濟成長率預測調降至近乎零,並且祭出降息手段,藉以刺激受英國公投脫歐重擊的經濟。 金融時報報導,卡尼在623英國脫歐公投前表明,脫歐會讓英國經濟陷入連兩季萎縮的技術性衰退,因此周四會議結果將反映央行高層是否認為經濟會因脫歐而衰退。外界預期央行會把經濟成長率預測調降至接近零。 雖然央行7月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以8比1票數決定不降息,但會議備忘錄顯示大多數委員預期貨幣政策在8月將採取寬鬆措施。因此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周四會議將有所行動。 由於9月前沒有重要數據顯示脫歐如何影響英國經濟,外界認為央行在不明朗環境下,做任何經濟預測和貨幣政策行動都要冒很大風險。因為在清楚要採取什麼措施來因應局面時,若太早行動反而會讓央行能動用的工具變得更少。 雖然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周四降息,但以目前英國基準利率在0.5%來看,降息的空間確實已相當有限,卡尼也曾多次警告利率水準太低會產生不少負面後果。 即使MPC外部委員福布斯(Kristin Forbes)提議保持冷靜和繼續觀察,但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登(Andy Haldane)卻認為寧願冒險出重手來防患於未然,也不要用測試性的手段。目前大多數MPC委員態度傾向霍登。 由於數據顯示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急速下滑,就連原本認為謀定而後動的MPC外部委員魏勒(Martin Weale)也認為央行周四就應該有所行動。 雖然許多專家預期在英鎊大幅貶值後,將在明年把通膨率推升至約3%,超過央行設下2%的目標,但外界認為MPC的焦點會放在穩定經濟的中期發展。 ---------------下一則---------------  巴西股匯雙漲 法人仍保守看待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巴西基金今年來績效 http://goo.gl/JCS9Fv 巴西股市今年來股匯雙漲,法人表示,若比較過去20年來奧運主辦國的股市表現,巴西股市表現更是遙遙領先,然對於巴西後市則是保守以對,主要原因是還沒有看到基本面有明顯改善。 瀚 亞巴西基金經理張正鼎表示,巴西股市今年來漲幅逾3成,匯價升值逾17%,分析股匯雙漲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國際商品價格來到2002年來的底部,導致以原 物料出口的巴西股市面臨激烈又快速的反彈,第二是市場對巴西總統羅瑟芙下台有高度期待所致。但巴西企業的獲利能力與經濟基本面依舊不佳,股市與匯市恐難長 久支撐如此大的漲幅。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巴西代理總統泰梅爾(Michel Temer)已上任兩個半月,因對市場釋出了一些政策利多,因此應有助巴西持續性基礎上,以活化經濟成長及降低通膨。預估巴西央行在下半年即可能降息,加 上全球資金正在追逐有正收益率的資產,也有利拉美股市表現。 野村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則認為,7月FGV商業信心指數來到2014年11月 以來新高,另近期標售的15億美元3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跌破6%,意味市場信心逐漸回溫。但觀察6月份經濟數據改善幅度卻不明顯, 若未來巴西政府減赤未有的明顯作為的話,對下半年總經基本面還是偏向保守看待。 摩根新興雙利平衡基金經理人陳亭安表示,仍有些正面訊息,如 巴西經常帳數字在於今年4月首度出現順差,加上IMF7月中最新報告顯示,巴西今年GDP下滑幅度小於預期,預期明年經濟將轉為正成長。再則巴西目前股價 淨值比僅1.1倍,遠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1.7倍,現階段價值面極富吸引力。 ---------------下一則---------------  新興市場回神 7月周周都吸金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買氣旺 http://goo.gl/gyV2ZQ 英國公投脫歐後,資金明顯轉進衝擊程度較低的市場,搭配原物料價格回溫,和美國聯準會暫緩升息的利多加持,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率先受惠,自英國決定脫 歐以來,周周呈現資金淨流入,買氣已連旺四周,上周再流入16.74億美元,不僅是上周唯一獲青睞股票基金,今年以來更以119.09億美元,穩坐全球股 票吸金王寶座。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表示,除了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買氣旺盛,美股基金7月買氣也不遑多讓,目前市場預估聯準會於年底升息機率攀升至45%,5日即將揭曉的7月非農就業人口數據建值得留意。 黃慶豐認為,眼見進入8月後,市場不確定性仍高,建議投資人現階段投資布局應核心布局全球多重收益資產,或可透過靈活多空策略操作的絕對報酬策略產品。 安 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展望後市,美國經濟數據依然穩健,在全球緩成長、高波動與低收益的情況下,優質美國資產仍是布局首選;新興亞洲因有 基本面支撐、且波動度仍較其他新興市場為低,相對具投資吸引力,但有鑑於今年全球市場還是處於緩成長、高波動、低收益,以及易受全球各國央行政策方向所牽 動的大格局之下。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近期美股創新高主要是受英國脫歐後美元轉強的資金行情推升,雖然美國經濟持續溫和 增長,但美股評價相對仍高,且要留意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因素的干擾。目前新興市場製造業PMI指數已趨於穩定,將有利股市支撐,加上美國今年延後升息 機率大升,將有利於資金持續往新興市場找機會。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指出,展望下半年,在已開發市場中,建議「減歐股、靠美 股」,因英國脫歐可能在未來3個月後發酵,建議減持歐股,而美股優過日股,目前Fed在年底前,利率調整的空間不大,在能源公司獲利好轉、GDP溫和成長 下,整體美股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改善;至於日股,因日圓匯價,預料市場可能相當波動。 ---------------下一則---------------  美日續寬鬆 3大債券買氣旺2016年08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PYsgsA 美日央行寬鬆續航,國際資金蠢蠢欲動,寬鬆資金環境持續打造有利債券的氛圍,全球主要債市連續4周全面獲得資金追捧,除了投資級企業債買氣不墜,連 續第21周吸金,上周再流入32億美元,風險雙債資金隨之回籠,高收益債已連續4周吸金,新興債買氣更是連6旺推升今年累計淨流入高達153.65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美國7月FOMC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25∼0.5%的目標區間不變,儘管聯準會官員暗示未來情勢有利 升息,但投資人反應仍相對平靜,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微幅下滑,仍維持在歷史相對低水位,反映利率風險仍低,下半年投資環境有利於債券市場表現,吸引國際 資金上周持續湧入債市,造就投資級企業債、新興債和高收益債等3大債券連續第4周全面呈現淨流入。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新興債中,又以亞債與拉美債市最受投資人青睞,反應投資人青睞基本面較佳的亞洲債券,以及投資價值具吸引力的拉美債券,預期在資金行情的推升下,下半年新興市場債將可望持續攀漲。 匯豐中華投信債券投資主管黃軍儒表示,因全球低利率環境影響,風險資產持續受到資金的追捧,對收益率的需求令全球債券表現獲得供需面支撐,目前投資等級債絕對利率偏低,但在低利率環境中需求面仍有支撐。 高收益債評價相對合理,但仍要留意企業基本面轉弱可能限制信用利差持續收斂的空間;新興市場債評價面目前亦接近歷史平均,近期資金回流已使得債券價格明顯回升,不過近期原物料價格出現修正,亦讓新興市場債短線可能承壓。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展望後市,建議仍以遠離歐洲震央的美國和亞洲資產為主要布局區域,鑑於今年市場資金輪動相對快速,公債殖利率波動升高,建議投資人選擇以多元券種的布局策略較能全面掌握債市投資機會,緩和政策引發市場波動的影響程度。 ---------------下一則---------------  經濟強勁 亞債後市俏2016/08/02 07:14:1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近來調降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只有新興亞洲經濟活動依然強勁。法人指出,由於亞洲國家有較高殖利率,使亞債後市看俏。 根據IMF指出,英國脫歐對中國經濟影響甚微,新興亞洲經濟活動依然強勁,預估2016年全年新興亞洲經濟成長率可維持在6.4%的高檔,相對其他地區樂觀。 柏瑞投信表示,英國與歐盟占亞洲國家總出口比率不高,亞洲經濟基本面仍然相對穩健,即使全球經濟有向下修正風險,多數亞洲國家會再寬鬆貨幣政策,更有利亞洲債市。 其中,殖利率較高是一大誘因。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以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為例,亞洲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水準約3.45%,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為6.37%,相較德國10年期公債水準約在0.01%,日本10年期公債已落入負值為-0.23%,亞洲債券殖利率享有優勢。 此外,根據摩根大通統計,2016年上半年亞債發行金額為7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預估今年全年發行金額約1,200億美元,將較去年減少約20%。在資金持續流入而供給持續吃緊的情況下,亞債利差有進一步收斂空間。 施宜君說,相較巴西、土耳其等新興國家,新興亞洲政治情勢較明朗,有助金融市場穩定,亞洲企業信用評等持續轉佳亦是持續看多亞債因素之一。 ---------------下一則---------------  降息預期 有利印尼債表現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國家信評展望 http://goo.gl/nXNSeY 英國公投脫歐後,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成熟國家殖利率大幅下滑,相對的新興國家債券具有利差優勢,吸引投資人進場。根據美銀美林報告,繼7月 20日當周新興市場債市流入49.2億美元創新高後,仍持續吸金,而印尼公債是高殖利率公債中最具投資潛力的公債之一,主權信用評等展望穩定適合長期持有。 隨著新興市場債投資優勢逐漸顯現,近期資金亦持續流入國內唯一1檔印尼公債基金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該基金規模創下8個月來新高,顯示市場偏好度同步提升。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市場資金風險偏好增加,未來若無新興債市違約或重大金融事件發生,預估長線資金應會持續往新興債市移動,主要是全球公債殖利率已有近1/3為負值,投資公債已非獲利保證,殖利率超過3%以上的公債僅約占全體公債的1成。 然 而,投資新興市場債也需留意基本面,印尼、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南非都是公債殖利率超過7%的國家,但並這些公債都適合長期投資,仍需觀察各國經濟、財 政與信用評等基本面狀況,尤其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南非主權信用評等展望都為負向,國家財政狀況不好,若持續被降評,則存在違約風險。 印尼公債則是在高殖利率公債中最具投資潛力的公債之一,預估印尼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將維持5%以上高成長,主權信用評等穆迪為投資等級,展望穩定,信評機構標普也可能在下半年調升印尼主權信用評等,信評穩定才適合長期持有。 林 培珣表示,新興國家利率政策容易受到物價的影響,印尼在6月及7月齋戒月與過年期間,物價容易上揚,但印尼6月CPI僅為3.45%,預估第3季CPI將 維持在3∼5%的央行目標區間內,低通膨率提供央行降息空間。隨著通膨趨於穩定,市場預估印尼央行下半年應有2碼降息空間,將有利於印尼公債未來表現。 ---------------下一則---------------  新興債夠利 強勢吸金2016/08/02 07:15:3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新興債基金報酬率 http://goo.gl/X9nhO8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表現亮眼。基金業者指出,全球處於寬鬆貨幣環境,新興市場基本面佳,新興市場債價格跌深後合理,且殖利率高於成熟市場,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進場。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到7月27日為止的一周,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淨流入30.2億美元,雖然低於前一周49.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但仍相當強勁,今年以來總吸金規模推升到153.6億美元。 新興市場債券前兩年表現不佳,今年以來強勁反彈,以台灣核備的基金來看,巴西債券基金飆漲40%,南非幣債券基金漲幅近兩成,印尼債券基金則有10%以上漲幅,多檔一般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報酬率也都超過一成。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目前全球成熟市場主權債中,將近36%處於負利率,另外38%公債殖利率介於零到1%之間,換句話說,現階段有近74%的公債殖利率 不到1%。相反的,新興本地債和新興美元債到期殖利率仍有7%和5.6%的高水準,將吸引資金持續進駐。 新興債中又以亞洲及拉丁美洲債券最受投資人青睞。皮耶表示,亞債基本面較佳,拉美債投資價值具吸引力,預期在資金行情推升下,下半年新興市場債可望持續攀漲。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認為,新興國家不乏多元的投資機會。美國不急於升息,美元轉弱,商品市場反彈,有利於商品生產國的債市。 哈森泰博指出,至於商品進口的亞洲國家如印度、印尼,不僅公債殖利率在亞洲市場中偏高,而且兩國政府也積極做多,以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說,市場預期Fed升息步調將趨緩,全球資金寬鬆環境不變,投資人找收益需求不減,有利支撐資金持續回流新興債市。 ---------------下一則---------------  違約率低 亞高收債成亮點2016年08月02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根據JP預估新興亞洲2016年GDP增長5.8%,高於整體新興市場的1.4%及已開發國家的1.7%,因利率向下有助降低企業利息負擔,JP因此下修2016年亞高收違約率,由2.4%降至1.8%,低於新興市場整體的3.5%,及全球高收益債的6%,亞高收債成全球亮點。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今年以來亞債已發生的違約為0.9%,去年的違約復原率達59%,亞債持有人中,亞洲在地投資人占74%,顯現逐年增加,相對不易受國際事件引發資金流出而大起大落,凸顯出亞高收本身穩健特性。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今年以來持有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的環境相對有利,尤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相對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更能降低投資報酬的波動度。目前美、歐、日等主要國家續為寬鬆,有助於新興巿場債券未來的表現。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吳瑋倫認為,亞債具備利率優勢,以當前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目前新興市場及高收益債殖利率來到近年高點,利差也放大來至近年最大,在當前美債殖利率頗低的情況下,提供長線投資人良好預期報酬,有利後續表現。 他指出,亞高收債違約率低,加上當前的低利環境有助持續吸引資金進駐,以及大陸、印度和東協等國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和經濟刺激政策,多個區域未來經濟成長潛力大,有望持續獲得市場青睞,支撐亞洲高收益債後市表現。 新興經濟體改善與開發經濟體的差異拉大,促使資金移往新興市場,資金續入新興債,亞高收最受青睞;鄭易芸強調,根據統計,先進開發國家債券(GBI)已有30%的比例跌落至負利率,先進歐洲國家債券(EMU)有45%跌落至負利率,促使資金持續尋求具有收益率商品,有利亞高收債資金流入。

小媽精選1050801基金資訊

2016年08月01日
公開
5

美林調查 經理人加碼美股 17個月最高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經理人7月產業加減碼比重 http://goo.gl/VVVBpz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7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由於資金從歐、日撤出,美股成為最大受惠者,創下新高,且經理人從上月對美股減碼15%,大翻轉為加碼9%,創17個月以來高點。 富 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表示,與歐洲及日本相較,美國經濟較為穩定,經濟接近充分就業,薪資開始上揚且消費者債務水準低,且經濟成長溫 和環境下,許多企業的成長速度遠較經濟增速為高,如雲端運算、網路及生技醫療族群受益於企業及消費者支出趨勢改變、人口結構變化等因子驅動,具備較高的中 長期成長潛力。 凱基雲端趨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指出,美國經濟數據回溫,美國上市公司企業盈餘年增率下半年起可望轉為正增長,在基本面支持下,且當前市場利率偏低、資金充裕,美股後市看俏。 其中,科技股佔美股大盤權重近2成,為最大產業族群,加上盈餘成長率居標準普爾500指數十大類股的前段班,美股若有行情,科技股應有一波行情可期。 瀚 亞全球策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認為,在負利率蔓延下,美國高股息股應是資金追逐標的,目前全球平均股利率約2.62%,美股為2.14%,均高於美 國當前公債殖利率,更優於歐、日的負利率;但面對美股持續創新高,也不妨納入殖利率超過7%的美高收,以達到股債平衡配置的分散風險效果。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強調,美股科技業帳上現金充沛,不僅僅為公司提供下檔保護,同時可用於股票回購及併購,為最健康的產業之一;且與其他產業比較,科技業成長性相對突出,無論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或自由現金流量利潤率,均為所有產業最佳。 再從評價面來看,目前也並無太昂貴情況,應是進場布局好時機。 ---------------下一則---------------  境外股票型基金 拉美買氣熱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來境外股票基金淨申購金額前五名 http://goo.gl/LwypGz 根據統計,上半年淨申購金額前五大境外股票型基金,便有四檔為廣義型新興市場的區域股票型基金,包括新興拉美基金、新興歐洲基金、亞太(不含)日本基金和亞太(含日本)基金;就國人持有總金額來看,則由亞太(不含日本)基金以1,518億元新台幣居冠。 觀察今年第1季和第2季淨申購金額變化,第2季以來投資風向球明顯轉向至新興拉美、新興歐洲和美國基金。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產品經理黃慶豐分析,在原物料和能源價格回溫帶動下,MSCI新興市場拉丁美洲指數今年上半年強漲24.02%,拉抬新興拉美股票基金一反過去連四年遭投資人淨贖回的窘境,以32億元的全年淨申購金額搶下各類境外股票型基金的第一名。 另外,新興歐洲基金也終止連五年失血,第二季淨申購動能較首季成長近160%,以21.73億元名列今年上半年吸金第三位。 摩 根新興雙利平衡基金經理人陳亭安強調,拉美雖基本面現曙光且資金動能轉強,但政治雜音不時干擾市場表現,原物料市場最基本的供需問題也尚未獲得實質的解 決,即便短線油價走勢回穩,投資人仍須留意波動風險,建議看好新興拉美成長爆發力的積極型投資人,若要逢低搶進,可以考慮以股債兼具的方式布局,或將眼光 放遠,採取定期定額投資介入。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今年來巴西股市隨原物料價格反彈走揚,後續需觀察是否有政策轉向或政治動 盪趨穩的情形發生,巴西配置建議以不受GDP疲弱影響的可選消費品、必須消費品及等獲利維持正成長,與巴西里拉貶值下受惠的外銷類股為主。由於石油價格下 跌不利於巴西貿易數據,中長期來看,未來巴西經濟能否好轉將影響股市走勢。 從價值面來看,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戴慕浩指出,相對於 漲幅已大的成熟股市,亞太(不含日本)股市盤整多時,目前本益比僅為13.1倍,不但較美歐股市便宜,估值更處在過去十年平均的歷史低檔水位,加上資金、 政策、景氣三指標改善,亞洲股匯反彈氣壯,將是今年股票投資的首選。 永豐標普東南亞指數基金經理人鄭鼎芝指出,新興東南亞國家雖然主要經濟型態略有不同,但普遍具有人口紅利、官方政策靈活積極的特色,近年來外匯存底水位持穩,財政日趨健全,過去因美國即將升息,該地區股匯市表現共同遭到壓抑,隨美國去年底升息確定後,股匯市同步展開活力。 ---------------下一則---------------  10檔台股平衡基金 績效勝大盤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大盤現階段在9,000點高檔區間震盪,對於看好台股後市,卻又擔心已經漲一波到高點的穩健型投資人,不妨以相對穩健的台股平衡基金進場布局。觀察國內22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表現6.71%,跟大盤7.84%僅1個百分點的差距,更有10檔打敗大盤。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從資金面上來看,台股受惠超過2,000億元現金股息陸續發放的利多加持,在資金面相對寬鬆與市場情緒正面反應下,外資持續進駐台股,大盤站上9,000點大關。 由於現階段熱錢持續推升指數的力道相當強,且LED、面板、記憶體等三大電子原物料產業的報價也陸續回升,因此成交額是否穩定放量將是關鍵。 群益平衡王基金經理人陳建宗指出,選股仍是台股中長線投資勝出的關鍵,具有獲利優勢、利基成長題材,或是受到資金青睞及有殖利率保護的個股,都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重點。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市場預期美國升息腳步延後,資金充沛反映在股、債價格齊揚,資金強度仍然大於基本面強度,但市場氛圍何時反轉難以判斷,由於此波上漲已接近波段上緣,操作上將嚴格檢視基本面與評價,調節評價偏高與基本面轉差個股。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新政府在產業方面的五大方向,有些政策發展方向配合既有產業優勢,在具有題材加溫下,前景看好。例如國防工業,新政府的政策方向為國機國造,加上廉航興起帶動窄體客機需求,可望激勵國內航空工業。 ---------------下一則---------------  安倍將推刺激方案 日股注入強心針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日本最近4季經濟成長表現 http://goo.gl/ycBtrG 安倍經濟學發威,日股揚眉吐氣。法人指出,日本將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再度為日本經濟基本面挹注新動能,不僅日股注入一劑強心針,更帶動日股基金跟著強漲。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安倍晉三宣布將推出新一輪財政刺激計畫,未來政策是否能上路並帶領日股延續漲升趨勢,值得期待。 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表示,在安倍經濟學逐漸發威支撐下,日本最近四季GDP成長率已由負轉正,從去年第2季衰退1.7%,擴張到今年首季的1.9%成長 率,伴隨經濟基本面逐步回溫,加上資金面不虞匱乏,還有政策大利多加持帶動市場投資信心轉強,日經225指數七月以來漲幅高達5.79%,顯示市場對於安 倍經濟學寄予厚望。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樂禹表示,日本央行在4月、6月兩度令市場失望,7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日本將推出優於 市場預期、總規模達2.8兆日圓(約265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1.3兆日圓(約1233.5億美元)為財政刺激措施,日股預料將有繼續上漲的 空間。 整體來看,日本從政策持續、企業成長、資金動能三面向觀察,長期投資價值趨勢不變。 「公司治理改善」也是日股近期新興 的投資焦點,統計顯示,日股企業的股東投資報酬,包括股利發放與庫藏股實施等,都在2015年達到歷史高點,預估此趨勢今年可望延續,從數字上也確實看到 這個現象,截至6月22日,日本企業實施庫藏股金額已達到去年的八成,預期今年全年可望再創新高。 法人強調,統計至今年上半年,東京證交所上市企業中,擁有兩位以上獨立董事比重由22%大幅跳升至78%,顯示日企公司持續朝治理改善之路邁進,更吸引國際資金注資,再創新一波日股行情。 ---------------下一則---------------  近10年歷史經驗 日股要逆轉 看日圓臉色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0年日本政府財政支出與股匯市表現 http://goo.gl/4KySE3 日本為救經濟壓抑日圓漲勢,且祭出擴大財政支出,今年財政預算近百兆日圓,但能否激勵股市仍是問號,觀察過去10年日本不斷透過擴大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但日股漲跌關鍵並非政府支出,而是在日圓,近10年只要日圓上漲日股就下跌,預料日股下半年能否逆轉,還是看日圓臉色。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由於日本財政刺激政策減少日本央行壓力,結果上周利率會議果然未再擴大寬,日圓續貶受阻,以目前的財政刺激政策來說,短期有利推升日本經濟成長率,內需股將受益,布局日股可由出口股轉向內需股。 但他指出,預期未來各國陸續由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當各國不再以匯率競貶來提振出口後,美元獨強走勢可望趨緩,美元計價原物料、商品價格可望回升。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以來,雖然市場整體表現逆向,但相關房產類股、收租報酬類股股價已有表現,短線預期出口類股的獲利動能仍在下修過程,建議內需類股為主要投資主軸,目前日股宜選股不選市,看好醫藥相關類股。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日圓應聲上漲,央行總裁黑田東彥雖提到負利率仍有很大下調空間,寬鬆策略不如市場預期,但卻留下更多寬鬆伏筆,且因經濟成長疲弱,低通膨加低核心、整體CPI,市場預料9月會議擴大寬鬆機率高。 統計日本政府10年來透過財政支出方式刺激經濟成長無效,其中2009、2011、2013年等3年都突破百兆日圓,但日股上漲2次卻都是因為日圓兌美元貶值所賜。 鉅亨網投顧指出,今年日本財政預算96.7兆日圓,近期將推出28兆日圓加碼,其中13兆日圓將用於財政刺激,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和貸款專案,預計本周將批准刺激計畫。 ---------------下一則---------------  泰菲印尼擁雙多 股匯強勢2016/08/01 07:31:22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東南亞股市2005年至2015年各季績效 http://goo.gl/qkTn8D 東南亞股市2005年至2015年各季正報酬次數 http://goo.gl/xGOF5x 美國升息腳步趨緩,且油價劇貶趨勢緩解,新興亞洲國家壓力大減,今年以來泰國、菲律賓、印尼股市漲幅逾一成;法人統計新興東南亞國家過去10年各季股市表現,受消費旺季帶動,第4季表現普遍較佳,因此看好新興東南亞後續表現空間。 永豐標普東南亞指數基金經理人鄭鼎芝指出,新興東南亞國家雖然主要經濟型態略有不同,但普遍具有人口紅利、官方政策靈活積極的特色,近年來外匯存底水位持穩,財政日趨健全,過去因美國即將升息,該地區股匯市表現遭到壓抑,隨著美國去年底升息確定後,股匯市同步展開活力。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國家主要是內需帶動的市場,在人口紅利、人均所得提升而帶動消費成長,下半年東協國家經濟動能預期將較上半年佳, 政府改革政策成效下半年會更明顯,在目前市場資金流動性充沛環境下,吸引資金流入的機率高,有利股市表現。在區域別方面,菲律賓、泰國、印尼擁有人口紅利 和政策加持兩大利多,表現相對看好。 鄭鼎芝強調,下半年尤其是第4季是消費旺季,因此股市通常表現較好,統計新興東南亞四國2005年至2015年每季正報酬次數,可以發現第4季、第1季普遍表現較好;若從漲幅平均來看,第4季漲幅最佳,推算現在是不錯的布局時機。 法人表示,英脫公投後,美國不急升息,市場預期各國央行將維持或加大寬鬆政策,少了美元升值威脅,新興東南亞經濟前景續轉佳,與歐洲相關事件關聯度低,且股市仍處三年來相對低點,接下來的資金行情可期。 ---------------下一則---------------  印度基金生猛 後勁強2016/08/01 07:34:1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12檔印度基金表現 http://goo.gl/4Jp9gv 印度股市近期漲翻天,印度中型股指數連五日創歷史新高、印度孟買指數也創下2015年8月7日以來新高,連帶印度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甚至讓今年來績效由逆轉正。 統計投信發行的12檔主動式印度股票基金績效表現,今年以來績效每檔都是正報酬,平均5.0%,7月平均報酬更高達5.4%,前三名依序為群益印度中小-人民幣6.5%、群益印度中小-美元6.3%、瀚亞印度-美元5.8%。 群益投信表示,印度無論是在企業投資或是內需消費方面,都有很大成長潛力。從經濟成長角度來看,包括世界銀行、IMF、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研調機構皆 看好印度經濟,給予未來兩年經濟成長超過7%的正面展望。從評價面來看,印度股市目前本益比與本淨比皆在歷史均值附近,顯示出印度股市並未過熱,投資人可 進場印度基金掌握獲利契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經濟基本面呈緩步改善的格局,其中6月CPI雖小幅上揚,但核心CPI卻逆勢走降,顯示近月通膨主受價格波動較大的蔬果等食品價格推升所致,並未有通膨明顯升溫疑慮,加上後續雨季降雨量料將充沛的加持,預期CPI可望維持平緩走勢。 由於指數目前屬於上升趨勢,因此建議布局以循環性類股為主,包括金融、原物料與耐久財消費。至於農村復甦類股也是布局重點,而醫藥類股因最壞情況已過,因此可留意布局時機。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從資金面來看,外資持續買超印度股市,主要看好印度總理莫迪執政下人民黨承諾的改革機會,讓外資對印度抱持信心,以現階段 操作策略來看,選股仍以各產業的領導企業為主,又以未來三至五年具有相當成長潛力,且包括財報、現金流,和營收成長等財務能力強健的公司為首選,目前看好 金融、資訊技術與民生必需品消費相關的族群。 ---------------下一則---------------  後脫歐時代 歐洲中小股有撐2016年08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陸上市企業每股盈餘(EPS)成長率 http://goo.gl/xT0JME 金融市場暫時渡過英國脫歐公投震盪,歐洲央行利率決策會議仍維持利率與每月購債800億歐元規模不變,但法人指出,歐洲央行也體認到實體經濟仍面臨多重風險,第2季歐洲經濟成長將較前季更趨緩。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英國與歐洲經濟密切連動,脫歐雖暫時未衝擊金融市場,但還是難逃對基本面的中長期影響,進入後脫歐時代,在低利率更長時間下,須謹慎避開歐洲金融股。 她認為,有表現機會的則是高品質與高成長的優質股、殖利率超過3.5%的高股息族群與受惠幣值走弱的出口股,歐洲中小股便是具備上述三種條件的類股,過去十年的平均股息率將近4%,打敗大多數資產類別收益率。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洲的復甦較預期更為緩慢且不穩定,但近期的消息卻相當令人振奮,所有訊號皆顯示,未來幾個月該區可望穩健成長。儘管近期歐洲的整體企業獲利表現令人失望,可喜的是,許多公司已調升獲利預測。 安聯歐洲成長股票團隊共同投資總監彭瑪帝表示,雖然脫歐令英國面臨許多不確定性,歐盟看來或將承受最多影響,但料在英國和歐元區央行將視情況祭出更多政策支撐下,市場仍將獲得一定支撐。 其中,股市因受諸多不確定因素及資金板塊快速挪移影響而將呈現較大波動,但具結構性成長利基、或具高殖利率題材的股票都是可聚焦的標的。 先機歐洲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雷索爾(Lee Freeman-Shor)認為,對英國股市來說,隨著英鎊貶值,跨國企業及出口業者將會大幅受惠,許多英國大型原油業者企業展望也隨之改善,加上目前英國仍然維持較低利率、甚至可能降息,預期英國股市未來將有強勁表現。 ---------------下一則---------------  美股基金績效閃亮 近一月平均報酬逾7% 2016/08/01 07:25:57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美股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afSd9i 近月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傳出佳音,包括6月非農就業數據意外強勁、零售銷售數字遠高於預估、7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優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明顯復甦,配合美股第2季財報目前表現優異,帶動市場投資信心,三大指數連袂上衝,美股相關基金表現也跟著水漲船高。 觀察投信發行美股基金近一月績效表現,平均報酬達7.6%,其中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富邦NASDAQ-100以及元大標普500單日正向2倍基金,近一月績效更超過一成,漲幅優於美股三大指數,表現亮眼。 法人表示,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表現,說明美國就業、消費、房市等各方面仍處於良好復甦的狀態,加上英國脫歐事件和緩,避險型資金湧出,回補力道讓美股指數 近期頻創新高,且就美國來看,整體S&P 500企業的營收有67%來自於美國內需市場,來自於西歐的占比僅4%,所以英國脫歐事件對美國企業而言影響有限,因此在經濟成長動能持續下,對於美股後 市中長期表現仍看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近期美國企業陸續公布第2季財報,在100家已公布財報的S&P 500公司中,有73%的公司獲利高於預期;根據高盛預估,S&P 500企業的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率在第3季和第4季將轉為正增長,且表現逐季改善,未來呈現高度獲利成長性,有利後市表現。 在投資布局方面,下半年成長股可望出現落後補漲的契機,因此具備評價及獲利面優勢的新創類股是不錯的選擇,產業上可關注科技、醫療生技、非核心消費等類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短線美股創高後有高檔震盪壓力,然而,聯準會持審慎及漸進升息的政策立場,歐日英央行可能再降息或擴大寬鬆政策規模,市場資金充沛搭配美國經濟穩定度較佳,加上類股良性輪動有利支撐美股走勢,建議如逢波動可視為布局機會。 其中科技產業整合趨勢有望持續,搭配目前科技類股預估本益比低於美股大盤,看好雲端、網路、資訊安全等次產業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併購不斷 雙技7月掌多頭2016年08月01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受惠市場預期全球央行加大寬鬆政策,資金大水漫延灌注,推升全球股市表現,更產生良性輪動,且市場風格切換到成長股,其中併購利多不斷的生技與科技股,今年以來較弱勢族群,成為7月漲幅最亮眼的明星,月線平均大漲7.98%與5.49%,生技及科技基金也跟著表現不俗。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科技產業帳上現金充沛,不僅僅為公司提供下檔保護,同時激勵股票回購及併購,從現金角度來看,可說是最健康產業之一;科技產業成長性突出,無論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率,或自由現金流量利潤率,均是所有產業最佳。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目前生技和科技本益比仍較整體大盤低,生技股獲利有撐,科技股在下半年新品陸續發表後表現可望受激勵,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因此具備評價和題材優勢的新創類股,將是新一波類股輪動的亮點。 宏利投信認為,上半年蘋果供應鏈失色,但觀察第2季賣壓修正狀況並沒有太明顯,尤其中小型科技及生技股財報佳,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生技醫療、新能源、車用電子。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分析,美國目前多數企業財報優於或符合預期,Apple法說略優於預期,預期iPhone7拉貨旺季來臨,正面看待蘋概股,還有補庫存過渡持續到旺季效應的半導體。7月28日台北電腦應用展主題在電競,留意股價未表態之成長標的,盤面仍回歸到第2季財報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指出,全球人口老化趨勢及新藥持續創新將提供生技醫療中長線基本面支撐,雖然市場變數多將牽動生技股,但當前產業評價面來到歷史低點,不利因素已充分反應,後續消息面若優於預期,生技股勢必有一波上攻可期。 ---------------下一則---------------  寬鬆當道 瞄準高股息抗低利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日本央行宣布擴大日股ETF購買規模至6兆日元,但維持政策利率-0.1%和QQE規模不變,法人指出,市場資金活水充沛,投資環境低利卻又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在追求好收益又能降波動的前提下,建議可核心布局多元資產基金,並適度配置高息股基金。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英國脫歐後續發展和美國11月總統大選都將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再添變數,JP Morgan證券最新預估,第4季高達85%新興國家央行資產負債表將維持擴張或維持利率不變,全球低利率環境將延續。 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說,多重資產基金除了在震盪之際能掌握全球各區域市場輪動下股、債、房市穩定孳息,還能伺機參與經濟成長榮景、追求全球經濟翻轉回升的所帶來的資本增值的潛力,相當適合作為投資人在下半年市場不確定性高且低利之際的核心配置部位。 野村日本領先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日本擴大購買ETF決策雖有助提升投資信心,美國升息不確定性及歐洲局勢的演變皆將令日圓走勢大幅搖擺,在美國下次升息拍板定案前,市場上仍具較多不確定性,日股恐大幅擺盪。 然而,長期只要美國經濟確實轉佳,市場終將回歸基本面,日本上市企業未來12個月盈餘預期成長21%,遠高於全球的8.8%,本益比僅12.7倍,遠低於全球的15.9倍,依然具備投資價值,短期僅待匯率走勢穩定,中長期仍具上漲動能。 亨德森遠見日本小型公司基金經理人Yun Young Lee看好日股,特別是小型股,因為近年實施的經濟結構改革帶來經濟成果,包括公司治理標準改善、企業稅調降、女性勞動參與率創新高、參與TPP,以及訪日旅客數量上升等,而近年日圓大幅貶值更是為日本企業帶來雙位數的獲利成長。 元大全球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賴盈良表示,日股第3季表現看好,預估日本東證一部指數2016年本益比12.9倍,目前上修獲利的企業類股包括能源、內需相關(建設、零售、食品),下修獲利包括機械、原物料。 ---------------下一則---------------  亞太高股息 投資焦點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不確定性提高,美國放緩升息步調,歐洲及日本央行續實施負利率政策,在資金寬鬆環境下,市場將焦點移轉到亞洲股市。法人認為,目前亞洲政府持續推動各項刺激經濟政策,有利於支撐股市走揚,其中具有股利的價值投資,將是現階段最佳投資選擇之一。 凱基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根據美國銀行的資料統計分析,負利率資產約佔全球固定收益資產比重達25%,約12兆美元規模,以2015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值規模約61兆美元換算約占19.67%,在全球負利率趨勢下,將驅動這些負利率資產尋找較高收益率去處,高股息投資潮可望再現。 陳沅易表示,現階段投資高股息企業是贏面較大的選擇之一,因擁有現金股利的防禦,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高股息指數之股利率達5.28%,優於全球及歐美平均表現。此外,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之本益比相對於其他區域低,加上亞洲企業獲利成長動能高,將吸引資金往亞太高股息類股移動。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企業,多為財務體質健全、企業獲利穩定,加上亞洲投資人愛追求收益,驅使亞太企業重視配息政策,配息金額及公司家數逐年增加,在低利環境下,收益為王當道,具有高收益率的亞太高息股,自然成為市場投資亮點。 ---------------下一則---------------  多元資產基金 不怕黑天鵝2016/08/01 07:29:1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央行基準利率與貨幣政策 http://goo.gl/m8bdms 日 本央行(BOJ)7月29日宣布擴大日股ETF購買規模至6兆日圓,但維持政策利率-0.1%和QQE規模不變。摩根投信分析,此次寬鬆力道不如市場預 期,為因應英國脫歐的負面衝擊,可預見下半年多數亞洲國家和歐央不是維持寬鬆、就是進一步降息。市場資金活水充沛,投資環境低利卻又充滿不確定性,建議可 核心布局多元資產基金,並適度配置高息股基金。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黑天鵝紛擾成為近年來市場新常態,導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已連三降至3.2%。 另外,物價彈幅有限,通膨依舊溫和,去年以來許多亞洲央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提振經濟,其中馬來西亞已七年半未曾降息,日前也宣布降息1碼,包括南韓、澳洲、中國大陸現階段都已到歷史新低的利率水位,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甚至出現負利率。 展望下半年,全球主要央行可望合力刺激,再注流動性,施厚德表示,英國脫歐後續發展和美國11月總統大選,將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再添變數。根據JP Morgan證券最新預估,今年第4季有高達85%新興國家央行資產負債表維持擴張或利率不變。 施厚德說明,多重資產基金的優勢,就是透過同時布局股票、債券、REITs、特別股、可轉債等各類收益性資產,以因應市場環境,動態追求全球收益機會,不僅能降低整體資產價格波動度,更能在市場修正回穩後不錯的波段上漲表現,是適合投資人下半年核心配置的部位。 瀚亞全球策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方定宇表示,考量下半年仍是震盪風險,建議投資人採取多元資產、平衡配置策略,在負利率蔓延情況下,收益型產品是當前投資優先選擇,無論是美國高股息股或高票息債券,均為當前資金追逐標的。 ---------------下一則---------------  美高收益債 7月有賺頭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國內核備債券基金平均績效一覽 http://goo.gl/vXL8wY 比較7月境外債券基金績效,美高收益債居翹首贏過新興市場債基金,法人表示,由於歐美日公債殖利率已接近或已是歷史低點,因此,信用債如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還會持續受到市場青睞,目前仍續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後市。 今 年來收益率一直遙遙領先的新興市場債在7月份時月績效暫被美國高收債以及歐洲高收益債迎頭趕上,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債績效主要是因土耳其政爭後遭標普與惠 譽調降債信評等拖累,使新興市場債基金平均下跌幅近1%,但美國及歐洲高收益債基金平均月漲幅達2.26%、1.7%。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指出,儘管美國高收益債之前已出現一波漲勢,但在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美國高收益債仍具利基,尤 其目前能源債平均殖利率仍高達9%,另在健康醫療、通訊、科技等產業高收益債也有不少的投資機會,因此,持續看好美高收益債後市。 摩根環球 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仍具有投資吸引力,原因一是雖然今年起資金已淨流入高收益債基金,但流入的金額卻遠不及過去3年流出量,過去3年高收 益債淨流金額超過450億美元,預計後續仍有資金回補空間,有機會續推升高收益債價格。 原因二則是隨市場情緒好轉,高收益債信用利差近期大幅收斂,未來在低利率、低違約率及資金回流的加持下,高收益債仍然具資本利得(指債券價格上漲)潛力。目前美國高收益債信用利差高於新興市場、亞洲及歐洲,在所有區域類別的高收益債中最具信用利差收斂空間。 華頓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宜君也表示,在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Fed緩步升息及全球低利環境下,資金自然向具高息優勢的高收益債靠攏,尤其當前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相對具吸引力,後市行情持續看漲。 ---------------下一則---------------  低利時代 高收益債搶手2016年08月01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央行仍維持寬鬆,資金仍尋求高息標的,擁有較高殖利率與穩定收益來源的資產持續獲得資金青睞。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至7月27日的一周,債券型基金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單周總計流入79億美元,其中又以新興市場債淨流入34億美元,規模最大。 華頓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宜君表示,受到英國脫歐事件與美國統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未來幾個月國際情勢變數仍相對多,加上英國將在9月投票選出新黨魁,是否將正式啟動脫歐程序仍是未知數,而10月義大利亦將舉行修憲公投,可能再牽動另一波政治議題。 她指出,Fed近日會後聲明重申對升息維持審慎態度,在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Fed緩步升息及全球低利環境下,資金自然向具高息優勢的高收益債靠攏,當前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水準相對具吸引力,後市行情持續看漲。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全球低利環境下,高收益債具投資吸引力,美國高收益債近期雖歷經一波強勁漲勢,但鑒於當前全球公債利率處於歷史低檔,能源債平均仍可提供約9%的殖利率水準,而危機債券的殖利率更處18%的高檔區,價格仍具漲升空間。 中期來看,受惠全球原油需求增長,但美國頁岩油的產出成本曲線更趨平緩,根據摩根大通估計油價在每桶50美元、天然氣價格在2.75美元附近,頁岩油即具商業價值,企業可望重返獲利成長,支撐能源債續漲潛力,建議可趁油價短期拉回逢低布局能源資產。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則表示,今年以來亞債已發生的違約為0.9%,且亞債持有人中,亞洲在地投資人占74%,逐年增加,顯示在地投資者比重高,不易受國際事件使得資金流出而大起大落,也凸顯出亞高收本身穩健特性。 ---------------下一則---------------  ETF市場持續成長 今年將突破60檔2016/08/01 07:24:3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國內ETF市場持續成長,今年以來共16檔新掛牌,總檔數來到52檔,年底前將突破60檔大關,其中元大投信不僅ETF發行數最多,規模也是各投信中成長最快。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對此表示,今年下半年將聚焦在油金的槓桿反向ETF,美元指數的原型、槓反ETF,美國政府債券槓反ETF以及南韓ETF,均是市場首發的產品,將為台灣ETF市場再添新頁。 整理目前ETF發行情形,元大投信21檔、富邦投信16檔、國泰投信八檔、復華投信四檔,永豐投信、凱基投信、群益投信則一檔,在投信業者仍積極發行ETF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底前將有十至12檔新ETF問世,總檔數可望推升到60檔以上。 其中執牛耳的元大投信,ETF總規模最新數據已高達2,060億元,未來ETF的發展策略是市場矚目焦點。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緊跟國際趨勢,旗下ETF囊括成熟國家、台灣、中國與商品四大投資題材,就產品面向、發展趨勢及交易策略,已為台灣投資人提供了指數化投資的嶄新面貌,並享有與國際接軌的實用、靈活性的投資工具。 目前元大投信的「元大韓國KOSPI 200 ETF」已獲准募集,元大S&P石油槓桿、反向,以及元大S&P黃金反向正由主管機關審查中;而「標普美元ER指數」、「標普美元日報酬正向2倍ER指數」、「標普美元日報酬反向1倍ER指數」三檔指數資格認可,均已獲證交所審核通過。 劉宗聖表示,就資產配置與提供解決方案的角度,ETF產品仍有朝多元化發展的急迫性,藉以滿足配置型、交易型或避險型的需求,始能真正提供投資人最佳投資理財配置。 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須要扮演領頭羊角色,借助已開發國家相對成熟的ETF發展經驗,促使產品發展多樣化,引導長、中、短期資金朝向不同構面的領域配置,除提供機構投資人完整的投資平台,完善資產保護外,也能成為產業加速轉型的重要推手。

小媽精選1050728基金資訊

2016年07月29日
公開
3

7月漲幅前十大海外股票基金 六檔亞股躋身績效十強2016/07/29 07:37:1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7月來海外股票型基金十強 http://goo.gl/mh6uIy 統計7月以來海外股票型基金表現,以大中華股票最佳,單月漲幅達到5.2%,亞太、泰國跟台股基金也上漲超過4%,法人認為,美國升息遞延,亞股景氣領先其他新興市場,後市續看好。 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全球資金依循基本面跟評價面擇優布局,亞股多國股市強勁反彈,帶動亞股基金績效躍進。統計顯示,7月漲幅前十大海外股票基金類型,有六個來自亞股,上半年突出的拉美漲勢減緩,排第六。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新興亞股的景氣逐漸落底回升,在中國及印度等大國引領改革下,持續看好亞股表現。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報告,亞太地區將持穩成長, 其中南亞、東亞與東南亞三個次區域經濟體表現趨穩,抵銷美國經濟成長疲軟的影響,預期脫歐造成的衝擊也有限,是可關注區域。 景順投信表示,從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大選,至已開發市場的公債殖利率半數淪為負利率,都使國際資金目光轉向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經過幾年沉澱,投資價值浮 現,近期亞洲貨幣走穩,美國新訂單跟庫存消長,有利亞洲出口企業提升業績,這兩大指標有利投資人建立對亞股的信心,吸引資金返回亞洲資產。 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戴慕浩也表示,亞股所以大幅反彈,主要是美元升勢趨緩,第2季以來亞幣持穩,緩和投資人對於資金外流的疑慮。在聯準會不急於 升息,風險性資產的偏好不減,以及亞洲政府投入結構性改革,長遠將改善經濟發展,預期亞股仍是國際資金首選,建議長期投資來參與契機。 ---------------下一則---------------  全球奔漲 新興股債市 錢 力旺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十年已開發國家股市與陸股本益比 http://goo.gl/0vlTLN 美股創新高、公債殖利率破底,股債市經過這一輪的大漲後,所有資產看似都貴的讓人買不下手。法人表示,目前主要新興市場中就屬中國股市本益比仍低於過去均值最具投資吸引力,債市方面則以新興市場債的利差收斂空間大最受矚目,也凸顯出新興股債市仍暗藏投資機會。 股債市大漲回應了全球央行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推動的寬鬆貨幣政策,在該政策推動進入第八個年頭,已開發國家主要股市本益比將近20倍,美歐股市更高於過去10年均值,在企業獲利未見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市場對未來的漲勢能否延續也存有疑慮。 反觀新興市場,尤其是最大市場大陸,不僅是金磚中最便宜的股市,且不論境內或境外皆低於過去10年平均,代表境外的恆生國企指數本益比僅7.1倍,遠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12.4倍,展現便宜吸引力。 鉅 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不僅新興股市吸睛,新興市場債市也同樣有話題。目前全球債券利差約與過去平均相當,其中的全球投資級債券利差為137個基點, 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及接近十年低點;但新興市場主權債利差仍有333個基點,高於過去平均的311個基點,相較於其他券種,未來利差收斂空間較大。 朱挺豪認為,在通貨膨脹率低迷且經濟成長緩慢的當下,全球央行可望持續降息並挑戰貨幣政策的極限,加上股市的過高估值,部分資金將被迫湧向公債避險,政府公債及投資級債券殖利率有機會突破過去低點。 除了政府公債及投資級債券外,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主權債與過去10年殖利率低點仍分別有1.04%及0.62%的空間,債券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大陸6月製造業PMI續降,且通膨壓力也逐漸趨緩,人民銀行擴大寬鬆力道的理由愈來愈充分,若人行祭出降準等貨幣政策,有望激勵陸股續強。 群益投信指出,新興亞股如東協、印度股市則受惠於人口紅利、政府政策和資金面的支持,經濟復甦力道日益明確,中長期仍有漲升空間,建議投資人可適度分批加碼。 至於債市方面,由於多數新興國家基本面正趨於穩定,預期資金仍將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市,有助進一步推升債券價格走高。 ---------------下一則---------------  境外基金失血 新興債逆勢起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境外各類型基金規模變化 http://goo.gl/Kr46FQ 據投信投顧公會公布的6月境外基金規模,國人持有總額維持在3兆元,上半年變化不大,但其中股票型、固定收益及平衡型卻同步失血,高達1.46兆的固定收益型基金中,以高收債大減195億元最多,但新興市場債卻是異軍突起,上半年及6月單月均逆勢增加95及225億元。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鄭夙希指出,觀察新興市場債券上半年表現不容小覷,新興美元債、新興當地債券指數漲幅分別為10.9%、14.3%;由於波動加劇, 投資布局建議以美元債表現為主,資金面反應出美國遞延升息利多,遠大於英國脫歐擔憂,加上逾30%全球債券陷入負利率,較高殖利率的新興債市可望持續受國 際資金青睞。 當地貨幣計價新興市場債券,儘管收益率較高,具備一定吸引力,但因匯率波動風險相對較高,須留意低接加碼時機。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 金經理人曾咨瑋指出,近期亞債因風險相對少、相對殖利率佳、資金續入等有利支援下,尤其大陸高收益債指數持續挺進,近一季已有3.12%表現,發達經濟體 國債收益率暴跌、黑天鵝事件偶有發生、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復甦持觀望態度,對債券偏好仍高,資金尋找可帶來收益的產品,可望繼續受到資金青睞。 宏 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認為,目前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的環境,再加歐元區及日本等主要國家,可能採取更寬鬆貨幣政策,有助新興巿場債券 未來的表現;但需留意英國脫歐後續進度變化,及金融巿場可能的波動,尤其是否引發其他歐盟成員仿效及蘇格蘭獨立等衝擊。 合庫新興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謝巧玲強調,新興市場以亞洲通膨壓力最低,央行施政更具彈性,區內金融業體質普遍健全,足以支撐各國信用所需,且亞債需求仍高,全球經濟成長率下滑風險上升時,新興亞債具吸引力,看好新興亞債未來表現。 ---------------下一則---------------  第2季經濟成長概估0.69% 全年保一有望2016/07/29 08:54:10 經濟日報 記者ほ澤蓉╱即時報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0.69%,優於原先預測值,主要原因是商品出口表現未如原先預期的差,使經濟成長率得以終結連續三季負成長狀況。 主計總處上一季公布經濟預測時,對第2季的預測是0.48%,但今天公布的概估數字比原先預測高了0.21個百分點,成為0.69%。 以本次概估情況來看,上半年經濟幾乎等於零成長,按照主計總處之前預測,第3季和第4季經濟成長率分別1.97%和2.37%推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能保一。 ---------------下一則---------------  台股高點在哪? 大摩再調升2016/07/29 09:29:14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即時報導 摩根士丹利證券再替台股添柴火,將對加權指數高點預期從9,000點、拉升至9,500點,一樣是外資圈最高,並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改善,將替台股帶來評價調升行情。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程世維特別點出,拜國際資金流動性充沛所賜,台股今年企業獲利預期雖持續被下修,指數表現卻是相當亮眼,國際資金目前對台股持股水位雖已來到40.3%的新高,但是,市場現階段對台股不少族群獲利預期依舊很低,換言之,只要有任何利多,都會成為台股上攻的驚喜。 ---------------下一則---------------  台股商品 平衡型抗震2016/07/29 07:32:12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台股加權指數在9,000點附近震盪,投資難度提高加上風險升溫,法人表示,穩健型投資人可分散台股基金部位至台股平衡型基金。 台股現階段處高檔震盪,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無論市場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調整股債比例,都有助投資組合效益。 根據統計,近期績效轉佳且淨值創新高的群益安家、台新高股息平衡、保德信金平衡、永豐趨勢平衡、華南永昌龍盈平衡等五檔台股平衡基金表現亮麗,是投資台股不錯的選擇。 目前大盤呈現多方盤堅格局,但由於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預料短線推升力道將減弱,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轉為賣超,以及台幣的匯率走勢。不過,第3季題材面或基本面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及新品題材發表旺季,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指出,台股短線漲多,逢高賣壓漸重;另外,VIX指數在今年低檔,龍頭權值股價有乖離過大趨勢,短線宜提高風險意識,建議待回測月線、季線才是中長線較佳的買點,建議可採平衡基金趨吉避凶。 ---------------下一則---------------  打炒作有利健全市場…A股基金長線不看淡2016/07/29 07:40:0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證指數27日受到中國當局將遏止題材股炒作,並有意監督財富管理商品(WMP)傳言衝擊,失守3,000點大關,昨(28)日雖然力圖振作,收盤仍未站上3,000點。 台新投信表示,中國監管階層嚴防炒作及加強市場監督,有利健全金融市場發展,長線來看,有助提升外資認同度。此外,中國官方正加速基礎建設的批件,下半年經濟成長可望好轉,且預期在今年9月4日至5日G20高峰會進行前,將維持偏寬的貨幣政策,配合深港通啟動、養老金入市等資金題材加持,陸股後市仍有行情可期。 台新中證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消費類股具防禦性佳、獲利成長動能強、A股基金加碼空間大等優勢,後市相對看好。英國脫歐後,中國金融市場呈現股債同漲、匯率下跌的有利氣氛,人民幣的貶值,也促使6月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34億美元。 陸股投資市場轉好,很大原因在於海外利空階段性出清,多方積蓄力量所推升,因為英國確定脫歐後,多國央行將進一步貨幣寬鬆。 葉宇真指出,就中國內部來說,政策持續作多,企業今年獲利狀況也明顯改善,截至目前為止,1,047家公司發布2016上半年業績預告,預增、略增、轉虧為盈和續盈者合計比率達65.8%,且負增長的公司明顯減少。 葉宇真表示,消費產業本身具剛性需求特性,受景氣影響較小,具防禦性。與消費類股相關的中小板及創業板第2季財報預估獲利年增率分別高達44%及36%以上,遠遠優於主板的-11%。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業績改善的行業仍是值得留意的方向,市場也將持續關注有改革議題的國企及估值有盈利的大消費類板塊;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則指出,中期A股仍有持續上攻的可能,其中深圳表現可望優於上證,中小板指數在企業獲利高成長、評價相對偏低以及落後補漲三大潛力帶動下,可望有較佳表現。 ---------------下一則---------------  資金行情續發酵 亞股全數淨流入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股資金流向 http://goo.gl/s1pExv 受到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以及經濟數據增添市場樂觀氣氛支撐,第3季以來,MSCI新興亞洲走勢有轉強態勢,近一周上漲0.25%,累積第3季以來漲幅達4.49%;在資金行情帶動下,亞股市場全數淨流入,其中又以日股和正值除權息行情旺季的台股最受國際資金青睞。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國際市場氣氛而言,短期仍是中性偏多,主要是受惠英國脫離歐盟疑慮減緩、恐怖攻擊事件並未造成市場全面衝擊,以及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遞延。 就籌碼面而言,許廷全表示,資金行情持續發酵,外資連續大幅買超,成為近期推升台股的重要力道。隨著電子旺季來臨及蘋果新機備貨下,預期8月外銷訂單有機會轉正,未來偏向正向發展。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說,依數據,6月因資訊通信產品基期較高,其他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需求增溫,帶動半導體供應鏈接單持續增加,傳統商品如機械等也因接獲長期訂單而增長。 經濟部表示,智慧型手機和通訊晶片需求成長,可望帶動相關產業訂單回升,而面板和機械的需求同步成長,有助外銷訂單逐漸改善,7月訂單將有機會轉正,8月轉正機率甚至上看八成。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亞洲地區由於經濟基本面與資金面俱佳,且歐洲系統性事件對該區域的影響程度較小,因此在英國脫歐公投後亞股表現相對抗跌,甚至逆勢上漲,今年以來外資對亞洲主要股市的淨買超金額也已超越去年同期,且在市場動盪期間資金仍持續進駐。 今年以來東協各股市表現佳,不但都有一成以上漲幅,表現也位居全球主要股市前茅。預期後市仍有上漲空間可期,因此建議投資人可適度布局亞股相關基金。 復華東協世紀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就景氣面觀察,星馬與印尼內需、出口有明顯好轉,帶動景氣在第1季短暫放緩後再度回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上升趨勢。由於英國脫歐對東協基本面影響有限,全球央行進一步貨幣政策寬鬆將有利東協貨幣匯率回升與資金持續流入。 ---------------下一則---------------  亞股強強滾! 亞股基金績效帶勁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走出英國公投脫歐事件後,7月以來全球主要股市一路走高,近期明顯位於高檔震盪,觀察全球股市站上5、 20、 60日均線共9國,亞洲就囊括6席,短線亞股強強滾,帶動亞股基金績效可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美國7月27、28舉行FOMC會議,因英國退歐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仍需時間評估,會後聲明可為9月決策走向提供指引。 觀察亞洲主要國家經濟發展,大陸雖然下半年經濟持續放緩,然而預期第3季有機會正式宣布深港通,同時養老金入市漸進,利多題材可期,上証指數有機會往前邁進。此外近期深圳股市融資餘額仍持續增加,預期深圳指數短期表現有機會維持所有均線之上。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從資金流向來看,7月以來亞洲主要股市呈現外資淨買超格局,意味在亞洲經濟體質相對較佳的背景下,受到外資青睞。 主要國家央行仍維持貨幣寬鬆基調,流動性充沛的環境下有助提振金融市場信心,加上MSCI亞太指數預估今年底本益比僅14.97倍,遠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21.75倍,評價便宜也讓亞股存投資價值,中長期表現看好。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認為,過去亞股第2季股市出現賣壓進行修正狀況,觀察今年相對不太明顯,尤其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東北亞表現優於東南亞以及印度股市;類股看好生技醫療、新能源、汽車零組件。 亞銀預估2017年新興亞洲整體仍有5.7%的經濟成長率;鄭慧文強調,值得關注的印尼將有5.5%的表現,印尼央行今年以來已有4次降息,據Bloomberg統計至7月25日最新資料,未來一年整體產業營收成長約有15.7%,基本面表現不差,在資金續入下,仍有期待空間。 ---------------下一則---------------  安倍砸錢救經濟 日銀寬鬆壓力增 但不會撒錢2016年07月29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在日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提前宣布28兆日圓大規模刺激方案後,也讓日本銀(央)行再度寬鬆信用的壓力大增。外界預期日銀在周五決策會議後將推出某種形式寬鬆,但將不會實施直昇機撒錢。 日本共同社引述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的話指出,新的鉅額刺激方案是日相安倍對外所釋出的「有力訊息」。他還暗示「日銀最好列入考量,並採取適當行動」。麻生說「黑田東彥(日銀總裁)應該了解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日銀舉動。」 麻生的評論也凸顯安倍比預期提早宣布這項刺激方案,是企圖對日銀施壓,迫使它再度寬鬆。日銀從周四起進行兩天利率決策會議,並將在周五公布結果。 東海東京調查中心經濟學家武藤認為,安倍此舉對日銀是「強迫取分」、迫使該央行採取行動,藉由財政與貨幣政策雙管齊下,來刺激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 雖 然外界預料日銀在周五會後將推出某種形式的寬鬆,例如再度下調利率、擴大資產收購規模或是購買更多股票與不動產基金。但近來熱議的「直昇機撒錢」被採納的 機率則不大。根據華爾街日報對10名經濟學家進行訪調指出,有9位懷疑日銀將會實施這項極端策略。直升機撒錢就嚴格定義而言,是指央行永久購買債券以支應 政府支出。 瑞穗研究機構資深經濟學家野口指出,儘管日銀將採取行動配合安倍政府的刺激方案,但他不認為該央行將會進行直升機撒錢。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分析師片岡也認為央行購買永久債的機率不大,但他預期日銀有可能永久持有目前手中握有的部分公債。 至於巴黎銀行策略師哈特(Colin Harte)則表示,日銀當前激進量化寬鬆,實際上已是把財政赤字貨幣化,因此任何直升機撒錢行為,就是將透過發行永久債以增加貨幣供給的政策形式化。 ---------------下一則---------------  海外股票基金 印度最亮眼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紛創波段或歷史新高,連帶海外股票基金績效水漲船高,統計投信發行315檔海外股票基金有,11檔基金淨值創新高,進一步分析這些強勢基金,7檔是印度基金,平均績效9.43%,特別是印度中小型股基金表現更傑出。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經濟高成長是印度股市上漲關鍵,印度近2年經濟都維持7%以上成長,印度政府也積極進行經濟改革立法及實施,未來GDP將恢復逐年向上成長,加上國際低油價趨勢不變,通膨疑慮也降低,這些都有助於股市持續走揚,其中以中小型股更具備獲利動能及股價潛力。 印度人口組成年輕,消費需求旺盛,有利推動內需市場持續增長,看好印度經濟成長潛力與投資契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根據EPFR統計至7月25日當週,外資今年以來流入新興亞洲總額,印度奪得亞軍有41.37億美元,印度基本面佳,經濟穩定,帶動外資買超,SENSEX指數創下今年新高,波段高點來到28,000點,近期全球央行可望進一步寬鬆政策,加以印度經濟今年可望維持高增長、改革持續,可望吸引外資買盤持續進駐,6∼9月雨季能否持續順利,需持續留意。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印度經濟趨勢轉變也吸引市場關注,印度經濟成長動能由民間消費、政府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支出並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進駐所驅動,印度國會於預算會期已通過包含破產法等多項重要法案,雨季會期有機會通過延宕已久的消費稅法案,將有利提升印度經商便利度進而吸引外資投資資金流入。 印度今年可望擺脫先前2年雨季雨量不足的情況而擁有高於長期平均的雨量狀況,此將有利於農作產出增加並提高農民收入,搭配官方推動農村刺激計畫,將強化印度民間消費動能。 ---------------下一則---------------  Fed利率不變經濟短期風險已下降2016年07月2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在會後聲明加入「經濟展望面臨的短期風險已下降」的措辭,透露對9月升息持開放態度。財經媒體MarketWatch指出,若想掌握Fed利率動向,除了檢視8月17日出爐的本次例會紀錄,更重要的是看「那個洞」。 Fed在聲明中指出,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6月例會後獲得的資訊反映,美國勞動市場已轉強,經濟活動以溫和步伐擴張,且就業人數等指標顯示近幾個月勞動利用率上升。FOMC重申經濟情勢發展預料只會允許以漸進步伐升息。 9月升息持開放態度 全球央行年會將於8月底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洞登場,外界將從Fed主席葉倫的發言尋找升息線索。獨立利率策略師林根(Ian Lyngen)說:「FOMC顯然為葉倫在8月26日的傑克森洞會議上透露升息訊號敞開大門,只要下周出爐的非農就業數據印證葉倫的論點。」 聯邦資金利率期貨行情顯示,Fed公布決策後9月升息機率微幅上升至26.4%,11和12月升息機率分別為28%及45.2%。但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昨盤中下跌0.79%至96.287,美元兌日圓貶值0.86%至1美元兌104.49日圓。黃金現貨價格周三大漲1.5%,是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大漲幅,昨盤中再漲0.23%至每盎司1343.16美元。 這反映不少市場人士雖認為最新決策聲明傾向鷹派,但Fed「喊升未升」的紀錄不良,使市場愈來愈不相信Fed會行動。Fed去年12月升息1碼,將聯邦資金利率調升至0.25%至0.5%,終結近7年的逼近零利率政策。 ---------------下一則---------------  基金特蒐�新興股債吸金 漲相佳2016/07/29 07:31:22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是今年全球投資市場的大黑馬,無論股債市皆然。從今年各區域股市的表現來看,拉丁美洲漲幅達三成、東協區域上漲12.3%、新興歐洲也有10%的 漲幅,前三名均為新興市場國家所包辦,再由固定收益產品的表現來看,新興市場債的漲幅也有12.8%,同居各類債券之冠。 新興市場股債成績亮眼,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認為,在成熟國家經濟趨緩、資金寬鬆下,投資人進行資產配置不能忽略新興市場的潛力,且可股債兼具布局。 大 眾銀行個金產品行銷部資深協理吳碧芬指出,新興市場股債表現突出,形成此一趨勢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今年初歐、日等多國都推行負利率,而英國脫歐等風險性 事件,也使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調一再延後,資金寬鬆無處可去的結果,當然就是回過頭來尋找過去幾年被忽略的投資區域。 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今年來截至7月20日當周止,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凈流入金額創下史無前例的高水平,達到49億美元;與此同時,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資金也高達47億美元,創12個月來最高。 資金轉進新興市場趨勢雖然成形,但各區域題材不盡相同,且有不同的變數需要觀察與留意。吳碧芬指出,拉美與新興歐洲受原物料價格的影響太深,趨勢難以掌 握,而中國大陸的基本面仍在走下坡,債務問題環繞不去。這些市場短期的表現也許有空間,但中長期能否持續卻有疑慮。從基本面、資金面、題材面三大方向綜合 考量,新興亞洲中的印度及東協其前景展望,可能相對較具潛力。 印度經濟今年以來維持穩健復甦態勢,一方面,7月後印度進入雨季,當地乾旱狀況已明顯好轉,預計接下來作物收成將提高,農民消費能力將獲得改善,通膨也可 望持穩;另方面,6月底印度當局祭出大利多幫公務人員加薪,在都市及農村民眾消費能力均可望受激勵提升下,印度內需消費動能前景可期。 此外,印度的另一重大利多,是印度國會很可能於今年雨季會期通過延宕許久的重量級法案「商品及服務稅法(GST)」。吳碧芬表示,GST通過將對印度的內 需消費動能有很大激勵作用,也是股市重大利多。統計截至5月底,印度上議院反對GST法案議員,從今年2月的91位下降至僅剩82位,已接近無法杯葛 GST的門檻81位,這使得反對最力的國大黨,也放下身段與中央政府協商。目前市場預期GST法案可望於8月上旬將會於上議院被通過,屆時印度股市的後勢 將不可小覷。 東協國家同樣也是下半年不可或缺的投資標的,東協今年正式成型運作,使得貿易與人員流動都更為順暢,外來投資也不斷增加。以印尼、菲律賓、越南這三國來 看,人口數占東協國家人口比重逾70%,最能享受到人口紅利;而人均所得都大約在3,000美元上下,正是要開始進入黃金起飛期的水準,伴隨著薪資持續成 長,消費相關產業未來潛力可期。 與此同時,東協多數國家財務體質相對穩健,印尼、菲律賓、越南三國包含政府、企業、家庭的整體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均偏低,最高的菲律賓也 僅達84%,與已開發國家動輒超過200%有天壤之別。此外,東協國家的公債殖利率多位於4.0~8.0%之間,收益遠優於成熟國家,使其股債市都對吸引 資金投入有相當吸引力。 ---------------下一則---------------  油價恐陷熊市? 外媒5面向點評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油價已從6月觸抵的今年高點52美元跌了近20%,引發油市恐再度陷入熊市的疑慮,《金融時報》從5大面向觀察,以判別油價是否會繼續走跌,抑或者近來的跌勢只是油價復甦之路的短暫插曲。 首先從供需面來看,原本需求提升及油氣業者投資縮手衝擊未來供給之下,油市大有逐漸恢復平衡之勢,豈料長達2年的原油供給過剩問題,已蔓延到汽柴油等油品身上,若這兩方面庫存無法順利消化,油價復甦態勢難以為繼。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公布,迄至本月22日當周,原油庫存量意外增加170萬桶,來到5.211億桶,與《華爾街日報》訪調分析師後預估該周庫存量減少160萬桶的結果相反。至於汽油庫存量亦增加45.2萬桶至2.415億桶,超乎預期。 第二是汽油庫存過高與需求平平。夏季駕車出遊旺季已近尾聲,但全球主要汽油市場美國的庫存依然偏高,較去年同期高出12%,恐壓抑汽油價格與煉油利潤,很多人擔心這會拖延油市再平衡時間。 第三是浮動儲油量(floating storage)下降速度不夠快。油市持續供過於求,會促使交易員將原油與汽柴油等精煉燃料儲存在海上油槽,但全球原油供應開始減少之故,過去一個月來全球浮動儲油量已見下滑。照倫敦諮詢機構London Aspect估算,自6月初至今浮動儲油量縮減逾6,000萬桶,但實在是儲量過高,此減速相形之下仍嫌緩慢。 第四是美國鑽油平台數量上升。油田服務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的美國油井數調查,以評估油市再平衡的進展。調查顯示,美國鑽油平台數量自5月觸及316座的7年低點後,而今爬升到371座,上周增加14座,創去年12月來單周最大增幅。 第五是對沖基金的原油多頭部位銳減。5月初時,避險基金透過期貨及選擇權合約,持有近4.2億桶布蘭特原油,但自此之後,原油淨多頭部位下滑至不到3億桶。 ---------------下一則---------------  Fed不升息 金價續飛揚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境外黃金基金績效 http://goo.gl/a3CZxF 聯準會維持鴿派態度,美元大漲不易,短期可望支撐金價續揚,但法人表示,今年年底之前,美國升息機率不小,未來金價波動仍大,可逢低承接,不宜太過追高。 富達國際量化研究主管David Buckle表示,目前環境經濟三不五時出現黑天鵝,加上美國總統選舉即將舉行,不但聯準會目前不升息,甚至連今年9月和11月升息的機率都很低,只要美元不再持續走強,通膨保持溫和上升,12月升息的機會並小。 市場預期美國會緩慢升息,將有利於短期金價走勢,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金價短期因英國公投脫歐、美國升息步調放緩、避險需求增加等因素而上揚,但中長期黃金價格波動幅度卻變大,投資人未來須緊密觀察美國升息與政經情勢變化。 元 大黃金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在股市創新高、公債殖利率低檔,且風險事件頻頻發生情況下,中期資金仍可將黃金作為資產配置重要一環。但聯邦基金利 率期貨顯示年底前升息機率已大幅提高,從英脫歐時的8%提升至45%,金價仍有下探1,300美元的壓力,建議投資人可逢低承接、勿追高。 天 達環球黃金基金經理人夏喬治(George Cheveley)認為,1,300美元成為黃金最新支撐價位,預期未來有多項不確定因素,將讓金價仍有上漲空間,下半年的金價預測均值提高到1,363 美元,年底可能見到1,400美元,因此以每盎司1,400美元作為長期估值。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說,過去幾年金價下跌的環境促使黃金生產商大力改善財務體質,資本支出及負債均下滑,降低生產成本至1,000美元以下,因此,金價和成本拉出距離後,對今年金礦股獲利帶來助益。 他指出,目前金礦類股股價淨值比相對全球股市仍處於折價,預期中小型金礦股仍具爆發力。 ---------------下一則---------------  生技基金報喜 月漲8.8% 2016/07/29 07:41:4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規模逾5億元的生技基金績效 http://goo.gl/Kny14k 在市場短期內消化英國脫歐的恐慌情緒、企業第2季財報陸續報喜下,NBI生技指數在近一月展開反彈態勢,截至27日,反彈幅度高達18.9%,表現強勁,也帶動近一月投信發行生技基金績效表現,不僅各檔基金績效全數為正,平均報酬更達8.8%。 群益投信表示,受到財報行情與研發利多的推升,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突破210點關卡,站上短中長期均線,NBI指數也逼近今年以來盤整區間的上緣, 截至27日,更睽違四個月再度重回3,000點大關,評價面、題材面仍具有優勢下,後市表現看好,建議投資人可透過生技基金介入,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預估第2季健康醫療產業的EPS成長率可望上調至6%,全年度EPS成長率有機會達8%,在 S&P 500十大類股中都排名第二,僅次於可選性消費產業。6月美國FDA核准一項新藥,歐盟藥監單位EMA也核准了二項新藥,今年新藥許可件數可望續創新高。 此外,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動能仍延續,主要集中在醫材領域,上述題材都有利生技醫療類股後市。 沈宏達認為,生技醫療產業具備產值持續成長、創新動能二大特點,因此長線發展看好,從次產業來看,今年以來腫瘤、心血管和自體免疫等藥物市場成長快速;NBI生技指數的本益比仍處在歷史區間下緣,因此評價面上仍合理且具吸引力。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上半年生技股下跌13%,反而讓投資人等到進場時點,根據2000年以來的數據,如果上半年生技股下跌,下半年上漲機率高達八成,預期生技股下半年應有機會演出反彈行情。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產業併購案件近期攀升,顯見生技產業修正後吸引力提升。由於生技相關產業獲利續成長,評價跌至近幾年低位,建議投資時間拉長一年以上,可定期定額或單筆分批布局。 ---------------下一則---------------  美、加、德、亞洲靚 REITs 這波風光到8月底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後,全球資金持續湧入具高配息優勢、防禦性佳的REITs市場,標普全球REITs指數近1月漲4.6%,今年來更大漲11.8%,各國央行延續寬鬆政策,短線資金避風港青睞REITs,尤其8月底將成為GICS第11大產業,吸引法人增加配置比重,多頭也可望一路到8月底,區域看好美、加、德、亞洲等。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英國脫歐引發歐洲市場動盪後,資金持續轉往高替代的美國及加拿大,帶動美加REITs近月大漲6%及4.7%。因美國相對全球穩健,6月新屋開工戶數月增4.8%,遠高於出市場預估的0.9%,6月成屋銷售557萬棟,創2007年2月來高點,美REITs後市續攻可期;加拿大REITs配息率更達5%以上。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認為,目前全球REITs的股利率接近4%,高於股市的2∼2.5%,更具投資吸引力。區域上相對看好美國和亞太REITs,其中亞太儘管房價放緩,但評價面仍便宜,利率風險也相對低,提供REITs逢低仍進場機會;澳洲REITs同樣也受惠低利環境,消費型與高品質REITs仍有向上空間。 亨德森遠見泛歐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Guy Barnard指出,歐洲除英國,德國房產市場延續健康的結構性成長趨勢,西班牙租金水準也回升,其他瑞典等北歐國家房地產市場前景不看淡。 德國房市長達10多年空頭,幾無大型住宅投資;謝夢蘭強調,近年建築法規日益嚴格,建商毛利降至僅15∼20%,分析師估計,至少要增6成房屋供給量才能解決目前供不應求的窘境,推升房價及租金。 ---------------下一則---------------  ETF受寵 規模站高崗 國內與跨國商品達2,700億元2016/07/29 07:12:5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各類型基金規模增減溉況 http://goo.gl/4ut3YU 上半年台股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成交量占大盤平均為8.1%,並呈逐月成長,至6月單月已達11.5%,是境內基金成長最快速的基金類型。投信預期,除了貨幣型基金,ETF有機會成為規模最大的基金類型。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6月底整體基金規模為2.2兆元,其中今年以來合計增加685億元的國內、外ETF,至6月底占整體基金規模比重達 12.2%,創下今年新高,其中元大投信至6月底ETF規模為1,934億元,今年以來增加490億元,是投信業中規模增加最多,也使得元大投信坐穩資產 規模最大的投信。 至6月底止國內與跨國ETF基金規模合計達2,706億元,逼近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的3,044億元,投信預估,預估隨著ETF規模持續成長,ETF將有機會成為除了貨幣型基金之外,規模最大的基金類型,這也顯示ETF已經逐漸成為國內投資人主要投資工具之一。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經理黃昭棠表示,今年整體ETF規模的成長,最大的貢獻來源為元大台灣50反1,至6月底規模達530.7億元,已經一躍成為僅次於元大台灣50ETF,今年上半年規模增加378.6億元,占今年整體ETF規模增加的77%。 元大台灣50ETF由於歷史最悠久,市占率最高,元大台灣50反1則是台股指數高檔震下,最異軍突起的ETF。投信界曾觀察,利用反向ETF進行避險,比 期貨放空簡單,自營商若以ETF避險,也不用受到主管機關關愛的眼神。由於操盤都有避險需求,使得反向ETF的成長速度遠大於槓桿兩倍操作的正向ETF。 不過由於單檔基金規模太大,自然有商機衍生,國泰投信正是積極搶攻台股反向ETF市場的投信,國泰台灣加權反1ETF發行半個月,規模為11億元,強調基金規模雖小,反而在期貨部位轉倉時可較快速的優勢。 ---------------下一則---------------  傳統主動基金…相形失色2016/07/29 07:12:10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從上半年的投信基金規模來看,前五大分別是元大、群益、富邦、復華、國泰投信,若扣除國內與跨國投資ETF規模,前五大投信的排名就變成群益、元大、國泰、復華、摩根投信,富邦投信僅排名第17。 目前資產規前五大的投信,各有不同程度發展ETF,愈積極發行者,資產規模愈大。市場更傳聞,特別是壽險金控旗下的投信,發行ETF時有母集團雄厚的資產做後盾,更有助規模成長。 元大投信至6月底總規模為3,316億元,半年來總規模增加332億元;但若扣除ETF總規模則為1,382億元,這半年來反而減少了157億元,相當於主動式基金規模的一成,也是各投信規模減少之冠。 富邦投信至6月底總規模為1,162億,半年來總規模增141億;若扣除ETF總規模則為560億,這半年來減少4億。專家指出,從數字的增減來看,元大投信與富邦投信都積極發展被動型基金ETF,傳統的主動式操作基金則相形失色。 ---------------下一則---------------  兩率走低 新興債後市俏2016年07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由於殖利率和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下降,法人紛紛調低大部分資產5年期預期報酬率,要追求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則要冒一點風險,因此,新興市場債會比歐美公債佳。 多家美國大型公司公布的財報表現優於分析師預期,使標普500指數上周創新高,也帶動全球股市走高,加上各國央行頻降息刺激經濟,資金到處流竄,熱錢再度回流亞股。 貝萊德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董立文(Richard Turnill)表示,在殖利率上升的狀況下,長存續期間的美國國債持有人,在未來5年內,每年會損失超過1%,較高報酬的機會集中在風險較高的資產,例如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和高收益債券。 貝萊德集團認為未來5年內,新興市場債券較美國國債更具有吸引力。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暨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總監葆羅•狄儂(Paul DeNoon)表示,從基本面,供需面與評價面三大面向觀察,目前新興市場債券深具投資吸引力,因為新興市場目前並無通膨疑慮,讓許多國家央行擁有進一步降息的彈性與空間,也沒有因高通膨而導致貨幣大幅貶值的隱憂。 狄儂指出,新興市場債目前相對看好巴西、阿根廷;對於大陸、菲律賓、波蘭等地較為觀望。 至於在產業別上,相對看好石油與天然氣能源,減碼金融產業。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展望新興市場債下半年走勢,預期聯準會升息步調趨緩,歐洲、日本央行可能擴大寬鬆政策,資金應會追逐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 不過在新興市場區域中,巴西與東歐目前政局較為動盪,相較之下,亞洲地區政治風險較低,基本面表現也較優異,因此較看好新興亞債。 ---------------下一則---------------  景氣不明 債六股四保平安2016/07/29 07:44:3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第3季基金投資趨勢系列12 日盛投信表示,在今年的資本市場,資金變化影響力大於實質面,市場波動不會小,建議可配置六成在債券,其中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全球新興債券基金各一半;四成在股票,其中台股小型基金與中國基金各占一半。 日盛投信表示,縱觀全球景氣,明顯看出今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動能較強,尤其是亞洲。 摩根大通預估,新興亞洲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5.8%,雖低於去年的6%,但高於整體新興市場的1.4%及已開發國家的1.7%。因此,投資人宜提高亞洲資產部位。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由於財務正面發展,摩根下修今年亞洲高收違約率由2.4%至1.8%,低於新興市場整體的3.5%及全球高收益債的6%。亞洲對英國經濟曝險低,英國脫歐,更使促使資金移往亞洲等新興市場,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券。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約有近一半配置在中國,印度及印尼各超過一成,產業配置則有四成多在地產債,其他如金屬礦業、工業、公用事業等,都不到一成。 以不配息級別新台幣計價基金來說,最近淨值創下2012年4月成立以來的最高點。至於配息級別,今年以來的年化配息率約6.5%。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今年以來大幅反彈,資金也大量流入。 日盛投信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價格歷經多次整理後,投資價值已獲認可,殖利率高於成熟市場,加上許多國家有降息空間,且個別國家經濟與政策發展有利總體經濟,基本面轉佳,債券價格上漲潛力受肯定。 以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而言,布局上以主權債搭配公司債,投資等級搭配高收益債,但多為美元計價債券,兼顧收益與低波動。 目前市場環境有利新興債市,操盤團隊採取高持債配置,區域以新興拉美、新興亞洲為主。基金今年以來的年化配息率約6%。 在股票方面,大中華區是焦點。日盛投信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亞洲開發銀行在7月分別提出最新全球及亞洲經濟展望,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估從先前的6.5%提高至6.6%,仍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6.2%。 不過,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經濟增長速度趨緩、資金寬鬆是全球市場環境的共通特性,全球包括中國股市在內近期都在反映這一現況。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顧名思義,中國消費類股的比重達45%,金融股也有15%,其他如工業、科技與公用事業等都不到一成。基金還配置部分的A股ETF。 台股的投資機會也不容忽視。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指出,市場已經鈍化與消化美國升息與英國脫歐利空,整體資金動能強,外資期貨多單創歷史新高,看好指數與個股的上漲機會,接下來蘋果新產品開始鋪貨,電子產業進入旺季,指數將維持高檔。 日盛小而美基金今年以來大漲16%,是績效最佳的中小型基金,也輕易打敗大盤約8%的漲幅。這檔基金成立18年,是日盛的旗艦基金之一,目前持股分散,不但有電子股,也配置在食品、汽車、化工、鋼鐵等其他族群,以掌握各類股的投資契機。

小媽精選1050728基金資訊

2016年07月28日
公開
5

定期定額指數回升 多重資產最受青睞2016/07/28 07:19:37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投資人預計加碼的前五大基金類型 http://goo.gl/z6c2dO 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結果指出,第2季定期定額溫度谷底翻揚,在國人預計加碼的前五大基金,多重資產/股債平衡基金再度蟬聯,債券型基金只有高收債入榜。基金業者認為,全球經濟下半年復甦有望,現在不失為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第2季定期定額溫度指數回升至47,三大指標中,「定期定額金額」連四季下滑,影響每人平均扣款金額跌至6,727元,不過,「定期定額動能」大幅上揚,是這次回溫的關鍵,主要反映境外基金新申購和複扣筆數翻倍成長,加上停扣筆數減少,尤以亞股基金成長最多。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上季指數雖然小幅回升1度,但指數連三季下滑後首度回溫,且「定期定額人數」指標持穩,代表全球股市歷經上半年多空反覆測試,似乎有走出谷底跡象,國人並未進一步離場。 就基金類型來看,包括東協、中國等亞股基金是新申購的人氣標的,特別是東協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財政體質及景氣能見度轉佳,吸引外資強勢回歸。 調查投資人未來願意加碼的基金類型,多重資產/股債平衡基金依然是首選;與去年第4季比較,以東協基金的加碼意願成長最多,增加4.4個百分點。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說明,國際投資氣氛轉趨樂觀,多國股市吹起多頭號角,但考量第3季市場不確定性仍多,如何在報酬與風險取得平衡,使投資人青睞多重資產基金。 針對亞洲股市,亞太(不含日本)股市本益比只有13倍,不但較歐美跟全球股市便宜,評價也在低檔,眼見投資題材豐富,趁現階段股市風險偏好回升時累積單位數,定期定額效益可期。 ---------------下一則---------------  終結連3跌 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 回升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走勢圖 http://goo.gl/z7S20Q 最新「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結果出爐,該指數已從低檔回升,終結過去連續3季下滑跌勢,定期定額溫度小幅回升至47度,儘管目前溫度指數仍低於50度的冷熱分水嶺,但依經驗來看,對投資人而言,只要找到具備成長潛力股,在50度以下,都不失為加碼的好時機。 摩根投信表示,若與前期溫度相較,觀察定期定額溫度指數中的三大指標:一是「定期定額人數」指標持穩於59;二是「定期定額金額」仍連續4季下滑至71,導致每人平均扣款金額再由前季的6,887元下跌至6,727元,此約為2014年第2季的人均扣款水準。 第三是「定期定額動能」升溫最顯著,第2季大幅上揚7度到11度。主要是因境外基金新申購和復扣筆數分別較前季翻倍成長,其中以對亞股基金增加金額,佔新申購基金比高達28%,也本次溫度指數回溫的首要原因。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在今年第1季跌落至逼近2009年金融海嘯水準,本季雖僅較上季小幅回升1度,然該指數是連續3季下滑後首度出現回溫,表示全球股市在歷經今年上半年多重利空反覆測試之後,似乎有走出谷底的跡象。 本次「定期定額人數」也較上季持穩,顯示國人並未進一步離場。 另根據摩根資產管理針對定期定額投資人加碼基金類型的調查,分析投資人願意加碼的基金類型,前五大標的分別是多重資產或股債平衡基金、中國基金、東協、印度以及高收益債基金;若與去年第4季相較,投資人對東協基金的加碼意願成長最多,增加4.4個百分點。 瀚亞投資行銷暨電子商務部副總經理邱可君表示,以2008年元月至2010年6月定期定額新興股市為例,投資人若能定期定額參與落底反彈階段,最後累積報酬達11%。 去年來迄今新興股市正從谷底回升,趨勢翻轉可期,她建議投資人善用債券基金配息的固定息收,作為定期定額的資金來源,再鎖定印度、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拉長投資時間。 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也力推「母子基金投資法」,母基金一般是比較保守標的,如債券基金,子基金則挑波動大的標的,利用母基金的配息,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再去投資子基金,等到停利點一到後即贖回,資金再回歸到母基金。 盧 明芬說,試算過去10年以來,如果以母子基金投資法,期初先單筆投資30萬於全球債市,並每月撥款定期定額投資美股,設定15%為停利點,母子基金投資法 的長期績效小幅領先單純的定期定額法,且不論是遇到金融海嘯、歐債危機與近期英國脫歐等利空,母子基金的抗震能力都顯著優於定期定額。 ---------------下一則---------------  上半年尬收益 債市完勝股市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6上半年股債市各月績效 http://goo.gl/2SyPhM 今年股債市的走勢出乎投資人意料,檢視上半年投資,股市不論成熟或新興市場,表現都相對震盪,且投資表現也差強人意;但反觀債市,今年不僅全面上漲,上半年的六個月中就有五個月收紅,累積報酬更完勝股市。 鉅亨網投顧指出,就上半年市場狀況來看,全球及新興股市波動不小,上漲及下跌的月份都有三次,但債市表現則相對穩定,尤其在全球啟動避險模式下,主要債券指數在前六個月中僅只有一個月出現下跌,這種資金持續湧入債市推升漲勢,也反映了投資人仍謹慎的投資心態。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認為,下半年投資最需要留意的仍是風險。不論是從年初討論至今的美國升息與否、地緣政治風險、民粹崛起、恐怖攻擊等,都為投 資增添不確定性;什麼都在變的當下,唯一不變的是央行捍衛市場的決心,央行不斷擴張資產負債表後,全球政府公債及投資級債券的價格跟隨上漲,只要央行政策 方向不變,公債及投資級債仍將受益。 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市場對於美國升息預期變化非常大,目前預期今年12月升息機率 約在44%,加上下半年美國總統選舉不確定因子與地緣政治不安定,將影響美債區間波動,目前以投資等級債提供較好的收益,適合以全球短期債券來介入投資等 級債以降低波動風險並作為核心資產部位持有。 ---------------下一則---------------  歐股新興股 投資現契機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表現 http://goo.gl/Ni1o2w 6月下旬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意外開啟2016年下半場全球市場的另一頁章。下半年以來,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超過 3%,表現與美股相當,其他歐洲主要股市漲幅也大都在3%附近、甚至更高;MSCI新興市場漲幅更在4%以上,顯示英國脫歐初步衝擊緩和下來後,這些市場 的投資機會正在浮現。 安聯歐洲成長股票團隊共同投資總監彭瑪帝表示,預期英國脫歐仍可能拖慢全球經濟成長;全球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部分央 行甚至將進一步壓低利率,全球貨幣政策持續維持流動性以刺激景氣。市場波動將保持較高水準,因為政治情緒的劇烈波動將波及市場,但歐元區歐盟解體的可能性不高。 展望下半年,彭瑪帝表示,料全球緩成長、低通膨的環境仍將會持續,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投資機會,有風險才有投資機會;策略上可藉由選股來創造報酬率;對主動管理投資策略而言,市場波動就是創造獲利的良機。 彭瑪帝進一步指出,從價值面來看,目前歐股投資價值由近期市場反彈略為增加,但股價仍相對便宜,本益比不到15倍;未來12個月的企業獲利成長預期將近7%,其中又以結構性成長概念股值得留意。 他也看好結構性成長產業。譬如:在必需消費、資訊科技、醫療護理等產業中,不乏具備這樣結構性成長、高品質條件的公司。2015年這三大產業全年漲幅高達15.77%至20.43%,大幅勝過其他產業。 新興市場部分,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高庫納表示,從評價面,新興市場也具投資吸引力,目前本益比不到12倍;未來12個月的企業獲利成長預期更是超過一成;此外新興市場股票資金面流向再次轉正,亦凸顯市場資金正轉進新興市場尋求下半年投資機會。 在新興市場投資機會上,高庫納表示,可優先留意高息股的投資機會。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2012年到2015年,三年下來,股價變動雖對累積報酬提供負13.3%的貢獻度,但股息卻提供了10.6%的正貢獻度。由此可見,股息對於穩定投資組合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下一則---------------  錢進歐洲 挑國際級企業2016/07/28 07:22:2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表現 http://goo.gl/2V601C 安聯投信昨(27)日舉辦2016下半年投資展望指出,歐洲與新興市場在市場波動時就會浮現投資機會,例如最近的英國脫歐公投事件,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時,更應該把握買點,才能保有獲利空間。 安聯歐洲成長股票團隊共同投資總監彭瑪帝(Matthias Born)指出,歐洲的低成長已是常態,並不會因此影響股市的獲利空間。他說,歐洲的政治事件常造成行情波動,就是進場時機,下半年歐洲將舉行許多選舉, 包括義大利、荷蘭、法國和德國,可能變成針對歐盟本身的表決,對歐洲和全球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值得關注。 彭瑪帝說,他操盤時會著重於全球享有商譽、有競爭力的公司,也布局了不少香煙、酒類等公司,同時也布局國際級的歐洲公司,以汽車業為例,即使歐洲的消費動能受到經濟低成長的影響而影響汽車銷售量,但在中國大陸等其他市場的銷售動能還是不錯,一樣能獲利。 彭瑪帝預期,英國脫歐仍可能拖慢全球經濟成長;由此來看,全球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部分央行甚至將進一步壓低利率,全球貨幣政策持續維持流動性以刺激景氣 在歐元區總體經濟方面,彭瑪帝表示,第2季GDP相較於強勁第1季可能略為下滑,持續下降的失業率將支撐消費支出;基本面有雜音,但目前市場可能已經過度反應,波動度仍將維持高檔,要特別重視選股。 安聯投信另一個看好的市場是新興市場。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表現引領全球,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初迄今漲幅逾一成,受資金青睞度正在升溫。 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高庫納(Kunal Ghosh)指出,從評價面,新興市場也具投資吸引力,目前本益比不到12倍;未來12個月的企業獲利成長預期更是超過一成;此外新興市場股票資金面流向 再次轉正,凸顯市場資金正轉進新興市場尋求下半年的投資機會。此外,中國大陸方面可留意官方對於提振薪資成長動能和房產價格的調控狀況。 ---------------下一則---------------  景氣回溫 連三月黃藍燈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于國欽�台北報導 我國景氣對策信號變化 http://goo.gl/kY2aFi 國發會昨(27)日發布最新景氣概況,6月景氣呈現連續第3個月「黃藍燈」,景氣領先指標連續4個月上揚,升幅擴至0.18%,顯示經濟情勢已明顯好轉,景氣正緩步回溫。 國發會依據出口、股價等9項指標所編製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於6月達20分,與5月相同,因此所對應的燈號仍是代表「景氣轉向」的黃藍燈。 領先指標連4升 經濟好轉 我國景氣於去年下半年急速降溫,自去年6月起一連亮出10個月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今年4月終於揮別藍燈,至今亮出連續3個月黃藍燈。 值得注意的是,才於5月止跌回升的景氣領先指標,在6月持續回升,且經回溯修正後,已連續4個月上揚,升幅也擴至0.18%,同時指標也連續4個月上揚,上揚幅度擴至0.51%。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領先指標在6月回升0.18%,這是一個「好消息」,但累計過去四個月的升幅僅0.41%,回升的力道不夠強,因此目前景氣只算緩步回溫,還稱不上已經復甦。 吳明蕙說,當前全球景氣不算差,美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呈擴張,領先指標續呈上揚,歐元區PMI也在50榮枯線以上,中國經濟雖受調結構影響,但PMI仍持平,只有日本情況較差。 雖然全球景氣不差,但吳明蕙認為,下半年全球風險也不小,包括英國脫歐流程、美國總統大選都有極大風險,尤其是11月美國總統大選,一般認為共和黨參選人川普的政策穩定度令人擔憂,萬一當選,其對經濟帶來的風險勢必更甚於英國脫歐的風險。 吳明蕙表示,正由於下半年不確定性仍多,因此多數預測機構對全球貿易的看法趨於保守。環球透視近期將今年全球貿易值成長率,由-1.4%調至-2.2%,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也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由4月的3.2%調降至3.1%。 對於日本已提出28兆日圓的經濟刺激計畫,我國有沒有打算提出類似措施?吳明蕙說,目前我國仍以落實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為主,藉此可提升投資動能,也有提振經濟效果,迄今並沒有新振興方案。 ---------------下一則---------------  連3月黃藍燈 景氣緩步回溫 國發會:下半年可期 民眾可暫時放心2016年07月28日蘋果日報【林海╱台北報導】 有好消息 國發會昨發布6月景氣燈號,亮出自今年4月以來的連續第3顆代表「轉向」的黃藍燈,顯示景氣緩步回溫。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下半年國際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如英國脫歐發酵與美國總統大選,「川普(Trump)若當選,影響比英國脫歐更大。」 吳明蕙表示,在各項指標之中,海關出口值增加1分,機械與電機設備進口值減少1分,其餘各項目分數不變,總分與5月同為20分。不過值注意的是,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都連4個月上升,算是一個好消息。 領先指標持續上升 在連續3個月黃藍燈之前,景氣燈號曾連續亮出10顆代表「衰退」的藍燈,吳明蕙表示,目前看來,民眾可以暫時放心,景氣有回溫的跡象,且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同時連續上升,雖然幅度偏小,領先指標累計增幅僅0.4%,顯示復甦力道還不是很強。 吳明蕙說,希望未來可以看到領先指標長時間的上升,累積增加幅度更大,同時經濟各個層面表現更好,那就更有信心去判斷景氣真正回溫。她也說,各主要經濟機構都預測,台灣下半年的出口會更好,因此民眾可對下半年景氣表現抱有期待。 進入暑假的餐飲零售旺季,吳明蕙認為,加上中元節、情人節等節慶帶動,民眾的消費力可望進一步被刺激。 吳明蕙也指出,6月出口明顯好轉,電子零組件、資通訊設備的進口增加,暑假也是3C產品的銷售旺季,希望民眾信心可以回溫,維持消費的成長動能。 川普若當選影響大 但吳明蕙提醒,英國脫歐、地緣政治風險等干擾因素,對貿易影響仍須持續關注,特別是美國年底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也讓各國開始擔憂,因此川普若真的當選,產生的影響將會大於英國脫歐。 對於日本昨日推出經濟刺激方案,台灣是否也會跟進,吳明蕙說,台灣之前也推出消費提振等短期刺激措施,但目前重心還是放在投資,「包含國發會、經濟部都積極拜訪業者,了解後續投資動向,如果投資增加,對短期經濟成長還會有效果的。」 而景氣燈號連亮3顆黃藍燈反應景氣復甦跡象,民眾還是信心不足。從事服務業的陳先生就說,雖然經濟數據似乎有好轉,股市近期也上漲,但是對於下半年是不是能夠持續下去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所以就算有錢,也希望能夠先存著,不太敢真正的去消費。 從事製造業的黃先生認為,燈號的確是有好轉,但是台灣最依賴的出口表現,還是只能說差強人意,這也是經濟會不會變好的關鍵因素,加上現在勞工休假問題,朝野都搞不定,連帶後續最實際的加薪問題,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實在對前景樂觀不起來。 ---------------下一則---------------  股市旺 7月消費信心回升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總經數據尚在低檔徘徊,台灣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在股市熱絡帶動下,止跌回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股市是景氣先行指標,即使台股目前看來是國際熱錢帶動的資金行情,但仍傳遞出第3季經濟好轉的訊號,看好下半年經濟。 中大台經中心昨(27)日公布7月CCI調查結果,總數為80.18點,較上月揚升1.82點,中止2月以來的連續4個月下滑。本次調查的三項上升子指標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上升幅度第一,較上月勁升11.9點,本次調查結果為73.1點,逼近一年來新高。 由於股市有創造額外財富效果的意義,台股大盤指數站穩9,000點之上,連帶讓散戶投資人心安。也因此,本此次調查另兩項上升子指標為「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各微升0.60點、0.45點,顯示國人認為景氣已觸底。 吳大任指出,520新政府上台後兩岸政策前景不明,加上6月英國公投脫歐事件,讓民眾無法對經濟前景展現樂觀,一度影響受訪者對台股的信心。但7月中旬以來,台股熱度不減,讓民眾初期有些意外,後因大盤持續站在9,000點之上,也墊高投資人的信心。 至於民眾最有感受的就業問題,中大台經中心指出,「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在此次調查為110.8點,較上月調查下降1.3點,是此次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標,但仍是六項指標中唯一維持偏向樂觀(指數高於100)者。 吳大任表示,就業機會是落後指標,我國失業率目前在4%上下,屬偏低水準,民眾並沒有找工作難題,而是找不到適當工作。 ---------------下一則---------------  資金湧入 電子旺季 台股續航力強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股高淨值基金表現 http://goo.gl/QyuP4g 受到美股持續創新高的加持以及台灣大型企業第2季財報表現亮眼的激勵,台股出現強勢表現,法人表示,台灣有國際資金流入與第三季電子業旺季雙利加持,可望提供續航動能。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展望台股後勢,由於目前指數已來到區間相對高緣,推估指數將逐漸進入高檔震盪格局,但利基型個股的表現機會仍大,產業布局方面,電子族群看好半導體和工業電腦表現,非電族群則看好大陸車市回溫,汽車族群有望受惠。 統一經建基金經理人范淑芬表示,美國近期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亮麗,陸續公布的企業財報也多數優於預期,增強投資人信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度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全球主要央行可能再進行新一輪寬鬆,熱錢可望持續流入新興市場。 范 淑芬表示,全球資金寬鬆態勢不變,在尋找更好收益的考量下,熱錢持續流入新興市場,由於亞洲股價淨值比相對偏低,台股又有較高的股息殖利率,吸引國際資金 大量流入,加上第3季進入電子業傳統旺季,光學鏡頭及半導體龍頭廠商近日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與展望,台灣電子業營收高峰多數落在9月至11月,第三季台股 可偏多操作。 她指出,其中,電子股看好產業成長動能明確、具競爭利基的領導廠商,以及具新題材如AR、VR等相關概念股,傳產股看好進入業績旺季的食品股等。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就國際市場氣氛而言,短期仍是中性偏多,主要是受惠英國脫離歐盟疑慮減緩、恐怖攻擊事件並未造成市場全面衝擊,以及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遞延。 ---------------下一則---------------  台股基金績效正翻天 上櫃股基金最靚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許多股市紛創今年新高,台股在外資買盤挹注下也表現亮麗,統計今年來台股各類型基金平均績效都交出正報酬,其中以上櫃股票型9.1%表現最佳,價值型8.26%居次,其它依序是科技型基金8.14%、中小型基金7.8%、中概型7.29%、一般股票型基金7.13%,投資人全都賺。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台股目前大盤呈現多方盤堅格局,但外資累積買超金額已大,預料短線推升力道將減弱,未來須持續關注外資是否轉為賣超,及新台幣匯率走勢;但因第3季無論題材面或基本面均相對正面,更是電子業拉貨及新品題材發表旺季,預期資金動能將陸續發揮。 台股盤勢表現可望回歸基本面;沈萬鈞認為,目前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有落底跡象,若景氣面持續轉好,則利於台股中長線後市表現。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顧克勤表示,台股在法說預期下半年旺季、及財報激勵下,電子股近期走勢強勁,半導體近2年有購併事件,台廠搶到市占率,可望在盤面繼續活躍。 Apple財報公布,重點觀察新機發表預測,對台股蘋概股布局精挑細選具競爭力,爭取到新零組件訂單的台廠,產業轉變中仍有接獲訂單族群,表現相對突出;傳產則可留意汽車相關零組件。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分析,目前台股走勢反映第3季或下半年的展望與成長,從企業獲利角度來看,2016年整體預估將呈現-5%,因為第1季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36%,第2季預估仍衰退20∼25%,衰退幅度顯現減少,市場估計今年第3季企業獲利年增長率將翻正,可望帶動第3季台股表現。 ---------------下一則---------------  日圓重挫 國際資金轉往台股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張志榮�台北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將推出規模高達28兆日圓的振興經濟方案,昨(27)日牽動日圓兌美元匯率連貶值0.89%,外資法人認為,日本新一波財政政策將迫使日圓匯率走貶,有利於國際資金轉往台股、推升資金行情,今(28)日摩台指可望拉高結算。 國際資金昨天再買超台股110億元,已是連14個交易日買超、累計1,556億元,超越今年2月25日至3月25日、連20個交易日買超1,533億元水準,由於買超之旅仍會持續,波段買超先看2,000億元。 據台新投顧統計,國際資金在這波連續14個交易日買超台股期間的單日買超金額為109.5億元,歷年來也僅低於2009年4月24日∼5月8日的131.4億元,與2005年12月12日∼2006年1月2日的125億元。也就是說,這波國際資金買盤「質」與「量」均屬上乘。 在美股道瓊與S&P500指數雙雙創下新高之際,費城半導體指數也來到16年來新高,加上蘋果第2季財報與第3季營運展望均優於外資圈預期,台股昨天由台積電與大立光等科技股領漲的態勢相當明顯,指數上漲0.43%、以9,063點作收,而成交量溫和擴張至964億元。 不過,來自國際資金的買盤,才是台股仍保有挑戰前波盤中高點9,085點的主因,除了來自歐洲的指數型基金持續湧入台股尋求高現金收益率題材避險外,近期來自日本的指數型基金也頗可觀。 由於摩台指將於今天進行結算,美系外資券商主管認為,以近幾個交易日國際資金均進場拉尾盤的作法來看,今天拉高結算機率頗高;至於台指期,昨天雖然新增2,932口淨空單,但未平倉淨多單仍維持在65,261口的安全水位,短期內翻空機率低。 ---------------下一則---------------  澳通膨17年新低 最快下周降息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澳元兌美元走勢 http://goo.gl/022WTe 澳洲統計局周三公布第2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結果年增幅創下17年來最低,至於核心通膨也持續處在歷史低點,這也為澳洲央行最快將在下周降息鋪路。 不過,市場經濟學家對於澳洲央行下周二會議是否降息看法分歧。根據利率期貨顯示,澳洲央行下周降息機率從數據公布前的60%略降至50%,這也引發周三雪梨匯市澳元兌美元走勢震盪,最後收低在0.7470美元,較周二的0.7519美元貶約0.4%。 澳洲統計局周三表示,第2季CPI季增0.4%、年增1%,其中年增幅更創下1999年第2季來最低。此外,澳洲央行所關注的核心通膨率季增0.5%、年增1.5%,也持續處在低點。 鑑於澳洲通膨低迷不振,一些經濟學家預期澳洲央行最快在下周會議將再度調降現金利率1碼至1.5%。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以澳洲目前通膨水準來看,恐怕到2018年中以前,通膨率都會低於澳洲央行設定的2%至3%目標區間,因此他推測澳洲央行必須下調利率至1.5%,才可能進一步推升物價上揚。 不過澳洲聯邦銀行經濟學家布萊斯(Michael Blythe)則指出,澳洲目前國內經濟並不需要額外刺激,他說進一步降息對該國經濟幫助有限。 澳洲央行上次降息是在5月,由於通膨率持續下滑與全球成長前景轉壞,導致它也加入全球其它央行的降息行列。 不過自從5月之後,澳洲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其中就業成長大幅減緩,不過房市景氣則大幅升溫,推升房價快速攀升。 至於外部環境則是受到全球成長預測相繼下修,以及英國決定脫歐對全球經濟引發不確定性攀升。 目前澳洲央行仍預測到2018年中期,澳洲通膨率將在2%至3%目標區下,第2季通膨數據並不會改變它們的看法。 ---------------下一則---------------  日推28兆日圓刺激經濟方案 最低工資提高3% 增幅將創史上最大2016年07月28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振興疲弱的經濟,昨宣布下周將推出規模逾28兆日圓(約8.5兆元台幣)刺激方案,似有意施壓日本央行(日銀)配合實施大膽的貨幣寬鬆措施。自安倍日前在參院改選大勝以來,安倍政府將推大型財政刺激的預期,已帶動日股漲逾10%、日圓貶值近5%。 有助日本脫離通縮 安倍晉三表示,新的刺激方案將包括13兆日圓的「財政措施」,但未透露新支出的金額。他說:「我們需要採取行動來支撐內需,並使經濟走在更穩健的復甦道路上。我希望動用各種措施來增加我們擺脫通縮的速度。」 日本政府另表示,本年度將會把提高最低工資3%作為刺激方案的一環,增幅將是史上最大。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透過調高最低工資來拉抬消費者支出很重要,這將有助於日本脫離通縮。」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正面臨上任3年多來最強烈的寬鬆預期。市場預期日銀明將決議擴大實施負利率政策,把利率從負0.1%降至負1.5%,且不排除日銀將「3管齊下」,同時加碼買進公債及風險資產,甚至推出市場未料到的措施。 黑田東彥承受壓力 市場原本就期待日銀加碼寬鬆,但安倍晉三率先抬出刺激方案,使黑田東彥承受更大壓力。?豐控股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說:「安倍晉三宣布推出財政刺激方案等於把球傳給黑田東彥,目前壓力落在日銀身上。」 日圓昨在刺激方案宣布前便走貶,一度重貶1.8%至106.54日圓兌1美元,原因是富士電視台率先報導日本政府將推出刺激方案,加上《華爾街日報》披露日本考慮發行50年期公債,儘管日本財務省隨後否認這項消息。日股日經225指數昨盤中勁揚2.68%,收盤仍漲1.72%至16664.82點。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首席外匯策略師植野大作說:「市場對日銀擴大寬鬆的預期不曾如此強烈,如果日銀未採取行動,投資人將大失所望。」 日本財政刺激可能採取做法 .提高最低工資3%,創史上最大增幅 .加速推動磁浮和子彈列車計劃 .振興觀光業,包括興建大型遊輪停靠的碼頭 .加速提振農產品出口 .提高勞動參與率,包括限制加班及延長育嬰假 .成立地震重建基金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下一則---------------  安倍拚了 推逾28兆日圓 振興方案2016年07月28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黃菁菁�綜合報導 安倍上任以來的三箭計畫 http://goo.gl/EAi81F 為搶救經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度大手筆砸錢!他在周三宣布將推出規模超過28兆日圓(約2,653億美元,或新台幣8.51兆元)的刺激方案,來 提振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遠高於先前傳出的約20兆日圓。這也迫使日本銀(央)行周五再度寬鬆貨幣壓力大增。日圓聞訊一度重貶約2%,日股則勁揚 1.72%。 安倍昨(27)日在福岡市演講時透露,「一定要支撐內需,讓景氣更確實地踏上復甦的軌道,故下周將彙整出財政措施(財政支出和 財政投、融資)達13兆日圓,刺激經濟計畫規模超過28兆日圓的綜合且大膽的經濟對策。安倍強調,必須多管齊下,才能加快經濟脫離通縮的速度,「這是對未 來的投資」、「為了開創1億(人)總活躍社會未來的投資」。 據了解,此次經濟對策的主要內容,有加強整建保育、照護設施、中央磁浮新幹線延長至大阪的工程提早8年完工等。此外,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追加財政 支出逾3兆日圓、中央政府提供長期超低利貸款給民間事業等的財政投、融資支援約6兆日圓、中央政府補助民間企業約6兆日圓、官方體系銀行提供約5兆日圓的 融資等。至於追加財政支出的財源,則來自發行超過1兆日圓的建設國債等。 受安倍宣布刺激方案規模高出預期,加上有報導傳出日本政府將考慮首 次發行50年期公債,為該方案籌措部分資金,導致日圓連破105、106關卡,對美元匯價一度重貶約2%至106.54;但隨後在日本財政部否認發債消息 後,又拉回到105.60價位。反觀日股周三大漲,日經指數終場收高1.72%至16,664.82點,盤中漲幅最多曾逾2%。 刺激經濟計畫預定8月2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9月在臨時國會中,提出2016年度的第2次修正預算案。由於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占多數席次,故必定過關。 由 於安倍的新刺激方案宣布時間比預期還早,對日銀施壓的用意明顯。三菱日聯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神崎認為,這次安倍推出的刺激方案規模超出預期,可望對日本經濟 產生大幅影響。他還預測,日銀將被迫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其中包括增加公債購買金額,除了能讓日銀吸收這些新發行公債外,還可向外界凸顯日銀與安倍政府合 作無間。 ---------------下一則---------------  韓銀表態 不會採零利率政策2016年07月28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央行(韓銀)總裁李柱烈(Lee Ju-yeol)周三強調,欲提振韓國低迷的經濟,財政刺激與結構性改革,比貨幣政策更重要。韓國的貨幣政策利率不宜降到零水位,因央行需要政策空間來支持目前正在進行的企業重整。 李柱烈在國會發表演說時表示:「我們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有限,以致無法降到零利率。」他說:「為防市場突如其來波動,我們必須緊盯外資流向,這或許會給外界動作慢半拍的印象,但我們實在有必要三思而後行。」 李柱烈指出,韓國財政體質相對強健,故政府得以挹注資金,來支撐走緩的經濟並創造就業機會。他同時警告,貨幣政策過度寬鬆,恐導致金融業者增持風險資產部位,家庭與企業負債膨脹。 李柱烈對其他國家央行過份依賴貨幣政策表達憂心,他認為這不過是在拖時間,恐怕引爆另一次危機,再三強調韓國不會降到零利率。 李柱烈這番發言被解讀為,他對降息等貨幣政策的運用持謹慎保留的態度。韓銀本月稍早公布貨幣決策,讓基準利率停留在1.25%的歷史低點。 李柱烈指出,央行調整基準利率時,須觀察經濟成長與金融情勢,同時得考量到當前政府對造船與航運業大力整頓的情況。 韓國當局預估,經過這波重整後,2018年前造船業的產能,相較2015年會減少2成,總人力也將縮減3成。 李柱烈還提到,鑑於目前通膨無快速升溫之虞,央行的政策將偏重支撐經濟成長力道,而非穩定物價。 他並表示,由於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在振興經濟上的效果逐漸遞減,全球保護主義似有竄起的跡象。 他說,「實施低利政策開始出現不良後果,因此,全球各國央行總裁紛紛對貨幣寬鬆過頭示警。」 ---------------下一則---------------  美國聯準會按兵不動 九月走著瞧2016/07/28 05:07:05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報導 美國聯準會在美東時間二十七日下午二時(台灣時間二十八日凌晨二時)發表利率政策聲明,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於0.25%到0.5%,但也表示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已受抑制,勞動市場也日趨緊俏,暗示情勢已更有利於升息。 聯準會去年十二月做出近十年來首次升息決定,今年一月聯準會副主席費雪還說今年可望升息三至四次。不過,隨後的全球經濟局勢發展,包括大陸經濟放緩、英國公投脫歐等變化,讓聯準會維持利率按兵不動至今。分析師說,聯準會決策者傾向要看到更明確的通膨上升證據後,才會升息。 聯準會今年還會開三次利率政策會議,分別在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十一月的會議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周,升息的可能性很小。根據路透的調查訪問,多數經濟學家預期聯準會將在十二月大選後才會升息,不過,九月升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美國六月就業成長強勁,整體經濟數據令人鼓舞,但全球經濟走緩和其他逆風抑制了通膨上漲。此次會議的討論焦點將是如何通盤考量這些因素。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認為,必須要有更多證據顯示通膨率朝聯準會訂定的百分之二目標前進後,才會升息。威廉斯是聯準會貨幣決策單位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的十七名成員之一。 以聯準會偏好的測量方式,目前美國的通膨率為百分之一點六。 聯準會去年十二月升息時,表示要讓二○○七到二○○九年的金融危機之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常化」。 聯準會這次的會議是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後的第一次利率決策會議,由於全球經濟的逆風、金融市場動盪和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迫使聯準會延後升息。不過,就連最支持維持低利率的決策者、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杜德利都表示,今年至少會升息一次。 ---------------下一則---------------  美6月耐久財訂單 月跌4% 近2年最大2016年07月28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6月耐久財訂單,結果出現近2年來最大跌幅,反映海外需求疲弱和強勢美元正給美國製造業構成壓力。 儘管耐久財訂單數據不佳,但受到蘋果等企業財報優於預期的利多支撐下,美股周三早盤走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3%至18,535點,那斯達克指數勁揚0.6%至5,142點,創今年新高。 6月耐久財訂單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月跌4%,創2014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比市場預估的月跌1.4%來得嚴重。耐久財是指設計至少可使用3年以上的產品。 5月耐久財訂單,從原先公布的月跌2.3%,下修至月跌2.8%。至於上半年耐久財訂單跟去年同期相比則是持平。 此項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目前的經營環境困難,這也是反映英國脫歐後對海外需求影響的最新數據。英國在6月23日公投決定脫歐,因此6月耐久財訂單有部份反映脫歐的影響。英國脫歐讓美元兌英鎊和歐元匯率持續走強,這衝擊美國製造業的海外市場競爭力。 6月扣除運輸設備後的耐久財訂單月跌0.5%,扣除國防設備後月跌3.9%,至於國防資本財更大跌21%。6月運輸設備的訂單大跌10.5%,是拖累整體數據表現的來源。 運輸設備訂單大跌,主要是民航飛機訂單腰斬58.8%所致。這從波音的6月訂單表現就可見一斑。其6月只收到12架噴射機訂單,遠低於5月的125架。 可反映企業投資熱度的扣除飛機後非國防資本財訂單,6月份是月增0.2%,終止連跌2個月的走勢。儘管如此,上半年這項訂單較去年同期下跌3.8%。專家認為油價大跌,是導致能源業大幅減少投資,加上美元持續強勁讓美國產品在海外變貴而削弱其市場競爭力,都拖累耐久財訂單的表現。 另外,6月汽車與貨車訂單月增2.6%,扭轉5月下跌的走勢,為少數呈現成長的項目之一。 ---------------下一則---------------  恐懼與貪婪指數飆升 布局美資產宜股債平衡2016/07/28 07:17:2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事件剛過,反映投資人心理的CNN Money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自一個月前中性保守的53快速飆升至91(最高是100),接近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數值,顯示投資人現階段的投資心態呈現「極度貪婪」。這項涵蓋S&P 500指數的股價動能,以及VIX、垃圾債需求等共七項指標,均顯示市場目前對美股還是很樂觀。 瀚亞全球策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方定宇表示,從美國6月ISM製造業、新接訂單及生產等各指數來看,都有高於市場預期,並持續上揚的態勢,聯準會升息時程放緩更是激勵美股上揚的關鍵。 S&P 500指數自英國脫歐後出現明顯漲勢,今年以來累積報酬超過6%,不過,今年來美股基金的資金淨流出達717.7億美元,近一周仍淨流出30.3億美元。隨著市場貪婪的氣氛愈來愈高,方定宇提醒投資人提高風險意識,美股大盤反彈已來到前波壓力區位置,短線衝高後須留意後續風險,不妨採取股債平衡操作方式來布局,納入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或高收益債券,除了考量殖利率收益,一方面提高債券信評,提高整體資產防禦力。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在全球資金風險趨避的風潮下,高評等債應是資金停泊首選,包括主要國家的政府公債及高評等公司債。特別是從安全避險的角度來看,擁抱美元現金資產,應是投資組合中的基本配備,應分批布局。 ---------------下一則---------------  中國大媽 轉戰投資類黃金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寧�綜合報導 受到國際局勢變化影響,黃金價格今年以來一路上漲,嚇退中國「大媽們」的黃金買氣,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實際黃金消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7.68%,不過黃金消費量卻出現分化,標準小金條消費卻暴增超過6倍。 中國黃金協會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28.52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68%;首飾消費用黃金340.64噸,下降17.38%;銀行及黃金零售企業品牌金條業務按年小幅下跌,金條用金合計達128.19噸,年增長25.33%。其中,標準小金條用黃金卻逆勢飆漲6.47倍至31噸,顯示「中國大媽」正在從首飾類黃金轉戰投資類黃金市場,中國仍連續3年穩坐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地位。 中新社報導,受到敘利亞戰爭、英國脫歐等國際安全局勢變化影響,今年截至目前,國際黃金價格已上漲近3成,從每盎司1,061.79美元一路上漲至昨日1,320.8美元,導致習慣逢低買進的大媽投資客打退堂鼓,嚴重打擊首飾黃金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大媽需求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除非黃金短期內急跌,否則大媽們的黃金買氣恐難再現。但大媽們另闢戰場,將目光轉向投資型的黃金。使得首飾類黃金消費下降的同時,中國投資類黃金需求卻異軍突起。 ---------------下一則---------------  升息預期低 風險性債券績樂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期全球共同資金流向大舉流向風險性債券,高收益債、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債等三大信用債市雨露均霑,債券基金績效跟著水漲船高。 瀚亞投資副投資長林如惠表示,目前市場預期Fed升息可能推遲至第4季,使得過去幾周以來資金行情得以湧入風險性資產,無論是新興市場股債或信用債券,均得以有亮眼表現。 以高收債來說,下半年主要將以收息為主,價格存有5%長線潛在回升空間,目前高收債未來報酬雖不會像上半年如此凌厲,但應仍可有相對不錯的回報。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今年以來持有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的環境,將對有利,尤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相對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更能降低投資報酬的波動度。預期Fed最快可能12月升息,目前各主要國家採取更加寬鬆貨幣政策,將有助新興巿場債券未來表現。 合庫新興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謝巧玲認為,新興債今年漲勢強勁又具高殖利率題材,雖近期美元走強對新興債市將帶來壓力,但新興國家基本面已改善,預估受到美元升值的衝擊可望減緩,且受惠避險需求壓低美國公債殖利率,也有助支撐新興債價格。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下半年持續看好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及高收益債券機會,其中投資等級債降評情況已大幅改善,加上美國升息速度放緩,從殖利率或信評優勢均有利於投資等級債券後續表現。 ---------------下一則---------------  資金添柴火 新興債續俏2016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種類與發行量比較 http://goo.gl/r2yCJs 英國公投脫歐與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性因素,使市場波動度提高,近期債市表現頗受矚目,包括投資級債、高收債及新興市場債券資金明顯流入;法人建議,下半年新興市場基本面好轉,值得留意且可加碼新興市場美元公司債券產品。 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謝芝朕認為,以價值面來看,公司債最具吸引力。今年以來,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仍多,要降低波動,增加收益,建議從高評級公司債券著手,區域則看好亞洲及新興市場等區域。 NN(L)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庾宏璟(Joep Huntjens)表示,儘管大陸債券違約率有上升跡象,但亞洲美元債券長期仍將出現正面發展。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今年以來,持有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在利率持續走低的環境,將對有利,尤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相對當地貨幣計價債券更能降低投資報酬的波動度。 展望未來,張瑞明認為,美國最快要到12月才有升息機會。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的環境,再加歐元區,英國及日本等主要國家可能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此將有助於新興巿場債券未來的表現。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後脫歐時代投資人前進新興市場,在超低利率環境下,追逐新興市場較高的殖利率;和之前幾次震盪不同,新興市場並非是市場震源所在,因此反彈也更快。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多數新興市場貨幣價位仍低於金融海嘯時期,再下跌空間可能有限,且亞洲國家最可受惠全球央行的寬鬆環境。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新興市場各國央行仍維持貨幣寬鬆基調,美歐公債持利率處低檔,顯示新興債高殖利率與高利差特性,加上多數新興國家基本面正趨於穩定,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有助進一步推升新興市場債價格走高,後市表現仍樂觀看待。 ---------------下一則---------------  印度基金績效傲人 今年來七檔淨值創新高2016/07/28 07:14:5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張瀞文�台北報導 11檔淨值創高的海外股票基金 http://goo.gl/j4kvch 全球金融市場下半年否極泰來態勢明顯,許多股市紛紛創下波段或歷史新高,連帶海外股票基金績效也跟著水漲船高,統計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基金有315檔,計有11檔基金淨值創新高,今年來平均賺8.2%。 進一步分析這些基金,有七檔是印度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9.4%,印度中型股指數近期也創新高,讓印度基金績效也跟著暢旺,特別是印度中小型股基金表現更 是傑出,其他四檔則是貝萊德的亞太全方位股票入息人民幣月配與新台幣累計,以及凱基亞太高股息、第一金全球機器人自動化產業基金。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根據EPFR統計至25日,外資今年以來流入新興亞洲總額,印度以41.4億美元奪得亞軍。印度經濟今年可望維持高增長,可望吸引外資持續進駐。 至於貝萊德亞太全方位股票入息基金以高息股為訴求,基金布局偏重大中華及澳洲,以台股部位來說,主要是中華電、兆豐金、台積電、統一、鴻海及富邦金,都是殖利率不錯的權值股,也拉抬基金績效。 凱基亞太高股息基金同樣是側重大中華及澳洲,其中台股就占19%以上,台積電更是第四大持股。基金的印度比重有7%,略低於印尼的8%,尤其印尼今年以來大漲13%,也對基金績效大有貢獻。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基金成立約兩個月,剛好趁6月底英國脫歐造成全球股市修正時進場撿便宜,基金淨值創新高,是好的開始。 ---------------下一則---------------  國內外ETF規模 進逼3千億2016年07月28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國內主要ETF(含期貨ETF)發行公司之表現比較 http://goo.gl/B9y5oX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整體國內基金規模達2.2兆元,較去年底增加182億元,增加幅度雖然不大,但各類型基金的消長變化則差異極大, 至6月底國內與海外ETF規模合計達2,705.9億元,不僅規模直逼目前規模第二大的海外股票型基金3044億元,且佔整體基金規模比重也突破12 %,創今年新高,未來ETF規模躍居為非貨幣型基金類型中最大將指日可待! 目前至6月底為止,國內各類型基金規模中,以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 規模達9394億元最大,其次為海外股票型基金規模為3,044億元,再者即是國內指數股票型(國內ETF)與海外指數股票型(ETF)合計達 2,705.9億元。以今年上半年規模消長來看,以國內ETF與海外ETF的規模增加最為顯著,其餘有增加的基金類型則為債券、平衡型,但規模增加不多。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分析,近幾年全球ETF規模持續明顯增長,目前已經突破3兆 美元規模,未來此一成長趨勢仍將延續,今年韓國ETF發行公司也 積極到香港上市商品ETF,日本ETF發行公司則開始發展SMART BETA ETF,顯示不僅歐美ETF發行公司不斷發展更多元化產品,亞洲ETF主要發行公司也積極搶進。 就台灣市場而言,由於主管機關持續支持推動ETF發展,預期未來隨著政府政策持續開放,在國內ETF的發展上將更加多元化,而這也將推動ETF規模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根據統計,以國內ETF從2003年發行第一檔ETF以來,可以發現在2003∼2012年這十年間,ETF新上市檔數僅有18檔,2014年開始ETF新上市掛牌檔數出現爆發性成長,主要是受到政府開放槓桿�反向ETF、商品期貨ETF等政策的激勵。 劉 宗聖認為,元大投信發展ETF已經從來深耕大中華市場,進一步將投資、業務範圍拓展至全亞洲甚至歐美,國際化的視野持續深化,並與國際知名ETF發行公司 合作,未來持續引進創新產品,使旗下產品線能進一步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將與香港ETF公司合作在香港發行槓桿�反向ETF,去年則已經協助合資公 司─華潤元大基金公司在深圳發行中創100ETF。 更值得一提的是,元大投信長期進行市場教育,不論是出版書籍或是舉行大型說明會,持續努力推廣,ETF在獲得機構法人及投資大眾的積極參與下,元大投信透過投資團隊的專精研究及技術開發,已走在台灣投資市場最前端。 在 資產配置與提供解決方案的角度,ETF產品仍有朝多元化發展的急迫性,藉以滿足配置型、交易型或避險型的需求,始能真正提供投資人最佳投資理財配置。最重 要的是,政府必須要扮演領頭羊角色,借助已開發國家相對成熟的ETF發展經驗,促使產品發展多樣化,引導長、中、短期資金朝向不同構面的領域配置,除提供 機構投資人完整的投資平台,完善資產保護外,也能成為產業加速轉型重要推手。 ---------------下一則---------------  元大投信 穩居國內ETF龍頭2016年07月28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目前國內投信發行ETF的公司包含元大投信、富邦、國泰、復華、永豐、群益等6家公司,就規模來看,元大投信至6月底規模超過2,000億元,約是其他5家公司合計規模的2.6倍,穩居國內ETF規模龍頭地位! 目前ETF的產品類型包含台股、高股息、台股槓桿�反向、海外股票型ETF、海外股票型槓桿�反向ETF、商品期貨ETF等6大類,目前僅有元大投信產品線涵蓋6大類,其次富邦、國泰的產品則分別涵蓋3類,復華則以發行海外為主,永豐、群益則是分別以國內、海外各一檔。 近期主管機關在媒體上則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不同類型的ETF陸續發行,包含貨幣ETF、債券ETF、外匯ETF等,這些產品都是在國外ETF已經發行的產品種類,這些產品類型逐漸加入後,將有國內ETF產品元件更趨於完整與齊全。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分析,這一年ETF市場中除了槓桿�反向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焦點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元大高股息,每年配息,且配息來源完全不涉及本金,以台股今年現金股息殖利率有約4%的水準來看,對退休理財規劃的資金需求,是不錯的選擇標的。 隨著法規的開放,投資意識的進步,越來越適合將ETF導入中長期退休金管理的解決方案。至於台灣的ETF從最早期的原型ETF發展到槓桿�反向ETF、商品期貨ETF,即將進化到SMART BETA及退休金解決方案,若未來在政府大力推動退休金管理的前提之下,台灣將可以大量導入歐美或日本的成功經驗,讓更多投資人對ETF的使用得以感到充分理解,這就是元大投信與多家國際級公司合作所希望帶來的突破。 黃昭棠指出,元大投信在台灣ETF站穩龍頭地位之後,積極展開國際化發展,目前元大投信擔任泰國資產管理公司發行ETF顧問,協助在泰國發行9檔ETF,2015年也協助在大陸合資公司─華潤元大基金公司在深圳發行ETF,未來還將與香港基金公司合作發行ETF。 此外,也與歐、美、日等國家重量級ETF公司進行略合作,包含歐洲STOXX、美國ICE、日本MUTB、加拿大HORIZON等公司,引進國際創新產品,持續推動國內ETF發展。 整體來看,元大投信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優勢上取得優勢,未來在國際化優勢上,更將有機會進一步落實ETF走出去(產品外銷、技術輸出)、帶進來(引進創新產品)策略,如此也將使元大投信的領先優勢更加鞏固! ---------------下一則---------------  不動產+平衡基金 穩穩賺2016/07/28 07:27:3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全球經濟展望不明朗,股債輪動界線愈來愈模糊,建議投資人,七成資金放在以收益為導向的核心資產,三成配置以成長為導向的衛星資產。 中國信託投信認為,核心資產可包括三成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兩成多元入息平衡基金、兩成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衛星資產則以15%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搭配15%的台股中小型基金。 中國信託投資長林瑞瑤說,今年下半年大環境仍有許多變數,像是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將再度升息等,恐造成市場起起伏伏,但仍有投資機會。美股受惠於美國經濟穩健復甦,新興市場可望吸引國際資金回流,但重押單一區域風險高,建議以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因應。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認為,在低利環境,投資人持續追逐收益來源,目前全球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股利率約4%,較各國公債仍具吸引力,且預估全球REITs今年獲利成長可達約7%,股利發放具成長空間。 中國信託全球不動產收益基金成立一個多月,為國內少數投資REITs且搭配靈活債券的全球不動產基金,以求提升收益同時享有債券資本利得機會。基金正逐步建立部位,現階段以美元資產為主。 中國信託多元入息平衡基金是國內第一檔除了投資股票及債券外,還納入REITs的新型平衡型基金,強調以股息、債息、租息等穩健收益為主軸,目前高息股占42%,REITs為24%,債券有22%。這檔基金數個月以來的年化配息率都超過3%。 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以追求穩健收益為宗旨,總代理中國信託投信認為,這檔基金適合在低利環境中納為核心資產。基金100%純粹投資在高收益債券,沒有新興市場債券,也沒有結構式債券。 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風格穩健,嚴控風險,因而獲得2016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以及2016「湯森路透理柏台灣基金獎」環球高息債券三年期、五年期等獎項肯定。 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目前有六成在美國高收益債券,產業則以景氣循環消費、非景氣循環消費、通訊為大宗,今年以來年化配息率介於6.61%到6.89%間。 英傑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是一檔強勢貨幣債基金,曾獲得2013晨星台灣基金獎「最佳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9%,年化配息率則介於6.45%到6.8%間。 英傑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操作策略偏重新興主權債與類主權債,略為著墨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亨(Aaron Grehan)認為,主權債在資產負債表上較公司債更具彈性。此外,在同時考量風險與報酬後,較看好B評級的新興主權債。 今年以來,外資大幅買超台股,推動台股上漲。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3%,打敗大盤約8%的漲幅,在中小型基金中名列前茅,且淨值已逼近九年來新高。基金多元布局電子與非電族群,只有光電、半導體及電機機械的比重占一成多,其他不到一成。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說,在外資買盤激勵下,高殖利率權值股將是此波行情主流,第3季金融類股有豐沛股息收入和評價回升等助益,可留意谷底回升行情,第3季也是食品股旺季,持續看好。

小媽精選1050726基金資訊

2016年07月27日
公開
8

景氣循環投資法 長線釣大魚2016/07/27 07:13:1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在金融行情波動劇烈的年代,對於手握大筆資金的機構法人更是一大考驗,MFS全盛投資機構顧問總裁陸米亞(Carol Geremia)指出,一定要有耐心,一個景氣循環多為七至十年,投資目標不能過於短視,才能達成投資目標。 面對全球低利率乃至於負利率的環境,即使投資環境詭譎多變,陸米亞說,認清自己的投資目標與投資期限很重要。她很重視用時間換取空間的投資效果,通常一個景氣循環約七到十年,若過完完整的循環應可以得到不錯的投資效果。但一般人通常沒有耐心,對時間的認知也不夠,往往在景氣循環還沒過完,就急於實現投資結果;或者一遇市場恐慌就急於拋售投資部位,往往容易在行情重挫時錯殺部位,投資效果也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陸米亞說,一般人重大的投資目標通常可以歷經一個以上的景氣循環,過早出場就會錯失參與景氣循環的機會。 舉例來說,她一進公司就為退休準備選擇了三檔基金,每月都固定扣款,歷經32年後,她的未實現獲利是已扣款項的三倍,成果驚人。 陸米亞說,這是因為她深知時間可以來帶來的投資價值,堅決長期投資,而她的退休儲備正是利用正確的投資流程,來換取投資報酬。 ---------------下一則---------------  MSCI世界指數反彈5.9% 英日股市回穩2016/07/27 07:15:26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英脫以來股市十強 http://goo.gl/HI2O76 統計英國脫歐以來,MSCI世界指數反彈5.9%,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大集中在歐亞地區,包括「震央」英、法、德、日、港跟印尼等,反映當前市場依循基本面、評價面,尋找最具上漲潛力的市場。 英國脫歐公投剛滿月,各國股市陸續收復失土,甚至創下新高。統計顯示,公投以來巴西股市漲幅最大,高達13.5%,其餘由歐亞股包辦,分別以英國、日本漲幅在一成左右最佳。 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戴慕浩表示,今年以來亞股表現不俗,除了脫歐公投後,價值過度修正的股市漲勢凌厲,至今亞股漲幅在全球主要市場同樣數一數二,尤其印尼、泰國等東協股市,今年以來漲幅達到雙位數,反映基本面確實好轉。 當中泰國無論7月或今年來漲幅都居亞股第一。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分析,主要是泰國企業上修盈餘,今明兩年每股純益年增率上看8%、4%,因此受到資金青睞,而東協也是今年領漲亞股的關鍵,在景氣與企業獲利可望在旺季走升下,看好東協為主的新興亞股表現。 ---------------下一則---------------  八檔台股平衡基金 超正點2016/07/27 07:06:2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各期間皆正報酬的台股平衡基金 http://goo.gl/3xG7Ny 台股9,000點多空交戰,近日盤中震盪動輒數十點起跳。基金業者表示,投資人不妨留意台股平衡基金,其中八檔基金各時期皆交出正報酬,可做為資金避風港。 統計國內核備的22檔台股平衡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6.7%,小幅落後大盤的7.8%,但最佳十檔皆擊敗大盤。觀察單一基金表現,包括台新高股息平衡、群益安家等八檔基金,近一周、一月、三月、半年及今年來都正報酬,表現突出。 基金業者表示,台股平衡基金股債雙管齊下,市場上漲時,股債比最高可達九比一,市場下跌時,債券發揮降波動功能,特別在市場震盪之際,最展現抗跌力,是現階段看好台股、卻擔心市場波動的投資人的好選擇。 統一投信表示,由於時序步入旺季,半導體、汽車零組件、運輸及網通產業動能都看升,在新產品上市挹注下,企業獲利將明顯成長,但大盤已來到相對高檔,表現空間有限,預期個股會依獲利強弱各自表現,可根據財報汰弱留強。 ---------------下一則---------------  亞股湧錢潮 升勢高漲2016/07/27 07:06:41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走出英國脫歐風險情緒後,7月以來全球股市持續走高,其中亞股獲得資金挹注,共有七個主要指數站上5、20、60日均線,短線走勢明顯轉強,是近期投資一大亮點。 統計至20日當周,亞洲主要國家股市連續兩周呈現外資淨流入,根據彭博25日資料,外資買超前三名分別是台灣、南韓及印度,分別為43.5億、28.6億與10.6億美元。資金行情帶動股市表現,包含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在內的七個主要亞股指數,都站上短期均線。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觀察亞洲主要國家經濟發展,中國大陸雖然下半年經濟持續放緩,但第3季中國政府有機會正式宣布深港通開通,加上養老金入市漸進,利多題材可期,上證指數還有機會往上邁進;近期深圳股市融資餘額持續增加,指數短期也可望繼續維持在所有均線之上。 台股連兩周獲外資淨買超規模創下今年新高,累計今年來共94.7億美元,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在國際市場資金豐沛的環境下,外資籌碼安定將持續支撐台股續航力。 不過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則提醒,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亞洲開發銀行(ADB)上周分別下修今年全球及亞太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預估,若後續各國政府未能適時祭出經濟振興方案,恐將使整體大盤上攻動能受限,亦會增添亞股回檔壓力。 ---------------下一則---------------  日圓強升 衝擊日企獲利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日圓兌美元走勢 http://goo.gl/OzW69I 包括索尼和任天堂等大型企業自本周起將陸續公布上季(至6月底止)業績,偏偏上季日圓兌美元勁升逾8%,估計將嚴重侵蝕企業獲利,也讓企業面臨下修財測壓力。 相 機大廠佳能(Canon)為率先公布業績的日本大型企業之一,上季財報也是日圓強勁升值衝擊獲利的最新證明。佳能周二表示,上季淨利年減21.6%至 534億日圓,同時下修本會計年度(至明年3月底止)財測,將淨利由2,000億日圓下調至1,800億日圓。佳能財務長田中稔三表示:「日圓急速升值直 接衝擊獲利。」 日圓自去年稍晚以來開始轉強,對安倍經濟學和日銀壓低日圓的努力形成重大挑戰。由於市場期待日本央行將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近幾周日圓匯價略有回降,不過對企業上季業績並無影響。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資深分析師保村指出:「許多企業依據比目前低的日圓匯價估計全年財測,我們可能無法再像前幾年一樣,看到企業獲利受到日圓貶值大力提振。」 據SMBC日興證券今年稍早公布的報告顯示,該公司追蹤的200家企業中,將近半數依據110日圓兌1美元的匯價估算財測。周二日圓兌美元約在104.3日圓左右。 從本月出爐的企業財報便能明顯看出日圓升值的不利影響,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大砍本會計年度(至8月底止)獲利預測,總降幅超過60%。 日圓貶值是豐田汽車近3年業績成長的最大推手,社長豐田章男5月曾表示:「匯率走勢已大幅翻轉。」豐田表示,日圓兌美元每升值1日圓,公司便會減損400億日圓(約3.77億美元)的營業利益。 SMBC日興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丸山義正表示,日本汽車業上季獲利可能遭受重創,估計日本6大車廠上季稅前獲利恐重摔約30%。 ---------------下一則---------------  日財政支出擬倍增 至6兆日圓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政府周二表示,2020財會年度確定無法達成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達600兆日圓(約5.7兆美元)的目標,甚至2024財年也無法實現,最新預估也反映日官方重振經濟活動的壓力大增。另據日經新聞報導,為提振疲弱經濟,日本未來數年直接財政支出將加碼至6兆日圓,較原本規劃倍增。 由日本內閣府最新預測顯示,不但2020財年(自2020年4月開始)GDP達600兆日圓的目標落空,並強調若經濟成長持續疲弱,即使到2024財年也無法實現這項目標。內閣府預估,以目前的成長速度來看,2020財年名目GDP為551兆日圓。 內閣府指出,若成長力道繼續低迷,2020財年基本預算赤字估計達9.2兆日圓,同樣無法在2024財年達成基本預算盈餘的目標。日本官方是以中長期實質經濟成長率最高1%作為假設,但尚未將預期今秋展開的大型振興方案列入計算。 內閣府表示,就算實質經濟成長率達2%以上,日本2020財年名目GDP仍僅達582.7兆日圓,基本預算赤字5.5兆日圓。 安倍晉三政府先前雄心萬丈地訂下名目GDP600兆日圓的目標,卻面臨不斷下修的情況。儘管當局祭出大規模貨幣寬鬆、振興方案與結構改革,但從安倍2012年底就任以來,日本已連續3次下修名目GDP預測。 另一方面,日經新聞(Nikkei)周二引述不具名消息指出,日本官員與執政黨國會議員擬將直接財政支出加碼1倍至6兆日圓(約570億美元)。根據振興計畫草案,中央與地方政府合計直接支出3兆日圓。 財政大臣麻生太郎表示,政府仍在討論振興支出規模,希望儘快作出決定。由路透周二取得的草案內容,顯示支出內容聚焦於基礎建設。 日經報導,整體振興方案規模可能超過20兆日圓,最快於8月2日發布。 為籌措振興方案資金,日本可能在本財年追加2兆日圓預算,其餘由下年度(2017年4月開始)預算支應。 ---------------下一則---------------  意外 韓第2季GDP年增3.2% 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GDP年增率變化 http://goo.gl/McrWK3 韓國央行(韓銀)周二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意外報喜,年增3.2%創2014年第3季來最大增速,歸功於政府刺激措施,拉抬內需消費與資本支出。不過鑑於出口仍舊疲軟恐抵銷當局財政刺激與貨幣寬鬆的效果,分析師悲觀預測此擴張力道到下半年難以為繼。 根據韓銀發布的初估數據,韓國第2季GDP經季調後季增0.7%,優於第1季修正後的季增0.5%,並擊敗《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後的預估中值季增0.6%。 若與去年同期相較,第2季GDP從前季修正過的年增2.8%,加速到年增3.2%,同樣超越經濟學家預期的年增2.9%,並創2014年第3季以來最大增幅。 韓國這亞洲第4大經濟體Q2的擴張速度快於預期,主要受惠於民間消費與資本投資轉強。Q2民間消費季調後增長0.9%,Q1則為下滑0.2%;資本投資亦翻轉Q1劇縮7.4%的頹勢,繳出2.9%增幅,為2014年第4季以來最佳。 然而分析師表示,韓國出口仍不振,料使政府猛推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效果打折扣,經濟成長動能不大可能延續到下半年,將增添韓銀的降息壓力。 澳盛銀行(ANZ)經濟學家周二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根據目前韓國國內及區域經濟的趨勢,GDP數字出奇的好確實令人意外,」若這股擴張動能還能持續下去,「那才更叫人吃驚」。 澳盛報告預測,韓國Q2的成長勁道恐怕下半年就會轉弱並一直到年底,這係基於全球貿易停滯,包括中國經濟放緩,而且韓企尚不見全面改造。 ---------------下一則---------------  企業獲利佳+資金充沛 東協股市 後市讚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東協今年以來在各國政局重歸穩定,政府積極推動經濟改革政策以及經濟基本面轉佳下,重新吸引資金流入,股市表現回溫,由於東協國家經濟體質不錯,企業獲利持續改善,今年第3、4季企業EPS年增率有機會由負轉正,且雙位數成長,加上市場資金流動性充沛,後市表現持續看好。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目前看好印尼、泰國和菲律賓3國表現,印尼新政府上任後,推出基礎建設刺激方案獲市場認同,可望吸引資金進駐;泰國軍政府積極推行消費刺激政策,帶動消費成長動能。菲律賓新政府承諾延續宏觀經濟政策,增加基礎建設開支。東協企業可望在政府政策發酵下帶動獲利上揚,因此中長期投資潛力看好。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今年來東協的印尼4次降息,印度及馬來西亞各1次,積極創造寬鬆環境,外資資金持續流入。 根據Bloomberg統計至7月25日,外資對印尼、印度及泰國,分別流入28.6、10.6、9.57億美元,加上DB預估今年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企業,今年營收獲利有望正成長,將可有效支撐股市走勢。 宏利投信認為,儘管歐美經濟復甦力道不足,加上大陸景氣疲軟,預期亞洲GDP持續走平,但大陸經濟在政府支出及投資的挹注下,政策面促使短期週期回升,帶動亞洲整體股市續強可期。 ---------------下一則---------------  Fed年底前升息機率 近5成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Fed年底前升息1碼的機率 http://goo.gl/PztX51 聯準會(Fed)的決策委員會周二起展開為期2天的例會,一般預料Fed將做出按兵不動的決議。不過,由於近期經濟指標轉強,加上全球金融市場逐漸擺脫英國公投脫歐的衝擊,市場對Fed的升息預期又轉趨濃烈。 根據期貨盤的報價顯示,市場認為Fed於今年底前升息1碼的可能性已竄升至近5成,較英國公投脫歐時暴增近6倍。 金融市場視本周為超級央行周,因為美日央行將分別召開決策會議,Fed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周二集會,並在進行2天的議程後於周三公布決策結果。 由於英國6月底公投意外決定脫歐,造成投資信心與金融市場動盪,加上未來如何脫歐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預料Fed決策諸公暫時維持觀望的政策立場不會改變,也就是決策上將按兵不動。 此次會議市場主要聚焦於會後聲明,盼能從中看出Fed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端倪。不過,過去一個月來市場對於Fed的升息預期確已出現戲劇性的變化,升息預期先是因英國公投脫歐而急速冷卻,但最近卻又翻轉上揚。 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盤的周一報價顯示,Fed今年年底前至少升息1次的機率已來到47.5%,較6月底的低點7.7%,跳增將近6倍。 Evercore ISI投資策略部門主管迪布奇(Dennis DeBusschere)表示:「市場升息預期已全面翻揚,甚至不排除Fed會在本周的決策會議後暗示最快將於9月升息的可能性。」反映市場對美國升息預 期升溫,美元短線也急升,自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以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總共大漲4.2%。 法國興業銀行固定收益策略師約克斯(Kit Juckes)指出:「美元短線不斷走高,一方面也是因為押注Fed本周會議會後聲明將釋出鷹派訊息的買盤提前進場卡位。」 此外,根據利率期貨盤的報價,市場預估Fed本周就宣布升息的機率僅8%,9月才升息的可能性為25%,11月升息的機率則將近3成。 ---------------下一則---------------  美國房市指標報喜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近3年美國新屋銷售 http://goo.gl/Ldg3gF 美國周二有房市和消費者信心等多項指標出爐,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和新屋銷售報佳音,顯示美國房市成長動能依舊強勁。消費者信心指數幾近持平,反映出美國家庭對英國脫歐的衝擊冷靜以對。 儘管指標報喜,但由於聯準會決策出爐前投資人轉趨觀望,美股周二開小高盤後再度轉弱,道瓊工業指數跌近100點或0.5%,標普5百指數也下跌約0.3%。 涵蓋全美的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5月年升5%,增幅與4月一致。該指數於5月持續勁揚,進一步證明美國房市擴張腳步仍穩健。 不過大城市房價的漲勢相較4月有放緩跡象,透露出美國房市到了下半年可能會出現降溫。5月10大城房價指數年升4.4%,遜於前月的升幅4.7%;20大城房價指數年升5.2%,小於4月升幅5.4%,也不如《華爾街日報》調查預估的年升5.6%。 美 國商務部同時發布6月新屋銷售報告,獨棟新屋銷量經季調後月增3.5%,換算年率為59.2萬戶,優於《華爾街日報》訪調預估的55.9萬戶,創2008 年2月來最大月增幅。5月獨棟新屋銷量由初估的55.1萬戶上修到57.2萬。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新屋銷售成長25.4%。總計今年上半,美國新屋銷量 年增10.1%。 紐約經濟諮商理事會則公布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自前月下修過的97.4微跌到97.3,但優於《華爾街日報》訪調預估的96.3。 此最新數據反映出,美國家庭對英國公投脫歐後引發的全球經濟動盪,反應還算冷靜。紐約經濟諮商理事會經濟指標主管法蘭科(Lynn Franco)指出:「消費者對近期經濟成長依舊審慎樂觀。」 市調機構Markit公布美國7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6月的51.4滑降到50.9,來到5個月低點。不過令人寬慰的是,分項指標中的就業指數升至3個月高點。 ---------------下一則---------------  美退休年金長期報酬率 跌至史上最低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受到低利率環境的衝擊,美國公家機關退休年金的長期報酬率料將下降至有紀錄以來最低水準。隨著美國地方政府高達1兆美元的資金缺口不斷擴大,預告未來的挑戰將更為嚴峻。 美國政府退休年金未來數周將陸續發布2016會計年度財報。據追蹤年金投資報酬的威爾希爾信託環球分析服務(Wilshire Trust Universe Comparison Service)預估,這些政府退休年金的20年期平均年度報酬率將下滑至7.47%,寫下威爾希爾16年前開始統計此數據以來最低水準。 據威爾希爾資料顯示,即便在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之際,20年期退休年金平均報酬率中值仍達12.3%。報酬率節節下滑也加深外界疑慮,擔憂美國地方政府是否仍有能力繼續因應退休年金重擔。由於開銷不斷增加,已對美國各地政府預算形成壓力。 全美州級退休公務員主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Retirement Administrators)研究主任布雷納德(Keith Brainard)表示,「倘若投資報酬率依舊低迷,許多州與地方政府會面臨艱難的選擇,因為必須要從其他地方籌錢。」 康乃迪克州目前已提撥預算的10%,以支付過去十年增逾1倍的未提撥退休金負債(unfunded pension liabilities)。芝加哥退休年金資金缺口高達200億美元,使其信用評等降至垃圾級。 上周2家重量級退休年金財報揭曉,呈現金融危機以來最差業績。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以及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20年期平均報酬率皆失守7.5%目標,各自達7.03%、7.1%,兩者為美國規模最大的退休年金,合計為260萬公家機關員工和退休人員監管4,840億美元資產。 ---------------下一則---------------  生技基金 發燒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企第2季財報每股盈餘表現 http://goo.gl/syDa9w 美國第2季企業財報每股盈餘獲利成長率從-4.7%上修至-3%,主要貢獻來自於生技醫療產業獲利亮眼。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S&P 500指數中的醫療股財報初登場就繳出亮麗成績單,已公布的7家中有6家財報優於預期,生技產業後市看好。 黃靜怡指出,生技醫療股市值加權的每股盈餘(EPS)總計年增率達10.4%,其中強生與Biogen分別超越市場預期的3.5及11.2個百分點,反映產業盈餘預估上修趨勢將延續,基於基本面良好,產業長期展望仍偏向樂觀,短需須留意漲多及美國政治面風險。 宏利投信強調,美國零售銷售額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經濟如預期復甦,國際資金可能回流美國追逐美元資產,先前投入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可能開始撤出至美國,屆時個別產業的基本面及技術領先程度,將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看好生技產業。 富 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生技醫療產業基本面穩健,統計今年前6個月共有14種藥物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上市,與去年同期 相當,顯示新藥審核態度維持友善,加上產業研發藥物產品線豐沛有望挹注未來幾年新藥上市數量維持於高檔水準,有利生技製藥公司營運前景,在治療領域中,格 外看好抗癌藥及孤兒藥領域的投資機會。 此外,第2季併購動能回溫,上半年美國醫療產業併購活動規模達1,629億美元,居各產業之冠。法人 表示,許多大型製藥公司具備資金實力且欲藉由併購中小型業者來帶動成長的意願仍高,搭配中小型生技股評價面經過前波修正後,已有所下滑,看好擁有創新技術 或潛力產品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將成為被併購的主要目標。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醫療生化產業股價重返5年前的水準,在股價修正的過程中,建議逐步加碼創新成分較高的生物科技產業。 ---------------下一則---------------  新藥研發與併購題材加持 生醫基金雙引擎點火2016/07/27 07:12:3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國內核備的產業型基金績效 http://goo.gl/HI2O76 今年以來已有多款藥物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同時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統計,美國醫療產業併購金額居主要產業之冠,法人表示在新藥研發與併購題材雙引擎的帶動下,生技醫療類股具投資價值。 今年以來至7月11日止,已有15種藥物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上市,IMS Health預估至2020年,每年將有43至49種新藥問世。 目前大型生技股的預估本益比已來到約13.4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值,且生技股相較大盤折價幅度大於2009年時的水準,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 人依凡.麥可羅表示,雖然市場變數牽動生技股走勢,但目前生技產業的評價面已來到歷史低檔水準,諸多不利因素已反映在股價當中,後續消息面若優於預期,股 價有明顯的上漲空間。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也指出,近期美國醫療類股的財報成績出色,營收和盈餘優於預期的家數比例都是100%,其中生技產業受惠新藥研發與併 購題材,表現同樣十分亮眼,像是FDA核准了希爾藥廠眼科新藥,或羅氏藥廠和希爾藥廠都傳有意收購知名罕見病製藥商BioMarin,都帶動了生技類股的 股價表現。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則表示,受到財報行情與研發利多推升,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突破短中長期均線,並突破210點關卡;那斯達克NBI 指數也逼近今年以來盤整區間上緣。標普500醫療股第2季財報初登場就再度繳出亮麗成績單,市值加權EPS整體年增率達10.4%,其中嬌生與 Biogen分別超越市場預期3.5及11.2個百分點,顯示產業盈餘預估上修趨勢將延續。基於基本面良好,產業長期展望仍偏向樂觀,唯須留意短線漲多及 美國政治面風險。 ---------------下一則---------------  REITs擁雙優勢 績效猛2016/07/27 07:16:4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主要國家REITs績效 http://goo.gl/wSFRza 英國脫歐公投後,全球資金持續湧入具高配息優勢、防禦性佳的REITs市場,標普全球REITs指數近一個月上漲6.9%,今年以來更大漲了13.2%,表現相當突出。 台新投信表示,各國央行延長低利率時間,金融市場資金更加寬鬆,短線資金將尋求避風港,REITs具收益型特性更受青睞。 另一方面,REITs在今年8月底將獨立成為GICS第11大產業,將吸引機構法人增加配置比重,帶動資金持續流入,預期REITs在8月底前仍是偏多格局,布局上看好美國、加拿大、德國及亞洲區域的REITs表現。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美國及加拿大因與歐洲市場替代性高,在英國脫歐引發歐洲市場動盪後,資金持續轉往美國市場,也帶動美國、加拿大REITs近一個月分別大漲7.6%%及4.6%,表現優於其他市場。 謝夢蘭指出,就基本面分析,美國仍相對全球穩健,6月新屋開工戶數月增4.8%、6月成屋銷售上升1.1%至年率557萬棟,創2007年2月以來高點; 另外,6月新增就業達28.7萬人,創去年秋季以來最大增幅,在強勁經濟動能支撐下,美國REITs後市可望續攻。而加拿大REITs配息率高達5%以 上,對中長線的退休基金或避險基金深具吸引力。 瀚亞亞太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亞洲地區通膨溫和,貨幣政策相對寬鬆,REITs指數今年以來受到全球股市振盪幅度加大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目前亞太各國REITs的評價面仍低於歷史均值,在寬鬆資金題材發酵下,指數將可望緩步走揚,建議投資人可將REITs做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群益全球地產入息基金經理人應迦得分析,亞洲方面,日本近期在安倍勝選後,短期政策刺激預期升溫,因此日本不動產和REITs有機會落後補漲。整體來看,因不同區域景氣波動不盡相同,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全球REITs基金來布局,掌握各區域REITs的上漲契機。 ---------------下一則---------------  市場風險升 多元配置最安心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野村投信多元投資配置 http://goo.gl/ubDNex 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公債殖利率也見彈升,投資信心劇烈震盪,此時進場,更需耐心與多元配置。瀚亞全球策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方定宇表示,隨著市場貪婪的氣氛越來越高,投資人需提高風險意識,並且做好防禦,不妨採取股債平衡操作方式來布局,納入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或高收益債券。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全球股市歷經一波反彈後的估值再度偏貴,歐洲恐攻等政治不確定性仍存,加上義大利銀行壞帳問題,因此相對看好債市投資,新興債券持續有表現機會。 黃家珍指出,市場不確定性風險仍在,現階段整體著重防禦型資產配置,待市場回檔逢低再加碼風險性資產為宜,建議採取債多於股的投資策略,股票部位看 好新興亞股表現,其基本面較健康且企業獲利下修減緩,但還是要留意部份新興國家股市投資風險仍偏高;債券則建議減碼南歐公債,增持新興市場債,由於歐洲央 行寬鬆政策已使南歐公債歷經一段漲幅,接下來義大利政治問題恐將衝擊其表現,因此減持為宜,轉而增持部分國家新興市場債。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總體經濟面而言,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成長趨緩,雖仍對總經及升息有信心,但就業市場及製造業成長數據卻持續趨緩,預料將對升息決策出現不利的影響,寬鬆環境將對債市前景有利。 投資展望方面,王建欽認為,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前景仍看好。 ---------------下一則---------------  兆豐國際投信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林邦傑:美元貨幣基金 資產安全氣囊2016年07月2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元保守型商品比一比 http://goo.gl/YlIfh0 新台幣定存利息直直落,定存族只有較1%略高一點的收益率,人民幣則近期波動劇烈,看準未來3到5年,沒有任何貨幣可以挑戰美元優勢,兆豐國際投信順勢推出美元貨幣市場基金,鎖定想把資金轉換成更為安全的美元部位客群,為資產增加安全氣囊。 相 較於美國股市強勢上攻,全球公債殖利率偏低,即使是投資在公債、投資級債的平衡型基金,都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存在,相較之下,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為RR1的低 風險商品,又沒有美元定存綁住期限,或美元優利定存有額度及期間限制。若放眼境外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需要T+3日,甚至要T+5日才入帳,兆豐國際投信 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優勢多多。 兆豐國際投信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林邦傑說,相較美元定存提前解約利息需打扣折,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可隨時申贖不受限制,息收以實際投資天數計算,今日贖回,資金T+2日入帳,資金調度靈活度高,相較於美元活存,收益率與稅負同樣勝出。 林邦傑說,美股創新高,帶領全球股市強攻,但全球股市多頭已連走6∼7年,評價不再便宜;債市部分,美、歐、日公債殖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債市價格泡沫疑慮升高。 他指出,高收益債近年來超漲,全球主要資產價格已來到相對高點,投資人應居高思危,此時應提高保守性資產,在強勢美元時代,在資產中加入低風險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等於為資產增加了安全氣囊。 林邦傑認為,儘管近期美國放慢升息腳步,但歐、日國家陷入負利率,新興市場仍在尋求貨幣寬鬆,隨著美國升息周期的持續,未來美元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建議投資人不妨善用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可望享有保本、賺息等多重優勢。 林邦傑分析,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復甦腳步穩健的美國仍然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預期將繼續推動美元升值,因此,在現金收益與管理上,美元是一定要持有的核心資產,投資人可在資產配置中,加入低風險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另外,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目前國內美元計價基金規模已來到新台幣近2.5兆元,顯見美元基金理財相當熱絡,投資人十分需要一檔具有資金調度功能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做為基金資產轉換的調度工具,因此,在人民幣與新台幣貨幣市場基金以外,積極看好美元貨幣市場基金。 林邦傑認為,美國經濟仍是全球領頭羊,美元成為保值資產,投資人可藉由美元貨幣市場基金,掌握美元升值前景,更是現金管理及資金轉換調度的最佳工具。 ---------------下一則---------------  股債混搭 衝高資產收益2016/07/27 07:25:3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瑞銀投信指出,最近金融市場似乎已走出英國脫歐公投的震撼,但未來仍有許多變數,建議投資應股、債各半。股市方面,看好美股持續攻堅的實力、中國的潛力、生技基金的動力;債市部分,則建議以亞洲高收益債券為主,新興市場債券為輔。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就整體經濟表現來看,美國繳出的經濟數據仍最優異,是驅動全球經濟持續成長的主要動能。美國經濟溫和成長,企業獲利將逐漸改善,搭配預期升息時程將延後等利多,有助於美股後市。 瑞銀投信建議,投資人可布局30%的資金在瑞銀美國總收益股票基金。這是國內第一檔(也是目前唯一一檔)主要投資具有股票回購題材的美國股票基金。 張繼文表示,美國企業現金比重持續創新高,有能力買回自家股票的企業股價表現比較好。從2012年到今年7月15日止,S&P 500股份回購指數上漲241%,打敗S&P 500指數的160%。 瑞銀美國總收益股票基金於去年下半年引進台灣,受到投資人關注。這檔基金也有月配息級別的選項,今年以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6.4%到8.35%。 至於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建議可配置15%。這檔基金近一年的績效名列前茅,主要投資H股,但也配置部分中國企業在美掛牌的美國存託憑證(ADR),為同類型中少見的投資策略。 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周慶安分析,資金青睞H股,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人民幣貶值推升外幣資產價值;二是港股的估值不高,三是香港具備優質的消費、醫療保健與資訊科技股,這些公司在港股本益比約15-20倍,相同屬性的公司在A股本益比動輒50倍。國際資金可能暫離歐洲資產,優質的港股有機會吸引資金進駐。 瑞銀投信建議,可配置5%的資金在瑞銀生化股票基金,主要是看好生技產業中長期獲利成長動能強,但目前股價表現落後。這檔基金主要投資大型生技股,採集中持股的策略,精選30-50檔持股。 在債券部位,瑞銀投信建議35%在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15%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張繼文表示,在負利率的環境下,資金會轉往高收益率的資產尋求機會,尤其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殖利率水準最吸引人。 瑞銀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以來大漲10%,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最優,不配息級別的基金淨值衝到2011年3月成立以來新高。這檔基金的95%以上投資人選擇配息級別,今年以來的配息率介於6.6%到7%之間。 瑞銀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漲9.7%,這是一檔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基金,今年以來的配息率介於7.2%到8%。張繼文表示,新興市場國家目前多處在降息的循環,商品價格回暖,帶動新興市場反彈,部分國家更積極推動政治與財政改革,新興市場的投資前景看俏。